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深化改革心得体会范文

深化改革心得体会精选(九篇)

深化改革心得体会

第1篇:深化改革心得体会范文

刚刚闭幕的党的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 》。

这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改革部署,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重大举措,必将带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刻变革。学习贯彻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切实把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对我们在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为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提供了有力保障。

第2篇:深化改革心得体会范文

2020年5月13日,我们机关第一党支部组织大家自行学习《阳煤第十四届职工代表大会》会议资料。

通过学习《担当新使命  展现新作为  奋力谱写新时代阳煤纪检监察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中共阳煤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让我对纪检工作有了更明确的认识。

做为一位普通的纪检工作人员,我们要紧密结合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争做“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党员、好干部。更是要认真履行纪委的监督责任,时刻要把监督责任记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实到行动上。按照工作报告的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建立完善的人财物关键领域风险管控常态化监督机制。发挥业务部门系统布防、一体监督作用,在财务资金管理、选人用人、物资供应等方面,梳理职责职权,查找风险点位,制定防控措施,建立预警机制,形成权力边界划定清晰、权力运行可查可控的系统监督机制。

第3篇:深化改革心得体会范文

作者简介:张书林(1974-),男,山东冠县人,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党建部副教授,博士,济南 250021

[摘 要]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为分水岭,我国改革进入全面深化阶段或曰攻坚阶段。理性认清和把握我国当下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走向,关键是把握四个基本维度、明晰四大关系。也就是说,要把握历史维度,明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与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的改革的关系;把握战略维度,明晰整体改革与重点改革的关系;把握领导维度,明晰国家改革与党自身改革的关系;把握开放维度,明晰中国改革与世界改革潮流的关系。

[关键词]改革;深化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四大关系

中图分类号:D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10X(2014)01-0012-0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三中全会决定)对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总体设计与部署。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战略工程,其中的关键是从宏观上厘清关乎改革前途命运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与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的改革、整体改革与重点改革、国家改革与党自身改革、中国改革与世界改革潮流这四大关系及其内含的建构维度。

一、历史维度:十八届三中全会前后的改革

我国的改革开放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起步和展开谋划的,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前改革进程已推进了35年。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改革事业,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均发生了巨大的历史性改观。“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1](P5-6)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具有我国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这场改革的启动促使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地展开,促使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的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投身改革洪流、建功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从而为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打下了厚实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35年既有改革史充分证明了这样的道理:“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1](P8)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进程中,我们初步形成了一系列改革共识。其一,我们的改革事业,是在以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其二,我们的改革事业,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恢复和发展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定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定,指导全党全国人民启动改革工程并将各项改革向既定目标推进,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开创的。其三,我们的改革事业,是以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严峻的考验面前稳住政局,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体系、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体系,在更高的层次上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承、发展并成功把改革推向二十一世纪的。其四,我们的改革事业,是十六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顺应世情、国情、党情、社情、舆情变化,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坚定不移地推向前进的。其五,我们的改革事业,是以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近期目标,以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为长远目标,在充分认清攻坚阶段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生死攸关性的基础上,最终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予以全面系统规划与总体设计的。

党的十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需要出发,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总体要求:“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2](P18-19)依据这一总体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规划了我国的总体改革事业,提出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3]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确立了“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3]的全面深化改革原则,从而吹响了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这意味着改革事业在延续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总基调、总脉络的基础上,将继续不断向前推进。

也要看到,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35年相比,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改革的难度、风险系数无疑都将空前加大,中央对此是有深刻洞察的。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前一个月,在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时直面我国攻坚阶段改革问题。他提出,中国要前进,就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涉及重大利益关系调整,涉及各方面体制机制完善;中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这是因为当前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格外艰巨,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个时候就要一鼓作气,瞻前顾后、畏葸不前不仅不能前进,而且可能前功尽弃。这就预示着,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攻坚阶段,改革的任务异常繁重多维,改革的禁忌越来越多,改革需要协调处理好的利益关系更为复杂,改革的难度及风险越来越大,改革引发的连锁反应越来越难以预料。其一,35年的中国改革,好改的、容易改的、流于表层的改革,我们基本上都已经改到位了,接下来的是改不好改的、不容易改的方面了。换言之,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都取得了显著成绩,接下来到了必须加快推进和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时候了,政治体制改革已经是绕不开、躲不过、拖不得了。其二,随着改革广度与深度的加大,对一些人来说,先前的改革是“改别人”,现在到了“改自己”的时候了。一旦改到自己头上,涉及对自身利益的重新分配或切割,很多人就要跳出来阻挠改革了。其三,改革摊子越铺越大,越来越不是某一领域、某一地域的局部改革所能够支撑的,越来越不是单靠某些“改革派”的力量所能推动的了。

基于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攻坚改革的难度及风险,2013年11月在山东考察工作期间强调:“改革开放使我国以世所罕见的速度发展起来了,但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难题,不深化改革不行,深化改革力度小了也不行。全党同志对把改革蓝图变成现实要有信心。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无论出现什么干扰,都要坚定不移推进改革。”[4]同时认为,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坚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切实把握以下基本要求:一是要正确推进改革,坚持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二是要准确推进改革,认真执行中央要求,不要事情还没弄明白就盲目推进;三是要有序推进改革,该中央统一部署的不要抢跑,该尽早推进的不要拖宕,该试点的不要仓促推开,该深入研究后再推进的不要急于求成,该得到法律授权的不要超前推进;四是要协调推进改革,注重改革的关联性和耦合性,把握全局,力争最大综合效益;五是要善于把自觉维护中央大政方针的统一性、严肃性和因地制宜、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5]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35年,尽管我们用改革的办法解决了党和国家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但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产生,因而我们的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

