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公共文化服务更高水平提供

公共文化服务更高水平提供

党的五中全会对新时代文化建设提出了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对“十四五”时期文化建设提出了“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具体要求。构建更高水平的文化公共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基础,是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内容。尤其是文化和旅游部组建以来,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和外延又有了新的突破,亟须构建主客共享的文化公共服务体系,让优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不仅满足市民的基本需求,也为游客体验异地文化提供重要载体。南京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是国内首个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学之都”。2019年,南京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6.5%,文化改革发展高质量统计监测名列全省第一,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基础扎实,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高。“十四五”时期,南京应对标文化公共服务的新内涵、新方向、新目标,寻找差距,率先探索,在文化强省战略上取得示范效应。

一、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优势显著,短板明显

文化禀赋优势显著,短板仍有待提高。根据《中国城市文化竞争力研究报告(2018)》,南京城市文化竞争力综合排名位居第三名,仅次于北京和杭州。南京的文化禀赋要素(包括图书馆藏书、文化设施、文化人才、高学历比重、历史文化资源)评分高居第二,仅次于北京,优势明显。短板主要集中在文化潜力挖掘、文化宣传和交流等方面,原因是南京虽然文化底蕴深厚,但文化设施、文化活动与城市空间、自然山水、历史资源结合存在不足,文旅融合对文化资源的活化利用方面还有所欠缺,文化设施转化利用率低。南京科教文化资源丰富,但大量科教设施未向社会开放。文化氛围营造不足,节事活动层次、级别和影响力有待提高。文化服务设施体系基本健全,城乡分布不均衡。南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布局已经形成长江路、核心区、老城南三个市级公共文化设施集聚区,江北、东山、仙林三个市级文化设施副中心,以及地区(新城)、社区(新市镇)文化设施中心和基层社区(村)级文化站五级文化设施体系。现有登记备案的国有博物馆60座,市区两级公共图书馆14个、文化馆13个。全市101个街镇全部建有综合性文化站,联合相关部门共同打造了86个市级示范文化广场和14个社区特色文化广场。但是,城乡发展不均衡带来的城乡设施差异较大,中心城区各级文化设施建设情况较好,地区及新区文化设施中心尚未建成。如桥北、大厂、东山老镇、孝陵卫等地区级文化服务中心尚在建设,河西南部、龙潭、桥林、板桥、禄口、龙袍、麒麟、淳化、秣陵、仙鹤、九龙湖等地文化设施体系尚未形成。高层级文化服务资源丰富,基层文化服务水平滞后。南京拥有省市级以上文化服务设施60多处,其中国家一级博物馆5座。省市级文化馆均达到国家标准,其中14个图书馆和11个文化馆为国家一级馆,居民综合阅读率连续四年位居全省第一。省市级演艺组织、群众文艺团队数量在全省领先,规模在30人以上的群众文艺团队近3000支,包含了声乐、舞蹈、器乐、戏曲、曲艺、美术、摄影、民间非遗等众多艺术门类。但基层文化服务水平则显得滞后,全市社区(镇、街道)级文化设施108处,建筑面积20.12万平方米,满足《南京市公共设施配套规划标准》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占比为83.3%,按常住人口测算,平均每7.7万人拥有一处文化活动中心,数量未达标。全市村级文化设施合计1168个,满足《南京市公共设施配套规划标准》的基层文化活动中心仅43.2%,超过半数村级文化设施不达标。

二、南京市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和策略

“十四五”期间,南京应依托“世界文学之都”优势,不断提升城市文化的引领力、凝聚力和竞争力,以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全民参与化、共享化建设为引领,通过建设文旅公共服务示范之城、博物馆之城、书香艺术之城,综合打造质量一流、融合发展、主客共享的知名世界文化之城。打造文旅公共服务示范之城。在现有文化公共服务体系规范和标准基础上,探索建立文化和旅游相融合的公共服务体系。在旅游领域推广和覆盖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在文化领域提高文化设施的个性化、特色化、体验化设计水平,加强市场引导、资源整合,建设一批公共文化小品、地方文化展示区、文旅活动空间,常态化、品牌化开展特色文化旅游活动,进一步加强人民群众的体验性、获得感和满足感。打造博物馆之城。加快建设以国有博物馆为主体、行业博物馆为骨干、民办博物馆为补充的博物馆公共服务体系,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各类特色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馆等,适度增加市场效益,提高“博物馆奇妙夜”“文博之夏”等各类主题展览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打造书香艺术之城。大力推进图书馆建设,既要注重标志性书店和图书馆建设,更要倡导“线上+线下”的阅读组合,将阅读与休闲相结合,引导商场、景区、地铁等场所增加体验性、复合型书店,图书流动借阅点等。加快演出场馆、美术馆和画廊建设,结合大型商业设施配建美术馆,对城市绿地广场街道等公共空间、历史街区、景区实施艺术活化和艺术提升,提高公共文化艺术氛围,提升城市“艺术感”。

