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志愿者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志愿者工作经验总结精选(九篇)

志愿者工作经验总结

第1篇:志愿者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一、提高思想认识,组建好志愿者队伍。

镇高度重视志愿者服务工作,积极开展对镇50名志愿者的组建和6次集中培训工作。志愿者从思想上认识到志愿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努力强化服务意识和提升能力。志愿团队紧密团结,精诚协作,形成强大的团队合作力量。同时,团结一切社会力量支持志愿者服工作,广大群众自觉勇跃参加到镇志愿服务工作中来。

二、围绕社会热点,开展志愿服务。

一是今年汛期以来,地质灾害频发多发,出现3次山体滑坡引起的道路交通中断问题。我镇志愿者密切关注险情动态,组织人员转移,做好应急物资准备。积极到群众家中开展60次防灾救灾宣传工作。有效避免了出现汛期期间出现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二是针对近期关于餐饮浪费指示要求。镇积极开展此次志愿服务宣传活动。首先是从党委政府食堂开展宣传工作,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浪费,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其次是组织志愿者进入学校宣传节约习惯。在校宣传3次,让同学们从小养成节约好习惯。杜绝浪费行为。三是结合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发挥志愿者力量,开展党的各项思想主张在社会的宣传工作。为推进“一地三级、全域生态”和“五个”凝聚力量,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四是长期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宣传防灭火工作的重要性,让群众认识到火灾带来的灾难的严重后果。对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积极广泛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镇积极开展宣传志愿服务工作,深入挖掘志愿者服务的经验和典型,通过微信朋友圈、公众号,横幅10条,乡政府LED宣传屏等融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报道。营造有利于志愿服务的浓厚舆论氛围,引导人们支持志愿者服务工作。

第2篇:志愿者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推动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

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以及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议、“十一五”规划中关于志愿服务的重要论述,深入研究社会志愿服务体系的深刻内涵、主要内容和运行机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正确把握中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方向。认真总结志愿服务发展的主要经验和重要启示,摸清志愿服务事业的现状,找准志愿服务进一步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研究如何利用志愿服务的独特优势发挥共青团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作用;结合志愿服务组织、队伍、项目、机制四大建设和扶贫开发、社区建设、环境保护、大型活动、应急救援、海外服务六大工作领域,认真研究带有全局性、战略性、方向性的问题,制订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工作规划》。

二、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大力加强志愿服务各项基本建设,不断推动青年志愿者行动事业化、 社会化发展

建设科学高效的志愿服务宣传动员机制。凸显志愿精神在志愿服务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基础地位,把弘扬志愿精神、普及志愿服务理念的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长抓不懈,全力推进。要进一步挖掘志愿精神、志愿服务理念的内涵,用志愿服务的核心理念感召青年和社会公众投身志愿服务事业。坚持“重在策划、重在基层、打提前量、打主动仗”的基本思路,通过权威信息、宣传品牌项目、树立优秀典型、介绍立法进展,广泛普及志愿服务理念,体现青年志愿者行动在中国志愿服务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和示范作用。着重宣传基层的生动实践,做好重点项目的制度规范和成功经验的宣传推广。重点做好志愿服务立法和政策保障措施及志愿者权益维护的宣传,引导全社会尊重和保障志愿者权益。创新宣传方式,丰富宣传手段,拓宽宣传渠道,了解媒体需求,探索与媒体的长效合作机制。积极培育志愿文化,强化品牌形象,规范志愿者ci设计,统一注册程序、宣誓仪式,创作、推广志愿者主题的文艺作品。充分发挥中国志愿服务信息资料研究中心的作用,做好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的采集、整理、分析、工作。开展第七届中国十大杰出志愿者等奖项评选表彰活动;举办论坛、纪念晚会等中国志愿服务十五年重点活动。

着力构建志愿服务的便利化参与机制。以推行志愿者注册制度为核心,在注册和服务、接受服务和提供服务“两个便利化”上下功夫,活跃志愿服务基层组织,加强基层组织能力建设。创新志愿者注册工作手段,采取网络注册、12355青少年信息平台注册、活动和项目注册、服务站点注册等多种方式,为社会公众提供便捷有效的注册渠道。今年,全国经过规范注册的志愿者争取达到2800万名。创新注册志愿者管理和开展服务工作思路,以推行《社区志愿服务团队管理办法(试行)》为切入点,建设以注册志愿者为主、管理型志愿者为核心的高素质、多层次、相对稳定的社区志愿者队伍,发挥管理型志愿者和骨干志愿者的核心作用,围绕他们形成规范的志愿服务团队,承担注册志愿者日常管理和岗位开发、开展服务等工作,实现社区志愿服务的小型化、经常化和便利化。注重发挥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打造志愿者注册与管理、志愿服务岗位信息与对接、志愿者交流与互动、志愿者工作展示与合作的有效平台。适时开通和推广使用中国志愿者网“志愿者网上注册管理信息系统”、“志愿服务岗位信息系统”和“志愿者工作电子政务平台”。丰富社区志愿服务站建站形式,拓展社区志愿服务站的功能,探索依托服务站建立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大力发展社区志愿服务伙伴和法人志愿者,依托敬老院、福利院、图书馆等公益机构,推行服务基地认证和挂牌制度,探索在服务基地建立志愿者招募点、注册点和志愿者服务队。

建立健全志愿服务专门工作机构和领导协调机制。以事业化发展为导向,学习借鉴已经建立志愿服务专门工作机构或领导协调机制地区的经验和模式,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支持,建立志愿者工作部门;通过申请增加事业编制的方式成立全额拨款或部分拨款或自筹自支的志愿服务指导中心等多种形式,在共青团组织建立志愿服务专门工作机构。今年,省级团委争取普遍建立志愿服务专门工作机构;积极推动地级以上城市团委组织建立志愿服务专门工作机构。积极争取当地党政有关部门的支持,采取多种形式成立志愿服务领导协调机构,办事机构设在团组织。

探索建立联系和吸纳社会志愿服务组织、促进基层活跃的合作机制。通过大力加强团属志愿者协会建设,建立健全协会专门工作机构、强化协会理事会建设、吸纳协会个人会员、完善协会组织网络等多种途径,积极推动各级志愿者协会的社会化建设,充分发挥协会在联系、吸纳、整合各类社会资源上的作用。加强协会与各类社会志愿者组织、国际志愿者组织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吸纳运行规范的民间志愿者组织、公益类青年自组织等加入协会。按照有关社团管理规定,积极探索在不同行业、系统、单位以及街道社区建立协会分支机构,引导社会资源向基层志愿服务组织倾斜,着力促进基层志愿者组织的发育和壮大,增强基层组织的活力。

推动建立稳定有效的志愿服务投入机制。积极推广“政府购买服务”理念,推动设立“政府资助专项基金”,推进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社会募集为主要来源、志愿者组织所在行业为依托、商业性途径筹集为主要形式的志愿服务投入机制。总结推广已经建立的“志愿服务基金会”的经验和模式,整合各类社会资源,争取党政支持,在更大范围内建立志愿服务基金会。与保险公司等合作,探索开发专门的志愿服务险种。

大力推动志愿服务立法工作。认真总结志愿服务已经立法的13个省(区、市)和8个城市的立法实践并进行推广。积极推动具备条件、未立法的地区的志愿服务立法进程。做好志愿服务全国立法筹备和推进工作,组织青年志愿服务立法研讨会和课题研究,积极争取全国人大有关部门和国务院法制办支持,开展青年志愿服务立法调研,提出立法建议报告,推动列入立法规划。

三、抓好重点工作、深化重点项目,动员广大志愿者在成功举办奥运会、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生力军作用

扎实推进北京奥运会志愿者相关工作,开展好“志愿中国•人文奥运”主题活动。按照北京奥组委、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协调小组的相关要求,继续抓好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京外省(区、市)赛会志愿者招募工作,安全稳妥、保质保量地完成招募任务;加强培训工作和“省校馆”对接工作,着力提高赛会志愿者的赛时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积极推进志愿者团队建设,加强与主责高校和场馆岗位的衔接。高度重视赛会期间志愿者的管理服务工作,明确责任,加强督导,确保安全。发挥共青团组织优势,做好北京奥运会奥林匹克青年营各省(区、市)营员选拔工作和“奥运圆梦之旅”京外省(区、市)青少年代表推荐工作。深化“志愿中国•人文奥运”主题活动,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传递微笑,服务奥运”志愿者行动,广泛宣传奥运和志愿服务理念,积极引导广大青年和社会公众以志愿服务的方式参与“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为成功举办奥运会营造良好氛围,并以此为契机推动志愿服务事业不断发展。

