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服饰艺术论文范文

服饰艺术论文全文(5篇)

服饰艺术论文

第1篇:服饰艺术论文范文

作为一种传统的瑶族文化符号,服饰图案记录着本民族沉厚的历史和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瑶族服饰的美。从图案种类看,有动物、植物、人物、几何等纹样。动物图案有鱼、鹿、锦鸡、飞鸟、凤凰、乌龟、蝴蝶、蜘蛛等,反映了古代瑶族的渔猎生活;植物纹样有八角花、莲花、梧桐花、韭菜花、柏树花等,在日常劳动中常见的植物均被吸收为图案题材;人形纹多是象征祖先和神灵的图案;几何纹有圆点波纹,水波状、三角纹等,各含寓意。例如,点波纹代表太阳,常见于女子头巾上,且一定摆在头部正前方。在新郎礼服后背中心也绣有12组变形的太阳花,即“盘王印”,背中即代表“心”,可见太阳在瑶族信仰中的重要性。水波纹和三角符采用红、黄、绿丝绣,代表山与水,表现了瑶族先民对自然物象的崇尚。这些趋吉、避凶、祈福的图案内容,体现了瑶族人民热爱自然、热爱生命以及坚定乐观的信念。在表现手法上,以谐音表达吉祥的有蝙蝠和寿字组成的“五福捧寿”图案;以象征手法寓意美好生活的有“四季花香”图案。从色彩看,一般以红、黄、橙等暖色为基调,配以绿、蓝、白等冷色,主次分明,给人以繁缉瑰丽之感。年轻人多以红、黄、橙等艳丽、对比性强的暖色线织绣图案;中年人偏好冷暖相间的色彩;老年人则选用红、蓝、白、青等冷色,显得素雅、温和。图案对服装不仅具有引人注目的装饰作用,还能保护衣物,常装饰于人体活动之处,如袖口、裤筒、衣肩、门襟、后背、腰带、下摆等易磨损部位。

2贺州瑶族服饰的工艺特征

贺州瑶族服饰主要有染色、织锦和刺绣三种工艺。据《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载,瑶族先民很早就会用植物染色,自那时就存在有“衣衫斑斓”的景象。从民族学调查资料看,传统染色有靛青、桨染和蜡染等三种工艺。靛染是用一种蓝草发酵得来,蓝草又称作蓼草,把蓝草的枝叶放在加水的木桶里浸泡发酵,等枝叶全部腐烂后就变成蓝水并散发香气时,就可把残渣捞起加入碱性材料进行化学作用,最后将沉淀在桶底的蓝靛膏捞起即可。先将布料放进染料水中浸泡两三个小时,拿出晾晒到半干状态再次浸泡,反复多次直至理想颜色为止。浆染和蜡染基本相同,区别体现在原料上。蜡染最巧妙的是利用蜡液来防染的方法,使织物纤维某些部分不被染液浸入,最后去蜡现花,这种用原始方法染成蓝花布,民族风情浓郁。瑶绣发源很早,东汉时已有五色衣的记载。贺州瑶绣喜用红、白、黄、绿、橙等彩线在黑、蓝色布料刺绣,多为单独纹样、二方连续、四方连续构图,针法有乱针绣、错针绣、叠针绣、网绣、反面绣等。无论是方形、锯齿或圆形等图案,均不需画稿就能根据布色和经纬直接用彩线绣出,如彩蝶双飞、二龙抢宝、游鱼戏水、凤凰、鸳鸯等花鸟纹样,寓意丰收、爱情的图案,常绣作花边、花带使用。在精美绝伦的瑶绣中,挑花首当其冲,针法有十字挑和平针挑。它是利用布料的经纬线,以丝线、绒线或纱线作料,将布折成若干部分,数纱下针的方式挑出预期的图案,先挑出大骨架,再挑小骨架,后挑花样。取材多源于河流山川和花鸟树木,如天上的飞鸟、蝴蝶;地里的芭蕉、柿子;水里的游鱼、螃蟹等。挑花最突出的特点是耐磨洗、结实,因此一般装饰在易磨损的部位,审美与实用兼具。瑶锦则以棉线做经,彩色丝绒做花纬,采用“通经断纬”的方法交织而成。受工艺限制,织纹以象征性的矩形、三角形为主,组成对称性、连续性图案,善用蓝、红、橙、赭、褐等色做基调,间以绿、黄、白、紫等色。例如,富川平地瑶织锦,疏密有致,古艳浓厚,厚实耐用;又如盘瑶织锦,结构严密,程式化强。织锦腰带中间的黑色双线分十七双线、十三双线和七双线三种,有瓜子花、大树花、小树花、八角花、节子花等四十余种传统纹样。瑶锦常被做成服饰、被面、床品、头巾、腰带,具有民俗文化象征物与日用品的双重功效。

