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卫健委信息化工作计划范文

卫健委信息化工作计划精选(九篇)

卫健委信息化工作计划

第1篇:卫健委信息化工作计划范文

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副主任王才有、云南省卫生厅副厅长杜克琳、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健康档案与区域卫生信息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甘华平分别致辞。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统计信息中心标准处处长、云南省卫生厅厅长助理汤学军,上海市闸北区卫生科技与信息中心副主任宗文红分别作了题为“卫生信息标准与标准测试”和“我国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大会主题报告,从国家层面介绍了卫生信息化标准建设的推进情况、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的概况、基本模式及策略,以及基于新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各地卫生局相关领导、专家等20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健康档案与区域卫生信息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甘华平在致辞时首先代表专委会感谢各地领导、专家们的到来,他说:“我谨代表专委会对各位代表的出席表示热烈的欢迎,也借此机会对为这次大会顺利召开做出努力的东道主云南省的各位同志、领导,各位同行、企业表示衷心的感谢。”甘华平在发言中表示,本次大会的主题是“智慧医疗区域共享”,“我想,这既是当前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一个交流重点,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数字变信心,信心变知识,知识变智慧,智慧是最高的层次,因此智慧医疗应该是卫生信息化发展的方向,我们的憧憬。”

甘华平还表示,区域共享是指市县区域医疗卫生和相关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区域共享是区域卫生信息化的建设目标,是实现智慧医疗的前提。没有互联互通,没有信息共享就谈不上卫生计生行业的社会医疗。“因此,我们要为这一目标而努力。”

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副主任王才有表示,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确实是当前的热点,更是一个难点。王才有从两个方面对此进行了详细阐述:第一,这是一个崭新的领域,也正是由于比较新,所以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和资金支持,发展得比较快;第二,制度带来的挑战在于不同权力机关的协调统一问题,卫计委、发改委、药监局……不同机构之间要找到融合标准,实现可以互操作,其可行性方法的研究正在起步。“我们在区域卫生信息化推进上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既包括管理上的,又包括组织的,包括业务的和技术上;既包括信息学的,还包括技术架构。这些挑战意味着在座的我们责任重大。中国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发展得好不好,大家要有勇于承担的精神和责任感,以及必须完成任务的使命感。”王才有总结道。

第2篇:卫健委信息化工作计划范文

【1】流动人口关怀关爱宣传活动总结

为做好春节期间流动人口卫生计生服务,营造关注流动人口健康的社会氛围,1月19日上午,公明办事处在红花山公园开展流动人口计生关怀关爱活动,宣传计划生育相关政策,帮助群众解决问题。

活动现场通过发放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全面二孩政策、优生优育和生殖保健、艾滋病预防等知识宣传折页,向过往群众普及计划生育服务和生殖健康等知识,并设立了咨询台,帮助流动群众解决在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奖励优待等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务权利以及各项服务的办事流程上存在的疑虑。

据公明公共事业办、公明计划生育协会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流动人口占公明办事处辖区总人口数的绝大部分,出于流动人口在住所上的不稳定性,他们对计划生育法律法规政策、计划生育服务等方面的了解也相对不足。公明办事处此前已多次开展辖区流动人口生育关怀行动,通过走访、慰问、扶助等多种形式,及时了解流动人口的困难和需求,为他们送政策、送服务,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服务和管理工作。

【2】流动人口关怀关爱宣传活动总结

为了促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营造关注流动人口健康的社会氛围,近日,汤涧镇在全镇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以关怀关爱流动人口,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活动主题的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关怀关爱集中活动。

一是开展流动人口健康宣传活动。以流动人口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宣传为重点,开展卫生、预防接种、疾病防控、妇幼保健、生殖健康等知识宣传,引导流动人口学习健康知识、掌握健康技能、树立健康观念、提升健康素养,养成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在村居、集贸市场、流动人口集中场所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发放4500余份健康宣传资料:在流动人口聚集的企业、超市、流动人口集中场所等多渠道多形式滚动播放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口流动,健康同行等4个宣传视频。在全镇广泛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江苏省实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办法》等法律法规、政策、知识的宣传,既通过横幅、标语等宣传,又在流动人口集中地等公共场所设立咨询台,宣传流动人口健康促进、均等化服务、流动人口权益保障等相关知识和政策。

二是开展留守儿童健康促进活动。选择中、小学校寒假前后合适的时机,通过开设有关课程讲座、赠送读物、谈心辅导、专题活动等开展留守儿童健康安全教育,对留守儿童及春节返乡的留守儿童父母开展儿童健康教育活动,对未返乡的留守儿童父母取得联系,开展宣教,增强其对留守儿童的监护意识和健康意识。帮助留守儿童及其家属增强卫生应急和预防意外伤害意识,掌握急救常识技能,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三是广泛开展优质服务活动。因地置宜,结合全民体检活动,对留守儿童开展健康体检,对流动人口务工人员围绕职业安全、传染病防治、倡导心理健康和健康生活方式开展服务活动。

四是大力开展节日慰问活动。结合三进三帮、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健康扶贫、关爱留守独生子女行动、 慰问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工作,协调配合教育、民政、妇联、学校、用工单位及计划生育协会等部门,广泛开展慰问、访贫问苦、联谊娱乐活动,为流动人口家庭送知识、送温暖、送援助、送健康,丰富节日生活。

【3】流动人口关怀关爱宣传活动总结

在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为共享发展成果,共建健康广西,1月22日上午,根据国家和自治区卫生计生委的通知要求,由桂林市卫生计生委、桂林市计生协主办,临桂区政府承办的新市民健康城市行广西在行动(桂林站)暨2017年桂林市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关怀关爱和关爱女孩宣传服务活动在临桂启动。自治区卫生计生委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处处长陈彦出席活动并讲话,市卫生计生委主任王芳宣布活动启动,市卫生计生委党组成员姚安明、市卫生计生委党组成员王畅、市计划生育协会专职副会长周三旺、临桂区政府副区长于荣升等出席活动。

启动仪式上,陈彦强调,新市民健康城市行广西在行动活动是全区卫生计生部门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2017年自治区两会精神的具体体现,是积极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的新举措。开展新市民健康城市行活动目的是引导新市民树立健康观念,提高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营造关注流动人口健康的良好氛围。下步重点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要扎实推进流动人口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切实增强流动人口的健康素养和自我保健意识。二是要组织开展流动人口健康促进示范企业、学校和健康家庭建设工作,保障新市民公平享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三是要继续开展流动人口关怀关爱健康活动,不断增进新市民的健康福祉。各地要以今天的启动仪式为新的起点,动员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采取各种形式,提升新市民的健康素养,共建健康广西而努力。

桂林市是国家实施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的试点城市和重点联系城市。近年来,桂林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卫生计生工作,卫生计生工作者不断创新、锐意进取、辛勤劳动,卫生计生工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深化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的进程中,桂林市结合机构改革,针对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中存在的政府与流动人口如何有效衔接、均等化服务如何落地等问题,注重建立机制,搭好平台,创新模式,构建城市社区(城中村)集中片区服务模式、非公企业集中片区服务模式和旅游商贸集中片区服务模式。通过开展创建流动人口幸福家园示范街、示范商铺示范企业的创建,实施海云工程流动健康服务促进项目,实施避孕药具易得工程,极大地提高了服务效率和质量,提升了流动人口感受度和幸福指数,均等化服务工作得到了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和流动人口司的肯定。

第3篇:卫健委信息化工作计划范文

一、党政领导责任制和综合治理职责落实情况

(一)各级党委、政府继续重视计生工作,着力抓重点、攻难点,取得一定成效

*年以来,我市各级党政领导对新形势下计生工作的艰巨性、长期性、复杂性有了更为清醒的认识,狠抓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的落实,认真组织开展计划生育争创活动,着力解决人财物等难点问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层层落实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市委、市政府在每年“两会”期间,都专题召开由各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参加的计划生育工作座谈会,研究部署计划生育工作。根据省里下达的指标和要求,市政府与县(市、区)政府签订了“十五”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下发了《关于“十五”期间对县(市)区实行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的意见》,把实现争创计划生育示范县(市、区),完成省市下达各项指标列入其中,严格实行目标管理。市委常委会每年听取一次计划生育工作情况汇报。每年年初,市分管领导带队,对各县(市、区)党政领导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各部门计划生育综合治理职责履行情况进行一次检查考核。

