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思想与政治论文范文

思想与政治论文精选(九篇)

思想与政治论文

第1篇:思想与政治论文范文

(一)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建设的相同点

(1)目的相同。企业文化建设的直接目的是通过企业核心价值理念、应用价值价值及各类仪式、符号的提炼、宣贯和践行,培育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向心力,塑造统一有序的企业形象,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在于通过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教育,引导职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树立良好的道德情操和职业操守,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培育爱国爱家、爱岗敬业的员工队伍,最终达到提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和精神文明双发展的目的。因此,加强企业和思想政治建设,用价值观统一思想意识,增强团队凝聚力,从而促进企业发展,是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建设的共同目的。

(2)性质相同。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同为企业发展的软实力,同为意识形态范畴,必须依靠企业的管理层自上而下的推广和践行。无论是企业文化还是思想政治建设都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员工思想朝着正确积极的方向发展。中国的企业文化是社会主义的企业文化,它必然受社会主义思想原则、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的指导,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建设中国特色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建设在性质上一致的,两者都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的企业发展服务。

(3)途径相通。企业文化理论体系只有在实践中不断的发挥作用才能去的切实的效果。企业文化建设的载体多种多样,主要通过各类讲座、活动、宣传标语及各类书籍、座谈等的熏陶。思想政治建设经常采取的一些途径,如对进行党和国家政策的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社会主义道德法制教育、创建学习型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等,对于企业文化建设同样适用。

(二)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建设的不同点

(1)范畴不同。企业文化是兴起并繁荣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种管理理论,它通过培育企业员工共同的价值理念、行为导向和准则,对员工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在本质上是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思想政治建设则属于政治理论教育范畴,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是一种政治文化。思想政治工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有组织、有意识的教育,使广大党员职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思想性,属于政治工作范畴。

(2)内涵不同。企业文化依据企业自身特点及发展历程,提炼出为企业员工广泛接受的行为准则和处事标准,具有企业自身鲜明的形象。不同企业之间,因自身情况不同,企业文化也不尽相同。思想政治建设的基本内容是依照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依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党员干部和企业员工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基本理论、精神文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群众路线等方面的教育,同时对员工在企业具体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思想认识、情绪行为等问题进行疏通引导和有效化解,具有较强的社会共性特征。企业文化是适合不同企业实际情况需要而形成的,不一定适用于其他企业。而广义上的思想政治建设具有相对统一的标准,适用于不同企业。

二、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建设的结合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建设作为现在企业管理的手段和企业软实力的体现,具有许多的相通的之、处,但也有许多的不同。只有在企业发展中,抓住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建设的精神实质,实现二者的有机结结合,才能促进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建设的双发展。

(一)借助企业文化推动思想政治建设。企业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企业文化的价值首先在于能够促进企业员工核心价值理念的统一,形成核心竞争力。要把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建设的重点工作常抓不懈。通过企业文化的辐射和渗透作用,把党的理想信念融化到每个员工的血液中。同时,随着企业的发展进步,员工不再把企业看作单纯谋生的劳动场所,而是需要企业具有多功能性。企业文化倡导的企业精神、构筑的企业愿景,使员工看到了企业发展的希望,不仅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而且在倡导企业道德、规范员工行为中,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更广阔的活动平台。

第2篇:思想与政治论文范文

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语言博大精深,中国的汉字蕴意深刻,学习中国语言文化对于后代传承文化精髓具有重要意义。在现今的大学学科当中语文学科仍然是学校教育的主课课程之一,语文教育一直贯穿于小学到大学教育当中。语文教育涉及到诸多的文学作品,文学作品有着相应的影响力,做好大学语文教育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定位对于强化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增添语文教育的趣味性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本文就详细的从以下几方面内容进行分析。具体分析如下。在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其教育的主旨就是品德教育。在语文学科的文学作品当中通常体现着作者的人文思想,这些人文思想中渗透出来的价值观对于大学生具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品德意识,进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点从几个方面能够看出,首先,在大学语文的课程设置当中,很多很多都是围绕着语文这一学科自身来讲的,不论是古代文学教育还是当代文学课程,这种课程设置的方式就会将大学语文教育局限于狭窄的发展空间当中。这样既不利于语文课程的良好发展,未能积极贯彻好国家相关教育方针-开展多学科教育的要求,将多种学科教育综合起来的教学方式才能充分的发挥各学科的教育优势。其次,大学语文课程当中的文学作品对于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次,文学作品都有着固定的人物形象,比如雷锋、张海迪、爱迪生等等,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能够起到巨大的励志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虽然有别于其他学科,然而教育的宗旨都相同,都是为了帮助学生实现某种目标,大学语文课程当中的励志教学就能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近些年很多教育工作者都前赴后继的涌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但是这些思想教育工作的展开实际上并未取得有效的成果,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所起到的作用并不显著,这样也就使得当今的思想政治教育走入发展的瓶颈期当中。然而将思想政治教育定位于大学语文课程当中,正是一种新型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在语文教学中的文学作品能够很大程度上疏导学生的心理,比如课文中的一些优秀诗词、美文,学生可以通过对此的学习提升审美观,形成一颗良好的心态来加强与同学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同时,文学作品中的励志内容也能够让学生潜在生成对比心理,由此认识到自身的幸福,保证乐观的心态,逐渐形成优良健全的人格。

