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归去来兮辞作于陶渊明范文

归去来兮辞作于陶渊明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归去来兮辞作于陶渊明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归去来兮辞作于陶渊明范文

归去来兮辞序》中有“及少日,眷然有归去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陶渊明否定仕宦道路的心理基础是什么?就是“质性自然”。在那“真风告逝,大伪斯兴”的时代,陶渊明崇尚“自然”,落脱世故忘怀得失,恪守求真求朴的生活,摒弃浮华奢靡的世风,《归去来兮辞》作了是形象的写真。

萧统在《陶渊明传》中说陶渊明是“颖脱不群,任真自得”。这在陶诗中就能得到很好的印证。如“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真想初在襟,谁谓形迹拘”“天岂去此哉,任真无所先”。《庄子・渔父篇》说:“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可见“真”就是自然。在陶渊明而言就是如何保持自然,也就是如何才能不被异化。

诗人自幼受儒家的传统教育,但老庄思想和魏晋玄学的宅心玄远、清淡无为、旷达超然对他的影响是很深的,然而陶公的人格理想绝不同于魏晋其他士人。他极力追求一种“自然”的质性。一切不受绳墨,只依自然本性,保持真诚淳朴的性格特征。

特立独行不拘时俗的处世方式。晋宋易代之际,“朝隐”之风盛行,身在山林而心存魏阙之假隐士纷纷登场。他们附庸风雅交往权贵,恃才傲物狂放不羁,实为利欲熏心之徒。陶渊明之归田,绝不是求取声名,为自己设计一条曲线求官的捷径,而是彻底摆脱名缰利锁的束缚,为自己设计一条展现完美人格的人生之路,《归去来兮辞》的思想价值,正在于对仕途、世俗的彻底否定。

第2篇:归去来兮辞作于陶渊明范文

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初的名将,声威显赫一时,死后又追授大司马。祖父陶茂官至太守,父亲也出仕,是浔阳大族。陶渊明八岁时父亲去世,家境日渐衰弱,十二岁时母亲去世,多在外祖父家里生活。外祖父孟嘉是当时的名士,“行不苟合,言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傍若无人”(《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陶渊明“存心处世,颇多追仿其外祖辈者”(逮钦立语)。后来,他的个性、修养都有外祖父的遗风。时代的思潮和家庭的影响使他有了儒道两家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生活志趣。

青年时代的他也有着“大济苍生”的远大抱负,《杂诗》中的“忆握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可以看出他有着“逸四海”的猛志。但他生逢乱世,宗室内部斗争不断,军阀强权野心勃勃,血腥杀戮激烈频繁,可谓生灵涂炭,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当权者也感到严重的不安全感,再加上权力争夺、阴谋血腥卑污,打着崇高道义的幌子。这使秉性真淳的陶渊明难以忍受,黑暗的现实把陶渊明那“逸四海”的猛志击得粉碎。“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几仕几隐后,在他41岁时,毅然拂袖归田,矢志躬耕,直至终老。

《归去来兮辞》正是他和官场诀别,与上层社会分道扬镳的宣言书,在这首诗中都是对归隐生活的想象,写了下田园与农人交谈;把酒对诗,寄傲天地;三径就菊,饮酒赋诗的快乐。

从诗人的《桃花源记》中写武陵人初进桃花源的一节“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写桃花源的风光“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再有《饮酒》之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己忘言。”这些描写都可以看出他心境的旷远,不愿受世俗的干扰,对寄情山水田园理想生活的向往。实际上陶渊明已经把自己的“猛四海”的情致寄托于山水之中了,在自然风景的描写中寄托志向在现实中不能相托的情致。

但是,他从彭泽令上解职时作的这篇《归去来兮辞》,他把做官看成是“身愧平身志”,所以他的归隐是自己的理想与当时的现实无法调和的结果。在《归去来兮辞》中,“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是自己的胸襟不能得到施展的一种无奈,把自己大志寄托于山水,经丘寻壑放浪形骸。所以才有“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的感慨,田园山水被陶渊明用诗的构造高度纯化了、美化了,变成痛苦世界中的一座精神的避风港。

第3篇:归去来兮辞作于陶渊明范文

《桃花源记》本为《桃花源诗》的序言,但出乎诗人意料的是,他的《桃花源记》对后人的影响远胜《桃花源诗》。《桃花源记》所描绘的桃源美景给后世之人留下了一个思想上的巨大幻想空间,让那些渴望自由的灵魂有了一个精神上的皈依之地。

尽管在生活中我们都把“世外桃源”当做一个缥缈之地,认为这是诗人运用浪漫主义手法虚构的一个“精神高地”,但是,如果你认真去品读陶渊明,你就会发现他其实一直就生活在自己的世外桃源里。

首先,陶渊明是一个完全生活在自己精神世界里的人。做彭泽县令时,县令可种公田100亩,他吩咐全部田土都要种秫,便于煮酒。妻子翟氏说,还是多种点粳吧,我们母子还要吃饭哩。陶渊明不得已分了50亩地种粳。在诗人的思想意识里,饭是可以不吃的,但酒必须得喝。诗人因爱酒成痴,时人称为“酒圣”。