3贺州瑶族服饰之应用价值及走向

独特的瑶族服饰经历了千年的传承和发展,集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于一体,是瑶族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2006年6月,贺州瑶族服饰被列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瑶族服饰及所包含的传统技艺是民族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植于当地民俗文化之中,其艺术遗产价值与当地风俗有关,与其原生性和独特性有关,也与其艺术品质有关,它具备了该项民俗艺术的最高品质,表现出贺州瑶族妇女的精湛技艺。保护和传承贺州瑶族服饰,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并能为艺术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资源宝库和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如何保护、开发贺州瑶族服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工作。

3.1专业收藏、整理和研究

在收集、整理、保护、传承的宗旨下,对贺州瑶族服饰及其传统技艺进行系统、深入调研,挖掘服饰民俗的原始资料,采用现代信息化科技手段对散布在民间的传统服饰工艺流程进行静态和活态的采录、研究,以留存其多样性的艺术形式,维护、探讨其独特的文化价值。

3.2建立有效的传承路径

传承民族服饰及传统技艺既包括随纵向的时间线索的不断传习,也包括在一定横向空间范围内接受型传播。因而,贺州瑶族服饰不应只将其作为博物馆陈列展示的对象,还应通过功能嬗变、载体创新、时空变换等应用本体的实效变异和形式创新途径,为其寻找当下的应用空间和生存土壤。例如,当前贺州瑶绣最大的变化是制作方式,近年来贺州旅游产业的发展和大型节庆活动的举办,对瑶族服饰的量化生产增大,部分瑶绣开始使用机器制作。但不管是机绣还是手绣,传统图案是不变的,且仍采用十字绣。还有一种瑶胞做装饰用的“哈袋”,如今也变成装有拉链的手机袋,成为当地瑶族文化旅游的一个创新产品。另外,瑶族服饰传承人的培养也得到了当地文化及教育部门的重视。在富川瑶族自治县的五个瑶乡和六个瑶族文化生态村,就有12所中小学开办了瑶族文化普及班,聘请当地瑶族民间艺人传授织绣技艺。贺州市八步区文化馆也从2010年开始,分别在黄洞瑶族乡民族学校、步头中学民族班、贺州镇城厢中学民族班开设瑶绣传习班,从贺州市非遗保护中心“瑶族服饰生产基地”派出老师传授传统工艺,培养新一代的瑶族服饰继承人。

3.3开发旅游产业资源

第2篇:服饰艺术论文范文

隋文帝结束战乱,统一中国,政治稳定,厉行节俭,不注重服制等级,服装制度杂乱。隋炀帝即位后,为了宣扬皇帝的威严,结合前朝制度建立了本朝的服制制度。妇女戴幂罗的外出装扮,皆吸收融合了南北朝时期胡服的特色,对唐代女服有很大影响。唐朝政治、经济文化繁荣,服饰文化得到空前的发展。唐朝经济的对外开放,使得“浑脱帽”、“时世妆”得以流行。形成了中国古代服饰史上的第三次变革。此时黄色成为皇帝专用色,是帝王的象征。由于经济文化的对外交流,唐代妇女服制形式开放,汲取了北方民族服饰的特点,尤其胡服盛行。在唐代的壁画中,出现了袒胸露臂的妇女形象。《簪花仕女图》中高腰襦裙,半抹胸,外披大袖纱罗衫,衣料透明,肌肤若隐若现,足见当时的开放程度。日本的和服、朝鲜服、韩服均吸取了唐、明时代的精华。日本和服更是继承了大袖衫的服饰特征。唐装多变、服饰大胆,成为中国服饰史上的一朵奇葩。宋代沿袭继承了唐代服制,稍有革新,出现了褙子。辽金元为少数民族掌权,各自继承了民族特性。明代恢复了唐代冠服制度,女子上衣比唐代拉长。由于明代政府非常重视农业,推广棉业,棉布得到普及,普通百姓的衣着也得到了改善。明朝因帝姓,以红为正色,但平民禁用大红色。最有特色的是用“补子”表示官员的品阶。文官的补子用鸟,武官用走兽,各分九等。清兵入关后,推行“剃发易服”,男子服饰按满族习俗,官服为长袍马褂。清代女着旗装,外罩坎肩,花样翻新,颇为流行。

