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归去来兮辞序范文

归去来兮辞序精选(九篇)

第1篇:归去来兮辞序范文

【关键词】陶渊明 文化内蕴 精神世界

《归去来兮辞》中的“归”“鸟”“松”“自然”等词汇,是陶渊明诗文中出现频率很高的词语,蕴藏着丰富的内涵,关联着陶渊明的哲学思考和人生态度。不能透彻地理解这些词,就不能深刻地理解作品;只有深入领会这些词的内在意蕴,才能找到解读作品的钥匙。

归去来兮――“归”是徘徊后的抉择

陶渊明诗文中,“归”字共出现了五十五次。根据他的诗文研究他的归向,可以把“归”的内涵分为三个层次:一、回归田园。回到远离世俗、远离官场、远离尘嚣的农村,过躬耕自给的生活。如《归园田居》其一:“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二、回归自然。回归到人的自然本性,过一种无拘无束、自然而然的率真生活。如《归去来兮辞?序》:“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归园田居》其一:“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三、离开人世,终归空无。陶渊明认为人是秉大块之气而生,死亡不过是“托体同山阿”,最彻底地回归到自然的状态。如《归去来兮辞》:“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园田居》其四:“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徘徊――回归”是陶诗的重要主题。陶渊明在晋宋易代期间最混乱的八年(398-405年)中,先后投身到桓玄和刘裕等人幕府,置身于政治斗争的漩涡中。从青年时代出仕一直到辞去彭泽县令,他徘徊了多年,终于又回到了原来的出发点――田园。陶渊明在此时所作的《归去来兮辞》,集中体现了“徘徊――回归”主题:他在文中设想一种新生活,筹划一个新开始;他宣告了徘徊的结束,也宣告了回归的决心。这种在徘徊与回归之间抉择的过程,使作品情感丰富,有一种矛盾的美。

鸟倦飞而知还――“鸟”是归隐的象征

陶诗中屡次出现归鸟的意象,如《饮酒》:“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归园田居》其一:“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咏贫士》:“迟迟出林翮,未夕复来归。”《读山海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归鸟》:“翼翼归鸟,相林徘徊。岂思天路,欣及旧栖。”

鸟归以前,四处觅食求饮,为物所累。推及言之,陶渊明因屈己役于外物而使生命产生负累,待到归鸟趋林率性和鸣之时,诗人也“投冠旋旧墟”(《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高歌“归去来兮”,人鸟各遂其性,各得其所,都从外在对象的追逐中回到了生命的本真状态。诗人由鸟之归息,悟出自然真朴之哲理,这其中关键在“还”字,“还”就是返本。飞鸟日落犹知还巢,人生何独不然?“鸟倦飞而知还”深刻诠释了陶渊明逃离樊笼、返朴归真的生命价值取向。

诗人借着眷恋山林的归鸟,用一种无比依恋的感情,表达了他的向往。从此以后,陶渊明再也未曾出仕,归耕生活成为他的全部,陶渊明之后的大部分作品都展现出一种纯粹、自然的美。

抚孤松而盘桓――“松”是感情的寄托

陶诗中几次出现松意象,如《和郭主簿》其二:“芳菊开林耀,青松冠严列。”《拟古》其五:“青松夹路生,白云宿檐端。”《饮酒》其八:“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四时》:“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孤松。”

孤松的形象最集中地表现在《饮酒》其四:“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这棵“孤生松”在强劲寒风的摧折之下,“众芳芜秽”之时,居然在劲风中没有凋残。孔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当草木都一样青翠的时候,无法知道谁的秉性是坚贞的。必须等到一年中最冷的季节,你才能注意到松柏的常青。“失群鸟”终于选择了一株孤独的、秀美的、坚强的松树作为自己清洁高远的感情的落脚之处,诗人真正找到了一个愿意停下来把自己的身心交托给它的所在。从此以后,不管外界再有什么变化,诗人永远也不会改变了。

陶诗中的松树是理想的地方,是清白的所在,是他在精神上所找到的安身立命之所,有了这个所在之后,他就再也不徘徊彷徨了。直面人生的悲哀苦难,陶渊明找到了一个真正的解决办法。《饮酒》其八:“青松在东园……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看来,“东园”可能是实有一棵青松的,陶渊明把感情寄托其上,常常“抚孤松而盘桓”。

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自然”是人生的追求

首先,陶渊明所谓自然不是指自然界,而是指一种自在的状态。他希望返归和保持自己本来的、未经世俗异化的、天真的性情,犹如一株树、一只鸟、一座山那样自然而然地生存着。陶渊明说自己“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意思是说自己的质性天然如此,不受绳墨,只能依照自己的本性生活,维持自己本来的状态。

其次,陶渊明所谓自然,含有自由的意味。所谓“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就是说在樊笼里不得自然也不得自由,归园田居才复得自然复得自由,不能简单理解为返回大自然(自然界)。

最后,陶渊明以“自然”化解人生的苦恼,把“自然”当作医治人生各种弊端的良药。如《形影神・序》:“贵贱贤愚,莫不营营以惜生,斯甚惑焉。故极陈形影之苦言,神辨自然以释之。”

在陶渊明看来,只有返回山林田园,躬耕以谋生,而无求于世俗,才能真正得“自然”,从而也得到了自由。返回山林田园是“返自然”的前提。

聊乘化以归尽――“乘化”是生活的态度

陶渊明诗文中的“化”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宇宙间事物迁徙的过程,如四时的运行、朝代的更替、人类从生到死等。如《己酉岁九月九日》:“万化相寻绎,人生岂不劳。”《归园田居》其四:“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二是不可抗拒的万物自身变化的规律。如《悲从弟仲德》:“翳然乘化去,终天不复形。”《归去来兮辞》:“聊乘化以归尽。”《形影神》:“我无腾化术,必尔不复疑。”“化”是一种规律,只能“乘”之,不能“腾”之;只能顺从,不能超越。

“归尽”就是死。“化”因具有不可抗拒性,人就不必为死亡的到来而忧虑,也不必为死后的未知而困惑。死虽不可知,但生是可以由自己掌握的,以自然的态度对待生,以泰然的态度对待死,这就是陶渊明的生死观。清吴淇《六朝选诗定论》:“‘委心任去留’,正是乘化,尤妙。在前有‘抚孤松而盘桓’,是妙于乐此余生也。”陶渊明用“乘化”的思想来化解生死困惑,使他的诗有了一种旷达的气度。

乐夫天命复奚疑――“天命”是哲学的基础

“天命”多见于儒家言论。儒家认为天决定人的命运。陶渊明说“乐夫天命”,联系上文“乘化以归尽”,其思想倒是道家一致。《庄子・德充符》:“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列子・力命》:“生生死死,非物非我,皆命也”,又说:“农有水旱,商有得失,工有成败,仕有遇否,命使然也”。此所谓“天命”,不是宗教里所说的有意志的主宰者或上帝的命令,而是人力无可奈何的“自然”及其力量。生死祸福,得失成败这些社会现象,完全由天命决定,任何人为的努力都是徒劳。

颜延之回忆陶渊明真正面临死亡时的情景,说:诗人“视死如归,临凶若吉。药剂弗尝,祷祀非恤。幽告终,怀和长毕”(《陶征士诔》)。既已自知不起,便平和地委运任化。元嘉四年(427)九月,渊明作《自祭文》,说自己“乐天委分,以致百年”、“识运知命,畴能罔眷。余生斯化,可以无恨”。同时期所作之《挽歌诗》三首写得尤其旷达,诗中自拟死后之种种情形,更是充分表现了他彻底的乐天知命思想。

第2篇:归去来兮辞序范文

关键词:陶渊明;人生;困境

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归去来兮辞》一文中,陶渊明先生向我们展示出一幅自由自在,充满乐趣的田园生活。“舟遥遥以轻r,风飘飘而吹衣”“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等等,无论在回家的途中,还是回家之后,处处表现出自由与惬意。

然而在仔细品读之余,我的目光集中到文章的6个问句之上。如行文一开始的“田园将芜胡不归”“奚惆怅而独悲”两句。翻译过来是“田园将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和“为什么愁苦而独自悲伤”。看起来陶渊明好像要告诉世人,我辞官是因为田园荒芜,我要回去种庄稼。这种说法不大可靠。在本文序言中,陶渊明申明自己回家是因为“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即因为奔丧而离职。民间还流传着“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说陶渊明当彭泽令时,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怎么能为五斗米而向这乡里小人低三下四!”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也就是说,他在官场受了气,辞官回家。再看看“奚惆怅而独悲”,此句前面“既自以心为形役”一句 ,教材解释“以心为形役”意思为“让内心为形体役使”,整个句子为“既然自己让内心为形体所驱使”之意。如何理解这句话呢?参看序言开头几句“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家境贫寒,人口众多,没有粮食。为了养家糊口,陶渊明在亲友的帮助下走上了仕途。用这段话来解释“既自以心为形役”:自己的心灵被家庭的现实处境所驱使,即因为现实生活,不得不抛弃自由去当官。既然当官是迫于无奈,哪为什么又惆怅而独自悲伤呢?可见身在官场的陶渊明,时刻不忘田园生活的自由c快乐。是执着于自己的人生追求,还是顾忌自己家庭的生活需要?陶渊明徘徊了。此处即构成了陶渊明人生的第一重困境:人生追求和现实需要之间的矛盾。

最终,陶渊明选择离开官场,回归家园。家人的热烈迎接,大自然美景的无限留恋,让陶渊明沉醉了。但醉总有醒的时候,当陶渊明醒来时,忧愁慢慢地从心底上升。“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这个世道和我的意愿不合,我还驾着车出去追求什么呢?联系屈原《渔父》句“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不难看出,陶渊明身在官场,亲身体验人人奔名追逐利的生活,而这与陶渊明出仕的理想大相径庭。陶渊明在《读山海经》中说“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诗人在精卫与刑天身上看到他们共有的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从而加以赞颂讴歌,隐含着他自身也时时以这种精神自策自励。虽有济世之才,却无济世之门。是像孔子一样周游列国游说诸侯,还是如庄子一般曳尾泥涂自由自在?是普度天下苍生,还是独自保全自我名节?这里表现出来的是陶渊明人生的第二重困境: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之间的矛盾。

在文章结尾一段,陶渊明连用三个问句,“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首先,陶渊明承接上文“感吾生之行休”说:身体寄托在天地间还能有几时?既然活着的时间不多,那为什么不任由自己的心愿而活着呢?为什么心神不定想要到哪里去?接着,陶渊明自己否定了两个去处,一个是“富贵”,一个是“帝乡”,看来只有寄情田园,忘情山水了。一个人的生命何其短暂,据史料记载,东晋时人的平均寿命为50多岁,此时的陶渊明已经40多岁了,生的时间还有几时呢!然而,中国古代文人孜孜以求的功成名就早已渐行渐远,消失在苍茫之中。也许只有在无尽的痛苦之时,登上高高的山岗大喊几声,发泄心中郁结的块垒,然后不无消沉的告诉自己:乐天安命,别再迟疑。这里表现出的是陶渊明人生的第三重困境:高尚名节与政治理想之间的矛盾。与其说陶渊明先生厌倦了官场而归隐田园,不如说他是怀着无比的失意之情离开了官场。

第3篇:归去来兮辞序范文

 

楚族认为自己乃火正祝融之后。火正,火神也。亦为太阳神。①楚族乃前商太阳图腾部族“高阳颛顼”以及帝舜族之直系后裔。②楚王族熊姓即有熊氏之后。有熊氏,黄帝氏族也。楚亦黄帝(帝舜)之后。其祖居地在中原中心的“祝融之虚”及昆吾故地,即今河南郑州、濮阳间(新郑)。③楚族在商代封为“子”。(其首领称“楚”子,见之于周原甲骨出卜辞。)周灭商后,将先楚诸族中一部分(舜帝后人)封国建于陈(今淮阳)。另一部分徙于中原南界的南阳盆地,即丹浙水之间的“鄢郢”故地,此于西周为国之南界。故称南国。楚族被逐于此,守望南方,以备南蛮。④与楚族关系密切的商族被迁于商洛,即古商国。⑤此地乃商之宗社所在,亦为楚之“三户”、“三闾”、“三祏”、“三社”所在。⑥《史记商君列传》正义:“於商在邓州内乡七里,古於邑也,商洛县在商州东90里,本商邑,周之商国。”楚子在西周未始居丹阳(今南阳),地在今丹浙二水之间,所祀者,商社也。丹者,太阳别称。直到春秋,楚贵族死仍归葬于丹阳。⑦

 

①新郑古称“祝融之墟”。《左传》昭17年:“郑,祝融之虚也。”杜预注曰:“祝融,高辛氏之火正,居郑。”《路史·国名纪》:“今郑州有祝融冢。”“郐,祝融之后,复居祝融之墟”,郑为“祝融之墟”,是祝融八姓的中心。楚,郑音通。

 

②彭祖氏“殷之时尝为侯伯”。

 

③新郑古称“有熊”。其地传说不一。一说即在今陕西商县一带,《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括地志》:“熊耳山在商州上洛县西四十里,齐桓公登之望汉也。”楚族在春秋时之活动范围,以南阳盆地南部边缘地带的浙川县为中心,西至陕西商县,南到湖北南漳和保康县一带。

 