二、大学语文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位分析

近些年来,国内外的形势一直处于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中,从思想政治的视角上进行分析,文化教育的大环境下对于当今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和心理特征等均发生着一定程度的影响,尤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影响也越发明显。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取得了极大的进步,与此同时也带动了科技的发展,而科技的发展与创新需要国际中的技术交流,随着各类交流的广泛深入,一些西方国家企图借此机会向我国渗透。我国社会现阶段正处于经济的转型期,此阶段的种种变化均能够通过人们的思想意识或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予以体现。党的十七大召开将腐朽思想列为了查办的重点,然而社会中一些不良风气仍然屡禁不止,比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等,都在互联网的普及应用下对青少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教育是立国之本,其中的德育教育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大力倡导,然而直至今日教育的情况仍然不乐观,而教育基础的重要性众所周知,因此,只有在关键的阶段打好教育基础,才能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2]。目前,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目前以理论教育为主,而教育形势也是应试教育,因此对于思想政治的教育均过分注重理论的灌输,盲目追求教学效果,完全是为了完成“教学”而教学,明显忽视了应有的人格教育。思想政治的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教育,它应该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渲染,通过一系列的感染教育来实现教育的目的。而当前的教育模式显然有悖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只是为了完成教学指标强行灌输,不能言传身教进行情感的投资的思想政治教育显然难以达成要求。并且存在着思想品德教育方式单一,学校思想品德的教学内容局限于课本的现象,然而教师在教学中只是比较形式化的阐述思想品德教育,这些形式上简单的教导,往往会造成学生对思想品德的理解上的失误,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增添学生的反感心理,尤其是对当代的大学生来讲,其思想政治观念已经基本形成,心智也较为成熟,因此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当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这是因为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当前依然停留于知识理论层面,做不好良好的渗透,致使思想政治教育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三、强化语文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议

随着国民经济的进步,文化也正在逐步发展,现阶段人们越来越逐渐重视学校教育。然而良好的大学语文教育是确保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良好途径。因此,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并进行大胆创新,通过文学作品的教学来潜移默化渗透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学习中有效树立正确的思维观念与道德意识。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在大学语文课程当中分析相关文学作品,然而这些文学作品中都具备着作者情感的写照,以及作者的人文关怀,在众多的文学作品当中都凝聚着一定的价值观,大学生通过文学作品的学习能够对一些自然规律产生明确的认知,有利于拓展知识面及提升认知和培养审美情操。在语文课本中的作品全部都是经过筛选出来的优秀作品,传承和发扬着我国的特色文化,其中的无私奉献精神、吃苦耐劳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等等内容都深刻体现出积极乐观和健康向上的良好情操。比如《论语四则》一文,语文课程当中的人文思想情况不同于单纯的思想教育灌输,在《论语四则》当中既是一种儒家思想的传播也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内容,讲的就是人才的造就和国家的治理问题,提出了人才的形成需要先经过一些艰难困苦的磨练,而不应该贪图享乐,否则将一事无成。文章言辞有力,道理说的透彻朴素,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适当的将思想政治教育定位于大学语文教育当中有利于帮助学生由内而外提升综合素质与情感道德意识。由此可见,教师只有在教学时潜移默化的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才能更好地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二)改善传统教育方式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社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要求学校教育也应该与时俱进,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才能真正的将思想政治教育定位于语文教学中。例如采用人本教育的方式,所谓的人本管理的思想品德教学,实际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本”在人本管理中实际有两方面含义,第一方面,目的和中心,也就是指学生本身是管理活动开展的主体,一切管理活动都要以学生作为核心来开展,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主要前提。第二方面是根本的意思,也就是说学生本身是思想品德教育课管理活动的根本。所以,人本管理的思想品德教育课中心是让学生得到全面的解放,包括学生的思想、性格等方面,意在以学生为中心,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培养学生。从教师的管理目的来分析,要尽可能的发挥学校师生的创造性、积极性和主动性。从管理内容来分析,语文教师要通过人本化的思想品德教育课管理方法,实现高校师生的自我课堂管理。从管理方法来分析,是要通过积极的鼓励、充分地信任与理解来进行管理的。

(三)通过大量阅读来提升学生人格

第3篇:思想与政治论文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文化;德教

1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所谓传统文化,也就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积淀起来并且渗透于民族整体意识和行为之中,世世代代传递、流动的最具生命活力的文化。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就是指根植于中华大地肥沃土壤之中,经过千百年封建社会积淀起来的长期流传的观念形态的文化。除儒家、道家、法家和佛教学说之外,还包括历史、文物、书法、服饰、陵墓、医学、农学、天文、地理等等古籍文书。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1]

思想政治教育是传统文化发展、积累和传递的方式和工具。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结晶,但它并不只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有着活的生命。“传统并不仅仅是一个管家婆,只是把它所接收过来的忠实地保存着,然后毫不改变地保持着并传给后代。它也不像自然的过程那样,在它的形态和形式的无限变化与活动里,永远保持其原始的规律,没有进步[2]” 。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维形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传统文化一方面通过历史继续发展、积累和传递。同时,另一方面又用潜移默化的不同方式加以继承和发展。而在继承和发展的过程当中,思想政治教育就成为其有效的方式和有力的工具。并且,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容以及人们所达到的思想政治素质,成为该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历史的前进和发展,他们逐渐成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把该社会的文化含量推向新的水平。那么从长远的历史阶段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推动了传统文化的发展。

