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指导青年教师计划范文

指导青年教师计划精选(九篇)

指导青年教师计划

第1篇:指导青年教师计划范文

关键词:青年教师 培养

我们计算机中心教研组是青年教师较多的部门,作为一名骨干教师,有一种有形的或无形的培养青年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帮助提高青年教师的各方面的能力,提高青年教师的整体素质。下面就从我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到的,谈几点对青年教师在业务方面培养的点滴感受:

一、坚持听课

首先,有计划听课。计划听课有两情况,一是新教师入校,就组织新教师讲汇报课;二是学期初,制定组内公开课计划,每位青年教师必须参加讲课、听课,老教师做示范。公开课必须有课件,必须经过精心准备方可上课。

计划听课,有利于挖掘每位青年教师的潜能,激发教师探求知识、积极进取的精神。

其次,随机听课。在计划听课基础上,引导青年教师抽时间听老教师的课,积极参加听学校示范课,青年教师之间互相听课学习,老教师随机听新教师课。

随机听课对青年教师和老教师在教学的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促进青年教师不断进取,积极上进;促进老教师不忘对青年教师的帮助培养,将自己的经验无保留地献给青年教师,增强其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

二、认真讲评

无论是计划听课,还是随机听课,不能听完就完事,都要认真讲评。

在讲评的过程中,每位青年教师先对自己所讲课做自评,指出自己感觉满意之处和不足之处,然后每位听课教师讲评,讲评每位青年教师的上课情况,肯定优点的同时,指出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评价每位教师对自己自评的准确与否;对示范课指出哪些是大家应学习的,取他人之长补已所短。

经过认真备课(备教材、教法、做标准教案、找老教师导课)、上课、听课、评课,每位青年教师的业务能力会有很大提高。

三、注重细节指导

一堂课、一个教案都是由无数个细节构成的。在培养青年教师的业务能力过程中,始终注意每一个细节的指导。如指导教师上课要面对学生,注意观察学生的眼神,从眼神中能读懂学生明白与否;指导新教师如何板书,事先应设计好,字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条理要清楚;指导新教师讲课语气不能太平,太平的声音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会使学生抓不住重点。讲课时声音应抑扬顿挫,对重点部分要用“强调”的语气,对了解内容可轻描淡写。指导新教师讲课时口齿要伶俐,一字一句,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练习方法:可自己念课文,做录音,然后回放。

四、培养青年教师要有创新精神

有时,听课听多了、被其他教师导课导多了,会使自己无所适从,会产生通过自己的课堂讲“别人课”的感觉,当遇这种情况,会鼓励他们讲自己的课,别人好的建议能顺理成章地应用则好,否则不要牵强,按自己的思路去做,要有创新精神,说不定哪天会用我们的名字命名“某某教学方法”呢!也时常引导青年教师经常上网学习较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要学以致用,达到推陈出新。

五、注重个人修养,在行动上做青年教师的典范

第2篇:指导青年教师计划范文

Abstract: The "Excellent Engineer Program" purposes determine the young college teachers must have the ability of engineering practice. Good engineering practical ability of young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the important guarantee to implement the

"Excellent Engineer Program".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system of training young teachers' practical ability. The system design considered the integrity and unity of teacher's pre training and post training. In this paper we also explorated and practised the training of young teachers' engineering quality from three aspects: ideological education, basic skills training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raining.

关键词: 卓越计划;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

Key words: Excellent Engineer Program;young college teachers;ability of engineering practice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2-0239-02

基金项目:重庆市重点教改项目《面向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112012);重庆市重点教改项目(1202018)。

作者简介:雷芳(1972-),女,甘肃景泰人,副教授,信号处理教研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EDA和电子系统设计教学,院卓越工程师计划建设小组成员;陈前斌(1967-),男,四川云山人,教授,博士生导师,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执行院长,“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负责人,院“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建设小组组长;李强(1968-),男,湖南邵阳人,硕士,副教授,院“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建设小组成员,研究方向为图像处理与多媒体通信、图像处理与检测技术。

0 引言

“卓越计划”旨在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发展服务,为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提供源源不断的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因此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是整个“卓越计划”实施的重要保障[1]。

重庆邮电大学是第二批“卓越计划”的实施院校。围绕“卓越计划”,我校成立专门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聘请教学、科研及工程经验丰富的教授和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等担任委员,负责“卓越工程师”实验班学生培养过程中的指导与重大事宜决策。

1 提高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措施

1.1 岗前培训和教研活动中工程意识的培养 如果一个教师没有工程意识,他就不可能自觉地提升自己的工程教育理念,更不可能自觉地参与到工程实践中。在思想上对青年教师进行教育,让他们了解国家教育的政策导向,正视现代教育情况;给他们灌输工程意识,让他们意识到作为一个工科院校的教师应该具有工程实践能力。

1.2 基本技能轮课训练,提高教学能力 对青年教师,首先要求经过基础课程教学训练培养过程,进行基本教学能力的培养。

其次,我们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打破了原理论教师只懂理论不懂实践,实践老师理论水平低的现状。先基础电类课程融合,再专业课程大的融合。要求理论老师每学期至少承担原理论教学班一个班的实验教学,实践老师跟班学习理论及承担2个班的理论教学,自2010年融合以来,不但提高了理论老师的实践水平,而且提高了实践老师的理论水平,青年老师整体教学水平都有提高。另外我们推行讲课比赛,设立课堂教学比赛奖,由专家听课﹑学生评课﹑公开讲课等环节评选出优秀讲课老师,并邀请青年教师观摩与学习,提高基本教学水平。

1.3 专业发展训练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计划

①有计划地选送中青年教师到企业工作1至2年,积累工程实践经验。在不影响教师完成学校各项工作任务的情况下,安排教师集中半年左右的实践,到企业去锻炼。第一年,在各生产部门进行见习。主要从事技术岗位,了解企业实际生产技术、培训课程等,回来后的半年研究具体解决方案。第二年以助理的身份回到企业,在生产等各方面协助企业进行整改,达到企业和个人的共赢。

