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地区旅游业发展范文

地区旅游业发展精选(九篇)

地区旅游业发展

第1篇:地区旅游业发展范文

论文摘要:休闲旅游是我国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旅游形式,廊坊市充分依托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现代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大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拓展客源市场,突出特色,有效地改善旅游环境,取得了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近年来,廊坊市充分依托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现代资源丰富的优势,按照大群体、有特色、出精品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在全力摸清底数的基础上,重点实施旅游精品开发战略,全面整合旅游资源,积极培育特色产品,相继推出了以六大高尔夫球场、三大温泉度假村为代表的健身旅游,以辽宋地下古战道、辽代白塔龙泉寺、曲家营古音乐为代表的古迹文化游,以东方大学城、文化艺术中央、自然公园为代表的观光游,以金丰农科园、民间采摘、农家乐、民俗旅游为代表的生态游,以国际会展中央、第一城为代表的会展游,以新世纪步行街、香河家具城为代表的购物游等六大旅游精品系列项目。2009年度,接待国内外旅游者533余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41亿元,其中会展游、乡村游接待人数突破了百万人次,成为旅游客源增长的亮点。同时,一批极具市场潜力的旅游项目也正处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筹建之中,如集民俗绝技、孔雀园、森林景观和健身娱乐为一体的永清大千世界主题公园项目,三河胜利大广场项目、安次区落垡湿地自然景观项目、广阳水库景区项目、再现“胜水菏乡”的胜芳新城项目等,这些旅游产品的相继推出将使廊坊的现代旅游城市特色更趋明显。

一、廊坊市发展休闲旅游优势明显

1.较丰富的休闲旅游资源。近年来,廊坊市以温泉养生、温泉娱乐为主体功能,以温泉观光为辅助功能,完善京津廊会议市场和京津廊大众休闲市场,充分利用本地会议发展旅游,大规模的林地,浓郁的乡土文化,丰富的土地资源等优势条件,采取温泉旅游与其他旅游的项目组合开发的模式,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温泉休闲产业,形成伊斯兰风情商务旅游区,廊坊市区城市温泉旅游区、永固霸田园温泉旅游区、南部古镇古洼温泉旅游区等四个有特色的温泉旅游热点区域。同时,进一步完善了六大高尔夫球场的经营与服务,形成以高尔夫运动为主体的户外休闲活动主题园地。另外,进一步提升廊坊会展业的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品牌化和特色化程度,针对京津休闲市场,策划市场指向性强的休闲、购物、文化、体育等专题性会展项目。打造一批会展、商务、会议与休闲度假相结合的复合型品牌旅游产品。

2.环境建造成绩斐然。大力实施“蓝天、碧水”工程,环境质量大为改善。营造了生态文明林400个,市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垃圾处理率95%,市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332天。先后被命名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等,并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

3.发展机遇空前。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市内经济结构的调动,重视旅游业的发展,非凡提出要逐步减少区内高污染、高耗能的重化工产业,将加快服务业的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把扩大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同时,河北省于2009年开始精心打造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前期论证工作已经完成,正在有重点,有步骤地展开建造和营造工作,为廊坊市休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空前的机遇。

4.客源市场巨大。京津人口总数约为3000万,消费能力在全国处于前列,是环京津休闲旅游成熟持久的消费市场。廊坊市2009年接待游客的85%来自京津。同时,京津拥有的私家车总数为500万辆,加上比邻地区的私家车,总数超过700万辆,自驾车游客由京津出发,可以1小时到达廊坊市的绝大多数景点,十分便捷。随着京津的发展,京津两市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增长的进一步加快,廊坊市休闲旅游的客源市场优势将进一步凸现。

5.便捷的交通区位。廊坊市位于京津之间,不仅有明显的距离优势,而且以京津地区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充分享受其公路、铁路、航空交通等优势,如陆路交通就有9条铁路干线、10条高速公路、12条国道以及若干条省道等。四通八达的交通,成为廊坊市休闲旅游项目的依托。

6.节假日的调动。新的节假日制度实施后,“五一”休假时间缩短,全年节假日次数增多,节假日的灵活性与变化性进一步加大,将有利于廊坊市这种以休闲旅游为特色的短途旅游的发展。由于拥有临京津、陆路交通便捷、资源丰富等优势,为短途旅游、休闲游、深度游、散客游尤其是自驾游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第一,整体竞争力和消费带动力弱,旅游综合效益不高。廊坊市的旅游业近几年发展较快,已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但总体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旅游综合效益不高。与北京、天津郊区县的旅游业相比,旅游消费水平、消费结构不尽合理,旅游总收入相称于GDP的比重低,旅游消费的经济拉动作用较弱,这与所拥有的资源优势、区位市场优势还很不匹配,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第二,旅游产品结构不合理。一是观光型旅游产品居多,休闲度假产品的开发建造力度不够,尚未占据市场及消费的主导地位,旅游产业休闲化的趋势还不明显,2009年度,以休闲度假为目的游客不足20%;二是多数景区小、弱、散、差,3A级以上景区不足20%;三是部分重要旅游资源,在客观上与相邻地区存在产品的雷同,且处于相对劣势。满足不了游客的休闲旅游欲望,从而导致一些游客不再到廊坊游览类似产品。

第三,产品规模档次、服务治理水平较低。从规模档次看,一方面,部分地区不注重错位发展,如部分地热温泉,在产品类型、档次和功能上与京津郊区的类似景点雷同,受区位影响,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另一方面,旅游企业对旅游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深刻,尚未形成自身的产品特色,建成的精品景区较少,产品品质较低,创意不新颖、特色不突出、规模体量小、建造水平低、功能设施差等问题依旧普遍存在。从服务水平看,服务质量和治理水平普遍偏低,不能很好的满足京津游客的消费需求,弱势较为明显。

第四,旅游产业要素不完善。旅游接待设施不配套,游览、娱乐、住宿、餐饮、购物等旅游配套要素尚未形成产业链条,存在“短板”现象,导致旅游综合收入偏低,旅游消费的经济拉动作用较弱。如:一日游游客比例较大,过夜旅游者比例仅占游客总量的23%,影响了娱乐、住宿、餐饮等收入;其次,购物收入普遍偏低,远低于周边北京、天津,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5%)。仅占旅游总收入的27%。

充分发挥廊坊市与其他环京津地区旅游资源的整体优势,针对京津日益增加的度假休闲、回归自然的市场消费需求,构建环京津休闲旅游带,突出优势资源特色,实现与京津旅游产品的差异开发和错位发展,构建特色鲜明、重点突出、功能齐全的休闲旅游板块;深度策划集休闲度假、餐饮购物、娱乐活动、观光体验、康体健身等于一体的综合型休闲旅游区,并带动周边地区的整体发展;结合无景点休闲旅游发展,加快城市休闲体系建造,将廊坊市打造成为文化、景观特色鲜明,休闲旅游功能完善,旅游氛围浓厚的休闲旅游目的地;紧密依托交通干线和交通结点,推出道路便捷通常、标志标识完善、信息咨询访问周全、旅游产品体系完善的自驾车或自助旅游线路,进一步拓展廊坊市的休闲旅游空间。

参考文献:

[1]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9.10.

第2篇:地区旅游业发展范文

与国际上发达的旅游国家相比,我国旅游产业起步晚,总体水平低;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存在着底子薄、总体水平低的问题。概而言之,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主要呈现出发展势头快、基础设施初具规模、地区内发展不平衡等现实状况。

(一)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与发达地区相比普遍滞后

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与其资源优势是一种不对等状态。该地区拥有特别丰富和独特的旅游资源,有些旅游资源可以说是极品,如九寨沟、黄龙、香格里拉、布达拉宫、石林、黄果树瀑布等。但是,西南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优势还没有完全并充分地转化为经济优势,迄今为止,中国旅游产业“东强西弱”的传统格局依旧没有被打破。2013年,我国旅游收入达29475亿元,西南6省(区)的旅游收入为11780亿元,只占全国的39%。

(二)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提升较快

就目前的状况而言,西南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的生产力水平仍然较低,许多地方的产业发展水平还处于初级、粗放阶段,没能形成集约化开发与产业化发展的主体模式。西南民族地区各地各级政府已认识到旅游业强大的联动性和比较优势,纷纷以政府为主导,健全了旅游管理机构,强化了旅游产业化发展观念,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旅游产业在政策、金融等方面的支持,改善了旅游投资环境,拓宽了筹资渠道,使得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三)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基础设施初具规模,旅游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旅游产业的发展必须以旅游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为前提。近年来,由于各省(区)政府旅游发展意识的增强和旅游投入力度的加大,西南民族地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也空前加快,尤其是旅游饭店、景区景点设施和区域旅游交通条件大为改观。西南民族地区许多优质旅游资源景区的“可进入性差”的状况一直是困扰其旅游发展的一大障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困扰西南民族地区可进入性差的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境内的多条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竣工建成,多条线路开通了旅游直达列车、旅游包机、旅游客车等,旅游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和加强,旅游产业出现了艮好的发展势头。

(四)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区内发展差异明显

就东、中、西部比较而言,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水平较低。而从个别省份的发展水平看,云南省和四川省可算得上我国的“旅游大省”甚至“旅游强省”,两省无论是在海外接待规模,还是在旅游创汇方面都大大高于中部地区的9省市,在全国居于前列。两省的创汇总和比区内4省(区)的创汇总和还要多,云南省2010年的旅游创汇就是的11倍。在全国旅游创汇的排序表中,西南民族地区除了云南省进入前10位外,其他省份均位于10名以后,尤其是、贵州都位于20名以外。