再看陶渊明的辞官也完全是率性而为。在他的彭泽县令当到八十多天的时候,郡里派来了一督邮,当县衙小吏告诉他须束带鞠躬而迎时,陶渊明生气地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便解绶去职。走时,还不忘作《归去来兮辞》一首,第一句便是:“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可见诗人虽为县令,心中却一直想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如果不是一个完全生活在自己精神世界的人恐怕很难有以上的举动和想法。

辞官后的陶渊明更是一心一意地打造自己的世外桃源。他因宅边有五棵柳树,自号“五柳先生”。此外他还在庭前院后遍种、兰花、梅花等各色花卉,是《桃花源记》中“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景象的真实写照。

晚年的诗人便日日生活在这花红柳绿之中。他在《饮酒》中说:“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在《拟古》中写到“荣荣窗下兰,密密堂前柳”;在《蜡日》中赞:“梅柳夹门植,一条有佳花”。可见,诗人的房前屋后是柳树成荫,鲜花盛开,这是他为自己打造的现实版的世外桃源。在这样宁静秀美的环境里,诗人是怡然自得的。他在《读山海经》中写到:“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这是何等惬意和闲适的生活啊!

史书《宋史・隐逸传》中有一段陶渊明日常生活的精彩记录:九月九日,陶渊明无酒便坐中,久之,满手把菊,忽值江州刺史王弘派人送酒来,陶渊明即便就酌,醉而后归。

对陶渊明诗意般的田园生活,梁启超有这样一段评价:“自然界是他爱恋的伴侣,常常对着他笑。”

此外,陶渊明晚年生活虽落魄,但心灵是自由的,灵魂更是高洁的。前面提到的江州刺史王弘最初久慕陶渊明之名,欲见之而不得,后来打探到陶渊明要上庐山一游,便让朋友庞通在半道置酒相邀,两人饮酒正酣时,王弘乘机而至,庞通为之介绍,王弘方得以结识陶渊明。

另一朋友颜延之做始安郡太守时,路过浔阳,与陶渊明竟同饮月余,临去,给了陶渊明二万钱,陶渊明居然全部交给酒家,以便随时取酒来饮。此人若非真正高洁之人,实难有此举动。

第4篇:归去来兮辞作于陶渊明范文

陶渊明画像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东晋浔阳柴桑人。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当时一般社会情形很不景气,他住在江西浔阳柴桑,和一般衰乱时代的多数乡下读书人一样,主要靠种田过活,境况非常窘迫,人口又多,收入不能维持极简单的生活。迫于饥寒,只得放下犁头去求官。他的第一任官是京口镇军参军,那是他才二十三岁左右,两年后,奉使到江陵;同年冬天,母亲去世,他居了两年忧,到了二十八岁那年,又起来做建威参军,第二年三月奉使入都,八月补彭泽县令,冬十一月就因为不高兴束带见督邮,解印绶归田。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第5篇:归去来兮辞作于陶渊明范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陶渊明;田园诗;写作特点

陶渊明以田园景色和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了大量的诗歌创作,成为唐宋之后诗歌的重要内容。陶渊明的田园诗在中国文学史上造诣极高,他的诗作通常给人以平淡自然之感,这与诗歌内容和诗人在写作艺术上表现出的特点密切相关。

一、情景相融,事理共存

陶渊明在其田园诗的创作过程中选择的题材主要是生活中普普通通的日常琐事,诗人在写作时不追求情节的曲折,但却能给人不一样的感悟和体会,其关键就在于陶渊明在人物心境的描写上做到了情景相融、事理共存。陶渊明诗中的“理”并不像哲学那样进行抽象的说教,而是诗人通过自己的生活,把自己的生活体验直白地陈述给读者。诗人不在乎所谓的似与不似,只是简单地描写出自己心中的一片天地。例如,我们来看《饮酒(其五)》一诗中前面四句述说了诗人的主观精神与客观环境之间的关系,在诗人心中不管怎样喧嚣的尘俗都不会干扰到他平静的内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自我的劳作在这幽美的风光下变得珍贵无比,无意之间作者的内心就与悠然的山“相约”了,自己仿佛也身处于一片美妙的风景之中。而这种心与境的瞬间感应,以及由此而带来的无限愉悦,对于诗人来说是不可落于言筌的。陶渊明的田园诗通过既有情趣又有理趣的语言表达,体现出了诗人对宇宙、历史以及人生的认识,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二、语言朴素,意境深远

虽然陶渊明的诗中描绘的景物往往都是那些平淡的日常事物,比如村舍、穷巷、豆苗、鸡犬、桑麻、荆扉等,这些意象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在平淡中我们却可以看到诗人给我们的警策,这些朴素的语言虽说直白,但是在这些普通的意象中,我们却可以看见内隐的绮丽。陶渊明的诗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夸张的修饰,有的只是白描,只是简简单平常常的书写,但正是这与众不同的简单,却能营造出一份冲淡之美。即使是平常人的生活,在诗人的精心组织之下也产生了极具美感的意境。诗人通过现实中的景物情事来体现其内在的追求,这也是陶渊明田园诗冲淡之美的境界中最主要的艺术成就。同时,从诗歌中我们还可以看出诗人τ谑挛锏谋泶锓绞剑仅仅通过寥寥数字就将自己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把自己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热爱融入到诗作之中,让人在诵读的过程中仿佛在自然恬静的田园中漫步一样,带给人无穷的想象和美感,这也就是所谓的“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三、语言清新,诗意脱俗