第3篇:志愿者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我的主要工作是比赛前后在休息室里为运动员服务:赛后在场外等待,将运动员和啦啦操队员引领至休息室,准备好饮用水和桌椅,提供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比赛过程中在休息室等候,为运动员们看管衣物用品等。另外,在比赛的第二、三天,每场比赛结束后,我会到裁判员处领取成绩报告单,到竞赛处复印,再将复印稿送至新闻宣传处。

工作的内容虽简单,却也让我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1、要熟悉工作环境。场馆各办公室的位置及排球比赛的相关事宜要熟记于心,这是志愿者必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做好工作进而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

2、明确作为一个志愿者的职责。志愿者的工作是做好力所能及的事,碰到突发事件以及职责之外的事情需要及时向工作处反映,不可以袖手旁观,更不能自作主张。(事件:7月9日,比赛的第二天中午,第二休息室门坏了,我小组成员立即报告给竞赛处办公室使之得到及时处理,没有影响到运动员的休息。)

3、明确工作和休息时间。不迟到、不早退、不擅自离岗,严格按照工作安排和工作规范完成任务,防止因工作疏漏发生事故,确保比赛顺利进行。

4、既注重各个工作环节,又顾及整体,使整体运行流畅。(例如,捡球员捡球,首先需要保证自己的传球准确到位,然后要使得6个人之间配合协调,最终要达到传递有节奏地进行。)

5、不可蛮干。许多工作远不是只要出力就会做好,还得动脑子。(例如,擦地是个苦力活,看上去不需要什么训练,但真正做起来,还是有很多技巧。三个人需步调一致,用力要适中,转动过程要协调,速度要有保证……反复练习,将技巧熟练运用才能达到最后三个板擦一条直线,动作敏捷。)

同时,我还发现了几点不足,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予以弥补:

1、没有始终微笑服务、尽最大可能发挥自己的作用。由于之前的工作中没有注意到“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树立全运志愿者形象”的重要性,没有始终保持“微笑服务”;也因为自己对志愿者工作认识的不够到位,没有在完成当前工作后积极主动地请求新的任务。

2、宣传工作做得不充分。没能积极地在工作之余总结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向志愿者工作部反映本处(室)的工作情况以及工作感受,不利于志愿者工作部组织和开展宣传活动。

针对以上的经验和不足,在此为自己的暑期进行了一些计划,希望会有助于今后志愿工作的进行。

1、暑假期间进一步丰富自己的全运知识,加深对志愿工作、对章丘历史文化的了解,使自己能够在全运会正式比赛之前成为一名合格的志愿者。

第4篇:志愿者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2009—2010年青年志愿者服务总队在队长车莹莹的带领下,全体志愿者经过努力,做了如下工作:

1、图书馆搬迁活动顺利完成:

众所周知,图书馆是我们部门的活动基地之一。今年正逢图书馆进行搬迁,在全体队员的一直努力下,图书馆搬迁工作顺利完成,先后分三次共搬迁图书40余万册,志愿服务500余人次,累计志愿服务时间超过1500小时。其间涌现出大批优秀志愿者,最终圆满完成了搬迁任务,获得了图书馆老师的好评。

2、图书馆常规活动有声有色的进行:

①每周一晚上帮助老师整理图书,每次大约10人左右,志愿服务约1个半小时,志愿者们认真细心,很好的帮助老师完成了工作。

②上一年除了每周一到图书馆帮助老师整理图书,我们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帮助老师修补图书,累计修补图书100余本,很好的帮助老师分担了任务。

3、参与兴隆乡支教与义务家教工作

上学期我们部员参与了兴隆乡的支教工作和义务家教工作,部分同学坚持了很长一段时间,很好的帮助和知道了当地同学完成学习任务,诠释了志愿者“奉献友爱 互助 进步”的真谛。

4、组织公益类社团运动会。将我校七个公益类社团(爱心社,诚信志愿者,感恩手语社,绿源环保协会,擘人俱乐部,sife,素拓协作社)组织起来,在硬地操场举行了公益类社团趣味运动会。通过此次活动,增近了各个公益类社团之间的感情,有利于他们更好的合作和交流,发挥出了志愿者服务总队作为“总队”的职能。

5、图书馆问卷调查暨捐书活动。针对图书馆存在的问题和新馆即将开馆这一契机,我们举办了图书馆问卷调查和捐书活动,搜集同学们对图书馆的建议,帮助同学们处理了一部分旧书,打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上一年的活动大体就是这些,可以说,上一年我们志愿者服务总队的活动在有声有色的进行着。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不足。

首先就是活动的范围不够广,内容不够丰富。活动内容比较局限,大多数活动总与图书馆有关,除此之外我们做的志愿者搞活动不够多。

其次就是做活动的时候过于低调,除了图书馆活动外,一部分活动宣传力度不足,还有一部分活动只在部内进行,导致做活动之后影响力不大,以致于好多同学不知道学校还存在这样一个志愿服务部门。

二、本学期工作计划

1、办好常规活动,逐渐将常规活动大众化,使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扩大在同学们之间的影响力。

以前我们的图书馆活动总是有我们自己的同学来做,或者和爱心社一起做,但是长久以来造成了一种问题,就是很多志愿者长期做此活动,最后就没有了热情,以致于到后学期活动规模愈来愈小,不利于活动的长久开展。

所以,我认为,只有通过加强宣传,招募更多的志愿者,才能将此项活动长久的坚持下去,每次活动之前在学校里刷海报通知,志愿者报名,然后参与活动。类似的活动方式除了图书馆活动,还可以运用的走访敬老院,特殊教育学校的活动中,这样能够保证志愿者们长期都有一种热情。使志愿服务工作更高效的开展。

2、多多搜集志愿服务信息,寻找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

通俗地说也就是加强外联,从互联网上搜集一些运动比赛,会展,社会公益活动等需要志愿者参与的活动,这些活动丰富多彩,能够引起同学们的兴趣,而且活动规格比较高,能很好的提升志愿者的整体素质和见闻,并且有利于我们积累经验,今后做更多的服务活动。

目前,我们已经和西安市曲江国际会展中心取得了联系,他们会定期举办会展,我们今后可以在会展中心举办的会展中做志愿者,我们会留意网络上有关会展的新闻,提前跟他们商量合作事宜。

 

3、加强与本校公益类社团联系,与他们合作进行志愿服务活动。并发挥我们志愿者服务总队的职能,尽可能的帮助各个志愿服务类社团举办活动,加强社团之间的合作和联系,并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活动,指导和帮助他们活动开展。

 

加强合作方面,如与爱心社一起进行志愿家教,兴隆乡支教,图书馆活动等,一来能够加强交流合作,二来也能通过注入新鲜血液,把此类志愿者工作进行下去。

目前,按照刚刚划分的结果,我校公益服务类社团共有7个(包括爱心社、感恩手语社、诚信志愿者、古文化协会、茜靛女生社、辛德瑞拉成长社、hands等)。

这些社团的活动绝大多数以对外为主,在学校外面做志愿服务活动,加之活动总是在社团内部进行,所以导致一部分活动影响力不大,部分社团无法提高自己的社团声望,无法吸收更多的社员,无法参加更多的活动,甚至面临被注销的危险。

面对这些问题,我认为,作为社联的一个部门,我们可以尽最大的努力帮助社团完善自己。

首先,我们志愿者服务总队可以向各个公益类社团派一名常驻志愿者,在他们做活动的是或共同参与,帮助他们做活动,并为他们打分,弥补活动部无法在校外打分的不足,这样更有利于实现社团评比的公平。派驻志愿者作为联络人员,也能加强各个社团之间的交流。

其次,我们作为一个有丰富经验的志愿服务组织,更容易找到更多的志愿服务活动。通过上网搜集信息,以及通过我们与其他学校志愿者服务总队的交流,我们能够找到很多志愿者活动。包括与西安公益联盟、西安义工联盟联系。我们将这些志愿服务活动与几个公益服务类社团共同来做,有利于丰富他们的活动内容。此项工作最好要有交流部的帮助,和几个社团共同完成。此外,我建议将上级(团委)分配下来的志愿服务活动活动由志愿者服务总队统一调配给社团去做,避免长期将一部分活动交给一个社团去做,导致部分社团无事可做而部分社团整日很忙的情况。而是一个活动交给几个社团去做,共同完成。共2页,当前第1页1

再次,我们要定期举办趣味运动会和一些经验交流会。上一年,我们总队举办了一次公益类社团趣味运动会,通过这个活动,加强了各个公益类社团的联系和交流。这个活动我们还有坚持做下去。还有就是举办经验交流会,定期几个社团主席在一起交流一下工作经验和近期的活动。