三、南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几个发力点

“十四五”期间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可以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发力。

高位协调,强化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的顶层设计。

一是明确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内涵。区分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不同类型,将公益性、基本型、均等性特征强的旅游公共服务纳入统一的国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明确其内容、种类、数量和水平,以及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和政府的保障责任。二是构建统分结合的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管理体系。扎口梳理涉及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制定文旅融合公共服务新导则和新标准,在统一的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绩效评估制度框架下,结合行业管理职能,建立公共信息服务数据资源共享和条块管理机制。三是完善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投入机制。进一步突出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的公益性、便利性和均等性,重点强化政府财政资金对基本旅游公共服务的系统性、长期性支持。对具有一定营利性的文化旅游公共服务项目,引入市场化运作方式,通过市场发现价值、激活动力、盘活资源,形成运营收益反哺公共服务的长效机制,让公共文化和公共旅游设施更大限度地发挥效能,方便市民和游客享受文化旅游改革的成果。

规划引领,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化发展。

一是将“十四五”文化公共服务规划与“文学之都”建设规划、南京大运河发展规划、南京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相互融合,做到同一领域定位一致、协调一致、口径一致,并将核心内容纳入全市“十四五”规划体系和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在“十四五”城市建设和功能提升中,打破区、街道的行政界线,从实际出发,按照中心城区500米服务半径、非中心城区1000米服务半径的范围,提出覆盖所有社区、城乡的一体化公共文化圈服务设施需求,既全面覆盖,又避免行政界线内的重复投资。二是通过规划引导,整合现有城市文化资源,在条件适合的综合性商场、交通枢纽预留“城市节点的文化社区”,在历史街区、文化景点建设中结合当地文化特色,预留散点布局的文化公共服务空间,有计划开展“非遗走进综合体”“特色团队走进美丽乡村”“建设邻里书房社区”“打造街镇艺术街区”等各类活动,形成一批小型、灵活、分散的城市新型文化空间。三是结合“十四五”期间城市人口分布、城镇体系和区域发展重点,按照“服务均衡、使用便利、惠及全民”的要求,优化综合性文化公共服务设施布局。重点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设施均等化、基层文化服务功能完善化。切实保障每个区、每个街道在辖地内的公共文化馆、综合文化站、文化室达到国家标准。在新建文化设施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因地制宜分类处理,通过政策引导,整合利用闲置学校等现有城乡公共设施,加强社区和农村文化设施建设。通过多种功能复合,解决分散建设文化设施用地多、综合效率低、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从实际出发补短板,聚人气,得实惠。文旅一体,打响文旅融合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整体塑造南京“文化旅游节”品牌,将春季赏花、踏青,夏季赏荷、采摘、戏水,秋季品蟹、登高、赏秋,冬季观灯、泡温泉等季节旅游活动与南京文化艺术节、博物馆之夏、博物馆之夜等重大文化活动相整合。统一策划、组织、、宣传,进一步深化文化旅游活动内涵,扩大文化旅游活动的覆盖面,形成参与度广、美誉度高、主客共享、社会共建的四季群众性公共活动体系。以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为导向,导入不同业态,整合相关功能,开展系列创建创新,如“南京喜事”等游客参与型文化演出,“南京故事”阅读实践基地、博物馆夜公园等,将公共文化设施的市场化、效益化拓展同旅游发展有效结合,赋予文化旅游公共服务产品新附加值。

机制创新,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的保障体系。

一是加大对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将文化公共服务项目优先列入市重点建设项目,将文化公共服务项目建设列入政府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和财政预算;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用地原则上实行行政划拨方式供应,对保障基层社区综合性公共文化服务的用地,应在年度土地供应计划中单独列出,给予法定性保障。二是相关部门加大对非公领域文化公共服务的指导和规范。研究民办博物馆、民办美术馆的分类评级和管理办法,细化文化研究项目资助办法、非公益性文化机构服务和补助标准等,进一步推进非公资本和社会资本投资文化公共服务事业的科学发展。三是建立“自下而上、以需定供”的菜单式公共服务预算管理方式和对财政拨款的文化公共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办法。在评估达标情况下拨付建设经费预留部分、项目运营经费,不达标则予以扣减或取消。同时,坚决防止和杜绝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闲置放空浪费现象,坚决制止和纠正任意挪用、租赁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做法。借鉴苏州、杭州等地的先进做法,建立公共服务第三方评价机制,开展公共满意度测评,以人民满意为中心,让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建起来,用起来,用得好。

作者:方红渊 赵云开 吴国玖 单位:南京旅游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