陶渊明的田园诗在语言的锤炼方面清新脱俗,不加雕饰却自然率真。诗人把自己的理想寄于田园,通过生活中的积累,描绘出一幅幅优美的田园景致。无论是春去秋来,还是草木虫鱼的生长,以及邻里亲人之间的迎来送往,通过诗人的精心组建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让人流连忘返。如《归去来兮辞》中的僮仆、小孩以及庭院中轻轻摇摆的枝条无一不是大众生活的真实写照。而对于这些人和事的描绘诗人大多通过一些俚语、俗语和口语展开描述。如“草盛豆苗稀”“草屋八九间”“风雨纵横至”“清晨闻叩门”等等。这些既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绚烂的色彩,更多的是清新朴素的语言,让读陶渊明田园诗的我们倍感亲切。

总的来说,陶渊明的田园诗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诗人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生存状况的影响,生活中的感悟和体会成为了诗人创作的主要题材,从而也形成了其诗作的艺术特色。虽然诗人命运多舛,几经挫折,但是诗人并没有把功名利禄看作其人生追求的唯一。相反,在田园生活中诗人逐渐找到了自己,找回了自己生命中最为本真、最为淳朴的特质。因而诗人能够平心静气的对自己生活中的琐事乐观地看待。把田园作为自己的理想王国,创作出诸多浑然天成的田园诗,营造出了天人合一的诗歌境界,用清新朴素的语言描述淳朴自然的生活与心情,最终在中国的文学史上取得了极高的成就。

参考文献:

[1]林丽钦.生命的觉醒,人生的解脱――读《归去来兮辞》[J].语文建设,2015,(34).

[2]林芬.陶渊明田园诗的再解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9):195-196.

第6篇:归去来兮辞作于陶渊明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休闲思想;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休闲思想内涵。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佛教都有自己的休闲观。中国的休闲文化可谓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特别是以士大夫文人为主的休闲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1]中国休闲文化有其独特而又丰富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从诗词歌赋到词曲小说,从琴棋书画到茶道酒道,从山水园林到隐士养生,无不渗透着休闲所独有的文化意蕴。[2]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休闲持有的特殊认知和体验方式。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高度重视中国古代的休闲思想,充分挖掘古代休闲的意蕴价值,不断寻求中国传统休闲的现代移植和文化转换,是当代休闲研究学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义务,也是当今休闲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历史上是社会政治动荡不安的时期,文人士大夫为了远离政治迫害,纷纷地采取了回避政治,对政治不闻不问及面向自然的生活态度。这些文人士大夫们特别崇尚老子、庄子的哲学思想,寄情于山水之间,追求一种清净无为的生活,美丽的山山水水成为文人、士大夫们从事休闲娱乐、审美静观的消遣对象。文人士大夫的旅游休闲意识比以往更加成熟,人们在游玩山水中领略玄趣,追求与道冥合的境界,力图使自己的精神回到自然状态之中去。当时社会政治动荡不安的现实和文人、士大夫们那种崇尚自然、田园生活的纯洁的心态,也直接促成了这一时期休闲思想的逐渐成熟。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曾对魏晋南北朝的艺术作了一个概括的描绘:“汉末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3](P.208)魏晋南北朝是一个艺术的自觉的时代,也是一个美学的自觉的时代,也是一个人的自觉时代。

魏晋南北朝时期可以被视为我国古代休闲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为休闲思想的产生提供了取之不及、用之不竭的源泉。这一时期的休闲思想主要体现在日益兴起的山水诗及田园诗的创作之中。登山玩水这种休闲方式很早就成为士大夫及贵族阶层享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政治上的不得意,往往使这些士大夫们将怀才不遇和怅惘之情凝聚于诗文之中。游山玩水这种休闲方式也常常使他们忘却胸中的苦闷与烦恼。因此,旨在描写山水之美的山水诗以及歌颂美好田园生活的田园诗便成为此时文学作品中最主要的创作素材。这一时期的著名的山水诗人的主要代表有谢灵运、鲍照、谢朓等人,他们是开创山水诗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北朝的郦道元、杨衒之的游记散文,不仅生动地描绘了自然景观,而且还描写人文景观,都是很有学术价值的佳作。而东晋末年的陶渊明,则另辟蹊径。他不肯为五斗米而折腰,便转而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特别向往隐逸生活,“诗书敦夙好,园林无世情”,“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他开创的田园诗充满了对自然而又美好的田园生活的热爱。而他写的《桃花源诗并记》,勾勒出一个静谧、淳朴自然的“桃花源”理想的境界,实在令人神往!而郦道元与陶渊明不同之处在于它注重纪实的创作手法,陶渊明则注重对理想生活的描述。他们不仅为中国古代休闲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对近现代中国休闲思想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杰出的诗人陶渊明开创的田园诗充满了对纯洁田园生活的热爱。他的散文作品《桃花源记》为我们勾勒出了理想中的“世外桃源”是中国传统隐逸文化所向往的理想社会,历代文人名士和布衣百姓在喧嚣的尘世中都希望寻觅到能够隐逸的“世外桃源”,并以这样的理想社会形态作为独善其身的精神寄托。陶渊明撰写的辞《归去来兮辞》、诗《饮酒》等对倘佯逍遥、怡然自得的隐居生活发自内心的赞美。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去挖掘陶渊明作品中的休闲思想内涵,希望对丰富和拓展现代休闲学的研究有所裨益。

