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超级工程论文范文

超级工程论文精选(九篇)

超级工程论文

第1篇:超级工程论文范文

 

主要栏目: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其它。

 

投稿要求

(一) 基本要求 来稿要求题材新颖、内容真实、论点明确、层次清楚、数据可靠、文句通顺。文章一般不超过5000字。投稿请寄1份打印稿,同时推荐大家通过电子邮件形式投稿。

(二) 文题 文题要准确简明地反映文章内容,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作者姓名排在文题下。

(三) 作者与单位 文稿作者署名人数一般不超过5人,作者单位不超过3个。第一作者须附简介,包括工作单位、地址、邮编、年龄、性别、民族、学历、职称、职务;其它作者附作者单位、地址和邮编。

(四) 摘要和关键词 所有论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关键词,摘要用第三人称撰写,分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四部分,完整准确概括文章的实质性内容,以15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一般3~6个。

(五) 标题层次 一级标题用“一、二、……” 来标识,二级标题用“(一)、(二)、……”来标识,三级标题用“1.2.”来标识,四级标题用“(1)、(2)”来标识。一般不宜超过4层。标题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各级标题末尾均不加标点。

(六) 计量单位、数字、符号 文稿必须使用法定的计量单位符号。

(七) 参考文献 限为作者亲自阅读、公开发表过的文献,只选主要的列入,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按其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列于文末,并依次将各编号外加方括号置于文中引用处的右上角。书写格式为:作者.文题.刊名年份;年 (期):起始页.网上参考材料 序号.作者.文题 网址 (至子-- 栏目)上传年月。

第2篇:超级工程论文范文

[关键词]超前小导管 注浆 支护 地铁车站

中图分类号:T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3-0359-01

超前小导管注浆支护是沿掌子面外轮廓线,以一定角度(5°~15°)打入管壁带孔小导管(管径为30mm~50mm,长度小于6m),并以一定压力向管内压注水泥或化学浆液的方法[1-2]。超前小导管注浆进入围岩中的浆液,将小导管、小导管注浆加密区和围岩粘结紧密,使之形成一个共同变形体,提高围岩力学性能和防水性能,进而提高隧道稳定性,进一步控制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变形。该法作为一种超前预支护技术,在隧道穿越浅埋软弱破碎地层等不良地段的施工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本文以青岛地铁3号线某地铁车站北站厅的超前小导管注浆施工为背景,对小导管参数、注浆参数等技术参数作了详细介绍。

1、作用机理

小导管超前支护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两方面,即利用自身刚度分散和传递荷载的“棚架”作用和加固土体。其作用机理分析如下[4-5]:(1)小导管在超前支护中主要起到荷载传递的作用。超前小导管的存在,改变了掌子面和衬砌的荷载和应力的分布,将隧道开挖释放的荷载向前传递给掌子面前方的围岩,向后传递给初支,使得掌子面所承受的荷载减少,而衬砌所承受的荷载增加;(2)超前小导管的存在,不仅使掌子面上承受的开挖释放荷载减小,竖向位移减小,而且在纵向对掌子面起到了一定的约束作用,使掌子面纵向位移减小,稳定性增强,防止塌方事故的发生,有利于隧道的安全施工。小导管注浆的目的是改良土和风化岩体的现有性质,从根本上改变岩土的物理化学性,在注浆范围内产生一定强度的胶结体。其优点主要有:比超前锚杆支护能力强大;比管棚灵活经济,简单易行,无须大型机械;比水平旋喷注浆法易控制,对地层扰动较小;没有冻结法的冻胀和融沉现象。

2、工程背景

地铁车站服务年限通常不低于100年,对支护和防水的要求极高,因此,要求围岩完整性较好。青岛地铁3号线某车站北站厅拱顶围岩为中风化花岗岩,距离强风化花岗岩带约3m,围岩整体性较差,裂隙较发育,且含有裂隙水,围岩等级Ⅳ级;中部为中风化花岗岩,围岩等级Ⅲ级。因此,必须对拱顶部分围岩裂隙进行充填加固,以期充填拱顶围岩裂隙,提高围岩完整性,控制裂隙水,减少地表沉降。工程施工中,大量采用超前小管道注浆施工工艺,取得了显著经济技术效果。本文以北站厅进洞处超前小导管施工为例介绍主要工艺。

3、小导管参数研究

3.1 小导管直径

小导管的直径受断面形状及尺寸、地下水、隧道地质条件、地形和注浆浆液等决定。现有施工经验表明,一般情况下小导管是由钢管制成,直径在32mm-60mm 范围。若直径大于60mm,则缺乏灵活简易,不利于其钻孔和打入,同时费用提高幅度大;若直径小于32mm,则无法起支撑梁作用,同时浆液通道变小,注浆压力变大,不利于注浆。考虑到本工程拱顶围岩等级基本为Ⅳ级,本工程选用直径32mm的钢管为小导管,壁厚3.25mm。

3.2 小导管长度

小导管的长度与隧道掌子面土体的坍落高度和坍落角度有关。小导管长度可按下式计算:

(1)

式中:为小导管长度,m;为围岩的坍落高度,m;为围岩的坍落角度

值主要提现掌子面的稳定性,值越小说明隧道自稳能力越弱。当值确定时,越大隧道坍塌可能性越大,一般情况下掌子面土体坍落角度。由上式计算,小导管的长度一般取3m-6m,隧道围岩稳定性较差时取大值,反之取小值。经计算,=2.0m,考虑安全富余系数及爆破循环进尺,本工程取值为3.5m。

3.3 小导管上注浆孔间距及直径

同大管棚注浆孔布置类似,本工程注浆孔的直径为l0mm,孔间距150mm,呈梅花形布置,钢管尾部不钻孔的止浆段100cm,端头预留Φ8加劲箍。

3.4 小导管外插角

小导管注浆半径决定的其注浆加固厚度。小导管的注浆半径则是根据理论计算和现场试验确定,小导管外插角度则是由注浆半径和小导管长度确定。根据公式(2)可知:

(2)

式中:为小导管外插角;为注浆半径,m;为小导管长度m

一般工程中小导管的注浆半径为0.3m-1.0m,小导管长度为3m-6m,则由上式计算外插角一般在5°~10°。本工程中小导管长度3.5m,注浆半径0.5~ 1.0m,故小导管外插角为8°~16°,为方便现场施工,外插角设置为10°~15°。

3.5 小导管间距

工程条件决定小导管的径向间距。当隧道围岩稳定性差时,采用密排布置,一般间距取小导管直径2倍;当隧道围岩稳定性好时,小导管间距取0.3m(具体数值根据实际情况选取),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1m。考虑到本工程的围岩等级基本为Ⅳ级,故小导管径向间距设置为0.4m,个别区域围岩等级为Ⅴ级时,径向间距缩短为0.3m。

3.6 小导管环向布置范围

小导管的环向圆心角参考公式(3)选取:

(3)