还有,我们志愿者服务总队要发挥出全校志愿者服务工作领导者的效能,定期将各个社团的近期活动制作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志愿者工作简报”,公布一下近期主要的志愿活动,是同学们了解这些活动,从一定程度上提升这些社团影响力。

总之,我们作为社联的一个部门,作为西电志愿服务的领导者,要发挥自己的能力和实力,帮助这些志愿服务类社团,服务于这些社团,丰富他们的活动,加强他们的交流,使我校志愿服务工作呈现新气象。

 

4、加强与其他学校志愿者服务总队的交流。

同行之间定期见面,相互交流一下经验,并且可以相互合作,共同参与。

目前,我们和西安交通大学,长安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等学校的青年志愿者服务总队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定期相互交流经验,共同进步。

5、加强与其他西安市的公益组织的合作。此处工作目前我们只是空白,我们将回去尝试着进行努力,目前可以联系西安公益联盟和西安义工联盟,其实最终我们是想通过他们找到更多的志愿服务资源,是咱们同学参与到其中。

6、完善宣传制度,提高影响力。

   首先,做志愿活动前要张贴海报宣传,介绍活动。活动后(特别是有特色的大型活动后),要进行总结备案,每次活动都要保留照片和其他的电子版资料。

   其次,定期制作“志愿者工作简报”,通告近期我们所做的工作和近期全国各地的重要志愿者服务工作成就,提高志愿者服务总队在同学眼前出现的频率,提升影响力。

再次,通过网络传媒扩大影响。现在我们有公共的志愿者校内,名为“西电志愿者”,下一步,我们将要建立志愿者博客,将我们的活动资料公布到网上。这样有利于备案和交流。

第5篇:志愿者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志愿者代表、媒体人士、爱心企业和NPO组织代表共160余人参加论坛积极献言,围绕“志愿服务组织的合理架构(常态与应急状态)”、“志愿服务立法研究”、“灾后重建中志愿服务项目规划”、“爱心企业参与灾后重建志愿服务的有效模式”和“灾后重建志愿服务经验分享”等5个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其中,“全球之声”时事评论员毕研韬教授、香港理工大学陈锦棠教授、可可西里管理局才嘎局长、《国家历史》杂志刘红燕副主编、西南财经大学韦克难教授、瑞莱克思教育培训中心王洁琼咨询师等专家学者分别发表精彩演讲。他们观点独特、见解深刻的演说激起了在场嘉宾的强烈共鸣,赢得现场阵阵掌声。来自宝马、安利和卫通等爱心企业代表除了介绍企业在参与抗震救灾志愿服务工作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外,还就爱心企业如何更有效地参与灾后重建志愿服务进行了探讨。同时,来自法律界的专家以“完善立法,为建立志愿者服务长效机制提供保障”为题,阐述了当前形势下志愿服务立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分论坛上,NPO组织代表、圣爱基金会负责人发表倡议,号召全体志愿服务组织继续关爱四川,情牵四川,践行志愿精神,为四川灾后重建作出积极贡献。

抗震救灾志愿服务基本情况

“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在四川省委、省政府和团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四川各级团组织把抗震救灾作为最紧迫的任务,经省抗震救灾指挥部直接授权,负责组织抗震救灾志愿服务工作,在省、市、县三级迅速建立了志愿服务指挥中心,及时志愿者招募公告,构建立体化、多层次的志愿服务体系,按照灾区需求,及时派遣志愿者队伍参与抗震救灾。在抗震救灾的关键时刻,各级团组织充分发挥社会动员优势,有力有序有效组织志愿者深入开展抗震救灾志愿服务,在抢险救援、医疗救治、卫生防疫、心理抚慰、物资转运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那段与生命争分夺秒的日子,志愿者们乘火车、赶飞机、白驾车、搭顺路车,从四面八方赶来;

在团省委机关、成都、德阳、绵阳、广元、雅安、阿坝等地的志愿者招募中心,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排起长龙;

在通往灾区的高速路上,绿色的军车,白色的120救护车,贴有心手标志、挂有爱心横幅的各式志愿者车辆川流不息,一场全国人民齐心参与的抗震救灾的大决战场面令人振奋…

据不完全统计,共累计接受志愿者报名118万余人,有组织派遣志愿者18万余人,开展志愿服务达到178万余人次。派出的志愿者队伍中包括9.34万余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其中有4万余名大学生志愿者积极协助党委政府,将灾区群众帮扶和心理调适工作结合起来,开展了群众思想工作。在那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以爱心换取希望,用生命换取生命的大救援中,志愿者成为抗震救灾的一支重要力量,涌现出众多先进团队和个人: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绵竹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全国抗震救灾模范陈岩、蒙祖海、尹春龙。抗震救灾志愿服务工作得到了各级党政的充分肯定,得到了广大青年的广泛认同,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当抗震救灾志愿从抢险救援阶段转入恢复重建阶段后,抗震救灾志愿服务也迅速调整状态,从应急转入常态。我们及时从志愿者队伍、组织、资金、阵地等方面入手,夯实志愿服务基础,强化服务保障,构建志愿服务长效接力机制,深入持久有效开展志愿服务。

一是积极构建四川省应急志愿服务体系。联合省应急办等14家职能部门制发了《关于加强四川省应急志愿服务工作的意见》,成立了四川省应急志愿服务工作领导小组,构建应急志愿服务体系并纳入省政府应急处理运行体系。在紧急状态下为政府处置公共应急事件提供后备和补充力量。10月上旬,我们迅速组建省应急志愿服务总队,并赴茂县等重灾县执行应急志愿服务任务。市、县两级应急志愿服务队的组建工作相继启动。

二是努力构建志愿服务综合保障体系。加强与社会各界合作,加大与民间社团、公益组织交流力度,透过基金支持、社会捐助、政府出资购买服务等方式为志愿服务提供经费保障。成立了“卓卓志愿者公益基金”,首批争取社会资金150万元。

三是派遣骨干志愿者队伍继续深入灾区一线支援抗震救灾。紧急抽调非灾地区西部计划志愿者参加抗震救灾基层工作队驰援重灾县(市、区)团委:紧急增招并向全省灾区增派了1000名西部计划抗震救灾专项志愿者,有效充实了抗震救灾志愿者队伍的力量。

四是着力建设巩固志愿服务阵地。我们已在全省重灾县(市、区)建设各级各类志愿服务站300余个,未来三年将在全省建成1000个“志愿者服务站”,有效拓展志愿服务站工作领域和项目。

五是有效推动志愿服务立法进程。在省人大的重视和支持下,将《四川省志愿服务条例》纳入2009年立法调研计划,争取依法合理界定志愿服务内容、范围,明确志愿者及组织内涵、权利、义务和相应法律责任。抗震救灾志愿服务的几点启示

在抗震救灾志愿服务的六个月里,我们面临了少有的遭遇和处境,经历了少有的困难和考验,承担了少有的压力和责任,受到了少有的关注和关切,赢得了少有的掌声和赞许,收获了少有的坚强和振奋。总结回顾起来,有几点启示值得我们思考和珍视。

(一)党政重视支持是开展抗震救灾志愿服务工作的巨大动力。在抗震救灾志愿服务工作中,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看望慰问志愿者,总理亲自向团省委下达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群众工作和心理调适工作的重要任务。省委书记刘奇葆对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提出了明确指示。省长蒋巨峰就抗震救灾志愿服务作具体要求。省抗震救灾指挥部授权团省委统筹志愿服务工作,中央和省委单独下达志愿者表彰名额,充分反映了党政对团组织和志愿者的信任和关心。

(二)应急快速动员是开展抗震救灾志愿服务工作的有效方式。从第一时间应急快速反应到形成合力,从志愿者有力有效组织到抗震救灾志愿服务队有序派遣并成为抗震救灾的重要力量,从志愿者队伍在关键时刻迎难而上,不畏艰险,冲锋在前,到广大志愿者以超常的坚定坚强坚韧,与灾区群众同生死共患难,尽己所能,无私奉献。志愿者充分体现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展示了高尚的情怀。我们的社会组织动员能力得到了锻炼、经受了考验。

(三)有效整合资源是开展抗震救灾志愿服务工作的重要方法。面对灾区群众特别是灾区青少年的迫切需求,我们以项目化运作方式,以志愿服务形式吸纳、凝聚了一大批社会团体、青年组织、企业协会、QQ群、车友会等民间组织,联系了宋庆龄基金会、国际美慈组织、李家杰珍惜生命基金、日本长腿叔叔育英会等国际国内知名组织 参与志愿服务工作,整合了大量的社会资源,有效拓展了志愿服务的工作领域。

