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汉语数字教学范文

汉语数字教学全文(5篇)

汉语数字教学

第1篇:汉语数字教学范文

(一)定义

在日常的互联网交流过程中,人们更容易、更快速地表达自己的意图,把枯燥的文字信息变成简单、诙谐幽默的表达方式。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民的数量越来越多,因此网络语言也被广泛传播,中国传统语言文学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我国网络用户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网络语言是在网络高速发展下诞生的一种新的语言形式。与传统语言相比,网络语言是一种汉语言创新,它可以让交流对象在不听声调的情况下准确地理解自己的思想和感受。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的出现,以其轻松的表达和简单的操作方法,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广大网民的热烈欢迎。

(二)形式

其中,网络语言有多种形式,如:一次王健林在接受节目采访时提出的“小目标”在网上被广泛使用,经常被用来描述青年男女在职业生涯开始时的目标。还有更常见的数字型,比如“748”,意思是“去死吧”。还有一些常见的字母型,如楼主的“LZ”和情侣关系的“CP”。这种标点符号也比较常见,比如“--||”,意思是冷汗,等等,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网络语言。目前,网络上流传着三种网络语言形式:一是给词汇添加特殊意义,主要是通过添加词语更形象地表达当前语境的意义。比如:“楼上、楼下”在现实环境中主要是指楼层,而在网络语言中,“楼上、楼下”是指一些论坛中的回帖顺序;其次,数字谐音的使用,主要是数字的读音和思想,如“7456”表示愤怒,“55”表示哭等;三是词语的谐音,主要是通过网民打字失误和组合词的传播,如“童鞋”指的是同学,“碎觉”指的是睡觉。通过对网络语言的分析,不难看出网络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汉语言文学,网络语言的过度使用会导致我们在日常学习中,对正统汉语言文学的含义产生困惑。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必须加强汉语言文学修养,肯定汉语言文学的意义,为汉语言文学的传承和发展做出贡献。在网络时代的大环境下,汉语言的发展和普及必然要面对网络语言的影响,汉语言文化研究者要迎接挑战,有效应对网络语言的影响和冲击,进行汉语言的发展和普及,弘扬民族文化。

二、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的影响

(一)汉语言文学

汉语言文学主要通过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掌握汉语文学的鉴赏、写作和应用。随着网络语言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形象,对汉语言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汉语言文学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因此,在现代网络语言环境下,促进汉语言文学的可持续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二)传统汉语言的文化变异

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吕明臣认为,网络语言是一个具有多重理解的概念,既可以指网络特有言语表达方式,也可以指网络中使用的自然语言,还可以包括网络中使用的所有符号。关于网络文化下网络语言的应用,吕明臣提出,网络符号式应用仅指在网络中使用的非自然语言符号,即人类在网络交际中只变异形式的“自然语言”。在互联网的语境下,笔者认为汉语和英语相比,有自己的“舶来词”,这些都是由互联网网络语言使用决定的交际成果,严肃地说,“舶来词”这个网络语言在汉语言文学层面是有差异性的,网络符号语言有一定的符号可以使用。吴传飞认为,网络语言在中国传统汉语言文学文化层面变异仅限于网络行业语。网络技术层面,如互联网的使用,以及网民在网络通信中的使用,这是网络语言中网络文化的活跃领域,也是最关注的文化变异。笔者认为,这种变异是通过变异词、变异表达和变异另类网络符号来表达方式的。

(三)传统汉语言的文字语法变异

吕明臣首次将网络语言的变化集中在汉语的汉语言文学文字方面,重点放在网络结构网络环境语法构造的变化上。他建议,网络环境下的网民交流应根据网络交际的实际和心理需要,从字数和句子形式上加以简化,然后在语音和外形上使用谐音和象形文字。以天涯论坛为例,“斑竹”可以代替“版主”,“大侠”和“大虾”可以代替有口碑的网民。从文字数字化的变化来看,数字文字只能在网络环境中以书面或口头的形式表达出来,例如“520”可以在网上聊天和电子邮件的网络环境中表达“我爱你”,“514”可以表达“没有意义”,“94”可以表达“就是”。从汉语言语法的角度来看,网络语言的变异可以扩展到原始词或短语的功能性,如使用形容词作为动词,加上时态标记和复数标记,增加直接置于主语的标点符号和感叹词等语言应用的语气。这些文字和语法的变化是基于特定的语境。

(四)积极影响

任何语言在更新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需要运用到生活的实践中,这样才能不断发展成为一种被大众所接受的交流性语言。从文学的角度来看,汉语言、网络语言的发展都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正如英语语言在网络、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环境中会出现新的英语合成词。在创造新词汇的过程中,我们常常赋予传统汉字新的含义,赋予传统汉字新的符号和缩略词语。这种网络语言的创新突破了以往的汉语言语法,不仅完善了汉语语法系统,还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新的语言表达方式,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新的乐趣和色彩。比如网络语言中的“囧”字,这个词本身起初并没有得到很大的传播,但是后来通过网络传播,这个词的形象提升了人们对这个词的享受,然后是电影《人在囧途》中网络语言的作用和意义。同时,由于许多汉语言文学存在的时间很长,在长期的传播过程中,会逐渐被人们忽视,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是,当出现新的新网络语言时,如果网络语言来源于文学作品,那么就可以通过网络语言文学促进汉语言文学大规模传播来促进汉语言文学的回归,从而实现网络语言文学对汉语言文学传播的促进作用。

