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幼儿教师专业论文范文

幼儿教师专业论文精选(九篇)

幼儿教师专业论文

第1篇:幼儿教师专业论文范文

随着学前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对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究竟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目前还没有达成共识。1989年颁布的《幼儿园管理条例》对幼儿园园长和教师的学历要求进行了简单的规定。1995年颁布实施的《幼儿园教师资格条例》中也提到了与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相关的内容。1996年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教师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因材施教、热爱幼儿,面向全体幼儿,进行启发诱导的正面教育,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寓教于乐。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把幼儿教育内容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2011年12月,为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幼儿园教师队伍,教育部正式公布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征求意见稿,即《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该《标准》以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和终身学习为理念,明确了幼儿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方面要求。从已有涉及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的文件条例中,笔者发现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已出台的条文对幼儿教师的专业要求较为零散,模糊、笼统,缺乏规范、全面、统一的标准;其次,专业要求涉及的对象不明确、内容不全面,对教师的要求都是原则性的,将教育理念与行为准则相混淆,不足以给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以规范和指导;再次,专业要求的条目之间缺乏清晰的逻辑,不利于幼儿教师的理解和应用;最后,专业要求的内容很难反映现代教育的理念,应对新时期幼教现状与问题的能力略显薄弱。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缺乏统一全面的标准,导致人们对幼儿教师的素质要求认识不够准确,更不能体现专业性,这不仅不利于提高幼儿教师质量,也无法指导幼儿教师的专业化进程,完善我国幼儿教师专业标准体系,是幼儿教师教育与学前教育实践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现代教育理念诠释与启示

教育理念,其实质是从事教育工作的教育观、教学观、质量观、人才观、发展观的全面展现。现代教育理念是建立在教育规律基础之上的一种“远见卓识”,它能正确反映教育的本质和时代的特征,科学地指明教育前进的方向。现代教育理念是人们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教育发展的指向性的理性认识,是教育行动的指导。

1.终身教育理念

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教育思想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教育家保尔•朗格朗,他指出:“教育和训练的过程并不随学校学习的结束而结束,而是应该贯穿于生命的全过程。这是使每个人在个性的各方面——身体的、智力的、情感的、社会交往的方面,总之,在创造性方面——最充分地利用其禀赋能力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当前,幼儿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应是单纯的传授各学科领域的知识,而是努力提高幼儿个性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成长,今后步入社会奠定好坚实的个性与人格基础。

2“.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

“以儿童为本”是指幼儿教师的保教活动等各个方面都要以儿童为中心,专业理论和实践的方方面面都要以儿童为落脚点,要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儿童,为了儿童的一切”。1924年,各国签订了《日内瓦儿童权利宣言》,强调儿童的身心必须得到正常发展,标志着幼儿教育成为各国政府国际合作的开端。1959年颁布《儿童权利公约》,提出了各国儿童应当享有的各项基本权利。1990年,联合国召开的世界首脑会议,通过了《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世界各国开始逐渐关注儿童的基本权利,重视儿童教育。“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表明儿童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具有主观能动性,但是其身心发展特征及生活状态又与成年人不一样,具有自己独特的身心发展特征,只有在“理解儿童、尊重儿童、重视儿童”的前提下,才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3“.合作”的教育理念

随着教育的发展,“合作”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入幼儿教育。幼儿教育不仅仅是幼儿教师对幼儿的教育,家长和社会因素也是促进幼儿全面学习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幼儿教育要开放、要合作已成为各国幼儿教育发展的共识。“合作”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要具有与他人合作的意识,要发展与他人合作的品质。幼儿教师工作具有示范性的特征,只有先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良好合作品质的人,才能培育出乐于与人合作的孩子。在现代教育背景下,“与人合作”已经成为衡量幼儿教师是否合格的基本要素之一。

4“.全纳教育”的理念

“全纳教育”的概念是在1994年举行的“世界特殊教育大会”上提出来的。全纳教育提出了五大原则:“(1)每个人都拥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2)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兴趣、能力和学习需要;(3)教育必须考虑到这些特性和学习的广泛差异;(4)学校要满足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5)学校要接纳所有儿童,反对歧视”。全纳教育理念并不意味着为每一个人提供完全相同的教育方法和模式,因为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性,要了解个体特征,因材施教。

三、现代教育理念融入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制定的策略

1.幼儿教师专业标准中应重视幼儿教师的专业学习态度与能力的养成。

随着国家对幼儿教育的不断重视,幼儿教师的准入门槛越来越高,但幼儿教师入职后的培训和学习还没有引起高度重视。终身教育理念应使幼儿教师认识到他们入职前的教育水平对他们的职业发展来说是不够用的,他们必须在整个生存期间更新和改进自己的知识和技术。因此在制定幼儿专业标准中,应对幼儿教师所需具备的学习能力作出明确规定,包括能够不断地参与合作与学习;善于利用各种专业发展机会和资源,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具备可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等。对幼儿教师专业标准中学习能力的清晰界定对于促使幼儿教师终身学习可起到导向性作用。

2.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应促使幼儿教师树立“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与理解儿童,热爱幼教事业。

当前,各地一些幼儿教师虐童的个案虽是少数,但也从侧面反映了个别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和素养的缺失。“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在制定幼儿教师专业标准时明确界定幼儿教师需具备的基本能力,给予教师可操作性的指引,而不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泛泛概括。专业标准中应规定幼儿教师需了解幼儿的发展特点和需求,知道影响儿童发展和学习的多重因素;幼儿教师能够在家庭、社会和文化的背景下理解儿童,知道儿童在健康、安全和营养方面的需求,并具备这些方面的专业知识。能够利用儿童发展的知识为儿童创设健康、尊重、支持性和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能够设计适宜儿童学习与发展的物理环境;能够提供适宜儿童理解力的学习材料和资源;能够设立适宜儿童发展水平的学习目标;能够使用多种发展适宜性的教学方法;能够密切关注每个儿童对教学的反应,能够与每个儿童建立积极的关系和进行支持性的互动,使每个儿童都能学到应该学到的东西;能够为儿童创设安全、友好、文化适宜和组织有序的学习环境,能够对每一个儿童进行负责任的评估,促进每个儿童的积极发展。