传统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定的目标、内容和环境。任何文化都有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我们这里论述的中国传统文化特指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是经过中华民族长期实践和思想家们概括提炼的,指导着中国人民的生活行为,并推动社会发展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它们集中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精华。这些积极因素成为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所期望达到的结果,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及其发展方向,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同时,这些积极因素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例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中都有很多传统文化的成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也要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凡是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并对其发生影响的外部因素,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内容。其中,文化环境是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起决定性影响的宏观环境之一。传统文化作为文化环境的一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同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容以及人们所达到的思想政治素质,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必将把传统文化的发展推向新的水平;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又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创造条件,离开了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就会失去一定的载体即特定的支撑。

2思想政治教育在传统文化中的表现形式及其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逻辑到方法论,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富有道德传统的中华民族在其数千年的历史实践中,不仅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超越局限的优秀传统文化,而且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超越局限的关于如何推进道德理论教化的理论思维成果。如果说对前者的继承,有益于我们增强当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民族特色、认同感、丰厚感与感染力的话,那么,对后者的继承,则有益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对历史经验的自觉借鉴,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有效性。

2.1从教育对象的特性中求证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正确认识教育对象是制定教育目标的依据、是有效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保证、是增强教育效果的前提条件。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也注意从教育对象的特性中来探求德教的方法。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认为,教化的施行应遵循相应的规则、运用相应方法,并且从不同的视角提出德教方法确立的基本的方法论,如效仿法、神启论、比附论等等,不一而足。然而,在这些方法论的掩盖下,更为实质的则是基于对教化对象的深刻分析和全面认识从而确立德教方法的方法论。如荀子强调教化“必由其道”,做到“不傲不隐不瞽,谨顺其身”[3];董仲舒强调教化对象“知其气”、 “知其声”、 “知其行”、 “知其物”,才能 “言虽约,说必布”、“事虽小,功必大”[4];张载强调“知其人”,才能“教人使人德[5]”等等,都明确地表露出中国古代思想家对掌握教化对象的特性与德教方法的确立之间基本关系的深刻认识。

2.2从递替相关的多个层次分设德教的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之一是教育要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之间保持适度张力,中国古代德教目标的设置体现了这一规律。在中国传统德教理论中,作为最高的德教目标出现的理想人格是“圣人”,但中国思想家们在强调“圣人”这一最高理想人士对于德教过程的目标意义的同时,始终没有将其设置为整个德教过程中的唯一的目标,而是在“涂之人百姓”与“圣人”之间设置了种种相互关联而又前后继替的目标人格。如孟子将这一相互关联前后继替的目标人格设置为“善——信——美——大——圣——神”:“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泽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6]此外,中国传统德教理论中大量的“士”、“君子”、“贤人”、“成人”、“大人”、“大丈夫”之论,其实也是对个体德化过程中不同阶段所应实现的目标人格的不同表述。

中国古代思想家关于理想人格的不同表述,实质上是从多个层次为教化对象确立了一个前后继替、紧密关联的德化的目的链,前者为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提升和推进。因此,中国传统德教的目的理论,表现出理想性与现实性、终极性与阶段性的高度统一,从而使得德教目的给个体接受教化的行为、个体进德的行为以巨大的牵引力和感召力。

2.3从整体系统的视角观照德教的运作

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及其一贯思想,就是强调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的整体主义思想。所谓整体,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主要指的是整个社会、民族和国家。受这种中国传统整体性思维的影响,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较少从局部的、静态的、孤立的层面看待德教的动态运作,而总是从整体的高度,从德教活动的实际推进方法、从德教内部各部分的相关互动、从德教与相关系统的互动之中来观照整个德教活动。

中国古代思想家从历时的过程性和共时的展开性两个视角出发,对德教活动进行观照,得到了很多成果。如从历时的过程性出发,朱熹得出了对教化的阶段性与连续性及各阶段的不同特性的认识:“古之教者,有小学,有大学,其道则一而已。小学是事,如事君、事父兄等事。大学是发明此事之理,就上面讲究所以事君事父兄等事是如何?”,“古人由小学而进于大学,其于洒扫、应对、进退之间,持守坚定,涵养纯熟,固已久矣。大学之序,特因小学已成之功” [7]等等;从共时的展开性出发,在教化与环境方面,古代思想家强调环境习染对个体德性发展的影响,并由此主张“择友”,“以友辅仁”,“择处”,“择不处仁,焉得知”。在观照德教运作的过程中运用整体的、系统的方法,使得中国古代思想家在许多方面都深刻地揭示了德教的社会性及其运行的社会条件,揭示了德教运作的内在机理。这种观照德教运作的方法,使得中国传统德教理论具有了浓厚的辩证色彩、系统色彩。

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而不断继承和创新的过程。它除了要受到社会存在的影响以外,更有赖于对自身发展经验和传统的扬弃。因此,我们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吸纳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以便拓展和丰富当代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第4篇:思想与政治论文范文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科学管理”、“文化管理”应运登场,企业文化成为了企业高层领导日益关注的问题。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要为实现党的基本路线服务,就要继承和发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光荣传统,努力创造适应新形势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方式和途径。

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弘扬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正确认识和处理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所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一、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区别

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是相对独立的,有质的差别,不能混为一谈,不能互相替代。二者的主要区别是:

1、所属范畴不同。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的管理哲学、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一种文化现象、观念形态;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政治工作和群众工作的一部分,是对广大职工群众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思想理论教育,调动职工积极性,培养“四有”新人的一种手段。

2、作用机制不同。企业文化通过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等“硬件”建设,形成一个无形的“文化场”来影响、同化职工的思想行为,具有较明确的规范和一定的强制性;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是通过做人的思想工作来影响人的行为,注意灌输教育,疏通思想,启发觉悟,不带强制性。

4、作用范围不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针对企业成员的思想问题而开展工作,以说服教育为基本手段,以培养人的正确的世界观、政治观、道德观、人生观为目的,通过宣传、教育直接作用于企业成员的政治情操,思想意识,精神面貌,思想觉悟,由此,转化为思想动力。把职工思想最大限度地统一到企业振兴的思想境界上来,始终地使企业职工的思想与国家的方针、政策、思想路线保持高度的一致,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促进力。企业文化的作用范围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相比较,虽然不能割裂开来,但它能实现的不是政治色彩,而是“管理色彩”,它通过把人的理想教育、道德教育、纪律教育、传统教育、形势教育、科技文化理论知识教育同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相结合手段,达到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动力的目的,把精神力变成有效的企业发展力,使企业精神成为一种有形感染力,激发职工的首创精神,有效地塑造企业的良好形象,不断提高生产效率,使企业管理体制、生产运行始终处于不断向上的境界。

二、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共同点

1、工作对象一致。重视人的因素,尊重人的地位,研究人的思想和行为,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注意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重视培养职工的集体主义意识,把人看作是企业主体,关心人、培养人、造就人,以人为本,促进企业多出产品,提高效益,发展生产力。

2、工作目标一致。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奋斗目标,都是要提高职工的素质,树立和强化企业精神,用价值观来统一人们的思想意识,把全体职工凝聚在一起,建设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职工队伍,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生产力发展。

3、内容上互相渗透,相互包含。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在内容上又存在相互渗透的部分,如培育企业精神,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企业在长期生产劳动和经营管理中逐步建立起的共同价值取向,由此凝结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企业的独具特色的企业精神。而培养社会主义企业精神也已成为现代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工作对企业精神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导向和保证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企业管理日趋完善,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在长期的发展中都已形成了各自的企业精神,比如“铁人精神”、“孟泰精神”等等。由于对象、目标一致,两者在内容上必然多有交汇之处,如提高职工素质,培养企业精神等。

三、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建设的相互作用

(一)新型企业文化能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注入新活力

当今社会是一个以科学为先导,以经济竞争为主题的崭新世界,无论是政治和经济领域,还是科学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都呈现出复杂的矛盾和斗争,并不断涌现出许多新的问题和难题。企业改革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群众性探索和创新事业,不仅会在员工中引起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的重大变化,而且也会引起生活方式、思想方式和精神状态的巨大变化,甚至还会出现一些消极现象。因此教育员工正确认识改革,澄清各种糊涂认识和错误观点,变革思想观念,适应改革和改制的需要,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紧迫任务。此外,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经济成分、经济利益、社会组织形式、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也必然会带来人们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的多样化,给思想政治工作增加一定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带来新的课题。建设新型的企业文化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且有助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有助于我们寻求新方法,探索新形式。

(二)新型企业文化建设可以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创新

企业文化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和创新提供了一个新天地,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更深刻、外延更扩展,更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更便于与经济工作融合在一起去做,从而增强思想政治工作转化为物质生产力的力量。

在日益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中,企业文化建设内涵大大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创造出能够团结和凝聚员工增强企业向心力和竞争力的新形式、新方法,能够克服思想政治工作某些弊端、改变在旧体制下形成的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旧观念、旧模式、旧方法,使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更加有机地融为一体,使思想政治工作的理性化教育具体化、企业化。

(三)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思想保证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企业管理理论,它研究的对象既然是人,就要强调以人为本,全面提高人的素质,这与我们党长期坚持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是一致的。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必须突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企业文化建设只有同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才能有生命力。

企业文化之所以被称作企业管理的新理论,其主要特征就在于企业文化强调以人为本,以提高人的素质来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企业文化建设是以人为中心的,这就决定了企业文化建设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从企业文化的内容看,无论是企业价值观的确立、企业精神的培养、职工职业道德的养成、优良传统的发扬、还是典型人物的塑造,所有这些都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

第5篇:思想与政治论文范文

一、正确认识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含义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中倡导、积累、筛选与提炼形成的人本管理理论,它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以企业使命为最高目标,以企业经营理念、基本制度、道德规范和员工行为规范等为主要内容,能够规范企业员工行为,激发和凝聚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法宝,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即是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企业得到正确贯彻落实,使企业员工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头脑,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重要保障。二者之间的关系如同两个相交的圆,既有互相渗透影响的相同部分,也有本质不同独特互补的不同之处。

二、正确区分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异同点

(一)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相同点

1 、工作目标相同。企业文化的直接目的是不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是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培育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激发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2 、工作对象相同。企业文化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的对象都是人,企业文化强调以人为本,思想政治工作强调员工的主人翁地位,对象都是企业的全体员工。