式中:S为环向间距;d为注浆加固厚度;D为隧道直径。

现有研究表明,隧道收敛和地表沉降与加固范围并非线性关系,当小导管加固范围在达到一定值后,隧道收敛和地表沉降控制效果不在明显减小。因此,小导管注浆加固范围存在一个最优值,此值由小导管注浆加固效果和经济效益综合决定。通过工程经验及研究表明加固范围120°时为最佳加固范围。本工程以此为依据布置。

3.7 浆液参数

浆液参数主要包括浆液类型、注浆压力、单孔注浆量等。目前实际工程中水泥浆液和水玻璃浆液应用最为广泛。本工程选用水泥浆液注浆。注浆压力上限为不破坏隧道围岩、不引起地表变形、邻近构筑物受到影响,下限为达到注浆设计范围,且不影响施工速度。本工程注浆压力为0.5-1MP。单孔注浆量依据公式(4)选取:

(4)

式中:Q为单孔注浆量;R为注浆扩散半径(m);L为小导管长度(m);n为围岩孔隙率(%);为浆液填充系数;注浆材料损耗系数,一般取0.1左右。

根据上式计算可知,Q=0.01~0.03m3。具体单孔注浆量结合工程实际调整。

4、结论

本文依据理论技术与现场试验,确定了超前小导管注浆参数。借助地质雷达扫描成像,对注浆范围内的围岩裂隙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拱顶形成密实的注浆区,基本无裂隙,基本满足该车站支护要求。

参考文献

[1] 王铁男,郝哲,杨青潮.超前小导管注浆布置范围对地铁隧道开挖的影响分析[J].公路,2011,05:222-227.

[2] 刘运生,董敏.超前小导管参数对超前支护的影响分析[J].都市快轨交通,2013,01:97-99.

[3] 王建鹏.隧道超前小导管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D].郑州大学,2009.

[4] 孙亚朋.超前小导管在隧道开挖过程中支护机理的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6.

[5] 闵书.隧道超前小导管注浆预加固数值分析[D].重庆大学,2013.

第3篇:超级工程论文范文

关键词:脉动负载;混合储能;蓄电池;超级电容器;单极点单零点

引言

随着化石燃料的短缺和环境的恶化,人们越来越重视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光伏系统以其分布范围广、无污染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在实际运行中,光照强度多变,光伏出力并不稳定,为了平滑接入电网或供给负载,需要配置储能系统。

蓄电池由于技术成熟,大量地运用在光伏系统中。但由于其常处于充放电小循环中,影响了使用寿命,且为了满足脉冲负载的要求需要配置更多的容量。超级电容器跟蓄电池性能互补,它功率密度大而能量密度小。将二者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能显著提高混合储能系统的效益。

文献[1-2]理论上论述了混合储能系统的优势,能够优化蓄电池的充放电过程,延长使用寿命。文献[3]对混合储能系统在分布式发电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表明了混合储能系统的有效性。本文对蓄电池和超级电容器通过Boost电路并联的系统进行小信号建模,通过设计合理的补偿网络,使蓄电池恒流放电,而以超级电容器补偿负载的脉动,延长了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1.混合储能系统结构设计

蓄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的连接方式有多种[3],包括直接并联,通过电抗器并联,通过电力电子变换器并联等。直接并联和通过电抗器并联要求蓄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电压相等。而通过电抗器并联则不必要求电压匹配。

本文利用Boost电路将蓄电池和超级电容器并联,可以灵活地配置蓄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的电压等级。

控制系统的目标是在负载脉动时,使蓄电池恒流放电,承担负载的固定部分,而以超级电容器作为平衡能量缺失值的设备。控制结构图如图2所示。

3.结论

本文针对蓄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经过Boost变换器并联的混合储能结构,进行了控制方案的设计,得到以下结论:

3.1单极点单零点补偿网络能有效地实现恒流的控制目标,得到较好的控制效果。

3.2超级电容器-蓄电池并联系统能够解决在负载脉动情况下,蓄电池由于过放而导致的寿命缩短问题,有效提高了混合储能系统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1]Dougal R.A., Liu Shengyi, White R.E.. Power and Life Extension of Battery-Ultracapacitor Hybrids[J]. 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onents and Packaging Technologies, 2002, 25(1):120-131.

[2]Lijun Gao, Dougal R.A., Liu Shengyi. Power Enhancement of an Actively Controlled Battery/Ultracapacitor Hybrid[J].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 2005, 20(1):236-243.

第4篇:超级工程论文范文

关键词:物化;阶级意识;农民工市民化;超越

中图分类号:B08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9-0038-02

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History and Class Consc-

iousness)一书中提出了“物化”(Reification)①理论,表达了对发达工业社会中人的生存困境的文化批判。“这种由商品拜物教所表现出来的物的关系取代和支配人的关系的物化现象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人的活动的结果或人的造物变成某种自律的、并反过来统治人和支配人的力量。”[1]人由生产过程和社会历史运动的自由自觉的主体沦为被动的、消极的客体或追随者。随着物化的日益普遍化和深入,这种物化结构在人的思维结构和生存结构中的内化,即产生了物化意识,即“人自觉地或非批判地与外在的物化现象和物化结构认同的意识状态。”[1]在这种意识下人丧失了批判和超越的主体性维度。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提到克服和消解物化,就应该唤起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觉醒,通过思辨转向实践,实现主客体统一下的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针对当前我国农民工市民化这一进程中凸显出来的农民工阶层在生存模式和思维结构上的物化现象,要通过总体性理论对其进行思维方式变革,重构其在社会变革和历史进程中的主体性地位,确证主体性的彰显对市民化进程起到支持和保证作用,亦能促进农民工阶层的全面发展。

一、卢卡奇的“物化”理论

卢卡奇(1885—1971),匈牙利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被誉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其思想的核心是独创性地强调无产阶级认识现实世界的主体性问题,通过唤起阶级意识觉醒,克服物化现象,实现人的主客体的统一,最终落脚在实现人的自我解放。

1.物化概念

卢卡奇从对商品问题的分析入手形成对物化现象的初步认识,“这种由商品拜物教所表现出来的物的关系取代和支配人的关系的物化现象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人的活动的结果或人的造物变成某种自律的、并反过来统治人和支配人的力量。”他认为,物化是西方工业文明社会中的一种普遍现象。物化在主观方面是指人的非人化和客体化、人的数字化。主体的客体化即人由生产过程和社会历史运动的自由自觉的主体沦为被动的消极的客体或追随者。人的数字化即人的符号化和抽象化,在社会的理性化进程中人并没有像期待的那样成为解放人、确立人在历史中的主体地位,而是在一定条件下人的主体性的失落和人在机械体系中的抽象化。卢卡奇认为,这是一种物化导致的现代人的一种文化困境。

