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重症医学科气压治疗仪护理疗效评价

重症医学科气压治疗仪护理疗效评价

摘要:目的评价气压治疗仪护理在重症医学科患者中的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2017年6月—2018年5月间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重症医学科患者80例,按护理内容差异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仅开展常规护理,实验组除常规护理还接受气压治疗仪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股静脉血液流速变化与预防血栓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股静脉血液流速显著大于对照组,预防血栓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气压治疗仪护理能有效提升重症医学科患者满意度,改善患者病情,临床价值显著。

关键词:气压治疗仪;重症医学科患者;护理疗效

重症医学科主要承担危急重症患者救治工作。重症医学科患者大多长期卧床接受治疗,容易出现血管损伤、血液高度凝集等情况,从而加剧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风险[1]。有研究证明:对重症医学科患者开展合理科学的护理措施预防深静脉血栓能够显著提升治疗效果。气压治疗仪是近年来临床使用的新型治疗仪器,通过产生不同压力气流对局部进行挤压按摩治疗。本文研究气压治疗仪护理在重症医学科患者治疗中的价值,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5月间在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80例重症医学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式不同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患者年龄19~68岁,平均年龄(43.5±11.3)岁,其中重症胰腺炎患者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12例、肾功能衰竭患者10例、呼吸衰竭呼吸机使用患者10例、其他疾病类型患者2例。对照组患者年龄19~68岁,平均年龄(43.5±9.8)岁,其中重症胰腺炎患者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12例、肾功能衰竭患者12例、呼吸衰竭呼吸机使用患者8例、其他疾病类型患者4例。两组基础资料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纳入标准:①本研究所涉及的患者均存在高危因素;②所有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好;③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④所有纳入患者均签订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肺水肿、心律不齐者;②存在急性炎症性皮肤疾病、深部血栓静脉炎等疾病者;③生命垂危、预计48h内可能死亡者;同时接受抗凝药物治疗者。

1.2方法

两组患者药物治疗内容一致。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①肢体护理。抬高患者肢体,确保按摩顺利开展的同时保证患者处于舒适的姿态。每隔2h协助患者调整姿势。护理人员按专业医师要求开展患者下肢按摩工作,控制患者关节运动[2]。②心理护理。因环境变化与疾病折磨,重症医学科患者往往产生焦虑、恐惧等多种不良情绪,影响治疗效果。医护人员要积极与患者交流,解答患者疑问,开展心理疏导,缓解患者不良情绪,保证治疗顺利进行[3]。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气压治疗仪护理。使用KENDALL压力抗血栓泵。操作内容如下:通电,连接气管插头与主机器,抬高患者下肢,套上空气压力套筒,拉至大腿最上方。用四个Y型连接管连接在气管插头上,调整好压力、时间等参数。每加压一分钟安排患者休息10秒左右。压力在40~55mmHg之间,加压、释放压力不断反复,每天操作两次,每次半小时[4]。治疗中密切关注患者身体指标与仪器变化,一旦出现异常现象立即调整。护理措施:首先,护理人员应该指导患者抬高患肢,至少高于心脏水平线,然后才可以采取溶栓治疗措施,这样对促进患者血压回流具有积极影响,能够有效缓解水肿情况。其次,护理人员需要针对患者实施适量的心理疏导,密切观察患者心理状态,避免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从而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护理人员需要在治疗期间给予患者充分的安慰、鼓励和支持,帮助患者掌握自身疾病的具体情况,对其详细讲解治疗措施、预后效果等相关内容,保证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再次,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帮助患者改善下肢运动功能。此外,护理人员还需要给予患者营养支持,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坚持低脂、低糖,保证营养均衡。最后,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实施下肢静脉穿刺,在操作过程中避免在同一位置穿刺。同时要给予患者预后指导,包括采取按摩、适量运动的方式对患者的下肢周径水肿情况进行检查。

