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驱动教学论文范文

驱动教学论文精选(九篇)

驱动教学论文

第1篇:驱动教学论文范文

项目驱动教学法最初源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德国职业教育,以项目引导形式呈现;它以工作过程的探究式方式,然后再由老师将所学知识隐含到一个或者多个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教学中,学生通过对工作过程进行讨论、分析,从而明确项目包含的各种知识结构,这样在老师的引导下就能快速找出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通过完成项目以实现知识传授。另外,应用项目驱动,不仅能确保实训,同时也是优化教学设计,确保教学任务的基本方法。从项目驱动教学安排来看,项目是课程教学的核心,通过介绍项目、学习课程、讲解项目、实施项目与项目总结这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过程,它能快速将项目实施、概况以及掌握的项目、知识综合的呈现给学生。同时,这也是满足学生学习特点、认知规律的方法,它能切实把握学生对各个知识点的理解与深入。

二、项目驱动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差异

(一)从老师为中心转变成学生为中心

自新课改实施以来,项目驱动教学从传统的老师为中心转变成学生中心,它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启发与激励学生的学习效应,不断增强学生的独立能力与创造能力。在项目式驱动教学中,通过整合各个项目的设计、操作,更好的完成各个课程以及论文编写、答辩模拟与PPT制作,进而培养出学生设备操作、实验规划、文献探究、论文写作等综合性、专业性很强的能力。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它对塑造人文素养也有很大作用,通过加强与项目以及他人的合作,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独立、人际交往能力,对锻炼学生取长补短、虚心求教等品质的培养也有重要作用;通过强化项目开展进程,不仅能有助于学生接受新事物,还有利于提高创新能力;通过运用资料进行文档输入、数据处理以及资料检索,能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外语,在学习力循序发展的过程中,达到实用性人才需求。

(二)从课本为中心转化成项目为中心

从传统的市场营销教学过程来看:教材与课本始终是教学的中心,所以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感与距离感,如果认为和实际相聚很远的话,就会降低操作性。项目驱动则是将项目作为作为依据,在学生主动找出所需知识与方法的过程中,让其带着问题学习,最后完成工作与项目。在整个课程讲授与学习中,它整合了理论内容与教材辅导,而不是简单的将教材作为中心。

三、加强项目驱动教学法在市场营销教学应用的方法

(一)强化项目创建在市场营销教学中,为了强化教学效率与成果,除了要真实的掌握营销工作分解外,还必须整合项目要求进行分解与构建。对于每个工作环节的内容与设计,除了要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整合力度,还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做到度的把握。对于教材项目,既不能过简也不能过大,反之就会涉及很多知识,对教学组织与目标造成影响。另外,市场营销还具有极大的综合性,针对这点,除了要让学生明确各个技能要求,还必须明确项目侧重点,从源头上避免对教学内容造成不利影响。在项目设置时,不一定要针对产品,还必须整合职业能力,从各方面促进教学,这样才能更好的推动职业发展以及建设。

(二)强化教学设计

在市场营销项目驱动教学方法设计中,为了增强教学成果与效率,除了要做好情境导入、项目开发、合作反馈工作,还必须及时探究、总结规律,通过共同进步、分层练习,确保师生得到全面发展。同时这也是现代职业学院信息技术整合与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方法。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根据教学环节,强化教学辅导、设计、科目检测以及整体性评价,通过做好项目教学的说明、分析与整合,对学生做好分组,并且整合学生性格、学习特点,强化教学进程。

(三)做好项目教学的测评

在教学中,为了提升教学效率,必须将评价结果与过程有效整合,通过将实践技能作为诛仙,强化全程式、开放式的考核体系,在评价主体多元化的基础上,才能改变老师单一评价的现象。在这过程中,具体评价包含组内互评、交流评价等,为了改变传统个人评价的基准,必须充分利用生生互评的方式,提高学生协作意识与团队精神,在项目评价中,整合学习内容以及区别,从多个层次以及角度对其进行评价。

第2篇:驱动教学论文范文

目前,案例驱动教学在高等教育各学科中广泛使用.但由于很多教师对案例驱动教学法的内涵、特点及组织过程的认识不透彻,导致案例教学法的使用存在许多误区.

(1)案例设计不当.

案例驱动教学本质上应是通过“案例”来诱发、加强和维持学生的成就动机,成就动机是学生学习和完成任务的真正动力.因此,案例驱动教学法的案例设计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案例过于简单、欠缺针对性、设计不清晰等都会影响案例教学的教学目标.一个具体的案例设计,必须考虑周全,保证案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案例设计时,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兴趣为主线,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方法并学以致用.

(2)组织实施过程并非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师生的双向活动,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让学生在具体的案例情景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只是把案例呈现给学生,像讲故事一样叙述一遍,没有引导,没有总结,缺乏交流与互动;有些教师在课堂上引用了案例,但教学方式还是沿用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仍然以教师为主体.以上种种教学方式看上去是引用了案例,但并非采用了案例教学法,更谈不上通过案例驱动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上述种种对案例驱动教学法的不恰当使用,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深入和教学目标的达成.本文结合“案例驱动在网页设计类课程中的应用”的教改课题,对案例驱动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和反思.