②有计划的选拔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任课老师参加关于工程教育的培训以及到第一批卓越项目高校取经

学习。

③聘请相关工程师到我校给青年教师做报告。要求工程师报告的内容必须是该学科的最新动态、前沿信息,这样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就能够紧密地联系社会实践,从理论教学中了解本学科的发展趋势,对本专业就业渠道有更深刻的认识。

④有计划的从与高校合作的企业中引进和聘请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专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程教学任务,或担任本科生、研究生的联合导师,承担培养学生、指导毕业设计等任务。

1.4 深入工程实践,提升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

①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工程实践,指导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各类竞赛。我们鼓励青年教师到校就参与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类的实践教学,尽快让青年教师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提高其工作能力。各专业为了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开展了各种各样的竞赛,青年教师自觉地参与指导学生的竞赛。通过指导学生竞赛,培养了青年教师的竞争意识,形成工程教育理念。新分配来的青年教师第一年先跟班学习理论一年,并辅导1,2门实验课程。

②参与横向课题研发,提升工程综合能力。横向课题通常都是工程项目,都来自于各企业公司。学校产学研中心创造条件给青年教师搭桥,让青年教师参与横向课题研发。青年教师通过参与横向课题,将理论研究成果向生产力转化,提升了自己在工程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系统集成的能力、协调工程中人事关系的能力、工程产生效益的思辨能力、工程对社会环境产生影响的综合思考能力,巩固了自己的专业知识。青年教师获得了全过程的工程实践训练,逐步形成工程综合能力,为理论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全面系统思考问题、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2]

1.5 健全激励机制,调动教师提升工程素质的积极性

①设立青年教师发展基金,鼓励青年教师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学校设立了青年教师发展基金,每年投入不低于200万元,以项目引导的方式鼓励全校广大青年教师不断提高学历层次和教学科研能力。青年教师发展基金项目主要包括“在职学位提升项目”、“外语培训项目”、“国内访问学者项目”、“青年教师基本教学能力培养项目”、“理工类青年教师人文社会科学素质/人文社会科学类青年教师自然科学素质教育项目”、“青年教师上岗前培训项目”等。

②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倾向青年教师,自制实验设备有优惠政策。学校每年的校级教学改革项目全部支持青年教师,校级教材立项50%给青年教师,凡是涉及课程改革所申请的自制实验设备,学院和学校设备处在调研可行基础上给予物力和财力的第一时间支持,并以设备件数计算工作量;并大力支持青年教师将自制实验设备用在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商;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首次设立每月可申请院级教改项目,凡老师在新培养方案课程与实训项目开发中,老师想到好的点子用于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工程意识的点子,只要老师写一张A4的申请书,表明做什么,怎样做,预期效果,就可通过专业建设小组认定后立项,极大的鼓励了青年教师。

2 实践效果

以我校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作为例。目前有专兼职中青年教师共94人,其中专职中青年教师80人,自2011年之后我们更加注重企业工程师的引进,目前专职队伍有工程背景的老师占总人数的比例为16.25%。而兼职教师则由原来的3人增加到现在的10人(见表1)。

2011年~2012年,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加大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训的力度,总计培训和交流达64人次。青年教师通过其它途径深入工程实践,其中青年教师参与横向项目21人,参与指导学校各类竞赛有教师65人,仅2012年通信学院软件比赛就有35名老师指导50个竞赛项目,进企业锻炼的青年教师8人,聘请企业高级工程师来校进行关于电信业务支撑系统(BOSS)和IMS实验局建设等讲座 9次,老师参加出国外语培训27人(见表2)。

通过在职前培养岗前培训中置入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要素,培养了青年教师工程意识;让青年教师深入工程实践,提升了他们的工程素质;老师参与横向课题研发,提升了工程综合能力;专业发展训练中我们实施的 “走出去,请进来”的措施已使青年教师的60%得到了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另外我们健全激励机制,调动了教师提升工程素质的积极性。老师们已逐步探索与实践在理论教学中更多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同时,为我校2012级卓越工程师实验班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 结束语

“卓越计划”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主动服务新时期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的必经之路。而“卓越计划”中教师队伍的建设也是其实施过程中关键的一环。今后,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我校将坚持并进一步扩大在国际环境中培养青年教师,提高教师队伍的国际化程度,贴近学科前沿,开展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国外优质科技和教育资源培养一批“有国际眼光的人”、“有国际学术对话能力的人”、“有国际学术影响力的人”。

参考文献:

[1]孙珺,胡小平,秦华伟.“卓越计划”视域中高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7(11):17-18.

[2]李如玮.高等工科院校青年教师工程素质培养途径的研究与探索,教师职业发展[J].2012,10(3):62-63.

第3篇:指导青年教师计划范文

一、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人,高职学院现有专职教师中35岁以下青年教师是教学科研的中坚力量。1.青年教师思想意识超前,创新能力强,精力充沛,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强,使用先进教学手段的能力强,容易与学生交流与探讨。2.学历层次较高,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具有“双师”身份,基础理论知识面广、观念新、知识结构更新快、可塑性强,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能力强,部分已成为教学科研中的骨干力量。3.参与意识强,上进心强,工作热情高、信心足,积极肯干,有开拓精神。4.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不过青年教师自身还是存在着不足之处:1.实践教学经验明显欠缺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教学方法欠缺、教学手段少、知识贮备量不够等。2.缺乏足够的敬业爱岗精神,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态度马虎,很多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敷衍塞责,兼职成了正业。处理不好家庭、健康与工作间的平衡,教师在工作中信心、成就感下降,从而产生职业倦怠。3.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和能力有待加强。主要反映在青年教师知识结构不甚合理、教学能力欠缺、科研能力亟待提高等。4.部分青年教师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一切从个人利益出发,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师德修养还有待进一步提升。5.拔尖人才与总数量不相称,高职院校青年教师队伍中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普遍较少,青年教师拔尖人才的培养也十分缺乏,主持重大科研项目的少,在国内外进行学术访问、学术交流的更少。如今,对青年教师上岗之初实施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也已成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战略重点。