二、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结构的特点

由于受到发展历程、现实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西南民族地区在旅游产业结构的某些方面与我国其他地域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自己的特点。

(一)地域结构特点

1.旅游资源地势构造对产品可进入性的影响较大

因为西南民族地区处于高原向平原过渡地段,为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起伏较大,横断峡谷和高山峻岭较多,这些既定事实影响了其在一定时段内、一定条件下的可进入性。自古就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诗句,由此可见,西南民族地区在可进入性方面是与东部沿海地区有着截然不同的基础条件的。如西南民族地区通往某些景区的道路常常因为气候、自然灾害等原因引起诸如山体滑坡、泥石流、道路桥梁坍塌等,阻碍了旅游活动的顺利进行。

2.旅游资源区位优势较弱

在中国旅游业兴起的初期,东部沿海地区旅游产业起步早,在全国旅游产业中所占比重高,而我国西南民族地区虽然旅游资源丰富,但由于区位、交通、经济、对外开放度等方面的原因,旅游产业在全国中的比重小,与旅游资源在该区的分布比例差别较大。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西部民族地区的旅游产业在需求拉动、丰富的旅游资源供给和经济发展需要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呈现出不断增长的势头。

(二)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供求特点

1.区域内同质旅游吸引物较多

由于西南民族地区特别是区域内的某一范围内,其旅游资源的特征在总体上说往往具有相似性。以四川省为例,省内具有较大共同性的特点之一是山高、水美,由此开发出了九寨沟这样的风景名胜区。跟随其后便出现了自称“小九寨”以吸引游客的其他旅游风景区,或没有打这个牌号,而让前来旅游的游客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的景区。此类特点还会体现在不同地区民族及风俗相同的旅游区、地理风貌相同的旅游区,例如,在西南民族地区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地、市、州中有很多具有喀斯特地貌特征的景区。

2.客源市场地域范围广

西南民族地区特有的民族风情、深厚的文化底蕴(包括古代、现代文明和宗教文化)、独特的地理自然条件,使之区别于其他地区,乃至在世界性的范围内其特点都是相对突出的。这为该区域的旅游业赢得了较广泛的潜在客源市场。比如名扬中外的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由于其资源在全世界范围内体现出“垄断”特征,使其客源市场遍及全球各个地区。

三、西南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分析

(一)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同西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一样,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也是相对落后的,不论是国际旅游业还是国内旅游业,其产业规模、外汇收入、接待人数等指标与东部沿海发达省(区)横向比较,差距都很大。这一现象的产生与西部的历史、自然、经济、社会、环境等先天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要改变这种现状,实现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腾飞,必须实事求是地分析西南民族地区发展旅游的基本条件,正确认识困难和障碍。制约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经济落后,旅游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西南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产业与其他地区相比,并不是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由于经济水平滞后,西南民族地区整体的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尤其是西南民族地区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以资源为主体的产业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从而致使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也难以实现快速增长。一方面,由于总体经济落后,西南民族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很低,许多地方经济在为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而奋斗,难以形成促动效应、产生较强的旅游需求,因而严重地制约了当地国内旅游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总体经济实力不济和各省(区)实力差距较大,西南民族地区旅游投入的力度不足且区域间投资水平差距拉大,对于一些必须投资量大,回收期长的旅游基础设施显得力不从心。软件建设跟进也较慢,配套尚处于低水平状态,数量少、级别低、设备简陋,不能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2.远离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低

西南民族地区地广人稀,空间距离远,可进入性差,因而发展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面临的另一大障碍就是远离主要的客源市场。就国内旅游而言,我国东部旅游者富集地区普遍离大多数西南民族地区城市过于遥远,且西南民族地区航空口岸数量太少(或远离航空口岸),国际旅游者进入西南民族地区都必须从东南沿海远道辗转而来,迂回飞行,无形中又增大了时空距离。远离旅游市场所带来的问题至少有两个:一是交通费用高;二是途中耗时多。此外,空间距离远还使得其他交通工具(如火车或汽车)的替代性颇低,造成回头客少,重访率低,大大降低了对国际游客的吸引力。迄今为止,因为各种原因,西南民族地区对外开放程度不够,不利于旅游业大发展,对外开放的一类口岸占全国的比重也非常少,这与西南民族地区地域广阔和发展需求形成巨大的落差。如对外开放的县、市只有17个,大部分景点分布在非开放地区,外国旅游者到非开放地区旅行,需要公安外管办出具的《外国人旅行证》、军区的批准函等证明文件,手续繁杂,严重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不利于发挥旅游资源的优势,不利于发挥沿边优势。类似这样的规定在西部许多其他的地方也存在。能否圆满地解决对外开放程度不够的问题,成了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大发展的当务之急。

3.季节性强,旅游生态系统脆弱

西南民族地区的一些省(区),由于地理位置和地形自然条件所致,季节差异特别大,大部分地区都存在旺季短、淡季长的明显问题。旅游淡季长达5个月以上,在此期间,旅游人数不多,旅游设施闲置量大;而适宜旅游的季节,集中在5月到10月的五个月左右,此时旅游者纷纷涌入,人满为患,交通运输极度紧张,极为有限的接待资源难以满足庞大的市场需求,出现了社会经济环境承载力超负荷运转的现象。不仅如此,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还存在一个旅游生态系统脆弱的问题,一些古老的村落、民居、独特的自然景观以及古朴浓郁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都是因为交通不便,当地没能很好的保护。与此同时,自然条件恶劣和经济落后,使得当地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显得非常脆弱,西南民族地区一些地方风沙大、气候差、水源短缺、植被不佳,破坏起来轻而易举,要恢复原状却是难上加难。

4.旅游人才缺乏,经营管理水平滞后

目前,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人才缺口较大,特别是高水平专业人才结构性短缺的现象比较严重。据中国旅游年鉴2010年数据,西南民族地区国际旅游从业人数总和仅占全国的10%,旅游院校的学生人数也仅占全国的12%,旅游人力资源总量和后备力量明显不足。整个旅游服务体系存在着经营管理不善,服务质量不到位等问题,不能适应旅游业大发展的需要。同时,人员素质低也导致在风景区建设、旅游产品开发、旅游设施建设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不足和欠缺。要解决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人才短缺的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有许多现实问题需要循序渐进地完成。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高质量地引进一批熟悉国际国内旅游市场,能熟练运用现代经营手段和管理技术的专业适用人才、金融运作人才、旅游规划和项目策划人才、旅游教育人才和服务人才及导游人员。

5.旅游产品与市场结构较为单一

目前,西南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整体和深度开发不够,旅游产品和旅游市场结构较为单一,尚未形成合理的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结构。西南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但目前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产品内容比较单一,自然景色和观光旅游构成了目前西南民族地区旅游的主要形式,而与之相配套的休闲、度假、探险、生态和文化旅游尚未得到充分发展,因而西南民族地区目前的旅游产业难以形成明显的特色与优势。另外,旅游产品定位不明确,缺少面向国内普通游客消费线路的现象也严重束缚了西南民族地区国内旅游的发展。根据旅游活动规律,当一个国家人均收入在500—800美元阶段时,是国内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1998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770美元,但国内旅游的增长幅度还远未达到理论值,总的利润上升空间还很大。旅游业作为西南民族地区的支柱产业,在整体规划上自然应该是本着高起点和着眼国际市场的原则。但就目前市场形势而言,应该优先发展国内旅游市场。国内游客人均消费额低,适合普通游客消费的旅游产品需求量大是国内旅游市场的一个显著特点,而西南民族地区适合国内游客消费水平的饭店和娱乐餐饮场所相对不足,这是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四、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前景展望

从宏观上看,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面临着几大机遇,如果能够切实把握好这些契机,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总体水平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1.国家把旅游业确定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将会拉动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

目前,旅游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根据中国旅游业发展规划,2000年中国旅游业总产出将上升到GDP的5%,2010年将达到8%,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地位将日趋显现。2000年国家计委已把旅游项目列为国债项目,国家经贸委制定出了旅游产业政策,财政部尽力增加了对旅游业发展的财政支持,铁路部门及时开行了数百列旅游专列。国家为支持旅游业发展打下的坚实基础,无疑对拉动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应抓住机遇,突破旅游产业发展的瓶颈,把旅游产业的发展作为推动区域内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旅游业作为具有比较优势的新兴和朝阳产业,目前已在西南民族地区获得长足发展,推动了西南民族地区国民经济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正是由于旅游产业对经济发展的驱动效应和带动作用,西南民族地区各省、市、自治区对旅游产业进行了产业发展目标的定位,作为各省、区旅游产业发展的远景目标。

2.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

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当前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迫切要求,也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变化,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根本性措施,可以使旅游发展的宏观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改善。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一个历史性的过程,政策的逐步到位将给旅游业发展创造越来越好的条件;产业结构的调整将使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大大提高。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主导产业,将会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加快发展;上游产业的质量提高,将推动包括旅游业在内的服务业的发展。旅游业作为服务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处在国民经济产业链条的下游,现在制约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上游产业质量不高,如交通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等等,上游产业供给的质量不断提高也会促进旅游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3.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启动为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第3篇:地区旅游业发展范文

【关键词】陕北地区,体育,旅游

随着国家重新重视全民健身,人们对体育消费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体育旅游作为旅游业最重要的一部分,我们应重视体育旅游的发展。陕北地区作为红色旅游重点区域,应加大对其宣传的力度,加大对体育设施的投入,以此来带动群众的体育消费水平,使陕北地区的经济持续发展。