二、近现代服装的演变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我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同时,受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影响,西式服装流入中国。但男子的服装还是以长袍、马褂为主,一般用于交际,妇女普遍着满式旗袍。后来旗袍经过改良,已成为中国具有代表性的服饰。从清末民初到三十年代,旗袍成为女性的主要服饰之一。衣袖的宽窄、长短;衣领的高低;下摆由长至短,由短至长;衣料由俭入奢,由奢就俭,都受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而辛亥革命后,受革新思潮文化的影响,男子服装中出现了中山装。但主要服装还是长袍、马褂。

第3篇:服饰艺术论文范文

(一)京剧服饰来源于生活服饰

宋元杂剧时,随着创作题材的日益丰富,角色分工更细化,根据剧中人物身份、境遇,穿戴的服饰增多,戏曲服饰的类型特征更趋明显。“尝见元剧本,有于卷首列所用部色名目,并署其冠服,器械,曰:某人冠某冠,服某服,最详。”道士穿“道士装”,文人穿“儒服”,官员穿“衣冠”,宦官穿“黄衣”等等;对各角色的服饰颜色也有了规定性,如“装孤”一般穿红袍,副末、副净多穿黄色或白色衫等。明传奇兴盛,尤其是明后期“昆山腔”盛行,戏衣样式和名称有了不小的变动,在戏曲服饰发展历史上迈出决定性的一步。它吸收使用明代生活常服来扮演角色,至清中叶,图案更加五彩缤纷,服饰颜色由只有五色到出现上五色、下五色,清代舞台上还用全堂色,如喜庆场面用红色,称“红全堂”;丧祭场面用白色,称“白全堂”;宫廷场面用黄色,称“黄全堂”。明清以来的服饰从历史和现实生活服饰中择取了某些式样加工提炼,根据剧中人物的官职、身份地位,日益规范化和程式化。随着徽班进京,京剧形成,京剧服饰受时代影响,在清康、乾年间和慈禧时代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通过演员的着装来实现角色的转换,通过衣着打扮来推动演员进入角色,“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从而将歌舞表现得形神兼备,活灵活现。作为一门欣赏艺术,从生活服饰中的实用到夸张美化、增加舞台演出效果,戏曲服饰最终形成。

(二)京剧服饰是生活服饰的抽象提炼

京剧服饰来源于封建时代的生活服饰并受到封建社会各种观念的影响和限制。等级制度要求全体社会成员根据自己再社会中所处的地位来穿戴,京剧服饰就是按照生活中不同等级的人物身份来设计,始终无法摆脱等级观念的约束,可以说,京剧服饰从形成时期就是生活服饰的仿制品。如:上五色黄红绿白黑,一般用于社会地位较高的人物;下五色粉蓝紫香湖,一般用于社会地位较低者。再如:图案中的蟒纹,来自于皇帝龙袍上的龙纹,象征尊贵、权威;“补子”图纹来自于明清时代的“补服”,平民百姓的“素布素衣”,落魄书生、穷人的“补纳服”,仙凡僧尼的水田纹样,道士的八卦图纹等等,都来自于生活服饰。京剧服饰中的配饰也来自于生活服饰,如“大靠”,从生活中的铠甲演变而成;“水袖”,从水衣演变而来;“玉带”,从生活中的腰带发展而来等等。

