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手工会计论文范文

手工会计论文精选(九篇)

手工会计论文

第1篇:手工会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毕业论文;指导课程;土木工程

基金项目:江西科技学院校级教改课题“基于CIDO模式下《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编号:JY1504)。

1 前言

毕业论文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大学本科教育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大学四年所学专业课程的全面总结,也是对之前各个教学的继续深化与拓宽[1]。毕业论文的完成情况不仅能反映出每个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科研思维的方法、写作水平的高下,也能折射出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2]。但是,在目前高校的教学实践中,大量的毕业设计出现雷同情况,学生的能力培养欠缺,出现大批毕业生面临就业压力,而设计、施工单位却寻觅不到合适人才的状况。

针对此种情况,本文从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存在问题及如何提高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两方面加以分析,为进一步提高《毕业论文指导》课程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2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存在问题

2.1 选题单一或脱离实际

题目决定毕业设计的内容,课程概念多、实践性强。但土木工程学院学生毕业论文题目大多集中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预应力简支T梁上部结构设计,或者辅以施工组织设计,沉降观测等。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又以3-4层多层框架结构为主。主要是因为毕业设计要求本科生结合4年所学专业知识,所以基本以手算为主。而结构又必须考虑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只有底部剪力法可通过手算完成。反应谱振型分解法及时程分析法均需靠电脑才能完成。只有框架结构属于剪切变形为主,符合底部剪力法的适用条件。所以这也就是毕业设计以框架结构设计为主的原因。

2.2 大多数学生专业知识没学好,毕业设计难于入手

学生基本都是根据教师提供的任务书进行结构设计并绘制施工图。但很多学生建筑图纸部分就耗费大量时间。后面的结构布置已经丧失信心,能简便则简便。

至于结构设计中的重难点,学生往往更难把握。楼板设计及次梁设计属毕业设计的次要内容。水平荷载及竖向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是毕业设计的重点。很多学生往往对力学基础课程掌握不扎实,对于弯矩二次分配法的应用更是无从下手。

同时,荷载效应组合及梁柱截面设计通常是毕业设计的难点。如果学生能坚持手算到最后,那么内力组合也就会通过请教与自学来完成此次毕业设计任务。

2.3 施工图纸不符合现行规范标准

很多学生在进行冗长的手算完成后,往往还是对自己所做的论文题目缺乏清晰的思路。所以图纸也只是仿造同学的图纸,修改开间进深的尺寸及配筋。其中有很多不合规范之处。而毕业设计质量的关键就在于图纸的质量。

2.4 指导教师水平有待提高

指导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论文指导能力直接影响本科毕业论文工作,从指导选题、写作到答辩,指导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选题是毕业设计的源头,毕业论文水平的高低直接取决于选题方向。但现在许多指导教师给的选题方向偏大、任务过重,还存在偏难,或者与专业不对口的问题,超出本科生毕业设计能力水平。加之指导教师本身教学与科研任务繁重,无法分担太多精力指导学生,学生自己在摸索过程中容易犯错,致使学生在毕业设计写作过程中与指导教师沟通不畅或者教师指导不力的情况发生。

3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改革建议

3.1 选题多元化。

根据指导老师的课题研究方向或是工程实际项目,或者参考学生毕业实习岗位,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毕业设计题目,尽可能真题真做。同时题目难易程度也应适中,能够体现目前研究发展的主要方向及前沿问题,能够对学生知识面有所扩充。

3.2 严格要求学生并认真指导

毕业答辩前对学生进行预答辩,或者阶段性审查。及时发现学生毕业设计中的问题并督促其整改。对检查不过关或是预答辩不过关的学生,推迟其答辩时间或是取消答辩资格,整体学风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

同时,指导老师也应加强督促,并定期追踪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进展情况。如果所带学生数较多,还应集中指导所有学生,并合理规划各学生进度。对设计能力较强的同学,可要求更严格后期准备推优。对进度较慢的同学加强检查力度,加大检查频率。主要教会学生理清设计思路,运用正确的设计理论及设计方法,教会学生学会参考规范及查阅相关资料能力。

3.3 参考国家标准规范制图

国家分别制定了《建筑设计制图标准》及《结构设计制图标准》,很多按自己制图习惯绘图的习惯应督促其整改。甚至有些同学动手能力较弱,对计算机的操作能力尚欠缺。教师不可能手把手进行指导,应充分发挥组员团队合作能力,采取帮扶政策,引导动手能力较强的同学帮助动手能力较弱的同学。

4 结论

目前,大学毕业生流行“毕业就失业”,主要是学生在大学四年没有学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很多学生大学四年混混沌沌、迷迷茫茫中度过,平时课堂也难以集中注意力。教师应及时发现学生优势,并鼓励学生深层探究,大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这样学生才能在毕业前的3年里学有所获,不至于毕业设计无从下手。

本文主要从3方面阐述了目前土木工程本科毕业设计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整改建议。毕业设计是体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最后环节,也 学校本科评估的主要支撑材料,学校及学生均应引起重视,并提高毕业设计完成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丽萍.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实践探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

[2] 陈兰.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若干问题剖析[J].东南大学学报,2012(14):24-27.

[3] 周红星,李兵,赵瑞芬.应用型本科院校提高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2,(12):177~178.

[4] 刘正远,段玉玺.本科毕业论文选题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09,(03).

[5]季民,马德刚.建立毕业设计管理体系提高毕业设计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7(05).

[6] 欧孝夺.基宽口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实践与探索[J],广西大学学报,2005(30),16~19.

第2篇:手工会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 会计信息化; 电算会计岗位; 职业能力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0 . 22 . 038

[中图分类号]f232;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 0194(2010)22- 0079 - 03中国论文联盟

会计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信息化后的电算会计岗位与手工会计岗位相比,在工作任务、职责分工、内部控制要求上都有较大差别。如何使高等院校培养的会计专业学生能够具备电算会计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适应会计信息化工作的要求,是一个值得会计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与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会计信息化下电算会计工作流程及主要岗位的分析,提出了培养高校会计专业学生电算会计岗位职业能力的措施。

一、会计信息化及其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2000年在深圳举行的“首届会计信息化理论专家座谈会”上,理论界首次提出了“从会计电算化到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方向。“会计信息化”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会计模型进行重构,并在重构的现代会计基础上建立技术与会计高度融合的现代信息系统。从本质上看,“会计信息化”和“会计电算化”在系统地位、目标、功能范围、层次、技术手段、信息输入输出、理论基础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区别。从“会计电算化”到“会计信息化”并不是在口号或名词上的推敲,关键是一种观念的倡导,真正体现了网络环境下会计工作的重心由会计核算向会计管理转变。 会计信息化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会计信息化对会计工作及会计人员带来的影响主要有:

(一) 促使会计从传统的核算职能向管理职能转变

会计信息化导致会计管理思想从事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影响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从而使会计软件从核算型向管理决策型发展。在信息化条件下,由于信息处理手段的现代化,信息的处理和传递更加方便和简洁,传统的手工会计工作,如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等工作可以由会计软件全部或部分完成。信息化使会计人员从繁杂、单调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精力发挥会计的决策、管理、控制职能。

(二) 对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有了新的要求

会计信息化要求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要有更大的深度和广度。信息化条件下会计人员需要掌握更丰富的专业知识、信息技术知识和相关知识。专业知识是会计人员应具备的最起码的从业知识,不管是在手工还是在电算化会计环境下,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是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会计专业知识主要包括会计基础、财务会计、财务成本管理以及行业财务制度和会计电算化等。在信息化条件下,会计电算化作为一门会计学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学科,显得尤为重要。信息技术知识的应用深入到会计工作,会计人员的业务处理由手工记账转变为计算机记账,传统的会计业务处理转变为以会计数据分析为主,会计人员的主要精力由制造会计信息变为对计算机产生的会计信息进一步加工、分析、处理,因此会计人员必须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处理会计工作。此外,会计人员还必须具备财政、税收、金融等相关知识。

