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究

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究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旅游业和相关配套服务行业的发展十分迅速,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倍增,酒店管理成为近年来比较热门的专业。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是培养酒店从业人才的重要基地,为我国酒店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人员保障、贡献了巨大力量。同时,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教育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根据酒店行业人力资源的需求特点比对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为我国酒店行业人才的培养贡献一点力量。

关键词:高职院校酒店管理教学改革

引言

随着国家对旅游业越来越重视、旅游业飞速发展,酒店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不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提出了更高要求,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业界需求,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亟待改进。人才培养要紧跟酒店业实践发展,提高酒店管理人才与行业的契合度,通过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有利的学习氛围,实现提升学生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等综合素质的目标,拓宽本专业学生就业渠道,让学生就业更加顺利。

1.酒店管理人才培养要求

在社会不断加速发展的今天,任何企业都应该有全面的人才储备,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有立足之地。劳动者在后天获得的知识与实践经验和其他所有物质生产资料是平等的,都在创造财富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力资本的开发是企业在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企业最重要的财富,劳动者后天需要积累更多知识和经验提高自身的价值。人才对经济的贡献已经非常显著,人力资本是当前所有企业投入最多的。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行业环境,酒店企业必须做好人才保障和储备才能获得更坚实、更长远的发展。对于酒店行业来讲,急需专业型综合素质人才,才能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强大的动力。学校只有培养出更有能力的学生才能提高就业质量,从而扩大招生规模。根据当前人力市场就业状况培养学生,是当前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因此,高职院校与酒店企业相互合作已经成为酒店行业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酒店管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不仅是学校的事情,企业应该与高职院校互通有无,构成互补关系,以便学校及时发现行业中需要的人才类型,有针对性地培养。同时,企业应该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作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让学生在酒店充分应用在学校学习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才能理论联系实际,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

2.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2.1英语口语水平亟待提高

随着我国经济国际化和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英语已经成为酒店从业者必须掌握的一门语言。但是高职院校中很多学生的英语基础比较差,在学校内接受的英语口语练习比较少,学校对学生没有硬性要求,导致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普遍比较低。很多酒店都设有西餐厅,一线城市的高星级酒店每天还会接待很多外国客人,如果管理人员不知道如何用英文表达,也不懂得外宾所思所想,会给企业发展带来很大障碍。当前英语口语水平比较低是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共性问题,企业在面试环节会对英语进行考量,但是很多学生毕业之后的英语口语水平仅限于日常交流。除了自我介绍外,很难进行流利的英语面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综合能力和竞争力的提升。

2.2学生心理承受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待强化

每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自身定位不同,企业文化也不同。有的酒店倡导人性化的管理,以人为本,对员工各方面照顾得比较周到,学生进入这样的企业比较容易适应。但是有的酒店可能对员工约束较多,各项管理制度比较严格,显得有些不近人情,在这种高强度和高压力的环境下工作,给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带来比较大的挑战。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多是“90后”,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家中比较娇惯,在实习和实践过程中可能更容易受挫。酒店行业属于典型的服务行业,工作内容琐碎繁杂,劳动力密集,每天还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客人,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调整能力等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在这样的高压环境下,如果学生不能有效地应对,这些压力可能会使很多学生失去比较好的工作机会。所以,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抗压能力和耐受能力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

2.3待客用语不够规范

相对于其他行业,酒店行业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对规范性的要求比较高,待客用语规范、操作流程规范就显得非常重要。但是很多学生专业素养不够,在实习和刚就业的时候出现待客用语不规范的现象。酒店行业中的工作人员不仅代表着自己,更代表着整个酒店甚至整个行业和国家的整体形象,所以,学生的礼貌用语和规范用语的学习是必需的。虽然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都会学习礼仪课,但是当前酒店专业教学过程中很少有学校开设待客用语学习的专门课程,这样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知道用什么样的语言对待客人是规范的,造成工作中的过失,给客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使得企业竞争力减弱。所以,让学生学习规范的待客用语和操作流程,可以全面提高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学生的职业学习更加系统化和科学化。

