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监理部内部管理工作范文

监理部内部管理工作精选(九篇)

监理部内部管理工作

第1篇:监理部内部管理工作范文

关键词:企业发展;内部会计监督管理制度;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3-000-02

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作为当前企业会计监督管理体系的一个主要构成要素,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不断影响下,其逐渐演变成一项较为全面的会计监督基础工程,做好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管理制度的建设工作能够从根本上减少违法违规现象的发生,对于减少会计信息的失真、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增加财政收入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1]但是,从我国现阶段社会会计监督和国家会计监督现状来分析,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管理仍然存在一定的失控现象,诱发更多会计失真等问题,因此,只有明确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管理制度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才能推动企业顺利发展。

一、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管理制度建设工作的意义分析

(一)企业会计监督体系建设的基础工作

政府部门、企业内部以及社会会计中介机构的相关监督工作时保证企业会计监督工作顺利实施的基础。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审计的监督主要是外部针对企业会计状况开展的一种监督工作,其坚定性和强制性较为明显,企业在这两种监督作用下较为被动,企业内部所实施的会计监督则是为了能够帮助其在市场经济下获得更大发展而实施,和其他的两种监督存在一定的差距,属于主动型、自觉型的一种监督,通过实施内部会计监督管理能够和外部监督共同构成较为完善的一个监督管理工作体系。

(二)减少国有资产出现损失的几率

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过程中,国有企业在经济体系中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并且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凭借雄厚的资金、较大的市场份额以及先进的管理技术或者一定的地位。[2]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国家作为国有股份占据中的最大者,为了能够避免国有资产因为各种不合理的会计计算出现流失现象,进行内部会计监督则显得较为重要。

(三)企业履行法定义务的要求

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会计法》的要求所在,我国现阶段企业内部监督制度依然处在较为初级的水平,因此,企业需要能够针对其具体的会计工作状况做好相关制度的建立以及完善工作,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建立以及完善能够帮助企业获得更大的市场占有份额。

二、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监督法律机制有待完善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影响下,企业的发展建设工作也获得了一定的成就,企业内部管理工作方法若不能够实现与时俱进,沿用传统的方法来进行相应的管理工作,则必然会导致企业无法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求。[3]我国现阶段很多企业选择的会计监督制度概念不够明晰,把企业的审计监督当成会计监督来运行,导致监督管理工作机制较为混乱,没有建立起科学有效的法律约束工作机制。

(二)企业管理工作人员约束机制有待完善

企业各项工作能否顺利进行,主要受到管理和领导阶层做出的各项决策的影响,企业的发展主要是为了获得最大化的自身利益,从而导致个别管理工作人员通过非法手段来获得不正当的利益,进行会计证伪造、做假账、纵容各种会计事项等,这些行为都违反了《会计法》中的相关规定,其非法操作一般都是由企业管理者进行操纵,所以导致管理者的约束机制作用相对较低,阻碍了会计正常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企业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很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建立起合理科学的会计管理体制,缺乏控制制度以及内部监督制度,无法对会计工作进行全面仔细的监督。及时部分企业为了能够满足市场竞争力提升以及社会发展的需求建立起有效的监督制度,但是,当具体状况没有有效进行落实时,就会导致管理体制出现流程化和形式化的发展趋势,监督管理体制的不完善、不健全导致整个会计工作秩序相对混乱,诱发各种的现象。

(四)会计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会计工作人员作为参与企业资金流动的一手工作人员,企业的所有财务、账目、资产等相关信息都是由会计工作人员进行统计。所以,会计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显得较为重要。[4]其中业务能力就表示对资产、账目以及财务等相关信息进行记录、统计以及上报;综合素质则表示会计工作人员的行为准则以及职业道德。在会计工作范围逐渐扩大、企业发展的不断影响下,会计人员数量相对较少,企业在进行会计人员招聘时,可能会主动降低一些硬性标准,招聘一些没有专业知识、相关学历以及会计证书的工作人员来从事日常会计工作,导致企业的人力资源结构受到影响。而且,企业中的管理方法不够严谨,让日常会计工作人员缺乏法制观念和监督意识,自我监督能力相对较差。在“权力至上”的影响下,个别会计工作人员会出现有意造价的现象,这都会给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造成严重的影响。

三、推动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管理制度建设工作顺利进行的措施

(一)制定企业内部稽核制度

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管理制度的建设工作离不开稽核制度的支持,在各项管理工作中,会计管理的作用相对较大。[5]科学合理的稽核制度是保证会计核算制度完整和真实的基础。稽核工作是否能够顺利实施,对于会计核算中出现的各种错误、遗漏或者行为能否及时地资质和纠正,是否能够保证会计工作质量不断提升,减少因为会计工作失误诱发的腐败或者资金不明的现象产生直接影响。稽核制度的顺利建立和落实还需要配备相应的稽核工作人员,所以,工作人员需要对稽核制度中的相关规定进行了解,掌握会计工作内容。包括会计人员之间开展轮值稽查等,从而让企业资产的完整性、安全性能够有所保障,实现财务信息的真实性、透明性,为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经济效益的不断提升做出应有的贡献。稽核工作的顺利进行还能够为企业管理工作人员提供更多有效、真实的辅助资料。

(二)企业会计人员之间进行互相监督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计工作人员出现的原则丧失、贪污受贿、挪用公款以及中饱私囊等问题的出现都会导致其正常发展受到影响。所以,企业需要尽早建立其会计人员监督管理工作制度。首先在会计工作中建立末位淘汰制和轮岗制,前者需要会计主管对工作人员实施定期考核,通过优胜劣汰来提升会计工作人员职业素养以及业务能力。[6]后者的实施则能够减少监督工作人员出现的行为,强化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并且在实际监督过程中深入了解自我本职工作;其次,要能够制定有效的会计会审制度,定期形成会计会审工作报告;最后,需要能够坚持财务主管的正确领导,对会计人员的资产、现金以及账目进行相应的检查,检查其是否存在错报、遗漏等行为。

(三)发挥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重要作用

企业内部审计机构是能够保证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实施力度得以强化的主要措施,内部审计工作包括控制评价内容、稽查会计账目等。审计工作则是根据企业内部相关政策的评估以及审查,对企业项目活动加以核实、审查,其中包括项目的社会动态、市场动向、经济回报、资金投入以及顾客服务等。审计工作的顺利实施能够保证会计获得更佳的效果。会计的阶段性工作集中在资产统计以及账目管理之上,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能够分析企业发展目标以及经济效益,还要能够综合了解企业的社会效益,从而保证会计工作范畴能够得以扩大,为会计工作宏观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提升会计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会计工作人员需要达到综合素质的要求,具备扎实的业务能力以及展业学历。企业管理和领导阶层需要能够对会计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包括业务能力和专业知识培训,从而保证会计工作人员具备良好的工作处理能力。其次,引导会计工作人员形成一定的工作责任感,员工需要能够进行互相监督,对于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上报和解决,强化工作人员的主人翁意识,并养成自我工作监督的习惯。

四、结语

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将会对企业相关活动是否能够顺利进行产生直接的影响,并且是保证企业资金达到完整、安全以及真实的要求所在。我国现阶段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在建立和完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企业管理和领导者要能够选择有效的解决方案,提升内部会计监督管理工作水平,从而保证企业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为公司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唐洋,王秋林,陈慧敏.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对内部会计监督的影响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3,06:107-111.

