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写中秋节的诗范文

写中秋节的诗精选(九篇)

写中秋节的诗

第1篇:写中秋节的诗范文

关键词:《秋颂》;美学价值;赏析

中图分类号:I561.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1-0000-01

1.前言

诗歌《秋颂》是英国诗人济慈杰出的代表作之一,其向读者描述了一个丰收、温暖的季节。在济慈所创作的众多诗歌当中,大部分诗歌得到人们的赞赏和肯定,《秋颂》就是其中一首,广受人们的喜爱,济慈笔下的秋天,显得格外温暖、可爱,堪称不朽之作。

2.《秋颂》诗歌鉴赏

诗歌《秋颂》是诗人济慈留下的最后一首诗,该诗的创作正是诗人生病期间,当诗人走进庭院,秋日夕阳余晖洒在田野之上,显得格外温暖,此时,身患重病的诗人也感觉到一丝丝温暖,不禁提笔描绘如此动人的秋色。诗人笔下的秋色主要以喜悦、温暖的色调为主,对秋季早晨雾气缭绕的景象,和黄昏时分暮霭笼罩着整个大地的景象,进行生动的描绘,将秋天具有的特色淋漓尽致表现了出来[1]。秋天是成熟、丰收的季节,诗人在诗歌的第一节当中就突出了这一点,万物的生长离不开太阳,因此,诗人将求和太阳这两者比喻成密友,生动形象,引人无限联想。诗人在诗歌中描写道“使屋前的老树背负着苹果,让熟味透进果实的心中,使葫芦胀大,鼓起了榛子壳,好塞进甜核”将秋天独有的特色渲染纸上,把秋天的景色传递给读者。在诗歌中,诗人不仅仅在于描写秋的景色,还对太阳进行描绘,将太阳和秋做生动形象的比喻,展现给读者一副动感的画面,当人们阅读诗歌时,眼前不经浮现出一副热闹、充满活力的画面,令人陶醉。

3.《秋颂》的美学价值赏析

英国诗人济慈的《秋颂》堪称佳作,在诗坛中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对《秋颂》的美学价值进行赏析,要从多个角度出发,例如韵律美的角度、意象美的角度以及修辞美的角度,从这三个角度进行细细赏析,可了解到《秋颂》美学价值所在。

3.1韵律美的角度进行赏析

英文诗歌多采用抑扬格五音步的书写方式,凸显出发音规律,《秋颂》也不例外,诗人在书写诗歌《秋颂》时,巧妙的采用了抑扬格五音步。在诗歌的第一节就对秋色进行大胆的描写,诗歌一开头就写到“雾气洋溢、果实圆熟的秋,你和成熟的太阳成为友伴”,将秋天硕果累累的景象描绘了出来,还采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秋和太阳比喻成为密友,富有活力,接着,诗人的笔墨转向了藤蔓的屋檐,从布满青苔的老树转向了一派秋意盎然的田野,一幅幅秋景图活灵活现的展现在读者面前。在诗歌的第二节中,诗人主要对人们丰收时的热闹场面进行描写,展现出一幅喜悦、欢乐的景象,画面生动又温暖,尤其是在人物的刻画上,诗人对人们劳动的景象进行生动的刻画,通过人物形象来突出秋天特有的丰收景象。在诗歌的第三节当中,主要是通过声音来表现秋天的景色,将人与大自然的声音相结合,表现了”秋的声音”,表面上传递给读者的虽是一副热闹的景象,但是映入耳帘的却是阵阵凄凉[2]。

诗歌《秋颂》灵活的运用了抑扬格五音步的书写方式,在每一节的书写中都表现出了秋天不同景色,使诗人的笔墨带动着读者的眼睛不停转动,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深深感受到诗人传达的情感。

3.2修辞美的角度进行赏析

每一首成功的诗作都离不开修辞手法,诗歌《秋颂》也不例外,在诗歌当中大量采用修辞手法,将秋的景色描写的生动唯美,充分表现出了诗歌的美学价值,与诗人对秋的喜爱之情。在诗歌中,首先巧妙运用了隐喻的修辞手法,将毫不相关的事物相互结合,例如,将秋和太阳比喻成密友,原本秋这一词对读者来说具有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感觉,但是诗歌这样一写,使得秋立即成为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诗歌更加温暖、亲切[3]。在诗歌的第二节,诗人灵活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例如,弥有时随意坐在打麦场上、有时候,为罂粟花香所沉迷等等,诗歌将秋的景象拟人化之后,使诗歌更加独有情趣美。最后,诗人还运用了疑问句式,即“啊,春日的歌哪里去了?”似乎让读者感受到诗人正在和秋窃窃私语,表现了作者对秋天的不舍和希望得到秋的回答的急切心理。

修辞手法是诗歌《秋颂》重要的表现手法之一,本诗正因为多处采用了比喻、拟人的那个修辞手法,才表现出诗歌的生动形象,令读者感受到秋的独特之美,更为陶醉。

3.3意象美的角度进行赏析

从意向美的角度对诗歌《秋颂》的美学价值进行赏析,可从嗅觉意象、声音意象以及触觉意象上最赏析。在本诗当中,不仅仅是韵律美和修辞美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影响,意象美更是令读者难以忘怀,意象美是本诗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一般情况下,西方诗歌多偏重于细致方面,但是《秋颂》一诗则与其他西方诗歌不同,其将嗅觉、听觉以及触觉三者结合于一体,对景色进行描绘,不但将西方文化的特点展现了出来,而且还传递给读者视觉意象的效果[4]。在诗歌当中,嗅觉意象主要体现在第二节当中,诗人在诗中写到“Drows’dwiththe fume of poppies”,当读者看到这一句话时,眼前自然而然出现罂粟花的画面,并从田间飘来一阵阵花香,嗅觉意象油然而生。声音意象主要体现在第三节当中,诗歌第三节中描写了羊群、蟋蟀、燕子以及蠓蚋等,动物的叫声,诗歌所描绘的画面,立即由静态转变为动态,羊群、飞虫、知更鸟、燕子以及蟋蟀等众多动物声音的聚集,在秋日的阳光中相互鸣叫,勾勒出一幅热闹的秋景图,但是人们隐约感受到鸟儿悲伤的鸣叫声,似乎在叹息着秋日时光即将逝去,迎来寒冷的冬季。动物叫声相互交错,营造了一个具有色彩美和意境美的秋天景色。

