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范文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精选(九篇)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第1篇: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范文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心理

中图分类号:B8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3-0007-03

留守儿童问题在社会上越来越突出,他们的生活、学习没人照顾,与一般孩子相比他们的心理发育较不成熟,生活水平较差,自主学习能力较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为什么留守儿童在学习、自控力、心理健康等方面表现得都要比一般孩子差呢?蒋忠、柏跃斌在《“民工潮”下的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及其思考》一文中最早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文中指出了关于单独外出的流动人口中的打工者,将儿女留在家中,在这些家庭中,由于父母与孩子的长期分离,对孩子的教育减少。家庭在对孩子的教育方面起到的作用减小。研究结果表明父母与孩子的长期分离会对孩子的学习造成严重的影响。在这里,我们对留守儿童的定义是父母双方均外出务工,而由爷爷、奶奶或亲友等监护人抚养照顾的农村儿童。近年来,由于“弱势群体”、教育公平、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等热词频繁成为社会各领域关注的焦点,所以我在此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进行了探讨与研究。

现今农村留守儿童存在问题的几个方面: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不在他们身边,他们缺乏关爱和教育,生活上存在不少危机。不少儿童在接受教育、活动参与等方面的权益经常受到侵犯。留守儿童缺乏必要的家庭教育,容易受到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所以会导致他们的道德品质下降,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的道路。小学留守儿童正处于人格塑造时期,父母常年在外,对他们缺少管束和说教,不少孩子无视学校的规章制度,会出现说谎、小偷小摸、打架、旷课、欺负同学等行为。此外,有的孩子迷恋游戏机,夜不归宿,严重的还会有敲诈、吸毒等违法行为,在某些地方,此类未成年人违法案件占到所有案件35%以上。

同时,留守儿童的道德感和责任感缺失状况严重。他们学会了怎么去接受别人的爱,却不懂得该如何去向别人施予爱,更想不到如何感恩回报,对别人缺少诚信,认为个人利益大于集体利益,社会责任感匮乏,同时不知道应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情与想法。“留守儿童”处于身心成长的关键期,如果由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隔代教育就意味着由文盲来培养孩子,如果托付亲戚照管,亲戚普遍认为毕竟不是自己孩子,不适合过多管教。同时,农村教师由于受到教育条件的限制,文化水平也不是很高,对每位学生的关注和教育也十分有限。结果造成亲戚以为孩子在学校有老师管教,而老师以为有家长在家教育孩子的情况,所以学生的道德教育就这样放任自流。此外,孩子所处的环境、结交的朋友等都对孩子的道德品质塑造有一定的影响。调查表明,20%以上家长以为如果孩子认识了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必然会对他们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甚至会引诱他们走上犯罪的道路。

农村留守儿童还增加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难度。由于农村和城市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均衡以及农村教育质量与城市本身存在较大差异,加之家庭教育缺失和农村社会教育的弱化,农村学校德育工作难以正常开展,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正常发育会造成不良的影响,甚至少数“留守儿童”会走向违法乱纪的道路,这给学校德育管理也带来相当的难度。那么应该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我认为一是要加大农村教育扶持的力度,努力达到城市与农村教育水平的平衡;二是要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只有让农村贫困地区发展起来,才能减少农民工进城务工的现象,进而可以有效解决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问题。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社会应该对留守儿童多加重视,否则可能会对社会整体的教育水平造成影响。

二、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及存在问题

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已经成为日益突出的受关注的综合社会问题。研究表明,留守儿童群体的心理问题检出率高达百分之七十以上。同时,留守儿童群体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受性别条件影响不大。初高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发生率最高,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处于青春期这个特殊时期,心思细腻,比较敏感,同时缺乏家庭温暖。研究表明,农村“留守儿童”在父母不在身边时容易表现出心理问题,而且年龄越小表现越明显。以小学生为例,较为突出的心理健康问题有情绪问题、交往问题匮乏和自卑等。留守儿童不如父母在家的儿童有自信心,人际交往能力强,然而在交际恐惧、孤独感方面与其他儿童却没有明显的差别。

家庭教育环节的缺乏会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造成很大影响。留守儿童处于需要关怀的年纪却缺乏家庭的温暖和关爱。造成了留守儿童普遍内向,不爱说话,不善于表达的性格,这种性格又在社会交际过程中造成了障碍,最后以孤僻、拒绝交流的身心语言表现出来。此外,资金的缺乏,对父母在外状况的担忧和对未来的迷茫交织在一起,对于成人而言都是很大的心理负担,何况是留守儿童。最后造成的直接后果便是留守儿童从内向转变为拒绝交流自我封闭心理状况的日益恶化。

三、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父母外出务工,缺乏家庭教育环节的情况下,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又如何呢?我们通过对西安周边农村学校的走访调查得出了以下数据:留守儿童中,父母皆外出务工的占总体的百分之三十五,父亲或母亲一方外出务工一方留守的占百分之六十五。调查发现,留守儿童的接受教育状况不容乐观。对于父母双方外出的留守儿童来说,缺乏监管和家庭教育,孩子由于年龄小自觉性较差,学业的完成度较低。对于父母一方外出务工一方留守的家庭来说,留守一方往往要承担全部的家庭责任和生活杂事。同时由于自身文化条件限制,一没有精力二没有条件去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倾入精力。和父母双方外出务工的家庭一样,父母一方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也存在着缺乏监管和家庭教育的问题。

父母外出务工势必会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成长造成影响。留守儿童普遍年龄较低,缺乏自制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加之当地学校老师能力、精力限制,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无人关注,逃学,辍学等行为屡屡发生。同时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时被托管人由于文化程度低下,认为不是自己孩子不好管教等种种因素也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熟视无睹。这些因素综合起来会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综合素质提升造成很大影响。

父母当然想要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和成长环境,但是由于资金、精力等各个方面条件的限制,而且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文化程度普遍也不高,随着孩子教育程度的日益增长,所能提供的直接帮助越来越少。另外,资金缺乏和农村条件限制,即使想要给孩子报班辅导也找不到合适的辅导班。另外,由于观念原因,留守儿童的父母往往对接受教育的意义认知不高,觉得念书又花钱又没用,还不如早早辍学学一门手艺,既能帮助家里也能养活自己。这种观念所造成的直接影响就是农村留守儿童本身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就低于城市同龄儿童,辍学率却还要比城市儿童远远超出。再加之农村学校本身条件限制,办学资金、师资、场地等各方面条件艰难。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容忽视。那么应该如何解决这种问题呢?学校应加大社会力量的募集,加大宣传力度和对教师的培训。同时积极与留守儿童父母建立联系,加强信息的及时交流,建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立体式留守儿童教育培养体系。