3 、工作方向一致。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都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无论是企业文化还是思想政治工作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4 、工作内容相似。一是在经营行为方向,建立和坚持行为准则、企业道德,维护企业信誉,树立良好形象,遵守法律法规,诚实守信,履行合同。二是在价值观方面,注重企业经济效益与企业社会责任感的统一,注重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三是在企业精神方面,强调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激励员工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保持旺盛的劳动热情。

(二) 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不同点

1、内容不同。企业文化的基本内容是根据企业内外条件培养企业精神、确定企业目标、树立企业形象、明确企业员工道德行为规范等,具有鲜明的企业个性特征。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是对党员干部和全体员工进行系统的路线方针政策、形势任务、法律法规、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方面的教育。

2、主导力量不同。企业文化的优劣及建设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主要领导人和决策层的素质。而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对企业领导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体现着党的执政能力和党建水平。

三、正确把握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辩证关系

(一)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

企业文化强调以人为本,把企业员工作为工作的主体和对象,全面提高企业全员素质,这与我们党长期坚持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是一致的。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企业管理新的理论,用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经营理念、基本制度、道德行为规范等统一企业员工思想和行为,其本质是一种经济文化,即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来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提高员工素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创造企业最佳效益,促进其持续有效发展。

(二) 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谋划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形成,并为员工所认同的一种先进群众意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企业个性。思想政治工作是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避免企业员工出现“精神危机”,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始终不会偏离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要求。

四、以企业文化建设为载体,大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1 、借助企业文化,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经营生产的融合。企业的一切活动都是以发展为出发点。因此,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可以将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落实到企业的具体工作中去,最大限度的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和生命线作用。

2 、借助企业文化,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企业精神、经营理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一旦形成并成为全体员工的物质意识,就会转化成员工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和无尽资源。

五、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保证企业文化建设健康发展

第6篇:思想与政治论文范文

【关键词】电力企业;文化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强化措施;分析

电力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两大重要因素,影响并决定着企业的管理水平,是企业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持。不管是文化建设,还是思想政治工作,均在企业管理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笔者认为,电力企业想要实现永续、长足的发展,必须做好企业的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必要情况下将二者相互结合,凝聚人心,统一发展目标,切实推进企业发展。下面对电力企业的文化建设强化方法,以及思想政治工作优化措施作详细分析。

一、电力企业的文化建设

1、特征。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特征取决于企业所处的行业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电力企业要常抓坚持不懈精神,要重视供电安全,将安全原则放到工作第一位,要将供电安全看做电力企业的最高价值理念。(2)要重视员工的纪律性,重点培养员工的工作责任感。只有责任意识较强的企业员工才能在供电工作完整完成,而纪律性较强的员工能听从指挥在,具团队意识,不贸然行动、私自行动。(3)电力企业要求员工要具备团队合作精神,既能独立完成工作,又能与团队协作,共同完成工作。这一点是电力企业对企业员工所提出的基本职业道德要求。

2、企业文化建设内容。电力企业文化建设内容有很多,主要包括企业精神、价值观、安全观、工作作风、企业经营思想以及企业管理模式等等,凡是与企业文化有所关联的,都可以列入企业文化建设范畴。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强化措施

企业文化建设带来更多的的是企业精神层面的东西,所提供给企业的,是永不枯竭的精神动力。结合国内电力企业管理现状,笔者在此给出以下几种关于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强化措施,如:

1、培养企业精神,塑造企业形象。现代化电力企业的发展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用户为主体,走进市场,与市场打为一体。而为了做到这一点,建议电力企业重视对企业自身形象的打造,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加强企业培训,通过实践活动精确提炼出企业文化精神,凝聚人心,切实提升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与职业道德水平。

2、企业内部构建以人文本的理念。电力企业要重视人本,要将员工放到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位置,并通过改变员工思想观念,规范其工作行为的方式,切实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与管理能力。现代化电力企业要在内部建设一支高能力、高水平的人才队伍,要将员工的个规范纳入到企业整体形象中,通过规范企业整体行为的方式来规范员工,实现员工与企业的相互融入、和谐与统一。

3、企业内部构建学习型组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建议电力企业在内部构建一个学习型组织,抓好员工对企业文化的学习,并以此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员工能够在工作中学习,学习中工作,实现学习型电力企业的构建。笔者认为,学习型企业构建完成之后,企业传统管理模式会逐渐被淘汰,新理念、新管理方法会不断涌现,企业的管理水平、核心竞争力会得到不断提高。

三、电力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现状

以国内电力企业为例,分析当前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情况,发现其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电力企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不足。部分管理者或企业职员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发展的次要要素,即使不开展,也不会影响企业的经济发展与社会效益获得,所以企业在开展管理工作时并不重视该项工作,对工作中存在的不良现象不加以制止,从而导致工作效率不高。

2、职工个人宿求认识不足。当前,电力企业职工素质不断得到提升,大家民主法制意识的增强,人性化、民主化、个性化的需求逐渐增多,开始更多关注企业制度的合理性和公平性,关注企业的前景命运和发展方向,关注个人的发展空间、生存环境,关注团队的凝聚力、向心力,关注企业难点和热点问题等,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

3、思想政治工作者素质参差不齐。为更好的开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电力企业内部都会配置相应的思想政治人员,专门用于对企业员工进行思想政治培训。但由于部分企业并不重视自身的思想政治工作,所以内部所配置的思想政治工作人员除了从事政治培训之外,还身兼数职,每天奔波于多重业务中,总是呈现疲劳状态,并不能有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另外,还有的企业所配置的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水平有限,不善于开展工作,有的自身认识不足而轻视忽略思想政治工作,有的认为政工干部没有发展前途,信心缺失,造成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不平衡。