[2]马珩.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加强与完善[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S2:58-59.

[3]何明霞,刘晔.浅析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J].经济问题,2007, 03:116-118.

[4]高杨. 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的要求与对策措施[J].商业经济,2013, 24:112-113.

第2篇:监理部内部管理工作范文

摘 要: 本文从建立健全完善内部专卖管理监督长效机制角度出发,通过对当前基层内部专卖管理监督机制建设领域内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对不断完善基层内部专卖管理监督机制建设方面进行的有益探索,提出了搞好内部专卖管理监督长效机制的有效办法。

关键词:建立完善 内部专卖管理监督长效机制 思考

从20xx年6月,以国家局下发的《行业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实施意见》开始为标志,一场紧紧围绕烟草行业改革与发展全局,认真解决好“注重自律”课题,努力做到切实维护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维护行业良好形象为重点内容的深入开展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工作活动,迅速在行业上下掀起高潮。经过近二年多的不懈努力,有效解决了许多影响行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深层次问题,全行业科学管理、民主管理、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内部专卖管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同时,在开展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工作实践中,日益暴露出的制度不全,保障不力,机制不活等诸多问题,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内部专卖管理监督机制有效发挥,下面,我结合基层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工作实际,就关于建立健全完善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工作长效机制建设方面,探讨以下自己的几点思考意见。

一、提高队伍素质,建立内部管理监管队伍保证机制

在新形势下,做好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工作,必须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专卖内管队伍,只有抓住了这支队伍,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工作才有保证。一是成立机构,充实力量。各级烟草部门都应及时成立了专卖内部管理监督办公室,按照国家局的要求配足配齐专职工作人员,保证专卖内管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加强培训,提高素质。纵观目前基层县级局专卖内管队伍成分构成,内管人员大都是从长期以来一直从事卷烟外打专卖人员中挑选而进的,普遍存在不精通两烟经营业务,不通晓生产经营环节流程现象,不能“知彼知己”,岂能“百战不殆”。要改变目前这一现状,一要提高内管人员工作“入门门槛,及时从行业内部挑选一批,年富力强,责任心强,业务精湛的人员充实到内管队伍,提高内管队伍整体素质,二要不断强化对现有内管人员培训力度,通过深入开展“岗位大练兵、大比武”等活动,按照“流程化、痕迹化、精细化”工作标准,既要增强对内管人员两烟经营业务培训,又要切实增强各级专卖内管工作人员的监管意识和责任意识。三是建章立制,明确职责,根据内管工作性质,进一步不断完善内管人员岗位责任制建设,建立“职权分明”内管人员岗位责任制,明确内部监管的重点环节和监管方法,解决“管什么,怎么管”的问题;形成“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工作机制,切实提高内部监管实际操作能力和水平,提升专卖内管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强化制度建设,建立完善内部管理监管制度机制

姜成康局长曾经指出:规章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为确保加强内部监管工作持续开展,必须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长效管理机制。两年来的内管工作实践表明,原有一些内部专卖管理监督规章制度暴露出的局限性、不科学性,直接影响和制约内管工作,急需逐步改进,使之更加科学化。因此,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和优化内部流程已成为加强内部监管的一项重点工作,按照“外讲诚信、依法经营,内讲制度、依法管理”的理念,必须对原有各项规章制度和业务流程进行梳理、评价、修订和完善。切实抓住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突出重点,稳步推进,确保了内部监管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通过对原有各项制度逐项梳理,进一步摸清了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设计出相应的业务流程图。在对有关制度的评价过程中,对现行制度、规定和流程,本着全面、实用、规范、科学的原则进行了认真的分析评价。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有关内部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制度规定,完善工作规则和议事决策程序,规范工作流程,建立科学的定期检查、定期报告、案件查处、同级监管以及责任考核制度,内部监管定期汇报制度、部门联系会议制度、案件报告制度、信息交流和通报制度、联合调查和办案制度、内部管理监督定期通报制度、建立举报投诉中心等措施,完善基层单位内部专卖同级监管制度的建设,形成比较健全的制度体系,实现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制度化、规范化、日常化的要求。同时,始终坚持内部管理工作长期化、制度化理念。内部监管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工作,更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精细工作。工作永不停止,制度建设永无止境。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制度建设要求,及时制定和实施本辖区内部专卖管理监督长效机制;强化对两烟经营活动监督做到事前、事中、事后专卖管理监督。做到监督与考核并重,加大监督力度,细化检查细则,切实落实考核方案,从根本上杜绝有章不循,违章不纠的现象。

三、创新工作机制,建立内部专卖管理高效运作机制

要彻底解决目前内部专卖管理工作执行不力,监管不到位的弊病,真正发挥内部专卖工作职能和作用, 必须打破目前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工作的工作体制,建立垂直领导的内部专卖管理监督体系。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国家监察局工作体制改革,将内部专卖管理人员从原单位分离,建立至上而下垂直领导的内部专卖管理监督机构,实行“内管”工作派出机构,下级内部专卖管理工作直接对上级负责,避免内管人员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的尴尬局面,消除许多企业领导的人为干涉,变过去消耗大量人力物力的“自查”变成长期的“检查”,内管工作人员放心大胆全身心投入工作,不再担心“端着单位碗还砸单位锅”,消除各种人为干扰因素,为内管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可以不断提高内管工作执行力,提高工作效率。在这方面我们内管实施的“驻厂特派员”就是成功经验。同时在开展内管工作中,做到“四个结合”,即:坚持内部专卖管理监督与社会监督的有机结合。通过内部制度的建立和外部社会舆论的监督,使不规范经营管理行为明显减少,逐步形成事事有监管、时时有监管、人人被监管的社会监督和内部监管有机结合的监管机制,进一步提高了行业内部的自律能力。坚持专卖内部监管与工作考核和责任追究的有机结合。省、市、县三级局都制定了内部专卖管理监督考核办法,实行定期进行工作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存档,作为对各级局领导干部业绩评定、奖励惩处、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实现内部专卖管理督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确保工作效果。坚持内部专卖管理监督与现代信息化管理手段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现有的信息网络管理系统作用,整合信息网络,统一信息平台,实现内部专卖管理监督体系与业务部门的对接,有效提高内部专卖管理监督效率。坚持内部专卖管理监督与专项整顿的有机结合。要继续和发挥专项治理整顿作用,实现专项整顿和内部管理的有机结合,巩固内部管理工作成果,不断创新内部专卖管理工作新局面。

四、按照上级内管工作标准,建立“职权分明”的保障机制

根据国家局国烟人[20xx]186号文件要求,内部专卖人员数量不少于专卖人员人数20%,内部专卖机构设立多种专职岗位。而纵观基层内部专卖管理工作,基层内部监管机构虽然成立,但纵观基层内管人员特别是在县级局内管人员数量远远未能达到上级要求,存在着人员不足,职责不明,一人多岗等现象,直接影响工作效果。各级领导都应将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工作作为重点,处理好内部专卖管理监督与生产经营关系。彻底改变重经营、轻管理的观念,加强对内部专卖管理监督的领导,强化内部专卖管理监督的职能作用,严格执行国家局作好内部专卖工作有关文献,按照标准,配齐配足内管人员,配备必要的办公设施和交通工具,建立职权分明内部专卖人员岗位责任制,目标考核制、进一步完善各种制度建设,确保人员、制度、落实到位。

