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公交企业文化精神范文

公交企业文化精神精选(九篇)

公交企业文化精神

第1篇:公交企业文化精神范文

关键词:公交企业 文化 建设

现代企业要快速发展,必须要有良好的企业文化。公共交通企业必须加强对企业文化环境的认识和研究,明确企业文化环境的特点、内容和要求,并在实践中融会贯通,才能真正建立起优秀的企业文化,促进公交事业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

1.客运企业文化环境的要素

1.1企业目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标准和目的。企业目标对人们行为具有导向激励功能。引导职工行为与企业目标统一起来,激发职工的积极性。

1.2企业经营决策的哲学:这是一个企业在进行决策采取行动时的出发点和指导思想。它包括企业宗旨、企业价值和经营观在内的一种经营思想的升华和表述。

1.3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指企业为谋取生存和发展,为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社会责任,在从事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人格化的群体意识。它规定了企业的社会主义方向和宗旨,明确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目标追求。它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力量,又是增强企业凝聚力,使广大职工在共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导向下,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努力奋斗的精神支柱。

1.4企业道德观:这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自己特定的工作或劳动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1.5企业行为规范:包括企业的规章制度。机构设置、管理程序、员工的行为标准和技术操作规程等。公交集团着手进行了规章制度的修订完善,先后出台和编制了“规章制度手册”,内容包含着各岗流程和各项劳动纪律、规章制度,实现了各个环节工作都有章可循,从而使公交集团的各项管理实现了科学化、制度化。

1.6企业形象:是指企业行为及其主要品牌产品在人们脑海中留下的印象,这种印象不仅来自有形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外在事物,也出自长期为公众所感知、记忆的企业行为的精神本质。

1.7企业民主:企业民主管理作为企业制度的一方面,包括职工的民主意识、民利等一系列参政议政的措施和活动;另一方面,企业民主管理的主体和客体是“人”――职工队伍,既是社会的主人,更是企业的主人。因此,发扬职工主人翁精神,实现有效地民主是社会主义企业文化的内在需要和正确方向。

1.8竞赛、竞争:这是当前文化环境的一个鲜明的时代特征,也是企业激励职工为实现企业目标和自我目标努力奋斗的一种比学赶帮的手段。

2.文化环境在公交企业中的作用

在公交服务工作中,企业文化环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的功能:

2.1导向功能。就是把职工的思想和行为引向公交企业规定的方向,共同为实现公交企业的目标而奋斗。一个公交企业有其特定的目标,要求不断地改善服务态度,提升服务水平,增强企业信誉。在一定的企业文化环境中,职工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形成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念,力量自然而然地会凝聚起来,向着一个特定的方向努力。

2.2约束功能。即对企业行为和职工行为限制在规定的范围之内。企业为保证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都会制订出整套规章制度,对企业本身和每个职工起到一种约束作用。

2.3凝聚作用。企业文化具有积极的凝聚力量,当企业文化中的价值观成为职工共同的价值观,就会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把企业的所有员工团结起来,为实现企业的目标而共同奋斗。

2.4融合功能。企业的文化环境,对职工的思想、工作、情趣、意志等都有影响,不断改变职工原有的不良观念和倾向,使职工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本企业所确定的价值观念,从而使每个职工都融于集体之中。一个“严字当头,铁的纪律,团结协作,优质服务”的企业,其职工必须具备这些特有的素质和作风。

2.5辐射功能。企业文化环境不仅对本企业的职工产生影响,而且由于各种交往和沟通,其文化环境也会对整个社会产生影响。公交集团是社会的“窗口”,这种“窗口”文化,对社会的影响很大。这种文化上的辐射功能,正承受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而日益明显。文化环境越好、越稳定,其辐射量就越大,辐射面越广,辐射程序也越深。

3.企业文化环境的基本要求

企业的文化环境必须服从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战略。结合公交集团的做法,笔者认为应有以下一些基本要求:

3.1企业的文化环境要同公交自身特点相适应。企业的根本任务是安全生产、优质服务,要求全体职工必须树立企业兴衰人人有责的观念,树立文明服务的观念。

3.2企业文化环境要同安全生产发展相协调。从目前的状况看,公交企业的文化建设落后于生产的发展,文化环境处于滞后的状态。因此,必须把企业文化环境的建设放到重要的位置上,同部署、同实施、同落实。

3.3企业文化环境建设要与现实环境相结合。建设企业文化环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有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其作用是巨大而又相对稳定持久的。

4.企业文化环境的建设

良好的企业文化环境是企业兴旺的秘诀。建设企业文化环境,就公交企业的做法和体会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4.1实事求是地认识企业文化环境。这是搞好文化环境建设的前提。由于企业特点和企业素质不同,它们所造成的企业文化环境也各不相同。因此,企业文化环境建设必须从本企业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认识和分析企业谚语论环境的现状,有的放矢地进行企业文化环境建设。

4.2切合实际地制订企业文化环境建设规划。在规划中要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方法措施,以及分阶段实施的安排,并把这些内容让全体职工知晓,变为全体职工的自觉行动。

4.3努力创造企业文化环境的良好氛围。营造:团结协作、宽容和谐、沟通理解、严肃认真、精益求精的浓浓氛围,在这一片氛围中建设文化环境,弘扬企业精神,形成企业风格。

第2篇:公交企业文化精神范文

1.学院校园文化建设

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自1956年创办至今,经历了一个艰苦创业、探索前进、发展壮大、跨越前进的极不平凡的发展道路。一代代教职员工将“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开路先锋精神和“爱岗敬业、默默奉献”的“铺路石”精神融于人才培养中,为交通运输事业和江西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数万名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行业特色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尤其是近年来,交通产业面临改革与蓬勃发展,更需要与企业密切结合。学院先后与赣粤高速集团、上海通用公司、江西远洋等企业进行全面深入合作办学,将以路文化、桥文化、船文化为代表的交通文化和上海通用公司为代表的交通车企文化引入校园文化建设中,提升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水平,有效地促进了学院的人才培养。

2.示范校建设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学院是江西省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是全国交通高等职业教育示范院校,2010年11月,被列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通过示范校建设,使得学院的办学条件、发展潜力、校园环境和社会声誉得到全面提升。建设有路桥园、新图书馆、管理和机电实训中心等一大批现代化教学基础设施;推动了校园文化建设如:喷泉广场、求知园、校园路网为代表的校园综合整治和绿化美化亮化工程,体现了校园人文自然环境,这些都已成为校园文化建设新亮点。

二、校企文化融合策略

1.制定规划完善机制,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指导

首先,必须深刻认识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个不断发展、改革和继承的过程。为此,要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到学院总体发展规划中去,使校园文化和学院总体建设规划相适应。进行系统研究,制定全面、系统和长远的建设规划,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工作。其次,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中全面深化各项制度改革,深入研究探索更为科学合理的机构和岗位设置,进一步理顺部门之间、岗位之间的关系,明确工作责任。同时,建立精细化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的制度体系,把解决现实问题和建立长效机制结合起来,实现各项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