二、人们的想象成全京剧服饰的写意性

第4篇:服饰艺术论文范文

(一)、清代华侨主要服饰特征

1、男子华侨服饰形象

出国后的华侨,往往流向或聚居在同一地区,一般把华侨聚居在海外的地区称为中华街、华人区、唐人街或华埠。清、民国时期广府华侨聚居的唐人街,他们服饰的共性特点是:众多华侨仍穿着家乡服饰款式,保留中国服饰特征。美国唐人街的广府华侨男子头后拖一条辫子,女子未婚梳辫,婚后梳髻。男子的辫子在外国常被白种人笑之为“猪尾巴”⑤,但华人却视之如宝。第一批留美少年到旧金山乘火车赴康乃狄格州的首府哈特福德时,由于他们脑后垂辫子,身穿宽阔的长袍马褂,而轰动哈市全城。后来中国进入民国时代,华侨才剪掉辫子。清代广府男子服装有便服(对胸衫、裤)、祭服、礼服、寿袍、裘服、长衫、马褂等。其中广府商人服装多用丝绸、锦缎等上等面料;广府工仔多以青麻、葛布、纱、绸、薯莨、土布等面料制成服装。华侨男工平时身穿蓝色广东土布(俗称“大成蓝”)低领大襟衫,在田间、农场工作时戴上用竹篾或竹丝编成的广东式竹笠帽。日常装束是短衫、长衫、敞口裤,在侨乡市井小贩多是这种形象。清末吴沃尧以广东为背景所著的小说《发财秘诀》提及:“然而他还是乡人本色,平日只穿的是蓝布短打、黑布裤,脚上穿的一双细蓝布袜,除了拜年、贺节、赴席之外,轻易不穿长衣白袜,所以上中下三等人他都交处得来。”因此可见,民间劳动男子以短衫布裤为常服,来到海外仍同家乡如出一辙。总之,清代广府男子商人以长袍短褂为主的形制为主,服装风格呈现出庄重、华贵、整洁、大气的汉服艺术特征,因商务需要而着西装的形象开始出现;广府男子华工服饰形象呈现出以短装为主,服装风格为宽松、简朴、实用的汉族服饰特征。

2、女子华侨服饰形象

广府妇女移居海外多以“与丈夫或家人同行”或“投靠丈夫亲戚”为目的而出洋生活。早期华侨妇女在海外地位低下,富裕家庭已婚妇女只能在家中操持家务;贫困家庭妇女多以洗衣、缝纫等小工、小贩、农间劳作为主。妇女们劳作时主要穿着宽松的圆领大襟衫,衣长至膝,袖子为挽袖,颜色深沉单一,衫下一般穿着裤子,天足或着屐,依然保持侨乡广府民间服饰穿着习惯。19世纪末,自梳女谋生之地从广州、上海扩展到东南亚主要城市,她们留着长长的辫子,穿着以广东特有的香云纱所制作的无领短大襟衫,衫身宽大,右衽布扣,长至腰下,内穿大裤裆黑裤,裤头配以银链裤缰,裤筒宽阔齐至脚踝。清末民初,中山县古镇、海州、曹步以及花县、南海、三水的一些乡村妇女相率出国当泥水工人。女工在工地里习惯以方形红布包在头上以遮泥尘,身穿蓝衫黑裤,脚穿用旧轮胎制成的“皮屐”。平时成群结队出现于市上,人称“红头巾”;而花县、南海华侨女工则头戴“蓝头巾”。民国时1933~1938年,海峡殖民地政府实行的移民法规定,“妇女移入马来西亚不受限制”,期间东莞、顺德有不少妇女来到马来半岛在矿山、橡胶园工作,她们保持戴有“蓝头巾”的习俗,从而“蓝头巾”成为了她们的标志。总之,清代广府富商女子服饰以大襟长裙为主的形制,服装风格呈现出庄重、华贵、整洁、大方、繁缛装饰图案的汉服艺术特征;广府女子华工服饰形象呈现出短装中裤为主,服装风格为宽松、简朴、实用的汉族服饰特征。

(二)、民国时期主要服饰特征

1、男子华侨服饰形象

清王朝后期,居留海外多年的华侨已逐渐接受西方服饰文化的熏陶,华侨都逐一剪去辫子,富裕商人、文人雅士着装深受西方服饰影响,并将洋化气息带回并影响侨乡,使广府地区呈现西学东渐之风,“人士趋改洋服洋帽”的盛况。其中,广府华侨以知识分子为代表,将西方服饰文化带回侨乡。他们传送“今之辫服,牵掣行动,妨碍操作,游历他邦,则都市腾笑”的观念,提倡国人剪掉辫子。辛亥革命前,服饰西化的潮流,只是少数进步人士的微弱呼声,但辛亥革命以后,西式服饰便蔚然成风。“洋布、洋鞋、呢帽之类的洋货,在上层人物的身上以及他们的家里一天天增多了”,华侨也陆续地给侨乡亲属寄回各式各样的洋货。富家子弟、侨商及官员爱穿洋服(西装)、绒大娄、西式大衣、西裤皮鞋、戴西帽,其服装面料更有绉纱、软缎、天然绸、礼服绒等,他们在长衫内穿西式衬衫、西裤,脚上穿皮鞋,头上戴西式礼帽,配上墨镜、拐杖和洋怀表,这样一种服饰形象是当时典型的中西结合服式,引领了全国服饰时尚。无论是侨乡还是居留海外的华侨,他们之中仍有不少普通百姓着棉衲、长棉袍、棉套裤以及长衫和马褂,长袍形制长至腹部,大襟右衽,其下摆左右两侧各开一小衩。虽然民国时期仍保留“长袍马褂”的影子,其与清代相比不同之处在于—更注重“量体裁衣”。民国时期的学生装是西方服饰的改良着装,是一种简便的西服,没有翻领,只有一条窄而低的独立领,为一般资产阶级进步人士和青年学生所用。服装的洋化最不容忽视的当然是中山装的发明,可谓是中外服饰互融共存的成功例子。其依据西方服装形制,在吸取西装贴身干练的风格上,渗入了中国民族文化的传统元素。如果没有中山装的发明,难以想象中国的宽袍大袖是如何走进现代的社会当中,这不仅是广府服饰的革新,也是民众思想的革新。

