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三级跳远教学范文

三级跳远教学精选(九篇)

三级跳远教学

第1篇:三级跳远教学范文

摘 要 立定三级跳远不是正式的田径比赛项目,人们对它的研究并不多,但它常作为高校选拔体育人才的一个素质测试项目,也常作为发展身体素质的训练手段,因此,对立定三级跳远进行探究是很有必要的。笔者在多年指导体育类考生的训练实践中,总结出了立定三级跳远训练教学十二法。本文从跳跃动作的特点入手,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以及训练经验,提出发展跳跃能力的训练方法、目的及要求,以及在实际训练中所要注意的几点。

关键词 立定三级跳远 教学十二法

立定三级跳远是广东省体育高考术科考试一项基本素质,在深入分析立定三级跳远技术结构(单足跳、跨步跳、跳跃),不断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我在立定三级跳远教学训练中采取以下几个练习方法:

一、草地上单脚跳

目的:体会单脚跳动作全过程,形成动作表象。

要求:开始练习时采取米跳、级跳练习(如:15m、30m),起跳脚脚后跟不触地注意蹬、收、摆(有条件可以在沙道上、锯末跑道上跳)。

二、草地上跨步跳

目的:体会跨步跳动作全过程,形成动作表象。跨跳动作定型、跳跃能力、跳的节奏感培养。

要求:采取整个脚掌趴地试落地。注意蹬、收、摆、趴技术。一段时间后采取放泡沫块跨隔跳(隔距2m、2.5m、3m等)。采取双臂摆动。

三、单脚跳与跨步跳的结合练习

目的:体会单脚跳与跨步跳的结合技术、帮助掌握跳的节奏感。

要求:两次单脚跳接一次跨步跳(左-左-右---右-右-左-左-左-右…),距离以30-50米为宜。

四、观看三级跳远教学视频

目的:欣赏优秀运动员的三级跳远技术、帮助建立动作的表象。明确技术概念及动作要领:预备姿势和起跳动作同立定跳远,第一跳是在身体充分腾空以后,一腿积极前抬超越另一腿,下落时以全脚掌着地,并屈膝缓冲做好下一跳的准备。第二跳为跨步跳,配合摆动腿的向前摆动,支撑腿完成“扒地”起跳动作。第三跳称跳跃步,当摆动腿着地后立即转换为起跳腿,异侧腿变为摆动腿积极前摆,配合完成起跳动作。当身体充分腾起后,起跳腿靠向摆动腿,抬膝举腿,双脚落坑。在三跳过程中,两臂前后或前后交叉地摆动,与两腿的跳跃动作相配合。

要求:看清并分析单脚跳、跨跳、跳跃技术极其衔接技术。

五、跳深接立定摸高(扣吊球、跳越2-3个低栏架)

目的:研究表明:神经系统的反应能力在起跳这一动作中,只有从70cm高的高度上跳下,才能或得最有效的改善,即可以使肌肉从缓冲状态到做功状态获得最大速度。

要求:从70-100cm的跳箱(跳马)上跳下落地后立即向上跳起接立定摸高或扣吊球或跳越2-3个低栏架,每次课不超过40次,每组5-8次、每周1-2次。

六、立定五、十级跳远

目的:改进单足跳、跨步跳、跳跃之间的衔接动作。

要求:采取放泡沫块跨隔跳(隔距2m、2.5m、3m等)。

七、肩负杠铃深(半)蹲跳

目的:发展力量、改善肌肉从缓冲状态到做功状态获得最大速度。

要求:肩负杠铃(50-75kg),原地向上起跳,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膝关节微屈、踝关节用力向上蹬伸。每组10-15次、4-6组为宜。

八、双脚提踵练习

目的:超等长练习,改善踝关节力量。

要求:站在台阶上,身体直立,两脚连续提踵、或者肩负杠铃(30-50kg)或双手持10-20kg壶铃连续提踵。用力时尽量加大踝关节活动的幅度,小腿后群肌肉有拉长的感觉、练习时做到:快提慢放。每组50-80次、练4组为宜。练习后马上做10秒钟的快速高抬腿跑。

九、斜坡上弓箭步交换跳

目的:改进蹬腿、送髋技术以及改善、股四头肌、臀部肌肉力量等。

要求:在坡度为3-5℃的斜坡上连续做弓箭步交换跳(也可以双手各持一个10-15kg的壶铃)。

十、跳马上跳上跳下

目的:改善收腹跳、发展连续跳跃的能力。

要求:在离墙壁20-30cm的地方放置跳马,人站在起跳板上或泥地上连续跳上跳下(跳马的高度可以调节),跳板上前脚掌落地、跳上整个脚掌落在跳马上身体成全蹲。练4组、每组12-15次为宜。

十一、双脚连续跳越栏架

目的:提高跳跃能力、有效改善肌肉从缓冲状态到做功状态获得最大速度。

要求:连续跳过摆放相距1m的栏架(根据学生的水平调整栏架的高度、远度),跳跃时双臂摆动控制平衡,双脚屈膝跳越栏架,上体保持正直,每次落地时脚跟不要着地,动作连贯、快速跳越。练习8-10组、每组连续跳越8-10个栏架。

十二、立定三级跳远教学比赛法

目的:培养学生积极竞取、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精神以及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求:按学生能力搭配分成两组、计团体总分进行比赛(每人试跳3次、取最优成绩计名次);技术动作质量比赛。

通过以上教学,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自信心,而且有助于提高技术水平、运动能力,达到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练立定三级跳远、练习时要针对自己的薄弱技术环节,选择自己认为效果较好的锻炼方法进行反复练习;练前必须做好准备活动、练中尽量避免在硬地上练、最好是把跳和跑结合起来练;练后要放松、防止骨膜炎。本文不足和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望大家不吝赐教,以如我抛砖引玉之愿。

参考文献:

第2篇:三级跳远教学范文

摘 要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技术和智力的开发以及知识的更新,已经成为了现如今各种学科改革的要求。教育战绩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使用新的学科理论,破除长时间发展以来的各种传统陈旧的教学形式,这项内容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任务了。在最近十几年,我国的传统教育使用的是填鸭式的教学形式,这种教学方式存在的缺陷就是学生的知识思维接受方式是被动的。文中使用实验对比的研究方式,列举了创新式的教学方式和传统教学方式之间的差异。