(五)消极影响

一些不良网络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汉语的使用规范,所以在传播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负面作用。网络语言的形成大多是基于便捷的交流和新颖的语言,但没有通过标准的汉语标准进行规范的使用,导致很多词语在意义上被曲解,甚至是故意错别字,这在汉语教学中造成了明显的问题,在很多孩子的教育中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同时,青少年是网民群体的主体,青少年对新鲜事物更有好奇心和接受力,但由于青少年的辨别是非能力还未成熟,在语言发展阶段,如果大量接触和使用网络语言,必然会导致青少年养成不良的语言习惯,也会形成不规范的语言表达习惯,降低他们的语言表达、欣赏、写作、阅读等能力。例如,“教父”一词是传统语言中的称谓和关系一词,但在网络传播时,它有负面含义,对青少年,特别是女孩显然存在误导作用。在当前网络语言快速传播的时代,要牢记“凡事都有两面性”,正确认识网络语言的积极影响,同时也要注意网络语言的负面影响。网络语言作为新时代网络的产物,主要是由青少年人群创造的,很多单词和短语是不规范甚至不正确的,不仅背离了中国汉语言文学的规范语法,而且故意使用错字等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由于年龄和阅历的原因,青少年的辨别是非能力较差,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较高,因此网络语言的普及对汉语言文化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例如,在一些方言中,“粥”是“喜欢”的意思,“蓝瘦”是“不舒服”的意思,这些错误的发音很容易导致青少年在汉语言文化学习阶段出现发音错误。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贸易交流日益频繁,作为一种重要的交流语言,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汉语言,在增强自身影响力的同时,夯实汉语言自身的文化基础。为了更好地促进汉语言的发展,我们必须正确认识网络语言的作用,发挥网络语言的积极作用,促进汉语言文学稳步发展。

三、新时代汉语言文学的发展策略

首先,在网络语言的广泛发展和传播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促使人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提高语言的生动表达作用。为此,我们在发展汉语言文学的过程中,要正确对待网络语言,客观地对网络语言的内容进行分类,避免一味地使用网络语言,影响汉语言文学的传承发展。在汉语言文学的应用中,正确运用网络语言,使汉语言文学的作用和魅力得以传播。其次,很多时候出现带有一定负面、讽刺性的网络语言,人们应该对这些信息进行自我理解和屏蔽,对落后、负面的网络语言进行消除和遏制,提倡使用文明语言。如果人们对网络语言的使用热情仍然很高,那么就需要及时给予适当的警示,同时也需要网络平台的管理者直接遏制一些负面的话题,以保障网络语言的健康和长远发展。同时,在使用健康网络语言的过程中,要积极将汉语言文学结合起来,通过网络语言促进汉语言文学的传播。

四、如何减少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的消极影响

(一)加强网络语言监管

网络语言环境汉语言文学教学有很大的影响。在国际上,汉语作为中国使用的主要语言,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甚至在国外掀起了一股汉语热。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能及时加强对网络用语的管理,就有可能阻碍汉语的国际化发展。例如,最近网络上流行的方言术语,使青少年很容易发音模糊,干扰正常的交流。

(二)加强对网络语言使用的指导

网络语言具有多样化和开放化的特点,符号、拼音缩写和缩略语的结合赋予了文字、词汇和语言新的含义,在不同的场合和环境下使用起来更加灵活和方便,能够突破传统语言组织的局限,促进文化交流的繁荣。因此,教师不仅要看到网络语言的负面影响,更要注意网络语言的积极作用,加强网络语言的使用指导,引导当代青少年合理使用网络语言。

六、结语

第2篇:汉语数字教学范文

【关键词】婚俗文化;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语言和文化是分不开的,那么词汇和文化也就不可能分开。每个词语无不包含着中国民族文化自身独有的特色,这也正是体现了词汇的民族性这一特点。把风俗文化导入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具体的课堂中来,是十分有意义,而且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从风俗文化中的婚俗文化入手,浅析婚俗文化与对外汉语词汇以及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之间的关系,的探究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应该遵循的原则和方法,为婚俗文化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导入提供了一些想法和建议。

一、婚俗文化与汉语词汇

(一)HSK大纲中所涉及的婚俗文化的词语

为了更加直观的了解婚俗文化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导入的现状,我们在最新的HSK大纲词汇表中做了穷尽式的筛查,整理出下面的表格(表1):从这个表格,我们可以得出几个结论:第一,在新HSK大纲词汇表中,词汇的数量总共是5000,其中涉及到婚俗文化的词语只有22个,占总数的0.44%。第二,在新HSK大纲词汇表中,把5000词汇分为六级,除了一级词汇表没有涉及到婚俗文化以外,别的等级都有所涉及,并且随着等级越高,涉及到的词汇就越多。第三,在新HSK大纲词汇表中,出现的关于婚俗文化的词大多是关于称谓的词语,原因也不难分析,对于汉语水平初级的学生来说,交际是第一位的,掌握称谓语可以帮助他们在生活中更好的与人交际。