五、规范内部监管流程,建立高效运作的监管体系建设

当前基层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工作,普遍存在缺乏科学统一管理程序,制度不全,职责定位不明,监管重点不突出,工作无序,与上级要求的内管工作,监管流程化、突出痕迹化、体现精细化、促进规范化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对此,按照“完善制度、规范程序、严格监管”的工作要求,必须梳理内部管理程序,明确管理监管重点,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

(1)明确重点环节监管。

通过强力实施“四化”管理(监管流程化、突出痕迹化、体现精细化、促进规范化),紧紧抓住两烟经营“关键环节”(合同签订、合同收购、调拨,烟叶加工,卷烟购进、库存、销售、责任追究)等,筑牢“三道监管防线”(事前监管、事中监管、事后监管),不断完善监管程序,理顺工作流程;明确监管责任,环环留下痕迹;严格监管标准,事事体现精细;落实监管目标,全面推进规范,形成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紧密配合、层层落实的专卖内管工作格局。

(2)规范内管流程体系建设。一是明确了各级专卖管理岗位的工作职责。二是制定了专卖管理监督全员工作流程,统一制定相应的文书表格。流程规范细化到了专卖管理每项工作的每个环节,每个流程规范均绘制了工作流程图,并配以相应的工作流程说明、工作表、工作文书、工作操作规范等方面的内容,为行业专卖管理工作提供了统一规范的操作标准。建立以制度为基础,以流程为载体,以痕迹为依据,以精细为目的,制度为纲,流程为目的内部专卖管理流程体系建设。通过流程的执行,在每个工作环节留下监管的痕迹和记录,促进工作达到精细化、标准化、规范化。

(3)完善内管信息化体系建设。一是开发完善软件功能。充分发挥省局级专卖管理模块作用,加快内部监管模块调试运行,将信息化监管手段融入到日常监管的各项工作中,使内部监管工作更加科学快捷地运行。二是狠抓网上日常监管。上级内管办通过信息网络系统,定期抽查各下属单位卷烟营销和烟叶收购数据,发现异常立即提出质询,下达整改通知,责令责任部门说明情况并限期整改。各基层单位直至基层专卖管理所,都严格按照同级监管和网上实时监管的制度和工作流程规范开展工作,并填写《网上实时监管情况登记表》,留下工作记录和痕迹,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质询和整改通知,并跟踪监督整改意见的落实。通过推广信息化管理手段运用,使网上日常监管真正发挥了实时监管、有效管控的作用。三是网上监管和实地核查紧密结合。各级内管部门在日常监督考核中,要经常深入到基层专卖管理所和市场一线,对下属各单位的内管工作进行严格的实地检查考核。

(4)建立科学的内管考核体系。进一步加大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考核力度,对规章制度及流程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做到监督与考核并重,加大监督力度,细化检查细则,切实落实考核方案,尤其对哪些“违者无心”的行为要做到“监督有意”,从根本上杜绝有章不循,违章不纠的现象。

六、全面实施“一把手”工程,完善内管工作领导负责机制建设

第3篇:监理部内部管理工作范文

(一)设置高校董事部门。

高校董事会可以作为高校与政府进行沟通的桥梁,其主要工作内容包括监管高校领导作出经济决策以及开展的经济活动和财务部门工作。其成员可以由高校高层领导、经济学家、地方教育部门代表等组成。另外,构建高校内部审计监督单位可以有效强化对高校财务部门的监控,高校内部审计监督单位可以由董事会进行领导,从而更好的确保高校内部审计监督单位的监督有效性与独立性。

(二)推动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化。

我国政府部门在高校财务管理方面规定高校设立总会计师,但是在大部分高校中,总会计师这一职位并不存在,并且主管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副校长或者副院长也并不一定具备专业的财务管理知识,并且存在管理意识、风险意识欠缺的情况,这是阻碍我国高校财务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的重要因素。虽然近些年我国对高校总会计师进行公开招聘,但是这种形式并未形成一种制度,因此推动高校进行总会计师职位的设置对于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化发展而言十分必要。

二、对高校财务运行制度进行完善

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运行机制的完善体现在财务管理流程、手段以及机构的完善方面,所以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运行机制的完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对高校财务管理机构进行完善。

高校财务管理机构的完善需要以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目标作为依据,同时要考虑到高校规模与发展需求,在此基础上高校可以在明确权责、合理分工的基础上构建能够互相制约、互相联系的财务组织结构。在此过程中,高校可以将财务处作为财务主管部门以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进行领导,并下设会计预算部门、预算管理部门来强化对高校经济活动以及预算的管理。

(二)使用现代化技术对业务流程进行优化。

高校财务工作管理内容包括管理预算、管理资金、管理资产、管理投资、分配职工收入、分析经济风险、分析收益成本等。在这些工作的开展中,通过对信息技术等现代化技术的利用来开发与高校财务管理工作需求相适应的信息管理系统并构建财务信息网络对于财务管理经济效益与工作效率的提高以及传统财务管理工作方式、方法的变革具有重要意义。

(三)对预算管理制度进行完善。

预算管理是当前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所以高校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与执行的有效性直接关系着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能否高效、有序地运行。在全面财务预算管理理念中,高校预算工作主要内容是高校全部的费用收支,对高校财务活动的管理包括事前管理、事中管理与事后管理三个部分。我国高校当前的预算管理制度虽然为全面预算管理,但是无论是事前管理还是事后管理制度仍旧有待完善。

三、对高校财务监督制度进行完善

在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财务监督工作是确保高校财务活动高效、有序、合法开展的保障,同时也是实现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目标的有效途径。在高校财务监督制度的完善中,主要内容包括高校外部监督制度的完善以及高校内部监督制度的完善两部分内容。

(一)高校财务管理外部监督制度的完善。

社会监督与政府部门监督是高校财务管理外部监督的主要形式,从当前高校财务管理的监督机制来看,政府部门监督是主要的监督来源,这主要是因为我国高校在财务管理方面的透明度与公开性欠缺,社会公众并没有了解高校财务信息的渠道,所以社会监督与政府部门监督相比力度要更加薄弱。高校财务管理外部监督的完善首先要从政府部门监督的完善做起。在这一方面,有必要强化对政府部门监督能力提升与整合,从而构建有效且系统的政府部门监督体系。政府部门外部监督的形式包括税务监督、银行监督、审计监督、物价监督以及财政监督,监督形式的多样化确保了监督工作的全面性,但是同时也导致了政出多门这一问题的出现,所以政府部门有必要明确多种监督主体的全责,避免在监督内容、监督时间、监督对象等方面出现重叠或交叉而造成监督效率的低下以及监督成本的提升。另外,为了实现多部门监督的整合,有必要构建联合监督规范,从而让高校财物管理外部监督形成合力;其次,有必要对于财务监督有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我国在高校财务监督方面欠缺具有完善性和系统性的立法,这导致针对我国高校财务开展的监督工作并没有明确的法律地位,并且在监督执行中欠缺法律依据,所以在外部监督权威性与独立性不能得到有效保障的基础上制约了外部监督的成效。针对这一问题,我国可以对发达国家的做法和经验作出借鉴,通过与我国高校实际情况的结合来完善与高校财务管理相关的监督立法,其内容应当涉及到监督主体、监督对象、监督方法、监督内容等;再次,重视高校财务监督的信息化建设也是提高高校财务管理监督质量的必要途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财务监督可以在节约财力、物力、人力的基础上实现工作效率的提高。信息化管理在高校财务管理以及财务管理监督中的应用可以改变传统财务监督中依靠查凭证、查账本的方式。在信息技术基础上构建高校财务管理监督系统,能够推动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税务部门以及银行等部门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在确保监督过程中高校财务信息通畅性的基础上为高校财务信息的、汇聚与处理以及高校财务监督法律法规的完善提供良好的技术平台;最后,社会监督的完善离不开第三方设计的参与,所以高校财务监督工作有必要对第三方设计监督工作进行引入。高校可以委托独立的设计机构对高校财务报表进行定期审计,并对审计结果进行公开,从而实现民主监督效力的有效提高。

