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煤化工工程论文范文

煤化工工程论文精选(九篇)

煤化工工程论文

第1篇:煤化工工程论文范文

[关键词]煤矿安全文化;建设问题;措施

在近些年的发展中,煤矿安全文化在社会上的关注度大大提高,它逐渐发展成煤矿安全生产中最重要的内容,对煤矿安全文化建设产生根本性影响。不过,由于多种方面因素的影响,实际的煤矿安全文化建设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发挥其安全文化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长远发展。因此,本文对于我国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煤矿安全文化的提出

在我国长期的煤矿开采生产中,煤矿企业的安全文化可以更好的开展活动,它不仅是一种企业文化,还是一种安全文化,煤矿安全文化涉及的内容比较多,一个方面是工人的身心安全健康文化,另一方面是企业的职工安全意识和价值观等方面,煤矿企业的安全文化渗透到煤矿企业的方方面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煤矿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对于提高员工自身的安全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对于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上产生积极影响,除此之外也对于所有员工都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在近些年来,社会各界都在倡导建设安全文化,其推动精神层面的进步,不过,在实际工作过程里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2当前煤矿安全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安全文化建设浮于形式

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企业们开始重视文化建设,在社会上形成了一股潮流。不过,从实际的安全文化建设开展来看很多地方只是在形式上重视安全文化建设,虽然国家已经加大了重视力度,但实际上形式主义依然严重。除此之外,还有的企业重视表层安全文化,忽视了企业内部员工的行为习惯规范,很多煤矿企业的相关安全规定局限于口头上,并没有落实到实际上,职工们的安全意识不强。

2.2安全文化建设研究偏重理论,缺乏整体规划

近些年很多学者开始研究煤矿企业的安全文化,但是大部分局限于理论层次,缺乏实际操作性,难以和社会发展相适应,不利于实现和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相适应。笔者通过分析相关研究资料发现研究煤矿安全文化的基本上都是煤矿企业的开采工人,所以其研究是经验性的,忽视了研究过程,同时也忽视了结论。另外,在建设煤矿安全文化时,很多煤矿企业缺乏相应的领导机构,安全文化建设和普通的安全文化教育类似,还有很多乡镇的煤矿根本没有重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不利于从总体上提高我国的煤矿安全文化建设水平。

2.3安全理念普遍较淡薄

从某种意义上讲,安全理念可以指导员工更好的工作,引领员工,安全理念的存在可以使煤矿企业内部形成安全观念。不过,煤矿企业的员工思想上还是存在问题,很多人遵守规定是为了害怕被惩罚,但实际上缺乏足够的安全第一意识。现在的理念难以促使人们自觉学习相关煤矿安全文化,因此需要进一步深入人心。

3对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建议

3.1坚持以人为本,重视安全问题

对于煤矿企业的生产活动来说,其生产过程离不开企业职工的共同努力,同时企业职工也是进行安全生产的重要力量。所以,在进行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过程里要以煤矿企业职工为核心,加大对其重视力度,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员工们的工作积极性。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要放在第一位,只有在安全的前提下才可以实现发展,这一理念要落实到煤矿安全文化工作里,特别是在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的过程里,把安全第一的理念落实到位,从意识的高度上引导煤矿企业职工的行为,可以进一步推动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有利于煤矿企业员工树立主人翁意识。

3.2加大对实践性重视力度,从整体上做好规划

对于煤矿企业安全文化的理论研究十分有必要,但是同时要加大创新力度,更要加大对安全文化实践性的重视力度。理论研究是为了更好的开展实践,所以在进行煤矿安全文化建设里,安全文化理论的可操作性要强,这样可以从根本上落实理论研究工作。特别要注意的是必须打破自身落后思想的影响,不能单纯为了防止受罚而积极工作。由于文化的性质和特点比较特殊,所以文化建设需要长期努力,要从整体上做好规划,实现和其他工作的有机融合,使企业每一个阶层都了解各自分目标及权责,齐心协力为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提供组织、制度、人力、物力、财力保障。

3.3建立煤矿企业内部的监督与激励机制

煤矿安全文化建设过程里,要发挥监督和激励体系的作用,通过强有力的监督体系可以进一步规范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保障这一工作顺利开展。与此同时,要为企业的员工创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监督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内部监督,一种是外部监督。内部监督是通过企业的决策层和管理层进行监督,而相应的外部监督指的是政府和媒体等的监督,两者的监督方向存在差别。要适当的激励一些先进个人和先进小组,通过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方式推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更好的展开。

4结语

总的来说,煤矿安全文化建设对于煤矿开采工作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是进行企业安全管理的最高境界。从现在来看,煤矿安全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实际上这是一项需要长期努力的工程,必须将其落实到实际工作里。

[参考文献]

第2篇:煤化工工程论文范文

【关键词】 煤矿;安全文化;安全生产;重要性

在提倡科学发展、以人为本、讲求人性化的当代社会,人的生命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近年来,虽说我国煤矿事故发生率大幅下降,但纵观全国煤矿安全生产情况,安全生产事故还时有发生,重大、特大事故还在出现,这其中有诸多因素。本文就煤矿安全文化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重要性作一探讨。

一、煤矿安全文化与安全生产的关系

煤矿安全生产是煤矿安全文化的物质基础,没有煤矿安全生产,煤矿安全文化就无从谈起,反过来说,煤矿安全文化又是煤矿安全生产的推动力,他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保证,是煤矿安全生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只有建设好煤矿安全文化,才能真正实现煤矿无事故、无伤害、无损失的目标。一位著名经济学家说过:“国家富强在于经济,经济繁荣在于企业,企业兴旺在于管理,管理优劣在于文化”。

我们知道,煤矿安全生产不是靠一句口号、几条标语就能实现的,而是要将煤矿安全文化的理念贯彻到煤矿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并且灌输到每一个职工的潜意识中。煤矿职工安全意识的牢固树立及防护能力的全面提高,必须靠管理创新来实现。对于一个煤矿企业来说,抓好管理创新的重中之重就是抓好企业安全文化。因为煤矿安全文化关乎煤矿职工的生命和生活质量,所以,煤矿安全文化创建活动要以煤矿职工群众为主体,营造浓厚的煤矿安全文化氛围,进而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现代煤矿企业职工有自己的价值和道德观念,也有自己对安全文化的理解,故要形成煤矿全体员工广泛认同的价值观念和安全文化观念,就必须从提高煤矿职工的安全文化素质入手。

煤矿职工自身的安全文化素质,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安全思维、行为、意识、法治观念和技术水平。由于煤矿职工人员素质良莠不齐,使职工对煤矿事故隐患分析与判断存在偏差,导致事故隐患经常存在,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现在煤矿企业已经意识到安全文化是安全生产的推动力,认识到通过煤矿安全文化可以改变安全生产现状。煤矿安全文化代表了煤矿职工的利益,我们相信煤矿安全文化的形成,必将推动煤矿安全生产的健康发展。

二、煤矿安全文化是煤矿安全生产的软实力

十七大报告提出“文化软实力”这一概念,文化软实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安全文化是现代管理理论、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研究与实践的成果,煤矿安全发展需要煤矿安全文化。煤矿安全文化是煤矿安全科学发展之本,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关键所在。

对于煤矿企业来说,如果一个煤矿安全文化是这个煤矿的思维模式、行为规范,是被该煤矿职工广泛认同的价值观的话,那么这个煤矿的安全文化就是该矿职工价值观的灵魂。可以说,煤矿安全文化好比是软件,代表着一个煤矿企业的形象;煤矿安全生产好比是硬件,代表着煤矿的实力。只有软件硬件协调联动,配合有序,才能使该煤矿的效益始终走在同类煤矿的前列,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煤矿安全文化对于安全生产有促进作用

安全文化是人们安全价值观及行为准则的总和,对人的安全观念、安全意识、安全态度等有着深刻的影响。搞好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除了加强传统的安全监督和管理之外,还应该从煤矿安全文化的角度出发来认识和开展安全工作。一位教授说:“安全文化才是解决意外伤害事故的金钥匙;建立和形成珍惜生命、善待生命的安全文化氛围和安全行为,是实现大众安全生产、安全生活、安全生产活动的根本所在;养成和塑造人的安全意识、安全思维、安全行为、安全价值观,都必须依赖于安全教育,依赖于安全文化的传播,受益于安全文化的熏陶。”

