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优化策略浅谈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优化策略浅谈

【摘要】汉语是中华民族的母语,更是肩负着传承汉民族文化、启蒙民众思想的承载。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互联网信息技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这既给我国汉语言文学迎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给汉语言带来新的发展出路。

【关键词】“互联网+”;汉语言文学;教学;优化

1.互联网语境下传统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困境分析

汉语言过去的学习方式都是采用课堂化的教育方式,其本质还是从生活中来并到生活中去。但论如今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授的是课堂的理论知识,并没有因此而形成生活。汉语言本就是对生活中词语的总结与分析,但在新一代互联网环境下只有将网络与汉语言文学之间相互融洽,才能引起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兴趣。而现实情况中汉语言在网络流行语境下出现了无边界、超媒体、跨时空、数字化的特点,并使用这种方式创造更广阔的表达方式。互联网背景下的汉语言文学传播作为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文学载体,汉语言文学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传承作用,是中华民族普遍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体现,有着一定的社会价值。与此同时,汉语言的重要性还表现在它是联合国规定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掌握人数最多的语言种类。汉语言之所以能够有着如此广泛的影响,并不仅仅是由于中华民族人口数量众多,也是汉语自身的语言魅力及文化气质的共同作用。以汉语为核心的汉语言文学是中国人在传统生活中的社会实践,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伟大智慧,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成语、歇后语都有着不同的寓意,如纸上谈兵、毛遂自荐、破釜沉舟等,古人将丰富的道理进行了高度“提纯”,时至今日,这些词语在日常生活中也是随处可见的。

2.互联网语境下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出路分析

2.1网络空间、论坛、社区等各种平台的推广

网上的博客、腾讯、微信、QQ、微博、视频、分类信息平台等各种论台和社区等,都可以不受地域、时间、人群等各种因素的限制进行不断的传播。同时,網民更可以通过网络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促进汉语言文学的快速传播。如各高校还可以举行栏目不定的相关活动开展不同的文学相关话题进行学习和讨论,为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提供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

2.2充分利用多种网络传播平台

所谓网络平台,是指以微博、微信等网络信息展示渠道为代表的传播媒介,在传播工具的选择方面,可以是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等多种形式。然而,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元化网络传播平台在信息传播速度、广度、容度等方面都有着明显提升,新的网络传播格局已经逐步形成。以“微传播”时代下的微博、微信为代表的传播平台为例,它们的使用,加强了文字、音频、视频、图片的传播,并改变了人们以往的传统交往模式,促进了包括汉语言文学在内的文化繁荣与发展,更新了人们长期坚持的传播理念。互联网平台支持下的汉语言文学传播方式有着较高的互动性,以至于在短期内实现较为广泛的传播。利用网络平台的便利性,可通过创建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方式,以信息推送的方式,使党员干部能够及时、深入了解汉语言文学之美,并主动参与到汉语言文学艺术作品的品鉴工作中,为现代汉语言文化传播贡献一份力量。

2.3基于二维码的数字化传播

自2014年以来,我国居民人均阅读量持续性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全国数字化阅读所占比重将会持续性增加,为保证市面上相关读物的可读性,则需要对传统汉语言文学作品的数字化转变进行研究,提高其适应性。当前,以二维码技术为代表的汉语言文学传播已经在社会范围内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虽然二维码所使用的面积较小,但是却有着独一无二的数据存储方式,这也就不难解释二维码辨识度如此之高的主要原因了。因此,根据二维码数据存储所具有的特点,可以对汉语言文学进行分类存储,建立汉语言文学数据库,并以二维码的形式进行展现,用户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就可以轻松获取相关内容。

2.4软件技术发展背景下的虚拟仿真体验式传播

在过去的近五千年时间里,中华民族创造了璀璨的文化,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资源。例如,汉字、京剧、川剧、杂技等多种形式的表演类型,都属于汉语言文学的范畴。目前,我国部分文化遗产已经失去了其历史研究价值,即便是已经将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却也无法避免汉语言文学遭到进一步的破壞。为促进汉语言文学的有效保护,则需要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尤其是移动网络的便捷性、灵活性等特点,借助当前较为热门的手机APP软件,研发具有高度适应性的汉语言文学手机软件,如“成语猜一猜”“诗词填字”“诗词鉴赏”等,在深入融合互联网与汉语言文学的情况下,实现汉语言文学的进一步发展。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汉语言文学具体使用场景的不同,开发具有针对性的应用软件,甚至可以利用当前较为流行的虚拟仿真技术,实现体验式的汉语言文学传播。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当属北京故宫博物院在2013年推出的《胤禛美人图》和《紫禁城祥瑞》,利用虚拟仿真技术,能够为体验者带来多种感官的刺激,结合互动体验等环节的设置,能够激发体验者对汉语言文学的兴趣。结合这一模式,可以将《滕王阁序》中所描述的场景通过虚拟仿真技术进行二次展现,利用相应的体验设备,将体验者进行特定人物角色的设定,在参与整个活动的同时,也能够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这一传统经典文化作品的内容。

参考文献:

[1]孙忠诚.乌盟师专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课程教材有关问题的调查研究[J].集宁师专学报,2018年01期.

[2]霍爱群.浅谈新课程背景下汉语言文学教学观念的转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年29期.

[3]季晶晶.新教师教学观念的发展变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

作者:王彦博 单位:中共哈尔滨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