(二)高校财务管理内部监督制度的完善。

第4篇:监理部内部管理工作范文

关键词:强化 高校内部财务 监督工作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我国高校建设也在不断推进,办学形式日益多元化,高校经济活动越来越繁杂,其财务管理内容和范围也逐渐扩大。在新时期,高校财务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压力。在当前严峻的财务管理形势下,我国的一些高校由于财务管理不善,高校经费运转出现困难,甚至影响到学校正常教学活动的开展。针对财务管理的这种现状,很多高校都先后行动起来,探索新的财务管理方法,希望通过改善财务管理模式而走出高校财务困境。其中,强化高校内部财务监督就是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举措。其措施包括:

一、提高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监督意识

高校的财务的监督管理,主要有高校的相关领导以及财务部门负责。所以,强化高校内部财务监督首先要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监督意识,使他们认识到内部财务监督的重要意义。具体来讲,在高校领导方面,高校领导自身要增强财务监督意识,不仅要定期、不定期地对学校的财务进行监管,还要大力倡导和支持会计人员对财务管理的监督。具体到财务部门和会计工作人员,财务部门的每一个会计人员都要增强财务监督意识,在日常的财务管理工作中,不仅要做好会计核算工作,而且还要做好财务监督工作,发挥自己的作用,真正落实自己的职责。只有当高校财务管理的所有人员都提高了财务监督意识,才有能把高校内部财务监督工作落到实处,从而提高高校财务的管理水平。由此可见,增强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监督意识是实施内部财务监督的前提条件和基础。所以,针对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人员财务监督意识淡薄的普遍现象,高校要通过宣传、教育以及培训等方式,增强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监督意识,从而为强化高校内部财务监督工作打好基础。

二、提高高校会计人员的素质

鉴于会计人员在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在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如果会计工作人员监督工作得到落实,那么高校内部财务监督将会取得显著成效。所以,为了强化高校内部财务监督,提高高校会计人员素质十分必要。至于如何提高高校会计人员素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加强会计工作人员的法制观念。我国《会计法》规定了会计工作人员对企业或机构内部的财务管理进行监督的责任。所以,会计人员要增强法制意识和观念,在日常的财务管理工作中践行这种使命和职责。第二,增强对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虽然是对每一个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但是,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很多人却不具备这种职业道德素养。比如,在有些高校中,会计工作人员任意改变会计数据,造成会计信息失真,或者、损公肥私,给学校财产和国家经费造成损失等等。这些都是由于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不够,职业道德缺失的表现。所以,加强对高校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增强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也十分重要,有利于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第三,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业务能力是会计工作人员的基本技能要求。

三、完善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在很多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或者没有得到落实严重影响了高校内部财务监督工作。所以,为了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建立健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和体系十分重要。对于高校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完善高校内部控制制度。在财务管理工作中,每个高校都要结合《会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从自身实际出发建立一套比较完备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通过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来加强经济行为的自我约束和调节。

四、完善高校内部财务监督形式和方法

目前,很多高校内部财务监督形式和监督方法存在问题,从而影响了内部财务监督的实施和效果 。第一,在内部财务监督形式方面。正如上文所说的那样,在监督形式上,很多高校内部财务监督都仅仅局限于事后监督,对于事前和事中的监督不够。所以,高校要改变这种单一的监督形式,加强其他形式的监督,从而构建一个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监督的有机整体,建立完备的监督体系。第二,在内部财务监督方法方面。随着我国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的财务管理内容和范围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面对这种形势,高校的内部财务监督检查要向财务监督管理服务转变。在内部财务监督管理中,要加强对财务监督工作的日常监管,要善于把握住财务监督工作的重点,要提高提高财务监督的层次,从而确保财务监督更好地发挥作用 。

五、结束语

高校内部财务监督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高校的长期努力。在加强高校内部财务管理工作中,高校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借鉴其他高校一些先进的财务管理经验,从而制定出一套完备的高校内部财务监督体系,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为高校的发展建设提供资金保障,确保高校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剑.浅析加强职业高校财务管理提高办学效益[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4):38-39

第5篇:监理部内部管理工作范文

关键词:财务监督;经济核算;国有资产;资产管理

内部监督是指依据《会计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本单位内部制定的财务管理对本单位的财务收支、预算执行、财物管理等方面实施的监督,是继国家审计、民间审计之外的另一种监督形式。其目的是为了贯彻实施《会计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单位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增加单位财务管理的透明度,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堵塞管理漏洞,消灭腐败于萌芽状态。

一、集中核算单位内部监督管理的必要性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改革以后,一些单位误认为会计主体发生了变化,认为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及有关法律责任在会计核算中心,故放松甚至放弃了单位内部监督,个别单位一直不重视内部监督。事实证明,实行集中核算后核算单位既有必要又有条件加强内部监督。首先,实行集中核算后核算单位实行了帐实分离,有必要加强内部监督管理,防止帐实脱节;其次,实行集中核算后核算单位从大量繁杂的核算工作中解脱出来,更有时间和精力加强内部监督管理,更好地履行内部监督职能,使财务与管理真正结合起来。

二、集中核算单位内部监督管理的内容

传统的内部监督管理主要是审核支出的合理性、合规性、真实性,真正完整的内部监督应包括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和财务管理的全方位,即资产管理监督、负债监督、收支监督、预算计划制定、执行的监督、财务计划落实的监督等。

(一)资产管理的监督。广义的资产管理包括流动资产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和其他资产管理。长期以来,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中存在观念淡薄,重购轻管、重钱轻物、随意处置、暗箱操作,内部监管苍白乏力,造成大量国有资产流失和长期被个人占用。实行集中核算后资产的财务帐目在核算中心,资产留在单位,实行了真正单位上的帐实分离。单位内部监督的职责就是确保资产帐实相符,对于毁损、流失的资产查明原因。内部监督的范围除了固定资产、货币资金外,还要加强对应收债权的监管,审查应收债权手续是否齐全,拖欠是否超期限,有无形成呆死帐;清点有价证券,是否证实相符等。另外,根据核算中心提供的资产明细表定期逐项清点,对于盘存的资产和接受捐赠、奖励等增加的资产督促即时报帐,纳入单位资产管理,置于财政监督之下。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会计核算中心和单位内部监督机构的共同管理下,内外形成合力,确保单位资产保全、增值。