四、农村留守儿童的被托管人问题

通常是就近就亲交由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托管。然而这些老人普遍年龄偏大,健康、精力存在着很大问题,本身就需要别人照顾,能投入到留守儿童身上的精力和关怀就更少之又少。而且农村老人普遍教育程度不高,没有文化,对于孩子的要求也仅仅停留在吃好穿暖不生病的基本要求上,对于其心理健康和教育状况,老人们是一没意识二没办法去照顾和看管。同时由于年龄差异的存在,共同语言几乎为零,留守儿童没有耐心和兴趣去听老人讲自身的故事和对他们的教诲。老人也听不懂留守儿童口中的现代名词和思想。仅有的交流就是“饭吃了没”“冷不冷”这种基本对话。老人没有办法对留守儿童进行实质监管,打打不动,骂骂不听。监护责任根本o法实质履行。

第二种是交由同村亲朋好友监管,这种一般都是叔叔、伯伯等父辈同龄人,年龄差异较小,也更有精力履行监管责任。然而留在村子里的中年人本就不多,这不多中的大多数还有自己的孩子,这就造成了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不力,不闻不问和不上心。留守儿童与亲生子女待遇的差异感更刺激了留守儿童的自尊心与逆反心理,也会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造成极大损伤。

第三种即留守儿童年龄较大,有一定自理能力,父母将留守儿童独自留在家中,或者还要照顾弟弟、妹妹。但留守儿童毕竟还是儿童,自身就需要父母的关怀和家庭的温暖,却还要肩负起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自身能力的局限性和来自生活的压力造成了对于现实的消极情绪。对监护人留守儿童和被照顾的留守儿童都会造成极大的心理创伤。在迷惘之下往往走入歧途。

五、关于解决农村儿童问题的几点建议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从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进入城市起,便存在的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社会公共问题。要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必须多方团结合力,围绕留守儿童教育为中心展开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教育。

首先,家庭方面,第一要做好家庭内部的沟通与互动,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是不可替代的。要想孩子健康成长,父母必须肩负起其在成长过程中的责任。不能只是简单甩手将孩子托付与他人不闻不问,要秉持多联系、多沟通、多交流的原则。如特鲁多铭言所说,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通过手机、书信等多渠道加强对子女状况的了解和信息的及时掌握,在假期和有闲暇时间的情况下多回家看看孩子。如带一些小礼物或者递送一些书籍等,要让留守儿童知道和了解父母对于自己的关心。第二要加强与被托管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被托管人即在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情况下,孩子的直接监护责任人。被托管人在父母不在的情况下,是与孩子相处时间最长、感情最深的人。加强与被托管人之间的情感和信息交流,有利于父母及时了解孩子的近况,也有利于增强被托管人的责任心和对孩子的关心。

其次,学校方面,要加强对于留守儿童教育和心理的关心。积极与留守儿童父母和被托管人联系,交流孩子各方面的情况,多对留守儿童进行鼓励和关怀。同时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避免留守儿童孤独感和逃避情绪的出现。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留守儿童心理档案,有效及时地掌握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班级内部,班主任要积极与留守儿童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问题。鼓励班级内部同学与留守儿童交流玩耍。在学校内部为留守儿童营造出健康积极的生长环境。

最后,社会方面,第一要加强留守儿童问题的社会关注度。很多人觉得留守儿童与他无关,对留守儿童问题采取漠视和回避的态度,这是不可取的。留守儿童教育和心理问题是综合社会问题,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关怀与参与。同时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第二,要出台相关政策保障留守儿童的基本权利和改善留守儿童家庭现状,通过改变人口流动制度,使留守儿童去父母所在的城市并有接受教育、成长学习的基本条件。或者发展当地经济,制造劳动缺口,让留守儿童的父母可以在当地发展,而不必抛家弃子前往陌生遥远的城市。第三,加强对网吧、游戏厅等特殊场所的监管,将未成年人禁止入内的管理条款落实。同时积极在学校或社区开展健康有益的活动,将留守儿童的兴趣引导到一个健康的轨道。第四,发挥共青团和妇联等公共组织的社会职能,团结、发展、培养、关怀留守儿童。与学校、家庭、被托管人,共同建立起一个立体全面的留守儿童教育和心理培养关怀体制。第五,当地政府要建立起留守儿童监护保护体系,加强对留守儿童家庭的政策和社会资源倾斜。第六,当地高校要发挥起高校的社会责任和社会参与,发动高校资源,如学生、技术和资金等,开展留守儿童关怀和帮助活动。可以举行留守儿童一对一书信周等,或者利用技术优势对留守儿童密集学校开展互联网远程教育支持等。将当代大学生的能动性发挥出来。同时通过大学志愿者在与留守儿童密切接触中产生的认知落差感造成的心理冲击,使其学会珍惜现在,认识到肩负的社会发展与进步的责任和使命。通过该活动的举办,在大学校园内形成关心社会,了解国情、民意,正确把握社会现象、社会发展的本质和主流的气氛,使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不断得到强化和提升。

最后,留守儿童要从自身做起,积极主动地参与日常学习生活,配合学校、社会、政府开展活动,多读书,多进行体育锻炼,加强与父母沟通交流,与被托管人情感沟通与交流,主动与他人交流自己学习和生活中的困惑和问题,而不是自己一个人承受。

只有留守儿童自身、家庭、被托管人、学校、政府团结合作,才有可能真正意义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让留守儿童不再留守,而成为只是一个简单、普通有家庭陪伴的儿童。

参考文献:

[1]肖正德.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进展[J].社会科学战线,2006(1):246-249.

第2篇: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范文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策略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多数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城市转移;随着农民工群体的出现,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问题,是关系数千万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问题,也是我们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分析

1.留守儿童人格发展障碍,行为易出现偏差。由于长期缺失感情关怀,留守儿童大多内向、自卑、冷漠、交往能力差,表现出冲动、易怒、自私、蛮横霸道等特点,且行为控制能力较低,进而出现逆反、叛逆的心理,甚至有些儿童会发展为仇视社会。而监护人对这些孩子仅是在物质上给予了保障,而在精神层面的需求、道德习惯的养成则少有关怀,致使他们的道德情感出现危机,有的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2.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交焦虑及孤独感强,容易出现心理疾病。相对于正常家庭的儿童来说,留守儿童与同伴交往存在一定的障碍,表现为不愿意与人交流、沉浸于自己的小世界、易与他人发生冲突,并且碰到问题与困难时,不愿意向他人求助。由于缺乏父母的管教,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处于散漫的成长状态,迫使他们自身控制能力较差,而且多数留守儿童的心理及精神需求长时间得不到满足,促使其内心产生一定的落差,从而使他们容易患上一些心理上的疾病。

3.学习心理问题。由于生活在特殊的家庭里,留守儿童的监护缺乏应有的家庭氛围,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学习方面存在困难,监护人如爷爷奶奶又不会辅导孩子的学习,加之他们独立学习能力较差,他们对学习往往是应付了事,因而难以取得理想的成绩,且极易产生厌学、逃学等不良心理。同时,农村留守儿童在学校以及社会中容易受到“另类”对待,这些对他们的心理发展是极为不利的,进而对他们的将来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也会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二、应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之策略

1.重视家庭教育,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农村留守儿童产生心理发展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家庭教育与心理沟通,因而父母应该履行家庭教育的职责,经常与孩子进行心理沟通,做到每周交流一次,除了电话,还可以用书信、邮件等,为留守儿童营造出快乐的心理成长环境。