④鄢奄故地本乃炎黄帝故地之号也。楚族起于炎黄,是一支南迁的分族。熊绎之居丹淅水间,因以郾、奄故地以名新邑,此即楚之鄢陵。楚人自中原南徙到丹江、汉水流域,同当地的土著蛮人杂处。遭到周人歧视,所以又被称作“楚蛮”或“荆蛮”。《周语·郑侯》:“祝融其后八姓,于周末有侯伯。昆吾为夏伯鲁,大彭、豕伯为商伯矣。当周末有。”昆吾即鮌(鲲)、禹之族,故称夏伯。夏亦祝融(帝舜族之后)枝族。大彭、豕伯二族为商伯。周人歧视祝融之族,故逐之,而不封之。

 

⑤值得注意的是在今陕西商县丹江上游地区,以“荆”、“楚”命名的山川甚多,如商山、秦望山均叫“楚山”,乳水叫“楚水”,清池水亦名“荆水”。

 

⑥三户,楚社也。’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言楚虽失土只要宗社仍在,灭秦者必楚人。楚俗强悍尚复仇。

 

⑦《左传》昭9年,记载东周一个贵族追述西周全盛时期的情形时说:“巴、濮、楚、邓,吾南土也。”楚被视作西周的“南土”。楚在“南土”的居地叫丹阳。《左传》桓2年“正义”引《世本》说:“楚鬻熊居丹阳,武王徙郢”。丹阳亦称丹淅,清宋翔凤《过庭录·楚鬻熊居丹阳武王徙郢考》云:“战国丹阳在商州之西,当丹水、淅水入汉处,故亦名丹淅。鬻子所封正在于此。”丹淅入汉处,在今河南淅川县下寺附近。楚从始都丹阳以后,势力逐渐发展壮大,到了春秋战国之时,乃成为“五霸”、“七雄”之一。

 

从考古发现所见楚人的族属源流考察,其祖先最早亦活动于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即今河南中部的郑州、新郑一带;在豫北的濮阳、滑县等地,也留下了楚先人的足迹。后来他们中间的一支逐渐南徙,来到南阳盆地的南部边缘地区。在那里度过了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承继于有虞及有夏、殷商先祖的文化,南迁后乃同当地的南蛮融化结合,遂创造出一支生气勃勃的新文化——楚文化。

 

西周初年,楚定都丹阳,及春秋初,武王徙郢。标志着楚国早期历史的重大新起点,从此开创了一个新局面。

 

於商、鄢郢故地接近中原,是楚族先祖“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开拓之地。后来楚虽不断南迁,文化中心向中南及东南扩展,但对此先王故地,仍一往情深。

 

战国中期,楚宣王时,秦相商鞅趁楚中心南迁,吴楚争斗方酣无力北顾之际,袭夺楚商於地,并受封于此。楚深衔之,子威王立,威王名“熊商”,即以志之不忘故地也。屈原本为楚之司徒(左徒即左司徒),因谗被贬为三闾大夫,则乃曾任楚宗社之司祭也。

 

屈原年表及大事

 

周安王15年(前387年)

 

吴起入楚。悼王素闻其贤,任其为楚令尹,谋变法。

 

其变法主要内容是改革贵族子弟食税于公田的制度,而将贵族非嫡子弟迁往“广虚之地”去辟田垦荒。国家不再奉养独立的“武士”阶层,而招摹游民设立常备军。

 

《韩子·和氏》:“吴起教楚悼王以楚国之俗曰:‘大臣太重,封君太众。若此则上逼主而下虐民,此贫国弱兵之道也。不如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喻老》:“楚邦之法,禄臣再世而收地”。“来绝(裁减)百吏之禄秩,损不急之枝官,以奉选练之士。”

 

(此与商君之法有所不同,商君募平民垦荒,立军功者赐爵(赐地),而吴起则外迁贵族非嫡子辟远地垦荒。)

 

周安王21年(前381年)

 

吴起变法失败,死难。

 

“楚悼王薨。贵戚大臣作乱,攻吴起;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击起之徒因射刺起,并中王尸。既葬,肃王即位,使令尹尽诛为乱者;坐起夷宗者七十余家。”

 

“吴起事悼王,使私不害公,谗不蔽忠,言不取苟合,行不取苟容,行义不固毁誉,必有伯主强国,不辞祸凶。”

 

“吴起为楚悼罢无能,废无用,损不急之官,塞私门之请,壹楚国之欲,南攻杨越,北并陈蔡,破横散从,使驰说之士无所开其口。功已成矣,卒支解。”

 

楚宣王17年(前353年)①

 

①关于屈原生年,异说殊多。参之余见各种史料及屈原著作,此从胡念贻、浦江清说。郭沫若说在楚宣王29年(前340)正月庚寅(初七)。刘帅培据王逸、顾炎武说推为楚宣王27年戊寅。皆过早。

 

正月初一屈原生于秭归。秭归,古称“归”,古夔国地。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史记正义》:“屈、景、昭皆是王族。”]

 

何按:屈当作“胐”、景、昭、胐(屈),皆以阳光为姓氏。王逸以为封屈邑受姓,臆测无据之说也。]

 

《水经》:“江水东过秭归县之南。”注:“故归乡。”《地理志》:“归子国也。”宋忠曰:“归即夔,古楚之嫡嗣有熊挚者,以废疾不立,而居夔。为楚附庸,后王命为夔子。”何按:归屈古音近,故王逸讹为以”屈“邑为氏。《水经注》明袁山松疏曰:“秭归县东北数十里,有屈原旧田宅。犹保屈田之称也。县北一百六十里,有屈原故宅。宅之东北六十里,有女媭庙。捣衣石犹存。”②

 

②《永乐》本卷13第15页。

 

屈原虽出自贵姓,但非嫡子,而属庶族,早年身世孤寒贫贱。

 

[宋玉《九辩》说屈原早年,“坎廪(何按,即今语“可怜”)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廓落(即今语“旷浪”,孤独也)兮,羁旅而无友生。”]

 

楚威王元年(前339年) 15岁

 

屈原怀志高远,少年自励,有矫世远图之志。

 

楚威王7年(前333) 20岁

 

弱冠,行冠礼(男子进入成年礼),作“桔颂”而自勉。《桔颂》:

 

“后皇嘉树,桔来服兮。①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层枝剡剡[棘棘],圆果搏搏(团团)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精色内白,类任道兮。纷纭宜(秀),姱(华)而不丑兮。

 

①徕服,旧失解。窃以为即烂斑、斑烂、斑驳语转。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苏世独立,②横而不流兮。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②苏世,即逊世,逊,远也。

 

愿岁并谢,与长反兮。疏离不淫,梗其有理兮。年岁虽少,可师长兮。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侍读楚太子熊槐于兰台(学宫)。

 

是年,越人伐楚。楚威王兴兵大破之,杀越王无强,尽取越及吴故地至浙江。越国以此散。诸王子弟或逃亡于海隅,或臣服于楚。③

 

③清儒黄以周以为楚灭越年应在楚怀王二十二年。(《史记·越世家》补并辨)

 

是年楚破齐军于徐州,威扬天下。

 

威王使将军庄乔将兵循长江西进,略巴、黔中以西。至滇池,开边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饶数千里,以兵威之尽归楚。庄乔以其众称王于滇,变服色,从其俗。今云南有地名“楚雄”,即庄乔故地也。

 

《史记西南夷传》载滇王庄乔故事如下:

 

“始楚威王时,使将军庄乔将兵循江上,略巴、蜀、黔中以西,……乔至滇池,地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饶数千里,以兵威定属楚。欲归报,会秦系夺楚巴、黔中以西,乔至滇池,地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饶数千里,以兵威定属楚。欲归报,会秦系夺楚巴、黔中郡,道塞不通。因以其众王滇,变服从其俗以长之。”①

 

①徐中舒谓:“《史记》此说有许多可疑之处:秦夺楚巴、黔中在秦昭王三十年(公元前二七七年),而楚威王的年代则为公元前三三九——前三二九年,早于秦夺楚巴、黔中六十年左右,杜佑在《通典》中早已指出其年代的差误。”

 

[此事后人有所异说。荀悦于汉献帝时奉命改编纪传体的《汉书》为编年体的《汉纪》,于《史记》中庄乔故事有所不同:

“初楚庄王使将军庄乔循江略地黔中,南以西。乔至靡漠,地方三百里,其傍平地肥饶数千里。既克定之,会秦夺楚巴、黔中郡,道塞不通。乔因以其众王靡漠,变服从其俗。”

 

荀悦改楚威王为楚庄王。战国文字,严、庄、威字通,故易讹乱。徐中舒以为:“荀悦所说的楚庄王即楚庄襄王的省称。楚顷襄王之顷原当作庄。古阳部字如享如印其后或转入耕部,楚倾襄王在《战国策楚策》中亦得省称为襄王,此庄王为顷襄王的省称亦可无疑。”

 

荀悦此文除改楚威王为楚庄王外,又改庄乔王滇为“王靡漠”。

 

常璩《南中志》:

 

“楚顷襄王遣将军庄乔沂沅水,出且兰,以伐夜郎王,椓牂牁系船于且兰。既克夜郎。而秦夺楚黔中地,无路得归。遂留王之,号为庄王。以且兰有椓船牂牁处,因改其名为牂牁。”①

 

①常氏此文乃据《太平御览》七七一卷所引,同卷一六六卷及《北堂书钞》一三八卷所引内容大致相同,《史记正义》及《汉书地理志》颜《注》所引,以上唐、宋类书所引,应是常书《南中志》的原文。

 

《后汉书西南夷传》分伐夜郎的庄豪与滇王庄乔为二人。

 

“初楚顷襄王,遣将军庄豪从沅水伐夜郎,军至且兰,椓船于岸而步战,既灭夜郎,因留王滇池。以且兰有椓船牂牁处,乃改其名为牂牁。”

 

《南中志》:“唐蒙为都尉,①开牂牁,以重币喻告诸侯王,侯王服从,因斩竹王,牂牁郡。”

 

①唐蒙即唐昧、唐明。威王、怀王时楚之名将,于楚怀王二十八年与秦战败被俘,被杀。故徐中舒、杨宽俱采纳《后汉书》、《南中志》注,认为楚之开滇,在庄襄(顷襄)王时。不可信。威、庄、严三字古文字中音近义通,隶变后常相讹乱。《汉书·古今人表》有“楚唐蔑”,梁王绳曰:“唐蔑始见《商子·弱民》、《荀子·议兵》、《吕氏·处方》,又作唐昧(楚策、秦亿、六周表、楚韩世家、屈原传。昧、蔑古通。)又作唐明(赵象),亦曰唐子(韩诗外传四),兵败见杀。”

 

诸说悉不可信,仍应以《史记》为准。]

 

苏秦说楚威王行合纵拒秦之略。曰:

 

“楚,天下之强国也;王,天下之贤王也。西有黔中、巫郡,东有夏州、海阳,南有洞庭、苍梧、北有陉塞、郁阳,地方五千馀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此霸王之资也。夫以楚之强与王之贤,天下莫能当也。

 

秦之所害莫如楚,楚强则秦弱,秦强则楚弱,其势不两立。臣闻治之其未乱也。患至而后忧之,则无及已。故愿大王蚤熟计之。”

 

楚王曰:“寡人之国西与秦接境,秦有举巴蜀并汉中之心。秦,虎狼之国,不可亲也。寡王自料以楚当秦,不见胜也;内与群臣谋,不足恃也。寡人卧不安席,食不甘味。”

 

楚威王采纳苏秦与齐魏合纵拒秦之战略,于是六国从合而并力焉。以苏秦为从约长,佩六国相印,联盟抗秦。

 

楚威王11年(前329年) 24岁

 

威王卒,太子熊槐立,是为楚怀王。

 

楚怀王元年(前328年) 25岁

 

魏背盟约,趁楚丧,袭楚,破楚军于陉山、丹阳(今南阳)。陉山、丹阳,乃楚先祖宗社所在地。魏惧楚报之,乃以所得地赂秦。张仪任秦惠文王相国。

 

屈原侍职兰台。①

 

①赵逵夫说。

 

楚怀王6年(前323年) 30岁

 

楚使柱国昭阳将兵攻魏,破之于襄陵,得八邑。又移兵攻齐。

 

张仪初使楚,但连横略。楚怀王信之,秦、楚、齐、魏盟会于翟之啮桑。连衡拒秦之盟遂破解。

 

楚怀王5年(前214年) 31岁

 

屈原任楚“左登徒”,即“左徒”(登徒,升徒)。此官周制称“司徒”,位列三公。在楚国官制中,地位仅低于“令尹。”

《屈原列传》:“屈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缰志,明於治乱,娴於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楚怀王11年(前318年) 37岁

 

《屈原列传》:“王使屈原造宪令,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疏,异本作流,流迁也。)

 

屈原晚年南流后作《思美人》怀思此际云:

 

“惜往日之曾信兮,受命诏以昭畦。奉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国富强而法立兮,属贞臣日嬉。秘密事之载心兮,虽过失犹弗治。心纯庞而不泄兮,遭谗人而嫉之。君含怒而待臣兮,不清彻其然否。蔽晦君之聪明兮,虚惑误又以欺”。“弗詹验以考实兮,远迁臣而弗思。信谗谀之混浊兮,盛气志而过之。何负臣之无皋兮,被离谤甘而见尤”。可与《史记》所记相参证。

 

怀王出屈原,去其左徒,谪任三闾大夫。①三闾大夫者,楚宗社之守、祭酒及学官也。“三闾之职,盖专守宗社之事,而以教胄子为主”。

 

①此下用姜亮夫说。《离骚序》:“三闾之职,掌王族三姓,曰昭、屈、景。”(王逸)子兰、子椒,应于此时为屈原学生也。又,王逸。

 

