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低碳经济下我国农业现代化转型研究

低碳经济下我国农业现代化转型研究

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发展始终是世界发展的核心问题。其中,人类生存所赖以存在的基础—自然环境—却在发展中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以至于直接危害到人类现有生存境遇。全球气候变暖就是自然环境破坏的主要表现之一,强烈的生存危机迫使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发展的问题。在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以及信息经济之后,人类如何选择下一个经济发展模式,以保持人类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这是摆在全世界人民面前的关键问题。2003年,英国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概念,强调要在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前提下,寻求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空间。此后,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纷纷研究和实践“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我国的经济总量是建立在高消耗、高污染的能源利用基础上的。我国工业经济发展已经开始践行“低碳经济”模式,但是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们的农业发展还没有真正正视“低碳经济”,更没有去实践“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研究和践行“低碳经济”是我国生态农业现代化转型的战略要求。

一、我国农业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我国不仅是新兴的工业化国家,我们更是传统的农业化国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农业发展是我国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农业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内在要求。我国作为传统农业大国,农业发展情况不仅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必然会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发展。我国传统农业发展走的是粗放型路线,以人力物力的大投入来换取农业产量的增加。从经济效益角度看,我国农业产量虽然很大,但是农业发展的经济效率却很低。巨大的农业产量是以巨大的资源投入作为代价的,其中资源消耗高、技术水平低以及农业生产的环境破坏性大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因此,我国农业“低碳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低碳经济”是我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我国农业发展要摈弃粗放型发展方式,转而向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和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低碳经济”要求经济发展要建立在制度和技术创新基础上。我国农业发展要转变发展方式就必须要创新农业生产制度和技术,在节约成本和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其次,“低碳经济”是我国农业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农业科学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低碳经济”所强调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目标与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发展的农业生态文明目标是一致的。农业“低碳经济”发展不仅仅是农业产量的增加,它更涉及到农业、农村以及农民的可持续发展。基于“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农业发展,其目标是创造良好的农村环境、健全农业体制以及幸福的农民生活。由此可见,农业“低碳经济”发展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要选择,其价值目标是生态农业现代化发展。

二、我国农业现代化转型发展的困境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业经历了五十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虽然我国农业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其核心潜力和价值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我国农业发展的现代化转型困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业发展资源有限且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开发

我国国土面积处于世界前列,但是由于人口数量的庞大,使得我国农业生产资源人均占有量非常渺小。人均耕地只有美国的12%和加拿大的4.3%。农业生产资源与人口数量的矛盾集中凸显,使得我国农业资源开发的紧张感倍增。此外,即使资源是有限的,我过农业生产也没有充分利用这些有限的农业资源,造成大量农业生产资源的浪费和破坏。

(二)农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

长期以来,由于只重视粮食生产,生产结构单一,资源利用不合理,造成地力下降,植被破坏,草原退化,沙漠化面积扩大,水土流失加重,旱涝灾害频繁,自然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不亚于工业生产的破坏力。不科学或缺乏技术支撑的农业生产行为往往会导致自然资源和环境不可挽回的损失。例如目前我国存在的雾霾天气,对农业资源的过度破坏也是雾霾的重要形成原因之一。

(三)农业发展所需的资金和技术都处于短缺状态

我国是农业大国,政府也非常重视农业发展。但是相比较工业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政府和社会在农业发展上的投资和技术支持确实有限的。此外,我国的工业化还处在发展阶段,国家整体经济能力有限,工业反哺农业的能力也是弱小的,因此,农业发展的资金是短缺的,这直接影响了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同时,我国在发展工业化社会的时候,科技发展的重点主要倾向工业发展,对农业的技术支持有限,严重阻碍了农业发展。

(四)农业发展受制于当前农村经济体制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农业由资源约束转向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城乡关系、工农关系的重新定位和农业国际化趋势的即将来临,曾经发挥过巨大作用的农村经济制度,有相当一部分由于自身的缺陷、或者过去改革的不彻底、或制度变迁的边际效率已趋向于零,而逐渐成为制约农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一言以蔽之,我国农业现代化转型困境有着内在的矛盾问题,也有着外在宏观政策支持问题。破解农业发展问题的关键在于引入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以新的视角、理念以及制度来重新框定农业发展的模式,从而最终实现我国农业生态化、现代化发展。

三、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我国农业发展路径

资源与发展也是我国农业发展所必须面对的问题。基于以上我国农业发展困境来看,我国农业发展必须要发展“低碳经济”,以“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来矫正当前农业发展模式,其发展的目标应该是农业生态化和现代化。所谓农业生态化,是指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基础,通过实现生态经济良性循环及资源高效利用,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融为一体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所谓农业现代化,是指用现代生产手段和现代技术逐步装备农业的过程,是用现代管理科学方法管理农业经济的过程,是用现代科技文化知识全面武装农业劳动者的过程,是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创业优良生存环境的过程,是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过程。可见,农业“低碳经济”发展的具体落实路径就是农业生态化和现代化。我国农业“低碳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可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来具体展示。首先宏观层面,政府必须要制定适合我国农业国情的“低碳经济”发展政策与制度,在宏观战略上导向生态化农业、现代化农业。发展低碳经济,必须上升至国家层面,从宏观上拟定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并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政府制定农业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的同时必须要考虑本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我国农业发展与国外农业发展情况是不一样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制定适合本国农业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政府要大力推广农业经济生态化与现代化发展,在政策上进行有力的扶持与支撑。当前我国农业低碳发展的首要问题是对农业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以及考核标准,培养农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在人力物力上尽最大力量予以支持。这种支持不是盲目的投入,而是政府在充分考察与分析后给予的科学性支持。只有政府充分认识到农业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才能在政策和技术等方面协调各方面来加强农业发展的生态化与现代化。其次中观层面,市场经济主体要主动纳入农业发展,将农业发展作为市场进行有力的开发。农业发展只有真正纳入到市场环境中,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才能真正有效地体现农业发展的效益。我们一定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扶持生态农业龙头企业,组建生态农业产业链,发展“公司+农户”、“公司+基地”、“科-农-工-贸一体化”等不同类型的产业化模式,实现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此外,农业低碳发展对农业人才的需求以及农业发展技术的需求是巨大的。科技始终是第一生产力。农业低碳经济要充分发挥市场对于农业科技和人才的资源配置作用,使得我国农业发展的整体科技含量得到显著提升。只有如此,我国农业低碳经济才能真正走上低消耗、低污染和高产出的可持续道路上。最后微观层面,提高农业从业者的科学技术水平以及农民低碳经济发展理念是农业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素也是人,人是事物发展的根本,我国农业低碳经济发展离不开广大农村地区的农民和农业科技者。加快低碳生态农业的知识普及和培训,提高农业从业者的低碳生态农业意识,让低碳生产、低碳生活成为农民的共识,转变为自觉行动,才能促使农业生产同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结合起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增长。

作者:刘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