2.凸显办学特色,建设校园物质文化

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所具有浓厚交通行业办学特色的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力求将各客观实体以文化的形式表现出来,以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学院学生是准“交通人”,其在全面接受交通行业企业文化时,需要一个适应性的平台,因此必须在体现交通行业企业文化内涵的要求上,做好物质层面的校园文化建设。一是在教学和生活设施上,在建筑与布局、雕塑、校园美化等校园环境的建设和设计上,积极融入交通行业企业文化元素,力求体现出含有丰富的交通内涵的校园文化特色,为了有效解决交通运输类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交通工程建筑物类型各异、地点分散、施工过程不可再现等难题,学院在校内建立了公路工程中典型构造物与常见缺陷的“路桥园综合实训基地”,在校园中即可开展高速公路、桥梁、隧道等方面的实训教学。另外,在校园内建设的江西交通工程档案馆并全面投入使用,该馆中大量的创新成果、一线的核心技术、完整的施工资料,不仅是交通建设的“原始资源宝库”,更是丰富的教学资源;二是在教室、图书馆和体育场馆等场所,设置语言行为、人际交往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宣传标语、名言警句;学生实验实训等场所建设要体现出交通行业企业文化,实验实训车间和学生实习工位,可以按照企业车间布置,最大程度地接近真实的企业生产环境,并依据行业企业标准制定各种实训管理制度、生产操作流程和安全操作规程等,充分体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校企文化特色。

3.弘扬企业精神,构建校园精神文化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最核心的表现,高职院校必须以校企精神文化融合作为工作的重点,通过移植企业精神,来培育相对应的校园精神文化。作为交通类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突出交通行业办学特色,弘扬深厚悠久的传统文化底蕴。一是,学院以精神文化的融合为核心,在校园精神文化培育、提炼和形成过程中,借鉴和吸纳交通运输行业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战略目标、经营理念等精神文化,大力学习和弘扬敖志凡、许振超、熊文清等一批可亲可信可学的交通运输系统楷模榜样人物的先进事迹,把“艰苦奋斗、勇于创新、不畏风险、默默奉献”的交通精神和“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交通人职业道德渗透到学院的校训、校风、学风、教风等核心理念中去,融交通行业企业精神与学院精神于一体,用交通行业企业精神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和塑造人,构建了凸显交通高职特色的“校风、教风、学风”三风体系,营造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二是,借鉴先进的交通运输企业文化建设理论和成功案例,设计学生社团活动,活动围绕学生诚信教育、纪律养成教育、吃苦耐劳的体验教育来展开,通过开展活动,培养团队精神和爱岗敬业精神。

4.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建设校园行为文化

第3篇:公交企业文化精神范文

马 骁

企业文化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一个企业长期形成而被员工和社会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文化环境、产品品牌及经营战略等的集合体,是一种凝聚人心以实现自我价值、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无形力量和资本。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其作用越来越受到中国企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人们逐渐意识到企业文化是寻找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原则”和“资源”,在知识经济时代它已彰显出作为一种“知识资本”所产生的文化力和生产力。企业生产经营的安排,企业经营战略的选择,最终都必然会体现出人的价值理念,也就是以企业文化的形式表现出来。甘肃路桥建设集团作为甘肃省内专业化、品牌化的公路施工企业 ,研究如何建设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是一个涉及到企业能否高效、持续发展的极其重要的问题。因此,我们把企业文化建设放在了一个重要位置,常抓不懈。

一、企业文化建设对路桥集团的意义

(一)建设企业文化是提高路桥集团综合实力的需要

甘肃路桥建设集团在企业文化建设的道路上从未停止过思考和探索。尤其是近年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创新理念指导着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如集团公司党委提出了“做优、做强” 的“十一五”发展思路和“五年五十五亿”的奋斗目标,并相继在集团公司开展“管理效益年”活动,全面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和管理创新“两个方案”,这些都标志着路桥建设集团的企业文化已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但与公路施工行业管理一流的企业相比,我们在文化建塑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尤其对路桥建设集团来说,作为甘肃交通厅直属的骨干企业,如不培育具有甘肃路桥特色的企业文化,构建一套行之有效指导企业发展的文化战略,就难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推进现代化管理水平、加快企业适应市场的现代化进程。

(二)建设企业文化是增强路桥集团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企业精神、企业理念、企业价值观直接影响和规范企业员工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趋向。甘肃路桥的企业精神是“团结创新,追求卓越 ”。我们时刻把这八个字牢记心中,通过工地例会、班前会、每周例会以及各类文体活动向职工灌输这种精神,并用这种精神指导和促进企业的实际施工生产和经营管理工作。

(三)建设企业文化是提高集团公司职工素质的需要

职工素质不但决定着企业职工素质,也决定着企业文化的水平,由于种种原因,路桥集团职工的文化水平、科技知识水平等还比较低,这就直接影响着企业综合素质的提高。所以,路桥集团的干部职工都有种紧迫感。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集团提出了“人才兴企、人才强企”战略,并努力构建和谐的富有甘肃路桥特色的企业文化,为培养一支“四有”职工队伍,不断提高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

(四)企业文化是加强和改进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

思想政治工作致力于政治教育和思想灌输;企业文化着眼于企业的兴衰和职工的凝聚力,着重于精神文化的渗透和启迪。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要通过培养职工的思想观念,心理习惯、行为规范等文化手段和文化力量来落实,可以说,发展企业文化是培养职工思想政治素质的最佳形式和突破口。

二、目前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

(一)甘肃路桥建设集团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效

1、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理念,不断加强和引导企业文化对职工的激励作用。

近年来,集团公司按照省委、省交通厅一系列创新理念指导着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尤其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理念,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业余文化活动,举办了四届职工文艺汇演,三届职工运动会;积极开展文明创建活动,集团公司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省级“文明单位”,所属各单位都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强化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被评为“全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同时,加强物质文明建设,不断增加职工收入,营造出了一个“拴心留人”的良好工作环境。所有这些对于企业和员工产生了强大而持久的凝聚作用、激励作用、纽带作用、辐射作用。不仅增强了员工对企业的责任感、信任感、自豪感和荣誉感,同时也增强了社会对甘肃路桥的向往和认同感。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促进了企业经营理念质的变化,引导企业步入有效的管理运行轨道,使甘肃路桥建设集团成为全省交通系统创新型、效益型的公路施工企业。

2、制订并实施了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措施。

注重完善并制定实施了54项规章制度,为规范职工行为、加强行为建设和党员领导干部廉政建设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丰富了企业文化的内涵,保证了质量、安全生产、廉政建设等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也为进一步完善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

3、强化员工素质,增强了团队精神。

企业文化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文化,建塑企业文化就是要培育一种团队精神,提升员工的执行力,路桥集团企业文化建设尽管有了一个好的基础和开端,但强化对员工的素质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为此,集团公司从增强员工的团队精神和执行力出发,分批次对集团公司干部职工进行了各种素质教育专业技术培训。增强了职工的纪律意识、团队精神和自动自发的自觉性,为锻造一支作风顽强、纪律严明、素质过硬的职工队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甘肃路桥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不足之处

1、企业文化建设缺乏总体规划。

目前,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尚处于比较分散、时断时续的不自觉状态,虽然路桥集团整理印发了《企业文化手册》、《企业文化建设实施纲要》,但从组织上尚未形成合力,从部署上缺乏统筹兼顾,从效果上还不尽如人意。因此,制定出目标明确、总分结合、责任落实的企业文化建设规划是当务之急。

2、职工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有待提高。

在企业文化中,理念决定制度,制度决定技术,技术决定产品与服务,不断创新的企业理念是企业竞争力的源泉,在这方面,尚需做大量扎实的工作。

3、企业文化建设缺乏创新性。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管理体制创新、管理手段创新、管理流程创新,通过这些工作逐步积累和提炼出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这也是许多企业在发展和建设企业文化过程中的一个共同经验。

4、认识上的参差不齐。

从集团公司领导到中层干部和基层职工三个层面上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上存在的差异和认同度,如有些人认为建设企业文化是作秀,形象工程,形式主义,有些人认为这是政工人员的事,与己无关等,没有形成共识。