2.加强学校教育,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和氛围。作为农村学校的教师,应该给予农村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注,注重心理沟通,营造出爱的氛围,从而帮助他们对生活与学习都能够保持积极的态度。同时,学校应利用假期家长回家,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形成家校合一效应。再次,学校应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配备专兼职教师,关注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帮助他们快乐成长。

3.营造社会教育的大环境。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产生还与社会这个大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需要各级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统一认识,积极配合,形成全社会关心、爱护、管理农村留守儿童的新局面。(1)加强媒体宣传,引起全社会关注。(2)建立农村社会化的未成年人教育和监护体系,建立孩子在校由学校监管,校外由农村社区督促监管。

4.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调控能力。留守儿童也有积极、向上的一面,这就需要教师善于发现,及时引导,树立榜样教育,激发其他留守儿童上进的信心和勇气。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面对和解决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和自尊心,完善自己的人格。

总之,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问题涉及学校、家庭、社会以及政府各方面,留守儿童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需要各方面的相互协调与配合。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应重视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其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熊磊,石庆新.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与教育对策[J].教育探索,2008(6).

[2]朱丹.初中阶段留守儿童安全感的特点及弹性发展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9(2).

第3篇: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范文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 心理问题 措施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Psychological Problems Analysis of the Rural Children Left behind

LIU Chunyan, WEI Haidong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Linqi University, Linqi, Shandong 276000)

Abstract Rural children left behind as a special class of vulnerable groups in society, there are problems in the moral understanding of the psychological issues, values, personality and interpersonal problems. In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of th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the rural children left behind, should create a good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community care and other aspects to ease to solve th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the rural children left behind.

Key words rural children left behind; psychological problems; measures

农村留守儿童即是父母双方或一方进城务工或外出打工而将子女留在老家的未满18岁孩子,①国家统计局2009年对农民工的调查报告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大约有2.3亿的农民在外务工,并且打工者的数量还在以每年500多万人的速度递进。因此,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短时期内还将日益增加。由此可见,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已经不仅仅是个人,家庭或某些区域的问题,而在不久的未来将是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②因此,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关注与研究迫在眉睫。

1 农村留守儿童几种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机制

1.1 易产生道德认识危机

对于父母都在外务工的农村留守儿童,大多都留在农村跟上了年纪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由于祖辈们文化水平较低,生活圈子狭窄,价值观念未免陈旧,在物质生活上往往下意识地给予满足,而在对孩子的精神和道德的管束引导上基本没有概念。另外,新时代网络、电视等媒体广泛普及,伴随而来的还有各种庸俗、低级趣味信息的泛滥,儿童自身还不具备是非判断力,致使农村留守儿童在思想道德上放任自流。调查发现,31%的“留守儿童”平时有说谎的习惯;15%的“留守儿童”有过逃学上网、破坏公物、抽烟喝酒等不良行为。③

1.2 价值观易出现偏差

在农村留守儿童父母的心理上,常常因长期无法给予孩子日常的照顾而产生负疚感,进而不自觉地采取物质与溺爱的方式对孩子进行补偿。长此以往,部分留守儿童形成了好逸恶劳、物质上互相攀比、摆阔气装大方、奢侈浪费等享乐主义的人生价值观。家长因其自身在这方面没有过多的理论认识,因而对孩子的人生价值观也没有引起重视。调查发现,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中缺乏进取心和刻苦钻研精神,得过且过,加上父辈祖辈日常言行影响,只想混个初中毕业证就外出务工,很难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1.3 精神性格消极颓废

由于得不到关爱,缺少与至亲之间正常亲密的情感交流,农村留守儿童的依恋之情得不到满足,导致孩子易出现情绪情感上的波动,长期处于焦虑不安的心理状态之中。而亲子关系疏远,导致对父母怨恨日益积累,使留守儿童精神萎靡不振。再加上监护人不上心、工作忙等原因忽视了他们情绪心理的变化,农村留守儿童易自我感觉不受重视,从而致使精神性格上缺乏自信、自暴自弃,进而导致焦虑自闭、悲观消极。

1.4 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家庭温情的缺失使农村留守儿童与人交流时小心翼翼、充满警惕,容易因为一点小事就对同伴、老师产生怨恨甚至敌意,从而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加上幼小的心里对父母长日的积怨,容易演化为对周围人的冷漠,不听大人管教,盲目反抗。而监护人和学校老师的对他们的管理在能力和范围上都十分有限,农村留守儿童逐渐变得无人愿意管、无人敢管、无人能管,在逆反心理的驱动下极易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1.5 人际交往能力较差

长期处于孤独状态会导致农村留守儿童适应不良,找不到社会归属感,并导致自尊下降,因而他们逐渐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即便是跟父母有联系和沟通,父母忙于赚钱往往只关心孩子的花费问题,导致很多农村留守儿童对亲情逐渐淡漠,就更加难以在人际交往中与他人形成感情。

农村留守儿童和其他儿童一样将来终究要在社会上立足和生存。社会学研究表明,由儿童逐渐走向社会,是一个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重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农村留守儿童逐渐形成个体个性,习得社会文化,内化价值规则,学会扮演社会角色。而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起点,父母对儿童人格、品格及情感等方面的教育,以及他们在父母亲情呵护下所形成的心理归属和依恋,是个体心灵发展与完善的重要条件,父母亲自教育与亲情的缺失显然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④为了让处于身心发展关键期农村留守儿童将来形成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能适应社会环境,需要学校、社区、家庭、社会各方面充满爱心的帮助。

2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解决措施

2.1 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中,政府、学校和教师应义不容辞地发挥主导作用。首先,政府要加大对农村中小学阶段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投资力度,改善住宿条件,改进教育管理方式,尽量凸显人文关怀,使农村留守儿童在学校这个“暂时的家”处处感受温暖。同时,学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增加对学校体育设施的投入,丰富孩子们的校园生活。

2.2 充分发挥社区积极性

有条件的村、社区可利用村活动室开展一些娱乐、教育活动,使留守儿童有地方玩耍,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他们混迹网吧等不良场所。鼓励、调动社会力量,比如,退休的老教师,放假在家的大学生等,为留守儿童提供看护、学习、教育、生活、安全、兴趣等服务,引导这些孩子多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加强社区、学校和家庭的联系,构建政府、村(社区)、学校、家庭紧密相结合的教育网络,共同促进农村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3 家长充分重视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是由于家长长期不在身边,缺失至亲关爱造成的。因此,身为父母要充分重视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留意孩子言行,多跟孩子交流谈心,表达爱意满足情感需求。学习生活上的事多加询问,注重培养孩子独立自强的精神。其次,主动与老师、社区和社会沟通,遇到问题及时求助,充分保障他们需求得到满足。

2.4 呼吁社会共同关爱

我们社会应该携手共同关爱这些孩子。网络、电视媒体积极做好宣传,建立良好的社会舆论,组织城市儿童与农村留守儿童手拉手活动,让农村留守儿童充分感受到社会的温暖。有关部门应加大对黄色、暴力的游戏、影像、现实现象的打击力度,为留守儿童创建一个文明、安全与和谐的文化氛围。各社区要利用节假日深入调查他们的生活学习情况,为家庭困难的农村留守儿童提供生活、学习上的帮助。另外,在校大学生是一个积极向上的团体,要倾情投入到帮助农村留守儿童的志愿活动中来,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帮扶活动给农村留守儿童送温暖、送知识,用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气质照亮他们的心灵。

注释

① 刘祖强,谭淼.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现状与前瞻[J].教育导刊,2006(6):62- 64.

