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心灵修养范文

心灵修养精选(九篇)

第1篇:心灵修养范文

黄河西从陕西省潼关县港口乡西北村进入灵宝市豫灵镇杨家村,流经豫灵、故县、阳平、西闫、函谷关、大王等六个乡镇,东从大王镇马谢村出境流入陕县。河道主流长70.9公里,占潼三段总长113.5公里的62.5%。自1960年9月三门峡水库蓄水运用以来,因主流顶冲和风浪淘刷导致南岸严重坍塌,出现了鸡子岭、盘西、杨家湾、东古驿、后地、北村、冯佐等七个塌岸弯道。境里塌岸线长57公里,其中严重塌岸段长27公里。

1977年9月成立灵宝县治黄指挥部,历经几次更名,至2010年更名为灵宝市黄河河务局。其主要职责是负责灵宝市境内黄河河道治理、防汛抢险、库区移民遗留问题处理,黄河三门峡库区灵宝段335米高程以下水政管理、滩涂开发及水保工作。

截止2012年底,全境共修建护岸及控导工程十处,工程总长度24.182千米,垛231个,丁坝37道;完成土方360.33万立方米,石方69.79万立方米,总投资8638.23万元。

一、工程管理工作乘风破浪全面有序进展

从2006年开始,国家投入专项资金对水利工程进行维护,给我们的治黄事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通过水管体制改革的顺利实施,灵宝局逐步形成了“建设管理、维修养护、施工企业”三驾马车并行的新格局,逐步确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充满生机与活力、“企事分开、产权清晰、责权明确、运行规范”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良性运行机制。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灵宝局始终坚持以防洪工程安全为基础,以日常精细化管理为指导,以“维持黄河健康生命”为终极目标,团结奋进、努力拼搏,为灵宝黄河防洪工程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1、工程管理工作业绩

2006—2012年河南三门峡库区灵宝市黄河河务局共完成水利工程维修养护投资2163.52万元,完成土方13.87万立方米,石方9.16万立方米,投入劳动力80496个工日。完成维修养护专项整治工程8处。并在2009年按照黄委示范工程建设标准,重点对鸡子岭控导工程进行整修,同年顺利通过黄委“示范工程”验收。

2、多措并举,全面提升工程管理水平

(1)建立制度体系,规范工管程序

新体制运行后,灵宝局进一步明确了水管单位与养护企业“管”与“养”的关系,划清了二者职权和责任,在认真贯彻执行上级各项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立足工作实际,整理制定了《工程管理检查办法》、《工程管理考核制度》、《黄河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质量管理实施细则》、《黄河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工作例会制度》、《黄河水利工程维修养护检查和验收制度》、《黄河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考核评比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办法,全面规范了工程管理工作,在认真履行水管单位职责的同时,用奖惩机制约束和规范职工行为,进一步增强了职工的责任心使命感。

经过这些年的运行,水管单位、养护企业之间分工明确、协作紧密,实现了“管”“养”分离、目标统一的和谐局面。

(2)全面推行“工程管理双岗责任制”,逐步提高职工积极性

灵宝局人员多,工程建设时间早、底子薄,工程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艰巨性,把工程管理工作干成“亮点”工程,是该局一直以来努力的目标。围绕这个目标,灵宝局参照防汛工作全员岗位责任制模式,实行局领导班子成员靠前指挥,对工程管理工作实行分段包干负责制。领导班子成员对责任段根据管理标准和要求,对养护工作的开展进行督促和协调。

(3)强化管护基地建设,稳定队伍,凝聚人心

为了彻底改善一线管护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十一五”期间,灵宝局把全力推进高标准的一线班组建设作为稳定一线队伍、凝聚人心的重要举措。

(4)细化日常养护,突出“亮点”建设,夯实工管基础

水管体制改革以后,灵宝局严格按照上级批复精神及水利工程维修养护流程,积极开展维修养护工作。每月初,由运行观测人员根据工程实际普查情况,确定各维修养护项目的月维修养护工作量,上报工管科。工管科安排部署当月维修养护计划及工程量,养护公司负责组织实施维修养护任务。同时,将当月维修养护任务抄送监理公司,由运行观测人员、监理公司共同负责监督养护公司完成维修养护任务。水管单位不定期组织检查,定期组织考核。

(5)强力推进植树绿化,全力打造生态景观

按照“植满植严、适地适树”的原则,灵宝局认真部署植树绿化工作,对控导工程、上坝道路、护坝林、坝档地等栽植、更新、补植速生杨、金丝柳、大叶女贞、雪松、桧柏、国槐、冬青树五万余株。目前各类树木枝繁叶茂、生长旺盛,树木成活率达到95%以上,沿黄工程坝区形成了错落有致、绿树葱笼的生态长廊。

(6)以示范工程为契机,稳步提升工程品味

2009年灵宝局以创建黄委示范工程为契机,大力提升鸡子岭控导工程管理水平。组织力量对该工程进行了全面整修,顺利通过黄委 “示范工程”验收。

结合灵宝段防洪工程维修养护专项及后地村万亩明清古枣园旅游景点,按照黄委提出的“防洪保障线、抢险交通线、生态景观线”的标准,灵宝局用了四年时间,将后地工程建设成为景区工程。

二、水管体制改革后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简析

1)现有防洪工程多处水毁雨毁严重未能修复,工程防洪安全存在严重隐患。由于灵宝局水利工程大部分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修建的,运行了将近三十余年,当时建设标准较低,断面单薄,在多年运用过程中水库蓄水淘刷及水流顶冲,根石走失,护坡石坍塌,加之汛期雨毁、水库调水调沙运用造成工程出险,而以往年度岁修经费费少,造成工程水毁、雨毁得不到及时修复,面貌差,工程防洪功能下降,威胁工程安全。

2)已完成应急抢险工程费用无法落实。由于水管体制改革后无专项应急抢险经费,导致东古驿、杨家湾等处工程抢险费用得不到及时解决,灵宝局只能进行临时性控制坍塌险情,没有从根本上恢复工程防冲能力,险工险段严重威胁工程整体安全。

3)工程有着自身的特殊性,灵宝局东古驿、后地、北村、冯佐工程每年都要在水下浸泡半年以上,受蓄泄水影响,防冲工程坝顶淤泥沉积,坦石坡石方、背水坡土方滑塌、沉陷年年发生,整修任务很大,但是在维修养护定额中又没列此项,费用无处解决;防冲工程近几年几乎每年都因水库调水调沙影响有不同程度的险情发生,工程毁坏程度严重,单靠工程维修养护费用难以解决。

4)水管单位管理人员经费及办公经费未全面落实。由于灵宝局运行体制的特殊性,水管单位没有办公经费,绝大部分工程管理人员没有工资等基本待遇,挫伤了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职工有后顾之忧,影响管理队伍的稳定,造成水管单位运行困难。

5)维修养护公司机械设备缺乏,难以实现专业化、机械化维修养护。目前维修养护公司缺乏机械设备,多半还是以人工为主,工效差,成本大,不能满足新体制下工程维修养护需要,确保新体制下工程安全。

6)项目实施的协调衔接问题。由于编制工程维修养护项目实施预算在前,而项目实施在后,编制工程维修养护项目预算时难以准确预测水毁及抢险项目和经费预算数额。

第2篇:心灵修养范文

悦性素食让身体更健康

郭蔷:在中国,就目前来讲,仍然有很多人认为吃素只是佛教徒和动物保护主义者的事,而忽略了素食在身体、心灵,还有就是地球保护这几个层面的意义。您行走过很多国家,西方或亚洲其他国家在吃素这个问题上是如何的?