至于触觉意象,则是贯穿于整首诗歌当中,在诗歌当中,诗人济慈多处采用触觉短语和触觉词汇,例如:winnowing wind、load and bless、sound asleep,borne aloft等多个触觉性词语和短语,当读者阅读到此处时,有身临其境之感,秋天不再是抽象化的秋天,而是可看得见、摸得着的秋天,加深了读书对诗歌的印象,并且诗歌的价值在此得到进一步提升[5]。此外,在诗歌《秋颂》当中,诗人济慈还巧妙的营造了味觉意象,在诗歌的第一节当中就体现出这一点,“ripeness to the core”这个短语的使用使读者似乎品尝到秋天成熟水果的甘甜,读者似乎在一边品尝着水果,一边欣赏着硕果累累的秋色,在这些味觉意象的作用下,使读者顿时产生了秋天的渴望。

意象美是诗歌《秋颂》最大的特点,诗人为读者打造了嗅觉意象、声音意象以及触觉意象等多个意象,使读者在阅读中深深享受到秋天的美景,尽情陶醉在诗人所营造的意境当中,突出了本诗歌的艺术价值。

4.讨论

诗歌《秋颂》作为英国诗人济慈成功的代表作之一,本诗将秋的景色生动形象的呈现在读者面前,表现出了本诗的韵律美、意象美以及修辞美,从而充分体现出了《秋颂》的美学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国南.英汉修辞格对比研究[J].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9(07):380-384.

[2]刘炳善等.英国文字简史[J].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15(11):35-36.

[3]车尔尼雪夫斯基.生活与美学[J].周扬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16(12):129-130.

第2篇:写中秋节的诗范文

杜甫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在杜甫43岁的时候,唐朝爆发了安史之乱。这是一场民族大灾难。当时田园荒芜、战乱频仍,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到处是饥饿哀号,到处是流血死亡。杜甫和人民一起流浪,饱受了战乱之苦,写下了许多浸透着血泪的伟大诗篇。公元759年岁末,杜甫一家辗转流浪到了成都,在亲友帮助下于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盖了一所茅屋,有了一个栖身之所,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但茅屋建造的并不坚固,两年后的一个秋天,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入夜又下起大雨。杜甫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堪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杜甫百感交集,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不朽的诗篇。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一首歌行体的长篇叙事抒情诗,同时又是一首立意高远、饱蘸真情的千古名篇。全诗共四节,第一节写面对狂风破屋的焦灼苦痛;第二节写面对群童抱茅的无奈;第三节写遭受夜雨的痛苦;第四节写期盼广厦,将苦难加以升华。其中前三节叙事描写层层蓄势、步步深入,使思想感情得以不断升华;第四节感情陡然逆转、格调高昂,这种情感的转换自然收到了铿锵激越、震撼人心的效果,完美地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全诗以叙述和描写为主,叙述了诗人一家在一个秋风苦雨的夜晚的凄惨遭遇:由秋风破屋到群童抱茅再到屋漏难眠。诗人内心情感也随个人的处境逐步加深:由痛惜、痛心到痛苦,感情基调沉郁悲痛。诗的结尾直抒胸臆地表达了诗人渴望天下穷苦人“广厦庇寒”的忧国忧民之情,感情高昂奔放。诗人把自己的命运和民族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由个人的不幸想到了天下人的不幸,甚至国家的不幸。“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诗人内心最强烈的呼唤,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上图为所设计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板书。板书中把前三节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作为“茅屋的两扇窗户”;第四节直抒胸臆作为“茅屋的烟囱”。另外,把诗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脉络关键词语填入事先画好的茅屋中,作为“屋面”和“屋顶”;其中,“秋风破屋――群童抱茅――屋漏难眠”分别作为三个屋面,“痛惜――痛心――痛苦”分别作为三个屋面的补充;“广厦庇寒(忧国忧民)”作为屋顶。诗歌的主旨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作为茅屋的对联,文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为横批。最后以“写个人不幸”和“唱时代强音”一组对偶句填入屋顶的两侧,充分显示了这首诗在中国诗歌史上的不朽意义和价值。

这份图示板书很好的切合文题“茅屋”,又将诗歌的内容和诗人的情感脉络做了详细的归纳。条理清晰、风格独特、一目了然。很容易加深学生对整首诗歌的理解和记忆。

第3篇:写中秋节的诗范文

一、人物形象

古代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另一类是诗人自己的形象。

诗词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一般称为叙事类型的人物,是诗人在展开完整的情节的同时,塑造出来的丰满、有个性的人物形象。如《诗经・静女》中就刻画了一对青年恋人的形象,男青年的热烈痴情、淳朴憨厚,女青年的漂亮活泼、伶俐俏皮都被表现得生动形象。

诗人自己的形象一般称为抒情类型的人物。有的诗人直接站出来抒情,诗中出现作者的形象,李白的《赠汪伦》诗中那个“乘舟将欲行”的李白,就是诗人自己,他直接站出来表达自己对沿岸踏歌送别自己的汪伦的无限感激之情。

有的诗人以化身出现,如柳宗元的《渔翁》:“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诗中的“渔翁”其实就是诗人的化身。诗人借对渔翁的描写,写出了一个清寥得有几分神秘的境界,隐隐地传达出他那既孤高又不免孤寂的心情,寄托了他政治失意的孤愤。

还有的诗人不直接出现,而是通过对景与物的措写来抒发感情,表达心意,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同学们通过诗人对山村清幽明丽的景色的描写,也窥见了诗人闲适超逸的隐者形象。

二、景物形象

古诗词中的景物形象称为“物象”。由于它们写入诗词时带有诗人的主观情感,所以又称为“意象”。

1.面对不同季节,人们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自然便会有不同的情绪。有时多数人对某一季节会有相似的感受,像秋天,万物萧索,草木凋零,日渐寒凉,人们(特别是出门在外的人)就会产生一种莫名的悲凉之感;那些经历坎坷的古代诗人也自然就会因“秋”而“悲”。于是诗人们往往把思念、别离等这些令人伤感的事件安排在秋天,这就是古代诗词中借秋天景物表现悲凉气氛的作品特别多的原因。如白居易写秋夜送客的名句:“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琵琶行》)“悲秋”是大多数诗人的感受,但是也有例外。如王维的《山居秋暝》写得清新淡雅。

2.在季节之外,诗人们也经常借咏物抒发感情。鸟类是诗人们经常拿来入诗的事物,而其中“杜鹃鸟”的使用频率最高。如周邦彦的《浣溪沙 楼上晴天碧四垂》:“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忍听林表杜鹃啼。”笋已成竹,花已成泥,这是表示时序推移,蕴涵词人羁旅怀思的感情。加上杜鹃啼叫的声音,更表达出他思乡的悲情。