4、思想政治工作载体需进一步拓展。以往电力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所依托的载体主要是组织说教、读书看报、文体活动,这些基本能满足企业的特点和员工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企业的办公生产以及生活条件逐渐得到改善,而网络的普及,使世界范围内的思想观念、意识形态相互交流融合,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正是随着社会和企业的发展以及职工素质的提升而不断发生着变化。

四、推动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

1、加强电力企业学习型组织建设,实现教育管理与业务工作相结合在强化教育管理为思想政治工作添火加油的同时,还要通过强化业务工作来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把思想教育溶于生产工作的各个环节。

2、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力求创新,实现讲原则与灵活求是相结合

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身就是一个服务过程,因此必须坚持服务为主的主导思想,以变应变,在坚持大是大非问题讲原则的同时,对一些不违背上级政策精神的具体事则采用灵活求是的处置方法,这样思想政治工作就有说服力、感召力和战斗力。

3、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坚持点面结合,实现先进性与广泛性要求相结合。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要贯彻实事求是精神,坚持从实际出发,把先进性与广泛性的要求结合起来,努力发挥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作用,这样思想政治工作不但更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而且更富有生机和活力。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文化建设内容的其中一种,是企业管理工作不可或缺关键因素,电力企业想要在新时代下获得永久的、持续性的发展,必须同时做好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两项工作,巩固企业的精神支撑,为企业制造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常亚芳.论和谐社会构建中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J].管理观察,2009.28.

第7篇:思想与政治论文范文

高校“学生管理”属于“学生工作”的范畴,是学生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理解“学生管理”应先理解“学生工作”。高校“学生工作”是一个约定俗成的用语,它是指“课外对学生进行非学术的教育、管理和服务等有关的概念、事项、活动的集合和总称”。目前,高校“学生工作”正逐步成为集教育、管理、就业、资助、社团建设、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等于一体的工作体系,并呈现拓展的趋势。对于我国高校学生工作,学术界下了各种定义,但不约而同地把“教育”、“管理”、“服务”定义为目前高校学生工作的“三大职能”。例如,有学者认为“高校学生工作是根据社会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品德经验为目的,对大学生组织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高校学生工作拥有教育、管理、服务三方面的职能,它主要通过教育对学生产生影响,通过管理与服务控制、调节对学生产生影响的各方面因素,使各方面因素对学生的教育活动更加有效”。还有学者认为“学生工作是高校根据国家教育方针与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宗旨与规划,结合学生成长的规律与特点,精心设计、组织实施的影响与促进学生在价值观形成、智力增长、能力提高、情感培养等方面成长的各种教育、管理和服务的活动或项目”。而高校“学生管理”作为学生工作的核心内容,不但具备教育、管理和服务三大职能,而且是这三大职能的具体执行者。但从实效性来看,教育、管理、服务作为高校“学生管理”的三大职能,虽然各有侧重,但在执行过程中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这种关系可以从各自的角度来描述,“从管理学的角度讲,教育只是管理的一种方法;从教育学的角度讲,管理只是教育的一种手段”。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教育”是前提和基础,教育能使学生认识到管理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学生自觉接受约束与规范,只管不教就会管而不服;“管理”是保障。管理带有强制性,能够巩固教育的成果,学生自我约束力不强,如果只靠说教,教育的效果是不能得到长久实现的;“服务”是起点也是终点,体现在“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这“三个一切”的理念中,带着服务的理念去教育、去管理就会使教育和管理更有效果,同样脱离了教育和管理,服务就失去了“学生管理”的意义,变成了纯粹的服务行业。教育、管理、服务三者统一于“学生管理”,成为其区别于其他工作的特征。

二、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管理工作所面临的挑战

第一,新形势下当代大学生思想内容与思维方式存在的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深入发展,互联网技术加速了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思潮不断涌入我国,冲击着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一些腐朽的生活方式正不断地侵蚀着大学生的心灵,导致了一部分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某些大学生的思想觉悟不高、缺少政治辨别能力、判断能力;对公益事业漠不关心,缺少同情心、正义感;功利心明显,自己基本功不够扎实,缺乏内涵,没有远大理想,只是注重眼前利益,比较地浅、浮、粗等。第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体制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体制主要解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当由谁来负责,由谁来进行管理的问题。这需要同时发挥行政领导和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众组织的作用,共同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但是在事实上,特别是在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似乎成了各个高等学校学生工作部或者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专利”了,而其他的部门只是遥遥观望,与己无关。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只看到自己的分内事,而没有一种顾全大局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第三,高校、家庭、社会与学生管理工作之间的统一性问题。在高校,不少教师自定义为“研究者”,对学生专业课以外的事情不闻不问,更有人认为学生管理工作仅仅是学校专职的学生管理工作者的事情,未能把“育人”看成是自己的根本任务,没有真正形成“全员育人”的观念。当某些学生成绩下降时,首先想到的是学生智力或学习方法方面的原因,而不考虑家庭因素或者社会因素也会对学生的学习成绩造成影响。比如有的学生在中学期间学习成绩优异,但进入大学之后,面对独立生活的开始,独自承担各方面的压力,缺少学校、老师的关怀,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变得自卑、自闭,甚至萌发退学的念头。而辍学后因过早的步入社会,工作不理想,则会出现在社会上放任自流的现象。同时,社会和家庭又对其监管不力,结果可想而知,其对社会造成危害是一种必然的结果。这也正说明了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之间缺乏沟通,各自为政,相互之间缺乏统一性。