2、切实开展计划生育争先创优活动。根据“苏中率先崛起”的战略部署,市委、市政府提出计生工作要走在苏中前列,7个县(市、区)都要通过努力,在“十五”期末创成计划生育示范县(市、区)。围绕这一目标,我市一方面分解争创任务,层层组织开展“争做新时期最可爱的人”、“争创群众满意的计划生育服务站”、计划生育合格村(示范村)、计划生育红旗乡镇等争创活动,形成争创体系;另一方面突出争创重点,紧扣服务主题,从服务能力建设、系列服务工程的深入实施、法治服务体制的完善等方面向争创指标努力,组织各方面力量,实施计划生育综合服务,在服务过程中实现管理的目的,达到争创的要求。

3、着力解决经费投入、人员配备等难点问题。市、县、乡三级财政都努力保障计划生育工作所必要的各项经费,在同等条件下,给予优先照顾或特别关照。市财政投入计生事业的经费逐年增加,并优先将计生部门作为财政预算改革单位,加大经费保障力度。全市没有发生因经费不到位导致群众计生权益无法维护或计生工作不能开展的严重问题。近两年来,市委、市政府一方面充实加强市计生委、市计生协会的领导力量;另一方面十分重视县、乡、村计生队伍建设,在机构改革、税费改革过程中,充实加强计生部门的工作力量,严格按省要求配备到位。

(二)各相关部门恪尽职守,依法管理,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治理机制有效运转

在市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统一组织下,市各有关单位认真履行本部门的计划生育综合治理职责,坚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管理与服务并重,计生工作与本职工作互通。不仅有效地运行了齐抓共管的机制,而且很好地解决了计生工作与各部门工作有机结合的问题。

1、将履行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治理职责有效地融入各部门的本职工作。在考核和互利的双重推动下,我市各部门近两年对综合治理人口问题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落实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断提高。普遍做到了年初有部署,平时有检查,年终有考核;有分管领导问事,有职能处室管事,有经济条件办事。市公安局、工商局、交通局、卫生局等单位每年年初都与下属单位专门签订计划生育管理责任书,层层分解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目标任务。

2、将依法治育融入依法治市的框架。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颁布前后和实施期间,市人口领导小组组织在全市深入开展了计划生育法制宣传月活动。相关部门抓住机遇,合力推动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行为的法治化。市司法局把计划生育“一法三规及省条例”作为“四五”普法的重点之一,做到在培训计划、学法手册中有体现,在送法下乡、12348专线咨询、普法考核时有内容;指导市计生协会成立计划生育法律援助站。市委农工办、市财政局在财政预算和上级转移支付中安排必要的计划生育经费,力保法定的免费服务资金基本到位,并加强监管,确保专款专用。以各部门力量为依托,以学法、用法、执法为主题的依法治育体制在我市已初步形成。

3、将生育文化建设融入文化**的建设体系。相关部门坚持把生育文化看成文化**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宣传、党校、广电、教育、报社等部门对培育和形成新时期文明进步的生育文化倾注了极大热情。市委宣传部将人口与计划生育作为文明城市创建、“两大教育工程”和“三下乡”活动的重要内容,不仅抓部署、抓落实,而且有考核、有表彰;组织相关部门在真州镇滨江村、虎豹集团、锦旺社区和梅岭中学开展了婚育新风进村组、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活动,召开了现场会。市广播电视局、日报社充分发挥舆论宣传作用,全年刊播计划生育新闻450多件次,此外还配合计划生育法制教育开展了一系列集中性宣传报道,在《**日报·星期三》专刊开设了“婚育家庭”专版。市教育局配合市计生委实施了“三位一体”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项目。目前,干部群众关注人口素质和结构,重视优生优育和生殖保健,支持新形势下的计生工作,已经形成氛围,文明进步的生育文化正在逐步成为全社会的主流风尚。

4、将计划生育服务融入社会服务的范畴。相关部门齐心协力,为实行了计划生育的群众提供避孕节育、优生优育和生殖保健技术服务,提供生产、生活、生育相关的政策服务、信息服务。市卫生、计生两大系统紧密合作,发挥各自优势,成立生殖健康服务中心,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系列工程。市工商、药监等部门加强对计划生育药具市场的监管,支持计生部门为育龄群众提供优质廉价的药具服务。市民政、农工、农林等部门大力开展对计划生育困难家庭的帮扶活动,或纳入低保对象,或帮助改造危房,或出台优惠政策,或送钱送物上门,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计划生育弱势群体的关心。市交通、工商、经委等系统都把流动人口纳入本地计划生育服务之中,为他们提供必要的计划生育宣传、技术和政策服务;市劳动部门、工会、妇联把下岗女工作为重点服务对象,落实她们的计划生育合法权益,帮助她们实现再就业。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利用基层计生工作网络推行与计划生育相关的保险。

5、将计划生育基础建设融入公共基础建设之中。市计委和广电、电信部门将计生系统的信息化建设纳入全市的信息化建设之中,帮助建成了计生系统局域网,开通了**生殖健康网站和**人口网。市公安、民政、卫生和统计部门定期与计生部门互通相关的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市民政局在社区建设中高度重视计生工作,落实了机构、人员和经费,明确了工作职责。市农工办在村组建设中重视配齐村、组计生工作专兼职队伍,加强了计生协会建设。

二、计生工作进展情况

进入“十五”以后,全市各级计生部门围绕“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避孕节育和生殖保健服务”这一目标,以争创计划生育示范县(市、区)为抓手,重点做了五个方面的工作,即:基础建设、依法治育、技术服务、社会合作、项目促进。

1、抓基础建设,提升管理和服务能力。主要是巩固和完善五个基础。第一是责任基础。层层明确争创计划生育示范县(市、区)、计划生育红旗乡(镇)、计划生育合格村(居)、群众满意的计划生育服务站和争做新时期最可爱的人的目标、责任,组织全系统干部职工各尽其职,服务争创。同时,突出以服务为主题,坚持以服务保争创,以争创促服务,形成了“抱成一团抓争创,扎扎实实搞服务”的良性机制。第二是村级基础。以完善村级工作网络,规范村级工作过程为主要内容,开展合格村、示范村建设活动。指导宝应、高邮、江都等地将村级计生工作规范为以定期上门提供系列服务为主题的“十上门”、“八进户”等模式,富有成效。第三是社区基础。抓住城区区划调整和社区建设的契机,全面启动了以实现属地管理为主的城市社区计划生育工作改革。在理顺体制的基础上,建立并完善了城市社区计划生育工作的组织体系、责任体系、信息传输体系、社会协作体系和宣传服务体系。目前市区的80个社区居委会基本做到了人员、机构和经费三落实。四个县(市)城区的88个社区居委会都配备了1-2名专职的计划生育工作者。以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社区与驻地单位计划生育双向服务协议书、计划生育居民公约为载体的社区计生工作责任得到明确。与民政、卫生、公安等部门共同发文对相关信息资源的采集和共享进行了规范。以计生协会为主体的社区计生工作志愿者队伍初具规模。相当一部分社区落实了以驻区医疗点为载体的社区计生服务机构。第四是组织基础。通过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对市、县、乡、村四级计生工作网络逐步进行了完善。一批有文化、会服务、善于协调方方面面关系的同志被充实到计生领导或管理岗位;通过向社会招聘,向卫生部门聘任等方式,基本配齐了县、乡两级卫技人员,初步满足了服务站以及中心服务站对卫技人员数量的要求。坚持分层、分类开展计划生育业务培训,各级基层计生干部的法治素质、管理能力、服务水平,在整体上都有所提高。努力以行风带作风,以典型带队伍,加强学习型、服务型机关建设,市计生委在*年万人评议行风活动中名列第7位,*年跃居政府口第3位;江都、宝应、高邮的行风建设也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通过争取,由市委发文,明确有一定年限的计生助理可以享受副乡级待遇,村计生专干工资报酬不低于村主要负责人的70%,乡镇卫技人员一般应按事业人员工资标准兑现工资,为基层创造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政策条件。第五是信息化基础。基本建成了市区和各县(市)城区的育龄妇女信息系统。开通了两个公众网站,即以宣传生殖健康知识为主的**生殖健康网站和以政务新闻和网上政务处理为主的**人口网。市计生委机关和各县(市、区)计生局机关全面完成局域网硬件建设任务。