二、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必要性现在高职院校对青年教师的创新素质有了更新、更为迫切的要求,而最根本的创新动力来自人的内在需求,来自人对所从事的活动的真正兴趣和全身心的投入。只有对其工作真正感兴趣的人才更有可能取得创新成果,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是当今经济发展的要求,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也有利于提高教师在自己职业生涯发展中的主体意识。同时,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有助于全面提高青年教师自身综合素质,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有利于实现这一条件。1.规划要符合个人,因人而异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成长环境、基本素质、目标追求、秉性个性都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制定同样需要有针对性地设计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从教师的自身出发,做出客观的分析,扬长补短。2.规划要趋向平衡,从点到面虽然青年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是个人的,青年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个人目标追求、特点、兴趣等情况制定计划,但对整个高职院校的发展来说,青年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离不开学校的指导,职业生涯管理已不仅仅是帮助个人成长的手段,也已逐渐成为有远见的组织的总体上的平衡,关键性战略资产。学校对教师所规划的构架内容指导引领,这样教师的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与学校的总体发展密切关联,趋向一致。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明显不同,因而学校之内也形成了协同成长的氛围。3.规划要追踪效果,反思汇总教师的成长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本。因此,职业规划需要调动教师发展自我的内需力。因此,高职院校理解教师的心理需求,了解教师个人的追求目标,为其搭建方案运行获得成功的平台,为教师科学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创造良好的氛围,帮助他们实现自我发展规划。高职院校要对青年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进行有计划的实效追踪,同时通过时反思和汇总,分析自己未能预期达成的原因,可以指导帮助青年教师重新合理进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4.规划要不断发展,与时俱进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生涯是有其阶段性的,在教师生涯的不同阶段,教师对职业的追求也会发生很多的变化,它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渐进过程。因此,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不仅仅需要可行可实践的近期目标,同时要对长期甚至终生的职业做好长远的职业规划,并随着不同的时期进行及时修改。

三、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步骤

第4篇:指导青年教师计划范文

论文关键词:丹麦;职业教育;以人为本

丹麦参与职业教育的学生和参与普通教育的学生相比,更多地来自于社会中低阶层,具有少数民族背景的与有学习障碍的学生所占比例较大。学生的多样性与复杂性要求职业教育应具有多样性,以满足不同层次和类型学生的个性需求。职业教育本身也具有复杂性,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有密切的联系,其专业设置与知识和产业更新紧密相连,因此职业教育内部所涉及的专业和学习方式也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应该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选择。丹麦根据职业教育和参与职业教育学生的特点,关注学生发展,探索出一条多样化、个性化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

建立个性化的职业教育体系

自1993年开始,丹麦政府就不断地对职业教育体系进行改革,力图从宏观上建立一个满足青年多样化需求的、具有个性化特征的职业教育体系。其中最有特色的是2005年推出的“实践导向青年计划”。该计划主要针对有学习障碍或学习困难的青年和具有少数民族文化背景的青年,为他们提供适合其学习水平的、更强调实践训练的职业教育课程。实施这一计划的目的旨在为青年提供更为具体、自由、个性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丹麦的职业教育实施了一系列新举措,其中主要有:

实践途径丹麦职业教育主要是在职业学校与企业之间交替进行的,学生在职业学校学习基础课程,在企业学习专业课程。除了这种传统模式外,又增加了一种新的选择途径,被称为“实践途径”,即学员可以选择企业内培训的方式学习基础课程。学校主要负责对学生提供指导和咨询,并评估学生在企业内所掌握的基础课程学习内容。无论以何种途径进行学习,最后都要通过统一的职业技能鉴定与测验,从而保证了教育质量水平。这种新的学习方式为喜欢在实践中学习的青年提供了更好的学习机会。

短期培训即在职业院校设立短期培训课程,为那些不喜欢在学校学习而急于寻找工作的青年提供一年半到两年的短期培训。这既满足了青年的自身需求,也满足了那些不需要太多文化知识,但却需要熟练技巧的行业(如零售、服务业)的用人需求。

“非完整资格认定”即对那些没有能力或者没有足够毅力一次性获得完整职业资格认定的学生,拟定“非完整资格标准”,承认受训者先期掌握的职业知识和能力,可以通过测试获得证书,意味着今后还可以在此基础上通过继续学习获取完整的职业资格,从而增强了职业教育的灵活性。

“额外资格认定”即受训者可以在职业资格之外增加学术教育内容,通过考试即可以进入继续教育和高等教育学校学习。额外资格认定计划的推出既满足了学生就业的需要,也为其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基础,增强了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联系,从而增强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上述措施的出台增强了职业教育的灵活性与针对性,满足了青年的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充分体现了丹麦职业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丹麦的职业教育除了在宏观体系上注重以青年需求为本加以改革完善外,在具体的职业教育过程中,也非常注意学生的需求,并努力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制定适合自己的个人教育计划。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新生进校之初,丹麦各职业院校会组织对学生现有学业水平与能力的测评(在丹麦,只要完成义务教育就可以进入职业学校学习,不需要考试),包括现场操作测试、丹麦语、数学、英语等内容,有的院校还有对学生学习风格的测试。这些测试的目的在于使学校了解学生真正能干什么,哪些是义务教育阶段必须掌握而学生却没有掌握的知识,从而给学生一个合理的定位,以此为依据,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特殊的教学计划。一般而言,以下四类学生是学校特别关注的:

1.学习困难学生。这类学生或是有学习障碍,如语言和阅读困难等,或是不习惯学校学习方式,而更乐于实践操作。对于有学习障碍的学生,一般会给他们开设相应的补习课程,帮助他们掌握义务教育阶段所应该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对于操作型学生,则会给他们安排更多的实践课程,让他们在操作中、在实践中学习。

2.少数民族背景学生。这些学生在学习上更容易遇到困难,即使他们已经通过了丹麦语补习课,并通过了考试,但要理解脱离其生活环境的专业术语还是比较困难的。对于少数民族背景的学生,一般会在开课前为他们进行一些专有名词的补习。此外,这些学生的社会交往与其他学生相比更为困难,这时指导教师会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帮助他们克服人际交往障碍。