3.幼儿教师专业标准中应鼓励幼儿教师树立多元化的“合作”教育理念,主要包括与同事与幼儿家庭共同合作,开展教育活动,促进儿童发展。

应在幼儿教师专业标准中规定:幼儿教师要了解不同家庭的特点,尊重不同的家庭文化与价值,为家庭的幼儿教育提供支持;能够认识到家庭的作用,促使家庭参与到儿童的发展与学习中来;能够发起并保持与家庭和社会的相互尊重,支持每个儿童的发展和学习;能够利用社会资源,与提倡服务于儿童和家庭的公益机构、组织等进行协调和合作;能够与同事和专家建立合作关系,在相互交流学习中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4.幼儿教师专业标准中应强调幼儿教师要接受并认可每一个儿童,为每一个儿童创造平等的学习机会,促进儿童的发展与学习。

第2篇:幼儿教师专业论文范文

>> 美国幼儿教师教育标准对我国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 英国教师教育建设对我国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启示 论我国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的功能定位与内容构架 试论我国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试析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保障机制 美国伊利诺伊州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政策述评 基于课堂观察的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以质量评估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培养组织智慧,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关于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 园本教研助推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浅谈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审视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与实践 幼儿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之论述 多元智力理论与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科学“研课”,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浅谈教育“博客”与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与制度重建 创新培训形式 适应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6]教师资格条例[EB/OL].2007-12-15.

http:///jyfg/juti/014.htm.

[7]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EB/OL].2007-12-23.

http:///law/law_view.asp?id=14702.

[8]小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例[EB/OL].2007-12-1.

http:///rsj1/zck/zcfg10.asp.

[9]新闻晨报[EB/OL].中等师范教育将在10年后取消.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2007-12-18.

第3篇:幼儿教师专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幼儿教师;专业素质;调查;提升策略

一、问题提出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师是幼儿园教育的专业人员。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提高专业素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对幼师十分重要。幼师专业素质的高低,好坏,是国家和社会共同关心的热点话题。幼教事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幼师专业化提升将对整个教育事业产生重大影响。

二、现阶段汉中地区幼师专业素质的现状

对汉中市幼师素质发展现状进行了问卷、小型座谈的调查。共发出教师问卷432份,回收368份,回收率为85.2%。通过调查发现幼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态度和专业反思是影响幼师走向成功的桥梁。[1]

1、幼师的专业知识

作为幼师,应该掌握相关的儿童心理知识、教学理论知识以及通识知识等。针对幼儿的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这一题目,受测教师的平均答对率只有35.3%,这显示了幼师的相关理论知识水平有待提高。

2、幼师的专业态度

(1)幼师对儿童的指导方面存在差异

幼儿教师在对待幼儿时应该有爱心、耐心、信心、责任心,并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积极性。数据显示,只有32%的教师会对不喜欢参加体育活动的幼儿进行耐心指导,而45%的教师会置之不理。

(2)幼师的职业热爱度不高

3、幼师的专业反思。

专业反思是幼师经常反思自身的教学活动,包括活动前的准备、活动过程的相关情况以及活动结束后有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等的反思。调查显示,有45.5%的教师认为没有必要写反思总结,32.5%的幼师偶尔写反思总结,10.6%的教师从不写,只有11.4%的教师会经常写。

三、在职幼师的专业素质所存在的问题

当今幼师专业素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从社会、学校、幼师自身方面分析主要表现在专业知识与实践相脱节、专业能力不足、专业情意淡薄三个方面。

1、专业知识与实践相脱节

我国高校设置的学前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多以理论知识为主,具体的实践课程较少,但很多理论都需要在实践中才能深刻理解,因此学生大都不理解其实践含义。

2、专业能力不足

(1)专业技能

大多数幼师入职后表现为专业艺术技能差。[2]因为我国高等院校对幼师的培养过于注重理论,因此专业技能课程较少,学生得不到有效锻炼,学生自身底子也弱,长此以往,学习的积极性减弱,自信心不足,自我学习的效能感也降低。

(2)教育教学能力弱

当前的高等普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设置了教育实践课程,但由于实践时间短,且学生态度差,积极性不高,效果不明显。

(3)教育研究意识缺乏

大多数在职幼师认为教育研究研属于教研工作者的事情,这种想法制约了我国幼师的发展。

3、专业情意淡薄

相关调查发现,我国高等院校学前教育生源大多数是被调剂的。他们对这一专业的兴趣不高,且幼儿园工作过于繁琐,幼师易产生厌倦心理。

四、影响在职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升的因素

幼儿园要实现内涵发展,必须依赖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然而由于目前幼儿教育队伍存在专业素养、综合素质偏低,教研能力欠缺,职业倦怠现象突出,敬业、奉献精神有待加强等诸多问题。

1、R邓匮偏低,综合素质不高。

幼师她们大都是本科以下学历,缺乏相关的职业训练和实践锻炼,他们专业知识不够深厚、专业技能不够扎实,而且在教育理论素养和职业道德方面存在不足。

2、敬业精神不强,奉献精神缺失。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部分教师出现了拜金和享乐倾向,敬业奉献精神缺失。

3、职业倦怠现象出现,缺乏职业幸福感。

幼师工作任务全面细致、繁琐且幼儿数量多,家长要求易多变,使得部分教师出现了职业倦怠,也感受不到幸福。[4]

4、专业素养较低,教研能力差

许多幼师不仅教育理论素养不高,还缺乏实践中的反思和探索,以至于难以运用理论知识探究问题的成因、条件及解决途径,教研能力乏力。

五、在职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升策略

1、重视对幼师的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素质的提升

针对现任教师专业知识水平较低的情况,建议教育机构采取措施促进幼师专业知识发展,加强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例如心理学,教育学,卫生学等理论知识的学习,并在具体实践中深入理解相关理论知识的含义,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自身专业素质的发展。

2、大力提倡奉献、敬业精神,展示幼师良好风貌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幼师应严格以教师道德规范要求自己,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展示幼师良好风貌。

3、幼儿园应该注意在职幼师的职业情绪,给予自由时间

幼儿园应该适当给予教师自由,时间发展兴趣爱好,陶冶情操;或者通过在园开展一些有意义、有趣味的活动,丰富幼师的生活;还可以鼓励幼师发挥自己的特长、优势参加一些比赛,实现自身价值。

4、引导幼师进行科学研究,注重和外界的交流

鼓励幼教师积极开展行动研究,提倡幼师发挥自身特长、优势进行学术研究。并提供幼儿园教师学术自主的空间,邀请专家学者来园进行学术交流,促进教师与外界的交流沟通。

六、结语

幼师是幼儿园中负责幼儿生活与教育的专业人员,是幼儿教育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是幼儿园最基本的力量和保证。教师专业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幼儿教育的好坏。因此,培养一支高专业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前提。

参考文献

[1]杨玲,孙晓轲. 常州市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状况调查报告[J].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0(02).

