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研究范文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研究精选(九篇)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研究

第1篇:思想政治教育审美研究范文

引言

早在古代,孔子就提出了“美在其中”,把艺术和政治道德结合起来,当作改变社会和政治的手段,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荀子“乐”教化美育的思想,也指出“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其化人也速”的审美价值。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康德认为:“人的审美判断同时具有认识和道德双重属性”,一个人的美就是其道德的象征。德国启蒙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席勒也曾说:“恰是利用美的媒介,人们才可以走向自由,据此人们也需要通过美学的方式,来解决生活中的政治问题。”人的内在平衡通过外在的平衡来达成,而这种人的内在自然的美是通过外在来表现,指导人们选择良性的道德、行为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这表明基于艺术审美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拥有现实的理论支撑和政策支持。

艺术审美在提升大学生文化认知、陶冶情感、引导行为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艺术审美是通过审美教育使得大学生在思想、心理、精神等方面得到整体提升,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与行为习惯,达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这方面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是相吻合的。在我们针对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立足于使他们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心理品质以及正确处理与人之间的交往。而要形成这种好的人文品质,不但需要依靠教育者所具有的较高素质水平,更需要大学生自身具备较高的修养水平。而艺术审美教育恰好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双向地提升两者自身的品质与修养,不但可以实现对大学生的隐性的艺术陶冶与熏染,达到完善其思想政治素质的目的。而且可以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激发、相互进步,让素质和修养在二者之间的“教学相长”中得到提升。从根本上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而不仅仅是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浮于表面。

艺术审美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即便有着不同的理论系统和方式方法,在教育内容、教育形式上也是有着各自的特征与规律。然而,在教育学生目标上具有异曲同工之处,在教育学生手段上可以彼此参照,在教育学生机制上可以彼此补充。艺术审美教育扩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面,是文化素质教育的价值体现,是大学生精神格局的建立与社会化水平的反映。即是通过艺术审美来使得高校青年学生成为具备厚实人文修养与品格的全人,促使他们拥有良好的审美情趣、完备的人文修养和优秀的品德,实现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一、基于艺术审美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境遇

目前,利用艺术审美教育,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更好地完成了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日常工作。在切实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同时,还可以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途径。但在现实发展中,还是存在些许不足之处。

首先,不少院校在利用艺术审美教育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实施过程中,还存在部分问题。比如,艺术审美教育覆盖面偏窄、艺术审美教育方法使用较为单调,审美活动的举办缺乏规划,随意性现象突出,也就失去连续性;还有就是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审美环境的建设没有深化,使审美教育工作流于形式等,艺术审美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层次的相互融合难以实现。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式机械化,特别是其工作乐趣性、活泼性和创新性不足,不能与艺术审美教育实现深度整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艺术审美形式的渗透,艺术审美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引导,是导致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不高的一个重要方面。

其次,很多高校在基于艺术审美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不足。长期以来,艺术审美属于德育、艺术审美等于艺术教育的错误观念一直存在,这就造成一些学校的教师自身文化素质意识淡薄、基础教育中的艺术审美教育薄弱、教育形式落后等现象的出现,它们没有把艺术审美教育当作大事来抓,缺乏主动开展艺术审美教育的自觉性。有着“重理论、轻实践,重娱乐、轻教育”的现象。

二、基于艺术审美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对策

1.完善艺术审美教育师资队伍

不管选择何种教育内容,还是选择何种教育方法,最终能够实现何种教育效果,是由教育者自身的素质修养所决定的。因此借助艺术审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者的个人素质修养的提升,而后在组织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才会主动把握艺术审美内在特征,针对性地对青年学生实施有意义的艺术审美教育。此外,为了高效实施艺术审美教育,除了拥有实施美育的技巧和手段之外,还应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丰富知识和阅历,以及涉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种素质水平。

教育者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起着决定作用,其自身具备的美的修养的质量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因此,必须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作为审美示范的形象美和内涵美。事实上,思想政治教育艺术审美渗透实际效果所能达到的广度和高度,是由教师自身美的素质和美的感染力所决定的。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致力营造“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精神品格,并充分利用个人在文化上美的知识与智慧,生活上美的情趣与品格,心理上美的境界,以自然流露的语言美、行为美和气质美来影响学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施中时刻饱含着人性美、人情美、人格美的无限魅力。特别一提的是,较高的审美修养和艺术领悟力是作为教师必须具备的。基于此,教师才能因时因地地“点化”同学,帮助其形成审美感悟和经验,从而实现熏陶精神的目标。

2.积极开发利用艺术审美教育资源

艺术审美教育的深化还须收集提炼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匹配的艺术审美资源和素材,这也是开展基于艺术审美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只有开发并建立与之匹配的审美资源库之后,审美教育才得以顺利实施。艺术资源的开发提炼可以利用以下两种方式进行。

首先,从挖掘中国的历史文化入手。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有着极其充足的优质资源可以开发。挖掘利用传统文化中艺术的、文学的、思想的审美构成,使大学生在领略其中深刻文化内涵的同时,让自身的审美意识得到提高。这类艺术资源将有利于受教育者陶冶性情、培养审美能力和获得美感。这类资源包括文学经典如《诗经》、六朝骈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中的经典作品。此外,艺术类经典如音乐名曲、名歌、美术类的名画、书法作品等。这些资源都包含着一定的审美情趣,能够促进大学生情感世界的丰富,使生命存在呈现出一种“诗情画意”。高等院校应该准确把握艺术审美实施的切入点,促进校园文化与地方传统文化相互渗透,借助地方民族的独特文化,打造独具特色的符合时代特征的艺术审美教育品牌。借助大型节日、纪念日举办艺术审美教育活动,使得学生在无声无息中得到艺术文化的熏陶;借助少数民族艺术文化活动,在促进地方民族文化的传播与发展的同时,使得大学生的艺术审美认知得到提升。利用饱含民族特色的地方传统文化,建设具备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达成艺术审美以美育德的重要作用。

其次,应该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思想中审美价值的进一步开发。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供运用的“美”的资源,本质上是一个丰富的兼容并包的美的整体。其不仅包括现实生活中显性的美的内容,还包括像教育现象本身所包含的隐性的美的要素。不可否认的是教育内容因拥有教育主体精神结构的同构性而成为审美资源,教育的组织实施和方法手段理所当然也是发现美与欣赏美的必然范畴。不管是自然界本身事物所拥有的美,还是社会发展中的人文美,均是思想政治教育审美的显性构成。除此之外,更要重视教育组织实施中各方面构成的隐性美的调动,特别是深入开发和创造日常生活里的审美要素,来提升受教育者欣赏美、创造美、表达美的审美意识,丰富受教育者美的心灵世界,让每个受教育者学会用审美的眼光和心灵来观照世界。

3.优化艺术审美教育课程设置

艺术审美教育是建立在文化素质教育基础上的,这就需要高等院校在进行艺术审美教育课程设置中,必须整合现有资源、设备、环境等要素,合理安排,确保审美教学高效实施。无论何种工作都要遵循事物自身所具有的内在规律,分阶段、分层次地实施。

首先,在规划课程时,不能仅仅是为了完成工作而为。大学生审美意识的形成与思想政治素质的建立在本质上是相同的,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面对不同学生效果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课程规划安排时,在防止重复性的基础上,分阶段、分目标人群来安排。

其次,课程的设置要有利于学以致用,有利于个人、社会的发展。这就要求课程的设置一定要“接地气”,围绕学术调研、艺术知识普及、艺术文化宣讲等大学生实践活动进行设置,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现艺术审美课堂教学与自我实践的统一。

再次,在艺术审美教育组织实施中,应该积极发挥大学通识课程的作用,大学通识教育涉及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个领域,极易吸引大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统一对大学生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把艺术审美教育融入日常的通识教育课程,逐渐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依托校园文化拓展艺术审美教育

首先,大学校园在建设时,就应根据自身确定的人才培养特点和目标,做好整体规划,使之有利于师生的学习、休息和娱乐,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的个性。建设一些有学校特色、反映学校历史传统的人文景观,建设各种艺术文化设施,如宣传栏、阅报栏等思想政治教育阵地,让学生随时随地触景生情,受到美的感染,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其次,利用传统校园文化活动,形成浓厚的艺术文化氛围,通过各类学术社团活动普及校园艺术精神。如举办与艺术审美教育相关的文艺演出、朗诵、歌咏、绘画、艺术节、摄影及书法等活动,从而使大学生在人格塑造、行为模式、道德素质等方面得到升华。

再次,深化传统校园文化活动,提升传统文化活动的效果,要从打造校园文化品牌活动的角度出发。整合传统大学艺术教育活动,将打造校园文化品牌活动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出发点,调查、梳理、分析现有校园各类文化活动的开展状况、评估活动效果,“砍掉”娱乐性过高、审美价值不高的活动,将有限的活动资源整合到学生认可度较高的品牌活动中来,提升活动效果,打造精品,树立“招牌”,以“招牌”吸引人,以精品教育人,从而提升整个校园文化艺术审美活动的品位与效果。

5.加强艺术审美教育实践

要在实践教学中努力创建主题鲜明、富有特色的系列活动。艺术审美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可谓殊途同归,最后都是利用理论来指导行为实践的,基于教学理论的整体性来说,理论学习和实践提高也是相互依赖、相互弥补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紧随时代步伐,在教学形式上通过组织大学生实践、参观、调研、讨论、听讲座报告、看视频等多种方式,还可以根据不同专业举办多样化的艺术审美教育活动,利用符合时展的、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手段,开展与专业相关的职业美、形象美的实践活动,切实使审美意识能够潜移默化地进入大学生内心,引导大学生将内心美的感悟外化为美的行动。