从整体上讲,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我国全面改革的总体思路和规划是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已经开展的35年改革为逻辑基础和逻辑起点的,是以往35年改革路线的继续与全面深化。以十八届三中全会为分水岭,我国的改革事业可以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总体上又是统一的、一体化的,而不是前后隔离的。这种一体化的关系提醒我们:一定要将前后两个阶段的改革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不能以已经展开或完成的前一阶段改革否定后一阶段改革,也不能以即将展开的后一阶段改革否定前一阶段改革。

二、战略维度:整体改革与重点改革

从哲学上讲,全面论与重点论是辩证统一、内在关联的,全面是包含重点的全面性,重点是全面中的重点。就当下我国的改革战略而言,最根本的路向选择是必须坚持科学改革,实现改革的全面性与重点性的有机统一。这意味着,我们既要全力、全面、整体性地推进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各个环节的改革事业,又要集中力量选准改革突破口,在关键领域、关键环节、关键层面的改革上力争有大的突破、取得决定性胜利。因为我国的改革是一种全方位、全面性、系统性的改革,目前至少涵盖了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等方面的内容。同时,我国改革在不同的时代要求、形势背景、任务使命下,又有不同的侧重点。

一般说来,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涉及的内容较多、领域较广、摊子较大,如果“四面出击”、平均用力、齐头并进地加以推进,显然是很不现实的。其一,由于能够调动起来的政治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源、文化资源、人力资源是有限度的、稀缺的,由于改革者的时间、精力、偏好是有限度的、稀缺的,全面推进所有领域改革容易造成顾此失彼,“眉毛胡子一把抓”,往往什么也抓不着。其二,全面推进各个方面及领域的改革,必然进行全方位的政治社会动员,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参与进来,但这同时也存在着潜在风险。“政治稳定依赖制度化和参与之间的比率。如果要想保持政治稳定,当政治参与提高时,社会政治制度的复杂性、自治性、适应性和内聚力也必须随之提高。”[6](P73)在人民群众参与程度高、制度化水平又很低的情况下全面推进所有领域与层面的改革,很难保证不会产生大的社会动荡。其三,在所有改革领域平均用力,有时难免会出现“撒芝麻盐”式的效果,既不能充分展示改革的“吸引眼球”效力,也不能激发鼓舞起人民群众拥护改革的信心。所以,我国的改革必须突出重点,确立起“在重点引领的基础上全面推进整体性改革”的路线图。鉴于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谋划、推进、深化我国攻坚阶段改革时,自觉坚持了全面论与重点论的有机统一,既全面推进各个领域和层面的改革,又准确把握和突出了改革的重点、选准了深化改革的突破口。

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规划设计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形成了今后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整体方案。其一,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提出,必须“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7]。其二,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提出,必须“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7]。其三,在文化体制改革方面提出,必须“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7]。其四,在社会体制改革方面提出,必须“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7]。其五,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面提出,必须“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7]。其六,在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方面提出,必须“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7]。

十八届三中全会还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整体框架内的重点领域。全会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决心继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切实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由此,全会确立了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领域是经济体制改革,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7]。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的全面深化改革战略之确定,既向广大人民群众展现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整体图景,又使广大人民群众从重点改革的设计中看到希望、找准抓手,客观上明晰了全面深化改革之突破口。市场经济的核心要素是市场,影响市场效力的关键变量是政府,发展市场经济必须正确处理、科学摆正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与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共同推动市场经济良性发展。但是,如果政府与市场的应然关系状态长期摆不清,政府过多过分干预市场,就会造成市场发育上的迟缓与不健全,进而危及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全局,制约经济体制改革的实效性。同时,还会产生所指出的“市场秩序不规范,以不正当手段谋取经济利益的现象广泛存在;生产要素市场发展滞后,要素闲置和大量有效需求得不到满足并存;市场规则不统一,部门保护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大量存在;市场竞争不充分,阻碍优胜劣汰和结构调整”[5]等一系列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迫切需要入手,明确提出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必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在客观上预示着: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发展走向是市场发挥决定主导,政府发挥必要的监督保证辅助功能,一度扭曲的政府与市场关系将籍此得到纠正。科学摆正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是根本性的,进而对推进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的全面整体改革具有重大风向标意义。

三、领导维度:国家改革与党自身改革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打铁还需自身硬”,整体性的国家社会改革事业发展和深化到什么程度,从根本上讲都要依赖和取决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推动。不过,改革的形势环境、目标任务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党要切实领导好国家社会改革就必须增强自身的适应性,这意味着在领导推进国家社会改革的同时,党自身的改革也必须及时跟进,否则就会出现党自身改革严重落后于国家社会改革的局面,党自然也就无法领导好国家社会改革。因此,要保证党对国家社会改革的领导准确到位,就必须超前至少是时同步推进党的领导和执政的变革、党自身的改革。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确保改革取得成功。”[7]这就要求我们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应自觉把对国家社会的改革与党自身的改革有机统一起来,努力做到以党自身的改革引领国家社会改革、以国家社会改革反过来推动党自身的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在设计规划改革总体思路的同时,也特别强调了党自身的改革问题,从更好地担负起领导国家社会改革的重任入手,明晰了党自身改革的基本点,建构形成了紧密关联的党自身改革与国家改革关系状态。其一,决定由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这就使全面深化改革有了一个专门的组织机构来承担专职领导职责,从而在领导体制上保证了深化改革的有领导、有组织。其二,在党的改革能力建设上,提出“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完善干部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制度,不断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改革能力”[7]。其三,在党的基层基础建设上提出,必须“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引导广大党员积极投身改革事业,发扬‘钉钉子’精神,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为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积极贡献”[7]。其四,在党的干部队伍建设上提出,要改革和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改进竞争性选拔干部办法,推进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真正把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选。其五,在党的人才支撑上提出,要建立集聚人才的体制机制,打破体制壁垒,扫除身份障碍,让人人都有成长成才、脱颖而出的通道,壮大党的事业发展的人才队伍。其六,在党凝聚改革合力上提出,应自觉坚持“人民是改革的主体”这一根本性要求,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发挥人民群众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凝聚各方力量齐心协力推进改革。