一、陕北地区体育旅游资源及发展现状

(一)陕北的体育旅游资源。陕北位于陕西省的北部,紧邻黄土高原,陕北也是中国抗日的根据地。陕北的体育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有宝塔山、“万众抗日清凉山”、凤凰山等自然体育旅游资源;陕北的红色体育旅游也别具特色,有的故居杨家岭、枣园等。陕北地区地处山区,是进行体育旅游开发最好的地方。由于陕北被群山围绕,可以改进休闲体育旅游资源,如爬山、探险、攀岩等项目。陕北地区的民族特色体育也是别具一格,如安塞腰鼓、秧歌等。由此可见,陕北地区是进行体育旅游最好的去处。

(二)陕北地区体育旅游现状。从目前的陕北体育旅游看,游客没有很好的认识体育旅游的概念,整体对与体育旅游的认识不够。由于陕北是抗日革命根据地,人们大多会选择在十一或其他有革命纪念意义的日子来陕北旅游。体育旅游是人们在旅游时进行的一种集娱乐和健身为一体的运动。随着陕北地区的不断发展,陕北的旅游发展也比较迅猛,给体育旅游发展带来了生机,但体育旅游在陕北地区还没有受到人们的欢迎,没有进行专业的宣传,没有形成完善的体育旅游资源和体育旅游设施,使得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没有在陕北这个有发展优势的地方发展起来,严重制约了陕北体育旅游的发展。

二、陕北地区体育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体育旅游资源的供给有待加强。体育旅游是体育跟旅游的结合体,应该是在旅游时进行的集锻炼和放松身心的活动。陕北地区虽处黄土高原,但是陕北地区的体育旅游资源无比丰富,但从目前陕北地区的体育旅游看,陕北地区的体育旅游资源开发还不全面,体育旅游的项目也比较少,没有特别突出陕北地区的地域特色。从红色体育旅游看,目前陕北的红色体育旅游大部分是以故居为基础,缺少发展红色体育旅游的设施,体育旅游的产业处于一种无人管理的状态,这就制约着陕北地区体育旅游的发展。另外,陕北地区的体育旅游也缺乏专业的旅行社或俱乐部,旅行社的销售系统也不够完善,没有对地域的特色进行深入的介绍。同时陕北地区也缺乏媒体的宣传,缺少对体育旅游资源的介绍,同类的体育旅游也没有竞争性,造成了陕北地区体育旅游的供给相对不足。

(二)体育旅游资源的需求有待加强。随着陕北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越来越的人跟随潮流在节假日或周末出行旅游,这就是的体育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体育旅游作为新兴的体育产业,同时能带动陕北经济的发展,但是体育旅游也需要旅游资源来支持。随着人们生活的富裕,更多的人开始对探险、攀岩等有挑战性的项目有兴趣,而陕北地区具有天然的优势。但从目前体育旅游的发展看,陕北地区对于体育旅游项目的开发还有待加强,人们对于体育旅游的认识不足,没有形成体育旅游的经济链,缺乏对体育消费的认识,从而造成了现在人们只注重旅游,而不关注体育旅游。因此从以上方面可以看出,陕北的体育旅游资源的需求也有待加强。

(三)关于体育旅游的政策有待完善。目前,陕北地区的体育旅游正处在缓慢发展的阶段,体育旅游作为旅游的一个分支,是人们在旅行中达到健身的一种运动形式。现在出台的政策大都是为旅游而出,没有真正为体育旅游出台相关的政策。另一方面制定政策的人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旅游知识,而且又必须具有体育的专业知识,这对制定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壮大,我们在培养专业性人才方面缺少经验,这就造成了体育旅游业发展缓慢。

三、陕北地区体育旅游业区域发展策略

从以上问题中我们可以看出,目前陕北地区的体育旅游有一定的优势,但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因此,为进一步提高陕北体育旅游事业的发展,本研究提出了以下对策。

(一)采用互相协调的方式发展。陕北地区处于山区,有天然的自然优势和独特的地区特色旅游项目,但是陕北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比较落后,因此要扩大体育旅游的范围,集中力量发展地区特色体育旅游,这能更好的带动陕北体育旅游的发展。现在陕北地区也有城市发展比较快,也可以通过加大对发展快速地区的体育设施投入,集中资源加快体育设施的建设,以此来带动体育旅游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采用集中化方式发展。自经济学家配鲁提出了抽象的经济空间概念后,布代维尔和拉苏恩等学者又进一步从地理学角度对增长极加以肯定,并强调产业空间的地域聚集特征。其核心内容是指,在核心区域或大城市内使某主导产业部门在资本、技术、人才等方面高度集中,形成规模经济,通过自身迅速的增长对邻近地区产生强大扩散作用的“增长极”,以带动邻近地区的共同发展。陕北地区应集中在延安和榆林这两个发展比较快的城市,加大这两个城市旅游地区的体育设施,以满足旅游者的体育消费需求。

(三)发展地区特色体育旅游项目。结合陕北地区现有的体育旅游资源,可以形成具有地区特色的体育旅游项目。陕北地处山区,可以形成山区的探险,在山的周围可以形成别具风格的攀岩运动。由于陕北是看抗战时期的革命根据地,应该高度重视红色体育旅游,加大体育设施,发展抗战时期的红色体育项目,以红色与体育旅游为主题建立运动会或其他形式的运动。

参考文献

[1] 钟天朗,主编.体育经营管理――理论与实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 唐伟杰.第十四届西安城墙国际马拉松赛举行[EB/OL].2008-11-01.

[3] 关荣.“三秦都市报杯”第七届翠华山登山节今日启动[ EB/OL].2007 -04 -03.

第4篇:地区旅游业发展范文

一、陕北地区体育旅游资源及发展现状

(一)陕北的体育旅游资源。陕北位于陕西省的北部,紧邻黄土高原,陕北也是中国抗日的根据地。陕北的体育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有宝塔山、“万众抗日清凉山”、凤凰山等自然体育旅游资源;陕北的红色体育旅游也别具特色,有毛泽东的故居杨家岭、枣园等。陕北地区地处山区,是进行体育旅游开发最好的地方。由于陕北被群山围绕,可以改进休闲体育旅游资源,如爬山、探险、攀岩等项目。陕北地区的民族特色体育也是别具一格,如安塞腰鼓、秧歌等。由此可见,陕北地区是进行体育旅游最好的去处。

(二)陕北地区体育旅游现状。从目前的陕北体育旅游看,游客没有很好的认识体育旅游的概念,整体对与体育旅游的认识不够。由于陕北是抗日革命根据地,人们大多会选择在十一或其他有革命纪念意义的日子来陕北旅游。体育旅游是人们在旅游时进行的一种集娱乐和健身为一体的运动。随着陕北地区的不断发展,陕北的旅游发展也比较迅猛,给体育旅游发展带来了生机,但体育旅游在陕北地区还没有受到人们的欢迎,没有进行专业的宣传,没有形成完善的体育旅游资源和体育旅游设施,使得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没有在陕北这个有发展优势的地方发展起来,严重制约了陕北体育旅游的发展。

二、陕北地区体育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体育旅游资源的供给有待加强。体育旅游是体育跟旅游的结合体,应该是在旅游时进行的集锻炼和放松身心的活动。陕北地区虽处黄土高原,但是陕北地区的体育旅游资源无比丰富,但从目前陕北地区的体育旅游看,陕北地区的体育旅游资源开发还不全面,体育旅游的项目也比较少,没有特别突出陕北地区的地域特色。从红色体育旅游看,目前陕北的红色体育旅游大部分是以毛泽东故居为基础,缺少发展红色体育旅游的设施,体育旅游的产业处于一种无人管理的状态,这就制约着陕北地区体育旅游的发展。另外,陕北地区的体育旅游也缺乏专业的旅行社或俱乐部,旅行社的销售系统也不够完善,没有对地域的特色进行深入的介绍。同时陕北地区也缺乏媒体的宣传,缺少对体育旅游资源的介绍,同类的体育旅游也没有竞争性,造成了陕北地区体育旅游的供给相对不足。

(二)体育旅游资源的需求有待加强。随着陕北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越来越的人跟随潮流在节假日或周末出行旅游,这就是的体育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体育旅游作为新兴的体育产业,同时能带动陕北经济的发展,但是体育旅游也需要旅游资源来支持。随着人们生活的富裕,更多的人开始对探险、攀岩等有挑战性的项目有兴趣,而陕北地区具有天然的优势。但从目前体育旅游的发展看,陕北地区对于体育旅游项目的开发还有待加强,人们对于体育旅游的认识不足,没有形成体育旅游的经济链,缺乏对体育消费的认识,从而造成了现在人们只注重旅游,而不关注体育旅游。因此从以上方面可以看出,陕北的体育旅游资源的需求也有待加强。

(三)关于体育旅游的政策有待完善。目前,陕北地区的体育旅游正处在缓慢发展的阶段,体育旅游作为旅游的一个分支,是人们在旅行中达到健身的一种运动形式。现在出台的政策大都是为旅游而出,没有真正为体育旅游出台相关的政策。另一方面制定政策的人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旅游知识,而且又必须具有体育的专业知识,这对制定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壮大,我们在培养专业性人才方面缺少经验,这就造成了体育旅游业发展缓慢。