2.物化意识

卢卡奇认为,随着物化的日益普遍化和深入,这种物化结构在人的思维结构和生存结构中的内化,即产生了物化意识,即“人自觉地或非批判地与外在的物化现象和物化结构认同的意识状态”。具体来说是物化的结构逐步积淀到人们的思想结构之中,人从意识上缺乏超越这种物化结构的倾向,从而将这种物化结构当做外在的规律和人的本来命运加以遵循和服从,由此,人丧失了超越和批判的维度。

3.物化的扬弃

卢卡奇认为当人丧失了超越物化和批判的维度,将会形成与物化结构认同的物化意识,这种文化困境将成为人解放自我的枷锁,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主体性地位缺失,人无法得到终极解放。他认为克服和消除物化只能依靠无产阶级本身,使物化中自我客体化的阶级意识上升为主客体统一的自觉的无产阶级意识,挖掘自身发展过程的主体性。

4.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

所谓无产阶级阶级意识,就是指无产阶级对自己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的某种自觉或不自觉的认识。他呼吁阶级意识的觉醒,旨在建构一种实践性的自觉的革命理论。卢卡奇断言:只有无产阶级具备成熟的自我意识——阶级意识,并将之升华为清晰的物化意识,才能实现对物化的超越,以完成历史赋予它的使命。

二、物化意识影响下当前我国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文化认同

以超越和批判的维度克服和消解物化意识,确证无产阶级的主体性地位,是卢卡奇思想的核心和旨趣所在,这一理论对当前我国农民工市民化具有极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农民工市民化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刘传江学者指出:“农民工市民化是基于城乡劳动力两阶段转移的‘中国路径’而提出的理论命题和现实命题。农民工市民化是指离农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克服各种障碍最终逐渐转变为市民的过程和现象。”[2]在我国的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在推进市民化的过程中一系列宏观政策举措如城乡劳动力就业政策、社会保障制度等都极大地推进了市民化的进程。

2.市民化的现状

我国目前有九亿农民,加快城市化建设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课题。加快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题中之义。在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中城镇人口城市化和城市用地城市化趋势已势不可当,但“现有研究普遍表明,城市农民工并没有顺利实现市民化,他们的城市适应水平较低,在城市处于边缘化或底层地位,在城市的边缘性领域或空间里“沉淀”为“外来边缘人口”,绝大多数农民工处于一种“半城市化”,甚至是一种“虚城市化”的状态,这已经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和城镇化发展的“巨大瓶颈”[3]。在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政策不断放宽的大背景下,我国城市中农民工群体的市民身份无法得以确证,无法实现真正的市民化。

3.从物化角度看非市民化文化认同

当前城市化和市民化进程中由于一系列因素包括历史因素,使农民工的生存模式、生存外观和思维模式异于城市化的预期价值目标,在市民化的过程中农民工群体阶层作为推进城市化和助推市民化进程的主体性角色和力量,在现实中却是一个消极和直观的旁观者,缺少主体的参与意识。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农民工群体的非市民化的情感和文化认同主要表现在该群体对市民化工程认同的盲区,对自身群体市民化身份的不自信,对城市市民的一种高贵身份的标签定位,对培养市民素质和文化提升的漠视等等,所有这些导致农民工在市民化进程中不能真正融入城市生活空间,即便业已成为城市人口,但在内心情感纽带上仍存在孤独情感和城市生活排他性的非市民身份的文化认同。从卢卡奇的物化意识角度来看,农民工的非市民化这种文化认同在很大程度上将上升为一种屈从和惯性遵循的物化意识,在这种物化意识的影响下其在推进市民化的进程中缺失主体性的参与,更甚者这种物化意识长期支配和统治着该群体使其难以认识到自身对于市民化进程的主体力量和推动作用,他们仅仅认为城市生活给他们提供了谋生的机会和出路,为了这个目标而貌似甘愿沦为所谓的“外来群体”,甚至破坏市民文化体系和抵制某些政策。从政府城市建设和原有城市市民来看,基于历史遗留的城乡二元格局,在城市建设和管理的过程中以及在市民化建设的政策制定上或多或少烙下身份等级的印记。尤其是城市管理服务部门在执行事务和处理某些事件中表现出的对农民工群体的歧视和偏见,殊不知,农民工群体是城市建设的主力军。这种潜在的情感和文化认同扭曲无疑是导致农民工非市民化的重要因素。

三、超越物化实现主客体统一是实现真正市民化的必然逻辑

农民工阶层是推进市民化进程的主体力量,但在物化意识的支配下其市民化身份存在与预期的相悖,其非市民情感和文化认同无疑成为当前推进城市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内隐性阻力。按照卢卡奇物化理论,对物化的扬弃必须呼唤一种意识的觉醒,产生一种文化自觉,从而实现主客体的统一。

1.从思辨到实践的转换

物化结构和物化意识导致城市农民工的世界和社会历史地位的支离破碎,物化的扬弃取决于总体性的生成,使该群体真正成为推进市民化进程的自觉的和统一的主体和客体。这无疑有赖于其对自身作为“统一的主体与客体的”地位的理论自觉与实践行动。这一自觉和生成的过程不是简单的、轻而易举和短暂的,而是需要现实历史进程的推演和农民工以及政府和现存城市市民的理性的自觉投入。

2.呼唤自觉的群体意识

其一,呼吁农民工群体要在现实的城市生活中自觉地批判地认清支配和统治自身的物化意识,通过积极参与城市生活,遵守城市规章,维护城市形象,共享城市资源,不断地学习先进理念,放开视野,积极主动地融入市民化浪潮,肯定自身群体在推动城市发展和社会建设中的地位,摒弃自身作为所谓城市的“外来人口”的偏见观念,维护自身权益,争做城市主人。通过这种市民文化认同的革命性的自觉的意识来推动自身的解放,使其真正融入市民空间。其二,政府城市建设和城市市民应转变城乡二元对立的固有情感惯性,政策和服务应更加人本化,主动接纳和包容农民工群体的城市建设的参与意识,摒弃偏见,消除情感壁垒,推进整体市民化进程。

参考文献:

[1]衣俊卿.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刘传江.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研究[J].理论月刊,2006,(10).