(四)完善组织体系是开展抗震救灾志愿服务工作的根本保证。依托全省团组织、志愿者协会等组织网络,我们迅速成立了省、市、县三级抗震救灾志愿者指挥中心,构建了立体化、多层次的志愿服务体系,建立了志愿服务工作站、志愿服务联合办公室等,形成了抗震救灾志愿服务工作制度,建立了志愿者数据库,针对性开发了志愿服务项目,准确对接服务与需求,积极统筹协调,有效组织引导志愿者,形成了志愿服务的合力。

灾后重建志愿服务面临的新形势

当前,全省的抗震救灾工作已全面转入灾后重建阶段。灾后恢复重建阶段的任务更加艰巨,影响更加深远,责任更加重大。不久前,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明确了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尊重自然、科学布局,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创新机制、协作共建,安全第一、保证质量,厉行节约、保护耕地,传承文化、保护生态和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的重建基本原则,用三年左右时间完成恢复重建的主要任务,基本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达到或超过灾前水平,努力建设安居乐业、生态文明、安全和谐的新家园,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同时,省委九届五次、六次全会客观分析了当前全省面临的形势,科学提出了灾后恢复重建三年基本恢复、五年发展振兴、十年全面小康的总体目标和建设人民安居乐业、城乡共同繁荣、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家园的总体要求,明确了用好“两个机遇”(即灾后恢复重建和扩大内需的机遇),围绕“两个加快”(即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和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强化“三个全面推动”(即全面推动灾后恢复重建、全面推动“八项民生工程”、全面推动“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建设)的发展规划。这给志愿服务事业的深入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和难得的发展机遇。

面对新形势,如何推动灾后重建志愿服务的深入持久有效开展,有几个问题是我们当前必须要思考和解决的。一是如何广泛发动社会各界深入持久参与灾后重建志愿服务。从当前实际来看,灾后重建志愿服务还存在参与组织规模较小,参与人数有限、参与主体较单一、志愿服务管理不够规范等具体问题,有待我们广泛普及志愿理念,大力弘扬志愿精神,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深入持久参与灾后重建。二是如何全过程参与灾后重建志愿服务。灾后重建中,志愿服务不能仅仅在几个月里集中爆发,应该是一场考验意志的“志愿长跑”。灾难考验了我们的应急机制,灾后重建工作要求我们从应急状态下的志愿服务行动向常态下的志愿服务行为转变,全方位、全过程参与到心理抚慰、农房重建、医疗卫生、困难帮扶、就业创业等生产生活多个领域。三是如何构建灾后重建志愿服务体系。灾后重建中,如果缺乏统筹协调的工作体系,志愿服务有限的资源将难以发挥最大效用。有必要尽快建立统一完备的组织管理体系,协调整合志愿服务资源,应对多样化的志愿服务需求,搭建志愿服务平台,提供高效到位的志愿服务。四是如何实现灾后重建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结合当前志愿服务发展实际,立足灾区重建实际需求,着眼长远建立健全志愿服务管理、服务、保障、激励等长效机制,将对深化志愿服务行动,促进志愿服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和强大的动力。

灾后重建志愿服务的几点构想

灾后重建,是一项长期任务。

(一)进一步完善志愿服务体系。重点做好灾后重建志愿服务总体规划,健全完善省、市、县三级志愿服务体系。一是在现有志愿服务组织的基础上,加强各级志愿者协会特别是县(市)级协会的建设,形成自上而下、层次完备、相互协调的省、市、县三级志愿服务协会体系,不断增强协会的自主发展能力。二是做好志愿服务站建设,加强组织体系网络建设;建立志愿服务站社会化运行模式,按照志愿服务站建设规划,整合各种资源,大力推进城市社区、街道和农村特别是灾区安置点志愿服务站的建设,不断延伸服务范围,拓展志愿服务领域,扩大社会覆盖面和影响力:三是加强与民间社团、NG0组织等公益组织的联系、交流与合作,引导、支持他们积极参与灾后重建志愿服务,建立开放合作的灾后重建志愿服务组织体系。

(二)进一步拓展志愿服务项目。“项目化管理、社会化运作”是多年探索形成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灾后重建中,我们将紧紧围绕受灾群众最直接、最紧迫、最现实的需求和灾后重建各个方面,广泛实施心理抚慰、规划建设、医疗卫生、助孤助残、结对帮扶、义务支教等志愿服务项目。专门成立的灾后重建志愿服务项目运营办公室,将就灾后重建志愿服务项目的规划、开发与实施,逐步拓展服务领域,建成长期项目与短期项目结合、全省项目与地方项目互动、重点项目与一般项目共同发展的志愿服务架构。

(三)进一步培育志愿服务骨干队伍。结合不同群体的特点和专长,我们将大力培育志愿服务骨干队伍,重点在组织专业化志愿服务方面下功夫,大力引进专业志愿者,着力培育本地志愿者,努力实现“专业志愿者本土化,本土志愿者专业化”。一是进一步加大西部计划志愿者培训、管理力度,以西部计划志愿者为主体,以大学生志愿者、社区志愿者为补充,培育人员相对稳定、专业化水平较高、服务能力较强、结构合理的志愿者骨干队伍。二是继续做好全省应急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工作,强化志愿服务理念和服务技能的培训,提高志愿者队伍的服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一批反应迅速、机动性高、突击力强、服务专业的应急志愿者,实现志愿服务的专业化、有序性。

第6篇:志愿者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关键词:重大突发事件 应急救援志愿者 激励需求因素 实证研究

一、引言

随着全球气候恶化,地球生态环境日益脆弱,日本海啸、汶川地震、南方雪灾等重大突发事件尤其是突发自然灾害愈加频繁。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中,非政府组织尤其是志愿者组织的作用显得愈加重要。但由于我国志愿者组织对志愿者管理不当尤其是激励失调,造成志愿者的志愿工作积极性不高,在很大程度上也妨碍了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而要对志愿者进行有效的激励,必须追本溯源识别应急救援志愿者的激励需求,从而建立一套科学、可行、有效的激励机制。志愿者是指其时间、精力、技能、经验奉献给组织或团体,而不期待任何物质性回报的公民。因此,志愿者具有自愿提供服务、没有经济报酬的特征,即包括以下两方面内涵:其行为既包含不受任何强制的自愿行为,同时也包含政府组织的参与行为;为培训志愿者所投入的资金以及必要的费用少于志愿者所创造的经济价值。美国管理学家斯蒂芬・罗宾斯(1997)认为激励是“通过高水平的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意愿,而这种努力以能够满足个体的某些需要为条件,激励是个体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哈罗德・孔茨(1988)认为:“激励是应用于动力、愿望、需要、祝愿以及类似力量的整个类别。”殷小川和田惠芬(2006)认为志愿者的参与动机包括:成就需要动机,社会归属动机,权力需要动机,自我成长动机,社会交往动机。彭秀清(2010)认为,志愿者的需求包括奉献、自我实现、求知、社交、归属五个方面。对志愿者激励问题的研究。彭秀清(2010)认为,我国非营利组织激励缺失主要是由于政府干预多,经费筹集困难,志愿者管理体制不顺,公民志愿意识淡薄,缺乏专业化的管理人员等,从而从非营利组织内外部激励和自我激励角度构建了非营利组织志愿者激励机制。张燕红(2009)从建立组织共同目标和愿望角度,提出了志愿者教育培训制度、社会荣誉制度、社会回报制度、政府支持以及完善法制环境等非营利组织志愿者激励建议。张向群(2007)从心理需求角度对志愿者的激励进行了量化分析,并利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了不同心理需求志愿者的效用函数,并结合志愿者激励方法和手段的指标体系,分析和探讨了志愿者效用最大化的激励方法。以上研究都是从非营利组织志愿者的角度进行一般性的总结与研究,而较少涉及某一类志愿者,如应急救援志愿者。基于此,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应急救援志愿者的激励管理进行实证研究。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本文总结了志愿者18项激励需求因素:人身安全保障、公平奖励机制、工作绩效评估、媒体关注宣传、法律法规权利、工作认可尊重、单位领导肯定、才能知识发挥、亲朋好友支持、精神荣誉获得、职业生涯发展、知识技能培训、自身潜能挖掘、结交社会朋友、为考研考公务员提供优势、获得经验阅历、增长知识才干、获得物资奖励。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应急救援志愿者的激励需求因素包括生理安全需要、社会尊重需要、自我成长需要三个维度