2案例驱动的教学实践

《网页设计》是一门知识点丰富、应用性和操作性强的课程.此类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教师对网页设计知识点的讲解,结合案例驱动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系统地学会如何设计网页和开发网站.

2.1案例选取的原则

根据网页设计课程的内容和特点,在课程开始就引出成品案例,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以该案例为线索,将其贯穿于课程的始终,将零散的知识点结合在一个完整地案例实现中,并通过分组操作完成案例的方式,进行相互评比学习,进一步扩展知识面.对于教学过程中的小知识点选择对应的小案例.案例的选取在案例驱动的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大的成品案例应具备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能够较好的模拟真实的应用环境,小知识点案例则需注意选取的针对性,做到有的放矢.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一般遵循以下的案例选取原则:

(1)代表性.

在课程开始之初,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观摩的成品案例应选择不同风格类网站的代表或往届学生优秀作品的代表,且此类网站需和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息息相关,如班级网站、购物网站、技术网站等,以此调动学生继续探究学习的积极性.

(2)针对性.

在教学过程中零散知识点对应引入小案例,此类案例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将课堂教学目标融入到案例教学中.如通过网站公告栏引出对marquee标签的讲解,通过网页的刷新功能引出对meta标签的讲解等.

(3)趣味性.

尽可能选取趣味性强的案例,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唤起学生更多的学习热情和欲望.如通过漂浮的广告、滚动的图片等案例引出对脚本内容的讲解.

(4)综合性.

成品案例的选取应注重综合性.一个成品案例网站应涵盖HTML,CSS,JAVASCRIPT等多个知识点.通过成品案例的设计与实现,考察学生综合应用多知识点解决实际应用的能力.

(5)理论联系实际.

更多地结合学生在实际生活学习中的应用选择案例,最好从学生熟悉的操作和感兴趣的事件出发,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感受到设计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设计的魅力.如在讲解时间对象时,可以选择人性化问候或重大事件的倒计时牌设置作为案例引出.

2.2案例驱动教学的实施过程

在案例驱动教学应用到《网页设计》类课程的具体实践中,我们创设了“模仿—扩展—发挥”的教学过程.具体的教学过程主要分五个阶段展开.

(1)成品案例演示,学生观摩.

此阶段为教学展开的第一阶段,通过各类代表性综合网站的观摩,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课程深入学习打下基础.可粗略提及网站内容组织,设计理念和主要相关技术,建立对课程学习的大体认识.

(2)知识点讲解,模仿练习.

此阶段是教学深入开展阶段,教师开始各类知识点的讲解,通过引出小案例配合教学,教师需要示范案例的制作过程,讲明案例的制作步骤和方法,讲解制作中运用的知识要点和技能,学生模仿练习,达到掌握各类知识点的目的.

(3)成品案例扩展,实现.

成品案例的实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知识点的讲解过程中,学生在每次模仿练习完成后,可运用已学知识与技能逐步展开对成品案例的制作,不断扩充,直至课程结束,案例制作完成.

(4)评价教学.

教学实践完成后,教师抽取学生个案展示,并对学习成果进行多元评价,归纳总结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同时对优秀的案例进行总结分析,和学生分享学习其设计的风格、思路和技巧,查漏补缺.

(5)自选主题设计作品.

此阶段为自由发挥阶段,不限题材,不限风格,引导学生应用所学构建风格各异的网站,通过自主完成搜集素材到分析设计,再到制作的过程,让学生充分了解并亲历实际开发中网页设计的开发流程,提高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完善和提高.针对目前《网页设计》课程的教学体系所存在的不足,只有通过教学内容的整合与优化,并以课堂教学环节、实验实训教学环节、考核方式的改革相配合,建立一个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网页设计的应用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以下的策略来优化教学过程,进行案例驱动教学工作的实施.首先,以案例驱动为导向,优化教学过程,改进学习方式.同时,加强实训环节的教学.直接引进企业实际应用需求的案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分组直接参与综合大型实践案例开发.通过这种大型实训教学,完成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综合训练,让学生了解了实际工作中需要的多方面素质,实现了课堂教学与职场岗位间的“短距离对接”.其次,开展技能比赛式教学.组织网页设计与制作方面的竞赛,如网页设计、图像处理等,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学生竞赛活动,促进学生主动进行计算机应用与技能训练活动,提高学生对技能应用的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对《网页设计》课程采用案例驱动教学法后,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大增强,动手实践能力显著提高,通过案例展开的教学让学生更轻松,系统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上机实践已由验证实验逐步转变为自主设计实验,学生能在课程结束时学以致用,或个人独立或分组协作达到完成一个综合性网站制作的目标.在学生获得相应技能的同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能力、协同工作的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3结语

第3篇:驱动教学论文范文

1.从目标出发,设计任务项目

对于教学而言,需要达成怎样的教学目标,就需要有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教学任务来支撑。也就是说,目标是制订任务最重要的依据。对于一节信息技术课而言,教学目标要相对集中简约,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在此基础上,设置相应的活动任务,让活动任务与目标之间形成紧密的对应关系,这样的活动任务就是聚焦的、有实效的。如五年级《调动文字》一课,教学的主要目标是:(1)掌握插入和改写状态的切换与区别;(2)学会插入和删除文字的方法。因而,这一课教学前所要建构的任务就非常明晰,通过设计三项任务,一是提供一个文本,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展开,尝试插入相关文本的操作;二是对于文本中相关的语句,按照指令完成改写状态的切换以及插入、改写工作;三是让学生自己写一小段文字,综合运用上述操作。如此,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层次分明的活动任务,有序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探索,学生的积极性必然提高。