第5篇:超级工程论文范文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本土化超越国际课改经验学习情境

[作者简介]张健(1955-),男,山东郯城人,滁州职业技术学院职教研究所所长、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主编,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及课程论。(安徽滁州239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滁州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度教学研究重点项目“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改革与创新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YJYZ-2011-06,项目主持人:张健)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9-0020-03

一、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本土化历程与超越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本土化超越经历了一个“引入―推广―超越”的发展过程。

1.引入阶段(2000~2004年)。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最早源于德国,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针对传统职业教育与真实工作世界相脱离的弊端而提出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论。这一理论在德国的“学习领域课程”中得到了应用。“本世纪初,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被零星地介绍到我国,尽管并不系统,但一些核心思想已经被我国职业教育界所接受。”①2004年,教育部与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联合颁发《职业院校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提出了“职教课程开发要在一定程度上与工作过程相联系”的课程设计理念,要求职业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应遵循企业实际的工作任务设计开发课程,由此催生了我国最早的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标志着这一课程形态已在我国落地生根。

2.推广阶段(2004~2007年)。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一经传入我国,就因其全新的课程特质和对学科化课程一系列积弊的解构而受到广泛重视。即课程体系上,从学科体系转向工作体系;课程内容上,从知识导向转向行动导向;课程目标上,从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课程顺序上,从知识逻辑为主线转向以职业活动为主线;课程环境上,从课堂情境转向工作情境;课程实施上,从教师为主导转向学生为中心;课程价值上,从知识储备为主转向知识应用为主,并得到了以姜大源教授为代表的职教专家不遗余力的推广。2007年“工作过程课程”概念首次在教育部《关于2007年度高职高专国家精品课程申报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07]68号)文件中出现:“专业课要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体现基于职业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理念,以真实工作情境中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实施。”2008年高职高专国家精品评选明确把“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作为高职精品课程的评审标准之一,进一步推动了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与开发。同时,也标志着这一课改形态已得到了官方的认可和推广。

3.超越阶段(2009年至今)。随着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改革实践的深入发展,课程设计中逐渐暴露出了单一的工作过程设计与知识点、信息量覆盖的矛盾,单一工作过程与复杂的职业能力培养的矛盾,以及单一的工作过程与培养目标实现程度的矛盾。对此,以姜大源教授为代表的我国职教精英提出了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解决方案。2009年姜大源教授的《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解读》一文,从课程体系设计的系统化、课程设计方法的系统化和课程载体设计的系统化三个层面,对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展开论述,详释了课程载体的意义及其设计原则,系统总结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具有普适性意义。这篇论文在《职业技术教育》杂志“中国职教研究学术影响力报告(2010)”统计中,“学者文献被引频次统计排名”“学者文献被引频次即年统计排名”“论文被引频次统排名(前10名)”三项指标中,均名列第一。“这反映出姜大源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广泛的引用,具有相当高的学术影响力。”②它标志着以此论文为时间节点,产生于外域的“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完成了向本土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蜕变和升华。“工作过程系统化”是对“工作过程导向”的“系统性升华”和“结构性完善”,是国际化向本土化的一种转化,是本土化对国际化的一种超越。

二、国际课改经验本土化超越的策略

1.国际课改经验本土化超越的内涵厘定。杜威认为,经验首先是一种经历的过程,是由现在伸向未来的过程。其实经验除了“伸向未来”的时间上的延续,还包括属地之外的空间上的渗透。同样,国际课程改革经验作为人类课改经历和体验的积淀和凝练,也必然会在国际舞台和异域环境中,找到自己生存和发展的机遇和土壤。但国际经验能否真正在异域他邦落地生根,乃至开花结果,不仅取决于经验的质地和成色,更取决于经验的本土化适应与超越的程度。本土化是通过对国际经验的变造与创新,使之适合本国课程实践需要的一种顺应与超越策略。它的目的在于消解课程壁垒,协调文化冲突,弥合境域差 异,以化为己有、洋为中用。超越是对局限或不足的改进和优化,是对现存状态的臻善与求美。超越的最本质意义在于向着一个更高超事物的升华和提升,是在适应的前提下向着更完善境界的挺进与突破。“适应”与“超越”是事物同一发展过程中的两个方面,超越中有适应,适应中有超越。同时,它们又互为递进:适应是超越的基础和前提,超越是适应的发展与升华,超越又需要适应来维持和巩固。超越的目标总是指向新的适应。③

2.国际课改经验本土化超越的策略。策略是根据变化的情况而制定的行动方式和应对举措的集成。国际课改经验的引入,必然会带来本土课程的变化,应对变化,不是消极地因循株守,而应该积极地制定和寻求本土化超越的策略。

第一,自信激励策略――观念上的超越。自信激励策略是指我们对自身的课程建构要有自信和底气,在学习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要敢于超越和创新。我国的职业教育课程理论研究起步较晚,一直处在借鉴、吸收西方职业教育课程理论的过程之中,这种外向吸收的开放视野当然值得称道,但过于尊奉西方课程思想,也造成了我国职业教育课程研究中自我意识薄弱和本土情怀匮乏,本土化研究备受冷落和少有问津,以至于许多研究从运用的概念、术语,到言说方式、思维方式都存在强烈的西方化倾向,真正结合我国实际的本土化理论研究却凤毛麟角。而问题在于“谁要想将本土知识从支持它们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中抽离出来,谁就等于预判了本土知识的死刑,就等于彻底斩断了它们的命脉”。④到头来,我们的课程自信被遮蔽,课程根基被削弱,课程领域被占领,职业教育成了别国理论的“试验田”。诚然,国际先进的经验必须要学习,但不能把他们的经验当成不变的真理,要放在我们实践的熔炉里冶炼,使之真正成为中国化的课程“真金”。而我们不少人“对于西方的研究成果,出于自叹弗如的心理与迅速赶上他人的急迫愿望,往往模仿与照搬,而非借鉴与选择”。⑤中国的职业教育课程不能只膜拜和附和西方的理论,甚至把这些发达国家先行先试的课程经验,当成我国职教发展的未来的航标而趋从和追随。

第二,反思变达策略――批判性超越。反思变达策略是根据本土化条件和要求,对国际经验进行嫁接性思考,寻求适应性变通的利用和处置方法,目的在于实现批判性超越。一直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在如何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课程路径探求上,从未停止过对国际经验的借鉴的追寻。从20世纪80年代国际劳工组织推出的MES课程(就业技能模块组合课程),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盛行于美国和英联邦国家的CBE课程,这些课程理论都曾被引入我国。但令人失望的是,一方面对国外课程理论的引进如火如荼,另一方面国内的课程实践仍在泥潭中苦苦跋涉,这样的反差皆因本土化的适应与超越“火候”欠缺所致。这也促使我们反思归因,一味移植和依傍没有出路。例如德国的“双元制”职教经验曾被誉为德国经济起飞的秘密武器,“我们虽然推崇它们,却不懂得为它们准备合适的土壤、存活的根本,没能把它们‘化为中国本土的’”。⑥所以“双元制”在我国一直难以全面推开,它启示我们:产生于其他国度的经验,不一定完全适合于我们,不能盲目地移植和依傍国外的课程理论。我们应当遵循的路径是:经验(理论)可以拿来,问题必须土产,理论应当自立。中国的职业教育一定要以本土化策略为核心,立足本土、面向本土剪裁国际化经验,同化和熔铸外来理论和知识,走变达超越之路,构建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课程理论。

