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电信监管论文范文

电信监管论文精选(九篇)

电信监管论文

第1篇:电信监管论文范文

(1)目前,我区各部门的绝大多数内网电脑均使用技术处理方式隔离了内外网移动存储介质连接,这种做法很有效的控制了移动存储设备携带病毒感染监测信息网的可能。然而,为了便于内外网信息的交换,仍有部分电脑未使用技术隔离,外网电脑的移动存储设备可在内网电脑上使用,这就给监测信息网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试想,一旦某部门所使用的移动存储设备感染了某木马病毒,然后又将该移动存储设备在内网电脑上使用,木马病毒先将中心服务器感染,进而感染全区甚至全国的无线电监测信息网络,造成信息泄露、网络瘫痪等,那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2)由于无线电监测信息系统无法连接互联网,所以即便是装有杀毒软件也无法升级更新,更无法应对每天都层出不穷的电脑病毒。从中心服务器到地市服务器,再到各个终端,如果没有可升级的杀毒软件的保护,就好比是没有了绝缘外衣的电线,随时都有起火的可能。

2无线电监测信息网的日常网络安全管理措施

2.1充分发挥防火墙的屏障作用毋庸置疑,防火墙也应是无线电监测信息网的第一道安全防线。通过制定严格的安全策略,从而有效的实现无线电监测信息网与公众网之间的隔离以及访问控制。目前我国的防火墙能够实现单向控制或者双向控制,且大多数的防火墙对于那些高层协议实施较细的访问控制,已经可以实现从网络层到应用层的自由控制。为了保证网络安全,应在区办与地市之间、监测网与信息网之间设立防火墙,并根据需求的变化不断更改防火墙策略,充分发挥防火墙的屏障作用。

2.2严格内外网的隔离我们应对内网系统中所有的电脑彻底进行技术隔离。对确需通过移动存储设备将数据从外网电脑拷贝至内网电脑的情况,应施行专用移动存储设备制度。即:将一个移动存储设备只用于内外网数据的交换,且在每次使用时要经过严格的病毒检测和杀毒,方可使用。

2.3使用可升级的杀毒软件

计算机病毒是现代信息化社会的一种公害,各种病毒的产生和蔓延已经给计算机系统的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和损害。在无线电监测信息网的日常安全管理中,病毒的防治是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因此,我们应选择可信任的、能够升级的杀毒软件,对我们的电脑进行病毒的预防和查杀,以提高监测信息网的抗病毒能力。

2.4注重数据备份与恢复

数据备份就相当于给数据买保险。一旦发生监测和台站数据丢失、系统崩溃等情况,可通过数据备份与恢复来进行补救。首先是选择备份软件和计划使用的备份技术,备份数据的存储设备、存储介质。其次是确定备份的内容、备份方式、备份时间。根据备份的具体数据采用合理的备份策略进行数据库备份。

2.5加强管理

第2篇:电信监管论文范文

该研究通过阐明电力监管机构对输配电企业的会计监管概念,明确会计监管的要素,比较分析其他政府部门对电力企业的监管和电力监管机构对输配电企业会计监管的异同。进而,从平衡电力市场关系、输配电企业的垄断性、石油天然气准则等方面阐明对输配电企业会计监管的必要性。最后依据我国输配电企业的会计监管现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具有较高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输配电企业 电力监管 会计监管

文章通过阐明电力监管机构对输配电企业进行会计监管的必要性,分析我国的输配电企业的会计监管现存问题,结合电力体制改革的具体进程,给出完善输配电企业会计监管的对策建议,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1相关理论概述

电力监管机构对输配电企业的会计监管以规制经济学、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管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为重要理论基础。

1.1规制经济学理论

我国的输配电通过物理电网进行,为避免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同一段电路,一般由一家输配电企业建设。输配电企业具有自然垄断特征,需要进行会计监管,以缓解由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问题。政府对自然垄断行业的监管主要集中在价格管制和市场进入的管制两方面。政府通过实行限制新企业进入的政策法规,以保证行业的独家垄断地位,实现规模效益;另一方面,政府通过管制企业定价,保证资源配置效率,防止垄断企业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1.2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管理论

所谓会计监管是指,政府或政府授权部门从会计目标出发,制定相应的政策、条例、法律法规,并据此管理、监督、指导、控制会计活动。我国的输配电企业具有自然垄断性,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使得会计监管非常必要。具体的会计监管内容分为会计监管制度的制定与会计监管的实施。会计监管制度的制定是预先制定规范会计活动的法律法规制度,如会计行为道德规范、会计准则、会计信息披露规范等。会计监管制度的实施是根据监管制度管理、检查、控制会计活动。

1.3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对股东至上理念的挑战,该理论认为经济性的管制并非是为特定产业或企业的利益,而是为了社会福利的增加,是为社会公共利益考虑的。依据该理论,输配电企业的会计监管不仅提高企业自身效率,还能从整个市场利益相关者视角考虑,增进整体的社会福利水平。电力市场由电力市场投资者、电力输配电企业、电力用户等构成了利益相关共同体。对输配电企业的会计监管关键在于对输配电成本相关的会计信息披露和会计核算。

2输配电企业的会计监管必要性分析

2.1输配电企业会计监管的内涵

会计监管包括会计人员对本企业经营活动的内部监管和外部监管者对会计信息的外部监管。监管可分为经济性监管与社会性监管两类,经济性监管是在信息不对称或自然垄断的领域,政府依据法律法规对企业的价格、服务、进入、退出、产品质量、财务会计等加以监管;社会性监管是从安全、质量、环境保护等出发,管理限制特定经济活动的实施。电力会计监管的构成要素包括电力会计监管的主体、客体、目标、内容、依据等。

2.2输配电企业会计监管的必要性

本研究从输配电企业的自然垄断性、我国石油天然气准则、电力市场相关者利益的平衡这3个方面详细说明对输电配电企业的监管必要性。

2.2.1输配电企业的垄断性在输电领域中,需要电压很高、电力输送量大的输电线路构成输电网,将发电厂产生的电能输送到电力需求点的配电网上。该领域的沉没成本大、规模经济效应明显。在配电领域中,由输送量较低、电压较低的配电线路构成配电网,将电能由输电网分配到千家万户的电力用户处。配电领域存在较大的固定成本沉没性,以及明显的密度经济效益。输电网和配电网将发电厂与分散的电力用户连接起来。