关键词 高职师范类 三级跳远 教学方法模式

一、现如今三级跳远运动的发展情况

(一)普及力度的拓宽提高了成绩

三级跳远诞生于18世纪中叶,很多喜爱跑跳的运动员加入进这项运动中来,各个国家的田径协会也越来越重视这个刚刚走进奥运赛场的运动项目,广泛的选拔运动员并且挑选优秀的进行更加深入系统的训练[1]。普及面的不断扩大,参与这项运动的选手不但增加,成绩也飞速提升,很快就和世界先进水平齐平,在亚洲有绝对的领导地位。

(二)技术动作不断成熟跳法愈加主流

现如今的三级跳远运动员技术动作越来越成熟,助跑和起跳相互结合的更加连贯,每跳的动作幅度有显著增大。现如今世界先进的三级跳远运动员使用的多是速度型跳法,跳的低且平,能够最大程度的损失跳跃营造的速度。

二、创意教学

(一)创意体育教学

创意体育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健康和培养其创造能力的主要目标而开展的整体性系统性的教育过程。在这个教学过程之中,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引导,让学生在肢体活动的过程中完整的将其内在的潜力发挥出来,提升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创意体育教学模式

创意体育教学形式指的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为了完成指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建设的规范式的教学程序,其中包括了相对稳定的教学群体与教学过程。在不一样的教学形式下会产生不同的教学环境,再适合于不同的教学环境,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各项方式要因时而异,不能够照搬照套。

三、创意体育教学的教学方法

体育教学方法指的是为了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而使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其中包含了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人的创意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培训中慢慢提高的,系统性的学习培训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就提升人们的创意能力。而青年学生有更加活跃的思维性,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力更强,完整系统的开展相关训练能够以更小的消耗力取得更大的成果[2]。创意本身没有所谓的规律,教学方式也是各种各样的,最主要的就是不断的创新,不能够总是抱着传统的方式。

(一)体验法

学生在掌握了技术动作的前提之下,教师要鼓励其进行大胆的创新,各项工作再进行更加细致的润化,找到合适方法的同时也感受其中的乐趣。并且教师能能够提出几个问题然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慢慢探寻,例如跨步跳的腾空时间是长好还是短好;在跳跃的过程中身体是否应该保持垂直的姿势等等。

(二)条件法

指的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适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的学习条件,在真实的条件中让学生观察、理解和体验自身所学习到的知识内容,将其能力提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这项方法最重要的目标就是真实性和感染力,并且尽可能的多的将学生带到场地中感受跳跃的气氛和感觉,收获实际的情感经验和实战经验[3]。

四、实验结果分析

(一)实验前数据分析

为了保证实验教学的程度,同时对学生最初的教学情况有简单了解,还有就是创意体育教学在师范类三级跳远教学中对学生造成的影响,开展了相应的实验研究,实验前学生各项身体素质测试结果详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参与创意教学实验前,两组的身体素质各方面差异并不明显,具有可比性。

表1 实验前学生测试表

组别 人数 三级跳远(M)

男生实验组 50 7.68±2.10

男生对照组 50 7.67±2.11

女生实验组 50 7.11±2.10

女生对照组 50 7.10±2.11

(二)实验后数据分析

田径运动是一项人们合理的使用自己的运动机能,创造性的田径运动各个项目的成绩研究方式。经过实验之后能够明显发现,通过强化训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男女跳远距离都有相应的提升,可是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体数据参见表2。

表2 实验后学生三级跳远成绩测试表

组别 人数 距离测评

男生实验组 50 11.92±5.12

男生对照组 50 10.86±5.24

女生实验组 50 10.42±3.31

女生对照组 50 9.47±3.48

五、结语

在三级跳远的教学活动中加入创意体育教学形式和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成绩。创意式的体育教学模式口,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引下亲自实践并且发现其中的动作要领,更加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

参考文献:

[1] 田麦久.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

第3篇:三级跳远教学范文

关键词:三级跳远; 起跳; 水平速度;垂直速度

中图分类号:G823.4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2-0286-02

男子三级跳远是我国田径运动的重点项目之一,目前世界前十名三级跳运动员的成绩始终维持17.50 m以上的水平,而我国却在17 m左右波动。可见我国男子三级跳远已落后于世界水平,并且相对于自己的高峰期也产生了较大的退步,2008北京奥运会即将到来,中国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如何在此届奥运会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显得尤其重要。李延熙是典型的高跳型选手,所以本文将其成绩比较好的一跳的动作技术参数与第六届世锦赛上四位高跳型优秀运动员的动作技术参数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他技术动作的优势与不足。此文仅仅分析了李延熙一次试跳的动作技术,可能会有较大的偶然性,但笔者认为动作技术的外在表现应该是其内在素质作用的效果。希望本文能为广大教练员、运动员在今后的教学、训练中提供理论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04年在石家庄市裕彤田径场举行的全国田径大奖赛总决赛暨奥运会选拔赛上,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第一名李延熙(成绩17.09 m)的一次试跳。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笔者在互联网上查阅、收集与本论文有关的专著5部,国内学术期刊相关文献资料50余篇,并进行了了认真阅读和分析。

1.2.2摄影测量法使用4部带有电子快门的JVC-9800高速摄像机。分别置于如图1中1、2、3、4的位置,镜头高1.2m,拍摄频率为50帧/s,解析频率为100场/s。

1.2.3录像解析法应用爱捷运动解析系统。选用扎齐奥尔斯基人体模式。对录像带进行采集和数据计算。采用低通数字滤波法进行平滑。滤波频率=8。

1.2.4专家访谈法2004年5月在河北石家庄举行的奥运会田径选拔赛期间,笔者走访了全国部分领队高级教练员,了解到作为教练员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获得了大量真实可靠的一手资料。