第2篇:思想政治教育审美研究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美学;远大理想;时代新人

高校是马克思主义传播和实践的重要阵地,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内容。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时刻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教育实践相结合,帮助大学生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这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有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美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发大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引领大学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身的智慧和力量。

一、马克思主义美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1.马克思主义美学为大学生的审美文化明确了正确方向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的融入有利于正确审美文化的传播,能够帮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准确地把握教育方向,通过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蕴含民族力量和时代特征的中国精神,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大学生形成追求“真善美”和爱国主义的审美文化,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2.马克思主义美学为大学生的审美素养提供了培养方法

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优化大学生素质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审美素养是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一部分,是个体在审美经验基础上积累起来的审美素质涵养。马克思主义美学对大学生审美经验的积累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教育并引导大学生将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融入到自身学习与生活中,提升对审美知识、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积累,有利于促进大学生逐渐掌握美学的发展规律。审美知识是个体在审美实践活动中对美的感知、创作所形成的经验体系。大学生可以通过阅读马克思主义美学书籍、参观艺术展览、观看文艺节目等形式不断增长个人见识,从而形成审美知识结构。审美意识是指个体在审美实践活动中对美的感知、创作所形成的意识活动。审美意识体现了认识美的主观能动性,随着个体审美体验的不断增加,审美意识的水平也会逐渐提升。审美能力是指个体在审美实践活动中对美的分析、创作所形成的素质特征。审美能力的提高是审美知识和审美意识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当前,大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已成为高校美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3.马克思主义美学促进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美学融入思政教育,能引导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的感悟体验中发现美、创造美、传播美。审美活动就是在美学思想指导下产生审美价值的实践活动,这种审美价值应具有更深刻的含义。大学生在审美活动的过程中,通过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的引导,一方面能产生精神共鸣,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我们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另一方面能够升华学生的思想境界、开阔学生的人生格局。面对当前世界各种价值观争锋的态势,凝聚中华民族精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成为中国人民的价值准则,这符合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社会价值观。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大学生从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艺作品当中汲取精神力量,能帮助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马克思主义美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策略

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高度为文艺和美育命题注入了新内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着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因此,必须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在学习实践中增长才干,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人才支撑。

1.以美育人,锻造理想信念

马克思主义美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创新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途径。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符合美育工作的教育内涵。围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扎根大学生生活,一方面优化理想信念教育内容,通过探索“大思政课”的方法路径,从世界性的视野、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将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到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当中,让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真正入脑入心;另一方面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红色主题实践活动,通过了解革命先烈为追求民族解放和新中国成立的奋斗历程和英雄事迹,致敬革命先烈,领略革命精神内涵和他们不惜一切追求真理的壮美,这种美已经超越了自身有限的生命,具有震撼人心、感人至深的力量,能够激发大学生对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渴望,引导大学生树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理想信念。

2.以美培元,创新活动载体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不断创新活动载体,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般都是以引导或指导的模式进行,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处于被动地位,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会受到很大影响。要改变这种情形,一是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审美直觉”。在审美活动的过程中,影视化、网络化的传播形式不仅能使受教育者便捷地获取信息,还能让受教育者实现具体的、形象的感知。二是借助艺术文化实现“审美情感”。审美情感是指人在欣赏审美对象的过程中会伴随着愉悦的美感体验或情感反应。艺术可以给人带来独特的审美体验,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艺术化加工,能够使其更富有形象性和精神感染力,从而有效激发大学生的审美情感。在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指导下,深刻把握活动主题,能有效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所面临的新的挑战。

3.以美化人,培养时代新人

大学生是中华民族复兴路上的生力军,培养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也是在青年一代繁荣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实际需要。马克思主义美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方面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美育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和亲和力,可以提高德育水平,引导大学生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时代新人。另一方面有利于传承好红色基因。红色基因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伟大历史实践相结合的信念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伟大传承。践行红色基因教育传播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重要实践,将红色基因传承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当中,可以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让他们做有信仰、有理想、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三、结语

当代青年是同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广大青年既拥有广阔发展空间,也承载着伟大时代使命。马克思主义美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构建高校思想政治育人体系、深化校园美育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将极大增强思政育人体系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周永源,刘亚.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理性精神培育[J].北京青年研究,2020(04).

[2]林隆雨,刘小利.马克思主义原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黑河学院学报,2020(07).

第3篇:思想政治教育审美研究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教师 素质 调查 分析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指出:提高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关键在教师。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的传播者,这就对教师素质提出很高的要求。然而,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素质如何呢?以下是我们的调研及结果。

一、研究方法

1.关于思想政治课教师素质调查量表构成。为了解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现状,我们编制了高校教师素质调查问卷。问卷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对教师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第二部分为试题部分,其中设计了一道测谎题,用来筛选问卷的有效性,提高结果的客观性。试题主体分为8部分,分别从教学、心理、身体、审美、师德、法律、创新、政治等八方面对教师素质进行了全面的调查。

2.调查对象。本研究在河北省高校教师中随机发放问卷280份,回收问卷270份,无效问卷16份。在无效问卷中,2份没有答完全部试题;8份测谎题排除。在254份有效问卷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试卷为126人,非思想政治课教师为128人。

3.数据分析。采用spss12.0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思想政治课教师与非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比较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思想政治课教师素质总均分为24.5、标准差为3.9,非思想政治课教师总均分为23.7、标准差为5.3,二者在素质总分上没有显著差异。深入分析素质的八个方面,思想政治课教师和非思想政治课教师在心理、身体、审美、师德、法律、创新六个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但在教学水平上,显著低于非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政治水平上显著高于非思想政治课教师。

(二)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素质调查结果与分析

1.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学历和学位分析。在被调查的思想政治课教师中,学历的状况为:专科学历占0.8%,本科学历占76.98%,硕士研究生学历占21.42%,博士研究生占0.79%。学位的状况为无学位的占5.5%,学士占53.17%,硕士占40.48%,博士占0.79%。由此看出,本科学历的教师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力军,而且学历与学位不一致的人数较多,例如有硕士学位无研究生学历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9.06%,这表明,尽管近几年国家加大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培养力度,但是与其他学科相比,这支队伍的学历、学位层次偏低。这说明国家教育部加强思想政治课教师硕士、博士学历培养很有必要,必将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2.思想政治课教师素质的性别分析。通过对思想政治教师的性别分析发现,男性思想政治教师在审美方面平均得分是1.75,标准差是0.89,女性思想政治教师在审美方面平均得分是2.51,标准差是1.13。结果显示男性思想政治教师的审美素质显著低于女性(p<0.001)。我们对男女教师在审美素质上的得分进行了进一步的统计,发现男女教师在服饰审美、审美意识、健美知识、色彩搭配、空间审美等五个方面正确选项的百分数都不高,男性教师均低于女性。在思想政治教师中,仅有9.5%人认为影响教学教学的主要因素包括教师的仪表、举止。这说明思想政治教师不重视自己的仪表和举止,这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从而影响教学效果。现代学生追求品味,如果没有审美意识很难和他们沟通,从而影响老师的教学效果。思想政治教师要处处言传身教,可以从培养自己的审美素质入手。

3.思想政治课教师素质的年龄分析。统计结果表明,在思想政治教师队伍中,40岁以下的占80.1%,这说明青年教师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力军,提高思想政治教师队伍的素质,要着眼于培养青年教师。

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思想政治课教师四个年龄段在总分中以及教学、身体、审美、师德、法律、创新、政治等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仅在心理上存在显著差异(p<0.001)。这就需要进一步比较哪组年龄段之间有差异。如果把年龄段用如下字母表示:a代表30岁以下,b代表30岁~39岁,c代表40岁~49岁,d代表50岁以上。经比较得出结果发现a>b>c>d,而且a和c、a和d、b和d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也就是说年龄越大心理素质表现得越差,而且,相邻的年龄段间没有差异,而相隔一个年龄段间存在差异。基于这种情况,不同年龄段的教师应该相互补充,老年教师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青年教师思维活跃,容易和年轻学生产生共鸣,二者相互学习,形成学习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团队,以提高教学效果。

4.思想政治课教师素质的政治面貌分析。调查结果表明,思想政治课教师中,中共党员占大多数(88.1%)。这是由课程性质决定的,思想政治课教师是党的政策和理论的宣讲者,让学生相信教师所讲,教师自己必须身体力行响应党的号召,并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践行,在现实生活中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不同政治身份的素质得分比较上没有显著差异,表明思想政治教师队伍中的少数非党员素质并不低,他们也能胜任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同样忠诚于、胜任于党的事业,他们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在心理的五个方面正确选项上,兼职教师均高于专职教师。在调查的教师中,所有专职教师都感到较大的心理压力,而兼职教师仅有3.9%的教师没有感到或感到较少压力;在身体素质方面,有9.5%的思想品德教师半年至少住院一次,参加身体锻炼的教师仅占总数的47.6%。兼职教师仅在大病频次上低于专职教师外,在其他方面都好于专职教师;在政治素质方面,兼职教师的得分高于专职教师,但是具体分析发现,认同“社会主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最终要取代资本主义”的教师仅占60.3%,同意“人本质是利他或利他多于利己成分”的教师占70.6%。