2.2.2我国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的示范作用石油天然气行业与电力输配电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技术经济垄断性特征。两者具有沉没成本大、资产专用性强、成本劣加性等垄断性行业特征,其生产经营过程都充当连接生产者与用户的网络型产业。我国颁布的《第27号准则——石油天然气开采》,对该行业的会计监管做出相关规定,有利于天然气石油的价格形成。

2.2.3平衡电力市场的相关者利益电力市场的利益相关者主要有电力用户、电力市场投资者、输配电企业等。这些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存在不一致性,电力市场的投资者目标是获取高的投资收益;输配电企业是实现企业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电力用户的利益是寻求合理电力价格。电力会计监管有利于平衡上述三者间的利益。通过电力会计监管,促使价格主管部门合理制定电价,提高输配电企业的经营效率,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从电力用户角度来看,会计监管制定合理电价,利于优质电力产品的获得;从电力投资者角度出发,合理的输配电价格,有利于电力投资取得期望收益。

3完善电力会计监管的建议

针对于我国的电力输配电企业的会计监管问题,借鉴国内外的宝贵经验,对完善输配电企业的会计监管工作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3.1要明确电力监督委员会的会计监管职能

在《电力法》和《电力监管条例》等法律法规中并未明确电力会计监管职能。明确电监会的会计监管职能与法律地位,需要完善与修改《电力法》,补充新形势下新的法律内容;再根据完善后的《电力法》,进一步完善《电力监管条例》中的会计监管内容;另外还有明确其他法律与《条例》上的交叉内容。我国的电监会职责明确、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将为电力行业的稳定高速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3.2制定电力监管的会计制度

目前,我国缺乏电力会计的监管制度,面对电力体制改革的要求与现行电力监管体制的种种问题,建立输配电企业的会计监管制度是必须要采取的措施。建立电力监管的会计制度需要遵循以下几项原则,首先,要正确处理现行的企业会计制度与电力监管会计制度的关系;其次,电力监管的会计制度应分开核算成本费用和输配系统的资产;最后,应站在监管角度制定电力监管的会计制度。面对输配电企业会计监管中的现存问题,我们应当加强电力监管的法律法规、制度规范的制定,构建合理的电力会计监管制度,提高电力市场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黄桂芳.关于我国产业监管体系再造问题的研究[D].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2005.

第3篇:电信监管论文范文

计算机理论基于软件工程理论的信息工程监理的研究

自从二零零二年十二月我国信息产业部颁布《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暂行规定》(简称《规定》)之后,信息工程监理公司越来越多。根据《规定》,信息工程监理主要是指依法设立且具备相应资质的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单位,受业主单位委托,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合同,对信息系统工程项目实施的监督管理。[1]

1 信息工程的特点

跟其他的一般的建设工程项目相比,企业信息工程有着复杂高度、能见度低等不确定因素。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1 组织驱动技术

企业信息工程项目的组织和建设越来越表现出不可分割的一面。工程项目组织要求信息工程必须严格确定“前期准备-工程项目规划-工程项目设计-工程项目实施-工程项目验收-工程项目维护”的“组织思维”过程,设立周密的“组织标准”通过这些组织标准来带动技术标准的设立,通过组织的需求来带动技术方面的需求,也通过组织的满意度还评价技术方面的满意程度。

1.2 全员全程参与

信息工程并不能跟那种“交钥匙”工程一样,其要求建设单位的所有员工进行全程参与。这主要是由于企业信息工程项目不并简单,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知识传递的过程,其要求建设单位的所有员工必须学习并接受相关知识;因此建设单位与开发单位之间必须相互适应、相互协调,必须协同共进。企业信息工程系统是一个人机相结合的有机系统,没有建设单位人员的全程参与,信息工程系统将不可能实现其有效性、完整性、全面性。

1.3 复杂度高,不确定因素多

由于信息工程项目的需求比较复杂,其不像其他建筑工程那样具有可见性。检验复杂,较长的维护期,还有其它非技术因素原因导致企业信息化项目失败[2]。因此,企业的信息工程项目具有搞复杂度、低能见度,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因素。

2 信息工程监理的必要性

现在,我国企业实现信息工程项目的成功几率还非常低,根据我国企业信息工程项目的自身特点,保证信息工程项目的成功几率的提高,必须进行信息工程建立,即必须通过第三方监理单位对企业信息工程项目的实施进行监督。信息工程监理将有利于开发单位跟企业的相互协调,彼此协同共进,能确保信息工程项目的有效进行。对于信息工程监理的必要性,主要原因在于:目前我国企业信息工程监理对过去传统的建筑工程监理模式进行了参考,但又跟一般的建筑工程的监理有一定的差别。第一,信息工程的可见度非常低,开发过程相当多变、复杂,其知识密度也相当高。不像建筑工程项目的监理那样能随时对施工现场进行其质量、进度进行监督管理,信息工程监理根本无法对信息工程的操作现场、质量进行监督和管理,信息工程的进合同执行情况、软件质量、资金使用情况、进度等很难把握和操控。从而致使了信息工程监理低能见度、高复杂度、差操作度等现象。为了解决这些监理中出现的问题,必须采用软件工程理论。通过软件工程,可以将高复杂度的信息工程项目进行分解,对信息工程中低“能见度”的难题设置了一套有效的解题方案。根据现有的软件工程平台和工具,将能为信息工程项目的监理提供一套“复杂度”低、“可见性”高的监理平台,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现阶段我国企业信息工程项目建设的需要。

求学网小编为你提供论文范文:“计算机理论关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高频实验的改革”,大家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写出论文。

计算机理论关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高频实验的改革

(一) 目前高频电子技术试验课的现状

高频电子技术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工程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它的内容丰富,应用广泛。该课程的任务是研究高频电子线路的基本原理与基本分析方法,以单元电路的分析和设计为主。其主要内容包括:高频电路的基本知识、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正弦波振荡器、振幅调制和解调、环形混频器等内容。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对高频电子技术试验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1 教学现状与需求分析

