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效能建设论文范文

效能建设论文精选(九篇)

效能建设论文

第1篇:效能建设论文范文

一、服务型政府建设和行政效能提升的几大亮点

从中央到地方,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在转变职能、增强效能和提高公共服务的能力与水平上,出现了几大亮点:

①有了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自觉性、紧迫感的共识基础,并形成了一种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极具活力的公共服务体系和公共服务模式。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根本目的是进一步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关键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重点是保障和改善民生” 。

②改革开放30年来的六次政府机构改革,各有其历史性的进步。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消除政企不分的组织堡垒,政府机构改革实现了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摆脱了过去政府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情,政府逐步转变职能,不断增强效能,着重强化了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突出了改善民生,提高了行政效率和政府公信力。

③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与政府公共财政支出的增加,不仅政府公共服务的绩效越来越大、成就辉煌,而且机关服务的设施与效能也越来越强,电子政务的普及加快了阳光政府、电子政府、高效政府的建设。

④开展“机关效能年”活动以来,我市各地、各部门均制定了实施方案,认真组织,精心安排,着力以好的思想作风打造高效能的机关,用硬措施优化软环境,坚持在革“旧”立“新”中为科学发展除“障”破“冰”,切实解决导致机关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升机关行政效能,促进经济社会提速发展。

二、当前约束机关效能提升的主要因素

从服务型政府建设和机关效能年活动来看,行政效能虽有较大提高,促进了市、县发展的提速,但同时也必须看到到,约束机关效能提升的问题与弊端仍然存在。一是有些机关干部自身思想意识落后,缺乏爱岗敬业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工作马虎应付,不给好处难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甚至在上班时间玩游戏、,这种人不仅谈不上正常工作,还有损机关形象、风气与效能;二是有的部门缺乏全局观念,太看重本单位眼前利益,利用权力向企业搞摊派、报发票,并在部门之间借故搞扯皮、不配合;三是有的部门形式主义较严重,缺乏求真务实精神,把精力耗在文山、会海、应酬上,工作热衷于作表面文章,搞面子工程,甚至弄虚作假,给“政绩”注水;四是有的部门对“两集中、两到位”的改革举措未能落实到位,存在项目进厅而审批不进厅,人员进厅而权力不进厅,存在受理公开而审批不透明,使申办同志跑来跑去;五是有的部门缺乏诚信力,在千辛万苦招来商引进资之后,不信守承诺,甚至不等企业立稳,就一再吃卡拿要;六是有些部门之间存在职能重叠,有时多头争抢,有时谁都不抓,又由于存在条块分割和上下左右之间渠道的不够畅通,导致了办事缓滞;七是有的部门民主集中制不够健全,权责分工不够清晰,凡事一把手说了算,事事等着一把手来定,一把手的权力过大、身心太累,其下属职能部门与人员难以发挥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八是有的部门个别人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行事扭曲,影响恶劣。

凡此种种,定性分析,有的属机关干部的个人思想品德、素质修养的问题,有的属机关作风与制度建设不到位的问题,有的属政府自身改革未臻完善的问题,有的属政治体制深入改革等解决的问题,还有最令人揪心的行政腐败问题。这些问题与弊端,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上干扰、约束、削弱了机关效能、行政效率,极不利于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与我市经济社会的提速发展。

三、推进机关效能提升的几点建议

在服务型政府建设、机关效能提升上,最需要与最有效的是:坚持实践科学发展观,密切联系实际,切实力查力改,提高机关人员思想政治素质,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与制度建设,开创发展提速的新局面;而令人最担心与最不愿见到的是:因循守旧,不思进取,不力查力改,形式主义走过场,作风依旧,效能依旧,局面依旧,创不出新绩效,抓不住发展机遇,促不成发展提速。在机关效能年活动开展中,要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着力提高机关人员的政治素质修养,增强其爱岗敬业、忠于职守、服务人民、依法行政的使命感、责任心及能力水平。机关的工作与效能是靠人干的,首先要把公职人员的思 想、作风、能力提高起来。如通过学习理论、学习文件、学习英模活动,开展“机关效能年”活动和本职工作实践中的锻炼活动,定期的工作与作风总结、绩效考核和奖惩活动等等,帮助公职人员牢固树立科学世界观、正确人生观、核心价值观和科学发展观,从而端正权力观、名利观、荣辱观,增强宗旨意识、全局意识、效率意识、忧患意识。

第2篇:效能建设论文范文

机关效能建设是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机关管理体系的必然要求。区政府办公室作为区政府的综合办事机构,承担着参与政务、处理事务、搞好服务的基本职责,起着承上启下、沟通左右、协调各方的作用,因此效能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区委、区政府的统一要求,区政府办公室效能建设早动员、早起步、抓落实、抓成效,争取了工作的主动性,把开展机关效能建设融入到各项服务工作之中,以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体现机关效能,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加强领导,制定方案,切实开展效能建设

全区反腐败暨机关效能建设大会后,区政府办公室及时成立了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由办公室主任()任组长,()、()同志为副组长,(、)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切实负起责任,精心组织,扎实开展办公室机关效能建设。同时,根据区委《关于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若干规定(试行)》,办公室出台了《关于开展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争创人民满意单位活动的意见》,把机关效能建设与争创人民满意单位紧密结合起来。《意见》从“坚持不断创新”、“努力加强学习”、“坚持求真务实”、“强化内部管理”、“塑造良好形象”等方面提出了办公室机关效能建设工作重点。根据《意见》,办公室通过学习会、办公室党组会议、党员民主生活会、机关干部职工大会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了机关效能建设大讨论,谈工作认识、学习体会,切实统一了办公室全体人员的思想。版权所有