2、抓依法治育,坚持依法行政,执法维权。突出在三个方面推进依法治育。首先是计生部门自身的依法行政。认真组织了对各级计生工作者的学法培训活动,并进行了学法考试。向社会公开了计划生育收费标准,认真查纠了计生系统的乱收费情况。全面取消了一孩生育行政审批制度,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没有发生重大的违法行政现象。其次是政府各部门依法履行计划生育职责。依法对市计划生育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计划生育综合治理职责进行了调整,逐一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并进行有效的考核。第三是群众的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目前全市有80%的村开展了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有相当一部分城市社区居委会开始实施计划生育居民自治。通过自治活动以及依托协会开展的学法活动和“两为”活动,群众依法争取自身计划生育合法权益的意识明显增强,在集体经济实力允许的范围内,建立了各有特色的计划生育激励机制和互助机制。

3、抓技术服务,实施系列工程,促进群众生殖健康。目前,知情选择服务工程和随访服务工程全面推开;全市有近30万已婚育龄妇女接受了RTI综合防治服务;出生一级干预工程全面启动,宝应和市区的出生缺陷二级干预工作进展顺利;男性生殖健康工程与RTI工程实现了有机结合;全市首家青少年生殖健康活动中心已经开业,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性教育工作步入规范化阶段。全市19个中心服务站软硬件建设基本达标;计生与卫生合作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4、抓社会协作,资源共享,拓展计生工作的内涵。*年建立生殖健康服务中心等六大中心,努力运用用中心模式聚合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做好新形势下的计划生育工作。其中生殖健康服务中心依托计卫联合形成的资源优势和专家指导机制,重点做好对技术服务系列工程的指导,具体实施市区及附近乡镇的系列服务。中心下属的生殖健康俱乐部的运作趋于成熟。计划生育宣传教育中心以“一报两台”和互联网、声讯台为基地,依托宣传、广电、电信等部门的支持,办好每周一期的“婚育·家庭”专刊,办好生殖健康网站提供网上咨询服务,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建设幸福家庭活动,都取得很好的宣传效果。计划生育药具发展中心在拓宽销售渠道,健全销售网络,多层次、全方位满足育龄群众对计划外药具的需求上狠下功夫,*-*年完成计划外药具销售额近二百万元。人口信息研究中心依靠专家力量,启动了**新世纪前20年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课题。

5、抓项目推动,科学运作,提高计生工作质量。从*年下半年开始,我们根据**工作实际,推出了一系列创新项目。这些项目立足做好“十五”后三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某一方面的工作,进行全面规划。在市里项目的基础上,各县(市、区)还从各自实际出发,自创了一批项目。归纳起来,主要是四个方面的项目。一是基础建设方面。主要有信息化建设项目、统计改革项目、考核评估项目、城市社区计生工作项目、服务队伍建设项目等。二是法治服务方面。主要有村民自治项目、流动人口管理服务项目、政策服务项目、利益导向机制建设项目、弱势群体救助项目等。三是宣传服务方面。主要家庭幸福促进项目、咨询热线项目等。四是技术服务方面。主要是系列工程实施项目、县乡计卫合作体制项目。

三、计生工作绩效情况

(一)**市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指标完成情况

对照省政府与我市签订的《“十五”期间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确定的指标,我市*-*年度计划生育率、期内综合避避率、合格村(居)委会率完成情况较好,避孕节育与生殖保健服务率基本达到省里要求,财政投入有较大差距。详见附表一。

(二)各县(市、区)责任书指标完成情况

*年以来,各县(市、区)以争创为抓手,狠抓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中五项主要指标,除人均投入指标有差距外,五县(市、区)基本完成年度目标。详见附表二。

(三)五县(市、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能力建设情况

详见附表三。

(四)育龄群众避孕节育和生殖健康服务获得情况

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我市育龄群众已经基本享有了较好的避孕节育和生殖健康服务。详细情况见附表四、附表五。

(五)各地争创示范县(区)有关指标完成情况

我市高邮等4县(市)及邗江区的“十五”争创目标均为计划生育示范县(市),广陵区、维扬区的争创目标为示范区。两年多来,各地围绕争创做了大量工作,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基本令人满意。详见附表六、附表七。

第4篇:卫健委信息化工作计划范文

(一)承担宣传引导。宣传我国人口国情、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宣传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全面二孩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大力推进“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宣传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知识,倡导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

(二)承担依法管理。对依法生育第一个孩子和第二个孩子的夫妻进行服务登记,并将信息及时录入信息系统,对其他再生育行为按规定进行审批;受市卫生计生委的委托,依法对不符合法定生育行为的征收社会抚养费,并及时全额纳入市财政专户,镇级不得再委托村级或其他单位进行征收。

(三)承担计划生育的基层服务。落实育龄妇女随访服务、避孕药具管理与发放。加大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推进流动人口卫生和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四)承担计划生育的利益导向建立。落实法定奖励政策,实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做好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的经济扶助、养老保障、社会关怀等工作。

(五)承担计划生育的信息管理。落实定期采集信息制度,做好出生人口统计与监测工作。

(六)承担计划生育群众自治工作。稳定计划生育队伍,落实基层人员报酬,落实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深化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工作。

二、村计划生育服务室(村世代服务室)工作职能

保留计划生育专干。村计生专干主要负责计划生育政策宣传教育、避孕药具发放、育龄妇女随访服务、计划生育优惠政策落实、信息收集上报等相关事务与群众工作。

三、镇(区、街道)卫生院工作职能

镇(区、街道)卫生院承担为育龄群众提供相关的避孕药具及指导、咨询服务,负责避孕药具不良反应监测、处理及上报;承担计划生育的避孕节育手术、优生优育指导、生殖保健等任务;协助采集相关信息,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相关技术服务工作;对村级计划生育服务人员提供业务培训指导。

四、村卫生室工作职能

第5篇:卫健委信息化工作计划范文

一、工作原则及目标

坚持政策引导、居民自愿,突出重点、以点带面,规范建档、有效使用,资源整合、信息共享的原则。体检和建档对象为当年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村居民。以村为单位,户体检及建档率达到95%以上,以户为单位,个人登记率达到95%以上。

二、实施计划及要求

㈠实施计划

2012年完成10000人居民健康体检;2012―2012年,完成全镇90%以上居民健康档案的建档工作。

㈡建档工作要求

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以村(居委会)为单位,户体检、建档率达到95%以上,以户为单位,个人登记率达到95%以上。

㈢组织领导

为确保全民健康体检及居民健康档案建档工作在我镇顺利实施,镇人民政府成立以分管副镇长任组长,镇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镇卫生院、镇妇联、镇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镇民政办公室、镇财政所、镇广播电视站负责人等任副组长,各村委会书记、妇联主任、卫生室医生、镇卫生院分管领导为成员的项目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仁和坪镇卫生院,办公室主任由卫生院分管领导担任。各村委会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落实具体责任人,为项目工作顺利实施提供组织保障。

三、实施步骤

㈠宣传发动

⒈由镇人民政府组织召开相关部门、村委会干部及乡村医生参与全民健康体检及建档工作动员大会,安排部署全民健康体检及建档工作,落实工作责任。

⒉成立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健全工作制度,明确人员分工,细化工作职责和考核方案。

