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汉语言文学研究范文

汉语言文学研究全文(5篇)

汉语言文学研究

第1篇:汉语言文学研究范文

现代教育技术进入高校之后,确实带给汉语言文学方向的教师很多启发。为了跟上现代教育技术的前进步伐,不少汉语言文学教师都在积极尝试教学改革。但在实际情况中,有些教师只是跟风模仿现代教育技术的简单应用形式,并没有真正抓住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核,缺乏这方面的成熟经验。比较常见的问题是:教学设备有限、教学形式单一、不关注教学结果等。针对这些常见问题,高校汉语言文学方向的教师要冷静思考,要在全方面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上,寻求现代教育技术与汉语言文学之间的结合点,有选择性地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不沉迷于现代教育技术新颖的外在形式,科学推动我国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工作。

一、现代教育技术对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影响

(一)转变教师教学理念

现代教育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以冲击高校教师的固有思维,促使高校教师主动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具体来说,在现代教育技术营造的学习环境中,高校教师不再主观、片面地看待问题,而是立足学生视角,用心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和进步。比如说,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师会以难点提问、实践活动等方式,鼓励学生摆脱外界因素的干扰,自主学习汉语言文学知识,让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等,都得到充分锻炼。除此之外,在现代教育技术的辅助下,高校教师不再提倡“听话”“复制”“模仿”,而是以“创新”为目标[1],引导学生深入钻研汉语言文学知识内涵,在现有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自信地表达个人独到见解。这也是教学理念上的一种重要转变。

(二)带来丰富的教学资源

在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中,主要的教学资源来自课本、校内。引入现代教育技术之后,高校教师不再受到各种客观条件制约,更容易获取精准的汉语言文学教学资源。一方面,获取大量线上资源。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帮助下,高校教师可以登录各个网络平台,结合自己的教学需求,广泛搜集汉语言文学方面的文字资源、视频资源,形成专门的“高校汉语言文学网络资源库”,保证教学资源的整体质量;另一方面,推送大量优质资源。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快速整合、处理复杂的教学资源,相当于高校教师身边的一个小助手,帮助高校教师进一步提升整合资源的效率。随着整合资源的效率越来越高,教师可以节约一部分时间,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为学生推送更多优质资源[2],让学生有效率地开启汉语言文学深度学习。

(三)推动教学模式改革

现代教育技术进入高校汉语言文学课堂之后,可以淘汰一些落后的教学模式,推动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改革。比如说,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师可以开启线上教学,设计重难点微课、多媒体课件,以动态轮播的形式,详细分析汉语言文学知识结构,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知识要点,便于高校学生集中注意力,投入到有情境的学习氛围中,更牢固地记忆知识。再比如说,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师可以设计混合式教学,协调进行线上、线下教学工作。在线上环节,可以实施教学导入、案例分析。在线下环节,可以组织师生互动、实践演练,将线上环节与线下环节结合起来,产生“1+1>2”的教学效果[3]。总体来说,无论是线上汉语言文学教学,还是混合式汉语言文学教学,都是一种突破,有利于我国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不断进步。

二、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设备有限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过程中,有些高校不愿意增加投入,缺乏必要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具体来说就是有些高校引进的信息化教学设备数量不足,难以支撑不同学科的教师同时开展信息化教学。在这种情况下,汉语言文学教师一个月只能开展1~2次多媒体教学,需要与其他教师错开使用时间。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而且,由于信息化教学设备不足,汉语言文学教师研究、练习的机会也会减少,不利于提升教师个人的信息化教学能力[4]。除此之外,有些高校虽然已经配备现代化教学设备,但缺乏规范化的维护制度。当汉语言文学教师授课时,经常会出现“卡顿”“黑屏”等问题,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以上都是高校教学设备方面暴露出来的问题。

(二)教学形式单一

关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有些汉语言文学教师不够熟练、灵活,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解不全面。比如说,有些汉语言文学教师长期采用多媒体教学,满足于单一的多媒体教学模式,将信息化教学这个很广泛的概念直接理解为多媒体教学。而事实上,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具体的信息化教学形式,属于信息化教学体系中的一个部分。再比如说,有些汉语言文学教师对“微课”很熟悉,制作了不同主题的汉语言文学微课,希望以微课的形式,详细讲述汉语言文学知识体系。但微课这种教学模式,时间有限,包含的信息也非常有限[5]。如果汉语言文学教师脱离线下教学,只开展单一的微课教学,难以保证教学效率,很容易影响最终的教学质量。

(三)不关注教学结果

应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之后,部分汉语言文学教师沉迷于新颖、丰富的教学形式,对最终的教学结果不够重视。一方面,不关注知识获得结果。体验各种现代教育技术的功能之后,有些学生非常兴奋,学习热情很高。但学习结束之后,这些学生很快就会遗忘学习过程,并没有知识层面的收获。面临正式的汉语言文学考试时,这些学生可能会出现知识断层,难以顺利通过学校安排的考试;另一方面,不关注能力养成结果。全面推行现代教育技术之后,有些汉语言文学教师只关注“如何传达知识”,没有从“综合能力”出发,有意识地锻炼、培育学生的综合能力。这样一来,在后续的汉语言文学学习中,学生可能还是会依赖教师、依赖工具,无法进行有质量的独立学习[6]。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分析,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师不能忽视能力养成问题。

三、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策略

(一)引进必要的教学设备。

在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推行现代教育技术,高校领导要合理设置预算,适当增加现代化教学设备方面的投入。具体来说,高校可以根据汉语言文学课程需求、课程特点,匹配数量充足的信息化教学设备,如:多媒体工具、笔记本电脑、信息化实验平台等,便于汉语言文学教师灵活开展各项教学工作。通过接触不同类型的信息化教学设备,汉语言文学教师还可以进行自主研究,摸索信息化教学规律,提升自己的信息化教学能力。除此之外,引进现代化教学设备之后,高校还要从维护的角度出发,及时制定“现代化教学设备维护制度”,明确维护人、维护内容、维护时间等,定期检查各项教学设备的使用情况,避免教学过程中突然发生卡顿问题、黑屏问题、关机问题[7],影响高校汉语言文学课堂上的教学秩序。