第三,调适优化策略――臻善式超越。调适优化策略是针对国际课程改革经验的问题与不足加以本土化改进和完善的策略。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是对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完善和超越,就是调适优化策略的表现。它告诉我们,本土化不是跟在国际经验的后面亦步亦趋的遵从,而是对凸显问题和存在不足的解决、改进和超越,是主动吸收借鉴、发展自我的过程,是不断适应创新,努力超越的过程。“所谓超越,并不是排斥,不是否弃,而是包摄和绽出。”⑦它体现的是课程实践的自我生成性、本土适应性,是在我国职业教育现实语境下的一种改造、熔铸和升华。调适优化策略是基于行动的反思和理论的再构。课程的本土化超越需要结合我国教育实践来检验外来课程理论的成色和效用,在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思考它的优长之处和短劣之弊。而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引入我国的实践,到2009年近10年,已积淀了足够的思考与检验,足以支撑我们完成对它的超越。说到理论再构,取长补短是一种策略,但将自身定位于被补的“短”的层面,似又谦卑有余,底气不足,所以勿宁选择一种扬长补短双向优化策略。正如杨启亮教授指出,与国际接轨,应“扬长补短,采取文化的辩证综合法,侧重于一种既有别于传统又有别于西方的超越型的新文化的养成与生成”。⑧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接轨优化,亦应在吸收中有创新,在创新中有发展,追求视界融合与超越,建构我们自身的课程“身份”和地位。

三、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本土化超越的检视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究竟在哪些方面实现了对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本土化超越,这是我们必须正面回应的。我们认为,这种超越表现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

1.理论上的超越。第一,数量上,是系统集成的,实现了对单一工作过程的超越。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并不重视对工作过程的系统集成,使他沦为单一工作过程的“一指禅”,而非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组合拳”。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一是单一的工作过程覆盖面总是十分有限的,无法覆盖一门课程(学习领域)的全部,学生学到的是残缺的、有所漏失和衰减的知识与能力。二是单一的工作过程只能使学生学到简单的、浅易的入门的能力和知识,无法掌握复杂的能力和知识。因而姜大源先生主张,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不是通过一个而是多个――三个以上的工作过程来进行整体化设计”⑨,这是因为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本身的多样性的。例如,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的故障是多样的、复杂的,不可能用一个情境涵盖所有的问题故障,所以工作过程系统化导向课程学习情境的设计应当是三个以上的复合集成、系统建构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对课程知识点、能力点、信息点的全覆盖。同时,按照能力和知识习得的“频因”理论,也只有三次以上的能力训练和反复循环,学生才能予以掌握。再有,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循序渐进原则,设计三次以上的学习情境,学生才能学到复杂的职业能力和高技能。可见,工作过程系统化导向课程对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超越,是通过系列工作过程――学习情境的设计、训练、完成的联合作用而产生的整体效用和功能,使课程的知识、能力、素质等复合目标在工作过程中得以实现的。

第二,质量上,是范例筛选的,实现了对情境载体选择的超越。比较是优选的基础,单一的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没有比较,自然也就难以竟优博弈、整合优选。而“真实工作情境中的具体任务是非常杂乱的,如果不对之进行概括和梳理,既无法穷尽所有具体事情,也无法获得课程体系的结构”。⑩姜大源先生也说,情境“并非越多越好,而必须具有范例的性质”。系统化的学习情境的建构是需要提炼、筛选的,选出具有典型性的、广覆盖的、可迁移的、可行性的情境,这样的学习情境就是具有范例特征的。这样的范例能够破解、映射类似情境,有利于理解一般的非典型情境中的东西,能够覆盖、整合一般的情境,也能够迁移、建构,从而由此及彼、举一反三。总之,范例化优选的学习情境超越单一的工作过程,旨在使学生从有限的典型事例中主动地获取一般的、本质和规律性的东西,在主动性、生成性和开放性的学习过程中学会探索、学会思考、学会迁移和学会行动,实现在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中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集成。

第三,难度上,是分层设计的,实现了对课程逻辑序化的超越。单一的工作过程导向不存在难度分层和课程内容的逻辑序化问题,只能培养出学生等当划一的能力。而工作过程系统化导向课程则超越了单一设计情境的等一设计,能使学生在梯次递进、逻辑序化的课程情境中学到不同层级的职业能力。这种不同难度层级的工作情境可以分为入门情境、主导情境、自主情境、创新情境。比如“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所设计的家庭网络建构、网吧网络建构、小型企业网络建构和无线网络建构四种情境,就是上述四种情境的体现。入门情境较低级、较浅易、较简单,比较容易上手或完成,它起着引进门的作用,更多的是熟悉了解整个制作过程、步骤的程序性知识,激发学生新鲜体验和学习兴趣。主导情境是典型的、中等难度的,但一定是能培养学生核心关键能力的学习情境。即有了这个项目完成的经验和能力,学生就基本上能够完成行业领域的、一般的、常规的加工任务。自主情境比主导情境更进一步的地方是它的综合性的加强、复杂性的提高,但必须是学生有了主导情境项目完成的经历的奠基、经过努力可以自主完成的。创新情境是更高层次的学习情境,它一般可以是一些拓展迁移性的项目。学生不一定能达到这个层次,但可以去尝试。总之,不同难度情境的项目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不同,获得的知识能力也不同,它们之间是有机整合并在功能上是互补的。

第四,结构上,是焦点和背景转换的,实现了对旧结构的双向超越。焦点与背景结构是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组织的又一结构形态,也是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的一种课程整合模式(如图所示)。

结构A是以理论知识为焦点,职业能力为背景的学科式课程结构模式。这种因循知识论陈规、循蹈学科化旧辙的结构模式对职业教育来说,早已成为众矢之的而备受批判。结构B是职业能力为核心,理论知识为背景的焦点与背景模式。从理论上说,它是正确的,但这一模式只是形式上将职业能力培养摆在核心位置,或者只是口头上重视能力培养,却没有落实的手段和方法。而问题在于,目的靠手段确立,手段靠目的规定,缺乏手段的目的和没有目的的手段,同样是不能实现的。因而结构B只是一种虚与委蛇的结构模式,在实践上并不能落到实处。现行的高职教育能力培养的效果之所以不理想,就是因为课程结构大多被锁定在这一状态。结构C把工作过程系统化导向课程摆在焦点与核心位置,理论知识成为背景性存在。它是一种内在整合结构。工作过程系统化导向课程改革让工作成为结构的焦点与核心,理论知识依附于工作过程,由工作过程所唤醒、激活,或为工作过程而补学、掌握,服务并支持工作任务的完成,这样的结构是完全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的。它超越了学科课程的焦点与背景的倒置结构,也超越了常规职业教育课程焦点与背景的虚化结构,使职业教育课程结构回归到应然的本真状态。在系统化的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设计中,以工作任务为焦点和载体,让学生实际去做、去完成,职业能力的培养也就落到了实处。它是真正属于职业教育的、行之有效的课程结构模式。

2.实践上的超越。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多元超越,已被实践证明是切实可行的。这种超越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出现了一大批工作过程系统化导向课程为改革样板的部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第二,出现了一大批工作过程系统化导向课程改革的带头人;第三,具有负责课程改革顶层设计、指导的部级课程研究会,把握和引领课程改革方向;第四,具有以姜大源、徐国庆为代表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改革的领军人物,同时拥有一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研究者及其产出成果;第五,课程改革实践深受学生欢迎,并且培养出一大批深受社会欢迎的高技能人才;第六,课程改革方兴未艾,越来越多的人不断加入改革行列,必将汇聚成“当惊世界殊”的改革春潮。

[注释]

①徐涵.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2007(4):5.

