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低碳经济下经贸发展论文

低碳经济下经贸发展论文

一、“低碳”给经济发展带来的“阵痛”

1、短期内会使一些区域经济受到较大冲击

目前,我国很多地区工业发展还依靠人力、资源吃饭,一些沿海二线地区的县级企业还是靠重污染、高能耗为主,工业整体上还表现出粗放型的特征。东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重庆等很多内陆地区更是以资源消耗为主,从发展水平上讲还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初期阶段,优势工业还主要集中在纺织、食品、加工、饮料工业、化学工业、黑色及有色金属工业和机械工业等一些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较低、污染比较严重资源和能源消耗量大的传统产业上,发展后劲不足,竞争力弱。而这些地区正是碳资源排放治理的重灾区,同时这些能源型企业本来的利润就非常单薄,资源的使用成本增加以后,将会更加不堪重负,所以,这些地区的转型成本是非常高的。资源使用成本的上升,不仅影响这些地区的企业,进而影响到就业问题。而且随着企业在低碳压力下的转型以后,技术水平可能会提升,对员工的要求提高,同时一些能源型企业倒闭,部分企业外迁。这些地区的低素质劳动力将无法适应企业的需求,他们将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就业形势。

2、长期来讲负面影响应该逐步减低

但是,资源使用费用的上升对经济带来的影响应该是在初期较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转型的成功,经济创伤将会在一定的时间后得以愈合。一方面企业结构将会相应的优胜劣汰,结构会得到调整,另一方面,社会的需求也会相应做出反应,这样会抵消碳税征收带来的压力。同时,碳资源的使用成本上升这部分主要是政府调控实现的,这些成本会转化为政府财政收入,将会通过财政支出的形式回流到一些低碳企业以及企业转型期的护持。这将加大对新技术、新产业的投入,促进经济的换代升级。魏涛远与格罗姆斯洛德的课题调查还得出一个结论:征税后2020年的GDP仅下降了约0.l%。在这一过程中资本的积累逐步抵消了征收碳税的负面影响。

二、“低碳”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低碳不仅是一个经济发展问题,也是人类生存质量问题,甚至是生存与否的问题。所以,在这个问题面前,经济发展要服从低碳的要求是不容商榷的。在这个认识基础上理解低碳的积极影响,有利于我们贯彻理念于我们的行动之中。主要从几个方面来讲:

1、对于企业及消费者的积极影响

一方面,从长期来讲可以刺激企业为减少生产成本而提高效率,促使企业降低能耗,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就是说:低碳压着企业往前走。另一方面,低碳改变消费者的消费方式。随着转型期间资源价格上升,购买者的实际购买能力下降,对资源性商品的消费降低,例如:对塑料制品、纸制品、燃油等的消费,逐步引起消费者寻找替代商品,进行对替代商品的消费,这会从更深的层面转变人们对于高排放量商品的嗜好,能从根本上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2、对于产业投资的影响

随着我国低碳时代的到来,企业面临着新的选择,从短期来讲会导致一些企业减少投资,甚至让一些企业撤回在华投资,但是从宏观来讲,这些企业正是我们需要逐步淘汰的企业类型,从长远来讲是有利于整个经济结构调整的。因为这样可以用来抑制增长过快的高耗能产业投资,重点发展低污染、低能耗、高附加值的投资产业,为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打下基础。

3、减缓国内生态环境压力的需要

我国是世界上少有的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国之一。根据2006年底由我国科技部、气象局、中科院等单位联合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2000年我国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34亿吨,占世界总排放量的12.78%,总量居世界第二位,人均排放0.65吨碳,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1%。低碳时代正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时代任务的准确表达,正是我们经济发展继续追求的时代目标,开征碳税,加强治理,减少排放,是保护环境的有效经济措施,应成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政策手段之一。

4、促进技术的更新及提高

国家必将出台一些新的节能减排的措施,迫使企业走科学发展的道路,促使企业积极进行技术引进与创新,提高生产的高效率低能耗道路。另一方面,也使得节能、环保产业得到了一次快速发展的机遇,当前,我国的环保产业比较落后,不仅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还使得我们的环境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被严重破坏。所以,低碳目标则会刺激环保产业的发展,为我们寻找到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在碳税的压力之下,经济结构的转型显得更加紧迫,置死地而后生将是能源型企业的必然选择。