除此之外,“鸿雁”在诗中也经常出现。古代交通不便,信息传递十分困难,所以有“鸿雁传书”的典故,后来人们就将“鸿雁”作为思念亲人的意象了。如明代元凯《客中夜坐》:“落叶萧萧江水长,故园归路更茫茫。一声新雁三更雨,何处行人不断肠。”诗人描写秋天落叶萧萧,江水悠悠的景象,勾起了诗人无限的思乡之情。此时又听到南去的大雁鸣叫,更觉肝肠寸断。

古诗歌中常出现的鸟还有:成双成对的“燕子”,总使人想起团圆或离散。“鹧鸪”,在古人眼里,叫声凄切、清长,如说“行不得也,哥哥”。鹧鸪声仿佛是哀怨、凄清的化身。乌鸦全身黑色,人们对它常有厌恶之感,常用来描写衰败荒凉的景象。

第4篇:写中秋节的诗范文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有四点相同之处。

1、两诗都不拘泥于固定的格式,篇无定句,诗句多少依所要表达的内容而定。

2、都以写气候景物开篇,前者写“秋风”、“秋雨”,后者咏“冬雪”。

3、都将景物描写与叙事融为一体,前者将“秋风”、“秋雨”和个人的遭遇经历融为一体,后者将“冬雪”和为朋友的饯行合二为一,都达到了景为情生。情因景涌的艺术境界。

4、“诗言志”,“歌咏怀”,两诗都抒发了诗人各自的情怀。前者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后者抒发了诗人因朋友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虽有相同之处,也仍然有各自的不同。

1、前者以七字句为主,间以九字句和二字句,句式错杂。而后者从开篇第一句“北风卷地白草折”到结尾第十八句“雪上空留马行处”都为七字句,句式整齐划一。

2、前者故事性强,抒情强烈而深沉。全诗可分三节。第一节写风破茅屋。“八月秋高风怒号”写出了秋风肆虐,声响宏大;“卷我屋上三重茅”突出风势之大,茅屋被秋风所破之情景。“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目长林梢,下着飘转沉塘坳。”写茅草被狂风刮起纷纷坠落的去向。这时,茅草散落似乎还有希望收回,可“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茅草的下落竟是如此!“归来倚仗自叹息”写出了诗人投诉无门的困窘之状。整个第一节的气氛是昏暗的,情绪是低沉的。第二节写秋风破屋的结果。先从风云变幻说起;“俄顷风定云墨色”是雨要来的征兆;“秋天漠漠向昏黑”渲染出了云将酿雨的情境;“雨脚如麻未断绝”突出了雨的绵密,可诗人赖以生存的茅屋却“床前屋漏无干处”,至此秋风破屋的惨剧达到了高潮,此情此景诗人怎能入眠?“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更是作者“安史之乱”以来各种辛酸经历的慨叹。写到此,诗意好像山穷水尽了,而第三节豁然推开,心夺造化。推己及人并直抒胸臆:“安得广厦千万间……风雨不动安如山。”是诗人用理想战胜现实后的呐喊,意志战胜叹息后的狂唤,体现了杜甫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而“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更是诗人博襟的艺术写照,其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由此可见一斑。

后者叙事简洁,点到即止,抒情含蓄典雅。全诗的叙事线索不像前者那么明晰,是若隐若现的。诗的前半部分咏雪,后半部分写送别。咏雪部分的雪景可以说是一幅想象奇特的写意画,“白草折”与“梨花开”让我们读者从视觉上领略到了边塞奇寒的气候特征。而送别之事也仅仅在“中军置酒饮归客”、“轮台东门送君去”和“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这些诗句中有所体现。具体的饯行、送别场面读者只能靠想象。另外,全诗所体现的感情是多义项的,诗人没有一语道破,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让其产生无限的遐想:或许有对友人的不舍,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有对归期无望的惆怅……这种开放的抒情方式,体现了本首诗含蓄典雅的特点,

第5篇:写中秋节的诗范文

[关键词]李清照;艾米莉・迪金森;秋景诗

[中图分类号]I20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08-0060-02

秋,是中外诗作中比较常见的一个题材,而这些诗作或流露着忧愁、伤感的基调,如战国时宋玉的《九辩》:“悲者,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或抒发大气磅礴,如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本篇则挑选了两位女性的咏秋诗作,她们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秋的另一种风情。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清露洗,萍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双调忆王孙》

这首《双调忆王孙》出自我国宋朝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之手。李清照(1083~1155),齐州(今山东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被誉为婉约体之宗。纵观李清照的一生,从少女时代的热情奔放,中年时期与丈夫的感情创伤,到晚年时的流寓凄苦,在不同时期,她所留下的文学作品风格不同。这首词是李清照少女时期的作品,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暮秋时节清新淡雅的画面。

词的上阕“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三句对景物做了精炼生动的描述。“浩渺”一词表现了广阔无际的水面给人的感受。“秋已暮,红稀香少”交代了深秋季节,湖面上只剩下星星点点的荷花散发着淡淡余香。后三句则是感情的直接流露,清澈的湖水和翠绿的青山与人格外亲昵,此情此景无限美好。

下阕紧接着描绘了湖面景色,莲子成熟,清澈的露水将湖边的花花草草点缀得生机勃勃。如此美好的秋景,安歇在河滩上的鸥鹭也因为词人的归去而赌气,连头都不回。在这里,词人巧妙地借鸥鹭来表达她对秋景的留恋。

另一首秋景诗是美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先驱艾米莉・迪金森的《晨曦比以往更柔和》:

The morns are meeker than they were―晨曦比以往更柔和,

The nuts ate getting brown―毛栗正变为深棕,

The berry’s cheek is plumper―浆果的脸颊更加丰满,

The rose is out of town―玫瑰已离开小镇。

The maple wears a gayer scarf―原野穿起鲜红衣衫,

The field a scarlet gown―枫树披上艳丽的头巾,

Lest I sh’d be old fashioned―为了不显得古板,

I’ll put a trinket on―我别了一枚胸针。

(江枫译)

这首诗是迪金森早期的作品。她的诗歌自成一派,运用大胆的比喻、奇异的想象描绘出对自然景物细致的观察与认识,并陈述那种激荡胸怀的欢娱。迪金森的这首《晨曦比以往更柔和》用简短明快、形象具体的语言勾画了初秋来临时的景色,整首诗的风格轻松风趣。第一节里,炎炎夏日慢慢消逝,逐渐成熟的栗子和浆果预示着秋日的到来,玫瑰花也出城而去。第二节中诗人的视角从近处伸向了远方的原野和枫树林,它们都染上了秋天艳丽的颜色,遍地落红。最后,诗人由一个观察者变为这一景色中的一部分,给自己别上了一枚胸针,从而完成了她情感的表达。