三、陕北地区体育旅游业区域发展策略

从以上问题中我们可以看出,目前陕北地区的体育旅游有一定的优势,但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因此,为进一步提高陕北体育旅游事业的发展,本研究提出了以下对策。

(一)采用互相协调的方式发展。陕北地区处于山区,有天然的自然优势和独特的地区特色旅游项目,但是陕北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比较落后,因此要扩大体育旅游的范围,集中力量发展地区特色体育旅游,这能更好的带动陕北体育旅游的发展。现在陕北地区也有城市发展比较快,也可以通过加大对发展快速地区的体育设施投入,集中资源加快体育设施的建设,以此来带动体育旅游地区的经济发展。

第5篇:地区旅游业发展范文

一、川南旅游业的目前状况

本文所指的川南旅游区,包括四川盆地南部的宜宾、自贡、泸州三地市。川南旅游区资源丰富、区位条件、区域 经济 及 交通 条件均较好,但在四川省规划 发展 的五大旅游区中,是开发最差的旅游区之一。针对重庆成为中心直辖市之后,川南旅游区在四川省宏观布局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本文对川南旅游开发的一些战略性、方向性新问题进行了探索。

四川盆地南部的宜宾、自贡、泸州地区,是我国沿海地区和长江流域组成的“t”字型生产力布局的底部。旅游开发的 自然 、经济基础都比较好。川南部级风景名胜蜀南竹海、自贡恐龙博物馆在国内外早已闻名。此外,西秦会馆、自贡盐业 历史 博物馆、焱海井等也是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川南三大城市宜宾、自贡、泸州皆被列为部级历史文化名城。川南旅游区还有各类省级风景点7处,市县级地方性景点更是数不胜数。省级景点“石海洞乡”、“人悬棺”、“巡司温泉”等名闻遐迩。该区不但旅游资源丰富,级别高、吸引力强,而且类型复杂多样,旅游行为类型和功能结构完善,层次结构、地域组合优越。自然、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相映成趣,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该区处于成、渝两大客源地夹峙之下,区内、区外客源潜力都很大。重庆成为直辖市之后,四川省调整了旅游业宏观布局,川南旅游区被列为下一步重点开发的旅游区之一"。

二、开发川南旅游业的重要意义

旅游业既是一个新兴的经济产业,又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事业。开发川南旅游资源,发展川南旅游业将对川南社会、经济各个方面产生重大影响,主要表现在摘要:(一)发展川南旅游业,将加速资金积累和回笼,增加外汇收入,使区域经济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众所周知,旅游业投资少、见效快、资金回报率高,因此国内外只要有条件的地区都争先发展旅游业。川南地区旅游业虽刚起步,但已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二)旅游业属劳动密集性行业,对劳动者的专业技能要求相对较低,从业人员需求量大,可缓解川南劳动力就业紧张的新问题。据有关资料统计,旅游部门每增加一个直接就业人员,可增加间接就业人员2人~215人。因此,川南旅游业的发展将为该区创造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三)将促进川南地区城镇建设。随着景区的开发,游客的增加,各种基础设施、旅游设施将日益完善,从而大大推进新、旧城镇的建设。(四)有利于在川南重 工业 经济区中建立区域性的环境保护体系,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美化区域环境。在规划中,川南属于重化工、能源基地,此类经济区域易受到环境污染的威胁,而发展旅游业,有利于人们重视环境保护和治理,建立一个山清水秀、环境美丽的川南旅游区。无论是在经济效益上,还是在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上,川南旅游的发展都将造福于人民和子孙后代,应引起川南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三、川南旅游业开发中的重要内容---旅游商品

在川南旅游业开发中我们应该重视对旅游商品的开发,旅游商品能满足旅游者的生理、心理的各种需要,但不同类型的旅游商品又有很大差异。

(一)川南旅游商品开发要突出特色摘要:第一川南“

(二)川南 旅游 商品的分类,按旅游商品的美学特征,可把川南旅游商品分为如下四个大类摘要:

1.实用品又分为摘要:①土特产品,如卢州龙眼、荔枝;②旅游食品,如竹笋,竹荪;③旅游用品,如竹席、竹帘、凉板、竹筷;④其它非旅游专用的日常生活用品。

2.工艺品又分为摘要:①织绣类,如自贡龚扇;②陶瓷类;③纺织类,如竹编制品;④雕刻类,如竹雕工艺作品;⑤镶嵌类;⑥传统工艺、民间工艺类,如剪纸。

3. 艺术 品又分为摘要:①绘画类,如川南国画、竹帘画;②雕刻类,如竹雕。

4.文物商品及其仿(复)制品如恐龙仿制品。

(三)在进行旅游商品开发时,要注重旅游商品本身所具有的实用性、艺术性和纪念性的属性。就川南旅游区的实际情况而言,还应注重摘要:

1.突出主题。根据川南旅游区的人文古迹和 自然 景观的特色,川南旅游商品的开发,应以“酒、龙、盐、竹、泉、洞”为主题,在这六个字上多作文章。

2.突出功能和特色。各旅游地域系统(或景区)旅游商品的开发要突出自己的功能和特色,如蜀南竹海的“竹”,宜宾的五粮液,自贡旅游小区的“恐龙和盐”,庐州的卢州老窑,这些都是各自的“金字招牌”。

3.要系列化、多样化和小(微)型化。旅游者可能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年龄、职业、性别、喜好、社会阶层也不尽相同,开发设计和经营旅游商品要从川南旅游区实际出发,充分考虑潜在客源市场的各种因素,实行多种题材、多种规格、多种原料、多种色彩。还要尽量系列化、配套化,满足旅游者不同层次,不同趣向的需求。

4.要强调“就地选题、就地取材、就地生产、就地销售”

不少以当地名胜古迹为题材设计的旅游商品,都是以当地特有材料、传统工艺生产,并在当地销售的摘要:如“三峡石”、“刘三姐绣球”等。川南仿造的恐龙、竹雕等类旅游商品,也应立足于川南本土。

此外,川南各地、市、县尚有许多地方名特产品、民间工艺品,可供挖掘整理和开发。一方面,要加强对旅游商品的宣传工作,既要导“游”,还要导“购”。另一方面,既要通过“挖掘整理和开发”来增加其品种数量,又要通过丰富其“内涵”,来提高其质量和效益。旅游商品的开发是旅游产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川南这个新旅游区的开发中,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

四、开发川南旅游业的重要办法

(一)加强管理,统一规划,促进旅游业的 发展

开发川南自然、人文景观旅游资源,要从四川省的宏观布局出发,制定川南及各旅游地域系统的资源开发和旅游业的发展规划,使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有章可循、协调发展;要建立和完善管理体制,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尽快纠正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条块分割、政出多门”现象;在有条件的地、市、县应在政策上给旅游业以优先发展的地位,在财政、用地、税收、引进资金上制定出优惠政策。旅游业的发展,有赖于相关产业(如 交通 运输、邮电通讯业等)的协调发展,有条件的地区应尽快改善基础设施,非凡是旅游交通状况差而旅游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应迅速改善本地旅游景区可进入性的条件。

(二)在开发导向上应由国内向国外拓展

川南旅游区资源丰富,但开发晚,缺乏象峨眉山、乐山大佛、九寨沟那样在国内外影响大的旅游景点。自贡恐龙、蜀南竹海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但开发晚,缺乏“深加工”,活动项目较单调。因此,本区旅游景区知名度的提高,需要进行宣传促销和“时间”。在川南旅游资源开发中,目前应注重对具有代表性的旅游资源进行“深加工”,主要客源应立足于国内,待基础设施建设,非凡是宾馆等服务设施建设上档次以后,再逐步向国外拓展客源市场。

(三)重视旅游人才培养

随着川南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从业人员和各类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都将迅速增加,因此应在川南部份高校开设旅游专业,培养旅游本、专 科学 生;或在川南三大城市中选择一市,建旅游中等专业学校,必要时可建立或改建旅游职业中学,培训高素质的旅游服务人员。

(四)开拓资金渠道,加大投资力度

旅游资源的开发涉及面广,基础设施建设、旅游设施建设等都需要大量投资,全靠当地政府必然有困难,可采取以下办法摘要:争取国际项目或国家、省内的支持;多渠道筹措资金,在政策上可统一规划,做到谁投资谁受益,一家管理,多家开发;把旅游设施建设和一些大型项目的建设结合起来,如川南的煤矿开发项目可和高县、筠连的旅游资源开发一并纳入规划和建设。

(五)加强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目前,川南旅游区有众多古迹缺乏保护,破坏严重,非法占用旅游景区土地和古建筑物的现象时有发生,且景区项目差,环境质量差,因此应实行保护性开发。重点景区应划定界线,在景区内分别设置下几个区。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对待,实行不同的管理方法。

(六)加强横向联系,开展和周边地区的协同开发

川南旅游区毗邻滇、黔、渝,开展和周边地区的联合开发,有利于优势互补。川南泸州旅游片区南部和贵州西北的习水县、赤水县相邻,习水丹霞景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赤水县十丈硐瀑布可和黄果树瀑布媲美,开发价值大,但交通闭塞,若以贵阳为中心进行开发,相距甚远,交通条件差,开发难度大。泸州距十丈硐瀑布仅70多km,若以泸州为依托进行开发,可事半功倍。川南旅游区和贵州西北地区进行旅游资源的协同开发,必将推动双方旅游业的发展和区域 经济 的腾飞。