[2]赵方方,张桂荣.幼儿教师专业技能培训策略探析[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03).

[3]刘小林. 基于《专业标准》的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与提升[J].中国成人教育,2014.

[4]陈文东. 论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的职前培养[J].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6.

[5]李嫱. 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研究报告[J].幼儿教育,2016.

第4篇:幼儿教师专业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目前,在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巫待解决的难题。究其原因,幼儿教师工作压力过大、工资收入偏低、学历层次不高,是制约其专业化发展的主要推力,而不正确的典论压力亦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国家加大对幼儿教育的投入、幼儿园加快园本教研建设、教师加强专业理论学习等,对提升幼教质量、实现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专业化已成为时展的潮流,幼儿教育作为最为基础的启蒙教育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愈来愈受到重视。但是,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不是一蹂而就的,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那么,现实中,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的情形如何?何以至此?尝试解答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提升幼教质量、实现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制约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原因探析

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育改革亚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我国的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与国外相比相对起步较晚,亦已取得了不少成就,然而依然存在一些巫待解决的难题。

(一)工作压力大。

目前.我国依旧存在幼儿教师工作压力过大的现象与事实。究其原因,无不与班级孩子过多、幼儿教师短缺、管理体制不健全等有关。教师一方面要负责某个年龄段幼儿班的各项工作(教育、保育和安全健康教育等),另一方面又要在应付各项检查、公开课教学等方面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此外,近年来幼儿园又纷纷进行改革,实施责任制管理,推行上岗聘任制和考核奖惩制,将考核与工资、福利、聘任、奖惩等各项制度挂钩。川繁重的工作压力导致幼儿教师身上的任务越来越多,责任越来越重。因此,这些问题势必会给幼儿教师带来身心上的疲惫,最终给幼儿教师的一专业化发展带来消极影响。

(二)工资收入低。

幼儿教师工资收人低、工作量较大,这种付出与回报严重不成比例的现象,必然会给幼儿教师带来职业上的怠倦。由于工资偏低及社会地位不高,一些年轻幼儿教师认为,这一职业只是她们暂时性的选择,一旦找到合适的职业,她们就会立即离开;还有部分幼儿教师时时抱着一种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在工作中不愿再做出较大的努力与付出(反正付出的再多也是拿不到高工资);此外,一些幼儿教师为了维持生计,经常在业余时间办一些所谓的特色班级或者在外面代课。这些必然会分散幼儿教师的精力与时间,影响到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三)学历水平不高。

幼师范院校无论在培养幼儿教师的数量,抑或是提高幼儿教师的素质等方面都作出过很大贡献。然而,从近年来看,依然不能满足我国庞大的幼教需求。我国幼儿教师的学历水平仍然呈现出偏低的现象。目前,幼儿教师学历层次主要以职高、中专为主,大专以及本科以上学历者占少数。同样由于幼儿教师工资待遇较低,特别是农村或一些中小城市,因此,难以吸引优秀的年轻人投身到农村幼师行业中来。这些事实,都严重制约着我国幼儿园教育质量与水平的提高,以及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四)社会典论的误导。

由于幼儿教师工资偏低以及社会地位相对低下事实的客观存在,因此社会上不少人认为,在幼儿园工作没有前途,工作得再好也就是一个孩子王而已;还有部分人认为,幼儿园老师就是吃青春饭的,工作不稳定等。因此,种种误导必然会导致毕业生不愿到幼儿园工作.最终影响幼儿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幼教质量的提高。

二、提升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对策

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个既漫长而又系统的工程,一方面要求国家必须加大对幼儿教育的投人,另一方面幼儿教师也要通过各种途径进行专业学习。此外,幼儿园也应该积极地为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交流的平台。

(一)国家应加大对幼儿教育的投入。

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项漫长而系统的工作。它不应只是教师个人的责任,而应成为社会的责任。为此,需要国家政府在关注、重视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同时,还要在法律、政策、经济、激励机制等方面给予支持,如,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工资福利待遇等。侧只有如此,才能够吸引更多更优秀的高层次毕业生从事学前教育事业,并积极主动地投身到幼儿教师的队伍之中。

(二)幼儿教师应该加强教育理论学习。

理论学习是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其活动反思能力的必备条件之一。幼儿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地加强理论学习,并及时作好活动反思,才能够在真正意义上提升幼儿教师自身的专业化成长。因此,幼儿教师必须学习关于教学、活动反思等的相关理论,明白活动反思的本质和主要特征,发挥集体与团队合作学习优势,坚持业余时间自学、参加校外培训以及园本研讨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才能促进其自身的专业化发展。此外,幼儿教师还必须阅读一定量的理论文献,只有这样,幼儿教师的反思能力才能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之中真正地得到培养。

(三)幼儿教师应该及时撰写活动反思笔记,提升反思能力。

教师每天在教育活动之余撰写活动反思笔记和进行活动反思是必不可少的。活动反思笔记一般是幼儿教师写下在自己教学过程中发生的重要事件,记录这些事件的细节,尤其是那些记忆别生动的细节(包括幼儿的言语、行为等)。活动反思笔记不仅能培养幼儿教师的反思习惯,而且会帮助幼儿教师实现专业化发展,提升自己的活动反思能力;活动反思也能够帮助幼儿教师更好地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学经验及教学能力,揭示自己在实际的日常教学、活动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且及时记录对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只有这样,幼儿教师才能够有效积累教育教学的经验与教训,才能够有效地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四)幼儿园应该加强园本教研建设,为幼儿教师构建交流和反思平台。

第5篇:幼儿教师专业论文范文

2. XX地区优质幼儿园入园孩子家庭背景调查与思考

3. 高入园率背后的思考以XX地区为例

4. XX地区幼儿教育资源配置公平性调研

5. XX地区推进幼儿教育均衡化调研

6. XX地区各社会阶层的幼儿教育机会差距分析和对策建议

7. XX地区城乡幼儿教育差距分析和对策建议

8.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意向调研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

9. 幼师生教育实习与幼儿园教师的职后成长研究

10. 就职最初三年与幼儿园教师的生涯发展

11. 艺术素养在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地位

12. 幼儿园教师职业形象调查与分析

13. 幼教职业的德性价值研究

14. 幼儿教育中的小学化倾向与幼儿园教师的素质

15. 幼儿园男教师的角色定位研究

16. 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与专科生在就职初期的表现比较研究

17. 职业态度与职业能力在幼儿教育中的影响比较研究

18.儿童参与理念对学前教育改革的启示

19.从绘本到活动------有意义教育活动设计策略

20.有效教学原理与学前教学活动的设计

21.学前儿童对绘画作品评价倾向性研究

22.ARCS模型对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启示

23.美国学前特殊教育政策与实践研究

24.英国学前特殊教育政策与实践研究

25.加拿大学前特殊教育政策与实践研究

26.澳大利亚学前特殊教育政策与实践研究

27.新西兰学前特殊教育政策与实践研究

28.幼儿园特殊教育个案研究(观察与实践)