(二)债务监督。首先,确认单位债务形成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其次,分析债务形成的原因,是否是人为支出控制不力,是收入不到位,还是客观的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所造成等;再次,加强对借债利息的监督,防止高利贷的发生。

(三)收支监督。收支监督历来是比较敏感的,会计核算中心主要对支出的程序和支出票据的合法性、合规性把关,而支出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主要依靠单位财务人员和单位的内部监督机构把关。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收入是否按计划完成;二是支出特别是大宗支出是否有预算计划;三是支出是否真实、客观,如单位没有向上争取项目,就不应有跑项目的费用支出等;四是当年收支是否持平,若有赤字要分析原因;五是当年收支是否全部入帐,是否存在人为控制收支预算计划,影响当年财务真实状况,逃避税务监督。

(四)单位预算制定、执行的监督。有的单位预算不是从本单位财务状况出发,以收定支,量体裁衣,客观认真地制定,而是抱着完成任务走过场的思想,预算年年一个样,纯粹一个摆设。因此,单位内部监督机构应重视预算制定的审核和执行的监督。一是审核预算是否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别是收支情况制定,是否是赤字预算,预算支出是否是保证重点突出,统筹兼顾等;二是预算执行的监督,收入是否按计划到位,支出是否控制在预算之内等。

(五)财务制度执行的监督。单位财务管理制度是单位内部工作人员必须遵守的财务收支准则,是预算计划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内部监督对此不可忽视。首先,要求单位制定一套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其次,要保证制度得以顺利执行,上至领导下至工作人员都要按制度办事。

除此之外,内部监督的内容还有单位财务人员即报帐员与单位财务负责人和分管领导是否实行了回避制度等等。

三、加强单位内部监督管理的主要措施

(一)各核算单位领导要重视。单位领导的重视是做好内部监督工作的前提。集中核算是在会计单位主体资格和四权不变(即各核算单位预算编制程序不变、资金来源渠道不变、资金使用方向不变、资金审批权限不变)的情况下进行的,核算单位领导要明确思想认识,不要认为在会计核算中心报帐就万事大吉,一切责任就在会计核算中心,要明确单位内部监督在任何时候都是不能被取代的,在集中核算的条件下,内部监督更具重要性,更显可行性。

(二)建立完善相应的内部监督机构。建立完善内部监督机构是加强内部监督工作的基础。从目前我省纳入集中核算的情况看,相当一部分单位根本没有内部监督机构,一部分虽有此机构但职能不明确,形同虚设。故有必要建立完善的内部监督机构。明确领导分管,其职能必须独立于单位财务之外,制定好工作计划和目标,经常性开展内部监督活动,撰写内审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单位财务管理的建议,并与会计核算中心加强联系,内外结合共同提高单位财务管理水平。

第6篇:监理部内部管理工作范文

关键词:项目监理部;规范化;管理

项目监理部是监理公司与建设单位签订监理合同之后,为履行监理义务而在施工现场组建的、代表公司监督管理具体工程项目的职能机构。项目监理部由总监理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代表(必要时配备)、专业监理工程师、监理员以及文档管理人员(大中型工程应配备)组成。总监一般由公司任命,其他监理工作人员的数量、专业分工、岗位职责等由总监根据监理规范、合同要求、工程类别、规模、技术复杂程度、监理人员素质等确定。项目监理部成立后,在总监的组织下,以监理合同、施工合同、施工图纸、质量验收规范以及监理规范等为依据,围绕监理目标,监理部成员各司其责,协同开展各项监理工作。

一、目前监理市场存在的问题

我国全面推行监理制度已有十五年时间,目前国家在监理公司资质管理、经营管理、监理人员执业资格考试、注册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各地区监理市场的运行、监理公司的管理以及监理工作的规范化方面已有了长足的进步。然而,由于监理公司和监理注册人员的日益增多,监理市场的恶性竞争和非规范化管理状况也越来越严重。比如,一些监理公司为了节约监理成本,通过减少监理投入(如检测设备配备不足、减少现场监理人员数量和工作时间)、降低监理服务质量(如缩减监理服务内容、派驻缺乏经验的年轻监理人员、减少检查次数)、放松管理(公司对监理人员不认真工作、向施工单位“吃、拿、卡、要”等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等方式维持生存。再加上一些建设单位对监理工作的认识不到位(认为监理工作可有可无,随意压低监理费用,把监理单位仅仅作为自己的质检部门等)和有些施工单位不配合(对监理方下达的通知不理不睬,甚至威胁监理工作人员)等因素,造成监理单位生存环境日益恶劣,监理公司以及项目监理部的工作开展十分困难,管理上也越来越不规范。在这种情况下,工程质量、进度、投资和安全无法实施有效监控。这样的监理管理状况,反过来也加强了人们对监理工作重要性的忽视,造成了监理单位信誉下降和监理取费的日益降低,监理单位生存越发困难,与国际接轨更成为梦想。

为了改变上述恶性竞争所带来的不规范管理现象,笔者认为,除了不断完善国家建设方面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建筑市场的行政管理力度、增强监理公司规模和实力外,还应该大力加强项目监理部自身的规范化管理,有效提高监理服务质量。本文就如何实施项目监理部的规范化管理谈谈自己的看法。

二、什么是规范化管理

规范化管理是对每个被管理者的职位、职权和职责进行合理设置,规定明确的工作标准、运行程序和规范制度,使组织和个人的行为、每项工作都遵循一定的标准和机制运行。规范化管理贯穿于管理活动的全过程。

项目监理部的规范化管理就是通过合理设置监理部的人员数量、专业分工、职位、职权和职责,规定明确的监理工作制度、工作程序和工作标准,把项目监理部各项监理活动全部纳入规范化管理,实现对监管活动的全程管理。

三、规范化管理的基本特点

规范化管理具有四个基本特点。一是结构化特点。即管理系统是有内部结构的,其内部结构由若干层次和功能模块组成。规范化管理不仅要细化、深入到各层次和功能模块,并且要使各层次和功能模块形成一个协调统一的有机整体。二是信息化特点。即利用电脑和网络把各项资源信息(包括活动、记录、成果、设备仪器等)数据化、集成化,便于资源共享和利用。信息化是规范化管理的基本手段和实现形式。三是标准化。即用统一规范的工作标准和操作规程进行管理,使管理过程清晰、顺畅,便于专业化分工和数据化,提高工作效率,确立工作责任。四是制度化。即规范化管理的各个层面和环节都必须按照制度运行,运行体系同时是一个完整的规则体系。