(二)丰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不断发展、创新,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形式也呈现多样化。作为高校汉语言文学方向的教师,要全面理解现代教育技术概念,建立多样化教学格局。比如说,将多种线上教学模式有机结合起来。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师可以认真研究多媒体工具、直播平台、慕课系统等,根据实际教学需求,灵活融入不同形式的信息化教学,让信息化教学丰富起来,真正实现资源上的延伸,效果上的提升。再比如说,将线上教学、线下教学科学衔接起来。以“微课”为例,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师可以制作预习微课,侧重于预习版块的讲解。然后,在预习的基础上,正式开启汉语言文学线下课堂。由于预习环节在课堂以外进行,时间相对充裕,学生可以自主消化一部分新知识[8]。这在无形之中,化解了师生在课堂上的一些隔阂,有效提升课堂上的沟通效率和沟通质量。

(三)以教学结果为导向

关于各种新兴现代教育技术的深入应用,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师要以教学结果为导向,关注最终的知识收获、能力收获,不能仅满足于形式上的简单变革。一方面要重视知识获得结果。以“汉语言文学多媒体情境教学”为例,学生参与文学作品情境表演、文学人物角色模拟等活动之后,教师要留出充足的总结时间,系统地总结活动内容,以及学生的个人表现,让学生再一次回顾所学知识,加深对汉语言文学知识体系的印象;另一方面要重视能力养成结果。通过汉语言文学多媒体情境教学,高校学生不仅要吸收专业的汉语言文学知识,还要掌握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技巧,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具备一定独立学习能力。基于此,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师要重视学习能力评价机制,从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等不同维度出发,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后续的汉语言文学学习中,主动关注自己的学习能力,发挥自己的学习特长。

四、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教育技术对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的影响,可以表现在多个方面。未来,为了更好地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和优势,高校要立足实际情况,关注学生群体的真实反馈,紧抓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细微环节。具体来说:一要引进必要的教学设备;二要丰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三要以教学结果为导向。与此同时,高校汉语言文学方向的教师也要加强个人学习,主动参与校内、校外各项“现代教育技术集中培训活动”,积极研究现代教育技术的内在特点和规律,将现代教育技术灵活应用到各个教学场景,吸引学生关注,引导学生探索。

作者:范祺玮 赵东方

汉语言文学研究篇2

一、引言

在各大高等院校开展相应教学工作的阶段中汉语言文学这项基础性的科目需要引起高校教师的高度注意,因为学生群体具有不同的特征能力,也具有很大的差异性,所以汉语言文学的授课需要从学生的特征方面入手,根据学生群体的不同专业能力,分层次设置不同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次数、时间、学分等,才能针对性地对待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群体达到最大化的教学效果。由此看来,目前在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中,高校的教师务必要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教学环节中认真对学生的不同情况、专业能力和性格特点进行了解和观察根据不同学生的基本状况,制定更加合理的汉语言文学科目教学计划,通过层次、阶段的划分,使所制定的教育规划能够更加贴合学生的性格特点、专业能力,从而针对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在自身能力范围内吸收更多的知识内容。现如今,各大高等院校跟随时代的发展潮流,向汉语言文学教学体系中引入了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该技术的引入对教学效果的提升产生了很好的反响。

二、阐释多媒体教学的内涵

在教育事业各项任务的实施环节,不同科目的教学工作都会使用到相关的文字、图像和视频,在当前我国科学技术方面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图像、动画、声音、文字的处理技术更加多样化,能够通过电视、电影、DVD等方式进行放映,使信息的交流速度和传送速度更快,为教育工作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创新平台。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内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前者主要表示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融合多种图像、视频的传播手段,使信息能够实现更高效的交流和互动,也就是计算机辅助教学。而后者主要表示的是通过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来优化科目纲要的规划,使教材内容的编写更加准确和丰富,通过计算机的辅助为教学工作增添语言训练、语料分析、教学管理等模式,而狭义的多媒体教学含义中,重点应用的是语言训练模式。综上所述,在教育事业的进步过程中,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品质和教学速度的重要途径。

三、探析多媒体辅助大学汉语言文学教学的优点及其出现的弊端

随着现代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对教育事业相关任务的落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媒体教学手段是信息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具体体现,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为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构建更加高效的信息共享平台,通过新颖的视频、动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但是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过度应用将会为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危害。

(一)多媒体应用于大学汉语言文学教学活动的优点

汉语言文学这项基础性课程教学环节涉及了很广泛的教学内容。如果想要使学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涵养得以最大程度的提升,就需要利用更加精细的多媒体教学模式,规避传统教学手段的弊端问题,为汉语言文学教学体系中注入新鲜的血液,使汉语言文学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发挥最大化的教学作用。

1.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在教育事业中一批高质量、高素质的专业师资团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教师是学生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重要的引路人和指导人。因此,在当前我国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务必要从教师这一角度出发,让教师能够清晰地认识到多媒体教学工作的核心要点,熟悉掌握适度的多媒体教学应用方法,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构建素质教育和理论知识教育融为一体的高效性信息交流平台,转变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地位,使教师能够秉持创新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地位,为学生创造更加有利的学习环境。与此同时,多媒体设备的加入可以改变教师原先传统、低效的资料信息收集模式,使教师能够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更加快速地对教学工作中所需的数据资料进行收集、整合和分析,以为学生制定全面的教学规划提供精准的理论依据,从而促使各项教学任务能够按照要求有序高效地进行。另外,多媒体机制为教师提供了便捷性保障,通过多媒体技术不但能够实现高效的信息收集工作,而且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平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和控制。根据实际的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规划中存在的漏洞与偏差,以此为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的高度完善奠定坚实的基础。

2.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在多媒体辅助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过程中涉及了多个环节的图像、文字、视频的处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程度。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环节中涉及了丰富的文学内容,这就需要教师从学生角度出发,根据教材内容所涵盖的领域,利用图像、视频的方式,将枯燥的文字信息转变为具有趣味性的动画视频,为学生模拟更加逼真生动的教学情境,这样不但可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而且还可以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任务的探索环节,从而让被动学的知识学习转变为学生主动的吸收知识,这对学生汉语言文学理论知识涵养的提升和综合素养的提高具有很大的积极影响。与此同时,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具有极高的优势,因为传统的教学手段会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使学习途径趋于单一化。而通过多媒体平台可以使学生和教师随时随地通过多媒体平台进行教学内容的巩固与复习,起到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的效果。另外,由于多媒体平台中涵盖了丰富的知识内容,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加高效的信息查询通道,让学生可以主动通过网络平台,拓宽自己的知识储备,为汉语言文学教学效果的提升提供有利的条件。