(三) 对会计工作岗位分工的影响

传统的会计工作岗位结合内部控制的要求按会计工作的不同内容进行划分,相应地配备会计人员开展数据处理工作。实施会计信息化后,原先由会计人员分工完成的许多内容都由计算机集中自动地完成,同时也会产生一些新的工作内容和岗位,因此组织分工和人员配备必然会发生较大变化。尤其是当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和规模时,企业内部传统的部门界线、数据处理职能分隔将越来越模糊。届时,企业会计组织内部的岗位职责都需要重新定义和组合。

二、电算会计工作流程及主要岗位

实施会计信息化后,会计数据的来源与和方式、会计管理的操作形式、工作流程与手工会计相比有较大的变化,必须对原有的手工会计工作流程进行调整与优化,并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电算会计岗位工作制度。信息化下的电算会计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实施信息化后的会计工作流程发生了变化,原有的手工会计岗位分工已不能完全适应电算化工作的要求。根据电算会计工作的流程和特点,企业的会计岗位分工应由传统的以账务报表岗位为中心转变为以系统管理员岗位为核心的岗位架构。具体地说,电算会计工作岗位主要包括:系统管理员、系统操作员、数据审核员、数据分析员。

系统管理员岗位的工作任务主要包括:在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阶段,负责协调软件开发者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根据软件评审要求,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在会计电算化软件的运行阶段,负责日常的维护和管理,帮助系统操作员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检查督促系统操作员对数据的备份情况。检查各操作员操作日志记载情况。

系统操作员岗位的工作任务主要包括:将审核过的原始凭证或记账凭证及时、准确地录入计算机,同时通过计算机输入界面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初步核对。根据数据审核员核实过的会计数据进行凭证过账。进行银行对账工作及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完成账务处理系统的期末处理及结账工作,编制会计报表,及时输出打印会计凭证和有关会计数据。采取有力的措施保证数据安全,每天进行数据的备份并妥善保管备份数据。由于系统操作员的工作内容较多,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多个操作员岗位并进行权限设置和分工。

数据审核员岗位的工作任务主要包括:根据财经法规和会计制度的要求,审核反映本单位经济活动的各种原始凭证,及时将审核过的原始凭证交系统操作员输入计算机。根据财经法规和会计制度的要求,审核输入后、登账前的会计数据和输出的会计凭证、各种账表。

数据分析员岗位的工作任务主要包括:负责对计算机内的会计数据进行分析;制定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会计数据分析方法、分析模型和分析时间,为企业经营管理及时提供信息。根据单位管理者的需要对企业的各种报表、账簿进行分析,为管理者提供必要的信息,以满足单位经营管理的需要。企业的重大项目实施前,应通过历史会计数据的分析,为决策提供详实、准确、有理有据的事前预测分析报告;企业的重大项目实施过程中,应通过对有关会计数据的分析,提供项目实施情况(如进度、成本、费用等)分析报告;企业的重大项目实施后,应通过对会计数据的分析,提供项目总结的分析报告。

值得一提的是,电算会计岗位和手工环境下的基本会计岗位并不是完全分离独立的,除了某些不相容职务必须分离(如出纳和数据审核员),由不同的人担任外,电算会计岗位和基本会计岗位可在保证会计数据安全前提下交叉设置。

转贴于中国论文联盟

三、电算会计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

综上所述,根据会计信息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电算会计工作流程及其主要工作岗位,我们可以构建出电算会计岗位的职业能力框架(见表1)。

四、培养电算会计岗位职业能力的措施

(一) 明确会计信息化下的人才培养目标

由于不同地区的会计信息化程度不同,因此各地区的高校应根据所在省市的经济发展特点及信息化水平,选择恰当的培养目标。以广东省的地方高校为例,由于广东省的经济发展水平高,有80%以上的企事业单位已经实现或部分实现会计信息化。因此可以把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一批能熟练应用信息技术,具有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相关知识,具备相当的会计软件实操能力和系统实施能力的学生。中国论文联盟

(二)根据会计信息化的要求改革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创新教学内容

传统的会计专业课程设置是以理论教学体系为出发点的,追求的是以“学科完整”为目标的课程体系。为培养能适应会计信息化要求的复合型人才,应改革原有的课程设置体系,根据电算会计的工作流程,以电算会计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构建以“工作过程完整”为目标的课程体系。为使会计专业学生既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又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应由职业素质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3部分组成。整个课程体系要以专业核心课为中心,而专业核心课应该是基于电算会计工作流程和岗位职业能力开发出来的。表2是根据电算会计岗位职业能力框架开发出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以上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也要在传统的会计理论课程教学基础上,根据会计信息化的需要创新教学内容。例如计算机基础课可根据会计专业学生的特点“量身定制”,除了讲授一般的计算机操作、文字录入、办公软件的操作知识外,还应讲授目前市面上的主流会计软件的安装与维护、数据库应用技术、病毒防护知识,这将有利于提高学生作为系统管理员岗位的职业能力。再如成本会计实务可以在传统的成本会计理论课程的基础上,增加erp系统中成本管理、生产管理等模块的内容,把手工环境和计算机环境下的成本会计核算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三) 恰当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确定了培养电算会计岗位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后,还应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才能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开发、技能的培养。单一的课堂讲授方法明显不利于学生电算会计技能的培养,会计教师应重视教学方法的研究,根据每门课程的内容和特点不断变革课程教学方法。为培养学生的电算会计技能,可综合运用以下教学方法:

1.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的会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老师讲解和学生练习案例,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课程实验中去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需要老师各课程开课之前制订一个详细、周密的案例教学总计划,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选用合适的案例。其中案例的取得可通过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或深入企业,收集实际工作中的案例,或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参考有关文献资料,再结合当地社会经济的实际状况,自行设计教学案例。例如财务会计实务课程教学,教师可设计一个大案例,贯穿于理论教学的始终,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教师可设计一个模拟企业的经济业务事项,基于手工会计工作过程,让学生掌握货币资金、采购、生产、销售、筹资、投资业务等会计核算工作。然后在会计电算化实务课程中,以同样的经济业务,基于电算会计工作过程,上机操作初始化设置、建账、凭证处理、记账、结账、报表输出等项会计电算化工作。通过手工会计处理和电算化会计处理的对比,让抽象、难懂的会计知识变得易理解、易掌握,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 情境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不同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企业中承担会计工作。例如会计电算化实务课程,可以根据电算会计下的不同岗位:系统管理员、系统操作员、数据审核员、数据分析员设置对应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担任不同角色在不同的学习情境中完成工作任务,通过这种仿真的角色体验、真实的财务软件操作,营造出仿真度高的会计电算化工作环境,实现校内教学与实际电算会计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3. 工作过程导向法

工作过程导向法即按照企业会计工作的过程设置教学顺序和内容。例如“成本会计实务”,可按照“确定成本计算对象—确定成本项目—确定成本计算期—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的成本会计工作过程,按顺序开展课程教学,每一个工作过程设置一个小案例,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成本会计工作流程,把抽象概念的知识具体化,便于学生学习、掌握实际会计工作技能。