5、企业文化建设中还出现很多的误区。

企业文化要联系本企业的具体实际来建设,不能依葫芦画瓢,不结合实际,不能照搬一些其他企业的企业文化,没有把集团公司企业文化与企业未来的发展紧密结合,只当作一种热潮或一项短期的任务,有应付差事的倾向。

三、培育甘肃路桥企业文化的途径与对策

企业文化建设具有丰富的内涵,又呈现出多姿多彩的个性。现就甘肃路桥建设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与对策作一浅述。

(一)路桥集团领导加强学习,增强了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企业领导者是企业经营活动的决策者,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是企业生存发展的主宰者。领导者特别是主要领导(党政一把手 )对培育企业文化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和策划设计思路如何,直接关系到企业文化建设的优劣。因此,要想搞好企业文化,首要的条件是端正企业主要领导者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提高对这方面知识的认识程度,主动地思考、策划设计企业文化。

根据交通部颁布的《交通文化建设实施纲要》以及省交通厅有关建设交通文化的指示精神,我们以此为挈机,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宣传橱窗、《甘肃路桥信息》《工地简讯》等宣传媒体对企业文化理念进行了大力宣传,集团公司党委通过组织征集企业精神、企业标志、企业之歌、编印《企业文化手册》,在企业内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使每位干部职工对企业文化理念有了深刻的了解。

(二)注重自我培育和提升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作为传统的公路施工企业,在面临生存和发展的严峻形势下,努力培育既要体现时代意识,又能反映职工价值取向、人生追求、职业准则的企业精神,对于推进企业的改革,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更新职工思想观念是培育企业精神的重要前提。解放思想,破除等靠要思想、树立市场竞争观念;这些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发展内在的要求。其次,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培育企业精神的重要基础。甘肃路桥是具有50余年历史的老企业,那时设备、通信、技术还很落后,职工工作和生活条件异常艰苦。在这种条件下,造就了献身甘肃路桥事业,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向前的甘肃路桥精神,培育出了一支特别能战斗的职工队伍。因而,“团结创新、追求卓越” 成为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和旗帜。现在,职工工作学习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生活富裕了,但团结一致艰苦创业精神没有退化,战胜困难摆脱困境信心没有减少。通过企业精神的引导,使集团公司广大职工弘扬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的精神,弘扬职工团结进取、勇于奉献、追求卓越的精神,使职工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得以升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创出新的辉煌。

(三)加大全员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力度,重视职工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要建设企业文化,就必须在企业管理中强化企业文化建设的意识,并有意识地强化企业文化建设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树立企业管理的新观念,探索企业管理的新途径、新方法。相信和依靠职工群众在创建企业文化中的自觉性,从而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步伐,建设企业文是促使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途径,顺乎职工的心愿。因而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必须依靠职工,员工是企业文化实践的主体,没有全体员工的认知与参与,培育优秀企业文化的设计就成了一纸空文。

(四)注重培育优秀企业文化与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活氛围相结合

第4篇:公交企业文化精神范文

一、加强公交企业的服务创新,建设独具特色的企业服务文化

城市中公交企业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高低的重要显现。公交企业作为一个群众性和社会性极强的服务性行业,它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着人们的切身利益,对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与和谐稳定都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要提高公交企业的发展水平,促进城市文明程度的提高就要不断加强公交企业的服务创新,建设符合社会需求的企业服务文化,以更好地应对现代企业激烈的市场竞争。

有一定的服务技术和技巧才能从实质上提高服务水平,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服务质量。服务技能包括:第一、操作技能。如:报站器的使用以及开关车门等,乘务操作做的既迅速又准确,才能满足乘客的乘车要求,提高服务质量。第二、服务能力。乘务员与乘客之间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如在疏导乘客时,本着思想疏导、情绪疏导和客流疏导的原则,竭诚为乘客排优解难,调解矛盾冲突,防止纠纷发生;按服务规范搞好服务时,应照顾好特殊乘客;保持车容美观;熟悉掌握及时、准确、快速不漏的售票和验票;熟悉、了解行驶线路各种交通转乘的情况和主要街道、工厂、商店、旅游景点等,当好乘客的向导和“活地图”。第三、语言技巧。讲究语言技巧,能够沟通乘客与乘务员之间的理解,感动乘客主动配合工作,减少服务纠纷。

此外,交通设施、客运项目、甚至乘车票价,也属服务质量范畴。

其一,交通设施。交通设施是公交服务质量的物性基础,其完好、优化程度是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志,它包括车辆条件、场站设施、候车拥、站牌的建造与设计、维修保养场地等。第一、车辆条件。应具有宽敞的车门、良好的通风保暖、舒适的座椅、可靠的机件等。在客运中缩短乘客运行和候车时间,为乘客提供满意的服务。第二、场站设施。场站设施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站点建设不解决好,车辆的营运调度、车容站貌、市容观瞻、司乘人员的工作、休息都会受到严重影响,为乘客服务也会受到影响。第三、候车棚和站牌。乘客候车如有一个建造合理的候车栩,雨天不遭淋,夏天不挨晒,既能挡风,又能遮雪,还能作为乘客路途的小憩亭,会减少乘客候车中的急躁情绪。再是站牌,如果停车站的站牌过于简单,字迹不清楚,颜色不醒目,外地人较难辨明去向,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服务质量。第四、维修、保养场地。如果修车质量、保养场地、设备跟不上发展的需要,势必造成行车与保修脱节,车辆半途抛锚的现象会经常发生,这样的恶性循环势必影响公交的服务质量,给乘客带来不良影响。

其二,乘车票价。从某种意义上讲,乘车票价是服务质量的货币形式,不同的价格提供不同的服务,质价相符才是合理的交换。

要使服务质量再提高一步,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要深化乘务员对服务质量重要性的认识。公交服务质量管理必须在服务主体―服务者身上下功夫。要强化职工的业务技术、技能,大力抓好业务培训和岗位练兵活动。

要抓好公交领导层的质量意识,使质量管理的思想对企业职工具有持久的影响力。管理部门应根据服务质量状况,及时制定相应、有效的对策,形成服务质量管理体系。要开展乘客参与监督公交服务活动,争取社会支持和理解,使企业的服务质量被社会认可。

建设独具特色的服务文化是公交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公交企业在服务理念的创新中,要根据公交行业的具体情况不断加强服务文化的建设,形成企业自身独特的服务价值观。同时公交企业要在服务理念的引领下,积极加强高素质服务团队的建设,切实提高员工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将服务理念深入人心,以便为乘客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和便捷文明的乘车环境,从而更好地推动城市的和谐与稳定发展。

二、加强公交企业的人文管理,促进公交企业文化的建设

第一,城市公共交通不仅承载着服务于社会建设重担,同时也反映着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面貌,在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一个平安、温馨、诚信、和谐和高效的服务文化,并将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广大驾驶员、乘务员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行为规范等各个方面,这些都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我们制定了每年的员工职业道德、服务规范的教育培训考核制度,并向每一位员工发放企业规章制度手册,内容有《员工奖惩规定》、《员工考勤制度》、《驾驶人道路交通行为规范及违法事故处理办法》,做到人手一册。

第二,为提升我们城市形象,提升公交形象,以更好的精神面貌为广大乘客开好安全车,服好务,加强公交人职业责任感、职业荣誉感、职业信誉感、职业服务观,我们为全体员工发放了地质良好,庄重大方的统一夏季、春秋季、冬季识别服装,并配发了领带,制定了着装、佩戴星牌上岗的规章制度。同时出台了驾驶员、乘务员新的服务规范,比如,营运中的语言、礼仪、行为和导游服务规范,并每个月定期不定期的上线路检查,进行打分,以此做为当月个人、线路、车队的星级考核依据,大大的提升了员工的形象,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员工的集体荣誉感,因为,一个人的违规行为会自己的收入受到很大影响,再者由于自己的违规要影响所在线路全体员工的星级评定,更主要的是影响了西安公交人的形象。