下面,笔者试从写作背景、相似、相异三方面对这两首诗词进行比较与分析。

一、写作背景

《双调忆王孙》写于李清照少女时期。其父李格非在朝为官,在学问和散文创作方面很有成就。李清照的母亲也是名门闺秀。官宦门第及政治活动对她开阔视野、培养高贵的气质十分有利。她卓越的文学修养则得益于父亲对她的培养和诗书古籍的熏陶。这首词作的风格婉约又暗含直率与开朗,语言浅显清新却描绘了十分鲜明生动的形象。

艾米莉・迪金森的家庭条件也相当优越。她的祖父是一名成功的律师,并创办了阿默斯特学院,其父和兄长也在律师行业有一定的地位,祖孙三代在当地社交界举足轻重。艾米莉・迪金森不仅有优越的读书条件,而且经常可以接触到社会名流。在这样富裕优越的家庭条件下,她每天足不出户,悠闲地创作。这些都对她发挥过人的诗歌天赋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晨曦比以往更柔和》体现了艾米莉・迪金森对大自然敏锐的感觉和在诗歌创作中所惯用的简洁精妙的语言与结构。

二、相似之处

从写作手法上看,这两首诗都运用了白描的写作手法。《双调忆王孙》中“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莲子已成荷叶老,清露洗,萍花汀草”;《晨曦比以往更柔和》的第一节和第二节的前两句,都对景物进行了客观真实的描写。其次,这两首诗都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双调忆王孙》上阕中的“水光山色与人亲”,词人不正面说自己对水光山色的亲近,而是让山水来表达这种感情。下阕的“清露洗,萍花汀草”,词人用了一个“洗”字,既形象地说明了秋露的浓重、气候的清爽,又生动地再现了“萍花”、“汀草” 旺盛的生命力。下阕中词人把自己对秋景的难舍之情借鸥鹭“不回头”、“似也恨”表达了出来,鸥鹭不愿人们抛下它离去,似乎它们也有着眷恋之情。在迪金森的《晨曦比以往更柔和》里,晨曦、毛栗、浆果、玫瑰、原野、枫树都被人格化了,由于秋天的到来,它们都换上了新的装束。

从诗人想要表达的感情上看,这两部作品都向读者传达了一种轻松愉悦、悠闲自在的感受。比如《双调忆王孙》中的“不尽”、“无穷”,《晨曦比以往更柔和》中的“别上一枚胸针”,作者只用了简单的词句,却让人回味无穷。

三、相异之处

《双调忆王孙》中,词人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方法,把情感埋藏于词句当中,只有靠读者的感悟与想象去感受词的意境。整首词感情与思路十分连贯,每一幅画面过渡自然逼真,一气呵成。上、下阕都有静有动,前一句都是对景物细致入微的描述,而后一句紧接着运用拟人的手法让读者置身于词人所描绘的景色当中,与她一同体会暮秋的亲切与美好。

如果说《双调忆王孙》是一幅灵动的山水画,那么《晨曦比以往更柔和》就是西洋风格的色彩斑斓的油彩画。艾米莉・迪金森在诗的前半部分对景物所做的铺陈是为了最后一句自己内心感受的抒发。读者仿佛看到在晨曦柔和的光辉里,栗子、浆果和玫瑰悄悄暗示了秋天的来临,远处的原野和枫树林也披上了艳红的外衣,此时,诗人连忙为自己别上了一枚胸针,也融入了整个画面当中。细微之处体现了初秋的静谧与柔和,远处的景色更是体现了初秋的大气与和谐。

李清照通过对暮秋景色活灵活现的刻画,让读者身临其境。而艾米莉・迪金森则呈现出一幅初秋的静物画,让读者一目了然。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诗词比较注重意境的创造,追求言尽而意不尽的效果,让读者有无限遐想的空间。英美诗歌则,直抒胸臆,言尽意尽,是典型西方人的思维特征。

李清照与艾米莉・迪金森都是不趋时媚俗的诗歌创新者,她们以女性特有的细腻,为这两首诗作赋予清新明快的情感,在无数悲秋颂秋之作中,显得别具一格、耐人寻味。同样,在对这两首诗进行比较之后,我们不难发现,虽然中西诗歌在形式、内容、结构等许多方面存在不同之处,但它们之间同样也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并非完全隔绝。

[参考文献]

[1]王誉公.艾米莉・迪金森.诗歌的分类和声韵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

[2]江枫(译).迪金森抒情诗选[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

第6篇:写中秋节的诗范文

中秋节到了!月亮圆圆的!家家的灯光都很亮,周围的环境非常的暗,但到处都有人.欢笑声早已打破了寂寞的环境!

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也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是我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流行于朝鲜、日本和越南等邻国。因为秋季的七、八、九三个月(指农历),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称之为中秋节。又因此夜浩月当空,民间多于此夜合家团聚,故又称团圆节.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礼记》中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里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两汉时已具雏形,唐时,中秋赏月之俗始盛行,并定为中秋节。欧阳詹于《长安玩月诗序》云:“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云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魂圆,故曰中秋。”

在这古老传统的影响下我国一直有这样的习俗每到中秋家家户户都吃团圆饭,让许多亲朋好友在于今日又聚集在了一起,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激动的事情.这让许多在外地的人们又回到了温暖的家,享受到了家的温馨自古至今有多少客居他乡的游子常年在外这使得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人们的”悲欢离合”这又让多少人痛心!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这都是千古绝唱!许多游子不都是用月来表达对家乡的深深的感情、对亲人的关怀与思念吗!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拜月亭”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现在不也是有大多数部分的人围坐在桌前”吃饼赏月”吗!

月饼也是团圆的象征.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可见当时的月饼已经是具有一定意义的”饼”和”月”了.

第7篇:写中秋节的诗范文

关键词:蒲松龄;私塾老师;假期

中图分类号:I207.419 文献标识码:A

蒲箬在《柳泉公行述》中说,其父蒲松龄“岁岁游学,无暇治举子业”,此处所说的“游学”,并非砌磋时文,而是坐馆授徒之意。依据现有资料推断,蒲松龄的私塾生涯从20多岁便已开始,先后在淄川的苏李王家、窵桥王家、沈家河沈家、西铺毕家等处坐馆,教授学生,其中在西铺毕家设帐时间最长,长达30年。蒲松龄坐馆期间如何休假?作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的七律《九月晦日东归》有“五次休装岁已终”诗句,山东理工大学教授赵蔚芝先生注释:“旧时淄博塾师,一年有五次假期,即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十月初一、春节。作者(此指蒲松龄)一年能回家五次,故云‘五次休装’。” ① 至于每次假期时间及休假情况,赵蔚芝先生没有注明,笔者根据《聊斋诗集》、《聊斋词集》中的有关诗词,试图解答一下这个问题,并请教于各位专家学者。