我们从安全生产的理论上来讲,要搞好煤矿安全生产,首先得从煤矿安全文化建设入手。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的工业安全理论认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大多数的工业伤害事故都是由于工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在大多数情况下,由于企业管理不善,使工人缺乏教育和训练或者机械设备缺乏维护、检修以及安全装置不完备,导致了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因此,煤矿安全文化的建设就是要用文化的力量将现代先进的安全文化灌输于煤矿方方面面,使煤矿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内化于心,付诸于行,进而使煤矿安全文化成为煤矿生存的精神动力。因此,只有培育出优秀的安全文化,以优秀的安全文化为基础和氛围铸造安全盾牌,才能保证和推动安全生产的健康、和谐发展。

四、煤矿安全文化对人本安全的推动作用

人本安全是本质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质安全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本安全,二是人本安全。物和环境的本质安全化就是采用先进的安全科学技术,推广自组织、自适应、自动控制与闭锁的安全技术。人本安全就是从人的角度来认识要达到本质安全所需的条件。人的本质安全指出人的安全素质不仅仅是人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还取决于人的安全意识、观念、伦理、情感、态度、认知、品德等人文素质因素。认识了人的根本性的素质,就自然而然得出要提高人的安全素质就需要利用文化的力量,需要用文化的力量塑造本质安全型人。因此,加强和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一种必然,只有进行安全文化建设才能实现人的本质安全。

煤矿安全文化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形成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对煤矿安全生产起着决定性作用。而煤矿职工是生产过程中最活跃的要素,是安全生产的实践者,是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原因是物的不安全状态,无论是出现在设计阶段、生产阶段、还是使用阶段,也都是由人来完成的,从这个角度上讲,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和安全技能,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隐患,避免事故的发生。

总之,只有煤矿安全文化在职工脑海中根深蒂固,才能使职工在生产中安全意识始终处于警戒状态,才能使安全事故隐患做到及时发现,做到按时整治,切断事故隐患根源,进而使煤矿生产永远处于安全状态。

【参考文献】

[1] 彭玉敬.安全文化知识读本[M].煤炭工业出版社,2011.4.

[2] 全国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创建经验汇编.2013.6.

[3] 山西省煤矿新标准汇编.2012.7.

第3篇:煤化工工程论文范文

关键词:急倾斜煤层,采煤方法,安全

 

一、急倾斜煤层开采的主要特点

1.急倾斜煤层的构造复杂,断层和褶曲多,煤层厚度变化较大,开采煤层的赋存条件普遍较差、储量少、开采困难、采煤工作面生产能力小。因此,开采急倾斜煤层的矿井多数是中、小型矿井。

2..急倾斜煤层的倾角大于岩石安息角,采煤工作面采下的煤能自动下滑,从而简化了工作面的装运工作,但下滑的煤和矸石容易冲倒支架,砸伤人员,急倾斜煤层和围岩的节理发育,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与不明显,易发生无预兆的大面积突然冒顶垮落,造成顶板事故,给生产带来一些不安全因素。因此,生产的不安全因素多,安全性差。

3.急倾斜煤层顶板压力垂直作用于支架或煤柱上的分力比缓倾斜煤层小,而沿倾斜作用的分力大,煤层开采后,煤层顶、底板都有可能沿倾斜方向滑动垮落,支架稳定性差,易发生扭曲与倾倒。因而工作面支护工作的难度大。

二、急倾斜煤层开采技术存在的问题

总的来说,目前我国急倾斜煤层开采方法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煤炭损失率高。主要存在于那些采落的煤炭与采空区冒落矸石无隔离设施的采煤方法,如斜坡式、小分段爆破、水力采煤、仓储式等。这些采煤方法的煤炭损失率有的高达40%-50%,与此同时,生产的煤炭往往有较高的含矸率。煤炭损失率高,不但给煤炭自燃创造了条件,而且浪费资源,缩短矿井寿命。论文参考网。

2.巷道掘进率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斜坡式、小分段爆破和沿倾斜推进的掩护支架等采煤方法中。这些采煤法,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巷道是在支承压力带内掘进和维护的,维护这些巷道的工作量很大。

3.通风条件差。这一问题,大部分急倾斜煤层采煤方法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而斜坡式、小分段爆破、仓储式和长孔爆破采煤法尤为严重。这些采煤方法中,通风系统复杂,有的采煤工作面为独头通风,工作面风流中,煤尘和瓦斯的含量较高,对工人的健康和安全危害较大。

4.工人劳动强度大。这是所有急倾斜煤层采煤方法共同的缺点,由于煤层赋存条件的限制,急倾斜煤层中大部分巷道和工作面坡度大、空间小,工人在工作面落煤、支护、运料、行走均十分困难,劳动强度大。

5.开采效益差。与倾斜或近水平煤层比较,急倾斜煤层的开采不仅单产低、工效低,而且成本高、煤质差,因此,这类急倾斜煤层矿井规模小、效益差。

三、急倾斜煤层采煤方法的分析

1.合理划分采区,加大采区尺寸尽量加大采区尺寸,加大采区的煤炭储量。划分采区时,根据生产设备及回采工艺的要求,避免人为地划分采区边界,适当加大采区的走向长度,加大阶段垂高。

2.优化回采工艺,提高生产效率

目前我国急倾斜煤层开采工艺相对比较落后,绝大多数矿井采用炮采工艺和风镐落煤工艺,工人劳动强度大,安全状况差。优化回采工艺最主要的就是提高回采机械化程度。要提高矿井开采的机械化程度,可以从局部机械化和全局机械化两个方面来考虑。局部机械化指的是从支护方式、落煤方式以及运输方式几个方面单独考虑改进方法,以提高矿这几个方面的机械化程度。全局机械化是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方式,从破煤、装煤、运煤以及支护四个方面来实现机械化。

具体做法为加大采区走向长度,改进回采工艺,合理确定采煤工作面的支护方式等。在通常情况下,急倾斜煤层采区的走向长度比较小,可采储量少,只能满足几个月的正常生产,造成采面搬迁频繁,而且需要留设大量的保护煤柱,影响资源回收率。这不仅影响矿井的正常生产,增加无效工时,同时也造成了资源浪费,降低了工作面设备的使用效率,影响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在生产过程中,根据矿井地质条件的变化,加大采区走向长度,不仅可以增加采区储量和服务年限,减少工作面搬迁次数,而且还能减少区间煤柱的损失,减少准备巷道的掘进工程量,进而增大采区生产有效工时比率。加大采区的走向长度,还可以增加采区同时开采的工作面个数,能提高采区的生产能力,有利于采区和矿井的集中生产。论文参考网。

3.改进巷道布置,优化生产系统

选择巷道布置方式时,首先要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保证每个采区、回采工作面均至少有2个安全出口,实现工作面全负压通风。论文参考网。其次,巷道布置方式要与采煤方法一致,同回采工艺结合,充分考虑水平巷道、倾斜巷道各自的优缺点,尽量不采用垂直巷道,提出系统简单、布置合理的准备、回采巷道。

四、结论

我国开采急倾斜煤层的历史悠久,由于经济欠发达,受科学技术、国家产业政策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等的限制,大、中、小矿井并存,且中、小型煤矿特别多,因此采用的采煤方法很多。本文总结与提升急倾斜煤层的采煤方法与采场矿山压力显现的规律;并针对目前开采存在的主要技术难题,提出急倾斜煤层开采的发展方向与对策,指导急倾斜煤层的安全生产实践,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急倾斜煤层采煤方法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梁飞林.土朱矿井急倾斜煤层采煤方法改进[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9,(3).

[2]李树军.急倾斜煤层仰斜采煤法的探索及应用[J].煤炭技术, 2008,(11).

[3]段红民.薄及中厚急倾斜煤层采煤方法优化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08,(2).