(二)多媒体辅助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出现的弊端

虽然目前我国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多媒体技术也实现了很大程度的优化,但是在当前教育事业中汉语言文学课程教学任务的实施环节,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虽然能够发挥很好的教学辅助效果,但是由于多媒体教学机制还不够成熟,存在一定的漏洞和缺陷问题,将会一定程度上阻碍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效果的提升。其一,多媒体教学工作拓宽了信息的收集通道,使多样化的数据质量能够更快速地到达教学工作中,但是也因为海量的数据信息可能会混淆学生对党校汉语言文学内容的认识,无法认识到汉语言文学教学体系中的核心要点,使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中的主要情感和思想流失,让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展效果陷入不理想的状态。其二,由于多媒体辅助教学工作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具有极高的优势,能够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极大的便利,但是也因为多媒体设备的便捷性过高,如果学生和教师在教学和学习环节中过度依靠多媒体设备进行学习,不但对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产生很大的限制作用,而且还会使学生的创造性和文学潜力无法极大的发挥,让整体的汉语言文学学习环境显得更加刻板和生硬。其三,要想多媒体教学作用最大化地发挥出来,那么就必须要在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中配备高质量的软件设备和硬件设备,并且实现各个设备之间很好的联动和衔接,才能够使教学任务按照规定的运行轨道正常进行。

四、进一步明确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点与作用

随着现代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出现了更加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这为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提供了一大新的发展契机,在原有的教学手段的基础上,实现了革新和完善,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设备,使各项汉语言文学教学任务能够有序高效地进行。以潍坊科技学院的汉语言文学教学课程为例,通过计算机设备的帮助,为汉语言文学教学效果的提升创造了很大的动力,让学生的学习欲望更加强烈。计算机多媒体辅助于汉语言文学教学有三大特色。

1.汉语言文学在高等院校作为一门基础性的课程,重点是培养学生对文学内容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领悟能力,通过计算机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文学内容变得更加有趣,让学生可以通过动画视频清楚地了解相关文学作品的历史背景、作者所生活的社会环境,从而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

2.通过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打破原有传统教学方法的时间、空间限制,突破原有传统教学体系的瓶颈,为学生扩大知识范围,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通过相应的网络软件,吸收更丰富的文学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储备。

3.通过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方法的引入,为学生的汉语言文学学习工作构建了更加高效的信息共享机制,使学生可以在信息平台中进行互动和交流,查漏补缺,共同分析汉语言文学中的难点问题,以此帮助全体学生提高自己的汉语言综合理解、分析能力。

4.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工作中,不仅要使学生吸收更加广阔的文学内容,而且还需要学生通过汉语言文学的学习,提高自己的创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将所学的文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文学作品,利用多媒体计算机信息共享平台进行作品的发表,从而共同探讨文学作品中的深刻含义[1]。

五、计算机多媒体辅助于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方法、模式

(一)分析理解课文

由于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工作中需要对某一汉语言文学作品或文章进行历史背景、作品内容和作者简介的介绍,涉及的内容较广,这就需要利用计算机多媒体为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提供帮助,通过多媒体技术将作者的简介、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历史背景等相关信息整合起来,制作清晰的课件,不仅大大缓解了教师的教学压力,而且还能使学生可以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通过生动的课件播放来理解课文内容[2]。

(二)进行文学作品欣赏

在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中,不仅要使学生对文学作品内容的理解能力得以提升,还需要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感悟能力,从而深入挖掘学生内在的创作精神和文学潜力。而一般情况下在教学活动开展阶段,具有规定的时间限制,为了能够更好地提供文学作品的教学速度,那么大学汉语言文学教师就务必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教学方法,将文学作品的内容、领导人的讲话、评论内容等信息整合为一个简短的小视频,使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对汉语言文学作品中涉及的内容进行欣赏和理解,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知能力[3]。

(三)文学电影欣赏

大学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核心旨在培养学生通过对汉语言文学内容的理解而提高自己对人生的感悟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因此,为了能够使文学作品的教学任务最大化发挥出对学生人生价值的启发作用,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这就需要大学汉语言文学教师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汉语言文学知识内容制作成更加生动的文学电影,使学生在观看中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学内容的理解能力。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构建计算机多媒体教室,将文学作品的内容制作为一段精简的小品、相声、音乐等,让学生在更具有趣味性的环境中提高自己的文学知识涵养和技能水平。

六、计算机多媒体辅助与汉语言文学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过分追求多媒体课堂教学的高密度、大容量、

快节奏,谨防学生消化不良目前有了先进的多媒体技术的加持,为学生和教师的学习和教学任务的实施提供了极大的便捷性保障和高效性保障,对大学汉语言文学教育工作的进步能够产生很好的积极影响,不过也因为多媒体平台的建立,能够很大程度上拓宽大学汉语言文学的知识范围,很有可能造成学生知识概念混淆、核心有点抓不住的情况,使学生的汉语言文学学习更加枯燥与生硬,对学生内在涵养和实质性文学能力的培养具有很大的阻碍影响。所以目前教师一定要认识到多媒体课堂教学工作的弊端问题,确保学生能够充分消化所学习的文学内容。

(二)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不注意实效

虽然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被教师信息数据的收集教学效果的提升都产生了很大的积极影响。但是当前一些高等院校中汉语言文学教师存在过度依赖多媒体设备的情况,以及仅仅注重多媒体课件的美观性而忽视了汉语言文学内容的实质性核心要点的设置,从而使文学教材内容的核心知识无法被学生吸收,让整体的教学效果呈现不理想的状态。

(三)滥用多媒体课件不利于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

在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中一个愉悦和谐的教学环境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而当前一些教师过度依赖多媒体课件,而忽视了与学生在课堂中进行互动和交流,导致学生在汉语言文学内容的学习过程中缺乏情感的辅助。