为使办公室机关效能建设出实效,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办公室聘请了21位同志为办公室效能建设监督员,定期通报情况接受社会各界的本资料权属文秘资源网严禁复制剽窃监督。为确保效能建设监督员的建议、意见真正发挥作用,办公室出台了《区政府办公室机关效能建设监督员建议、意见办理工作规则》,要求各科室高度重视监督员建议、意见的办理落实,并对监督员的建议、意见实行分类登记办理,突出重点,查找原因,明确努力方向。

二、建章立制,规范行为,提高办事效率。

为切实履行好办公室“三服务”职能,发挥好“枢纽”作用,结合机关效能建设,区政府办公室今年出台了整套与时俱进的工作制度和运行规范,确保办公室工作有序、高效运转。

办文方面,办公室出台了《公文格式细则》、《关于区政府办公室内部公文处理程序的规定》、《关于完善公文办理抄告单使用办法的意见》、《关于机关公文处理的基本程序及领导签批公文若干注意事项的说明》、《区政府办公室公文差错内部通报制度》、《拟写会议通知须知》等规定。进一步对办公室来文的收文、分办、办理、答复和发文的拟稿、核稿、签批、发文登记、校对、分发、归档等各个环节作了规范,保证公文及时、准确、安全运转,更好地为领导、为机关、为基层服务。

办事方面,办公室出台了《秘书工作要点》、《政务信息工作实施细则》、《办公室调查研究工作若干规定》、《人民政府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工作规则》、《公务接待工作有关规定》、《区府大院安全保卫管理工作有关规定》、《区府大院空发事件应急预案》等。

第3篇:效能建设论文范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路径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这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根据国内外的新形势、新任务而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高校作为培养现代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在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发展、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担负着极其重要的历史任务。新形势下,探索高校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路径已经成为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

一、加强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打造坚实的思想理论平台

1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建设。课堂是高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前沿阵地,不仅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教材,还要进课堂、进学生的头脑。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过程中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就必须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建设。首先,高校教师要着力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改变过去灌输式、教条式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各种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以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积极采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注重把理论讲授与案例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其次,高校教师要着力创新教学模式,注重多种教学模式的综合运用,如可以采用情景式、启发式、讨论式、辩论式和研究式等教学模式,以此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多种教学模式的综合运用,以此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高校只有通过不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建设,才能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目标和任务落到实处。

2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关键在于教师。高校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成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宣讲者,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担负着极其重要的使命。首先,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其次,高校要努力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来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学历层次,让广大青年教师出去学习、进修,同时大力引进一批高层次的硕士、博士人才,以不断充实和壮大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此外,还要加强对在职教师的培训力度,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培训格局。唯有如此,才能造就一批真正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学贯中西的专家和学者;才能造就一批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善于联系实际的教学名师,从而为高校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可靠的人才保证。

二、加强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打造良好的环境制度平台

1 加强校园的物质文化建设。校园的物质文化建设主要是指校园基础设施的设计和建设,如教学大楼、实验实训中心、电教中心、网络中心、学生宿舍、食堂、体育馆、学术活动中心以及大学生文体活动中心等。这些基础设施建设的怎样,不仅会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而且会制约着大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的提高,最终就会影响着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此外,良好的校园物质文化设施会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有助于陶冶校园人的高尚情操;有助于塑造校园人的良好形象;有助于激发校园人的创新精神。因此,高校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美观的、完善的校园基础设施大力开展校园科技文化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其中,以此来提高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2 加强校园的精神文化建设。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也是校园文化发展的最高层次,它代表着校园先进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对校园其他思想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和指导作用。校园精神文化主要体现在学校的历史传统、校训、校风。师德、师风、学风、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等方面。高校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阵地,要不断加强校园的精神文化建设,大力推进校风、学风和文风建设。与此同时,高校要善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全过程,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全体师生的头脑,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校园人的影响力、吸引力并具体地外化为他们的实际行动。例如,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校史、校训教育时,可以把理想信念、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等渗透于其中,以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进行师德、师风、校风和学风建设时,可以把社会主义荣辱观融入其中,以提高全体师生明荣辨辱、扬荣抑辱的能力;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如何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教育时,可以把理想、信念教育贯穿于其中,以提高他们应对人生各种挫折与挑战的能力。

3 加强校园的制度文化建设。要建设一个文明、和谐的大学校园,就必须首先建立一整套规范、高效、透明的规章管理制度。邓小平同志曾经明确地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严格、规范而又完善的管理制度也是促进高校稳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制度文化建设作为整个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不可或缺。高校的制度文化主要体现在教学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后勤管理制度、行政管理制度、教师队伍管理制度和教学质量监控制度等诸多方面。高校要主动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积极加强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建设,促进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规范化、程序化、人才培养现代化、校园生活民主化,从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和谐校园的构建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三、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打造稳固的社会现实平台

1 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基地建设。高校要真正做到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首要的任务就是建立若干个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主要包括教学实践、社会调查、专业实习、参观考察、志愿服务、勤工俭学以及“三下乡”、“四