H2:应急救援志愿者最偏好人身安全保障、自身潜能挖掘、绩效评价反馈和工作成绩认可激励需求因素

H3:不同工作职务的志愿者对不同激励需求因素变量存在显著性偏好差异

(二)问卷设计与调查方法 ⑴问卷设计。笔者在问卷设计过程中,做了大量的文献查阅工作,借鉴了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在武汉地区的高校内,对有志愿经验的志愿者进行了小样本的预调查和访谈,获得了修改建议。在此基础上对问卷进行了修正和完善,最终形成了正式调查问卷。问卷内容由二部分构成:第一部分,被调查者的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工作职务四个变量;第二部分,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志愿者激励需求因素指标体系,变量由原来的18个修正为11个,划分为生理安全需要,社会尊重需要,自我成长需要四个维度。具体情况见(表1)。⑵调查对象与方法。在正式调查问卷的基础上,我们选取了武汉武昌、江汉、汉阳、青山四个城区有应急救援志愿经历的志愿者为调查对象,采用电子邮件和现场调查的方式,用李克特五点法调查了志愿者对不同激励需求因素的偏好。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86份,回收248份,其中有效问卷204份,有效回收率为82.26%。在被调查对象中,男性志愿者占57.8%,女性志愿者占42.2%;年龄在18-24岁之间的占48.5%,25-35岁之间的占27.5%,36-35岁之间的占16.7%,46岁及以上的占7.4%;文化程度在高中及以下的占3.4%,专科学历的占15.7%,本科学历的占40.2%,硕士学历的占31.4%,博士及以上的占9.3%;大专院校学生占40.7%,教师占3.9%,医生占11.8%,心理咨询师占2.9%,企业员工占17.6%,公务员占21.6%,其他占1.5%。

(三)研究方法 本文首先运用均值分析来描述应急救援志愿者对11个激励需求因素的偏好差异,然后用子总体均值分析描述了不同工作职务的志愿者对11个激励需求因素的偏好差异。问卷的信度是考查问卷测量的可靠性,是指测量所得结果的内部一致性程度。本研究采用Cronbach的一致性系数(a系数)来分析信度。综合学者们的观点一般认为Cronbach a系数越接近1越好,0.7 以上可以接受。效度分析反映的是测量结果和真实情况的吻合程度。效度分为内容效度、准则效度和结构效度。本研究采用结构效度,它是指测量结果体现出来的某种结构与测量值之间的对应程度。本研究采用因子分析来检验量表的结构效度。本文对激励需求因素量表的11个变量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因子分析。

三、实证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本文运用均值分析来描述应急救援志愿者的11个激励需求因素的偏好差异,然后用子总体均值分析描述了不同工作职务的志愿者对11项激励需求因素的偏好差异。(1)均值分析。应急救援志愿者对11项激励需求因素的偏好差异,结果如(表2)所示。通过(表2)可得,应急救援志愿者的激励需求因素偏好排在第一位的是人身安全保障(均值最高4.43),其余依次是用知识挖潜能(均值4.07),绩效评价认可(均值4.06),工作成绩认可(均值3.97),提技能增阅历(均值3.94),亲朋好友赞赏(均值3.84),媒体宣传关注(均值3.82),获得精神荣誉(均值3.57),结交社会朋友(均值3.32),衣食住行保障(均值3.18),物质资源保障(均值2.80)。这说明志愿者在激励需求因素的偏好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由于应急救援工作存在诸多危险,因此志愿者第一考虑的是人身安全保障,而且由于参加工作的志愿者对物质资源的需求并不强烈,从而影响整体激励需求因素排序,因此排在最后一位。(2)不同工作职务的需求均值分析。本研究以“工作职务”这一统计变量为分类基础,对不同工作职务志愿者的激励需求因素进行了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由(表3)可得,应急救援志愿者对11相激励需求因素的评分基本上都处于2.5以上,大部分都在3.5以上。由于量表采用的是1-5分顺序表,这说明11项激励需求因素对志愿者有重要的激励作用,能够有效提高志愿者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比较研究发现,对学生志愿者来说,得分较高的是人身安全保障(均值4.98),衣食住行保障(均值4.48),获得精神荣誉(均值4.40),物质资源保障(均值4.28);对教师志愿者来说,得分较高的是绩效评价认可(均值4.88),用知识挖潜能(均值4.25),人身安全保障(均值4.00);对医生志愿者来说,得分较高的是绩效评价认可(均值4.66),用知识挖潜能(4.33),工作成绩认可(4.08);对心理咨询师志愿者来说,得分较高是工作成绩认可(4.50),用知识挖潜能(均值4.33),人身安全保障(4.33);对企业员工志愿者来说,得分较高的是绩效评价认可(4.25),用知识挖潜能(均值4.19),工作成绩认可(4.03);对公务员志愿者来说,得分较高的是用知识挖潜能(均值4.30),绩效评价认可(4.20),人身安全保障(4.00)。

(二)激励需求因素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对激励需求因素变量的信度分析Cronbach a系数为0.725,激励需求因素量表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对数据采用KMO(Kaiser-Meyer-Olkin)样本测度和巴特利特球体检验以验证样本数据做因子分析,一般认为 KMO 值0.9以上表示非常适合;0.8适合;0.7一般。问卷量表KMO值为0.904非常适合,显著性为0.000,表明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三)激励需求因素的主成分分析 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激励需求因素量表的11个项目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为11项激励需求因素被萃取为3大主成分,每个主成分涵盖了载荷大于0.5的不同因子变量(因子负荷不小于0.5就可以被萃取出来),而且这三大主成分的特征值都大于1,因此可以被保留下来,3大主成分累积解释了数据中65.47%的变异量,如(表4)所示。根据变量涵义,本研究将3大主成分分别命名为“生理安全需要”、“社会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主成分F1,生理安全需要,这一主成分包括人身安全保障、物质资源保障和衣食住行需要等3个激励需求因素项目,这3个项目对这一主成分的解释力都很强,因子载荷都在0.9以上;主成分F2,社会尊重需要,这一主成分包括结交社会朋友、获得精神荣誉、媒体宣传关注、亲朋好友赞赏以及工作成绩认可5个激励需求因素项目;主成分F3,自我成长需要,这一主成分包括用知识挖潜能,绩效评价认可,提技能增阅历3个激励需求因素项目。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在本文的第三部分,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用均值分析比较了应急救援志愿者对11项激励需求因素的偏好差异。由于应急救援固有的危险,志愿者一致偏好人身安全保障,自我实现的需求也很强烈。这也佐证了假设2。在子总体均值分析中,比较了不同工作职务的志愿者对11项激励需求因素的偏好程度,学生,教师,医生,心理咨询师,企业员工,公务员志愿者的激励需求因素均值分析表明,由于各自职务的不同,对每种激励需求因素的需求程度也存在差异,这佐证了假设3。在激励需求因素量表主成分分析中,11项激励需求因素被萃取为3大主成分,根据变量的涵义分别命名为生理安全需要,社会尊重需要,自我成长需要。这佐证了假设1。