② 姜霞.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与解决对策[J].文学教育,2010(11):62.

第4篇: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范文

[关键词]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问题 对策

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一:自卑、抑郁、苦闷

家庭本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本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现实中,几乎所有的委托监护人都只是照顾留守儿童的生活,很少与孩子促膝谈心。所以,留守儿童普遍处于行为上缺人管教、心理上缺人疏导的状态。长期在缺乏亲情关怀、缺乏家庭教育氛围中成长,孩子的心理危机和性格缺陷就逐步发生。其中最明显的就是自卑、抑郁、苦闷。由于身边的同学大多处于父母的庇护下,有父母问寒问暖的关心,有父母接送相伴的身影,而留守儿童形单影只,许多甚至只有在取汇款时才感觉到父母的存在。本来正处于撒娇的年龄,可得不到父母温柔的怀抱,长期以往,内心深处就会萌发渴望有亲情的家庭的念头,希望越大,结果失望也就越大,一步一步心灵就会产生自己不受重视、自己不如同学、低人一等的心理问题,他们往往认为老师、同学、亲朋看不起自己,总担心别人讥笑自己,具体表现为自卑感加剧、性格抑郁。

对策一:刻意重视留守儿童的言行

1.课堂教学中,多抽留守儿童答问

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每个人都有自我能力和成就得到别人认可的需求。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的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有满腔热情,能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和价值。留守儿童产生自卑、抑郁、苦闷的心理障碍,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自认为得不到重视,长期丧失自信。学校日常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作为老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对留守儿童多抽答问。当老师在众多同学中点到自己的名字时,留守儿童心中会有一种受老师重视、被老师认可的感觉。它的意义远远大于答案的本身,唤起的是孩子的被尊重感和被承认感。

2.课堂教学中,尽量多给留守儿童提供学习成功的机会

人之常情,留守儿童内心也渴望成功,也期盼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受到师生的刮目相看,反之如果屡屡遭受失败,经常遭遇冷眼,那么留守儿童就会丧失自信心和表现欲望而变得自卑、苦闷。所以,教师应抓住这一特点,根据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不同难度的问题让不同程度的留守儿童体会思考,尽量地满足他们的成就动机。比如,《皇帝的新装》一文,可以让语文成绩差的留守儿童“复述”,可以让成绩较好的留守儿童用“一句话概括情节”,还可以让成绩最好的留守儿童用“一个字概括情节”。这样每个层次的留守儿童都能找到自己成功的位置,获得不同层次的成功,都能体验到克服学习中困难的喜悦,进而心灵的阴影就会随着成功的快乐而逐渐散去。

3.课堂教学中,尽量多给留守儿童适度的表扬

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机会给予留守儿童恰如其分的表扬和鼓励。任何人受到别人的赞扬,内心都会产生亢奋和优越感,要让留守儿童从自卑、忧郁的城堡中跨出,就需老师常让他们体验超越别人的喜悦。老师对留守儿童的评价可以是多元的,不应只以成绩作为表扬的唯一尺度。只要是闪光点,都可给予肯定和鼓励,以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二:憎恨、仇视、有暴力倾向

留守儿童的绝大部分委托监护人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对于孩子的行为习惯养成、心理和精神上的需要很少关注。加上爷爷奶奶的溺爱,娇生惯养,逐渐形成任性、放纵的性格。而现实生活中父爱母爱的缺位、家庭细胞的缺失一直是他们挥之不去的阴影,所以他们内心最怕城市孩子瞧不起自己,对此他们异常繁感,自尊也往往变得异常,因而用拳头来掩示内心的懦弱、用武力征服别人是展示强悍的最好方法。

一位留守儿童曾问:“几年来父母给了我什么?”当认识到父母的外出是为了养家糊口,那是一种被迫行为之后,一些留守儿童认为社会对他们不公平,就产生了憎恨他人、仇视社会的心理问题。还有一些留守儿童当中渴望尊重、平等的愿望无法实现时,就将希望寄托于虚拟的暴力游戏,在虚幻的世界中寻找到了被尊重感、满足感、归属感、优越感,不知不觉行为、习惯、性情也开始随着游戏暴力化。

对策二: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和尊严

1.处处不伤害留守儿童的人格和尊严

自尊心是人心灵中最敏感的角落,尊重是情感交流的钥匙,心理学家爱默生曾说:“教育的成功秘密在于尊重学生。”留守儿童更渴望有人尊重他们,他们也特别痛恨歧视和冷落,所以教师和留守儿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平等、尊重的感情基础,是搞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条件。

留守儿童缺乏家庭的爱,心灵受到的打击不言而喻,而创伤又带来了精神压力,他们的心理既自卑又自尊。这类留守儿童情绪属于不稳定型,内心相当繁感,特别自尊。因而,教师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始终把尊重、公平放在首位。切忌挖苦讽刺,更不能用“笨”、“坏”等损人自尊的字眼去伤害他们。当班集体有课外活动、团队活动时,如果留守儿童主动要求参与,老师应尽可能满足他们的愿望,尽量不要去碰伤那一颗颗敏感的心。这样让留守儿童都处于一个被老师和同学重视、赏识的地位,他们心里就会产生优越感,那么仇恨心理的火花才会渐渐消失。总之,教师和同学真诚地面对留守儿童,公平公正,正直善良,不伤害人格与尊严,那么留守儿童就会信赖他、亲近他。

2.用爱心感化留守儿童

面对有暴力倾向的留守儿童,老师切不能以暴制暴用一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去面对他们,因为这类孩子的心理极其复杂极端,稍不注意就容易产生不满、不合作的心理情绪,对老师的心理疏导抱拒绝的态度。这就要求老师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要以“爱”为中心。得到爱是每个学生的最基本的心理需求,而留守儿童更渴望爱,所以老师要通过爱心和他们建立感情上的联系,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从情感上亲近他们,消除心理仇恨的隔阂。始终做到不嫌弃、不歧视、不疏远,亲近他们、关怀他们、热爱他们。当留守儿童内心产生一种感激之情、一种信任与尊重时,这是他们心理发生转变,对世人抵触情绪消失的一个良好开端,老师就更应该不懈努力。

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三:孤僻、自闭、缺乏人际交往能力

留守儿童长期以寄居的方式生活,内心无倾诉对象,缺乏感情交流。特别是对人际关系间的一些问题特别敏感,不愿郑重其事地找老师和监护人谈话。渐渐地就表现为不会独立生活、不懂如何与人沟通、缺乏交往技巧、而出现自我封闭的心理问题。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大多数留守儿童家庭经济条件还是比较贫困的,在高度紧张的学习压力下,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困扰,可是又不懂如何缓解,得不到及时的调整,就转变为孤僻自闭的心理危机。