29.当代中国学前教育理论的进展概念、功能、儿童观、教育观等选择一个研究

30.幼儿园蒙氏教育生态的个案研究

31.灾难事件后儿童心理的调试和康复

32.幼儿行为问题与父母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33.受忽视幼儿的成因及教育

34、儿童作家之利弊

35、幼儿教师的三重身份家长、老师、朋友

36、幼儿图画书研究

37、幼儿语言教育的演进

38、语言学视野中的语言教学活动

39、阅读研究与早期阅读

40、图画书在学前教育中的功能、应用及发展前景(幼儿图画书教学实践研究)

41、民间童话研究(建议结合文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重视角)

42、幼儿童话作家论

43、语言修辞法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

44、幼儿园经典诵读教育的探索与研究

45、幼儿文学作品教学研究

46、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研究

47、幼儿园文化研究

48、学前儿童英语教学研究

49、学前儿童英语教师培训研究

50、幼儿英语故事教学

51、文化教育与幼儿英语教学的结合

52、杭州市幼儿园英语教学调查

53、关于幼儿第二语言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54、儿童英语游戏教学法

55、英语特长带班教师进行幼儿园日常教学之模式及策略个案研究

56、幼儿园网页制作

57、幼师生人文素养调查

58、幼儿美育目标与途径

59、幼儿园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发展前景及对策研究

60、信息技术与幼儿园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

61、幼儿教师信息素养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

62、幼儿文学(中某体裁)研究的互文性视角

63、幼儿散文的符号转换功能研究

64、技术发展对幼儿戏剧/影视剧发展的影响(各项技术,如工业技术)

65、幼儿体质与健康研究

66、健康教育中的幼儿体育活动研究

67、主题活动背景下的幼儿园数学教育现状调查

68、幼儿园数学教育幼小衔接现状调查

69、幼儿数概念的认知发展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部分选题相关文章:

1.学前教育专业论文开题报告

2.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3.本科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写作题目参考

4.学前教育毕业论文致谢词

5.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第6篇:幼儿教师专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师;幼儿;教师专业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2)08-0001-03

近日,幼儿园“虐童”事件频发,引起社会极大关注,人们不禁质疑当今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部分幼儿教师在学前教育领域的发展出现偏差,引发社会各界热议。作为专门培养幼师的源头――高等师范专科院校,面临着幼儿教师专业化水平整体低下、教师责任感错位等一系列问题。如何提升幼师质量,成为每一个高师院校必须思考的内容。笔者从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角度来探究这一课题。

一、幼儿教师专业化内涵与意义

幼儿教师专业化是指幼儿教师具有素质教育观,具备高尚师德,具备专业的学前教育情感及扎实的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并掌握幼儿教育教学技能,不断提高自身内在的专业性。这个概念是笔者通过总结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结合幼儿教育实践经验而得出的。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看,虽然幼儿教师在岗前经过教育训练获得了国家承认的幼儿教师资格证,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能够真正成为专业的教学人员,呈现出幼儿教师专业的发展空间是无限的,时间是持续的,专业发展的内涵趋向多层次、多领域的特点。

从幼儿教师专业化的宏观层面解读这一概念,就是从周期的角度来分析。幼儿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具有一定周期,在不同阶段面临着不同的要求。在人才培养规划中,就要设计出不同的培养模式,体现出针对性与统一性。教育行政部门、高师院校以及幼儿园等必须重视幼师专业化的发展,抓住机遇、互相配合,以幼儿教师专业化为取向,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让幼儿教师能够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使祖国的幼苗健康成长。

从幼儿教师专业化的微观层面解读概念,就是指幼儿教师能够坚守教育信念,培养个人的学前教育知识与技能,不断丰富完善自身的教育理念与实践,了解幼儿教师专业结构,明确努力的目标,通过自身努力实现专业价值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

探索幼儿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是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意味着幼儿教师角色的转型。2002年提出的新课程改革,实施至今已有10年了,幼师同样面临教育新角色的转变问题。幼师是儿童教育的引导者,应根据幼儿特性做到因材施教,同时还要具有创造力,为幼儿提供亲自操作、探索的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幼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成为学习者、研究者与教育者。幼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也是不断提升自己专业能力的过程,它要求每一位幼师必须对幼儿教育有深入的了解,在幼儿教育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成长与反思,对所从事的幼儿教育事业有客观、全面的认识。

探索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更是提高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与专业素养的重要举措。幼师专业素养主要体现在能够将学前教育学、心理学、卫生学等知识运用于实践,为儿童设置适合其个性发展的教学活动,与儿童建立积极的交往关系。丰富的教育艺术及熟练的技能技巧体现着幼师的专业能力。除了知识,职业道德,自我修正和反省能力,热爱儿童、热爱教育事业,有责任,是幼师必须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与准则。教书育人的教育特殊性,要求每一位幼师必须进行自我锻炼、自我陶冶、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由外在的道德规范要求内化为教师的品质,加强幼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在动力,源于高师学生对幼师行业的认知程度,也就是幼师专业化发展的情况。

二、 高师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缺失

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面临的困难与问题难以在短时期内得到解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宏伟目标,将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作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突破口,作为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任务,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民生工程,纳入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以山西省为例,计划在三年内新建、改扩建600所以上的公办幼儿园,新增入园人数18万人以上。按15∶1的生师比计算,公办幼儿园新增幼儿教师需求量至少为1.2万名,民办幼儿园的师资需求量更大。这意味着近几年内学前教育师资将成为社会急需的紧缺型人才。学前教育的大发展,必然带来幼儿教育师资短缺,社会需求与人才资源短缺的矛盾,造成了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缺失。从高等师范专科院校看,幼师专业化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

第一,目标定位起点较低。1999年高校扩招,优秀学生都以从高中进入大学为第一选择,高师在招生方面不再享有优先权。学历较低的高师教育吸引力不断下降,高师教育培养就难以吸引优秀的生源,不得不在招生工作中降低要求、放宽标准,生源绝大部分是高中升学无望的学生。生源质量下降,直接导致幼儿教育师资质量的下降,从源头上极大地影响了幼儿教师的基本素质,进而影响了幼教事业的发展。