徐凤谦:在西方,吃素越来越流行,在有些国家甚至成为了一种时尚。很多人吃素并非,而是从健康角度选择吃素。在欧、美很多国家,吃素是比较容易的事,因为那些国家的素食质量比较高,有好的面包、坚果、蔬菜和乳制品。

印度是全世界拥有最大比例素食者的国家,也许一半的人或更多人吃素,在印度的恒河上游有一座著名的城市叫Rishikesh,它被誉为世界瑜加中心,整个城市的居民都吃素,整座城没有一家餐馆及市场卖肉类。瑜伽爱好者由世界各地来到Rishikesh学习瑜伽。我在那里住过一段时间。在那里你是不会想到吃肉的。许多旅行者在印度自然食素。这和当地的饮食习惯、集体意识还有能量有关。

近年来在德国吃素的人也越来越多,他们吃素最主要的目的是从身体健康、心灵健康方面考虑,吃素使身体、心灵清净。当然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为地球环保而吃素。

郭蔷:我朋友在日企上班,她看到日本人中午自己带便当,只是米饭和紫菜,他们认为这样才有精力应对下午的工作。

徐凤谦:一般认为,吃大量的难以消化的肉食,需要调动身体中很多的血液用于消化,当全身的血液流向胃部时,相对的其他器官比如大脑的供血就会减少,人自然会感到困乏。当然还有更深的原因,那就是肉是惰性食物。

郭蔷:瑜伽修习者认为肉、蛋都属于惰性食品,为什么?

徐凤谦:印度灵修者认为:吃肉会使能量降低,这是他们修行的真实体验。肉类和蛋类都属于惰性食物,不洁净,当它们进入人的身体后容易产生昏沉,会使人倦怠,增强人的贪欲。

灵修者长期修炼,身体相当敏感,他们强调“清心悦性”,并将日常食物分为三类:悦性食物、变性食物和惰性食物。悦性食物能够使人清净,净化生命,使人变得更加健康和快乐;变性食物则会破坏人的身心平衡,让人兴奋,容易激动,缺乏耐性;惰性食物,使人肥胖、忧郁、懒惰、贪婪。

郭蔷:哪些是悦性食物?

徐凤谦:谷类、豆类、水果、蔬菜、坚果、蜂蜜以及牛奶等称之为悦性食品,吃这样的食物,会让身体洁净,内心愉悦。灵修者认为不同的食物会对人产生不同的影响,直接影响着人的心理和生理。

郭蔷:那问题又来了,有人担心长期食素会营养不良,吃素的人,营养如何保证?

徐凤谦:植物性食品完全能够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如果你食素有方,不会有营养不良的问题。我们知道,许多素食者是很长寿的。

比如,上个世纪,有一位印度灵性大师叫:Shivapuri,,他活到137岁,他终生吃素,70岁的时候他云游全世界,徒步走过整个中东,欧洲,甚至到过新西兰和澳大利亚。

中国的虚云老和尚一生食素,据说活到120岁。

有很多科学数据证明,吃谷类、坚果、蔬菜水果,营养足够,大量的例证证明,食素的人身体的耐力,头脑的灵活性,都是很好的。

素食能洁净心灵,提升能量

郭蔷:吃素除身体健康的方面外,在心灵层面的好处是什么?

徐凤谦:吃素比较容易让心清净,比较容易产生慈悲心。印度修行者认为,惰性食品容易让人产生欲望与嗔恨心,让人脾气变暴躁,食肉者侵略性会比较强。而吃素除了洁净心灵,也能让人产生愉悦的情绪。你可以尝试不同的食物,看看你身体和心理的反应。

郭蔷:有人担心吃素会使身体的抵抗力减弱。这个地球上的某些国家或地区污染挺严重的,食品也不能保证安全,假若一个人的身体变得太干净太敏感的话,是不是就容易生病?

徐凤谦:如果你吃素的方法是对的,身体的提抗力是不会减弱的。

也许一个人的身体干净了,会对不干净食品和环境比较敏感,这是确实的,这是敏感而不是抵抗力减弱。而且这种敏感能提示你要吃干净的食物。

当然每个人要根据自己身体及环境、生活的方式来选择饮食。以我自己的经验,吃素、吃荤与生活及工作环境有关,比如说你周围的人都吃肉,你的工作压力又很大,要一下子改变饮食习惯,完全吃素不一定适应。你要根据自己的身体、工作和生活习惯等条件逐渐调整饮食习惯。

郭蔷:您这个说法我还第一次听到。

徐凤谦:饮食与你所在的能量场有关,假如你现在经常练习瑜伽、冥想静心,生活简单,周围环境清静,你自然不想要吃肉,你会想吃清淡的食物。在比较清静的状态下人会自然想要吃素。我们的身体自然知道需要什么,如果你足够敏感。在印度吃素没有问题,在有些国家,完全吃素就有困难,这里涉及到集体意识和饮食习惯问题。在这样的地方完全吃素也许困难,但减少肉食还是可以做得到的。

饮食能影响我们的能量,吃悦性食物的人气也许会比较清、比较干净,而一个人能量低,就会让人看起来气浊,高能量的人到低能量的地方往往会感觉不舒服。

郭蔷:我去过一些素食馆吃饭,很多的素食馆把豆制品加工成肉、鸡或鱼的形状与味道,如果从修行的层面上来讲,是不是违背了吃素的意义?

徐凤谦:是的,从修行的角度来说,贪念鱼的味道或肉的味道,这样就失去了吃素的一些意义。从健康方面来讲,实际上过度加工的素食品对身体没有好处,只有坏处。比如说把豆腐加工成红烧肉的味道和形状,在加工的过程中一定会用到色素、香料等。这完全失去了吃素的意义。

郭蔷:我们知道吃素有益身体和心灵健康,但很多人不知道素食对环保的意义。

徐凤谦:有一项数据表明, 一公顷的土地上能喂养19-22个吃土豆或者大米的人,而转化成肉类,只能养活一个吃牛肉或者2个吃羊肉的人。

现在地球上有10亿的人遭受饥饿和营养不良之苦,每年有四千万人死于饥荒,其中大部分是年幼的孩童。尽管如此,世界上却有三分之一的谷物不是直接供人食用,而是用来喂养牲畜。如果人们减少食肉,多吃素,对人类自身的意识净化和提升,对我们居住的地球都是有益的。所以应该提倡素食。

采访后记

采访是分两天进行的,第二天的采访恰逢中午,徐凤谦老师吃得很简单,喝清水,吃自带的国外的纯麦食品。采访的内容虽然是与素食相关,但我受益匪浅,因为在采访过程中,我体验到了徐凤谦老师临在的力量,那就是光明、宁静、喜悦与爱,不觉之中身心灵获得了净化。

灵性导师徐凤谦简介

第3篇:心灵修养范文

关键词:中医精神医学中国哲学

1对中医精神医学的基本认识

中医理论体系中原本没有建立起独立的精神医学理论,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精神医学。但从现存各类史料中可以知道中国古代不仅存在许多关于精神疾病的记载,而且对精神疾病也有着较为系统的认识,只是这种认识不同于西方和现代医学。中医精神医学的基本观点确立于《内经》时期,“五脏藏神”和“七情致病”是其理论的核心内容。《内经》强调整体观念,建立了唯物的形神一体观,认为精神活动与五脏功能密切相关,将神志活动归属于五脏,将“心”确立为精神活动的主体。《内经》还确立了以气血为生理基础的唯物论,《灵枢·平人绝谷》篇曰:“血脉和利,精神乃居。”此后,中医对精神疾病的治疗无不以阴阳五行等理论、学说来辨证论治,判断气血、脏腑的病理变化对形与神的影响。

2传统文化对中国人心理的影响

人的心理具有生物与社会双重特性,精神疾病不仅是生物学上的异常表现,而且是其所处时代与环境的社会文化的折射,患者的感知、行为、幻觉、妄想与民族文化、社会风俗、等社会因素关系密切[1]。文化甚至是形成人心理的决定性条件,在相同的环境中受相同文化影响的社会成员有着某种共同的心理特征,形成了独特的民族心理。哲学是文化传统之源泉和灵魂,其思想能最集中地表现出各民族文化特征。儒道释思想渗透进中华民族的意识形态领域之中,成为中国人自觉或不自觉中理解世界、处理社会矛盾的方式方法。中国文化中的哲学思想不仅给出了对人内心生活的理论说明,而且给出了提升精神境界的修养方式[2]。在这种哲学思想指引下,中国人对挫折、逆境有着天然的承受力和消化力。但文化本身也可以成为应激源,导致各种心理障碍,譬如儒学中一些压抑、束缚人性及苛求完美的东西又是导致精神疾病的病因。本文仅讨论儒道佛对心理世界的积极影响。