(二)建议 本研究最直接的目的就是为应急救援志愿者的激励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应用建议。⑴灵活多样的激励方式。适当的物质激励,对志愿者的工作给予必要的津贴补助,报销活动相关的费用如车费、通信费以及提供基本食宿乃至最低的生活费用等;目标激励,将应急救援目标和个人目标统一起来,强调应急救援价值和使命感对志愿者的激励;工作激励,给志愿者分配与其基本情况相符合的工作能够让他们对工作产生一种乐趣,能够施展他们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工作丰富化和工作扩大化等手段,使志愿者保持对志愿活动的新鲜感;精神激励,领导去救援现场看望志愿者,加强了沟通和信任,也是对志愿者的尊重。⑵科学合理的社会保障。青年志愿者期望获得“人身安全保障”。如抢险救灾、环境保护、维护治安等,志愿者有时所面临的危险是极其严重的,不是个人能承担的,只能由国家和社会来分担,提供法定的社会保障。对一些从事特殊志愿服务的人员,应为其提供相应的社会保险,一旦志愿者的生命、健康、财产等受到损害后,能获得必要的补偿或赔偿,达到切实保障志愿者各项权益的目的。这需要政府不遗余力地推动制订各种政策,才能通过志愿者的激励制度化使活动可持续发展。⑶培育和弘扬志愿文化。在突发重大事件管理的过程中,要始终重视志愿文化的宣传工作,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利用媒体在信息传播上的优势做好志愿文化的宣传推广工作。一方面通过媒体对志愿文化的宣传,普及志愿理念,引起社会对志愿者参与的重视和关注,吸引更多人从事志愿活动;另一方面借助媒体力量监督志愿者活动,增加志愿组织的透明度,提升志愿组织的公信力,提高社会对志愿活动的认可度。汶川地震发生后,政府准确、及时、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聚焦了全民的关注,传达出对生命的关切,短时间内迅速营造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氛围,对整合社会资源和传递志愿服务起到了关键作用。⑷及时有效的评估反馈。志愿者绩效考评应从志愿者的德、勤、能、绩等方面入手,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科学考评志愿者的活动绩效,并及时反馈和肯定,从而推动志愿者行动的可持续发展。考评的结果不能由管理者擅自确定,也不能过分强调管理者在考评体系中的权重,而是由管理者和志愿者代表以合理的权重共同参与确定。在志愿服务活动完成后,志愿服务组织需要及时对志愿者的工作进行认可和鼓励。可以是口头表扬、奖励、发匾、颁证、纪念别针以及举行表彰宴会等形式的正式认可,也可以使志愿者加入到活动的决策和管理中,通过给予志愿者一定权利来建立相互信任关系,激励志愿者行为的持续性。⑸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学生志愿者占样本的57.8%,是志愿工作的主力军,他们对物质资源的需求较为强烈。政府应是应急救助志愿者开展服务的资金提供者和物质支持者。这方面内容包括:财政拨款和补贴;政府作为第三方为服务付费,促使志愿者组织提高服务能力以期获得第三方支付;除了增加直接拨款外,还可以采取减免税、允许志愿组织从事赢利活动、允许志愿组织直接向社会募捐等政策调整的方式来缓解志愿组织资金不足的问题;政府还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鼓励社会各界解囊支持志愿者的公益活动,从社会上积累资源;适当运用赞助资源,补充后勤保障。重大灾害事件发生后各慈善机构的鼎力支持,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志愿者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后勤保障。⑹职业生涯发展激励。志愿者不仅仅希望能够为灾区人民提供服务,而且希望不断掌握服务知识和技巧,提高服务水平,同时更希望通过服务学习使自己的个性和心理得到改变,能力得到发展,阅历得到增加。加强志愿服务知识和技巧的学习,在不可遇见的大灾难面前,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比较脆弱的,所以学习自我心理调试知识,加强应急救援演练的培训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培训可以有效的实现这一激励需求。将志愿者的服务与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紧密相连,对于表现优异、服务质量高的志愿者,可以在赛事结束后直接配置和选拔到相关的部门或单位。可以考虑把志愿者行动纳入学习和工作范围,建立参与志愿行动与就业优先推荐制度,使志愿服务获得社会的尊重和认可,从而能更好地推动志愿工作的开展。

*本文系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性事件应急救援志愿者平台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0114)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张燕红:《志愿精神与非营利组织志愿者激励方式探析》,《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第10期。

第7篇:志愿者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广泛普及“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理念,大力倡导“当好人、做好事、长好心、有好报”的价值取向,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使志愿服务活动真正融入时代生活、走进人们心灵、引领社会风尚、服务发展大局,使广大居民在参与活动中提升精神境界、培育高尚情操、增强社会责任。

二、活动主题青春雷锋行志愿暖人心

三、活动内容

(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开展党史教育志愿服务活动。

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以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为依托,通过集中宣讲、挨户探访等形式,用群众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的语言宣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发展历史等,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让群众了解党和政府一系列有温度、有力度、惠民生的好政策,了解我们党带领人民群众不懈奋斗的伟大历史,增强广大群众坚定跟党走的信心、决心。

(二)学习宣传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总结宣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行动成果,讲好志愿者战疫故事,继续抓好常态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

1.疫情发生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同心抗疫,打响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取得了抗击疫情的重大战略成果,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在这场抗疫斗争中,全区广大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积极参与到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中,成为疫情防控一线的有生力量,“志愿红”成为了守护人民群众健康的一道亮丽色彩。我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各文明实践站要学习宣传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总结宣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行动成果,讲好志愿者战疫故事,继续抓好宣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

2.要结合实际,因需而动,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开展。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复杂。我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结合实际,抓好组织动员,强化保障,做好疫情防控志愿者队伍建设和储备。要按照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和疫情防控工作需求,组织志愿者在做好疫情防护的基础上,安全有序参与到社区等医疗救护、防控排查、宣传动员、卡点值守、后勤保障、便民服务、心理疏导等防控疫情志愿服务活动中。要在抓好疫情防控志愿服务行动的基础上,根据地方实际和春运人流需求,有序推进志愿服务春运“暖冬行动”,并组织志愿者做好群众出行特别是外出务工群众的出行服务工作。

(三)多形式开展“生态美·志愿行”生态保护志愿服务活动,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1.集中开展巡河护河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推进“青清河”保护河湖志愿服务行动。以“青清河”保护河道志愿者为主,动员团员、青年、学生以巡死角垃圾、污水治理和市容市貌提升为着力点,带领志愿服者、广大青年和周边居民节水爱水,参与河道综合治理等保护志愿服务活动。

2.广泛开展植绿护绿志愿服务活动。以“3·12”植树节为重要节点,组织动员广大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积极开展植树造林活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实行林长制的工作部署,引导广大团员、青年、 志愿者担任山林志愿者监督员,推动植树绿树、巡山护山等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开展。

(四)因地制宜开展“和谐贵州三关爱”绿丝带学雷锋 志愿服务活动。

我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要健全留守儿童、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康复服务,在街道内集中开展“和谐贵州三关爱”绿丝带志愿服务行动。在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中,要大力建立家长制,为其提供学习辅导、经济帮扶、思想行为引导、法制安全教育等志愿服务。在关爱空巢老人活动中,积极开展智慧助老、生活照料、心理抚慰、应急救助、健康保健等服务,让他们感受到社会温暖;在关爱残疾人活动中,加强为其提供外出协助、事务代办、交友娱乐、就业引导等服务,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大家庭。

(五)以“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为主题,开展“送新风”志愿服务活动。

我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志愿者以身作则,重点在各老旧小区开展整脏治乱,引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反对和抵制封建迷信、陈规陋习、奢侈浪费、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以及腐朽落后文化侵蚀,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3·5”学雷锋日是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的有利时机。我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充分认识“3·5”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进一步明确“3·5” 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领导责任和工作任务,紧紧围绕活动主题,精心设计活动方案,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好活动,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实。

(二)坚持重点推进

我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精心策划组织各项活动,广泛动员,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志愿服务活动。力求面上活动有广度,点上活动有深度,既满足百姓需求,又能让志愿者在实践中感受雷锋精神。

(三)做好宣传报道

认真做好宣传报道,及时总结和推广创新做法和鲜活经验,生动反映活动的新进展新成效,积极传播志愿服务理念、培育志愿服务文化、营造志愿服务氛围。重视用好新闻网、微信等新媒体,加大活动宣传力度,扩大活动覆盖面,宣传报道志愿服务先进事例,不断提升活动的关注度和影响力,为全面开展各项志愿服务活动营造良好氛围。

(四)创新方法

积极搭建拓展各类平台、阵地,为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扎实开展畅通渠道。教育、民政、文化、卫计、工会、团委、妇联等职能部门要有效对接,密切联系群众需求,为广大志愿者提供活动平台。加强培育和孵化社会公益组织,穿针引线,强化项目对接,提高后期保障,使广大志愿服务社会组织有用武之地,实现良性发展。

第8篇:志愿者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xx大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推动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

认真学习党的xx大报告以及党的xx届六中全会决议、“xx”规划中关于志愿服务的重要论述,深入研究社会志愿服务体系的深刻内涵、主要内容和运行机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正确把握中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方向。认真总结志愿服务发展的主要经验和重要启示,摸清志愿服务事业的现状,找准志愿服务进一步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研究如何利用志愿服务的独特优势发挥共青团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作用;结合志愿服务组织、队伍、项目、机制四大建设和扶贫开发、社区建设、环境保护、大型活动、应急救援、海外服务六大工作领域,认真研究带有全局性、战略性、方向性的问题,制订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工作规划》。

二、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大力加强志愿服务各项基本建设,不断推动青年志愿者行动事业化、 社会化发展