三闾大夫,乃宗社之官祭酒。宗教之官也。楚宗社在鄢陵/夷陵(今宜城)。地在汉北。

 

鄢陵,即夷陵。《括地志》:“故城在襄州安养县北三里,古郾子之国,邓之南郢也。”“又,率遂县南九里有故郾城,汉惠帝改曰宜城也。”楚郢都在荆州江陵纪南。

 

《楚世家》:怀王11年,苏秦再约合纵,会合山东六国共攻秦。以楚怀王为纵长。

 

《新序·节士》:“屈原为楚东使于齐,以结强邻。”

 

怀王遣屈原初使齐。屈原羁旅异域,作《抽(愁)思》。诗中云:

 

“有鸟自南兮,来栖(集)汉北。好姱佳丽兮,泮独处此异域”。“道迢远而日忘兮,愿自申而不得。望南山而流涕兮,临流水而太息”。“惟郢路之辽远兮,魂一夕而九逝。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

 

楚怀王16年(前313年) 40岁

 

《屈原列传》:“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怀王贪而信张仪。”

 

《楚世家》:“16年,秦欲伐齐,而楚与齐从亲。秦惠王患之,乃宣言张仪免相,使张仪南见楚王,谓楚王曰:‘……王为仪闭关而绝齐,今使使者从仪西取故秦所分楚商於之地方六百里……’怀王大悦。”

 

楚乃遣使绝交于齐。

 

楚怀五17年(前312年) 41岁

 

《屈原列传》:“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楚使怒去,归告怀王。

 

怀王怒,大兴师伐秦。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於丹阳。”

 

《楚世家》:“17年春,与秦战丹阳,秦大败我军,斩甲士八万,虏我大将军屈匄,裨将军逢侯丑等七十余人。遂取汉中之郡。”

 

《张仪列传》:“秦齐共攻楚,斩首11万,杀屈匄,遂取丹阳汉中之地。”

 

[丹阳异本作“丹淅”。索隐曰:“丹、淅,二水名也,谓于丹水之北,淅水之南,皆为县名。在弘农、所谓丹浙是也。”]

楚怀王大怒。乃悉国兵复击秦,战於兰田,楚军再大败。

 

楚怀王18年(前311年) 42岁

 

“怀王悔不用屈原之策,以至于此,于是复用屈原。”再使于齐。①

 

①此用姜亮夫说,屈原曾两使于齐,为楚结盟。

 

屈原受命再使齐修盟。返楚,劝怀王杀张仪而绝秦。

 

《屈原列传》:“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楚王曰:‘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於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

 

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於齐,顾反,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为哀悼纪念丹阳、兰田大战中死去的楚国将士,屈原作《九歌·国殇》。

 

《楚世家》:“18年,秦使使约,复与楚亲,分汉中之半以和楚。”

 

楚怀王19年(前308年) 43岁

 

张仪去秦,入魏,任魏相。

 

楚怀王20年(前309年) 44岁

 

《楚世家》:“20年,齐湣王欲为纵长(按:应为齐宣王),恶楚之与秦合,乃使使遣楚王书。 

 

楚王业已欲和于秦,见齐王书,犹豫不决。昭睢曰:‘王虽东取地于越,不足以刷耻,必且取地于秦,而后足以刷耻于诸侯。王不如深善齐、韩以重樗里疾,如是则王得韩、齐之重以求地矣’。

 

于是怀王许之,竟不和秦,而合齐以善韩。”

 

张仪病死于魏。“张仪相魏一岁,卒于魏也。”

 

楚怀王24年(前305年) 48岁

 

《楚世家》:“怀王24年,倍齐而合秦。秦昭王初立,乃厚赂于楚,楚往迎。”

 

楚怀王25年(前304年) 49岁

 

《楚世家》:“25年,怀王入与秦昭王盟,约于黄棘。”

 

楚怀王再度采纳亲秦路线,屈原再被放。

 

作《惜诵》,《抽(愁)思》,《怀沙》诸篇,抒写郁闷,讥刺小人,意在讽谏怀王。怀王不听。

 

楚怀王26年(前303年) 50岁

 

《楚世家》:“26年,齐、韩、魏为楚负其从亲而合于秦,三国共伐楚,楚使太子入质於秦而请救。”

 

楚太子名公子横。

 

楚怀王27年(前303年) 51岁

 

楚世家:“27年,秦大夫有私与楚太子斗,楚太子杀之而亡归。”

 

楚怀王28年(前301年) 52岁

 

《战国策·赵策》:魏攻楚,战于陉山,楚军大败。将军唐明(昧)被擒。

 

《楚世家》:“28年,秦乃与齐、韩、魏共攻楚。杀楚将唐眜,取我重丘而去。”

 

或说唐眜即公子椒,任楚司马。①

 

①赵逵夫说。

 

怀王令昭睢将兵以拒秦。

 

楚怀王29年(前300年) 53岁

 

《楚世家》:“29年,秦复攻楚,大破楚,楚军死者二万,杀我将军景缺。怀王恐,乃使太子为质于齐以求援。太子横师傅乃慎到,与横同行。屈原复被招用。”

 

“秦取楚襄城”。

 

楚怀王30年(前299年) 54岁

 

《屈原列传》:“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

 

怀王稚弟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

 

《楚世家》:“30年,秦复伐楚,取八城,秦昭王遗楚王书曰:‘……今秦楚不欢,则无以令诸侯。寡人愿与君王会武关面相约,结盟而去,寡人之愿也。敢以闻下执事。’

 

昭睢曰:‘王毋行,而发兵自守耳。秦虎狼,不可信,有并诸侯之心。’

 

怀王弟公子兰劝王行,曰:‘奈何绝秦之欢心!’

 

于是往会秦昭王。怀王卒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

 

以怀王之远别,屈原悲痛而作《离骚》,寄情于怀王。①骚,又作“操”(藻)、“辞”,古赋之一体也。篇中力劝怀王迷途知返,曰:

 

①时年屈原约54—55岁。“《离骚》中多伤老叹逝、缅怀往迹之语,非壮仕之年所当有。则《离骚》之成当在晚年无疑。”(姜亮夫)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楚顷襄王元年(公元前298年) 55岁

 

《楚世家》:“怀王入秦,秦因留楚王,要以割巫、黔中之郡。

 

[楚国西境早已达金沙江上游流域,有地下遗物可据。1975年云南楚雄万家霸墓葬遗物,具有滇池地区特区而较江川李家山文化更为原始,其年代经碳14测定约在春秋中后期。李家山文化现在我们都认为是战国至西汉时代楚人遗迹。据此,知楚人到达金沙江及滇池地区皆有地下遗物可徵。]

 

楚王欲盟,秦欲先得地。楚王怒曰:‘秦诈我而又彊要我以地!’不复许秦,秦因留之。

 

楚大臣(子菽等)患之,乃相与谋曰:‘吾王在秦不得还,要以割地。而太子为质于齐,齐、秦合谋,则楚无国矣。’诸臣乃欲立怀王子在国者。(幼子公子兰)

 

昭睢曰:‘王与太子俱困于诸侯,而又倍王命而立其庶子,不宜。’

 

昭睢乃赴于齐,齐湣王谓其相曰:‘不若留太子以求楚之淮北。’相曰:‘不可,郢中立王,是吾抱空质而行不义于天下也。’

 

齐王卒用其相计而归楚太子。

 

太子横至,立为王,是为顷襄王。”

 

《楚世家》:“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

 

楚人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

 

屈原作《思美人》,以美人寄托对怀王的思念。

 

“楚立王以应秦,秦昭王怒。发兵出武关攻楚。

 

大败楚军,斩首五万取析十五城而去。”

 

顷襄王2年(前297年) 56岁

 

屈原《离骚》。诗中讽刺公子兰。“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於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

 

“怒而迁之”,废屈原之闻大夫之守,而流放南楚洞庭。

 

行前辞于社宫,观望画法史,作《天问》。

 

公子兰,名黄歇。襄王时任左徒。考烈王元年任令尹,后封春申君,封地吴门,在今之苏州、上海之间。今松江县地名有春申浦。①上海故名“申城”,当即本此。

 

①参姜亮夫说。春申者,春神、东君也。兰乃春草。

 

屈原由汉北谪迁湘中。

 

《楚世家》:“2年,楚怀王亡逃归,秦觉之,遮楚道,怀王恐,乃从间道走赵以求归。

 

赵主父在代,其子惠王初立,行王事,恐,不敢入楚王。楚王欲走魏,秦追至,遂与秦使复之秦,怀王遂发病。”

 

顷襄王3年(前296年) 57岁

 

《楚世家》:怀王拘困死于秦。秦归丧于楚。楚人皆怜之,如悲亲威。诸侯由是不直秦。屈原作《招魂》,招怀王魂。

 

屈原作《惜往日》悼怀王。其辞略曰:

 

“惜往日之曾信兮,受命诏以昭时。奉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因富强而法立兮。属贞臣而日嬉。秘密事之载心兮,虽过失犹弗辞。心纯庞(敦厚)而不泄兮,遭谗人而嫉之。君含怒以待臣兮,不清彻其然否。

 

蔽晦君之聪明兮,虚惑误又以欺。弗参验以考实兮,远迁臣而弗思。惭光景之诚信兮,身幽隐而避之。临沅湘之玄渊兮,遂自忍而沉流。率没身而绝名兮,惜瓮君之不昭。焉舒情而抽信兮,恬死亡而不聊。

 

思久故之亲身兮,因缟素而哭之。或忠信而死节兮,或弛谩而不疑。弗省察而按实兮,听谗人之虚辞。芳与泽其杂糅兮,孰申旦而别之。何芳草之早夭兮,微霜降而下戒。谅聪明不明而瓮蔽兮,使谗谀而日得。宁溘(可)死而流亡兮,恐祝殃亡有再。不毕辞而赴渊兮,惜庸君之不识。”

 

篇中所责庸君,盖指顷襄王也。

 

怀王死,秦楚绝交。

 

彗星见。

 

顷襄王6年(前293年) 60岁

 

秦王胁楚,遗楚王书云:“楚背秦,秦且率诸侯伐楚。争一旦之命。愿王饬士卒,得一乐战。”

 

襄王大惧,乃复谋与秦和好复交。

 

顷襄王7年(前292年) 61岁

 

楚迎妇于秦,秦楚复平。

 

顷襄王8年(前291年) 62岁

 

《秦本纪》:秦昭王命“大良造白起攻魏、攻韩,攻楚,取宛。”(秦本纪)

 

宛,地在今河南南阳,古称丹阳,乃楚先祖兴国之地。

 

顷襄王12年(前287年) 66岁

 

屈原屡作辞赋,讥刺时政。襄王怒,再逐放屈原。远迁原于洞庭、湘中一带。

 

屈原已老,而竟悲愤南下,作《涉江》。道过夷陵,谒楚先祖宗庙,见图壁画,乃作《天问》。诗中多有讽刺时政愤懑之词。

 

顷襄王14年(前285年) 68岁

 

楚王与秦昭王会好于宛,结和亲。

 

齐灭宋,南侵楚。据楚淮北。

 

顷襄王15年(前284年) 69岁

 

楚与秦、三晋、燕共伐齐。

 

楚取齐淮北地。

 

顷襄王16年(前283年) 70岁

 

春,楚王与秦昭王会好于鄢。

 

秋,复会于穰。

 

鄢陵,楚故地也。

 

顷襄王18年(前281年) 72岁

 

楚复谋与齐、韩连横伐秦。

 

时昭子(睢)为令尹,计中辍,未行。

 

顷襄王19年(前280年) 73岁

 

秦伐楚。楚军败,割上庸、汉北地尽予秦。

 

秦将司马错伐楚,赦罪人迁之南阳。

 

大发陇西卒,因蜀攻楚黔中。

 

顷襄王20年(前279年) 74岁

 

“秦白起伐楚,取鄢、邓、西陵。”(《资治通鉴》)

 

胡三省注:西陵即夷陵,属南郡。《水经》:“江水东径夷陵县,又东径西陵峡。”“应邵曰:“夷山在西北,盖因山以名县也。吴黄武元年,更名西陵、后复曰夷陵。”

 

顷襄王21年(前278年) 75岁

 

“秦大良造白起伐楚,拔郢,烧夷陵。”(《资治通鉴》)

 

“烧楚先王墓夷陵,楚襄王兵散,遂不复战,东北保于陈城。”(《楚世家》)

 

“秦以郢为南郡,封白起为武安君。”(《资治通鉴》)

 

“秦与荆人战,大破荆,袭郢,取洞庭、五渚江南。①

 

①五渚江,即虎渡江,江在郢南。洞庭、虎渡江南,即今之湘西资、沅、澧、油道通黔中地。说见卞鸿翔《洞庭五渡江南考辩》。

 

荆王君臣南走,东伏于陈。”(《韩非子·初见秦》)

 

郢城破日,屈原在湘中流放中,悲痛而作“哀郢”。②略曰:

 

②郢字从王从邑,即王邑之合文会意也。王邑即王都,凡楚王都所在皆称“郢”。楚先世居“丹阳”,“武王徙郢”。此郢即楚之中都,在今江陵。桓谭《新论》记:“楚之郢都,车毂击,人相摩,市路相排突,号为朝衣新而暮衣蔽”。可知当其全盛日郢都之繁华。

 