第4篇:效能建设论文范文

关键词:校园文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结合a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6-0345-02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活跃校园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办好有特色学校的有效措施。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意。在国家着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直承担着主渠道和主阵地的角色。然而在两项任务进行过程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阻碍,校园文化受学生价值体认差异影响而难以达成共识,校园文化的传播缺乏有效的载体,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面临着形式单一、实践教学匮乏的瓶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急需寻找提供新的方法和资源。然而二者之间恰好可以形成优势互补,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但就目前高职院校的实际工作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往往分属不同的部门,缺乏沟通和合作,教学与管理割裂开来,各司其职,教育资源不能高效组合,既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提高,又影响校园文化功能的发挥。

因此,在我国大力倡导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推进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针对实际工作中的现状与工作需要,寻找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机结合的途径具有十分深刻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本文试对此问题做以探讨和研究。

一、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

(一)二者育人的根本目标一致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系统的组成部分,也称学校文化。它是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学生、教师为参与主体,以课内和课外文化思想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是通过师生互动得以体现和形成的,渗透在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的一切物质的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从构成来看,校园文化包括外显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也包括内隐的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等。它是学校优良传统的结晶,是学校建设的灵魂,是决定学校兴衰的重要因素和维系学校发展的精神支柱。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校师生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心理人格、生活方式、知识技能、行为习惯等各方面。高职院校在深入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过程中都将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重要举措之一,希望通过校园文化的建设将学校打造成文化养成之地、文化交融之地、文化创新之地、文化传播之地、文化引领之地、文化交流之地。这些既是对校园文化建设提出的具体要求,同时也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标之一。

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及《形势与政策》课。通过这些课程的教学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的教育以及基本国情和形势与政策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大学生识别和抵制错误思潮的能力。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对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与政治素养、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校园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是文化育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导向功能是教学育人。虽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校园文化各有特点,侧重不同,但是在育人的根本目标上是一致的,就是把当代大学生培育成为四个“新一代”,即“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

(二)二者内容交叉,互相促进,相辅相成

健全的、开放的、自由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内容上具有交叉性,形式上具有重合性,例如,校园文化中传达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等等观念正是思政课的教学内容,而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也是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常用的形式,如爱国主义的演讲,三观教育的讲座等等。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校园文化在高校育人过程中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两者缺一不可。校园文化活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途径、有效载体和取得成果的重要保证。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为校园文化活动提供主题思想和内容支持。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校园文化有机地结合,可以互通有无,形成优势互补,从而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水平。

二、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机结合的实践价值

(一)加强学生对学院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慢慢实现的,但是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想观念存在差异,因此对于校园文化的感悟和理解也是不同的,因此也需要必要的引导。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恰好可以满足这种需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将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教学资源融入课堂,给予学生明确的分析和指引,可以加强学生对于学院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使学院文化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二)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改革,指导教学实践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在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指导下,取得了很大成绩,学科建设不断推进,教材建设取得成效,教学方式方法逐步改进,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但也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比较突出的是教学方式方法比较单一,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够,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上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内轻课外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门未能与其他工作部门一起建立教学、管理、服务等综合育人的良性体制,理论教学和环境育人未能有效结合,未能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引领导向作用和全程覆盖作用。而此次课题中提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校园文化的有效结合是思政课教学改革的一个全新的视野和方向,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式,开辟了新的教学资源,能够开启思政课教学的新局面。

(三)提升学院文化建设的内涵和品质

思想政治理论课注重“从理论到实践”,即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校园文化注重“从实践到理论”,即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提炼、总结出理性知识,验证和发展科学思想。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校园文化活动的举办提供了更多符合时展的主题思想和内容支持,能够有效地提升校园文化活动的思想性,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和品质提升是极大的促进。

(四)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我院一直强调全员育人的理念,就是要将各部门结合起来形成有机的整体,共同承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校园文化的有机结合将形成理论育人、实践育人和环境育人相统一的有效机制,营造育人的良好氛围,改变了以往教学与管理割裂开来的局面,将有效地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和水平。

三、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机结合的途径

(一)校园文化走进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

1.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增设一定的学时,设置教学专题,向学生介绍本校校园文化中的精髓(如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使学生直接的触碰到校园文化的内涵深处,并将实际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展现给学生,引导他们在日常学习生活过程中有意识地发现和领悟校园文化的内容。

2.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中,积极渗透校园文化的内容,包括学校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和理想信念等,使校园文化中坚持的主流思想和精神在学生的生活中时刻闪现,潜移默化的达到深入人心的效果。

(二)将校园文化活动作为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形式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与本门课程内容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要求学生在学期内主动去参与实践。并要求学生在活动过后结合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提交活动的心得体会,作为实践考核的一个部分。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更加留心,注重体会,避免了应付了事走过场的现象,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效果,也可以实现理论教学的应用性。即可以减少教师自行组织实践活动的麻烦,避免重复劳动,也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保证学生可以有充足的精力完成各项活动。

(三)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形成工作合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部门因为长期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在理论层面上具有优势,因此可以充分发挥这一特点,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一些理论支持和具体意见。尤其是在校园文化活动的主题和具体形式的设定上,可以与主管部门共同研究,群策群力,提升校园文化活动的内涵,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效果,实现理论育人、实践育人与环境育人的有效统一。

参考文献:

[1]王岩.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二识[J].江苏高教,2006,(2).

[2]吕广南,罗丹桂.对高职“两课”问卷调查的分析和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4).

[3]朱振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6,(5).

[4]覃晓晗.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拓展——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论议[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0,(6).

[5]于松.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兼论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6,(7).