5.思想政治课教师素质的专业构成分析。调查显示,在思想政治教师队伍中思想政治专业对口的仅占43.7%,说明半数以上的思想政治课教师需要学习思想政治课课程。对统计结果的进一步统计分析,我们发现在专业构成上,素质的八个方面仅心理方面有显著差异。把专业用如下数字表示:a代表思想政治类,b代表非思想政治类文科,c代表理工科,经事后比较结果发现b>c>a,而且b和a、c和a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来自思想政治专业的教师心理素质显著低于其他专业的教师,非思想政治专业的教师间没有显著差异。根据这种情况,要针对教师的心理,正确疏导,利用科班出身的专业课教师的知识优势,创精品课,提高其成就感;加强非思想政治专业教师的知识补缺工作,增强其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背景知识。

6.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培训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参加过专业培训的教师占33.3%,而且经过分析是否参加过专业培训在教师素质的八个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但在调查访谈中,绝大部分教师都有接受再教育的需求,思想政治课教师普遍认识到再学习的重要性,这符合时代要求。但目前现状是培训少,而且培训容易流于形式,效果又不理想。改进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再教育模式势在必行。

7.思想政治课教师道德素质、法律素质的分析。通过分析发现,思想政治课教师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上不受性别、年龄、职称等因素的影响,这说明思想政治课教师在这两方面存在普遍的一致性。但道德素质、法律素质是思想政治课教师的重要素质,下面具体分析一下。

从表1可以看出,思想政治课教师非常热爱自己的学生,团结合作精神也很强,治学的态度严谨的居多。但在问及“如果现在有机会让你重新选择职业,你会怎么选择?”时,仅有24.6%的人选择仍然选择思想政治课教师。这表明人们“干一行厌一行”的求变心理。在“领导要求你加班时”90.5%不会拒绝。这表明思想政治课教师在具体工作中能够顾全大局、乐于奉献。二者综合起来考虑可知,思想政治课教师心想、口言、身行的不协调。因此,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师爱岗敬业教育,增强其对工作的满意度尤为重要。从表2可以看出,在学习法律知识上,仅有55.6%的人通过“今日说法”和其他法律节目学习法律,其他方面都超过半数,法律不断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新的法律不断出台,思想政治课教师需要及时更新法律知识,树立终生学法的观念。

第4篇:思想政治教育审美研究范文

一、政治课件在设计和制作时,首先要做到精选的案例要体现思想政治课的时效性的特点,不能过于追求形式,违背“目的性”教学原则

在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改变传统的手工业性质的教学方式的时代,走向视、听、形、声结合的现代化的高效的教学方式,这是达到高效的教学效果的需要,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但是,是不是只要里面有视、听、形、声结合的课件就能达到高效的教学效果呢?笔者并不苟同,课件运用的成功与否,关键是课件的设计制作时能否运用新鲜、身边、关注、热点的案例或视图资料,做到精选的案例要体现思想政治课的时效性的特点。这正是思想政治科学本身与众不同的特点:时效性、时代性。

这本来是我们政治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必须应该注意的问题,但由于材料的查找和搜索比较困难,所以导致部分课件制作者在制造的时候先到网上搜索下载相同课题的课件,几个课件合并成一个课件,在加点自己的东西。但是我们常发现网上许多课件里面的案例、图片或者视频太过于老化不合时宜。笔者曾做过一份对课件上课反馈效果调查发现:学生对直接从网上下载或材料老化案例老课件认为不够生活和时代性,满意率地、学习的积极性较差。如拿这样的课件去上课,笔者认为这不仅不能就能达到高效的教学效果,不能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反而认为会更加挫败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导致学生更讨厌学习和认为政治老师就是老古董和就会说教。而对把一些刚刚发生在身边或者影视上的材料或者案例,图片、音乐、视频运用在课件上,积极性提高和学习的高效率竟达到100%。从这份调查发现,思想政治课件的设计和制造在选材上对上课的效果是否成功意义之大。决定着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也就决定着这堂课是否是一堂好的课。

要制作和设计这种能让学生满意度极高的政治课件,就必须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研究教材、深入生活、了解社会的热点和最新的学生关心东西,要把这种案例、图片、视频运用到课件上,用课本上的知识和理论来帮助学生来认识现实的社会。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在制作苏教版初二政治《消费者依法享有的合法权利》这一节内容的课件。重点讲安全权、知情权、求偿权、公平交易权。本课是2007年4月中旬上,我就以2007年的3.15晚会的案例作为材料来制作课件,非常突出思想政治课件的时效性,主要采用的图片或视频、案例有郭德刚获200万做“藏秘排油”广告、苏州天水味精添加保险粉、被曝光的《高考试题揭密》、红心蛋等案例。笔者发现学生上这课出现从未有的积极和兴趣,而且非常积极的参与教学活动分析哪些是侵犯了消费者的什么权利。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材料他们太熟悉了,有的甚至是自己的偶像如“郭德刚”。而且学会把课本理论知识运用到我们日常生活中去,从而让学生知道原来思想政治原因可以用来认识和分析我们身边的热点和社会问题。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对思想政治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但是,我听过与我相同同这一课,由于该教师在案例举例是运用了比较老和很一般的案例和材料,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没有的那么强烈。所以我们政治教师在政治课件设计和制作材料或案例的选材上,要体现思想政治课的时效性的特点达到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目的。不能追求形式而违背政治学科的“时效性”的特点,这也符合是陶行知所倡导的“教育即生活”的理论。

二、其次在政治课件设计和制作时还要体现审美教育的功能

思想政治除有“时效性”的特点外,同时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也体现着德育与智育的功能。其中德育也包括着美育的内容,美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从而更加热爱自然热爱社会,勇敢的面对社会和现实。陶行知先生认为:“美术的精神”可以改造环境,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但美育不能孤立地进行。美育应与德、智、体、劳各育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辅相成。所以我们教师在课件的制作和设计中也应渗透陶行知美育思想,“以美育人”、“以情感人”,更好地达到教育的目标,学习。在制作课件时,在图片设计上,对整个课件背景设计,首页的设计,图片处理和制作审美的角度去制作和设计,如图片要达到好的效果可以使用图片处理软件“Adobe Photoshop”来处理制作,使用简单效果漂亮,课件的图文处理也要合理追求美观,给学生于美的享受,从形式美到内容美,从内容美到教学效果的美。

三、再次在政治课件设计和制作时,还要注意文字设计忌无规则,不科学

第5篇:思想政治教育审美研究范文

关键词:美学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我国公民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国教育不断发展,公民思想政治素质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当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无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还是全体公民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为了促进公民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让公民自身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得到正确树立。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在美学的视阈下,结合美学的特点,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全面的论述。

一、美学概述

对于“美”的讨论自古就有,很多学者也一直尝试对“美”下一个定义,但是对于“美”的看法和认识并不是统一的,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对于“美”会有不同的理解。“美”也被分为广义的美和狭义的美,广义的美是指一切审美对象,不急包括优美,也包括崇高、悲剧、喜剧、荒诞、沉郁等各种没的形态,这也是我们今天说的美学上的美。狭义的美是指我们在审美时讨论的优美,是一种比较单纯、完整、和谐的美,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美。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上的美,都有其一定的道理,也有一定的缺陷。早在19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费尔巴哈就对美有了深入的研究,他从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的关系入手,提出了“对象是人的显示出来的本质”的命题。伟大哲人马克思也在其《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美进行了探讨,他将人的本质力量纳入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加以考察,认为劳动才是创造美的,人的美就体现在其劳动产品上。这是体现了他将美和其他的劳动产品归为一类,把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了。本文主要在认同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联系现实情况,认为美的实质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在社会实践中的感性显现,体现了整个客观世界与人的审美关系。在人类实践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人类的一些基本属性就是人的本质力量。无论是从美的形式部分还是从美的内容部分来看,人类都是先接触那些对象性的形式,在欣赏形式之后才体会到内在的美。

二、美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体现

将美学与教育相结合一直都是我国教育者在关注的问题之一,很多教育者都指出无论是美学,还是形式或者内容,都可以有效与教育相结合,在教育中发挥一定的功能,促进教育的发展。下面将逐一论述美学思想子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体现。

2.1美学中的意、情、知理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现

意志、情感和认知一直都是心理学在讨论问题,也是人类心理活动中的重要内容。通常所说的认知是指人类认识活动的过程,主要强调个体对感觉信号进行接收、检测、转换、简约、合成、编码、储存、提取、重建、概念形成、判断和问题解决的信息加工过程。了解事物的内在和外在性质是认知行为的目标。情感有其独立性,但是它也属于一种特别的认知活动,它把认识事物的价值作为其目标,不仅包括价值感,而且还包括道德感。根据意志的特性,又可以把意志看做是特殊的情感,属于情感中的另类部分。虽然意志是特殊的情感,但是其有着自身区别于情感的部分,它主要是人类对于自身行为的价值关系的主管反映。美学中的意志、情感和认知虽然都有着各自的特点,也有着相联系的部分,但是它们都共同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作用,其精髓也都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所体现。首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一个认知的过程,不仅在主客体之间的知觉和感觉上有体现,而且可以将这些知觉和感觉进行处理,最后形成个性的知觉。知觉和感觉所得到的认知在被储存起来之后,主客体之间的沟通就可以根据观察的结果来进行,进而获取更全面和有效的信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活动过程中,教育者可以根据学生所接受到的信息状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思路和教学方法,最终有效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2.2美学中的真、善、美在大学生思想组织教育中的体现