四、项目监理部怎样实施规范化管理

根据对上述规范化管理的概念和特点的理解,结合项目监理部的具体监理工作,笔者认为,要实施项目监理部的规范化管理,就必须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组建结构合理、功能全面、务实高效的项目监理部。首先,要重视项目总监的选拔和任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建设工程监理规范》,项目总监受监理单位法人代表的授权,全权代表监理单位全面履行监理委托合同,主持项目监理机构的工作。项目总监是监理单位在监理工程项目上设置的最高岗位职务,是项目监理部的直接领导,承担相应的行政管理责任,是公司的形象代表,是全体监理人员的表率。总监选得好,才能有效带动项目监理部开展规范化管理。因此,监理公司要选派责任心强、领导能力强、有合作精神、专业知识扎实、监理经验丰富、组织协调能力强和有良好工作作风的总监。其次,要合理配备专业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员。总监应根据工程需要和公司实际情况,按照“持证上岗、结构合理、专业配套、数量合适、职责明确、精简高效”的原则进行配备。如果工程规模太大,还可考虑配备总监代表和专职文档管理人员。

2、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包括监理管理制度和监理工作制度)。监理工作的成功很大程度上靠的是一套完善的制度和模式。监理工作制度化是有效开展监理工作的保障。

监理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职业道德、现场记录、人员交接、信息处理、文件管理、监理档案管理、考勤办法、监理用品管理等方面的制度。这些制度主要是规范项目监理部的人、财、物和管理方式。

监理工作制度是监理人员从事具体监理工作时应遵循的规定和要求。为了制定科学、合理、系统、规范、可操作的工作制度,就需要深入研究项目监理部的监理工作内容。项目监理部的监理工作主要有:图纸会审,编制监理文件,监理交底,施工组织设计审批,开工报告审批,分包单位资格审核,材料﹑设备及构配件检验,施工放线成果复合,工程变更审核和处理,试件见证取样,工序交接检查,隐蔽工程验收,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工程质量事故处理,质量技术签证,签发监理通知,施工进度控制,工程计量,投资控制,工程竣工验收,工程索赔处理,召开监理工作会议,旁站监理,安全检查,编制监理月报,监理日志记录等。为了规范这些工作,每一项监理工作都应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如:文件﹑图纸审核制度,技术交底制度,开工报告审批制度,材料﹑构配件检验及复验制度,设计变更审核制度,隐蔽工程检查制度,工程质量检验制度,工程质量事故处理制度,施工进度监督及报告制度,投资监督制度,工程竣工验收制度,监理日志和会议制度,收发文制度,审批制度,旁站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监理例会制度,月报制度等。

在制定制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集思广益;(2)与公司内部管理制度相吻合;(3)要与具体工程内容、建设单位要求等匹配,具有应变性和灵活性;(4)不断调整和完善。

3、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制度出台后,项目监理部各职能部门、总监、专监以及监理员在执行中遇到问题时要做到一律先按制度执行。若认为制度不合理,可及时向总监反映,由总监考虑是否需要按规定程序进行修订。所有的制度都必须进行有效的督促检查,检查和考核是加强管理的措施和执行保证。因此,还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检查制度和考核制度。通过定期与不定期检查和评价,找出项目监理部工作的不足和优秀经验,采用考核检查表进行标准程序检查和查阅有关记录等综合考核。当然,制度的执行也要考虑以人为本,讲究人性化管理,把原则性与灵活性很好地结合起来。

4、强化目标管理。目标管理是规范化管理的核心。监理工作的目标来自于合同。通过对监理合同和施工合同的深入细致研究,可以明确监理工作目标、任务、内容、范围和步骤,同时对合同所约定的各方的权利、义务等有一个客观、全面、准确的理解和认识,为有效开展目标管理做好准备。同时,也为各项制度的制定提供合同依据。

5、制定各项监理工作的工作程序和工作标准,规范各项监理活动。《建设工程监理规范》中对每一项监理工作都有宏观的控制性的原则和要求。项目监理部要根据这些原则和要求,结合监理公司规章制度和工程实际情况对每一项监理工作进行深入研究,明确目标、内容、要求、实施步骤、参与人员等,并在公司的指导下制定工作程序和工作标准,形成监理工作的流程图和标准体系,使整个监理过程程序化和标准化。

6、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监理工作信息化、网络化。信息化、网络化是规范化管理的重要工具和手段。目前,多数项目监理部都配备有电脑、传真机、打印机、网络等办公自动化设备。监理资料、表格等都可通过电脑填写和汇总整理,项目各方网上联络、文件传输也比较方便,十分便于管理,特别是异地管理。有了信息化的硬件手段,各项监理工作更易实现规范化管理。

7、强化岗位职责,加强对项目监理部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为了统一监理部工作人员的认识,提高监理人员的素质,提高监理服务的质量和成效,总监可配合监理公司定期对监理人员进行培训,在责任意识、服务意识、监理专业知识、监理程序、监理技能、监理规范、验收规范、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对监理人员进行专题培训。而且,按照公司的奖惩规定,定期对监理部工作人员进行考核,包括目标考核和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与工资、奖金等挂钩。通过这些措施,使监理部人员更加重视和实施规范化管理。

8、加强沟通,取得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的支持和理解。在工程施工中,要使规范化管理能够真正得到有效实施,仅靠监理部自身是不够的,还需要得到监理公司的支持、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理解与配合。监理部要把规范化管理的目标、要求、实施方案、具体措施等与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充分沟通,取得他们的支持。

9、加强监理部办公室形象、工作人员用语、着装的规范化。监理部办公室墙上要张贴公司资质等级证书、营业执照、监理部组织机构图、总监工作职责、专监工作职责、监理员工作职责、监理工作总程序、旁站监理部位表、材料和试件取样送检计划表、晴雨表等文件资料,办公室内干净整洁,桌椅、资料摆放整齐,文件归档规范,安全帽挂设整齐等。工作人员用语礼貌、文明、专业,着装统一、干净、整洁。这些方面的规范化可以提升公司的形象,展示公司的实力,增强公司的信誉,为公司以后承揽监理业务打下基础。

第7篇:监理部内部管理工作范文

根据《xx省烟草专卖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内部专卖管理监督检查工作的紧急通知》(x烟专【2006】xx号)的要求,我局对xx县营销部2006年以来的经营业务进行了全面、逐项、细致的自查,现将在自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措施汇报如下:

一、存在问题。版权所有

1、部分人员对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工作的认识还不高。还存在重外打、轻内管的思想观念,这主要表现在专卖管理监督工作中具体工作落实、检查工作不深入、不细致。

2、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制度的制定与执行尚需进一步规范完善。区局在制定和完善自查方案,充实工作人员,明确自查方法和工作流程,细化自查内容等方面没有完全达到市局内部专卖管理监督规范化的要求。

3、内部专卖管理监督检查过程不到位,对自查工作的开展情况、自查的问题和自查的结果等痕迹资料重视不够,相关的文字、表格和图片资料不够完善。

4、xx县营销部在今年的1月、2月、7月、8月仍然有超“351”供货情况发生。

二、整改措施。

1、加强领导,健全机构。我局(营销部)先后成立了专卖内管领导小组、自查小组和复查小组,由局长(经理)xxx任组长,副经理xxx任副组长,成员分别由各科室、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开展具体的专卖内管检查工作,并逐级建立责任制,把内管的目标、任务以岗位分解,充分发挥岗位职责,责任明确,实施有效内部监管,对弄虚作假、有问题不整改,走过场,自查不作为等问题,分清责任,严肃处理,充分发挥内部管理监督机构的职能作用。