⒊实施项目村组召开动员会议,利用村务公开栏、健康教育栏、标语、宣传单等形式,对本辖区、广大居民进行广泛宣传,营造浓厚的社会舆论氛围。

⒋积极开展业务人员的培训工作,落实健康档案纸质资料的规范书写及电子档案的规范录入。

㈡组织实施

⒈体检内容:物理体检(身高、体重、血压、视力、内科、外科等)、血糖及个人基本信息(2012年度全民健康体检另增加血常规及黑白B超等项目)。

⒉体检方式:集中体检和定点体检相结合。集中体检由村委会动员组织,各村卫生室乡村医生或卫生院专班在村卫生室具体实施;定点体检由村委会安排熟悉相应村组情况的村干部带队,乡村医生或卫生院专班到村组定点进行体检。对高血压、血糖初筛阳性和疑似病患者及65岁以上老年人,卫生院组织专班集中复检(血糖、血常规、黑白B超等全面体检)并进行健康专题讲座。

⒊体检时间:

(1)各村体检:2012年6月开始实施。

(3)高血压、糖尿病疑似病例复查及65岁以上老人体检,根据各村实际情况,由卫生院或卫生室联系村委会商定具体时间(确诊病例每年完成4次随访1次体检)。

㈢检查验收

县卫生局、镇人民政府对卫生院及实施项目村的全民健康体检及建档工作进行检查验收,通报检查结果,兑现奖惩。

四、保障措施

㈠经费开支

各村完成规定任务数后,镇人民政府按参检人数给村(居)委会兑现工作经费,每人次1元。乡村医生和组建医疗队的其他工作经费开支由卫生院负责落实。

㈡场地安排

各村体检及复查地点设村卫生室或村委会。

㈢明确责任

卫生院院长、相关村书记主任为该项目的第一责任人,负责项目的宣传、组织和实施,确保工作落实。

五、监督与考核

项目实施期间项目领导小组将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和监督,及时提出存在的问题并督导整改,对工作完成情况纳入年度综合目标考核。镇人民政府负责对实施项目村的宣传、组织工作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年终划拨的村转移支付经费挂钩;县卫生局负责对乡镇卫生院的督导检查和效果评价,考核结果与评优和经费划拨挂钩。

㈢主要评价指标:

⒈户体检及建档率=体检及建档户数/辖区内参合居民总户数×100%

⒉个人登记率=户建档登记人数/户成员总数×100%

第6篇:卫健委信息化工作计划范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加快新兴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县委建设丘陵地区城乡统筹示范县的决策部署,以构建健康为目标,以建立健康产业发展区为着力点,壮大医疗卫生服务产业,延伸服务链条,集群发展医疗、康复、整形、养生、养老等健康相关产业,打造丘陵地区城乡统筹示范健康产业发展区,以满足县、周边区(市)县乃至(以成南、成德南高速为轴线的)成渝经济发展带不同层次健康服务需求,为全域健康产业发展做贡献。

二、奋斗目标

按照国际化、现代化、市场化、社会化的总体要求,加快发展民营特色医疗产业、康复养老产业、健康促进产业。到年,基本构建起与丘陵地区城乡统筹示范县相适应的健康产业体系,将打造为在省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集健康保健、养生康复与健康旅游为一体的健康服务聚集地。

三、推进原则

坚持规划引领原则。合理规划布局县内医疗机构,规划健康产业发展区,促进健康产业科学发展。坚持市场化运作原则。运用市场经济的手段推动健康产业发展。坚持政策导向原则。按照省市相关政策落实好用地、税费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健康产业发展,鼓励开发新型增资服务,刺激健康消费。坚持项目带动原则。通过对上争取和招商引资,规划建设一批重大项目,促进健康产业区快速发展。坚持产业互动原则。促进健康产业与农业、加工业、旅游、房地产等其他产业协调互补发展,形成三次产业化互动的健康产业发展格局,营造新兴经济增长点。坚持改革开放原则。打破区域、所有制的界限,促进公立与民营医疗机构的有序竞争和融合发展,促进多元化的、能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健康服务体系的形成。

四、重点工作

(一)规划健康产业发展区。利用紧临成南、成德南高速的优势,在县城赵镇及周边区域规划健康产业发展区,结合地域条件,按民营特色专科医院、康复(养老)产业和健康促进产品研发等三个功能区进行规划布局。

1.规划民营特色专科医院发展区。在赵镇云绣片区,集群发展民营医疗、整形等机构,形成具有专科特色的民营医院发展区。在发展区内举办的各类医疗机构,统一基本准入条件,原则上应为符合国家二级标准的特色专科医院。区内各类医疗机构,可以依照程序申请作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定点医疗机构,执行与同等级公立医院的报销项目和标准。

2.规划康复(养老)产业发展区。在赵镇、三星镇、官仓镇、栖贤乡等区域,依托北河、龙泉山脉、白马氡温泉等独特的自然生态资源,吸引民间资金发展康复、养老、养生等健康产业。

3.规划健康促进产品发展区。在赵镇杨柳片区,配合成金复合发展工业新城建设规划,引入民间资金在工业总部发展基地中建设健康相关产品研发基地,发展健康促进产业。

(二)实施医疗机构上档升级计划。到年,全面完成县、乡两级公立医疗机构的改扩建工程和升级达标。其中,县第一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和县精神卫生保健院实施整体搬迁,县第二、第三人民医院分别实施门诊和住院楼改扩建工程,规划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5亿元。同时,将县第一人民医院打造为国家三级医院,县第二、第三人民医院和县中医医院升格为国家二级甲等医院,县精神卫生保健院升格为二级乙等医院。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以升级达标为载体的软实力的提升,让广大群众享受到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三)发展中医药产业。实现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创建达标。以创建工作为载体,重点抓好三大方面的工作:

1.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以县中医医院为龙头、县乡医疗机构中医科室为主体、村(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础的全县中医药服务体系,大力推动中医药服务进农村、进社区,为群众提供简、便、廉、验的中医药服务。

2.发展中医药特色服务产业。鼓励开办养生、康复、按摩、足疗、药膳、健身等各类与中医药应用有关的服务业,不断提高群众的保健水平。

3.发展中药材种植业和加工业。利用我县丘陵地区的自然地理资源和有一定规模与特色的中药材种植优势;利用土地资源自由流动的优惠政策;争取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技术支持,引导群众和企业大力发展特色中药种植和加工,形成产业链条,带动农民增收和中医药产业发展。年前,分别在淮口、隆盛、官仓等乡镇规划建成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并争取引进1-2家中药加工企业。

(四)实施全民健康管理。

1.实施全民健康体检。认真落实《市实施全民健康体检工作方案(试行)》,对县域内居民身体健康状况进行全面检查,系统采集居民生活信息、病史信息、体格检查信息、放射检查信息、心电图检查信息、超声检查信息和生化检查信息,夯实居民健康管理基础。

2.建立全民电子健康档案。切实做好居民基本情况、居住条件、健康状况与卫生、既往病史、家族史、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和个人爱好、健康意识、生活起居与体力劳动、传染病防治、妇女保健、儿童与学生保健、生态环境与地方病防治、外伤及意外伤害、心理与精神卫生等信息计算机录入及更新工作,建立动态的居民家庭电子健康档案。