“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按:指楚王迁都东逃于陈事。]去故乡而就远兮,遵江夏以流亡。发郢都而去闾兮,怊荒忽其焉极?楫齐扬以容与兮,过夏首而西浮兮,顾龙门而不见。心婵媛而伤怀兮,旷不知其所蹠。哀见君而不再得,上洞庭而下江。将运舟而下浮兮,去终古之所居兮,今逍遥而来东。羌灵魂之欲归兮,何须臾而忘返!背夏浦而西思兮,哀故都之日远。当陵阳之焉至兮,淼南渡之焉如?曾不知夏(厦)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心不怡之长久兮,忧与愁相接。惟郢路之辽远兮,江与夏之不可涉。忽若去不信兮,至今九年而不复。忠湛湛而愿讲兮,妒被(披)离而鄣之。彼尧舜之抗行兮,杳冥冥而薄天。众谗人之嫉妒兮,被以不慈之伪名。曼余目以流观兮,冀壹反之何时!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③

 

③《哀郢》云:“惟郢路之逐远兮,江与夏之不可涉。忽若去不信兮,至今九年而不复。”郢都失陷时,屈原被放逐已达9年。(王夫之说)姜亮夫据《韩非子》:“秦与荆人战,大破荆。袭郢,取洞庭、五湖、江南。”谓“此时屈子自沉长沙,亦入秦矣。”而疑王夫之之说不确。案,姜说谬。武安君先出西陵峡,烧夷陵,再袭郢,再沿江入洞庭,取洞庭、五湖、江南,乃一系列战役行动,非一朝一夕之事,无经年数月不可达目标也。此数月间,秦兵先破郢,毁楚先王故居庐墓宗社,屈原悲之而作“哀郢”。及秦兵向南逼近长沙,屈原遂于五月绝望沉江。姜说不足信也。

 

[此年屈原在避兵祸之中颠沛流离。郭沫若说,夏作《怀沙》。怀顾长沙。秋作《涉江》(戴震亦有此说)。]

 

或说屈原悲夷陵楚宗社之见烧,而作《天问》。

 

秦武安君拨楚巫山、黔中,秦初置黔中郡。

 

[何按:秦之进军路线自西陵峡沿江而下,先攻夷陵,再破郢(江陵),回兵沿江入洞庭,侵湘中。又回兵逆江复下三峡,入川黔,遂据有黔中。]

 

楚军兵大散,国势衰微。

 

顷襄王22年(前277年)

 

端午(五月初五)屈原自沉汩罗而死。终年76岁。①

 

①郭沫若说死于前278年端午,终年62岁。

 

《涉江》:“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说文》:古者“七十曰老”。

 

《史记·屈原列传》: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瞧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醇?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

 

于是怀石遂自沈汩罗以死。①

 

①《水经》:“汨水又西经罗县北。”注:“本罗子国也,故在襄阳宜城县西,楚文王亡此。秦立长沙郡。因以为县。”经:“‘汨’水亦谓之罗水,汨水又西经玉笥山”,“又西,为屈潭,即汨罗渊”。周圣楷注谓:“今湘阴县即古罗子国。汨罗一水,流经玉笥山下汇入湘潭,而以汨罗江名者,亦犹湘江之统称矣。其地在湘阴县北七十里。”

 

秦武安君论破楚事曰:

 

“是时楚王恃其国大,不恤其政,而群臣相妒以功,谄谀用事,良臣斥疏,百姓心离,城池不修。既无良臣,又无守备,故起所以得引兵深入,多倍城邑,发梁焚舟以专民,掠于郊野,以足军食。当此之时,秦卒以军中为家,将帅为父母,不约而亲,不谋而信,一心同功,死不旋踵。楚人自战其地,咸顾其家,各有散心,莫有斗志。是以能有功也。”(《战国策中山》)

 

《楚世家》:

 

“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考烈王元年(前262年)

 

以黄歇为相(令尹),封为春申君。

 

楚世家:以左徒黄歇为令尹,封拟吴,号春申君。

 

前248年(考列王15年)

 

春申君请封江东,因城于吴故墟以为都邑,宫室极盛。

 

前241年,考烈王22年(秦始皇6年)

 

楚考列王从春申君计,去陈,徙都于寿春,亦命曰“郢”。春申君就封于吴,居相事。

 

楚王负刍3年(前225年)(秦始皇22年)

 

秦将李信攻平舆,蒙恬攻寝丘,大破楚军。信又攻鄢郢,不克。于是引兵而西,项燕将楚军尾随之,突袭李信,大破李信军,李信奔还。

 

楚王负刍5年(前223年)(秦始皇24年)

 

秦将王翦、蒙武破楚国,虏楚王负刍,以其地置楚郡。楚将项燕自杀亡。

第4篇:归去来兮辞序范文

【关键词】蒙卦;蒙;发蒙;童蒙

1 《周易》简介

《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也就是学界里常说的《周易》分为“经”和“传”两部分。在《周易》编订成书之前,或者说在对“易经”进行解释――“彖、象、文言、系辞、说卦、序卦、杂卦”的《易传》成书之前,“易经”应当经历了相当漫长的画卦、重卦(八卦两两相重而成六十四卦)和系卦辞、系爻辞的发展时期,才有具有一定研究成果的“易传”问世。《易传》是解释《易经》的著作,汉朝人将里面的内容归纳为十翼,即《彖》上下,《象》上下,《文言》,《系辞》上下,《说卦》,《序卦》,《杂卦》。实际上只有七种。就其内容说,可分为四类。第一类是逐句解释经文的《彖》、《象》二传;第二类是专门解释乾、坤两卦卦象、爻象和卦辞、爻辞的《文言》传;第三类是解释《易经》一书性质、筮法原则和通论《易经》大义的《系辞》和《说卦》;第四类是解释《易经》卦序结构和顺序的《序卦》和《杂卦》。也就是说“经”比“传”要早,而且“经”是本源,“传”是依源而生的解释性著作。不过由于年代久远,成书太古,“说卦”精当,“易经”、“易传”合而成《周易》,现代人认为不论是《易经》、《易传》,或是《周易》,均为占卜吉凶的同一部筮占之书,事实上它们是有差别的。

不过,作为中国群经之首的《易经》,不仅是一部占卜吉凶的筮占之书,还含有丰富的教育思想;抑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活水源头的《易经》,不仅是承载中国宇宙观的百科全书,同时也是我国的哲学之源,其中的一些教育理念,至今还在影响着我们的教育行为,奠定了中国三千年来教育文化的基础。在《易经》64卦里,集中体现其教育思想的当属“蒙卦”。

2 蒙卦释义

蒙卦是“易经”上经的第四章。

原文:蒙艮上 .坎下 ): 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

译文:蒙,象征童蒙。亨通。不是我去主动教蒙昧、幼稚的童子,而是蒙昧、幼稚的童子来求我教他。初次求问应该回答,对同一问题再三地滥问,那是对先生的亵渎,就不再回答。此卦利于守持正道,属吉卦。此为卦辞。

原文: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

译文:第一爻属阴,启发懵懂,施加必要的惩罚手段是有利的,使人免除罪过,脱离牢狱之灾。如果混沌初开、没有经历过学习就急于外出某事,行动将非常艰难。此以下至上九为爻辞,由下向上数重卦(艮上坎下重为六爻)第一爻为初六(六为阴挂)、第二爻为九二(九为阳卦)、顺上数依次为六三、、六五、上九。

原文:九二,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

译文:第二爻属阳,包容懵懂,吉;迎娶贤淑女子为妻,吉。儿辈能治家。此爻阳刚居中,用于启迪群蒙,有融会贯通的“师表”的象征。

原文:六三,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

译文:第三爻属阴,不要娶这样的女子,见到有钱的男子,就失身于他,娶她为妻子是不利的。此阴爻提出了对妻子的基本价值要求,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原文:,困蒙,吝。

译文:第四爻属阴,困在蒙昧之中,这是憾事。

原文:六五,童蒙,吉。

译文:第五爻属阴,童子蒙昧、懵懂,吉。此阴爻暗喻以“童蒙”的身份立世,是君子单纯的象征。

原文: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

译文:第六爻属阳,以猛击、惊醒来启发蒙昧、懵懂的儿童,过于暴烈是不利的。用缓和的方式防御其为非作歹是有利的。

后人又从卦象上分析,蒙上卦是艮,艮为山,下卦是坎,坎为水、为泉。《易传》:“蒙《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山下出泉,有势不可挡之势,故有“果行”的意象。所以以山下冒出泉水,象征蒙昧的开启,以泉水的势不可挡,象征君子以果敢的行为来培育品德。这在启蒙的同时,也强调了人的智慧应该首先表现在品德的修养上,我想这也应该是中国文化历来重视品德教育的原因吧。

3 蒙字释义

从字的构造上看,蒙字是屋顶上长草,寓家被掩盖,以象征蛮荒。《说文解字》:“蒙,王女也(许慎著《说文解字》)。王或作玉,误。又云,唐蒙,女萝(〔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由于“王”字形的字,既有“天下所归往也” 的王者,也有“石之美有五德者” 的玉的同一外形,以“玉女”解处子,懵懂,混沌,初始,童稚,蒙昧,与蒙卦的本意相吻合。而且段玉裁注认为“王或作玉,误”,已经明确指出王女是玉女的错误。段注接着说,到了唐代,“蒙”亦释为“女萝”,而“萝者,莪也” 。段注认为“旧作萝莪二字” 相同,并引用小雅“菁菁者莪,蓼蓼者莪” ,对“萝”做进一步阐释, “菁菁者莪”语出诗经小雅,“菁菁者莪,在彼中阿,既见君子,乐且有仪。”描绘菁菁(茂盛)的花季少女既见君子的欢乐,其“女萝”的“玉女”形象也跃然纸上。“蓼蓼者莪”语出诗经小雅,“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描绘幼年的“莪蒿”开始领会父母的辛劳。单从诗中,我们尚不能断定“莪蒿”是指年轻的女子,但从《诗经?蓼萧》的 “蓼彼萧兮,零露清兮。既见君子,我心泻兮。宴笑语兮,是以有豫处兮。”以“蓼彼萧兮,零露清兮”和既见君子的“我心泻兮”来比喻“宴笑语兮”的玉女,应该不会受到怀疑。可见蒙就是寓意懵懂、混沌、初始、童稚的玉女形象,发蒙是对懵懂玉女的发蒙,应该有强调女童教育的含义。蒙之为懵懂、混沌、初始、童稚,固然有蒙昧的无知,但也有单纯、稚气的可爱,对“蒙”之为懵懂、混沌、初始、童稚的玉女,需要“发蒙”、启蒙,这是蒙的真正本意,《易传》也说:“蒙以养正,圣功也” ,应该在玉女童蒙之时“可发而发之,养其正心而待其自胜,此圣人之功也” ,不可置之不管,所以“蒙以养正”,这是教育的根本。

4 蒙卦的教育思想

从以上对蒙卦、蒙字的分析,在《易经》中,蒙卦的教育思想包括下面三个方面:

首先,明确了教育的主体是蒙童。正如蒙卦的卦辞所说: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蒙童应该有强烈的启蒙愿望,是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没有求学这一愿望,启蒙就不会取得实效。孔子在《论语》中也阐述了同样的道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这个道理在今天的学校教育中也同样适用。其次,阐释了教育的基本内涵。就启蒙来说,从初爻至上爻有发蒙、包蒙、困蒙、童蒙和击蒙。

发蒙讲教育的作用。爻辞:“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说明教育是使人免除罪过,脱离牢狱之灾的必由之路。其《象》说的也是这个意思:“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严厉的教育在于使社会有一个“正法”的秩序。万事以教育为始,无规矩不成方圆,开始启蒙,就是要定规矩,建制度,违反制度和规矩要给予教育和必要的惩罚,通过教育和惩治使蒙童回到正当的道路上来。强调教育的作用是使蒙童回到正当的符合社会规范的道路上来。

包蒙讲教育的内容。即教育的包容性,一方面要广泛涉猎,兼收并蓄,正如孔子所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于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一个人只要广泛涉猎,自我约束,就不会离经叛道。即使娶妇成家,也合乎齐家、治国的大学之道。另一方面,包蒙同时也倡导对教育对象的包容,童子之心,即使在早年懵懵懂懂走些弯路,亦属吉祥,也要相信通过教育是可以感化、改变一个顽童的。

困蒙讲教育的挫折现象。要积极创造条件,改善教育环境,满足受教育者的要求和渴望,使每个受教育者都成才,这是教育的理想。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困蒙之吝,独远实也” 。也就是说,每一个人在学习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困难,只是困难的境况不同而已,有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有的知难而退,没有学习的恒心,三心两意,学习没有效果,竟至学业难成。

童蒙说的是教育的时机。教育要从儿童抓起,“发蒙者慎其初” ,童蒙无忌,正是接受教育的好时机,易启发和正确的诱导。“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强调童蒙要谦逊踏实,接受与年龄相符的教育,才会吉祥进步。“恐其不安于童蒙之分,而自强于明” ,蒙童不安本分,逞强冒进,施教者拔苗助长,教育就会失败。谦虚好学,顺应教育规律,就容易成功,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击蒙是指教育的方法。《易传・蒙》象曰:“发蒙不得其道,而至于用击,过矣。”教育要顺其自然。“利用御寇,上下顺也” ,也就是要采取和缓教育的方式,润物无声,化人无形。如果教育方式不当,将导致受教育者产生逆反心理,破罐破摔,自暴自弃,使教育受阻。当然,《易经》的思维模式也是辩证的,在施教方式上,虽然反对击蒙,主张宽容、和缓,但在必要时也不排斥严厉。如上文“渎则不告”,“发蒙,利用刑人”等,也强调对顽劣儿童应该采用严厉和体罚的办法。