陶渊明,(约公元365—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出身于破落官僚地主家庭。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职。因不满当时士族地主把持政权的黑暗现实,任彭泽令不足三月即辞官归隐,作《归去来兮辞》,自明本志。从此“躬耕自资”,直至六十三岁在贫病交迫中去世。他长于诗文辞赋,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优秀作品隐寓着他对腐朽统治集团的憎恶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但也有宣扬“人生无常”、“乐天安命”等消极思想。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他的诗歌创作开创了中国古代田园诗的典范,为我国古典诗歌开创了一个新的境界。从古至今,有很多人喜欢陶渊明固守寒庐,寄意田园,超凡脱俗的人生哲学,以及他冲淡渺远,恬静自然,无与伦比的艺术风格。

陶渊明的休闲思想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继承了汉魏以来抒情言志诗歌的传统等特点,他所撰写的《归去来兮辞》、《饮酒》、《桃花源记》等“隐逸诗”,对倘佯逍遥、怡然自得的隐居生活发自内心的赞美。流传千年的《桃花源记》构思出一个宁静安谧、纯朴自然的“桃花源”的理想境界,是在令人神往!并以这样的理想社会形态作为独善其身的精神寄托。二是反映隐逸生活的田园诗(山水诗),后人常用质朴、平淡、自然来评价陶渊明田园诗的风格。隐士得意于丘中,倘佯于林间,拥抱美好的山川、赞美大地,形成了大量寄情于景、借景抒情的山水诗。与唐诗、宋词不同的是,六朝的山水诗更多了一分超然物外的意境和逍遥自适的心情,诗风显得更加轻灵、飘逸,文笔则更加隽永,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2]下面我们就对陶渊明作品中的休闲思想内涵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归园田居》组诗共五首,写于其归隐后的第二年。其中第一首诗集中表达了他那种摆脱无聊的官场生活后的喜悦之情,以及归隐田园生活后所带来的无限乐趣,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和隐居生活及休闲生活的向往和热爱。文章将叙事、议论、抒情巧妙地融为一体,创造出生动自然、引人入胜的艺术境界;语言自然朴实,洗尽铅华,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归园田居》

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4](P.380)

《归园田居》第一首,诗人只用了短短几句,就表达了他对仕途的厌恶之情。我们在这里看到的不只是榆柳桃李中的几间草房、村落中的几缕炊烟,听到的不只是深巷中的犬吠、树头的鸡啼,所有这些还构成一种境界:宁静安谧、淳朴自然。诗人的田园诗并不仅仅在于客观地描绘了美好的田园生活,更主要的是强调和表现这种美好田园生活中的情趣,他把那些生活中最能引起自己思想感情共鸣的东西表达出来,充分表现了诗人那种热爱自由、淳朴的乡村休闲生活、蔑视尔虞我诈的官场生活的情怀。在饱尝羁绊之苦后,一旦回到自己的田园,感到所有这一切都是那么新鲜、那么美好。因“质性自然”、“本爱丘山”,视仕宦之途为樊笼的陶渊明,终辞职归隐,抛离尘杂,返归自然。心境自然也是悠然自得的。这种守拙返朴的田园生活与丑陋的世俗生活恰好成了鲜明的对照。而且能看到一位洒脱诗人对着这宁静的田园景物,在吟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心声。

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对酒绝尘想。

时复墟曲人,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4](P.380)

《归园田居》第二首,着意写出乡居生活的宁静。先是从正面写“静”。生活在偏僻的乡村,极少有世俗的交际应酬,也极少有车马贵客造访。正因为没有俗事俗人打扰,所以“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那虚掩的柴门,那幽静的居室,已经把尘世的喧嚣俗念都远远地隔绝了。

不过,柴门也有敞开之时,诗人“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常与乡邻们共话桑麻。然而在诗人看来,与纯朴的农民“披草共来往”,不是世俗的“人事”;共话桑麻,也不是“杂言”。与充满机巧虚伪的官场相比,这里别有洞天。

乡村生活也有它的喜乐悲欢。“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令人喜悦;同时又“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然而这一喜一惧,并非“尘想”杂念。相反,这单纯的喜惧表示着乡居劳作使诗人的心灵明净了,感情淳朴了。

诗人或从正面说,或从旁说,让读者去领略乡村的幽静和自己心境的恬静。元好问曾说:“此翁岂作诗,直写胸中天”。诗人在这里正是描绘了一个宁静、纯美的天地。如今,城里人到农村旅游,不也是厌倦了人事的应酬,缓解工作和学习压力,想到农村放松心情吗?