当前大部分“高频电子线路”教学仍然沿用较为经典的内容。例如。在功率放大器章节中,动态负载线和丙类功率放大器的分析方法依然是其核心内容,而在目前的射频功率放大器设计中,由于c类放大器具有非线性特性,所以应用较少,D类和E类放大器已经成为当前设计应用的主流;当前教学中,调制与解调主要以模拟调制(AM/FM,PM)方式强调,这些内容有助于理解调制与解调的基本概念,是教学内容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

“数字调制”方面的内容和要求在教学大纲中有待加强。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创新渐渐成为当今的主题。因此。在高频电子线路实验中的创新也变得极为重要。这就需要学生能用所学的理论充分与实际相链接,达到自主创新的目的。

如:开展电子设计大赛等相关的活动,不仅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充分的调动了大家对于实验的兴趣。同时,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1.2 实验设备存在的问题

首先,由于设备的使用寿命有限,试验室的设备损坏的程度比较严重,设备的更新和维护问题成为关键。

其次,再进行高频实验中,试验设备很容易受到干扰,如何解决设备的干扰问题也尤为重要。

最后,就是实验设备的选择问题。现行高频电子线路实验课程中采用的高频电子线路实验箱,将高频实验所需的直流电源、频率计、低频信号源和高频信号源设计成一个公共平台。而且,这种整机实验如果某部分电路或元件被损坏,实验员检修很困难,模块不宜更换,且很难配置。因此,实验器材的选择也要予以考虑。

1.3 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根据多年从事高频实验教学工作来看,学生在做实验的时候自身也存在各方面的问题,比如有的学生害怕接触实验仪器。可能出于实验设备昂贵的原因,学生都不敢随便动用设备上的任何一个旋钮或开关,这主要是因为学生的自信心不足造成;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及对实验的重视和兴趣成为关键问题。

3 基于软件工程理论的信息工程监理模型

软件工程是一门通过工程化的手段来维护和构建高质量的、实用的、有效的软件的学科。软件工程涉及到的内容有:设计模式、软件标准、系统平台、软件开发工具、数据库、程序设计语言等多个方面。在目前的现实生活中,软件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政府部门、航空、银行、农业、工业都会应用到软件,其最具典型的软件有:游戏、数据库、编译器、操作系统、办公套件、人机界面、嵌入式系统和电子邮件等等。软件工程的应用将对社会和经济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多年的实践证明,通过软件工程的方法对信息工程进行监理能更易被监理活动过程中的三方接受,因此将软件工程引入信息工程项目监理中,将能为信息工程项目的监理提供一套“复杂度”低、“可见性”高的监理平台。

3.1 设立信息工程监理的目标

进行软件工程最主要的目的是利用科学的有效的管理方法来促进软件开发质量的提高。其主要要求是要将过去的软件开发模式(小作坊开发模式)进行转变,对过去的开发模式其进行细分和分解,按照各阶段的特征选用不同的方法和工具,从而使复杂度较高的软件生产进行可度量、可控的设置。再者,经过对各个阶段进行严密的、有效的控制,从而促使一些可能出现的风险和问题在前期阶段就得以解决和重视,从而促使软件开发风险的降低和软件质量的提升。总之,企业信息工程监理的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对工程的进度、质量、投资等进行有效的、科学的控制和规划,其最基本的方法是进行有效的合同管理、展开合理的组织协调、实现工程的动态控制、完成理想的目标规划,使监理贯穿于整个“前期准备-工程项目规划-工程项目设计-工程项目实施-工程项目验收-工程项目维护”的工程项目过程。因此,信息工程监理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合同管理、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成本控制、信息管理来保证工程项目的有效、高质量、顺利的进行。

3.2 构建信息工程监理的模型

根据信息工程监理的目标,信息工程项目应该分为:项目分析、项目设计、项目实施以及项目维护等四个阶段[3]。基于软件工程理论的信息工程监理并不是机械地复杂软件工程的相关理论于信息工程的监理中,而是根据软件工程理论,对搞复杂度、低能见度的工程项目进行设计和管理,并将其融入到信息工程的监理中去的一种方法。根据这中方法,从而建立基于软件工程理论的信息工程监理模型。该模型以信息工程项目过程控制为主线,对企业信息工程的项目分析、项目设计、项目实施以及项目维护等四个阶段进行全方位控制和监督,从管理上对其进行风险管理、需求管理、合同管理、信息管理,从控制上对其进行进度管理、质量管理、成本控制,并从管理角度对项目阶段进行总体协调,形成企业信息化项目监理的“三控四管一协调”三维监理模型。其监理模型如图1所示。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软件工程是一门通过工程化的手段来维护和构建高质量的、实用的、有效的软件的学科。通过软件工程的方法对信息工程进行监理能更易被监理活动过程中的三方接受,因此将软件工程引入信息工程项目监理中,将能为信息工程项目的监理提供一套“复杂度”低、“可见性”高的监理平台。进行软件工程最主要的目的是利用科学的有效的管理方法来促进软件开发质量的提高。其基于软件工程理论的信息工程监理的模型应该以信息工程项目过程控制为主线,对企业信息工程的项目分析、项目设计、项目实施以及项目维护等四个阶段进行全方位控制和监督。

参考文献:

[2] Joseph S Valacich,Joey F George,Jeffrey AHoffer.系统分析与设计基础[M].施平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第4篇:电信监管论文范文

关键词:变电检修 数字化管理 电网故障检修

中图分类号:TM3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变电站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网的枢纽,其能否安全可靠运行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和能否向用户提供优质可靠的电能。变电检修的目的和任务就是确保变压器、断路器等一次设备及保护装置等二次设备经常处于健康完好的运行状态。因此客观上对变电检修具有很高的要求。如何能提出一套比传统的变电检修更科学合理的管理程序和方法并通过现代化手段得以实现,从而获得更好、更高的检修效率和检修质量是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本论文主要对供电系统变电检修的数字化管理展开分析研究,以期为实施变电检修的数字化、信息化管理提供可供借鉴的方法与经验,并和广大同行分享。

2变电检修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

2 . 1 设计要求分析

变电检修管理系统的设计包括两部分工作:数据库设计和应用程序设计,在系统设计过程中贯彻如下指导思想:

(1)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 ,在此数据平台中集成了变电检修的各项数据,并考虑变电检修数据库与MIS变电运行数据库、调度运行数据库、生技管理数据库等相互间的衔接,保持共性数据结构的一致,充分实现不同系统间的数据共享。