在包蒙后的第三爻,即“六三,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联系二爻讲的教育要有包容之心,紧接着提出慎勿娶女,这固然有批评女子见利献身的言论,也算是最早不要早恋的忠告。

第三,蒙卦首倡育德。从卦象上看, 蒙上卦是艮,下卦是坎,在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个基本卦中,艮代表山,坎代表水,而山底下出水则为泉,这是会意,故有《易传》:“蒙,《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然而“育德”由何而来,为什么不是“育智”、“育体”,而且卦辞,爻辞自始爻至上爻,并无德字,是何由卦象平添一德字呢?我认为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由泉水顿悟到德。因为坎卦为水,坎卦卦辞“有孚,维心亨;行有尚” 。意思是遇到险难,只有诚信的美德才能亨通顺利,做事获得奖赏。因此由“山下出泉”联想到“育德”,应该是可能的。而况后人也有品德与水相关联的言论。如《老子》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这说的是做人的方法,即做人应如水,水滋润万物,但从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样的品格才最接近道。还有孔子,孔子观东流之水。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见大水必观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遍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其乎不尽,似道。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百仞之谷不惧,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约微达,似察。以出以入就鲜洁,似善化。其万折也必东,似志。是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 。孔子赞美水有德、有义、有道、有勇、有法、有志、正直、善察、善化,所以“君子遇水必观焉”。由此,易传作者由“山下出泉”联想到“育德”,可能源于古代圣贤的通感,是可信的。第二,蒙卦卦辞、爻辞均没言德,然而卦辞有“渎”(亵渎)、有“贞”(正道),爻辞有“桎梏”(牢狱)、有“躬”(谨慎),这些都是与品德相关的价值判断,由此而果断地得出“育德”的价值判断,我想也是可信的。蒙以养正,君子以果行育德。在中国文化史上第一次提出了育德的概念,肯定人的智慧应该首先表现在品德的修养上,教育就是培养一个行为正直、道德正派的人,培养一个有健康人格的人。在教育中,应该以德为先,注重伦理,使“子克家”,“利御寇”,“刚柔节也”,以培养意诚、心正、身修,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国之重器。

《周易》的教育思想,尤其是其育德为先、学生主体的主张,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极大的影响,它所提出的“五蒙”,是一种大教育观、系统教育观,加之有教无类的包容思想以及灵活的教育方法都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它从宇宙大道的自然属性出发,认为社会乃至自然的有情本体,强调自然与人性的相关性,主张只有通过教育才能使个体保持善性,“用说桎梏”,从而做到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使个体达到与宇宙契合的教育之最高境界。在过去的三千年里,周易的教育思想是中华民族教育的源头,特别是经过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丰富和完善,深远地影响了中华文明的进程,真是“衣披后人,非一代也”。

参考文献

[1] 齐豫生 夏于全《四库全书经部・易经》延边人民出版社

[2] 《周易・蒙・象》

[3]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4] 《周易・蒙・彖》

[5] 孔子《论语・述而》

[6] 孔子《论语・雍也》

[7] 孔子《论语・为政》

第5篇:归去来兮辞序范文

《诗经》和《楚辞》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两座岿然屹立的丰碑,它们分别是中国文学中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源头。《诗经》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大多诗歌以现实主义手法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诗句以四言为主,采用反复咏唱的结构和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而《楚辞》则是以楚地方言为基础创作的,想象丰富瑰奇,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诗风。《楚辞》诗句以六言为主,加虚字以咏叹,也采用了赋、比、兴等艺术表现手法。《诗经》大体是黄河流域的上古歌谣,《楚辞》可以看做是长江流域文人的绝唱。前者是清醒的现实主义,“劳者歌其事,饥者歌其食”;后者是积极的浪漫主义,“被明月兮宝璐,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

二、阅读技法

1.注意把握作品独特的句式、语调

与《诗经》相比,《楚辞》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句式的加长。《诗经》的作品主要是四言诗,篇幅不大,以重章叠句的形式构成。如“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与《诗经》相比,《楚辞》作品的句式大都比较长,如“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些句子比起《诗经》的四言来说,句式都加长了,丰富了诗歌的内容。

(2)“兮”字的使用。除句式加长之外,还大量使用“兮”字,这几乎成为《楚辞》最明显的标志。《诗经》中也可以看到带有“兮”字的诗句,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等,但这只是初始阶段。《楚辞》中的“兮”字使用频率远远高于《诗经》,如在现存的屈原作品中,除了《天问》《招魂》外,其他作品都广泛使用了“兮”字。不仅如此,《楚辞》中的兮字还有着《诗经》中的“兮”字所不具备的特殊功用。《楚辞》中的“兮”字有多种位置和意义,其位置有的在每一句的中间,这种形式大多出现在《九歌》里,如“悲莫悲兮生离,乐莫乐兮新相知”;有的在上下句之间,这种形式大多出现在《离骚》和《九章》等篇章里,如“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等;有的在下一句句末,如“受命不迁,生南国兮”。这三种形式中只有第三种,也就是《橘颂》中的“兮”字的使用类型是沿用了《诗经》中的“兮”字的用法,而其他两种与《诗经》中不同的类型,在《楚辞》中使用得更广泛,也更具典型性的。这些“兮”字不仅有着《诗经》中的兮字所具有的表情达义作用,更重要的是它们还起着调整节奏的作用。

(3)多用描写状貌之语。与《诗经》语言的平实自然不同,《楚辞》里更注重对状貌语的运用。如“嘉(名)”“修(能)”“耿介”“猖披”“幽昧”“险隘”“委蛇”等等。运用这些状貌语渲染了气氛,并使《楚辞》更具文学色彩。

(4)平中求变的节奏。《楚辞》以六言为主,六言句成三个节奏一个间歇。廖序东指出:“句子倒数第三个字用一个虚字,就构成了这种短长、短长的节奏。”任翌曾说过,《诗经》时代之后“出现五言、七言的‘三字尾’,句式末尾节奏变为‘二一’或‘一二’”。《楚辞》也具备这种五言和七言的“三字尾”,例如《离骚》中五言句“字余曰灵均”“忍尤而攘诟”“继之以日夜”等都是句末节奏呈“一二”的三字尾句。《楚辞》中七言句“三字尾”更多,凡六言加“兮”“也”等字结尾的句子节奏都是“二一”,如《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摄提贞于孟陬兮”。

(5)楚地方言的使用。《楚辞》使用了诸多楚地的方言词语。如“龙、些、留、江、搴、摇、傺、敦、佳、謇、、化、羌、曼曼、睇、、、潭、燠”等。这些方言在《诗经》中难以见到,它们的运用使《楚辞》呈现出楚地独特的风貌。

2.注意把握作品重点

《诗经》所收集的诗,都是可以配乐歌唱的。根据音乐及诗歌形式、内容、语言的不同,《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国风”保存了大量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具有浓厚的民歌特色。其语言朴素,鲜明,富于形象性,是《诗经》的精华部分。《楚辞》里,《离骚》是屈原自叙生平的长篇抒情诗,他的情感和思想都熔铸在其中,极具审美价值。学生阅读时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理解屈原的“美政”理想和深厚的爱国情感。屈原洞察诸侯争霸的形势,提出了他的“美政”理想,衷心希望楚国强盛独立,兴旺发达。遭际的不平并没有消磨掉他深厚的爱国情感,这种强烈的情感使屈原决心以死殉国。

(2)作品浓烈的情感和奇幻的想象。《离骚》所表现的社会内容,所抒发的思想情感,直接根源于现实生活,而艺术表现则是想象自由驰骋。

3.注意一些写作手法

赋、比、兴是前人总结出《诗经》主要的写作手法,简单地说,赋就是直接叙述;比就是譬喻;兴就是寄托。需要强调的是,“兴”这一表现手法一般都用在一首诗或一节诗的开头,常常是诗人触景生情,先用一两句话写一下周围的景物,以引出下面欲抒之情或欲言之事。“兴”虽然只是个开头,但它在诗中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起寓意、联想、象征、烘托气氛等作用。

【阅读训练一】

斯 干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兄及弟矣,式相好矣,无相犹矣。

似续妣祖,筑室百堵,西南其户。

爰居爰处,爰笑爰语。

约之阁阁,之橐橐。

风雨攸除,鸟鼠攸去,君子攸芋。

如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斯飞,君子攸跻。

殖殖其庭,有觉其楹。

哙哙其正,哕哕其冥,君子攸宁。

下莞上簟,乃安斯寝。

乃寝乃兴,乃占我梦。

吉梦维何?维熊维罴,维虺维蛇。

大人占之:维熊维罴,男子之祥;维虺维蛇,女子之祥。

乃生男子,载寝之床。

载衣之裳,载弄之璋。

其泣,朱芾斯皇,室家君王。

乃生女子,载寝之地。

载衣之裼,载弄之瓦。

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无父母诒罹。

(选自《诗经》)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试分析“如竹苞矣,如松茂矣”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描写了什么内容?

2.我国古代重男轻女的思想可追溯到上古时代,试分析诗中哪些内容表现了这一点。

3.这首诗有两个成语表示了对生孩子人家的祝贺,它们分别是什么?

【阅读训练二】

涉 江(节选)

屈原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宝璐。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

乘鄂渚而反顾兮,秋冬之绪风。步余马兮山皋,邸余车兮方林。乘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疑滞。……

乱曰:鸾鸟、凤凰,日以远兮;燕雀、乌鹊,巢堂坛兮;露申、辛夷,死林薄兮;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阴阳易位,时不当兮。怀信佗傺,忽乎吾将行兮!

(选自《楚辞集注》)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哪一句最能体现屈原与世决绝的态度?

2.你是怎样理解屈原的“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阅读训练三】

七 月①(节选)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②。一之日③发④,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⑤彼南亩。田⑥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选自《诗经》)

[注]①《七月》是西周初年豳地(在今陕西邑县、县一带)的奴隶所作的诗歌。全诗八章,每章各十一句,基本上是按季节的先后,逐年逐月地来写男女奴隶们的劳动和生活的。②授衣:把裁制寒衣的工作交给妇女去做。③一之日:指周历一月,即夏历十一月。④发:双声联绵词,大风触物发声。⑤:送饭。⑥田:监管农事的小官。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根据原文内容,推测“七月流火”是什么意思?它是表示天气炎热吗?请简要回答。

2.在这首诗里你看到了一种什么景象?

3.本诗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阅读训练四】

黍离①

彼黍②离离③,彼稷④之苗。行迈⑤靡靡⑥,中心摇摇⑦。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⑧。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注]①《黍离》一诗,现代人多认为它是一个流浪的人抒发忧愁的作品。②黍:俗称“小米”。③离离:茂盛的样子。④稷:高粱。⑤行迈:远行。⑥靡靡:脚步缓慢的样子。⑦摇摇:通“”,心里烦闷的样子。⑧噎:食物塞住咽喉,不能呼吸。

(选自《诗经》)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诗经》“六艺”,指的是什么?本诗每节的前两句属于哪一“艺”,请简要说明。

2.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你分析这篇诗歌用了什么样的景写了什么样的情?

3.从这首诗中,人们得出了一个表达凄凉的词语,你知道是什么吗?

第6篇:归去来兮辞序范文

这个挑战重点在于“用中文作为基调”。原非仅止语言声调,更多还是因为《九歌》本体隐喻的文意内涵。“我也不确定自己是否真正彻底地完全理解了作品的精神。”自谦之词实为心声。这位“普利策”95年历史华裔作曲家获奖第一人,“还是乐意保持常态,平心创作与教学”。惟如此,《九歌》音乐方有可能,还原与提升屈原文本蕴涵的高度人文化的内在气质与精神。

长无绝兮终古

中国古代文学之锦绣华章,曾引动众多文艺大家内心共鸣与创作才情,相关内容的器乐、声乐、舞蹈、戏剧等作品,林林总总五花八门不一而足。但,周龙堪为全版原诗谱曲第一人。

这部演出时长75分钟的大作,周龙独运匠心周密布局。全篇依循《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十一章节;第一和十一,可视作开篇序曲和尾声终曲;三四、五六,两两结对双双照应互为姊妹篇;二七八九十各司其责,这五个章节堪称诸神与亡灵的颂赞歌。

序曲即是“迎神曲”。该乐章曲风深受楚地旧时一首“迎宾曲”《担水歌》启示,“它也是贯穿其他几个颂歌式乐章的重要音乐素材”(周龙语)。前奏铺陈出繁管急弦笙箫和鸣的排场,男声在低音区以散板吟唱上句:“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金角钟鼓板急锣密女声呼应下句:“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似见天神宝剑寒光闪亮,犹闻东皇玉佩叮当作响,好一派高古辉煌形象。四重轮唱交织更迭此起彼伏,弦乐响器急急生风云开雾散。歌者唱至“疏缓节兮安歌”冲向高音区的峰巅;深邃宽广肃穆与热烈急促密集的器乐段落,在“陈竽瑟兮浩倡”前后呼应相照。音乐高潮呈现出一副狂歌劲舞的众生相。最后再现前奏的音乐形态,仿佛火光渐暗烟飞灰灭人群消散,一切又重归于宁静……

终曲也是“送神曲”。开篇由定音鼓与铜管引领气度不凡、气势如虹的前奏,序曲中滚动的“扬枹兮拊鼓”,《东君》中擂响的“縆瑟兮交鼓”,《国殇》中敲击的“援玉枹兮击鸣鼓”,前面祭祀过程中所有庄严肃穆、高广雍容、雄浑悲壮的仪式化场景,音乐如电影镜头回放画面变化重复一一再现,强化着所有人的听觉记忆审美体验,声声入耳阵阵惊心。曾在“迎神曲”出现的情绪欢快的《担水歌》主旋律又会引发听众另一番联想,一领众和歌飞舞引的场面,喧腾活跃热闹非凡。大乐队固定音型节奏,渐递填厚、渐渐增强,所有来自各个族群的音乐支流,在尾声中集结汇合成一股汹涌澎湃的洪流,将终曲、全曲推向最后的高潮。

在演唱繁复而密集、细碎而拗口的古典文辞时,感觉黄英和袁晨野的演唱,音乐性与成熟度最高,前者嗓音清润通透美妙悦耳,但咬字吐字偶尔含混不清;后者吐字的清晰度、灵敏度则远胜于前者,在《湘夫人》、《河伯》、《国殇》等篇目中,男中音语感到位很舒服,重音与虚词,声调与行腔,相当准确地把握住“角色”的角度,他对文意的理解与诠释,富于感染力与说服力。梁宁是艺术化歌唱的高手,德奥作品的演绎口碑甚佳。演唱这部中文新作,有的段落较为通畅流丽,某些语句略显生涩疏离。莫华伦带病坚持演出,嗓子没在家,状态也不好。男高音领唱、独唱的《少司命》、《东君》等篇目,从始至终没有放出自己曾经华丽宽亮的真声。感觉他功课欠火候,心理负担重,音准没把握,文辞也不熟。男高声部不给力,势必会造成重唱章节声部失衡。要紧的是,岂能将“与女游兮九河”、“与女沐兮咸池”之第二人称唱作第二性别?