[6]张德、吴剑平.校园文化与人才培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7]张红.结合思想道德类校园文化活动搞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J].职业圈,2007,(1l).

第5篇:效能建设论文范文

企业的廉正文化是以廉洁制度为基础,用科学的方式推进廉正制度的实施,保证企业在市场上打出名声,加快企业的发展进度,从文化层面提升市场的竞争力。加强企业廉正文化建设就是把廉正文化所包含的廉正、诚信守法、勤政和谐等思想理念与企业自身发展战略相融合,以形成企业内外清廉、倡廉、尊廉和崇廉为主导的良好氛围,不断的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对企业来说,想彻底掐断滋生腐败的温床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廉正文化对预防和惩治具有导向性作用,能够增加企业的拒腐防变能力。此外,文化作为一种意识一种精神,对人的行为习惯具有内在的驱动作用,把廉正文化融入高速发展的经营管理中,对弘扬新时期的企业精神,提升企业员工的集体荣誉感,发展企业先进文化,丰富企业文化内涵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目前企业廉正文化建设阻碍的因素分析

从目前大环境来看好多企业已开展企业廉正文化建设并取得了一定阶段性成效,但各环节中还存在一些阻碍因素对其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经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廉正思想意识有待提高

在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中推广建设廉正文化,基层员工甚至是领导对廉正思想的认识还不深,究其原因无非是廉正文化建设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不会产生直接作用,也就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在廉正文化建设过程中一些领导表现为消极怠慢的无为状态,情绪上过于被动,而员工对廉正思想更没有深刻的认识,概念上含糊不清,最终使廉正文化建设收到了阻碍。

2.企业廉正文化的教育方法急需改进

从具体的工作角度看企业廉正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有待改进。实际工作开展时,建设主体对象往往偏向企业领导,对基层员工的教育力度不够,束缚了廉正文化建设,导致基层廉正思想严重缺失。从廉正教育的内容上看偏向于基础理论,与实际情况造成一定程度的脱节,无法适应当前局势的需要。在教育的形式过于贫乏枯燥,活动素材较为单调乏味,无法很好的武装员工思想,企业的廉正文化教育实效性受到了制约,无法营造出良好的舆论宣传氛围。

3.领导者的短期行为比较明显

企业廉正文化建设是一个渐进的、缓慢的、长期的过程,切不可半途而废,如果只是根据领导者一时的意愿,急功近利,采取形式主义的方式,不顾实际效果,短时间内对领导者的倡导理念和设计大肆宣传,通过各种思想运动或广告的形式建设企业廉正文化,这样建立起来的廉正文化并不能对企业的发展起到良好的助推作用。

三、加强企业廉正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1.加大廉正文化建设的组织力度

第一,加强领导,充分认识到廉正文化建设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企业党政主要领导要重视廉正文化建设工作,把廉正文化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当作反腐倡廉的任务来完成,与各级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宣传教育活动,使广大干部群众知晓、清楚廉正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入推进党风党纪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反奸诈斗争的一系列基础性工作,也是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第二,屏除廉正文化建设无用论的思想,激发广大干部和员工参与的热情,帮助他们及时摆正廉正文化建设与企业发展的关系,克服搞形式走过场的表面现象,消除形式主义论、与己无关论、无用论等模糊认识,做到两手抓,企业的发展要抓,廉正文化的建设也要抓。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提高领导干部、员工的文化素质水平,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普及廉正文化知识,唤起他们主动投入廉正文化建设的热潮,使之成为廉政文化的创造者、参与者,创新廉正文化建设新思路,沿着廉正文化建设正确的方向前进,最终促进企业的健康和谐发展。

2.增强企业廉正文化建设的创新力度

当前企业的廉正文化建设是对传统企业文化教育方法的一个新突破,它符合企业反腐倡廉建设从基础抓起的发展方向,是一项前途光明而又艰苦卓绝的创新事业。坚持深入调研、循序渐进、形成体系的基本路径,着力实现从打好基础向提升质量转变,从形成框架向完善制度转变,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增强廉正文化的吸引力,拓展延伸宣传阵地。充分利用企业网站、宣传栏、内刊等媒介丰富新的活动载体,利用员工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形式吸引广大员工参与,充分调动积极性,使之积极的参与到廉正文化建设当中。发挥好个基层部分的主力军作用,延伸廉正文化的触角,拓展廉正文化市场,整合基层可利用资源,形成廉正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良好态势。二是企业试点的示范效能上求实效求创新求突破。以最小的成本实现最大化的收益,也就是利润最大化是企业在经济中运行的准则,把这理论应用到企业的廉正文化建设中也很具借鉴意义。实际企业廉正文化建设也注重投入产出比,但企业廉正文化建设更加倾向于社会效益。

3.以活动为载体,努力营造廉正文化氛围

我们应把党风廉政建设教育的丰富文化内涵,渗透融合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通过寓教于乐的新颖形式展现出来,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达到目的,为企业营造出依法经营、正直守信、廉政自律的环境和构建良好的和谐廉正文化氛围。一是树立坚定理想信念的教育,引导广大领导干部和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价值观、利益观、权力地位观;二是切实抓紧抓好党的基本理论和路线、各项方针政策以及廉政理论教育,使党员干部任何时候都能自觉用廉政理论武装头脑,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指导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三是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认真开展好“牢记两个务必,加强作风建设”主题活动;四是必须加强腐败风险意识的宣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员工讴歌正义,明辨是非、善恶和美丑,使其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不断提高党性修养,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4.逐步建立健全廉