转贴于中国论文联盟

4. 设错教学法

传统教学往往只是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地进行会计核算工作,尽力避免学生的操作出现错误,使学生在理想的实验操作环境下按照老师的指导,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这种方法看起来能顺利完成课程的学习,但学生一旦遇到实际工作问题,就会束手无策。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在培养学生电算会计技能过程中,可以适当地运用设错教学法。教师可有意在学生经常出错但又容易被忽视的环节设置一些问题案例。鼓励他们对出现的错误进行探索和分析,引导他们认识错误发生的原因并自行设计纠正错误的方案,不断强化学生对实际会计工作的认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减少学习过程中对老师的依赖。中国论文联盟

5. 实战演练教学法

在每门课程实验环节或综合模拟实验课程中都可以应用实战演练教学法。如校内电算化会计模拟实习可借助一个中小型企业一个月真实的经济业务事项,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利用财务软件独立完成创建账套、初始化、日常业务处理、期末处理、编制会计报表整个会计电算化工作。

(四) 制定电算会计技能考核标准

当前各高校对学生的考核方式还是以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为标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评价不够重视。与手工会计岗位相比,电算会计岗位对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实操能力的要求更为严格。例如在手工会计下,即使总账和明细账对账不平衡,会计人员仍可进行期末结账,但在电算化环境下,如果总账和明细账的对账结果不平衡,系统将会拒绝用户的结账操作,会计人员必须认真检查软件内总账和明细账的数据,调整错账后才能正常结账,这对会计人员的软件操作能力和会计专业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明显,只对理论知识考核而忽略对电算会计实践能力的考核,难以全面审核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不能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因此,学校应该制定一个电算会计技能考核的标准,可根据表1的电算会计主要工作任务和岗位职业能力对学生是否具备完整的电算会计技能进行考核,在考核方式上可由老师自行命题考核,也可以通过检查学生的课程实验作品并结合口头答辩的方式,还可采用让学生在课后参加面向社会的一些职业技能证书考试的方式。如鼓励学生课外学习考取用友及金蝶erp财务管理专家认证、初中级会计电算化证,参加各级会计职称考试等。

主要参考文献中国论文联盟

[1] 王振东.会计信息化条件下提高会计人员素质问题的探讨[j].山东经济,2006(5): 112-115.

[2] 赵建新. 高职会计核心职业能力培养途径的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9):163-165.

[3] 蒋永根. 会计信息化条件下提高会计人员素质途径探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7).

第3篇:手工会计论文范文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继承是创新的继承,创新是继承的必然发展。[2]优秀的民族服饰文化对现代服装教育有积极的启示作用。民族服饰在工艺思想上可谓有智,在装饰艺术上可谓大美。民族服饰作品在一定意义上表现制作者的智慧、道德和热情及真善美,体现出人类情感符号的创造。民族服饰在装饰美感中反映出来的审美价值突出体现在观者直接面对服饰外部形式时获取的愉悦感受,其中暗含着精神的力量,展现了生命的活力。民族服饰的装饰、象征和工艺美感在多元化和一体化并存的新时代中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和发展,其审美表现成为地方文化特色展现的窗口。因此,现代高等服装设计教育应该注重民族的、传统的服饰艺术文化的研究学习,通过课程开设引导学生从传统民族服饰艺术形式中寻找灵感和提取各种有用元素,实现并丰富自己的创造力。

2民族优秀服饰文化对现代服装教育的启示

如今中国服饰文化的自主意识已经觉醒,但是服饰文化几乎进入全盘西化的主流境地并没有根本改观。如何对民族概念和传统文化进行创新设计以及时尚化推广,还需要从民族优秀的服饰艺术文化中寻求理论指导和专业反思。

2.1挖掘民族服饰的装饰美感,提升专业理论课程的传统文化底蕴

目前服装院校的课程设置和理论指导都受到西方设计思潮的影响,学生的设计作品也体现出崇尚西方文化的倾向,这一切都反映出服装教育中传统文化因素的薄弱。如果教师忽视传统民族服饰文化的研究,在教学上没有引导学生关注传统,热爱传统,学生必然容易产生对传统民族文化的淡漠和轻视,其影响使学生在进行设计实践时缺乏自己的个性特色,盲目追求模仿西方设计,最终导致设计能力贫乏而被市场淘汰。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首先是对民族服饰艺术价值的重新认识。理解民族服饰中装饰美感在现代视觉设计中的重要作用,由于民族服饰的装饰美感不借助任何规则或解释,纯以例证(指直觉感受)提供视觉逻辑的一种独特形式美。[3]只有通过理论课程的形式将民族服饰中的装饰视觉原理由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才能实现有效运用设计语言对优秀的民族服饰艺术进行时尚化设计。其次,从现代美学的立场出发,以合乎21世纪人类社会需求的新型服装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为目标,不断加强传统民族服饰审美的学习和研究。同时在整个过程中始终不能忽视对人类当代审美心理,包括形式、功利、技术美感等价值的探索和研究。鉴于实际教学条件和师资配备,可以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发挥科学性,减少泛泛而谈、缺少针对性的授课内容,重点突出主题式讲授,以案例的形式引导学生发挥主动性寻找兴趣点对传统民族服饰艺术的某种装饰形式进行更深的梳理和细致挖掘,将专业理论课的授课价值发挥到最大。整体而言,地方院校的服装设计课程设置对民族优秀服饰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汲取还存在明显差距和不足,还有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要做,同时也存在大有可为的广阔空间。

2.2利用地方手工艺术活态资源提高专业实践类课程的传统技术含量

我国是个手工业大国,有着手工艺术的悠久文化传统,而广西的传统手工工艺更是显现出丰富的活态特征,这些都成为服装设计作品的生命力来源。民族服饰的制作过程是追求设计美的过程,是用视觉形态与审美关系体现出来的各种抽象概念的物态组合,这也正是服装设计的精髓所在。当今的服装设计理论已经相当完善,设计的重点已经由服装款式和外轮廓形转移到服装的工艺创新上来。在服装设计教育中,服装制作工艺的实践能力和工艺文化的运用能力都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标准。但现代高等教育的教育目标不是停留在工匠的层次上,而是通过掌握服饰装饰手工艺,如镶、嵌、滚、盘、绣、包等工艺的基本制作工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传统制作工艺带动创新思维,实现技艺认识上的升华,从而寻找到贴切的设计语言对传统服饰进行设计创新。此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也有利于传统手工工艺的传承与发展,实现对服饰文化遗产的合理保护,促进高等艺术教育担负起传承人类文明和保护人类珍贵遗产的重任。由此可见,地方高等服装教育在课程构建中要体现艺术文化理论课程与手工艺实践课程承接与结合的合理性。精炼课堂教学内容,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在教学中以启发式、讨论式为主,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学生边学习边实践,在实践中验证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一方面,通过民族艺术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开阔学生的审美视野,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内涵,了解传统造型规律和传统审美意识及习惯;另一方面,通过服饰手工艺实践课程吸收、消化理论知识,让抽象空洞、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变得真实而生动、具体而深入。最终完成设计教学中“头脑—心灵—手”的密切联系。

2.3建立以传承、创新、推广民族服饰艺术为核心的产学研运行模式

以地方民族服饰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出发点,针对这种显著的地域特色与民族文化,根据所在区域对服装行业人才需求的特点,在服务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中获得支持与发展,办出自己的特色。在摸索服装专业产学研模式时,可以考虑确立“传承民族、时尚创新、营销推广”三位一体的市场化的工作室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工艺实验室的教学资源和工作室的信息资源,将民族服饰艺术理论课程以立体式结构展开,通过其他课程如服饰工艺课程、设计课程、展示课程、品牌课程等的加入,实现对民族服饰的创新和推广。在教学中产生的创新设计可以通过专利权、非专利技术转让、新设计研究与开发等形式,与企业建立人才培养联系。通过工作室的外务联系直接回馈市场的需求信息,使民族风格的自主设计作品在市场运作中不断改进创新,完善专业理论课程的更新。以服饰配件课程为例,根据工作室反馈的市场需求进行指定民族风格的设计教学,然后将设计作品以系列形式推向市场。合理安排课程学习和社会实践,让实践环节更加贴近市场发展需要,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又可以解决一些实际的技术问题,丰富并验证民族服饰理论课程的相关成果。