三、低碳时代企业如何从容应对

首先要端正态度,积极主动地对应而不是消极的观望等待。尤其是企业自身,要提前思考对应的策略,尽早转变企业的增长方式,准备打好科学发展这一仗。

1.提前做好战略准备与技术储备

企业的经营战略决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在我国,低碳政策的实施必定是循序渐进的逐步实施的过程,但是趋势是不容商榷的。所以,在这样的形式下,企业要有高瞻远瞩的目光。提前做好企业发展的规划,把企业的转型方向与步骤规划好,并依据规划的步骤逐步进行设备、人员与技术的储备工作。提前准备就等于为企业自己的应对赢得了时间,分解了低碳经济给企业带来的压力,使得企业更够平稳地度过挑战期。

2.逐步转变生产结构,有步骤淘汰部分产品

具体来讲,企业在战略规划的同时要转变生产的结构,每年预留一部分利润资金,有步骤地让一些资源能耗性的产品以及一些设备逐步被淘汰、替换。同时,规划好企业需要逐步引入的新的产品,让已有产品向低能耗的相关产品上延伸,逐步加大这些产品在企业产品结构中的份额,为未来的战略转移踩好“点”,以便适时地替换传统产品,实现产品结构的转变。

3.逐步加大设备投入,避免政策被动

一些企业可以通过产品结构的转变,从能源型企业转型低碳型企业。而有些企业是无法转变的,如电厂、钢铁企业、造纸行业、化工行业等等,这些企业不仅转型无法摆脱对碳的消耗性质,而且国家战略发展也离不开这些行业。但是,政府在低碳目标下,必将逐步对这些企业进行政策上的宏观调控加大力度,增加减排的压力。如果这些企业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将很有可能在政策正式实施时候,面临一个被整治的被动局面。所以,企业应该提前做好投入,逐步向国家政策导向方向靠近,避免被动局面的产生。同时,在这种形势下,一旦政府政策出台,企业的多年投入可能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

四、增强“低碳意识”,把握政府动向,用好政府政策

当前,国家政府正在逐步酝酿着一些新的皆能减排政策,据预测: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将开征碳税,暂时的开征方式与比例未定,但是一旦实施,对企业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另一方面,一些地区政府在酝酿“可交易排放权”制度,就是政府将环境资源排放产权化,向企业出卖排放权,而企业如果通过技术改进,减少了排放,则其排放权可以出卖给排放量大的企业,取得好的经济效益。而那些靠购买排放权进行排放的企业,负担将加大,处于不利的竞争位置,这项新的市场机制的引入,将给企业带来真正的利益问题,任何企业也无法通过政府的“关照”而继续“蒙混过关”。

五、低碳时代政府如何促进经济转型

1、明确政策导向,促进限期企业转型

政府明确的政策导向是关键,政府要提前向企业宣传低碳经济的趋势以及具体的时间表,让企业有一定的缓冲时间进行技术改进、经济转型。在规定的时间内,如果企业无法达到减排的目标,将完全置身于新政策的浪潮中自生自灭,被淘汰兼并。地方政府要具有长远发展目光,在招商引资等问题上避免当前的短视的、急功近利的作风,引导企业向正确方向发展。让一些高能耗高污染企业明确自己改革的时间表。

2、加大对企业新技术新产业的护持力度

在资金上要为企业减负,减轻压力。政府可以为企业提供低息贷款等资金,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担保难问题,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与改造。鼓励企业与大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联合创新,更多地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和先进的管理方式。促进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加大政府采购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力度。引导企业集聚发展,鼓励企业与东部地区先进的企业进行收购、兼并、重组、联营等,借助外力,加强企业的合作,实现产业有序转移与换代升级。

3、加大对企业节能减排的管理力度

政府要促进重点节能减排技术、高效节能环保产品和设备的推广和普及。按照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要求,鼓励专业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合同能源管理、节能设备租赁等服务,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综合运用金融、环保、土地、产业政策等手段,依法淘汰中小企业中的落后技术、工艺、产品和设备,严格控制过剩产能转移扩张和两高一资行业盲目发展,对纳入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所得税优惠目录的投资项目,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4、政府要对产业结构进行积极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

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第三产业的服务水平,解决就业的同时优化经济结构,优化河南的经济环境;大胆淘汰一些能耗高、效益差的企业,积极发展高科技企业。加大宣传力度,倡导积极文明的生活方式,能够从另一个角度对低碳经济做出积极反应。低碳是趋势,也是必然。经过短暂的阵痛以后,会对社会以及经济产生积极的影响。我们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要坚持科学发展的思想,不能把经济发展完全放在社会发展之上,以环境代价得GDP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