根据我国文学艺术的发展,“真”主要是指艺术作品对社会具有的意义和影响。“真、善、美”一直都是我国哲学家和教育家在认真研究的问题,也是一个一直没有定论的问题。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出发,会对“真、善、美”有不同的解释,大多数观点认为“真”主要是相对假而言,是符合实际的。“善”是相对恶而言,是主体产生了一种精神上的愉悦感觉。有人将“真、善、美”和价值率判断相结合,提出“真”的含义是指事物的发展有利于主体的本质力量,“善”就是人类的某一行为有利于发展主体的本质力量,“美”就是某个生理性事物对发展主体的本质力量有一定的利处。“真、善、美”都是相对的,相对于“假、恶、丑”而言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直都在秉持“真、善、美”的理念,努力将“真、善、美”贯穿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美学中的“真”很好地体现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这是因为这些思想教育活动本身就是一直思维性的事物。其次,“善”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体现主要是因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所采取的行为是一种行为性事物,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最终实现教学的目标,因此,很好体现了美学中的“善”。最后,美学中的“美”主要是通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采用的具体方法、教育的整体环境、教学课堂的设计以及教师自身的教学魅力等,都体现了生理性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利于发展主体的积极因素。由此可见,美学中的“真、善、美”理念一直渗透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

三、如何开展美学视阈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经历了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笔者在研究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现状基础上,联系自身工作经验,从美学的视阈出发,对美学视阈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路提出自己的研究和看法。

3.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让自身体现出更多的美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笔者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大学生面前不仅是一个教育者,也是一个行动榜样,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尽量提升自身形象美,展现出当代大学教师的良好素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在工作和与大学生的相处过程中表现真诚,并且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的技巧向学生传达健康科学的思想政治意识。其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努力提升自身品德素养,在与学生的相处中表现出良好的道德素养,展现与人为善、健康积极的态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如果教育注重提升自身形象美,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而且将良好的形象美展现在大学生面前,那么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进而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进步。

3.2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

环境对于教育的发展以及教育的效果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效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是如此,良好的教育环境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非常重要,也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笔者认为应该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突出教育环境中的美,不仅包括校园环境的美化、教学氛围的美化,还包括家庭环境的美化和社会环境的美化,这些环境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在大学校园内创造美的校园环境,让大学生在大学校园内感受到更多的美,进而改善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尽量营造美的教学氛围,这或许需要一定的文化积淀,也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配合,所以这就需要教育者更加关注教育氛围的营造问题,让教育氛围更加适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和目标。最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树立自身特色的教学风格,形成符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魅力,良好的教学风格会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

3.3努力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更具形式美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选择和采用都会对教学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立足于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现状,笔者认为提升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形式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一项传达美的活动,因此,这开展这项活动的过程中更是应该注重教育形式和教育手段的形式美。第一,在教育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应该注意语言的合理使用,无论是在正式课堂上,还是在下课与学生的交流中,都要合理使用语言,科学采用沟通技巧,尽量借助科学合理的语言和沟通技巧丰富教学活动的过程,增加教学过程的形式美。增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形式美,不仅可以为教学过程中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而且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美、接受美、发展美。其次,为大学生创造一些接触真实美的机会,让美不仅停留在课堂上和课本上,让美走进学生的现实生活。可以带领学生在学校周边进行一定的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自接触到身边美的人和事,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理念与现实相结合,将美融合到学习和生活中。最后,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可以为学生一定的反思机会,并不是一味灌输给学生诸多的思想政治理念,而是给学生一定的反思空间,让学生自己检验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让学生在反思中发现自己的问题,让学生在反思之后正视自己的问题,将传达的思想政治理念与自己的问题结合,解决自己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洪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艺术[M]. 沈阳: 辽宁

教育出版社,2007: 145,146.

第6篇:思想政治教育审美研究范文

文艺美学能否成为一门独立性学科,学科的归属是否妥帖,学科的研究范畴如何定义,诸如此类的学术问题至今仍无确切定论,而其探讨争论的过程却有助于我们对此门学科做出自身的学术理解,以期反观当下学术的发展进程。

一、文艺美学的发展进程

1969 年,在中国文化大学中文系的课程表中,首次出现了由金荣华主讲的文艺美学课程。而第一部以文艺美学作为书目命名的则是台湾学者王梦鸥于1971 年出版的《文艺美学》,此书主要介绍西方自古希腊至上世纪以来的相关西方美学思想等理论问题,并未对核心的文艺美学加以细致地分析论述。而对文艺美学进行初步尝试性建构的则是北京大学学者胡经之。

在 1980 年云南昆明召开的中华美学学会成立暨第一届美学大会上,胡经之教授向学术界倡导建立和发展全新的文艺美学学科,并且提议在“高等学校的文学、艺术系科的美学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讲授哲学原理,而应开拓和发展文艺美学”.而他的学术构想,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响应。之后,在 1986 年,以山东大学等六所高校共同承办的首届全国文艺美学讨论会顺利举行,分别就学科的定位走向、研究对象、范畴等基础性问题加以广泛探讨。而在 1999 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将文艺美学作为中国语言文学下的文艺学学科下设第三层级的“文艺美学”学科。至此,文艺美学终获官方的正式认可,进而获得权威的学科归属。2000 年,教育部在山东大学,设立文艺美学重点研究基地。

二、文艺美学的研究分析

1. 文艺美学的研究现状

( 1) 学术研究成果丰富。文艺美学的提出与发展,对传统文艺学的研究模式予以全新的颠覆,给文艺学的学科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生长点。如王坤先生所说,“文艺美学的勃兴与发展的最大成就之一,就是为文艺学科建设提供了新的逻辑起点和理论基石,即文学语言与审美意识。”文艺的审美化特征成为研究的主体,给文学界带来了现实的研究价值。钱中文先生认为,“过去长期处于被压抑地位的审美理论,终于得到了施展的机会,一时间文学是生命的体验,是自由的象征,批评说的就是我自己、我的叙事策略以及文艺心理学等研究,在美学界、文学理论界都很热门,它们丰富拓展了艺术思维,打开了文艺研究的新局。”这种从审美理论的角度,对文艺美学进行研究的方法策略,给当时沉寂无声的美学界带来了学术的新生,成为新的学术生长点。相关数据表明,从 1980 ~2007 年共计出版相关论着 75 部,论文 345 篇。

( 2) 人才培养层次提升。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等各高校开始招收文艺美学硕博士研究生。虽然在初始阶段,此类招生未得到国家权威教育部门的认可,但对日后的学科正式认定起着奠基之用。1999 年,国家将文艺美学列入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之下,作为三级学科,标志着文艺美学学科正式得到了国家权威学术部门的承认和肯定。学科人才的培养机制得到了充分的健全,人才培养方案得到了完善,学科人才数量得到了迅速增长。

据不完全统计,2015 年全国招收文艺美学博士研究生的高等院校( 含研究院所) 约 77 所,一般将文艺美学列于中国语言文学的二级学科文艺学之下进行招生。2015 年全国招收文艺美学硕士研究生的高等院校和研究院所约 65 所。根据硕、博士招生的情况来看,存在着两种较为显性的现象: 一是招收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数量众多。在各大院所内,分别有文学院、人文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而在同一所院校内,也存在着不同学院各自培养的特殊情况,如浙江大学、安徽大学等都由两大学院分别培养。二是文艺美学学科的归属问题。在全国的培养单位看,大多数的招生单位将文艺美学位列于中国语言文学之下的二级学科文艺学之下,以及位列于一级学科哲学之下。

( 3) 文艺美学研究出现多元格局。在三十余年的研究活动中,将文艺理论与艺术实践相互结合。从美的本质特征研究,逐渐转向多元化、具体化、多样化的具体美学部门阐释研究。例如,小说美学、戏剧美学、影视美学、音乐美学、绘画美学等各类部门美学的研究。文艺美学的研究逐渐从理论性的学理研究转向对现实社会的主体研究,进一步扩大了美学研究的范围。

同时,各大院校的文艺美学学科也得到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的项目经费。2001 年,教育部将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列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标志着此门学科的学科合法性、理论系统性身份得到国家教育权威部门的进一步肯定。同时,该中心还主办了多场国内外大型学术会议、高级美育培训班等。至此,文艺美学学科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在学界得到了进一步确认。

2. 文艺美学的问题分析

( 1) 缺失学术创新点。文艺美学的发展进程较为缓慢,缺失学术创新点。杜书瀛认为,“以往的文艺美学研究,大多数还是在传统美学基础上,在旧的规范框定之下进行的。因

此,研究所得,常常是一些陈腐的、前人已经说了千百遍的结论: 即使某些局部有所创新,改变不了总体的陈旧。”从当前的研究成果来看,较大一部分学者对文艺美学所进行的学术研究常停留于研究范围、研究对象、学科定位等重复性研究。对学科发展的现象性内容进行过多地总结论述,而对具体的解决方案并无真正的实质性研究,缺少实际的可行性。 在文艺美学发展的进程之中,我们可以鲜明地观察到当下的学术发展虽然异常繁荣,研究范畴较为宽泛,但是深入其中却发现研究内容较为狭窄。目前的学术界,任何研究都可在研究对象之后添加“美学”学科名词,任何的艺术门类均可成为美学的研究对象,成为一种部门美学。出现的“景观美学”“电影美学”“音乐美学”“舞蹈美学”“体育美学”等,似乎将一切对象都视为美学研究的对象,致使美学泛化。此类研究现象,混淆了美学研究的范畴,也缺失了学术的严谨性。