第4篇:煤化工工程论文范文

关键词:中温煤焦油 杂质处理 措施 关键技术

一、引言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我国很多建设领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煤炭化工领域在相关关键技术和关键环节上取得的进步令世人瞩目,为我国煤炭化工产业的进步贡献了很大的力量。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就中温煤焦油加氢原料的杂质处理这一重要议题展开讨论,首先分析中温煤焦油加氢原料的杂质处理的相关问题,进而分析相关原料的来源和性质,最后讨论了杂质处理的工艺流程和相关原理,并得出相关结论。

二、中温煤焦油加氢原料的杂质处理技术概述

众所周知,煤炭焦化工业中会出现大量的煤焦油杂质,目前国内对煤焦油的处理方法有很多,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左右,国内煤焦油的加工都是依附于煤炭加工企业,没有独立的煤焦油处理和加工企业。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世界级的产煤大国,但是煤炭工业的生产方法和生产方式还处于初级阶段,很多煤炭企业规模较小,生产水平较为低下,所以造成了我国煤炭生产量很高,但是煤炭工业产品种类单一的现状。此外,我国煤焦油加工企业的在环保方面做得很差,造成了很大的环境污染。在我国,煤焦油生产工艺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是蒸馏分离技术。煤焦油内各种组分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各不相同,所以大可以采用同蒸馏的方法来窃取各种不同的馏分,再使用相应的滑雪和物理方法将这些馏分实现分离。

另外一种方法是加氢轻质化处理法,也就是本文处理方法。这种方法是以产业化为目标的研究项目。加氢轻质化处理要经历实验室研究阶段、煤焦油联产汽、柴工艺小试阶段、煤焦油联产汽、柴工艺中试阶段以及产业放大阶段。由于技术等方面的制约,我国加氢技术还处于中试阶段,现代化、大型化。集约化的产业体系还没有形成,需要相关部门和研究机构进一步努力。目前,国内也有很多化工企业在煤焦油轻质化处理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能够实现稳定生产和运行。很多企业在煤焦油机械杂质处理环节,抛弃了传统的先分馏后去沥青最后加氢的处理方法,而是采用了延迟焦化工艺,最大程度上降低了煤焦油中残炭的含量和胶质的含量,极大程度上方便了后续处理。

三、中温煤焦油加氢原料的杂质处理原料及性质

煤焦油中含有机械杂质、金属杂质、氮杂质、氧杂质以及硫杂质,在使用和处理的过程中极易造成对环境的污染,所以必须有效去除煤焦油中的大量杂质,才能合理利用煤焦油,提高对煤焦油的使用效率。

一方面,煤焦油馏分众多,氮的粘度大,含有大量胶质沥青质,含有大量金属,不能直接作为燃油和调和油出厂销售,必须对煤焦油中的有害成分进行预处理。

另外一方面,煤焦油中重馏分不能直接作为清洁燃料。重馏分金属含量高,芳烃含量高,必须进行相应的加氢处理和加氢裂化处理,脱离残炭,充分降低密度。

此外,一旦机械杂质的含量超过0.11-0.23%就会直接影响生产。所以,必须要对原料进行与加工处理,才能进行后续加工。

四、中温煤焦油加氢原料的杂质处理工艺原理及原则流程

一般来说,预处理过程中我们采用延迟焦化技术,一炉两塔工艺,并设置独立的开工线,中文煤焦油在原料罐区中充分的混合处理并沉降脱水处理后,被送到原料缓冲罐中,进行换热环节处理,再与分馏塔底循环油充分混合,送入到加热炉中进料缓冲罐,再被送出加热炉,加温到430摄氏度再被动如焦炭塔的地步,在塔内进行充分的缩合和裂解反映,最后缩合成的焦炭层再被凝结在焦炭塔内。

我们将焦化反应分解生成的高温油气从焦炭塔顶部引出,然后对此进行分离,从而形成汽油、柴油、蜡油等,而石油焦将在焦炭塔内生成,最终完成这些产品的生产。

在工程生产过程中,必须充分保证预处理液体产品中沥青质和残炭等技术指标必须满足全馏分油加氢的需求。

五、结论

众所周知,新世纪以来,我国煤炭化工领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在很多关键领域的技术突破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中温煤焦油加氢原料的杂质处理就是这些关键技术之一。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在本文中就中温煤焦油加氢原料的杂质处理相关内容展开了讨论和分析,得出了一些结论,希望能够为广大的煤炭工业工作者的工作带来一些帮助,为我国煤炭工业的进步尽自己的微薄之力。笔者水平有限,语言能力一般,文章不妥之处必然众多,希望广大的同行和相关领域学者及时指正,不甚感激。

参考文献

[1]张晓静. 对中温煤焦油加氢原料的杂质处理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技大观.2011.

第5篇:煤化工工程论文范文

关键词: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

引言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执行山西省安全质量标准化“六个标准”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坚持“安全第一、质量为本”“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以求真务实、讲究实效的态度,以“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切实加强“三基”工作,全面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实现安全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从根本上促进山西天地王坡煤业有限公司安全质量标准化,使矿井安全稳定发展。山西天地王坡煤业有限公司位于山西省泽州县下村镇,设计生产能力为300万t/年,井田走向长为5.2km,倾斜宽为5.5km,面积约为27.6km2,是沁水煤田樊庄勘探区的一部分,煤层条件赋存稳定、倾角平缓、可采厚度大、储量丰富,煤层无自燃现象、无爆炸危险性。

1“12345”工程建设的内容和达标要求

“12345”工程是指一项合格(掘进巷道工程质量100%合格),两个样板工作面(一个样板综采面、一个样板综掘面),三类精品硐室(主变电所及排水泵房、永久避难硐室、井下乘车等候硐室精品硐室),四条文明大巷(集中主运、集中辅运、主要回风、辅助回风四条整洁文明大巷),五条线管理(井下管路、皮带、轨道、电缆、照明)。通过落实深化“12345”工程达标建设,采取“先抓点、后抓线、点线结合、重点突破”的方法,全面推进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实现矿井环境标准化、工程质量标准化、安全设施标准化、员工行为标准化的目标。

2提高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建议

2.1与企业文化相结合构建安全思想体系

1)以理念引导安全:把“心存畏惧、安全为天,心存感激、爱岗敬业”“职责高于一切”和“科学、创新、责任、感恩、包容、学习、诚信、进取”等优秀文化融入企业管理,渗透到每一位员工心中,营造安全生产的文化氛围。2)以亲情感染人:把安全文化外化于形,内化于心。不定时地通过信函问候员工家属,潜移默化地激发出员工对企业、对家庭、对亲人的责任感和归属感。3)激励作用:先进的企业文化促使员工产生使命感。员工文化活动是体现整个工作环境上进心的一个重要前提,让员工以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而自豪,从而有为工作添光增彩的动力,为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注入新的工作动力。4)导向作用:先进的企业文化促使员工团结一心,积极参与企业建设,从本职工作做起,营造勤俭敬业、奋发进取的精神面貌。

2.2典型引路以点带面

在煤矿井下管路吊挂、通风设施建筑、电缆悬挂等方面需逐步形成“精品”工程。1)继续抓好精品建设,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评定,授予“精品”称号。2)通过组织召开现场观摩会和经验交流会,组织相关人员参观学习,将“可看、可学、可操作”的精品工程全面推广,迅速“连点成线、聚点成面”2.3开展区队岗位专业达标竞赛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建设是针对矿井生产过程的采、掘、机、运、通、地测、职业卫生等11个专业,进行常态化考核并要求符合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级办法,使煤矿各项工作始终处于安全稳定的生产状态。可以组织标准化专业达标竞赛活动,根据标准化评分结果依次排名,实行奖励措施,以促进区队在技术、经验方面相互促进、相互学习。

2.4强化职工企业安全文化意识

构筑安全文化体系,强化安全责任意识。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规避和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凝聚安全意识,强化安全技能、提升安全素质,实现员工时刻从思想上牢记安全为宗旨;通过“以理念引导安全、以环境影响人、以亲情感染人”三步骤,推进本质安全系统提升,实现人性化管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应深入基层,引导广大职工爱岗敬业、积极进取,这是推进各方面前行的前提,更是要把安全文化建设作为各项工作开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使职工高度认同,自觉地去遵守执行。时刻牢记安全的“八个无论”,即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注重安全管理;无论安全生产周期多长,都必须保持清醒头脑;无论什么样的安全检查,都要积极对待;无论什么样的隐患事故,都要按四不放过原则处理;无论什么样的隐患,都要按事故处理程序对待;无论什么样的工作,都要经常性地接受安全教育培训;无论哪一个部门,都要明确各自重点;无论什么样的制度,都要抓好落实。是强化员工对安全质量的直接认识,让基层班组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搞好质量标准化达标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岗前五分钟从思想上形成员工自律活动,形成“三种氛围”,即安全氛围、学习氛围、工作氛围。

