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监理安全教育范文

监理安全教育全文(5篇)

监理安全教育

第1篇:监理安全教育范文

关键词:建筑安全;素质教育;安全管理

1建筑安全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安全素质教育是建筑企业开展安全管理的重要理论基础,同时也是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很多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由人为违规操作导致,因此,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素质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避免危险发生的重要措施,有利于营造和谐稳定的工作环境。

2实现建筑安全素质教育和建筑安全管理的路径

2.1全面提高全员建筑安全素质,加强建筑安全教育是根本

实现安全管理的首要工作是将安全生产理念融入到日常工作中,施工单位应综合考量工程人员的安全素质水平,提高建筑人员自身的安全素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安全底线意识和管理理念,从而保证建筑施工的安全性。1)积极开展建筑施工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施工人员要认识到建筑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努力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素质,有效落实安全管理工作。如该工程单位曾举办“生命至上,安全发展”的安全知识竞赛活动,以此来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注重加强施工安全教育的实效性。在施工作业前应当组织施工人员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活动,明确施工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保证施工人员按照规范标准进行施工作业,避免发生安全事故。3)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教育工作。有关人员应当严格把控工程建设中的重点内容和事项,保证相关操作的标准性和规范性,减少问题的发生。此外,还要加强安全示范建筑企业和项目工地活动的建设力度,通过安全示范企业的模范带头作用来提高施工人员对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进而保证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

2.2全面提高全员建筑安全素质,强化制度管理是保证

1)完善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制度的相关要求,并以此为基础来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素质。通过对以往建筑施工事故的调查研究中可以看出,安全事故的发生与施工人员安全素质能力的不足有着直接关系。因此,企业应努力完善相关的管理机制,构建合理的安全防护网络。通过制度和管理的强制约束,使施工人员从被动遵守逐步转化为自觉执行,从而提高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2)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监督管理人员(专职、兼职、值日等安全员)应深入实际施工作业,按照安全管理的标准,严格管控各个施工环节,确保各部分之间施工工序、质量和安全之间的连贯性。只有不断地提高监督管理力度,不断地完善安全管理内容,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及时查处施工中存在的违规现象,才能有效保证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3)保证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推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开展,提高全员安全素质水平,从而有效落实安全管理。各级建筑安全监管机构要深入贯彻贯彻落实国家、地区法律法规,坚决查处和制止工程建设中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从源头上加强管控力度。

2.3全面提高全员建筑安全素质,增强文化建设是载体

建筑安全文化内涵较多,如员工的安全意识、集体安全理念、安全行为及维护自身安全的能力等。企业通过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可以更好地提升全员安全素质水平,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水平和建设效果。1)建筑安全文化的建设首先需要明确理念定位,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安全行为和梳理心理动因,努力建立较为完善的安全理念系统。2)通过开展安全生产相关活动来强化建筑安全文化建设。首先,构建完善的建筑安全教育宣传机制,实现安全知识的普及,重点加强监督管理人员、高危作业人员及特种人员的安全意识;其次,要提高一线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水平,加强不同阶段施工作业的安全管理力度,保证施工生产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再次,施工人员还要做好自查自纠,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提高,解决施工生产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避免问题的发生。3)将建筑安全文化建设融入到日常管理工作中。各级领导部门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建筑安全文化应与企业各部门的员工有机融合,加大安全教育的传播和覆盖面积,保证建筑安全文化的建设水平,努力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水平,进而推进建筑企业的良性发展。

2.4全面提高全员建筑安全素质,强化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是关键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具有突发性和紧迫性,对于领导的应变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施工负责人应充分了解工程建设中容易出现安全事故的环节,高度重视不同生产设备的检查工作,及时处理和维修故障设备,完善生产流程和生产工序,保证安全防护工作的质量。企业必须具备较强的安全事故应急处理能力,促进安全管理系统的稳定发展,不断改进和完善制度建设,全面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3结语

随着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工程安全监管水平也有着更高要求。建筑工程负责人努力做好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提高施工人员的建筑安全意识水平。此外,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还要具有把控全局的能力,将安全管理措施深入贯彻落实到各项目环节中,避免安全隐患,保证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第2篇:监理安全教育范文