②陈衍,房巍,郝卓君,等.中国职教研究学术影响力报告(2010)[J].职业技术教育,2010(36):56.

③吴林富.教育生态管理[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29.

④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330.

⑤柳海民.教育理论原创:缺失归因与解决策略[J].教育研究,2003(9):14.

⑥杨启亮.释放本土教学思想的生命力[J].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教育学,2011(6):70-71.

⑦柳士彬.遮蔽与澄明:关于教学场域的哲学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3):55.

⑧杨杏芳.文化的视角与比较教育学的方法论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5):5.

第6篇:超级工程论文范文

中国该不该上马超级对撞机是个专业的科学问题,目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达成共识尚需时日。但笔者认为,科学家们围绕某些有争议的科学问题公开辩论、激烈“对撞”的做法值得提倡。 CERN的大型强子对撞机(图/法新社)

首先,这种“对撞”有助于减少重大科技决策的盲目性。回顾我国的科技发展史,既有“两弹一星”“探月工程”“大飞机”等许多成功的案例,也不乏令人遗憾的决策。决策之所以令人遗憾,主要原因就是上马之初缺乏充分论证。“不确定性”是科学研究特别是前沿基础研究的最大特征,那些耗资巨大、研究前景难言明朗的重大科技项目,上马之初尤其需要充分听取业内专家正反双方的深入论证,否则可能重蹈国外一些大科学工程半途而废或无果而终的覆辙。

其次,这种“对撞”有助于培育健康的科学文化。目前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快马加鞭、经费投入逐年递增、科研仪器日新月异,青年才俊不断涌现,急需补钙的当属健康的科学文化。在科学文化中,最为缺乏的恐怕就是知无不言、充分探讨的科学氛围。由于“人情面子”等原因,一些科学家在科学话题面前选择了沉默,结果要么是伪专家大行其道,要么就是本不该上马的项目匆忙开工、不该结题的项目蒙混过关。只有百家争鸣,才能迎来科技事业的百花齐放。

第7篇:超级工程论文范文

[关键词]超级水稻 育种 高产

中图分类号:S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5-0200-01

1.超级稻的基本概念及特征

超级稻是通过理想株型塑造与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选育的单产大幅度提高、品质优良、抗性较强的新型水稻品种。超级稻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穗型变大、分蘖力较强、株高提高、光合能力强、株型优化、生产量

大。第一,穗型较大。分析表现超级稻品种总体穗型较普通水稻品种大,籼型超级稻品种大多每穗粒数在

150-200粒,超级稻增产因子分析表明超级稻比普通水稻增产主要因子是提高每穗粒数。第二,分蘖较强。

近年来超级稻品种和组合特性观察表现,超级稻品种和组合的分蘖力较强,低位分蘖多,分蘖速度快。第三,株高较高,杂交稻增产主要依靠生物产量的提高,大多数超级稻品种株高有所提高,同时叶面积密度下降,生物产量提高,收获指数较高。第四,养分利用率较高,超级稻氮、磷、钾的生理效率较高。第五,光合能力强,超级稻光合能力强,尤其是生育中后期的光合潜力大,积累的干物质多,后期普遍表现青秆黄熟,从而能制造更多的光合产物并及时向籽粒转运而形成较高的产量。

2.国内外水稻育种研究状况

面对日益严峻的世界粮食安全问题,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日本、国际水稻研究所实施水稻超高产育种即超级稻育种计划以后,中国于1996年正式启动了水稻超高产育种项目。虽然我国的水稻超高产育种起步相对较晚,但是无论在理论基础研究和育种实践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杂交水稻的研究尚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2.1 国外水稻育种研究状况

新世纪,由于生物工程技术应用与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育种业全球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发达国家育种

业面临全球化、产业化、高技术化的发展趋势。美国基本上主宰了基因工程(转基因技术)在育种上的应用,已经在转基因玉米和大豆育种上打破了传统的育种方法,基本上实现了高品质、特用专用、高产量、多用途的转基因育种,实现了目标育种和定向育种。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期,国际水稻所的育种、生理、栽培等学科的科学家合作研究联合攻关,根据水稻形态、生理、物质生产等与产量的关系的研究结果,提出了培育“超级稻”后又称新株型的超高产育种计划。目前世界上美国、日本等国家在水稻育种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而我国在水稻育种方面的优势在于杂交水稻育种研究。

2.2 国内水稻育种研究状况

我国水稻育种业比欧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在第三世界中处领先地位。1996年农业部决定开始组织立项为期l0年的“中国超级稻研究”的重大项目,攻关目标是通过各种途径的品种改良和配套栽培技术体系的搭建和完善。

中国常规稻的超高产育种。我国水稻育种专家黄耀祥院士提出的矮生早长或丛生早长育种计划,主要方法是在矮化、丛化育种的基础上实施“早长育种”思路,使穗数和穗重在更高的水平上协调统一。在这种理

论中,认为矮生早长类型水稻的特点应是在营养生长前期就长出较长、较厚、较大的叶片和叶鞘,相应地提

高了茎秆的粗壮度和叶面积指数,以利于营养物质的大量合成和贮存,为孕育穗大粒多提供物质保证,通过该理论成功培育出了一批理想品种。

中国杂交水稻的超高产育种。我国国家杂交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袁隆平院士提出的三系、二系、一系育种法,把杂交水稻概括地划分为三个战略发展阶段,即“三系法为主的品种间杂种优势”,“两系法为主的亚种间杂种优势”,“一系法边缘杂种优势”,并取得了明显的育种效果,培育出新品种,在国内南方稻区大面积推广达2亿亩以上,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我国三北地区(东北、华北、西北)主要以栽培粳稻为主,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区的科研优势雄厚,培育出的粳稻品种更因受三北地区的自然、气候、地理环境的制约,主攻方向是抗低温、冷害、抗逆、抗倒、米质优并能达到一定的产量水平。