第4篇:深化改革心得体会范文

将改革进行到底·时代之问个人观看心得体会500字

为迎接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深入反映党的十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成就,中央电视台承担制作的十集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播出以后,让我对深化改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7月17日晚,专题片第一集《时代之问》播出,中国,该如何走向未来?对于这个问题,全面深化改革深刻作答了时代之问。

这是迄今为止,首次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权威、全景报道。全片围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总目标,集中反映近年来全面深化改革各主要领域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主体框架已基本确立的过程,并关注了各领域的改革实践,既体现了较强的思想性,又讲述了生动的改革故事。该片突出反映了党的十以来,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大旗,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总目标,带领全体中国人民开启并扎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非凡历程,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专题片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通过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案例回答全面深化改革“为什么改”“往哪儿改”“为谁改”“怎么改”等问题,很解渴、很生动,通俗易懂。”看完之后令人精神振奋、心潮澎湃。

将改革进行到底·时代之问个人观看心得体会600字

为迎接的胜利召开,7月17日晚8点,十集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第一集《时代之问》在央视播出。《时代之问》是整部专题片的开篇,也是总论,不仅大量的体现思考改革、部署改革、亲力亲为推动改革的珍贵画面,还展示了以“四梁八柱”为主体框架的全面深化改革大厦,系统阐释了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为什么改”、“往哪儿改”、“为谁改”“如何改到位”等重大理论问题,全面深化改革决策亲历者的生动讲述,记录了发生在人民群众身边生动感人的改革故事。

第5篇:深化改革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观教育;改革开放精神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9-0077-02

党的十以来,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要系统总结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精神的宣传教育,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尤其是青年大学生要坚持学习和践行全面改革开放的伟大精神,增强坚持改革开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这是党和国家对当前和今后的各项工作要全面“深化改革新的宣言书、新的动员令”[1],是对当前大学生社会核心观教育的新要求。

一、把全面深入改革开放精神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r值观教育的重要性

1.把全面深入改革开放精神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当前应对国内外复杂形势的迫切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精神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观教育相结合,是当前深入学习和贯彻一系列重要讲话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社会意识形态多样化、国内社会思想空前活跃,出现了多种思想文化互相激荡的态势。在改革开放取得瞩目成就的同时,不要忘记有西方文化思潮、价值观念及其一些消极生活方式的影响等。这些对青年大学生有着很大影响,加之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使得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观教育工作也面临着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面对如此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如何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观教育的实效性,还需要我们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而这种创新的前提就是要大力弘扬改革开放精神。

2.把全面改革开放精神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自身创新和发展的内在要求。一项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总体是健康向上的,他们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为认同的群体。95.2%的大学生对改革开放的成就表示认同,说明了当前大学生社会核心观教育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也要清醒看到,大学生社会核心观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目前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其运行机制和外部环境还不够完善,全方位、全过程育人和全社会育人的局面还没有完全形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观教育工作与时代特征和大学生特点还不能完全同步。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和社会主义核心观教育的本质都决定了大学生社会核心观教育工作必须随着价值培育实践发展而不断创新。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是大学生社会核心观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之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观教育是实践性和时代性都很强的活动,它必须随着实践发展和时代的变化不断创新其内容和形式。

3.把改革开放精神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客观需要。“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2]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总体是好的,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例如,主体意识和竞争意识加强、民主和法治意识加强,政治上更加趋于理性、成熟;思想更加活跃,个性突出,求新意识较强,更加富有开拓创新精神;主流价值观积极健康,求知成才愿望强烈,对学习成长环境要求更高。这些新情况在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自强、创新、创业成才等意识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不足,心理素质脆弱等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全面把握这些新情况新特点,充分认识在大学生社会核心观教育工作中宣传和融入改革开放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把改革开放宣传教育与大学生社会核心观教育结合起来,努力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和制度保障等,使改革开放精神内化为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外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行动,最终促进青年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科学把握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宣传教育的精神实质

第一,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宣传教育,要把握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决定着中国的生死存亡这一现念,也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经途径。30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所以能够不断走向胜利,根本原因就是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领域的改革开放。只有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才能实现到本世纪中叶顺利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共同理想。

第二,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宣传教育,要领会到只有改革开放才能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全面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完善的基础和源泉。在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要通过改革解决发展中的社会问题和矛盾,不断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制度和治理体系,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三,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宣传教育,要领会到改革开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动力和途径。全面从严治党,就是要发扬改革开放精神,就是要使党成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中的坚强领导核心。党要成为代表人民利益的时代领跑者,关键是要始终坚持改革创新精神,更加自觉、更有成效地把党建设好,使党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领导核心,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三、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学习与融入改革开放精神要把握好几个问题

1.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中要融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精神的重要内容。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观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切实做好改革开放宣传教育的内容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工作,切实把改革开放宣传教育的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对于高校教师来说,开展改革开放教育,就是要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加强改革开放教育,使大学生在思想上充分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来龙去脉,使大学生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另一方面,课外社会实践要大力融入改革开放宣传精神的重要内容,深入开展改革开放宣传教育,为大学生了解国情、增长才干、投身社会提供有效的途径。高校要加强实践环节,注重实践养成。通过加强社会实践活动,规范制度体系建设,逐步完善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创业就业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改革创新相结合的管理体制。要将社会实践活动和改革开放教育紧密结合,并纳入教育教学总体规划。

2.高校党建工作要体现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精神的实质。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就是要加强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战斗堡垒。要通过宣传和发扬改革开放精神,深刻领会改革开放是推进高校党建工作的强大动力,不断增强做好高校党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具体地说,就是坚定不移地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高校党建工作,起用一批具有改革开放创新精神的管理干部,在系级党组织建设和学生党支部建设中发扬改革开放精神,做好教育和发展大学生党员工作。一句话,以党的建设来巩固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保证改革开放事业的顺利进行;以改革开放的伟大精神来增强高校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从而推进大学生社会核心观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