(2)程序设计面向基层班组。变电检修的任务最终落实于班组,大量的原始数据(如变压器油质试验与分析数据 )来源于基层班组,脱离一线检修班组,许多数据将是不完整的,甚至是错误的。面向班组设计的指导思想,就是把检修管理的科学化和自动化引向班组,这样可以使得检修数据更真实、更完整,同时数据更新更及时。

(3)面向主体业务 ,以变电检修主体业务设计系统流程,突出检修过程的信息化管理,使检修业务规范化,并方便进行督促、监督和检查。根据变电检修主体业务安排,使相同信息采取一点录入、多点共享。

2 . 2 管理系统的基本框架设计

供电系统的变电检修,究其本质而言,是要实现在线监测和故障诊断两个方面。在线监测与诊断系统有面向对象的分布式和集控式等原理方案,从目前的发展趋势和技术经济比较看,集成分布式系统是发展的主流。系统中通常包含信息检测及传输、数据处理、状态识别、预报决策等多个单元。

(1)信息检测及传输。按不同的检测对象和诊断目的,选择相应的传感器检测出反映设备运行状态的特征量信息。对于集中在控制室监测或需具有远程诊断功能的在线监测系统,需要将采集信息通过信号电缆或光纤等信息传输单元传送到数据处理单元。

(2)数据处理。数据处理包括前台机预处理和后台机综合处理及分析,如电磁场干扰抑制、维数压缩等,最终提取能真实反映设备故障的特征量。

(3)状态识别(即诊断)。对经数据处理单元的有效数据与规程(导则)、历史数据、运行经验及专家知识等进行分析比较,对设备故障分类、故障部位定位、严重程度判定等。

(4)预报决策(或在线评估)。对状态识别诊断出的故障,由决策支持系统根据预置的值进行报警或由预测分析软件对故障的发展趋势和设备绝缘安全运行时间(或称剩余寿命)等进行评估推测,为状态维修决策提供依据。

3供电系统变电检修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实现

3 . 1 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是存储数据的实体,是全系统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数据库设计是程序设计的基础和前提,数据库系统设计的优劣将影响整个系统的性能。在数据库体系结构中,数据的层次可分为五层,即字符、数据项、记录、文卷、数据库。数据库是一个范畴内所有文卷的集合,文卷是同种类型记录值的集合,记录由数据项组成,数据项又由字符组成。在变电检修管理系统中,在统一数据平台思想指导下,我们设计了工作票数据库、停电申请票数据库、油务监督数据库、仪表监督数据库、高压监督数据库5个数据库,以停电检修数据库结构为例,设计表单如下,见表1。

3 . 2 在线监测与状态检修的关系探讨

从状态检修的定义我们可以知道,状态检修是以分析设备状态信息,掌握设备状态为基础的,而在线监测采集的信息是设备状态信息中的重要组成,因而在在线监测技术水平发展至高可靠性和高智能化时,将大大推动状态检修的发展。但同样要认识到,并非未安装在线监测装置就不能开展状态检修工作,状态检修其实质是主动掌握设备动态,观察增量趋势,重视历史资料,防止设备发生故障。一部分电气设备自身具备进行数据的监测与分析能力,尤其是微机型继电保护。

基于上述认识,加之目前在线监测技术发展的实际水平不能满足推广应用,且投入大,我们认为在当前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开展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应注重对状态检修总体策略的研究,慎重开发、研究和选用成熟在线监测系统,积极推广带电检测工作,加强基础数据管理与综合分析。

4 结语

本文提出的变电设备检修数字化管理系统,充分利用了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强大功能,互联网络技术,及其供电设备的在线监测技术,用现代先进的数字管理模式替代原有的手工管理模式,从而解决了手工管理模式下不可避免的诸如、不能及时发现在线设务的缺陷、设备信息采样不准确、信息传递困难、统计工作繁重等问题,更好地实现了检修公司的各项职能。从供电系统各职能部门,尤其是变电站、配电管理等关键部门,实施变电检修数字化管理系统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因此,应当逐步推广和促进变电检修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实际应用。

参考文献

[1] 许婧 ,王品 .电力设各状态检修技术研究综述[J].电网技术,2000,(8):48~52.

[2] 盛兆顺 ,尹琦岭 .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及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 社 ,2003.

第5篇:电信监管论文范文

电子商务的发展首先是国家的战略,它的发展对经济的促进已经有目共睹,如何发展意义重大,因此需要得到政府的支持和参与,政府要扮演管理者的角色,起到主导作用,同时为发展电子商务提供物质基础和政策支持。无论法律法规、管理还是信用体系的建立,在监管模式中如何各尽其责是关键。

1.1安全监管模式的原则结合当前我国电子商务的特点,监管模式要具有以下特点:监管全面、稳定可靠、判断简便、灵活易操作,综合各方面影响因素,以期将传统的市场监管尺度向网络世界延伸。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比西方国家晚,无论从安全技术还是管理方面都远远落后于他们,因此需要借鉴他们的经验,结合我们自己的特点,在电子商务还未腾飞之时,就能建立完善的安全监管体系,保障电子商务的健康、快速发展。安全监管需要网络安全技术、健全的法律保障、规范的管理体制、良好的群体素质等等。因此模式的建立要遵循以下三方面原则:

(1)通过我国电子商务安全监管的现状分析,首先从理论上研究已有的关于电子商务安全监管的成果,在此基础上结合不断发展的电子商务的特点,提出研究思路和方法,从而为安全监管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2)建立电子商务安全监管模型。研究对第三方支付交易的监管以及电子商务活动中信用问题的监管,然后针对电子商务应用情况进行调研,对监管模型的评价方法和过程进行实证研究,充实安全监管体系。

(3)建立健全电子商务所需要的法律法规,信用资源共享问题、管理部门职能问题以及网络安全问题等,为政府在电子商务管理中的角色定位提供决策依据,为安全监管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1.2以行业自律为主、主管部门监督为辅的监管模式目前我国流行的网络安全监管模式是以行业自律为主、国家主管部门监督为辅。从技术上来讲,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安全手段的不断加强,网络安全威胁在可控范围之内;从监督制度、落实方面来讲,则需要进行深入探讨的;从立法方面看,我国颁布了许多管理办法和暂行规定,如《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自2010年9月1日起施行等等,但是实行方面不尽如人意,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的现象时有发生。国内知名的电子商务平台都是依靠第三方支付来约束交易双方,尽管如此,由于邮寄过程中出现差错等而导致的交易纠纷也不在少数,而投诉管理依靠商务平台经营方,处理的成本、效率和结果都差强人意。交易双方身份难以确认,合同的签订不完善、履行不彻底都是客观存在的难题。要形成安全、可信赖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首先要满足以下监管规则:

(1)对网络上提供的信息进行真实性和完整性(即信用问题)监管。这要求商家提供信誉保证,可以用经济手段作为杠杆,以法律手段作为保障,同时有官方投诉机构作后盾,这样从客观条件上让用户放心消费。现在的投诉主要是向经营管理方(民间机构),由于商家经济所在,对有些投诉的处理不能让消费者满意。这方面的监管需要更有说服力的官方机构出现,政府的监管作用没有突出出来。鉴于此,2009年12月26日国家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并于2010年7月1日起施行。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开展行业信用评价工作,近500家涉及互联网业务的企业率先通过评级,从而在网络诚信建设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2)对交易成功的监管。实体店购物的方便之处在于面对面交流,可以看到实物,交易成功与否可以由双方面谈决定,中间没有其他利益。电子商务则不同,消费者在没收到商品前,主要靠网页上提供的图片、文字和商家的描述来了解物品,达不到眼见为实的效果,这对交易能否成功埋下伏笔。这除了第1条的保证和技术层面的保障之外,还需要用道德和法律进行约束。当前不少电子商务为了吸引客户,承诺七天无理由退换,增加了对交易成功监管的难度。

(3)最重要的是对支付和交易的安全性、可靠性的监管。目前,如何保障支付和交易的安全可靠涉及到技术、管理、道德素质及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从电子商务开始那一刻起,这就是要面对的一个艰难问题,世界范围内无不对此格外重视并努力探索解决之道。这方面的监管除了商家的技术方案,必须由官方提供必要的手段,例如法律、网络警察等。

(4)对用户或商家的网络身份识别的监管。身份识别作为一个研究方向近年来发展迅速,如软件方面口令、密钥、令牌及身份识别系统等技术,硬件方面很多公司开发了身份识别的硬件产品,可谓“软硬兼施”。有了这些技术,监管就有了保障。

(5)对个人隐私保护的监管。这对于我国的形式比较严峻,隐私信息的贩卖都形成了产业链,从通讯到股市,从商场到网络,个人信息泛滥并泄露到社会上,对个人的生活构成了威胁、产生了不良影响。对个人隐私保护的监管任重而道远。

(6)对第三方支付交易的监管。这需要政府出台政策和管理办法,规范约束第三方支付交易的行为,加强对第三方支付平台销售商品的日常监管,建立健全异常网络交易监测机制,强制规定第三方支付企业必须在警方的网络行动中积极配合、协助调查,加强对第三方交易平台网络安全审计的监督,加强诚信机制建设。

2结论

第6篇:电信监管论文范文

关键词 大数据技术;广播电视;监测监管工作

中图分类号 TN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74-0058-02

根据最新的调查数据,在全世界每天会产生大约250亿左右字节的新数据,更有业内公司推断,截止到2020年,数字世界的规模每两年就将翻一番,即数据将以爆炸性的趋势高速增长,而广播电视监测监管工作当中也将随之产生海量的信息数据,传统的技术手段已经无法适应大数据时代。为此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辅助广播电视监测监管工作的落实完成。这是本文重点分析和论述的内容。

1 大数据技术的简要概述

大数据技术指的是通过利用各种网络数据库以及引擎等,使用一种集搜索、分类、分析和学习于一身的技术,借助电子计算机的高速运算,各领域当中专家学者的研究判断和系统自身的不断学习,对事件或与事件相关的事物进行精确分析,同时也能够在一定范围内预测未来。大数据技术能够快速自动对海量的数字信息进行分析,大大削减了人们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同时也彻底颠覆了人们以往对政治经济、健康教育等传统领域的认知,通过搜索引擎或社交软件可以与任何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进行交流与沟通。

2 当前广播电视监测监管工作面临的难题

2.1 业务过于庞杂

现阶段的广播电视监测监管工作当中存在业务过于庞杂的问题,现在已经投入使用的系统就有监听监视系统、广告监管系统、安全播出系统、WAP监管系统等若干系统。不仅服务器数量庞大,而且每一种类型的设备或系统均有一套与之相对应的管理方法,面对海量的服务器使得监测监管工作任务量巨大,而且上层应用接口、流程相当复杂,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广播电视监测监管工作的难度和复杂程度[ 1 ]。

2.2 备用系统不足

当前在广播电视监测监管工作当中,人们过于依赖现有系统以至于忽略了备用系统的重要性,而一旦出现系统和设备故障,将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经过十分复杂的操作才能够恢复成可用环境,备用系统不足也将使得在故障发生时广播电视监测监管工作只能够被迫中断和暂停,严重影响了监测监管的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

2.3 资源利用不均

目前在广播电视监测监管工作使用的各种系统当中,存在主机资源未能充分均衡利用的情况。通常情况下,在部署的轻量级应用主机当中,计算和I/O资源处于闲置状态,而由于每一个业务逻辑都会在固定的主机上运行,因此在业务空档期中存在部分主机闲置的问题,造成大量资源被浪费,系统常常出现重复投资的情况。

2.4 平台升级困难

在硬件不断升级的背景下,用于匹配硬件的操作系统以及数据库环境也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各业务系统经常向新平台移植业务软件并进行升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业务系统的稳定运行。由于尚未统一规划软件版本和硬件配置,使得在后期阶段硬件性能升等出现较大困难。

3 利用大数据技术推进广播电视监测监管工作

在广播电视监测监管工作中运用大数据技术就是建立起一种广播电视监控分析系统,该系统要求以人为主,将大数据技术作为主要的手段,根本目的在于全面提升广播电视监测监管的效率与质量,不断强化其核心竞争力,从而有效为各监测台提供战略咨询和决策支持[ 2 ]。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的广播电视监控分析系统,是在原有各台监控机制的基础上,构建出一个全新的工作组织与工作体系,用以汇总和充分利用所有专家搜集整理的信息,并且对其进行二次加工处理和深入研究分析,最终为决策层和相关部门提供一份极具真实性和参考性的监测监管分析研究报告。