3.行为异常学生。这些学生一般比较调皮,纪律性差。对这类学生除了最后不得已予以开除外,学校一般会采取一些特殊措施。如对出现的问题立刻做出反应,让这类学生时刻感觉到有一双无时无刻不在的眼睛关注着他们,以减少他们犯错误的机会。此外,还注重培养学生自己承担责任的责任意识,如让学生在个人学习计划中给自己记考勤,要求他们每一次上课和下课之前都要向教师问好、签到等等。

4.学习优异生。在关注问题学生的同时,不能以牺牲学习优异生为代价。丹麦各职业学校为这类学生主要提供了两个途径:一是进入提高班学习,使已经达到普通高中毕业水平或者已完成普通高中阶段学习的学生掌握更深入的文化知识,为他们以后进入更高阶段的学习做准备;二是进入企业导向班,使学生学习更多的与企业相关的知识与技能,根据学生现在或者以后在企业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组织教学,注重学生工作现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帮助学生制定与完善“个人教育计划”个人教育计划是丹麦非常有特色的一种学生管理方式。每一位学生都要通过“个人教育计划”管理自己的学习。学生入学时,就与指导教师一起共同拟定一份个人教育计划,包括学习目标、实现方式、学习活动安排等等。在制定个人教育计划时,主要是遵循学生的个人意愿,教师则帮助学生测评他们的前期学习水平、学习方式等,为他们拟定个人教育计划提供帮助和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教育计划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管理,教师也会给予一定的监督,并且在计划受阻时,帮助学生重新认识自己,对计划进行更符合实际的调整。进入专业课学习阶段后,个人教育计划也不会中止,企业师傅会与受训者合作确定培训的总体目标。个人教育计划还被载入到一个名为“E1evplan”的电子档案中。“Elevplan”是丹麦职业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相当于学生电子档案,上面记录着每一个学生的个人教育计划,还有学校记录的各种报告与笔记等。学生可以通过这一系统确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并了解自己的学习进程,还可以看到自己的时间表与旷课率。教师可以通过这一系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与监督。当学生进入企业接受培训时,企业可以通过这一平台对学生先前的学习情况与学习活动进行了解,从而确定企业培训方案等。

配备指导教师,提供全面的指导和帮助丹麦的职业学校还在基础课学习阶段为学生配备了专门的指导教师,指导教师的指导范围涉及学生的各个方面,如长期教育目标、教育要求、学生生活、行为表现等,但最主要的还是帮助学生制定与调整个人学习计划,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新生开学后,学校会很快地安排学生与指导教师见面(有些学校在召开“入学座谈会”的时候就会组织学生与指导教师见面),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商量,建立指导制度。就正式的指导制度而言,教师与学生一般会每周一次或至少每五周一次举行正式的见面会。在每一次见面之前,教师一般会要求学生写一个书面的自评报告,促使学生经常反省自己,随时调整自己。教师在见面会上根据学生的情况,仔细聆听学生的汇报,并根据学生前一阶段的个人教育计划进展情况加以调整,或者帮助制定下一阶段目标,并使学生的目标更为具体和实际。除了固定的正式见面以外,教师还会与学生经常进行非正式会面,特别是对一些需要特殊指导的学生。除了指导教师外,丹麦的各职业学校非常注重教师群体的建设,要求每个教师都应在学生需要的时候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使学生感到有一个稳定的教师群体与他们共同努力,关注着他们的成长。当学生感觉到教师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的名字的时候,当他们遇到问题和困难知道到哪里寻求帮助和保护的时候,会产生强烈的归属感与安全感。

启示

第5篇:指导青年教师计划范文

青年教师培训方案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落实我校青年教师培养制度,规范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切实提高青年教师培养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本着“分类培养 分层评价 分步提高”的指导思想,促进全体青年教师教育、教学和教科研的基本技能的提升,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充实的后备力量。

二、培养对象

8年以内的青年教师。

三、具体措施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塑造教师健全的人格。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德师风是教师职业的灵魂。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塑造教师健全的人格,是教师培养的首要工作。目前,对教师的师德要求绝非仅停留在“敬业、爱岗”上,更要塑造教师健全的人格,以教师高尚的人格力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润物无声胜有声”,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学校要逐步给他们压担子,促使他们早日成为各级各类的骨干。

2、加强教育科研理论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1)坚持参加各类培训和学科组活动,不断提高理论修养和业务水平。

(2)创造机会组织青年教师外出听课学习,及时上交学习心得。

(3)规定每学期读一本教育理论的书籍,并上交读书笔记。

(4)规定青年教师每学期参加一次各级论文评比或在相关刊物上发表。

(5)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或主持课题研究。

3、实施“导师制”,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在学科教学中,由教务处指定骨干教师为指导导师,与青年教师结成“一对一”的师徒帮带关系。指导导师要指导青年教师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全程指导常规教学的各个环节,包括:

(1)教学计划的制定及总结的书写;

(2)备课及教案书写;

(3)作业批阅及学生学习评价;

(4)课堂教学过程的指导(说课、跟踪听课、评课);

(5)习题选编及命题判卷;

(6)了解学情及教学辅导等。

在教育工作中,由政教处指导有经验的班主任,与青年教师结成师徒帮带关系。指导导师应指导青年教师参与班主任的各项工作,使青年教师尽快适应管理工作的各项要求。包括:

(1)班级工作的计划和总结的书写

(2)组织学生开班、团会

(3)详细记录与学生的一次谈话

(4)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活动

(5)组织学生进行早锻炼

(6)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

4、创造机会,促进青年教师苦练基本功

(1)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每年两次的苏南模考,并进行统一阅卷。

(2)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每年一次“百花奖”赛课,成绩优异的推荐参加各级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

(3)每学期组织一次青年教师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的评比。

(4)组织青年教师承担班主任或管理学生社团的工作。

5、建立青年教师“成长档案”,包括:

(1)指导导师的听课笔记、评课纪录。

(2)青年教师的汇报课、“百花奖”评课、基本功大赛等教案及反思。

(3)青年教师教学设计、随笔、工作总结等。

(4)青年教师班主任工作的考核。

6、加强对青年教师的考核和评估

(1)教务处每学期末组织听一节新教师考核课,并进行相关评优活动。指导教师做好安排,并且作好评课总结。

第6篇:指导青年教师计划范文

杨x老师,九三学社社员,博士学位,教授,天津大学材料学院新能源材料研究所副所长。作为一名教学科研并重的青年骨干教师,杨静老师入校以来一方面潜心科学研究,另一方面注重教书育人,在科研、教学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及实验室管理等方面均有突出贡献。

科研方面

作为负责人,杨静老师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基金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7项。作为主要参加人,在研973计划子课题1项(第1参与人),完成863计划项目1项。在Nature Commun.、Angew. Chem. Int. Ed.、Phys. Rev. Lett.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40余篇, SCI他引706次。论文被Nature、Nature Phys.、Chem. Rev.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发表的综述论文多次正面引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Science Foundation in China》、《天津日报》头版分别以“A top-down strategy towards monodisperse colloidal quantum dots”、“天大首创量子点合成新工艺”为题,相继报道了本人的工作。以通讯作者参与编写出版首部激光合成纳米材料英文专著一部(Pan Stanford出版社)。申请发明专利12项,已授权5项。荣获2015年度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2)。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天津市“青年科技优秀人才”计划、天津市“131创新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人选”、天津大学“北洋青年学者”和首批“北洋青年骨干教师”。 2014受邀在澳大利亚举行的第8届先进材料加工国际会议上作邀请报告,受邀担任第3届优秀青年材料学家国际会议分会主席并作邀请报告。2012-2015年三次参加“清华-天大-华理-上硅所材料学科青年教师研讨会”并作口头报告;2015年参加首届京津冀青年科学家论坛并作口头报告。2011年赴美国伯克利劳伦斯国家实验室、莱斯大学和伊利诺伊理工大学进行学术交流。2013年赴淄博与南澳大学、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来访教授探讨相关科研合作项目,并作口头报告。同时,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函评专家、Frontiers期刊审稿编辑。

教学、人才培养方面

本科生教育教学方面。主讲学院“六大平台课程”之一、专业核心课“材料现代研究方法”,于2009年获部级精品课程,2014年获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015年加入“课程质量提升计划课程”(排名2),参与“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部级规划教材《材料分析方法》编写,撰写2个章节(2014年出版)。同时承担本科生跨专业选修课“材料进展前沿”、“纳米材料与技术”课堂教学,以及“材料科学基础实验”的实践教学工作。2011年9月协助德国萨尔大学Springborg教授开展全英文授课。先后指导本科毕业设计15人,其中1人作为共同作者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上发表研究论文。指导天津市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2项。2015年受聘“师昌绪荣誉学位计划”导师。先后担任09级金属、13级功能材料专业本科生班主任,并荣获院级优秀班主任称号。

研究生教育教学方面。新增开设材料学专业硕士生学位课“材料热力学”和选修课“半导体光电材料基础”,形成了“以科研为导向、开放教学、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其中,“半导体光电材料基础”于被首批确定为研究生数字化教学“开放课程”,获“开放课程”建设三等奖、天津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全英文课程建设立项。独立指导硕士生7人,已毕业3人。先后协助指导硕士生17人,博士生10人。

学科、实验室建设、管理等方面

作为新能源材料研究所副所长,参与新增功能材料专业建设,承担本研究所科研管理及日常事务性工作。作为天津大学第十一届学位评定委员会第四分委会委员,参与硕士生培养方案修订和课程改革、学位授予点自评、指导教师岗位选拔办法制定等。参与材料学院竞争力提升项目“材料学科竞争力提升的研究与实践”。参与天津市材料复合与功能化重点实验室建设。此外,在院、系各项工作中也起到骨干带头作用,例如:参与制定材料学院“985工程”2010-2020年总体规划及2010-2013年建设规划,以及材料学院“985工程”(2010-2020年及2010-2013年)改革方案;承担学院赴美交流学生英语面试、学院宣传册和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英文版校订等工作;多次担任材料学院大学生科技立项评审评委、博士生论坛评委等。

2015年荣获天津大学第二十一届十佳杰出青年(教工)、天津大学校级“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作为九三学社天津大学第六届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天津大学委员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承担组织、宣传等社务工作,并于2015年荣获九三学社天津市委员会优秀社员称号。

学生感言:

(1)您总是时时刻刻的督促着我们,生活上体贴入微,实验上您敢于放手,积极调动我们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肯定、鼓励我们,谆谆善诱。春风化雨,大爱无言,您是我们心中最优秀的导师。

第7篇:指导青年教师计划范文

关键词:师资队伍;青年教师;培养;教育教学能力

作者简介:张建敏(1982-),男,江苏武进人,上海海洋大学人事处,研究实习员;李杲(1980-),男,江苏连云港人,上海海洋大学人事处,助理研究员。(上海201306)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6-0106-02

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前进的动力与基石,也是学校的未来和希望。教师作为学校的主体,在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教师的素质直接决定着所培养学生的质量。为进一步确立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意识,完善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措施,拓展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内涵,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也就成为了各高校师资工作的重点之一。尤其是在青年教师数量迅速增长的近几年,如何培养青年教师已然成为很多高校面临的一大难题。[1] 上海海洋大学(以下简称“我校”)以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项目为抓手,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引导青年教师迅速进入角色,同时鼓励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方面进行创新、实践。

一、开发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发大学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树立青年教师对专业发展的意识,唤起大学各组织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更多的关注,上海海洋大学在国内率先开展“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开发”研修实施计划(Faculty Development)(以下简称“FD”)。此研修计划狭义定义是指教师个人教育教学能力的开发,广义定义是涉及学科、学院或者大学整体能力的提高。自2005年开展青年教师FD系列活动以来,通过实践,推进FD制度,进一步确立了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意识,完善了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措施,拓展了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内涵。