三、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路与对策

第8篇:思想与政治论文范文

一、现代企业管理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所面临的问题及产生原因

一是有些企业领导人员对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思想认识不统一、不到位。错误理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硬道理”的科学含义,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可有可无,而把企业的经济目标作为企业唯一的追求,在一般工作中只强调利润和效益,不能从“生命线”、“根本保证”的高度认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二是思想政治工作领导责任制不健全、不落实,工作停留于“表面化”、“形式化”。有的领导,满足会议开了,任务部署了,文件下发了,没有切合实际的监督检查措施,使思想政治工作任务得不到很好的落实。三是工作方法和方式“简单化”,创新不足现象比较普遍,有些干部遇到新情况、新问题,不善于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不能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方法简单粗暴,造成群众反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一般号召多,具体措施少。缺乏感召力和渗透力。四是处于网络信息时代,网络文化已成为影响人们思想品德、价值导向的重要因素,使得思想政治工作环境更加复杂多变,许多企业领导人员和政工干部不能与时俱进,对互联网带给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课题研究不够,工作往往难以推动。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是利益机制驱动的影响。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社会转型使人们价值观产生偏差,整个社会表现出重物欲而轻精神,重实惠而轻信念。二是认同机制的缺失。当前社会上相当部分人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出不了效益,认为政工干部常常是没事找事,小题大做,没完没了。因此在一些企业形成了政工干部“没地位,不被重视,工作没底气”的状态。

二、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探讨

现代企业管理的特点是分工缜密、量化规范、程序操作。思想政治工作要与现代企业制度接轨,必须首先导入现代管理的这些特点和要素,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此我们考虑应该从“三个结合”,“三个创新”上入手。

(一)三个结合

1.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人本管理相结合

现代企业人本管理的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其着眼点在于尊重每个员工的理想、感情和人格,重视挖掘员工的潜力,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力,培养员工的敬业精神和合作意识,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以人为本重视满足人的合理需求———包括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需求,这和我们党的宗旨是一致的。在任何时候,思想政治工作都是关心人、帮助人、教育人和提高人的工作,尤其处在企业改革转型期,思想政治工作更是凝聚人心、团结职工攻坚克难、共度时艰的重要保障。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把对群众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与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的过程统一起来。只有这样,思政工作才能达到凝聚人心、调动职工群众积极性、激发员工创造性的目的。

2.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相结合

企业文化其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企业或一个行业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占据主导地位并为全体员工认同和恪守的共同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存在优势互补的共同现实基础。一方面企业文化理论的引进和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经营机制转轨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党的优良传统,对于统一思想、凝聚人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文化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便捷多样的形式和灵活的工作方法,并以此为载体,为企业创造一个宽松、和谐、团结、奋进的内部环境,形成一种民主、协调、奋发向上的风气,从而保证企业健康、高效、快速的发展。可见,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两者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取长补短,才是企业管理的最佳模式,才能调动整个企业乃至更大范围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3.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精神相结合

企业精神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形成的理想信念、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反映,它是企业的群体意识和精神风貌,也是企业和职工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精神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是社会主义企业精神形成的基础和保障,它为企业精神的形成创造条件;另一方面,把培育企业精神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新形势下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与创新。通过培育企业精神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由被动变主动,能够有效地把思想政治工作纳入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之中,促进思想政治工作同生产经营活动的有机结合,从而给思想政治工作增添新的内容,提出更高要求。

(二)三个创新

1.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机制创新

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体制。正确处理董事会、监事会和股东会与党委会、工会和职工代表大会的职能关系,是思想政治工作组织领导体制创新的前提和保证。建立分工科学、权责明确的组织体系,不仅是企业党委会成员,董事会、监事会和工会其他成员,也应当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根据各自的分工在工作中贯穿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并确立党委书记负总责,形成党政工团真正齐抓共管思想政治工作的大政工格局。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机制。要建立职工思想动态信息反馈制度,为决策者传递职工思想信息,作为做出正确决策和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依据。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制度。要想把思想政治工作由软任务变为硬任务,就必须把它跟物质利益挂钩,与干部升迁挂钩。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保障机制。主要包括人员和经费两部分。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专职人员应科学地确保一定的比例,为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履行好职责,为完成企业的各项目标任务提供保证。党委工作活动经费要保证投入到位,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2.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创新

首先我们要抛弃过去那种简单地说教式做法和思维定势,要按照党的十精神,唱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旋律,顺应全球政治、经济合作和竞争的大趋势,努力构建具有更具时代特色和感染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对原有的思想政治工作内容进行理性地改造的基础上,运用“以人为本”的理念,将传统的形式和内涵加以更新和创新,使其更具有现实性和前瞻性。为此,我们一是要及时将党和国家的新政策、新要求传达贯彻到职工群众当中,使党和国家的政策和要求,变为职工的自觉行动。二是要把企业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的形势和任务,及时地告诉职工,使职工认清形势,明确目标,掌握措施,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三是企业党组织要及时发现职工的思想问题,认真分析原因,“对症下药”。要做好改革过程中的思想政治工作,针对职工不能正确理解或认识有偏差的问题,要耐心解疑释惑,同时热心为困难职工解决实际问题,保证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在稳定的条件下顺利进行。