正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企业的廉正文化建设需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创新思路,统筹兼顾,把其作为一项长期性基础工作任务来抓。既要营造良好浓厚氛围,也要建立健全其长效机制,不断巩固和扩大廉正文化建设的成果。强化领导机制,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责任考核机制,加大投入,建立评估机制,落实责任追究制,形成保障机制和研究机制,为廉正文化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四、总结

第6篇:效能建设论文范文

关键词:中国特色,建筑哲学思想,建筑理论,建筑技术方法

建筑理论,历来成为建筑界争论的焦点。建筑理论涵盖哪些内容,在建筑界存在很大争议。研究建筑理论的最高层次是建筑的哲学思想,它是对建筑科学本体性质属性特点的看法观点,是提出建筑理论的指导思想。建筑理论的研究目的,是在建筑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对于建筑科学的认识提出理论原理,并在建筑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建筑技术方法,提出技术方法的原则。现就中国特色建筑理论浅谈如下。

1建筑的理论基础

建筑基础理论,结合现行的建筑设计实践,从初级到高级有不同层面,所涉及的问题各有侧重,诸如建筑概论、建筑构图、建筑设计原理、建筑空间等等。总的说来,建筑的基础理论可以分为建筑设计原理和建筑理论两个层次。

1)建筑设计原理,侧重于阐述建筑创作和实践中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大都较为明显突出,内容包括建筑构成、建筑组合、建筑形式构图、空间组织、建筑构架、环境设计、艺术处理、建筑创作等。

2)建筑理论,侧重于建筑深层哲理的探索,是多层面、多角度、多方位的研究和深化,涵盖建筑的群体态势、地理环境、居住建设、不同建筑层次的需求、建筑文化品位的深化、建筑创作思维的阐述、建筑哲理的剖析、建筑机能组织的变化、建筑形象的表现、评论的准则、未来建筑趋势的预测等,涉及多学科交叉内容。

2中国特色建筑理论的哲学思想

2.1城建园林一体化

城市建筑园林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国传统的建筑学统称为“营造”,它包括建筑城市和园林,几千年来的城市建设都体现着城市建筑园林三位一体的内容,三者的关系十分紧密。

1)城市的选址在大自然中,城市本身具有绿地系统和庭院绿化,城市和园林密不可分;

2)城市的整体由中心区街道院落各个层次的建筑组成;

3)建筑与园林的关系可以用“建筑在园林中,园林在建筑中”来概括。

由此可见,三者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的整体。整体性的哲学思想,是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哲学思想。

2.2建筑理论是自然社会相结合的学科

建筑科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独立学科。过去人们一直将建筑学划分在自然科学范畴内,20世纪80年代末,才提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向。实际上,建筑科学本身的特点就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的学科,城市规划和建设,不仅包括自然科学的内容,也包括社会、经济、人文、管理、安全等社会科学的内容,因此,建筑理论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

2.3城市不同现代化

中国城市现代化,因地区不同,现代化水平不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也不同。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点,有北京、上海、天津及沿海城市等发达地区,有新乡、成都等中等发达地区,还有甘肃、新疆等不发达地区,对于发达程度不同的地区,应当区别对待,针对不同地区城市现代化特点和发展重点,应确定不同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既要重视发展知识经济,还要重视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和历史文化的保护,更要重视生态节能和环保的建设。各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要发挥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快速发展。

2.4综合效益节俭论

以前说起中国,人们总是很骄傲地用“地大物博”来形容她。但是,随着我国人口急剧增长,我国人均资源明显不足。针对这一特点,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提倡“勤俭建国”的建筑理念。在城市建设时,采用全寿命造价控制,强调综合效益,力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发展效益的最佳综合效益。

3建筑理论在建筑实践中的应用

建筑理论的发展与建筑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任何理论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立其价值和地位。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在我国建筑实践中的应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建筑与生态和谐,注重环保建设

中国的传统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十分和谐,因地取材,因地制宜,这在现在一些自然保护区,如新疆哈纳斯自然保护区的建筑,云南的傣族部落民居等,至今仍保留了这些传统。但是,许多地区的环境却因工业建设时未考虑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致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大气污染、水源污染、资源过度开发、交通拥挤所有这些,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不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20世纪80年代,人们意识到环境保护、合理开发资源、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在建设和设计时,重视生态、节能、环保全面考核,从选址、建材、布局、结构形式、空间造型各方面,在建筑的全寿命过程中,走天人合一的道路,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全面考虑生态、环保、节能的要求,注意废气污水处理,重视回收可重复利用的物质,如污水经处理后的再次使用,一些建材的回收使用等,不仅节约了开支,也减少了建筑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

3.2重视规划,在建设中体现全局意识

现在,我国的各级城市建设,非常重视规划。在建设时,先给城市定位,确定城市规模,划分建筑区域,再根据建筑类型确定建筑定位,全面考虑建筑在城市中的定位,使城市水电交通等资源能够充分利用,使城市工业、交通、居住、商业、服务、文化、教育和休闲娱乐均衡发展。

3.3重视保护历史文化,在建筑设计和规划中充分考虑建筑与周围历史文物的和谐统一

我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各地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在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过程中,既要创建新的建筑空间环境,又要重视各地城市与建筑历史文化的保存,保留和发展地域文化、民族文化,要在研究传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新的建筑文化。既创建新的建筑文化,又要符合当地历史文化、民俗、自然条件,在创新的同时,保持新建筑与历史民俗文化的和谐统一,在建筑设计时,考虑各地民族风情、装修特点及造型手法,使新建筑既有时代风貌,又不失民族特色。