3.要把学习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精神作为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来抓。高校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是开展大学生日常社会核心观教育的重要一环。新时期做好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首先要转变管理理念,发扬改革创新精神,坚持“以学生为本”,注重人文关怀,使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内在价值尺度。其次,社会核心观教育要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贯穿社会核心观教育。社会核心观教育要和学习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精神联系起来,为国家培养出具有开拓进取、改革创新精神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最后,要继续加大学工队伍建设力度,着力建设一支改革创新意R强、改革决策水平高的学工队伍;要积极拓展有效途径,坚持把改革开放精神教育融入到高校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把改革开放教育纳入日常管理制度建设,并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基本遵循。

4.校园文化建设要突出改革开放精神学习教育的伟大成果。第一,要把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纳入和渗透到校园文化整体规划建设中。大力发扬改革开放精神,以“培养和凝练大学生改革开放精神”为重点,以“开展改革开放主题教育活动”为主线,努力建设体现学校特色和改革开放成果的校园文化。第二,要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全面展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在“融入”和“渗透”上下工夫。多渠道地组织校园文化活动,寓改革开放教育于校园文化活动之中,促进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和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协调发展。第三,要培养具有坚持改革方向、坚定改革决心和信心、认可改革成果的开拓创新型大学生。通过组织大学生改革开放教育先进事迹报告团,用大学生身边的榜样教育感染大学生,展现当代大学生勇于推进改革的精神风貌,激起广大学生的共鸣,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观教育说服力和感染力。

参考文献:

[1] 在广东考察时强调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N].人民日报,2012-12-12(01).

第6篇:深化改革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全面深化改革;理论价值;实践导向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8-0049-03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做了对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作出的研究决定,自此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全面深化改革的蓝图也就此展开。全面深化改革涉及到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实现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哲学基础,有其自身的科学性,能够更加有效地指导我们认识和进行改革,因此对全面深化改革的认识和实践需要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域下进行理解。

一、物质性、人本性、实践性――历史唯物主义的三维度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以外的另一个重大发现,它是在批判继承旧哲学尤其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基础上产生的。物质性、人本性、实践性是历史唯物主义三个重要的维度,也涵盖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精神。

(一)历史唯物主义的物质性

历史唯物主义最大一个特点在于它的物质性。这是历史唯物主义区别于唯心主义的重点之所在。作为实践的主体的人是物质的,人的生存发展需要物质资料的生产,同样我们的思维也受到物质的影响。

作为实践的主体的人是物质的。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物质演化链条上重要的一环。连主体都是物质的,那么我们的社会和我们的世界也不言而喻就是物质的。

直接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历史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只有先活下来才能够去从事实践活动,历史才能够源源不断地被创造,因此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必要的。就像恩格斯所指出的: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

不仅我们的生产是物质的,我们的思维也受到物质的影响。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马克思将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的实践抽象为社会存在。社会存在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物质基础。正是这样的物质基础决定了我们的意识,我们的意识也无不反映着物质基础。1859年,马克思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也充分体现了社会的物质性。

(二)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本性

人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的活动离不开人的存在,人的实践构成了历史本身,整个历史活动的最终目标和落脚点都在于人,在于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人是历史的出发点,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的创造的前提是人的存在,人自身所具有的主观能动性以及生产、实践能力使人类成为历史的创造者。

人的实践构成了历史的本身。“历史”并不是把人当做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3]。当然人们并不能够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他们会受到既定的历史条件和物质条件的制约。

除了创造历史的主体和人类的实践以外,整个历史发展的最终落脚点还是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人除了物质层面的需求以外,还有精神层面的需求。因此人除了生存还需要获得生存价值。整个历史的创造抑或是实践的目的都是为了能够促进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实现人的价值,能够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将历史发展的成果为人民所共享。

(三)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性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是人们认识和解决现实存在问题的理论工具。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以及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功能无不体现了实践的特点。

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体现了实践性。马克思指出:“哲学家的成长并不像雨后的春笋,他们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最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4]。历史唯物主义形成的深层基础是工业实践,同时这与马克思本人的实践活动。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是将历史唯物主义应用于实践,通过解决现实问题促进现实的发展来得到丰富和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体现了实践性。马克思指出,唯物史观,“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也就是“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

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并由此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理论的产物和形式”[5]。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人们通过实践来认识和解释世界,实践构成了历史的基础。

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功能体现了实践性。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能够指导不断变化的实际,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实现理论的发展。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6]历史唯物主义在科学解释现实的基础上,也在使现实朝更好的方向前进。

二、历史唯物主义之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理论价值

历史唯物主义具有的物质性、人本性、实践性等特征,充分显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性以及其应用价值。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目标抑或是内容无不闪烁着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辉,浸透着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显现着历史唯物主义的精神。历史唯物主义对全面深化改革在理论上有着决定性的指导作用。

(一)历史唯物主义要求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的35年以来,我们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有了迅猛的发展。现今不论经济还是政治文化等都要求要进一步进行改革,改革已经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需要我们进行全面深化改革,而这在本质上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要求。

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性要求我们要全面深化改革。在现实上,我们面临着科技带来的世界不断的变革的新情况和新形式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任务这些现实。这要求我们要根据现实做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进而根据决定加以实施,促进社会朝更美好的方向前进。改革开放以来的35年的发展有力地证明了改革的正确性,已经证明了党的指导思想中的哲学基础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性,实践证明了理论的正确性,理论又需要不断地运用于实践中去,因此,我们应该坚持历史唯物主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开拓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历史唯物主义影响确立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更多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深化改革目标的确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历史唯物主义的影响。

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本性影响全面深化改革目标的确立。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哲学基础,它要求要做到以人为本,能够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就是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发展成果为人民所共享,这正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之所在,因此全面深化改革的落脚点和出发点是增进人民福祉和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正是历史唯物主义人本性的有利体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终极目标,当然也是每个阶段的目标,全面深化改革通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的总目标的制定,能够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人民提供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这同样也是其人本性的体现。