对策三:努力营造交流合作的机会

1.让留守儿童成为班集体活动中的积极分子当留守儿童进入校园,那么他们就不再是一个个单独的个体了,而是被置于集体生活和集体关系中的一分子,对个人最好的心理健康教育,莫过于个人受整体的染化和同化。班集体组织开展的活动,老师务必先给留守儿童提供参与的机会,动员他们一定要参加。比如,校园艺术节、校运动会、体操比赛、演讲比赛等等,教师可以根据留守儿童的兴趣、爱好和各自的特长,让留守儿童在活动中担任不同的角色。如开展园文化艺术节,有艺术特长、能歌善舞的留守儿童可以上台表演;有口才的留守儿童可以充当报幕员;有导演排编能力的留守儿童可以充当导演;有文学才能的留守儿童可以写剧本;其他留守儿童可以充当幕后服务队员。这样所有的留守儿童在参与的过程中,也就真正融入了班集体这个大家庭,与家庭成员共荣辱、同欢乐,身心感到愉快,精神也焕发,自闭的大门就会在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中逐步开启。如果长期沉浸在与人交流合作,与人愉快的长往中,再孤僻的孩子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走出围城而变得开朗、活泼。

2.学校、家庭、社会全方位配合,共筑交流平台

第5篇: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范文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问题 对策

据了解,甘肃省委、省政府对留守儿童的工作非常重视,省政府将“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活动”纳入政府的主要工作任务之中。副省长张晓兰对留守儿童工作作出了专门批示。甘肃全省已建立1000所留守儿童之家,这项工作的落实将基本实现了留守儿童之家覆盖全省乡镇。甘肃省妇联也向省财政厅申请落实相关项目资金。政府的此项举措能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前留守儿童面临的一些问题,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具有复杂性和普遍性的问题。我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去做。

一、建立和健全关于农民工及其子女的相关政策法律

首先、要打破户籍制度的束缚,给进城务工的农民以城市居民待遇。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仍然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长期在城市工作生活下去,为了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最关键的问题是要打破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束缚。使流入城市的农民享有与城市人口平等的权利和社会权益。同时,逐步实现以户籍制度改革为中心,拆除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制度壁垒,彻底打破维系多年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给予农民工及其子女以城市居民待遇,使其在税收、社会保障,特别是子女入学等方面享受优惠政策,并确保留守儿童跟随父母到达城市后有学上,上好学。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结束远离父母的留守生活。

其次、要将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的政策落到实处。自90年代末期以来,中央和各级政府先后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部分解决了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就学的问题。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很多城市学校在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他们对外地孩子进入本地学校设置障碍,巧立名目,多收费,乱收费,致使很多农民工子女被拒绝在城市学校的大门之外,又重新变为农村“留守儿童”。要从根本上杜绝城市学校对农民工子女歧视性待遇和收费,确保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落实,各地政府特别是教育部门应该进一步加大对学校的监督机制。对那些通过多收费和乱收费的方式设置障碍的学校进行严厉的查处和处罚。

二、注重对留守儿童家庭及社会环境的改善

1.社会措施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很多村民认为“留守儿童”这是家庭的“私事”,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家长的责任。这种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障碍。因此,要维护留守儿童在家庭中的权益、帮助父母正确履行自身职责、呼吁全社会关注留守儿童及留守儿童问题,就要有一个舆论环境,大众传媒的作用就显得很重要了。

2.家庭措施

上述社会措施能减少因社会条件而产生的不良影响,但外部条件毕竟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外因,外因最终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家庭教育是伴随人一生的终身教育,其与生俱来的天然性、亲子沟通的情感性、潜移默化的渗透性的特点,决定了其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父母的爱与教育,犹如阳光之于幼苗。健全的人格发展,离不开父母爱的呵护。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因此,建立和谐良好的亲子关系、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才能真正有利于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三、学校是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主战场

1.教育者要讲究科学方法,保护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首先要正确引导:心病必须心药医。学生在平时生活、交往、学习中产生的问题,要依据不同情况不同对待。一般在精神上、情感上的问题,较多的是属于心理健康的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粗暴急躁,不能过分地批评指责、讽剌打击,要朋友式地谈心,针对性地梳理,耐心启发、正确引导。

其次要善于等待:心理问题解决需有一个过程,甚至是比较缓慢的过程,水到渠成,不令而行,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不可能立竿见影,所以要善于等待,坚持不懈。这不仅是解决心理问题的有效方法,也是锻炼教师教育能力,提高教师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

2.以课堂为主渠道,全方位、多角度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1)建立“留守学生”档案。记载好学生父母外出打工的地址及联系电话、家庭成员情况和学生临时监护人姓名及联系方法等。班主任主动电话联系留守学生父母,让家长尽量作到定时与子女通电话沟通感情、与班主任联系了解学生在校情况。

(2)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有益的活动之中。健康的心理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社会环境和实践活动中慢慢形成和发展的。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是富有教育力和感染力的课堂,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因此,农村学校要创造条件,开展丰富多彩并且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活动,这些活动在提高学生知识水平的同时,也会使学生进入特定的心理氛围,受到感染。

3.学校要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

(1)要在班主任工作中增设留守儿童心理教育的内容。班主任不仅需要了解班级内留守儿童的一般情况,而且应密切关注留守儿童的思想动态、情绪变化和心理需求,增加情感投入,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应有的心理归属,把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班主任日常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2)在学校教师中普及心理健康的知识,帮助农村教师树立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技术,挖掘各科教材中蕴含的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素材,加以利用,体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使各科教学都能起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作用,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同时,许多研究表明:留守儿童在敌对性、焦虑程度上都高于正常儿童,加之无法与父母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导致排解不畅,往往会有严重的情绪困扰。在所有教师中普及心理知识,以增加他们的倾诉途径,及时发现和诊治留守儿童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

参考文献

[1]胡玫.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研究.河南科技,2008(1)

[2]钟毅平.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研究.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第6篇: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范文

一、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通过分析和观察,我们发现留守儿童心理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性格孤僻导致不善交往

依恋父母是幼儿出生后最早形成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直接影响儿童对周围世界的信任感,影响他们的情绪情感、社会和性络特征。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在外,缺乏最起码的心理交流机会,内心烦恼与冲突无从倾诉也得不到引导,导致对外部世界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这种情感欠缺严重影响他们与他人的社会交往。父母双方外出后,留守儿童普遍有一种严重的失落心理。他们不爱交谈、不愿和别人交往、性格抑郁。再则,即使有隔代监护或其他上辈监护,但因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他们有心事也藏在心里,只用自己幼嫩的双肩扛下所有问题,从而形成了精神或人格的障碍。研究表明相当一部分孩子在父母外出时有失落感,在一段时间里不爱说话,不爱和别人交往,变得自闭,性格孤僻、脆弱、渴望亲情等成为留守儿童最大的心理问题。