截至2011年底,我校已举行了8期FD班,共培训青年教师600余人,其中35周岁以下的一线青年教师覆盖率为100%。学校层面FD培训针对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需求组织了不同的内容,帮助青年教师树立专业发展意识、了解校史校情、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感受师德师风,其内容主要包括:“大学教师的职业与事业”、“今天如何当大学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大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的实现”、“交流与实践”等,邀请了FD研究专家、教学名师、教学科研管理人员、师德标兵、教育信息技术专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讲授,具体如:“大学教师的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我校发展历史及对教师职业的认识”、“师德报告会——今天怎样做教师”、“我校教师的素质与能力要求”、“教师怎样融入学校学科发展”、“大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实现”、“大学教学中心理学的应用与实践”、“如何多样化多形式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培养探索性人才的毕业论文指导”、“大学教师学术研究能力的养成”、“现代教学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FD班期间还开展了学员讨论、考察学习、交流发言、旁听前沿课程、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艺术比赛等活动。日常FD活动由学院具体负责组织实施,每个学院都成立了学院FD委员会,具体研究策略、制订相关方案。

同时,我校加强“以校为本”和“以院系为本”的双重青年教师培养模式。在青年教师培养机制中,从青年教师进校初就制定个人专门培养计划,配备专门指导教师,以《新教师培训培养计划》为抓手,人事处、教务处、科技处、工会、宣传部等部门紧密配合,从继续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科研能力开发、师德建设等多方面共同实施;同时学校提出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养工作的重点在学院,落实在教研室,引导青年教师将个人发展和整体目标相结合,学校现有的50余个基层教学组织都有多种形式的针对青年教师的试教活动和教学交流活动,通过老教师督导听课、教师互听、集体备课、学生反馈等形式,对青年教师进行综合评价,提升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2]

二、注重青年教师师德建设

在青年教师的培养过程中,我校注重以社会主义荣辱观统领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社会主义荣辱观丰富了师德建设的内涵并提出了新的要求。[3]我校按照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统领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着力建设师德准入制度、师德评价制度和师德弘扬制度。为充分发挥青年教师在学科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学校将基层党支部建立在各学科点和教学点上,选拔党性强、责任心高、教学水平出色的青年教师充实二级学院党委力量或担任基层党组织相关职务,积极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多方面营造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氛围。近年来,学校开展了“师德标兵”和“师德先进个人”的评选、师德演讲比赛、师德报告会、师德论坛、师德征文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树立了一批师德典型,教育、引导和激励广大教师以先进典型为楷模,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提高青年教师师德修养和教书育人能力。同时,继续推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将师德与聘用、聘任、评优、晋升、考核、分配等挂钩,并组织新进青年教师进行“新教师宣誓仪式”、“拜师仪式”等活动来加强年轻教师的思想建设。

三、保障青年教师培养工作

学校通过定期召开青年教师座谈会,校领导、职能部门领导认真听取青年教师代表的发展设想及需要提供的帮助,分析每一阶段的具体情况,更好地为青年教师职业规划做好多方位保障。学校专门召开了青年教师培养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加强青年教师综合培养的实施意见》、《“十一五”英语、双语教学师资培养计划》等文件,支持青年教师的学习进修,方式多样化,分为申请国家资助出国研修、学校资助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学校集中安排出国培训、校际交流协议派出、国内进修、访问学者等形式。每年暑期选派青年教师到澳大利亚著名大学进行为期6~8周的双语教学研修,提高双语教学能力,他们进修回校后都开设了双语教学课,效果良好。

随着专任教师队伍结构不断优化,我校修订了专业技术人员攻读学位的管理办法,重点资助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并突出辅导员队伍的培养,鼓励并资助专职从事辅导员工作三年以上的优秀青年教师。为使青年教师更好地独立开展科学研究,促进青年学术骨干和学术梯队的成长,我校针对博士学位教师、市优青后备人选、校优青教师以及面向所有青年教师的不同层面,出台了《上海海洋大学青年科研基金管理办法》、《上海海洋大学跟踪培养优秀青年科研基金管理办法》、《上海海洋大学博士科研启动经费申请及使用管理办法》、《上海海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专项经费管理办法》等管理规定。各类基金以项目的形式进行申报,有一定的研究周期,经费及项目研究进展检查统一归口科技处管理,实行专款专用,严格执行学校财务规定。

四、鼓励青年教师创新

针对学科特点,我校特别注重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从2012年起,我校要求部分学院青年教师需到生产一线实习、实践基地参加至少3个月以上的实践工作,并利用暑期由教授带队组织青年教师成立博士科技服务团进入我国大部分省份进行科技咨询、服务,远至新疆、等省份,既发挥服务社会功能,又能从实践中汲取养料,寻找有意义的课题,在生产第一线寻找科研着陆点,增强科研开发能力。通过实践使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与生产动态变化密切结合,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才干,为他们日后进行应用性课题研究打下基础。同时,我校积极鼓励学院同企业合作,特别是对应用性学科,把教师送到企业第一线去学习、磨炼,让教师们了解学科发展在市场中的应用和需求,不断提高实践应用能力。选派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学习培训,并实际参与企业的运作、管理,深受青年教师的欢迎。

此外,为建设一支高素质青年教师队伍,为部级、市部级人才梯队培养坚实的后备队伍,2011年我校推出了《上海海洋大学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海燕计划”)。“海燕计划”培养目标是:经过3年的重点培养,使培养人选成为师德高尚、创新意识强、发展潜力大的教学科研优秀人才,成为我校学科建设的重要骨干。入选“海燕计划”的青年教师培养期为3年,学校从政治上和业务上全面实施跟踪培养,通过选送党校学习、挂职锻炼、优先选拔担任研究生导师或指导小组成员、科研上给予及时具体的指导和帮助、鼓励在学术团体中任职等多项措施,悉心培养,大胆使用,积极扶持入选者在教学、科研方面承担重要工作,增长才干,为青年教师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平台。

在我校推进青年教师培养过程中,紧密结合学校发展目标与办学定位,基于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创新思路,兼容并取,因校制宜,不断拓展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开发的内涵,实现共赢。

参考文献:

[1]王战伟,王彩霞.高校青年教师的培养及发展[J].科技信息,2011,(7):133.