2.5注重查和抓

无规矩不成方圆,安全质量标准化的达标要严格执行山西省煤矿建设“六个标准”:《山西省煤矿办矿企业标准》《山西省煤矿管理标准》《山西省煤矿现代化矿井标准》《山西省煤矿建设标准》《山西省煤矿建设施工管理标准》和《山西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评级考核办法》。要对照标准下现场查隐患、查影响安全生产的问题;抓重点、抓细节、抓整改、抓落实、抓典型,及时发现影响安全生产的不安全因素,要及时制止、及时整改确保安全、稳定生产。

2.6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

要制定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对安全隐患管理工作中涉及的每个流程、众多元素进行细化分解、责任到人、落实到人,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体系。工作中落实四项措施: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班组、安全管理措施落实到班组、安全防范技能落实到班组、安全文化建设落实到班组,积极打造“实干、争先、创新、和谐”的平安基层。开展以知责、履责、尽责、问责为重点的“四责”活动,对班组长以上人员实行每季度安全生产述责制度,形成人人知责、认真履责、个个尽责、严格问责的新格局,做到“知责制度化,履责规范化”。通过辨识岗位危险源,明确职工岗位安全责任,实现安全管理责任全员化。运用系统自动预警功能,跟踪监控各类危险源、隐患,实现隐患管理工作由被动检查到主动预控的全新模式。山西天地王坡煤业有限公司始终坚持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作为矿井的主要工作,真正落实安全质量标准化。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建设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全方面、细致化、精细化工作,应该立足实际,发扬真抓实干、不断上进、敢于吃苦、甘于奉献的精神,建立完善的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建设方案,以点带面、打造精品工程。

3结语

第6篇:煤化工工程论文范文

【摘要】自新中国建立以来,煤化企业成为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发展方向,背负着维持国家能源稳定的重担。煤化企业必须做好煤炭的开矿、采取、萃取等一系列程序,因此煤化企业在进展历程中是否可以达成党建工作对我国经济与政治的进步有着深刻的影响。通过研究我国煤化企业的发展进程,我们能够发现党建工作在煤化企业进展过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政治地位,做好煤化企业的党建工作,不仅可以帮助煤化企业实现可持续长久发展,还可以加强并提升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这已经成为我国煤化企业长久前行的关键。

【关键词】新时期 煤化企业 党建工作 核心竞争力

长久以来,我国政治工作研究者一直致力于加大国有煤化企业的党建工作力度,正是由于这些工作人员心血的融入,才会帮助我国国有煤化企业实现强大的政治凝聚力与核心战斗力,极大限度施展政治力量,为国有企业长久发展服务。可是在经济持续发展的今天,人们的价值观念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和改变,在国外思想浪潮的Ф下,在逐步建设现代国有企业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党建过程产生的淡化论、无用论等有误思想直接导致国有煤化企业走向错误的党建方向,制约国有煤化企业发展路线,给国有煤化企业的党建工作到来了意想不到的打击,在企业的意识形态建设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痕。如何实现科学合理地运用我国煤化企业独具一格的政治文化力量帮助企业长久发展,为国家经济和政治建设提供科学的保证,是现代党建工作研究者探寻的重要内容。本文为帮助我国国有煤化企业实现科学的长久发展,根据国有煤化企业党建工作现状,总结出其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

一、新时期下国有煤化企业党建工作的现实状况

就目前为止,我国国有煤化企业的党建工作已经获得了较为丰盛的效果,可是,在面临新世纪新时期的到来,尤其是在国家先进制度的不断修缮下,国有煤化企业的党建工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国有煤化企业党建工作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难题有以下几点:

(一)党组织定位有误

首先第一点就是目前国有煤化企业党组织的定位有误。即使在《》中已经明文列出:国有企业党组织要利用政治核心用处,要积极加入重要问题决策,要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可是在企业实际运行过程中,党建工作很难用具体的理论研究进行量化,所以间接引发新老三会和中心核心等问题的争论,让企业内部在党建工作过程中出现了现实情况工作和企业运行相分离的状况,让企业的党建工作难以深入贯彻落实下去。

(二)难以建设合理的党建工作机制

随着经济的飞速进步,现如今企业内部的党建工作制度已经难以达到企业发展对管理模式的需求,如果墨守成规,就很难将企业发展与现代管理体制结合起来,制约企业的长久发展。因此,企业管理者必须重视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调理企业内部党建工作机制要领,构建一个和谐、统一、有序的党建工作机制。

(三)缺少党建工作应有的活力与动力

由于很多党员干部没有足够的建设经验和成熟的工作态度,国有煤化企业在进行党建工作过程中,仅仅凭借自身的思维定势套用在党建工作中,忽视了企业本身的情况,导致在党员发展、党员培训、思想政治教育等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如缺乏创新、循规蹈矩等,大大削弱了党建工作的力量,将来了党建工作的速率。

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国有煤化企业党建工作的有效措施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不断提高国有煤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发挥国有企业优势,将企业发展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上来,才有可能不被其他企业击败。建立合理的企业运营监管机制,促进企业完成可持续进展,为国有煤化企业做好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我国煤化企业应该以运营管理为重心,从而给企业未来的长期发展提供有效的保证。身为企业未来进展的强大后台,党建工作必须充分结合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运营模式,利用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保证企业可以更好更快更高的持续发展。

(一)充分结合人力资源管理要领

员工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最为关键的资源,在各种生产力聚集的企业中也是最有活力和调动力的一部分,逐渐发展成为当今社会战略资源的重要组成成分,是每一个企业赖以发展的源泉。同志曾经讲过,在新时期下,必须提高党内部的科学文化水平,加大党建工作力度,让四面八方的群众感受到党的魅力,将有德有才的人纳入党的使用范围,从而充分发展党的事业。这些言语给国有煤化企业的党建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党建工作必须与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结合,最大限度的利用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发挥党组织的作用,提高党建工作效率,为党建管理工作指明正确方向。

(二)加强企业执行力和基层组织建设力度

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上,党中央就根据国家党建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规章制度,颁发了关于在新时期下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相关安排,其中提到党的基层组织在党建工作中的核心作用。煤化企业中的党组织是党在企业中的基层组织力量和核心战团队,在联络党与普通百姓中起到了桥梁的作用,是党在奋斗过程中的先进基础,帮助党组织活动,宣传党的重要性,背负着重要的历史责任。因此,这些都让煤化企业中的党基层组织应该紧紧围绕基础中心,开阔党建的范围,加强党组织的作用,为整体企业服务,详细落实党的每一个工作,并且要取得实质性成果。煤化企业的运营流转过程、核心竞争力培养过程、党基层组织建设过程的要点都是提高企业执行力,实现更好更快建设党基层组织。

参考文献:

[1]郭刚.核心竞争力视角下新时期煤化企业党建工作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4,06.