(三)历史唯物主义指导制定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容

全面深化改革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协调好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关系,注重改革的系统性和协同性,促进社会整体的发展,让改革的成果为人民所共享。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容的制定正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体现。

历史唯物主义的物质性影响全面深化改革内容的制定。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全面深化改革并不是采取均力,而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经济的发展会影响到其他四个方面,通过经济的牵引作用,带动其他领域的改革,使各方面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社会的发展。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并不意味着忽略其他方面的改革,其他方面的改革也会对经济体制的改革产生影响,因此也要重视其他方面的改革。历史唯物主义的物质性就要求要在以经济体制改革为核心的基础上,协调好与其他四种改革的关系,形成良性互动和良性循环,促进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

三、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导向

在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我们党和国家做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历史唯物主义的在理论方面的指导是科学的,同样在理论的实践过程中也需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因此,历史唯物主义并不仅仅局限在指导做出决定的初期,历史唯物主义应该贯穿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始终,指导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协调好各项改革的关系,实现改革的有效进行,最终使发展成果惠及到全体人民。

(一)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当今世界的思想是多元的,我们应该坚定地以历史唯物主义来指导我们的改革。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已经在过去35年的改革过程中得到了检验,在接下来的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更应该牢牢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将历史唯物主义贯穿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始终。当然,对于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我们应该要正本清源,科学地加以认识,对历史唯物主义有误解的地方要及时地加以改正,同时应该将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紧密联系起来。

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应该攻坚克难,继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势必会触动到很多人的利益,在改革过程中势必会遇到很大的阻力,是维持现状还是勇于改革,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我们必须继续改革。我们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应该要做到坚持改革,对于制度等存在的问题坚决地予以整改,要有改革的决心,同时改革中应该要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的利益,对于不可避免的损害要尽全力降到最低并且加以补偿,使改革真正有效科学地深入进行。

(二)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核心,协调五位一体关系

“五位一体”的全面深化改革,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应该要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应该要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核心。以经济体制改革为核心的做法在改革开放以来就得到了证明,我们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从国有企业改革到非公有经济的发展,都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核心,对中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有很大的作用。在以经济体制为核心的全面深化体制改革过程中,应该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最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体制改革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在全面深化体制改革中,我们不能仅仅只抓也不可能只抓经济体制改革这一条主线,还要协调好与其他体制改革的关系,要在以经济体制改革为核心的前提下牵引其他体制的改革,使改革的各个部分相互促进,相互发展,最终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坚持以人民为全面改革主体,增进全体人民福祉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实践的主体,因此改革过程中应该依靠人民来推动改革,以人民为全面改革主体。人民群众应该以主人翁的态度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全面改革的过程中,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和首创精神,为全面深化改革的进行添砖加瓦,为中国更好的发展助力。同时,党和国家应该要积极创造条件,让人民群众能够参与到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讨论以及实施过程当中来,让以人民为全面深化改革主体真正做到实至名归,真正发挥效力。

全面深化改革应该做到以人为本,能够增进全体人民福祉。无论是以经济体制为核心进行全面深化改革还是以人民为改革的主体,这一切的最终目的和落脚点都是让人民能够体面地生活,让人民能够幸福地生活,让人民能够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让人民能够自由而全面地发展。这是历史唯物主义人本性的体现,这也是改革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76.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19.

第7篇:深化改革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政府职能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政府的行政职能正在发生改变。深化行政管理体制,使政府行政适应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从而使其公信力得到提升。因此,相关人员有必要对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和重点问题展开研究,从而促进行政府行政管理水平的提升。

1建设公共行政体制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仅要明确行政管理的体制改革目标,还要突出公众的意识,以便行使公共权力,继而使社会公共需求得到满足。为此,要加快公共行政体制建设,以便建立能提供公共服务的行政组织体系和管理制度。在该体制的管理下,政府将执行公共意志,并且从事公共事务。通过明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建设公共行政体制的目标,为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打下基础,使政府尽快完成职能转变,继而有利于深化财政体制改革。

2实现民主法治管理

以民主为基础进行公共行政体制建设,需要依靠法律提供保障。所以,民主法治管理的实现将成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的重点内容。从根本上来讲,只有实现民主才能够使公众形成公共意识。而在民主监督和公民授权之下,政府权力的公正性才能得到保障。近年来,随着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发展,我国一些地区实现了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从而为民主法治管理的实现打下了良好基础。为了落实该项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以便人民直接行使民力,从而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和、自我服务等目标。在此基础上,政府管理才能够转变成民主法治,政府行政的科学性也将得到增强。因此,实现民主法治管理,是确保人民能够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能够为民主政治的发展打下基础。

3落实合理分权制度

在过去的行政管理体制下,行政部门的权力过分集中,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实行了一系列权力下放政策,从而推动了国家经济发展。但是,权力下放只是对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进行调整,无法从根本上克服权力集中带来的弊端。所以,为了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需要实现合理分权,从而实现新的制度设计。从转型国家的体制改革经验来看,权力下放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经阶段。当该项改革内容得到全面推进后,管理体制的内在矛盾会得到凸显,从而导致社会管理权力与政治权力不协调。面对这一情况,通过落实合理分权制度,来进一步深化改革。为达成这一目标,就需要在宪法上体现公民权力,通过将纵向分权和横向分权结合起来实现地方关系与中央关系的调整。在此基础上,遵循民主法治建设要求,理顺各种权力关系,通过完善政府组织,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进而实现法定化的职权划分。