3.1 采集监控信息

在使用大数据建立的广播电视监测监管分析系统当中的采集监控信息模块,将会使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以及互联网搜索和文本挖掘技术对互联网当中的各种论坛、新闻媒体以及微博、微信等社交软件中产生的信息资源进行全方位的整合与利用,尤其是在网络爬虫等监控工具的帮助下,能够主动对互联网中产生的资源信息进行增量采集,并且形成初始的信息库同时可以进行实时更新。不仅如此,该模块还能够采集多语言网站中的信息内容,以便帮助广播电视行业了解国内外敌对势力的动态信息。在全媒体技术下可以采集网页、视频、图片等各种格式的信息,网页与论坛当中的信息也可以分页采集,最终采集到的监控信息将或被存储在数据库当中。

3.2 处理监控信息

大数据技术中挖掘文本和媒体的技术可以重新过滤、排列、分类采集到的原始信息资源,并且通过自动将内码转换成智能模式进行分析和处理监控信息,进而形成“枝繁叶茂”的监控信息树,例如在广播电视监测监管工作当中可以自动生成摘要信息、提取关键词,并且以此为依据分类管理信息数据,或以统计等其他规则进行分类管理,最后构建起一个专有模型。大数据技术同样也支持手动记录信息情报,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加工处理、删除修改。值得一提的是大数据技术中的自动分析功能可以帮助页面完成有效元数据的自动提取,同时过滤许多无用媒体文件,避免浪费下载宽带或下载垃圾邮件[3]。

3.3 分析监控信息

广播媒体监测监管系统当中的分析监控信息模块除了能够对监控信息进行快速分析处理之外,还可以提供检索服务,并且对监控信息进行授权用以完成检索,根据监控信息的实际情况提供相应的信息服务等。特别是在大数据技术当中的知识管理技术能够在快速分析信息之后提供一份格式规范的监控报告以及信息统计图表,以便工作人员能够更加清晰直观的了解监控区域内的信息情况。在监控信息导航技术的帮助下可以对各类信息数据进行多级分类;也可以对监控报告进行管理比如生产、导出或打印;用户可以通过权限限制访问包括监控综合分析报告在内的各种监控信息产品内容;在监控分析报告或互联网重点事件分析报告的基础之上,广播电视行业可以发出相应的预警信息,提醒其他人员对内部产生、传播的违法违规信息进行及时删除和拦截。负责电视广播监控监管工作的人员也可以随时定义和管理监控信息导航树,以便全面深入分析时间之间的各种逻辑关系。

4 结论

总而言之,大数据技术已经成为构建平台、进行海量数字信息分析与存储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项技术,包括互联网网络爬虫、检索信息、挖掘数据等在内的大数据技术可以在互联网环境下对任何事物进行监控,因此在新媒体下的广播电视行业中,运用大数据技术能够从互联网当中获取信息数据,同时快速分析从数据中获取的监控内容,能够从浩瀚如烟的数字信息当中准确锁定已经被传播和扩散的违法、违规信息,并且分析出散布和传播违法、违规信息的人员信息,以便对其进行相应的责任追究与有效管理,净化广播电视环境,维护该行业的和谐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鹏涛.云技术在广播电视监测工作中的作用[C]//中国电子学会有线电视综合信息技术分会、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多媒体专业委员会、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科技委员会战略专业委员会,2015:5.

第7篇:电信监管论文范文

关键词:设备管理;设备管理信息化;电力行业

一、设备管理概述

(一)设备管理的意义

设备管理是一门新兴的管理科学,是在设备维修管理的基础上广泛吸收了现代管理科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果而逐步发展起来的边缘学科。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设备既是发展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又是衡量社会发展水平与物质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设备是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的固定资产总额中,设备一般占到60%-70%,在现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

(二)国内外设备管理与维修体系的发展

设备管理是在设备维修工程学和综合其他学科理论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按照设备管理中维修管理发展历史,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事后维修阶段(BM,Breakdown Maintenance)(1950年前)事后维修是在设备发生故障后进行维修。目前仍然保留这种维修方式。

2.预防维修阶段(PM,Preventive Maintenance)(1950年-1960年)20世纪50年代,人们对设备的磨损机理认识有了更进一步的深入。为使每个机件都达到使用可靠和安全,维修工作就必须在故障发生之前进行,从而形成了以预防为主的维修思想。图1-1所示为设备磨损规律。

3.生产维修阶段(PM,Productive Maintenance)(1960年~1970年)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多采用此维修管理体制,生产维修体制是以生产为中心,为生产服务的一种维修体制,它由事后维修、预防维修改善维修和维修预防四部分内容组成。

4.各种设备管理模式并形阶段(1970年至今)

20世纪70年代,随着英国月一尼斯・巴克提出设备工程学思想和日本在借鉴学习美国生产维修的基础上形成的个员生产维修体制(Production Maintenance)的出现,世界各国在学习其他国家先进设备管理理念基础上形成了适合本国国情的设备管理模式。

(三)设备管理信息化

管理信息化是以发达的信息技术和发达的信息设备为物质基础对管理流程进行重组和再造,使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全而融合,实现管理过程自动化、数宇化、智能化的全过程,充分利用社会信息服务体系和信息服务业务为设备管理服务。

(四)电力行业发展趋势

电力系统是一个由众多发、送、输酉己用电设备连接而成的大系统,这些设备的可靠性及运行状况直接决定整个系统的稳定和安全,也决定着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检修是保证电力设备健康运行的必要手段。

二、电力行业设备管理信息化现状

(一)电力系统的发展

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型变电站的数量逐步增加,对变电站电气设备的可靠性及技术水平要求也日益提高,现阶段国家电力公司正大力推广的电力设备状态监测与可靠性维修正如火如荼的在各地展开。

(二)电力设备故障

电力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主要是对当前设备前期的、潜伏性故障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找出它的故障规律,对这类故障的诊断是目前电力系统研究的热点之一。图2.2即为故障诊断的流程图。