第7篇:煤化工工程论文范文

1煤炭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胜任力素质构成

1.1煤炭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内涵及特点

根据煤炭行业的特点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特征,本文认为煤炭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需要具有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和国际化视野、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较高的专业素养,以及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必要的专业知识,系统掌握煤炭企业管理理论、方法和工具,具有市场研究能力、项目运作能力、管理方案设计及企业运作能力,富有创新意识与创业精神,初步具备企业家潜质和职业经理人素养,具备从事煤炭企业管理综合能力等。根据煤炭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内涵,其具有以下3个突出特点。(l)应用性。煤炭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应该具有运用经济管理理论知识和方法来综合分析、解决煤炭企业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及将解决方案付诸实施的实践能力。其“应用性”不只是继承性应用,还要创新性应用;不只是对现有理论知识、技术、方法的应用,还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创造性地开展管理工作。(2)实践性。实践是实现煤炭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重要途径,在设置教学体系时要强调实践性,培养过程要注重实践性,强化各种专业技能训练,特别要深人煤炭企业进行顶岗实践锻炼,煤炭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最重要,缺乏实践谈应用,等于空谈。(3)社会性。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经过4年的学习后要到煤炭企业工作,因此应该具有较强的社会能力,例如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广泛交际能力等。

1.2煤炭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胜任力素质构成要素

胜任力素质又称为胜任特征,是指能将某一工作(或组织、文化)中有卓越成就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潜在特征,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煤炭企业有行政、人事、劳资、财务、物资供应、煤炭销售、调度、安全、质量、机电、地测、技术等多个管理部门,根据煤炭用人单位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岗位需求、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要求及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煤炭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胜任力素质构成要素需包含基本素质、核心素质、拓展素质三大素质和6种能力。

(l)基本素质。基本素质是个体本身的素质特征,包含基础能力和心理素质2个方面。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要想能够顺利返回煤炭企业,达到人职匹配的要求,首先需要具备煤炭企业管理的基础能力和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基础能力主要反映为大学生顺利返回煤炭企业的基础素质,例如外语水平、计算机水平、专业思维等对煤炭应用型工商管理学生的基本要求,也是煤炭企业管理的基础。煤炭企业管理者需要应对大量的突发事件与各类安全事故,以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面对各种压力和新问题至关重要。因此,学生需要具备稳定的情绪、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和自信心等良好的个性特征。

(2)核心素质。核心素质是与煤炭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相关的关键能力特征,包括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两大能力要素,是煤炭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在煤矿企业的实际工作中能有效地利用专业知识和技能来完成工作任务的有关行为。专业知识是职业胜任力形成的理论基础,专业技能是职业胜任力形成的实践基础。因此,应重点培养学生掌握煤炭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知识、安全生产知识、煤炭行业特有的经营知识、资源保护知识、采矿和选矿专业知识,学习煤炭应用型工商管理技术,发展煤炭企业管理能力。安全生产知识:安全生产是关系煤炭工业持续发展的头等大事,目前各级政府和煤炭企业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程度普遍提高,普遍建立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加大了事故责任追究力度,积极探索煤矿安全生产投人机制。学生需要拥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并有创新的、可行的和见效快的安全生产管理新思路。煤炭行业特有的经营知识:包括与大客户建立中长期战略伙伴关系,产量规模增加后的市场用户安排;对内强化煤质管理,优化品种结构;加强煤质计划管理,优化采场安排,合理配采,加大洗选力度。资源环境保护:掌握循环经济理念,矿山生态经济管理,矿区固体废弃物的零排放和矿区污水、废气的零排放,矿区的环境整治。采矿和选矿专业知识:采矿和选矿技术或专业工作方法,并持续不断地获取专业技术新知识。掌握市场调查研究的原理与方法,熟悉煤炭企业的有关方针政策、法规及相关的国际惯例和规则,熟悉市场运行规律,对全球市场和企业发展机遇具有较强的商机洞察力。熟悉煤炭企业成长的基本规律,知晓企业家精神培育的路径,能够进行创业战略分析、商业模式设计与创新,有创意,能创造,善创业,具有创造能力和创新品质、探索能力和实干精神、指挥才干和领袖胆识及善于研究的探析能力。掌握项目评价与项目管理的现代化分析技术和工具,熟悉项目全过程和分阶段的规范化管理体系,掌握项目运作的基本流程并能熟练地开展项目运作,具有较强的项目运作与管理能力。掌握煤炭企业运营系统的设计(即设施选址、设施布置、工作设计和作业组织等)、生产运营系统的运行(即生产计划编制、库存管理、供应链管理、项目计划管理等)、生产运营系统的维护与改进(即设备综合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准时与精细生产),具有较强的运营管理能力。掌握企业绩效评价、咨询与决策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工具,能针对煤炭企业及其所属实际和行业背景,分析、判断企业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根源和机理,熟悉企划的基本原理与技术,具有较强的咨询与战略决策、商务策划能力。

(3)拓展素质。包括团队合作和适应发展能力。所谓团队合作能力是指建立在团队的基础之上,发挥团队精神、互补互助以促使团队发挥最大工作效率的能力。对于团队的成员来说,不仅要有个人能力,更需要有在不同的位置上各尽所能、与其他成员协调合作的能力,包括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适应与发展能力是指个体适应工作环境,不断开发和提高自己的潜能素质特征,主要包括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2建立基于胜任力的煤炭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体系

2.1课程体系建设

2.1.1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就业岗位的分布、职业胜任力的整体构成及对岗位核心能力的评价,本文认为煤炭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应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模块: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英语、计算机基础、体育、数学等必修课及人文类的公共选修课,该模块课程的设置以胜任力要素中的身心素质及职业基础能力为理论依据,教学内容以理论为主,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人文素养和现代科学知识等基础素质,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专业素质和能力基础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熟悉煤炭企业运营的基本内容,具备从事煤炭企业管理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市场研究能力、项目管理能力、生产运作能力及咨询与决策能力。主要包括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市场研究、质量管理、企业战略管理、项目管理、市场营销学、管理技能开发、企业管理咨询、电子商务、创业管理、供应链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经济法、管理沟通、商业管理等课程,该模块设置以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及运用为主要目的,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学习专业技能、岗位核心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职业核心技能模块:围绕煤炭企业基层管理者的规格要求,对学生进行职业技术应用能力训练,该模块设置以培养学生持续发展能力和岗位核心能力及掌握岗位核心知识为目标,主要包括开采方法、工程图学、矿井通风与安全、井巷工程、矿物加工概论、煤矿安全管理、煤炭企业生产管理、煤炭企业经营管理,以岗位工作项目或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展教学活动。职业拓展模块:该课程的设置主要是基于对学生在不同岗位上所要求的核心能力深度和覆盖面不同而考虑,同时也是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职业能力,让学生有更多选择权并开拓知识、能力空间,包括管理品质提升训练、生产实习、工程实践、毕业实习与设计等。

2.1.2加强实践性教学煤炭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性极强,在教学内容设置上必须加强实践性教学。可以在理论讲授之后给予学生一定的训练,例如在学习煤炭生产管理、煤炭经营管理、市场调研课程之后加人2一3周的训练,使学生对各课程模块的实际操作、业务技能、持续学习等产生直观印象,培养其相应的胜任力。对煤炭企业的经营管理现状、管理方法和工作程序等进行全面的调查实习,直接向煤炭企业各职能部门(战略管理、计划管理、物流管理、生产管理、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产品研发管理及财务管理等)学习各种相关的实践知识,获得在课堂内学不到的知识。

2.2教师队伍建设

2.2.1提高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不了解煤炭企业实际的老师所教授的学习内容只能是空谈,专业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深人煤炭企业实践,诸如到企业中兼职、与企业合作实施项目、承担企业横向课题等,以此积累实践经验;学校实施的青年教师“力行计划”就是很好的方式,推进了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还选派教师到郑煤集团挂职。而通过实践获得的第一手教学材料,也能够在教学中使学生获得直观感受,从而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专业学习,提高专业胜任力。

2.2.2改革教学方法煤炭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性要求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其主动性和参与性,增强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首先,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采取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其次,聘请煤炭企业中对煤管理理论与实践有深刻认识的管理专业人员为学生作报告、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或者聘请其担任学生校外导师,使学生接触煤炭企业管理中实际需要的技能、工具、方法等,加深学生对煤炭企业管理工作的认知;第三,引导学生利用假期到煤炭企业开展调研,或到煤炭企业兼职,切实掌握煤炭企业管理工作的流程与现状。

2.3实验室建设

2.3.1建设校内实验室通过建立煤炭企业管理仿真系统,利用沙盘模拟演练等方法,使学生对煤炭企业管理各个模块产生系统、全面的直观感受;建立专业技能实验室,通过人力资源、企业战略、煤炭生产系统等培养学生的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建立团队培训基地,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协调等能力。

第8篇:煤化工工程论文范文

Abstract: Impeccable coking coal preparation system is the prerequisite for coke production, cooperating with the coal material in production process is the main raw material of coking. After the out of coke, these coke briquettes need to be divided into a number of products that specifications and uses are totally different through the sieve focal system, and then ensured pollution-free production through the dust removal syste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search situation about the control system of coal preparation and coke process, the design method of overall control system, the hardware configuration of system and the system functions of monitoring, ultimately achieves the automation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关键词: 焦化备煤;出焦;控制系统;设计;实现