参考 文献

第6篇:地区旅游业发展范文

关键词:旅游业;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28(2012)01-32-03

消除贫困,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也是中国政府矢志不渝的宗旨。由于自然、历史等多方面原因,中国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农村,其中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状况更为突出。随着扶贫开发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剩余贫困人口越来越集中分布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在此形势下少数民族地区必须全面准确分析自身的资源状况,充分发挥其优势,发展旅游业无疑是少数民族地区消除贫困的一个最佳选择。

一、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的现状

虽然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非常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始终把少数民族地区作为扶贫工作的重点,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和低收入口不断减少。但随着扶贫开发的进一步深入,剩余贫困人口越来越集中分布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2007年末,民族自治地方农村贫困人口773.6万人,占全国农村贫困人口(1478.8万人)的比重为52.3%,比2006年(44.1%)上升8.2个百分点,贫困发生率为6.4%,比全国(1.6%)高4.8个百分点。低收入人口1481.2万人,占全国低收入人口(2840.7万人)的比重为52.1%,比2006年(44.7%)上升7.4个百分点,低收入人口占农村人口的比重比全国(3.0%)高9.2个百分点。绝对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合计为2254.8万人,占全国(4319.5万人)的比重为52.2%,比2006年(44.5%)上升7.7个百分点,两项合计占农村人口的比重比全国(4.6%)高14个百分点。[1]

另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592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贫困监测调查,2007年,在被调查的1891个少数民族聚居村中,贫困人口占全部贫困人口的比例由上年的48.7%上升到49.2%,提高0.5个百分点;低收入人口所占比例由上年的44%上升到47.9%,提高3.9个百分点。[2]

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面对剩余贫困人口越来越集中分布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这一现状,少数民族地区必须全面准确分析自身的资源状况,充分发挥其优势,发展旅游业无疑是少数民族地区消除贫困的最佳选择。

(一)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的资源优势

少数民族地区的反贫困,必须“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其现有资源的优势。少数民族地区由于自身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人文素质等条件的制约,相对于其他地区,对外来资本的吸引力较弱。并且有限的资本如果投资于一般的工农业,不仅所需投资数额多,而且容易造成产业结构雷同,尤其是我国许多传统产业已进入供大于求的过剩经济时期,市场低迷,市场风险很大,通过发展传统产业减缓或消除贫困的优势已不明显。发展旅游业所需要的生产要素与以往各种产业所需要的生产要素不同,不需要工业化大生产的厂房,不需要机器和物流配送体系,这样就可以不受工业化大生产所需生产要素的限制。从旅游业发展角度来看,一些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蕴涵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旅游业是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最有竞争优势的产业之一。旅游资源也称旅游吸引物,是指能够吸引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并被旅游业所利用而产生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事物,包括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它是一个地区能否进行旅游开发的前提条件,也是吸引旅游者的决定性因素。由于自然、历史等原因,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地理位置偏远,多数地处边远深山区、大石山区、高原荒漠地区,地广人稀,村落分散,土地匮乏,人口与资源矛盾日益尖锐,生存环境恶劣,各种自然灾害频繁,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基础设施落后,这是其反贫困的不利条件。但正是由于其区位偏远,信息闭塞以及交通不便,自然景观受人类经济活动干扰较小,景观观赏性与旅游价值较高。全国部级的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有80%以上分布在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3]特别是其悠久的民族文化、奇特的民族风情,是少数民族地区开发利用价值最大的一种“富矿”,为这些地区发展旅游业创造了优越的前提条件。[4]

(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的效益优势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的良好基础在于纯天然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在开发时只需对旅游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进行投资,相比较之下,投资少,见效快,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不仅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还具有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1、经济效益

(1)增收

通过发展旅游业,使大批贫困农民增加了收入,很快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2004年国家旅游局的数字显示,中国二十多年来通过发展旅游直接受益的贫困人口有6000万至8000万人,占全部贫困人口的1/4到1/3。世界旅游组织可持续发展部项目官员费利浦·里迈斯特说,旅游是当今全球发展的动力之一,可以帮助全世界3/4生活在农村地区的极度贫困人口更好地摆脱贫困。在湖南的张家界、贵州的黄果树、新疆的吐鲁番及云南的阿庐古洞、大理、丽江等地,我们都可以看到,一个旅游点周围,一大片村寨都富裕了,就是很好的例证。[5]

(2)增加就业

我国现有人口高达13亿之多,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都将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特别是民族贫困地区的工业和农业都不发达,吸纳劳动力十分有限,就业压力更大。在这种情况下,发展旅游产业,解决就业问题,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旅游业是一项劳动密集型产业,旅游就业的乘数效应十分显著。据世界旅游组织资料:旅游业每增加1个直接就业人员,社会就能增加5个就业机会。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有关资料显示,到2000年中国旅游业已解决2000万人就业。可见,旅游业的发展将为民族贫困地区解决和实施再就业工程提供广阔的空间。[6]

(3)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据世界旅游组织资料:旅游业每直接收入1元,相关产业的收入就能增加4.3元;即如果旅游门票收入为1元钱,所产生的带动效益就是4.3元,使交通、通信、饮食、商业、娱乐等相关产业得到迅速发展。[7]

2、社会效益

旅游业的发展,其作用不仅仅在于增加经济收入,提高生活水平,更在于能为贫困人口创造提高文化素质的机会和条件,促进了当地群众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精神面貌的改观。

第7篇:地区旅游业发展范文

黎族主要聚居在海南省中南部的琼中县、白沙县、昌江县、东方市、乐东县、陵水县、保亭县、五指山市、三亚市等七县二市之内,其余散居在海南省的万宁、屯昌、琼海、澄迈、儋州、定安等市县。就地域分布来看,黎族自治地区地处热带雨林区域,自然湿地分布广泛,生物多样性资源、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少数民族文化底蕴丰厚,旅游业发展前景非常可观。如何高效地开发当地旅游资源,适应国际旅游岛发展战略需要,并积极推向国际化,是一个非常迫切的课题。黎族自治地区旅游业的国际化是一种高起点、高效率、高标准的要求,是海南旅游服务贸易新常态发展的客观要求。

一、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曾雁、彭国川(2006)认为,旅游产业的社会经济功能必须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匹配,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及其发展阶段影响旅游产业的经济功能与产业定位。

彭京宜(2008)研究岛屿旅游业发展问题,描述环保先行、规划引导、市场定位的发展原则。

陈扬乐、苏鹏(2008)提出,要利用海南岛内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发特色医疗、保健旅游产品和休闲旅游产品等重要发展思路。

吴庆书、杨小波(2010)研究海南旅游业与生态环境关系,提出海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袁凤英(2012)采用SWOT分析法对海南旅游业发展进行分析,描述海南旅游业发展战略。

陈文婷(2012)指出,在政府官员考核中改进旧的“唯GDP至上”的政绩考核观,引入“绿色GDP”的概念,从政策层面引导政府官员重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蔡道成、张侨(2012)分析海南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建议。

以上学者的研究,正确指明海南旅游产业发展与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为后续各种研究准备了理论与实践的基础。在实践层面,从2010年开始,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作为国家战略来实施旅游产业作为重要的绿色GDP支柱产业,成为海南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战略性先行产业。

二、国际化基本涵义

(一)旅游业投资主体的国际化

旅游业吸引外资的能力很强,投资市场准入宽松,来自全世界的投资者都可以通过一定的渠道自由投资。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国际化有利于促进投融资及其管理的国际性规范运作,并促进东道国与世界的旅游服务贸易持续发展。

(二)旅游业经营硬件的国际化

经营硬件是包括旅游景点、道路、现场服务设施、娱乐设施、各种酒店等在内的全部内容,其国际化的表现其综合接待能力的高效率与标准化,能满足国际游客的游览观光、生活体验、精神感悟、奇异探险等各种需要。

(三)旅游业服务标准的国际化

旅游业的服务标准是对经营软件的特别要求,服务标准的国际化体现在旅游服务程序、服务手段、服务质量等的国际化。比如:旅游信息服务的智能化、网络化;导游服务、各种接待服务的标准化、广域化等。

(四)旅游业行业管理的国际化

政府行业管理遵循国民待遇原则,在旅游市场准入上提导自由进入、公平竞争。政府部门对各种旅游投诉处理高效、平等、无歧视;整个旅游服务行业能充分尊重来自世界不同地区的游客的生活习惯、消费习惯等。

(五)旅游业文化认同的国际化

即使东西方本身有文化背景、意识形态、生活方式等的不同,但并不妨碍国际化进程,相反,更多的文化荟萃、文化交融、东西合璧趋势越来越多见。旅游业文化认同的世界开放性是国际化的表现,彰显文化的力量,在艺术表演、会展交流、建筑设计、旅游路线等方面都可以体现越来越多的国际元素。

三、黎族自治地区旅游业国际化的基础条件

(一)原生态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黎族自治地区特殊的热带地理位置、海岛海洋环境与人文环境,造就了它有非常丰富的得天独厚的原生态旅游资源。一方面,包括天然森林、奇异山水与各类湿地资源在内的自然资源丰富,并已建成多个部级森林公园,还有众多奇异漂流险境、天然海滩、原生态湿地及部级珍禽异兽、大河瀑布水库风光、火山、溶洞、温泉休闲度假村及科考、疗养基地等优越资源;另一方面,黎族民族风情文化浓厚,包括黎锦、黎族服饰及装饰、黎族纹身、黎族音乐、黎族建筑、黎族武术、民间特色体育、南药文化等在内的社会人文资源丰富,能结合黎族民族风情文化展览、生态观光农业、乡村生活体验、休闲体育比赛等多种形式,激发与捕捉国际旅游人群心灵深处的文化共鸣。结合以上两方面,我们必须构建一个以“原生态、绿色、文化”为追求目标的高标准的大型生态文化旅游景区,即具有观光、度假、休闲、娱乐的功能,具有国际水准的综合性、复合型生态文化休闲度假主题景区,同时能把海南省独特的热带雨林及绿色生态文化全面展示的综合性主题景区。