清明节

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已于2008年被定为国家的法定假日,体现了政府对传统节日的重视。其实,在封建社会,这几个节日也是大节,有的也曾经是国家认可的假日。

清明节前后正是外出踏青游玩的大好时节。康熙三十三年(1694)蒲松龄在家休假时,亲眼目睹了家乡的两项民俗活动,欣然命笔,写就了七律《清明》。一是回娘家。诗中写道:“家家儿女尽归宁,马上红妆照眼明。”出嫁的新婚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身着鲜艳的服装,骑着高头大马,回娘家探望父母。根据《蒲松龄年谱》推算,蒲松龄的女儿生于康熙元年至八年,此时当为30岁左右的,按照淄川当时的风俗,她也会精心打扮一番,回娘家探望父母,只是是否骑着马,就不知道了。二是荡秋千。诗中写道:“轧轧谁家庭院里,秋千遥送隔墙声?”老百姓在庭院中扎起秋千架,妇女儿童们轻快地荡起秋千,欢呼声伴随着秋千的轧轧声,在春风中回荡,一直传到院墙外。蒲松龄的长孙蒲立德生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该年12岁,正是活泼好动的少年,看到别人家荡秋千,肯定要求爷爷蒲松龄为他扎秋千,而蒲松龄也会满足他的这个心愿,爷孙俩在笑声中荡着秋千。

康熙四十一年(1702)清明节时,蒲松龄写就七绝《清明日,绛桃、海棠并开,病中感赋》,诗云:“年年为客远离家,栽尔十年未见花。今值花开我又病,娇红空趁夕阳斜。”从诗文内容来看,这首诗作于家中。清明时节,蒲家栽种了10年的绛桃、海棠刚好开花,而蒲松龄却生病了,身体乏力、精神萎靡,无心欣赏这美丽的鲜花,于是大发感慨,作诗志之。蒲松龄长年在外,一年中难得几次回家享受天伦之乐,这次在家因为生病卧床,不能尽情欣赏亲手栽植的鲜花,实在让他郁闷。

作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的五律《途中》,描写了作者在往返蒲家庄、西铺的旅途中,于雨后日落时欣赏到的艳丽春景,也描述了旅途奔波时人困马乏的感受。诗中写道:“烧余草初绿,道上柳如丝。细雨新寒后,空山落照时。途赊人欲惫,村近马频嘶。款段风尘里,吟思首低垂。”同样写旅途春景的诗篇还有康熙四十一年的七律《途中遥见山村红绿如画》、康熙四十六年(1707)的七律《清明后微雨,马上作》、康熙四十八年(1709)的七绝《途次阴雨》。

端午节

康熙二十七年(1688)端午节期间,年近五旬的蒲松龄在其旧居东头独力建起第一座房屋,命名“绿屏斋”。虽然新房土墙茅项、四壁萧然,庭院狭窄、屋小如拳,但蒲松龄十分高兴,连续写了11首七律歌咏此事。建造这座房屋,对于蒲松龄来说,实属不易。蒲松龄在七律《荒园小构落成,有丛柏当门,颜曰绿屏斋》其一中云:“茅茨占有盈寻地,搜括艰于百尺楼。”建造的这座小屋虽然仅仅八尺宽,营造的艰难却甚于富人建筑百尺高楼。诗其二中云:“端阳已过麦连阡,院落初成小构竣。”“租吏不催粮未罄,三杯浊酒意醺然。”诗中明确写明房屋建成的日期是端午节后,此时即将成熟的小麦连绵成片,丰收在望,蒲松龄心情舒畅,三杯浊酒下肚,憧憬着自得其乐的闲适生活。诗其八中云:“世事依稀婆,元龙豪气半消磨。千间广厦拼如许,七尺匡床占几何?”蒲松龄在此感叹,世事无常,意气消磨,拼力求得高楼大厦有什么用?一张床又能占多大面积?这表明蒲松龄面对现实生活无可奈何,唯有发泄心中的不满。

七律《四月二十四日归里》写道:“东归时节近端阳,燕子飞飞上画梁。深夏病蚕初上簇,旱天薄麦早登场。万端入耳心情恶,百绪萦怀鬓发苍。枕上徘徊灯火暗,老病妇连床。”这首诗是康熙三十年(1691)蒲松龄端午节前夕由西铺返回蒲家庄后写作的,反映了蚕麦欠收、妻子卧病等诸事不顺带来的愁苦心情。这首诗诗题点明蒲松龄返家的时间是四月二十四日,接下来的七律《五月十二日,抱病归斋》,则写明返回西铺的时间是五月十二日,这样算来,蒲松龄在家中休假的时间是17天(按农历大历月计算,大尽月为三十日)。蒲松龄为什么在家待这么长时间?这是因为妻子刘氏生病,而且蒲松龄也忧伤成疾,所以耽搁了返程时间,这从第二首诗的诗题可以看出。蒲松龄为此感叹,在家期间真是“万端入耳心情恶,百绪萦怀鬓发苍。”两耳听到的都是坏消息,各种愁绪涌上心头,一时愁白了头。按说蒲松龄生病,应该在家多休养一段时间,但他怕耽误毕家学生的功课,因此,尽管病还没有好利索,尽管心情万端愁苦,还是抱病回到石隐园的效樊堂教授学生。这说明蒲松龄对本职工作尽职尽责。

端午节一般在麦收期间。生活在社会底层、生活拮据的蒲松龄,其心情总是随着夏收的丰歉而欢喜而悲伤。写于康熙四十六年的七律《麦秋旋里》中云:“迎门稚子绕征鞍,乐岁登堂笑语欢。”蒲松龄回家途中看到一派丰收景象,十分开心。回到家中,孙子们欢乐地围绕在身边又蹦又跳,他爽朗的笑声回荡在堂屋里。本来全家人欢声笑语,蒲松龄本人心情舒畅,可当听到家人谈起今年雇工价钱上涨、皇粮折价征钱的消息,心情又转而忧愁。这就是诗中所说的“荒余逃散佣工贵,谷贱折征办税难”。皇粮折价征钱,是指官府将本来缴纳的实物——小麦改为折价征钱,丰年麦子价低,改缴银两实际上是多缴纳了麦子。成本增加了,多收了三五斗又有什么用?丰年如同俭年!这是官府剥削农民的一项苛政。这项弊政在紧接其后的七绝《口号》中说得再明白不过了:“青苗满野麦连阡,何事相逢尽黯然?路上行人多问讯,传言夏税要征钱。”