Key words: coking coal preparation;out of coke;control system;design;achieve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5-0055-03

1 备煤、出焦过程控制系统的研究现状

备煤和出焦过程是一种典型连续性的自动控制系统,生产环境恶劣。特点主要包括:

①工艺流程比较复杂,设备种类较多。在备煤和出焦的过程中,需要各种设备的连锁,并将料线进行互锁,这是一种交叉复杂的控制过程。其中在继电器中控制系统能够自动控制,但是维护过程比较复杂,不宜在粉尘较多,湿度较大环境中作业,因此就需要运用一个具有较强自动化程度,工作方便,适应性强的自动控制系统。

②自动化控制系统始终保持着经济,实用,安全,有效的原则。与此同时也要保障生产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③在此控制系统中,控制指令反应非常灵敏,需采集比较多的现场信号,一般包括温度、流量、电流、压力等。

④在焦炉备煤与出焦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的烟尘,对工作人员的身体以及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大量烟尘对于设备也有很大的损毁和腐蚀。现在如何经济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是重点研究方向。

⑤对于备煤系统而言,属于一种出焦前煤料配置并将焦炭筛分的过程。在系统中都存在很多子系统,所以要综合实现焦化流程,就需要各个子系统应用信号进行衔接。

对于这几种特点,要运用集散控制的思想去控制。近些年来,这种思想被广泛的应用到新建技改项目中。对于传统的集散控制系统来说,控制的范围较大,成本费用较高,因此对一些小规模自控系统的推广产生了不利影响,现已经不能够满足自动化过程控制系统中的设计标准。现在对于建立一个完善的生产监控管理系统,能够有效的将生产过程中参数全局化和信息化。控制系统能够实现生产目标的要求,使得生产过程运行良好,最终获取较大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在我国国民经济重点行业中,炼焦行业是重点行业之一。它涉及到冶金,煤炭,化工等部门。钢铁生产行业在不断的发展,城市燃料利用趋于煤气化。但是我国焦化生产中的自动化水平还与国际存在较大差距。应用电子技术,实现作业制度的网络管理在炼焦生产中的应用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工业的不断发展,使得焦炭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在推广应用新技术的同时,也提高了以质量为前提的生产。但是我国的焦炭行业还处于一个调整阶段,其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如下:

①对于建厂历史悠久企业,工艺老化,设备比较陈旧,生产中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同时生产效率较低,资源利用率不高。②焦炉老化,并且焦炉自身的损坏部分较大,泄漏率较高,造成大量煤气外泄。一方面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另一方面直接或间接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③工艺落后,消耗大量能源。在陈旧工艺中,一般只采用硫铵饱和器的方式除去氨或者采用直接终冷或蒸汽方式脱苯。这样不但消耗了大量的蒸汽,也使得处理生产中的废水消耗大量的能源。上述焦炭行业中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了高炉的生产水平。因此开发在技术,管理,效益等各个方面均较为合理的焦化工程是我国工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钢铁联合企业中,在焦化备煤及出焦过程中进行计算机控制是比较困难的。在焦化生产过程中,介质较为复杂,测量难度比较大,各个工序之间相互连接,且在焦化生产的过程中,有毒污染物较多,严重影响了操作环境,为了能够在焦化生产的过程中,减少消耗的能源,提高生产质量以及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让计算机监控系统真正的融入焦化生产的过程中显得尤为必要。

2 备煤、出焦过程控制系统整体设计方法

随着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自动化控制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在生产过程中,监视和控制信息明显增加,使得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面临着可靠性,功能完善性,系统可维护性以及数据利用分析管理等各个方面综合的挑战。因此大力推广应用网络化自动控制系统才能够有效推动生产过程自动化水平以及产品质量,就出现了生产过程的全集成自动化。全集成自动化主要是指在同一组态、编程、数据管理和通信中,能够高度集成整个产品的范围,应用一个系统完成几个系统的全部功能。这种应用方案能够简化系统结构,减少接口部件使用,具有较高利用价值。

备煤系统中主要包括输煤系统和配煤系统。输煤系统需要改进的工艺较少,而配煤系统有较大改进空间。根据煤源的具体煤质状况,在备煤车间中运用较为简单的工艺,减少设备的使用,紧凑的布置,最终进行先配煤后粉碎的工艺流程,可大大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在备煤系统中有八个配料槽,将单种煤以适当比例进行配合,最终满足焦炉生产的高质量要求。在各个槽中都有料位计检测量煤的料位状况。在储存煤的槽中放置单种煤,并按照配煤的槽口自动配煤。在每个装置中都存在料带式的输送机和自动控制系统。在生产的过程中,要按照定值对各种单煤流量进行自动控制,以保障配煤比的恒定。这种自配煤的装置能够有效提高配煤的准确性,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最终能够合理利用焦炭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在筛焦系统的工艺过程中,煤塔中加入配煤槽以及相配合好的装炉煤,并用装煤车取煤和计量之后,依照作业计划将其转入炭化室中。然后在炭化室中煤料就能够在高温干馏的一个结焦周期内形成焦炭以及荒煤气。在炭化室中焦炭成熟之后,应用推焦机将其推出,经过拦焦机倾倒在熄焦车中。然后熄焦之后的焦炭就会形成焦台,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冷却,就进入了筛储焦阶段。焦台的主要作用就是用来处理沥水以及蒸发水分,冷却熄焦之后的混合焦,最后用剩余红焦补充熄焦。以上过程可利用刮板放焦机在远距离处对机械进行控制放焦。刮板放焦机将焦台地沟中的混合焦运用带式输送机使焦台上滑下来的混合焦混合均匀,最后送到筛贮楼中。筛贮楼主要是用来筛分处理混合焦,最终进行仓贮存放。在筛贮焦槽能够通过振动筛将焦炭分为三个级别,分别为小于10毫米、10~25毫米和大于25毫米。还需要在带式输送机中添加计量秤,能够反映出混合焦的产量和冶金焦进入高炉的状况。同时还应在各个贮集槽中设置料位计,对贮槽中的焦炭料位状况进行实时监控。

在控制焦炉装煤和出焦生产过程的除尘系统中,对于全干式除尘技术,能够将统一焦炉的装煤除尘和出焦除尘整合为一个系统,在出焦除尘的过程中,涂层主要为吸附在滤袋中的焦粉。这种涂层让装煤过程中吸进烟气内的焦油以及粉尘都不能够和滤袋接触,使得出焦除尘装置以及装煤除尘装置能够交替运行,保障滤袋的长期使用,并且避免粘结和堵塞,使装煤除尘装置和出焦除尘装置整合到一起。对于地面站除尘器来说,是三大部分组成的。其中第一部分为拦焦车中一个移动性的大型集气罩,烟气通过集气罩进入焦侧集尘管的转换设备。第二部分为焦台上方的集尘固定接口阀。第三部分设置在地面,其将烟气熄灭,净化所有的设备并将收集的粉尘集中于贮灰罐中,在规定时间内将其导出。地面除尘站净化系统存在两个阶段,分别为装煤除尘阶段和焦炉除尘阶段。其中装煤除尘阶段主要是为了解决在粉碎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烟尘而设置。在煤粉碎机室中的每个扬尘点均安装吸气罩,防止烟尘粉尘向外排出,这种系统称之为机械除尘系统,最后将净化后的气体通过风机以及消声器排到室外。焦炉除尘工艺流程主要为:在焦炉上装煤,并在出焦的同时产生的烟尘经相应的管道排出,再经过冷却器以及除尘器,将烟尘送进各自的管道中,最终排出。

3 系统的硬件配置

对于备煤系统、筛焦系统和除尘系统而言,其计算机网络控制系统是通过两级控制器完成,分别为监视级以及过程控制级,而在备煤系统中主要包括输煤系统以及自动配煤系统。其中:①监视级中包括打印机以及网络操作站等。在监视系统中能够通过设备运行状态、数据过程、设备具体操作、参数设定和报表打印等进行深入了解。网络操作站是由两台工控机组成的,通过共享电缆连接到一台打印机上。②控制级是通过的PLC控制器组成,其中S7-300是模块化的中小型PLC系统,能够满足中等性能的要求。由于系统模块化以及无风扇等结构使得系统总体构成小巧灵活,分布方便,易于控制。在控制量模块中有输入/输出的数字量以及输入/输出的模拟量,对于模块数量以及配置都是通过当地工作站进行控制和采集的点数决定。