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们,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由此而产生的压力会增加人们的心理负担,也是对其心理承受能力的考验,大部分人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对自我的心态进行调节,恢复到最佳状态;但有些人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自我调节能力不足,不能自己化解困扰,这时,如果没有外界的支持与帮助,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就会通过其他危险方式来缓解压力。近年来大学生因为心理问题而发生的恶性事件屡见不鲜,如马家爵杀人案、刘海洋嗜杀案、薛荣华杀母案等,还有因为心理问题而引发的行为偏差更是时有发生。悲剧的发生是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包括:家庭的原因、学校教育的原因、社会风气的原因和自己心理健康的原因,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当事人的心理原因。心理承受能力不佳的学生在面临巨大挫折后往往会通过过激言行来发泄压力,具体有以下几种心理问题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第一,当事人的心理不够成熟,不能全面思考问题,客观分析事情的因果关系,往往产生杀人、暴利等过激行为;第二,当事人有自卑、自闭的倾向,心理承受能力不佳,经常处于过度压抑的状态,容易出现自杀、沉迷网络、逃避离家等问题行为;第三,当事人的心理自我调节能力不佳,遇到挫折的时候不能合理发泄,以至产生严重的身心问题,不能继续学习生活。

二、解决大学生心理安全问题的方法策略

(一)在大学中设置专门的心理疏导人员,健全心理管理体系

目前,心理安全教育工作已成为独立学院学生工作的重点,学校设置了专门的心理疏导人员,给予大学生们及时、科学地心理帮助和指导;重视用理论知识指导解决现实中的心理问题,建立健全心理教育模式,使心理管理体系更科学、更专业,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具体做法应从对学生日常管理入手,因此为了真正达到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独立学院应建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系部心理辅导站———班级心理委员———宿舍长四级网络,团结专业老师、辅导员、朋辈咨询员、班干、师兄师姐的力量为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把心理工作做细、做广。独立学院应消除“心理咨询就是心理工作的全部”这一误区,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预防心理问题发生为主,心理干扰为辅。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发展自己是教育机构应有的目标,而不是以处理问题为目标。

(二)将心理安全教育渗透到日常的教育当中

第一,对大学生开展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使大学生能够以长期目标为导向,对自己人生合理的规划,积极思考人生价值具备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将困难转化为动力的能力,使自己更积极乐观地去学习、去生活,最终完成自己的目标。第二,对大学生的心理现状进行普查,及时发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并有针对性地举办各种讲座和活动,通过讲座、活动等不同的途径将正确的信息、正能量传递给学生们,使学生们正视自身的状况,并努力改善自身存在的问题,最终提高大学生总体的抗压和心理健康水平。第三,在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公共必修课,让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大学四年,使心理健康知识在学生中得到普及,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学会情绪的自我调节、排解负面情绪,真正的了解自我、悦纳自我。第四,加强对学生的生命教育,让学生明白生命的本质,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迅猛发展的社会,高校不能局限于传统的传授知识,而应顺应时代的发展,重视对学生生命的教育和本性的教育,正所谓先做人,后做事,让学生明白自己的生命价值,“何以为生”,“为何而生”,帮助学生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和自信心,对周围事物保持豁达、平静、良好的心态,以从容应对这一瞬息万变的复杂社会,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第五,在学校开展红色教育,当前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复合型的人才,在拥有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拥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荣辱感,所以要对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思想教育,包括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意在净化学生的内心世界,转变对于物质享受的过度追求,同时提高抗挫能力,激发潜能,最终形成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养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随着独立学院的发展,内涵式建设已逐渐成为独立学院未来发展的主线。独立学院应加大力度在软、硬件各方面建设自己专属的校园文化,丰富校园文化气息,重视对学生自身文化修养的培养,从各方面入手,积极营造出健康的学校文化氛围。学校文化必将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成为学生人生发展过程中的推动力量。

(四)整合资源,积极探索“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大学生心理安全防控、治疗、康复新机制”