(二)与婚俗文化有关的汉语词汇研究

有些词汇本身就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一眼就可以看出是一个文化词。比如:“盖头”“回门”等。而有些词,需要和别的词再组合,然后形成有象征义,婚俗文化内涵的词。比如“红线”“红娘”等。与婚俗文化有关的词汇,大部分是汉语一般词汇。例如姻亲称谓中的“姑爷”“婆母”“老丈人”“女婿”等等;婚嫁过程中的“说媒”“下聘”“抢亲”“闹洞房”等等;婚嫁礼俗中的“喜果”“喜服”“喜宴”等等。在分析HSK大纲词汇表中,HSK1-6级中与婚俗文化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词语非常少,对于初级水平的学生来说,这些词语可以简单了解中国婚俗文化,但是对于中高级汉语水平的学生来说,这样的词汇量是远远不够的。婚俗文化词汇教学要根据学生的文化背景以及汉语水平来选择性地进行。对于汉语水平还在初级的学生来说,HSK大纲中包含的基本词汇就可以使他们对中国汉民族的婚俗文化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配合着语音和语法,还可以锻炼他们的交际能力;而对于汉语水平较高,或是有在中国成婚定居打算的外国人来说,教师还需要额外补充一些婚俗文化词汇,以更好的帮助学生在中国生活或是进一步了解中国汉民族的婚俗文化。我们从词汇的内容入手,简单做一个分类。1.称谓。可以说,婚俗文化导入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就是有关称谓词的学习。在HSK大纲词汇表里也大多是关于称谓词的,除了HSK大纲词汇表中的那些,还有很多。比如:“阿公”“阿婆”“夫妇”“夫妻”“夫人”“夫婿”“姑爷”“老伴”“内人”“娘子”“女婿”等。只有掌握了出现频率比较高的称谓词,才能在实际生活中真正提高交际能力,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初步了解中国传统的人伦礼制。2.数字。在婚俗文化中,数字也是一大讲究,关于数字的词汇也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好事成双,一般偶数比奇数好,比如:“两口子”“比翼双飞”“佳偶”“并蒂莲”等等都是偶数。还有,中国婚俗文化中对“九”这个数字情有独钟,因为“九”有着“长长久久”“天长地久”等含义,所以在词汇中也有很多与“九”有关的词语。3.服饰。与服饰相关的词语也有很多,比如“凤冠”“花冠”“礼帽”“红绣鞋”等。传统的中国婚服是新娘凤冠霞帔,珠宝锦绣,配上红袄裙,头上盖着红头盖,而新郎则是穿礼服戴礼帽,礼服上大多修的是龙。4.颜色。在中国,婚俗文化中最具代表的颜色就是红色,所以很多词语都是与红色有关的。比如“红娘”“红事”“红包”“红线”,因为在中国,红色是喜庆、吉祥、顺利的象征,这一特点使得在中国重要传统节日里都会出现红色这一颜色,当然婚嫁也不例外。红色之所以会和爱情联系在一起,还有一个传说故事:两个人的爱情是有一位名叫月老的神仙负责,两个人之间的姻缘是月老用红线把两个人绑在了一起,所以结婚时红色就显得尤为重要。“红喜字”“红枕头”“红盖头”“红车”以及新娘新郎胸前的“大红花”等大多都与红色相关。