3.4重视艺术创作在建筑中的应用,建筑创作体现标准化和艺术表现形式的和谐统一

第7篇:效能建设论文范文

[关键词] 高校 廉政文化 实践基地建设

廉政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形成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监控机制。[1]促进廉政文化进校园,特别是在高校中加强廉政文化教育,对于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引领廉政时代风尚,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开创性和战略性意义。高校开展廉政文化实践基地建设不仅具有现实可行性,而且能为稳步而高效地推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提供积极有益的平台和途径。

一、高校开展廉政文化实践基地建设的现实性

1.丰富深厚的廉政文化资源为高校建设廉政文化实践基地提供了条件。首先,廉政文化深深植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周礼》对廉政有“六计”之阐释,“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晏子春秋》中称:“廉者,政之本也。”《论语》中则记载:“政者,正也。子帅以政,孰敢不正。”“民重君轻”、“重义轻利”、“道德自律”、“监察以廉”等闪耀着儒家思想的廉政理念,使古代官员主动将“廉”视为操守和名节,涌现出了许多清官廉吏的楷模。[2]其次,廉政文化寓于不朽的革命史诗中。革命战争年代,老一辈革命家留下的清廉朴实作风和奉献精神,留给后人以丰厚的财产,成为廉政教育鲜活的素材。第三,新时期新形势下,廉政文化又与时代精神和谐交融,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对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提高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增强全社会反腐倡廉意识,形成廉荣贪耻的思想文化氛围,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腐败现象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2.高校建设廉政文化实践基地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必然选择。理论教育和实践指导作为高校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两个抓手,应坚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2011年5月10日,总书记在给北京大学第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的回信中,鼓励青年学生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近日,教育部下文,明确要求把加强实践教育摆在突出位置,决定开展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工作,依托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及政法机关,由教育部和财政部共同立项建设1000个实践基地。这为加强实践指导,在实践中加以宣传教育、巩固提升提供了良好契机。高校携同基层、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共建廉政文化实践基地,必将成为新时期有效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选择。

二、高校开展廉政文化实践基地建设的意义

1.有助于促进广大青年学生成长成才。高校对于人才培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实践作为第二课堂在当下的高校教育中愈发普遍。首先,高校通过设立廉政文化实践基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廉政教育主题活动,广大青年学生和德育工作者亲临亲历、躬身实践,能够进一步深入了解廉政文化的内涵要义,更加清醒地认识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而更加自觉坚定地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群众路线,全面加强自身反腐倡廉建设。其次,廉政文化主题教育往往与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相联系,在此过程中,同时有助于广大青年学生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历史成就,进一步加强青年学生的国情、民情教育,继承革命优良传统,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牢记历史使命,感悟并自觉担负当代青年的历史责任。第三,在提升学生党员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和廉洁意识的同时,有助于鼓励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在实践中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第四,通过组织开展专题实践活动,还能有效加强在校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升社会实践服务的技能,全面加强个人综合素质,这也为新时期人才的知识能力体系建构提供了丰富储备。因此,对于青年学生的内外修行,高校廉政文化实践基地建设都发挥着教育功能、德育功能、辐射功能和传递功能,有助于为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创设良好的发展环境。

2.有助于推进校园和谐文化建设。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保持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亦是构建和谐校园的现实需要和重要保障。[3]作为校园和谐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廉政文化教育借助于教学实践基地平台得以实现,更有助于教育向纵深推进,不断巩固优化教育的成效。通过搭建廉政文化教学实践基地平台,开展廉政文化主题活动,可以进一步强化高校的党风廉政制度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力度,完善监督机制,扎实推进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在全校范围内积极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形成崇尚廉政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干部廉洁从政、教师廉洁从教、学生廉洁修身”局面的形成。从更为广泛的意义上说,廉政文化实践基地的建设也是高校实现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廉政文化实践基地凭借其趣味教育有机结合、操作性互动性相协同、效果深刻直接、拓展性强等特有优势,成为有效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为不断推动高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战略规划目标提供有效途径。

3.有助于带动全社会形成廉荣贪耻的道德风尚。高校是文化传承和知识创新的前沿阵地。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的根本在于培育廉洁价值理念。[4]因此,高校通过将廉政文化实践基地作为宣传教育廉政文化的传播载体和舆论阵地,以服务青年学生健康成长为根本宗旨,以倡导廉洁奉公、弘扬风清气正为主要目的,以先进的廉政制度为基础,以科学的廉政理论为核心,以培养树立廉洁公正的价值理念为主要内容,以丰富的廉政文学艺术为载体,将廉政文化主题教育寓于全方位多维度的实践项目中,无疑对增进廉政意识、传承先进文化大有裨益。此外,实践基地的建设涉及共建主体双方,不仅能使高校达到教育的目的,同时也能够使共建单位的工作人员不断加强自身廉政意识,在工作生活中做到廉政修身,形成强大的示范效应,广泛带动全社会各阶层、各条战线干部群众,共同倡导廉荣贪耻的思想道德风尚,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4.有助于整合社会资源实现共建双方互利共赢。廉政文化实践基地建设平台以“优势互补、互利共赢、资源共享、共同发展”为原则,充分发挥地方特色优势,服务师生发展,共同打造创新型廉政教育培训实践基地,为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德育工作者和服务地方提供重要平台,实现互利共赢。一方面,依托具有丰富廉政文化积淀和实践经验的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可使廉政文化资源得以充分聚合,进而推动高校的廉政主题教育持续深入开展;另一方面,高校发挥其丰富深厚的人才智力资源,深入基层一线、单位部门进行理论传输、专题研究和经验共享,能更好地服务和指导共建方的反腐倡廉教育工作。廉政文化实践基地以广泛开展廉政文化理论研讨和实地考察实践为主要内容,开创了知行结合、言行合一、求真务实的专门性理论与实践研究平台,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丰富理论,充分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推动着廉政文化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的快速互动转换,不仅有利于共建双方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更在深层次上提升了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增加了经济社会的总体效益。