第二,学前教育理念陈旧。现代社会对幼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今的家庭多以独生子女为核心,父母不仅关心孩子的健康,更关怀孩子未来的发展,对学前教育空前重视。在这样的形势下,对学前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师学前教育必须调整教育理念,培养什么样的幼师,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不仅是要求幼师的专业能力,更要求其人文素养、道德品质及教育实践能力能够得到熏陶与锻炼。高师学前教育的理念不能仅仅停留在以学生“认识多少字”“会不会画画、跳舞”等为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上。因此,幼师的培养要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与个人品格的完善。未来的幼师要学会尊重每个儿童的个性,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学校必须以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幼师为自己的现行教育理念。

第三,课程设置存在矛盾,高师幼儿教师专业化课程设置与幼儿园教学脱节。其一,体现在学前教育的基础课与专业课比例不当。有些高师鉴于生源质量问题,重视基础课培养,比较注重文化基础知识的学习,忽视专业理论课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储备不足,这就使学生缺失了基本的探索研究能力和教学技能;有些高师恰好相反,以技能艺术训练为主,忽视文化素养,学生虽然能歌善舞,但缺乏应有的基本素养,表现在教学实践中浅层次的教学内容多,培养幼儿情感、价值观的内容少,教学活动流于形式,缺乏系统性。学前教育专业课的缺少,限制了幼师在实际工作中的创新,难以适应当今幼儿教育理论多元化、课程模式多样化的改革趋势。其二,体现在理论课与技能课比例不当。幼儿教师职业技能的特殊性,决定了幼师不仅需要有理论素养,还需要有满足幼儿自身发展的音、体、美教育技能,这是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特殊性。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艺术教育技能发展缓慢是制约幼师教育发展的瓶颈。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学生技能训练不足,对艺术技能课重视程度不够。此外,对教学技能的基本功训练还有待于加强,这些都严重影响着幼师专业化的发展。

第四,教育实践内容单一。实践是师范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幼师专业化发展而言,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教育实践,让学生充分了解幼儿园各方面的工作,将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充分领悟幼师的职业角色。但是,现今的高师教育实践,只限于参观与实习。学生对教育实践缺乏足够的认识,有的学生甚至不愿意去实践,认为实践可有可无,走过场,加之教育实践的时间比较短,很难把握幼儿教学的重点,导致教学过程呆板,严重影响实习效果,也不利于幼师专业成长。

三、 高师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切入点

根据我国幼儿教育发展现状,高师承担着培养幼儿教师的重担。面对社会各界的压力和家长的期盼,高师学前教育的发展必须重视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未来的幼师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历与能力并重。幼师的专业素养包括职业道德素质、人文素质、专业结构,将职业道德的教育渗透于教育的全过程,有科学的世界观与价值观,给儿童树立好榜样。同时,幼师要重视积累社会、历史、人文方面的知识,具备专业的学前教育理论知识,了解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在专业结构中,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掌握教学技能。在笔者看来,高师加强幼师的专业化发展切入点在于专业建设。

首先,明确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增强专业发展意识。专业发展意识是幼师成长的内在动力,需要师范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运用各种学习资源,丰富专业知识,发展专业意识。专业意识的养成要靠明确的培养目标,因为培养目标决定着学前专业的办学方向。培养目标要充分实现宽口径、厚基础,找准培养方向。高师要立足于培养具有学前教育的职业理想,树立先进的育人理念,培养具有过硬的教师教育能力,愿为幼儿教育奉献自我的应用型人才。

其次,彰显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特色,建构合理的课程结构。课程是专业建设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幼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途径,课程结构影响着学生的素质发展。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特色在于能够和当地幼儿园教育衔接,体现其应用性与向导性。高师院校需全面调整理论课与实践课、基础课与技能课的比例。课程设置可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综合实践课四大模块。公共基础课继续承担发展学生人文素养的重任,让学生储备大量的基础知识;大力调整专业必修课的课时与内容,突出学科结构和课程多元化特征,加强学生幼儿教育理念的形成,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专业选修课开设与儿童发展相关的教育课程,增强学生了解儿童的兴趣;综合实践课通过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彻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根据兴趣选课,不定期地去幼儿园进行见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再次,重点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加强教学实践。根据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幼师除了基本的教育教学技能,还必须具备专业的艺术技能。因此在专业必修课中要有所侧重,如要重视幼儿活动设计、儿童简笔画、琴法课,重视幼儿歌曲视听与视唱,在专业选修课中加入亲子教育内容。在教学实践中,要使学生 “学中做”“做中学”,教学实践需要保证一定课时。经常性地安排教育见习,同时要重视见习与实习的实效性,平时开展观摩见习,为学生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有条件的高师最好能聘请当地幼儿园一线教师来学校交流与讲学。

最后,引领地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社会服务是高校的重要职能,高师培养的幼师人才大多留在当地幼教机构,支持地方学前教育事业。高师可积极开展顶岗教学,选拔优秀学生去地方幼儿园支教,定期对当地幼儿园进行调研,把握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的新动态。这样培养出来的优秀的学生将成为沟通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成为地方幼儿教育事业的重要力量,为幼教事业发展献策献计,更好地服务地方学前教育发展。

四、结语

幼师“虐童”事件令我们痛心疾首。这类事件给培养幼师的高师敲响警钟,幼师专业化发展势在必行,高师院校应以专业建设为切入点,培养具有先进的学前教育理念、崇高的师德、过硬的专业技能的幼儿教师。

参考文献:

[1] 顾明远.教师的职业特点与教师专业化[J].教师教育研究,2004(6).

第7篇:幼儿教师专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研究型幼儿园教师;教师教育;职前培养;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9)04-0023-04

近年来,幼师院校本科毕业生走向幼儿园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然而,他们中的很大部分在与幼师、中师毕业生同台竞技时,面临无法发挥专业优势、就业竞争力不强的尴尬境遇。为此,各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都在加紧改革,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挖掘本科生理论性、问题意识较强等优势,提出科研管理型、研究型幼儿园教师的培养思路。一些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甚至直接提出要进行“面向研究型幼儿园教师培养的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教学改革”。〔1〕

为什么要提出研究型幼儿园教师培养问题?如何准确把握与理解研究型幼儿园教师这一概念的基本含义和主要特征?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应如何培养研究型幼儿园教师?深入研究这些问题,将对探讨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培养和教育等产生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培养研究型幼儿园教师的时代意义与现实必要性

提出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研究型幼儿园教师,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现实必要性。