(四)机械的教学过程限制了学生对知识的灵活掌握和思维的发展

多媒体计算机设备的应用属于机械教学模式的类型,而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工作中不能单单依赖于机械的教学,还要教师为教学任务增添更加灵活新颖的教学方法,使教师能够在教学工作中更好的调控教学氛围,帮助学生汉语言文学理解能力的提升,但是目前一些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教师忽视了情感的辅助和个性化教学方法的应用,导致限制了学生汉语言文学思维的拓宽和能力的提升。

七、结束语

随着现代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在信息化技术、多媒体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为各大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教学课程体系的高度完善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育手段相比具有极高的优势,通过多媒体计算机的辅助可以将汉语言文学中枯燥的文字内容转化成更加生动有趣的动画视频,从而提高学生对文学内容的理解能力和领悟能力,但是,教育工作者务必要重视多媒体技术的使用适度性,以免对汉语言文学教学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作者:佘丽娜

汉语言文学研究篇3

对职业教育做出重要指示时强调,“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总书记讲话中提到的“高素质”不单单要求职业院校毕业生的专业素质高,更对其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面对新时期社会经济环境的新要求,当今社会对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量已越来越大,用人单位在进行人才招聘时,已不再是局限于毕业生的专业理论知识过硬,而是要求其各个方面都是均衡、全面发展的,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已经成为了用人单位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开展好高职汉语言文学教学对于学生提高综合素质有着重要作用。面对当下异常严峻的就业形势,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与社会需求相契合,致力于培养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较高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这为高职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来的机遇,高职汉语言文学作为一门我国传统语言文化传承的人文学科,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助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有着重要作用。学生对于汉语言文学知识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掌握,能有效地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沟通能力,提升其人文素养、文化情操和精神境界,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其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都有着极大的帮助和促进作用。开展好高职汉语言文学教学对于学校提升综合实力有着重要作用。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这五大重要职能,人才培养在五大职能中居于首位,彰显着人才培养在高校中的重要地位。在一定程度上,高职院校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正是其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表现。汉语言文学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使其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对于用人单位的吸引力和在毕业生中的竞争力大大提升,进而促使学校的整体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显著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等也会随之提升,这对高职院校而言无疑是巨大的利好。新时期,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是现今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在高职院校开展好汉语言文学课程,着力提升汉语言文学文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尤为重要。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高职汉语言文学教学虽然已取得了一定进步,但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学现状仍不容乐观。

一、对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重视程度不高

一是高职院校对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重视程度不高。高职院校的定位是为社会培养专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相较汉语言文学这类文科类学科,高职院校更注重专业类课程的教育教学,会在专业类课程上投入更多的资金、人力、物力等,高职院校对汉语言文学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和资源分配不均衡则直接导致了教师开展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难度进一步增大。基于此,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教学存在着师资队伍水平不高,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课程体系设置不够合理等问题,使得汉语言文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指导性和针对性,教学质量也相对不高。二是高职汉语言文学教师自身对于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由于汉语言文学课程常作为高职院校中的公共课程,一些教师也相对降低了教学标准及对学生的要求,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仅仅停留在对课本知识的讲授层面,忽略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培养,以及对学生人文素养和综合质素提升的培养,汉语言文学的作用和魅力也无法充分展现出来。三是学生对于汉语言文学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百万扩招政策的实施,学校的招生数量不断增加,生源质量参差不齐,部分学生的思想认知不够高,对汉语言文学的课程性质认识不够清晰,往往认为汉语言文学只是其他专业课程的补充,对自己未来的就业和发展作用不大,因此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相对不高。高职汉语言文学作为一门文科型学科,与高职院校其他的技术技能型的课程较为不同。汉语言文学作为学生学习汉语母语的一门课程,许多学生认为其相较其他技术技能型课程而言并不重要,再加之汉语言文学的课程内容里一些语法和句式较为枯涩难懂,高职院校的学生本身其整体素质和专注度不够高,如果汉语言文学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那么学生在课堂上将很难被课程内容所吸引,课堂的教学效果也将大打折扣。现阶段,高职汉语言文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习惯于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将课本上的知识照本宣科地灌输给学生,即便是能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去,也仅仅是停留在形式层面,只是增加了对教学课件的展示和讲解,不能很好地将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去,不能做到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没有照顾到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和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并没有使信息技术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其次,教师在课堂上缺少与学生的互动与交流,同时也忽略了课堂上的理论教学与学生的社会实践相结合。学生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兴趣不高,在课堂上的专注度不足,不能够做到自主学习,也认为汉语言学文学知识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相脱节,对于自己专业能力的提升和未来的工作帮助不大。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在学习上存在消极被动情绪,使得汉语言文学的课堂教学质量不高,教学效果更是不尽人意。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网络流行语应运而生。网络流行语是在现代汉语的基础上,通过对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的改变而形成的一种新型词汇。网络流行语虽然使当今社会人们的沟通方式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但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网络流行语并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定,网络流行语的质量更是良莠不齐,其中夹杂着一些低俗的、恶趣味的词汇,这些不规范的网络词语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语言体系造成了不良影响,进而冲击着汉语言文学的教育教学。当今大学生作为网络流行语的普遍使用群体,每天都在接触和使用着大量的网络流行语,对于尚未形成系统性、整体性语言文化体系的高职学生而言,网络流行语则是把“双刃剑”,这些网络流行语和学生们在课堂上学习到的汉语言文学知识相互交叉。长此以往,就会使学生们对于汉语言文学体系的认知出现了偏差,导致无法去辨别哪些是正确的语法表达,哪些是不规范的语法表达,进而影响了他们对汉语言文学知识的系统学习,久而久之,学生会被不规范的网络词语所影响,在汉语言文学课堂上以及课后的练习中会使用一些不规范的网络流行语,这使得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开展难度进一步增大,对高职汉语言文学教师的教学形成了一定冲击。