加强公交企业的文化建设还要创新企业文化,坚持与时俱进的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而不断更新企业发展理念,保持企业文化与时代的同步发展。企业精神和企业理念的培育是激发职工工作热情,增强他们主人翁意识的重要理论保障。企业职工在企业理念的引导下形成巨大的凝聚力,然后在具体的工作中会通过良好的服务态度表现出来,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企业职工的服务水平,还可以增强公交企业自身的竞争力,提高企业形象。

三、结束语

第5篇:公交企业文化精神范文

广西高速公路文化建设现状

广西高管局从1996年12月成立,走过了近十五年的历程。在励精图治,开拓创新的高速公路建设事业中,广西高速公路文化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有“团结、自律、奉献、创新”的广西高管精神,有“雷厉风行、团结求实、艰苦奋斗、清正廉洁、乐于奉献”的桂柳路精神。在广西高管精神引领下,我局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践行“三个服务”,努力打造“微笑服务”品牌、“畅舒服务”品牌、“快速反应”品牌、“星级服务区”品牌,特别是在高速公路广泛开展的微笑服务,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已成为全区交通运输行业乃至全国同行的服务标杆和榜样。

广西高速公路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时代在进步,形势在发展,全区交通运输行业管理及其高速公路行业管理的情况都在变化。广西高速公路文化建设在推动广西高管行业发展的道路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整体而言,目前企业文化建设仍然是高速公路管理中比较薄弱的环节,存在着许多滞后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两方面的问题:

其一,缺乏完善的企业理念文化体系。企业文化的内在价值理念未能从舆论、制度、行动上得到真正的推入,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文化建设,更难以获得广大员工的企业文化认同,引导员工价值取向,并使之成为高速公路行业管理持续改进与发展的根本性力量。

其二,高速公路管理的企业文化建设缺乏完善的制度文化。由于高速公路企业的特殊性,管理制度相对分散,管理不统一,部分地区的高速公路管理制度往往偏离了企业文化的价值观念,造成对管理的制约。突出地反映为高速公路文化建设尚未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人才价值观,硬性制度措施的条条框框束缚了高管队伍创业、创优、创新的内在动力。新时期的广西高速文化建设应当重视发挥带有人文关怀的、情感性特制的的价值观的引导作用,通过“软性”的人文精神在员工的工作行为中取得更加积极稳定、长久持续的自我控制效能,达到促进高管队伍文明发展、优化管理效能的预期目标。

高速公路文化建设要坚持“三创”精神

要推进“交通大建设、大改革、大发展”目标的深入实施,构建和维护科学规范、健康有序、和谐发展的高速公路行业管理局面,高速公路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三创”精神即:奋发有为创业、争先进位创优、与时俱进创新,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将文化建设渗入至高管队伍的边边角角,使高速公路建设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大局与人民的社会出行。具体来讲,要践行“三创”精神,推进高速公路文化建设,关键是要落实好以下三点:

一、坚持舆论先行,“三创”精神内化于心

在将“三创”精神作为新时期高速公路文化建设核心的过程中,首要的问题在于广大干部群众的认知和接受,做到舆论先行、内化于心,使之成为高管事业发展的持久精神动力。

一是要积极宣传,营造氛围。在行业刊物、单位局域网等行业传媒内开辟专栏、专题,定期编发信息简报,加强舆论的宣传引导、典型示范,进行文化推广,营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围,使广大干部群众对“三创”形成共识,内化于心。二是要领导作则,全员参与。要引领高管队伍弘扬与发展“奋发有为创业、争先进位创优、与时俱进创新”的“三创”精神,创业、创优、创新。企业领导者必须在深刻领悟高速公路文化建设主题的的基础上,身体力行,将自身定位为一名合格的企业文化建设带头人,联系群众、深入群众、团结群众,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动员起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力量,形成全员参与、全员进取的良好局面。三是要树立先进,典型引导。要扎实做好选树宣传先进典型工作,使“三创”精神人格化、舆论引导具体化,为高速公路企业员工树立可供仿效的先进榜样,在高管内部形成创优争先的良好风气。

二、强化政策导向,“三创”精神固化于制

要使“三创”精神在高速公路文化建设中发挥效用,成为企业发展强大的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撑,必须将其升华为制度机制,即固化于制。在企业规章政策体制上形成鲜明导向,使职工的理想信念、敬业精神与组织纪律观念、彻底地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中来。

第一,要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重点落实好高管队伍的业务理论、跟踪培训工作,要用先进的文化引导人、教育人、塑造人,使员工形成与高速公路基础建设飞速发展相适应的现代观念,鼓励与支持员工管理行为中涌现出的一切有益于事业发展的创业创优创新成果,并使所有合法创造财富的劳动都能获得相应的利益分配。

第二,要持续深入地推进改革,完善配套的创业创优创新政策,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将工作任务与绩效考课指标量化细分,分解至点,为“三创”实践提供指导性依据,同时严格落实创新创优的奖励政策,鼓励职工创造潜能的发挥。

三、注重求真务实,“三创”精神外化于行

要将高速公路文化建设的效用落到实处,不仅要内化于心、固化于制,根本问题还要看“三创精神”是否能够付诸于高速公路管理改革发展的实践,外化于行,这也是高速公路文化建设的深层次目标。在新形势下将“三创”精神落实、体现在求真务实的高速公路建设事业上,关键是要把文化建设的着力点集中于解决行业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紧迫问题上,切实处理好四项文化建设的落实问题。

第一,要建设质量理念文化。要在要将打造公路建设精品工程的质量文化理念渗透至高速公路企业全体员工的身上,从勘察设计、工程试验检测到路面、桥梁、服务区质量管理,都要求实现企业的质量发展目标。

第二,建设诚信服务理念文化。高速公路是交通行业的“窗口”单位,具有较高的社会关注度,打造“微笑服务”品牌、“畅舒服务”品牌、“快速反应”品牌、“星级服务区”品牌,直接关系到高速公路的行业形象。对此,高速公路管理单位要继续立足于提供优质的出行服务,满足司乘需求,从理念、制度、行为和激励等不同层面深入开展“微笑服务”,并将微笑服务延伸为有颜色的微笑(淡妆上岗)、听得见的微笑(监控员微笑服务),使之成为高速公路管理服务中的服务品牌。

第三,建设人本管理理念文化。“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新形势下的高速公路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体现出思想政治工作与人本管理理念的最佳结合。要推行新亲情管理,深入群众,关心员工待遇、关心员工生活,更好地凝聚高管队伍的向心力与战斗力;要坚持公平竞争,为员工创业、创优、创新提供有利的企业文化氛围。

第四,建设安全廉洁理念文化。要在全体高速公路人思想意识中牢固确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价值观与文化理念,将安全和廉洁视为高管工作的生命线,并在此文化建设的前提下,完备与高速公路沿线交警、急救、路政执法、消防等单位的应急处置预案,定期组织突发事件的联动演练工作,将高速公路的安全保畅工作落到实处、落到细节处。