学生的教育包括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学校教育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载体;家庭教育是学校的有力支撑和坚强后盾;社会教育途径多、范围广,也是可以利用的有效资源。在学生遇到心理困惑、心理挫折问题的时候,除了学校方面积极关注,进行有效的心理咨询与辅导之外,还要积极主动地和家长加强沟通与交流,共同分析问题原因,一起探讨解决办法,铸就学生的健康心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要结合独立学院的学生特点,修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计划,完善心理咨询室的建设,加大心理咨询人员的培养力度,同时与具有相关心理门诊的医院保持长期的合作,有效地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疾患防控工作水平。

三、结语

第3篇:监理安全教育范文

【关键词】护理教学;护理安全教育教学法;效果

护理学专业是医学院校的主要专业之一。每一个合格的护士在走上护理岗位之前,都要在医学院校进行系统的护理技术学习[1]。过去,护理学专业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护理教学的过程中,多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该教学模式虽然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护理技术理论和操作技能,但无法使学生认识到护理工作在临床上的重要性,因此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普遍不高[2]。近年来,随着临床上对护理安全的逐渐重视,各医学院校也在护理教学的过程中引入了护理安全教育教学法。为了进一步研究在护理教学过程中进行护理安全教育教学法的效果,我们对2011年9月~2012年4月期间在我校学习的80名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1年9月~2012年4月期间在我校学习的80名护理专业学生。我们将这80名学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0名学生。在观察组学生中,有男性学生2名,女性学生38名。他们的年龄在17~2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0.1±1.6岁。在对照组学生中,有男性学生1名,女性学生39名。他们的年龄在18~2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0.3±1.4岁。两组学生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教学方法

在这两组学生学习护理技术期间,我校使用常规教学法对对照组学生进行教学。进行常规教学法的方法是:由教师在课堂上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然后在护理操作课上将操作技能传授给学生,并定期组织学生到临床上观摩和参与实际护理操作。我校对观察组学生在进行常规教学(方法与对照组学生相同)的基础上,使用护理安全教育教学法进行教学。进行护理安全教育教学的方法是:①教师在向学生传授护理理论知识的过程中,要对每一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详细的说明,然后要求学生认真记录,并对学生的记录情况进行抽查。②教师在向学生传授护理理论知识的过程中,要向其讲解有关护理安全的法律和法规,以便使学生对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安全性有充分的认识。③教师可通过网络大量地收集有关护理安全的案例,并在向学生传授护理知识的过程中将这些案例一一展示出来,以便使学生形象地记住各种护理操作中存在的风险[3]。④在上护理操作课时,教师可在学生进行护理操作的过程中,故意为其制造一些护理风险,以便提高其应对护理风险的能力。⑤在上临床观摩课时,教师可根据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对学生进行提问,并及时纠正学生错误解决护理风险的方法。

1.3观察指标

教学结束后,观察并记录两组学生护理技术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其中,学生每科成绩的总分为100分。学生每科成绩的得分越高,说明其对该科知识掌握的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我们使用SPSS16.0软件包对本次实验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采用χ2检验,用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学生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分别为92.2±4.6分和94.5±3.5分。对照组学生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分别为80.7±7.9分和82.1±6.2分。观察组学生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3.讨论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在接受常规教学的基础上接受护理安全教育教学的观察组学生其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均明显高于只接受常规教学的对照组学生。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似[4]。本次研究的结果说明,在护理教学过程中实施护理安全教育教学法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此教学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乌兰图雅.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护理安全教育的应用探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3,(36):212-212,213.

[2]牟静.带教老师护理安全认知现状及其对实习护生护理安全行为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2.

[3]卢秋云,黄健桃.实习初期护生的临床带教方法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07,4(21):158-159.

第4篇:监理安全教育范文

从理论角度而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属于心理认知偏差,且若受到某些特殊诱因的影响,此类心理认知偏差定会引起个人行为失范或做出违背社会规范的行为。例如,2013年,复旦大学林森浩投毒事件便很大程度上由林森浩的心理问题及诱导因素所致。可见,若大学生的认知出现偏差,且未得到及时的纠正,定会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甚至引起系列不良的行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具体表现为:

(1)学生自身的心理因素,即某些学生的个人心理较为阴暗,一遇到事情便往坏处想,且生活及学习中也不善与人交往;某些学生性格孤僻且自闭,对待问题的心态较为消极,如此情况皆会引起心理健康问题。