第8篇:指导青年教师计划范文

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是高校人才队伍梯队建设的基础性环节,是高校发展活力与发展趋势的重要标识。由是观之,青年教师的素质水平及其培养生态,不仅关系到一所高校的现有发展程度,而且关系到一所高校的未来发展高度。这也是本刊首次以专题呈现的形式把目光聚焦到高校领域就选择“高校青年教师培养”主题的原因之所在。

在精心策划的基础上,2017年3月底以来,本刊派出多路记者深入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等7所高校采访青年教师培养的优秀经验与案例,获得了大量一手资料,并以“拓宽广东高校青年教师发展路”为题分上下两期刊载。盘点这7所高校青年教师的培养经验,可以发现,其既有共通之处又极具个性色彩。

这7所高校青年教师培养的共通之处在于,既注重高素质人才的引进,更注重引进后的人才培养渠道建设;既创新激励机制,又融入约束机制;既强调青年教师人才培养的特殊性,更强调把青年教师的培养融入到学校人才梯队建设战略之中,打造老中青相互结合、相互支持、相互连接的人才培养生态。

由于意识到青年教师培养的重要性,广东各高校立足自身实际与发展定位,与时俱进地积极创新青年教师培养机制,打造青年教师成长平台,拓宽青年教师发展路径,从而形成了个性色彩鲜明的青年教师培养生态。例如:暨南大学通过实施“新任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训练营计划”“优秀青年教师支持划”“本科课程新任教师教学竞赛”“宁静致远”工程项目之青年项目等措施,推动青年教师成长为学校师资队伍的生力军;华南师范大学立足高水平大学建设,大力加强青年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增设青年英才岗、推行预聘制和师资博士后聘用制度等举措创新青年教师聘用方式,建立优秀青年人才破格聘任通道,优化了师资队伍结构;南方医科大学适应“创新强校”“高水平大学建设”发展态势,探索分段式阶梯培养青年教师培训体系框架,实现从新进教师到青年骨干,再到高端专家的全覆盖立体培养,建立了一支梯队整齐、后劲充足的人才队伍;广东工业大学明确将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改革、指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等计入本科教学工作量,并将教师开展教研教改取得的成果列为职称晋升条件,同时,为了推进与产业界的深度融合,建设好协同创新平台,学校提出了“一体双责三延伸”的新机制,并利用这一新机制构筑教师成长新平台,致力于培养创新人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专门成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在教代会、工会中设立青年教师工作委员会,建立青年教师教学发展支持系统,实现个性化、多样化的教学咨询服务,促进青年教师教学质量提升,营造青年教师良好的成长环境;广东白云学院创建了基于青年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周期的培养体系,致力于培养具备教育教学、职业指导、应用研究能力,具有教师、职业导师身份的“双师三能型”教师,此外,学校实施“1+1”青年教师培养工程,对新入职青年教师除了开展教师岗前培训和专题培训,还实行导师制,安排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的老教师对青年教师加以指导,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惠州学院把青年教师培养纳入“师海扬帆”计划之中,适应“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定位,着力启动青年教师“双百培养工程”,并把青年教师的培养融入到“双师双能型”师资培育工程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之中,让青年教师获得了更好的发展空间与成长平台。

一言以蔽之,高校只有为青年教师构筑多元化、宽通道、规范性的发展路径,才能让那些能为、敢为、善为的青年教师真正有为,更加优秀,并通过这些优秀有为的青年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激发整个青年教师队伍成长的活力,从而为高校的发展建构持续向上的人才“基地”。

第9篇:指导青年教师计划范文

关键词 岗位需求 一体化 青年教师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10.025

Abstract Young teachers are not only full of vigor and vitality, but also stand for future and hope of University. This paper builds on young teachers’ current situation of cultivation, and analyzes teaching position, which demand for its ability and quality from young teachers’ group features, creatively come up with integrated pattern of cultivation on the basis of pre-job training, in-job training and self-development, hoping it may provide some beneficial references to young teachers’ cultivation in different universities.

Keywords position requirement; integrated; young teachers; pattern of cultivation

1 概述

1.1 青年教师培养模式

青年教师培养模式,即青年教师培养目标与规格,以及实现的方法和手段。具体包括:培养目标和规格;为实现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教育过程;为实现这一过程的一整套管理和评估制度;与之相配的科学的方式、方法和手段等四层含义。

1.2 构成要素

从整体上看,青年教师培养模式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综合性、系统性工程,其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就是要培养什么样的教师。它是整个培养模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整个培养模式的核心。纵向看,培养目标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只有确定了明确的培养目标,才能解决培养模式中所涉及的其他相关问题。(2)培养过程。培养过程是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所经历的阶段,主要包括培养方案和培养措施。培养方案是指为实现培养目标的要求,制定的一系列具体的培养计划的总和。培养措施是指培养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途径、方法和手段。(3)培养制度。培养制度指对围绕青年教师培养模式而制定的规章和准则。它不仅是培养模式关键因素,而且也是培养模式得以实施的重要保障,能够确保整个培养模式按计划达到预期目的。(4)培养评价。培养评价实质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培养模式各环节所做出的科学判断。通过评价,院校领导者可以得到科学的培养反馈信息,进而解决、优化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它是明确培养目标,优化培养过程,完善培养制度的有效手段。

2 国内外青年教师培养模式现状与分析

2.1 培养模式现状

当前,国内外针对青年教师培养的研究很多,比较成熟的有美国部分院校的“未来教师培训计划”,德国部分院校的“青年教授计划”,国内院校如南开大学的“希望之光”,浙江大学的“紫金计划”等等。这些计划虽然具体内容各不相同,但归纳起来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模式:一是自我实现模式。其核心观点是认为青年教师培养是由青年教师本人设计的,是通过本人确立培养目标,选择如何实现而进行的活动。二是反馈促进模式。其认为青年教师培养是通过接受客观的观察和分析,并根据反馈的信息,从而促进自身能力素质的提高和改进。三是并行发展模式。其认为青年教师培养与课程开发是相辅相成的,青年教师在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中,通过多种学习获得自身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四是帮带引导模式。其核心是认为通过对青年教师进行必要帮带与引导,不断提高教师培养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2.2 培养模式比较分析