3总结

第4篇:手工会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会计技能大赛 会计岗位技能 会计课程改革、会计考核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4-0128-01

“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这是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的需要,是我国职业教育工作的一次重大制度设计与创新。所以,会计专业的建设也要与时俱进,江苏省会计技能大赛已经举办了多届,从最初的会计实务手工账、发展到目前会计手工账务处理(会计手工账务处理60%、点钞20%、传票翻打20%)、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60%、点钞20%、传票翻打20%)和珠算(珠算60%、点钞20%、手工账务处理20%)三个综合项目。校级竞赛在上半年完成、市级竞赛在12月、省级竞赛在3月已经实现了规范化和制度化。因此各个职业学校都在积极推进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如何积极利用会计技能大赛,来进一步促进课改,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能够适应经济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成为了高职会计教学的目标。

一、现阶段会计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材偏重理论。会计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技术性和操作性都比较强的基础课程,因此,加强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很重要的。如凭证、账簿、报表等这些会计信息的载体应尽可能给它们更多的感性认识,而不仅仅是停留在概念与格式上。

2.教学方法陈旧。老师讲课过于偏重理论知识的讲解,或者照本宣科,不注意活跃教学气氛,教学中也没有适当的以举例子、致使教学内容艰深晦涩,沉闷无趣。毕业生往往动手能力比较差。持有会计从业资格上岗证,支票不会填写,日记账不会登记,纳税不会申报,这可能不只是个例,反映了职业教学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

3.会计从业资格侧重于理论考核。现在全国大多数省份都在推行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核,以选择判断来作为考核主要方式,导致了教师教学侧重理论知识的教授,大量的准则和规章制度作为学生职业生涯必须牢记的知识,要求学生去死记硬背,对于实务操作的原理却讲得很少,这样直接导致了课改难以真正推进。

4.实践性教学难以真正实现。会计课程以往都是按照会计要素的内容进行授课,理论逻辑性强,但是理论与实践没有有机融合。大多数学校是进行配套实训课程来解决学生实践性教学,因为没有会计角色的引导,没有对会计岗位和具体会计工作过程进行分析,仅仅就实训而实训,从而导致实践性教学环节难以真正实现。

二、高职会计课程改革的方法

针对目前的情况,笔者对会计课程改革构想是:打好会计基础,按会计岗位教学,实行综合训练,考取专业证书。而按会计岗位教学是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

(一)打好会计基础, 就是加强学生珠算、点钞、传票翻打、会计实务手工账、会计电算化软件操作等几项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其主要目的是学会这些技能。这几项技能比较简单,但需要时间练。会计实务手工账虽然在实际应用当中基本上不采用了。但是真正要学好会计电算化软件操作,必须学好会计实务手工账,这两门课程在学习的时候可并行起来学习,在完成一套手工账的同时,采用会计电算化软件再将同样的业务处理一次,生成相同的会计报表。让学生在操作中去体会会计实务手工账和会计电算化软件操作的区别和联系,从而加强他们动手能力的培养,真正做到“学中做、做中学”,实现会计手工账与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双循环、双融合”,也达到“工学结合”的目的。

(二)按会计岗位教学,是指在学习完会计基础课程后,会计课程将按企业提供的主要会计岗位进行教学。具体而言,要按照以下岗位进行教学,依次为出纳岗位、材料会计(仓管)岗位、工资会计岗位、费用成本会计岗位、收入利润会计位等。在按会计岗位教学时也要始终坚持“理论够用,突出实践”的原则,

(三)实行综合训练,是指在完成按会计岗位教学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模拟实习,以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的形成。综合训练模块分为两部分:(1)校内综合模拟实习。其主要手段包括:建立仿真的会计凭证资料库;营造仿真会计工作环境;使用以企业真实业务为原始依据的仿真业务资料;设置“银行”、“税务”、“客体企事业单位”三个客体机构,帮助学生熟悉业务交往的主要环节。并要求学生能分别用手工和电脑软件完成账务处理。(2)毕业实习。即学生进入企事业单位进行毕业实习,在第期进行。

(四)考取专业证书,就是组织学生考取会计专业方面的各种技能证书。因为技能证书是学生就业的“通行证”,学生要从事会计工作就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等。因此,在第八学期应全力以赴地组织学生考取会计专业相关证书。

三、高职会计教学方法的改革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核心问题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参加技能竞赛,能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其次加大学生珠算、点钞、传票翻打、会计实务手工账、会计电算化软件操作的训练力度,其目的是让学生熟练掌握这些技能。利用会计技能大赛为契机,形成赶、帮、超的形势,形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至于会计实务手工账,做到只要有分录就找原始始凭证,然后填记账凭证,做到基本技能和理论课的融合,既能提高填记账凭证熟练程度,又能提高填制记账凭证速度,适应会计技能大赛的考核要求。再者走入企业和兄弟学校,一方面加强学生与企业的专业交流与合作,达到“工学结合”,另一方面,加强教师的挂职锻炼和学习交流,还可以把行业专家请进来,让学生看到这些技能在行业中的应用,一举两得,既加强了学生的专业学习,又加强了专业的师资建设力度,让教学改革落到实处。

四、高职会计考试方式的改革

针对我们教育教学目标的重新定位,以及目前职业学校的学生的学习状况,我们对学生的考核方式也应该有相应的调整。过去我们可能过分的追求学生掌握好基本的会计知识,以考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在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的是学生的理论知识,在考试的时候也比较侧重于这部分的考核。其实他们在短暂的职业学校学习中更多需要的是实际的动手能力,因此在考核中我们要更侧重于动手能力的考核。就拿我们学校现行的考试制度来说,我们将试卷的分数比例进行了调整,我们在一张试卷中有超过60%的的部分是进行技能考核,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实际工作中票据和凭证的相关处理。当然以上只是通过一张考试试卷的分值的重新分配来改变我们在教学中的侧重点,但我想对于我们目前暂时没有进行大的颠覆性的考试改革的时期,在同样的考核方式下调整考试侧重点,也是一种可行的改革和改变。

参考文献:

[1]李智超. 《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中广网,08.6.20

第5篇:手工会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金属工艺文化建设艺术设计教学模式

引言:

据古代文献资料验证,我国是第一个被发现使用金属工艺装饰品的国家。金属工艺作品作为一种传统手工艺品,是手工艺人在经历了相当多复杂的技术程序后,最终才成为一件实用品的,器皿上面将喷绘高光漆,既起到保护器皿的作用也有美观装饰的作用,自金属工艺作品诞生之时就与艺术有着艺术密不可分的关系。现代金属工艺作品严重脱离了传统金属工艺以实用为目的的制作,却继承了传统金属工艺的手工锻造技术,金属工艺艺术家们在新的技术革命的环境下充分运用传统金属工艺技术自由的表达自我。在当今艺术设计领域,金属工艺教学文化建设更是被视为重中之重。