往来西铺、蒲家庄的路途上会遇到什么情况?七古《四月十八日与笏过奂山,风雹骤作》形象地描述了路途的艰辛。这首诗写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没有点明是回家还是归斋,但揣度诗意,应该是蒲松龄和其三子蒲笏在回家的路上遭遇到狂风冰雹。这是因为此时距端午节只有17天,按常理蒲松龄应该提前回家过节,而不会是返回西铺。这首诗写蒲氏父子经过奂山时突然天气骤变,巨雷、狂风、冰雹、暴雨同时袭来,蒲松龄父子在风雨中艰难挣扎,在泥路上踉跄前行。“霹雳震谷裂空山,碎雹弹射千冰丸。风吹冈平拔老树,横如百尺蛟龙蟠。马蹄斜窜频倾侧,几几下堕深崖间!左手抱鞍右提笠,一步一咫愁心颜。不暇回首计行止,惟恐力懈遭风抟。烈烈如刀寒粟起,鞯辔濡湿下汍澜。”蒲松龄羡慕高人此时在家闲住,风雨寒暑不出门,不用为了生活到处奔忙,比神仙还要悠闲自在。从这首诗看出,蒲松龄虽然年过花甲,体弱多病,为了生活,还是不惮劳苦,外出奔波。

中秋节

中秋节是个举家团圆的日子,不论离家多远的游子都要回到家中,与亲人团聚,蒲松龄也不例外。

康熙二十四年(1685)的中秋节,蒲松龄没在家中度过。从春天开始,蒲松龄患足病,一直到秋天也没有痊愈,双脚又肿又疼,难以穿着鞋子,更不用说走动,当然也就不能回家过中秋节了,心情十分凄凉。这期间,他与协助毕际有校刻毕自严《石隐园集》的袁藩诗词唱和,聊慰烦恼。中秋节前夕,袁藩病重,准备返家,蒲松龄填词《临江仙·送宣四兄东归》为其送行。中秋节前连日阴雨,蒲松龄听说袁藩未走,风趣地填写了《钗头凤·中秋前雨阻,宣四兄不得归,戏作此将寄之,闻已冒雨行矣》。袁藩走后,蒲松龄中秋佳节怀念好友,又填写了《瑞鹧鸪·中秋怀宣四兄》,词下阕曰:“传言良夜曾无价,卖与离人不值钱。转忆此时旋里客,妻孥卧对亦堪怜。”蒲松龄虽处毕氏园亭,又当中秋之夜,理应吟诗赏月,但因好友离去,无心赏玩,从而寄寓了对袁藩的怀念之情。中秋节之后,蒲松龄再次填写了《蝶恋花·涉石隐园,怀宣四兄》,深切怀念好友袁藩,但此时袁藩已病入膏肓,不久就去世了。蒲松龄失去了一位知心朋友。

康熙四十一年是乡试年。时年63岁的蒲松龄最后一次到济南参加乡试,仍然没有考中,内心极其苦闷,连写了3首五绝《寄紫庭》,既安慰紫庭,也安慰自己。① 蒲松龄在济南期间,先后写作了《客邸》、《客秋》、《中秋早眠》3首诗,此外,他还在济南名士朱缃(字子青)宴席上结识了安丘名士张贞(字起元),为张贞的《远游图》题诗。乡试的日期,据《清史稿·选举志》记载:顺治元年,定以子午卯酉年为乡试年,辰戌丑未年为会试年。乡试在八月进行,会试在二月进行,均初九日首场,十二日二场,十五日三场,每场时间为3天。蒲松龄乡试结束后,于第二天急切地赶回蒲家庄,路上听说好友王观正(号如水)再次生病,特意绕道去看望他。等到了他的家门,却听到了王观正已经去世的噩耗。蒲松龄放声痛哭,祭奠王观正。回家后,蒲松龄想写首挽诗悼念老友,却因为内心伤悲,无法成文。蒲松龄的五古《梦王如水,有小序》对王如水病逝表示了深切哀悼。从以上几首诗推知,为了参加这年的乡试,蒲松龄在考场中度过了中秋节;乡试一结束,蒲松龄就急切赶往家中。

康熙四十六年,蒲松龄感谢友人王德征赠送獾皮褥子治疗痔疮,写作了五古《八月十八日,王德征见赠獾褥,云可愈痔》。诗中写道,作者未曾恣意口腹之欲,不应该患痔疮;痔疮发作,难以行走,痛苦异常;獾褥是否治愈痔疮不可知,但友人的关怀之情却令人感动。诗中提到的王德征 ② ,是蒲松龄的馆东毕际有的表兄,可能住在西铺附近。这说明,蒲松龄在家过完中秋节后,马上就回到了西铺,十八日王德征到西铺探望毕际有,听说蒲松龄患痔疮,就将家中的獾皮褥子赠送蒲松龄治疗痔疮。由此推断,这年的中秋节,蒲松龄是在家中与亲人一起过的,但他在家时间不长。

十月初一

农历的十月初一日,人们要到先人坟前焚烧五色纸,为其送去御寒衣物,称为送寒衣节。淄博一带的风俗是孝子贤孙到祖先坟墓前上供。蒲松龄每年九月底都要赶回家中,于十月初一日去墓园祭拜父母。

康熙三十六年九月的最后一天,蒲松龄穿着单薄的衣服,冒着冰凉的北风,赶往家中。七律《九月晦日东归》其一云:“年年此日到家中,投老情怀更不同。相对只应愁岁俭,暂归未忍课儿功。几回闻雁秋方尽,五次休装岁已终。雪刺可怜生鬓发,犹随马迹转秋蓬。”晦日,是指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诗中写道,每年的这天都要赶回家中祭奠父母,但已步入老年的蒲松龄感觉与前大不相同。蒲松龄在家期间,听到妻子说起年成歉收,心情立刻转坏,甚至无心考查儿子们的功课。在外教书的蒲松龄,一般利用假日时间考查儿孙们的功课,讲授八股文的写作技巧,这已成了惯例,今年的十月初一却没了这份心情。蒲松龄想到过了十月初一这个节日,一年将要结束,自己鬓发斑白,老而无成,命运就像秋草随风飘荡,不能自主支配,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蒲松龄祭奠了父母,安排好家务,于十月初五起程返回西铺。扣除来回路上的时间,此次蒲松龄在家只住了4天,真可谓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蒲松龄为此自嘲“久以鹤梅当妻子,直将家舍作邮亭。中宵酒醒闻秋雁,枕上还疑客里听。”(《家居》)自己常年在外,虽有妻子如无,只能把梅树、仙鹤视作妻与子。家居时少,在外时多,错把家当成旅馆,以至于半夜酒醒,还以为仍然住在西铺书房。紧接这首诗,蒲松龄又写了七律《十月五日西行》,着重描写了返回西铺的过程。诗其一云:“西望红尘去路赊,寒风短晷苦离家。暮云遥接青山嘴,荒草歧分古道叉。月暗明河星琐碎,风摇岸柳树横斜。到来村舍仍灯火,驻马高门策乱挝。”诗中写道,初冬日短,作者紧走慢赶,还是日落西山、银河高悬,所幸到达西铺时毕家灯火明亮,于是赶快下马敲门。