二、婚俗文化与汉语词汇教学

(一)婚俗文化词汇教学中的原则

1.普遍性原则。中国的婚俗文化源远流长,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都有着不同的婚俗文化。但是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课堂中,教师讲授的婚俗文化应该是最普遍、最规范、最典型的婚俗文化。就影响深度而言,应该是最主流、最具有国别特征的中国汉民族婚俗文化,在中国能代表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婚俗文化。2.阶段性原则。“君子教人有序,先传以小者近者,后传以远者大者。”同样,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文化导入也应该是分阶段进行,循序渐进。婚俗文化的导入是为了更好地进行词汇教学。因此,导入的内容应该要与词汇教学的阶段相适应,导入与词汇教学阶段不匹配的文化内容,并不是真正的文化导入教学,反而让繁杂的婚俗文化打乱了原本的词汇教学计划,得到相反的效果。在初级阶段,主要是兴趣补充为主,教师需要以HSK词汇表或是与教学配套的教材词汇为大纲,导入具体的微观文化现象,特别是使用频率比较高的交际文化。而到了中高级阶段,学生们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词汇量,就可以导入一些比较宏观的、抽象化的词汇,比如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婚俗文化背后的民族心理等等。3.发展变化原则。几千年来,中国婚俗文化也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外交流日益密切,社会物质条件不断提高,这些都会使婚俗文化里的具体内容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所以,教师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课堂中,应该坚持发展变化的原则,即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相结合的原则。中国婚俗文化中的许多地方会随着与不同国家的交流与借鉴发生变化。比如,现在的年轻人拍婚纱照时,既会选择拍一套红色的传统喜服,也会拍一套纯白的婚纱服饰;在婚宴上,也是有大多数人选择典礼时穿白色婚纱,而在敬酒时换上红色旗袍。再比如,随着社会物质条件的发展,绿色环保的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前结婚时放鞭炮的习俗也都被放气球或是放白鸽等替代了。因此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里婚俗文化的导入中也应该对这些发展变化加以说明,以免学习汉语的留学生在实际交往中遇到不解和困惑。4.适度原则。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应该注意适度原则。中国婚俗文化之繁琐,蕴涵之丰富,绝对不是仅凭词汇一个语言要素就可以彻底讲解明白的,还需要语音教学、语法教学、文化教学的配合等等。词汇教学中的婚俗文化因素导入应用绝对不能等同于简单的文化教学,整体的课堂还是应该以语言技能教学为主。汉语的词汇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知识,但也不是涉及到的都要讲,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应该控制好婚俗文化导入的量,不能因为文化的过分导入显得繁难冗长,反而影响到语言教学的任务和效果。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课堂中导入文化因素的最终目的是加强词汇教学,而不是削弱它。

(二)婚俗文化词汇教学中对教师的要求

1.加强自身综合能力。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课堂中,导入婚俗文化因素绝非易事,这对教师的整体素质要求极高。首先,在词汇的选择上。要想做到适度原则,说到底就是文化词语的选择上,什么词需要讲,什么词不需要,哪些需要展开详细阐述,哪些则是需要一笔带过。这些都要求教师精心推敲。如“嫁”“娶”等关键词语,就需要分别对其解释并且区分它们。而像嫁娶过程中的详细细节,如“回门”“合髻”等词语,则可以通过视频动画等方式让学生们简单了解即可。因此,要帮助学习汉语的留学生理解中国繁杂的婚俗文化,在词汇导入的过程中,应该是至少能够反映三个方面的:第一,中国人的民族观念和民族心理;第二,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第三,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这就对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对婚俗文化的整体把握。不同时代,不同地区,婚俗文化的细节都有差别。在文化差异过大时,如何去选择讲授的内容,这需要教师对中国的婚俗文化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比如古代的“六礼”之说,现在有些南方地区仍然保留了这个习俗,而有些地方则简化了。再比如对于婚宴时间的安排上,北方喜欢安排在正午,而南方则习惯在晚上办婚宴。所以,教师在进行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把握中国婚俗文化中的普遍性特点,而不是局限于细枝末节。带着中国独特的婚俗文化内涵吸引外国学生,去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词语,这是教师需要综合考虑判断的。2.考虑学生的文化背景。这里所说的文化背景是指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指学生的汉语习得程度。不同程度的汉语水平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文化词的理解,水平较低的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相反,汉语水平较高、词汇量较为丰富或是来中国时间比较长的学生对于汉民族的婚俗文化会理解的比较快。另一个方面是指学生自身母语和汉语的差异程度。第二语言词汇的习得过程是复杂的,因为第二语言习得者是在已有的概念系统里再学习一个新的语言符号来表示某一概念,这两个概念系统是不可能一样的。因而外国留学生在学习汉语词汇时会受到不同的文化背景的影响,即正负迁移以及文化上的迁移等等。来自日本的留学生在接受和理解中国的婚俗文化的过程中就比较快,而来自欧非美等国家的留学生就相对慢了一些。这是因为中国的婚俗文化与日韩有许多相通的地方。比如:中国的“红盖头”和日本的“角隐”意义十分类似,两国新郎在结婚之前都会给女方父母下“聘礼”以及参加婚宴的亲朋好友都会随“份子钱”等等。而中西方的差异就比较大,最明显的,就婚礼的主色彩来言,中国的主色彩是红色。婚服、喜糖、喜字、床单被罩等等无一不是红色。在中国人看来,红色就是“五行”中的“火”,代表着红红火火、热烈、喜庆。而西方的主色彩是白色。新娘的婚纱,包括手里的捧花,场地的布置都是以白色为主,他们认为白色代表纯洁、忠贞、真诚。而在中国,白色则代表着丧事,在婚礼中是需要避免的。由此可见,教师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过程中,除了需要对汉民族自身婚俗文化的整体把握之外,更需要注意的是考虑学生的文化背景。