(一)满足社会发展对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求

社会的发展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迫切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而作为人才培养的主力军――教师,则首先需要完成从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到教育行为的一系列转变。教师不再是纯粹的知识传递者、“教书匠”,而是教育实践的研究者、学生主动学习的引导者。教师要学会思考、学会研究、学会学习、学会创新。专业化的、研究型的教师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2〕只有专业化的、研究型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会学习、会思考以及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在学前教育领域,随着课程改革的日益推进,幼儿园教师迫切需要转变教育观念,积极反思自身教育实践,并发展成为自身教育实践的研究者。而高师学前教育专业作为幼儿园师资培养的重要基地,应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为高素质研究型幼儿园教师的培养搭建平台。

(二)弥补幼儿园教师群体学历偏低、科研能力较弱的不足

目前,我国在职幼儿园教师入职时的学历以幼师、中师学历居多,本科学历较少。尽管大多数教师在入职之后都进行了后续学习,拿到了大专和本科学历,但他们中的很大部分是为了解决职称问题而去深造,真正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仍较弱。一方面,大多数幼儿园教师在幼师、中师学校接受艺体技能培养较多,在实践中也十分重视唱歌、画画等技能技巧的培养,却不太善于对幼儿及各种教育现象进行研究和反思;另一方面,不少幼儿园教师的后续学习多为成人大专或自考性质,其教育质量和学习效果难以得到保证。加之幼儿园日常工作琐碎、繁多,各种检查评比应接不暇,许多教师往往疲于应付,没有多余精力投入反思、科研工作。将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定位在研究型幼儿园教师,既可以充实幼儿园教师队伍,又能弥补当前幼儿园教师整体学历水平较低、科研能力较弱的不足。

(三)增强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本科毕业生与幼师、中师毕业生相比,其明显不足在于艺体技能较弱。幼师、中师学校的生源主要为初中毕业生,这些学生的年龄较小,身体尚处于发育状态,可塑性较强,适合对其进行艺体技能的培养。而本科生的生源主要是普通高中毕业生,他们的身体发育已经基本成型,再进行音乐、舞蹈等方面的训练,往往发展空间较小。因此,在艺体技能方面对本科生提出过高要求显然是不适合的。本科毕业生要想提高就业竞争力,必须扬长避短,努力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相对而言,本科生在大学接受系统、综合和全面的教育,具有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储备,在课堂学习中也常常要思考、分析,加之有机会参与学校或本专业教师开展的某些课题研究,因此,他们普遍比幼师、中师毕业生有更强的问题意识、逻辑性以及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科研潜力和优势。不少幼儿园负责人也指出,之所以聘用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主要看重其理论水平较高的专业优势,希望能借助他们的力量积极带动幼儿园的教科研工作和教师的专业成长。可以看出,将本科生培养着眼于研究型幼儿园教师,不仅可以满足幼儿园的实践需求,更可以充分发挥本科生的专业优势,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二、研究型幼儿园教师的基本含义与主要特征

不少研究者认为,研究型教师主要是相对于经验型教师(即“教书匠”)而言,指那些在教育领域较擅长做研究的教师,是“能积极主动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具有职业敏感性、反思意识、合作精神和科研意识,能及时发现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问题,针对问题积极探索研究,主动吸收教育科学理论和同行经验,提出新的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法,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3〕

研究型幼儿园教师具备哪些主要特征或基本素养,有研究者从专业知识与能力、专业品质与态度等角度进行了总结归纳:从专业知识与能力上看,研究型幼儿园教师应具有符合时代精神及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多层复合的知识结构、创造性地设计与开展教育活动的能力、沟通和反思的能力以及教育研究的能力;从专业品质与态度角度看,研究型幼儿园教师应有强烈的求知和探究欲望,对外界信息非常敏感,独立意识强,勤于实践和反思,具有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平易近人,注重对人的终极关怀等。〔4〕还有研究者指出,研究型教师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研究”已成为他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他们能够以研究者的目光审视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对教育问题更敏锐、更有主见,能够找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新角度,形成新思想、新观点、新观念,自觉、主动地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努力摆脱被动盲目的状态。〔5〕

由上可见,以往诸多研究都对研究型教师的基本含义和特征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颇具启发性。但在实际工作中,不少幼儿园教师在对“研究型教师”的理解上存在诸多误区,需要进一步澄清。

首先,关于“科研”还是“教研”的问题。很多幼儿园教师以为,让教师成为研究者就是让教师做“科研”――科学研究,要求教师像科学家那样去做研究,去研究和发现教育工作中的基本规律、原则等。事实上,这种研究往往不适合幼儿园教师,不是他们所需,更不是他们所长。实际上,研究型教师中“研究”的准确定位不是苛求每位教师都去做科学研究,而是做“教研”“教学研究”,即让幼儿园教师基于教学实践,对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进行研究。这样的研究有别于科学研究意义上的教学研究,是适合幼儿园教师进行的。

其次,关于研究型教师和具有研究型特质的教师。培养研究型教师,并非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盲目给学生提前定位、贴标签,搞“一刀切”,而应该首先强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人而异地培养学生,注意逐步培养更多学生形成积极思考、善于钻研的意识,保持对学前教育各种问题和现象的高度敏感性、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并学会观察和反思。因此,与其说是培养研究型幼儿园教师,不如说是培养具有研究型特质的幼儿园教师,这种提法可能更为恰当、准确,可以避免研究型幼儿园教师培养的盲目化和模式化。①

最后,研究型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主要特征或基本素养。明确上述两个问题之后,在培养研究型幼儿园教师时,应特别注意培养以下几方面素养。一是要对幼儿教育现象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和好奇心。要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见习和实习过程中积极发现,勇于提问和探索。二是要善于观察和反思。要鼓励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用心去观察、分析和思考,而不仅仅是带着眼睛去看。三是要具有较强的问题研究意识。要鼓励学生对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积极深入的探究,并尝试分析问题和自主解决问题。四是要具有创造性地设计教育活动的能力。要帮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基于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状况的观察和了解,创造性地设计出适宜的、有创见的教育活动,而不是按部就班、照本宣科。

三、培养研究型幼儿园教师的主要途径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是研究型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尝试培养研究型幼儿园教师。

(一)日常教学

研究型教师的重要特质之一就是具有问题研究意识,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他们积极思考,并尝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一方面,在各门课程的教学中,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要改变过去单纯的传授知识的做法,积极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建构知识。另一方面,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应利用“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这一专门课程,为学生提供参与科研实践的机会。设置研究方法课程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让学生了解各种研究方法并尝试运用这些方法来研究教育现象、解决教育问题。因此,上好这门课程,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如何做研究。