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4](P.380-382)

为了不使豆田荒芜,诗人一大早就下了地,到了晚上才披着月光回来。虽然很辛苦,但他并不抱怨,这从“带月荷锄归”的美景就可以看出来。“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这句诗为农家披星戴月的艰苦劳作增添了浓浓的诗情画意。陶诗的情趣来自于写意。“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让人感觉到一幅耕种之暇享受乡村生活的悠闲乐趣。如今城里人到农村旅游,从事各种各样的休闲活动,如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儿同样可以体验田园生活得乐趣。

二、陶渊明的《饮酒》

《饮酒》共二十首,都是酒后偶然的题咏,不是一时所作。本篇是《饮酒》二十首中的第五首。该诗的前半部分着重说出“心远地自偏”的道理,后半部分则写出诗人欣赏自然景色的悠然心情。

《饮酒》

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4](P.380-382)

这些别人都瞧不上眼的乡村、平凡的事物、乡间生活,在诗人笔下却是那样的优美、宁静,显得格外亲切。归隐后的陶渊明还亲自参加生产劳动,接近劳动人民,歌颂劳动,这使得他的田园诗更具劳动生活气息。

这首诗主要是想展示诗人运用魏晋玄学“得意忘象”之说领悟“真意”的思维过程,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思想与高尚的情趣。然而,它不是枯燥乏味、简单的哲理演绎。诗人为我们描绘出它那种悠然自得的心情,也为我们描写了幽美淡远的美景,在这种情景交融的美妙的意境中蕴含着万物各得其所的哲理;这种哲理又被诗人高度提炼、浓缩为“心远地自偏”诗人意味深长地说:“心远地自偏”。心静,境自静。无求名求利之心,即使身居闹市,也宛如在山。这深刻的道理被诗人平淡地说出,亲切感人。诗歌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人在悠然自得,怡然自乐的休闲状态中,达到了休闲的本真。“鸟倦飞而知还”,这是诗人无意中看到的美景,在南山那美好的黄昏夜色中,飞鸟结伴返回山林中,万物自由自在,适性而动,正像诗人所向往的那种摆脱官场束缚,悠然自得,诗人在这里悟出自然界和人生的真谛。

《饮酒》其五中的最后一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给读者以理性的启示。“真意”,我们可以理解为人生的真正意义,那就是人们生活的目标不是追求名与利,也不应该被龌龊的官场玷污了自己自然的天性,而应该回到大自然中去,去欣赏大自然无限美好的景色,享受那种怡然自得的休闲生活。整首诗充分表现出作者从大自然美景中悟出人生的真正意义,从而获得恬静的心境。诗的意境是平和的、诗人的心态是淡然处世的。诗人在东篱之下采菊,悠然之间偶一抬头,美丽的南山自然而然映入眼帘。山上的气象到傍晚时分越发可爱,一群群飞鸟结伴而归。看着眼前的自然美景,作者忽然联想到自己的归隐田园,从中悟出返璞归真的哲理,因而不胜欣慰。

第七首诗的倾向与第五首一致,也是咏物寄志,超凡脱俗。

《饮酒》其七

秋菊有佳色,浥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5](P.90)

这首诗写诗人饮酒食菊,远离世情。诗人的一生最喜欢的一个是美酒,一个是,这两点都非常突出,这两点在《饮酒》其五中都有生动的体现。菊为傲霜之品,所以食菊能修身自洁。饮此忘忧之酒,使感情更加超凡脱俗。见归鸟之入林,悟人生之归宿。诗人特别喜欢描写青松、秋菊、孤云、归鸟。在这些景物上,体现着诗人自身坚贞孤高的品格和爱好自由、自然的情感。

三、《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约作于永初二年(公元421年)。这时作者归隐田园已经16年了。从仕途到田园,再从田园到桃源,这是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进一步探求。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苍生”之志,可是在仕途上破灭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文章在开始部分,先以美好、静谧、“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林作为铺垫,从而引出一个纯朴、自然的世外桃源。在那儿,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那么美好,简直是个理想的休闲世界。《归园田居》是陶渊明辞官归隐之际与上流社会公开决裂的政治宣言。文章以绝大篇幅写了他脱离官场的无限喜悦,想象归隐田园后的无限乐趣,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和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桃花源记》中所描写的不仅是隐士的小天地,也是千千万万农民的乐土。无论是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还是《桃花源记》中反映出的桃源人民纯朴的精神世界,都是源于作者半生田园生活得真切体验。文中描绘的理想社会的美好图景,是对黑暗社会现实的抗议。此后,以“桃源”为主题的诗歌创作层出不穷。唐代王维的《桃源行》、韩愈的《桃源图》、北宋王安石的《桃源行》皆为名作。这说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长期以来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而当今以“桃花源”名为的旅游景点,更是吸引了无数的中外游客,对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在那里人们亲身体验诗人笔下美好的“桃花源”景致,从中获得美的享受。

陶渊明的田园诗不仅为中国古代休闲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对近现代中国休闲思想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开创的田园诗充满了对纯洁田园生活的热爱。他的散文作品《桃花源记》为我们勾勒出了理想中的“世外桃源”是中国传统隐逸文化所向往的理想社会,历代文人名士和布衣百姓在喧嚣的尘世中都希望寻觅到能够隐逸的“世外桃源”,并以这样的理想社会形态作为独善其身的精神寄托。陶渊明撰写的辞《归去来兮辞》、诗《饮酒》等对倘佯逍遥、怡然自得的隐居生活发自内心的赞美。本文从不同的角度挖掘并探讨了陶渊明作品中的休闲思想内涵,希望对丰富和拓展现代休闲学的研究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张玉勤.试论中国古代休闲的“境界”[J].广西社会科学,2005,(10).