4明确政府职能定位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除了需要完成政府职能转变,还要明确政府职能定位。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近年来,我国政府开始向社会管理、经济调节、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的方向实现职能转变。但是,实现职能转变只能使各级政府进行自身职能的履行,容易导致其权力运行偏离公共利益。而实现各级政府职能的科学定位,则能够进一步深化政府职能转变,并为依法行政打下良好的基础。从本质上来讲,政府应该明确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为其基本的职能。在此基础上,各级政府才能够消除彼此的职能重叠,使政府职能得到有效履行。具体来讲,就是中央政府需要加强宏观管理,以便制定国家的战略规划和标准规范,继而使国家法治的统一得到维护。而地方政府需要确保法律法规的落实,并且实现对所属地区社会事务的统筹管理和执法监督。

5优化行政管理结构

在社会经济体制转型阶段,我国实施了精简机构的改革工作。但从历史经验角度来看,并非是规模越小的政府机构的效能就越高。所以,还应该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确定政府规模,优化政府结构。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的,也是为了提高政府的效能。所以,应注重行政管理结构的优化,通过提升政府效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其次,还要对政府的层级结构进行优化,从而通过减少政府层级使政府的纵向组织链条得到缩短,使政府的内部责权关系得到理顺。通过优化政府结构,不仅能够减少领导层级和职数,还能避免职责交叉,从而使政府工作得以高效开展。

6结论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已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而想要使改革得到进一步深化,还要明确改革深化的重点和核心,从而使改革工作得到整体推进。因此,本文对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和重点问题展开研究,可以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

作者:高杰 单位:四川文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薄贵利.准确理解和深刻认识服务型政府建设[J].行政论坛,2012(1).

[2]黄文平.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C]//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前瞻——第三届中国行政改革论坛论文集,2012.

第8篇:深化改革心得体会范文

今天召开全县全面深化改革动员会暨改革联络员培训会,主要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改革总体部署,全面落实县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精神,安排部署2017年改革各项工作,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担当作为,务实重干,着力开创全面深化改革新局面。今天的会议上印发了2017年全县改革要点、重点改革项目计划、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点、改革工作分类考核办法等多份文件,明确了各项改革目标任务,希望大家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等下,市改革办副主任陈红同志还将就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进行专题辅导,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切实提升改革工作能力与水平。下面,就今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我讲几点意见。

一、总结成绩,分析形势,凝聚改革共识

过去的一年,在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县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全市改革考核中由第三名上升为第二名,一批事关**发展的重大改革项目取得突破,为我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一是从整体来看,改革任务全面完成。始终坚持把改革作为推动发展的动力之源,集聚各方力量,有序有力推进各项改革。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党建和纪律检查体制等各方面改革都有新进展、新成效,公车改革、不动产登记改革、国有林场改革和整合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改革全面完成年度任务,我县参与承担的14项中央和省级改革试点项目扎实推进,县内自选的农旅融合、环龙感湖生态保护区域协作、招商引资、大别山金融工程、县域“四个全面”考评机制等改革特色创新项目亮点凸显,并形成相关制度性成果。教育、医疗、保险等民生领域改革全面推进,群众获得感不断提升。

二是从区域来看,小池改革走在前列。2016年,小池获批全省首家全面深化改革示范区,省、市、县均出台了支持小池改革发展的文件,成立了省、市、县、镇四级参与的推进小池省级全面深化改革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晓东省长、雪荣书记亲自领衔小池改革示范区建设项目。一年来,小池扎实推进全省全面深化改革示范区创建,行政管理、产业发展、城乡一体化、跨江合作、生态保护等各项改革走向深入,形成了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改革经验。在今年3月31日召开的全市推进小池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暨小池改革发展推进会上,市委刘书记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同时,各乡镇紧紧围绕全县中心工作,统筹推进各项改革,均取得明显成效。在去年的乡镇全面深化改革单项考核中,小池、独山、停前位居全县前三名,改革工作值得肯定。

三是从重点来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出台并稳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方案》及《五个专项行动方案》,县发改局、县经信局、县房产局、县金融办、县改革办等部门主动发挥牵头协调作用,相关部门积极配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率先完成省市下达的化解过剩产能的各项目标任务,房产库存平均去化周期稳中有降,“放管服”、“营改增”、商事等改革扎实推进,累计为企业减税5000多万元,企业成本明显下降,市场主体、精准扶贫、基础建设等补短板工作有效推进。

虽然我县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依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从客观上来分析,存在改革牵涉面广、改革成本过高、改革发展与稳定关系协调难度大等问题,导致部分改革进展缓慢。从主观上来分析,主要表现为“四个不”。一是不想改。一些同志对改革存在模糊认识,错误地认为,改革是高大上,基层发挥的余地不大,与自己关系不大,喊喊口号、表表态就行了,因此被动地等待改革、消极地对待改革,根本没想在改革上有所作为。二是不敢改。一些领导干部求稳怕乱的心理占上风,担不了风险,下不定决心,使不出狠劲,一味求稳怕乱,不敢担当作为,不敢直面困难和问题,改革中遇到困难和问题就退缩,只作浅表性、纸面上改革,没有真正付诸行动、取得突破。三是不会改。主要表现是改革和工作“两张皮”,脱离了具体工作,导致改革无从谈起。部分党员干部思想僵化、能力不强,把握不了改革的方向,找不准改革的重点,理不清改革的思路,遇事只会三斧头,推进改革无从下手,出了问题又束手无策。四是不平衡。部分单位抓改革工作力度不大,对改革研究和抓落实不够;有的工作表面化,对工作任务没有拿出具体实施方案,任务不明确,要求不具体,没有实行项目化管理;有的避重就轻、避实就虚,把改革当口号,改革工作落实在总结材料、统计数据和表格上,具体的改革成效不明显;有的仍将一般性工作、改良混同于改革,导致改革质效不高,群众获得感不强。这些问题,在很多部门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需要认真研究,逐项解决。

党的十以来,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指出“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三年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会议33次,审议改革文件220份,各领域标志性、支柱性改革基本推出,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全面深化改革已经从“夯基垒台、选材备料、立柱架梁”走向全面发力、纵深推进的新阶段。省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先后召开会议12次,市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相继召开会议9次,专题研究部署改革工作。4月10日,县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第九次会议,县委马书记作了重要讲话,对全县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部署。各地各部门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县改革部署上来,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确保改革方向不偏、举措不乱、力度不减,推进各项改革举措落地生根,形成更多有影响力的改革特色和亮点。