三、高校开展廉政文化实践基地建设的路径

1.定期组织实地参观考察,加强感性认识。分批次定期组织师生前往共建地开展实地参观考察活动,通过参观当地的革命历史展馆、基层廉政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组织现场观摩,使高校师生融入到廉政文化的建设氛围中,在加强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升廉政修身的意识。通过挖掘历史文化名胜、革命遗址中蕴含的廉政资源,汲取、总结并推广开展廉政文化阵地建设的有益经验,随着廉政文化建设的持续深入,积极筹备建设廉政文化创建活动双边示范点。

2.开展专题项目调研,理论实践有机结合。高校师生可结合自身的知识体系和学科特色,运用所学,发挥专业优势,提出关于廉政文化建设主题的具有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科研命题,积极组建科研团队,充分挖掘当地资源,开展专题调研活动,为地方发展建设做出应有贡献。在组织专题调研的过程中,参与者可进一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实现廉政文化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快速高效地互动转换。

3.举行双向经验交流座谈会,促进共建双方发展进步。共建双方可就自身廉政文化建设情况、项目实施的先进做法、落实效果,以及在建设过程中涌现出的人物事迹等进行定期的经验交流和心得分享,以期为廉政文化建设提供新思路、新做法和新借鉴,不断调整改善优化,实现共同进步。同时,还可针对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共同讨论、商议,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听取各方的观点,提出可供解决的方案设计,促进廉政文化实践基地建设工作取得新突破。

4.举办理论研讨会,努力推动理论创新。结合实地考察调研情况、座谈交流等,定期对实践基地建设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进行总结、提炼和汇总。加强对廉政文化建设前瞻性、战略性问题的系统研究,努力拓宽新的研究领域,实现理论研究的新进展,形成具有一定理论价值、研究水平和实践指导意义的报告、论文。通过举行专题研讨会,开展双向的理论交流和学术切磋,并将相关成果进行收录、汇编,结集出版,促进廉政文化建设的理论创新,为廉政工作提供新的建设思路,进一步扩大成果及影响面。

5.开展“廉政文化建设主题活动周”系列活动,实践中强化廉政教育。利用寒暑假时间组织师生前往建设基地,开展“廉政文化建设主题活动周”系列活动。比如,设计、发放“和谐共建廉政文化”倡议书,开展廉政修身承诺活动,观看廉政教育警示片,举办廉政教育大讲堂,阅读廉政教育书籍,搜集廉政格言启示,编订廉政手册,开展主题书画展,廉政文化进社区(课堂),创建廉政文化学习园地,“我的廉政故事”征集和结对帮扶,等等,达到高校与基层和谐共建,倡导社会新风尚,增进廉政意识的目的。

6.搭建网络服务平台,探索廉政文化建设新形式。为保证高校师生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长期为共建基层乡镇、企事业单位提供服务和支持,可由高校师生负责建立专门网站或开通博客(微博),以新技术为手段,以网络为平台,将廉政文化建设的最新成果通过网络途径,实现即时共享,双向互动。一方面,将廉政文化的建设理念持续深入传播,加强宣传推介,拓展沟通交流的新途径;另一方面,注重将共建双方的资源特色和优势经验做法积极向外推广,同时,帮助基层将先进的政策、文化、资源开发等信息“引进来”,从而不断优化提升服务基层的方式和质量。

7.设置“先锋服务岗”,榜样引领前行。在合作共建项目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党员同志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以党风带民风,以党建带团建。在共建基层当地设置“先锋服务岗”,通过开放实习岗位、设立挂职锻炼项目,邀请专职教师进入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讲座培训,树立先进典型、模范标兵等方式,不断推动双方学习教育水平再上新台阶,促进基地建设实现新突破。

参考文献:

[1].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25.

[2]张霞燕、刘自力、傅烈成.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与廉政制度建设的探讨[J].宁波大学学报,2007(3).

第8篇:效能建设论文范文

关键词 党建;教工支部;网络平台

中图分类号:TP393.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24-0053-02

Exploration of Construction of Party Construction Network Platform of Staff Party Branch in Universities//Guo Qiang

Abstract Party Constructive Network is the trend of future in the party work of universit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of Party Construction Network Platform of Staff party branch in Universities, shows the main problems of it, and proposes the idea to build the network learning platform.