康熙四十一年十月,蒲松龄在家祭拜父母后,于初七日下午骑马返回西铺。太阳将要落山,余辉照耀着山尖,山脚笼罩在雾霭中,蒲松龄的衣服也在晚霞的映衬下,变换着不同颜色。太阳落入地平线,黑云镶嵌在西天,霞光渐渐消失,星星开始布满天空。还有二三里就要到西铺了,蒲松龄坐在马上吟诵着诗篇,月光辉映着手中的马鞭。蒲松龄吟诵的这首诗应该就是《十月初七日途中日暮》,诗中透露出作者自在闲适的心情,看来情绪不错。

春 节

春节,古称元旦,俗称年,是一年中最大的节日。民间风俗一般是腊月二十三日之前就放假,正月十五闹完元宵才算过完年,开始上工。

约在康熙二十八年(1689),蒲松龄于腊月十九日回淄川老家过年,绕道看望老友王居正(字心逸),傍晚时分到达王居正居住的马家庄。此时王居正新盖了高楼大院,雇用了看门人。看门人不认识蒲松龄,不肯开门接纳,只是隔窗询问姓名,蒲松龄怒其无礼,通报姓名后愤然离去。“门下无人识二仲,留将名字待君闻。”从诗题得知,这年腊月十九日毕家私塾就放年假了,蒲松龄得以提前回家过年。

第8篇:写中秋节的诗范文

关键词:缱绻情思;寄情于景;乐景哀愁;起承转合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7-0033-01

《夜雨寄北》是一首七言绝句,作者系唐朝著名诗人李商隐。李商隐在文学史上与唐朝诗人杜牧合称“小李杜”,在晚唐诗坛上极负盛名。李商隐的传世之作很多,最能代表李商隐艺术成就的是那些无题诗和咏史诗。《夜雨寄北》即景抒情,独具特色,艺术性很高。欣赏这一首抒情小诗,会让我们对他的艺术风格有更加全面的了解。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夜间下着雨;“寄北”,寄给北方之人,“北”,代指他所寄的人。《万首唐人绝句》题作《夜雨寄内》,“内”,即内人,妻子。可见是寄给妻子的诗。李商隐之妻是当时泾原节度使王茂元之女王氏。据有人考证,李商隐客居巴蜀时,王氏已过世,而这首诗正是李商隐在巴蜀时所作,所以怀疑是寄给妻子的观点,而应看成是寄给在长安的朋友的较近情理。我们说这么看来未免有些片面。一方面,从诗的内容看,诗所表达的感情还是夫妻之情的可能性大一些;另一方面,诗是艺术作品,诗中的形象可以看成是艺术形象,未必就是现实中的人物。其次,即使王氏已死,为什么就不能写这样的诗呢?王氏死了,诗人怀念之至,写下此诗更见爱妻之切,诗的感情就更深沉,更感人了。文学史上写给已故人的诗也是有的。所以,我们仍认为这首诗是李商隐写给妻子的,王氏之死不足以否认这一点。

这首诗作于宣宗大中二年(848年)。当时,李商隐在剑南节度使帐下充任幕僚,客居巴蜀,可以说是宦游天涯,远离故土,举目无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做两种设想:一是李商隐有一天忽然收到妻子的来信,问他何时回家团聚。时值寒秋,夜雨绵绵,诗人手捧来信,怀念远方的妻子,遂提笔写下此诗。一是深秋之夜,窗外雨声不断,诗人怀念妻子,久难入睡,脑海里浮现着和妻子分手时的情景:温柔的妻子拉着他的手,含着热泪问他何时回家团聚。这难忘的一幕,不禁勾起诗人的无限情思便和着雨声,写下这首七绝。如果妻子早已作古,诗人又忆起往日和妻子分手时妻子对自己的盼望,而自己终于没能满足妻子,甚至连一面也未见,妻便过世了,那么做成这首诗,就更加撼动人的心灵了。

全诗四句,分三个层次。第一句,第二句,三四句各一层。在品析诗句中学习写法。

第一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君”指对方,即妻子。“君问归期”是写妻子问我回家的日期。“未有期”是“我”的回答。“你问我什么时候能回家团聚吗?唉,很难说呀!我这里仕途坎坷,哪里知道何时是归期?”前半句是妻问,表现的是妻子依依惜别的深情,后半句是夫答,表现的是丈夫隐隐难忍的愁苦。妻子盼着他早归,他又何尝不愿早早与妻子欢聚呢?这一问一答,如泣如诉,透露出他的羁旅之愁和不得归之苦,缱绻缠绵之思令人难忘。

第二句:巴山夜雨涨秋池。“巴山”,山名,也叫大巴山,八岭,在今陕川边境,这里泛指诗人就职的巴蜀之地。涨,读zhǎng,涨满。秋池,秋天的池塘。我们知道,李商隐一生仕途坎坷,郁郁不得志。巴蜀在唐时是边远地区,在这里供职和京城相比,往往意味着政治上的失意。因此,文人墨客都把这里看成凄凉冷落的地方。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有“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巴蜀多山,荆楚多水。巴蜀当时确实人烟稀少,荒凉冷落。“水经・江水注”描写巴东三峡说:“……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因此,作者写巴山,交代地点;写夜雨,交代了时间。巴山夜雨概括了诗人所处的环境。涨秋池,池塘都涨满了水。“夜晚是这样的寂寞,环境是这样的凄凉,秋雨凄凄沥沥地下个不停,把池塘都涨满了。”为什么第二句单单地跳出来专写景物呢?这里是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以肃杀冷落的秋景来衬托诗人的愁苦心情。“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尤其是秋水更是令人感到凄楚和惆怅的。杜甫“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思天下万民之愁;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伤离别之愁;李Z“西风愁起碧波间”,念征夫之愁;“照横塘半天残月”而愁“天涯孤旅”,都是借助于秋水的衬托。秋瑾更绝:“秋风秋雨愁杀人”,凄清的秋雨,能使有心事的人窒息了。我们的诗人也是这样:面对这样荒凉冷落的高山,这般凄清惨淡的秋水,怀着对妻子的朝思暮想,怎不令他愁肠有结呢?正如李清照所言:“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而且这愁绪,也在随着秋池雨水的增长而增添着。真是“了不得”。