[2]卢昌崇、李仲广.从《诗经》到《生活得艺术》——中国古、近代休闲思想探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5).

[3]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第7篇:归去来兮辞作于陶渊明范文

关键词:陶渊明;;隐居

中图分类号:I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1-0013-01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东晋著名的田园诗人。他出身于破落的仕宦家庭,年幼时,家庭衰微,九岁丧父,与母妹三人度日,孤儿寡母,都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孟嘉是当代名士,他的淡泊、飘逸、洒脱的个性深深地影响了陶渊明,构建了他高尚的品德,同时,广博的藏书各塔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陶渊明任江州祭酒,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受人轻视,感到“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安帝隆安四年(400年),他到荆州,投入桓玄门下做属吏。而桓玄正控制着长江中上游,窥伺着篡夺东晋政权的时机,他当然不肯与桓玄同流。后来又投入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但是官场上的黑暗现象,使他感到失望。在《始作镇军参军经曲经阿曲伯》这首诗中写道:“目倦山川异,心念山泽居”“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接着就辞职隐居,陶渊明十三年的仕宦生活,自辞彭泽县令结束。这十三年,是他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在这十三年中他有太多的无奈与感慨。也就是这十三年让他对官场彻底的绝望,从而引发他“采菊东篱下,悠然先南山”的生活向往。

屡次出仕失意的陶渊明对现实感到彻底的失望,拒绝了荣华富贵,“久在樊笼里,福德反自然”,隐居后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但看生死如花开花落,只求“托体同山阿”。在这一时期,陶诗中反复出现的意象,成为他的心灵寄托和精神安慰。《九日闲居》写到:“酒能祛百虑,菊能制颓龄”。《读山海经》其四:“黄花复朱实,食之寿命长”写出作为长寿花的延年、建益身心的功效;《和郭主簿》其二说:“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则将俊秀、坚贞、清雅的姿态与凌霜傲放的品质表现的淋漓尽致;而《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可谓妇孺皆知的千古绝唱,诗人远离世俗、卓然傲立的品性在采菊见山的悠然中显现无疑。

,作为有德君子洁身自好的象征,见于我国典籍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从《礼记》载:“季秋之月,菊有黄花”,到屈原《离骚》中:“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再到范至能《菊谱》里:“山林好事者,或以比君子,其说以为岁华委婉,草木变衰仍独灼然秀发,傲睨风露,此幽人逸士之操”,这位凌霜盛开、飘逸俊秀的花中仙子,饱含着文人墨客对高尚品德、坚贞节操的赞颂与向往。

品性卓绝的陶渊明,高风亮节的,经历历史长河的洗濯与积淀,已经完美的叠合到一起,彼此不可分割。陶后有大量诗歌吟唱以及代表的陶渊明。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以屋庐周围菊丛环绕酷似陶家而自豪;郑板桥“想因会得陶明性,灿烂黄花开一墩”更是直抒胸臆,将陶渊明与的品性想融合,引起无数文人雅士的共鸣。若提诗,除了陶渊明,曹雪芹千秋杰作《红楼梦》也堪称一绝。薛宝钗“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新奇豪放;史湘云“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凄切孤寂;贾探春“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深沉生动,而潇湘才女黛玉一首《咏菊》力压群英“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豪端蕴秀临霜与,口齿噙香对月吟。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千古高风,说的已不仅仅是,而且也已包含了安苦守节、傲视离俗的陶渊明。

第8篇:归去来兮辞作于陶渊明范文

陶渊明少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大志,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受人轻视,感到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晋书陶潜传》)对俯仰由人的宦途生活,发出了深长的叹息。隆安五年冬天,他因母丧辞职回家。他在家乡躬耕自资,闭户高吟:“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

陶渊明辞官归里,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归田之初,生活尚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满堂前。”渊明爱菊,宅边遍植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从杂诗》)至今脍炙人口。他辞官回乡二十二年一直过着贫困的田园生活,而固穷守节的志趣,老而益坚。元嘉四年(427年)九月中旬神志还清醒的时候,给自己写了《挽歌诗》三首,在第三首诗中末两句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表明他对死亡看得那样平淡自然。

陶渊明的作品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有时流露出逃避现实,乐天知命的老庄思想,有“田园诗人”“平淡之宗”之称。陶渊明早年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官职,后因厌恶官场的污浊风气,遂退隐田园,直至终老故去。在诗人的笔下,田园是与浊流纵横的官场相对立的理想洞天,寻常的农家景象无不是现出迷人的诗情书意。诗人在用白描的手法描绘田园风光的同时,也巧妙地在其间融入自己的生活理想、人格情操。