2结果与分析

2.1三跳比例分析三级跳远的成绩是各跳远度的总和。各跳之间又是紧密相连。互相影响的。本文根据1990年美国生物力学专家詹姆斯・沦博士依据三跳百分比将三级跳远划分的三种模式(高跳型是第一跳距离比第三跳距离至少大2%,跳跃型是第一跳距离比第三跳距离至少小2%,平跳型是第一跳距离和第三跳距离之差小于2%)。李延熙的第一跳为主跳所占比例(37.1%见表2)大于第三跳34.9%所占比例,两跳之差为2.2%,所以说李延熙的技术类型为高跳型。从三跳比例来看李的第二跳最小为28.0%,低于四位世界优秀运动员的平均值29.55%,说明李延熙以缩减“跨步跳”距离为代价使赢得了更多的第三跳增量。

2.2李延熙第一跳起跳分析三级跳远是典型的速度――力量型项目。它是以速度为核心。以力量为基础的多级“跑跳型”运动。李延熙的上板速度为10.5 m/s,世界优秀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45 m/s,可见李的上板速度与世界优秀运动员差不多,但第一跳的速度损失率为9.5%高于优秀选手(表3)。从表4可以看出李的垂直速度为2.45 m/s小于世界优秀运动员平均值(2.55 m/s)。李延熙第一跳着地角为69.1°(表5),大于世界优秀运动员,说明他的着地点距身体重心投影点近,有利于身体重心快速移过支撑垂直面减少水平速度损失,起跳角为59.8°小于世界优秀运动员,较小的起跳角有利于增大水平动力并延长作用时间,但他的离地膝角为159.5°(表1)说明李延熙在离地瞬间蹬伸不够充分,爆发力小于世界优秀运动员。这可能是造成其速度损失的主要原因,其第一跳腾起角度(16.2°低于其他三位运动员仅高于罗梅因表6)小也说明了这一点。

2.3第二跳起跳技术分析从表5可以看出李延熙的第二跳着地角为64.3°与世界运动员(64.4°)相差不多,说明着地水平制动作用力与作用时间和世界优秀运动员相差不多;从第二跳的水平速度来看李延熙的水平速度为7.8 m/s,低于世界优秀运动员,其速度损失率也最大为17.9%(表3);同时垂直速度为1.78 m/s也小于世界优秀运动员平均值(2.05 m/s表4)。造成原因可能是因为:一是李延熙的起跳角大(69.6°)高于优秀选手,造成蹬伸时间小于优秀运动员;二是离地瞬间膝关节蹬伸不够充分,离膝关节角仅为160.0°(表1),所以造成腾起角相对小于世界优秀选手为12.9°(仅高于罗梅因见表6)。

2.4第三跳起跳技术分析第三跳的任务充分利用剩余的水平速度,尽可能提高垂直速度,以获得一个较高较远的身体重心腾起轨迹。从表5可看出李延熙的着地角为(66.5°)高于优秀选手,相对较好的保持了水平速度,而李延熙的起跳角(67.8°)高于优秀选手,其蹬伸时间小于优秀选手造成了李延熙的第三跳腾起角为20.9°(表6)与世界优秀运动员还有差距。从速度上来看李的第三跳离地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均小于世界优秀选手(表3、4)可能是因为第一、二跳速度损失过大造成的。

3结论与建议

1) 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相比李延熙的第二跳所占比相对较小,适当加大第二跳比例有利于成绩的提高。

2) 李延熙在上板速度上已接近世界优秀选手,但第一二跳水平速度损失较大。

3) 李延熙技术优势在于着地积极,减少了水平制动力;其技术不足在于摆动蹬伸蹬伸不够充分,从身体素质上来看是肩髋摆动肌群的力量差造成的。建议训练中应加强盆带肌群的力量练习,发展其灵活性,并注意与肩和上臂协调配合的练习。

参考文献:

[1] 和平,等.三级跳远训练理论与实践研究[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126-157.

[2] 刘建国,等.田径运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270-279.

[3] 康宏伟.劳剑峰三跳起跳技术的运动学分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3(2):150-153.

[4] 束景丹,等. 对目前我国部分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三跳速度变化的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3):408-414.

[5] 汤定福.三级跳远的“关健是”第二跳技术[J].四川体育科学,1996,(3):26-28.

[6] 李修平. 现代三级跳远技术的三个基本特征[J].济宁师专学报,1999,(3):49-50.

[7] 王斌.中外男子三级跳远优秀选手助跑水平速度的比较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6):71-74.

第4篇:三级跳远教学范文

紧张繁忙的一学年过去了,我们在学校党支部和行政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圆满完成了学校体育、艺术教育教学任务。

一、定期举行教研活动。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有主题,有中心发言人。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大胆探讨教学改革,对我们现在进行的“体育三类课程改革”,注重针对性、实用性,不断寻找改革措施,并且落实到实处,本学年体育基础课、专选课逐渐趋于稳定,对于活动课,我们实行了活动卡,制定了《大弯中学活动课学分制实施细则》和《活动课班级组织形式和评分办法》,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躯体素质,提高了运动水平,使整个课题改革形成良性循环向前推进。

二、从抓常规教学入手,向课的40分钟要质量。常规教学狠抓了教师的课前制定计划、备课、课前准备、课的基本形式、组织教法、讲解示范、运动量的合理安排,学生着装、课堂纪律。此项工作教研组统一部署,统一行动,互相督促检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校高三和初三毕业班的《体育合格标准》的合格率为100%。

三、成立了学生体协。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在曾勇、张学强老师的建议下,我们全组教师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把学生会分离出来,成立了学生体协。学生体协由总会和分会组成部分,总会有主席、副主席、竞赛部、群体部、裁判部等,分会有篮、足、排等8个项目的组织,体育老师作为顾问监促、指导分会工作,从制定比赛规程到裁判工作都由学生体协来完成,这样既丰富我校体育活动,又达到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

四、抓代表队训练卓有成效。本学期重点抓了篮球、田径、游泳三大项的校级代表队训练,通过改进训练方法,重视冬训工作,把身体素质训练与专项素质训练结合起来等措施,参加校际比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参加青白江区第二十八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获团体总分第一名。

其中男子青年组:

周波:获100米、200米第一名,并打破纪录;陈欢:100米第六名、110米栏第二名;王舒铭:铅球第一名、铁饼第二名;杜其兵:跳高、跳远第三名。

女子青年组:

邓询:100米、100米栏第一名;李倩:200米、400米第一名;赖周静:800米、1500米第一名;凌霞:跳高第一名、跳远第三名;梁红秋:跳远第一名,跳高第四名。

男子甲组:

赖宗培:100米第一名、100米栏第三名;曾毅:跳高第一名、跳远第二名;周伟:跳远第一名、三级跳远第七名;郑子昀:跳高第三名、跳远第三名。

女子甲组:

赖丹:100米、200米第一名;张雯:跳高第一名、跳远第五名。

男子乙组:

肖韵文:跳高第一名、跳远第五名。

(二)参加成都市中学生田径比赛,高中女子组获团体总分第六名。

其中高中女子组:

赖丹:100米第三名、200米第五名;李倩:100米第四名、200米第八名;张雯:跳高第一名、跳远第五名。

高中男子组:

王舒铭:铅球第一名、铁饼第四名。

这次比赛共有6名学生达到三级运动员标准。

(三)参加省中学生田径比赛,由5人组成大弯中学代表队成绩如下:

男子乙组:

周波:100米第五名、200米第八名,并达到了国家二级运动员标准;

王舒铭:铅球第五名、铁饼第六名。

女子乙组:赖丹:100米第七名;张雯:跳高第三名。

(四)参加成都市九运会田径比赛,以我校学生为主的青白江田径代表队荣获男、女甲组团体总分第四名。其中:

周波:100米第三名、200米第二名,并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标准;

叶仲韬:110米栏第六名;王舒铭:铅球第一名、铁饼第四名;

赖丹:100米第三名、200米第六名,并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标准;

赖周静:800米第四名、1500米第八名;张雯:跳高第一名、跳远第五名;

曾毅:跳高第三名;周伟:三级跳远第八名;肖韵文:跳高第四名、跳远第五名。

(五)参加成都市中学生游泳比赛,成绩如下:

高中组:

李欣:200米蛙第一名、100米蛙第二名;桑迅锐:100米蝶第二名;

许浒:100米仰第三名;李长志:50米蛙第三名;张锦:50米自第三名;

陈宇:50米蝶第三名、50米自第四名;胡蔚玺:50米自第五名。

初中组:

吴乔:100米蝶第三名、200米蝶第三名;董政:50米仰第五名。

第5篇:三级跳远教学范文

[关键词]跳台 三级跳远 训练强度

[中图分类号]G8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1-0139-01

前言

在现代竞技体育训练中,随着高科技手段的投入,使专项运动成绩产生了新的飞跃。然而,在运动训练中,能否合理有效地选择训练方法、手段,则是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因素。特别是田径跳跃远度项目,与专项直接相关的训练手段对提高训练效率起着关键作用。而跳台练习手段,则有着极大的适用性和针对性。

一、训练的具体方法和要求

三级跳远是一项技术比较复杂、对运动员支撑器官冲击力较大的运动项目。完整动作过程分为助跑、单足跳、跨步跳、跳跃和落地动作。根据生物力学原理,3次起跳是决定三级跳远成绩的关键所在。对每一个起跳过程来说,着地瞬间是该过程的初始环节,日前我国跳跃项目的训练越来越重视起跳时的着地技术。和平等人针对三级跳远的技术训练指出:“如何根据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训练水平找到最佳的放腿角度和缓冲程度是难点所在。”姚天白、李建设曾多次建议:“要控制着地点,做到优化落点”因为,从运动学角度看,此瞬间是重心速度方向变化的转折点;从动力学研究角度看,此时人体所受外力作用方向发生急剧变化。其他跳跃项目也具有类似的情况,如前苏联学者谢鲁亚诺夫曾指出:“跳远的起跳效果多半取决于支撑腿开始着地的条件。”刘英梅对影响跳高成绩的因素进行因子分析,得出“着地姿态”因子居首位。这些研究结论都表明了着地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跳跃项日的起跳效果。由于着地动作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水平速度减损的程度和起跳的实效,而三级跳远成绩又取决于3次跳跃的距离,因此各跳的起跳技术均至关重要。跳台练习是提高三级跳远运动员专项跳跃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其具体方法如下:

(一)跳台训练的方法

1.取5个跳台,跳台的长和宽均为1.2米与跑道同宽,台面为正方形,高度40厘米两个,50厘米两个,60厘米一个,成直线排列,跳台之间的距离可根据运动员的实际完成动作的能力进行适当地调整。

2.运动员用8~10步助跑以单足跳上第一个跳台,同样以单足跳下第一个跳台接跨跳上第二个跳台,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后几个跳台的跳跃练习。最后一个台用起跳腿单足跳下台,接三级跳远完整技术,最后一跳以三级跳的技术落入沙坑,使之与三级跳远的完整技术相结合。

(二)跳台训练的要求

1.助跑要在适宜速度下进行,起跳时做到第一跳单足跳起跳充分,上体保持正直,上下跳台时重心起伏不宜过大,下台时身体略有前倾,同时每一跳做到积极扒地,起跳腿力争压到重心下,加大上下肢的摆动幅度。在单足跳及跨步跳时,摆动腿侧髋关节向前转动,异侧臂和躯干同样加大向前转动幅度,形成扭紧身体的状态,像弹簧那样扭起来。这样的身体姿势有利于起跳时的全身发力,从而形成第二次有力的起跳。

2.由于这个训练手段的难度大,训练强度高,所以在安排此项训练时,运动员一定要在体力充沛状态下进行训练。教练在安排跳台训练时应以运动员的全面身体素质水平为依据,特别是力量素质水平决定着能否完成这个手段的练习,我们能够完成这个手段训练的两名运动员力量深蹲分别达到160公斤和170公斤,深蹲/体重系数都在2.2以上。所以说,教练在安排这个练习时要慎重,以免出现运动外伤。