(三)婚俗文化词汇教学的方法

1.实物展示。对于词汇教学来说,实物展示是最快捷、最直观、最简便的方式之一。而且婚俗文化就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十分贴近日常生活,所以,有许多物品教师准备起来难度也不是很大。比如红双喜、中式婚礼服饰、红盖头等等。这些都可以在课堂中展示实物,以此加深学生们对于物品名词的理解和记忆。2.文化比较。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不同的文化背景的学生对汉语中的文化内涵理解也是不同的。所以,从跨文化交际角度出发,将两种或多种语言文化进行对比,特别是和学生的母语进行对比,可以更好的让学生理解。比如在中国婚俗文化中经常出现的红色,在西方文化中就有暴力血腥的意义。而在西方国家非常推崇的白色,在中国却常常代表着丧事。称谓方面也是如此,在中国婚姻关系是家庭最重要的纽带,严格按照长幼秩序,表明中国人受传统礼教的影响很深,而西方在婚后的称谓显得更民主自由,这是与西方国家追求平等的观念分不开的。3.多媒体手段。婚俗文化的导入使得词汇教学不再是单一的语言技能教学,对于文化的导入,课堂上的教学手段可以更丰富,使得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热情和积极性。关于中国婚俗文化,央视有一个大型人文纪录片——《中国喜事》,讲述了汉族以及少数民族的传统婚俗及其背后承载的传统婚俗文化,让全国乃至全球的观众都可以领略到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底蕴,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中国婚俗文化。由于多媒体可以把学生的视觉、听觉融为一体,比单纯的讲解效果要好,教师也可以在观看纪录片之后,提出问题或是进行文化对比,以此来让学生们更加充分地理解词汇的意义和文化的差异。4.情境教学。在具体教学中,应该以文化对比为指导,言语交际情景为基础,充分考虑文化词汇的语体色彩和语用范畴,以交际训练为方式强化习得效果。例如:教师可以带着同学们去参加一场真正的婚礼,或是租一些传统喜服和婚礼物品,让同学们角色扮演,切实地体验婚俗文化。这样可以使学生有意识的将文化融入到语言词汇的学习当中。

三、结语

第3篇:汉语数字教学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汉语言文学;教学;优化

1.互联网语境下传统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困境分析

汉语言过去的学习方式都是采用课堂化的教育方式,其本质还是从生活中来并到生活中去。但论如今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授的是课堂的理论知识,并没有因此而形成生活。汉语言本就是对生活中词语的总结与分析,但在新一代互联网环境下只有将网络与汉语言文学之间相互融洽,才能引起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兴趣。而现实情况中汉语言在网络流行语境下出现了无边界、超媒体、跨时空、数字化的特点,并使用这种方式创造更广阔的表达方式。互联网背景下的汉语言文学传播作为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文学载体,汉语言文学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传承作用,是中华民族普遍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体现,有着一定的社会价值。与此同时,汉语言的重要性还表现在它是联合国规定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掌握人数最多的语言种类。汉语言之所以能够有着如此广泛的影响,并不仅仅是由于中华民族人口数量众多,也是汉语自身的语言魅力及文化气质的共同作用。以汉语为核心的汉语言文学是中国人在传统生活中的社会实践,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伟大智慧,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成语、歇后语都有着不同的寓意,如纸上谈兵、毛遂自荐、破釜沉舟等,古人将丰富的道理进行了高度“提纯”,时至今日,这些词语在日常生活中也是随处可见的。

2.互联网语境下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出路分析

2.1网络空间、论坛、社区等各种平台的推广

网上的博客、腾讯、微信、QQ、微博、视频、分类信息平台等各种论台和社区等,都可以不受地域、时间、人群等各种因素的限制进行不断的传播。同时,網民更可以通过网络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促进汉语言文学的快速传播。如各高校还可以举行栏目不定的相关活动开展不同的文学相关话题进行学习和讨论,为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提供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

2.2充分利用多种网络传播平台

所谓网络平台,是指以微博、微信等网络信息展示渠道为代表的传播媒介,在传播工具的选择方面,可以是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等多种形式。然而,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元化网络传播平台在信息传播速度、广度、容度等方面都有着明显提升,新的网络传播格局已经逐步形成。以“微传播”时代下的微博、微信为代表的传播平台为例,它们的使用,加强了文字、音频、视频、图片的传播,并改变了人们以往的传统交往模式,促进了包括汉语言文学在内的文化繁荣与发展,更新了人们长期坚持的传播理念。互联网平台支持下的汉语言文学传播方式有着较高的互动性,以至于在短期内实现较为广泛的传播。利用网络平台的便利性,可通过创建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方式,以信息推送的方式,使党员干部能够及时、深入了解汉语言文学之美,并主动参与到汉语言文学艺术作品的品鉴工作中,为现代汉语言文化传播贡献一份力量。

2.3基于二维码的数字化传播

自2014年以来,我国居民人均阅读量持续性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全国数字化阅读所占比重将会持续性增加,为保证市面上相关读物的可读性,则需要对传统汉语言文学作品的数字化转变进行研究,提高其适应性。当前,以二维码技术为代表的汉语言文学传播已经在社会范围内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虽然二维码所使用的面积较小,但是却有着独一无二的数据存储方式,这也就不难解释二维码辨识度如此之高的主要原因了。因此,根据二维码数据存储所具有的特点,可以对汉语言文学进行分类存储,建立汉语言文学数据库,并以二维码的形式进行展现,用户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就可以轻松获取相关内容。