陶渊明描写田园风光为主的作品有一个基本特点,就是把田园自然风光看成一种人生的安身立命之所,看成一种与黑暗现实,混浊官场完全对立的另一理想境界,因而竭力把自己的社会政治理想,人格理想对象化,使田园和自我精神融会为一。如《归园田居》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作品一开始就交代了归园田居的原因是热爱自然的本性。“所以从小就没有适应世俗的韵致兴趣,而去做官则完全是错误地落入了尘世的罗网。把世俗社会的荣华富贵、权位势力视为扼制人性的罗网,这就突出了诗人爱自由、厌尘世的性格和人格。“一去三十年”,是说厌弃尘世的懊悔心情,这种懊悔心情反衬着已经超脱尘世回归园田的欢快心里。“陶渊明十三年的仕宦生活,自辞彭泽县令结束。这十三年,是他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最后赋《归去来兮辞》,表明与上层统治阶级决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鸟归山林,鱼得潭水,故旧相逢,怡然自得,分外亲切。“开荒南野”“守拙归田”则是回归园田之后生活的实写。归园田后,要“开荒”,要“守拙”,而这正是居官场吃俸禄,巧取豪夺的鲜明比照。这样的比照正突出了诗人躬耕自食安贫乐道的高贵品格。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远村暧暧,墟烟依依,狗吠深巷,鸡鸣树颠,这是多么温馨静穆的意境呀!虚实并举,动静相生,益发洋溢着一种田园诗画的韵律之美。如此令人向往的境界却出自于诗人自我欣赏的目光,可见无处不浸含着诗人本性的恢复,理想得以满足的欣然。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无尘杂”, 无车马的喧闹,没人来打扰,所有的时间和空间都是自己的了,任由自己支配。守拙与适俗,田园与尘网,两相对比之下,诗人归田后感到无比愉悦。南野,草屋,榆柳,桃李,远林,近烟,鸡鸣,狗吠,眼之所见耳之所闻无不惬意,这一切经过陶渊明点化也都诗意盎然了。其实,在现实生活中田园也并不是那么充满诗情画意的,这一点诗人并不是没有看到。陶渊明不是以悲观主义态度来对待社会和人生,而以理想主义和乐观主义来对待它。因而在诗人眼中,那突来的十余亩田地,八九间草屋,房前屋后的榆柳桃李,远处的袅袅炊烟,近处的鸡鸣狗吠,是那样的充满生机,又是那样的恬淡和谐。他是带着一种哲学与美学的眼光看待田园风光,田园生活的。诗人在他的田园中,虽也像农夫一样“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但他以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觉、审美情感去感知、体悟艰辛的田园生活中难得的安静与安详。过去在官场中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不安与恐惧被完全抛之脑后。唯其如此,他才能够把艰难困苦的田园生活描绘得如此富有情趣,充满诗意,陶渊明生活在诗意里,做为一种生存方式,诗意成为一种人生哲学。他向往的社会是和平安宁,自耕自食,没有压迫和残害的社会;他追求的人生是淳朴真诚,淡泊高远,无身外之求的人生;他所喜爱的生活环境是恬静而充满自然意趣的乡村。梁启超评价陶渊明时曾说:自然界是他爱恋的伴侣,常常对着他笑。陶渊明在自然与哲理之间打开了一条通道,在生活的困苦与自然的旨趣之间达到一种和解,他实践着一种审美意义上的人生。

第9篇:归去来兮辞作于陶渊明范文

关键词:陶渊明;诗歌审美;人生观;诗意的生活

无论哪个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都会选入陶渊明的作品,如《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归去来兮辞》等。陶渊明的作品是他本人的写照,欣赏他的作品必须探讨他本人。

一、人生历程

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作过太守。陶渊明少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大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受人轻视,感到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晋书陶潜传》)。他辞职回家后,州里又来召他作主簿,他也辞谢了。后曾经到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部任建威参军。三月,他奉命赴建康替刘敬宣上表辞职。刘敬宣离职后,他也随着去职了。同年秋,叔父陶逵介绍他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派遣邮至,属吏说:“当束带迎之。”他叹道:“我岂能为五十斗米向乡里小几折腰。”遂授印去职。陶渊明十三年的仕宦生活,自辞彭泽县令结束。这十三年,是他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最后赋《归去来兮辞》,表明与上层统治阶级决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

陶渊明辞官归里,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夫人翟氏,与他志同道合,安贫乐贱,“夫耕于前,妻锄于后”,共同劳动,维持生活,与劳动人民日益接近,息息相关。归田之初,生活尚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满堂前。”渊明爱菊,宅边遍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从杂诗》)脍炙人口。他性嗜酒,饮必醉。朋友来访,无论贵贱,只要家中有酒,必与同饮。他先醉。便对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义熙四年,住地上京(今星子县城西城玉京山麓)失火,迁至栗里(今星子温泉栗里陶村),生活较为困难。如逢丰收,还可以“欢会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如遇灾年,则“夏日抱长饥,寒夜列被眠”。他辞官回乡二十二年一直过着贫困的田园生活,而固穷守节的志趣,老而益坚。元嘉四年(427年)九月中旬神志还清醒的时候,给自己写了《挽歌诗》三首,在第三首诗中末两句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表明他对死亡看得那样平淡自然。