二、跳台训练的作用

1.跳台训练的特点与三级跳有许多共同之处。

2.通过有效的训练次数,可提高单足跳跃能力,特别是下台时单腿支撑与快速反弹能力,这与三级跳远第一跳的技术相同。由于它要完成台上的技术过渡并进行下台时单足支撑两跳,身体重心起伏大,同时还要控制好身体平衡,其难度远远大于三级跳远。这种难度练习,对三级跳远的完整技术训练,起到保障作用。

3.必须学会利用助跑速度完成跳台训练的全过程。可以说在完成三个跳台的跳跃后,由助跳产生的向前速度消耗很大,要完成余下两个台的跳跃,就必须在跳跃过程中利用摆动部分和踏跳的快速发力产生向前加速度,这样才能完成跳台的全过程练习。

4.三级跳远的项目特点要求运动员必须具备优良全面的身体素质,特别是力量素质。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每一跳的起跳。三级跳远成绩提高的关键因素之一是看能否利用好助跑速度,能否在跳跃过程中重新产生向前的加速度,而跳台练习恰恰能起到这个作用。它在运动方式上、运动轨迹上与三级跳远相同,训练难度高、训练强度大,所以跳台这个训练手段对专项成绩产生的效果也就十分明显。我们的队员崔洪伟经过跳台训练后,三年中由入队时三级跳远14.56米提高到16.23米,每年平均在50厘米以上;孙铁军由14.12米两年后提高到15.90米,幅度很大。

三、结论

综上所述,跳台练习这个手段只要在训练中应用的合理,对提高三级跳远运动成绩效果明显,应该在今后的训练中得到充分的应用。

【参考文献】

[1]杨领航,肖存峰.朱书靖三级跳远技术的运动学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06:68-70.

[2]刘建平.三级跳远技术综述[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0,03:86-89.

[3]高加良,秦福奎,潘黎.三级跳远技术的分析与教学[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1,02:55.

[4]宋跃先,彭支玉.任瑞萍三级跳远技术浅析[J].辽宁体育科技,2001,03:4-69.

[5]S.SidorenRo,V.Papanov,秦云,张岩.三级跳远技术之比较[J].山东体育科技,1991,04:76-77.

[6]罗小兵.速度—力量型三级跳远运动员的培养[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2:100-102+113.

[7]杨林津.试析中国三级跳远技术的发展[J].体育与科学,1991,05:20-22.

[8]张卫,邓万金.广东省高水平三级跳远体能训练特征与评价指标的探讨[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1,02:71-75.

第6篇:三级跳远教学范文

一、定期举行教研活动。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有主题,有中心发言人。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大胆探讨教学改革,对我们现在进行的“体育三类课程改革”,注重针对性、实用性,不断寻找改革措施,并且落实到实处,本学年体育基础课、专选课逐渐趋于稳定,对于活动课,我们实行了活动卡,制定了《大弯中学活动课学分制实施细则》和《活动课班级组织形式和评分办法》,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躯体素质,提高了运动水平,使整个课题改革形成良性循环向前推进。

二、从抓常规教学入手,向课的40分钟要质量。常规教学狠抓了教师的课前制定计划、备课、课前准备、课的基本形式、组织教法、讲解示范、运动量的合理安排,学生着装、课堂纪律。此项工作教研组统一部署,统一行动,互相督促检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校高三和初三毕业班的《体育合格标准》的合格率为100%。

三、成立了学生体协。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在曾勇、张学强老师的建议下,我们全组教师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把学生会分离出来,成立了学生体协。学生体协由总会和分会组成部分,总会有主席、副主席、竞赛部、群体部、裁判部等,分会有篮、足、排等8个项目的组织,体育老师作为顾问监促、指导分会工作,从制定比赛规程到裁判工作都由学生体协来完成,这样既丰富我校体育活动,又达到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

四、抓代表队训练卓有成效。本学期重点抓了篮球、田径、游泳三大项的校级代表队训练,通过改进训练方法,重视冬训工作,把身体素质训练与专项素质训练结合起来等措施,参加校际比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参加青白江区第二十八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获团体总分第一名。

其中男子青年组:

女子青年组:

男子甲组:

赖宗培:100米第一名、100米栏第三名;曾毅:跳高第一名、跳远第二名;周伟:跳远第一名、三级跳远第七名;郑子昀:跳高第三名、跳远第三名。

女子甲组:

男子乙组:

肖韵文:跳高第一名、跳远第五名。

(二)参加成都市中学生田径比赛,高中女子组获团体总分第六名。

其中高中女子组:

高中男子组:

王舒铭:铅球第一名、铁饼第四名。

这次比赛共有6名学生达到三级运动员标准。

(三)参加省中学生田径比赛,由5人组成大弯中学代表队成绩如下:

男子乙组:

王舒铭:铅球第五名、铁饼第六名。

女子乙组:赖丹:100米第七名;张雯:跳高第三名。

(四)参加成都市九运会田径比赛,以我校学生为主的青白江田径代表队荣获男、女甲组团体总分第四名。其中:

叶仲韬:110米栏第六名;王舒铭:铅球第一名、铁饼第四名;

赖周静:800米第四名、1500米第八名;张雯:跳高第一名、跳远第五名;

曾毅:跳高第三名;周伟:三级跳远第八名;肖韵文:跳高第四名、跳远第五名。

(五)参加成都市中学生游泳比赛,成绩如下:

高中组:

李欣:200米蛙第一名、100米蛙第二名;桑迅锐:100米蝶第二名;

许浒:100米仰第三名;李长志:50米蛙第三名;张锦:50米自第三名;

陈宇:50米蝶第三名、50米自第四名;胡蔚玺:50米自第五名。

初中组:

第7篇:三级跳远教学范文

【关键词】指导方针 理论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91-02

跳远是对速度力量,技术性要求较高的运动项目,它要求运动员在比赛前保持良好的兴奋状态,肌肉保持良好的弹性,所以老师在训练安排中,主要提供专项技术的强度,保持力量训练强度,减少负荷量,另外通过观察运动员身体状态,在前一周对运动员实施大强度的全程技术训练,使运动员能较好地保持速度和爆发力,同时还能进一步熟练巩固关键的技术。技术的提高对运动员提高专项成绩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使运动者能保持充沛的体力;要有正确的全程技术。全程助跑,充满信心,使身体的状况能处于最佳状态。