图2.2 故障诊断流程图

无论是常规变电站还是无人值守变电站,在其监控系统中,都需要增加一个在线监测和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用以作为辅助决策手段,进而提高监控能力。要想实现真正的无人值守,需要加入电气设备在线监测和故障诊断的内容,这样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才更加完善和更有效。

(三)电力设备管理信息化现状

1.在线监测与状态维修

检修是保证电气设备正常运行的必要手段,在电力系统中推行状态检修是电气设备检修制度发展的必然选操在分析电气设备在线监测与状态检修的可行性的基础上对状态检修技术的进展进行论述从配电设备测控技术的发展、电力供销体系变革、配电自动化资源的整体优化等3个角度对在线监测与状态检修的技术发展进行了预测。

2.系统工程在设备管理上的应用

系统工程是一门研究总体与全局性的学科,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和科学性的特点。应用系统工程的理沦和方法促进现代设备管理的形成与发展,设备管理必须立足于企业全局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包括计划管理、生产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财务管理、物资管理、劳动管理。

3.离线检测无线传输趋势分析系统关键技术有扩频技术,全向天线,工作唤醒等。

4.结合新的设备管理体制和信息工程原理,提出了在该公司建立设备管理信息北系统的硬件环境设计和软件逻辑结构。

三、电力行业设备管理信息化发展趋势

当前设备管理的主要趋势是,以状态检测为基础,以可靠性维修为中心,以多种维修方式相结合,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维修方式。

(一)设备管理信息化趋势

管理信息化是以发达的信息技术和发达的信息设备为物质基础对管理流程进行重组和再造,使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全而融合,设备管理信息化趋势的实质是对设备实施全而的信息管理,主要表现在:

1. 设备投资评价的信息化

企业在投资决策时,一定要进行全而的技术经济评价,设备管理的信息化为设备的投资评价提供了一种高效可靠的途径。

2.设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评价。设备信息系统的构建,可以积累设备使用的有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评价的信息,利用计算机能够短时间内对大量信息进行处理,提高设备效益评价的效率,为设备的有效运行提供科学的监控手段。

3.设备使用的信息化信息化管理使得设备使用的各种信息的记录更加容易和全而,这些使用信息可以通过设备制造商的客户关系管理反馈给设备制造厂家,提高机器设备的实用性、经济性和可靠性。设备维修社会化、专业化、网络化趋势设备管理的社会化、专业化、网络化的实质是建立设备维修供应链,改变过去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模。可靠性工程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趋势。所以现代设备的发展方向是:自动化、集成化。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有明显趋势。通过监测设备或生产系统的温度、压力、流量、振动、噪声、油勤度、消耗量等各种参数。

四、总结

随着工程技术领域和管理领域中各种先进技术、先进理论和先进软件开发方法的不断出现和应用,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也将在这些新技术和理论的支持下不断完善和进步。本文通过对设备管理发展的历史回顾,当今电力系统设备管理信息化的现状作出了分析,并对未来电力行业设备管理信息化趋势做了进一步展望。未来必定会朝着信息数据库化,集成化,网络化,自动化的趋势发展,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应加强软件方面的开发与应用,未来设备必定会越来越复杂,设备管理与信息工程将会结合的越来越紧密。■

参考文献

第8篇:电信监管论文范文

关键词:作弊 无线电管理 防范

中图分类号:TN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5(b)-0040-01随着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利用高科技作弊和反作弊已成为人们议论的热点话题,作弊手段呈高、精、尖的趋势,而作弊的方式更是隐蔽。目前,我们配备了一定频段的干扰器、屏蔽器、探测器等设备,均可在一定的频率范围内发挥干扰和屏蔽作用,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我们在考场里放置信号屏蔽器,但是它的频率范围只有800MHz~2300MHz,各个干扰器的覆盖面积不是很大,如果将整个学校屏蔽又会影响周围的居民。再者,我们利用技术手段,启用大功率干扰设备,干扰这些信号的传输,考点多,设备少,另外对于合法的无线电台(站)又会造成干扰,可想而知,我们无线电管理部门还是不能完全应付利用无线电考试作弊的,无论是在设备上还是技术上都有一定的差距,虽然是如此,我们无线电管理部门在相关考务部门的统一组织协调下,充分发挥无线电管理部门的技术优势,通过健全机制、加强宣传、采取多种技术手段等方式积极协助考务部门对利用无线电设备考试作弊行为进行严密防范和打击,工作卓有成效。

经过多次的考试安全保障,目前无线电管理部门面临的处境是,其一,现行的国家《无线电管理条例》对非法使用无线电台用于此类活动,处罚力度不大;其二,无线电管理部门没有对销售市场的管理和处置权,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市场全面开放,各类无线电台通信设备随意销售,价格低廉且频率连续可调;其三,无线电管理部门没有人身限制权和入户检查权,查处考场作弊只能从技术角度进行,其力度可想而知。所以,要搞好此项工作:一是新的无线电管理法规尽快出台;面对新形势、新技术、新课题增加新的管理办法;二是必须由公安、教育、工商、技术监督局等多个执法部门配合行动,发挥各部门的特长,理顺关系、统一协调、齐抓共管,效果才能显著;三是应该进一步加强技术力量,层出不穷的作弊手段与作弊方法反而使无线电管理部门有时无以应对,有时只能用采用信号屏蔽、大功率干扰设备,使作弊信号中断;四是要进一步加强无线电监测力量,一般考试作弊都是从考场外传递答案的,无线电监测人员只能从无线电发射源查起,利用无线电监测仪器、仪表和定位技术,查找无线电信号,固然是一种有效的解决办法,而且全国不少城市的无线电管理部门已经查获了多起此类案件。利用高科技技术手段对付作弊并非全策,只是辅助手段,还是要从各个方面来解决。

1 要多措并举,加强宣传攻势

无线电管理部门要制定预防和打击利用无线电设备作弊的宣传方案,预列专项经费,安排分管专人。要利用电视、网站、报纸开辟专家访谈、法规讲座、无线电作弊处罚等专题专栏;采用流动宣传车,标语横幅,传单册子,行业简报等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教育考生自觉抵制无线电作弊行为。定期联合教育、公安等单位,组织重点群体参加学习,专题宣讲无线电法律法规和违法违规处理措施,强化重点人群的守法意识。以高考为例,考前一周和开考前,均向广大考生宣传防范无线电作弊的技术措施和参与无线电作弊的严重后果。强大的宣传威慑攻势,有效地提升了考生的守法意识,遏制了无线电作弊行为的发生。