对上述几种培养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几点。首先,各院校都普遍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并且采取了行之有效的办法措施,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青年教师的成长;其次,青年教师的培养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人们的认识、院校的性质、青年教师的自身素质等因素而不断的发展变化;再次,青年教师的培养,是一个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需要领导者、专家、青年教师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此外,我们还发现上述模式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一是系统性不强,主要针对某一阶段,青年教师培养过程中遇到的普遍性或倾向性问题而进行;二是不全面,注重培养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素质,而弱化或缺乏对其思想政治素质、科研能力素质等培养;三是缺乏明确的标准,操作性不强,如镜中花、水中月。

3 我院青年教师的群体特征

3.1 基本特征

一是学历层次高,据不完全统计,在我院青年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约占83.2%。二是知识精而广,知识是教学能力的基础,也是教师建立个人威望的前提,我院青年教师普遍都具有精湛的专业知识,掌握着本学科的前沿理论,且知识面广阔。三是工作热情高,青年教师正处于人生的上升时期,精力旺盛,思维活跃,并且刚刚走上工作岗位,对工作充满着激情。

3.2 业务特征

一是对教学工作充满激情,但教学经验较为缺乏。青年教师刚刚走上教学岗位,迫切希望能做出一番业绩,但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大部分青年教师没有受到过正规、系统的教育、教学方面的培训,经验缺乏。二是科研有思想,但缺乏高质量的成果。青年教师知识丰富,具有坚实的科研基础、饱满的学术热情和创新的科研思想,但是由于还没有形成明确的研究领域,故难以产生高质量的成果。三是创新有勇气,但缺乏引导。青年教师有思想,不墨守成规,敢于抛弃旧思想、旧事物,创立新思想、新事物,但普遍缺乏有效的引导,最终使许多有价值的想法都夭折。

3.3 需求特征

一是归属需求,归属感是指教师在长期工作过程中产生的乐于将个人融入院校的稳定的态度与情感,特别是青年教师,更加迫切希望融入到院校这个大家庭。二是尊重需求,青年教师具有敏感的自我意识,强烈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强心,他们渴望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师重教的大环境中生活和工作。三是价值需求,由于自身特点和所处工作环境的特殊性,青年教师与其它年龄段的教师相比,他们有更高的成就动机,更期望得到学生、同事、领导的认可,来实现自我价值。

4 教师岗位对青年教师能力素质需求分析

4.1 思想政治素质

孔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之”。董仲舒曰:“善为师者,既美其道,又慎其行”。这里所提到的德、道就是指教师必须具备的思想政治素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也对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做出部署,特别强调要把思想政治素质作为教师年度考核、岗位聘任(聘用)的重要标准,建立健全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考核档案,实行“一票否决制”。可见,思想政治素质是青年教师应具备其它素质的灵魂。

4.2 教学能力素质

教学能力素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育理论,主要是指教师能恰当地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处理教学中的各种问题,总结、概括自己的教学经验,并使之升华,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教育思想。二是教育能力,主要是指青年教师要具备从事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成为教育方面的“临床专家”的能力,能够像医生那样进行“分析”、“判断”和“解疑”,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各种问题。三是专业知识,主要包括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学科教育知识、学科前沿知识等。总之,教学能力素质是青年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基础。

4.3 科研能力素质

科研能力素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观察能力,它不仅是青年教师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是青年教师从事科研活动的基础。二是思维能力,主要是指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抽象等一系列活动,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并上升为理性认识,它是青年教师从事科研活动的核心。三是创新能力,主要是指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创造新事物的能力,是衡量一名教师是否具备科研能力的重要指标。四是实践能力,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在教学中产生科研的火花。

5 青年教师一体化培养模式

5.1 岗前培训

鉴于我院的青年教师学历层次较高,但缺乏实际教学技能的现象,我们认为岗前培训最基本的原则就是要使青年教师能教课、会教课、教好课。培训内容应涵盖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等理论知识。组织形式上,可以采取组织院校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授,讲授示范课,交流教学经验等。同时,还可组织青年教师了解院校办学历史、办学理念、办学定位等,从而激发其对院校、对教育事业的热爱。由于这一阶段,对青年教师的培训侧重于教学能力,故考评采用验收精品课的方式,同时还要把培训结果与任教资格认证结合起来,作为其能否胜任教学岗位的考核标准。

5.2 在职培训

由于青年教师在从事教学工作的前期,还处于角色转变阶段,会遇到很多疑惑和不适,故院校应组织他们参加职业发展培训,来解决上述疑惑和不适,为其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职业发展培训通常主要包括专题讲座、短期培训、外出学习等形式。同时,为了更好地促进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我们还可以给每名青年教师指派一名思想政治素质硬,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的优秀教师作为其导师,对其进行全面的引导。

5.3 自我发展

青年教师应该树立乐于奉献、勇于担当、自我实现的培养意识,通过后天自我的不断努力,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同时,为了促进青年教师的自我发展,院校应该提供相应的保障机制。如:根据青年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教学内容、研究方向等制定符合个人客观的自我发展规划书,院校组织相关专家对规划书进行审核,并适时的组织专家进行考核;或提供青年教师自我发展所需要的培训进修、项目支持等外在条件。

青年兴则院兴,青年强则院强,青年教师不仅是院校建设发展的生力军,更是院校改革创新的重要财富;院校不仅是青年教师工作的舞台,更是青年教师培养的平台。因此,只有通过院校领导者、教师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构建更加适合我院实际的青年教师培养模式,才能不断提高青年教师培养的质量和效益,进而不断提升院校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薛天祥.高等教育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