3.实施全民健康干预。(1)实施居民健康评估。搞好居民健康信息系统分析,明确健康或疾病诊断,分析居民健康或疾病影响因素,科学判断居民健康状况,作出综合评价。(2)开展健康指导。依据居民健康危险因素和疾病发展程度,针对性的实施居民健康维护、促进、康复、治疗,全面指导居民维护健康和治疗康复疾病。(3)加强居民健康教育。实施健康教育全民行动计划。以预防保健为切入点,推进健康教育社会化。制定全民健康素质教育计划、教材及宣传手册,推进健康教育进学校课堂、进社区家庭。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讲座等方式,在群众中广泛深入宣传个人卫生习惯与卫生行为常识、饮食卫生与营养知识、家居环境卫生与城乡环境保护知识、妇女保健与生殖保健知识、儿童保健与学生保健知识、心理与精神卫生知识、传染病与寄生虫病防治知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地方病防治知识、劳动相关疾病防治知识、药品常识与家庭急救护理知识和社会卫生公德知识,不断提高全民健康意识。(4)深入开展居民健康干预“九大行动”。建立和完善家庭医生制度,在社区和乡镇培育一批家庭医生团队,因地制宜的建设一批健康小屋,拓展健康干预。在全县城乡居民中深入开展居民生活方式改善促进行动、改善膳食结构营养指导行动、预防保健与就诊指导行动、心理健康与精神卫生调节行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家庭管理指导行动、灾害性疾病家庭管理指导行动、疾病康复与残疾康复家庭管理指导行动、生活生产环境维护与改善指导行动、劳动条件改善与劳动安全防范指导行动,不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五)建立健康产业发展信息平台。以我县与大学华西医院共建统筹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示范县为契机,按照全市卫生信息网络建设的统一要求,加快建立我县健康产业发展三大信息平台即区域协同医疗服务信息系统、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健康产业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信息平台建设,整合县域所有医疗卫生资源,完成医疗、预防、保健数据的采集、存储和共享,实现全县医疗卫生信息系统的全面整合和互联互通,实现全县公共卫生、基本医疗、康复保健、专科特色医疗、远程会诊、远程健康教育与教学、医疗卫生保障等信息网络化,实现与医保、社保、民政等部门信息资源共享共用。

五、推进方式

(一)搞好规划。按照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和县委、县政府建设丘陵地区城乡统筹示范县的要求,紧密结合县情,搞好推进我县健康产业发展的六大规划,即:县域医疗机构布局规划、健康产业发展区规划、医疗机构基本建设与升级达标规划、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全民健康管理工作规划和健康产业发展信息化建设规划编制工作,为推进我县健康产业发展提供科学指南。

(二)落实好政策。按照国家和省、市相关政策,落实好有利于推进我县健康产业发展的引资引项、行业准入、用地、税收、人才、资金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筹集各级各类资金,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参与推进我县健康产业发展。

(三)抓好项目。抓好健康产业发展重大、重点项目的挖掘、规划、包装工作,建立健康产业发展重点建设项目库。抓好健康产业发展重大项目与国家、省、市健康产业发展相关政策的对接工作,千方百计争取推动健康产业发展的政策性、扶持性和开发性项目资金。抓好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健康产业发展重大项目建设工作。按照有关规定抓好健康产业发展重大项目建设的规范管理。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建立县、乡镇分级负责的健康产业发展推进工作体系。成立县长任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县统筹、发改、规划、国土、建设、经济、农发、卫生、旅游、民政、税务、物价、工商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县健康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卫生局。领导小组每季度召开联系会议,研究解决推进工作的重大问题。相关乡镇要落实分管领导和责任部门,负责本地区健康产业发展推进工作。

(二)加强服务。对健康产业的重点项目,实行县领导和部门“一把手”联系制度,协调推进项目实施;相关部门在立项审批、规划选址、用地、环境评价、建设管理、行业准入等方面要建立“绿色通道”,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加快项目推进。

第7篇:卫健委信息化工作计划范文

一、进一步夯实计划生育基层基础

(一)严格控制政策外生育。各办事处、村(居)委会要对计划生育重点对象实行全程跟踪服务管理,引导群众选择安全、有效、适宜的长效节育措施,提高避孕措施落实及时率和有效率,严格控制政策外生育。

(二)全面提高人口信息质量。以信息采集及时性和准确性为重点,加大人口信息清理清查力度。加强全员人口信息系统的数据质量监测和村居平台信息核查反馈工作。严格落实计划生育信息实名登记和部门信息共享制度。

(三)加大违法生育的查处力度。违法生育对象依法按程序、按标准征收社会抚养费,对有条件缴纳而拒不执行的对象,依法申请人民法院执行。党员及国家工作人员违法违纪生育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四)加大“两非”案件的打击力度。建立“两非”有奖举报制度,对查证属实的典型案件,给予第一线索提供人10000元的奖励,并对典型案件予以公开曝光。“两非”案件查处纳入各办事处及各相关部门目标考核重要内容,对有案不查或查处不力的,按照责任书的要求实行责任倒查。卫生计生、公安、食品药品等部门要经常性开展“两非”专项整治。

(五)提升综合服务能力。认真开展卫生计生基本公共服务,落实流动人口服务均等化。实行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全覆盖,积极开展优生优育指导和农村妇女“两癌”筛查,严格各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规程和技术规范,按程序开展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病残儿医学鉴定等工作。

二、进一步强化计划生育工作责任

(六)严格目标责任管理。计划生育责任制落实情况,作为衡量各单位工作实绩和干部任用的重要内容。经考核验收,当年无政策外生育的办事处,特区管委会给予5万元奖励。当年计生工作扎实,各项指标完成情况较好的村(居)委会,特区管委会根据情况给予1-5万元工作经费补助。

(七)建立预警通报制度。加大计划生育工作的督办力度,每月对工作推进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每季度对各办事处、行政村(居)计生责任制执行情况进行预警通报。当年第一次被通报批评的办事处,特区管委会分管领导约谈办事处分管领导;连续两次被通报批评的办事处,特区管委会主要领导约谈办事处主要负责人;连续三次被通报批评的办事处,纳入特区重点管理对象,并视情况给予“黄牌警告”或“一票否决”处分。当年第一次被通报批评的村(居)委会,办事处主要领导约谈村党支部书记和包村责任人;连续两次被通报批评的村(居)委会,特区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约谈村党支部书记和包村责任人;连续三次被通报批评的村(居)委会,纳入特区“重点管理”,并视情况给予“黄牌警告”或“一票否决”处分。纳入重点管理的办事处由联系该办事处的特区领导负责,特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督促整改,纳入重点管理的村(居)委会由办事处党政主要领导负责、特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包片指导整改转化。

(八)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制度。因工作失职渎职,造成政策外生育失控、主要数据严重下滑,或者弄虚作假、瞒报虚报的单位,依照“一票否决”实施办法实行问责。计划生育年度综合考评被通报批评或重点管理的村(居)委会,包村责任人一年内不提拔、不交流、不得申报各级各类荣誉、不得评定为优秀公务员等次。年度综合考评被市通报批评或重点管理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及分管负责同志一年内不得评先表优。不得提拔,不得调动,不得评定为优秀公务员等次;年度综合考评连续两次被省、市通报批评或重点管理的单位,其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及分管负责同志年度公务员考评确定为不称职等次,给予降级处理。

三、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队伍建设

(九)加强各办事处队伍建设。各办事处明确1名党委委员主抓计划生育工作,每个办事处计生办至少有2-3名在编工作人员,其中配备1名微机操作员。各办事处计生办主任、微机操作员实行备案管理,其提名、任用、调离需征求特区计划生育领导小组意见,不得随意调动、调整分工。

(十)加强村级队伍建设。各村配齐配强计生女专干,村计生女专干和妇幼保健员“合二为一”,其报酬按村副职干部标准落实。各村民小组计划生育信息员和协会中心户长实行误工补贴。

(十一)构建优质高效的妇幼保健体系。特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要切实履行妇女儿童保健、优生优育宣传教育、随访服务等职责。村医在计划生育专干指导下,共同做好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相关服务工作。计划生育手术交由医疗部门实施,结算标准可以据实协商,原则上不超过原计生服务标准的1倍。

(十二)注重发挥计划生育协会的作用。加快推进计划生育协会组织建设,按照国家、省、市的要求落实“参公”“入序”“三定”。不断摸索创新计划生育工作方式,更加重视发挥计划生育协会的作用,实现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十三)关心爱护计生干部成长。对从事计划生育工作的干部要关心爱护,长期从事计划生育工作的优秀干部,在提拔任用时优先考虑。