二、诗意的生活

对陶渊明的研究已有将近1500年的历史,具有总结性和里程碑性质的研究出现在五四以后,代表性的观点有:鲁迅先生的金刚怒目说、朱自清的道家田园说、闻一多的个人闲逸说、朱光潜的人格风格说。当然还有陈寅恪、王瑶等大家,他们基本都从陶渊明主导思想的角度研究,得出了自己的结论。

事实上,陶渊明生活在先秦之后中国历史上又一个思想大解放的时期,其思想组成的复杂性是不言而喻的,仅以一种思想或某几种涵盖之,似乎不太可能。但本文又认为这些研究仍都是中肯的,因为六朝时期各种思想泛起,作为一个文化人,时代文化特征必然要在它的心理及诗文中留下纷繁的印记。

关键是,作为文学家、诗人,它的特质是什么呢?另外六朝时期除了思想的纷杂外,还是文学自觉的时代,它的表现又在哪里呢?我想应该在于文学审美意识的觉醒。中国文化中没有一种一以贯之的宗教意识,因此对于宗教意识并不强的中国文化人而言,其心理世界是值得探讨的。随着中国古典文化的逐渐成熟,由六朝开始有了自觉意识的文学,在中国文化人的心理构建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慰抚灵魂。蔡元培先生提出的“美育”的教育思想,也是从这样的文化背景出发,用“美育”来代替宗教。陶渊明对人生的审美态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

陶渊明活在诗意里。作为一种生存方式,诗意成为一种人生哲学。陶渊明陶然期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他实践着一种审美意义上的人生,这种美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是审美的至境,所以才会“欲辨已忘言”。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一般都鄙视力役,看不起农业劳动,更不消说去发现挖掘农业生产中的诗情画意和参加劳动后的感受与体验了。魏晋时代的清谈之风盛行,清谈家以不染事务为高雅,远离劳动为时髦。出现了魏晋南北朝时代山水诗盛行而讴歌田园之章则大为逊色的状况。有人以“山水诗”为陶渊明定位,忽略了陶渊明自身独特的价值。朱自清先生就认为田园才是陶渊明的独创。陶渊明的“质性自然”“性本爱丘山”的自然和山水,与谢灵运等人又有所不同,陶渊明这里的自然,不仅是脱世的名山秀水,也不仅是自然的生活方式,更主要的是审美的、文化的第二自然。审美功能在使个体精神的安宁和超脱方面对陶渊明极为重要。

因而,陶渊明的田园诗,就不仅仅是诗的题材领域的拓展问题,也不是放下文化人的架子与村夫野老交往的问题,它反映的恰恰是一个文化人的特质--真正的农民是不会把面朝黄土背朝天视作一种享受的。陶渊明眼中的田园不再是孔子门徒、游侠剑客、簪缨世家、清谈雅客眼里的农夫野老等下等人的生活圈子。他眼里的农村,已是过滤了因战乱导致的荒芜破败、扶犁把锄的艰辛、粗茶淡饭的清苦、布衣褐服的寒酸的优美田园。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多美的景象啊!田园生活变成简单质朴且可实践的诗意生活。也只有这样的一种心理建构才能使他从仕宦的肉体安适、精神窒息(“久在樊笼里”“以心为形役”)里毅然走出,投入乡野田园的劳苦艰辛(“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而精神却感到愉悦的生活中(“复得返自然”,当然,这里的自然如文中所论,已是审美意义上的自然)。

三、文学之于陶渊明的意义

陶渊明活在读书和写作里。文学对陶渊明的人生而言,意义弥重。从陶渊明始,文学审美作为个体精神安宁和超脱的途径,对后代文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五柳先生传》中“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酣觞赋诗,以乐其志”的句子,恰当而细敏地体现出了文学自觉时代的特征,也拨动了后世文人们的文学心弦。

陶渊明不愿受樊笼之苦去干谒入仕,归隐乡间田园。如果求纯、求朴、求真、求拙、融入自然和田园之中,就足以满足精神需求的话,那么对子女的教育就简单多了,按最自然原始的生活方式引领他们即可。但陶渊明并没有那么超然,子女的教育问题困扰着他。且看《责子》诗:“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岁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子吹九龄,但觅梨与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因为它的纯朴真拙并非老庄式的绝圣弃知,他的“真意”“守拙”已是经审美加工过了的。因此文学化、文字化的生活才是陶渊明的心灵鸡汤。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儿子不喜读书使陶渊明那么烦恼。因为读书写作在陶渊明那里已经成为一种生存方式。他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真的“愚拙”,他当然也是希望他的孩子也能懂得审美的。

陶渊明的这种审美化的人生态度,对后世的影响深远。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大诗人身上都可寻到陶渊明的影子,而苏轼则是陶渊明的崇拜者,也是以审美姿态生存的典型。苏轼甚至把自己作为审美对象,不断被贬谪的不幸遭遇,也成了笔下丰富的文学材料,而且乐于以此为题。我们从审美化的角度理解陶渊明的人生,从而对文学审美功能的理解也得到了加深,这样更便于对广大中学生进行美育和文学教育。

参考文献:

[1]李惊涛.作为文学表象的爱与生[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

[2]张京援.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