二、提高对汉语言文学的重视程度

第2篇:汉语言文学研究范文

一、增进人们对文化传承的深入认知

汉语言文学研究有自身的学科特点和内容,体现出一定的学科独立性,然而其与其他学科之间的链接明显存在不足,没有从整体、全局的视角进行汉语言文学的研究,难以真正实现对汉语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此,我们要通过持续、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研究,从不同渠道采集和整理汉语言文学相关理论知识,挖掘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诠释和解读汉语言文化精髓,并将其与现代化的语言表达方式相结合,使汉语言文学更加通俗易懂,浅显明白,能够为更多的人所接受和理解,从而逐渐消除人们对汉语言文学的片面认知,突破传统文化传承的语言藩篱,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例如,文言文就不同于白话文,其句式结构、语法、用词均与现代汉语有较大的差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语言载体形式。《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世人将其视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体现出无可比拟的文学价值和地位,然而因其采用文言文的表述方法,多数人无法领略其真正的内涵和文学价值,大多浅尝辄止而已,缺乏深入细致的了解。对此我们可以将其进行转译,采用意译、添加脚注、替换、改写等不同方式,使这部纪传体通史更加通俗易懂。

二、增强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传统道德之间的链接

通过对汉语言文学的研究,能够更好地增强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传统道德之间的链接,尤其是在当前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下,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互碰撞、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对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产生积极的、不可替代的影响和作用。在对汉语言文学进行研究的过程之中,要深入剖析传统文化内蕴的人文精神和伦理思想,挖掘其中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从开放的、多元的视角深入解析汉语言文学内容和体系,研究汉语言文学内在的语义内涵,理性客观地阐述汉语言文学内容,避免主观意识上的语义阐释和过度解读的现象,增进人们对汉语言文学的深入透彻理解和认知,减少和规避汉语言文学研究的认知偏差,帮助人们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宋史·杨时传》中的“程门立雪”这个典故为例,在汉语言文学研究中要围绕“求学”的层面展开,把握典故的中心内容和要义,理解文中要求学生恭敬受教、尊敬师长的学习态度,并对杨时端正的求学态度给予较高的褒奖和评价,从而使人们深入把握汉语言文学中的传统文化造诣,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实现对传统文化的良好传承。

三、增强应对文化挑战的能力

通过对汉语言文学的深入研究,能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意识形态的支撑,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深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之中,汲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形成强大的社会意识形态凝聚力,增强应对文化挑战的能力。以话本小说为例,这是一种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类型,涵盖有文言文讲史和白话文小说,白话文小说起源于民间故事和街谈巷语,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玉堂春落难逢夫》《卖油郎独占花魁》等,有的真实地描写了古代妇女对爱情婚姻的自主追求,表达出对封建礼教及门第观念的批判意识;有的则表达出市民阶层的爱情婚姻观念,较好地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四、注重传统文化传承的实用性

汉语言文学研究并非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制,而应当体现出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实用性,要充分结合当代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使汉语言文学研究满足不同时期社会发展的文化需求。水文化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结合我国现阶段水利建设的实际发展需求,从不同角度研究我国的水文化,包括水孕育地球生命、大河流域缔造人类文明、传统文化构筑的独特水民俗和水思想、治水先驱的不朽史诗、古代先民的水利工程等;梳理和分析人类文明发展和流域文化变迁的水文化,结合众多体现水文化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探讨人水关系中的文化现象和水文化的发展规律,增强水行业的凝聚力,彰显水文化的独特内涵,突显水文化的育人功效,充分展示不同民族之间的重要精神内核和内在关联,引发人们对水文化的情感共鸣体验,提升人们对水文化的传承热情。在汉语言文学研究的文化传承过程中,要抱持包容、开放的态度和理念,采用“理论证据”和“经验证据”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使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有充足的、科学的论据,从而较好地规避汉语言文学研究中的“唯证据论”。

五、培养传统文化传承人

汉语言文学研究是文化传承的一种主要方式,是一种学术层面的文化传承,通过专业化的理论学习理解传统文化的理论内涵。然而,其不足之处在于实践层面较为浅显。而民间传承则是传统文化传承的另一种方式,通过民间实践的方式呈现出丰富多样的文化样态,然而这种传承方式的缺陷在于缺乏理论规范,传承样态较为分散和无序化,不利于对传统文化的持续有效传承。为此,要以汉语言文学研究成果为依托,构建科学完善的汉语言专业课程体系,充分整合学术传承和民间传承的不同形式,使文化传承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融合,培养兼具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文化传承人。董秀芳等(2019)的《从上古汉语一批代词形式的消失看汉语量化表达的变化》之中,详尽阐述了汉语言的代词演变过程,针对不同形式代词和汉语量化表达之间的关系,如“莫”“罔”的量化表达,并指出需要借助于短语进行汉语言的量化表达,由此体现出学术传承的价值和意义。同时,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要在汉语言的现代化转译研究中结合不同的语境,使之与不同代词量化形式相契合,如《古书虚字集释·卷十》中的“按古莫与或同”中的“莫”,就应当理解为“无”的涵义。由此可见,汉语言文学研究要将理论与实际语境相结合,才能准确完整地理解汉语言的语义和意境。

六、注重汉语言文学研究与网络语言的交流

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研究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要注重汉语言文学研究与网络语言之间的交流和传播,规范网络语言和汉语言文学的语言模式,不断丰厚汉语言文学体系,适当地将网络语言的精神、模式嵌入到汉语言文学研究中,从而使汉语言文学研究更加有趣和生动。

七、结语

第3篇:汉语言文学研究范文

一、汉语言文学语言意境研究的意义

汉语言文学研究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而我国的文化经历了历史长河的洗礼与积淀,融合了更多精华。其中对语言与意境的研究,是更加深入了解汉语言文化的重要手段。语言是了解汉语言的基础,也是深入学习的重要门户,语言所包含的内容及形式千变万化,在研究语言时对象及内容也更加广泛。汉语言的意境是一种比较微妙的感觉,这是一种情与景的融合,是一种思想与灵魂的升华。我国的汉语言文化包罗万象,同样的事物,通过不同的描述方式,以不同的语言组织形式就会阐述出不同的意境。意境的来源是客观存在的事物,而在对客观事物描述的过程中,就会融入作者的个人情感,将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化成人生感悟,然后通过语言的形态表现出来,通过文学作品抒发自己的情感。欣赏者在品味其作品时,就会从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怀,从而更加深刻地体会文化作品所要表达的内涵、作者的理想与抱负。语言与意境的研究是对汉语言文学进行深入了解的重要方式,也是领悟汉语言文学内涵的重要手段。

二、汉语言文学语言意境研究的作用

语言与意境是研究汉语言文学的重要内容,语言与意境的研究不仅能提高汉语言文学的理论素质,同时还能对中国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在灵魂上得到净化。语言与意境的研究是进入汉语言文学的门户,是提升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下面对语言与意境研究的作用进行阐述。