二、把握关键,精准发力,提升改革质效

2017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关键之年必须拿出关键举措。万丈高楼平地起。我们抓改革工作,首先要把今年的改革任务落实好。要把握关键,精准发力,使实劲、出狠招,以强有力举措推进各项改革,确保各项改革落地生根,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要坚持问题导向。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改革就是要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才是硬道理。现在不少干部不知道怎么改革,根本原因就在于问题意识不强、问题导向不明,发现问题不领先,分析问题不深入,解决问题不耐心。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有发现问题的敏锐、正视问题的清醒、解决问题的自觉,从头到尾,自始至终,都要坚持问题导向,做到问题出现在哪里,就改到哪里;哪个方面的困难最大,哪个方面的矛盾最多,哪个方面的群众反映最强烈,就从这个方面率先改革、突破。要始终聚焦问题,对于中央和省市确定的改革试点和已经出台方案的改革任务,必须在第一时间予以实施,坚定不移、不折不扣、积极稳妥地推进。在抓好上级改革政策落地生根的同时,更要立足**实际,善于创造微观搞活的小气候,推进一批接地气的改革,用改革的办法化解矛盾、破解难题、促进发展。比如,很多乡镇发展面临资金瓶颈,筹资难、融资难,就必须通过改革,创新乡镇投融资体制机制,盘活资产资源,运用市场化方式破解资金难题,为乡镇城镇建设和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再比如,张湖原种场,存在管理体制不畅、欠资压力巨大、社会稳定压力大等长期积压的问题,必须通过改革来破解。这些问题都是我们抓改革抓落实的靶向。现在问题摆在眼前了,如果视而不见,还不知道改,就讲不过去了,就要问责。

二是要压实年度任务。要围绕落实全县改革要点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确定的各项改革任务和14个重点项目,进一步细化、压实改革任务。特别是各专项领导小组牵头单位要迅速行动,抓紧制定具体的改革要点或改革实施方案,不能简单照搬照抄,要进行深入研究,增强改革方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对确定的每一项年度改革任务,都要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改什么、怎么改、谁来改、改到什么程度,都要细化、量化、固化,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改革任务重、涉及部门多的改革项目,牵头单位要进一步细化分工,明确责任,促进落实。各地各部门也要迅速制定本地本部门的改革要点或实施方案,确保改革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有具体的实施举措。

三是要围绕重点突破。要在分类指导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重点。今年全县的改革重点,就是年度要点确定的各项改革任务。其中,小池全面深化改革示范区创建的1个省级项目、2个市级项目、1个全县重点综合改革项目、10个县级重点专项改革项目又是重中之重。对省市改革项目,要确保按照上级要求的质量和进度扎实推进,不折不扣实施到位,做出可圈可点的成绩,做出可以复制的经验,做出可以推广的模式,力争走在全省全市前列;对全县重点综合改革项目,也就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项目,要集聚力量,探索突破瓶颈的有效途径和长效机制;对10个县级重点专项改革项目,要立足**实际,认真研究、统筹推进,一个环节一个环节抓落实,确保推一项、改一项、成一项,真正解决一批制约**发展的实际问题。

四是要实行项目管理。现在每一项改革,都会牵动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需要各方面配合支持。要建立以改革项目为中心的运行体系,实行项目化管理。各改革专项领导小组、县直各单位要认领、细化、分解今年的改革工作要点和重点,形成具体改革项目,严格按照立项审批、方案起草、组织实施、督察考评、验收结项等程序来落实。每一项改革任务,都要转化为具体的改革项目,明确内容举措、明确时间节点、明确专班责任,项目化推进。某个项目明确由某个专项领导小组、某个部门负责后,其他专项小组和部门都要无条件配合,互相补台,“同台唱戏”,全力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不能讲级别、讲层次。对改革项目的推进要实行挂图作战、倒排工期、责任包保、销号管理,确保改革顺利推进。要建立健全信息报送、工作衔接、改革台账等制度,形成上下贯通、左右协调、运行配套的工作机制,确保改革工作体系高效运转。

三、明确责任,强化担当,促进改革落实

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抓改革是一项重大政治责任。各地各部门要自觉服从改革大局、服务改革大局,勇于自我革命,敢于直面问题,把全面深化改革这篇大文章做好。

一是要各负其责。各改革专项小组是全面深化改革“作战指挥部”,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实际操盘手。县委主要是统筹协调、全面部署,每一个专项小组地位十分关键,承担了改革项目的具体推进工作,责任很重。特别是12个专项领导小组牵头单位,要切实找准自身定位,认真研究相关领域重要改革问题,提出本领域改革实施方案,明确路线图和时间表,协调推动有关专项改革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各参与单位要认真负责地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工作,积极主动,敢于担当。各地各部门改革联络员要切实发挥沟通联络作用,及时向县改革办报送本地本部门推进改革的工作方案、改革举措、改革动态、存在的问题和好的经验做法。宣传部门要注重挖掘,多宣传推介我县改革好经验、好典型、好做法,不断扩大我县改革的影响力。

二是要做好结合。改革不能孤岛化、碎片化,不能脱离于工作实际,要融入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与全县十大重点工作结合起来,以改革的思路、创新的举措推进各项工作。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与“四大行动”结合起来,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推进“四大行动”,抓紧抓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夯实**发展底盘。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与保障、改善民生结合起来,围绕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突出问题,推出一些立竿见影的改革,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改革获得感。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与脱贫攻坚结合起来,紧盯年度精准脱贫目标,落实扶贫攻坚措施,确保完成全年脱贫任务。