第6篇:公交企业文化精神范文

企业文化所涉及的范围很广。我们践行的企业文化通常是指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企业价值观、理念、愿景、精神、道德、习惯、风尚等的综合与统一。作为公交基层单位,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必须与经营生产相结合,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好制度建设、环境建设、载体建设等方面的问题,打造特色、彰显个性。因为,只有这种企业文化才能为广大员工所认同,从而才具有导向作用和持续的生命力。 一、制度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健康发展的保证企业文化大致由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形象文化三部分组成,而制度是行为文化的基础,是行为文化最直接的外在反映,它在规范企业经营管理的同时,也对企业文化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 1、要树立文化管企理念,强化约束激励机制。进入信息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是核心价值观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企业文化的竞争。因此,培育企业核心价值观、提炼企业理念、统一员工的思想,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首要工作。我们在企业文化建设启动之时,组织专班,广泛开展企业文化理念征集活动,采取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公司领导再集中审定的形式,历经6个月,从300多篇征文中提炼出“以人为本、公平正义、恪守诚信、服务大众、以学立业、以义取利”的公司核心价值观。“唯实、唯美、唯优;求精、求进、求新”公司精神和公司使命、宗旨、方略、伦理、哲学、愿景以及工作态度、标准、安全观、服务观、执行观、人才观等31项文化理念,编写了《公司文化诠释》、《视觉传达》和《员工手册》等宣传册。其基本特征是以人为本;核心是让员工“快乐工作、工作快乐”。这些文化理念渗透着公司的核心价值观,经营主张和主流思想。它将引导公司的经营生产、经营管理、发展方向以及员工的工作、学习、生活、成长等多种实践活动。 2、要建立完善规章制度,创新经营管理体系。在广大员工认同公司文化理念的前提下,更加强制度建设,形成公平、公开、公正的文化氛围。随着公交客运市场的发展变化,对企业组织机构、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经营管理模式的改革,已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但是,在制度建设中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注意把握五大原则:一是全面实行挂钩考核、责任追究、重奖重罚;二是全面建立考核体系,采取科学、严谨的考核方法,使每一个管理环节和考核项目数据化,每一项管理制度落实奖惩兑现;三是建立精细化、程序化、规范化和日常化的长效管理机制;四是加大审计工作力度、重点审计与全面审计相结合,堵塞管理漏洞;五是将工作责任、效果与岗位职责、标准挂钩考核,实行末位淘汰。根据这五大原则,我们建立了一整套经营管理体系和考核体系,计30余类,1000余项,体现了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公平原则,构建了和谐的劳动关系。同时,积极稳妥进行了机构整合,分公司编制由2006年初的10个精减为6个,缩编中级管理人员36人。倡导了一种以“精细优美”为标准的“干事文化”。 二、环境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环境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条件。抓好环境建设,对企业制度文化建设有极大的促进和推进作用。因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抓环境就是抓第一要务”的观念,确立“环境就是吸引力、环境就是竞争力、环境也是生产力”的理念,把环境建设作为企业文化建设中十分重要的内容抓落实。 1、建设企业文化,营造文化环境。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拟用三年时间,通过“企业文化启动年”、“企业文化推进年”、“企业文化发展年”三个主题活动年,培育先进的企业文化,建立一套基础化、程序化、科学化的企业文化建设系统,积极推进文化强企战略,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努力用先进的企业文化推动企业的改革发展,提高企业的创新力、形象力和核心竞争力。 2、塑造企业形象,营造外部环境。主要是以优质的安全服务形象和良好的经济效益赢得上级认可,赢得乘客赞誉,赢得员工满意。 3、在管理中达到情、理、法完美结合,营造和谐环境。在管理人员中倡导“管理四化”,转变“四大作风”,发扬“三种精神”,做到管理科学化、制度合理化、执行公平化和操作人性化;思想作风严明,工作作风严谨,生活作风简朴,办事作风雷厉风行;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大公无私的精神,刻苦学习的精神。把人品、人格魅力融入到制度管理中,把有形的制度和无言的力量结合起来,做到依之以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管理者带头示范作用,良好的人品和人格魅力,产生影响力,架起管理者与员工的沟通桥梁,使员工舒展胸怀、净化心灵、快乐工作。 4、开展员工职业生涯设计,营造成长环境。帮助员工实现个人职业发展远景,准确认识自身的个性特点和优劣,找准职业定位,激活职场创造力,让员工明白“今天站在哪里并不重要,但下步迈向哪里却很关键”,以健康有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忠诚守信的敬业精神回报企业、回报社会。为员工提供参与民主管理、参政议政、建言、学习和内外部交流、成长、成功、发展、特长爱好展示、外出观光旅游的机会与平台。 5、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营造人文环境。通过建立制度、健全机制、完善保障体系,实现“四个尊重”,形成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劳动光荣和创造伟大的氛围。要从政策上促进,从制度上保证员工收入的合法、合理、合情,保护员工的积极性,建立两级管理人员人才库,使员工选拔、任用的办法、程序科学合理,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增强企业的创造活力。 6、加快场站综合治理,营造洁美工作环境。进一步治理工作场地脏、乱、差、破、旧现象,提倡不花钱做清洁,少花钱做美化,清理杂物,摆放规范,保持清洁,环境美化,创造身心愉悦的和谐环境。让员工工作、休息场所象家一样温馨,让员工耳濡目染熏陶思想,增强重事业、爱企业、勤敬业的意识。这六大环境建设营造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人文氛围,推动了企业文化建设健康发展。#p#分页标题#e# 三、载体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要选择好有效的载体,做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丰富内容,促进企业文化建设深入发展。我们结合公司的特点,以“让员工满意、让乘客满意,员工忠诚企业、企业回报社会”的“满意工程”为载体,内强素质、外塑形象。 1、要围绕“服务理念”开展工作。我们紧紧围绕“乘客的需要就是公交人的追求”、“每一位员工都是企业形象代言人”以及“没有满意的员工,就没有满意的乘客”的服务理念开展工作。 2、要提高“两个满意度”。即让员工满意,让乘客满意。员工满意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性化管理,充分考虑员工的需求和利益,建立酬劳合理的工薪分配机制和公平公正的激励约束管理机制,为员工搭建实现自我价值的展示平台,使每位员工能够得到全面发展,达到企业和员工价值观的高度统一,实现共同愿景。让乘客满意,就是解决市场占有和开发问题。 3、要落实好“双八”内容。即为员工办好“八件实事”,为乘客承诺“八项服务”。把解决好员工最关心、最现实、最根本的利益问题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为乘客优质服务,努力提供安全、准点方便、舒适、快捷、满意的乘车条件,使乘客价值最大化。 4、要重点做好“两项”工作。定期下发满意测评表,全方位、多角度了解和掌握员工的需求和对企业的认同程度,广泛听取员工的意见和要求,运用民主管理手段来调动员工参与规章制度制定、实施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忠诚度,使员工发自内心地、主动积极地进行工作。深入开展“以满意在车厢,满意进社区”为内容的“公交满意行”活动,在社会及乘客中全面展示公交人良好的精神风貌,全力打造六公司的服务品牌,主动接受乘客和新闻舆论监督,以高质量服务奉献社会。 5要深化公交优秀内涵。对应集团公司领导提出的“公交优秀九个优”的内涵,结合实际,大胆创新,提出了“九个服务要诀”,即:“工作专心、服务真心、业务精心、操作细心、助残爱心、言语贴心、诚信恒心、解答耐心、宣传热心”,将“公交优先,我必优秀”的工作理念落实到我们工作每一个细节之中,以此全面推进文明创建工作,提升公交服务质量,促进经济效益增长,实现集团公司提出的“九个和谐”目标。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对提升员工的思想道德水平、科学文化素质、业务能力、生活品味,促进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创新,认真解决好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涌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使企业文化服务于经济建设,推动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