(一)可以提升文学素养

语言是了解和学习汉语言文学的重要基础,语言是汉语言文学的基础元素,也是后期对意境研究的一个载体。语言和意境相辅相成,语言的形式比较灵活,但万变不离其宗,所以语言的运用与掌握是研究意境的前提条件。通过不同形式的语言描述,能展现不同的语言意境,从而会提高汉语言文学的学习能力,在汉语言文学的理论素养方面也会更加丰富,为汉语言文学的学习与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有助于提高文章鉴赏能力

我国的文学书籍中,文学作品不仅语言优美,且意境幽深,都是通过语言和意境体现出来的。所以,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要想更加深入,就需要提升在赏析语言与意境方面的能力。通过文学作品中作者语言艺术的应用进行分析与研究,然后结合作者所在的时代背景,就能品味出作品中所蕴含的意境,能从作者的角度去感悟作品中的内涵。意境的研究是一种境界上的升华,是对文学作品内在价值进行挖掘的重要途径。意境是文学作品中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思想,是文学作品真正的价值所在,所以只有通过对意境的体会,才能真正理解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意义。

(三)有助于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

汉语言文学是我国特有的一项学科,是对我国国学文化的传承与弘扬。通过语言与意境的研究,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的文化。我国的历史文化久远,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具有不同的风格,每个时期的文学作品都能展现出当时的文化背景及政治色彩。在对语言与意境研究的过程中,能透过作品,折射出当时的时代特色,能通过作者的表述感受到当时的大环境,并从不同层面去更加深入地了解当时的社会现状,更加客观而全面地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

三、汉语言文学语言意境的应用

(一)增加阅读量

汉语言文学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积累大量的文学知识。我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流传下来的经典名篇众多,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所蕴含的文化本质也不相同,要想更好地驾驭语言意境,还需要增加阅读量,熟练掌握文学作品的内涵及作品创造的时代背景。在阅读的过程中,还要通过创作的时代背景,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感悟作者想要表达的一种情境,从而能更好地运用语言意境。

(二)掌握语言规律

由于我国的人口较多,地域分布广泛,少数民族及各个地方的方言都独具特色。在众多语言中,普通话是最通用的,但并不是所有地区都在使用普通话,因为不同地区的人对语言的掌握程度不同。如南方人很难分清卷舌,会不自觉地将一些读音弄混,而北方人对卷舌的敏感度较低。所以,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对北方人来说也很不容易。在学习汉语言文学时,就是为了在实际应用语言的过程中,分析出语言的规律,正确运用语言,进而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逐渐总结出一些语言规律。

(三)意境源于生活,并不断创新

我国的诗文中,一般是通过一些诗句或一些词语来营造意境,不同的作者由于想要表达的感情不同,就会采取不同的方法来营造意境,这往往是因人而异的。而意境往往源于生活,是诗人通过日常的生活进行观察,运用普通的事物来营造诗歌氛围,通过自己的感悟,体验诗歌的美感,进入作者创造的艺术境界。而营造意境,不仅能使美感体验更加深刻,还会使诗歌中描绘的实物更加真实,甚至会具有更大的感染力,使诗中所要表达的感情更加真切,使读者犹如身临其境一般。

四、结语

第4篇:汉语言文学研究范文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审美汉语言文学

汉语言文学所包括的内容很广泛,涉及的领域也比较多,其中要掌握的知识点也很多,在这个时候,汉语言文学表现出来的没一个特点,都是世界的,很多国家都开始重视学习汉语,也就表明汉语的魅力非常大,本文就是具体的分析汉语文学其中的审美。

1汉语言文学的特性

汉语言文化是中国文化传承的主体,对于中国来说。汉语言是我们的母语,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热爱自己的母语,汉语言文学就像语文一样,是为了培养我国良好素质的人才,让语言文化得到发展,目前,汉语言教育是一个门比较重要的学科。中国文学、世界华文文学、汉民族文学这三个组成了汉语言文学,对于中国文学研究主要是重视文学的发展多样化、对于汉民族文学来说主要研究的就是历史中出现过的文学,大多是传统的文化具有民族特性。世界华文文学就是在世界上汉语表现出来的特点。通过这些,让汉语言文化再进步一些,作为一个人文学科,要把握其特点特性,感受当中的文学魅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让汉语言文学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2古汉语言文学的审美

在古代,要想在实际创作中表达美的感受,是一件非常难得事情,因为在古代,容易把语言和审美分开来看,经常顾此失彼,要么特别重视一方面,另一方面完全不管。比如法家的作品,教育的就是人们要懂得用法,比较强调的是法的重要性,但是这些文章毫无美感,让人没有读下去的欲望,就好像现在的教学一样,一味的传授知识,没有引起学生的兴趣,还有一种就是只注重文学上面的美感,一点实用性都没偶,写一些看着比较美的文字,但是实际上不能让人获得什么启示。

2.1古汉语来源生活

在学习古代汉语言文学的时候,就会研究文学中想表达的时候内容,有什么样的意境,但是在这些意境背后,都是从生活中来源的灵感,在经过作者的渲染,往往能表达出想表达的情感,古代的时候创作经常是要仔细观察身边的生活,然后表达自己的感情,让文章有作者自己的审美和意境,这样的创作会让文章变得在有美感的同时也会让人们有所启发,所以在解读古汉语言文学的时候,要善于思考其中的意境。“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所渲染的气氛就是不同的角度来看同一件事物都是不一样的,作者通过一波三折的描写,让读者有了想读下去探讨其中缘由的意愿,同时这种氛围还让读者领悟了道理,是文学与审美的结合。汉语言文学就是通过身边的事情来阐述一些道理,让读者有所思考,从而得到道理。

2.2古汉语言可以侧面描述内心观点

在古代的诗歌中,常常会发现作者通过诗歌侧面的表达自己的心理感受,描写的非常形象,用这种描写来表达自己心中所想。这就说明了古汉语言能够全面的作者表述内心,在唐代著名的诗人李白的诗中,我们常常会感受到他心中所想,所发出的感慨,比如《早发白帝城》就抒发了自己流放途中遇赦返的心情。通过景物的描写,能够让读者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也能够明白作者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情感。就此我们就能看出来,古汉语言的美感表现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思想,烘托出氛围。