2 要惩防结合,狠抓源头管理

要注重从源头预防利用无线电设备作弊等违法行为。通过组建无线电联合执法小组,加大执法巡查力度,联合国安、工商、公安、质监、广电等部门,对无线电设备的生产、销售、使用环节进行全程监督、重点监控、随机抽查。对无线电违规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充分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严厉打击非法生产、销售、擅自使用无线电设备的行为,既罚又纠,从源头上防范了使用无线电设备作弊等违法行为的滋生。

3 要加快建设,完善基础设施

要多投入资金更新设备,配备具备数字解调和信号识别功能的监测设备,配备各类无线电频谱分析仪、无线电信号追踪仪、无线电干预系统等。截止目前,我市已建成1个无线电监测控制中心、2座固定监测站、1辆移动监测车和多套便携式监测仪组成的无线电监测网;建设了具备无线电管理台站信息、监测调度功能于一体的远程培训与视频会议系统,为无线电管理、信息监测提供了支撑平台。虽说有这些比较先进的设备,但还是不够的,考试时考点又多,分布地又广,比如说高考,县城分布的也有考点,无线电管理部门根本就无暇应对,对多个考点进行监测根本就不够,无线电管理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为无线电管理工作创造了最基本的硬件条件,能够极大地提高了考试作弊信号源的查找处置能力。

4 要内修素质,注重技术练兵

无线电管理部门要注重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升其岗位技能。监测站除硬性规定工作人员必须要持证上岗外,还要坚持每月提供2次集中培训,定期要举行岗位练兵、技能比武、经验交流等活动。在每次大型考试前进行的无线电安全保障预演中,监测站技术人员要会查找不足、分析重点,有针对性地补充提高业务技能,特别是对考试前后考场周围电磁环境测试比对、可疑信号甄别捕捉、违规信号监听等重点方面。深入持续的技术练兵,能显著提升无线电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针对考试作弊无线电信号的时间短、移动快的特点,监测站技术人员要通过不断实践,总结出一套扩面缩点的干扰源排查方法,大大地提高作弊干扰信号的捕捉能力。

5 要常抓不懈,勤于日常管理

要注重日常管理,坚持群策群力,要发挥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探讨各类无线电作弊行为的新特点、新情况,不断总结提高;优化工作流程,建立健全无线电作弊违法行为处置快速反应机制;要重视考前考场周围的无线电环境数据库建设,对重要部门、重点业务、重要场所、重点活动的无线电频率进行保护性监测,不断充实各类无线电信号频谱特征库,要在考试期间出现的异常信号有很快很准的判断能力。

现在,无线电管理部门无论是从技术手段还是从管理水平切实提升了快速处理考试作弊等无线电违法违规行为的能力,履行了“空中警察”的职能,为创造和谐社会、维护法律尊严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第9篇:电信监管论文范文

摘要:线损管理是目前供电企业普遍的一个技术难点和管理难点。本文通过对线损管理传统方式的分析,指出传统方式难以解决的问题,并结合现代电能量信息采集监控系统的应用提出了线损管理的措施,即建立基于同一数据库平台和软件平台,达到供配电网络的科学优化以及最大程度的降损节能。

关键词:线损管理 电能量信息采集监控系统 降损节能

一、电能量信息采集监控系统

随着电能量信息采集监控系统在全国各地区的开发与应用,目前其基本功能已发展为电力用户负荷监测与控制、用电信息管理、远程抄表等。根据电力营销的需求,还可实现对用户的预购电控制、反窃电监测、负荷预测等。在通信及组网方式上已逐步发展为电话线、光线、GSM、GPRS方式以及它们的组合应用。

电能量信息采集监控系统在数据库结构统一的情况下,拥有了公共的软件平台。读取调度自动化数据、配电管理系统的应用、与营销管理MIS系统的整合使得电能量信息采集监控系统在营销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统一”与“兼容”使得系统的价值进一步展现,如何拓展电能量信息采集监控系统的应用也就更加值得我们思考。

二、线损管理

电网所有组件产生的电能损耗称线损电量,简称线损。众所周知,供电企业的主营商品就是电,线损的高低直接关系着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

从管理角度线损电量可分为:技术线损电量(即理论线损电量)、管理线损电量和统计线损电量(综合线损电量)。

通常情况下,线损计算工作量极大,抄表的不同时性、电力网络数据统计与线损计算分离等给线损分析带来很大的难度,理论线损的计算还需要可靠的历史数据统计,因此线损分析非常纷繁复杂。

三、电能量信息采集监控系统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

供电企业线损管理的始端是电网受电端变电所的关口表,末端是用户电能表。这中间包括高压电网及用户配网。电能量信息采集监控系统的终端安装于变电所,可用于变电所各计量表计的远抄并形成变电所能量管理系统,安装于配变则可进行配变监测形成配变监测系统,结合电力载波技术可实现居民电能表的远程抄表。

1.变电所线损管理

当电能量信息采集监控系统应用于变电所并对变电所内进出线及主变电能表进行监控并远抄后,可实现变电所抄表自动化,并显著减少抄表工作量和抄表费用,并大幅度提高抄表同时性、准确性。实现母线M1\M2电能平衡在线监测,可分时段计算变压器损耗率并监控其经济运行情况,通过系统实现损耗率超标预警。

在整个10KV及以上供电网络(除高压用户)应用后,整个网络损耗的分布将了如指掌,使供电网络优化决策能够对症下药,结合运行方式通过网络优化将损耗降到最低。

2.配网线损管理

当配变安装了配变管理系统并通过集中无线或GPRS等方式形成整个电能量信息采集监控系统的子网终端后,直接供电于千家万户的配变将实现配变运行状态远程监测、自动监测、存储配电变压器的运行数据,进而从技术和管理的角度提高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对典型的配电线路全面安装配变管理终端,用于典型负荷分析、典型线路线损分析,为负荷预测、降损节能改造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持。当对一条线路上所有配变均安装配变监测终端后,与变电所电能量管理系统联网,整条线路的线损状况将同样能分时段进行实时分析。配变管理系统还可以根据电压状况实现无功自动投切,提高配网电能质量、有效降低配网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