灵之来兮如云

从诗歌意境切入,周龙的音乐,丰盈着古代士子与现代乐人同气相求悲天悯人的感念情怀。他的声乐写作非常器乐化,同时突出“角色化”的表情功能。如《山鬼》一章,全诗叙述简单情节:女子和男子,相约某日某地赴会。她,“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满怀喜悦赶去约会,可是,“雷填填兮雨冥冥,……风飒飒兮木萧萧”。他,踪影不见迟迟未来,于是,“怨公子兮怅忘归,……思公子兮徒离忧。”大多数编舞者和作曲者依从“独角戏”的表演方式,周龙则用了领唱、对唱、轮唱和重唱。开始以乐队起奏风动山林瑟瑟象声的音型,引出男高音与女中音穿游交替,唱出苗族飞歌式舒展宽放、空谷回声般的呼唤。“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从侧面描述山鬼美丽妖娆的形貌扮相;大段紧凑急促疾驰的节奏,恰似女主角激情奔涌心驰神往的心理动态;“乘赤豹兮从文狸……被石兰兮带杜衡……”,这一句仍在形容女子吗?有学者认为,这是女子心上人、男神的写照,否则,两次介绍装饰配物就比较难以理解。所以,《山鬼》至少含有男女两个不同角色。“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最后强调的仍然是女性的忧愁与痛苦。

《山鬼》清晰而炽烈的情感线索,从《湘君》与《湘夫人》一直伸展延续下来。前面(三)和(四)姊妹篇两相呼应比兴,恰如男女之间的爱情对歌。前一首女高音独唱以第一人称表述思君、盼君之情:“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开篇乐队由木管和竖琴奏出水流波纹式的织体,女高音在低音区发出深幽的叹息,情意绵绵散板式的清唱作为独立声部瞬间拉开幅度,大跳音程表现出非常强烈的戏剧性张力。情绪突然急转而下,音乐开始流动跳跃,从“驾飞龙兮北征”到“横大江兮扬灵”插入小快板式的段落,轻快紧凑步步莲花。《湘君》变化莫测的音准节奏、起伏跌宕的情绪、悲欣交集的情感,无不具有相当高的难度系数,黄英凭藉实力与经验,终能顺利闯关化险为夷。《湘夫人》引子由木管长音与弦乐泛音形容水波光影,长笛与竖琴延续上下级进音型表现水流动态,周龙用音乐描绘出一幅“秋风瑟瑟拂叶,洞庭微波荡漾的景色”。袁晨野舒缓而缠绵的高哦低吟,表达了赴约的湘君赶到自己和夫人相约会面地北渚,伊人却芳踪难觅的无限惆怅与迷惘,他将这段抒情长诗一声声一句句唱进了听众的心底。最后,男中音感喟“时不可兮骤得”与女高音幽怨“时不可兮再得”,终异口同声落笔煞尾于“聊逍遥兮容与”的一声长叹。

屈原在《大司命》用了第一人称,表现一个执掌人类生死大权的尊神的内心世界。周龙将这个威严刚烈的角色派给了男中音,女高音则扮演着执掌人类子嗣和儿童的命运女神“少司命”,两个司命也是一对爱神配偶。该篇采用了男中音和女高音的二重唱。前者大跳音程进行的旋律,尽显男神降临时无以伦比的气魄排场,“天门广开”,一个“广”字惊世骇俗;“纷吾乘兮玄云”,音乐营造出的气氛场景恰似风起云涌天旋地转。“君回翔兮以下,逾空桑兮从女(汝)”,清越空灵的女高音漂浮在乐队铺展的浓烈底色之上,犹如窃窃私语悠悠怨言一般。从女神口中吐露的哀叹:“将以遗兮离居”、“愁人若奈何”!这种无法摆脱的别恨离愁,“神”便也被赋予了“人”的情感,反映出男权社会普遍存在的女性心理。男高音领衔的《少司命》则以第三人称颂赞命运女神,单相思式热烈抒发对美丽善良偶像的爱恋、倾慕、期待的衷肠。音乐的高潮似在诘问“究竟谁能主宰我们的命运”。

五音纷兮繁会

周龙和余隆曾就《九歌》达成共识,虽然,屈原诗作里也常有“他”和“她”的角色区别,但这不是一部舞台剧的音乐会版。作曲家不仅依照原辞文意安排分配演唱者的声部,还煞费苦心设计了四重轮唱和二重对唱及不同组合的人声布局。他的乐队写作,更以全息化、立体化,多侧面、多视角的交响思维与现代技法个性语言贯穿始终。

开篇即已听出其音乐织体写得极为精细、精密、精道、精妙,虽然乐队部分并无大段的前奏与间奏,但正因为器乐要受到声乐和文辞的引力与阻力等无形制约,所以,相比繁复零散琐碎的《九歌》,一部纯交响乐的写作与演奏会简单容易数倍。在歌者演唱一两句或三五句之间,盖由乐队演奏衔接过渡填充延展,而且,必须考虑文意乐思的层次递进情绪转换,还必须做到通达贯穿流利自然。中国古典文学精粹与西方现代作曲技法,作曲家深透参悟得心应手出神入化,诗文歌乐高度融合浑然天成。在《湘夫人》、《少司命》等段落,一条中国传统民间音乐最典型的五声调式旋律线,自然自由穿行游弋,随之又被斑斓绚丽变化莫测的色彩和声织体所覆盖。周龙调动智慧的思维与熟稔的手段,始终不断灵活变化交替转换着调式调性、节奏节拍、速度力度;还有,质感的硬度与密度、色彩的深浅与浓淡;还有,空间的高度与宽度、光感的收缩与明暗,等等,反差强烈对比鲜明。因此,这75分钟,这十一个乐章,使人丝毫不觉沉闷冗长、乏味厌倦。通篇充满了清和雅正奇异浪漫的情调、意趣、韵致,高度艺术化、音乐性的情感表达与美感呈现,带给听众无限丰富的遐思联想。

将周龙静态的谱本成功演化为动态的音响,“二传手”相当到位,林大叶和广州交响乐团的表现,应该说作曲家和聆赏者皆大欢喜非常满意。只有四天排练合成的时间,现场效果出奇制胜,十一章节,节节顺利章章出彩,要气势有气势,要情调有情调,要味道有味道,要高潮有高潮。相比四年前该团与周龙首度合作交响曲《虎门1839》首演,《九歌》堪为跨越登临了一座新的艺术高峰。

《云中君》以女中音饰女祭司,表现对云神的思慕与赞美。“广交”乐队很好地规避了国内某些乐团“暴力式”演奏的习性。他们的演奏准确地用清淡飘渺的音型织体,将歌者长气息吟诵式旋律托举其上,很好的表现出“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诗意的境界;郭沫若认为《河伯》内容是“男性的河神和女性的洛神讲恋爱”?穴《屈原赋今译》?雪,周龙用了女中音和男中音对唱形式。开始音乐流动的织体象征黄河之水波涛汹涌,我们听见此“水”非彼“水”也,湘江与黄河,“流量”与“流速”有着明显的区别,前者清澄温婉,后者雄浑深沉。作曲家讲究精细的写作,演奏家给予其应有的尊重,真是难能可贵。“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的高远,“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朱宫”的华彩,音乐的铺垫照应恰如其分。

在《九歌》描写的祭祀场面中,崇拜与歌颂太阳神的《东君》写得最热闹喧腾。周龙在简短的前奏中让音乐似火山熔浆在地心翻卷滚动,光明沉入黑暗深渊般不断积蓄着酝酿着热度能量。突然之间,一轮红日如一团火焰般喷薄而出腾跃升空,天地生辉朝霞万里。音乐以由远而近的晨钟为背景,男高音领唱穿云破雾,莫华伦虽然不够明亮有力,“补白”乐队恰到好处地用灿烂光华遮掩住人声的暗淡。《国殇》是一首英雄亡灵的挽歌。全诗生动地再现了一个战争场面,长歌当哭祭悼故人。“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凛然悲壮雄劲的男声唱诵伴之以凄厉尖锐的女声呼号,交织纠缠穿插更迭,乐队全奏与人声呼叫争锋对峙,真真惊天地泣鬼神!“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全曲首尾照应,始于终于瓦格纳《女武神》之“骑行”般的呼号,音乐的表现力与感染力非同凡响直抵人心。

周龙自言,整个创作过程中,自己重新获得了对这部文学巨著更深入的学习体验。“诸神栩栩如生的神鬼影像,在我脑海中徘徊不散。我在想象,唱者与大型乐队,如能再有舞者,甚至灯光及多媒体,那将会是什么样的风采?”

第7篇:归去来兮辞序范文

作者简介:赵雨(1974- ),男,满族,辽宁沈阳人,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吉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春,130012。

摘要:屈原后期的生命哲学较《离骚》阶段有明显的发展变化,《远游》是这一阶段的代表性作品,表达了屈原晚年对超验的自由生命境界的追寻。《远游》诗中的“来者吾不闻”、“求正气之所由”、“贵真人之休德”、“与化去而不见”、“审壹气之合德”、“与泰初而为邻”等词句,历来歧说较多,需要结合屈原晚期生命哲学的特征重新理解。

关键词:《远游》;生命境界;疑难词句

中图分类号:I207.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4-7387(2012)02-0031-05

《远游》是屈原的代表性作品之一。在刘向辑、王逸增补的《楚辞》中,排序在第五篇。后来晁补之重编《楚辞》十六卷本,篇次在第二篇。郭沫若《屈原研究》对屈原的著作权产生怀疑,理由是结构与司马相如《大人赋》相似,亦有神仙家言。[1]司马相如作品深受屈赋影响,而屈原思想亦有其复杂性。鲁迅先生盛赞屈赋“凭心而言,不遵矩度”,实则出入于儒、道、阴阳神仙诸家而自成一家。在屈原思想发展变化的轨迹中,《远游》作为其后期代表性作品,恰好表达了其生命哲学深受稷下道家影响的一个侧面。因此郭沫若的判断不能成立。楚顷襄王即位不久,怀王客死于秦,顷襄王因媚秦而疏远屈原,屈原心忧国难,乃作《离骚》。后来屈原被顷襄王流放于江南,因对政局极度失望,一度转而究心诸家学术,放游天地山水,积数年之生命体验,乃作《远游》。《离骚》与《远游》“两相合璧,共构一个‘志士-智者’双重智慧的诗人”[2]。本文试从屈原的精神发展过程的角度,对《远游》时期屈原的生命境界略作论说,并对《远游》文本中几处训诂有分歧的疑难词句试作新诂。

一、《远游》生命境界新探

1、从《离骚》到《远游》

屈原的生命观是随其坎坷遭际而渐渐发展的。如果说《离骚》中的生命境界源出于儒家学派,那么《远游》中的生命境界则深受道家稷下精气说的影响。屈原两次出使齐国,正值稷下学宫兴盛之时,故而对其生命哲学多有了解。后来久受放逐,心灵饱受折磨,对政治功业渐感绝望,自然转而寄情于此:“悲时俗之迫阨兮,愿轻举而远游。”意思是说:我悲伤这世道迫害贤人,愿意轻飘飞远游求真。“轻举而远游”便是稷下道家持奉的修炼之术。稷下道家主张“道”就是“精气”,“精气”是一种精灵细微的物质,它“下生五谷,上为列星;流于天地之间,谓之圣人。”[3] 修炼精气就能“得道”,“得道”的人称为“真人”。

