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中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实践研究

中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实践研究

摘要: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发展以及智能终端的普及,社会各界也“微”然成风。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微课的发展状况和资源建设情况,对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施微课做了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通过本校学生在微课实施前后的不同反馈,发现微课和传统教学有效结合,既能有效促进“教学相长”,同时微视频的制作也能丰富信息化资源库的建设。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微课;计算机应用基础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宏观环境。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发展以及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的普及,社会各界“微”风也蔚然成风。“微课”教学逐渐流行且成为了教学研究中的热点。“微课”教学极大满足了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它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整合,有力地推动了教育信息化进程。微观环境。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模式尤其是计算机相关专业教学状态不佳。以笔者所在中职学校为例,分析如下:学生整体素质不高,计算机操作水平参差不齐。学生除了基础文化课成绩差,还普遍存在主动学习意识弱、学习习惯差的问题。大部分学生选择计算机专业的初衷不是把计算机技术当成将来自己谋生的“工具”,而是当成“玩具”。教师职业倦怠明显。传统的课堂教学套路化严重,主要采用“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操作”的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语言、操作演示比较随性。学生之间个体差异较大,对课程进度及内容难易程度接受不同,教师不好把握,从而造成教学效果不理想。这种状况下,师生相互影响,教学相长成为一句空话,甚至向相反方向发展。(二)研究意义目前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相关课程不良的教学现状亟待改变,使用微课教学可以满足不同层面学生的学习需求。操作熟练或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教学内容和难度,基础较弱的学生可以反复观看视频。这样的分层教学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微课的创作不仅满足了教学需要,同时也丰富了数字化信息资源库。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必将推动教育的深层变革,它加快了各学科教学的信息化进程,对传统的教学流程进行了再造。微课在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推进实践对于中等职业学校其他专业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研究基础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微课,是校本教研新形式的产物。目前官方还没有一个准确定义。在专家学者意见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笔者认为微课是指以5至8分钟的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者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二)主要研究基础微课是依据信息技术而发展起来的,所以在计算机专业开展微课的教学研究比其他专业更有优势。中职计算机类专业课程信息化程度高,承担此类课程的教师信息处理能力较强,制作微课更加便捷。计算机技术的相关课程尤其是《计算机应用基础》,普适性强,制成微课之后应用广泛。微课实施前的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对当前的计算机类课程教学不太满意,愿意尝试微课辅助教学的新模式。

三、微课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初步实践研究过程

(一)结合教学实践,制作微视频根据该门课程总体教学目标,首先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内容分解为计算机基础理论、Word2010、Excel2010、PowerPoint2010、网络应用等五个单元。再依据可执行、易操作、利于评价的特点将每个单元分解成相应的微单元,如将Word2010单元分解成制作文档、美化文档,制作表格,图文混排操作四个微单元。以制作表格为例,又可以将此微单元分为创建表格,基本处理,附带有数据的表格的计算,复杂表格斜线表头的绘制等技能点。对每个微单元进行微课制作。微课中要明确微单元的知识点及重难点。通过整理教学材料,搜集多媒体素材,进行教学过程结构设计来充实微课。然后根据每个微单元的教学目标、重难点编制与微课配套的微练习。(二)课堂教学实施课前,通过班级QQ群发放自主学习任务单及本节课的微视频。任务单主要包含学习指南,学习任务(整体把握、重难点与其他知识点把握、协作探究情景)、学习反思等。学生可以根据任务单,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完成课前学习任务。这样任课教师就可有效地实施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问题进行答疑,对操作性问题进行现场示范解决。还要根据微单元的知识目标,组织独立或合作完成练习、开发协作探究问题,成果展示与交流等课堂活动。(三)实践效果本次实践选择两个班分别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传统教学和微课教学。实验结果非常明显,实施微课教学的班级作业提交量和完成质量都比较高,分别比传统教学班级高出25%和31%。另一方面,微课的制作过程迫使教师的备课更充分。为使微课视频的录制条理清晰、详略得当、要言不烦,需要老师对讲解的内容反复揣摩、了如指掌、烂熟于心。于是老师会在备课的时候查阅大量资料,观看相关视频来补充自己的知识。

四、实践研究总结

在微课实施一段时间后,参与微课制作和实施的教师们以及学生都很有收获,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提升了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促进教师教学的个性化成长在微课设计与制作过程中,教师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对教学案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进,使用最新的多媒体技术,以体现计算机学科发展的新知识和新技术。这个过程迫使教师迅速提升自己的软件应用能力、整合资源能力以及专业教学水平,从而提升了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微课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教师对自己的课堂进行观摩,改进自己的不足,在语言、仪态、案例列举等方面促进教师个性化教学风格的形成。(二)促进学校信息化建设中职院校教育信息化是一项重要的战略性的工程。微课制作和实施,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学效果。微课资源上传至学校数字化教学平台,则大大促进了本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构建和发展。(三)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微课的突出优点是将教学的具体问题进行集中呈现,教学时间不长,不易使学生疲倦,注意力更集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观摩微课内容,解决了学生被动受教的逆反心理,从而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说,微课的引入也很好地解决了差异教学的难题。学生有疑问随时可以在线问答,既查漏补缺又能强化巩固。(四)微课是真实课堂的有效补充在微课实施后调查问卷中,82.9%的学生愿意将微课应用于课堂,说明微课已经是学生的一种重要学习资源,还有一部分学生更想得到老师面对面的指导,因为很多隐性知识还需要的在实际课堂上呈现,才能被学生吸收。所以微课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只能作为辅助手段,成为真实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

五、研究过程出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中等职业院校学生普遍年龄小,自制力差,自主学习能力不强。解决措施:课堂上借助蓝墨云班课、微信或QQ群等资源平台,引导学生观看微课视频,吸引学生注意力,辅助教师教学。(二)微课资源少问题微课的制作有要资料整合、结构设计、录制、剪辑、合成等步骤,目前能使用的现有资源比较少,需要制作人员花费很大的精力完成。解决措施:首先微课设计重在实用,不要过于注重形式。其次在建设微课资源库时要注重交流与合作分享,不重复开发制作微课,低成本扩大资源库。

六、结语

教学研究是一个螺旋上升,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过程。微课的应用很好地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只有不断完善微课功能,在实践中与传统教学方法相辅相成,才能实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2]车志明.浅谈微课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2015(28):9-10.

作者:王会娟 单位:平顶山市财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