(二)幼儿园教育见习与实习

任何幼儿教育研究都始于对幼儿及相关教育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在研究型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中,增强观察和分析能力的最佳途径就是幼儿园见习与实习。见习主要是结合所学知识,观察幼儿及教师的日常活动,而实习往往需要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全面参与、介入幼儿园的日常工作。见习与实习为学生提供了大量接触幼儿、深入教育实践的机会,学生可以在见习与实习过程中,学习如何更有效地观察、分析和解读幼儿的行为及各种教育现象。一般而言,在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培养计划中,大多会安排大量的幼儿园见习和实习机会。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可以在见习和实习过程中,为学生布置各种观察任务,提供观察框架,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理论,对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从而增强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其真正学会如何做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幼儿园教研实习

教研实习是指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深入幼儿园教研一线,全面参与幼儿园的教研活动,在实际参与研究的过程中积极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尝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亲身感受做教研的过程和方法。目前,在我国学前教育领域,“这种实习相比较于教学实习,在高等师范教育师资培养体系中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6〕实际上,教研实习非常有利于职前教师全面了解幼儿园教学研究的现状,能促进他们学会在真实的教学研究中积极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研究的意识与能力。因此,在培养研究型教师、塑造具有研究意识的职前教师时,应鼓励本科生积极参与幼儿园教研。比如,可以让学生参与幼儿园的研讨活动,带领他们观摩幼儿园的活动并鼓励他们参与在职幼儿园教师的活动评析与反思过程。

(四)本科生科研立项

本科生科研立项是指利用大学校园的科研资源,鼓励本科生运用所学理论,针对自己感兴趣的、有意义的问题或现象展开研究。本科生科研立项的开展,并不苛求研究的绝对规范性和严谨性,目的是要让学生提前介入研究活动,感受和体验整个研究的实施过程,学习如何做研究,体现了“做中学”、边做边学的思想。目前,不少高师院校都设有本科生科研立项项目,鼓励和支持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专业问题进行研究,同时指导教师对科研立项及开展进行指导和监督。比如,首都师范大学每年都会积极鼓励本科二年级以上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自己感兴趣的专业问题申报科研课题。通过课题申请的学生会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为期一年的研究,研究结束后还需提交研究报告。可以说,这种科研立项活动为学生体验研究的整个流程并最终提升科研能力等提供了良好的操作平台。

(五)毕业论文设计

毕业论文设计是对学生四年学习的一次综合检验,是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中的关键环节。毕业论文的设计与完成要求学生对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问题相当敏感,充分调动已有的学习经验和知识储备,综合分析当前问题产生的背景、原因及影响因素等,形成研究思路与框架,并尝试解决问题。由此可见,毕业论文设计是对学生研究能力的一次综合而全面的考察。学生进行毕业论文设计时,要依靠自身力量,完成从论文选题、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与方案的确定到研究过程的实施、研究结果的分析以及最终形成研究报告的过程。这一过程正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研究过程。学生应充分利用毕业论文设计这一机会,感受和学习如何做研究、如何思考、如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增强研究的意识与能力。

参考文献:

〔1〕田景正.面向研究型幼儿园教师培养的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教学改革〔J〕.当代教育论坛,2008,(1):49.

〔2〕宁虹,刘秀江.教师成为研究者: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J〕.教育研究,2000,(7):39.

〔3〕〔5〕冯宇红.论研究型教师〔J〕.成人教育,2005,(8):14.

第8篇:幼儿教师专业论文范文

1.深化科学管理,建立高素质教师队伍

近年来,国家相继颁布了众多幼儿园教育方面的规章制度,例如《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标准》等。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间接推动了幼儿教育的良好发展,同时也使得科学管理更加的迫切。幼儿园教学对孩子未来发展有重要作用,所以高素质的教师团队则是实现良好教学的坚强保障。

2.加强师德教育,提升教师职业认识

在《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标准》的指导下,要想提升幼儿园教学质量,就需要幼儿教师加强师德教育,提升教师的职业认识,进而保证教师思想的先进性。这是教师从事该行业的基本素质之一,尤其是幼儿园教师要想在职业生涯中长期发展,就需要具备发展的意识和行为,必须让教师认识到自身从事职业的重要性。幼儿园教师在从事相应工作时还需要树立强烈而的责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师职业与其他职业有所不同,教师必须要具备自身专业发展的素质,认识到该职业社会价值的重要性。同时每一位教育人员都应该认识到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性,要有崇高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幼儿园教师应该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师德,认识到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和水平,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3.理论与实践要充分结合

对于幼儿园教师行业来说,它的实践性比理论性更重要。教师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才能够更好的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改善教学方法,为幼儿今后发展奠定基础。在《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标准》中,教师素质的提升不仅需要理论知识的学习,还需要将理论知识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去检验自身的专业知识,从中找到教学缺点,提高教学质量。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必须要从实践入手,坚持幼儿教育为主体,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教师专业的发展还需要教师不断改变传统观念,丰富自身教学实践经验,带动教育行业的进步和发展。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首先要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的充分结合,保证两者之间的关系,为教师今后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4.创设适合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型幼儿园文化

幼儿园文化是影响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要想保证管理措施可以长期激发教师专业发展动机,就需要对当前幼儿园文化进行相应的改造,可以在传统的方式上建立一种和行政权力并行的专业权利,为今后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提供良好制度与保证。人作为社会文化的产物之一,它的存在都需要一定的文化环境,在这样长期的文化环境中会形成自身的价值观。建立新型的幼儿园文化,可以更好的影响到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方向。这样的专业权利有利于减少内部的不良作风,可以提高幼儿园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升他们的工作热情。除此之外,在这样的新型文化下,教师专业人员的发展潜力也得到了大大提升,能够调动幼师的教学积极性,让他们能够在新型文化下发挥自身的作用,实现幼儿园教育质量的优化。

5.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多元激励机制

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评优评先、职务晋升以及福利待遇等。所以建立多元化的教师专业发展激励机制,可以提升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认为在制定激励机制时需要将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相结合,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提高自身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多元化的激励机制要能够达到建立的最终目标,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但是其激励强度也要适度,不能够物质激励过重,这样可能会造成幼儿园自身的负担,进而会影响到幼儿园的发展。要想健全教师专业发展激励机制,首先需要拉大绩效奖励的级差,发挥该机制作用,实现教师专业的良好发展。其次,要打破教师终身制,增加教师的危机感,这样可以更好的提升他们的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为幼儿园教育贡献出自己最大的力量。在幼儿园教师专业的发展中,还需要教师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方法,不断提升自身对该专业的热爱度。