屈原曾在《离骚》中说:“跪敷衽以陈辞兮,耿吾既得此中正。”意思是说:跪在地上,我把衣襟敞开来条陈,天地的精气流入了我的心中。冯友兰先生说此处“中正”就是《离骚》中讲的“内美”。[4]其实参合道家稷下学说可知,“中正”也就是“精气”、“正气”,这在《远游》篇中展现得更为直接:“神倏忽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独留。内惟省以端操兮,求正气之所由。”意思是说:灵魂忽然离窍远去不返,躯体形销骨立独自留下。内心思考检查端正节操,探求正大之气从何而来。从《离骚》的“得中正”到《远游》的“求正气”,是屈原生命哲学的转折、深化与发展。

2、《远游》生命境界的超验特质

苏雪林先生说《远游》“足以与《离骚》并驾齐驱,而气魄之雄伟,局面之阔大,《离骚》尚未能及之。”[5]实因此时屈原之所“修”已有相当的进境,远非前述儒家理想抱负所能局囿。简要言之,《远游》主旨实乃屈原渐入老境之后静修冥思所得的神秘体验。“精气”的境界其实就是诗人在定境之中超越形躯束缚所感受到的精神自由境界:“贵真人之休德兮,美往世之登仙。与化去而不见兮,名声著而日延。”真人道士的美德,过去能够成仙的人,在此成为诗人赞美和崇尚的对象。“奇傅说之托辰星兮,羡韩众之得一。形穆穆以浸远兮,离人群而遁逸。”那些蜕形而去、人不能见的神仙,如诗中傅说、韩众者流,诗人惊羡他们形体远离尘世,而名声流传千年。“因气变而遂曾举兮,忽神奔而鬼怪。时仿佛以遥见兮,精皎皎以往来。”神仙家凭借精气变化高举升天,精气耀眼往来穿梭,飘飘忽忽如鬼神奔走其间。这是诗人效法仙人养炼精气而感受到的神秘境界。姜昆武谓:“(战国时代的神仙真人思想)燕齐之间以求仙方延年为主,而南楚却以‘养气’、‘隐逸’为重,屈原近在咫尺,也一定会受到这类思想的影响。”[6]屈原晚年实乃“南楚养气”思想的积极实践者。

《远游》之作,并非诗人仅以幻想而发泄胸中悲愤。恰如冯友兰先生所言,“《远游》所说的,是靠聚集精气,使‘神’能够上升。”[7]这是修炼,是信仰,是严肃的事情。诗人的生命至此已达到澄澈玄奥的境地:“朝濯发于汤谷兮,夕晞余身兮九阳。吸飞泉之微液兮,怀琬琰之华英。”清晨在日出处的汤谷,傍晚就到达了天地边缘的九阳之地。这是精神的飞举遨游,餐霞饮泉、沐浴发肤,又让诗人的形躯也得到脱胎换骨的转变。“玉色頩以脕颜兮,精醇粹而始壮。质销铄以汋汋兮,神要眇以淫放。”由于“精气”在修行中渐渐醇厚纯粹,面容开始玉润光泽、身体也开始恢复强壮。在古神仙家的“养气”实践中,体质发生变化,像经历了一次熔化黄金的过程,神魂也变得自由而奔放。这些独特的诗境应直接源自诗人具体的修炼记录。王夫之云:“黄老修炼之术当周末而盛。” “吸飞泉之微液”等语所摹写者,均为古神仙家修炼之內境。

3、《远游》思想的内在冲突

经过这番悟道修炼之后的屈原,游于上下四方,在诗意的超越中获得了广大深邃的生命智慧。“既求正气,得手之后,可以了生死,往来自在也。”[8]然而,虽以神游冥思而开启了内在的神秘世界,屈子胸间总仍有一丝挥之不去的惆怅:“涉青云以泛滥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怀余心悲兮,边马顾而不行。”诗人笔下,两边马儿也停步回望,其实是“余心悲”的诗意投射。诗人“心悲”的缘起是“旧乡”的种种,让他终究不能释怀。“思旧故以想象兮,长太息而掩涕。泛容与而遐举兮,聊抑志而自弭。”是说诗人不得不自停车骑,“旧乡”的“旧故”让人心中想象,高飞远行的心志也只能暂且抑制了。纵然诗人的精神发展已达到新的“涉青云以泛滥”的高度,始终拒绝对“旧乡”和“旧故”的“临睨”是不可能的,“心悲”是诗人对他所生活的时代的正面回应。这与《离骚》中的悲愁情怀又何其相似!

因此,由“志士”而升华为“智者”的屈子才又复归于“志士”与“智者”的内在冲突,“(屈原)必然有过激烈的思想斗争,《远游》就是这种思想斗争的产物。”[9]是“太息而掩涕”直至“以自沉为悲”,抑或“容与而遐举”,最终走向“以化去而不见”?这不仅仅是屈原自身的生命困局,同样是战国思想结构内部的基本冲突。对这一命题的不同回答,已基本勾勒出此后两千年的古中华思想的发展格局。

4、《远游》和《离骚》的精神统合

统合《离骚》与《远游》,可以感受到屈原那博大而复杂的生命境界。屈骚的生命精神也因此超然于儒道而别成一家。晚清以降,人们开始怀疑《远游》非屈原之作,“因为它稍带一些‘仙气’于是便被视为屈子思想中的异端”[10]。冯友兰先生说,这正是“造成一个屈原是儒家的假象,以这种假象为前提”[11]。而且,在这种误解当中,连原始儒家思想的内在复杂性、以及早期儒道之间的精神联系也被彻底忽略了。《庄子·逍遥游》和《远游》都提出了一个“游无穷”的问题。屈原精神之“远逝”、“远游”,是基于相信“神”能够舍“形”而独存,并以升腾到最高远的所在,回复宇宙之始源为其终极追求。但是屈子与道家在超验理想的实现路径上又有着彼此的微妙不同之处。屈原以孤傲而决绝的诗性品格,开辟出一条“上至列缺兮,下望大壑”的超越之路,在开阔的天地意境之中透着惊心动魄的生命之美。

二、《远游》疑难词句新诂

1、“来者吾不闻”

王逸注:“后虽有圣,我身不见也。”王夫之《楚辞通释》:“幽静之中,思无所寄,因念天地之悠悠无涯,前有古人,后有来者,皆非我之所得见,寓形宇内,为时凡几,斯既生人之大哀矣。况素怀不展,与时乖违,愁心苦志,神将去形,枯鱼衔索,亦奚以为,故展转念之,不如观化颐生,求世外之乐也。”清蒋骥《山带阁注楚辞》:“不闻,言时之促也。……其实二句第言人生为日无几,以明长勤至死之可哀耳。”清胡文英《屈骚指掌》:“后虽有至治,又不能留此身以有待,故遥思永怀以变计也。”姜亮夫译:“未来的人,为圣为贤我也不得而闻。”[12]

按:“吾不闻”,诸家训作“我身不见”,“非我之所得见”,“不能留此身以有待”,“我也不得而闻”,意思近似。但与屈子赋此辞时的心境皆极隔膜。诗人以“天地之无穷”与“人生之长勤”相对,无论“时之促”也罢,“人生为日无几”也好,都太过狭小。诗人此时寄情于“天地之无穷”,呼唤永恒与无限的极致之境,以天地观之,人世渺若微尘,“往者”、“来者”皆如电光火石,蜗角之争,本不值一顾,也不愿再予介怀。刘梦鹏《屈子章句》谓“蝉蜕登仙,不睹时事。”可移作此句之释文。王夫之说:“展转念之,不如观化颐生,求世外之乐也。”未能体贴到诗人此时精神气象的决绝与磅礴,但亦稍近诗旨。此句可译作:未来的人,为圣为贤我也不欲与闻。

2、“求正气之所由”

王逸注:“棲神藏情,治心术也。”朱熹《集注》“能反自循省,而求其本初也。”王夫之《楚辞通释》:“正气,人之所受于天之元气也。元气之所由,生于至虚之中,为万有之始。涵于至静之中,为万动之基。冲和澹泊,乃我生之所自得。此玄家所谓先天气也。守此则长生久视之道存矣。”蒋骥《山带阁注楚辞》:“正气,正大之气也。以其心之悲,而念人处天地之中,徒自劳苦,须臾已尽,是以思愈远而心愈悲,神忽往而形仍滞,皆由菲薄无因之故也。安得不反己自修,而求正气之度世乎?求气者所以炼形而归神,神仙之要诀也。”刘梦鹏《屈子章句》:“正气,即孟子所谓浩然者。求正气之所繇,保真遂初,求仁而得仁者也。”姜亮夫译:“用以求得正气所由之道。”[13]

按:廖平先生否定屈原之作《远游》,无据。但其说《远游》乃“天学”,通于《上古天真论》,此说甚有理。《远游》“正气”实即《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正气因之,真邪俱往”之“正气”。也就是每个人体内与生俱来的、与宇宙相通的纯真能量。诸家所释皆有所得,惟刘梦鹏《章句》以“保真遂初,求仁得仁”释“正气”,稍嫌空疏。“正气”乃体内真实存在的精微能量,《孟子》“浩然之气”的存养在其工夫层面有具体实际的存养方法。以儒家之言排拒玄门之语者,未必真正懂得孟子“浩然之气”的工夫意义。姜亮夫《楚辞通故》:“以气字说人之精神现象,为战国诸子所最喜道者。屈子正气之说,似与《孟子》浩然之气相近。然充量言之,则浩气有发扬蹈厉之恣,而屈子正气则有守死不枉之慨。”[14]姜先生辨析“屈子正气”与“浩气”的情感色彩的异同,其意见颇贴合文义。但“以气字说人之精神现象”,则忽略了战国诸子气论的共同见解:“气”乃真实存在的精微能量物质。“正气之所由”,是说体内真气乃由外而注入者。《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根于外者,命曰气立。”《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天地合气,命之曰人。”认为体内精气乃由外而来,这是晚周时代的一个普遍观念,此不赘言。王夫之说:“正气,人之所受于天之元气也。”颇得此旨。此句可译作:用以探求体内正气的根柢源头。

3、“贵真人之休德”

王逸注:“珍玮道士,寿无穷极。”《庄子·大宗师》:“古之真人,不知悦生,不知恶死,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谓真人。”《庄子·天下》:“常宽容于物,不削于人,可谓至极。关尹、老聃乎古之博大真人哉。”清徐焕龙《屈辞洗髓》:“赤松虚静无为,所谓真人之休德,良可贵也。”姜亮夫译:“珍贵真人道士的美德。”[15]

按:《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气,故能寿蔽天地,无有终时。”此处“真人”应为古道家、古医家传说中与天地同寿的“上古真人”。《上古天真论》“呼气”即《远游》后文所谓“精皎皎以往来”,“餐六气而饮沆瀣”。此时屈原正以“寿蔽天地,无有终时”的境界为其终极追求。休当训和。汉蔡邕《协和昏赋》:“维休和之盛代。”以休和连言。《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气协天休。”此“休”亦训和。“休德”即《远游》后文“和德”。此句可译作:珍视上古仙真那中和的美德。

4、“与化去而不见”

王逸注:“变易形容,远藏匿也。”朱熹《集注》:“身隐而不可见,独有名字可闻耳。”清王夫之《楚辞通释》:“与化去者,蜕形而往,所谓尸解也。”清刘梦鹏《屈子章句》:“化去不见,谓蝉蜕登仙,不睹时事。”清钱澄之《庄屈合诂》:“与化去而不见,则仙人未尝不死,而传至今者,形亡而神存也。”清林云铭《楚辞灯》:“与天地之化俱逝,人不能见其形,惟有名长存耳。”姜亮夫译:“这些真人已与大化同往而不得见。”[16]

按:化,古道家的主要思想命题之一。《庄子》所谓:“若人之形者,万化而未始有极。”天地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各种形态之间互相变化。“与化去”在这里是指形体从有形向无形,从尘世向仙境的转化、变化。钱澄之的“未尝不死”说与王夫之、刘梦鹏的“尸解蝉蜕”说其实并无牴牾。王夫之、刘梦鹏的“尸解蝉蜕”说,讲的是诗人自身的主观精神体验。钱澄之的“未尝不死”说,则是后世阐释者对这种想法是否具有可能性发表自己的见解。朱熹、林云铭的“名字可闻”、“名长存”说,与全诗的古道家、神仙家思想主旨不符。王逸的“藏匿”说与屈子性格气质以及当时的历史语境均不相合。此句可译作:已去往无形的仙境,世人不复得见。

5、“审壹气之和德”

王逸释:“究问元精之秘要也。”明汪瑗《集解》:“壹气,即上文所谓正气。正,言其无浊秽之邪;一,言其精纯不杂也。和德。言正气之中和也。一,言其无驳杂;和,言其无乖戾。”清王夫之《楚辞通释》:“拣旁门而专求王乔之妙旨。”清蒋骥《山带阁注楚辞》:“外气既入,内德自成。所谓六气者,凝炼而为一气矣。然必得所养而后能和,故就王子而讯之。”姜亮夫译:“细问他精壹之气的和德之象。”[17]

按:壹气,构成天地万物的同一种精微物质。应亦通作“一气”。《黄帝内经灵枢·决气》:“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庄子·知北游》:“通天下一气耳。”构成天地的精气透过先天孕育或后天修行而注入形躯,又成为构成人体的精气。前文已述,在晚周时代的观念中,认为体内精气乃由外而来。蒋骥所云“外气既入”,即指此意。据《远游》之辞,壹气而有孔神之妙,存于中夜,恒在其身,则是古道家、神仙家摄取天地精气的修炼法。一指天人内外之一贯,非指“精纯不杂”,汪瑗说非是。和德,应即前述“休德”。蒋骥说:“外气既入,内德自成。”则“内德”乃“外气”而入于内者。“和德”之“和”是指由“外气”而“内德”之具体修炼过程。《远游》所谓“虚以待之兮,无为之先,庶类以成兮,此德之门。”其所描述应即“和德”的状态。此句可译作:(向仙人王子乔)请教摄取天地精气注入形躯的法窍。