3中国古代哲学对精神医学体系的两点影响

3.1中国古代哲学语境下的“心主神明”论中国哲学中的心有多重意义,或以心为思维器官,或指思想、性情、本性。而西方人所谓之心,与灵魂离为两物,只指肉体心之一种机能而言。西方人认为超肉体者只有灵魂,中国人所谓之心,则已包容西方人灵魂观念之一部分。中国人舍弃人的灵魂而直言心,便舍弃了人生之前世与来生,而就此现实世界,从人类心理之本原与终极的大同处来建立一切人生观与宇宙观[3]。战国时期的哲学家模拟社会政治礼制秩序建构了“心主神明”的特殊理论,《荀子》曰:“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这一观点被中医学吸纳并发展,如《灵枢·邪客》云:“心者,五藏六府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类经·藏象类》中说:“心为一身之主,禀虚灵而含造化,具一理而应万机,脏腑百骸,唯所是命,聪明智慧,莫不由是,故曰神明出焉”。

3.2中国哲学一元人生观对心身观的影响东方人认为心身不对立,对世界并无精神界与物质界之分。中国的人生观是“人心”本位的一元人生观。心虽为人身肉体之一机能,而其境界则可以超乎肉体。中医理论认为心与身是相互影响的,是统一的,从未对精神疾病与躯体疾病进行严格区分,自《黄帝内经》以降的中国古代医学,其生理上的五脏五志说、病理上的内伤七情说等都表现了心身一元观。这种相沿至今的中医学的心身理论,并没有经过二元的分裂,而是由对早期心身朴素同一的认识直接深化而来,因而也就不可能完成对心身混沌同一的彻底分化[4]。中国古代哲学及医学传统中始终贯穿着形神合

一、形质神用的心身一元论思想,没有以二元论的思想把生理同心理的东西区别开来。而西方人对世界和人生的认识总体说是二元的,即认为在肉体生命之外另有一个灵魂生命,因此有所谓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之分别。尽管古典二元论带有贬低肉体、抬高心灵的错误倾向,但却因为有了二元分立的思想基础,才有了对精神疾病与躯体疾病明确的区别对待,于是西方渐渐产生了现代心理学和精神医学,而中医对心理及精神疾病始终没有产生区别于脏腑病证的系统认识。

4儒道释—安抚心灵的良药

传统文化的主干儒、道、释学说中蕴藏着丰富的调节心身的方法。冯友兰认为中国哲学以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为根本任务,在《三松堂自序》中将其称之为“意义”哲学。儒家通过发挥个人主体性来正面应对心理冲突或困惑,用“命”来化解重大挫折和不利的人生境遇;道家采用退让、弃智守朴来处理遇到的困境;佛教则把生存困惑化解为其他方面,以超脱轮回来解决人的困境和问题[5]。白居易《醉吟先生墓志铭》中有句诗说得好:“外以儒行修其身,中以释道治其心。”

4.1儒家的修身正心之道和谐的人际关系是社会人保持心态平和、避免心理冲突的必要条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是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关键原则。儒家提倡的中庸是一种在严酷现实中的安身立命之道,要求把握住自己的内心世界,使心理平衡、适中,做人不狂不狷,处事无过亦无不及,态度温而不厉,情绪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儒家还赋予“心”以伦理和道德的色彩,孔子把心看作主体的道德修养,说:“欲先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尽心知性”是儒家的重要修养方法。孟子的“存心、养性”、《大学》的“正心”、《中庸》的“慎独”以及宋明时期理学家们的“惩忿窒欲”等,无不强调在道德修养过程中对情感的调节[6]。理学思想被宋以后医家用以讨论养生学,朱丹溪主张养生要正心、收心、养心。张介宾认为养生必寡欲保精,才能气盛神全。李认为“心静则万病息,心动则万病生,延年不老,心静而已”。这些养生法则往往与养德并论,可见中国古代医学中之伦理色调,正如《医源》所说:“如能清心寡欲,则情不妄发,致中致和,不但可却病延年,而圣贤正心,诚意,修身俟命亦在于此。”

4.2道家的修心养性之术道家崇尚幽居的田园生活,以求抛弃一切俗念和争执,超旷出世、知足保和等思想提供了在命运多舛的现实中自我调节的方法。林语堂说过:“道家学说给中国人心灵一条安全的退路”“,是用来慰藉中国人受伤心灵的止痛药膏”。“利而不害,为而不争;少思寡欲,知足知止;知和处下,以柔克刚;清静无为,顺其自然”是道家的养生处世之道[7]。不争就要知足,庄子反对心为物役,《金丹大要》也提出寡欲的养心之术:“夫圣人之养心,莫善于寡欲。”道家追求心灵的安静、祥和,《庄子·天道》说过:“万物无足以铙心者,故静也。”道家哲学提倡的“清静无为,顺其自然”力图把情感从现实束缚中解放出来,使人超脱世俗之纠缠。《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道教医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卷三十七·道林养性》中指出:“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志昏……多愁则心摄,多乐则意溢,多喜则志错昏乱”,均是对道家追求心灵宁静的践行。极私多欲会给人造成精神压力与躯体劳累,使人的精神高度紧张,甚者导致精神崩溃,而儒道思想倡导的清心寡欲就是保持平稳的心态,使内心不受外界干扰的精神疾病防范术。

4.3禅宗对尘世困惑的超越禅学是一门修身养性、立身处世的人生艺术,它始终不渝追求完整的个性化人格,可以说是一门近乎心理分析和治疗的学问[8]。禅学是生命哲学、心灵超越法。精神病学者贝诺瓦说:“禅非宗教,而是一种为实践而成立的睿智,一种当代文明可用作范例,以摆脱焦虑而达到和谐平静生活的体系。”佛教思想及修持方法的心理治疗作用主要有破我执,除妄念,破法执,空世界。我执即对我的执著,佛教认为我执是万恶之本,痛苦之源。只有破除我执,人才能消除烦恼,达到解脱。佛教宣扬“三界唯心”,“一切皆空”。佛教认为,只有认识空性,达成空观,才不会产生种种贪爱执著情感,才能超越生死轮回,得到解脱[9]。禅宗亦重视心的修持,提出“平常心是道”和“明心见性”的心性修养命题。佛家教人们面对大千世界,做到心净、心空、目空一切,从而得到心灵的平静。解脱与超越是禅学的最高境界和终极果报。佛教认为苦是人生的本质,人的生命过程就是苦,生存就是苦。因此,佛教的人生理想就在于断除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痛苦,以求得解脱,即所谓成佛。尽管它是虚妄的,但填补了人们的精神空虚,构筑了对来世的企盼。《冷庐医话·卷一·慎疾》记载了一个以佛家“静”、“空”治愈心病的例子:“真空寺僧能治邝子元心疾,令独处一室,扫空万缘,静坐月余,诸病如失。……观此知保身却病之方,莫要于怡养性真,慎调饮食,不得仅乞灵于药饵也。”新晨

5小结

中医学将神志活动归属于五脏,将“心”确立为精神活动的主体。受心身一元哲学观的影响,“心身合一”及“形神合一”论成为中医心理学的核心思想。打着中国传统文化烙印的“心”的概念在中医心理学和精神医学中几乎无处不在,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存观和疾病观。中医养生学即强调养心、养性、修身,在临床治疗上也体现了以心治身和身心兼治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对国民的心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模式和处事方式。中国本土传统心理学以其特有的内省方式来引导人的内心生活,促进人的心灵成长,提升人的心灵境界。心理治疗的目的是改变患者的认知和生活态度,而传统文化强调的内省即指出了个体内求超越的心灵发展道路及个体与世界相和谐的心理生活道路[10]。杨德森等创立的精神超脱心理治疗即以道家处世养生原则为指导思想,日本森田正马受中国禅宗文化理论影响,开创了“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治疗方法。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模塑下的本土心理学在现代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中医精神医学虽然先天薄弱,但其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有着鲜明的特殊性,其与文化的相关性也值得人们去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张慰丰1开展医学文化史的研究[J]1中华医史杂志,1997,27(4):193~194

[2]葛鲁嘉,周宁1从文化与人格到文化与自我[J]1求是学刊,1996,1:27~31

[3]钱穆1灵魂与心[M]1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8~19

[4]张福利,车离1古典二元论与心身分立[J]1医学与哲学,1992,2:34~35

[5]景怀斌1传统中国文化处理心理健康问题的三种思路[J]1心理学报,2002,34(3):327~332

[6]周天庆1论儒家伦理中的情感因素[J]1求索,2007,5:142~144

[7]杨德森1中国人的传统心理与中国特色的心理治疗[J]1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2~8

[8]徐光兴1心理禅—东方人的心理疗法[M]1上海:文汇出版社,2007:1

第4篇:心灵修养范文

灵魂的美到底有哪些呢?