三是要担当作为。发展需要改革,改革需要担当。当前,改革已经进入啃硬骨头、打攻坚战,涉险滩、闯急流的关键时期,“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越是这个时候,越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如果瞻前顾后,缩手缩脚,前怕狼,后怕虎,遇事“难”字当头,遇难“退”字当先,怕担责任、怕担风险,定然是一事无成。因此,各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担当意识、责任意识,履行改革职责,勇于“啃硬骨头”、“涉险滩”,发扬迎难而上、敢干敢为的担当精神,把本单位摆进去、把本地方摆进去、把本人摆进去,当好改革促进派和实干家。

第9篇:深化改革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思想转型 全面深化改革 舆论环境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我国从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至今,已经进入到了改革的深水区,未来的改革不能只浮于表面,而是要在更深的层次上进行。因此,从思想的角度出发探寻改革路径,能够为改革寻求到更大的动力。

继续推进改革,要从思想上进行转变

党的十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了新的发展布局。当前所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并不仅仅是为了应对当前的危机和挑战,而是为了在以后可以把握住发展的机遇。另外,也不是为了实现短期的目标,而是为了实现长久的目的。因此,全面深化改革发展必须要和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在一起。依然需要把经济建设作为发展改革的核心,将其指引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要推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关系的适应,使经济和社会可以更加健康的发展。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是经济体制改革,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核心问题,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就我国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而言,改革所涉及到的内容要比之前更加的复杂和敏感。虽然我国经过了三十多年的改革,已经解决了不少影响经济发展的重大难题,但是有很多深层次的矛盾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随着国内外形势的不断变化,我国在改革的过程中又遇到了新的问题。因此如果想要继续推进改革的进程,我们不仅需要对经济和政治体制进行改革,而且也要从思想上进行转变和改革,这样才能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

思想转型对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所产生的影响

思想转型是我国之前改革的突破点。从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的正式实施到现在,我国改革进程不断深入,在这几十年间我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果把这些变化简单地进行汇总,我们可以将其简单地分为五个方面的转变:首先是从之前的阶级斗争为纲转变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次是从半封闭半开放的状态转变成为全面开放的发展状态;再次是从之前的计划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当前的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然后是从人治社会转变成为法治社会;最后是从缺少物资的社会转变成为了小康社会。就这五个方面的改变而言,其中有的已经得到了实现,但是有的转变依然还在进行过程中。但是从总的角度来看,它们都具备了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把思想的转型当成了其他转型的突破点,只有人们从思想上开始重视起来,那才有可能会进一步推动机制和体制发生新的改变。

思想转型是我国当前深化改革的前提和基础。第一,思想转型可以减小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阻力。当前我们国家开展全面深化改革,其改革的环境自然要比上世纪的改革环境好很多,即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的完善,而且也已经具备了比较明确的改革目标和改革方向。但是对于改革自身来说,我们当前所面临的改革难度一点也不比上世纪八十年代少。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当前的改革更多的是在思想上所面临的阻碍。只要能够在思想上达成了一定的共识,那改革就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尽管在过去三十多年改革过程中,我国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我国毕竟是一个有着十三亿多人口的大国,在转型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个别漏洞。改革本身就是社会进行自我完善的一个过程。我们现在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要将之前在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制度漏洞和缺陷进行弥补。我国实行深化改革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对利益分配的格局进行调整进而使社会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让全体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但是在短期之内,肯定会使一些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受到损害。而这些既得利益者为了维护自身的既得利益,就会加速和腐朽思想之间的融合,要打破当前这种现状,最主要的还是需要进行思想方面的转变。指出:“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解放思想是首要的。在深化改革问题上,一些思想观念障碍往往不是来自体制外而是来自体制内。思想不解放,我们就很难看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所在,很难找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很难拿出创造性的改革举措。”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落实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不少思想方面的障碍,但是这些障碍其实更多的是来自体制内。如果不解放思想,我们必然看不到真正的问题是什么,也无法找到着力点和突破的方向。

第二,思想转型可以将改革的阻力变为动力。思想转型对全面深化改革发展的重要影响还表现在其可以变成重要的武器,将改革的阻力变为改革的动力。当前不少的事也证明,很多社会精英都认识到了当前社会发展所存在的弊端,甚至有部分人愿意牺牲自己的利益来促进改革发展的进程。这些人必然会成为改革进一步推动者。

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实现思想转型

思想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同样对于国家的发展也很重要。因此,人必须要让自己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充分的发挥出作用,并且经过一定的媒介,来把这种思想传达给别人。所谓的思想转型,就是要从一种旧的思想转变为新的思想,这两种新旧思想之间必然会出现碰撞和冲击。全面深化改革的发展需要从思想方面进行转型,而思想的转型又需要一个比较宽松的舆论环境。

当前我国市场经济还不完善,国家治理体系也还不够健全,环境资源遭到破坏,贪腐问题也为人民所关注。这些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并非我国的特例,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也曾经出现过:就美国而言,二十世纪初期,美国出现了严重的、诚信缺失的问题,美国的媒体展开了长达十年的揭黑运动,这种不屈不挠的报道,对当时美国的社会制度和公民的思想意识转变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所以对我国而言,全面深化改革也需要为言论创造一个更加宽松的环境,在法治轨道上发挥好舆论监督的作用。与此同时,国家也需要有力的监管来剔除那些渲染黄赌毒、宣传煽动民族分裂、恶意造谣中伤等一些对社会发展不利的违宪违法的言论。

我国经过了多年的改革,当前已经进入到了改革的深水区,想要通过思想转型来推动改革的进程难度更大了。如果我国在改革的过程中思想没有与时俱进,那么过去的改革者在当前很可能就会变成现在的保守者。只有在思想方面做到了成功的转型,这样才可以正确地判断改革的方向。另外改革程度不断深化,所以它无法通过社会财富来证明自身的正确性,更多的是借助于对逻辑和历史规律的总结来探寻新的改革路线,还需要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来进行验证。思想转型则可以有效地减弱改革中遇到的思想阻力,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