Key words party work; staff party branch; network platform

Author’s address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uangzhou, China 510006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信息化,建设学习型党组织。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许多高校的党委甚至是学生支部都创建了党建网站,把党建学习、支部生活放在网上进行,丰富了党建学习的内容,创新了支部学习的形式,大大提高了效率。高校教职工支部作为单位基层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则较少建立党建学习网站。为了使高校教工支部的党建学习更加有效,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有必要充分认识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的新特点,充分利用互联网拓展党建工作领域。

1 高校教工支部党建网络学习平台建设的必要性

目前,高校教工支部的网络学习平台较少。教工支部多依托于学校党委的学习平台,但多数高校党委网络平台仅设有新闻和文件下载等功能,形式和内容较为单一,不能有针对性地满足每个教工的党性学习需求。高校教工支部是高校基层党建学习活动的主体之一,其党建学习与大学生支部不同,有些教师教学、科研、管理多肩挑,在参加组织学习和支部活动上受诸多因素限制而效率较低。传统的组织生活多以开会作报告、念文件、读报纸、组织讨论等形式进行,信息量小,时效性差[1],支部学习时间因上课难以安排,支部活动人员难凑齐,对流动的党员管理难度较大。因此,有必要借鉴现今国内支部党建工作的先进方法,尝试构建教工支部党建网络学习平台,通过此平台扩大支部宣传、丰富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拓展支部组织活动形式,激发教工参与党建热情。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也可作为探索高校教工党建服务工作新方法的尝试。

2 目前高校党建网络学习平台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形式和内容单一。目前,高校的党建学习网络平台构建多是针对高校各级党委和支部或大学生支部而设的,在这些网站里基本上都含有党的理论及建设方面的学习内容,但多数仅仅设置介绍党的理论、各部门党建情况,通报学校组织决定、会议精神以及下载相关文件等栏目,基本上只能信息,缺乏互动,不能在网上进行组织理论学习和支部生活。有些教工党员都很少浏览学校的党建网站,对学校党委的各项指示要求缺乏了解。有些教工支部理论学习和支部活动未能有效地利用学校党建网站,去了解学校党委的各种决定,因而支部学习的内容与学校党委的文件精神存在脱节。

2)缺乏维护,信息更新慢。党建学习网络平台需要专人维护和更新,及时党中央、省市各级党委及学校的各种指示精神和理论学习文件,才能满足广大教职工了解新政策、新知识理论的需求。但有些党建网维护力度不够,缺乏安全保障,易被病毒攻击,或者是网络经常故障,网站页面显示困难甚至是打不开。另外,有些高校党建网站内容长期没有更新,这些都使得党建学习平台形同虚设,教工党员的组织学习和支部生活不能与时俱进。

3)网站建设技术不足。由于网络平台设计水平等原因,有些高校网站设置的栏目较少,功能单一,内容单调。设计者拥有网站建设经验,但党建经验不足,也不能为党员提供一个资源丰富、功能强大的学习平台,如设置网络课程、网络视频学习、网络组织生活、支部邮箱、QQ群和飞信群,甚至是数据库,这使得这些网站不能满足教工支部党建学习的需要。

3 构建高校教工支部党建学习网络平台的设想

第9篇:效能建设论文范文

1.党建领导,保证办学理念。高校自身的“属性”直接影响该校校园文化的特征。在社会主义大环境下,各大高校在办学理念上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作为建校的基石,因此这也就为校园文化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有明确规定,高校必须以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举办高等教育和从事高校管理的指导思想,必须以“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办学的根本指导方针。因此,这充分说明党建工作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核心,也是保证办学理念的有效手段。

2.突出主体地位,增强文化凝聚力。虽然各大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存在不同的方式及路径,但他们的最终目的却是相统一的,那就是要建设先进、科学、和谐的校园文化。在多元文化互相冲突的今天,高校在建设校园文化时极其容易迷失方向,丢弃自己原本的初衷。所以,各大高等院校就必须将社会主义理念作为指导思想,用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坚信党对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直接领导,明确以党的建设带动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二、党的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之关联

如何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是当前各大高校所面临的十分紧迫的问题,从长远上看,其意义还关系到国家长期的稳定发展。校园文化的建设,能够在校园内形成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并以此为基础发挥特有的教育功效,高校的党建工作为校园文化建设明确了目标,提供了可行的道路,并且能够明显提升、丰富其内涵。校园内的党建与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是优化高校教学环境的有效途径。

1.党建是文化建设的领路人。

在高校党建工作过程中,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通过合理手段,优化党建模式,创新党建思路,有效提高院校党委领导班子的理论高度及管理水平,强化高校党支部的战斗力,进而提升高校内各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而高校的党员干部们,正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先驱和领导者,提升他们理论素质觉悟,有利于强化党在高校文化建设当中的领导地位,带动校园全体教职员工积极的投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去。

2.新时期的文化建设对党建工作的诉求。

文化是开放的、适应的,并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一些新思想、新理论逐渐成形,进而对高校校园文化产生强烈影响。针对上述问题,高校党建工作者,尤其是处于主导地位的高校领导者,要适时地找到与社会接轨的关键点,不能只以“纯洁”和“神圣”而故步自封,应时刻关注社会文化的新热点、新动向,积极对最近的“热点”、“亮点”进行讨论,进而强化党建工作的有效性、针对性。丰富党建工作的工作内涵和情感内涵,进而实现党建的思想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及工作创新。

三、党建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途径

1.党建的主导作用。

面对新的形势、新背景,各大高校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党建的指导功能,努力引导学生要牢固树立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我们伟大祖国的坚定信念。校园文化建设要积极迎合时代诉求,要时刻牢记以社会主义理念为基础,以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坚持爱国主义、集体注意思想教育。用更为科学的理论武装新生力量,有效促进高校校园文化的蓬勃发展。

2.实现突破,唯有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