(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政策效应明显

鉴于海南独具的南海通道经济地理区位优势和南海资源可持续开发战略地位,党中央、国务院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作为国家战略进行决策部署,当前,海南在新常态下海上丝绸之路“一路一带”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主基调是科学发展、绿色崛起,旅游经济、生态经济、海洋经济等成为海南岛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黎族自治地区的旅游业国际化获得越来越多的政策发展空间。

1、旅游投融资政策

海南岛旅游业的市场准入更加宽松、自由,吸引外资的能力越来越强,国际资本投资越来越频繁。

2、旅游业是绿色发展的主导产业

旅游业对产业经济的带动效果明显,已经成为提高少数民族居民收入的重要源泉,是绿色GDP创造的中流砥柱。

3、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人才培育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党和国家制定各种政策极力培养各类少数民族人才,以国际旅游岛建设需要。黎族自治地区旅游业的发展需要更多有国际服务水准的专门人才,各类院校正在向社会输送这些合格人才。

四、黎族自治地区旅游业国际化发展策略

(一)完善投融资体制的市场化改革

国际资本的运作条件是市场化,国内投融资体制的目标同样是市场化。市场化要求有宽松的市场准入条件、完整的投融资主体与较多的市场投融资手段。比如,旅游企业的股票、债券、BOT、置换等融资成为投融资主流;同时,传统银行贷款融资形式需要发达的信用系统支持,现代信用体系建设显得非常重要,需要建立完整、共享、全方位的社会信用系统,促进银行融资的低风险运作。

(二)进一步挖掘与建设黎族自治地区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

其基本思路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发达的现代旅游产业及配套服务设施+国际生产及服务标准+优秀的文化内涵+特色品牌”,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方位进行思考与设计,并有国际化高起点思维,结合黎族特色,走出共融发展的路子。它需要较为发达的基础设施与旅游服务设施,有特色的多种旅游路线,能融入民族文化体验与游客生活感悟成分,能促进民族特色经济与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

(三)进一步规范与提升旅游业行业管理水平

前面提到旅游业行业管理的国际化,要求政府行业管理遵循国民待遇原则;政府部门对各种旅游投诉处理高效、平等、无歧视;能充分尊重游客的消费个性等。从旅游业行业管理的总体要求来看,主要是包容、共享、法治与尊重,从旅游房地产开发、基础设施建设、行业服务到社会公共管理的全部内容都能体现国际化水准,这是当前时代文明进步的实际需要,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和谐社会的长远需要。

(四)引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置换机制

置换机制是一种优化资源配置的机制,它实现社会资源的再度重组和配置。要把一个社会所拥有的有形无形资产(来自自然生成的资产、人力作用创造的资产与相关延伸资产)变为可以增值的活化资本。置换机制的正常运作有利于合理引导各种资本突破城乡地域限制与体制束缚,为旅游产业投融资的国际化与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的国际化积极准备内部条件。同时,旅游产业资本的自由运动又将积极促进旅游业与文化、娱乐、科技、体育、农林、工业、商贸、会展、交通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从而有利于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

(五)加强政府政策引导

各级政府要遵循各种经济关系相互作用的规律性,运用政策手段调节旅游经济活动,促进旅游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保证旅游经济的科学发展。通过政府的综合协调政策,即经济、行政、法律等多种政策和手段的综合运用,形成合理的政策保障体系,促进旅游经济的科学发展。旅游经济科学发展,要根据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采取保护环境、有效开发和合理利用旅游资源、加大对旅游业资金投入和人才培养等综合措施来实现。

五、结论

第8篇:地区旅游业发展范文

【论文摘要】青藏铁路已于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对加快青藏两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增进民族团结、造福各族人民,具有重要意义,从而也为青海的旅游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然而,虽然青海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受各种因素影响,旅游发展状况相比并不乐观。为此,应当从几方面入手来对青海旅游业发展现状做出分析。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在这片辽阔、神秘的高原大地上,世代生息繁衍着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二十多个民族,形成并保持了独特的、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和习俗。

一、发展现状

2001年,青海接待内外游客374万次,旅游收入高达13.45亿元。2002年青海旅游业再创新高,以400多万中外游客,15亿元旅游总收入的成绩,成为青海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2003年,青海省旅游业乘势而上,年初就呈现出较快增长态势,但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使青海旅游业无一例外地遭受了严重影响。在四五月份青海旅游的黄金季节里,不得不暂停各种旅游业务,部分重点景区景点也暂停向游人开发。青海省在有效防控非典的基础上,及时策划推出了“青海人游青海”旅游产品。6月1日,在全国率先开放了旅游市场和旅游景点,以“没有非典”的独特品牌吸引游客,塑造高原净土的旅游形象。8月2日举办了张健横渡青海湖活动,取得了巨大成功。接着,又与文化部门等联合主办了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节,配合第二届环湖自行车赛,举办了“青海之旅”旅游推介系列活动,积极有效地对外展示了青海独特的高原风光和民族风情,这些都有力推动了青海旅游的发展。

西部大开发以来交通基础设施的长足发展,特别是青藏铁路的全线开通,使青海这个过去似乎遥不可及的地方已不再遥远。据青海省统计局的统计,2007年青海省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1001.6万人次,接近全省人口的2倍,实现旅游总收入47.3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3%和32.8%。数字还显示,青海旅游业从1999年起步至今,不足10年的时间里,旅游人数和收入都快速攀升,分别增长了5倍和11倍。

然而,在旅游人数和收入双双快速增长的同时,人均消费水平和停留天数却是双双下降的。1999年,青海旅游人均消费为250元,到2007年人均旅游消费为473元。权威部门称,如果扣除物价上涨因素,人均旅游消费收入在近10年间是不升反降的。统计部门有关人士说,即便排除统计口径差异等因素,至少可以说,人均消费水平没有明显的增长。更有专家指出,数字升降的背后,折射出青海旅游业近年来的快速增长是一种低质低效的增长。

二、青海旅游业的经济瓶颈问题

1、发展旅游业的观念不到位

由于受地理区位、自然环境等条件的限制,长期处于封闭的自然经济状态,人们的商品意识、开放意识、价值观念都比较淡薄,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青海旅游业照搬东部地区旅游发展模式,一直没有形成一种突出青海特色的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从而导致了发展速度缓慢、基础设施落后、产业规模弱小的现状。这种高成本、低效率的开发模式是与陈旧的旅游业发展观、资源观密切相联的。同时,在青海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受到一些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思想的影响,一些地方在“旅游扶贫”的名义下放任“竭泽而渔”的开发行为造成了地区经济“资源空心化”现象。还有一些人认为,旅游产业是“无烟工业”,因而不注重生态、环保问题,产生了相当多的“旅游公害”。这不但危害了旅游业自身的发展,也产生了极大的社会负面效应。因此,青海旅游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然要求观念和思想的大解放,摒弃传统的思维定势,突破传统的观念障碍。

2、旅游业体制创新缓慢

目前青海省旅游业体制创新的步伐较为缓慢,具体表现为青海省旅游企业由于缺乏引进和激励机制,不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因此没有真正形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实体,从而制约了企业的自我发展。一些旅游企业虽然在名义上按照现代公司结构模式建立了管理组织结构,但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并未发挥组织功效,反而是增加了机构数量、降低了管理效率。在旅游管理体制方面,政府管理机构虽然有所精简和调整,但离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对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首先,在决策方面,一些旅游管理部门沿用计划经济下高度集权的领导模式,由长官意志代替企业行为,由行政命令代替市场规律,容易导致决策失误。其次,在市场参与方面,一些政府投资兴办并管理的旅游企业仍受到政府种种保护,导致了旅游业的垄断经营和不公平竞争,大大降低了旅游资源配置效率。再次,在市场管理方面,政府部门无法有效地对旅游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的监控,缺乏规范化管理,致使“欺客、骗客、宰客”的现象大量发生,影响了青海旅游业形象。

3、硬件设施基础建设欠缺

青海省旅游资源开发的时间短、起点低、固定资产投入少,而完善旅游设施的耗资量却很大,造成了目前青海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率非常低的状况。一是旅游资源多地处偏僻地区,通路、通电、通水、通讯等基础设施基本上要新建。二是旅游资源大多虽品位高但知名度低。低知名度的旅游资源是没有真正的经济价值的,提高知名度的重要手段是广泛开展宣传,而宣传促销也需耗资。三是尚未建立多元化的旅游基础设施投资渠道,投资严重依赖政府,投资不足已成为制约旅游业的主要障碍之一。

4、旅游产品开发过于单一,特色不够突出

青海旅游资源具有开发多元旅游产品得天独厚的条件,已开发的旅游景点近千处,其中有近30多景点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知名度,但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非常不足。甚至连国际上都享有较高知名度的青海湖,其开发尚处于原始阶段,其他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利用程度则更低。在东部地区,虽已形成了观光旅游产品、度假旅游产品和特种旅游产品并存的多元化产品供给结构,但仍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致使旅游产品间的特色无法形成互补效应。在激烈的国际和国内竞争中,青海旅游资源优势被开发不足的劣势所抵消。1999年,青海省国际旅游的总收入为393.8万美元,仅占当年全国国际旅游收入的万分之三左右,只相当于广东省国际旅游收的1‰、北京市的1.5‰;旅游企业直接收入2.2亿元人民币,亦只占全国总量的1‰。这与全国旅游业发展形势存在巨大的落差。