四、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导向机制

(十四)全面开展“幸福计生,关爱关怀”行动。按照省卫计委下发的“幸福计生,关怀关爱”行动方案的要求,逐步开展关爱女孩助学行动、计生特殊家庭扶助行动、计生家庭发展行动、育龄群众生殖健康行动、流动人口关爱行动、夕阳关怀行动。

(十五)全面落实国家奖励政策。按照国家相关要求,全面落实各类计划生育奖励政策,按时下发奖扶、特扶、独生子女保健费、城镇独生子女家庭职工退休一次性奖励等奖励扶助资金。

(十六)建立“特殊困难计划生育家庭”关爱制度。无再生育能力的“特殊困难计划生育家庭”夫妻,在国家特别扶助的基础上,每人每月再给予100元补助。

(十七)对未纳入低保的奖扶对象实施慰问。对特区户籍,未纳入低保的奖扶对象,按照每年每人500-1000元的标准,慰问60%的目标人群。

(十八)开展计生家庭“自强女孩”表彰。对特区农村户籍,考取市示范高中,或者普通高考被二本以上院校录取的独女或双女户,授予“计划生育家庭自强女孩”荣誉,给予500-2000元奖励。

(十九)建立完善长效节育措施奖励制度。符合政策生育、自愿落实绝育手术的农村纯女家庭,一次性给予1500元奖励;符合政策生育、自愿落实绝育手术的农村其他计划生育家庭,一次性给予1000元的奖励。符合政策生育、自愿落实上环等长效节育措施的农村对象,给予200元奖励。对于落实长效措施工作推进较好的村(居)委会予以经费补助。

(二十)落实计划生育家庭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为女方年满40周岁的双女结扎户,继续纳入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其标准按照社保标准执行。

(二十一)完善计划生育家庭帮扶体系。民政部门把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独生子女伤残死亡)、计划生育手术严重并发症患者等困难计划生育家庭优先纳入低保救助范围;特区计生协会每年要资助部分考取大学和重点中学的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学子,人均资助不少于1000元;相关部门在实施沼气建设、改水改厕、扶贫贷款、劳务输出、保障性住房和危房改造等项目中,对计划生育家庭实行优先优惠。

五、进一步加大计划生育统筹力度

第8篇:卫健委信息化工作计划范文

现将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总结和年以及“”计划后两年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年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简要回顾

年,我区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在市人口委的关心指导下,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突出工作重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推进依法行政,强化优质服务,各项工作顺利推进。今年1—9年,全区户籍人口出生3533人,出生率为5.10‰,自然增长率-0.02‰,计划生育率为99.4%。预计全年出生4850人,出生率为6.98‰,自然增长率0.43‰,计划生育率为99.4%。1—9月全区常住人口出生4463人,出生率为5.33‰,自然增长率为1.08‰,计划生育率97.07%,预计全年出生6052人,出生率7.43‰,自然增长率1.85‰,计划生育率为97.3%。根据预测,年我区能全面完成市政府和市人口委下达的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各项指标任务。

今年以来,我委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拓展职能,加强人口问题前瞻性研究。

计生委更名为人口委以后,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加强人口问题前瞻性研究,积极探索人口综合调控机制。年内,利用“五普”、人口计生工作年度统计等资料,开展对人口数据、人口结构、人口素质等问题的研究,形成了《区人口情况简介》,供区领导和有关部门参考。从下半年起启动了区人口发展战略课题研究,此项课题由市人口委立项,与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合作进行。着重研究发展的基本人口环境、区位和功能定位下的适度人口规模,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与人口资源;人口发展的趋势性预测;人口发展战略性规划;人口发展的综合调控等。9月4日,举行了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的开题仪式,听取专家和有关部门的意见,进一步完善了课题研究方案,区委政研室同意该课题正式立项。目前,课题研究进展顺利,拟在本年度完成研究的初稿。

(二)形式多样,推进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

今年以来,全区坚持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以宣传为主、以经常性工作为主、以避孕为主的“三为主”方针为指导,突出宣传教育首位,加大了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计划生育生殖保健知识的宣传力度。以镇、村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服务站(室)为载体,利用人口与计划生育中心宣传日和节假日宣传,将全区的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推向一个个高潮。

1.广泛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中心宣传日活动。在冬春计划生育宣传月、“7·11”世界人口日、“9·25”《公开信》发表纪念日、“10·28”男性健康日和“12·1”预防艾滋病宣传日等期间,全区利用各种形式,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和服务活动。及时向广大市民宣传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及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科学知识,引导广大群众进一步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在冬春计划生育宣传月活动中,全区共发放宣传品65000份,黑板报展评850块,文艺宣传演出90场次,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讲座95场次,志愿者为群众议诊5000多人次,受到群众的好评。

2.开展对流动人口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活动。1月上旬,区人口委下发了《关于在本区开展外来流动人员计划生育宣传活动的通知》,全区根据《通知》要求,对外来流动人员做到“三个一”,即:送上一份计划生育生殖保健知识宣传资料,一封《致外来流动人口的公开信》、一份避孕药具。发放计划生育保健知识宣传品和《致外来流动人口的公开信》各1万份,送避孕药具8000多份。

3.成功承办了市人口系统“三下乡”活动开幕仪式。1月23日,市人口系统在我区举行了以“关怀青少年的性与生殖健康”的主题的“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仪式。并举办了主题报告会,进行青春健康师资培训、家长培训,南中“亲青服务室”揭牌和开通了中学校园生殖健康教育网站等一系列活动。杨晓度副市长及市有关委办的领导和区委书记陈策、区长万大宁、区委宣传部长朱响应、副区长赵雯参加了活动。为搞好这次活动,我委作了精心组织、认真筹备,使这一活动顺利进行,得到了市、区领导的好评。

4.开展了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年初,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团区委、区人口委、区教育局、区妇联和区计生协会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区青少年中开展生殖教育的实施意见》,把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作为今年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的重要内容,在全区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教育活动。一是制定了《区青春健康教育的三年规划》,建立了青春健康教育的组织机构;二是选择了中学、听潮中学、八一中学和惠南镇听南居委、大众涂装有限公司为试点单位并开展教育,在上述三所学校建立了“亲青服务室”,用PLA的方法,在试点年级普遍开展了青春健康知识、技能的教学;三是举办各种生殖健康讲座,全区各中学都开展了青春期教育讲座。中学、八一中学、新场中学还请市计生协会、市青春健康教育项目办公室的专家为青少年讲授性科学、性卫生和生活技能等方面的知识;四是编印宣传资料,将2万多份印有计划生育政策法规、计划生育生殖保健知识的《婚前须知》宣传折页发送18—20周岁的青年手中;五是加强新闻媒介的合作,加大开展对青少年生殖健康知识宣传的力度。《报》开设了婚育新风进万家专栏,电视台开设“健康人生”专题节目,电台每周二次播出专题内容,加大了对青少年生殖保健知识的力度。

(三)以人为本,积极开展创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活动。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以为育龄群众提供优质服务为抓手,通过开展创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活动,全面提升我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1、分解目标、责任到人。创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区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工作,我委对创建目标的33项指标分解各科室、责任到人,各科室制定完成指标的具体措施和办法,确保创建活动的正常进行。

2、认真实施生殖保健服务新三年规划。今年以来,各有关单位认真实施《区人人享有优质生殖健康服务目标规划》,使规划落到实处。教育局、卫生局、团委、妇联、总工会等有关成员单位,结合行业优势,根据规划的要求,扎扎实实开展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3、认真实施市人口委、市财政局、市卫生局和市发计委等四部门下发的《关于向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妻免费提供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实施办法》。各镇分别和中心医院、光明中医院和周浦医院签定了《关于向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妻免费提供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协议书》,明确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使我区开展免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真正纳入了法制化管理轨道。《实施办法》于年7月1日正式施行后,加强对基层的指导检查,10月中旬,由区人口委牵头,组成联合检查小组,对各镇人口计生办、医疗服务单位进行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实施办法》在我区的顺利施行,保障了广大育龄群众的切身利益。