3.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创新方式

第9篇:思想与政治论文范文

1.促进企业改革发展。煤炭企业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无论是应对挑战还是抢抓机遇,都需要工会组织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凝聚广大煤炭职工力量,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广泛开展创先争优建功立业劳动竞赛,保障安全生产、提高经济效益、推动煤炭企业发展。

2.促进队伍素质提升。提升队伍素质,离不开工会发挥组织优势。通过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职工道德素养。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岗位练兵、技能比武,夯实班组建设基础,发挥劳模典型示范带头作用,使广大煤炭职工具备推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素质。

3.促进先进文化弘扬。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工会组织通过宣传企业发展战略和目标,让煤炭职工对企业和自身的前途有一个良好的预期,振奋精神,凝聚人心;通过发挥劳模示范带头作用,引导煤炭职工诚信尽责,忠诚敬业;通过丰富业余文化,让矿区职工群众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通过培育职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价值观,增强职工的主人翁意识,齐心协力推动企业发展目标实现。

4.促进和谐企业建设。组织煤炭职工主动参与企业管理,全面维护职工的劳动安全卫生等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以劳动关系的和谐促进企业和谐。深化送温暖和帮扶工作,协助企业解决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职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凝聚力,促进企业和谐稳定。

二、平庄煤业集团工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举措及取得成效

1.服务发展大局,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做出了新贡献。在安全生产上,以“安康杯”竞赛活动为载体,大力开展群众安全活动,强化职工安全思想教育,发挥群监员队伍作用,周密组织职工代表视察,发挥女职工家属第二道防线作用。在职工队伍建设上,举办了公司第三届“建功杯”职工技能大赛、瓦检工技能比武、赤峰市职工技能大赛。在经营管理上,全面开展了创先争优劳动竞赛,双增双节、“五小”攻关、合理化建议等活动。在班组建设上,认真组织开展了“工人先锋号——优秀班组”创建活动,制定下发了《班组建设五年规划》和实施方案,召开了班组建设工作现场会,组织了班组长远程教育工作,积极推广班组管理法,班组建设不断加强。

2.服务职工群众,在构建和谐企业中展现了新作为。矿区工会充分发挥职代会作用,确保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注重源头维护,首次签订了工资专项集体合同。扎实开展了“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组织工会干部深入一线大走访,慰问一线职工。积极推进“惠民工程”,推进职工班中餐和工作服统管,改善职工生活福利待遇。加强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着力建设“三级”帮扶网络,探索“三位一体”诉求机制建设,为矿区和谐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3.提倡先进文化,在丰富文化生活中形成了新特色。大力弘扬劳模精神,积极培育选送先进典型,制定了公司“荣誉称号授予及管理办法”,开展了“十大杰出矿工”等劳模典型评选活动,一批先进组织和个人受到集团公司、自治区嘉奖。关爱劳动模范,组织了劳模观光疗养活动。丰富文化生活,承办了“第四届中国煤矿艺术节!平庄煤业杯!全国煤矿文化作品成果展览”,展示了公司文化建设成果,在全国煤炭行业树立了公司良好品牌形象。基层各单位群众性歌咏、演讲、灯展、运动会等文体活动丰富多彩。加强“职工书屋”建设,广泛开展了职工读书活动,营造了“争创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员工”的良好氛围。

4.加强自身建设,在工会工作创新上有了新进展。及时广泛学习宣传党的十精神,在各级工会组织中开展了集中学习活动。突出机制建设,建立健全了各级工会组织。推进工会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了一整套管理工作制度。深化创先争优活动,推进职工之家建设,女职工工作进一步加强。

三、加强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议和对策

1.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第一,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目标明确、责权分明、关系协调、渠道畅通,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思想政治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第二,坚持并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委书记负总责,党政共同负责,党政工团分工明确、齐抓共管,以专兼职政工人员为骨干,以各级管理人员、班组长和党团员、先进模范人物为主体,员工群众广泛参与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保证思想政治工作任务落实,有效运转。第三,各级党委应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负责主持制定和组织实施本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年度计划和重要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保证监督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在企业的贯彻执行;密切联系群众,掌握员工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组织、领导、协调行政部门和群众组织按各自特点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2.制定保障思想政治工作规范执行的规章制度。第一,工作会议制度。公司党委及各基层党委定期(每年)召开一次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交流经验,表彰先进,分析面临的形势,研究部署思想政治工作任务。第二,政工例会制度。公司党委及各基层党委定期(每季度)召开一次。由党委书记或副书记主持,群团组织负责人和政工部门负责人、党支部书记参加,传达贯彻上级有关会议、文件和指示精神,检查汇报工作任务落实情况,分析存在问题,研究工作重点,安排下一步工作任务。第三,员工思想动态分析制度。建立定期或每项重大任务前的思想状况分析制度,分析企业员工队伍的思想倾向和存在的问题,查找影响员工积极性的因素和思想障碍,研究提出对策措施。第四,领导干部与中层管理人员谈话制度。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按分工和分管部门定期(每年)与分管范围中层管理人员谈话一到两次,听取思想反映和对领导的意见;谈心交心,沟通思想;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提出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