同时,在研究过程之中,往往缺失了对社会政治领域的关注。研究者大多从审美的角度研究文艺的观点,似乎成为学界不可争辩的共识。大多将文学作为纯粹性的一种审美活动,是非功利性的,是无目的性的,是自由的、超越性的。往往在研究中疏离政治因素,回避政治的意识形态。这类研究往往刻意地断绝了文艺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将其孤立化。人也是作为政治的动物,无时无刻不生活在政治意识形态的境遇之中,无可回避。

钱中文先生认为政治,“它是物质文化,又是精神文化。从物质文化方面来说,政治就是权力设施,社会制度。从精神文化来说,政治是一种意识形态,一种社会理想。”所以,政治同文艺必然存在深层次的内在联系,人无以摆脱政治的存在。面对政治,文艺研究者不应该采取“回避”“拒斥”的行动策略,而应当关注政治的走向,既不受政治意识形态的过度指挥,又不反抗政治的现实存在。应将政治因素作为文艺美学的一个审美维度、不可或缺的研究对象,巧妙合理地纳入学术研究的范围之内,这才是科学研究的态度和策略。

( 2) 缺乏理论研究深度。对文艺美学学科体系内的深度性问题未曾加以深度研究,理论的深层次内容始终无法触及,大多关注于浅层次的内容。纵观近三十余年的学科发展历程,除了广大学者所取得的学术成果之外,文艺美学虽然在全国范围内的博士、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培养了一大批学术人才。但是,从内部的视角审视学科的发展是不完备的。

在当下信息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任何一门学科发展只有在全世界范围之内得到广泛的响应,才能充分证明此门学科的时代价值和研究意义。无论从何种交流渠道、沟通途径,我们较少获得海外学人的学术之音。与美学相关的研究领域中,目前在西方美学研究界,未曾提及“文艺美学”此种术语,“文艺美学”成为极具中国特色的学科术语。而西方针对美学的研究,除了大美学的研究外,目前大多集中于“应用美学”的研究,将理论层面的研究成果运用于实际的应用美学产品之中。例如在法国巴黎,建有“巴黎综合工科学校应用美学研究中心”,其直接目的就是促使美学与现代科学技术中的联姻,产生高效能和富有人性化的产品。从 1998 年起,每年一届的“国际应用美学成果展”如期举行。芬兰赫尔辛基大学于1993 年在拉赫蒂( Lahti) 创立“国际应用美学学会”( IIAA) ,其目的在于“为应用美学领域里存在的问题展开调查研究并提供设计方案,同时为进行富有创造性和批判性的讨论交流提供一个国际交流平台”.同时,还创办“应用美学互联网杂志”,旨在“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对美学与各学科之间的融合展开探讨,提供富有前瞻性的意见”.

此类研究将学科理论同社会生活生产密切结合,值得文艺美学研究者反思。无论是对我国文艺美学发展的状况的探讨,还是对内部学理性的探究,抑或是直击当下社会研究现象,贴合社会实践等诸多方面,我国文艺美学研究都无法得到世界的真实声音,无法得到海外学人的积极响应。文艺美学的研究成为我国学者们自说自话、自娱自乐的学术领域,不利于形成广泛的国际性影响。

三、文艺美学的形成发展原因

1. 政治意识形态的审美转向文艺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作为一门边缘性学科,为何在新时期得到了初步的发展; 在学科无法准确定位的新时期,为何能得到学术界的关注,进而又在未来几十年间蓬勃发展。针对此类问题,可对当时中国社会所面临的社会文化背景与学术环境加以分析。

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正是中国思想大解放,国民经济得以恢复发展的改革发展时期,对极“左”思想的摒弃,对以人为核心的人道主义、现实主义的真情呼唤,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旋律。而在思想活跃的学术界,新概念、新范畴使一度为政治服务的学术界看到了黑暗沉寂之后的光明,学术的热情致使广大学术工作者再度回归学术本身。

而文艺美学的呈现,必然有其学理性的科学依据以及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因素所在,它自身的学术价值和意义对于隶属于哲学分支下的美学具有重大学术意义: 首先,文艺美学对传统美学讲求抽象化、思辨性、哲理性思维加以否决,从形而上的美的本质的争论转向了对具体全面的文艺作品、想象等的探讨; 第二,同以往对西方美学的广泛研究,逐步转向以本民族为核心的中国美学的研究,尤其是对中国古代文论中的美学观点,加以本土化特色的理论转换; 第三,对文学艺术的剖析,从意识形态的理论角度转向对文艺审美性征的研究。

2. 文艺观念的自身本质回归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提出对一切进入理想国的文艺实行审查制度,“除掉颂神的和赞美好人的诗歌外,不准一切诗歌闯入国境”.对于柏拉图而言,为了建立理想国,利于统治者的教育,文艺必须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才能更好地为政治服务。而之后的康德则认为,对美的鉴赏全然属于一种无任何利害观念的与不,这种文艺观念始终是非功利性的,始终坚守着文艺独立于政治之外的思想。

对于中国传统的文论而言,我国在相当长的历史沿革之中,文学价值的评判标准始终与政治作用相互关联。孔子对文艺的社会功用认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从此论断即可观出中国传统文人对文艺的社会政治之用。在之后的社会沿革中,文人始终尊崇孔子的文学观点,强调文艺的实际功用性。到中国的近代时期,随着中国紧闭的大门被迫敞开之后,西方的文论思想涌入中国,一大批文人开始接受新鲜的西方思想,逐渐脱离政治的关联,重新回归文学的本身所在。之后,虽然再度受到时代政治的特殊影响,文艺再度与政治缠结,但是,最终在 20 世纪 80 年代,改革开放的时代风潮影响整个中国,思维方式的转变,生活方式的改变,给当时沉闷无力的学术界带来了新的契机,赋予学术界崭新的理论生长点,使文艺再度回归自我的审美维度。

第7篇:思想政治教育审美研究范文

关键词:儒家德育方法;以美辅德;环境陶冶;因材施教;启发诱导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8-0035-04

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成为各高校共同关注的问题。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因素很多,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环境等,在这些因素中,教育方法之外的因素在短时间很难改变,而教育方法则是能动性相对较强的因素。从方法着手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无疑是条捷径。儒家的教育思想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功能上的相似性,包含有丰富的德育方法,其成功经验仍值得我们去借鉴,去运用和创新。教育部最近颁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充分发挥中小学德育课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作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紧密结合,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一步丰富中小学德育课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升教学效果”。儒家德育方法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升教学效果”可资借鉴的重要途径。黄钊教授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不是脱离传统的创造,而是继承传统的创新。①许多学者和教师对儒家德育方法都进行过总结,也揭示了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价值,可是都偏重理论性,运用和创新研究明显薄弱,可操作性不强。曲阜师范大学身处孔子故里、儒家思想发源地,传统文化根基深厚,氛围浓郁,对儒家德育方法的研究和发展有着先天的优势,也积累了丰富的成果。《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举足轻重,其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如何将地方优势和研究成果转化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中,如何在运用和创新儒家德育方法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笔者长期关注的问题,并进行了相应的探索。

一、以美辅德

孔子的教育思想,其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人,是为了塑造人的道德和人格,使人达到高尚美好的君子境界。在这个目标之下,孔子的德育和美育思想是结合的,美育最终是为德育服务的。孔子认为,“里仁为美”,这是孔子对美的最深刻认识,即善与美的统一。孔子视为典范的韶乐正是由于它的“尽善尽美”,才使“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而武乐在孔子的眼中是有缺憾的,“尽美未尽善”。孔子提出教育的过程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②兴于诗是说首先要学习《诗经》,其中重要原因就是在当时诗已经被当作艺术作品看待,其鲜明的形象感、强烈的抒情性、动人的感染力、朗朗上口的节奏韵律是极好的读本;将《诗经》中的知识转化为立身为人的根本是第二步“立于礼”的任务;将外在的“礼”转化为自觉自愿的行为离不开“乐”,这就是第三步“成于乐”,也是最高阶段,孔子认为,君子的理想人格实现于音乐艺术的欣赏、把握和理解之中。《礼记・乐记》解说礼乐的精神是:“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乐具有“通伦理”的性质,“知乐则几于礼矣”。诚如朱光潜先生所说:“在宗教大典中,作乐时,无论尊卑长幼,听到乐声,心里都起同样反应,一哀都哀,一乐都乐,大家都化除一切分别想,同感觉到彼此属于一个和气周流的人群。”③孔子“诗教”、“乐教”的德育特征在于情感激发,通过陶冶、感化的作用唤起主体意识的觉醒,从而达到精神境界的净化、升华,取得道德的自我完善。孔子还提倡自然美的陶冶。孔子鼓励他的弟子投身自然的怀抱,不仅因为自然本身给人以美感,还因为山水之美与人性品格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④