3.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有效途径

3.1课堂教学以行业要求为导向

针对当前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科目,高职院校应该根据酒店行业实际需求安排课程。高职院校应该加强与相应企业的合作,促进酒店管理人员与本校教师加强联系,针对当前酒店行业实际需求安排本专业课程体系和学习内容,通过相应的案例和实操性比较强的教学环节增强教学效果。学校和企业有效合作,不仅能让学生把在校期间学的理论知识更好地应用在岗位实践当中,还能让学生从行业实操中获得更强的专业技能,使学生对酒店行业有更加深刻和全面的理解,大大增强授课效果,为学生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打开更好的局面。同时,学校还可以更多地对学生进行职业英语和口语能力培养,对酒店情景英语和酒店相应词汇进行有针对性教学,比如对基础词汇和常见菜品等用语进行细化教学,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和用语规范性,为顾客提供熟练、周到的专业服务。

3.2注重提升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体现的是一个人的专业性,在校生由于社会经验缺乏,欠缺的是职业素养,因此提升职业素养对在校生来说非常重要。针对这个情况,学校可以开设酒店公共关系和酒店礼仪等专门课程,通过这些针对性比较强的课程提升学生对行业的认识,了解危机情况的处理,学习礼貌和礼仪知识,知道礼貌用语和禁忌用语的区别,加强对专业用语的认识与学习。同时可以设立礼仪岗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加深体验,让学生通过感知,了解什么语言适合在酒店使用。对于不同的角色,面向不同的客人,在不同的场合,需要用不同语言,这个时候通过练习和角色扮演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礼仪知识,让其形成一种常态化、规范化的表现,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养。

3.3开设多层级“订单班”

当前酒店行业发展越来越多元化,既有方便实惠的快捷酒店,又有高端大气的高星级酒店,既有温馨舒适的度假酒店,又有高效便捷的商务酒店,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可以针对不同企业需求开设多层次的订单班。不同类型酒店对人才的需求不同,高职院校可以据此实行多样化教学方式。例如对于快捷酒店,可以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对于专业型酒店,重点培养学生与酒店需求相一致的专业素质,为客人带来更加专业的服务。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开设茶艺、插花、调酒等特色课程,激发学生对酒店管理专业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针对企业的主管、经理等不同层级职位进行多层次教学,满足不同级别岗位的不同需求,让学生进入岗位之后更加从容,更加得心应手。

3.4通过参加竞赛促进教学

相对于本科教育,高职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便成了高职人才培养的重点。为了提高高职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践性,国家从各个层面对竞赛进行鼓励。高职院校应响应国家号召,鼓励学生参与竞赛,以赛促学。参与职业技能竞赛,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学习兴趣。因此,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参加各种职业技能竞赛提高实践能力。职业技能竞赛一般会邀请很多业界人士,可以让学生在比赛中感受行业氛围,拉近学生与就业单位的距离,激发学生对未来工作的热情。

3.5做好校内实训、校外实习

实习实训是高职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对课本理论知识的补充,最能体现学生的职业素养,所以校内实训、校外实习是人才培养工作的重中之重。对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进行实训,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对这个行业有初步的认识和感受,是学生从校园走向企业的必经之路和必须具备的技能。实训是学生就业的第一步和基础,第二步是直接进入企业参与实习。实习与实训不同,实训只是模拟企业环境进行的练习,实习则是学生进入真实的企业工作,身份从学生转变为企业的员工,在企业里,学生不仅要具备相关的操作技能,还要有适应工作压力的心理素质。实习让学生步入社会了解酒店管理的真正含义,通过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融合,让学生真实地感受自己学习的这个专业、从事的这个行业。在实习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与学生联系,防止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同时企业要对实习生多关注。只有双方通力合作,才能培养出具有专业性和综合性的酒店管理从业人才。

结语

酒店作为一个比较成熟的行业,目前竞争激烈,陷入瓶颈,面临着转型。未来酒店行业一定会对人才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高职院校作为职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必须对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进行改革,这是必然趋势。因此,本文根据酒店行业人力资源需求特点比对高职院校中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为我国酒店行业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杨雪,赵丽光.探索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路径[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9(03):68-70.

[2]王昭.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误区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7(11):201-202.

[3]辜静静.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人力资源管理,2016(05):188

作者:邱肖雅 单位:郑州信息科技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