2.内心失衡导致心理偏差

由于留守儿童缺乏亲情,不能享受到来自家庭温暖,所以在心理上有失衡的倾向。表现为自闭、不愿与人交往、虚荣攀比。而父母用金钱补偿留守儿童在情感上的缺失,因此留守儿童用物质来掩盖自己的自卑,在攀比中,获得较多的自信心;有的逆反或者仇视。一方面,孩子因为感到父母保护的缺失而变得胆小、懦弱、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另一方面,孩子因为没有父母的约束而性格失常和行为失范,表现为脾气急躁、冲动易怒,常常将无端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打骂教师和同学,甚至是长辈。极少数留守儿童受社会不良团伙影响,出现了违纪行为或犯罪现象。

3.内心焦虑导致自卑严重

在生活中,儿童往往对父母具有他人不可替代的依恋情结,他们遇到生活或学习中的困难时,往往更多地依赖父母寻找解决的办法。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大多缺乏依赖感和安全感,虽然有祖辈们的照顾,但老人们所能给予的更多的只是身体方面关心,而在心理方面大多爱莫能助。这种长期的矛盾心理导致了留守儿童极易产生心理焦虑,他们很敏感,常无端感到恐惧、紧张,遇到提问、考试、比赛,心理容易出现异常。此外,父母不在身边的儿童总觉得缺乏心理安全感和自我认同感,再加上同伴们的冷嘲热讽以及学业不良而招致老师的消极注意,他们更易表现出胆小怕事、行事猥琐以及自认为不如别人等消极心理。

二、引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原因

1.家庭教育不当

父母教育对孩子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无法和父母进行正常的情感交流,不能获得直接的情感体验,所以会产生安全感和自尊心的缺失,导致心理上的敌意和焦虑。在隔代监护中,监护人多数是其祖辈,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等。祖辈的思想、生活习惯多与时代不合拍,不利于儿童社会化,易造成儿童适应不良;祖辈大多溺爱孩子,对孩子要求放松和原则放宽,易使孩子养成刁顽任性的不良个性和行为。上代监护一般为亲戚或朋友来代养的方式,对孩子的监督也大多不如父母强。一是亲友要维持自身生计,难以全精力投入教育孩子。二是孩子不属亲生,或过度溺爱,易使孩子养成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和性格;或过于严厉,易使孩子产生消极对抗的情绪和行为。

2.学校、社会教育不足

学校是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长的重要场所,学校教育将直接影响留守儿童的成长。但由于学校的办学条件、教育理念、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不足制约了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目前,对于留守儿童较好的管护措施是实行寄宿制,但大部分农村学校缺乏寄宿条件,即使有,一般条件都较差,学校很少开设心理课程,也很少对学生进行生存、安全和法制教育,其心理健康发展缺少正确的引导;部分教师忽视了与留守儿童的沟通。社会对少年儿童发展提供有效帮助的机构太少,尤其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基层很少或没有相关的少年儿童的社区教育组织,使得农村少年儿童的教育与成长发展在社区教育这一块尚处于真空之中。留守儿童是处于学龄期的孩子。社会不良因素,如现代传媒具有极强的渗透性,一些庸俗和低级趣味的作品也很容易影响到不设防的孩子们,此时家庭监督力度不强或失控就为他们的不良倾向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三、留守儿童心理辅导方法

1.家庭要加强情感教育

许多家长认为,为人父母无非就是照顾好孩子的吃喝拉撒,孩子交给学校教育理所当然,忽视孩子的德育和个性培养。对此,需大力向家长宣传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成长中的重要性,增强家长对子女全方位教育的责任感。开办留守儿童家长学校,采取多种方式教育家长,让他们了解孩子成长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教给家长教育常识以及对儿童的保护常识。召开座谈会,及时沟通情况,解决实际问题。利用假期,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与家长交流,使学校内外对儿童的影响产生合力效应;采取必要的保健制度,及时加强对生病、受伤害留守儿童的治疗。

第7篇: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范文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B82-05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在外打工而被交由父母或长辈、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儿童。他们无法享受正常家庭的抚养、教育和关爱,由此产生了留守儿童的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较为突出。尽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在过去几年就已经存在,但一直未引起家长、学校、社会的重视。

一、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

1、生活缺乏安全感

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常常会对他人产生不信任,感到生活缺少依靠,没有安全感。他们喜欢把心事闷在心里,不愿与其他人说。他们时常会感到孤独、苦闷、焦虑、茫然,性格变得内向、抑郁、多愁善感。

2、敏感、早熟

在监护人监护下的留守儿童常常会被忽视而得不到悉心的照料,他们幼小的心灵就产生一种寄人篱下之感,想的事情增多,心理负担加重,变得比同龄人敏感、早熟。一些留守儿童甚至会产生嫉妒甚至仇视别人、社会的畸形心理,导致近几年农村留守儿童的犯罪率不断的上升。

3、逆反心理严重

留守儿童逆反心理极强,对抗情绪很严重。他们缺乏安全感,对周围的一切充满怀疑,总是带着有色眼镜看世界,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是充满不信任。这种潜意识中的不信任严重影响了孩子与他人的社会交往,甚至感觉自己遭到社会和他人的遗弃,对社会产生逆反心理仇视态度。他们对家人和老师的管教都置若罔闻,甚至在公开场合与老师和家长顶撞,以显示他们的反抗和玩世不恭。不少留守儿童在校表现较差、人品较低、经常违纪、目中无人、不太合群、没有集体主义观念,有的还养成了抽烟、喝酒、沉迷网络游戏等不良习惯,往往许多留守儿童表面上来看都比其他孩子要更独立、更坚强,然而他们的心灵比其他孩子更脆弱、更不堪一击。他们心态极不平衡,情绪波动很大,在与他人的社会交往中很容易受伤,从而产生逆反心理和仇恨心理,导致染上不良的习气,有的甚至误人歧途,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4、学习信心不足

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中往往表现出缺乏自信心、上进心、自暴自弃、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爱糊思乱想,课后不认真完成作业,怕学、厌学情绪严重,甚至经常逃学,对老师的批评教育置之不理。第五,人际交往障碍。农村留守儿童一般性格比较孤僻,内心有自卑感,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不合群,交流沟通能力弱,难以融入集体,在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中态度不积极,缺乏集体荣誉感。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1、突出教育重点,做到教育全覆盖

要根据留守儿童实际情况和动态变化,有针对性抓好教育管理工作,做到留守儿童教育全覆盖。一是建档案。建立动态的电子管理档案,并分别为每个留守儿童设立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并及时予以更新,确保不漏登、不错登、不重登。二是上硬件。一方面进一步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项目建设和托管中心建设,从根本上使农村留守儿童得到有效托管、统一管理和精心服务;另一方面各级学校要继续配置相关教学设施、活动设施和生活设施,尽力满足留守儿童学习生活所需,尽可能为留守儿童与远方父母的“视频亲情会”创造条件。三是抓协作。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突出部门联动,积极开展校园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加大儿童合法权益的维护力度,为留守儿童开展心理教育、卫生防疫知识讲座和免费体检、法制教育等,并对留守儿童中的问题少年进行重点帮教。通过联动,拓宽教育领域,丰富教育内容,为实现教育的全覆盖夯实基础。