一、目前我国金属工艺教学文化建设

近年来,不少国内学者在金属工艺的课题研究方向进行深入研究。经研究得知,目前,国内外的各大高校在教学方式的分歧逐步扩大化。在国内,现代文化教学的生活论转向是后现代消费社会出现的文化现象,对于金属工艺的发展带来了一些新变,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普遍美、标准美、审美的幻境以及与现实社会脱轨等.这些都需要深入的研究和思考,进而破解消费社会的审美谜题。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期里,我国艺术设计教育,尤其是在工艺课程中,我国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十分重视理论教育,对学生进行大量的艺术设计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操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极度的远离现实生活,走进了艺术设计的理论知识的书籍中,以至于学生长期养成只看不做的习惯,并且导致了学生所创作出来的作品与现实生活轨迹脱节,毫无实际生活意义可言。

二、目前国外金属工艺教学文化建设

目前,国外各大高校对于艺术设计金属工艺教学方面有着独特的教学方式。首先,在所有学生都能学好的思想指导下,以集体教学为基础,辅之以经常及时的反馈,为学生提供个别化的艺术设计金属工艺理论知识及制作技术方面的帮助以及额外的学习时间,使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要求;第二,国外教师显然是根据学生目标,在促进学习者学习时,不断地给予设计思想上的强化,促进学习者向着创新设计思路上迈进;第三,以最好的艺术设计金属工艺教学效果来达到学生最理想的金属工艺作品水平。把设计理论知识的学习看成信息的获取、加工和储存。在此基础上,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设有一定的要求,并且严格要求学生作品要与现实社会生活接轨,也因为国外各大高校这种独特的教学模式,国外学者的社会实践以及实地考察经验十分丰富,也因此才会设计出那些十分惊艳且贴切社会生活的优秀作品。此外,教师应努力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即课堂上获取知识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他们按自己的需要,可能、意愿和兴趣,去安排自己的学习。通过教材中典型事例的研究,使学生从个别到一般,理解带普遍规律性的一种教学方法,支持学生独立进行艺术设计思考,独立完成作品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学过程必须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联想能力和现实记忆能力,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设计联想能力和现实记忆能力,有利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教育者都认为在设计教育领域,使学生缺乏感情的学习不是真正的学习。

三、国内外金属工艺教学差异

分析过国外高校对于金属工艺教学的文化建设,便可很清晰的得知国内外在艺术设计金属工艺教学方向上有着很大的差异。在艺术设计金属工艺教学方向上,国内的教学文化建设较为内敛,拘束了大多数学生的设计思维。而且,我国的金属工艺专业教学过于重视理论教育,而忽略了对于一个艺术家最为重要的培养方向,即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进入社会生活时显得无所适从,不知如何下手。使学生极度的远离现实生活,走进了艺术设计的理论知识的书籍中,以至于导致了学生所创作出来的作品与现实生活轨迹脱节,毫无实际生活意义可言。而且缺少实地考察经验,使得学生作品而这种差异则是导致国内金属工艺领域发展前景不够乐观,更是这种教学文化建设的差异,导致金属工艺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使得大多数优秀的专业人才转行就业。因此,在金属工艺课程的教学实践中,还有许些问题值得思考与解决。

四、总结

作为高等教育的工艺美术专业教学,尤其是手工艺教学文化建设上,直接指导学生日后实操,必须引导学生从书本中走出来,进入社会这个真实的环境中,直接指导学生日后实操。过去很长一段时期,我国的金属工艺专业教学过于重视理论教学,从而忽略了操作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进入社会生活时显得无所适从,即使在金属工艺理论知识教学方向上,也应组织学生进行群体谈,讨论是一种群体谈,良好的讨论应在学生中随意开展,是多向性的信息传递,讨论的方式是多种化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可见,教学实践与社会生活密不可分,向社会回归才是当今教学改革与发展的主流。在此,我呼吁不只是金属工艺课程的教学,而是所有艺术设计的课程教学,在中国传统理论知识基础之上,我们应主张艺术设计的教学与所学专业以及现实社会生活所结合,重视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搞好艺术设计金属工艺教学文化建设,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活动能力,掌握更多的生存与竞争的本领,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作者:张星晨 单位:天津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邬烈炎主编.设计教育研究[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年

第6篇:手工会计论文范文

一、计算机信息处理环境未对传统会计理论产生本质影响

在已有的正方观点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对会计假设和部分会计原则产生冲击。深入分析,这些影响具有特殊性和短暂性。例如有观点提出,虚拟公司的临时性和构成不确定性冲击了会计主体假设。对于虚拟公司的运行管理,往往更关注关联各方主体的利益分配和费用分摊,为虚拟公司本身划定主体进行核算,大多数情况下没有必要。另外,非虚拟公司的经济组织,其组织规模和构成也不可能永远一成不变,也会中止经营,只是较为平稳罢了。真正将虚拟公司作为会计主体开展核算,大多是特殊要求下的个案处理,事实上很少能见到以虚拟公司为会计主体的财务会计报告。

还有观点提出,在网络环境下,出现了联机实时报告,冲击了会计分期假设和权责发生制原则。由于经济业务运行总要持续一定时间,会计信息系统对其的反映,总会产生时间差,会计信息系统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实时”。实时报告误差较大,必须依靠会计分期报告来加以修正。这种影响是暂时性的。

此外,计算机信息处理环境从未改变哪个国家业已确定的会计要素,也未改变会计程序和会计循环。计算机会计数据处理仍建立在复式记账法基础上,会计科目仍作为会计信息系统输入的基本经济数据元。种种迹象表明,计算机信息处理环境未对传统会计理论产生本质影响。

二、计算机信息技术中存储与输出分离方法对会计记录与报告“工艺”产生深层影响

目前市场上流行的会计软件,具体功能各异,但大多以账务处理模块为核心。并且账务处理模块的数据处理逻辑模型是趋同的,基本上以记账凭证文件和科目余额文件为数据存储元文件,按照手工环境下的会计账簿惯例性格式或者使用者特殊要求,输出会计账簿和报表等会计信息[2].计账簿数据文件是非元性数据,往往以临时文件形式存储,存储的数据与记账凭证文件相比,不具全面性,一般不是数据备份的对象文件。会计账簿具有非常强的“虚拟化”特征。这种模式得到绝大多数软件开发者的认同,现已形成共识。

手工环境下的账务处理流程有多种,其中科目汇总表处理流程似乎和上述计算机处理流程相同。仔细分辨,发现区别很大,执行上述计算机数据处理流程的会计软件,能够生成和手工环境下的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生成的总账相同的总账。严格讲,上述计算机账务处理数据处理逻辑模型与任何一种手工环境下的账务处理程序都不同。

进一步分析,发现二者在数据存储和信息输出关系上存在根本性差异。对于手工环境会计处理“工艺”,数据存储与信息输出是一体化的,二者无法分离,只要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一种信息格式,手工环境下的会计系统就要按照这种格式存储数据。一种会计信息输出格式必然决定一种会计信息存储格式,造成数据重复存储。会计信息格式越多,重复存储现象越严重。在现代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下,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数据库系统。按照数据库理论,数据存储以模式/内模式映像方式实现;数据输出根据应用要求,以外模式/模式映像和外模式/应用映像方式实现。二者有关联,但可以相互分离[3].上述计算机账务处理逻辑模型就是按照这种模式关系设计的,实现了数据存储和信息输出的相互分离。会计数据按照唯一的结构存储,根据用户的多种应用要求,会计信息以多种方式输出,计算机信息技术在会计账务处理层面实现了“数出一门,数据共享”。数据存储和信息输出相互分离,是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对会计“工艺”的深层影响,也是根本影响。

数据存储和信息输出分离对传统会计簿记理论影响的一些具体表现如下:

1.会计账户类别的减少。传统的会计理论,将明细分类账账簿格式分为三大类,即三栏式、数量金额式、多栏式。如果会计主体有外贸行为,上述分类要在引入非本位币后进行扩展。目前市场上的主流会计软件,如用友、安易等软件,一般在初始化模块中,将账户格式(或称为科目格式)分为四种,即三栏式、复币式、数量金额式,数量复币式。与传统会计理论相比,少了多栏式。会计软件并没有抛弃多栏账,而是将其列入账簿输出格式类别。之所以这样作,是考虑到多栏账与三栏账不同,仅涉及到输出格式的变化,并未引起存储格式的变化。可以通过改变外模式/模式映像方式加以实现。会计软件初始化,本质上是解决数据存储问题,只需解决模式定义问题,无需解决外模式定义问题。至于账簿信息输出,是外模式或者用户应用问题,亦无需在初始化阶段定义。

2.跨月记账的出现。所谓跨月记账,指在不结账前提下,非序时的进行记账,如先记3月账,然后再补记2月或者1月账。在会计实务中,能够让本月末的账项调整工作和下月初的收付款业务并行处理,提高核算工作效率。这种方式在手工环境情况下根本无法做到,究其原因,手工环境记账必须通过序时手段记录,以保证信息以序时方式输出。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下,由于数据存储与输出是相互分离,可以先用非序时手段存储记账凭证,后用序时手段输出账簿信息。

3.辅助核算数据的平行登记。目前市场主流会计软件,一般均提供往来、部门、项目等辅助核算功能。辅助核算功能,在会计实务中极有应用价值,可以有效支持会计管理工作。但手工环境处理以会计科目为元数字,会计科目是层次型数据,随经济业务与之共生的部门等辅助数据,与科目是平行关系,二者存在结构性差异,无法一体化登记并一体化输出,只能通过登记备查账进行规范化处理,核算工作量大幅增加。实际工作往往通过半平行半层次的混合方式处理,以缩减工作量,结果却使信息输出的独立性大打折扣,某种程度上抑制了会计管理功能的发挥。

在计算机信息处理环境下,由于会计数据与信息输出可以分离,可以通过宽口径的模式定义,将会计科目层次特征数据和往来、部门、项目等平行特征数据以捆帮方式,平行存储在计算机文件中。然后根据管理需要,分别输出会计科目、往来、部门、项目等分类信息。并且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灵活性,可以打破原有的层次关系逆向输出,以“会计科目——往来(部门、项目)”层次或者“往来(部门、项目)——会计科目”方式输出,以满足个性化的管理需求,有力支持了会计管理活动。

4.记账凭证类型与记账凭证电子格式的分离。在手工环境下,分步进行记账工作,对记账凭证进行分类,将特定的记账凭证格式与相应的记账凭证类型相对应,以减少记账凭证的积压和等待时间,流畅流程,提高效率。在计算机信息处理环境下,记账工作可以采用实时或者批处理方式进行,实际上已经不存在积压问题。单从这一点,记账凭证分类已无必要。为了保留传统会计工作习惯,主流软件仍设计了记账凭证分类功能。但在处理方式上发生变化,认为不同格式的记账凭证,会计数据属性没有区别,不涉及存储格式变化,仅涉及输出界面的变化。记账凭证类型是模式和外模式问题,记账凭证电子格式是应用问题。记账凭证电子格式与相应记账凭证类型可以是多对一关系。同一个类型的记账凭证,可根据用户习惯灵活加以选择,可以套用多种电子格式。

5.记账凭证可转化为普通日记账。我国账务处理程序与西方有所不同,从登记记账凭证开始账务处理程序,目前主流会计软件也是按照这种模式设计的。但现在很多主流软件按照存储与输出分离的原理,已经设计了以表格形式查询记账凭证的功能,表格形式的记账凭证实际上就是普通日记账。

综上所述,计算机会计软件的许多功能,都源于数据存储结构与信息输出形式的分离化处理。已经成为计算机会计不能简单模仿手工会计的理论基础。由于分离关系的多样性,使得各种会计软件功能上的微观差异较大,对会计软件的通用性有一定的负面影响,需要及时加以规范。建议有关部门跟踪这种变化,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修订现有的《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并在适当的时候,出台“计算机会计具体会计准则”。

[参考文献]

[1]杨周南。计算机信息处理环境对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影响及对

策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导言10.

第7篇:手工会计论文范文

毕业论文结论怎么写?

毕业论文是本科学习阶段一次非常难得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机会,通过这次比较完整的给排水系统设计,我摆脱了单纯的理论知识学习状态,和实际设计的结合锻炼了我的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我查阅文献资料、设计手册、设计规范以及电脑制图等其他专业能力水平,而且通过对整体的掌控,对局部的取舍,以及对细节的斟酌处理,都使我的能力得到了锻炼,经验得到了丰富,并且意志品质力,抗压能力及耐力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这是我们都希望看到的也正是我们进行毕业设计的目的所在。

虽然毕业设计内容繁多,过程繁琐但我的收获却更加丰富。各种系统的适用条件,各种设备的选用标准,各种管道的安装方式,我都是随着设计的不断深入而不断熟悉并学会应用的。和老师的沟通交流更使我从经济的角度对设计有了新的认识也对自己提出了新的要求,举个简单的例子:市政给水管网引入管的管径如果选择不当就将造成上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这些本是我工作后才会意识到的问题,通过这次毕业设计让我提前了解了这些知识,这是很珍贵的。

在设计过程中一些管道的设计让我很头痛,原因是由于本身设计受到建筑图本身的框定,而又必须考虑本专业的一些要求规范,从而形成了一些矛盾点,这些矛盾在处理上让人很难斟酌,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我意识到:要向更完美的进行一次设计,与其他专业人才的交流沟通是很有必要的,这其中也包括更好的理解建筑甲方的各种要求,更要从祖国的高度看待一些大局上的问题更好的处理各种矛盾。

提高是有限的但提高也是全面的,正是这一次设计让我积累了无数实际经验,使我的头脑更好的被知识武装了起来,也必然会让我在未来的工作学习中表现出更高的应变能力,更强的沟通力和理解力。

从不知道毕业论文怎么写,到顺利如期的完成本次毕业设计,这给了我很大的信心,让我了解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对本专业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这些我在毕业论文结束语中都提起过。事实上,给水系统排水系统还是消防系统,我都采用了一些新的技术和设备他们有着很多的优越性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这新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们的创造力。比如我的设计在节约水能源上就有很大的不足,在这个能源紧缺节能被高度重视的社会中,这无疑是很让我自身感到遗憾的,可这些不足正是我们去更好的研究更好的创造的最大动力,只有发现问题面对问题才有可能解决问题,不足和遗憾不会给我打击只会更好的鞭策我前行,今后我更会关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出现,并争取尽快的掌握这些先进的知识,更好的为祖国的四化服务。

毕业论文结论范文

xx年3月,我开始了我的毕业论文工作,时至今日,论文基本完成。从最初的茫然,到慢慢的进入状态,再到对思路逐渐的清晰,整个写作过程难以用语言来表达。历经了几个月的奋战,紧张而又充实的毕业设计终于落下了帷幕。回想这段日子的经历和感受,我感慨万千,在这次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我拥有了无数难忘的回忆和收获。

3月初,在与导师的交流讨论中我的题目定了下来,是:8031单片机控制LED显示屏设计。当选题报告,开题报告定下来的时候,我当时便立刻着手资料的收集工作中,当时面对浩瀚的书海真是有些茫然,不知如何下手。我将这一困难告诉了导师,在导师细心的指导下,终于使我对自己现在的工作方向和方法有了掌握。