2、进一步建立和规范制度建设。我局制定了《xx县烟草专卖局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实施细则》、《xx县烟草专卖局内部专卖管理同级监督制度》、《xx县烟草专卖局内部专卖管理监督教育培训制度》、《xx县烟草专卖局内部专卖管理监督举报制度》、《xx县烟草专卖局内部管理监督案件移交制度》、《xx县烟草专卖局内部专卖管理监督报告制度》、《xx县烟草专卖局内部专卖管理监督责任追究制度》、《xx县烟草专卖局内部专卖管理监督案件查处制度》、《xx县烟草专卖局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定期检查制度》、《xx县烟草专卖局内部专卖管理监督考核办法》等一系列制度措施。形成行业制度、同级监管制度、内部控制制度三位一体的内部监管制度体系,真正做到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

3、加大宣传和社会监督力度。加强内部监督管理的宣传工作,增强广大干部职工对此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对违纪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典型案例进行曝光,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完善投诉制度,形成上下结合,内外结合监督机制。同时树立先进典型,对在内部监管工作中出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及时给予表扬,大力宣传好人好事,在行业内营造良好的政治氛围。版权所有

4、坚持定期考核和日常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企业内部生产经营行为、管理行为实行每月和不定期地进行自查,采取听取汇报、查阅有关文件和工作记录,逐笔清理、核实,发现问题及时制止或边整边改,促进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日常化。

5、定期开展教育培训工作。我局将加大对内管工作人员和业务人员的培训,并做好培训文字和图片等痕迹资料的记录和收集,确保教育和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

6、进一步做好痕迹化管理。每月进行内部专卖管理监督检查后要及时进行通报,按要求将生产经营所涉及的业务数据、统计报表、合同、审批手续、财务凭证、烟草专卖品准运证等相关资料、文件存档备查,确保内管工作相应的资料齐全、装订规范。

第8篇:监理部内部管理工作范文

摘要:在阐述了电厂内部监理的相关概念之后,分别从掌控工作进度、确保机组大修质量、节约电厂日常生产成本、体现监督工作的公正性和促进整个检修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五个方面,探讨了电厂内部监理在机组大修中的作用。关键词:电厂内部监理;机组大修;作用中图分类号:TM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90305021 电厂内部监理概述“监理”的概念可从“监”和“理”两个层面来理解。“监”就是监督、约束,即发挥约束的作用,“理”就是协调、理顺,即对一些相互协作和相互交叉的行为进行周理,避免这些行为之间出现抵触的现象。电厂内部监理是指从电厂内部选的监理人员,依据相关行政法规和技术标准,综合运用经济、法津、行政和技术等多种手段,对电厂内部工程建设参与者的行为以及他们的责、权、利进行必要的协调与约束,从而保障电厂的相关工程建设井然有序,顺畅运转,从而达到电厂工程建设得预定目标。电厂内部监理和独立第三方监理存在如下两点主要区别,第一,工作性质不同。在行政关系上,电厂内部监理归电厂管辖,而独立第三方监理则不归电厂管辖。第二,工作目标不同。内部监易于充当裁判和运动员两种角色,在具体监理工作中容易出现倾向性,体现的是其所属电厂得利润最大化。而独立第三方监理是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在保障电厂合理利润的前提下,在基于公正的理念下更加体现出监理的力度,从而实现监理效果。通过电厂内部监理和独立第三方监理的比较可知,在电厂内部建立运转高效的内部监理制度,还存在着许多阻力,一是要理顺长期存在的电厂内部行政管理关系,二是需要电厂高层领导的大力支持,三是要通过运用良好的人员筛选机制,使技术能力强、管理经验丰富、工作态度严谨的内部监理人员脱颖而出。监理制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改革开放至今,三资工程逐年增长,国外大量专业化、社会化的监理公司和咨询公司的专家们均按照国际惯例,受业主委托或授权,对工程建设进行管理,体现出反应速度快、工作效率高的众多优势。这对我国诸如电厂等传统的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是个巨大的威胁。要使电厂工程建设管理工作降本增效,就有必要在电厂内部培养一批电厂内部监理人才队伍,并在如下几个方面,体现电厂内部监理职能的作用。2 能够有力地掌控工作的进度第一,对于很多电厂而言,以前的很多机组大修工作一般都依据检修规程进行,大修项目随意性大,常常出现漏项情况。可以在机组大修之前,先编制出详尽完善的机组大修作业指导书,再通过在电厂建立内部监理制度,并由监理工程师结合工程实际,从管理、组织、技术、成本等各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在有效掌控大修进度的前提下,确保施工方案在技术上可行、工艺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符合国家有关施工规范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从而确保整个工程质量。第二,内部监理人员有权对机组大修作业指导书的整个执行情况进行全过程跟踪,对确实不便处理,又不影响设备安全运行的项目,可以按规定办理暂缓处理通知单,由电厂总工程师签字认可,这就可以有效杜绝漏项事项。3 能够有效确保机组大修质量要使机组大修工程质量得到有效保证,内部监理应该着重针对机组大修过程中的人、材料、机械、方法、环境等五个主要方面进行全面监督管理。第一,在施工过程中,每一名内部监理人员工程师都需要做到“五勤”:即眼勤、手勤、腿勤、口勤、脑勤,从而对机组大修项目进行动态质量控制。对于重要部位或有特殊工艺要求的部位,就需要监理人员在机组大修过程中,通过全天候跟班来进行密切旁监,一旦发现问题,就应该及时要求整改,从而消灭不必要的质量隐患。第二,内部监理人员通过现场巡视,实地测量机组大修数据的测量和结果控制,尤其要重视通过所测数据来评定等级,一切以数据说话,并以此判断工程质量和结果,从而克服以往按经验办事的传统方式。3.1 能够节约电厂日常生产成本内部监理人员通过其较高水平的技术、丰富的大修管理经验,对设备性能的深入了解以及认真、负责、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作风,可以使绝大部分的项目大修质量得到事前或事中控制,如此一来,至少可以从三个不同的角度降低了电厂的日常生产成本。第一,可以保证机组大修的工作质量,高质量往往意味着日常工作的有效性,同时也意味着电厂的成本节约。第二,大大减少了返工次数,在监理运行过程中的增量成本小于为电厂节约的增量浪费时,或者节约了电厂日常不必要的成本开支时,就能够降低电厂日常生产成本,从另一个角度增加了电厂的效益。第三,可以大大缩短项目维修时间,即节约了电厂的时间成本。3.2 能够体现机组大修监督工作的公正性第一,在电厂建立内部监理制度,并保证其运转有效的一个重要前提在于,要赋予内部监理人员在行为上的相对独立性。对于专门从事电厂大修工程监理和相关技术服务活动的内部监理以及被监理项目及其相关工作人员来说,两者的工作关系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也就是说,要确保内部监理人员的个人得失和利益与被监理项目的相关利益无关,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内部监理人员以“公正的第三方”的身份,按照独立、自主的原则开展大修工程监理活。第二,内部监理人员为了履行工作职责,并提高自身的监理权威性,就必须严格按照相关制度要求,认真执行检修规程和规范,尽量杜绝各类检修质量下降情况的出现,在这一要求下,要赋予内部监理人员在不受其他各种干扰因素影响的前提下,具备敢于提出问题的权威性,这就离不开电厂高层领导的支持。3.3 能够有效带动整个检修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如前文所述,内部监理作为一个“独立的第三方”部门,从人员构成的情况来看,他们一般具有深厚得理论水平功底,相对丰富的大修现场管理经验,并通过不断积累机组大修监理经验获得了累积性的故障捕捉和探寻能力,由此不断提高他们对有效的监理方法和最新的检修工艺能力。由于内部监理人员具有上述能力,这就自然而然地激发了电厂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提高自身管理能力、理论水平和技术操作水平等各方面欲望。在监理人和被监理人的双向正反馈中,双方的机组大修能力也就能够不断得到强化,这样就保证了电厂的整个检修水平的持续提高。参考文献[1]龚秋霖.电厂化学技术监督模式的探索与发展[J].华东电力,2009,(3).[2] 张晓京.华能国际:攻坚克难 保持领先――访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国跃[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9,(1).[3] 何铁光.电厂建设的安全监督管理[J].电力安全技术.2009,(1).