2、突出学习中心,做到学习全程跟踪

要根据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做好分析引导工作,做到留守儿童学习全程跟踪。首先,要建立完整的留守儿童学习档案,根据他们学习情况变化,做好鼓励和引导工作。对于学习成绩有进步的,要多给予他们鼓励,提高学习兴趣和自信;对于学习成绩有退步的,要共同分析原因,找出不足,提出改进的方法和措施。其次,做好结对帮扶工作。对于留守儿童中部分“双差生”、“问题儿”,要为他们找好学习的伙伴,通过结队伙伴的辅导和相互学习,消除这些儿童学习上的焦虑和不安,使他们能正确对待学习上的问题和不足,提高学习能力。

3、充分利用各宣传教育载体,实现全员关注、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

(1)要通过订阅相关的专业期刊,全面提高相关人员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知识;其次要通过完善校园教育网络,制作儿童心理教育光盘,制作多媒体动画实现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生动化。

(2)要多渠道发放健康教育资料,向适龄儿童学校、班级及家长发放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料并广泛开展多种多样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如通过黑板报、宣传栏、自编刊物、召开家长座谈会、专题讲座、家长开放日等活动使学校和家长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有更深入的认识。

4、加强学校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建设

首先要加强对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技能的培训,制订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达标的量化标准,如心理健康课教师和班主任必须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培训和心理测查。其次学校要积极开展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同辈团体的心理咨询活动,通过开展同辈心理咨询,让留守儿童了解他们在社交方面的长处和不足,进而加以发扬和矫正,达到熟练掌握社交技巧的目的。第三学校应开展适当的人身安全教育,引导留守儿童正确认识自己,从小潜移默化地接受人性平等、互相尊重的人类美德。

5、改善家庭教育环境

亲子之间的感情、父母对子女的直接教育,对孩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日本学者诧摩武俊曾指出:“不管你立足什么理论,在从婴儿期到儿童期、青春期的孩子人格形成(其别是社会化) 过程中,父母子女的关系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构成因素。”除了面对面,家长还可通过电话、书信等通讯方式实施有效的亲情教育,并在交流过程中渗透教育因素。此外,由于监护人与“留守儿童”接触的时间长、影响大,他们的言行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家长要妥善安排留守儿童的生活,选择好合适的监护人。同时要时常与学校、老师保持联系和交流,以及时了解子女的发展和变化。总之,要使留守儿童感受到家庭的关爱,在良好的心理环境中健康成长。

总之,留守儿童高度集中地分布在经济欠发达、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的落后地区。当前要重点关注这些地区的农村留守儿童。在大力推行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在留守儿童比较集中的地区和学校,尤其要重点关注留守儿童的道德法纪、前途理想和心理健康教育,让他们在老师关爱、同学关心、同伴互助的温馨环境中健康成长,让他们在社会支持、学校重视、家长放心的和谐环境中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丁同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与对策[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1(03)

[2] 徐伟,孔令玲.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J]. 科技信息. 2010(07)

第8篇: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范文

万源市位于四川东北部,大巴山腹心地带,全市幅员面积4065平方公里,辖12镇41乡,373个村,其中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万源市属典型的山区农业市,自然条件差,然而农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又依靠自然条件,所以农民的增收很困难。一些人为了摆脱贫苦,不得不远离家园,去经济较发达地区寻找增收的路子。于是大量儿童没有父母亲的照顾,在家独立求学,形成了留守儿童这个概念。在这个求学的过程中,由于家庭教育的缺位,学校教育就在学生的成长中起到了关键性或者主导性的作用。但是学校教育鞭长莫及,难免会存在漏洞,尤其是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存在缺失,这不仅给学生本身的发展造成很大障碍,还给学校的发展带来很大的隐患。

本文旨在结合教学管理的实际,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的特点、成因和对策提出探讨,以供教学管理之用。

一、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特点:

(一)心理缺陷

很多父母在孩子很小时就把孩子托管给了爷爷奶奶,所以许多孩子从小缺乏父母的关爱,精神和物质都得不到满足。长期处在这种特殊的生活环境中,在心理上极易表现出胆小、迟钝、呆板、不与人交往、怀有敌对情绪、破坏等不良的人格特点。这些不良的人格特点会直接影响到身心发展,致使留守儿童往往在情绪上变得焦虑、悲痛、厌恶、怨恨、忧郁、逆反;在性格上变得孤僻自卑,缺乏自信,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心理问题,在学习上就会失去方向和信心,这也容易导致一些留守儿童在遭遇挫折后时有轻生的念头。

调查结果显示很大部分的“留守儿童”对集体活动不感兴趣,不愿跟同学一起参加活动,显得不合群,人际关系十分敏感,不愿与人接触,喜欢独来独往,孤僻自闭。即便是与教师交往也显得生疏,对教师的关怀不易接受,甚至抱怀疑态度。

(二) 行为缺陷

在留守儿童中,有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较好。但是极大部分留守儿童的学习都不容乐观。出现了早恋、上网、逃课、打架等不良恶习,甚至出现了许多学生一边拿着父母给的生活费挥霍,一边在心理上又深深自责。如果任由这种心理发展下去,这些儿童的心理和性格将会出现扭曲,人格将会错位。

而且,由于留守儿童的心智尚未成熟,他们对问题的认识和处理存在很多的缺陷,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比如会过于在乎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和评价,过于在乎自己的尊严等,这些不利于他们身心健康成长的因素长时间淤积于心,就会使他们表现出容易冲动、行为粗暴、爱挑衅、敌对、具有强烈的攻击性等的心理和行为。近段时间的调查表明,许多留守儿童在与人发生矛盾时,容易自残或者用刀伤人。

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家庭关怀的缺失

“早期的亲子关系定出了行为模式,塑造出一切日后的行为。”这是麦肯侬(Mack-innon,1950),对早期童年经验对人格影响的一个总结。良好的亲子关系能够满足孩子的基本生理需要,能够帮助孩子形成对社会的安全感和信任感。由于长时间不与父母一起生活,缺乏父爱母爱,缺少与父母的交流,使得留守儿童们存在着严重的“亲情饥渴”

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的“留守儿童”由祖父母辈进行监护抚养。老一辈的思想观念比较陈旧,用传统的教育方法去教育现代的学生是行不通的。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大,老一辈人对孩子的管理往往是有心无力,只能放任自流。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老一辈人的言语大多持有抵触情绪。因此,在这种特殊的教育环境下,“留守儿童”养成了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最后导致出现一系列的不良问题。

(二)学校管理的缺位

学校作为教育管理机构,对孩子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其学校的教育也会影响到“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从目前情况来看许多学校仍以应试教育为主体,素质教育疏于形式,重智育,轻心育。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不能给予及时的引导,使其心理问题更为严重。还有就是学校注重平时学生的教育管理,在周末留守学生就会出现管理真空,这时就会出现留守儿童做一些违纪违法的行为。