2、女子华侨服饰形象

清末民初时期,华侨女子服饰受西方女装的影响,将袄褂由原先低矮的圆领换成高耸的元宝领。民国时期,部分华侨妇女服饰仍保持上衣下裙的传统,领子逐渐由元宝高领而降低,日常穿着宽袖圆摆的衫袄,下穿黑色长裙,裙长及脚踝露出双足。随着西方思想的逐步渗透,华侨女子服饰已有西化的转变,发型由原来的盘发、梳髻变得更加现代化,她们开始把长发剪去,效仿西方女子烫发,到后来还染发,以此为时髦。并接纳西式连衣裙、西式套裙、西式大衣、西式皮鞋等服饰,有的还带回侨乡彰显奇特。西式针织内衣、袜子、裙、裤等商品的进口,促使了广府侨乡女子服饰的多样化,从而与西式服装相匹配。西洋纺织面料的引进,使得女子服饰打破了晚清时期服装沉闷、呆板的风格。华侨女子服饰标新立异,她们“穿着腥红袜裤,裤高不掩胫,后拖尾辫,招摇过市……”此番形象还影响到当时的侨乡广府女学生的衣着。虽然国民政府成立初期就颁布服制令,制服多采用西装,但是其影响力在当时社会并不大。年轻妇女服饰以长衫短裤为主,露腿赤胫,争趋时髦,其服装多以纱、绸、绉、缎、土洋布等做大衿衫裤,并以绸、缎绣制成长裙。此外还有针织内衣(笠衫)与领带恤衫、手套等,这些都是深受西洋文化冲击所产生的新式服饰。华侨女子把西方审美观念中大胆表现女性体态美的思想,积极引入侨乡女的服饰审美意识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旗袍,逐渐抛弃了传统满族女子的宽袍大袖、廓形平直的形制⑨。从20年代开始,旗袍便在更加适体、更加美观的基础上不断变化,其风格充满了中西元素交融的特色。此外,束身衣裙的洋式服饰形象为侨乡民众逐步接受、效仿、直至流行。黄金分割比例逐步在中式服装中被运用,西方洛可可式曲线、图样在服饰中得到普及。

二、结语

第5篇:服饰艺术论文范文

1.丝绸服饰质料多种多样,染织绣纹柔美洗练

南宋女子丝绸服饰质料有用素纱、苎纱、天净纱、暗花纱、粟地纱、茸纱、萧山纱、香云绉、素罗、花罗、花绮、绢、帛、异向绫、织金缎、闪褐缎、闲道缎以及上百种织锦缎等,其中以苏州宋锦、状锦、织金锦最出名。南宋女子丝绸服饰的纹样体现了典雅秀丽、清新自然之美。花木题材以牡丹和芙蓉居多,糅合月季、蔷薇、芍药、荷花、菊花、海棠、栀子花、茶花、梅花、萱草、松竹真红樱桃、真红水林檎等十几种造型写实纹样;呈艺术表现形式有自然灵动的团花纹、纤巧优美的缠枝纹、鲜活写实的生色花。动物题材有盘龙、麒麟、翔鸾、天马、花凤、孔雀、仙鹤、金雕、云雁、练鹊、狮子、对鹿、金鱼等。另外最能体现南宋理性艺术风格的就属几何纹样,回字纹、米字纹、八达晕、锁子纹、曲水纹、龟背纹、连线纹、盘绦纹、绣球纹、雪花纹、波纹、柿蒂纹、枣花纹、梅花方胜卐字纹等均体现构图严谨、寓意吉祥的南宋理性审美,并影响着元明清服饰图案风格发展。