第三、四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前两句写巴山夜雨,处境悲戚,真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什么时候,哪年哪月才能使我们团聚在一起呢?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到来的话,我一定要和你秉烛长谈,倾诉我在巴山夜雨中思念你时的情景”。诗人的心境是苦闷、孤寂的。他愁苦、他伤感,却又无可奈何。但是,诗人笔锋一转,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预想着将来会面时幸福的情景,相依相偎间情话更反衬出现实的不堪。这种对幸福生活超现实的写法,是虚写。巴山夜雨凄凉景,美妙的幻想南柯梦,这就更增加了人生的悲哀。“剪烛”,古人认为烛花象征吉祥或夫妻久别相会。《红楼梦》第二十八回写贾宝玉与冯紫英、薛蟠在一起喝酒赋诗,期间有个唱小旦的戏子蒋玉菡也和了一首,其中有句“女儿喜,灯花并头结双蕊”,灯花,就是烛花,双蕊就是两个烛花。这里“剪烛”是说蜡烛燃久,烛心结成穗形灯花,剪去才明亮,同时也暗示夫妻相逢之喜。诗中用喜景衬托哀伤,又做哀伤陪衬。这种“以乐景写哀愁”的手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现在文学作品中这种虚法也是常见的。如祥林嫂对地狱的设想,更衬托出她的孤苦;阿Q对“革命”“发财”的设想,更衬托出阿Q的愚昧和无知。外国文学中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小女孩对温暖世界的幻觉,更增加了现实世界的寒冷等等。

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中除了衬托手法,虚实相结合手法外,还运用了重复的手法。一个“期”字两用,一为妻问,一为夫答,既写出爱人对自己的怀念,也写出自己的愁苦;一个“巴山夜雨”重复,一个现实的景物,一个是设想的未来谈话所及的景物,现实的景物给诗人带来的是愁苦,但这愁苦在未来又是夜话的谈资,为夜话增添无穷欢乐。一实一虚,一悲一喜,感情由浅入深,一气呵成,而且这首诗结构上“何当”承“未有期”而来,“却话”继“归期”而来,前后照应,合为一体。

《夜雨寄北》这首诗的语言也有特色。李商隐多数诗都是“绣织丽字,镶嵌典故,包藏细密,意境朦胧”,但这首诗我们读来并不觉得难懂,全篇朴素如话,遣词造句都很平常。这与李商隐在巴蜀期间,学习了民歌语言是分不开的。

总之,《夜雨寄北》这首诗运用重复和衬托的手法,虚实相合构建别离的意境,用质朴的语言,表现缠绵细腻的感情,在伤别离,诉离愁的古代诗作中独树一帜,对后世离愁题材诗词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吴慧.李商隐研究论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第9篇:写中秋节的诗范文

一、分析意象法

读一首诗,要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首先看它描写了什么形象,这些形象呈现出一种怎样的色调,是否有一般的联想和某些特殊的含义,再进行分析,并由此推及其内在的情感。一般而言,画面鲜活、明丽的,内在的情感则是高昂乐观的;反之,画面阴暗、色调低沉的,其内在形象情感色彩则是伤感的。例如:

琅?摇琊?摇溪■

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在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琅琊山。?摇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这首诗写了“空山”“雪(消)”“溪(涨)”“游客”“古槎”“山花”等意象。描绘出冬去春来,雪融水涨,游客渡溪过桥的情景,表达出对山水自然的喜爱和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画面是由意象组成的,只有找到了诗中的意象,进行初步感知,才能够进一步鉴赏诗歌。

二、概括特点法

鉴赏诗歌要概括出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表述。例如,孤寂冷清、明净绚丽、恬静幽美、雄浑壮阔、空旷辽远等。注意要能恰当地吻合景物的特点和情调,术语的使用要和相关的分析密切结合起来。

晚?摇秋?摇夜

白居易

碧空溶溶月华静,月里愁人吊孤影。

花开残菊傍疏篱,叶下衰桐落寒井。

塞鸿飞急觉秋尽,邻鸡鸣迟知夜永。

凝情不语空所思,风吹白露衣裳冷。

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

【解析】首先找出诗歌中描写的人、事、景、物等,然后确定哪些内容体现了诗人情感,由此确定诗歌使用的意象。这首诗描写了“碧空”“月华”“愁人”“残菊”“衰桐”“寒井”“塞鸿”“邻鸡”“白露”等,这些内容都体现了诗人的愁情,都是诗歌的意象。其次体会意象内涵。首联写明月和明月下的诗人,诗人对月凝思,忧思萦怀。颔联写残菊和衰桐。该联中“花开”对“叶下”,“残菊”对“衰桐”,“傍疏篱”对“落寒井”,体现了晚秋萧瑟的景象。颈联写塞外飞鸿由北向南迁徙,邻家鸡鸣也推迟。该联中,“塞鸿飞急”对“邻鸡鸣迟”,“觉秋尽”对“知夜永”,反衬晚秋夜的寒冷与漫长。尾联通过对诗人在瑟瑟秋风,清冷白露中孤独身影的描写,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寂寞之情。最后,体味意境特点。意象体现的特点,决定了诗歌的意境特征。赏析意境,可以从分析意象的特征入手。比如意象“残菊”一方面表现了凋零的状态,另一方面也表现出环境的凄清等。再如“夜永”表现夜之长,反衬诗人不能入眠的状态,表现环境的孤寂、凄冷等。

【答案】这首诗描写了如水的月光、凋落的、飘零的落叶、疾飞的寒鸿、寂静的秋夜、袭人的冷风等意象,营造了一个清冷、孤寂的意境。

三、体悟感情法

即要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要体悟诗中的感情,除了依靠分析诗句外,还应联系注释以及小序中的写作背景,甚至诗中运用的典故等。

秋思寄子由■

黄庭坚

黄落山川知晚秋,小虫催女献功裘。

老松阅世卧云壑,挽著沧江无万牛■。

【注】①元丰四年(1081),诗人任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令,很不得意。这时苏子由(苏辙)被贬在筠州(治所在今江西高安)为监盐酒税,两人相距不远。诗人因秋而思,触景生情,有慰勉苏子由之意。?摇②〔“挽著沧江无万牛”〕化用了杜甫的“万牛回首丘山重”,意为“志甚坚,难以动摇”。

请从景与情的角度简要分析这首诗的前两句。

【解析】诗的前两句主要写晚秋时节,自然景物凋落,蟋蟀鸣声四起催促妇女赶制裘衣的场景,由注释和诗中自然景物凋落与蟋蟀声四起可知,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才华难展、落魄无依的郁闷之情。由此也可以看出景物与作者情感之间的关系属于借景抒情。

【答案】这首诗前两句借景抒情,借描写晚秋自然景物的凋落与蟋蟀鸣声四起,催促妇女赶制裘衣,表现了诗人感叹时光流逝、才华难展、落魄无依的郁闷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