2.从需要出发,确定主要任务

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因而,学生的学力基础和学习需要是设计活动任务时必须重点考虑的方面。同样一项内容,有的班级学生课外已有接触,或者已能熟练运用,如果再按部就班设计浅层次的活动任务,学生就会失去兴趣。相反,如果这些知识对学生来说是全新且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那么活动任务的设计就要有一定的坡度性,让学生能“跳一跳摘桃子”,这样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才会高涨。如在《文字复印机》这一课的教学中,学生普遍课前已对复制文本的一两种方法有所掌握,那么在课堂上就可以设计几项灵活性的任务,让学生自主运用不同的方式对呈现的内容进行复制,同学之间相互合作、互相指导。这样的任务设计,既是向目标的迈进,也确保了学生在各自原有的经验基础上都有一定的提升,并能顺利掌握本课的教学内容。

二、妙设情境,提出任务

建构好任务项目后,以怎样的形式提出任务呢?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一些有趣的情境,或是组织一些小竞赛,或是模拟一些现实场景,或是以问题引发他们的挑战闯关欲,不知不觉中将学生引入任务活动中。

1.把握认知心理,创设模拟性情境导引任务

小学生喜欢直观、形象性的事物,丰富有趣的情境,最能激活他们的学习因子。因而在教学中,应将学习任务纳入情境之中,通过模拟学习生活中的某个场景,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接触任务,并饶有兴趣地展开任务的探究。如在教学《我是板报设计师》时,邀请两位同学将事先做好的两块电子板报展示给大家看,一块板报内容字体与图案比较单一,另一块从色彩的搭配到图文的结合,都给人以一种协调舒适感。这时,请同学们说说:你更喜欢哪块板报?为什么?学生都很有自己的见解,纷纷发表建议。这时老师顺势问学生:你们也想自己动手来设计一块这样美丽的板报吗?特别注意板报标题的设计。学生兴致极浓,都急切地想一展身手。如此将任务置于情境中呈现,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发现艺术字的魅力,继而自主动手、尝试任务,比教师开门见山直接生硬布置,效果要理想得多。

2.遵循思维规律,创设问题性的情境导引任务

“一切思皆起于疑”,也就是说,学生的思维活动是从问题开始的。在计算机教学中,应遵循学生的思维规律,以问题的形式导引活动任务,即通过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发学生的实践操作,在问题的突破中获取新知识,感受学习的成就感。如在教学WORD文字处理软件中“查找与替换”这个操作,给出一段文字,让学生手工进行查找替换,学生查得很认真,却费时费力。这时,教师抓住时机进行启发:既然计算机是智能化的,那是不是应该有一种更加快捷的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将这些任务一次性完成呢?一石激起千层浪,许多学生探究的劲来了,纷纷要展开尝试。此时,可以让学生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指导学生利用工具栏中的工具自主实践。这样遵循“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对学生来说是一次极为有益的思维与实践的锻炼。

三、立足发展,指导探究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知识来源于动作。”这强调了学生实践、体验的重要性。学生接受了活动任务后,展开自主探究与实践,这时,教师可以从实践途径、问题策略、协作方式等方面,指导学生运用自己的智慧,挑战学习任务,获得知识与技能的提升,将教学活动指向学生长远的能力发展。

1.指导实践方法,发展个体探究能力

在信息技术教学普及的情况下,学生人手一台机器,资源配置到位,能确保学生更好地展开信息技术的学习。在任务驱动式教学中,学生以任务为引领,自主展开探究,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要注意进行巡视,及时发现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种种困惑,并给予及时指导。特别是当领到一项任务后,学生不知从何处下手,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方法去展开尝试,也可以借助网络搜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当然还可以认真阅读教材获得化解之法。这些都是非常富有实际意义的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方法,也是作为学习者必须形成的能力。此后,当学生面对学习过程中的任何问题,都可以借助这些方法去自我寻求突破。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探究能力就自然生成,将对以后的学有裨益。

2.引导互助共享,发展合作探究能力

第4篇:驱动教学论文范文

计算机教学课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计算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必须要顺应社会的发展潮流。计算机教学课程的飞速发展,使得其教学方法与教学任务相互矛盾,原有的教学模式达到教学任务的要求。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在教学内容上进行了扩展和丰富,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适应了计算机课程动态变化的特点。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教学内容上没有明显的限制,可以从多个知识点出发,在整体的角度把握教学状况,合理的调整教学难度,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倡导素质教育的现代化社会中,计算机教学不能单单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全方位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综合提升学生的素质,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期下,提升计算机专业技能,迎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此外,任务驱动教学法还能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让学生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习惯,享受学习计算机知识的乐趣。

二、计算机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与应用

在计算机实际教学过程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需要划分为以下环节,即:开始—提出任务—自主探索或协作完成任务—自定任务—任务讨论—任务评价—结束。具体应用分析如下:

(一)提出任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作为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关键,任务的设定对该教学法的应用效果有着紧密的联系,只有根据计算机教学现状,合理的提出任务,才能保证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效果。设计教学任务时,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整体性的考虑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程度,尽量迎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在基础教学任务的基础上,侧重情感目标的实现。教学任务的设置难度要适中,既要保证学生有一定的探索价值,也不能过于简单。任务设置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产生探索的兴趣,使学生保持谦虚的态度,拓展学生的思维,摆脱传统教学任务的束缚,涵盖计算机教学内容,使教学任务更加创新。

(二)学生自主探究或共同协作完成任务

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较强,教师在教授计算机课程时,不能将所有的知识全部灌输给学生,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空间,交给学生进行积极的探索,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授、自主学习的度进行正确的把握。在计算机课堂中,教师只起到引导的作用,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时遇到的问题,应让学生占据课堂的主体,根据设计的任务进行主动的探索。学生学习计算机软件时,可以运用自身积累的知识,大胆的尝试和摸索,通过自己的研究掌握软件应用的技巧,获得真实的学习体验,从学习计算机知识中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三)开展任务讨论,强化师生间的沟通

在学生进行计算机教学任务过程中,教师要主动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当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可以进行任务讨论,帮助学生找到问题的根源。在学生提出的设想基础上,教师要逐步的引导学生,弥补学生自身的不足,学生之间互相讨论和补充,对学生思路的扩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能够集思广益,在分享和交流的过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任务讨论环节中教师的介入是保障学生学习效果,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障,教师在讨论时,要注意引导的合理性,不能直接指正学生出现的错误,要带领学生摆脱之前的思考约束,站在全新的角度进行思考,深化问题。在师生共同参与任务讨论的情况下,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可以提出针对性的问题,慢慢诱导学生,转变错误的思考方式,在不断提出问题的过程中,最终完成任务,学到相关的计算机知识,并掌握学习的方法。

(四)评价任务,使学生的学习更加完善

计算机课程中教学任务的评价不仅可以更好的指导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还能为学生的计算机学习提供保障。计算机教学任务评价的过程中,要需要满足计算机课程标准的要求,还要对教师和学生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应摒弃选拔、甄别等传统的学生评价方式,建立以加快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评价策略,适当的减轻分数在评价中所占的比重,使评价的诊断、激励、发展的作用得以充分的发挥。为了增强的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将原有的评价、考核制度改为等级分制,使学生间的相对评价作用减弱,尽量考虑每位学生的状况,给予学生鼓励和支持,学生在积极性的评价下能够更好的投入到计算机学习中,熟练的掌握知识。由于计算机课程的特殊性,需要学生自主进行创作,教师在评价学生作品时,应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肯定,鼓励学生不断做出创新,使学生的个性能够在计算机作品中充分的展现出来,这才是计算机教学的根本所在。

三、结语

第5篇:驱动教学论文范文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每个学生都会被分配具体明确的学习任务,学生带着任务去主动学习知识、查找资源,以独立或合作互助的方式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完成预先设定的目标。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学习目标明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在学习任务完成后,学生能获得成就感,为学生下一个学习任务的完成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主动学习的方式可以使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并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还可以通过学生间的互助协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对教师来说,可以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了解掌握每位学生的真实水平,针对不同的学生设定不同的教学任务与目标,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这种多维互动式的教学能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进一步活跃课堂气氛,实现“教、学、做一体”,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2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市场营销学教学中的过程设计

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教学,实施步骤主要包括:明确目标、布置任务、学生分析并完成任务和总结评价四个步骤。在教学的全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教学需要来开展任务驱动教学。

2.1明确课程教学的总体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筹划

任务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信息技术类课程来说,在知识点与技能的掌握方面效果明显,但是对于市场营销学这类的综合应用性学科来说,学生市场营销观念的树立,市场敏感性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企业市场策略的制定要建立在对市场情况系统调查分析的基础之上,对企业市场营销活动要从多角度进行全面剖析。如果在开展任务教学法之前,教师没有对课程的整体内容进行统筹规划,简单地将各章节内容分开,很容易让学生断章取义,不利于学生掌握实际分析与应用能力的形成。

2.2分模块布置任务,对学生因材施教

在明确教学总体目标的前提下,可以将教学内容进行分模块处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比如,在环境分析部分,可以让学生针对某具体企业的宏微观环境进行系统分析;在消费者行为分析部分,可以让学生对指定的人群进行行为分析,或者让学生对指定的产品进行目标客户群体的判断等;在营销组合部分,可以让学生自行收集企业资料并进行营销组合的分析。通过分模块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对模块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也能让学生更系统地掌握整体学习内容。

2.3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做好引导、辅助工作

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以明确的任务推动学生去主动地学习、思考,自主收集知识并解决问题,以完成预定的学习任务。但这不意味着,教师就可以撒手不管,任由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完成任务。在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为学生指引学习路线和思考的路线。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及时提供指导帮助。

2.4总结评价,及时巩固学习效果

在学生完成预定任务后,教师要与学生进行交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任务完成的结果进行全面评价,可以包括学习过程、结果以及学生的语言表达、仪表仪态等等。在评价的时候,评价方式也可以多样化,可以直接由教师进行点评,也可以由学生之间进行成果展示后进行自评或互评,最后再由教师进行综合分析、点评。在进行评价的时候,教师要注意点评的艺术性,既要真实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要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自身的不足,明确以后学习努力的方向,也可以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的质量。