灵魂的美在于道德。我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有些事物是由于它们的本质而美,例如道德。”魏晋时,某县有个将军叫许允,他的妻子德才兼备,就是相貌丑陋。许允不愿意娶她,并责怪她说:“妇女应该有妇德、妇言、妇容、妇功。这四德,你具备哪几条?”新娘说:“我只缺少美貌罢了。在美中,德行美排在首位,你好女色而不重德行,怎么能说你知书达礼呢?”许允惭愧。此后,夫妻俩互相尊重,恩爱到老。当今,有的人的道德逐渐沦丧,在公共场所上闹事,在公园里践踏草坪,乱摘鲜花,在树干上乱写乱画,毁坏公共设施,公共汽车上不给有需要的人让座、互相打闹、推撞,在别人的家门前乱扔垃圾,对一些犯罪行为视而不见,对自己无益的事情充耳不闻……那么,他们即使有俊俏的外表,也只是虚幻的。

灵魂的美在于修养和知识。良好的修养能使人形成文雅的气质、风度,而缺乏修养的人往往品行粗野、野蛮。一个人尽管他的穿着有多么的漂亮,样子有多么的迷人,若然他没有良好的修养,在别人的面前,无论他怎样的掩饰,始终会露出自己不好的一面,外表多么漂亮也是没有用的。加强文化知识的学习,注意学识的修养,文明素质的提高,是增加外表美和灵魂美的途径之一。冯玉祥将军出身行伍,开始没有什么文化,又具有军阀气。后来,他潜心学习,有了很大的改变,他忧国忧民,积极抗日,这时的冯将军意气风发,气宇轩昂,外有男子汉的不屈不挠的威仪,又内秀其中,眼光敏锐,思维清晰。相比之下,曾为冯将军部将的韩复榘虽读过几年书,但投身军队后就不在接受文化熏陶,只有率兵作战的英勇,后来他在济南大学校庆会上对学生训话道:“你们这些乌合之众,是科学科的,化学化的,都懂七八国文,兄弟我是个大老粗,连中国的英文都不懂……”这种缺乏修养的人,犹如鲜花没有芳香,还美吗?还有一个故事是这样说的:有一个人去见工,本来他的学历是不符合老板的要求,但他在面试完毕后,有礼貌地向老板鞠了一个躬。就是因为他的修养,改变了老板对他的看法,他就被录用了。道德修养的提高,不仅会净化一个人的灵魂,还能促使他步向成功。

灵魂的美在于理想。雨果说过:“人类的心灵需要理想甚于需要物质。”在歌德创作的《浮士德》里的浮士德与魔鬼非斯特订下契约:魔鬼甘当仆人,但当浮士德一旦感到满足,喊出“你真美呀!”他便将死去。先前,他怎么也找不到“美”的感觉,后来,他获得了一块还边封地,招募劳动力填海造陆,以建立自己的王国。他想到将建成“在自由的土地上住着自由的国民”的理想王国,在这种预感中得到满足,情不自禁地喊出了“你真美呀!”随后,他倒下了。在大千世界里,万物之灵的人是最美的。在歌德看来,人的真正美不在个人享受之中,而是为人群谋幸福的理想的实现。众所周知,列夫?托尔斯泰也中拥有一副平庸、丑陋的外表,他希望尽其毕生的努力去拯救、改变全人类,他潜心文学,给世人留下了许多不朽的作品,得到许多人的认可、尊敬和崇拜。所以,在自然中一般人所谓的“丑”,在理想中会变成美。以为伟大的艺术家或作家,取得了这个“丑”或那个“丑”,只要用“魔杖”触以下,“丑”便成了美。

第5篇:心灵修养范文

关键词:灵魂不死 肉体和精神 自由

庄子历来是人们研究的热点,限于学识,我仅从自己对庄子灵魂观念的认识中谈谈我的感悟。古人认为人是有灵魂的,这是一个出现很早的很古老的观念。任继愈先生对灵魂不死观念有过这样的介绍:“灵魂不死的观念,在山顶洞人那里还只是刚刚发生,到了仰韶文化时代它已成为人们普遍的生死观,并伴有种种崇拜灵魂的宗教迷信活动。”①由此我们知道,古代人在很早的时候就相信灵魂不死。比如《礼记》记载孔子和他弟子的一段对话:

宰我曰:“吾闻鬼神之名,不知其所谓。”子曰:“气也者,神之盛也;魂也者,鬼之盛也;合鬼与神,教之至也。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

古人把人分为肉体和精神的,人死后灵魂是飘于天上的。孔子也是明确主张灵魂不死的,这是古人的一种普遍看法。庄子也接受这种观念,他在继承了前人灵魂不死观念的基础上,对灵魂观念有所改造,认为一个人的灵魂是随着这个人的精神修养而发生变化的。在庄子看来,一个人的精神修养越高,他的灵魂就变得越发有力,且无论是在生前还是死后都一样。

庄子是相信灵魂的人,他在《齐物论》描写世俗人说:“其寐也魂交,其觉也神开。”历来人们对“魂交”一词有不同的解释。有人说是指人在睡眠时精神的静定,有人说是指精神的交错,有人说指精神烦乱。但其真正的意思应该是指人在睡觉的时候。灵魂还在同名利与外界交往,也就是通常我们说的做梦。这样理解是有根据的。比如原始人认为人都是有灵魂的,在一般情况下,人们白天意识清醒,这时的灵魂与人的行为一致。而到了晚上,人们通常要睡眠,形体不动的时候,灵魂却还在进行一系列的活动,可以走出人体,这就是做梦。这种把做梦理解为灵魂活动的观念在古代典籍中都可以找到印证。如《列子·周穆王》和《论衡·纪妖》的记载:

列子曰:“神遇为梦,行接为事。故昼想夜梦,神形所遇。”且人之梦也,占者谓之魂行。梦见帝,是魂之上天也。上天犹上山也。梦上山,足登山,手引木,然后能升。

列子所说的“神所交”也就是庄子所说的“魂交”。梦见自己登天,实际上就是灵魂登天。庄子认为,处于世俗的人们为了名利,不仅白天忙忙碌碌,就连晚上入睡的时候,灵魂也难得安宁。但是得道的人恰恰与世俗人相反。

老子曰:“是故体道者不怒不喜,其坐无虑,寝而不梦,见物而名,事至而应。”

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若然者,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也。……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

以上第一段出自《文子》一书,第二段出自《庄子》一书,描述了真人淡薄世俗间的一切,因此他们白天形体清静,晚上灵魂安宁,日日夜夜都处在安闲自得和无忧无虑的状态中。要是把真人和世俗人的生活作一比较,也许更清楚“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的含义了。所以说,庄子所说的“魂交”就是指人们在做梦的时候进行的一种灵魂活动。庄子在《齐物论》中写道:

其溺之所为之,不可使复之也;其厌也如缄,以言其老洫也;近死之心,莫使复阳也。

这是庄子对世俗人的精神状态的描摹。世俗的人虽然活在世上,但他们为争名逐利而勾心斗角,到最后把自己弄得奄奄一息,精神疲惫不堪,毫无生机。所以,要向圣人学习,他们气定神闲,精神饱满,灵魂不知道疲惫,充满了生机。只有注意精神上的修养,才能有强健的精神,才能在精神上不死。

在庄子看来,虽然每一个人都是有灵魂的,但是因为各自的生活方式不同,思想境界也会不同,灵魂或者说精神状态也就是不一样的。除了对这种活着的人的灵魂有他的观点外,对死后灵魂庄子也有他的看法。庄子虽然在正面好像没有阐述这个问题,但是也间接地讨论过这个问题。再来看《齐物论》中一段话:

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

庄子认为,一般的世俗人在生前浑浑噩噩,死了以后,他的灵魂也会随着他的肉体演变为其他事物。只有得道的真人在生前注意精神修养,所以即使死后,他们的灵魂也会永存。那些世俗人一生都在东奔西走,疲于奔命却又找不到自己的归宿,在他们“形化”之时,也就是肉体死亡的时候,他们的灵魂也会随着肉体一同消亡,这是最大的悲哀了。从上面的话中不难看出,庄子认为人死后,他们的肉体会变成其他各种各样的事物,这些事物死后又变成其他的事物,如此循环着。庄子在《养生主》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老聃死,秦失吊之,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则吊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是遯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这段话可以看出庄子对灵魂永存的观点。本来我也以为这是庄子在批评老子的话,因为弟子问话,看似好像是庄子在回答。其实仔细想想,对话中回答者其实是秦失。所以这段话是秦失批评那些为老子去世而痛哭流涕的人。老子死后,那些去吊唁的人,“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他们这么痛哭的原因是因为没能超越生死的观念,不懂得人本来就是自然的一部分,死只是回归自然而已。秦失是针对这一点才发表看法的。他还告诫人们不可为死亡而伤心,用“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的比喻说明老子肉体虽然死了,但是他的精神是长存的,所以没有必要为他的死感到非常地痛苦。

“薪尽火传”即来自上面的记载。王先谦在《庄子集解》里说:“形虽往,而神长存,养生之究竟。薪有穷,火无尽。”他用薪来比喻肉体,用火来比喻精神或者灵魂。王先谦也认为庄子养生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精神不死,灵魂永存。

但是,庄子所指的精神上的不死不是一般的世俗人可以达到的,只有真人才能使精神长存。一般的世俗人死后精神会物化成其他东西。因此,人的肉体死亡固然是可悲的,但更可悲的是精神的死亡。为了求得精神的长存,庄子才要求人们去学道,像真人一样得道后,就可以提高自己的精神修养,以追求更高的境界,使肉体灭亡时,精神还能不死。其实庄子说了很多,他的话真实地反映了他关于灵魂的看法。他的观点并不是毫无根据的,而是和他的思想有着密切联系的。

庄子认为的灵魂不死是他重视精神自由的结果。他认为通过修道,人的精神可以长存。精神是主要的,形体是次要的,精神主宰形体。形体遭到破坏没关系,只要精神完美无缺就好了。因为一个人的肉体能力非常有限,比如不能像鸟一样飞。而人的心就不同了,它是自由的。故人和人的肉体即使没有太大的区别,他们的精神却是千差万别的。一旦精神达到一定的境界,是物质的东西无法控制的。比如他在《达生》篇里记载的一个故事。

凡有貌象声色者,皆物也,物与物何以相远?夫奚足以至乎先?是色而已。则物之造乎不形而止乎无所化,夫得是而穷之者,物焉得而止焉!彼将处乎不淫之度,而藏乎无端之纪,游乎万物之所终始,一其性,养其气,合其德,以通乎物之所造。夫若是者,其天守全,其神无郤,物奚自入焉!

夫醉者之坠车,虽疾不死。骨节与人同而犯害与人异,其神全也,乘亦不知也,坠亦不知也,死生惊惧不入乎其胸中,是故迕物而不慴。彼得全于酒而犹若是,而况得全于天乎?

喝醉酒的人从车上坠落时没有恐惧害怕之心,能够使自我处于放松的状态。一个人如果也可以修养精神,排除恐惧心理,达到一定的精神境界,那这个人就是一个完全自由的人了。

庄子的这些看法是正确的。当肉体无法获得他说的绝对自由的时候,可以通过精神的修养以突破肉体的限制。因为精神可以瞬息千里,无拘无束。但是,问题是达到精神上的自由非常困难,一般是俗人是做不到的。所以,才要去追求精神的美好。然而,庄子也还是有些失误的地方的。比如过分夸大精神的作用,即灵魂的作用。他的这种观念带有一定的幻想性质。在现实生活里,真正能够把精神生活同人们各自的物质生活分开的人是没有的,人们的现实生活总是会从很多不同的角度左右着人们的精神生活。想要抛离开肉体,仅仅用精神修养以达到灵魂不死的人是没有的。

综上所述,庄子在承认灵魂不死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精神修养的方法,通过精神修养达到灵魂长存。但是这种观念也有可能是他为了寻求心理安慰而说的。为了减轻死亡对人们的心理压力,就只能从理论上寻找不死的理由。按照张松辉先生观点,“庄子的这一看法虽然建立在前人灵魂不死的基础之上,但他把人的灵魂不死这样的好事仅仅归于真人所有,还是有其新颖之处。”②

注释:

①《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版,第58页。

②《庄子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30页。

参考文献:

[1]王先谦.庄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7.

[2]崔大华.庄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3]王博.庄子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张松辉.庄子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第6篇:心灵修养范文

所有的人死后都是环保式安葬,为未来生命提供营养成分与有机物,自然而然的风化成为土壤,成为生命延续的一部分,而不少一把火烧掉,使灵魂难以回归自然,所以,人们应该反对火葬,选择绿色安葬。

东方文化的酸性太强,西方文化则碱性太强,故此,两者需要中合,于是,当今世界的文化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需要东西结合,但最终还是要以东方的文化为主。

做人同做艺术一样,都是一种境界。

中庸之道就是和谐之道,所以,仅仅中庸还不行,还得和谐,这就是新世纪与时俱进的务实文化,我们暂且把这个文化叫做中庸和谐文化,或和谐中庸文化,或中庸和谐文化,而不仅仅是过去的中庸之道,这就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文化,全世界都要借鉴。

过于强势的人,大多会犯下严重的错误,历史上,那些太强势的人最后都会犯下严重的错误,表现得既有功劳又有重大的过错,这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个人的因素。

人生短暂,所以不要执着于一些世俗的琐事与小事情之中,而是要专注于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去做,并尽可能的去做这些最有意义的事情,这就是有素养与修养的人生。

不说废话就是素质高的表现,可是那些废话连篇的人总是觉得自己最了不起,经常目中无人,容不下他人,且这种人都表现得权力欲特强,非常喜欢对人说三道四,指手画脚。

有修养的人会不断地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并经常检查自己的灵魂是否纯洁、思想是否端正、精神是否饱满、行为是否得当与心里是否健康等,他们喜欢思考,勤于学习,并在不断的奋进中取得进步。

有素养的意境是艺术的意境,是一种科学规而又范的意境和思维,这种境界十分的开阔,待人和蔼可亲,宽宏大量,平易近人,喜欢帮助他人,对待学习是十分的严肃认真。

素养有高有低之分,修养有大有小之分,这与一个人的思想品质成正比。

世界上最重要与崇高的思想是共产主义思想,最重要的修养是共产主义修养,这种崇高的思想境界可以创造一切,造福全人类,这就是人类最伟大的思想和修养。

有素养,有修养,就是有素质,就是一个高尚的人,越是高端人才其素养与素质就越高,社会价值就越大,他们是国家与全人类的宝贵财富。

有素养,有修养的人会言行一致,待人也是平等相待,不会瞧不起老百姓而仰望权贵,有着一颗善良、正义、公平与公正的心灵,为人正直,令人敬仰。

真正的英雄是为国为民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与贡献的人,这样的人有着坚强的信念,有着很高的人生修养与素养,他们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共同幸福的理想信念,并且,他们懂得,实现人人平等与幸福,既可以从基层做起,也可以从高层做起,关键是要有这些崇高的信仰和信念,关键是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素养与修养,才能做一个真正的英雄和有价值的人。

素养是用心灵去体会,修养则是用行为去纠正,修养的修是指修理、修剪与修枝等,修养的养与素养的养都是指感受、感应、感知、感恩与总结的吸收营养成分这里面,素养的素是内在的表现,修养的修是外在的表现,它们共同拥有一个养字,养是它们的基础。