2.4软件技术发展背景下的虚拟仿真体验式传播

在过去的近五千年时间里,中华民族创造了璀璨的文化,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资源。例如,汉字、京剧、川剧、杂技等多种形式的表演类型,都属于汉语言文学的范畴。目前,我国部分文化遗产已经失去了其历史研究价值,即便是已经将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却也无法避免汉语言文学遭到进一步的破壞。为促进汉语言文学的有效保护,则需要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尤其是移动网络的便捷性、灵活性等特点,借助当前较为热门的手机APP软件,研发具有高度适应性的汉语言文学手机软件,如“成语猜一猜”“诗词填字”“诗词鉴赏”等,在深入融合互联网与汉语言文学的情况下,实现汉语言文学的进一步发展。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汉语言文学具体使用场景的不同,开发具有针对性的应用软件,甚至可以利用当前较为流行的虚拟仿真技术,实现体验式的汉语言文学传播。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当属北京故宫博物院在2013年推出的《胤禛美人图》和《紫禁城祥瑞》,利用虚拟仿真技术,能够为体验者带来多种感官的刺激,结合互动体验等环节的设置,能够激发体验者对汉语言文学的兴趣。结合这一模式,可以将《滕王阁序》中所描述的场景通过虚拟仿真技术进行二次展现,利用相应的体验设备,将体验者进行特定人物角色的设定,在参与整个活动的同时,也能够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这一传统经典文化作品的内容。

参考文献:

[1]孙忠诚.乌盟师专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课程教材有关问题的调查研究[J].集宁师专学报,2018年01期.

[2]霍爱群.浅谈新课程背景下汉语言文学教学观念的转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年29期.

第4篇:汉语数字教学范文

晚清“京师大学堂”的“文学科”,以及复旦公学的“国文部”可以视为我国大学“中文系”的前身。真正现代意义的中文专业应当是1910年3月21日京师大学堂分设“中国文门”本科教育。因此,我国大学中文专业设置已经有一百零二年的历史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中文系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类: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前后建立起来的中文系往往属于所在大学的“强势”学科,特别是1952年虽经全国院系调整而未撤销的中文系均具有很强的办学底蕴。这些中文系主要集中在老牌的综合性大学和老牌的师范大学。1977年恢复高考后,这些大学的中文系经历了一段顺畅发展时期。第二类大致上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建立,到目前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办学历史,具有比较好的办学基础,办学特色也在逐渐显现。第三类大致上建成于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为了满足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需要,原先非综合性大学的理、工、农、医、财经、政法类院校在原来大学语文教研室或写作教研室基础上建立起中文系。相对于前两类中文系,这类中文系的办学特色大多尚在探索中,与所在大学其他院系相比,实力明显不足。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让中国高等教育成为吃力的跟跑者。高等教育体系中那些后办的中文系在这次跟跑中颇觉吃力,普遍存在落伍的焦虑;同时,那些老牌中文系也面临着毕业生如何适应社会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问题。面对新世纪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变化,中文系如何调整自己的办学策略,适应社会需求,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呢?中国大学中文系的应对方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更加强调专业基础,向专门化、高端化发展。一种是走学科交叉与融合之路,提高本科生的应变能力。

