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玉米病虫害种类及绿色防控研究

玉米病虫害种类及绿色防控研究

摘要:本文以玉米病虫害为研究对象,对病虫害的主要类及危害现状进行分析,针对性提出在玉米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制定的玉米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方案,精准监测,综合防控,为玉米植株的健康生长以及玉米的有效供给奠定基础。

关键词: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玉米产业的持续性关注和相关政策的倾斜,我国的玉米栽培、管理逐渐向规模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在提升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同时,其病虫害的发生也日益严重,成为制约玉米产业可持续性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本文对当前阶段玉米的重要病虫害危害情况以及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制定适宜本地区发展的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方案,为玉米病虫害持续性、科学性防治提供依据。

1玉米病虫害主要种类及防治药剂

1.1玉米大斑病

玉米大斑病由半知菌亚门大斑病凸脐蠕孢的病原孢子侵染玉米叶片而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在病原孢子侵染初期,玉米的底部叶片会出现水渍状、青灰色的小斑点,后续慢慢扩大成纺锤形的大斑(一般为中间灰色、周边暗褐色,长度5~10厘米,宽度1~1.5厘米),发病严重的叶片多个病斑汇合到一起,引起叶片的死亡、凋落。导致此类病害发生因素主要是病原孢子的数量和气象条件,如果玉米栽培密度过大,玉米田生态系统内部郁闭程度较高、通风条件较差,再遇到阴雨天气,导致湿度过大,病原孢子便容易随水流进行快速地繁殖和传播,导致该类病害的大发生。该类病害主要发生在玉米的孕穗期,容易导致叶片的光合作用受到限制,影响营养成分的储存,使玉米的孕穗量较少、饱和程度较差,从而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玉米大斑病的主要防治药剂推荐:55%丙森锌·醚菌酯可湿性粉剂稀释800~1600倍液或者60%丙森锌·己唑醇水分散粒剂1500~175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

1.2玉米丝黑穗病

玉米丝黑穗病是由担子菌亚门的丝孢堆黑粉菌的冬孢子侵染玉米幼苗而引起玉米穗轴发病的一类系统侵染性的真菌性病害。被危害的玉米穗轴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整个果穗的果实全部被侵染,变成黑色、膨大的孢状物,里面充满黑色的粉末和丝状的维管束组织;二是果穗的雄花畸形、无法生出雄性花蕾,雌花的颖片生长成长管状、刺形,导致整个果穗不能正常坐果。此类病害的侵染源主要有两个:常年存活在玉米地土壤中的病原孢子;带有病原孢子的动物粪便,尤其是动物粪便可以携带病原孢子进行长距离、大面积的扩散。由于玉米丝黑穗病直接对玉米的果实进行危害,被危害的穗轴往往直接绝产。因此,此类病害一旦爆发,往往会给玉米田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药剂主要推荐:先正达的亮盾(2.2%咯菌腈·2.2%苯醚甲环唑·4.6%氟唑菌酰胺种子处理悬浮)在种子进行播种以前,按照100~200毫升/100公斤种子进行玉米种子的拌种;在发病初期,喷施30%烯唑醇·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治疗。

1.3玉米矮花叶病毒病

玉米矮花叶病对是由MDMV病毒侵染引起的一类病毒性疾病。玉米矮花叶病在玉米的整个生长周期均可发病,发病初期心叶出现退率的椭圆形小斑点,后期逐渐发展成黄绿相间的条纹,最后导致叶片枯萎。识别此类病害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与健壮植株相比较,发病植株明显矮化。由于此类病害主要是以蚜虫为媒介进行传播,因此,压制住玉米田蚜虫的基数成为防治该病的有效措施。具体可以喷施以下药剂:10%阿维菌素·吡虫啉悬浮剂按照10~15克/亩的浓度进行叶面喷雾或者10%噻虫嗪·高效氯氟氰菊酯悬浮剂稀释750倍进行叶面喷雾。

1.4玉米全蚀病玉米全蚀病是一种对玉米

产量有较大影响的土传性真菌病害。此病在苗期无明显的症状,一直到玉米的孕穗期,叶片从下部开始逐渐变黄、衰落,主干松软易倒伏,根系逐渐腐烂。玉米全蚀病影响玉米植株根系对营养物质吸收和向上运输,从而导致种子饱满度不足,产量降低。玉米全蚀病的主要防治药剂推荐:内吸性较好的75%萎锈灵·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照200~300克/100公斤种子的配比进行拌种或者3%的苯醚甲环唑种子处理悬浮剂按照400~600毫升/100公斤种子的配比进行拌种。