你对我仁,我必对你义,你对我义,我必对你仁,我对你仁,你必要对我义,我对你义,你也必要对我仁,此乃是天经地义。

学习做人,西方要跟东方学,学习民主经验与经济管理,东方可以向西方学习一点,但世界文化在短期内必须要以东方为主,以西方为辅,是东西结合,融会贯通,逐步融合的一个漫长过程。

十二生肖中,只有属羊的人天性善良一点,自私自利之心相对少一点,可是属羊的人天生又有目光短浅与容易犯错误的毛病,其他的十一个生肖虽然性情相对稳定,但自私自利之心要多一些,是自我膨胀的类型,这与宇宙的本性不谋而合,如此一来,宇宙正在加速膨胀也就不足为怪,如果想要宇宙膨胀速度减缓,人们必须要了解到自身自私自利之心的天性这一点。

意境的把握靠心去体会,是用耐心、细心、而又仔细的、一遍又一遍的用心灵去体会,然后再在此基础上进行视唱练耳,最终经过千锤百炼而成。每一首歌与每一首曲目中的每一段和每一句的意境是不同的,但是它们又是相互衬托与连接贯通的一个整体,是在一个主旋律隶属下去完成一个整体,主旋律如同风筝,意境如同风筝的牵引线,意境必须牢牢地牵引住主旋律,切不可中途掉线,并需要用心灵去体会,去把握,争取一气呵成。

一首歌与一首曲听起来好听,感觉好像很容易,其实真正做到是很难的事情,非一日之功,靠平时的艰苦学习与刻苦训练,日积月累而成,艺术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没有捷径可寻。

总结起来,艺术的关键词是投入、和感觉、体会把握,就是全心全意的投入到艺术的意境中去,去感觉、体会和把握艺术的意境,尤其是歌唱艺术。从艺术的客观规律来看,艺术之方法就是做人的方法,做人不也是靠感觉、体会去把握人生的意境吗?艺术人生,就是艰苦卓绝与艰苦奋斗的人生,故此是最有意义的人生,刚开始练习或训练艺术的时候,一定不要着急,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去加以练习和训练,切不可自乱阵脚。

第7篇:心灵修养范文

太极者,既是体又是理,作为本体,是指阴阳有机平衡的事物和系统,做为道理、规律,是指通过阴阳生化消长,对立统一达到有机平衡和谐的过程。

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系统,包括着与外界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具备质量、能量、信息三个方面的属性,被称为万物之灵的人是一个事物的个体,同时也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五谷杂粮的摄入,五情六欲的波扰,自身真意的迷失,使得这个系统的有机平衡被破坏、缺失。习练太极拳的终极目的就是将这个本是但被破坏了的太极之体,返本归真,恢复太极之性状。那么丹道又是什么呢?简而言之,炼养阴阳,混合玄元,性命双修,羽化登真。

中华养生修真源远流长,可谓是伴随着华夏文明的发展成长历程,历代高真贤圣筑基构架,成规定矩,无数修士添砖加瓦,一座以《周易》、《道德经》为两大基石的金碧辉煌的圣殿――金丹大道,矗立在世人面前。五千余年,法脉不绝,渊于黄帝,大成于老子,一传尹子,尹传麻衣(李和),李传希夷(加之吕祖传刘海蟾),陈传火龙,至三丰真人。理综三教,法演宗风,新开一脉,尤以将以武演道的太极拳法集而大成之,指迷三根,功参化育。三丰祖师在《太极炼丹秘诀》中日:“人之作用,有动必静,静极必动,动静相因,而阴阳分,浑然一太极也。人之生机,全恃神气,气清上浮,无异上天,神凝内敛,无异下地,神气相交,宛然一太极也。故传我太极拳法,即须先明太极妙道,若不明此,非吾徒也……太极拳者,其静如动,其动如静,动静循环,相连不断,则二气相交,而太极之象成……太极拳为人道之基。”加之“素行阴德,仁慈悲悯,忠孝信诚,全于人道,仙道自然不远也”。

故太极拳修炼,常人谓之练拳,吾认之为炼丹一大道之金丹。人身为鼎,天地为炉,精气神意为药,肢体形动为导引,抟之又抟,形神浑然,弥之太虚,藏之入密,养之以德,移形换质,心身无二,天人合一,即成金丹。

道家思想贵生,重养生,求长生。太极拳道“为天下英雄益寿延年”。练拳的核心就是养气,也必须养气。养气即养生,养生须养性合道,合道乃归一,金丹即是一。故殊途同归,拳道即丹道。要把太极拳道当丹道研,把拳当丹来炼,这是本文的要旨。

大道至简至易,悟者得之,恒者得之。常人心中有此境界,习拳得之一二,健身养生足矣。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在太极修炼漫长坎坷的道路上需艰难地跋涉拼搏。那么在习练中,怎样把握正确的方法路径呢?吾之体会,太极拳习练需炼养“五气”――沉坠之气与静定之气、正浩之气、清灵之气与和合之气。“五气”,皆混元真气之不同侧面,强分名之。五气的锻炼阶段也不是截然分开、泾渭分明的,而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浑然一体的。

一、沉坠之气

老子曰:“重为轻根”。《行气玉佩铭》称:行气,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退,退则天,天几舂在上,地几舂在下,顺则生,逆则死。

练拳先练沉劲,方能入地生根。传统的内家太极拳修炼和丹道筑基是离不开站桩和打坐的,一是作为筑基功夫,二是动静兼修。生活在信息时代的现代人,由于生活工作节奏和大量良莠信息干扰真心元性,首先是练功时间及地点之净静难以保证,再者收心难,入静难。站桩打坐易出偏差,收效不佳,事与愿违。除了职业习武者,一般习者可以寓桩于拳,以拳代桩,拳中生定,定中生根,一招一式,运演转换过程中,速度放至极缓,招招式式,了了分明,心存沉坠生根之意,拳(式)是桩,桩是拳(式),式不能断,一套拳是一个整体,形气意皆要连贯,勿使断顿。

祖师曰:“九窍原有尾闾穴,先从脚底涌泉冲,涌泉冲起渐至膝,膝下功夫需着力。”要特别重视下盘锻炼,使腰腿下盘劲力慢慢增强,上肢随之灵活,浊实之气下降,清虚之气上升。太极习练,充满了辩证,轻从重中求,松向紧中求。初级阶段,抓趾提肛,拧腰转膝,抻筋拔骨,缩身耸肩……皆是大力内力,甚至有时挤眉瞪眼,呲牙咧嘴,耳鼻搐涌,嘶鸣怪啸,哼哈喷吐,皆要顺其自然,届时自消顺遂。有些拳段,志坚毅者,最好能够闭目熟练,定有益处。此外,站桩,严格地说是不能完全被拳式所替代,若确实不能择时独练,可在拳路起式收式中加大比重,感悟气机劲力。

松紧辩证互生,心静体松则内气生,生内劲,内劲成,内气充,则更放松,松若透空,紧若金刚,重若钟鼎,气则入骨入髓,入微入密。久之劲力周全,沉劲渐生,沉坠之气,入地生根。正浩、清灵之气生成之基成矣。

二、静定之气

老子曰:“至虚极,守静笃”,“静为燥君”,“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静,乃太极拳道心法之首要。

三丰内家太极拳历经数百载演衍,今已存世流派数十种,无有高下,得者即缘,人生至宝,千金难买,珍之惜之。无论哪一门派,要领拳诀,大体都是一致的。如气沉丹田,虚灵顶劲,沉肩坠肘,松腰开胯,不偏不倚,无过不及,随曲就伸,刚柔并济,上下相随,内外相合……其实这些要求本身就是一种境界和目标。有的人练拳几十年,也没有做到虚灵顶劲,沉肩坠肘。不得要领其根源在于未得静谛。初习者一定要注意慢的锻炼,在慢中领会静,继而辨析修正。我们练拳不是为了表演,是为了身心起到真正的良性变化。慢练的作用就是拳桩合一。招式、目光、肌肉、神经、意念、呼吸,在每一动作的缓慢运行,都能想得明白,感受得清晰,行气运劲,动静开合,松紧轻重,了了分明,沉坠之气生起的同时,入静入定,静定之气生矣。对外示之,则为平静镇定,从容不迫,淡泊安逸。