对于输煤系统的硬件结构来说,输煤系统中存在一个中央操作单元,在Profibus总线上有两个站点,分别为本站点以及远程点。本站点通过应用主机架将接口模块IM360以及IM361扩展为3个机架。在远程点最好采用通用性较强的ETM200现场模块进行现场数据的采集和控制。在工业现场中,Profibus的利用能够更好的建立控制网络系统。

而对于配煤控制系统而言,自动配煤控制系统是通过一台工业PC机、一套PLC以及8套控制系统组成。闭环控制系统包括称量带式输送机、秤体、速度传感器、现场操作设备和可控制室内的调节器和变频器。

4 系统监控的功能

在焦化生产中备煤系统是重要的步骤之一,最终可将配合好的煤一齐送至煤塔中进行炼焦作业。在筛焦系统和焦化生产中主要配套使用装煤车、拦焦车、推焦车以及熄焦车等,他们都属于出焦后生产过程的控制。在除尘系统中不存在压料现象,是一种单料线的内循环系统。在循环启动出焦、装煤信号控制阀门和其他设备的同时,其中可实现的控制功能为:①对过程进行控制和监视。对生产设备进行统一的监控,能够有顺序、有逻辑的对生产过程进行系统控制。对于系统选择、切换、起点以及终点的确定能够进一步处理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设备。对设备故障进行自动诊断以及采取相应保护措施,进行实时处理,增强报警记录上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进行参数设定和情报打印,监视管理料量的具体状况。②对开关输入输出量和相关模拟量进行输入信号处理,进行实绩搜集。根据操作数据中有上煤/焦量数据、设备的开停机时间和报警记录形成的报表和历史趋势图,可搜集通信使用的数据。③数据通讯。控制系统在控制层和操作站之间交换数据,对上位机上发送系统过程数据。对于各个控制子站和系统之间交换运行的数据,对整个过程的控制系统、上位机、兑取料机系统、旧有备煤系统以及自动配煤系统等实现控制监控。④CRT画面显示功能。CRT画面显示能够显示出操作画面、设定画面、组画面、趋势画面、棒形图以及生产过程中流程图等。⑤报警功能。可实现事故报警,设定相应的优先级别,这些几乎是通过屏幕报警窗口列表显示以及打印完成的。

5 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备煤和出焦过程中控制系统的研究现状,控制系统整体的设计方法,完善系统硬件配置以及监控系统的功能等几个方面,基于控制思想,其设计方案围绕备煤系统,筛焦系统以及除尘地面站系统设计出的监控系统,最终实现生产过程中的综合自动化。

参考文献:

[1]刘健.网络控制系统建模、控制器设计的研究现状[A]. 2006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6年.

[2]傅小强,周杰.料粒生产线在线监控系统的设计开发[A].南方十三省(市、区)水电学会联络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3]戴戈,王勇,梁瑞海,姚纯清.AB 1336 PLUS Ⅱ变频器在总线控制系统中的应用[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4]杨帆.某型航空发动机滑油系统试验台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5]梁传波,赵敏,胡鹤立.PROFIBUS DP多功能从站设计[A].江苏省计量测试学会2005年论文集[C].2005年.

[6]张国栋.PROFIBUS现场总线实践中碰到的几个问题[A]. 先进制造技术论坛暨第三届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7]胡冠山,李现明.基于PROFIBUS现场总线的短纤维牵伸控制[A].先进制造技术论坛暨第三届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第9篇:煤化工工程论文范文

【关键词】煤炭企业 企业管理 精细化管理 架构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11-0191-03

【Abstract】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meanings and traits of the refined management, meanwhile, points out the significance of implementing refined management in coal mine companies. By discussing the distinctiveness of the management in coal mines companies and the traits of implementing refined management in coal mine companies, we design the framework of implementing refined management in coal enterprises. At last, with the purpose of providing reference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al mines companies, we account for the premise condition of implementing refined management in coal mine companies.

【Key words】Coal mines companies Enterprise management Refined management Framework

一、引 言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尤其是新世纪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化、科技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朗,这不仅使传统的经济管理理论、管理模式受到巨大冲击,经济管理方式、方法也进行着深刻的变革。我国的煤炭企业,在与国际相关企业高度对接过程中,受新价值链理论和国际企业先进管理实践的启发,经历中西方管理文化强烈冲击,在我国全社会从抓商机、抓投资到抓技术、抓管理的演进格局下,实现对世界知名管理咨询、管理培训公司关于企业精细化管理产品认识的新突破,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实施精细化管理是中国煤炭企业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煤炭企业全面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方向。但受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现代化管理基础薄弱和发展历程短暂,乃至煤炭生产自身特殊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理论与实践仍然是任重而道远。本文就精细化管理内涵与特点、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架构及其落地前提等予以分析,以供参考。

二、精细化管理内涵及特点

1.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管理理念或思想,早于科学管理初期泰勒时期已有所体现,于上世纪中期起在发达国家,如日本较为盛行,而作为一个术语或概念,则应该说是新世纪中国管理文化的产物。本世纪初,汪中求提出了“精细化管理时代-细节决定成败”的观点和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提出精细化发展具体表现在专业化、归核化、国际化,“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直接压力,中国民营企业必须走精细化发展的路子”论断,自此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企业“细节管理”研究的热潮,包括关于精细化管理内涵的界定研究。

有学者指出,精细化管理就是精确定位、合理分工、细化责任、量化考核。精确定位就是指对每个部门、每个岗位的职责都要定位准确,对每个系统的各个工作环节都要规范清晰、有机衔接;合理分工是指细分工作职责和办事程序,从而建立制衡有序、管理有责、高效运行的内部管理系统;细化目标是指通过对各业务部门的责任细化,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量化考核是指将各部门、各机构的经营目标量值化,对经营运行行为与结果进行控制的过程,考核时做到定量准确,考核及时,奖惩兑现;[1]也有学者指出,精细化管理就是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2]其本质在于它是一种对战略和目标的分解细化与落实,是让企业的战略规划能有效贯彻到每个环节并发挥作用的过程,同时也是提升企业整体执行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它是建立在常规管理基础上,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一种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3]上述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虽不一致,但基本揭示了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内涵。

2.精细化管理的特点

关于精细化管理的特点,我国学者提出,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并非某种具体管理方法或模式,是一种追求,并非某种具体标准,是一种过程,并非某种既定目标,[4]而根据上述学者关于精细化管理内涵的界定,精细化管理的本质特点则在于:

(1)精细化管理的起点源于成熟的规范化管理。精细化管理是制度管理的高级阶段,而规范化管理是制度管理的最基本要求,精细化管理是常规管理一种发展和引申,这种常规管理即为规范化管理。所以,精细化管理是成熟的规范化管理的跃升。

(2)精细化管理的基础在于科学的岗位管理。精细化管理最基本要求在于责任落实,职责界定清晰,业务流程衔接顺畅,而这是科学岗位管理的核心。为此,精细化管理是以管理岗位为重点,是建立在科学岗位管理基础上的精准化管理。

(3)精细化管理的实现在于责任落实及其可量化考核。精细化管理的目的在于围绕组织战略目标,将战略任务层层分解,责任到岗,以岗定人,并已定性或定量的方式加以考核评定。所以,实施精细化管理,最终取得预期管理成效的保障在于责任落实并可以量化考核。

3.精细化管理在煤炭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1)有助于提升煤炭行业安全管理水平。多年来,全国煤炭行业安全生产保持总体稳定、持续好转的态势,但事故总量仍很大,重特大事故防范能力依然不足,主要根源在于安全基础不牢固、隐患治理排查不彻底、安全监管不到位等。在煤矿安全生产实践中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即可通过围绕组织目标,精细规划,责任到岗,人岗匹配,权责利统一,强化责任落实,将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以此促进煤炭企业安全生产。

(2)有助于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在生产经营国际化、产品和服务竞争激烈,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生产分工愈加细化环境下,如何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有限的空间下凝练自身竞争优势,已成为当前我国煤炭企业,乃至各行各业探索自身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实施精细化管理,通过合理定位、规范运作、量化考核,形成品质优良、成本低下、市场资信度高的产品和服务,历练出技术能力高超、发展潜力大、协作有力的队伍,这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科学路径选择,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具体表现。