3传媒时代汉语言文学的审美

因为时代不同了,导致创作文学的环境也变了。表达的形式也开始不一样,因为时代背景不同,对于文学的审美也会有所影响,在一九八零年那个时代,由于的兴起,人们开始进行沉思,对于文学审美、人性、等等都开始思考,在那个政治混乱的年代,作家以及诗人都在思考历史,揭露当代社会的黑暗,这种沉思和揭露思想,像大海中引航的船,让我们有许多思考的东西,也引领我们在文学中研究思考,再对现实进行沉思的时候,让文学更加有了力量,也更多的抒发了群众的新生。在那个年代对于文学的审美,可以将沉思当作主题,那个时代人们向往于追求人生的解放,面对复杂的人生,总是会进行深刻的沉思,这样才会使一九八零年代的文学呈现出一定的特性,而这些特性中,最重要的就是拥有一定的理性,审美的色彩,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这样才会使作家将自己的忧国忧民的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

4汉语言文学中的语言审美

4.1汉语口语的审美汉语文学中最重要的还要数语言的审美,因为不同的地区的汉语拥有着不同的审美标准。正是由于汉语言文学的学科属性,致使学习汉语言的学生的文学能力以及文学素养都会拥有很高的造诣。在汉语言的应用过程中,语言的运用拥有很强的规律性。正是由于我国的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少数民族之间的语言有所不同,不同地方的语言也是各不相同,一般来说,普通话是所有国学语言的标准,汉语的审美要与普通话靠拢,但是在实际的生活当中,南方区域很难分清卷舌,就会分不清许多读音,讲很多的读音都说成一个;而与之不同的是,北方区域的普通话虽然较之南方较强一些,但是由于北方人们对于卷舌不是特别敏感,也使发音不够标准,就不能准确的说出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所以,在口语方面的审美,就存在着地方差异。

4.2汉语书面语的审美汉语言文学中的代表就是古代的诗歌,因为这些诗歌一般都是朗朗上口、对仗工整,并且还能够表达出深刻的感情。往往是人都会采用一些华丽的语言来描写景物,或者是运用白描的方式,来真实的描绘景物,有的诗词则是用词鲜活,不会随波逐流,有的诗词则是简单明了的表达含义,一语中的,道出重点,有的诗词则是在其中蕴含深刻的道理,通过正面描写景物,或是通过侧面的描写,来衬托出自己的心中所想。有些古诗中的悲剧描写并不是真正的悲剧,而是会为读者带来更深的震撼,而非悲伤;而有些古诗中的喜剧则不尽然是读者的趣味所在,而这种戏剧往往是一种反讽,来揭露一些现象,挖掘事物的本质。这就充分体现出了诗歌的审美的另一种形式,帮助一些汉语言文化的研究者们更深层次的领悟到汉语文学的真谛,能够审查到汉语文学中的美感,弄清楚汉语言文学的审美标准。

结束语

汉语言文学处在不一样的时代会有不一样的审美,在通过对汉语言文学进行解析的时候,就会发现我国很多学者正在积极创新探索,但是其中避免不了一些错误,但是我们应该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这一问题,为了让汉语言能够让世界所接受所宣扬,就需要更多的研究者能够探索汉语言文学。

参考文献

[1]薛学共今译.礼记[M].新疆人民出版社,新世纪出版社,2002:294.

[2]司马迁著.韩兆琦译.史记[J].北京:中华书局,2008,1:34.