三、青海旅游业发展的对策

1、树立市场化、协调化、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实现青海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必然要实现旅游要素产权主体、市场交易主体和开发经营方式的多元化,这决定了青海旅游业首先要进行观念的创新。在青海旅游开发中,应特别强调对开发对象的选择、开发程度的控制及开发过程的监督,以防止旅游开发中出现对象错位和程度失控现象。同时,应当反对两种错误的观念;一是在旅游业发展中普遍存在依赖政府的思想;二是对旅游市场发展中出现的市场失灵问题认识不清,存在着盲目市场化思想。

2、建立面向市场、强调效率的管理体制,实现制度创新

(1)建立、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进一步提高旅游企业的科学管理水平。贯彻实施现代企业制度能够使旅游企业在制度上实现创新,从市场中获得效益。同时,旅游企业进一步发展的规模化与集中化也必须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同步方能达到目标效果。

(2)进一步打破政企不分、条块分割的旧体制,建立高效的旅游业管理体制。旅游业是由核心旅游业和辅助旅游业构成的综合性产业,有赖于一个高效的管理部门运用市场化手段对其进行整体规划、规范、指导和控制。这就要求管理部门承担相应的职责,改变管理职能扭曲的现实状况。

(3)必须打破行业、地区的限制,以实现旅游资源的区位优势互补和产业及地区间优化配置。这在各级政府主宰源配置权的前提下是无法实现的,因此,政府退出资源配置者的地位是优化整个旅游资源配置方式的前提。

(4)旅游经济管理应走出以条块分割、政企不分为基本特征的传统部门管理模式,过渡到产权明晰、职责明确的产业管理模式中。各级旅游主管部门应通过制定旅游产业政策,提供信息引导,编制行政法规,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协调针对旅游产业的各种行政、法律和经济管理手段的实施,来保证旅游经济活动的有效性、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3、拓宽投资渠道,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良好的旅游基础设施是旅游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因为旅游景观的吸引力不仅来自于其本身的旅游美学价值,也来自于其可进入性。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拓宽基础设施的投资渠道。是当务之急。这不仅需要有特殊的政策倾斜、大量的资金支持,而且需要对口支援、开放政策等各方面的扶持。为此,可以考虑以下一些方式。

(1)政府应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充分发挥财税政策扶持效应。通过政府预算加大对旅游业的专项补助范围和数额,尤其是对治理和改善青海生态环境的专项补助。

(2)为旅游基础设施提供优惠政策和良好的行政服务,吸引外资进入,如外国政府贷款项目、世行贷款项目和双边、多边援助项目。因此,资本市场的建设、金融工具的创新和融资方式的改进等是首先应采取的举措。

(3)组建“青海旅游股份公司”上市。通过发行股票,吸纳社会资金投资到青海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景点建设、旅游产品开发、旅游企业设施的更新改造上来。

4、突出资源特色,依托品牌产品,实现旅游产品多元化

青海独特的自然环境、雄奇的自然景观、古老神秘的文化遗迹、风格迥异的民族风情,符合旅游产业求新、求异、求知、求乐的趋势,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为青海旅游业依据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品创造了优越的条件。目前,青海旅游业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1)随着国际、国内旅游需求市场的逐渐成熟,个性化、多元化需求趋势的逐渐形成,要对旅游市场进行细分,准确地进行市场定位,选择合理的营销策略。

(2)以享誉世界的旅游品牌为依托(如青海湖、塔尔寺),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大力开拓旅游市场,提高服务质量,设计、开发和销售具备比较优势、特色鲜明的“拳头”产品。

(3)在体现特色中实现与东部地区的互补效应,为实现跨地区旅游经济体系的“点线”联合、客源分享、联合促销等方面创造条件。

(4)要努力提高旅游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实现产品的绿色化、精品化;优化产品结构并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力争把青海建成国际精品旅游胜地。

5、发挥中心城市辐射作用

从经济学理论上来说,一般的经济发达城市、区域和经济带是沿基础设施通道建设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均不占优势的西宁,千载以来就是一处没有被充分开发的净土,兰州成了西部的交通枢纽,西宁则是一条死胡同,人们形象地称之为“盲肠”。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使西宁在理论上已经具备了高速发展的基础:青藏铁路建成将青、藏两省区从交通上更加紧密地联结起来,与西部地区连结起来,与广大内陆沿海地区连接起来;青海高原的地形、气候、矿藏等要素的空间格局造就了经济腾飞的基础;青藏高原已经形成的社会经济基础大部分集中在交通沿线,现有的主要物流、人流、信息流等的通道方向基本是东西向,而这起点就是西宁。西宁在青藏高原地理位置上的起始性、经济发展的辐射性、社会进步的带动性,使西宁的城市定位有了新的变化。随着青藏铁路的通车运营,西宁的城市功能和地位有了新的变化,从不沿边、不靠海,相对于内地是边疆、相对于边疆是内地的内陆城市一跃成为中心城市。从全国看,西宁处于我国近西部和远西部的结合部,位于陇海兰新经济带的西部,是东部中心城市经济辐射的“二传手”,可以发挥承东启西、南引北联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白恩培:资源开发与市场[R].资源开发与市场,2002(3).

[2]马春梅:加快青海省旅游业发展的思考[J].青海大学学报,2003(6).

[3]孙发平:论青海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则、目标与任务[J].青海社会科学,2005(1).

第9篇:地区旅游业发展范文

关键词:民族地区;旅游产业;旅游信息资源

北部湾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是中越两国非常宝贵、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滨海休闲度假胜地。具有自然风光优美、海岛半岛众多、海洋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民俗风情浓郁、边关历史神秘、历史文化厚重等资源特征。沿海跨国,海、岛、边三种魅力交相辉映;依山傍海,是古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区域历史文化深厚、民族众多,历史文化与民族文化交相辉映。2008年国家正式批准实施《北部湾旅游发展规划》,北部湾经济区地处我国西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足,使很多有特色的民族文化信息鲜为人知。而旅游业又是信息依赖型产业,游客、景点和旅游企业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旅游企业便利用这种不对称从而获取自身利益,这就使得很多的游客不能获取到权威、公正、充足的旅游信息,对游客来说是不公平的。如何组成一个完整的信息服务体系,将分散的旅游信息资源和游客对接起来,从而消除信息不对称,是北部湾经济区旅游发展中的一个问题。

一、挖掘民族地区旅游信息资源的意义

旅游信息资源作为少数民族信息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开发与利用对于民族旅游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民族旅游信息资源保留了其民族特色,在旅游发展过程中,不仅能够加快民族旅游文化的形成,更能够通过建设民族旅游形象来提高自身的旅游竞争力,在现代旅游中独树一帜。因此,大力开发、挖掘和整合本地区的民族信息资源,可使得独具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旅游业高层次地、可持续飞速发展。更能够促进旅游信息的标准化,促进旅游信息的共建共享,打破不同城市之间旅游信息各自分块的格局。

通过挖掘少数民族旅游信息资源,一方面可以向研究人员展示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发展史,便于进一步了解民族所在地区的自然以及人文资源状况,为科学制定旅游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对当地日后的旅游发展做出科学预测与规划;另一方面,少数民族旅游信息资源记录了少数民族古往今来的全貌,可以使得当地居民更加了解居住地的过去与现状,在以后的开发规划过程中可以有机会全面参与,在旅游接待过程中可以与客人有平等充分的交流,为日后的旅游与社区良好发展奠定基础。

民族旅游信息资源大多是文化资源,通过合理挖掘利用展示在游客面前,可以衬托自然景观,有益于自然资源的保护,可以永续利用。同时,挖掘民族信息资源更是为适应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在相同情况下,为吸引更多游客,旅游资源的高额附加值效应就应更为突出。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特有的民族文化构成的旅游景区,具有自然生态信息和民族文化信息,成为信息密集区,必然会强烈地吸引人们前来。

1.北部湾经济区旅游资源特色

1.1 具有高品味、垄断性的旅游资源和品牌

北部湾旅游资源丰富,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情并茂,具有许多高品位的一流旅游资源,如中国―东盟博览会、南宁国际民歌节、北海涠洲岛、北海银滩、德天跨国大瀑布、宁明花山崖画、凭祥友谊关、中华白海豚保护区、红树林保护区、海上丝绸之路、海南西海岸、越南下龙湾、雷琼世界地质公园等,资源品位一流,市场垄断性强,在中越两国甚至世界上都具有很强的垄断性。

1.2 资源特色鲜明,具有很强的市场吸引力

北部湾旅游资源最突出的特色可以概括为“六大风情”,即热带海滨风情、热带海岛风情、跨国海湾风情、中越边境风情、少数民族风情、历史文化风情。这些资源特色,与周边近邻的客源市场和热点旅游目的地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和互补性。这不仅使北部湾在开拓珠三角、港澳、大西南等周边市场具有巨大的吸引力,而且很容易分享桂林、昆明、广州、三亚等周边热点旅游目的地的市场。