6.加强实践总结分析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加大对实践的总结和分析,这符合我国《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标准》的指导思想,符合我国幼儿园教学的要求。加强案例分析与总结可以减少教学问题的出现,所以教师专业的发展需要教师不断加强对儿童的心理分析,掌握他们的心理状况,及时了解幼儿教学中所需要的技巧,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帮助幼儿提高启蒙水平。在进行教学时,教师还需要对幼儿课堂活动做好计划,比如教师语言的应用,语气的变化以及游戏的趣味性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总结,教师可以掌握大量的教学经验,了解幼儿学习需要,最终实现幼儿园教育的良好发展。加强实践总结分析,需要明确教师教学目标,并且以此为依据来创设语言环境,丰富孩子的语言知识,实现教师资源共享,还可以及时找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最终找到弥补不足的方法,为今后教师专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7.加大教师专业培训

每一位教师的教学都有自己的特点,他们在教学中都可以发挥自身的特长。按照教师教学特色,加强对他们的专业培训,可以更好的保证教学质量,减少教学问题的出现。教师专业培训可以弥补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树立正确的教学意识,建立良好的教学风气。幼儿在这样的教师指导下,可以实现自身的发展,提高他们自身专业水平,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基础。

二、总结

第9篇:幼儿教师专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素养

一、社会对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

近年来,幼儿教师虐童案频频发生。激起社会对幼儿园教师虐童案的震惊和愤怒。搜索近年的幼师虐童事件,发现煽耳光、当场辱骂、胶带封嘴、用手掐、用脚踢等行为时常出现。本该是温柔善良有爱心的幼师,却变成了骇人听闻的虐童分子。幼儿园教师是要带给幼儿良好的保育和教育来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这就需要我们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不断提高教师素养,道德素养。

《专业标准》为师资培养提供依据。在学前教育大发展的时期,我们千万不能只注重幼儿老师的数量,而应该加大力度关注专业幼儿师资的培养。为了提升幼教队伍整体素质、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教育部于2012年2月印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从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维度细致提出了幼儿园教师需具备的职业素养,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幼儿教育的规范化。

二、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相关研究

1.国内幼儿教师专业素养构成的相关研究

为促进幼儿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我国幼教界对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进行了研究和探讨。部分研究内容如下:

王艳提出了幼儿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幼儿游戏指导与设计的技能;能够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较好地进行幼儿教学活动设计;要具有环境创设能力;具备开展多样化活动所必需的艺术能力素养。

吴洁认为幼师首先应具备从事学前教学工作及其相关工作所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其次需有分析解决教育工作中出现实际问题的本领。要想掌握这些能力,必须牢固掌握学前教育学原理、学前卫生学、学前心理学、中外学前教育史、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幼儿园组织与管理、幼儿科学教育等理论知识。

张建波则提出可以把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专业技能划分为一般教育技能、基本教育技能和复合教育技能三个层面。一般教育技能是指幼儿园教师指导学前儿童活动所必备的说、写、画、唱弹、舞、做、用等方面的能力。基本教育技能是幼儿教育活动实施阶段幼儿园教师行为的基本要素。复合教育技能是指幼儿园教师设计教育、组织教育活动、艺术创编、评价教育效果、家园沟通、幼教科研技能等。

王立敏归纳出学前教育专业就业岗位要求的职业能力主要有以下内容:专业能力,即从事本职业必需的基本素养。非专业能力,主要指作为职场人应有的知识素养和道德修养等。

对比这些研究者的理念可以发现,幼儿教师不仅要具备技能素养能力,还应具备专业理论文化知识和其他全方位的复合教育技能。

2.国外幼儿教师专业素养构成的相关研究

(1)美国在幼教领域对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包括职前准幼儿教师标准、初入职幼儿教育标准和优秀幼儿教育标准。标准一是能促进儿童的发展和学习;标准二是构建家庭和社区的和谐关系;标准三通是过观察、记录与评估来支持幼儿及其家庭;标准四是具有教与学的知识和能力;标准五是成为一名专业人士。所制定的标准分为专业倾向、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三大维度。

(2)德国在幼教领域对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体现在《关于幼儿教师培训和考试的框架协议》文件中,要求幼儿教师尊重幼儿;了解幼儿;掌握教育教学计划、有实施和评价的能力;拥有崇高的教学伦理、完善的人格、良好的社会和个人能力、行为策略与团队精神;具备工作所需要的交流能力等。

(3)日本在幼教领域对幼儿教师的要求包括:善于传授知识和研究教育教学问题;热爱教育工作,具有教育者的使命感;理解儿童成长和发展的理论以及学科专门知识,富有教养;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特别是拥有道德个性教育问题的能力。

可以发现国外幼儿教师专业素养划分的比较细致,看重人格、能力、品质等,对于技能方面没有特别具体要求会弹、唱、写、画、舞、讲等。

三、启示述评

首先,研究者们对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研究都共同的认为应包括两大方面: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除此此外,研究者也纷纷提出了道德素质、心理素质、观念行为、职业理想、专业精神、科学研究等等。这些维度也包括在幼儿教师专业素养之中。

其次,研究者们对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现状研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研究幼儿教师职前的专业技能,也就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另外一方面就是研究幼儿教师在职的基本专业素养。

最后,前人对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领域的相关研究并不多,现有的研究多关注在技能训练等课程方面。

综上所述,对于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培养和提升,我们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参考文献:

[1]饶淑园.幼儿教师职业能力结构的理论构想[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⑷

[2]田景正.中国幼儿师范教育的世纪回顾与前瞻[J].学前教育研究,2005(7-8).

[3]孙慧霞.浅谈幼儿教师的教育技能[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4(5)

[4]吴丽芳.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方法[J].学前教育研究,2011(4).

[5]王杰才.我国幼儿师范教育回顾与瞻望[J].现代幼教,2007(3).

[6]王剑兰.构建大专层次应用型幼儿教师的培养模式[J].教育导刊,2002(8-9).

[7]王迎兰.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学前教育研究,2011(11).

[8]王葬埃丁邦平.美国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方式特点及其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10(10).

[9]徐利智,严婧,郭园园,姜勇,美国幼儿园准教婶积新教师专业标准述评[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12(6).

[10]叶好琴,当前高专学前教育专业职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1(12).

[11]袁爱玲.对未来社会幼儿教师素质与能力的透视[J].教育导刊幼教版,1997(1).

[12]邹慧霞.虐童案引发的对教师专业素养的思考[J].教育导刊,2013(2)下半月.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