一、确定训练指导方针

业余训练不能等同于专业队训练,有着它自身的特点。首先运动员除要在运动场上刻苦拼搏之外,还要在专业学习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尤其是作为体育系的学生,每周还有专业技术课要上。其次从训练条件来看,运动员所处的物质条件和生活条件较苦,普通存在着营养供应不足和恢复时间过长的训练特点。所以每次训练课时间安排上都比较短,再者,作为体校,大部分运动员都是来自业余体校和小学,接触跳远这项运动的时间较短,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普通存在着训练水平不高的情况。

此外,每个运动员也有基本不同的个体特征,包括素质状态和技术特征等。有个别运动员身材高大,各项素质都比较好,但三跳节奏差。个别运动员腿部力量和三跳节奏较好,但速度较差。因此在安排训练计划时必须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再进行具有针对性的个体设计。因此,根据课业训练特点和运动员个体特征,我们有针对性地确定了以后发展以速度素质和力量素质为主,重点抓好助跑与起跳相结合技术和三跳之间的衔接技术训练指导方针。

二、助跑五级跨步跳理论分析

助跑五级跨步跳同助跑五级单足跳远一样也是反映跳远运动员下肢肌群快速收缩能力的重要指标,是教练员在训练中经常采用检查与评价运动员下肢快速力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在众多的发展快速力量手段中,短助跑五级跨步跳无论是动作形式,还是肌肉的用力方式与特点上,均与跳远起跳时的情况非常接近。跳远起跳过程中下肢动作由支撑腿和摆动腿的动作构成。运动员在身体较高运动速度条件下完成。各关节肌群表现出快速的离心,向心和短暂的等长收缩方式,或这几种方式的组合,各关节肌群的这些能力反映出其专项能力的强弱。因此,在起跳过程中,起跳腿,摆动腿各关节肌肉群快速力量与工作能力以及它们的协调配合无疑是非常重要的。短助跑五级跨步跳就是起跳腿、摆动腿快速交换制动、摆动的一种练习手段。世界高水平跳远运动员的力量训练中,它以及被认为是训练和检查跳远运动员快速力量和起跳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所以,教练员用短助跑五级跨步跳来作为反映运动员下肢专项力量的指标是合理的。

三、全面提高少年跳远运动科学化训练水平

(一)提高教练员对于青少年训练的整体认识

(二)加深教练员对于跳远专项和项目特征的认识,尤其是少儿生长发育特点的认识,提高训练的科学化水平。

(三)加大对于跳远技术,运动心理,运动智能和运动潜力预测的研究,制定简单易行的测试指标,克服选材中由于主观判断造成的偏差。

四、总结

跳远运动员的训练是高强度的极限运动,要求助跑的速度,踏跳的力量,转向跳跃能力等诸多因素的协调发展。跳远专项力量训练,即根据跳远的技术特点,采用与跳远技术相适应的增强下肢和上肢力量训练手段,增强起跳腿快速起跳能力,而提高快速起跳的关键是加强快速起跳的专项力量。

参考文献:

[1]王琨 跳远起跳肌肉专项能力生物力学研究[J]体育科学 2015.1

第8篇:三级跳远教学范文

关键词:田径;三级跳远;运动员;选材

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一届全运会的三级跳远比赛中,我国优秀三级跳远选手李延熙以17.59米的优异成绩打破了邹振先保持了28年之久的全国纪录,同时取得了这个项目的金牌。这一优异成绩极大地鼓舞了我国田径界,看到了我国三级跳远项目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希望。李延熙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教练员选材的成功,从青少年时期起,李延熙就展现出一个优秀三级跳远运动员所需要具备的气质,运动成绩稳步上升,直至达到今天的成绩,因此教练员在选材环节上功不可没。在我们赞赏李延熙的教练员的同时,应该更深入地探讨三级跳远运动员的选材的经验,以便能够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三级跳远运动员,更快地提高我国田径运动的水平。

1 青少年三级跳远运动员选材原则

1.1运动员的材质决定了所能达到的最高成绩

大量的国内外的经验表明,运动员的原始素质基本决定了训练最后所能达到的高度,从这一点来说,选材在竞技体育训练的全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而这种情况在运动水平越高表现得就越明显。举例来说,具有普通运动才能的男子,经过系统的训练,可以达到14米左右的水平,即二级运动员(13.60米);具有较高运动才能的人,经过系统训练,可以达到15米左右,即一级运动员(15.35):而要达到运动健将水平(16.10米),就要具有很高的运动才能,已经不是一般人经过训练就可以达到的了;要达到17米以上不但本人具有非凡的专项运动才能,还需要有高水平的教练员,进行长时期的艰苦系统的训练,这时的选材已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很不容易才能选到这种优秀运动员;最后要达到奥运会等世界最高水平,即17.80米左右,就必须找到天才运动员,这在参加训练的运动员中已经是凤毛麟角;而要达到世界纪录的18.29米,即使是它的创造者爱德华兹也很难再次接近了。

1.2根据不同的训练目标采用不同的选材标准

我国的竞技体育制度决定了不同层次训练单位有不同的培养目标,而并不是都要培养全国冠军和世界冠军。首先,对于县级基层业余体校来说,其主要功能是普及基层体育运动,培养青少年运动员,成绩目标是在市级或地区运动会上取得一定的名次,向更高一级的体校输送运动员。因此县级业余体校的选材标准一般制定得较低,应该欢迎所有愿意参加业余训练的青少年,而对于他们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不能有太高的要求。其次,对于各市级体校,其担负的任务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要代表本市(地区)参加省运会,二是要向省级专业队输送人才。第一个任务是要在省运会上得奖牌、得分,这是必须完成的,它关系到有关领导、教练员工作业绩的考核、晋级、奖金等。第二个任务虽然对本体校的影响没有第一项任务那样明显,而对于省级专业队却是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省级专业队后备人才的选材和培养。因此各市级体校的选材应该根据上述任务做综合考虑,一方面为了完成在省运会上的成绩目标,在选材中可以选择能够达到一定水平的运动员,至于是否能达到全国最高水平不做选材目标,如选择身材一般但是力量好的运动员,尽力发挥其跳跃优势,也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完成省运会得分拿牌的任务。另一方面,为了向省级专业队输送人才,要精心挑选有发展前途的好苗子,对他们要打好基础,规范技术,不急于出成绩,这些运动员的选材要采用高标准,以满足未来的发展需求,当然如果上述两个任务能够兼顾是最为理想的,既完成了省运会的任务又给省队输送了人才。至于省级专业队的选材,其运动员的成绩目标应该定为达到全国最高水平,因此其选材标准应该以达到17米成绩左右为宜。