3.超级稻高产栽培研究技术进展

近年超级稻的栽培在全国不同稻区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超级稻示范推广的同时各地根据区域生态特点结合当地主推品种特性,集成一批超级稻超高产栽培技术。湖南研究了“壮秆重穗超高产栽培法”,成功采用壮杆重穗栽培法,运用“稳前攻中促后”的水肥运筹原则,以壮杆大穗和高结实率而获得高产超级水稻育种。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则针对三熟制双季稻生长季节紧张的实际情况,研究出“高中壮”满负荷超高产栽培技术。同时,中国水稻研究所以超级稻协优9308为核心材料,将培育壮秧、宽行稀植、精确施肥、定量控蘖、化学调节、好气灌溉、病虫草综合防治等技术组装配套为“后期功能型”超高产栽培,通过改善根系生长和活力,提高后期物质生产能力,取得了大面积均衡高产,而且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江苏研究集成“超级稻精确定量超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即采用偏迟熟超级稻品种,通过“精苗稳前-控蘖攻中-大穗强后”的栽培途径实现超级稻超高产。安徽研究提出采用生育期适中偏长超级稻品种,通过适当早播、合理稀播培育壮秧增加积温;大田早期迅速创建一个较大的叶面积指数、促进水稻群体尽早进入光合适期,生育中期壮秆强根、延长有效叶面积高值期,生育后期补充营养、湿润灌溉增强群体活力和抗逆性、减缓高效叶面积下降速率以补偿群体光合势的超级稻“补偿超高产栽培”的技术思路。

4.世界超级水稻育种技术展望

我国杂交水稻的研制成功是当代世界农业发展史上的重大进展,使得水稻单产获得了大幅度提高,杂交水稻的大面积推广,创造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为实现我国粮食供需平衡作出重大贡献,同时推动世界其它国家杂交水稻的研究。我国杂交籼稻,从不育系的胞质类型分为野败型、矮败型、冈-D型、K型和印尼水田谷型。目前世界上水稻育种的发展趋势:国际水稻新的育种目标是提出培育“超级稻”即理想的新株型。目前世界上水稻育种实践中仍主要采用杂交育种等常规手段,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各国的育种学家愈来愈广泛地采用基因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用于水稻育种的研究当中,试图将一些控制优良性状的外源基因导入水稻,从而培育出高产、优质、抗性强的水稻新品种。转基因技术在水稻种植领域的成功运用,能够将水稻自身不具有的外源基因导入水稻育种,弥补某些遗传资源的不足之处,丰富水稻育种的基因库,促进了水稻育种的发展。抗除草剂是基因工程最早涉及的利用领域之一,在水稻基因中成功获得抗除草剂转基

第8篇:超级工程论文范文

1岩土工程勘察分级

岩土工程勘察分级的依据是:工程重要性等级、场地等级和地基等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以下简称“岩土规范”)的3.1.1条文说明对工程重要性等级的解释是“《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将建筑结构分为三个安全等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以下简称“地基规范”)将地基基础设计分为三个等级,都是从设计角度考虑的。对于勘察,主要考虑工程规模大小和特点,以及由于岩土工程问题造成破坏或影响正常使用的后果。由于涉及各行各业,涉及房屋建筑、地下洞室、线路、电厂及其他工业建筑、废弃物处理工程等,很难做出具体划分标准,故本条做了比较原则的规定。以住宅和一般公用建筑为例,30层以上的可定为一级,7~30层的可定为二级,6层及6层以下的可定为三级。”《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以下简称“高规”)将工程重要性等级进行了细化并分为甲、乙两个等级,与地基规范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基本相同。反映在规范中的内容归纳有“甲级包括:30层以上或高度超过100米超高层建筑;体形复杂,层数相差超过10层的高低层连成一体的高层建筑;对变形有特殊要求的高层建筑;高度超过200米的高耸构筑物或重要的高耸工业构筑物;位于建筑边坡或邻近边坡的高层建筑和高耸构筑物;对原有工程影响较大的新建高层建筑;有三层或三层以上地下室的高层建筑或软土地区有二层或二层以上地下室的高层建筑。乙级包括以上不属于甲级的高层建筑”。《油气田及管道岩土工程勘察规程》(SY/T0053-2004)指出:油气田及管道重要性等级都为一级。通过上面的叙述发现同样的工程不同规范出现不同的勘察分级。如体形复杂,层数相差超过10层的高低层连成一体的高层建筑在“高规”中定为甲级(即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而按“岩土规范”的规定,勘察等级应为二级。显然在场地等级和地基等级相同的条件下依据规范不同将会出现勘察分级的不同。因此,建议“岩土规范”继续引入“地基规范”的设计分级,并参照“高规”的勘察分级。将工程重要性分级的条文说明按以下理解并划分。一级:30层以上或高度超过100米的建筑;体形复杂,层数相差超过10层的高低层连成一体的建筑;对变形有特殊要求的高层建筑;高度超过200米的高耸构筑物或重要的高耸工业构筑物;位于建筑边坡或邻近边坡的高层建筑和高耸构筑物;对原有工程影响较大的新建高层建筑;有三层或三层以上地下室的建筑或软土地区有二层或二层以上地下室的建筑。二级:不符合一级高层建筑;对变形有特殊要求的多层建筑;高度200米以下的高耸构筑物或较重要的高耸工业构筑物;位于建筑边坡或邻近边坡的多层建筑和构筑物;对原有工程影响较大的新建多层建筑;有一至二层地下室的建筑或软土地区有一层地下室的建筑。三级:6层及6层以下且高度24米以下的建筑。地下洞室、岸边工程、管道和线路架空工程、电厂、水泥工厂及其他工业建筑、废弃物处理工程等的工程重要性等级划分应参照相关的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规定。

2勘探点数量及各类型勘探点比例

“岩土规范”的4.1.20的1条“采取土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的勘探孔的数量,应根据地层结构、地基土的均匀性和工程特点确定,且不能少于勘探孔总数的1/2,钻探取土试样孔的数量不应少于勘探孔总数的1/3”,该规范的4.1.17对高层建筑指出“每栋建筑物至少应有1个控制性勘探点”,但对其它建筑没有指出控制点的要求。而“高规”指出“控制性勘探点不应少于勘探点总数的1/3且不少于2个”。一方面“岩土规范”与“高规”在控制点数量上面存在矛盾,另一方面岩规对控制点比例没有明确,在实际操作中不容易把握。本人认为,在勘探点数量及比例上的处理措施是:勘察等级为甲级的单栋建筑的勘探点总数不应少于5个,乙级的不应少于4个,丙级可适当减少勘探点,密集建筑群的勘探点可相互共用。不同类型的勘探点宜均匀布置,控制性勘探点不应少于勘探点总数的1/3,且对于甲、乙级勘察每栋不应少于2个勘探点,丙级不少于1个。采取土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的勘探孔的数量,应根据地层结构、地基土的均匀性和工程特点确定,且不能少于勘探孔总数的1/2,钻探取土试样孔的数量不应少于勘探孔总数的1/3。