在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史上思想政治工作者十分重视“真”、“善”、“美”价值的融合,以美育辅助德育,因此极大地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真”、“善”、“美”价值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面临被撕裂的危机。部分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真理性和道德导向功能产生怀疑,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和教学方法的有限性也在相当程度上割裂了美育融入德育或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道德行为的养成大致包括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四个环节,美育是将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情感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当前促成学生道德行为养成的薄弱环节。因此重新认识并探索美育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应用不仅是提高教育实效性的问题,更是使思想政治教育重焕生机的必然选择。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的审美形式只要运用得当不仅会为学生欢迎,也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依据笔者的探索和经验,美育在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时,应该处理好这么几对关系。首先是要处理好内容美与形式美的关系。有的老师错误地认为,只要自己上课的内容吸引学生就可以,没有必要在形式上花更多时间去准备。其实,形式美不美不仅直接反映出教师对本门课程的重视程度,影响学生对本门课程在情感上的认同,而且决定着教学信息能否准确无误地全部传递给学生。比如,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学课件的设计需要精心安排字体、色彩、图案和空间的搭配,在讲授中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注意语速、语调和情感的配合,这不仅是审美的需要,更在于其会传递给学生不同的教学信息从而影响学生的掌握。其次是要处理好提升学生审美修养与兼顾学生审美能力的关系。多媒体教学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教学中的美育形式,为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更有效地融合提供了便利条件。学生来自经济条件、教育背景不同的地区和家庭,实际审美能力参差不齐,从而决定了审美境界的差异。比如摄影、雕塑等艺术虽然审美层次很高,但没有相当的专业基础是很难欣赏和理解的,“曲高和寡”,这些美育形式很难渗透到德育中去。市场经济的大潮和高校的扩招使高等教育和校园文化越来越大众化、世俗化,在看到其积极性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其带来的负面影响。有些学生躲避崇高,消解神圣,只关注当下的感望,审美趣味肤浅、功利甚至低下。在照顾到大多数学生实际审美能力的基础上,要重点引导学生提升自身的审美修养与道德人格。最后,要处理好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关系。教师是美育教学的主导者,如果教师对美的感知力、鉴赏力不强,就很难引导学生。因此,教师需要有比较高的审美素养才能胜任这种教学方法,这对相当多的任课教师是存在难度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提升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充分利用学生中蕴含的审美潜力,发挥学生热爱美、亲近美的积极性,推动他们在发现美、创造美的追求中实现人生境界的升华。笔者在讲授“人生态度”时,选取了贝多芬的事例,并且播放了《命运交响曲》,这时让有过钢琴训练及音乐修养的学生来谈艺术和人生体会,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环境陶冶

在古代中国,孔子是较早对人格与环境关系问题进行论述的思想家,他从“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思想出发,强调环境对人品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高度重视环境陶治在德育中的作用。他说:“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⑤孔子在这里强调的就是环境的化育功能。孟子也认识到外部环境对人品性的影响,他指出:“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⑥其意是说,人们天生的本性并没有什么区别,他们之所以形成不同的品性,主要是外部环境使他们的心有所陷溺。荀子也指出环境对人品性的渐染作用,“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⑦基于环境熏陶如此重要,儒家学者很重视“择处”、“择友”。孔子指出:“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⑧“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⑨荀子指出:“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而近中正也。”⑩“夫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辩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11}

在校大学生对外部环境的选择余地是十分有限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环境陶冶中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引导学生创造优良环境方面。换个角度来理解,创造的过程也是选择的过程。对学生而言,宿舍、班级和校园是最基本最直接的环境。宿舍、班级和校园是学生生活、休息、学习和活动的主要场所,不仅是自然环境,也是人际文化环境,因而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这种载体属性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宿舍、班级和校园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是以隐性和实践的形式发挥作用的,它只有与显性的、理论的课堂教学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才会达到最优化。前者如果离开后者的引领,课堂教学就会失去有效的检验手段和提升途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就容易流于自发状态。加强课堂教学对宿舍、班级和校园文化的指导作用,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吸引力,在相当程度上改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枯燥甚至无用的印象。宿舍、班级和校园文化对课堂教学的反馈也会促进课堂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与需求,减小思想政治教育的阻力。宿舍、班级和校园文化是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主要渠道,思想政治教育能否达到预期效果主要取决于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是否成功。依据笔者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践的体会,思想政治教育与宿舍、班级和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是通过下面途径实现的。首先,理论课任课教师应该加强与高校辅导员及学生工作管理人员的沟通交流。高校辅导员和学生工作管理人员处在服务学生的前沿,能够深入学生宿舍、班级,直接掌握学生的最新思想动态,而这恰恰是理论课任课教师所缺乏的。通过沟通交流能够加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也能推动高校辅导员和学生工作管理人员将服务经验规律化、条理化和理性化,促进教学研究成果在工作当中更好地运用。其次,激发学生对宿舍、班级和校园文化建设价值的认同,引导学生创造优良的宿舍、班级和校园文化。教师的主导作用要转化为学生的主体作用必须通过学生积极参与宿舍、班级和校园文化的建设来体现和实现。许多学生对宿舍、班级和校园的认识是肤浅的或片面的,仅仅把之当作居住的场所,而不是铸造人格的熔炉、提升自我的平台,因此会忽视或抑制自身主体作用的发挥,缺乏创造优良文化的自觉意识或积极性。最后,在课堂教学中要结合宿舍、班级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实际。学生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是课堂教学首先要关注的内容,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学生的成长、成才和成功势必会受到影响。比如,教师在讲到人际关系处理、竞争与合作关系的协调时,应该尽量以宿舍、班级为中心,所举事例是贴近学生实际的。这样学生才会感觉到宿舍、班级和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三、因材施教

所谓因材施教,就是教育者承认和尊重受教育者的个体和群体差异,有针对性地注入特定的教学内容。孔子十分注重掌握受教育者的性格、才能、志趣和特长的不同。例如,在兴趣爱好和专长上,他认为“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李路;文学:子游、子夏”。{12}针对受教育者的不同情况,孔子实施不同的教育。最典型的就是孔子对子路和冉有关于“闻斯行诸”的不同回答。因为子路非常勇猛,因此孔子以“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劝服子路;而冉有较为懦弱,因此对他的回答是“闻斯行之”。程颐对孔子的这种教育方法评论说:“孔子教人,各因其材,有以政事入者,有以言语入者,有以德行入者。”{13}孟子也十分重视因材施教,主张“教亦多术矣”。他把受教育者分为不同的类型,主张对不同类型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他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14}朱熹就曾列举过孔子用这五种方式在不同学生身上的运用,比如说孔子对颜渊、曾子就是“如时雨化之者”;对冉伯牛、闵子骞就是“成德者”;对子路、子贡就是“达财者”;孟子在《离娄下》中曾经说过:“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孟子认为自己是孔子的私淑弟子。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因材施教除了这种方法本身的科学性外,主要来自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日趋复杂性的挑战。改革开放以来尤其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后,各个地区、阶层、群体、个体分化加剧,各个家庭的生活方式和教育背景差异明显,这些变化不能不折射到当代大学生思想及心理上。同样的教学内容在大学生中的理解和接收效果是不同的。当前我国各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都采取统编教材,教学形式以课堂教学为主;同时,由于师资力量不够、出于节约成本等考虑,大多数高校的课堂教学学生人数都在二百人左右。这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因材施教就有很大的难度,针对性不强,学生的许多疑难困惑不能及时有效地得到解答。在现有教学资源条件下,最大程度地做到因材施教需要处理好下面几对关系。首先是处理好大学生共性和个性的关系。这就需要大力调查研究学生,在看到学生思想政治现状共性的同时,对少数学生的个性也要予以重视。发现“材”是“因材施教”的首要含义,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更多关注的是“材”的普遍性,对于“材”的群体性或个体特殊性往往无力顾及。比如,对于大学生中间存在的“网瘾”问题,尽管是少数,但是它在学生中间的传染性极大,影响很顽固。如果能够减轻甚至消除“网瘾”大学生的思想困惑和心理障碍,引导他们远离游戏,这必然会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中的认同度,而这都离不开对大学生尤其网瘾大学生的深入调查和研究,离不开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的配合工作。二是处理好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的关系。这就需要教师必须在了解学生思想实际的基础上精于钻研和选择教学内容,将“死”的教材体系转化为“活”的教学体系。统编教材具有普遍适用性,但不可能考虑到各高校、专业、民族、地区学生的全部实际,教师需要从所在院系学生普遍存在又十分关心的问题出发来设计教学内容,既要防止照本宣科,又要避免离题万里,做到科学转化。比如,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在不同地区、不同职业特点的院系,在男生和女生、新生和老生中间就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因此设计出优秀的教学方案是很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三是处理好课堂教学和课外交流的关系。由于课时有限、学生个性等原因,教师即使能够关注到学生的全部思想问题也不可能在课堂上全部得到解决,因此,课外交流在因材施教方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网络通讯的发展为教师开展课外交流提供了很大便利,微信、QQ群、电子邮件等网络手段都是很好的交流形式。这些手段为学生提供了自由表达意见的空间,更符合当代大学生真诚、平等、民主的观念,更有利于教师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在课堂上学生无法或不便表达的问题绝大多数都可以在网络上得到沟通和解决。