6、“与泰初而为邻”

王逸注:“与道并也。”洪兴祖《补注》:“《列子》曰‘太初者,气之始也。’《庄子》曰‘泰初有无,无有无名。’按《骚经》、《九章》皆讬游天地之间以泄愤懑,卒从彭咸之所居以毕其志,至此章独不然,初曰‘长太息而掩涕’,思故国也。终曰‘与泰初而为邻’,则世莫知其所如矣。”《庄子·列御寇》:“若是者迷惑于宇宙,形累不知太初”《庄子·知北游》:“若是者外不观于宇宙,内不知乎大初。”姜亮夫译:“与初而又初为邻。”[18] 

按:太、泰古通用。“如果从楚文字的用字情况看,今本‘泰初’古本当作‘太初’,如果将泰、太相比较,《远游》作‘太’应更接近古本原貌。”[19]据《庄子》“太初”用例,两例皆以“太初”与“宇宙”相反相对。因为“太初”是事物的本源状态,而“宇宙”是事物的现实状态。《庄子·天地》篇《疏》:“泰,太,初,始也。元气始萌,谓之太初,言其气广大,能为万物之始本,故名太初。”姜亮夫释云:“太一者,犹言最原始之事物混然之状态也。”[20]王逸以“道”释之,亦未脱此义。依古道家返本归元之说,则修行的终极目的即复归于万有之初。《远游》篇末以“与泰初而为邻”收结,与《离骚》等其他篇目不同,但并非如洪兴祖所云“世莫知其所如”,而是暗示诗人自觉已经达到或接近了这样的精神境界。德国心理学家伯特·海灵格曾描述“原初宗教”(Original religious)的境界:“和众神或者上帝一起来感受这种虚无,感受这种‘空’。”[21]其“和……一起”即《远游》“与……而为邻”之意。海灵格此语移作“与泰初而为邻”之意译,恰好合适。

参考文献:

[1]郭沫若:《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5-36页。

[2]杨义:《楚辞诗学》,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69页。

[3]李山:《管子译注》,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63页。

[4][7][1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二册,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44、247、242页。

[5]苏雪林:《楚骚新诂》,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72页。

[6][9][10]姜昆武、徐汉澍:《〈远游〉真伪辨》,《楚辞研究论文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619、621、625页。

[8]林云铭:《楚辞灯》卷4,季羡林总编纂:《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二册,齐鲁书社1997年版。

[12][13][15][16][17][18]姜亮夫:《姜亮夫全集》第七卷,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57、458、459、459、465、483页。

[14]姜亮夫:《姜亮夫全集》第二卷,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47-448页。

[19]徐广才:《考古发现与〈楚辞〉校读》,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2008年版,第206页。

[20]姜亮夫:《姜亮夫全集》第一卷,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4页。

第8篇:归去来兮辞序范文

关键词:庄姜 《诗经》 女才人

在中国历史上,由于男尊女卑社会观念的影响,女性只是一味地依附于男子,很少发挥她的所有才能。可先秦时期有一位女性,她既有绝佳的容貌、显赫的身世、良好的品德风范,又有长远的政治眼光和极具天赋的诗才。她,就是春秋时齐庄公之女、卫庄公夫人庄姜。

庄姜有着绝妙的容颜和显赫的身世。《诗经·硕人》载:“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写足了庄姜的美丽。这种美,是惊世撼俗之美,令人百看不厌,百读不忍舍弃,以至后代文人在描写美人时,都不出其窠臼。不仅如此,《硕人》还记载了庄姜娇贵显赫的身世:“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一朝出嫁,嫁的又是一国之君,深得卫庄公喜爱,“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鳣鲔发发,葭菼揭揭”。

美丽娇贵而又集众人宠爱于一身的庄姜,命运对她也有不公的一面:无子。《左传》隐公三年曰:“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美而无子。”《史记·卫康叔世家》亦曰:“(卫)庄公五年,取齐女为夫人,好而无子。”在那个男权至上的时代,这是一种何等残酷的折磨。于是,卫庄公广纳美妾,娶了陈国之女厉妫,生了孝伯,不幸早死。之后又娶了厉妫之妹戴妫,生了公子完,再之后又与嬖人生子州吁。身为一国之母的庄姜,她有着宽广的胸怀和举世无比的贤德,把公子完和州吁视为己出,抚养成人。

女子一生如此,可说是无怨无悔,可庄姜并不仅限于此,她还有着深远的政治眼光。《左传·隐公三年》记州吁“有宠而好兵,公弗禁,庄姜恶之”。卫庄公极其宠爱与“嬖人”所生的州吁,庄姜可能预见了州吁日后要惹事生端,于是讨厌州吁。庄公死后,州吁果然弑兄自立。庄公若是泉下有知,定会为其妻有如此深远的政治眼光而叹服。

在男尊女卑、男权至上的先秦时期,女性受教育的权利受到限制,妇女无法在文化领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但出身显赫的的庄姜,从小受家庭的熏陶,博涉史书,在文学上留下了她的名作,因而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位女诗人。

庄姜所作之诗,据《毛序》所载,有诗经《邶风》中的《绿衣》《燕燕》《日月》和《终风》,也有学者认为,《柏舟》也为庄姜所做。

《绿衣》为《邶风》第二首。原诗内容为: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毛序》:“《绿衣》,卫庄姜伤已也。妾上僭,夫人失位而作是诗也。”郑笺:“庄姜,庄公夫人,齐女,姓姜氏。妾上僭者,谓公子州吁之母,母嬖而州吁骄。”朱熹《诗集传》:“庄公惑于壁妾,夫人庄姜贤而失位,故作此诗,言绿衣黄里,以比贱妾尊显而正嫡幽微,使我忧之不能自已也。”庄姜美而无子,卫庄公广纳美妾,疏远庄姜,正嫡幽做,忧之不能自已,于是庄姜作《绿衣》表露自己的忧思之情。描写细腻,情感丰富,构思巧妙,含蓄委婉。

《燕燕》为《邶风》第三首。原诗内容为:

燕燕,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毛序》:“《燕燕》,卫庄姜送归妾也。”郑笺:“庄姜无子,陈女戴妫生子名完,庄姜以为己子。庄公薨,完立,而州吁杀之。戴妫于是大归于陈,庄姜远送之野,作诗见己志。”庄公死后太子完即位,为了权利,州吁弑兄自立。于是,戴妫大归,庄姜送之于野,感世离别作《燕燕》而见己志。清王士祯《分甘馀话》卷三:“《燕燕》之诗,许彦周以为可泣鬼神。合本事观之,家国兴亡之感,伤逝怀旧之情,尽在阿堵中……宜为万古送别诗之祖。”

《日月》为《邶风》第四首。原诗内容为:

日居月诸,照临下土。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胡能有定?宁不我顾?

日居月诸,下土是冒。乃如之人兮,逝不相好。胡能有定?宁不我报?

日居月诸,出自东方。乃如之人兮,德音无良。胡能有定?俾也可忘。

日居月诸,东方自出。父兮母兮,畜我不卒。胡能有定?报我不述?

《毛序》:“《日月》,卫庄姜伤己也。遭州吁之难,伤已不见答于先君,以至困穷之诗也。”朱熹《诗集传》:“庄姜不见答于庄公,故呼日月而诉之。言日月之照临下土久矣,今乃有如是之人,而不以古道相处,是其心志回惑,亦何能有定哉?”美人被疏,忧思可见。《日月》诗通过庄姜自己细腻的心理刻画,真实地流露出庄姜见弃与有望之间的矛盾,强烈震撼了读者的心灵。

《终风》为《邶风》第五首。原诗内容为:

终风且暴,顾我则笑,谑浪笑敖,中心是悼。

终风且霾,惠然肯来,莫往莫来,悠悠我思。

终风且曀,不日有曀,寤言不寐,愿言则嚏。

曀曀其阴,虺虺其雷,寤言不寐,愿言则怀。

《毛序》:“《终风》,卫庄姜伤己也。遭州吁之暴,见侮慢而不能正也。”认为是庄姜遭庄公宠妾之子州吁的欺侮而作。朱熹《诗集传》:“庄公之为人狂荡暴疾,庄姜盖不忍斥言之,故但以终风且暴为比。”认为庄姜受丈夫卫庄公欺侮而作。其实,这也是庄姜失宠于庄公而伤心所作。全诗用“风”来比喻卫庄公性情的暴戾怪僻、喜怒无常、来去不定。清陈启源《毛诗稽古编》云:“篇中取喻非一,曰终风曰暴,曰霾曰曀,曰阴曰雷,其昏惑乱常、狂易失心之态,难与一朝居。”因比而兴,诗中展示出狂风疾走、尘土飞扬、日月无光、雷声隐隐等悚人心悸的画面,衬托出女主人公悲惨的命运,有强烈的艺术震撼力。

《柏舟》为《邶风》第一首,朱熹等人认为其是庄姜所作,全诗内容为:

泛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诉,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觏闵既多,受侮不少。静言思之,寤辟有摽。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朱熹《诗集传》:“妇人不得于其夫,故以柏舟自比。言以柏为舟,坚致牢实,而不以乘载,无所依薄,但泛然于水中而已。故其隐忧之深如此,非为无酒可以遨游而解之也……今考其辞气,卑顺柔弱,且居变风之首,而与下篇相类。其亦庄姜之诗也欤?”庄姜以《柏舟》自况,柏木之舟质量是坚实细密的,比喻自己美貌才能出众,但却是飘荡水中的一只空船,得不到庄公的宠爱。庄姜的隐忧无法排解,耿耿不寐,只能仰望天空,希望像小鸟那样自由飞翔。

在中国历史上,容貌绝佳、出身显赫、贤惠好德、富有政治远见和才华横溢的女人不少,但还没有哪一个女人像庄姜一样集多方面的优点于一身。难怪《诗经·陈风·衡门》中会发出“岂其取妻,必齐之姜”的感慨。

参考文献:

[1]孔颖达.毛诗正义[A],十三经注疏[C].北京:中华书局,1980.

[2]朱熹.诗经集传[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3]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M].北京:中华书局,2005.

第9篇:归去来兮辞序范文

《桃花源记》本为《桃花源诗》的序言,但出乎诗人意料的是,他的《桃花源记》对后人的影响远胜《桃花源诗》。《桃花源记》所描绘的桃源美景给后世之人留下了一个思想上的巨大幻想空间,让那些渴望自由的灵魂有了一个精神上的皈依之地。

尽管在生活中我们都把“世外桃源”当做一个缥缈之地,认为这是诗人运用浪漫主义手法虚构的一个“精神高地”,但是,如果你认真去品读陶渊明,你就会发现他其实一直就生活在自己的世外桃源里。

首先,陶渊明是一个完全生活在自己精神世界里的人。做彭泽县令时,县令可种公田100亩,他吩咐全部田土都要种秫,便于煮酒。妻子翟氏说,还是多种点粳吧,我们母子还要吃饭哩。陶渊明不得已分了50亩地种粳。在诗人的思想意识里,饭是可以不吃的,但酒必须得喝。诗人因爱酒成痴,时人称为“酒圣”。

再看陶渊明的辞官也完全是率性而为。在他的彭泽县令当到八十多天的时候,郡里派来了一督邮,当县衙小吏告诉他须束带鞠躬而迎时,陶渊明生气地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便解绶去职。走时,还不忘作《归去来兮辞》一首,第一句便是:“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可见诗人虽为县令,心中却一直想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如果不是一个完全生活在自己精神世界的人恐怕很难有以上的举动和想法。

辞官后的陶渊明更是一心一意地打造自己的世外桃源。他因宅边有五棵柳树,自号“五柳先生”。此外他还在庭前院后遍种、兰花、梅花等各色花卉,是《桃花源记》中“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景象的真实写照。

晚年的诗人便日日生活在这花红柳绿之中。他在《饮酒》中说:“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在《拟古》中写到“荣荣窗下兰,密密堂前柳”;在《蜡日》中赞:“梅柳夹门植,一条有佳花”。可见,诗人的房前屋后是柳树成荫,鲜花盛开,这是他为自己打造的现实版的世外桃源。在这样宁静秀美的环境里,诗人是怡然自得的。他在《读山海经》中写到:“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这是何等惬意和闲适的生活啊!

史书《宋史・隐逸传》中有一段陶渊明日常生活的精彩记录:九月九日,陶渊明无酒便坐中,久之,满手把菊,忽值江州刺史王弘派人送酒来,陶渊明即便就酌,醉而后归。

对陶渊明诗意般的田园生活,梁启超有这样一段评价:“自然界是他爱恋的伴侣,常常对着他笑。”

此外,陶渊明晚年生活虽落魄,但心灵是自由的,灵魂更是高洁的。前面提到的江州刺史王弘最初久慕陶渊明之名,欲见之而不得,后来打探到陶渊明要上庐山一游,便让朋友庞通在半道置酒相邀,两人饮酒正酣时,王弘乘机而至,庞通为之介绍,王弘方得以结识陶渊明。

另一朋友颜延之做始安郡太守时,路过浔阳,与陶渊明竟同饮月余,临去,给了陶渊明二万钱,陶渊明居然全部交给酒家,以便随时取酒来饮。此人若非真正高洁之人,实难有此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