3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市场营销学教学应用中应注意的事项

3.1要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学生在学习能力、水平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对学生布置任务、指导学习、总结评价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能力培养的发展规律和课程章节内容的特点来对教学的总体任务进行划分,为学生布置明确、适合的学习任务,因材施教。例如,在布置学习任务的时候,对能力强、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可以布置难度高、综合性强的任务,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而对于能力较弱、学习积极性不够的学生则要布置一些难度相对较低、规模较小的任务,以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并且在学生努力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要对能力较弱的同学进行重点指导,不断鼓励,督促这些学生高效地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达成教学目标。

3.2要将任务驱动教学法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

案例教学法是20世纪由哈佛大学首创的教学方法,最初应用于法律专业的教学中,后被引入经济类、工商管理类课程的教学中。它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将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由学员根据案例提供的信息进行思考分析,最终形成判断。市场营销学课程中,对学生的分析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是课程教学的重点。将案例教学法与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结合,由教师为学生布置任务,由学生在拟真的案例环境中收集与任务相关的资料,并根据信息自行分析或进行小组讨论,制定出完成任务的方案。通过这种训练能有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3要注重双向的交流

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都要注意和学生之间进行充分的交流。在布置任务时,要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与想法,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分配不同的工作任务。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学生的学习进度与思想动态,要做好引导工作,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总结评价时,不但要评价学生任务完成的结果,还要帮助学生分析其学习过程与优缺点。尤其是对于没有完成任务的同学,要通过及时的双向交流,了解学生没有完成任务的原因,对其提供指导帮助。

3.4要重视小组学习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中的作用

第6篇:驱动教学论文范文

近年来,一些学者也逐渐将任务驱动法引入“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教学中,按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思路,分析市场调查过程中典型工作任务所必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剖析实际市场调查活动流程,根据职业能力形成的内在逻辑,重构课程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目前这方面的研究与实践主要集中于职业院校,本科院校较少;主要集中于市场营销专业、工商管理专业,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较少。笔者在总结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任务驱动法引入淮阴师范学院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教学中,具体情况如下:与其他课程应用任务驱动法的思路基本相同,该课程教学也是将任务驱动法实施过程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设计任务阶段,即按照市场调查与预测流程、专业特点及学生素质设计任务,任务设计的合理性程度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和教师授课的效果;第二阶段为分析任务阶段,即由教师根据学生能力培养目标,以具体任务为平台,通过引导的方式,在学生进行项目实施前,对项目进行分析,以便任务能够顺利的实施;第三阶段为实施任务阶段,即学生按组进行资料搜集、小组讨论、分工协作,来完成教师给定的任务;第四阶段为评价阶段,即对各组的成果进行评价,这既包括教师的评价,也包括自评和其他小组的评价;第五阶段为完善阶段,即各组根据教师或其他同学的启发和帮助,修改完善本组的工作成果[2]。具体实施方案是:将整个课程分为绪论、市场调查课题确定、市场调查方案、问卷设计、市场调查方法、市场调查资料整理与分析及市场调查报告七个部分。除了绪论部分外,其他六个部分都按照“教师讲解理论知识—向学生分派任务—学生实施任务—学生汇报—同学与教师再点评—学生完善”程序进行。具体任务包括:第一,成立项目小组。小组人数可以根据班级人数而定,一般每组4-6人。第二,调查课题确定。每小组根据自己的兴趣及专业特点确定选题并进行论证,包括:选题背景、决策问题和研究问题;接着每组将选题上报给教师,由教师根据自身经验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简要的分析判断;然后师生共同讨论并最终确定每个小组的市场调查项目。第三,市场调查方案制定。每小组根据自己的调查课题制定本组的市场调查方案,主要包括调查目的与任务、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调查内容与项目、调查时间与期限、调查方式和方法、经费预算、组织计划等内容。第四,调查问卷或访谈提纲设计。每小组设计一份完整的市场调查问卷或访谈提纲;然后在全班进行汇报,根据教师及其他同学的建议修改完善问卷及提纲。第五,调查项目的实施。每小组根据调查方案,进行实地调查。在开展实地调研前,教师让学生根据预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在课堂上进行情景模拟,然后课堂讨论其解决方案。第六,问卷整理、统计阶段。对收集回来的数据进行整理、审核、统计和分析,撰写整理统计报告。第七,调研报告阶段。每组撰写调研报告,并要求在课堂上陈述,由班级其它同学和教师组成评委对调研报告进行评价。