(2)家庭环境因素,即某些单亲家庭、经济困难家庭或家暴家庭成长的学生心理负担往往较重,因此不愿与人交往或不愿让同学知晓自己的家庭状况。

(3)学校环境因素。知识教育过程,学校未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予以足够的关注或在处理与学生利益相关的事件时所采取的手段欠公平等皆会激发学生的过激行为,甚至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安全教育防范

本章节笔者试图从下列方面阐述如何加强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安全教育防范:

1优化心理健康课程,同时配备相应的专业心理咨询教师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直接关乎到学生对专业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习效果,因此学校方务必要高度重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如若大学生具有优异的专业成绩,但心里不健康,则定会给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可见,学校方非常有必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进行优化,同时配备相应的专业心理咨询教师,以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如此为大学生的心理安全教育防范提供条件。

2加强文化教育,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质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多由大学阶段的目标不明确所致,因此大学教育过程,应注重对大学生的文化教育、个性培养及潜质开发。换而言之,我国大学教育对大学生潜质的开发尚待加强,具体从下列方面进行把握:

(1).传统的教育知识论仅把教育过程看作简单的传授知识的过程,如此直接忽略对人的智慧的开发及人的道德的培养。此外,应试教育仅把学生看作知识容器及纯粹客体,且获取的目标结果具有某种狭隘性,而非智慧的吸取过程。

(2).教育是人与人交往的过程,因此功利化与工具化价值的实现过程,教育的重点应为适应性教育,但同时也要兼顾到超越性教育。

3重视生命与心灵的教育

即强化当代大学生对生命的认识,使之了解生命的本质及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当今社会环境充斥着更多的压力及竞争,因此高校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兼顾到对学生生命与心灵的教育,由此让当代大学生了解生命的价值及培养更强的自信心与责任感。

4整合资源及建立健全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机制

第5篇:监理安全教育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学校安全教育

校园的安全、稳定是学校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多次对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工作作出指示,对防范化解学校安全风险提出明确要求。近年来,教育系统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学校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与公安、综治、卫生健康、应急管理等部门密切合作,不断健全学校安全制度规范,完善安全防控体系,学校安全工作扎实推进,学校安全意识进一步增强,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①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何有效利用新媒体技术手段,严格按照学校安全防范工作规范要求,准确把握当前学校安全工作面临的风险和挑战,进一步提升校园安全防范意识和防护能力,切实把学校安全稳定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笔者结合多年来从事校园安全工作的经历,就如何运用和发挥好新媒体在校园安全工作中的作用进行初步探讨。

一、运用新媒体是信息化时代学校安全教育的必然趋势

(一)直面当前学校安全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目前学校安全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内容缺乏创新性和实效性。在新的形势下,新媒体大量传播的信息在不断冲击着青少年学生的心智,在提供正能量资源的同时,也存在一些负面的信息,比如,“绝对自由主义”“挑战生命”等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内容和思想。广大青少年因尚未形成有效的生命价值观,会作出一些明显带有安全隐患的举动,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危及安全的危险事件。以往传统的说教模式已经明显落后于时代的要求,学校安全教育一定程度上存在内容陈旧、形式单一的现象,有些仍停留在讲座、班会等固有模式上,而很少涉及当前社会上的安全热点问题以及新型安全问题,实效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效果不理想。如今,随着新媒体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大量应用,传统的说教模式更是难以起到理想的作用。其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与学生真实的日常生活贴近度不高,效果不深入、不入心。这种教学内容和形式也应该根据社会风险变化予以适时调整。②

(二)新媒体是学校安全教育工作的必然选择

随着新媒体的高速发展与日益普及,新媒体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越来越密不可分,并已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工具。电脑、网络电视、电子白板、融媒体、校园网等新媒体的广泛运用,给学生的学习方式带来了极大挑战,学生的思想认识也因此受到了猛烈冲击。在移动终端逐渐普及的信息化社会,新媒体已经成为学生生活和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就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而言,经常出现的各类校园安全事件,在带给学校安全管理压力的同时,也迫使学校管理者不断増强安全管理防范意识,逐渐把新媒体作为学校安全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而给予高度重视,不断调整和完善安全教育策略,改进安全教育管理方法,从而切实提高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实效。