1.3观察指标

护理满意度:拟定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了解患者对护理内容、护理手段等方面的看法,包括满意、较满意、不满意。股静脉血液流速:护理后利用超声技术进行股静脉血流峰速度与平均速度的检测。预防血栓效果:效果分成显效、有效与无效。下肢未出现疼痛感且对称,无肿胀代表显效;下肢一侧出现轻微疼痛感为有效;痛感剧烈,肿胀明显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4.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sx±表示,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5.0%)显著高于对照组(65.0%),P<0.05,见表1。

2.2比较两组患者股静脉血液流速

实验组患者股静脉血液流速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比较两组在血栓预防方面的效果

护理后,实验组在预防血栓效果显效的有30例,有效的有8例,无效的有2例,预防有效率为95.0%;对照组在预防血栓效果显效的有16例,有效的13例,无效的有11例,预防有效率为72.5%。两组比较χ2=7.4397,P<0.05,实验组在预防血栓方面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

3讨论

深静脉血栓主要发生机制为深静脉血管腔内出现血液异常凝结,从而引发静脉血流障碍,导致患者深静脉存在不同程度的慢性阻塞现象。其主要发生部位大多在下肢,如果出现血栓脱落容易造成脏器栓塞等不良现象,增加患者死亡率[5-6]。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患者大多病情严重,患者在入院后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具有较高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因此,对重症医学科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重症医学科大多数患者会发生深静脉血栓,若不能保证血液正常流通,将会造成肢体功能丧失或偏瘫等情况,而气压治疗仪恰恰能够避免这种风险。有相关研究资料表明:气压治疗仪能够有效预防髋关节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提高股静脉血流液峰速度、平均速度;能够有效规避下肢肿胀及血脉血栓形成等不良现象的发生,提高静脉血栓预防有效率。本研究结果显示:气压治疗仪护理在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方面优势显著。通过上述护理的实施与各项实验数据的比较分析得出:实验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气压治疗仪的作用机理:仪器工作时能够产生不同压力的气流,气流通过导气管导入气囊,气囊在压力不断上升时逐渐膨胀,对接触气囊的肢体进行按摩。相关研究资料表示:气压治疗仪产生的压力能够深达肌层,直至血管及淋巴管,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血管流速,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本研究结果与目前我国医学界临床研究结果一致。在采用气压治疗仪护理的过程中,我们总结了以下体会。在气压治疗仪的使用过程中,护理人员使用气压泵需要遵医嘱:被确诊为DVT的患者严禁使用;存在出血倾向、症状,以及被确诊为充血性心力衰竭、下肢严重水肿、肺水肿、血栓静脉炎的患者严禁使用;存在其他类型的缺血性血管疾病、下肢畸形、严重下肢动脉硬化、下肢局部异常(皮炎、感染、腿部伤口、近期内接受皮肤移植)者禁用。同时,在仪器使用过程中,需要使用一次性腿套避免出现交叉感染。在患者治疗期间,需要注意患者病情变化,观察下肢皮肤、温度、颜色,针对存在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的患者立即停止治疗,避免出现回心血量增加、心脏负荷过重等心血管不良事件。综上所述,在重症医学科患者接受治疗过程中开展气压治疗仪护理,能够促进血液流速,避免血栓形成,改善患者预后,使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参考文献

[1]王科文.肢体气压治疗仪联合视听统合训练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恢复期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疗养医学,2018,27(12):1260-1262.

[2]钟爱娟,钟衬珠,韩嘉雯,等.气压治疗仪预防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分析[J].内科,2018,13(5):791-792.

[3]周雯颖.骨折愈合仪和气压治疗仪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康复训练中的运用效果[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7,23(21):115-116.

[4]刘健.气压治疗仪护理在重症医学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12):188-190.

[5]赖星海,何夏花.为重症医学科患者使用气压治疗仪进行护理对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7):101-102.

[6]夏彩宁,闫瑞芳,王世平,等.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长筒靴型气压治疗仪预防ICU患者DVT的临床效果[J].河北医药,2014,(24):3735-3737.

作者:党明芳 肖鹤 海潮 陈兴美 杨会艳 单位: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