第5篇:汉语言文学研究范文

一、构建博客辅助《写作》的教学平台,锻炼与提升学生写作水平

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说:“中文系的学生培养有什么特点?和其他文科专业比较有什么更‘强项’的地方?我看就是‘语言文学’的能力,包括文学感受力和评判力,而这一切还要落实到写作的综合能力训练上。”[1]温教授的这段话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起着指导性的作用。从当今就职岗位看来,文化、教育、出版、传媒机构以及政府机关等企事业部门都需要从事与汉语言文字运用相关的人才。因此,为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就业率与创业能力,大部分高等院校都认识到加强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必要性。然而,学生写作水平整体不高,甚至有不少篇章是摘抄他人的,缺乏独创性、新颖性。究其原因,主要是课程设置的不合理、师资力量的薄弱、学生心态的浮躁与无所谓、教学方法单一等。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正成为现代社会的细胞。网络以其“交流超时空”、“互动无限制”等优点,成为人们交流沟通、发表言论的重要平台,成为展示自我的舞台。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为教学注入新的血液、新的内涵。构建博客写作教学平台,利用博客辅助写作教学,是加强学生写作训练、创新《写作》课程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博客(blog),它为学生创设了“有话就说、有事就写、有情就抒”的自主读写时空,这不仅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富于创新及表现欲的特点,也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写作欲。但是,博客自由宽松的虚拟空间,容易滋生粗制滥作的作品以及恶意中伤的评论等。为此,建立班级博客,把它作为、评改作业的平台。让学生在虚拟的空间里进行真实的写作训练,激发写作兴趣与欲望。然而,当虚拟空间的自由在心中唱响时,落笔之前却有重重雾霭的遮拦。利用博客的分享评论功能,建立师生之间的交流对话平台,可以减轻学生心中的顾虑与胆怯。博客中,师生共同遴选作文素材,提供话题;利用博客的评论功能,展开作文互评活动。教师指导学生对每一篇博文撰写感受、心得或进行鉴赏性写作。这既可以展现学生的写作水平,又可以体现他们的鉴赏水平,还是写作经验交流的一种重要途径。为了激发学生共同参与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教师组织学生对所撰写的文章和评论进行评选,评选出“最佳人气文章”与“精华评论”等,这些奖励可以嵌进个人平时与期末成绩考评。随着网络媒介的不断发展,博客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一种互动性更强、操作更为简便的新形式———微博———成为网络写作新趋势。可以说,博客与微博平台的构建,带来的将不仅仅是写作能力的提高,更是一场写作教学与写作方式的深刻革命。此外,通过微信、QQ、E-mail等方式跟学生进行网上在线交流,共同遴选素材,并为学生释疑解难,提出建议,也是一些有益的写作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探索。学生也可在个人或班级BBS上自由进行创作、评论、回贴等;教师通过评论的方式与学生展开相关的评价与探讨,为学生的学习与写作提供帮助与引导。教师在网络上与学生共同遴选素材、评改作品等过程中,体现的是“平等中的首席”。师生“平等”,指的是精神上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因而,教师在要求学生积极创作的同时,自己也经常在网上写“下水”作品。根据师生共同遴选出来的素材,教师率先创作出作品并谈谈自己的创作手法与思路及作品的优缺点;接着让学生一起点评,重视学生的意见,采纳好的建议并做相应的修改。一个经常“下水”写作并不断根据学生的“指导”修改作品的老师,其与学生之间的平等才真正落到了实处,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兴趣自然会更高。进而,达到教学相长、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二、构建“阅读—赏析—话语实践”的审美感知力培养模式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素养,熟悉汉语及中国文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中文表达能力,具有初步的语言文学研究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在文化、教育、出版、传媒机构以及政府机关等企事业部门从事与汉语言文字运用相关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复合型人才。”[2]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的人才应掌握关于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体现专业性;还必须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分析评论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简单地说,就是要能将所学知识“用得上”,把所学知识转化为一定技能的操作应用性能力。应用性能力的培养必须冲破传统学者的“言志”“载道”的宏大使命的桎梏,教学中将重心置于“听说读写”能力的提升与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等方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知识体系主要由语言、文学和写作三大知识系列构成。作为主干之一的文学类课程更是占据了主导地位,大致包括中国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概论、西方文论、美学等。这些文学类课程的知识系统主要是由理论知识与作品构建的。理论知识与作品“焦不离孟”,相生相成,共同架构起了文学知识系统。然而,很多学生以没有时间、没有兴趣、找不到原著等借口,不去阅读文本。长此以往,学生的文学感知力和审美能力就在文本阅读的漠视和淡出中大大地被削弱了。构建“阅读—赏析—话语实践”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既有助于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也有助于提高审美感知力和欣赏能力。“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在课堂内外充分调动教师“教”的指导与学生“学”的主体性,师生共同品读、欣赏文本。教学中,教师在尊重学生个性化阅读和兴趣阅读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题材和体裁提出不同的阅读视角与方法,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文本做出一定的审美判断。例如,诗歌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能力与审美感知力。“诗缘情而绮靡”,阐释了诗歌的美在于所蕴含的“情”,以情带声的朗读恰能形象地刻画和传递出作品中的情感,学生在这种声音艺术中体会“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知识,也获得了感知力。仅具有知识和感知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能力与素质。“博于问学,明于睿思,笃于务实,志于成人,”这是岳麓书院的教育传统。[3]这说明学习知识要结合思考、实践,才能将学习所得升华为自身的能力。在文本阅读过程中,学生必须充分发挥主体性,勤于思考,敢于实践。将阅读过程中产生的心灵感悟和情趣等通过话语实践的方式表达出来。课堂上,开展“话题式”讨论活动。学生积极参与文本阅读、资料查找、思考、发言、师生点评等一系列实践活动,有利于将课堂上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能力,如审美欣赏、写作能力、表达能力等。这种话题讨论活动也可延伸至课外,借助“博客”、“微信”、QQ等网络平台在线进行。在网络上,横亘于师生之间那道无形的庄严约束的屏障被拆除了,学生在轻松愉快、随意自由的氛围里学习、谈论问题、发表见解等,更有利于促使学生展现自我,提升能力;另外,话题实践和教学课时的冲突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构筑“教师指导-学生主体”的竞赛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化用相关知识的能力与文学表达能力

一直以来,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比较注重第二课堂教学,如,文学作品的阅读,课前预习、话题实践等,但总体而言第二课堂教学模式并不完善,没有构建与专业、课程相适应的体系。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建设这一平台开展“导-练”的第二课堂教学,可以改变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单一性。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言:“学而时习之”,告诉人们学习知识要与实践紧密相连,要经常练习并实践所学过的内容。汉语言文学专业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着重学生的文化素养、审美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等应用性能力的培养。由于主体课堂教学的学时有限,学生应用型能力的培养还须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实践。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大多会走上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工作岗位,肩负着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培养祖国未来花朵的重担,因而,在主体课堂教学中需加强中国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概论等专业知识的教学;同时,针对专业特性和就业导向,第二课堂教学也需充分利用,可以举行师范技能大赛(教学设计、课件制作、讲课或说课、毛笔字及书法)、朗诵比赛、汉字听写大赛、写作大赛等。“竞赛是按照人们的自尊需要、成就需要而激发人们努力向上的一种策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其学习兴趣,有利于鼓励进取、消除懈怠,达到实现自我的目的。”[4]汉语言文学专业“厚基础、高素质、重实践、强创新”的人才培养目标成为各类竞赛的宗旨。学生通过参与不同的比赛项目,展示自己的优点,从而成就自我。师范技能,即师范生的教学技能。为了促进师范生教学能力的提升,培养一批具有高尚师德、先进教学理念、扎实教学技能的优秀教师后备力量,全国师范院校,包括地方本科院系,纷纷举办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担负着培养祖国未来花朵的重任,因而,提升教学技能势在必然。课件制作大赛是师范技能大赛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多媒体课件的研究与制作比赛。素材的选取、正确而又精辟独到的分析理解、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学习与熟练运用等环节缺一不可。为了将完美的自我呈现出来,竞赛之前,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选取素材、掌握竞赛技巧。教师在每一个环节中尽心尽责,因人选材,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文章,耐心教导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操作与实践。教师的“导”要充分运用在学生的“练”上,突破传统课堂教学中“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旨在提高未来语文教师的现代化教育技术运用水平、知识的化用能力以及理解感受力。挖掘参赛师范生的优秀课件成果,师生共同探讨和交流多媒体课件制作经验和体会,更好地展现出师范生的教学技能,促进实践操作能力。经过了素材的选取、资料的查找、师生的评改等流程,学生身历亲受、大胆尝试,不仅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消解松懈懒散,更重要的是文化素养也得以提高,学生展演能力、化用知识的能力与文学表达能力在竞赛中也不断地得以锤炼和提升。总之,“以赛促学”教学实践的优势,不仅体现在学生“为赛而学”的学习主动性强,增强了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与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四、顶岗实习的实践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