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我认真准备了一个笔记本。我在学校图书馆,大工图书馆搜集资料,还在网上查找各类相关资料,将这些宝贵的资料全部记在笔记本上,尽量使我的资料完整、精确、数量多,这有利于论文的撰写。然后我将收集到的资料仔细整理分类,及时拿给导师进行沟通。

4月初,资料已经查找完毕了,我开始着手论文的写作。在写作过程中遇到困难我就及时和导师联系,并和同学互相交流,请教专业课老师。在大家的帮助下,困难一个一个解决掉,论文也慢慢成型。

4月底,论文的文字叙述已经完成。5月开始进行相关图形的绘制工作和电路的设计工作。为了画出自己满意的电路图,图表等,我仔细学习了Excel的绘图技术。在设计电路初期,由于没有设计经验,觉得无从下手,空有很多设计思想,却不知道应该选哪个,经过导师的指导,我的设计渐渐有了头绪,通过查阅资料,逐渐确立系统方案。方案中LED显示屏行、列驱动电路的设计是个比较头疼的问题,在反复推敲,对比的过程中,最终定下了行驱动电路采用74LS154译码器,列驱动电路采用74HC595集成电路。

当我终于完成了所有打字、绘图、排版、校对的任务后整个人都很累,但同时看着电脑荧屏上的毕业设计稿件我的心里是甜的,我觉得这一切都值了。这次毕业论文的制作过程是我的一次再学习,再提高的过程。在论文中我充分地运用了大学期间所学到的知识。

我不会忘记这难忘的几个月的时间。毕业论文的制作给了我难忘的回忆。在我徜徉书海查找资料的日子里,面对无数书本的罗列,最难忘的是每次找到资料时的激动和兴奋;亲手设计电路图的时间里,记忆最深的是每一步小小思路实现时那幸福的心情;为了论文我曾赶稿到深夜,但看着亲手打出的一字一句,心里满满的只有喜悦毫无疲惫。这段旅程看似荆棘密布,实则蕴藏着无尽的宝藏。我从资料的收集中,掌握了很多单片机、LED显示屏的知识,让我对我所学过的知识有所巩固和提高,并且让我对当今单片机、LED显示屏的最新发展技术有所了解。在整个过程中,我学到了新知识,增长了见识。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仍然要不断地充实自己,争取在所学领域有所作为。

脚踏实地,认真严谨,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的精神是我在这次设计中最大的收益。我想这是一次意志的磨练,是对我实际能力的一次提升,也会对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第8篇:手工会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手工记账;比较

1会计电算化和手工记账基本含义

所谓的会计电算化,指的就是计算机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当中的实际应用。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就是以计算机为主体,利用相应的会计软件进行记账、算账及报账工作,并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对相关会计信息进行分析、预测及决策等。所谓的手工记账,指的就是利用纯手工进行相应的会计信息处理工作,其主要包括:人工记账、报账以及算账,整个过程完全通过人工进行。除此之外,现阶段我们所说的手工记账,泛指不借助计算机信息技术,只是单纯的使用人工做账方法进行记账。

2会计电算化和手工记账的联系

2.1两者之间的目标一致

在实际的会计工作当中,无论是会计电算化还是手工会计,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它们之间的最终目标都是一致的,都是通过相关的会计行为,来不断加强企业的经营与管理,为企业以及社会提供更加准确以及详细的会计信息,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素质,促进会计工作的规范化等等。不仅如此,这两种会计方式对于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以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都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2.2两者之间所使用基本理论与方法一致

在实际的会计应用过程中,两种记账方法所有用基本理论及方法是一致的。这两者在应用过程中,都遵循基本的会计理论以及方法,所采用的记账原理也一致,并且在进行经济业务时,其所遵循的都是“借贷平衡”原则,然后编制会计分录,并将其计入账户,经过加工处理后编制相应的会计报表[1]。

2.3两者的基本功能一致

不论是会计电算化还是手工记账,其基本功能基本一致。首先是对原始凭证数据进行收集,然后将信息进行输入;其次是对输入的数据和资料进行储存;再次是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最后是对数据以及信息进行分析和传递。

2.4现阶段行业对于两者的基本要求一致

首先来说,在现阶段我国会计行业发展过程中,无论是会计电算化还是手工会计,都应严格遵循现阶段会计的相关法规以及制度;其次是在会计档案保存要求基本一致,无论是会计电算化还是手工记账,都主要包括会计病症、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表等相关资料,现阶段我国对于会计档案的保存与管理都制定了相应的规范,尽管两者之间形式不同,但是在保存和管理方法上,其相关标准是一致地。

3会计电算化和手工记账的区别

3.1两者之间的信息载体不同

尽管会计电算化来源于手工会计,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两者之间也存在着诸多共同点,但是,由于会计电算化是对手工会计的一个发展,因此,两这之间也存在着诸多的区别。首先是两者之间的信息载体不同。传统的手工会计主要是纸张为载体,其所占用的空间较大,且安全系数较低,并且查找起来相对困难;会计电算化的载体为计算机以及其他电子设备,不仅占用空间较小,且查找方便,不仅如此,在安全性方面,会计电算化也明显强于手工记账。

3.2运算工具不同

在运算工具方面,传统手工记账主要的运算工具为算盘或者是电子计算器,计算过程十分复杂,一旦出现失误,就会对整个计算过程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传统的手工记账方式还无法对运算结果进行储存,需要相关从业人员边算边记录,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会计电算化则主要是以电子计算机来进行数据运算,并通过相应的处理软件对数据进行科学的处理,不仅可以自动储存运算结果,还可以快速的对相关数据进行计算,极大地提高了整个会计工作的实际效率。

3.3相关设置以及使用不同

在会计相关设置以及使用方面,会计电算化和手工记账也存在着较大区别,尤其是科目设置。在手工记账过程中,一般会将整个账户分为总账和明细账,明细账大多设置三级科目,然后再通过开设辅助账户以满足核算的实际需求,科目设置以及使用也大多也中文为主;而对于会计电算化来说,部分财务软件已经实现了将科目设置到六级,并可以以代码的方式存在[2],对于提高会计工作效率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3.4管理控制方式不同

会计电算化与手工记账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为管理控制方式不同,例如系统初始化设置、账簿记账规则、账务处理程序、人员组织管理以及内部控制都存在着较大的不同。相比来说,由于其会计形式不一样,所以在实际的管理控制过程中,会计电算化和手工记账也存在诸多的不同。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会计行业发展过程中,无论是会计电算化,还是手工记账,都对我国会计事业的发展产生着非常深远的影响,随着我国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会计电算化也会逐渐取代手工记账,并被广泛应用于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过程当中。

参考文献:

第9篇:手工会计论文范文

手工艺的发展应时而变,现代手工艺与传统手工艺的培养理念、策略、模式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同,现代社会随着经济、信息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相应提高,手工艺人才也不例外,现代手工艺的发展需要全方位的、多向度的、立体型的手工艺人才,才能更好的、更长远地服务于社会。立体型手工艺人才的培养需要从厚度的积累、广度的拓展和高度的提升这几个方面来进行。

关键词:现代手工艺 立体型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J50-4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310(2015)10-006-05

一、研究范围的界定

“立体”一次在汉语词典里的释义有两种:(1)(名)具有长、宽、厚的(物体)。(2)(名)即几何体,由平面或曲面围成的空间的有限的部分;如正方体、球体、多面体等。本文所要论述的“立体型手工艺人才”是从“厚度”、“广度”和“高度”这三点来展开的。从厚度的积累、广度的拓宽、高度的提升来进行塑造。本文所指的“立体型手工艺人”的培养主要是针对高等院校手工艺人才培养而进行的。本文将通过铺设丰厚的文化底蕴来积累厚度;通过培养手工艺人开阔的眼界和多向度思维来拓宽广度;通过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问题意识来提升高度。这些因素是培养立体型手工艺人才所需具备的基本条件,社会的发展促进手工艺的发展。