二、“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法应注意的问题

(一)学生参与积极性问题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而言,任务驱动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这并不等于应用任务驱动法就一定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只有学生积极参与,任务驱动法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对于像淮阴师范学院这样地方性二本院校而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不是很高。因此,在应用任务驱动法的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根据笔者教学实践中总结的经验来看,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设计的任务要能提升学生的兴趣。要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首先就要使设计的任务能提升学生的兴趣,为此:任务确定应该由学生和教师共同确定。如果由学生单方面确定,设计出的任务可能是学生感兴趣的,但可能存在任务难易不妥、与专业不符等问题。如果由教师单方面确定,设计出的任务可能与专业相符、难易适度,但学生不感兴趣。因此,任务最好由教师与学生共同确定,可以先由教师提出一些任务,然后由各组从中选择出本组的任务或者先由学生提出调查项目,然后再与教师讨论确定各组的任务。2.任务量及难易程度应适度。任务量过少、难度系数过低都无法达到训练学生能力的目的,浪费时间和精力;而任务量过多、难度系数过高则会造成学生参与性低,无法完成任务。这就需要教师在与学生共同设计任务时把好关,根据每个小组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每个小组的任务。3.合理利用评价手段。对于那些积极参与的学生,平时成绩可以额外加分;对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评价,尤其是对那些学习成绩不高、参与热情低的学生要多加肯定与指导,以增强他们参与意识。

(二)成绩评定问题在应用任务驱动法过程中,任务设计、任务实施和任务评价是三个基本环节。这三个基本环节都需要做好,任务驱动法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其中任务评价环节如果不能合理评定各组及各位学生的成绩则可能降低学生参与积极性,甚至可能引发一些矛盾。因此,公平、合理评定每组及每位学生的成绩十分重要,根据笔者教学实践中总结的经验来看,合理评定学生的成绩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增加组长的责任及权利。实施任务一般是小组为单位,小组每位成员在实施任务中的表现,教师不一定都清楚。因此,现实中,个别学生不出力、滥竽充数、混水摸鱼现象非常普遍。而同组其他成员顾及关系,并不会向教师说明这一情况,从而导致没出力的与出力的成绩相同,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对此,可通过增加组长的责任和权利来解决。分组时应给每组指派或由成员确定组长。组长负责本组工作方案的制定、成员任务的分配等事宜。同时,在教师给本组成员打分之前,组长先给本组成员打分,并且不让其他人知道,这样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个别学生滥竽充数问题。2.评分指标多样化。每组的成绩不仅要看任务完成情况,如任务的难易情况、任务是否完成、步骤是否正确、成果是否具有创新性等方面,还要考虑其他指标,如每组成员之间协作情况、遵守纪律情况等,其中每位学生的课堂表现应是一个重要的考核指标。课堂交流与评价是应用任务驱动法的重要一环,但在教学实践中,往往会出现上面同学在汇报本组成果时,下面许多同学都不认真听讲的现象,达不到相互交流与促进的效果。对于这个问题,教师可采取提问的方式促使学生投入到课堂讨论中。

第7篇:驱动教学论文范文

并指出在任务驱动模式下教师角色应有的转变及局限性。

关键词 计算机基础 任务驱动法 运用

目前信息化程度的快速提高,技师学院相关的办公软件应用课程教学的关键问题是与实际应用脱节,学生虽然在校学习了相关课程,真正适应到工作岗位时,却无法将所学内容和实际工作相结合起来,往往会不知所措。技师学院主要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更应该按照市场的需求来指导教学。

一、任务驱动法的内涵包含了以下要点

1.任务驱动法是一种教学方法。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特点与表现形式,都有其优势和局限性,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因此,要研究任务驱动法,就要进行对比分析,不能孤立地研究。2.任务驱动法的主要载体是典型案例。3.任务驱动法提倡独立思考、相互讨论和启发,注重能力的提高,这与教授教学偏重知识传输不同。4.任务驱动是教学活动,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能力。

二、当前计算机基础教学中任务驱动法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使用任务驱动法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进而达成教学目标。但是,并非每一位教师都理解到了任务驱动法的精髓,也并非每一位教师都很恰当的使用了任务驱动法,许多问题依然存在,任务驱动法的教学效果还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

1.教师准备不充分,案例选择不合理

案例是任务驱动法的载体,作用至关重要。然而在具体的操作中,教师并未严把案例关。在选择的数量上,有的教师拒绝使用案例,整堂课都在灌输,导致学生理解困难;有的教师整堂课大量案例的堆积,把任务驱动变成了举例,导致学生对案例产生厌倦。

2.组织实施过程中问题颇多,任务驱动法的实施形式大于内容

任务驱动法的实施直接决定着其实际效果。然而在实施任务驱动法的过程中,一些教师往往并没有理解到任务驱动法的深刻内涵及其适用范围,对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缺乏及时、有效的评价,出现种种问题:如有的教师难以区分任务驱动法与举例教学法。其实这两种教学方法差异非常明显:任务驱动法以案例为中心,而举例一般是为了配合某一种教学方法的使用,起佐证作用;任务驱动法重在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高综合能力;而举例只是为了说明某个问题;任务驱动法强调师生双向互动,举例则是教师单方面的教学行为。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只把案例呈现给学生,缺乏引导与总结,任务驱动形同虚设。

3.学生自身欠缺,任务驱动法实施效果受影响

学生自身的素质与能力对任务驱动法的实施效果有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学生自控能力不足将影响任务驱动法的效果。由于任务驱动法使学习的主动权由教师转移到了学生身上,如果学生缺乏相应得知识储备或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就可能对任务驱动产生排斥,要么参与积极性降低,要么转向游戏等与课堂不慎相关的内容。

三、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正确使用任务驱动法的思考与建议

要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正确使用任务驱动法,既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又要注意一定的方法和路径,这样才能避免很多问题的产生,提高任务驱动法的实际效果。