(三)自我调控因素

以上引起“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原因均属于外部因素,而留守儿童问题的很大原因在于学生的内在因素。“留守儿童”本身的自我调控系统就是其内部因素。根据调查统计显示:21.6%的“留守儿童”表示自己的自控能力较差,16.2%的表示自控能力很差,54.3%的认为自己的自控能力为一般,只有7.9%的认为自己自控能力很强。自控能力差的“留守儿童”比自控能力强或者一般的“留守儿童”在情绪、情感、学习心态和行为方面更易产生不良的心理问题,从而影响其人格的健康发展。

三、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分析

怎样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呢?我个人认为应该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管理体系,既明确职责分工,又加强协调配合。这样才能切实的解决留守儿童的实际问题。

从社会角度而言

首先,政府要提高认识,要意识到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意识到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当然,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还是要大力增加农民收入,才能让农民安心生活在农村,承担起培养孩子的义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也是孩子的情感依托,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孩子,显然比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更能够健康地成长。

其次,提高进城务工农民的工资收入。如果务工农民的经济收入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他们就会拿出一部分钱来,把孩子接到自己的身边生活和学习。

第三,给务工农民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提供有利的条件。政府的关注和政策干预可以为打工者子女教育提供制度上的空间和保障。通过设立农民工子弟校,减免农民工子女学习费用,改变考试制度等多种措施为农民工孩子读书提高条件。

从家庭层面分析

1、完善家庭教育,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长任教师”,良好的亲子关系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完善家庭教育环境,加强父母与子女的沟通,搭建他们能够见面的桥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培养良好的情感是重中之重。

2、寻找合适的监护人,并提高监护人的素质。作为“留守儿童”的监护人,需要具备一定的素质:能够及时的发现孩子的不良行为,给予及时的教育与引导,使其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要对“留守儿童”进行细心的观察与沟通,打开他们的心扉,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

从学校层面分析

家长和孩子最信任的教育场所就是学校。一个学校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不是一个心理教师或者班主任能解决的,因此在学校教师中普及心理健康的知识,壮大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势在必行。教师若能自觉地进行学科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一定能增加留守儿童的倾诉渠道,及时发现留守儿童的心理偏差。老师主动靠拢留守儿童,从各方面给予他们必要的关怀和照顾,有效消除他们的心理对抗。这样他们的心扉就会打开,教育才会奏效。

学校还可以开展多样化的活动,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如开展心理健康手抄报、心理漫画、歌咏比赛、心理趣图展览、书画展览……提供学生展现自我的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

第9篇: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范文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现状

调查发现,父母外出打工,51%的小孩与(外)祖父母住在一起,34%的孩子与亲戚生活在一起,11%的小孩与其他人住一起,并且还有4%的小朋友是自己单独居住。由此可见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未能达到成功的衔接,因此在他们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在学习、生活上也得不到父母及时有效的引导,心理成长缺少一定的关爱,这不仅给学校教育和社会管理带来严重困惑,更影响到孩子们心理的健康成长。比较突出的心理问题主要有:感情脆弱,焦虑自闭;性格内向,人际交往困难;逆反消极,价值扭曲;胆小懦弱,耐挫力低;不理智,行为偏激。下面将对此进行展开论述。

(一)、感情脆弱,焦虑自闭。据调查得知,父母长期外出打工,留下年幼的孩子在农村家中,尽管有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照顾,但是相比于其他父母在家的孩子,农村留守儿童得到的感情发面的支持和安抚是微弱的。毕竟爷爷奶奶上了年纪,一些旧的观念和旧的传统束缚着他们,因此他们很难接受新的思想观念和教育方式,可能在感情方面给孩子的帮助也是微乎甚微的。再者,农村儿童从小就与父母隔离,少则一年见一次面,多则更久,缺少充足的父爱和母爱,所以农村留守儿童在感情方面比较脆弱,自私冷漠,与父母情感隔膜疏远,有的甚至十分埋怨父母。此外,他们还会表现出紧张焦虑,忧心忡忡,患得患失,优柔寡断,犹豫不决。

(二)、性格内向,人际交往困难。以往研究表明,由于缺乏父母的保护和约束,55.5%的留守儿童属于内向型,自卑心严重,胆小怯懦,畏缩拘谨,对人缺乏基本的信任,不愿意与人交流,也害怕与人交往。农村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务工,他们与爷爷奶奶之间又会存在代沟,因此内心堆积的矛盾或烦恼都无法及时的得到安抚和很好的引导。长此以往,农村留守儿童对社会和他人就更加不信任,安全感缺乏,性格孤僻内敛,不爱与他人沟通交流,渐渐的甚至会产生自卑心理,觉得自己不如人,就更少主动与他人交流了。当一个不愿意与他人交流的人,谁又有义务来主动联系你呢?农村留守儿童的性格较父母在家的孩子来说就相对内向一些,再加之留守儿童本身的自卑心理,总觉得不如人,内心就更加容易产生自卑感和受挫感,因此人际交往困难。

(三)、逆反消极,价值扭曲。一些农村留守儿童消极逆反,价值扭曲,冲动易怒,叛逆任性,总爱和人对着干,易产生憎恨、仇视的畸形心态,男孩子有可能存在暴力倾向。农村留守儿童自小独立孤行,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青春期那段时间,更加不听管教,对监护人的教导不理不睬,非常容易与他们发生矛盾,总喜欢和他们对着干,指东偏向西,说话不礼貌。由于缺乏亲情关注,农村留守儿童难以进行自我认定,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缺乏体验爱和施予爱的能力,难以与周围环境形成良好的关系,因此,在价值上出现扭曲。

(四)、胆小怯懦,耐挫力低。由于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和社会的影响,缺乏父母的关心和爱护,农村留守儿童不仅性格方面怯懦胆小,不敢作敢当,没有坚韧的毅力,很容易放弃,耐挫力低。做事情不果断,缺乏主见,遇到问题常常害怕退缩,不能努力去解决。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

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并不是单纯地是由父母长期在外打工,而引起的孩子情感缺失和心态异常的问题,是家庭、学校、社会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下面我将从家庭、学校和社会因素分析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

(一)、家庭环境因素。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缺少联系,我们调查发现,有50%的孩子平均联系一周一次,有21%不定时与父母经常联系,有20%的孩子每月一次,但是还存在9%的孩子很少与父母联系。农村留守儿童在性格方面比较的内向孤僻,易产生孤独感,特别没有安全感,缺乏自信心。一般孩子都留在家中由年迈的爷爷奶奶监护,爷爷奶奶上了年纪,体力弱,文化知识也积累的不多,对留守儿童的监管心有余而力不足,孩子的心理教育完全被忽视了。

(二)、学校教育的影响。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天堂,在农村地区,由于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设施不齐全,条件艰苦,很多的教师都不愿意去那里教书,因此,学校不仅缺乏教师资源,纸质书籍资料也是相当匮乏的,更不用说心理教育方面的资料,也没有多余的资金聘请专门的心理老师,为孩子们上专门的心理课程,做心理辅导。

三、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建议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