建设科学高效的志愿服务宣传动员机制。凸显志愿精神在志愿服务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基础地位,把弘扬志愿精神、普及志愿服务理念的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长抓不懈,全力推进。要进一步挖掘志愿精神、志愿服务理念的内涵,用志愿服务的核心理念感召青年和社会公众投身志愿服务事业。坚持“重在策划、重在基层、打提前量、打主动仗”的基本思路,通过权威信息、宣传品牌项目、树立优秀典型、介绍立法进展,广泛普及志愿服务理念,体现青年志愿者行动在中国志愿服务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和示范作用。着重宣传基层的生动实践,做好重点项目的制度规范和成功经验的宣传推广。重点做好志愿服务立法和政策保障措施及志愿者权益维护的宣传,引导全社会尊重和保障志愿者权益。创新宣传方式,丰富宣传手段,拓宽宣传渠道,了解媒体需求,探索与媒体的长效合作机制。积极培育志愿文化,强化品牌形象,规范志愿者ci设计,统一注册程序、宣誓仪式,创作、推广志愿者主题的文艺作品。充分发挥中国志愿服务信息资料研究中心的作用,做好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的采集、整理、分析、工作。开展第七届中国十大杰出志愿者等奖项评选表彰活动;举办、纪念晚会等中国志愿服务十五年重点活动。

着力构建志愿服务的便利化参与机制。以推行志愿者注册制度为核心,在注册和服务、接受服务和提供服务“两个便利化”上下功夫,活跃志愿服务基层组织,加强基层组织能力建设。创新志愿者注册工作手段,采取网络注册、12355青少年信息平台注册、活动和项目注册、服务站点注册等多种方式,为社会公众提供便捷有效的注册渠道。今年,全国经过规范注册的志愿者争取达到2800万名。创新注册志愿者管理和开展服务工作思路,以推行《社区志愿服务团队管理办法(试行)》为切入点,建设以注册志愿者为主、管理型志愿者为核心的高素质、多层次、相对稳定的社区志愿者队伍,发挥管理型志愿者和骨干志愿者的核心作用,围绕他们形成规范的志愿服务团队,承担注册志愿者日常管理和岗位开发、开展服务等工作,实现社区志愿服务的小型化、经常化和便利化。注重发挥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打造志愿者注册与管理、志愿服务岗位信息与对接、志愿者交流与互动、志愿者工作展示与合作的有效平台。适时开通和推广使用中国志愿者网“志愿者网上注册管理信息系统”、“志愿服务岗位信息系统”和“志愿者工作电子政务平台”。丰富社区志愿服务站建站形式,拓展社区志愿服务站的功能,探索依托服务站建立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大力发展社区志愿服务伙伴和法人志愿者,依托敬老院、福利院、图书馆等公益机构,推行服务基地认证和挂牌制度,探索在服务基地建立志愿者招募点、注册点和志愿者服务队。

第9篇:志愿者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经验交流会策划书

活动背景

“检验我们进步的标准,不是看我们是否为那些绰绰有余者锦上添花,而是看我们能否使得那些缺衣少吃者丰衣足食”——[美]罗斯福,1937

活动意义:

“弘扬志愿者精神,共享优秀经验”,为了推动志愿事业的发展,提高__x学院青年志愿队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意识,打造“我们不求前进道路上留下多少掌声与喝彩,但求留下踏实的足迹……”的服务理念。本着“立足校园、走向社会、以校际合作、校外连手共同推动社会的和谐”,邀请__青年志愿者协会__服务总队与__x学院青年志愿队经验交流会,使我们青年志愿队对社会更理解、服务水平和服务意识的更全面。

活动目的:

为了促进__服务总队与__青年志愿队的相互了解,增进友谊,加强__服务总队与__青年志愿队交流与合作。

双方就各自在志愿者组织、管理及宣传等方面工作中的经验和不足展开了交流,并展望了探讨本校青年志愿者工作的发展方向和前景,交换对青年志愿者协会前进方向和机制探索方面的意见。增进交流、加强联系。

推动我校青年志愿者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__青年志愿协会__服务总队:

__服务总队是__青年志愿者协会下属的分支总队。属__市共青团委员会管理。成立于1995年6月6日,是一个非宗教、非政治、非牟利的公益慈善团体。

__服务总队主要的服务对象是智力障碍的儿童、福利院的孤儿和其他需要帮助的儿童。通过志愿者上门探访的形式,让受助儿童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得到较好的教育、训练和照顾。服务内容主要有技能训练、功课辅导、心理辅导、康复训练、社会交往等方面。总队目前注册会员超过10000人,活跃会员约为800人。每周提供超过300个志愿服务岗位供志愿者网上报名参加活动。

__服务总队队长简介:

__

__自20__年加入__青年志愿者协会以来,一直无间断地参加志愿服务和组织志愿者活动,无私地帮助孤儿、智障人士、孤寡老人、流浪人群等弱势群体,其累计志愿服务时间达8000小时以上。

作为__青年志愿者协会__服务总队队长,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__市民报名加入志愿者队伍当中。他坚持带领着数千名志愿者为福利院的小朋友、脑瘫儿童等提供服务。为了更好地服务,他学习各类专业医疗知识,向专家医师请教,手把手地辅导志愿者为脑瘫孩子进行康复理疗、手工制作,教福利院的小朋友画画写字。同时,他还创办了__青年志愿网站和志愿者电子网络杂志《__x》。

20__年,__被__省社会学会志愿服务研究专业委员会聘为特约副主任,协助中国著名志愿服务研究专家__x教授编辑出版了《与志愿者__》、《中国志愿服务__》等书籍,在社会上进一步传播志愿精神和志愿文化,为营造__和谐之城、魅力之城、活力之城作出贡献。

__的事迹得到了社会的认同,他先后获得了“20__年度__志愿服务金奖奖章”、“__x省五四青年奖章”、“__十大慈善人士”、“__十大助残先进个人”、“__公德公益百星”等荣誉和称号。

相关单位:

主办单位:__x学院团委__青年志愿者协会

承办单位:__服务总队

__青年志愿者服务队

联系人:行政部--__x

咨询电话:1589955____

活动对象、时间、地点:

参加对象:__x学院领导

__服务总队代表

__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代表

活动时间:初定20__年5月7日(周三下午)

活动地点:bg06学术报告厅

活动主题:

1、共同努力,为社会和谐贡献力量

2、经验的交流

3、改进社团管理

4、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

5、加强沟通与合作

活动内容:

1、院领导致开幕词

2、__服务总队代表讲话

3、院团委领导讲话

4、__青年志愿队队长讲话

5、__青年志愿向__服务总队赠送纪念品

6、观看__服务总队表演

7、__服务总队代表经验的讲解

8、观看__志愿的表演

10、对我们志愿者作个简单的培训

11、三大部门的和__服务总队代表交流(提高__志愿队的服务能力、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

13、由学院领导带领代表参观学校美丽的校园

14、交流会结束合影留念

活动宣传方式:

1、由宣传部出海报进行宣传;

2、联系广播台发广播;

3、在教学区、宿舍区公告栏贴公告。

活动规划:

第一阶段:与__服务总队进行活动项目确定。

第二阶段:进行活动前期筹备、宣传、由学院提供一定经费。

第三阶段:活动结束以后进行宣传报道。

费用预算

活动议程

5月7日

2:00-2:25全体人员进入会场

2:30大会开始,嘉宾介绍

2:33-2:40院领导

致开幕词2:40-2:50__服务总队代表讲话

2:50-2:55院团委领导讲话

2:55-3:00__青年志愿队队长讲话

3:00-3:10__青年志愿向__服务总队赠送纪念品

3:10-3:20观看__服务总队表演

3:20-3:30__服务总队代表经验的讲解

3:30-3:40观看__志愿的表演

3:40-4:00三大部门的和__服务总队代表交流(提高__志愿队的服务能力、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

4:00-4:30由学院领导带领代表参观学校美丽的校园

4:00-5:00交流会结束合影留念

附:

解读__服务总队(值得义工学习)

解读__服务总队

文:__

作为__服务总队的队长,五年的志愿者生活,有着太多太多的感受和回忆,__服务总队可以发展到今天,是一群志愿者骨干互相努力的成果。“我见到我们成功,我见到我们失败,但我从没有见到我们放弃”,这是我们志愿者之间互相鼓励而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这一群没有想过放弃的志愿者,向着他们理想中的乌托邦,一次又一次地尝试,一次又一次地努力!

a、沟通

20__年7月,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在网友的介绍下,我报名参加了__青年志愿者协会,当时我的工作是去探访几个孤寡老人,开展探访服务一段时期,我发觉我们组员之间的沟通很不足够,组员的参与志愿的热情下降得很快,我想到了建立一个网络的沟通平台,让会员之间可以分享感受,互相交流心得。于是,我就利用自己仅有的一点网络知识,自己出钱租用了一间网络公司的服务器空间,注册了域名,建立起志愿者网络论坛。

b、开拓

20__年10月,前任__队长正式把所有的工作交给我,她退出__总队管理工作的时候,对我说了一句话:我知道我的退出,会造就更多的骨干。此刻,我感到了沉重的压力。同时,前任组长的一句话,也激励着我去努力。

为了提供更多的服务机会给我们的志愿者参与。我们决心开拓更多的服务点,而不只是局限在福利院的志愿服务。我们不断地寻找和服务机构的合作机会,与服务机构沟通磋商,用一份份的活动方案,甚至细化到每一周的活动方案,争取到服务机构的信任,开展志愿活动。__福利院、____社会服务中心、____特殊孩子家长俱乐部、__区残疾人康复中心、__聋人协会、__残联……我们与众多的服务机构建立了互信合作的关系,并在一部分机构开展了长期合作的志愿服务,每周六日,我们的志愿者风雨不改,去到各个服务点开展服务。

c、放权

有一段时间,我感到很孤独,因为,身边可以帮忙的骨干志愿者很少,同时,身边却有很多志愿者责怪的声音,叫我把工作分配安排给志愿者,不应该一个人承担那么多的工作。那个时候,我才感受到哑巴吃黄莲的感受,如果有志愿者可以承担那些工作,我还会一个人发愁吗?