(一)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正确使用任务驱动法需要遵循的原则

1.科学性的原则

所谓科学的原则,对教师而言是指教师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无论是教学目标的制定、内容的选择还是知识结构的确立、教学方法的使用等,都必须经过仔细的思考与科学的论证。对学生而言是指学生在掌握主动权的基础上,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案例进行自主讨论、操作、分析、创新,这样才能把任务驱动法落到实处,提高其使用效果。

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内容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不了解理论就无法触类旁通,提高创新能力,理论与实际缺了哪一个方面都是不行的。因此,必须在教学中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既要指导学生学好相关理论,又要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学习的基本功。

3.因材施教的原则

任务驱动法的实施也必须注意因材施教的问题。任务驱动法既包括对大多数人的任务驱动,还包括一对一的任务驱动。然而不同性别、不同专业、不同班级的学生的基本素质、智力水平有高低、学科兴趣、专业能力与学习方法等是千差万别的,因此教师在选择案例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与水平,合理选择案例。

(二)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正确使用任务驱动法途径思考

1.加强教师素质,转变角色意识

教师素质是任务驱动法有效实施的重要条件。教师只有具备了系统的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扎实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才能应付各种突发状况,轻松自如地驾驭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因此,教师必须要具备相关能力,具体而言,要具备以下能力:① 计算机系统的相关应用操作非常熟练,能够迅速解答操作过程中的相关问题。② 懂得计算机系统的安装、调试和维护,在学生操作失误的情况下可以及时恢复。③ 对办公应用软件相当精通,能及时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在任务驱动法教学中教师要能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还需要教师转变角色意识。① 案例制作员角色。无论教学方法如何变,教师都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组织者,担负着执行教学大纲、控制教学进度的任务。目前计算机基础教学大多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师只有制作好课件,才能将学生的学习规范在一定的情境中,才能有效地管理课堂教学,不致偏离教学目标。这是任务驱动模式下最关键的角色,②案例指导员角色。在任务驱动模式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然而学生在案例学习与动手制作的过程中难免遇到各种各样问题,存在各种各样的疑问,作为教师,此时的主要任务就是随时给学生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答疑解惑,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锻炼能力。

2.选好案例

应用任务驱动法,案例的选择至关重要。案例的选择首先要注重质量。教师可以结合书本上已有的材料中选择或组织案例,这样案例与教材的联系会更加紧密,案例最好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

3.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任务驱动法的实施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探索发现。没有学生的配合任务驱动法就变成了举例法。许多教师实施任务驱动法的效果并不明显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仍然把学生作为被动的接受者,认为任务驱动就是举尽可能多的例子来佐证自己的观点,来把学生说服了,“灌饱了”。这是行不通的。任务驱动法作为体现素质教育的一种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动手,在自主讨论、探索与操作的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形成新的能力。

参考文献:

第8篇:驱动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学前教育专业 人才培养目标

一、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分析

(一)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含义

一般认为“任务驱动”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藏在每个任务之中,并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目的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最后解决问题。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模式。建构主义的基本思想是:学习是学习者主动构建内部心理结构的过程,它不仅包括结构性的知识,而且包括大量的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的学习方法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支持者、指导者。

(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教学要素

以往的课程教学要素一般认为有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中的教学要素则是教师、学生、任务。教师和学生围绕任务这一要素开展教学活动,教师是教育者,学生是学习者,任务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的对象,其中任务中包括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具体关系如下:

(三)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区别

1.在教师方面。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角,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教师的教学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同时以向学生传授间接经验为主。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中,打破了教师“独角戏”的地位,同时也向教师的权威性发出了挑战。教师成为教学活动中的学习的发起者、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教师组织、引导、支持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2.在学生方面。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是受教育者,成为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器皿。主要的学习方式就是通过记忆及重复去获得前人的知识经验,仅是知识的承载者。同时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与学生间是对立的、竞争的,使他们缺乏相互合作的能力。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中,学生成为知识的主要获取者,以小组的形式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自主建构知识,同时形成各种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教学策略方面。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单一简单,主要以单一的讲授式传递给全体学生,忽视了个性教育及能力的培养。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中,教学不再是教师的特有行为,而是学生参与学习,与同学或教师建立合作学习的伙伴关系。同时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获得知识并形成主动学习的能力。

4.在评价方式方面。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往往以某个特定形式来评定学生成绩,也就是用统一个标准考核所有的学生,在此过程中教师是唯一的评价者。而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中,除了特定的考试外,还可通过采用多种灵活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定,如自我评价、同学评价及教师评价结合的评定方式。

综上所述,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传授―接受”教学理论和简单的“刺激―反应”的学习理论为基础的,教师是教学的控制者、实施者,学生是被动的接收者。而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基础的,其既要发挥教师的主体性又要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目的形成和谐的教学双主体模式。

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对教学模式提出的要求

根据目前社会对幼儿教师职业技能提出的要求及未来幼儿教师能力发展的趋势,我校学前教育专业确定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掌握学前教育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能在学前教育机构从事教育、保育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的专门人才。从这个简短而又丰富的目标中我们要看到其更深层次的目标:

(一)知识目标

其中包括具有较宽广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掌握学前教育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能观察、分析和指导幼儿的发展,突出音乐、美术、舞蹈等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有特长;具备幼儿园活动设计、组织实施和环境创设等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能力目标