北京大学中文系走的是一条强化专业化的“精英”教学之路。中文系下设中国文学、汉语语言学、古典文献学、应用语言学(中文信处理)四个专业。他们的教学理念,据北大招生网宣称:在本科层次坚持“精英教育”、“优才优育”的教育理念,为培养学术型、研究型、文化创新型中文人才打基础。以向上一教育层次输送中文及其他门类研究生为主业,同时兼顾向社会输送高素质汉语言文学和文化实用人才。北大的这个表述体现了在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坚持精英教育之路的办学理念,着重于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北大中文系按照精英教育层次设定本科培养目标是有道理的。首先北大有丰厚的中文底蕴,教学力量排在全国第一位。到2007年中文系有教师105人,其中教授就有47人,大多是国家中文方面著名学者,因此在学术研究上具有强大的优势。其次,北京大学录取的本科生质量优异,每一个年级都有数名省市级高考的文科“状元”,这个优势,没有第二个学校可以与之争美。再次,北京大学中文系是中国大学中文系的“老大”,百年办学历史形成崇高的声誉,社会认可度极高,这是其他学校难以比肩的。从实际效果看,北大中文系的这个办学理念符合社会对她的期待,北大本科生就业尚未成为“问题”,北大宣称:90%以上的本科毕业生都可获得免试推荐本校(包括本系和外系)以及清华、复旦、南京大学等名校研究生的资格,出国深造也是重要选择之一,众多同学去了哈佛、加州大学、普林斯顿、康奈尔、芝加哥等世界著名大学,他们的知识功底和刻苦精神在欧美等地的世界名校中享有良好声誉,许多国外大学都乐于接受北大中文系学生。愿意就业的学生就业情况良好,近年就业率在100%到98%之间,高于全校平均水平,甚至超过一些应用型热门专业。但是北大中文系的这一种做法不可复制。尤其是非综合类大学中文系,由于办学时间短,师资力量不雄厚,尚未形成深厚的学术传统,不具备走北大模式的条件。然而我们有理由怀疑北大中文系有意低调处理了他们对中文系办学思路的调整。北大中文系并没有躺在传统优势上吃老本,他们兴办的第四个专业叫应用语言学(中文信息处理),这个专业于2003年开始招生,文理科兼收,与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联合培养,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中文系应用语言学(中文信息处理)专业本科学生应比较系统地掌握汉语言文字学的基础知识,比较系统地掌握与计算机中文信息处理相关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的写作能力和外语水平,具有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从事高新科学研究和实践的能力,成为具备较高的人文科学素养和自然科学素养、在文理交叉方面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显然,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前面三个专业的相差很大。我们可以从该专业的课程设置的专业选修课中更清楚地看出来:专业选修课程设置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属于语言学课程,包括汉语方言学、汉语音韵学、理论语言学、汉语发展史、文字学、现代汉语词汇专题、现代汉语虚词研究、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语音学等39门课程,这一类课程依托的是汉语语言学专业优势,显示出北大中文系在汉语基础研究上的强大实力。第二类有逻辑导论、数理逻辑导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离散数学、几何与代数引论、微积分等六门课程,强调基础数学知识,目的是为计算机信息处理打基础。第三类有数据结构、数据库概论、计算语言学导论、自然语言处理基础、机器翻译导论、计算机辅助语言研究、汉字数字化研究、VB编程与古籍整理、计算机操作系统等14门课程,属于技术类课程。从以上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看,该专业方向有两个特点:第一是突出应用性;第二是强调学科交叉,其课程跨文学、理学和工学三大门类。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北大中文系设置这个专业,就是为了适应语言文学数字化要求,是应对目前正在爆发的全球信息数字化挑战的一个战略选择。我们由此判断,北大中文系已经走在全国中文系改革的前沿。与前面三个专业的实践相比,北大中文系应用语言学本科专业的做法具有示范意义。社会对于汉字数字化处理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需求层次也不相同,需求行业从数字出版到政府机构分布广泛,将来的多媒体阅读将替代现有的纸质载体阅读。

其他重点大学中文专业也做了有益的探索。例如复旦大学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在中文系之下开设了秘书学和文化事业管理两个专科专业,但一直没有在本科层次开设这个专业。复旦大学中文系本科只有两个专业:中国文学与汉语语言学,将应用语言学专业开设在研究生硕士和博士教育层次。非综合类大学中文系的改革与创新,中央财经大学的做法值得关注。中央财经大学设有中文系,招收本科生,专业方向为财经文秘,培养目标为:本专业方向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理论素养,适应经济领域及传播媒介业发展的需要,能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媒体特别是财经类行业、中外企业从事文秘、管理、公共关系等工作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专业课程分公共基础类、专业类和财经类三个类别。专业类主要有语言学概论、应用写作学、文学概论、中国文学史、秘书学、文书档案学、新闻采访与写作、大众传媒概论、应用语言学、公关写作;公共基础类主要有公共关系学、行政管理学、公关策划、社交礼仪、社会调查、广告学、中国当代文化发展战略与政策;财经类课程主要有西方经济学、财政学、货币银行学、会计学、统计学、管理学原理、经济法概论。中央财经大学中文系走的是一条与经济、管理类学科相融合之路,以汉语言文学主干课程为主,适当插入经济学、管理学的部分课程。类似于中央财经大学做法的还有西南财经大学通识教育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浙江财经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等。与经济管理类院校相似,一些以理、工、农科为主的院校中文系也在积极探索汉语言文学与所在学校优势学科相结合之路。如安徽农业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与园林学结合,华东政法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与法学、商学的融合、西安外国语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与对外汉语教学的融合等。这些大学中文系基本上是依托本校优势学科,创具有特色化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这些尝试是值得肯定的,效果也值得期待。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看到,这种专业融合或者专业交叉式做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多学科融合不是相关课程放到一起就能起化学反应。从表面上看,融合也有融合的深浅问题;从最终结果看,通才不通、特色不特依然是普遍现象。主要原因有:一些学校在注重专业融合的同时弱化了汉语言文学主干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同时,中文系的教学人员和管理人员对于期待融合的学科了解甚少,监管难以到位;而优势学科对于辅助中文系创特色不一定有积极性,因而教学与管理效果自然不好。

第5篇:汉语数字教学范文

关键词:会计语言;汉语;趣谈

引言

《会计学原理》或《基础会计》课程是经济管理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学生普遍反映学习难度较大,比较抽象,不易理解的课程,许多老师都希望在第一次课程中让初学者理解会计究竟是怎样的一项工作,将来在会计岗位上需要做哪些工作,从而让学生对课程先有一个概括地了解,其实这并不太容易。在教学实践中偶然发现会计语言与汉语之间居然存在某些相似性,现将会计语言与汉语之间的关系加以梳理汇总,希望能对其他老师的教学实践有所启发。