我曾经讲过,我们志愿者协会没有什么资源,唯一的资源就是人力。幸好,在活动的过程中,一批有能力,有责任感的骨干会员逐渐发掘出来,他们承担了更重的工作。服务点的开拓、沟通,每周活动策划、组织、管理,他们都一力承担。

有时候,我在想,是志愿服务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施展的舞台,还是他们创造了志愿服务施展的舞台呢?

d、交流

一个发展中的团体更渴望了解同类团体的发展的情况,很幸运,我们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认识了很多与我们一样在默默努力的团体,我们相互鼓励,相互支持。我们与__、__、__、__、__等__x的志愿者团体进行了交流,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我们通过华南民间组织研究中心开展的培训活动认识了各类型的ngo机构,通过合作交流,我们认识到本地志愿团体,__ymca、____义工队、__街义工队、灯塔计划、木棉花开……

除了与外界的交流,我们的内部交流也未曾停止过,每个服务点活动后的分享会,每个界别每月的例会,志愿者骨干每月的例会,面对面的例会交流,qq群、论坛上的内部交流,未曾停止过。

d、宣传

__服务总队发展到今天,很多人认识到__服务总队的服务,很大程度是网络的宣传优势,__服务总队从一开始,就非常注重外界宣传,__服务总队除了自身宣传外,更注重的是一种志愿文化的宣传,希望通过自身的宣传,让外界认识到志愿者是一种很平凡的身份,志愿服务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而不是媒体把志愿者塑造成高、大、全那样的英雄角色。有一段时间,媒体经常报道我们协会的一位人物,把他参加志愿服务而顷尽家财,顷尽业余时间,连半夜电话响起后就跑出家做志愿服务助人的细节描写得感人肺腑。我不明白,这样的媒体宣传,除了给市民谈资外,能让他们有兴趣参与志愿服务吗?

对媒体感到失望后,想到的只有自力更新,想到的唯有用自己的能力,通过网络传播,我们的网站,启用了“志愿__的传播者!”的口号,20__年2月,我们召集了一群志愿者骨干,想到了创办我们自己的志愿者网络杂志《__x》。这份杂志,大家投入了众多的精力,栏目的制订、文章的采访、我们反复推敲,到最后稿件的校对,平面的设计,电子书的制作,我不清楚志愿者无私地奉献了多少,为了最初的梦想,为了志愿文化的推广,我们一直在努力。

e、管理

服务点不断开拓、每周的志愿服务吸引了越来越多志愿者的参与,我们也在不断探索志愿者的管理模式,我们按照届别来区分会员,每个月加入到__服务总队的会员自动组成届,按年月四位数字区分,并在当届的会员中选出届长,届长担任会员的管理和活动通知的职责。由于届长起着凝聚整个小届别成员的作用,所以,届长的人选确定,对这个届别,乃至整个__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最早期,我们是在一月一次的招募会当天马上由会员投票选出届长,后来,我们改为会员参加一个月活动后再选届长,最后,我们决定安排资深志愿者骨干担任届长,引导志愿者参加活动。

志愿者的管理模式,不断摸索,不断实践。

f、维系

我们志愿者骨干常常讨论一个问题,对志愿者的管理,放松型的管理好还严谨型的管理合适?志愿者无任何约束性条约要求志愿者参与服务和提供良好的服务效果,如何让志愿者之间有一个强的凝聚力维系在一起,常常困扰着我们的志愿者骨干。

往往能维系着我们志愿者继续参加志愿服务,是我们情感化的维系,而不是硬邦邦的制度。

志愿者之间,产生了各类型的情感,有感情、有友情、有爱情。有志愿者要离开__,大家会自发举办欢送会,双拥而泣。

志愿者与服务对象之间,

也产生了亲人般的感情。志愿者去到福利院,小朋友会马上叫着哥哥姐姐的名字,扑向我们的志愿者。志愿者去到老人院,并不觉得是做志愿者,只是觉得探望一位亲人,拉拉家常。

维系着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除了志愿服务,还有彼此的情感,彼此的爱心。g、激励

除了感情维系,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建立起一个完善的激励制度,让志愿者的工作得到肯定。04年开始,我们每年进行一次内部表彰,同时,也建立起星级会员制度,在会员证后面填写服务时数记录,满50小时为一星级,满100小时为二星级,200小时为三星级,一个分为七个星级,由志愿者设计师自行设计了星级会员卡。

今后,我们将打算设计星级网页模板,让更多的志愿者通过网络了解我们的星级会员事迹。

h、培训

我们深知培训对新会员的重要性,但很多时候,我们很无奈,我们不知道我们算否是一个合格的志愿者团体,因为我们没有能力为新会员提供固定的培训机会。没有培训的场地,我们东奔西扑,甚至租用社区居委会的场地,一天的时间300元。我们没有培训的师资,资深的志愿者担当起导师的角色,通过服务机构为我们联系香港的社工。尽管如此,我们还不能保证定期开展培训。

我们只能把一些文字性的培训资料、培训视频放在网络上,制作成光碟提供给我们的会员参考。

i、获奖

20__年3月获得了__x颁发的“20__年度__青年志愿服务金奖奖章”。喜悦并不是因为个人获得了荣誉,而是看到了__服务总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看到了认同,这个奖并不是我个人的,而是全体__青年志愿者的。这个奖一直鞭策着我继续努力,因为我曾经说过:如果我所获得的奖项不能推动志愿服务的发展,那么我所获得的奖项将毫无意义。

j、积累

如何把志愿者的资料、经验积累起来,留给我们的后来人,是一直困扰着我的问题,因为看到很多高校的志愿者协会,会长每年更换一次,刚刚建立起来的一点成绩,没有进行积累流传,后一届的会长一切又要重头开始,一年的时间很短,许许多多高校的志愿者协会就不断地摸索和停滞。__青年志愿者协会的骨干更换不算频繁,但是,总有一天,管理者需要交替,我们总是希望后来者少走弯路。

经过与骨干达成共识,我们每一次活动的流程方案、活动后的心得分享总结都要求会员放上网络,并每季度每个服务点根据相关资料汇总成一份电子版的季报。仿效外国的公益机构每年出一份详细的__服务总队年报。

同时,利用家里的资源(拥有10m的小区光纤网络、固定ip地址),我购买了一台dell服务器,建立了一个后备论坛,志愿者可以把所有的资料上传备份在服务器上,24小时开机,可以随时查看,网络空间160g,弥补现在志愿者网站论坛的空间紧张。

k、资金

资金运作是一个最敏感的话题,往往与香港、澳门的团体或者关心志愿事业的朋友交流,他们第一句就会问,你们的资金来自那里?当得到我们的资金情况是零资金运作的时候,他们往往会惊讶于我们这个团体是如何生存的。据了解,外国慈善机构的会长、理事长的首要工作任务是筹集资金,其他可以什么也不做,有了资金,这个慈善团体就有了生存的空间。以前的__服务总队,组织活动的骨干者既要出力,也要出钱,虽然很多活动要求会员aa分摊,但往往一次活动下来的缺口都是骨干自己掏钱。

作为__服务总队的队长,我想,我要承担起创造资金来源的任务。如果一个团体的运作*的是几个成员资金补贴支撑运作,那么,这个团体是失败的。

庆幸的是,通过摸索,我们找到了生存的方式。目前__服务总队的资金运作已经走上正轨,不但可以支付一些日常运作,包括会员交流场所的租金,还可以让各服务点每月申请一定的资金用于日常运作。

l、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