四、启发诱导

启发诱导是调动受教育者学习主动性,激发其学习潜能,培养其独立思考和研究能力的教学方法。孔子说:“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未知如之何已矣。”{15}孔子公开承认对于那些不肯自觉主动思考的学生,他是无可奈何、无能为力的。要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佳化必须把握启发诱导的最佳时机,孔子提出了“愤启悱发”的著名诊断。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16}强调只有在受教育者“愤”、“悱”的时候,也就是只有在受教育者想弄明白又百思不得其解,想表达又不能明白表达出来的时候再启发诱导他。孔子在这里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求知动机,如果受教育者没有这种意识,就会像王夫之所说:“若教不愤而启,不徘而发,喋喋然徒劳而无益也。”{17}孟子说:“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18}意思是说优秀的教育者总是给受教育者留有消化理解的余地,使他们独立思考,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礼记・学记》中说:“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道而弗牵”、“开而弗达”等语的精神实质就是提倡启发诱导。

在我国儒家德育方法中原本存在良好的启发诱导传统,可是这种方法在建国后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很长时期被漠视,这种漠视和我们对“灌输理论”的接受和理解有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工人群众自己不可能创造出独立的思想体系,这是由历史形成的社会分工和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决定的。但是他们对此原则并没有做更多的说明,这就导致了社会主义学者对它的不同理解,相当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把它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教学实践中又往往把灌输原则等同于灌输方法,混淆了概念。实际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强调的是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作为整体不能从工人运动内部产生,具体这种思想体系在运送到工人头脑中的时候并不排斥其他方法的使用。如果在运送这种思想体系的时候不能够启发工人群众的社会主义觉悟,这种灌输无疑是失败的。作为原则的灌输和在教育实践中运用其他方法,二者并不矛盾。建国后,灌输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成功还和所处的教育环境密切相关。当时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在相当封闭而师生信息资源又不对称的条件下进行的,更为关键的是国家掌握着大学生未来的就业和发展空间,也就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灌输方法的有效性。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社会化的当代教育环境中,这种优势已不复存在。在当前的理论课教学中要坚持灌输的原则就必须改进灌输的方法。灌输方法传授给学生的是道德知识,要将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信念离不开学生的自我道德反思,也就是启发诱导方法的运用。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困惑主要集中在热点和难点问题上,这也是“愤”、“悱”的表现,只有准确把握时机,才会激发学生思考的动力;只有真正面对这些问题并且解除学生的困惑,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才能体现出来。启发诱导方法在理论课教学中有比较启发式、讨论启发式等等,前者是通过两个相近事物的比较,揭示事物的本质,这种揭示主要是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得出的结论,因此,对学生来讲要深刻得多;后者是通过学生之间的探究来实现相互启发,因为学生都处于平等的位置,因此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思考潜力。比如,笔者在讲授“理想信念对于大学生的重要性”时,是选取两个大学生为例来说明的,一个在大学里有清晰的目标并为之努力,一个在大学里得过且过,到两位大学生毕业时发展结果有天壤之别。通过比较学生自己很容易得出正确的结论。

注释:

①黄钊.新时期思想道德教育方法论思考[M].长沙电力学院社会科学学报,1997,(2).

②论语・泰伯[M].

③朱光潜.朱光潜学术文化随笔[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

④论语・雍也[M].

⑤孔子家语・六本・卷四[M].

⑥孟子・告子上[M].

⑦⑩荀子・劝学[M].

⑧论语・颜渊[M].

⑨{15}论语・卫灵公[M].

{11}荀子・性恶[M].

{12}论语・先进[M].

{13}二程集・遗书・伊川先生语[M].

{14}{18}孟子・尽心上[M].

第8篇:思想政治教育审美研究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审美课程体系

Building up Aesthetic Courses System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Li-cheng

【Abstract】As one of the achievement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form since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Eleventh Central Committe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for college students are very thoughtful, practical and comprehensive. The building up of the course system has gone through a difficult explor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for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demonstrate the harmony of truth, good and beauty. The beauty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way which guides one’s overall development. Therefore perusing understanding and meaning is spiritual core of building up Aesthetic Courses.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esthetic Courses system

1.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的不足

1.1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条化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特定时期具有其合理性,但是在当今大学生思想教育现实中,其历史局限性越加明显:目标缺乏严格的合理性论证,过于强调为政治或意识形态服务,缺乏内在逻辑的知识体系。加之具体施教措施的频繁变更,导致其可信度丧失,甚至其本身含有的基本人伦概念也遭到了一些大学生的心理排斥,理想的教育效果难以达到;甚至出现了德育“逆反心理”或“心理感应抗拒”等问题。以上表明:学校道德课程的教学没有形成像智育一样的一套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相对稳定的内容和方法体系;学校的道德课程教学严重脱离学生的生活世界,脱离学生身心特点和道德发展的水平和阶段。

1.2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公民教育的欠缺

中国传统的思想教育是缺乏公民意识教育的。新中国成立后,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也相对脱离社会、脱离生活,倾向于道德灌输和思想灌输,很少涉及公民教育的内容。因此,某些学者认为,在当代文明国家当中,我国是少数的没有真正公民教育的国家之一。这种课程设置的弊端影响到我国的公民素质和青少年尤其是大学生的社会化成长。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越来越需要公民教育。

1.3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缺乏实践性

我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没有专职的教师,往往是“改行”。原学科教学的思维的惯性延续,容易导致教学实践中难以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性质,不能够完全把握该课程评价的意义和方式方法。相应地课程教材编制也出现了许多的问题。这些都是教学第一线面临的困境。

实践发展的不足强烈地映现出理论研究的贫乏与苍白。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需要的理论,应当是源于实践、高于实践而又指导实践的理论。从课程理论的层面进行反思势是实践的迫切需要。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审美课程体系构建的途径

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反思使我们认识到,架构思想政治教育的审美课程框架,意义重大。其课程教学的具体实施关键在于明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的特征与要求,探寻合理的教学之路。课程开发维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确立目标;二是课程内容的设置;三是教学方法。

2.1确立目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审美课程教学体系的目标要求包括了三个要素:知识目标、情感态度目标、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思想政治审美教育课程体系中的知识目标与各学科的内容学习是密切相关的。实现知识目标,涉及到历史学、政治学、公民学、法学等各学科的知识内容,是学生间接获取社会认知的主要的学习领域。知识是理解的基础,理解是知识的目的。认同这样的观点,思想政治教育审美课程的知识目标才具有整体性、开放性和生成性。学生不是学习死知识,而是在学习生活体验密切相融的、有价值、有意义的知识,并且在学习中再创造知识。

情感态度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审美课程的情感目标主要包括:态度情感体验、社会价值观培养、个人品格养成。态度和情感目标是指形成符合社会规范和社会公德的态度与情感,主要包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热爱家庭、关爱他人等等,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一个重要的课程目标范畴。从社会课程目标来讲,价值观是形成社会思维力、决策能力和参与能力的思想基础。社会价值观培养主要包括对社会价值观冲突问题的判断、环境保护观点、民主与法制的观点、形成社会规范等等。个人品格养成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核心。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审美课程体系的最高目标就是能够达到人格的自我塑造、自我实现。

能力目标。思想政治审美教育是更具综合性的课程,旨在通过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来培养其作为社会公民的相关能力。并且在大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培养其个人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和公民责任感。

2.2课程内容的设置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审美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完善的过程。本着抛砖引玉的目的,本文列出并浅析课程内容设置的三个层面。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审美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应该将审美能力的培养与道德人格塑造相融合,增强大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可以帮助它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现代公民所需要的公民素质,从而形成健康的道德人格。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审美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个层次:道德教育、公民教育、人格教育。

道德教育。道德是一定社会依照舆论作用和内心力量而形成的规范和准则。道德教育的主题就是讨论人性向善,是引导社会向善,引导个体人凝聚成有秩、有效、健康和谐的社会群体。

公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公民教育,狭义上讲,指培养和塑造公民责任和义务;广义上包括培养公民的法律、心理和行为资质。相比学校的其他任何学科,公民教育更居于社会科学的中心。具体而言,一方面具体承担了以政治、经济、法律学习为核心的狭义公民教育;另一方面,是学校进行广义公民教育的最直接、最主要的学习领域。

人格教育。人格教育主要包括自爱、爱人和仁爱三方面的教育。“自爱”包括自尊、节制、知耻三个概念。“爱人”中国古代文化意蕴的传统美德,分为同情、诚信、理解三个层次。“仁爱”可分为宽容、奉献和慈善三个层次。人格塑造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前提,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格教育是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可以帮助它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完美的理想人格。

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在对大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和引导的同时,注重将审美能力的培养与道德人格塑造相融合,增强大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达到以正确的审美观来促进大学生形成健康的道德人格。

2.3教学方法

首先要对课程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课程学习不仅是学生与文本的互动,而且是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更是学生与社会生活的互动。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审美课程体系的教学方法上,要把人的“真实生活”与“学科知识”相融合;课程教学要贴近生活,教学内容、方法从生活出发。

其次,课程学习不仅是学生与他人的互动,还是与自我的互动。因此,在教学方法上重视情性道德的教育。情性道德课程的教学是以大学生的动机、情感、态度、观念、意志、信仰、理想、价值观等心理品质作为培养和引导的目标,教学方法上更适合运用艺术的、文学的、情境的非理性策略,比如动机策略、体验策略和移情策略等等。

3.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审美课程体系构建的现实意义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审美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有助于克服当前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局限,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学科建设意义。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审美课程教学体系的建构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首先,有助于正确理解和认识我国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从而为正确解决问题提供了方法和思路上的借鉴。其次,在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审美课程体系下进行教学活动,将有助于大学生克服对思想道德教育的认识误区,端正学习的态度,将产生积极的纠偏效果。第三,实现前两点的基础上,有助于帮助学生把自己塑造成为一个能够很好地把握社会的未来,能够完美地设计自己的一生,能够构建未来社会主流社会风貌的、具有优秀品质的人才。

最后,所有意义和价值的实现离不开学生对于人性的尊重、对于文化的崇拜。所以,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十分重要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审美课程教学,恰恰在理论上突出了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檀传宝, 德育美学观〔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7.