4、为广大育龄妇女开展“B超”和“孕检”工作。树立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的理念,区计划生育服务站深入农村、企业,为育龄妇女进行孕情“B超”服务。同时,对“B超”检查中发现妇女病的,做好导医工作。加强外来流动人员的“孕检”服务工作。针对外来流动人员日益增多的情况,为方便群众,区“孕检服务中心”周一到周日均有医技人员为外来流动人员热情服务,认真孕检,受到外来流动人员的欢迎。

5、健全了避孕药具供应网络。坚持“免费为主、零售为辅”,发挥基层网点的作用,方便群众,保证渠道畅通。今年以来,加强了免费药具发放点的建设,提高免费药具发放点在群众中的知晓率,规范了药具基础资料工作程序,严格执行计划,保证药具供应。根据群众的需求,在惠南镇区安装50台安全套自动售货机,并加强管理,做到专人负责、定时供货,大大方便了辖区群众的生活。

(四)依法行政,推进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制化进程。

1.认真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区人口委多次举办培训班,组织各级人口干部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增强人口计生干部法治化意识,把依法管理与维护公民合法权益、规范政府行为与规范公民生育行为有机结合起来,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2.规范法律文书。为提高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文书的制作,区人口委下发了法律文书的蓝本,并对基层人口干部进行法律文书规范性的培训,开展了法律文书的评选,各级出具的发律文书,达到了规范化的要求。

3.推行人口与计划生育行政执法责任制。区人口委依据《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诉讼法》、《赔偿法》、《复议法》等法律、法规,制定了《区推行人口与计划生育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方案》以及有关配套制度,加强依法行政,提高执法水平。

4.严格征收社会抚养费。对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对象征收社会抚养费是推行计划生育依法管理的有效措施。年内,对全区计划外二胎生育和未婚生育进行了清理和专项检查,做到征收及时,不随意“涨”和“跌”,保证了执法的严肃性。

(五)形成合力,深化以现居住地为主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

随着“两港”建设,外来流动人口大量导入,人户分离不断增多,以现居住地为主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是我区人口与计划生育的重中之重。年内,继续贯彻落实区政府转发的区人口委、外口办等八部门联合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完善本区实行以居住地为主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的实施办法》(南府办[2002]16号),在全区上下逐步形成党政领导、部门指导、各方配合、群众参与、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

1、大加对外来流动人员计划生育管理的力度。一是坚持平时执法查验证和突击查验证相结合,掌握外来人员计划生育情况。截止年9月底,全区共有外来育龄妇女26310人。1—9月,全区执法检查3次,共执法检查43066人次,验证率达99.8%;1—9月,外来人口出生932人,其中计划内出生821人,计划外出生111人,计划生育率88.1%。二是坚持双向管理,加强与外来人口流出地计生部门联系。年内,与流入我区人口较多的安徽、浙江、江苏等省的十多个市(县)计划生育部门取得了联系,签订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双向管理协议》,落实了双向管理的具体措施。三是坚持与区各相关部门加强协调,发挥各自在外来人口管理上的优势,形成了合力。

2、强化人户分离人员的计划生育管理。各镇对人户分离人员进行清理、登记造册,把人户分离人员作为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的重点对象。做到对居住在本地1个月以上的育龄妇女进行登记,3个月以上的建立育龄妇女计划生育卡,6个月以上的输入电脑,进入市育龄妇女信息系统进行管理。育龄妇女流出地和流入地加强联系,及时通报育龄妇女生育、节育情况。加强对人户分离人员的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对出现计划外怀孕的,流出地和流入地双方共同做好思想教育工作。

3、进一步落实企事业单位法人代表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制。一是层层签订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制。在区、镇两级政府签订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责任书中,明确要落实企事业单位的法人代表人口与计划生育责任制。各镇政府与辖区内企事业单位法人代表也签订了责任书,明确企事业单位的法人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责任。二是建立健全管理服务网络,确保人员、经费的落实。三是计划生育的优惠政策得到兑现。全区大部分企事业单位能贯彻国家、市和区的有关规定,保障职工在计划生育方面的合法权益。

年,我区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效,发展是健康的,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是从领导干部认识上,部分领导干部对新形势下人口计生工作重要性、艰巨性认识不足,不能真正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二是从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推进的力度上,户籍人口的未婚生育和外来人口的计划外生育问题比较突出,成为我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但推进的力度不大,效果不明显;三是从人口计生干部队伍建设上,表现在少数计生干部法制服务意识、服务意识、业务水平不能很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上述问题和薄弱环节有待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克服和纠正。

二、年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思路

年,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加强人口问题前瞻性研究,拓宽工作领域;加强依法行政,提高执法水平;完善以现居住地为主管理,稳定低生育水平;完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体系,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育龄群众生殖健康水平,不断推进全区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一)主要指标。

1、年区户籍人口总量控制在69.5万左右,人口出生数在4700人左右,人口出生率在6.76‰,人口自然增长率稳定在0.22‰;常住人口总量控制在91.5万左右,人口出生数为6200人左右,人口出生率控制在6.9‰,人口自然增长率稳定在1.9‰。

2、户籍人口计划生育率继续保持在99%以上,常住人口计划生育率控制在96%以上。

3、区、镇、村(居委)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网络体系,人工流产率比年有所下降。

4、人均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费增幅20%以上。

(二)重点工作

1、加强人口问题的前瞻性研究,积极探索人口综合调控机制。继续开展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从年下半年起,由市人口委立项,与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合作进行《市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制定《区中长期人口发展规划(2001—2020年)。加强人口预测工作,建立区人口出生公众预报制度,引导市民适时生育,共同参与人口调控。加强人口综合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利用,为区委、区政府和有关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2、强化措施,进一步完善以现居住地为主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继续贯彻落实南府办[2002]164号《关于进一步完善本区实行以现居住地为主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的实施办法》,进一步探索政府领导、部门指导、各方配合、群众参与、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采取法律、教育、经济、行政、自治等措施,综合治理人口问题。重点加强外来流动人员和人户分离人员的计划生育管理。把外来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查验证工作纳入“一门式”服务范围;加大对外来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执法力度,把外来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执法列入综合执法的范围;推行镇人民政府与房屋出租人签订计划生育管理责任书;加强外来人员孕产妇管理;主动与流入本区人口较多的外省市区、县(市)人口计划生育部门联系,落实双向管理的措施。同时,对外来流动人口做到与户籍人口一样同宣传、同管理和同服务,降低计划外生育。加强人户分离人员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切实做好人户分离对象的信息收集和跟踪管理,将人户分离对象列为重点随访对象,开展经常性的宣传教育和指导服务工作。村(居)人口计生干部对辖区内人户分离对象生育、节育情况知晓率达98%以上。

3、以创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活动为抓手,积极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加强镇(村)计划生育生殖保健综合服务站(室)的规范化建设。年,我区的镇(村)区域调整已全面完成,镇(村)计划生育生殖保健综合服务站(室)的建设要从站(室)选址、硬件配备、人员资格等方面,均要按规范化标准进行。要与卫生部门积极合作,把镇(村)综合服务站(室)与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同步建设,实现计卫联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区、镇、村(居)三级服务载体,多层次、多形式、广覆盖、高质量地向群众开展宣传教育和服务,提高育龄群众的生殖健康水平,降低人工流产率。同时,加强与卫生、教育、民政等部门合作,发挥行业优势,为广大育龄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4、增强法治意识,推进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制化进程。认真贯彻“一法三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实施办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和《市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若干规定》及将出台的《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加快推进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制化进程。加大社会宣传力度,使人口与计划生育的有关法律、法规深入人心,提高市民履行计划生育义务的自觉性,增强维护合法权益的能力。加强对各级人口计生干部的法制培训,不断提高他们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和依法服务的水平。进一步落实执法责任制,强化依法行政的责任。