1.3选材要根据项目特点制定特异性指标

三级跳远项目有自己的项目特点,因此三级跳远运动员也有特别的要求,在选材中应该根据这些特点和要求进行,这就要求在选材中不但要按照一般选材指标进行选材,还要制定三级跳远项目的特异性选材指标。这些项目特异性指标应该涵盖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技术特点等各个方面。如身体素质中要特别关注运动员的速度能力、跳跃能力、协调性,技术特点中要观察运动员的跳跃衔接和空中平衡能力。通过这些特异性指标可以较好地选择出适合从事三级跳远项目的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取得更好的成绩。

1.4在训练过程中完成选材

对于教练员来说,选材并不是根据青少年进队时进行各种测试就完成了,而是在整个训练过程中不断对运动员进行观察、评估,通过训练过程中反映的问题和解决的效果来评价该运动员的运动状态和发展潜力。只有通过训练和比赛过程的检验,才能够看出运动员真实的发展潜力,也才能更准确地对运动员做出切合实际的评价。如有“训练型”运动员,这种运动员在比赛中,特别是大赛中不能表现出训练达到的水平,其根本原因是性格和心理素质使然,而从根本上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和心理素质是很困难的,这样的运动员在选材过程中就应该淘汰,以免浪费各方面的资源,也浪费运动员个人宝贵的人生时间,这也就是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不断完成选材的意义。

2 青少年三级跳远运动员的身体和心理选材

2.1形态选材

形态选材就是从外形上选择适合三级跳远项目的青少年,如身高、体型、臂展、下肢长度、比跟腱长度、两腿形状、足弓等。对于中国运动员来说,男子成年三级跳远运动员的身高在1.82-1.89米之间为宜,女子成年三级跳远运动员的身高在1.74-1.80米之间为宜,在选材时以通过骨龄进行预测。三级跳远运动员的体型要求身体修长,瘦而有力,粗壮型运动员的发展前途不大。臂展、下肢长度、比跟腱长度、两腿形状、足弓等指标可以参看相关的选材标准。

2.2生理机能选材

运动员生理机能的选材包括最大吸氧量、最大脉搏数、血乳酸浓度、红、白肌纤维的比例、骨骼肌纤维数量、神经反应速度等,这些指标对于不同的运动项目的权重比也是不一样的。三级跳远项目最重要的是神经反应类型和肌肉结构,神经和肌肉功能的大小直接影响力量、速度、爆发力、弹跳力等素质。对于神经反应类型应该选择快速反应类型,肌肉结构则应该选择肌肉长度长的,即肌肉两头肌腱之间的长度要长,同时要选择白肌比例高的。肌肉的长度决定了肌肉力量增长的潜力,而白肌属于快肌,具有速度能力和爆发力,此外柔韧性、灵活性、速度能力等也很重要,这些素质对于三级跳远运动员的成才也是非常重要的,应该通过各种运动和仪器考察青少年的这些能力。

2.3心理选材

现代竞技体育的实践显示,高水平比赛中运动员心理素质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培养心理素质过硬的运动员是教练员训练中的重要任务。而研究表明,运动员的心理品质在很多方面显现着遗传的性状,运动员的气质、反应、个性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先天性因素的强烈影响,因此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选材在培养运动员的过程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三级跳远运动员最初的心理选材的对象主要是参加过短期训练的青少年,通过观察在训练过程中的表现和专项测试结合进行。观察可以由教练员在日常训练中进行,测试由专业人员发放心理量表,被测试人员进行填写,然后由专业人员进行评价,最后根据教练员观察的结果结合量表评价做出综合评定。

3 三级跳远运动员的运动能力选材

依前文所述,运动员的选材是贯穿在训练过程之中,要在训练中观察运动员的运动能力,通过训练的提升,再进行评价,以确定其发展潜力。这种运动能力的评价可以按照以下标准进行。

3.1基础训练阶段(10-13岁)

该年龄段的运动员相当于业余体校的学员,到阶段末期,应该达到的成绩为:

60米跑―8.0+0.2秒,跳远―5.20+0.20米,跳高―1.40+0.05米。

3.2初级训练阶段(14-15岁)

本阶段的任务是为三级跳远初级专项的多项全面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要进一步发展速度、力量、柔韧性、灵敏性、一般和专项耐力,提高短跑、跳远技术,掌握合理的三级跳远技术。在本阶段末期,在各项相关的测验中应该达到以下指标:

50米站立式起跑(起动计时)6.5+0.2秒,6步助跑五级单足跳19.50米+0.5米,8步助跑三级跳远13.30+0.30米,杠铃深蹲达到本人体重的100+20%。

3.3专项训练阶段(16―17岁)

专项训练阶段的任务是开始进行三级跳远的专项化训练,提高技术水平和专项力量训练水平,在本阶段要进行重点选材。在本阶段末期,在各项相关的测验中应该达到以下指标:

10步助跑三级跳远14.50+0.20米,50米站立式起跑(起动计时)6.2+0.1秒,8步助跑五级单足跳(分别由摆动腿和起跳腿进行)21.00/20.50米,2步助跑从0.90米高处跳下三级跳远10.00+0.20米,杠铃深蹲达到本人体重的130+20%。

3.4专项提高训练阶段(18-19岁)

本阶段的任务仍然是提高技术水平和专项力量水平,训练的特点是大幅度地增加训练负荷的量和强度。在进行提高专项力量水平时,可以结合降低难度的、正常难度的、增加难度的练习进行。在这一阶段,运动员要参加各种比赛,通过比赛观察运动员的竞赛能力和心理素质,并进行心理训练。在本阶段末期,在各项相关的测验中应该达到以下指标:

10步助跑三级跳远15.00+0.20米,50米站立式起跑(起动计时)6.0+0.1秒,8步助跑五级单足跳(分别由摆动腿和起跳腿进行)22.00/21.50米,2步助跑从0.90米高处跳下三级跳远10.70+0.20米,杠铃深蹲达到本人体重的160+10%。

参考文献

[1]袁作声,南仲喜.现代田径运动科学训练法,人民体育出版社[M],1997

[2]郭元奇,付宪红.现代三级跳远技术发展及训练新思路[J],田径,2002(9):32―33

[3]何幼棣,段歧峰.男子三级跳远初级训练,田径[J],2003(3):21―25

第9篇:三级跳远教学范文

关键词:体质;高校;俱乐部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804.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3―0372―02

俱乐部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体育教学模式,作为教学模式已在许多高校进行了实践,这种模式在教学指导思想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能力,忽视了学生身体机能的提高。只注重终身体育意识而忽略健康第一的思想。有很多学者对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做了研究,可是他们对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是否适合高校所有体育教学项目的问题没有进行具体论述和说明,也没有从大学生的身体机能出发去研究高校实施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所产生的一些问题。本文是通过对学生体质健康调查情况来分析俱乐部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从而不断完善俱乐部教学模式。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吉林师范大学2001级外语学院和2001级数学学院763名同学。其中男生124人,女生639人。2002级级外语学院和2002级数学学院856名同学。其中男生143人,女生713人。研究对象身体健康都能顺利完成体能测试。

1.2试验仪器 中体同方坐位体前屈测试仪、中体同方肺活量测试仪、中体同方立定跳远测试仪、中体同方台阶试验测试仪。

1.3研究方法

1.3.1 文献资料法通过阅读大量的运动生理、运动心理的文献资料分析学生身体机能变化的原因。

1.3.2实验法笔者运用中体同方测试仪器,测定肺活量、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台阶试验。对比2001年入学没有实行俱乐部与2002年入学实行俱乐部的学生身体机能变化。

1.3.3数理统计法运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数据的差异性是否显著。

2 结果与分析

2.1结果 测试结果见表1,表2,表3。

2.2分析讨论

2.2.1学生的心肺机能下降肺活量是反映人体呼吸机能的重要生理指标。2001级和2002级男女生的肺活量均值相比,分别平均高出73.4 mL和230.2 mL。从而揭示我校大学生的呼吸机能水平从实行俱乐部以来有明显的下降的趋势,女生尤为明显。同时,二年级组的肺活量均值都高于一年级组,三四年级低于二年级,其中2001级二年级男生比一年级男生平均高出206 mL,并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二年级女生比一年级女生平均高出92 mL,有显著差异(P<0.05)。2002级二年级男生比一年级男生平均低出36 mL,并有显著差异(P<0.05);二年级女生比一年级女生平均低出5l mL,有显著差异(P<0.05)。男生肺活量最大均值为二年级4316.0 mL,最小均值为一年级4242.6 mL,从一年级到二年级男生肺活量总体变化趋势是随年级的增加而上升,平均上升73.4 mL,t检验差异非常显著。女生肺活量,最大均值为二年级2594.5 mL,最小均值为一年级2364.3 mL,从一年级到二年级女生肺活量总体变化趋势也是随年级的增加而上升,平均上升230.2 mL,t检验差异非常显著。

2.2.2学生耐力能力下降 台阶实验是反映人体心血管功能的生理指标。心脏功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耐力素质,耐力素质是从事运动的基础。耐力素质的提高对于改善机体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功能以及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大脑皮层细胞活动能力及均衡性、灵活性,提高心血管系统机能等都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实验测得2001级和2002级男女生的台阶试验的均值相比,分别平均高出4.3和1.8(P<0.01),有非常显著差异,说明我校大学生的心脏功能从实行俱乐部以来有明显的下降的趋势,男生特别明显。同时,二年级组的台阶试验均值都高于一年级组,三四年级低于二年级。

2.2.3学生柔韧素质普遍提高、下肢力量减弱 俱乐部教学模式实施以来学生的柔韧性有所提高,2002级和2001级男女生的坐位体前曲的均值相比,分别平均高出0.3 cm和0.6cm。而立定跳远的测量数值差异非常显著,2001级和2002级男女生的立定跳远均值相比,分别平均高出10.8 cm和5.4cm。反映我校大学生的下肢力量从实行俱乐部以来有明显的下降的趋势,立定跳远立定跳远是衡量大学生下肢爆发力的一项身体素质指标。吉林师范大学男女生立定跳远统计年级男生女生立定跳远(cm)立定跳远(cm)二年级222.5±0.35和163.0±0.46 cm,一年级211.7±0.26和157.6±0.34 cm,从二年级到一年级随级别的下降,远度在下降,下降过程中有起伏,但男生立定跳远成绩总体变化趋势是随年级的下降而下降,t检验差异很显著。女生立定跳远测试结果,从二年级到一年级随年级的下降,远度在下降,下降过程中有起伏,但女生立定跳远成绩总体变化趋势是随年级的下降而下降,t检验无显著变化。

3 针对俱乐部学生体质下降采取的对策

3.1加强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组织与管理 1)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在组织方面要遵循教学管理原则,在原则范围内让学生享有充分的自由度。采用二级管理体制即课内外相结合的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课内主要由体育教研部、室负责教学管理、安排教师、教学时间、教学场地、学生各单项俱乐部的选择等。课外由学生负责组织各单项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竞赛。

2)体育俱乐部应有计划地开展活动,各体育俱乐部每学期均应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活动内容应包括:该项运动发展史、专项技术及练习方法、规则裁判法讲座;具体的活动时间不做机械地统一规定,学生可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选择时间进行活动,其原则是以学生自己锻炼、自己活动为主,充分调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教练员适当予以辅导,少量地组织一些集体的比赛活动。但应要求每个俱乐部的学生在一学期内都应完成规定学时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