(3)精细化管理是煤炭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受国内工业生产对煤炭需求供不应求和煤炭工业国际化战略的驱使,煤炭企业走向了国际化的历史关头。面向全球煤炭工业国际标准,出于安全、环保、节能等正常营业基本准则要求,结合我国乃至全球煤炭资源储量限制,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煤炭资源集约化利用不足等现实问题,煤炭企业实现高速持续发展的唯一路径就是全面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走精细化产业发展模式。

三、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架构设计

1.我国煤炭企业管理的特殊性分析

煤炭生产企业与煤炭加工企业,与工业中的制造业相比,具有明显的自身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决定着煤炭生产企业实施、实现精细化管理的特殊性。

(1)对市场需求反应不敏感。煤炭资源具有自然资源属性,煤炭生产具有大宗商品属性,属产品大批量生产的产业,产品变化较少,应市场需求变化而变化程度低。

(2)供应链不完整。煤炭生产存在两条供应链,即原煤供应链和物资供应链,而原煤生产无上游产业,运输条件不稳定,使得煤炭企业的供应链不完整。

(3)生产过程不连续。由于工作面、台阶之间的换档和工程与生产相伴相生,使得煤炭生产过程不连续。

(4)生产条件不标准、不稳定。由于劳动对象、工作场所不断移动,地质条件突变,生产组织需要不断设计,设备需要定制,使得生产条件不标准、不稳定。

(5)劳动对象、资源的可耗竭性。鉴于煤炭资源储量的有限性,随着开采活动的开展,劳动对象、资源逐步耗竭,矿井、工作面、台阶等均存在生命周期。

(6)所有项目都由资源(矿产资源、人员、队伍、设备、物资)和作业组成,且存在非连续作业(剥离、掘进、搬家倒面、设备大修等)和连续作业(采煤、运输、通风、排水等)。

2.我国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实践剖析

十余年来,尤其是近年来,我国许多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开始倡导实施精细化管理,融合国内外、行业内外管理理念,在实践中探索出极具中国特色和煤炭企业特色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大大提升了我国煤炭企业的管理水平,赢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综合分析目前我国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实践,基本情况可归纳如下:

(1)基本以企业文化建设为主题。我国煤炭企业十余年精细化管理实践基本局限于企业文化建设范畴,这不仅由于煤炭生产具有劳动密集型、作业环境艰险等特点而格外需要良好的企业文化引导,更主要的是精细化管理的国际理念中包含着支撑企业管理提升的文化因素。

(2)基本以生产要素为主要管理对象。煤炭生产企业生产要素主要包含人才、安全、质量、物流、资金、成本等。当前我国煤炭企业管理基本以生产要素管理为主,实施精细化管理也意在于降低成本,提高安全和质量。

(3)基本以现场为精细化管理实践基地。煤炭生产企业现场是原煤供应链的起点和物资供应链的终端,也是企业效益所在,加上现场移动性、部分自然因素的不可预测性、环境的多变性,现场自然成为煤炭企业重点管理之地和管理成败的基础。

总体讲,我国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仅处于探索阶段,尚需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管理重点等方面系统设计精细化管理体系。

3.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架构设计

鉴于煤炭行业自身的特殊性和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的初级性水平,基于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内涵科学设计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架构,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价值。

(1)设计原则。在业务管理方面:第一,均衡交付。克服自身生产不连续、不稳定;尽可能适应外部环境和客户要求(运输、电力);第二,集成计划。分解项目,决定路线,配置资源;长短集成,上下集成,水平集成;第三,项目控制。单个项目工期、质量、安全、成本控制;第四,规范操作。建立标准化操作体系,促进安全生产。

从理论角度考虑,为进一步完善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第一,要进一步明确精细化管理的目标;第二,在理念上要进一步丰富精细化管理内涵;第三,要有真正的方法体系;第四,要有选择地从西方主流理论“拿来”,要科学管理,不能胡编乱造,热衷开宗立派;第五,要考虑东方文化、中国文化的承受度;第六,要结合行业特点。

(2)以神华神东煤炭集团公司为例,精细化管理理论架构。

如图所示,这一理论架构包含四个层次,自下而上依次为结构管理层、运营管理层、数据管理层和决策管理层,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分别实现业务规范,例行管理;作业标准化和稳定生产,改善运营效率;量化分析,有效激励;优化配置,有机组合,最终保证企业发展总目标的实现。这一理论架构的特点在于:

第一,管理目标在于规范、改善、发展,改变了煤炭行业先发展再改善、再规范的传统模式。

第二,采用了结构化和系统化思维模式,要求首先合乎逻辑地对企业进行透视和解析,要求系统思考,建立了流程、架构、制度、标准等管控基础和支撑体系,运用了Lean Production/6σ/5S/ benchmarking等管理思想,关注联系,关注全局,避免“细节孤岛”。

第三,以管理集成和内部市场化为主线。该理论架构通过自下而上的数据集成、管理集成形成分工细化的基础,同时,又通过任务分解和价值量化,孕育企业内部市场,实现内部业务市场化运作,并以此固化企业管理流程、标准和价值链条,完善制度管理,提高公平性、透明性、激励性和易操作性。

第四,以岗位管理为核心。岗位管理是该理论架构的落脚点,将岗位作为管理的对象和最小独立单元,以岗位价值为核心,强调人岗匹配。

第五,以自动化和信息化为运营和决策管理的技术保障。

四、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落地的前提

1.要实现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转变

经验式管理的管理者依据过去管理实践中所取得的经验对企业进行人治,偏重于个人的自律而不是制度的监督,并且注重的是治人而不是治事。这种传统的经验式管理手段具有高度集权化、缺乏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等不足,在煤炭企业发展初期或者企业规模较小时,能够对企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然而,当煤炭企业形成规模、市场条件、科技水平和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这种管理方式却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障碍。为此,煤炭企业管理要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要引入科学的管理方法,如业务流程再造、企业战略规划、绩效管理、平衡记分卡等注重定量的、具有信息化的有效科学管理模式。

2.要实现由业务管理向业务、职能集成管理的转变

二战之后,随着诸多国家经济的迅速崛起,世界格局发生了改变,催生了新生产业领域,转变了经济发展方式,同时也让理论界和实业界领悟到人及人的技术能力在组织实力提升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企业的财务、人力资源开始得到重视,要求职能管理能够支持业务和战略的规划与实施发展,煤炭企业管理开始由业务管理向集成管理转变,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集成管理[6]是一种效率和效果并重的管理模式,它突出了一体化的整合思想,管理对象的重点由传统的人、财、物等资源转变为以科学技术、信息、人才等为主的智力资源,提高企业的知识含量,激发知识的潜在效力成为集成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及方法,其核心就是强调运用集成的思想和理念指导企业的管理行为实践。通过这种转变,可加强对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的发掘和结合力度,提高信息化水平,充分利用决策支持系统,强化管理的点、线、面优势资源结合力度,最终提升煤炭企业自身资源与外部环境资源的结合能力。

3.要实现由传统的人工管理向信息化管理转变

现代企业管理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科学理念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信息技术的诞生与应用实现了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可视性和可靠性,这是企业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企业信息化水平和员工信息技术能力是直接决定精细化管理实施的成败。为此,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落地首先要实现管理人工化向信息化的转变。

五、结 论

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实践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个企业追求完美和实现卓越的过程,也是企业实现基业常青的重要指导思想和管理理论。煤炭企业需要结合煤矿生产实际,按照组织目标,面向组织体系,重点把握决策层的项目组合管理、数据层的管理会计、面向体系的结构管理三个难点,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精细化管理机制,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最终使精细化管理成为企业员工的基本习惯,成为一种意识、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

参考文献

1 沙卫国、严永成.对推进精细化管理的几点思考[J].现代金融,2009(1):411

2 刘晖.精细化管理的涵义及其操作[J].管理研究,2007(4):15

3 朱维明.实现企业的精细化管理[J].领导科学,2007(12):51

4 杨显贵、张昌民.精细化管理与大学管理精细化[J].上海管理科学,2008(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