1.3 民族风情浓郁

北部湾地区汇聚了三十多个中越少数民族,主要有壮族、京族、瑶族、苗族等,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承以及各种独特的习俗、服饰、工艺品等,如壮族先民创作的花山崖壁画、龙州天琴长衣壮文化艺术、东兴京族风情、海南黎族风情、北部湾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等少数民族旅游资源。每年壮族三月三歌圩,京族每年祭海神的哈节,瑶族盘王节等节日庆典。充满地域特色的民间文化丰富多彩:民歌、抛绣球、板鞋舞、抢花炮、踩风车、赛龙舟、春牛舞、铜鼓舞、奏八音以及独特的饮食文化异彩纷呈。其中“湛江醒狮”和“东海岛人龙舞”等已被列入中国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4 资源类型多样,组合优势明显

北部湾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形成了北部湾特有的“海”之神韵、“边”之神秘、“山”之神奇、“林”之清秀、“瀑”之神妙等景观特色,涵盖了跨国海湾、海岛海岸、边关风情、生态山水、民风民俗、历史文化等多种资源类型。特别是品质优良的热带滨海沙滩和少数民族风情极富有吸引力。从资源组合看,北部湾既有现代国际旅游所追求的“阳光、海水、沙滩、绿色、空气”五大要素,又兼具世界热门的“河流、港口、岛屿、气候、森林、动物、温泉、岩洞(峰林)、田园、风情”十大风景资源。各类资源组合优势明显,规模体量庞大,开发潜力巨大。

1.5 底蕴深厚的北部湾历史文化

北部湾历史文化包括古骆越文化、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清末半殖民地文化、流放文化、名人文化等,主要资源有:南宁旧城区、北海老城区,雷州、儋州两座古城,合浦、徐闻两个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友谊关、大小连城等边境关城,真武阁、东坡书院、雷祖祠、谢鲁山庄等文物保护单位、杨贵妃、坡、刘永福、冯子材等历史名人等。历史文化以海上丝路开发为核心,并通过海上丝路将玉林、合浦、湛江、海口等地的历史文化景区景点串联了起来。

二、挖掘、传播民族地区旅游信息资源的途径

2.1充分利用图书馆信息服务

2.1.1加强对北部湾地区民族文献的收集

针对北部湾经济区旅游业开发的需要,通过各种渠道、途径、方法广泛收集并筛选民族地方文献,特别对本土作家、学者所著各类著作要重点收集,建立完整且具特色的收藏体系,以提供文献资源保障。同时应对旅游类的图书做书目、提要、索引、文摘、题录、馆藏目录、专题汇编,编纂旅游动态手册,专题述评,方便普通用户和游客利用和查询,提高文献的利用率。

2.1.2加强图书馆与景区的合作

图书馆除了从文献资料中挖掘景区信息外,更应该以旅游景区为依托,挖掘旅游资源历史渊源,提高景区的文化价值。图书馆与景区的合作方式,如以图书和影像的形式在主要景区范围内进行旅游文化传播和宣传,或者参与旅游纪念品的开发,既可以帮助景区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提高了游客对于景区的满意度。

2.1.3加强图书馆与旅游企业的合作

企业出资购买图书馆自助服务机,旅游电子信息显示屏等,图书馆提供旅游图书及信息内容,负责后台运营、管理和维护。这样既可以扩大旅游企业知名度,节省旅游企业宣传费用,又可以减轻图书馆压力。

2.2充分挖掘北部湾人文和民族文化内涵

北部湾地区汇聚了中国的壮族、京族、瑶族、侗族、黎族、苗族及越南的彝族、岱族、侬族、泰族等 30 多个少数民族,是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之一。由于各民族在地区上聚居的情况不同,形成了汉族与各少数民族在地域上的大杂居和少数民族小聚居的特点。充满地域特色的民间文化丰富多彩,海上丝绸之路是北部湾地区比较有份量的人文旅游资源,同时北部湾还有宁明花山、都峤山、云天文化城、京族三岛、友谊关等支撑性人文旅游资源,是北部湾地区开发历史文化旅游品牌、宗教文化旅游品牌和民俗文化旅游品牌等重要的基础条件。

2.3推进北部湾经济区旅游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同步推进民族地区通宽带工程,在通宽带的基础上,推进互联网在民族地区的覆盖和民族地区旅游信息化应用方面的延伸与扩展,使民族地区电话网与互联网双向发展,构成民族地区旅游信息服务的基础平台和主要渠道; 着力实施民族地区旅游卫星广播电视收转站建设工程,结合有线、无线等方式提高民族地区旅游广播电视覆盖率,提高入户率,逐步将数字电视由城市向民族地区延伸

2.4推进旅游信息化,加快民族地区旅游信息人才培养

民族地区要尽快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加强大学、科研机构及旅游企业之间合作,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基础理论深厚且专业技能扎实懂得民族文化与艺术的创造型和应用型的旅游专业人才。提高从业人员的信息化技术管理水平,提高劳动效率,用信息化推动民族地区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真正实现民族地区旅游业快速发展。

2.5创建北部湾旅游信息数据库系统

广西、广东和海南三省应与越南一起合作,创建北部湾旅游信息数据库系统,将北部湾的旅游政策、旅游产品、主要旅游企业、旅游市场发展等信息通过信息数据库系统实现共享,并进一步将北部湾旅游信息数据库系统与东盟的旅游信息中心进行对接,形成长期有效的泛北部湾信息交流机制。博鳌亚洲旅游论坛是中国与东盟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对话和旅游信息官方交流的平台,北部湾地区应与博鳌论坛举办方合作,在论坛内增加北部湾旅游合作信息板块,拓宽交流沟通渠道。此外,应努力在北部湾和泛北部湾区域内建立起国对国、省对省、市对市的旅游互访机制、行业交流机制、学术研究机制和培训合作机制,在高层政策传递、行业信息传递、共同学术研究等方面形成有效的信息传递机制。

3.开发整合旅游信息资源,促进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3.1 制定系统旅游产业规划,增强民族地区旅游的文化内涵

在北部湾经济区旅游开发中,要通过系统规划,有机整合北部湾旅游资源,认真科学地策划好旅游规划项目。同时还要加强民族文化内涵建设,以民俗文化为核心,提高北部湾经济区旅游产品的品味和档次,开发多功能,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在旅游产品项目的开发和设计中,要在民俗、民族风情和人文上做好文章,使经济区旅游产品具有较高的文化品味和较高的艺术格调。

3.2 开发旅游资源加强旅游网络营销

面向全球客源市场,联合多个主体(政府、企业、媒体等),建设多种渠道网络,拓展各类营销平台,构建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竞争力强的全球营销网络系统。基本操作如下:创建北部湾全球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DMS),使其成为行业主管部门、旅游企业、旅游从业人员、媒体、旅游者等互动交流的平台。

3.3 鼓励北部湾旅游服务商发展旅游电子商务

2012 年底,全国“12301”旅游公共信息咨询系统已覆盖所有旅游城市。发展旅游电子商务,并通过强化系统的电子商务功能,实现网络旅游预订、交易的目的。加快多语言的北部湾旅游信息网建设,形成简体中文、繁体中文、英文、日语、韩语、俄罗斯语、法语、德语等多种语言的国际化网站,满足不同目标游客群体的需要,使其成为北部湾旅游营销推广的重要窗口。加快旅行社服务的信息化改造,引导发展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电子商务旅行服务商,通过整合已有资源,组建北部湾旅游电子商务网。

小结: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所挖掘的民族信息层次不一,加之人们对这一具有深层文化底蕴和多重社会历史功能的民族信息资源认识不统一致使大量民族文化旅游资源长期得不到开发而失去利用价值。旅游资源的价值只有通过不断的挖掘和开发旅游资源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开展信息资源开发与旅游业关系研究,从中提取大量的旅游信息资源,塑造具有特色的民族旅游形象将成为民族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建立完善的旅游信息系统对这些特色鲜明的民族旅游信息资源充分开发利用及时整理并有效传播,可促成民族旅游文化的形成,增强民族地区旅游异质吸引力,提高旅游的核心竞争力。将对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旅游业,促进民族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勤. GIS 在广西北部湾旅游发展中的应用研究[J].信息化论坛, 2014, (2):32-34

[2]陈涛. 云南省旅游信息资源传播中的信息生态保护研究[D]. 云南大学:云南, 2013.

[3]王兆峰; 谢娟.信息化促进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3(11):175-179

[4]秦志英.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探讨[J].民族经济,2011(1):43-46

[5]成瑶.西南民族地区旅游网络信息资源的整合在区域经济中的利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6):109-111

[6]范继刚.西部地区旅游产业与信息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吉首大学,2014

[7]成瑶. 西南民族地区旅游网络信息资源的整合在区域经济中的利用[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6:109-111.

[8]王继庆. 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

[9]谢娟. 基于信息化的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研究[D].吉首大学,2012.

[10]陈涛. 云南省旅游信息资源传播中的信息生态保护研究[D].云南大学,2013.

[11]张汝斌,黄晓辉. 云南民族旅游信息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6:58-61.

[12]徐险峰,卢云,卢咏. 挖掘地方民族旅游信息资源,促进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张家界为例[J]. 高校图书馆工作,2008,06:53-56.

[13]袁中智. 区域旅游信息资源整合探讨[J]. 商场现代化,2008,21:248-249.

[14]黄雁湘. 地方公共图书馆开发利用旅游信息资源初探[J]. 图书馆论坛,2009,02:115-117.

[15]王英哲,石桂珍,杨丽娟. 旅游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研究――以构建河北省旅游专题数据库为例[J]. 现代经济信息,201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