二、传统型培养方式与立体型培养方式

立体型手工艺人才的培养是建立在传统手工艺人培养的基础上发展的。传统型手工艺人才的培养主要通过家庭作坊或工艺厂进行集体技能培训的方式进行的,以师徒结对的形式,以学习技艺或技能为主要目的,对文化水准基本上没有什么要求,只要能熟练掌握制作技法、能够制作出产品即可。不可否认在传统手工艺的培养模式中出现了一批技艺水准很高的手工艺人,但是传统培养方式以专攻技法和技能为目的,站在手工艺发展的角度来看传统手工艺人培养的模式略显单一和平面,随着全球多元化发展的推展,略显单一的传统培养方式必然要突破原有的单一性、平面性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向立体化的方向发展,高校培养手工艺人才的模式自以后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从课程设置的逐步完善和培养目标与时代需要的接轨,人才培养方式逐渐朝立体化方向发展,时代的发展呼唤立体型手工艺人才,相应地亟待相关的院校对手工艺人才的高质量培养。

三 、立体型手工艺人才的塑造

(一)积累厚度:铺设丰厚的文化底蕴。

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是培养立体型手工艺人才的基础。此文化底蕴不仅仅是与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的学习,还需要拓展认知面,比如说广泛了解结构人类学、经济学、艺术哲学等相关领域的知识,学习主动吸收世界文明史、技术史中的精华,使培养的人才目标从“单向度” 向“多维度”发展。站在理论指导实践的角度来看,铺设丰厚的文化底蕴有助于手工艺技能的提升、优化和更好地发展,反之,手工艺技能的实践过程会使手工艺人逐步积累心得和经验,若把心得和经验的总结上升到“人与文化”有效融合的理论层面,定会进一步促进对理论知识的认知发展和对多元文化的择优吸收。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积累是高校培养手工艺人所具备的优势,因为高校具备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还有容量庞大的图书馆来提供理论学习的补充。以南京艺术学院为例,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既有大院图书馆,也有设计学院专门的小图书馆,图书馆还提供知网下载学习渠道,这些得力的资源配置为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提供了便捷的途径和很好的保障。这一点与传统的手工艺人培养方式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传统手工艺人的培养大多是通过师傅的口传心教、言传身授的方式来进行的,学艺者(即徒弟)的文化水平起点参差不齐,大多数学艺者文化水平较低,更注重技艺和技法的传授和学习,他们或许可以练就一手好手艺,但是他们没有更多的条件去接受更为全面更专业的理论学习,这也就决定了传统手工艺人的认知的范围和视野的高度。应时而变,现代手工艺的发展需要在培养手工艺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主动学习、灵活学习来汲取理论知识的精华,达到“为我所用”的目的,通过积累一定的厚度来支撑未来长远的发展。

(二)拓宽广度:培养开阔的眼界和“多向度”思维。

立体型手工艺人才除了要具备丰厚的文化底蕴,还需要拓宽认知的广度和思考面的广度,也就是说要培养手工艺学习者开阔的眼界和思维。

首先,培养立体型手工艺人才需要人才培养者具备开放的教育理念与国际化视野。人才培养者的教育理念引导学艺者(学生)的思维,同样人才培养者的视野影响学生的眼界范围。所以人才培养者的教育理念和视野范围对培养人才的质量高低具有重大的意义。当今的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是一个全球化知识交流的时代,作为这个社会中的任何人才培养单位和个人都需要积极主动地寻求学习、交流的机会,否则就会固步自封,作为手工艺人才的培养者也不例外。

以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为例,学院首先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的方法来拓宽师生的眼界和思维。“请进来”即邀请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学者、专家进入工作室进行教学交流,以示范、授课、开展讲座、作品展演等方式进行学习交流,使学生能够了解国际前沿的理论知识与技术动态;“走出去”,即学院派教育者(人才培养者)出国访学,学习交流,在国外进行作品展出,把优秀的学生作品送入国际参赛、展览。这样使教育者国际化视野拓宽以后,认知和思维方式也颠覆性的变化,回国以后对个人的创作理念和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发展都起到积极影响的作用。近期,笔者访问了南京艺术学院陶瓷工作室的教育工作者蒋炎老师,她曾经两度作为访问学者出国交流学习,2003年的第一次出国访学,仅在材料的配制和使用方面就让她的认知和眼界产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因为在国内的教学中使用的材料都是现成的商业材料(也就是拿过来直接可以使用的),以前未曾见过上课用的材料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来亲自动手配制,这一过程无疑对学生的认知和兴趣会有很大的提高。通过学生自己动手配制材料的一次主题课程结束后,同一个老师指导成果(即学生的作品)所展现出来的面貌竟然各具特色、风格迥异。这也与我们国内的手工艺课程的成果所呈现出来的大同小异、无个人特色的效果差异甚大。这个实例说明培养开阔的眼界和多维度的思维对培养立体型手工艺人的重要性不可小觑。

其次学院积极注重对学生社会参与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进行田野考察,以获得生动而难忘的亲身体验和经验总结;要求学生深入企业进行实践,把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和基础技能运用到社会生产环节中去。如设计学院陶瓷工作工作室的教育者们为学生联系企业单位进行实践,与宜兴陶瓷厂和高淳陶瓷厂的实践合作使学生见识了大型生产规模,通过与工厂师傅的交流学习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问题和不足,从而有效地提升了专业技能水准和开阔的眼界与思维。为将来进入社会、有效地服务于社会奠定了良好的铺垫。

(三)提升高度:确立正确的问题意识和价值取向。

学生在具备积累厚度和扩展宽度的同时,教育者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升自己的高度,即如何确立正确的问题意识和价值取向。从物质到意识,从实践到理论,从具体到抽象,是促使问题意识生成的演变过程。学生要树立自觉的问题意识,从发现问题到处理问题再到解决问题的这个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地形成经验认知,然后再上升到理论的归纳和总结。在实践的过程中,经过反复的发现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螺旋式上升的循环中,学生自身的高度也会得以逐步的提升。

在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的教授王琥的著作《设计史鉴》(文化篇)第二章第三节“设计文化与科学观”中写道:“科学观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武装起来的意识形态,科学观的社会接受程度,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和文化高度的“风向标”。先进的科学观是先进价值观的主体,是“普世价值”的基本内容。”这段话可以总结出:先进的科学观是一种高级意识形态;先进的科学观是先进价值观的主体;先进的科学观可以促使思想意识演进到思潮观念。由此可以看出先进的科学观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的意义是多么重要。“人的科学观的养成,就像是点一盏明灯、开一扇窗、登一处坡,越是视野开阔、胸怀宽广,我们便越觉得心眼明亮。” 先进科学观的形成需要以树立正确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为前提,树立正确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便会使我们在处理问题(包括设计和实践)时站到了一定的至高点。

综上所述,时代的发展促进了现代手工艺的发展,手工艺的发展需要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开阔的眼界、“多向度”的思维、正确的问题意识、科学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的多面支撑的立体型人才,笔者认为立体型手工艺人才是现代手工艺人才培养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希望在手工艺人才培养的方向或目标方面能够为人才培养者(或教育者)提供一点借鉴性的思考。

参考文献:

1.王琥著q设计史鉴q文化篇[M]q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