从前,有一位老妇人来到佛佗面前,请问禅定的方法,佛佗告诉她,在从井里汲水的时候,手的每一个动作要了了分明,做到这一点,很快就会发现自己处在清醒和旷达的宁静之中,那就是禅定。我们一定要记住这个故事,这是一位大智慧的觉悟者对一位普通妇人人般若空性的应缘随机开示,如果硬要用法门这个词语的话,那么这个法门就是日常劳动的汲水动作,机要则在于了了分明。慢不是目的,而是在慢中更好地专注、修正、至静、清晰、分明,从而得静定之气。静为燥君,制心一处,一明无有不明,洗练真意,通达大道。佛道融通,拳禅无二,真理也。

沉坠静定,亦为收心制心。为什么这么说呢?收心归静,说易行难,站桩打坐,非上根器绝难制

燥。太极拳道,拳中有桩,动中寓静,静中寓动,习者于缓慢匀细中细察自己的动作、心念、情绪、劲势,顺其自然,勿忘勿助,紧松沉定,有序有度,清醒与宁静不求而自至。这是太极拳得静之道的一大优势方便。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清静为天下正”。

三、正浩之气

正气,正大刚直之气,人立身之本。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塞于天地之间。”又曰:“天地之中,阴阳正气之所交也,圣人焉,仙佛焉。庶民焉,贤愚寿夭,实所宰焉。”承父精母血,秉天地之正气,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成为万物之灵,人身难得,时光如矢。一失足成千古恨。人生历程就是一个大太极。

太极思想的核心是平衡中和,亦即一个正字,正身正己,正知正见。天地是一个大太极,人体是一个小太极,我们要以一个正字,使小太极应合大太极。天地有大正。

太极拳修炼讲求立身中正,如松如鼎,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如松,根深扎于大地百尺千丈,根深叶茂,不畏风雪;如鼎,周身一体,正直端庄,动则如黄钟大吕,浩然鸣之千里。立身中正不是简单的形体上的正直,而是身器“一团气”的中正,太极拳式中有曲伸仰俯,斜飞独立,顾盼拧转。只有明白了一体相随,运用虚实,互补辩证,气形合一,中正之意气方现。

老子曰:“无为而化,清净自正。”沉坠静定为正之基。沉坠静定,骨肉渐丰,髓精渐满,内气渐足,气足形自正,以正御形正意,气血顺遂,生生不已,刻苦精进,抟之又抟,气敛入骨入髓,入细入微。久之弥散于外,浩然长存。

有道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即是正浩之气真实写照。泱泱乎彻贯天庭,嘤嘤兮退心藏密,善养直养,一刻不忘,习拳至此,人亦炼法,法亦炼人,得天地正气,走人间正道,内心已得法喜之乐。

四、清灵之气

重为轻根,静为燥君。沉劲定力出来了,轻灵劲才自然而生。太极拳讲松,是形神皆松的体现,绝不是松松垮垮,柔弱无力,也不是不尚力。没有真紧,哪有真松;没有真重,哪有真轻;没有滞缓,哪有灵快。三紧三松方为真功,说的就是紧与松,虚与实,慢号陕,滞与灵的辩证关系。故在清灵之气这一部分仍在强调紧的重要性。紧在习练中主要体现在身体的起蹲、四肢腰部的拧转、手足蹬伸、各肌肉群的紧缩与松弛,劲气敛与放的有序有度,时时处处皆辩证,协调配合至统一。达到抻筋拔骨,周身肌肉如棉裹铁,气血旺足,通经活络。故各拳种多有大架小架,高低(矮)架之分,是行气劲力锻炼不同阶段不同目的之需要。行拳过程中,五脏六腑,百会海底,肩井涌泉开合提吸,由外至内,由形至气。肾水心火,金液木精,升降交合于真土,五行生化归一。开天门,闭地户,清升浊降。

由紧入松,由松再入紧,经过几次紧松境界的自然交替,功境才能螺旋上升。肌肉、骨骼、韧带、血脉、脏腑、穴络、精气神意才能产生质的变化。即所谓移形换质,大小周天,自然而至,水到渠成。此时方能说登堂入室,略窥方奥。

清灵之气的修炼与正浩之气一样,进入初级的修德洗心养性阶段,已不是简单的形体气血锻炼,正心正念,清心寡欲,淡泊明志,方促清气之生发。贪欲、淫心、嗔怒、高慢等不良心绪要时时察照,勤勤拂拭。不然,浊气频仍,清气难生,功境难以提高,离丹道远矣。行善积德,广种福田,则得天之助。德助功升,功亦助德固,两者相辅相生。功境渐次提高,则精气神渐足。气满不思食,精盈不思淫,神全不思睡。德焉不高乎?

五、和合之气

和者,和谐、融合之意,本身已包含了合的意思。《易传》日:“保合太和,乃利贞。”老子日:“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和即是和合的过程,又是一种和合的状态。和合的本质是融合协调,和凝为一,是宇宙万物的本质和生存演化的基础。阴阳和合、五行和合,乃至于天人合一,是人类追求的天地、国家、家庭、人生的至高境界,更是太极修炼者终生不懈的追求。

拳论上讲的六合,指外三合内三合。即手与脚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而广义上则指,与天地自然、万物众生之气相通相融相合。此气之炼,在形体气血锻炼的基础上,必理综三教,明了大道,尤其须明达传统佛道二家的宇宙观、众生观,知宇宙众生之本来面目和运化图景。知其所以然,才能放开心境,修德养性,忍常人所不能忍,舍常人所不能舍,施常人所不能施,言行举止合于礼法道德,仁爱慈悲,太和之气渐生,通达万物众生,和合一气。此时是心有几分,德有几分,功有几分。

和者,变也。我们修炼太极拳道就是通过形气精血、心意神识后天的锻炼,专(抟)气致柔,能如婴儿,肢体周身协调圆润,五脏六腑,金木水火合与戊己,气血调和,内气充沛,平衡顺遂,移形换质,内外和合。得其二三者,健康长寿,吉祥人生;得其五六者,则形器和合,现于容貌端庄,仪态庄严。内外和合,现于慈祥柔和,和善可亲;神意和合,与大道先天混元,初登仙阶,入三丰祖师言“我命由我不由天”之境。故太极拳假借修真,由术入道。最后练至拳无拳,式无式,身无身,意无意,渐归真一,证道得丹,福泽众生。

故赞太极丹道云:

“法门三万六,丹向上中求;

拳道禅无二,静中辨源头;

第8篇:心灵修养范文

党的十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已经把党性教育和党性修养提高到一个新高度,已经把涵养和强化共产党人的“心学”提高到一个新高度。指出:“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涵养共产党人的“心学”,就是强化党员干部为共产主义立身的理想信念,就是强化党员干部为人民群众立业的担当情怀,就是强化党员干部为先锋战士立言的奉献精神,就是强化党员干部为党的形象立德的遵规守纪。

为共产主义立身,这是涵养共产党人“心学”的核心要求。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忠贞不渝的信仰。正是高擎这种信仰的旗帜,中共一大代表才在他们萌发的“心学”中燃起了共产主义的星火,8700万共产党员才在自己传承的“心学”中强基固本、薪火相传。然而,在我们党长期执政的历史进程中,党员干部始终面临着精神懈怠的考验,始终面临着腐败变质的危险。事实说明,在贪腐分子的“心学”中,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早已不是他们的必修课,而是成为这些人伪装自己的“口头禅”。在为官不为者的“心学”中,远离崇高、拒绝理想、追求私利才是他们的“共同课”。说:“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共产党人丢掉了政治灵魂,也就失去了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柱,还何谈为共产主义立身和献身?