第9篇:监理部内部管理工作范文

内部审议的存在和改变都是依据内、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金融机构由于其自身经营的特点,在社会中属于相对高风险性行业,在此所说的并非是从业人员人身的安全,而是国家、企业经济利益、商业发展的风险性等因素,这决定了在日常管理运营过程中,金融机构需要拥有相对其他行业而言更加严格的监管系统。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金融行业越来越多的参与到国际金融市场中,因此金融机构在工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风险也与日俱增,完善的监管制度、必要的监管手段是必不可少并且尤为重要。本文以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例子,根据我国金融机构内部审议监管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阻碍,尝试性的分析并且寻找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

金融机构;内部审计;审计监管

一、金融机构内部审计监管概况

审计监管是国家金融监管体系的组成部分,其基本目标是维护银行业的安全稳定和竞争高效,建立及时、准确、真实、有用的信息披露系统[1]。监管政策与金融机构的内部审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监管政策的变化会直接改变金融机构的日产经营管理方式,间接性的改变内部审计的发展。但如果确山监管政策,很多管理弊端(例如人性的丑恶面)便会浮出水面。金融机构审计的监管不仅仅体现在对财务运作、运营资金使用和管理这几个方面,同时对有关于社会整体经济发展趋势进行审计监督也是其监督内容。银监会针对金融机构的内部设计监管工作需求,制定并颁发《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审计指引》,这是指导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设计活动的第一部“根本大法”,对于提高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审计独立性、有效性和权威性具有重要作用[2]。

二、诸多问题阻滞监管工作

审计监管工作是作为预防金融机构的风险事件的法身而存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能够发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不利于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阻碍了监管工作的有效进行。

(一)审计监管从业人员不足金融机构属于一种专业技能要求较高的行业机构,其从业人员应当具备丰富的知识技能。这里所说的审计监管从业人员不足,指的便是这种拥有专业技能、拥有国家承认的相应的专业从业资质的人员。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审计署所拥有的从事审计的人员数量明显不足以监管所有金融机构,在从业人员数量不足的情况下,其专业素养和技能也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这个问题是比较严重的问题,这会使得合理的监管系统没有办法被发挥出它应有的效果。究其原因,我们可以认为是目前机构性编制问题,也可以认为是从业人员市场不完善所造成的。但总的来说,应该是普遍观念问题。审计监管工作是一个复杂、繁琐的工作过程,涉及领域较广,可是目前的审计从业人员缺乏多方位思考问题的能力、知识技能领域不够广、归纳综合运用的能力较弱等问题。

(二)监管方式方法不得当我国市场经济在飞速发展,金融业慢慢扩展到海外市场后,相应的我国的金融机构的类型也不断的增多。不同的金融机构有着不同的经营领域和经营方式,在进行内部审计监管的时候,也应当选择不同的监管方式。如今的金融机构发展态势呈现出一种蓬勃的多元化结构,可是其监管模式却没有跟上发展的节奏,显得有些死板和狭隘。

三、促使审计监管工作顺利进行的有效措施

审计监管工作内容不单纯体现在监督方面,更重要的是管理。监督是单方面的检查,孤立存在,死板并且冰冷。而管理是人性化的沟通和交流,是一种向着有利方向推动的助力。在审计监管工作中,不断的寻找有效的措施,一方面是为了解决已经出现的问题,另一方面是为了预防还未出现的问题。

(一)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培养全方位审计人才在进行金融机构内部审计监管工作的时候,应工作需求,审计监管从业人员除了必须的会计知识作为基础外,还应当知晓机构、企业的管理模式。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这里的能力包括:理解力、判断力、对大批量信息的筛选分离处理能力。同时鼓励培养审计从业人员的创新意识,不断的在审计工作方法、方式上的进行技术性的创新,是促进审计事业发展的良好手段。设立设定监管制度,严格依据规章制度开展监管工作。监管工作包含两种部分,一种是对未发生的风险性问题提前预防,一种是对已经发生的问题进行合理的处理。对风险进行有效的预判,对审计人员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业务考核,目的是促使审计人员不断的学习。在奖惩方面,对于工作成绩突出的审计人员,应当给予公开奖励,鼓励工作积极性的同时在机构内部树立典范;当然对于在工作中出现工作错误、或者失职行为的,也应当严肃处理,正面典型和反面典型的树立能够帮助审计人员提升责任感、提高判断能力。

(二)明确相关审计机构和人员的职责根据《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审计指引》中两条内容,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评价和咨询活动,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3]。对金融机构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责、职能进行明确的定位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为了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相对独立,另一方面是保证审计工作的审计质量。在工作的过程中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内部审计的计划范围进行认真的检查;明确的对金融机构内部审计人员的相关工作职责进行公正的评价;最后,根据金融机构实际所需和未来发展计划,做好内部审计财务预算工作。

(三)针对银行内审部门的监管工作应该得到相应的重视内审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于事无巨细、面面俱到。从工作初始检查内审工作,判断其工作质量是否能够满足银行当前发展所需,分析和发现工作过程中的问题和潜在危险,将分析结论提交到相关部门,一帮助相关部门修改现有发展方案和制定未来发展方案,对内审部门的工作进行整体性的评价,判断其是否能够实现最初设想的效果。在工作过程中所有审计行为进行必要的有效性、规范性的判别。监管部门的工作也并非孤立存在,在工作的方式方法等细节处理上,监管部门可以经常与审计部门沟通交流,已达成合力完成工作目标的效果。

四、总结

综上所述,分析了目前存在与金融机构内部设计监管工作中的问题和潜在风险,同时又为审计监管工作提出相应的、有效的措施。金融业是当代国际市场经济大环境下的核心,在鲜有战争的今日,金融业的触手几乎伸展到有关人们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不得不承认其已经很重要。金融机构内部的自我监督和管理,是维护整个金融行业稳定发展的保障手段,也可以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手段。在工作中,不断的自省,能够不断的发现问题。在这个瞬息万变的行业中,没有完美的监管方法,只有在不断发现问题的同时,不断的寻找合理的措施解决问题并且预防潜在问题的爆发,为我国金融行业的良性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于然.加强内部审计监管防范银行金融风险[J].时代经贸(中旬刊),2008,S8:117-118.

[2]金建康.监管政策对银行内部审计的影响及其对策[J].消费导刊,2008,19: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