第7篇:公交企业文化精神范文

近两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发展,建筑企业发展所依存的金融环境、投资环境、市场需求等客观环境和国家政策、法制、社会评价、社会信誉等发展软环境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企业经营压力不断扩大,发展空间越来越小。然而,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运行环境,适时整合与产业相关联的资源,成为市场尊敬、客户信赖、社会认可、员工热爱、国内一流的中国优秀现代建筑企业之一。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施工企业、全国建筑业竞争力百强企业等称号。究其原因,主要得益于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紧紧围绕发展转型,加强文化创新,进一步突出了文化导向引领作用,为公司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三航文化”创新发展途径可归纳为“传承、融合、创新”。

一、传承

企业文化是一个文化传承和不断创新的过程,传承是创新的基础。 “三航文化”在创新发展过程中,抓住原有文化的精髓,从“传承”这一环节入手。

第一,传承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为谋求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并为企业员工所认同和信守的共同理想、价值观念和基本信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企业生机活力的源泉。“艰苦奋斗,四海为家”是三航人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创业阶段形成的文化资源,这一资源成为三航史册的经典篇章和三航人的优良传统。这一传统经过60多年的不间断传递,让三航人对自己的企业文化得到了深刻认知。即使是在改革开放35年后的今天,依然需要弘扬“艰苦奋斗,四海为家”的精神,并不断地“挑战自我,合作进取”。

第二,传承企业管理经验。

企业管理与人类自觉活动同时产生,管理思想和管理经验也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成熟和丰富起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企业管理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显得重要。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公司在创业与成长过程中,已经形成比较科学的管理规范、管理行为和管理理念,公司的价值创造力、市场竞争力、内部控制力和队伍凝聚力稳步提升。为此,传承公司长期积淀的管理经验,坚持“规则为先、和谐为道、诚信为本、创新为魂”的管理原则,是实现管理现代化、科学化的重要基础。

第三,传承企业“品牌”优势。

品牌优势是品牌在其运营的过程中,积累的一切有利品牌发展的物质和精神的整体表现,“三航品牌”是“三航”精神的象征、是“三航”价值理念的体现。三航局有限公司作为一家有着半个多世纪历史的企业,以“诚”为本,一以贯之,赢得信赖;以“新”致远,与时俱进,求得发展,成为社会广泛认可的筑港"王牌军",海上风电安装"先行军",铁路建设"主力军"。在“转方式、调结构、走出去”的今天,创新发展“三航文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传承、提升“三航品牌”,使品牌增值。从而使“三航品牌”这一无形资产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无形力量。

二、融合

企业文化的融合过程实际上是文化的提升和再造过程。文化融合可以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推动力。在创新发展“三航文化”过程中,注重抓好“三大融合”:

第一,与社会文化的融合。

企业存在于社会之中,企业文化离不开社会文化,只有把企业独特的个性文化融于社会总体文化之中,才能实现先进的企业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完美对接。“三航文化”在与社会文化相融合的过程中,首先是把科学发展观融入“三航文化”,把贯彻 “十三中全会”精神和企业社会责任落实到具体工作之中。其次是“三航文化”与地域文化相融合。社会民族文化背景不同,必然造成从属于民族文化的企业文化。 随着公司“走出去”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公司在国外新兴市场有所突破,特别是在亚州、非州、南美州等发展中国家基建市场持续扩容,关键是公司注重将“三航文化”与异域文化相融合,尽快消除文化差异和摩擦,寻找超越文化冲突的企业目标,以维系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共同的行为准则,从而把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各国员工凝聚起来,推动海外项目平稳履约,确保了公司在国外市场的生存与发展。

第二,母子公司文化的融合。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是2006年10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整体重组改制成立的中交集团下属一级子公司,为了更好地引领和保证公司沿着集团战略目标前进,大力推进母子公司文化融合,将子公司的文化建设统一于母公司主体文化框架之下,以思想融合为切入点,实现思想和核心理念的高度统一,夯实文化融合的基础,在内部关系上实现由个体意识向整体利益转变、由单打独斗向打造生命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转变;以管理融合为契合点,把文化理念融入企业管理流程中,整合统一管理制度,实现刚性约束与柔性导向优势互补、隐性与显性相融,促进从传统的制度管理,向现代的文化管理转变。以工作模式融合为关键点,统一工作模式和行为规范。从而增强母公司的凝聚力和竞争力,为最终实现做强做大的目标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

第三,与公司战略的融合。

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企业战略重点解决企业做什么的问题,企业文化重点解决企业如何做的问题。处理好二者关系,则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相得益彰,企业文化促进企业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任何企业战略都是针对一定的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制定的。当外部环境或内部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时,就应与时俱进、调整或重新制定发展战略。近两年来,“三航文化”紧紧围绕公司“信息化、多元化、国际化”战略,将实现战略所需的理念和规范融合到文化体系之中。把“固基修道、履方致远”作为公司的使命,将“诚信固本、共同发展” 作为公司的核心理念,以“挑战自我、合作进取”的精神引领战略、服务战略、支撑战略。

三、创新

企业文化创新就是赋予原有企业文化理念、核心价值观和表现方式以新的含义。其实质在于企业文化建设中突破与企业经营管理实际脱节的文化理念和观点的束缚,实现向贯穿于全部创新过程的新型经营管理方式的转变。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面对日益深化、日益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环境,紧紧围绕公司转型升级这一主题,做到战略跟进,文化创新,并把创新贯彻到“三航文化”建设的各个层面,落实到公司经营管理的实践中。

第一,围绕转型升级加强文化创新。

在“三航文化”的创新发展过程中,以创新理念文化为核心,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三中全会精神为主线,推动思想解放、观念再造,汇聚发展共识,筑牢企业发展变革的思想文化根基。实现由“技”到“商”的文化重塑,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文化理念,即工程承包商“全寿命周期”的文化理念,城市综合体开发运营商“与城市共进退”的文化理念,交通基础设施综合投资商“创造长期价值”的文化理念。以先进的文化理念引领公司发展战略?营销战略?竞争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进一步突出了文化导向引领作用。

第二,围绕管理提升推动文化深植。

以新的文化理念指导管理创新,是文化建设的中枢,是推动文化深植,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为此,中交三航局有限公司变革约束管理创新的思维和观点,强化向管理要效益理念。开展管理典型对标,明确差距和提升方向,优选提升措施,进一步完善企业管控机制,进一步健全管理制度,进一步优化管理流程。管理的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明显提升,推进了管理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化、精细化、标准化转变,进一步强化了文化建设成果转化。

第三,围绕文化落地建立长效机制。

项目部是施工企业最基层的组织,是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载体,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着陆点。是体现企业价值观、管理理念、企业精神的重要窗口。所以,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围绕文化落地,实施“12345”文化落地工程,即:聚焦“三航值得信赖”一个中心,打造信息化、一体化两个基础性管理平台,开展科技、管理、机制三项创新;倡导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安全为重点,以人才技术为保障,以效益和可持续发展为落脚点的四个基本理念;实现干好工程、带强队伍、创造效益、拓展市场、品牌塑造项目管理五个建设目标。将项目文化建设融入管理、切入业务、植入行为,实现以文化促管理、提品质,明导向、聚人才,强品牌、创声誉的目的,进一步深化了项目文化建设。

第8篇:公交企业文化精神范文

关键词:名牌文化;内涵;文化性;功能;构成

武汉名牌文化作为武汉主流文化下存在的亚文化,它依附着武汉主导文化而存在,但又表现出其特殊的文化个性。其根基在于湖北省武汉市地域内消费者,在于这些消费者所形成的品牌文化意识。它是湖北省武汉市地域内的人们用来衡量什么样的本地产品,服务和企业是其最值得追求的观点和评价标准。武汉名牌文化是湖北省武汉市地域内名牌所反映的武汉企业文化与武汉消费者文化的结合,是武汉企业和消费者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对品牌的价值评判,是体现武汉企业精神,满足消费者需求的重要内容。武汉名牌文化不等于武汉企业文化,但它属于企业文化范畴。