5、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人口计生干部整体素质。随着镇、村(居委)区域调整,必须不失时机地加强基层人口计生干部队伍建设。加强镇、村(居)的人口计生干部配备,充实力量。加强人口计生干部的岗位培训,尤其是新上岗人员的培训和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重点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信息技术与业务知识学习,增强法治化和信息化意识,提高依法行政和现代化管理水平。

三、“”计划后两年工作思路

“”计划后两年,我区经济社会将飞跃发展,随着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浦东国际机场二、三期和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的建设,的现代化、城市化、国际化的进程加快,使经济社会飞跃发展。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奋发有为,开拓进取,为新一轮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一)人口与计划生育发展目标

结合我区的实际情况,“”计划后两年期间,全区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出生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出生性别比合理,人人享有基本的生殖保健服务,初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人口综合调控体系,不断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以现居住地为主管理体制以及融宣传、管理和服务为一体的工作机制。

(二)人口与计划生育发展的主要任务

1、进一步提高政府对人口综合调控力度。从经济社会建设的实际出发,积极推进人口综合调控工作。一是加强人口问题前瞻性研究,制定科学的人口发展战略,正确分析和把握人口中长期发展走势;二是根据新一轮发展要求,完善和建设与之相适应的人口综合调控措施,完善“”人口发展规划;三是加强人口预测工作,探索建立人口出生公众预报制度,引导市民参与人口调控;四是加强区域人口规模和分布的研究,加强人口综合调控。

2、进一步深化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综合改革。按照“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信息化”的要求,深化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领域的综合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一是强化政府的人口战略研究和人口发展规划制定、人口综合调控、依法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二是健全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认真实施计划生育奖励和社会保障制度,探索建立实行计划生育家庭的社会救助机制;三是构建与现代化服务相适应的新型计划生育服务体系,提高计划生育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能;四是总结和推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村(居)自治经验,将人口与计划生育纳入、村(居)的自治范围。

3、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生殖保健服务。以创建国家和市两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活动为抓手,全面推进计划生育生殖保健服务工作。普及避孕节育科学知识,加强对育龄人群避孕方法知情选择的指导。发挥人口计生工作网络优势,为育龄人群提供优质服务。进行社区家庭计划指导,提供优生优育咨询和服务。推广青春健康国际合作项目经验,加强青少年生殖健康保护。加强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向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妻提供免费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制度。

4、进一步加快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治化进程。根据“以法治国”的方略,全面推进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法制化建设。一是认真贯彻实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等法律法规;二是继续深化计划生育行政审批改革,进一步加大行政执法和监督力度,特别是加强对社会抚养费征收的管理;三是推行人口与计划生育行政执法责任制,强化执法责任,提高执法水平。

第9篇:卫健委信息化工作计划范文

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司长毛群安介绍,目前国家卫生计生委正组建健康服务大数据平台。国家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司副司长高光明指出,未来基层信息化的发展方向,是融合家庭医生签约和公共卫生服务,整合内部信息孤岛;开发大数据,实现智慧医疗;加强信息安全,使必要数据有序地向社会服务接口开放。国家卫生计生委规划与信息司副巡视员卢春山表示,将实施中国健康云服务计划,提供远程会诊、远程影像,健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机制。

2、广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实现“无纸化” 通过HIMSS7级

新华网讯: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日前通过国际医疗信息与管理系统学会7级评审,实现“全院无纸化”,并且与院外各种医疗相关机构共享信息。

HIMSS全称医疗信息与管理系统学会,总部位于美国,是一个旨在通过信息技术提高医疗水平的全球性非营利组织。从0级到7级,HIMSS EMRAM评估体系共分为八个等级,用来评价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建设水平。

7级作为最高级别要求医疗机构实现全院无纸化,支持同院外各种医疗相关机构共享信息,支持真正理想化的电子健康档案。HIMSS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执行总裁刘继兰介绍:“HIMSS的7级评价非常严格,目前,除美国外,全球共有15家医院通过7级认证,其中中国占四家。”

3、中国航天员首次打通天地远程医疗会诊链路

中新社讯:日前,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两名航天员景海鹏、陈冬通过天地远程医疗会诊系统,成功实现了航天员和航天员支持室、远程医疗会诊中心、地面支持医院“四方联动”。

这是中国首次打通天地协同远程医疗会诊所需的数据传输链路,验证了中国首个天地远程医疗会诊系统。中国航天员中长期在轨飞行医学保障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我是曙光医生,请按照手册开始常规医学检查和无创心功能检查”,“我是会诊医生,常规医学检查数据和无创心功能检查数据完整有效”。16时许,北京航天城内的航天员与空间应用支持室科研人员说。

大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着航天员中心远程医学支持中心、地面医院远程会诊中心、航天员在轨画面和航天员实时生理参数,一条条口令、一串串数据在天地间往返。

4、江苏省肿瘤医院将西扩 床位增至1500张

新华报业网讯:继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江苏省中医院、南京鼓楼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之后,“蜗居”南京市中心56年的老牌三甲医院江苏省肿瘤医院,终于也迈出改扩建的脚步。记者从省环保厅了解到,今天起,江苏省肿瘤医院改扩建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启动首次公示,拟新增床位339张,整体床位达1500张。

5、北京市养老机构医疗服务覆盖率达94.7%

北京日报讯:日前,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士祥前往朝阳检查本市医养结合工作情况,副市长王宁一同前往。据了解,本市大力推进医养结合工作,目前全市养老机构医疗服务覆盖率已达94.7%。

李士祥一行先后来到朝阳区双井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恭和家园体验中心进行走访,听取社区服务中心与双井恭和苑养老机构合作为老人提供医疗服务情况的有关汇报,了解医养结合试点取得的实效、面临的困难等。随后,市领导一行和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等各委办局有关负责人进行座谈。

近年来,本市高度重视医养结合工作。目前,全市449家养老机构和养老照料中心,经批准独立内设医疗机构且已经通过医保定点审定的76家,引入医疗机构分支或经卫生部门批准内设医疗机构的63家,与周边医疗机构签订正式书面协议的286家,养老机构医疗服务覆盖率达94.7%。推进家庭医生式服务,截至9月,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已与162万老年人签约。

6、黑龙江给医疗机构评信用等级

健康报讯:黑龙江省的老百姓到医院看病,将可以根据门前悬挂的A、B、C、D四级信用等级牌,选择就医。近日,《黑龙江省医疗机构信用等级监督管理实施方案》施行,此举旨在促进该省医疗机构信用公开,保证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方案》列出的《信用等级评分表》,内容涵盖了医疗机构的准入、管理、服务、知情选择权、患者满意度、医疗广告监管等17个大、68个小项,得分在90分及以上为A级(信用等级为优秀),75分~90分为B级(规范),60分~75分为C级(合格),低于60分或关键项目不合格为D级(不合格)。

《方案》明确,黑龙江省卫生监督局每年将定期对该省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和省管民营医疗机构进行信用等级评定;其他医疗机构信用等级评定按属地化管理,由辖区内卫生监督机构组织实施。对医疗机构评审当年执业活动中违反关键项目、违反医疗操作规程导致医疗事故的,直接降至D级;医疗机构拒绝监督检查,或不提供相关资料配合检查的,卫生监督机构可直接将其评定为D级。

黑龙江省卫生监督局要求,各级卫生监督机构要将医疗机构信用等级评定情况定期通过媒体向社会公示,并通报给该医疗机构的登记机关和医院等级评审机关。

7、北京市医卫“十三五”规划:大医院搬迁等8大看点来袭!

北京晨报讯:日前,《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卫生计生事业发展规划》正式。“十三五”期间,北京城市核心区将实现疏解三级医疗机构床位2000张以上;同时,启动北京儿童医院、北京妇产医院、北京市疾控中心、北京卫生职业学院等新址勘选工作;此外,将进一步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适当调高护理、手术、床位、诊疗和中医服务等项目价格。

8、76届中国国际医疗展昨日开幕 见证医疗数字化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