2.印染彩绘技术、缂丝及刺绣工艺并蓄发展

南宋丝绸印染技术在隋唐的基础上发展出凸纹版印花彩绘和镂空版花缬工艺,十分盛行。凸纹版印花彩绘始于汉代,主要是在女装对襟与衣摆花边进行装饰运用。德安周氏墓出土有三件罗襟绉纱衫,在对襟处有6~8厘米的花边均采用凸版印花彩绘手法装饰。相互验证的还有福州南宋黄昇墓出土的九件大袖衫和部分背子上用了泥金、贴金、勾金彩绘花带。镂空版花缬工艺是将镂空的缬板贴在平整的丝品上,在镂空部分涂刷调配的胶液色浆,再按花版规格进行接版印刷,有植物染料印花、涂料印花、胶印描金印花和洒金印花四种,呈现的花纹精美有序,生产简便,在南宋官方和民间广泛采纳。据吴自牧《梦梁录》卷一“车驾诣景灵宫孟飨”记载从驾官员的仪服,有“红缬锦团搭”、“红缬团花衫”“、方胜缬衫”“、红缬衫”“、红罗缬衫”等。黄昇墓出土服饰中的印靛圆点花罗裙、软罗掩裙、双虎纹罗料,南宋小品画《杂剧图》中女演员的白地浅蓝圆点膝裤等均采用花缬工艺。缂丝,又称“刻丝”,始于唐朝,经北宋时期的迅速发展,至南宋达到极盛。当时临安、松江、苏州一带的能工巧匠创新出子母经、长短戗、包心戗和参和戗等多种缂法。纬丝色彩自由变化,形象生动地摹刻出唐宋名画家的书画,细致入微地表现山水、楼阁、花卉、禽兽和人物,以及正、草、隶、篆等书法,取得空前绝后的古代缂丝艺术成就。南宋刺绣同样达到精妙细致的高水平,宋高宗时期的临安城内就云集300多名技艺出众的绣工和画师,专为皇家、内苑绘绣各种服饰,被称之“宫廷绣”。官宦士大夫阶层的官服刺绣、贵妇的服饰刺绣,家用被面、装饰屏风、壁挂等则由“民间绣”完成。明代张应文的《清秘藏》卷上“论宋绣刻丝”记载“:宋人之绣,针线细密,用线止一二丝,用针如发,细者为之,设色精妙,光彩夺目……”从考古实物资料如“褐色罗地金彩纸贴绣缠枝花纹花边”、“绛色罗贴绣牡丹纹褡裢”“、绛色罗刺绣花鸟璎珞纹残片”“、绿绢地贴绫绣牡丹、飞蝶纹残片”“、褐色罗刺绣蝶恋芍药纹花边”等汇总当时刺绣针法有:平针、齐针、接针、套针、铺针、扎针、错针、掺针、戗针、旋针、施针、刻鳞针、长短针、盘切针、辫子股、打籽针、贴绣、满绣、盘绣、锁绣、戳纱绣等。女子服饰刺绣多见于领抹、对襟、袖边、褡裢、佩绶、荷包处,绣纹题材以花卉为主,其中穿插昆虫。南宋特有的社会条件促使当时的丝织技术空前发展,女子服饰材料以丝绸为主且品种丰富多样化,印花彩绘技术与刺绣缂丝工艺的革新使女子服饰高雅精致,为款式风格多样化提供条件。

二、杂糅再构之南宋丝绸女装艺术文化的创新

1.程朱理学对后妃命妇服饰的影响

学界普遍认为南宋女子服饰拘谨保守、简朴淡雅风格是深受理学影响。然理学始于北宋中叶,代表人物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的身前政治主张并没受到当时皇权重视,后作为官方哲学在南宋后期宋理宗执政时才被推崇,在明清两代正式成国家统治思想,对世人影响达到顶峰。由此可见,南宋前期、中期的宫廷后妃、命妇正统服饰是北宋的沿袭,在后宫和官宦士大夫阶层对女子审美观念是崇尚清瘦儒雅之风;直到南宋后期女子袒领露胸服装在全国至上而下消失,缠足之风日渐盛行,南宋后妃命妇服饰趋向拘谨淡雅。南宋前期、中期的宫廷后妃、命妇正统服饰趋向高贵华丽。

2.民间时人的服装样式追新求异,竞相效尤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