一、武汉名牌的文化内涵

武汉名牌是指在市场上享有较高声誉并为相关公众所熟知的武汉品牌,从武汉名牌这一定义的文化背景来看,是指那些有相当规模或销售量,商品市场占有率高,商品销售范围很广,以及商标使用时间长,服务质量好,公司知名度及公司信誉得到社会公众肯定的注册商标标识。从这个意义上讲,某一品牌是否驰名或者能否为一个地域,一个国家公众甚至世界各国人们的肯定、认可、并不是由品牌标识的外在形式而是由品牌所标示或代表的商品或服务与社会公众的利益交换关系,以及该品牌使用者的公司形象、公众评价等是否为众多消费者在长时期和较大的范围认可及其认可的程度,认可持续的时间等因素决定的。同时,当某一品牌所标示或代表的商品或服务具有了文化内涵后,该品牌所具有的特殊的文化涵义就与当时当地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产生了亲合力。这种亲合力正是名牌的文化内涵的集中表现,人们作为消费者也好,作为一般社会公众也好,迟早会对某一品牌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持久而浓厚的喜爱。作为回报,品牌拥有者以优质的产品、优良的服务、优秀的公司形象、优等的信誉等保持其品牌的文化品质,创造适宜品牌驰名的文化土壤。可见,名牌是伴随着其文化内涵的形成而形成的,武汉名牌也是同样如此。

公元1637年10月,明朝崇祯十年秋,汉口大夹街家巷一青砖瓦屋中,一代名医叶文机打出“叶开泰”的大旗,悬壶应诊,以医荐药,武汉健民的前身“叶开泰参药店”从此开张营业。叶开泰,寓意“叶家药铺开业,只图国泰民安”。从那时起至今日之武汉健民,历经近四百年岁月沧桑,一个以药健民、以医报国的梦想矢志不渝。叶开泰创业伊始,即定下“济世救民,质量上乘”的店规与古训,一是尽力义务救死扶伤,赈灾义诊,创建口碑信誉;二是争创天下第一中药品牌,严格中医传统炮制药品牌,从原料到制剂,均一丝不苟,精工细做,绝不苟且通融,欺人欺世。“修合虽无人见,诚心自有天知”。叶开泰以其良好的信誉和质量,赢得了世人的交口称赞,“买药要买叶开泰“,从此一传十,十传百,叶开泰药品的神奇疗效,在民间广为流传。良好的质量和信誉,使叶开泰从此跨入中国中药名店行列,成为与当时广州陈李济,北京同仁堂,杭州胡庆余堂齐名的中国最古老的四大中药名店之一。1953年6月1日,叶开泰参药店的制药部分组建为武汉健民制药厂。从此,健民人传承传统,继往开来,不断书写新的历史,1993年组建武汉健民股票在沪市挂牌交易。通过近20年的成功运作,武汉健民的企业总资产由1986年前的不足(400万元)增至现在的7.8亿元,名项经济指标名列全国中药行业前茅,被评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和全国重点中药企业,并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国家中药现代化龙头骨干企业、中国五百家(行业五十家)最佳经济效益工业企业等多项荣誉称号,“健民牌”商标也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二、武汉名牌文化与名牌的文化性

从名牌的起源解析,名牌文化具有天然性,或者说,名牌天然与文化有关。武汉名牌的品牌创始初期,品牌的符号化过程就是营销文化的发端,产品名称、符号、色彩和包装等,都要反映商品特有的文化价值。它可以是地域的,如四季美等品牌,可以是多处文化融合的,如精益眼睛、舒蕾等;也可以是传统的,如马应龙等。源于文化,融入文化的名牌天然具有亲和力。从品牌的传播看,品牌的传播必然反映文化的思潮,符合时代的精神。同样,广告必须符合受众的审美观,道德观、价值取向和文化氛围。

武汉名牌文化不同于武汉名牌的文化性,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武汉名牌文化强调的是武汉名牌作为文化存在的所有方面和名牌发展中所形成的特有文化体系;名牌的文化性则强调名牌中的文化表现,如名牌名称的文化内涵等。武汉名牌文化不是武汉名牌具有文化价值的同义反复,名牌文化研究将品牌研究上升到价值面,引领人们去探究名牌价值的真谛。武汉名牌文化是武汉名牌本身的价值观和精神特性,是武汉企业文化与消费者文化的融合。

三、武汉名牌文化的功能

(一)提升品牌价值。品牌不仅仅是符号或它们的集合体,品牌是企业营销活动思想和行为的复合体,是企业的全部。因而,品牌的构建不仅是品牌符号化。品牌知名度增长的过程,品牌应是联系企业和消费者桥梁,是企业营销产品的有力手段,是企业竞争取胜的关键。品牌的构造要从品牌的价值发现入手,在品牌要素的各个方面体现品牌的价值观,用名牌文化提升品牌价值。

(二)促进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融合。名牌文化不是单一的“企业品牌文化“,它是企业与消费者之间文化的融合与再造。文化沟通是以价值共识为基础,消费者与企业不是对手,它们是产品或企业价值实现的不同环节。名牌文化的本质是建立有效的顾客品牌关系,与消费者进行品牌对话,真正让消费者参与到品牌的建设中来,让消费者理解品牌、接受品牌、体验品牌,进而喜爱,忠诚品牌。

(三)实现品牌个性差异化。品牌营销中,品牌个性差异化是塑造品牌形象,吸引消费注意,与竞争对手相区别的得要手段,品牌差异化的建立,要从营销文化入手,在品牌价值基础上,结合企业特性发现。塑造品牌个性特征。

(四)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名牌文化属于企业的文化竞争力,它能帮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建立竞争优势。卓越的名牌文化能帮助企业建立起识别明显、亲和、沟通、富有关怀心的品牌形象,拉近与顾客的距离,保持竞争优势,名牌文化有助于培养消费者的品牌忠诚。

四、武汉名牌文化的构成

武汉名牌文化是在名牌建设过程中不断发展并积淀起来的,由武汉名牌精神文化,武汉名牌物质文化和武汉名牌行为文化三部分构成。武汉名牌物质文化是武汉名牌文化思想的实物体现。武汉名牌的行为文化是品牌传播,营销过程中所展现的文化,在品牌营销的每一个环节充分体现名牌的精神,并保证每一营销环节都有助于营销文化的形成,有助于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武汉名牌精神文化是武汉名牌文化的核心,它是有关名牌精神和品牌价值观方面和内容,决定了品牌将成为什么样的品牌。

(一)武汉名牌物质文化。武汉名牌物质文化是品牌的表层文化,由产品和品牌的各种物质表现方式构成。武汉名牌的物质文化是品牌理念、价值观、精神面貌的具体反映。尽管它处于武汉名牌文化的最外层但却集中表现了一个品牌在社会中的外在形象,顾客对品牌的认识主要来自品牌的物质文化,它是品牌对消费者的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因此它是消费者社会对一个品牌总体评价的起来。根据武汉名牌的物质构成要素,可以将武汉名牌物质文化分为产品特质和符号集成两方面。

