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公交优先下现代交通管理理念

公交优先下现代交通管理理念

摘要:交通是城市的命脉,是城市的基本功能之一。创建文明城市,交通管理要先行。而要提高交通管理水平,贯彻实施“公交优先”很重要。本文结合国内外实施“公交优先”这一管理概念的措施和经验,探讨它在城市交通管理中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等。

关键词:公交优先;公共交通;管理;城市发展

广义上的城市公共交通,既包括各种机动、非机动车在内的陆上公共客货运输,也包括轮渡等水上公共运输业。本文取其狭义,即现代电车、地铁、公共汽车等为主要运输工具的城市公共客运业。

一、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而提出的“公交优先”

我国从1997年开始实施“公交优先”的发展战略,此后数年里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得以充实,公交发展不仅拥有了一个政策平台,而且提升到了观念创新的境界。最初,“公交优先”政策的落实是试图通过改变市民出行交通工具的选择,以实现改变交通结构,进而减轻交通压力。的确,“公交优先”这一概念的提出就是为了解决交通拥堵问题而出现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现代交通管理新概念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交通压力,是切实可行并且是可持续发展的。“公交优先”的意义还在于:

(一)提高流通效率,推动经济发展

土地利用密度增大,交通密度自然也会增大,以汽车为交通手段时汽车的密度也必然增大。人开车时的速度与密度之间是呈负的关系,交通密度一旦增大,相邻的汽车间的距离就会减小,行车速度便会减慢。因此,在道路容量不变、承载量不变的情况下,只有减少私家车,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才能提高流通效率。同时,随着流通效率的提高,单位时间内的运输量便会增加,更好地建立起各个地区(或城市)间的连接,进行商品交换和信息交流,减少不必要的消耗,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降低能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

进入21世纪,汽车污染日益成为全球性问题。汽车化带来的影响和危害不仅限于此,在大力倡导节能减排的今天,能源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当下行驶在公路上的汽车,绝大多数依然是要靠燃烧石油提取物来驱动的,而石油是天然产物,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一旦能源消耗贻尽,带来的后果将不堪设想。大力发展以轨道交通为主的公共交通,提高以高速铁路、城市地铁和轻轨为代表的新型轨道交通在交通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降低能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的的有效途径。2007年9月16日,108个城市同时启动首届“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从16日至22日活动期间,全国108个城市一起号召市民选择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等绿色交通方式出行。9月22日为“无车日”,108个城市划定一个或数个区域,只对公共交通开放。此举有效改善了城市交通的结构,促使城市交通模式转变,节约交通能源消耗,减少尾气排放,进一步推进城市交通领域的节能减排,改善城市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同时开展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也是推进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实施的一项重要举措。

(三)保护公共领域,促进社会和谐

公共领域作为们共同拥有、相互交流的场所,是城市不可缺少的要素。而城市的汽车化将意味着大规模地丧失公共领域。因此,在城市战略上要遏制对汽车依赖性,建立以徒步、自行车及公共交通为主的交通体系。在汽车本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高密度市中心,应该把汽车的使用限制在急救等必要的最小限度内,应该引进轻轨等不妨碍出行的公共交通工具。这样做不仅可以强化城市核心区与中心城区边缘及周边大型居住区之间的联系,使城市居民不再扎堆市中心,起到了分散作用,从而创造新居住中心及新商圈。缩短相互间的时空距离,同时对疏散市中心区人口、促进中心城区边缘的发展,形成合理的城市土地利用布局会起到重要作用。而且现代化轨道交通的应用还可以让普通的老百姓不再需要在交通成本与高昂房价之间作出艰难的选择。清新的空气、优美的生活环境和快节奏的都市工作不再冲突,如果你没有车,你还有公共交通,它会让你比自驾车更便捷。随着公共交通网的形成,人们的活动范围扩大了,文化交流也更加活跃起来,生活质量也会明显提高。

二、落实“公交优先”,发挥其最大效能

(一)注重基础建设,全面给予优先

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加大了基础设施交通建设的力度,但受传统的道路交通建设理念的影响,存在重建设、轻管理、重形象、轻建设的现象,没有意识到交通管理设施是道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中具有先导性的行业。科学地搞好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对于建立现代化城市,适应高速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存在结构单一、运营落后、服务质量不高、乘坐及换乘不方便等问题,在城市客运交通中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要加快全面落实公交优先的发展战略的步伐。在基础设施用地优先、投资优先、路权分配优先、财税扶持优先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尽可能在条件允许的城市启动地铁轻轨项目的建设,使之与系统的公共客运线网一并构成多层次、高效率的公共交通运输体系。

(二)优化交通组织,缓解交通拥挤

道路交通组织的合理性与交通拥堵有着密切联系。通过科学组织单向交通、科学渠道化路口路段、增设交通信号灯、优化信号灯配时、科学组着掉头交通、完善道路交通语言、实施公交优先、优化公交线路及站点设置、加强完善城市道路临时停车管理、建立完善城市交通诱导系统,严格实行夜间货运等措施,方能不断优化交通组织,缓解道路交通拥堵。

(三)加强科技应用,提高管理效能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学管理是新形势下做好交通道路管理工作的必然选择,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城市的发展不仅仅是修建更多的交通基础设施,而且更应该重视采用先进技术使人们出行信息化,提供交通的机动性、安全性和道路的交通能力。ITS是城市道路交通的发展方向,智能交通系统除了能够更为有效的帮助交通管理部门进行“管理”,其另一大职能就是“服务”于广大的交通参与者,向交通参与者提供各种能够帮助他们出行的信息,诸如交通拥堵信息、换乘信息、诱导路径信息、交通管制信息等等。因此,如何更好地应用和实施智能交通系统是今后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四)实施交通需求管理

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其实质就是设法处理好城市交通供求关系。但是在实际运作中,往往会出现以下的恶性循环:由上图可知,其关键点在于私人交通工具的增加导致了交通拥挤,那么假使能够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使更多的人放弃选择私人交通工具转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就可以减轻这样的恶性循环。实施交通管理需求,有利于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并引导其他交通方式合理发展,构成城市最佳交通模式,同时合理调节和控制不同时段、不同区域城市道路桑激动车辆总量,避免低效利用有效道路空间。实施交通管理需求主要有变更行驶路径、提高汽车利用效率、调整交通发生源、变更出行时间、变更交通手段等五种基本方式。

(五)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管理及从业人员素质培养

政府和城市公共交通企业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政府对城市公共交通企业实施的管理。政府不应当直接干涉企业的生产经营,但是由于公共交通企业社会公益性的特点,决定了政府应对公共汽电车,轨道交通等的均饿晕系统通过政策法规进行宏观管理和调控,目前的是为了促使公共交通企业改善服务、提高效率。当然政府对城市公共交通企业和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管理应当承担的责任绝不仅限于此。城市公共交通点多面广、流动分散,城市公共交通从业人员在营运一线每天要接待成百上千的乘客。对于这些年龄、性格、文化素养、道德水准等有着千差万别的服务对象,要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准,热情地为乘客服务,最终使乘客满意。这就需要广大公共交通从业人员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研究乘客的心理,认真落实公共交通行业的职业道德,使服务水平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刘牧著.当代北京公共交通史话[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9.

[2]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及北京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课题组编著.世界大城市交通研究[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3]北村隆一著.汽车化与城市生活:21世纪的城市与交通发展战略[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12.

[4]裘瑜,吴霖生著.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管理实务(第二版)[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5]蒋水良著.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实践与探索[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1.

作者:吴承敏 单位:广西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