为人民群众立业,这是涵养共产党人“心学”的普遍要求。说:“党性说到底就是立场问题。我们共产党人特别是领导干部都应该心胸开阔、志存高远,始终心系党、心系人民、心系国家。”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涵养自己的“心学”,共产党人才能生长出常青不衰的精神家园。焦裕禄的精神家园之所以生机勃发,是因为他“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谷文昌的精神家园之所以郁郁葱葱,是因为他“不带私心搞革命,一心一意为人民”。杨善洲的精神家园之所以繁花锦簇,是因为他“干工作不是给上级看的,而是为了群众的幸福”。这些优秀领导干部的精神家园之所以鲜翠盎然、润泽后人,就是因为他们在“心学”的土壤中厚植了信仰的种子、扎根了宗旨的基因。

为先锋战士立言,这是涵养共产党人“心学”的特殊要求。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共产党员以其英勇无畏、冲锋陷阵、流血牺牲、死而后已的战士形象,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爱戴。“我们的好书记,你是为俺兰考人民,硬是把你累死的呀!”当年兰考群众对焦裕禄的赞美之声,就是人民对先锋战士的最高褒奖。党的十以来,我们党针对“心学”的缺课乃至荒芜,高高举起党性锻炼这个利器,使党员干部重温“心学”这门必修课,在割瘤祛痈的自我革新中重塑先锋战士的特殊形象,再一次赢得了民心。

第9篇:心灵修养范文

摘要:音乐教育的功能是多方面的,音乐教育对提高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培养人的健康高尚的情感、提高人的审美能力、促进人形成良好心态、发展人的创造力、促进人的身心健康等方面的重要功能,以期发挥音乐在人的素质提高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音乐教育道德修养情感审美能力心态创造力

音乐教育是一种独特的教育形式,它以音响为表现手段,触动人的情感,引发人的联想与想象,作用于人的心灵,给人以多方面的影响与熏陶,促进人的进步与发展。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得好:人的培养,“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形成了“礼乐并重”的教育观。荀子认为:“人之初,性本恶”,但要改变恶的本性,去恶扬善,其根本的途径就是进行音乐教育。他提出:“夫乐者,乐也。”也就是说,音乐可以给人带来极大的欢愉,从而给人以积极的影响和教益。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这可以说是对音乐教育功能的最基本的概括。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有必要重新理解认识音乐教育的基本功能。

一、音乐教育可以提高人的思想道德修养

《乐记》中说:“先王之为乐也,以治也,善则行象德矣。”古代的“先王”制乐,其目的就在于治理国家,是治国的一种方法。以乐治国,可以使民心向善,其行为表现就会有更高的道德水准。《礼记》中说:“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礼乐,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礼乐交错于中,发行于外,事故起成也怿。”汉代董仲舒提出:“乐者,所以变民风,化民俗也;其变民也易,化民也著。”近代学者梁启超也说道:“盖欲改造国民之品质,则诗歌音乐为精神教育之一要科。”他们都强调音乐在培养人的内在的道德修养、精神品质的重要作用。

音乐教育把那些高度发展的社会理性转化为生动、直观的感性形式,使人在感受音乐、理解音乐、鉴赏音乐的同时,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的境界中,人的道德修养得到提高、人格品质得到完善、达到崇高的精神境界。

二、音乐教育可以培养人的健康高尚的情感

音乐本来就是情感的艺术,《乐记》中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焉”,“感于物而动,故行于声”,中国民间也有“情之所至,音之所生”、“因感而歌,由情而发”的说法。音乐中所蕴涵的浓重的情感不仅是因感而发的,同时具有强大的感召力,给欣赏者以极大的心灵触动和感奋,进而产生感动人、教化人的作用。

任何一部好的音乐作品都是艺术家们的美好情感的自然流露,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的音乐家们总是用音乐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来歌唱伟大的祖国、美丽的家乡、真挚的情感、伟大的人格、崇高的精神,而欣赏这些音乐作品则是听众与艺术家们的心灵沟通,情感共鸣,从而激发和强化欣赏者同样的美好的感情。所以说,音乐教育是情感教育的重要手段,多欣赏好的音乐作品,能培养人们热爱生活、热爱人类、热爱大自然、热爱人间一切美好的事物的情感。

三、音乐教育能提高人的审美能力

“美”是音乐的灵魂。音乐的形式是美的,它有美的音色、美的旋律、美的节奏、美的和声、美的结构;音乐的内容是美的,它有美的思想、美的情感、美的心灵;音乐所创造的意境是美的,巍巍高山,潺潺流水,艳艳山花,飘飘落叶,甜甜笑脸,喳喳山鸟,啾啾鸣蝉……无论是音乐创作还是音乐欣赏,都是一种高层次的审美活动,音乐家在自然、社会、人的心灵与情感世界发现美的东西,便进行审美创造和表现,欣赏者则对音乐家的审美创造进行欣赏、理解、感悟,美的心灵、美的情趣、审美的能力就在这种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并发展起来。正像柏拉图所说“音乐教育比起其他教育都重要得多,……受过这种良好的音乐教育的人,可以很敏捷地看出一切艺术作品和自然事物的丑陋,很正确地加以厌弃;但是一看到美的东西,他就会赞赏它们,很快地把它们吸收到心灵里,作为滋养,因此自己性格也变成高尚优美。”

审美教育是当代教育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它是要借助于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形式,使人形成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正确的审美判断能力和审美价值取向。可以说,音乐是培养人的审美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良好的音乐教育,自然可以使人从中获得真善美的理解和认识能力,也一定可以激发人创造美的能力。

四、音乐教育促进人形成良好心态

在张扬个性,注重自我的今天,心平气和的良好心态、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耐心、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等,已渐渐走向萎靡,而这却又是现代人心理健康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音乐教育则能在矫正人的这种心态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学习音乐和学习其他学科有明显的差别,无论是学习声乐,还是学习器乐,都是一种技术性很强劳动,这首先就需要长时间的艰苦磨练,久之必然能锻炼出坚强的毅力和信心,同时它要求精确度比较高,要想较好地完成学业,必须要有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持久的耐心和极度的细心。

音乐还是培养人的团结协作精神的有效手段。因为音乐其实是一种需要精诚合作来完成的艺术,合唱、重唱、齐唱,合奏、重奏、齐奏,只有协调一致,才能成就一个精美的艺术品。即使是独唱、独奏这样的形式,也要伴以和谐的伴奏或伴唱来完成。尤为重要的是,音乐作为人类交流的一种特殊方式,最根本的功能在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与心灵的沟通,实现的是人的心灵上的和谐。从这个意义上说,音乐培养的是人的合作精神和共处意识。

可见在浸润、滋养人的心灵世界方面,没有什么艺术形式能与音乐相媲美。

五、音乐教育可以发展人的创造力

法国作家雨果说过:“音乐是开启人类智慧宝库的钥匙。”人类智慧的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创造力。

人的创造力的物质基础是高度发达的大脑。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脑的发达源于手的发达,俗话说的“心灵手巧”,实际上阐明了手和脑的相互关系,心灵(大脑思维发达)必然促进手巧,反过来手巧必然促进心灵。音乐教育就是一种由训练“手巧”到促进“心灵”的教育过程,这突出表现在器乐的学习过程中。如钢琴、电子琴一类的键盘乐器的学习,其技巧性主要表现在手指的灵活性、准确性、敏感性、平衡性、分寸感等的严格训练上,随着乐器学习的程度的提高,手指的灵活性、灵敏性也不断提高,大脑的灵活性和敏捷性也会不断提高。人的创造力的心理基础是高度发达的创造性思维。心理学研究同样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创造性思维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统一的结果,而前者更重要一些。这是因为创造性思维的加工对象,一般不是现成的东西,它需要通过大脑中的想象使其具体化,这种想象便是形象思维。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他的小提琴演奏水平较高,因而他的形象思维能力较强。而他在高度抽象的理论物理领域中取得令人瞩目的创造性科学成果,经常是借助于形象思维获得的。他的思维活动往往不是借助于语言来进行,而是借助于图形来进行,可以说形象思维是他的创造力的最初源泉。

音乐创作本身就是一种具体的创造性活动,是创作者在理性(抽象)思维的制约下,较多地运用感性(形象)思维进行的“一度创作”。音乐表演(演奏、演唱)被称为“二度创作”,表演者是在音乐原作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联想、想象等心理活动,对原作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把握,把原作创造性地再现出来,这当然是一种创造性劳动的结果。音乐欣赏则被称作“三度创作”,是欣赏者通过对表演者二度创作的作品的感知,结合自己的经历、阅历、文化水平和艺术修养,在音乐的作用下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艺术画面,独特的情感体验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