1.5草地贪夜蛾

草地贪夜蛾始发于欧洲,自2019年入侵我国,严重制约我国多种粮食作物(玉米、水稻、小麦)可持续性、健康发展。草地贪夜蛾具有迁徙性强(一晚上成虫可随季风飞行100公里以上)、取食量大(大龄幼虫取食玉米叶片、秸秆以及穗轴)、繁殖速度快(单头雌性成虫可产卵1500粒)等特点,一旦在玉米田爆发,往往对其造成极大的损失。在部分地方出现草地贪夜蛾初期,可以通过喷施10%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茚虫威悬浮剂1000~1500倍液或者240克/升虫螨腈悬浮剂1500~2000倍液进行防治。

1.6东亚飞蝗

东亚飞蝗是一种土传性的虫害,其主要是通过若虫或者成虫取食玉米的叶片、秸秆对其造成危害,发生密度与土壤温湿度、土壤土质、玉米品质有较大关联,低洼潮湿、土壤松软、玉米营养成分含量高均容易导致东亚飞蝗的发生。由于东亚飞蝗具有群居性、长距离迁徙性等特性,一旦暴发,往往遮天蔽日,所过之处玉米尽毁。在东亚飞蝗的防治方面,可以在其发生初期,进行叶面喷洒艾绿士(60克/升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以及康宽(200克/升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进行防治。

1.7玉米螟虫

玉米螟主要是其幼虫对玉米的心叶、茎秆、穗轴、花丝以及苞叶进行取食危害,从而影响玉米正常的光合作用、营养物质的运输、雌花的授粉以及玉米粒的灌浆,降低玉米的产量以及品质。玉米螟虫在甜玉米以及黏玉米上发生较为严重,严重影响种植者的收益。玉米螟的推荐防治药剂:3.2%的50%虫螨腈·丁醚脲悬浮剂1500~2000倍液喷雾或者25克/升多杀菌素悬浮剂1000~1500倍液喷雾。

2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策略

2.1精准监测

只有对玉米病虫害的种类以及发生状态有详细的了解,才可以针对性地制定科学的防治措施。因此,应借助病原微生物智能监测系统(主要通过对病原孢子的捕获和鉴别,进行病害的诊断和预测)、昆虫性信息素诱捕装置(主要针对玉米螟、草地贪夜蛾等靶标害虫的发生动态进行监测)、黄板(可以监测玉米蚜虫)等现代化技术和设备,结合定期的人工普查(每7天左右对玉米受到病虫害危害情况进行调查),对入侵该玉米田病原微生物和靶标害虫的种类以及规模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分析其始发期、盛发期,为其综合防控提供依据。

2.2制定绿色防控综合方案

在玉米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应以病虫害的监测数据为依据,秉承“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基本理念,运用多种技术进行病虫害的综合防控。主要包括:生物技术:利用活体生物进行玉米病虫害的防治,比如,通过释放赤眼蜂寄生玉米螟的虫卵、引入异色瓢虫防治玉米蚜虫以及喷施苏云金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生物农药进行多种病虫害的防治。物理技术:主要是指利用靶标害虫的趋光、趋味特性进行诱捕,比如,利用黑光灯、糖醋液诱捕草地贪夜蛾以及地老虎。科学用药:依据病虫害的发生、发展情况,选择低毒高效的化学农药进行玉米病虫害的有效防治(具体防治药剂上述已经进行介绍),在药剂的施用过程中,依据病虫害的严重程度,连续喷施3~5次,间隔期一般为5~10天,在化学农药施用过程中,为避免抗药性的产生,应注意其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进行轮换使用。

3结语

玉米病虫害是制约玉米有效供给的重要因素,各地农业部门应充分认识到玉米产业对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采取多种切实有效的、适宜本地区玉米产业发展的措施与技术,进行玉米病虫害有效防治,实现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方案的现代化升级。

作者:赵彦明 单位:吉林省公主岭市大岭镇农业服务中心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