(二)武汉名牌精神文化。武汉名牌精神文化是指武汉名牌在市场营销中形成的心理部分,可称为心理文化“武汉名牌精神是武汉名牌文化的核心,是武汉名牌的灵魂。武汉名牌精神文化包括武汉名牌精神,武汉名牌的灵魂。武汉名牌精神文化包括武汉名牌精神,武汉名牌愿景,武汉名牌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和目标等。它决定武汉名牌的个性和武汉名牌形象,决定武汉名牌态度,以及武汉名牌在营销活动过程中的行为表现。武汉名牌企业武汉烟草(集团)有限公司的品牌精神是“名牌兴业,回报社会”,武汉健民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关爱民生,健康民众”等,它们都是武汉名牌对消费者和社会的承诺,影响企业和消费者思想。在武汉名牌营销过程中,企业把这种品牌价值观贯穿于品牌营销的每一环节,从产品设计,功能特性、品质到营销、传播和服务,无不体现武汉名牌精神。

武汉名牌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企业与消费者不断交换、沟通的主体。武汉名牌愿景是武汉名牌的目标描述,是武汉名牌将成为什么的长远规划。武汉名牌伦理是武汉名牌营销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和道德规范。

在武汉名牌精神文化的指导下,企业形成了武汉名牌的制度文化。武汉名牌玫制度文化是指与武汉名牌营销活动中形成的品牌精神,价值观等意识形态相适应的企业制度和组织机构。它是武汉名牌文化中武汉名牌与企业结合的部分,又称“中介文化”它包括企业领导体制,组织结构,营销机制和为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而制定的管理制度等。制定文化反映了企业的性质和管理水平,是为了实现企业目标而制定的一种强制性文化。

(三)武汉名牌行为文化。武汉名牌价值是在品牌营销中实现和建立的,离于市场营销活动,武汉名牌就失去了生命,武汉名牌行为是武汉名牌精神的贯彻和体现。武汉名牌行为是武汉名牌与顾客关系建立的核心过程,关乎武汉名牌的个性影显和武汉名牌形象塑造,关乎企业营销成败,关乎企业生命。一切在行动中产生,一切也在行动中消亡,武汉名牌行为决定了武汉名牌的命运。

武汉名牌行为必须与武汉名牌精神相一致,真正做到将武汉名牌精神全面贯彻实施。武汉名牌行为文化主要包括武汉名牌营销行为、武汉名牌传播行为和武汉名牌个人行为。

武汉名牌文化体系由以上三个部分组成,它们形成了武汉名牌文化由表层至深层的有序结构。物质文化最为具体实在,属于表层文化行为文化是一种活动,处于浅层,制度文化属观念形态表现形式,是人和物的结合部分,属中层文化,精神文化是价值观和文化心理,属核心文化。各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精神文化是武汉各所文化的基础,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均在此基础上产生,行为文化是武汉名牌文化的外壳,它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动态的反映,制度文化是武汉营销文化的关键,它把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有机整合,统一为整体,精神文化是主导、是中心、它决定其它文化的变化和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第9篇:公交企业文化精神范文

关键词:交通场站企业;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D035.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17(C)-0095-01

一、交通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一)交通文化的内涵。交通文化是交通行业在长期的交通发展实践中逐步形成并不断积累的,为广大交通员工所普遍认同并自觉遵守的,具有行业特色和外在形象所遵循的价值理念。也就是说,交通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价值理念,而且是交通行业上下信奉并在交通工作实践中得到贯彻和落实的价值理念。因此,交通文化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价值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二)交通文化的构成。交通文化是交通行业各部门、各单位在各项工作实践中产生的各种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各种文化要素处于不同的层次,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物质文化属行业形象识别系统,是交通行业各单位在工作环境、形象标识和文化传播网络等方面所展现的外在形象,以及树立这种外在形象所遵循的价值理念。制度文化属行业行为规范系统,是交通行业规范行为的道德准则和规章制度,以及制定这些道德准则和规章制度所秉承的价值理念。精神文化属价值理念系统,包括交通行业的使命、精神、价值观、建设理念、运输理念、管理理念、用户理念、员工理念等。(三)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关系。三者之间关系密切,物质文化是交通文化的外在表现,为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提供载体和基础;制度文化规范和约束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建设;精神文化为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提供思想基础,是交通文化的核心内容。(四)交通文化的特点。1、交通文化具有多样性。交通行业是大行业,它们都具有各自的生产特征、服务要求和管理模式,因而具有不尽相同的价值理念,从而形成了文化的多样性。2、交通文化具有层次性。有机结合形成的交通大行业,其结构和层次分明,这也就相应地形成行业层文化、部门层文化、组织层文化、群体层文化以至个体层文化。3、交通文化具有历史性。交通文化形成于交通发展的实践,并随着交通的发展而发展。交通发展过程就是交通文化形成的过程,交通发展的历史沿革就是交通文化的传承沿革。4、交通文化具有时代性。中国乃至世界交通发展都已进入新的阶段,建设交通文化,必须在秉承传统交通文化的基础上,充分融入现代意识,丰富和发展其科学的内涵,形成体现时代特征的行业精神和行业价值观。

二、加强交通文化建设推动交通事业发展

(一)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交通文化建设重点是要明确交通发展的目标、任务、责任和义务等,这些一旦为交通行业全体干部职工所接受,就成了广大交通人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就成了统一干部职工思想认识的旗帜和标杆,就可以提高广大交通人的光荣感和自豪感,唤起广大交通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从而引领广大交通人自强不息、奋斗不止。(二)弘扬精神激发积极性和创造性。行业精神是体现现代意识和行业特点的精神追求,是交通人的意识状态和思想境界,是长期发展与改革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精神财富。发掘和弘扬行业精神,就是要发掘交通行业的先进典型,树立交通行业的特色文化,弘扬交通行业的浩然正气。(三)强化意识提高凝聚力和战斗力。强化团队意识,是提高行业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保障。强化团队意识,制度约束很重要,但更要依靠内在的文化约束和补充。交通文化既是一种内在的约束力,更是一种重要的黏合剂,其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所体现的人本理念和人文关怀,更有利于构筑行业内部的和谐关系,更有利于孕育交通人的自觉意识,更有利于增强整个行业的团队意识,从而有利于提高交通行业员工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加强交通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些设想

深圳市公路交通客货运输服务中心,担负着深圳市客运场站服务、货运业务和服务交通的任务。中心的企业文化建设,必须紧密结合这一自身实际,全面地、系统地推进交通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

(一)思想到位,统一认识。对企业文化的理解,有些人认为只是喊喊口号,贴一点标语,搞一些文体活动,这是很肤浅的。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同样是其价值理念。因此,必须着力于端正全体员工的思想认识,千方百计为提高职工素质搭建学习平台,从基层员工入手,切实提高队伍整体素质,才能建设真正的企业文化。(二)认真检查,大力整改。检查企业文化建设的薄弱环节,制定目标计划,有针对性地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整改,一件件解决,抓落实,抓到位,使之强的更强,弱的变强。(三)多经常开展一些主题实践活动。多开展有意义的主题实践活动,是加强先进的交通行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将有效推进交通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全面发动基层广大员工参与。(四)开展服务品牌创建主题活动。全面打造特色鲜明的品牌,要逐步完善服务品牌创建体系,创立行业特征鲜明、社会认同感强的服务品牌,确定品牌名称、标识、理念、内涵和价值取向等。(五)开展载体培育主题实践活动。要建立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载体并加于培育。要牢固树立争先争优的意识,学习新加坡、首尔等国际先进城市的先进经验,树立新标杆、确定新目标,争创更高级别的荣誉称号。比如,可筹备推进以罗湖车站的全省交通系统窗口之星胡苏玲为典型的十佳服务员、十佳售票员等“十佳岗位能手”评选活动,作为企业文化建设新载体的培育,扩大社会影响,提升企业形象。(六)深入开展对外宣传活动,提高服务品牌在社会的知晓度和认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