1会计语言与汉语的相似点

1.1用途比较相似

汉语能够表达我们的思想,尤其是一篇文章,能完整地表达出作者在某方面的想法,对应地,会计人员使用会计语言同样可以表达会计主体的情况,而用会计语言编写的财务报告则能完整准确地表达会计主体在某一时点或某一期间的经营情况和经营成果。

1.2内在构成比较相似

我们从小就学习语文课程,其核心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拥有对汉语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其中写是最高的要求,是综合前面技能之后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而写的内容,则是由字、词、句、段、篇组成。会计语言也很相似,要求学习者最终能用特定的方式描述企业的各种经营活动及结果。下面就汉语中的字、词、句、段、篇与会计语言中的对应关系予以描述。(1)字。汉语的最小构成单位就是字,是学习汉语的起点,听、说、读、写都是从字开始。会计语言中的“字”对应的是会计要素。会计要素是对经济业务按其经济特征进行归类并予以抽象概括的专业术语。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大类。虽然最终描述企业经营活动及结果不是这十五个“字”,但却无一不属于这十五个“字”,故会计初学者最开始学的都是会计要素。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这三个要素是描述企业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的,收入、费用和利润这三个要素是描述企业某一时间段的经营成果的。(2)词。在学习汉语时,当掌握了一些字后老师就会教我们组词,以便更准确地进行表达。会计语言也相似,当掌握了会计要素的含义后,会学习将各会计要素按经济内容再分类而确定的详细项目,这就是会计科目。例如,资产类会计要素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原材料、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累计折旧等会计科目,用来更详细地描述企业拥有的各种资产。(3)句。小学生语文有一项学习任务就是用词造句,包括某个词的一句话的含义就更具体了。对于会计语言,“句”相当于会计账户。会计账户的名称是会计科目,但会计账户的含义却更加丰富,它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用于连续、系统、全面地记录经济业务,分类反映各会计科目金额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例如,银行存款账户就是反映企业某段时间内存放在开户银行中的款项的增减变动过程及其结果(即某一时点其存放在开户银行中的款项金额)的会计账户。(4)段。汉语中常用一段话来表达一个意思,常见的关于段的考核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给一个题目,要求用一段话来描述;另一种是给出一段话,问其表达的意思是什么。而会计语言中,“段”可以理解为科目汇总表。科目汇总表是根据一定时期内(如5天、10天或15天或1个月)的全部记账凭证,按会计科目进行归类编制的报表。表内的数据是某一段时间企业各个账户借、贷方发生额的合计数,它能够让人看到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各方面的业务的开展情况。例如,企业某月11-20日的科目汇总表中银行存款的借方发生额明显高于1-10日的金额,说明企业11-20日银行存款进账非常多,其产品的销售情况很有可能非常好。(5)篇。众所周知,语文考试占比最大的单项就是写作。要求在考试期间写一篇规定字数,规定内容的文章,这也是检验学生对汉语掌握水平的重要方面。会计语言中的“篇”对应的是财务报告。财务报告是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信息的系列文件,按编制时间分为月报、季报、半年报、年报,均由企业会计人员编制。财务报告是对企业某一会计期间的各项经济业务进行综合反映的成果,是对科目汇总表进行处理之后编制的一系列文件,包括三大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财务报表附注及其他应当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

2会计语言与汉语的主要区别

虽然会计语言和汉语有诸多可以比拟的地方,但毕竟是不同领域的两种语言,它们之间存在许多区别。第一,两种语言中汉语是基础。会计语言是基于汉语而存在的一种更专业的“语言”,是在拥有了汉语基础之后,根据职业发展的需要而做出的学习选择;而汉语是中国人的母语,几乎是一出生就开始学习,是我们工作、生活的必备基础。第二,两种语言的载体不同。会计语言主要使用数字、金额来描述企业的经营活动和经营成果,这是由会计核算的基础之一———货币计量假设所决定的,而汉语一般多使用普通汉字来表达。第三,会计语言要求更加规范。会计语言不仅要遵守会计等式、借贷记账法等原则,更有相关法规约束,如我国有《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及《企业会计准则》《政府会计准则》等相关法规。相比之下,汉语没有太多的法律约束,一般文字没有违反《宪法》规定即可。第四,会计语言更重视可靠性。用会计语言记录的各种会计信息必须能够客观地、中立地、可验证的反映企业的真实情况,从而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参考,这也是许多法规强调的重点。而汉语可以有夸张、比喻等修辞方法,以使读者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第五,会计要素不是显性的“字”。前文将会计语言中的“字”对应为会计要素,但最终的财务报告并非由若干个描述六大会计要素的十五个实实在在的字组成,而汉语中的文章却是由一个个真实的字组成,只能认为会计要素是隐性的字。

3会计语言与汉语的学习的方法

对于两种语言的学习,都需要勤学苦练才能有比较好的“成绩”。从“字”开始,一点一滴积累知识,直到能够撰写出合格的“文章”。如果想在写作领域做出成绩来,则需要多思考、多练笔。总之,会计语言和汉语一样,可谓博大精深,要求会计人员能够客观、公正地使用会计语言书写会计主体的财务报告这篇文章。

参考文献

[1]李占国.基础会计学[M].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