(三)顺应新时展需要,大力改革学校安全教育模式

近年来,学生安全事件的边界发生了许多变化。2007年以前,校园安全还主要停留在校舍坍塌、传染病以及公共设施导致的意外伤害等范畴。近年来,学校安全事件的内涵已扩增到了欺凌、性侵、虐童等事件。这充分说明,校园风险的结构正从自然风险为主逐渐向人为的不确定性占主导转变,其中大量安全事件是围绕人的心理不确定性产生的,例如,校园贷、欺凌、虐童等。而人为因素的安全事件则存在着形式多样、隐蔽性强、变化快、应对难、后果严重等特点,给学校的安全防范工作造成较大难度。学校安全教育工作必须对此迅速作出积极响应。而新媒体手段在学校安全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就成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改革和发展的必然方向。

二、围绕学校安全教育目标探索新媒体应用的有效模式

(一)充分发挥新媒体助力校园安全文化的优势

在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化等技术发展的推动下,App、融媒体平台、社交软件、短视频、网络直播等新媒体是最具活力的工具,具有个性化信息服务、交互性、多样性、实时等特性,并已成为学校教育教学中必要的技术手段之一。比如,新媒体与拍摄技术结合产生了短视频、网络直播;新媒体与平台技术互通产生了微信、App等应用软件,可以通过它们进行安全知识普及和测评,开展宣传、比赛等活动,主动、快速地使安全理念和安全知识得到最广泛传播。新媒体所具备的这些优势,完全可以实现与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有机结合,在确保校园安全方面发挥其应有作用。

(二)把新媒体与传统安全教育有机融合

新媒体在安全教育工作中的应用,是对传统安全教育工作方式的发展和深化。传统的校园安全教育方式因受传播媒介的局限,往往方式较为简单,不够具象。而新媒体依托信息化、数字化等先进技术,可以通过影视、动画、游戏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校园安全教育的知识点进行可视化演绎,从而达成更为有效的教育效果。这就需要从事这方面工作的行为主体开拓思路,在融合上下足功夫,把智能电视、智能音响、智能手机、智能平板等新媒体巧妙地引入到校园安全教育中去,让学生不仅可以从教师教学的知识体系、思维模式中获得答案,更可以从更广的范围里获得知识和认知。此外,随着智能设备走进千家万户,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将更好地融合,实现学校安全教育与家庭安全教育的有机渗透与相互补充。

(三)利用新媒体实现场景互动式学习

安全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各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安全行为习惯。因此,校园安全教育更应注重技能培训,而技能培训的主要学习方式则是实操。目前,学校在培养安全技能方面普遍存在安全演练场景不真实、流程策划不具体等问题。学生既难以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也无法获得实际应对手段的训练。VR、AR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为学生体验模拟疏散演练、掌握救生和防护手段提供了可能。模拟现实技术营造的场景更加真实,体验效果更加逼真,学生的获得感得到强化,效果十分明显。虚拟现实技术所具有的沉浸性和交互性,使学生能够在虚拟的学习环境中尝试角色扮演,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环境中,非常有利于学生的技能训练。如通过VR技术模拟火灾、暴恐袭击等安全事故体验,学生有机会参与互动,可引导、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相关逃生和救助技巧,既省时又省力,还能强化记忆,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能够真正做到安全教育深入人心。

三、依托新媒体构建安全教育长效机制

(一)利用新媒体塑造“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校园安全文化

新媒体作为社会文化塑造的主力军,具有“耳濡目染”的功效。未来,学校不仅要利用新媒体手段让学生及时了解国内外安全资讯,更要积极开展以新媒体为载体的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将安全知识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学校安全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协调一切可利用的新媒体资源,举办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充分借助新媒体技术手段,采取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方式,吸引学生的兴趣与关注,营造良好的校园安全文化氛围。

(二)利用新媒体拓宽安全教育渠道

2020年,河北省“安全第一课”打造了一个学生安全教育的“网红”。学生面对的不再是枯燥的信息、画面、教程,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可以与“他”进行沟通、互动、交流。而这位“网红”也会与“粉丝”进行互动、沟通、交流。这样的“言传身教”更具影响力。

(三)不断改进和完善安全教育内容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