3取样和原位测试的样本数量

“岩土规范”4.1.20-2规定“每个场地每一主要土层的原状土试样或原位测试数据不应少于6件(组),当采用连续记录的静力触探或动力触探为主要勘察手段时,每个场地不应少于3个孔”。在《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手则中》指出“:需要注意的是,该规定并不意味着任何情况,每个场地每个主要土层取6个土样或做6次原位测试就够。合理的数量与场地大小、土层厚薄、土性的变异系数以及场地邻近已有资料的掌握程度等因素有关,应根据具体条件确定”。“高规”4.1.7条规定“每栋高层建筑每一主要土层内采取不扰动土试样的数量或进行原位测试的次数不应少于6件(组)次”。如何理解“每个场地”,若单栋建筑物,每个场地是指该单栋建筑物所在场地,若为二栋、三栋或为一个小区呢?勘察单位大都将每个场地视为一次勘察的范围。土性指标的变异性,用空间场中少数几个点的取样得到的力学性质去预测整个空间场地性质,必然会产生不确定性。点数越少,空间场地越大,不确定性也就越大。所以不考虑一次勘察范围的大小、建筑物的性质和高度,将其理解为每一主要土层的取样数量或原位测试数据大于等于6件(组),就算满足要求,这种理解是不恰当的。尤其是一些勘察单位为了减少成本,在施加操作中,勘察单位往往断章取意,将原状土试样或原位测试数据不应少于6件(组)变成原位测试数据不少于6组,这就更加可笑了。本人针对该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措施是。首先,对能采取原状土样的地层(如:粘性土)应该在规范中明确规定以采取原状土试样为基本控制指标;而对于不能采取原状土试样的地层(如:碎石土)才可以原位测试数据做为控制指标,以土试样作为定名的依据。其次,对于样本数量,应该参照“高规”对样本数量进一步明确,即对勘察等级为乙级及乙级以上的建筑,每栋建筑每一主要土层内采取不扰动土试样的数量或进行原位测试的次数不宜少于6件(组)次;对勘察等级为丙级的建筑,每个场地每一主要土层内采取不扰动土试样的数量或进行原位测试的次数不应少于6件(组)次。采取不扰动土试样或进行原位测试的竖向间距,对勘察等级为乙级及乙级以上的建筑,在基础底面下1.0倍基础宽度内宜按1米~2米,以下及勘察等级为丙级的建筑可根据土层变化情况适当加大距离。当样本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加密勘探点。

4地下水的腐蚀性评价

“岩土规范”12.1条指出“当有足够经验或充分资料,认定工程场地的土或水(地下水或地表水)对建筑材料为微腐蚀时,可不取样试验进行腐蚀性评价”,所谓有足够经验或充分资料是指有专门研究论证,并经地方主管部门组织审查认可,或地方规范规定,并非个别单位意见。12.1.2-4又明确规定水和土的取样数量每个场地不应少于2件《;北京地区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DBJ01-501-92)规定“一般情况下,可不考虑地下水的腐蚀性,但对有环境水污染的地区,应查明地下水对混凝土的腐蚀性”《;上海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08-11-89)规定“:上海市地下水对混凝土一般无侵蚀性,在地下水有可能受环境水污染地段,勘察时应取水样化验,判定其有无侵蚀性”。各地执行各自的地方规定、规范的条文。规范既然有“足够经验或充分资料”的口子,就是岩土工程师应该去充分把握的。岩土工程师应该从场地的环境条件、附近有无污染源(如化工厂)、上游影响范围的环境条件进行全面分析论证,确认为微腐蚀性后得出结论是可以作为乙级及其以下勘察等级的腐蚀性评价依据的;对于甲级建筑甲级建筑应该按规范取样试验论证。最好对不取水样评价的场地由地方勘察单位(可以几个单位联合)整理腐蚀性评价材料,提出建议及其依据,由地方建设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评审会作出结论,再由建设主管部门根据专家的结论形成文件就完全符合规范要求了。比如:桂林本身就是山水甲天下的城市,漓江水质本身就可以接近或达到饮用水的标准,而上游又有桂林市政府保护漓江水质的一系列措施,再依据目前已有的水质分析资料得出“桂林市地下水对混凝土一般为微腐蚀性”的结论是完全可行的。

5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取值

“岩土规范”3.2.2条的表3.2.2-1提出根据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对岩石进行分类,但未明确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是平均值还是标准值。在实际工作中某石灰岩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平均值是65MPa,而标准值是58MPa,于是按平均值划分为坚硬岩,按标准值划分为较硬岩。而在“地基规范”中就明确是标准值。因此,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的取值应该是取标准值。

第9篇:超级工程论文范文

1.考勤履职津贴:全校月绩效工资总额中的1/3按全校在编在岗教职工人数平分,使所有教职工在出满勤、履行自身工作岗位职责情况下平均发放。2.奖励性绩效工资项目 得分 备注岗位工作奖 管理岗位以最高计校级副职 130 中层正职 110 中层副职(含主任助理级) 90 年级长 40 教研组长 20 备课组长(含网管、主办会计、文秘、图书馆助理、卫生室负责人) 5 初中班主任1 36 班级人数50人及以下且教学工作量满初中班主任2 40 班级人数51人及以上且教学工作量满高中班主任1 36 班级人数54人及以下且教学工作量满高中班主任2 40 班级人数55人及以上且教学工作量满专任教师 50 满教学工作量专任教师 25-40 未满教学工作量(按比例计发)职工 50 超课时(加班)

工作奖 正常工作教学量:校级2节;中层高中4节,初中5节;主任助理级高中6节,初中7节;专任教师高中8节,初中10节的课时。超过部分按超课时计。经校长批准的职工节假日加班且无法调休的。职工加班 3.5/天 高中超课时 2.5 /课时 初中超课时 2/课时 早读 0.5次 语文、英语教师晚修 2/次 两操 0.5/天 体育教师教学业绩奖 6月、12月核计省市公开观摩课 30/学期 教育主管部门主办指导(参加)竞赛全国奖 50/学期 教育主管部门主办或联办指导(参加)竞赛省级奖 40/学期 教育主管部门主办或联办指导(参加)竞赛市级奖 20/学期 教育主管部门主办或联办cn刊物论文 30/学期 1000字以上论文全国奖 30/学期 学校选送参赛论文省级奖 20/学期 学校选送参赛参加正式出版社编书 30/本 3万字以上3、扣发规定:教职工不接受学校工作安排导致没事可做者、或工作不称职者、或私自请人顶岗者、或未经准假擅离岗位者不发给绩效工资。

严重影响师德师风的不发给绩效工资,如旷课、旷工、乱收费、体罚学生、被有关部门认定为有偿家教、因教师失职而产生的责任事故、被有关部门认定为违法犯罪行为以及违反计生、综治、安全规定等。监考严重失职,视其情节轻重,扣发30-100元。事假:干部、职工扣15元/半天;教师扣15元/节。病假:干部、职工、教师扣15元/天。干部、职工若无故不在岗,巡查发现扣15元/次;上班迟到或早退扣10元/次。全校大会:缺席扣30元/次、事假15元/天、病假10元/天、迟到、早退10元/次。其他会议:缺席扣10元/次;事假扣10元/天。升旗仪式:无故缺席扣15元/次。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将职工婚假、产假、丧假在规定时间内,其考勤履职津贴照发,其他绩效工资停发。女职工自然流产的,或第一次人工流产的,或因放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