[2]斯托曼, 情绪心理学〔M〕.张燕云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

[3]王策三, 教学论稿.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吴立岗, 教学的原理、模式和活动.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8.

第9篇:思想政治教育审美研究范文

关键词:儒家 美育 大学生 审美意识 审美活动

美育(Aesthetic education),也称作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它将美学理论实施于日常审美活动和美的创造之中,体现了美学的目的、任务、功能,是美学、文艺学研究的对象。它同德育、智育、体育相互并列,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渗透,构成教育的统一整体,并有特殊的教育实施,又属于教育的范畴。其目的、任务是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健康的审美情趣,崇高的审美理想,培养审美、创造美的能力,推动美和艺术的发展,使人由生物的、物质的人发展为社会的、审美的人,并使社会进入高度文明的和谐社会。”[1]P130从这个概念可以看出,美育肯定审美和艺术教育在培养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作用。而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全面培养符合时展要求的、心理健康的、思想和行为合乎道德和礼仪规范的合格大学生。在这个意义上,儒家美育思想体系在当代大学生审美教育实践中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孔子是儒家美育思想的倡导者。儒家思想肯定艺术在节制欲望、修身养性、安邦治国中的巨大作用,因此,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尝试从多方面寻求和探讨美育的方法、内容和规律,并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就。“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2]P109,旨在探讨育人成长的步骤和层次;“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2]P88,旨在强调礼乐相成的政治与伦理关系;“思无邪”(《论语・为政》)[2]P12,是在说对审美经验的学习和领会过程;“《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阳货》)[2]P268,是在说艺术的审美功能,等等。除此之外,还有“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2]P78,以及“中和”之美等关于审美人格修养的论述。这些内涵丰富的美育思想,投射到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仍然展现出历久弥新的光辉。

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美育实践的丰富内容

大学生审美教育具有十分宽泛的内容。审美教育究竟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最终达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当代大学生这一目的。对于这个问题儒家美育思想提供了可借鉴的内容。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2]P109,在这里,孔子将《诗》、礼、乐三者并立,认为它们都是一个人在达到仁人君子的修养中必不可少的条件。

包咸注:“兴,起也,言修身先当学诗。”[3]P118诗在古代并非单纯的艺术品,而是兼具了政治性和历史性。在成文流传下来的典籍而并不多见的春秋时期,《诗三百》不但汇集了丰富的自然地理、人文政治知识,而且其中还包含了一定数量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道德伦理知识。基于儒家“经世致用”的入世思想,孔子认为,君子在自身的人格修养中首先要学诗。通过学诗,才能掌握相关政治、历史、宗教等各方面的知识。而“礼”作为培养君子理想人格中间的一个环节,强调的是其对人的自然情感的约束和净化作用。《荀子・修身》中有“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4]P21“礼”通过其约束作用,“……使人由对非礼勿视、勿听、勿言、勿动的遵从,逐渐进入自觉习惯的高境界,与内心对理道的喜悦相融”。[5]P158“乐”则是孔子认为的达到个人情操修养和国家治理理想境界的最终决定因素。孔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雅乐包含着“仁”的道德要求,以其特殊的审美形式和情感影响着欣赏者的情感欲求,使审美主体在愉悦中被潜移默化,达到“仁”的境界。

“诗”、“礼”、“乐”三者的统一,也就是儒家所提倡的美育中各项内容的统一。通过这种阶梯式的统一,使人们逐步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最终达到身心的修养的最高境界。

借鉴这种阶梯式统一的美育思想,要实现当代大学生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也须从不同的教育内容入手,防止简单化的、片面的、有失偏颇的审美实践。首先,大学生审美教育应该从强化他们的综合知识水平、规范他们的道德伦理观念开始。知识的积累和道德的规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大学生们从强调考试成绩的高中阶段进入强调综合素质的大学阶段,其中的巨大反差需要他们用很长的时间去适应。这种身份的转变难免会带来焦虑、迷茫和不只所错的负面情绪。而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在这个转变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建立兴趣,同时通过恰当的方式对他们进行道德和伦理的约束,防止他们过度松弛,是实现审美教育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用“礼”的行为规范帮助大学生建立有序的人际关系,使他们在良好的群体生活秩序中充分发掘自我,实现学习和生活的双重自觉性。最后,鼓励学生参与那些同时具备形式美和内容美的艺术活动,帮助他们在其中获得高雅的艺术享受,并将这种艺术的美感带入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陶冶他们的情操,浸润他们的心灵。

二.“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美育实践的伦理和道德要求

大学生审美教育包含知识、伦理道德、术等诸多门类,通过这些方面的综合提升,大学生最终可以达到明道、修德、爱仁的理想境界。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2]P88是孔子关于艺术与政治、伦理等关系的认识。“道”是指社会的发展规律;“德”是使政治统治得以延续的道德要求;“仁”是其中最高的道德要求,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达到了“道”、“德”和“仁”的要求,才能真正“游于艺”。“游于艺”不是单纯地沉溺于艺术形式,而是一个同“道”、“德”、“仁”相关的概念。这个观点从美育的特点和理想出发,将君子的人格修养看成一个统一的过程,并将以尧舜之治的要求提高到合乎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和“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2]P109所讨论的审美教育内容统一起来,使儒家美育思想更为丰富和完满。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不仅指向思想教育本身,而且包含有政治教育的要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当代大学生必须具有高度的政治自觉性。有了坚定的政治理想,才能在此基础上明确道德要求,并且以此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自觉行事、正确行事,达到“仁者爱人”[6]P185的要求。因此,在当代大学生审美教育的实践中,辅导员要认清一个基本的形势,那就是德育和美育二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交相融、不可分割的关系。“人的本质在于美,美的本质在于人;人的哲学就是美的哲学,美的哲学就是人的哲学。”[7]P87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大学生审美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最终归宿。如果没有这个基础,大学生的人格修养很难达到“爱人”的境界,艺术教育在审美教育中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三.“美”与“善”的辩证:美育实践中的艺术鉴赏标准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美育观概括为六艺、四教、五美,其中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在儒家看来,美育的范围不仅包含道德方面,也应该包含自然科学知识和艺术方面,甚至还有一些技艺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无一不和君子人格修养中平心正气的“道”和“德”联系在一起。但是,艺术本身门类繁多,形式不一,雅俗交混,带给人的影响也不同。对于欣赏者来说,明确艺术“美”和“善”的标准,就成了审美教育中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论语・八佾》中有:“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2]P38孔子认为《韶》乐尽善尽美,因为它是歌颂尧舜功德的音乐,内容符合“仁”的要求,加上其乐曲本身雄宏动听;而《武》乐是歌颂周武王的音乐,周武王征战杀伐的手段与孔子推崇的尧舜的仁德之举背道而驰,因此“未尽善”,但就乐曲本身而言,确也威武宏大,震撼人心,因此“尽美矣”。孔子从美和善两个不同的维度评价了《韶》乐和《武》乐,实际上是在探讨美育中艺术品的审美标准问题。艺术品既要符合美的要求,又要符合道德的要求,这样的艺术品,才能成为审美的对象。反之,如果艺术只具备了形式美,而罔顾道德的要求,就不能成为审美的对象。

孔子关于艺术审美标准的论述,与他对艺术和政治的主张密切联系。但是,如果将这个审美标准扩大,放置到其他审美实践中,就会发现其指导意义也是显而易见的。

当代社会艺术门类复杂,形式多样,更新换代速度极快,加上网络等新媒体传播的推动,使得大学生接受艺g信息的途径五花八门,接受的艺术在内容和形式上也良莠不齐。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缺乏一定的辨别能力和自律能力,就极易在那个光怪陆离的艺术世界中迷失自我,甚至误入歧途,对自身和他人的心理健康和人格修养造成伤害,甚至导致一些不可挽回的后果。但艺术并不是不可控制的洪水猛兽,良好的艺术熏陶是审美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在艺术欣赏这种不可或缺性和一定的不易控制性的双重博弈中,辅导员起着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如何帮助并引导大学生在浩如烟海的艺术世界中挑选出符合道德要求的、符合身心健康发展的和能提升个人人格修养的门类,主动辨别和摒弃那些充斥着低级趣味的、暴力血腥的、不利于甚至阻碍自己发展的所谓“艺术”,并坚决不参与此类“艺术”的生产和传播,都是大学生审美教育实践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只有明确了这个美与善的标准,并将它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才不会使大学生审美教育实践在艺术欣赏的过程中误入歧途。

在物质产品极大丰富、人的欲求也随之不断增长的今天,对于如何通过审美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物”与“我”的关系,培养他们成为合乎道德要求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大写的“人”,儒家美育思想提供了丰富而深刻的可借鉴的内容和方法。而对担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任的辅导员来说,美育而成人的思想不应该只停留在理论阶段,而应该内化为自觉的行动,以身作则,培养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优秀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朱立元.美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

[2]论语[M].张燕婴,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

[3]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一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4] 荀子[M].安小兰,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6.

[5]于民.中国美学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6]孟子[M].万丽华,蓝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

[7]钟仕伦,李天道.中国美育思想简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