其中包括具有运用学前教育理论指导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基本教学能力;具有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的能力;具有弹唱画跳讲的能力和开展幼教科研的能力;具有基本的信息收集、分析、处理和应用的能力;具有能适应幼教改革及创新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和艺术表现的能力;具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从事幼儿园教育教学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

其中包括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有健康的审美情操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开拓创新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专业思想牢固,关心幼儿,热爱幼儿,为人师表;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通过对目标的分析不难看出,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完全实现目前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目标。我们必须更新原有的教学观念,将教学模式从“以传授知识为主”向“以促进能力发展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摈弃原来的“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单一的教学方法。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正是我们所需要的、能够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

三、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步骤

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教师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为一个整体,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任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用较少的时间对新知识进行讲授,而大部分时间给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适时地引导、支持、评价。教师根据任务完成情况提出适当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与讨论,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将问题引向对所学的新知识的理解。最后启发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教学过程中各个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和程序。简单来说我们可以将其做如下分解:

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难度要远大于讲授法。它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评价体系。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的是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模式,更重要的是改变了目前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内部驱动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值得我们在教学中实践。

参考文献:

[1]杨洪雪.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的特点及过程设计[J].教学与管理,2006.

[2]钟柏昌.任务驱动教学中的误区及浅析[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3.

[3]张学琴.关于大学课堂教学方式改革的探讨与实践[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

[4]侯翠萍,和亮.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探究[J].教育战线,2010.

第9篇:驱动教学论文范文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项具有较强知识性和操作性的基础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知识,还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技术实践操作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以任务为载体,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教学任务、获取知识、提升操作能力的教学方法。在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对教学的目标和计划做出合理安排,引导学生主动完成教学的任务,并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和完善,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学方法;任务驱动;应用

信息技术课程具有较强的技能性和知识性,中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的重点目标是让学生充分了解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掌握并熟练运用多种信息技术软件。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注重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明确教学各个阶段、各个课程的教学目标,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同时,向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对教学知识点的掌握。同时,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针对重难点问题进行教学训练,锻炼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明确教与学的目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提高教师教学的效率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2设置教学任务,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

让学生学会自己操作信息技术是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和点评教师教学的过程,提高中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同时,不断深化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记忆,提高教学的质量。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设计教学任务属于其中的关键内容,为了达到教学的目的和效果,教学任务的设计不能过于简单,造成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较差;但也不能太过复杂,导致学生难以完成,也就无法完成教学的目标。而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也需要教师完善对教学任务的设计,全方位综合考虑教学任务设置的合理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比如,在常见的打字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好打字的教学任务以后,需要落实到学生的行动中,由学生独立完成相应的任务。期间,如果学生无法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教师可以对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指导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操作信息技术的能力。

3引导学生完成任务,培养兴趣

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对于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信息技术产生兴趣以后,就会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其思维能力也会得到有效的锻炼。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任务设置完成以后,教师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探索和实践,完成教师设置的教学任务,学习信息技术知识。随后,根据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发现其优缺点,对学生进行评价和指导教学。例如,在进行Word相关软件的教学阶段,教师可以采用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思考Word软件的相关知识,通过现场提问可以掌握学生对Word软件的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处。而小组讨论能加深学生对Word软件相关知识的理解。在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指导,并对各个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点评,指出各个小组的优缺点。通过小组讨论学习,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还有助于营造出积极、开放、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和讨论的良好学习习惯。

4创设情境,提高教学的效率

首先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使传统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得到转变,教师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中处于引导者的地位,组织教学活动,并引导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其次,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促进学生亲自动手、动脑体验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任务驱动教学法当中,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深入到情境中,通过收集资料、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查找知识点等环节,最终完成教师设计的教学任务。在此过程中,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重点与精髓,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提高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效率。

5结语

综上所述,人物教学法负荷素质教育改革的新要求,符合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需要。该教学方法的实施,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按照教师的课程设计深入研究和探索知识,主动思考和参与实践操作,进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作者:戈东岩 单位:吉林省白城市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振霞.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6(S2):326.

[2]王琪.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专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7(3):21-22.

[3]王莉.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法的应用浅谈[J].信息化建设,2015(11):145-146.

[4]徐新中.“任务”洋溢智慧“驱动”彰显活力——谈在新纲要背景下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运用[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9):97-99.

[5]曹锦梅,田军.基于“任务驱动”的《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研究[J].电脑与信息技术,2016(1):72-74.

[6]刘朋飞,黄勋.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3):186.

[7]吴丽华.“问题引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论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展望,2016(16):183.

[8]姚玉开,孟卫华,张立娣,等.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5(35):239,241.

[9]栾文甫.“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培训,2016(8):194.

[10]朱婷婷,汪培芬.任务驱动教学法在《ACCESS2010数据库应用技术》教学中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2):171.

[11]代明美.任务驱动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6(10):208-209.

[12]孙士杰.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主题任务驱动式学习[J].中国培训,2016(14):185.

[13]刘毅.基于任务驱动模式的高校信息技术教学研究[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8-10.

[14]陈晶.任务驱动法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资讯,2015(31):152,154.

[15]张永红.“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5(1):88.

[16]丁言常.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效果[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