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思想与政治的关系范文

思想与政治的关系精选(九篇)

思想与政治的关系

第1篇:思想与政治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企业; 政工网络; 思想政治工作; 关系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公报指出: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唱响网上思想文化主旋律。政工网作为石化企业内部普及使用的一种传播、交流工具和工作平台,已为广大干部职工熟练掌握运用,也为石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提供了新机遇、开发了新阵地。

1 网络时代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1.1 网络时代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机遇。

1.1.1 政工网的覆盖率突破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时空局限。政工网尽管是局域网,但它已渗透到企业干部职工工作学习的各个方面。思想政治工作主体应充分利用政工网对干部职工全面覆盖的特点,随时随地施加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

1.1.2 政工网所包涵的海量信息,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网络可以无所不能地承载各种类型的信息,供思想政治工作者选择利用。思想政治工作者既可以选择先进文化等主流信息供干部职工学习阅看;也可以选择一些腐朽没落的文化供干部职工思考批判。

1.1.3 网络的平等性使思想政治工作者及时了解干部职工的思想动态成为可能。在网络交流中,人们可以畅所欲言。只要思想政治工作者密切关注网络,关注干部职工普遍关心的话题,关注干部职工普遍存在的思想困惑,随时在网上讨论交流、释疑解惑,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问题就会解决在萌芽状态,网络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便捷性和实效性就能充分显现。

1.2 网络时代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挑战。

1.2.1 互联网的多元性挑战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权威性。在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来源多由教育主体提供,往往具有较高的权威性。而随着互联网的出现,这种权威性已经弱化,干部职工与教育主体拥有了同等的获取信息的机会,不再是单纯的被动接受教育主体的信息灌输。

1.2.2 网络传播的快捷性对思想政治工作者观念、知识、能力不断提出考验。不同的网站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经营理念,有不同的价值观和政治倾向,尤其是敌对势力对利用他们的技术优势,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意识形态、文化道德、价值观念的渗透和入侵,如果思想政治工作者思维僵化、因循守旧、疏于创新,势必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减小。

2 当前运用局域政工网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不足

2.1 局域级政工网宣传教育方式单一。由于局域级政工网的定位与技术支持问题,目前其宣传教育方式依然沿袭灌输式的单向交流,网络具备的强大平等互动性能没有充分显现。客观上,在其中干部职工只能被动接受信息,上级机关和领导也难于通过网络了解干部职工的所思所想所困,干部职工也无法了解上级的意图和苦衷,思想政治工作者也很少运用政工网络与干部职工沟通交流,无法达到在互动中解心结、激斗志、聚人心。

2.2 局域级政工网信息内容相对单调。在大部分局域级政工网里,除了政工动态、上级文件、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内容外,干部职工希望了解的其他政经社会新闻、文体娱乐新闻、书籍等知识和信息还相对较少,或者更新不够及时。干部职工普遍感到严肃有余、活泼不足。

3 强化政工网思想政治工作阵地建设

3.1 树立人才理念。思想观念是先导,牢固树立“人才为先”的思想观念,大力挖掘本单位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在各基层单位建立政工信息报道员队伍,储备一批业务素质过硬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人才。

3.2 打响文化品牌。文化建设是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重要命题。政工网建设就要牢固树立打响“文化”这个品牌,把先进的文化、鲜活的文化、富有特色的文化展示在干部职工面前。打响“石化文化”品牌,政工网从形式到内容上都要体现石化企业鲜明的特色。

3.3 完善工作机制。良好的工作机制是发挥政工网阵地作用的关键。逐步建设和完善工作机制,首先是激励机制。对各单位政工网投稿上稿量进行量化评比,通过奖优惩劣,充分调动干部职工参与政工网建设的热情。其次是技术保障机制。政工网建设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工作思路,吸收社会资源、内部特长人才建立网络技术支持人才库。依托网络人才库力量完善政工网络资源。

4 强化政工网思想政治工作阵地建设的几点思考

4.1 突出政工网的权威性。要提高认识,加大人员、装备、技术投入,丰富政工网信息内容和形式,把政工网页建成干部职工喜闻乐见的思想文化阵地。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导作用,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弘扬主旋律,开辟广阔空间,把政工网建成传播先进理念、崇高精神境界和思想道德的阵地、窗口和载体,牢牢占领网络阵地,引导干部职工自觉抵制腐朽思想和不健康文化的侵袭。要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干部职工趋利避害,养成正确的上网习惯。要指导干部职工正确发挥网络的资源优势,切实为工作、学习、业余文化生活服务;要对干部职工开展网络政治观教育,引导干部职工以批判的精神对待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意识形态的侵蚀。

4.2 强化政工网的互动性。要创新运用政工网的手段和方法,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力。要在技术支持的基础上,强化政工网互动交流功能,如开辟厂长、书记信箱,政工部门短信QQ平台,定期与干部职工网上互动机制,思想政治工作部门定期组织网上问卷调查机制,开辟网上讨论区,政工部门就干部职工关注的热点,与干部职工进行分析探讨,帮助干部职工答疑解惑,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第2篇:思想与政治的关系范文

企业文化是企业深层次的管理理论。在新形势下,企业文化的产生与发展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加强与改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现代企业在研究、借鉴企业文化的同时,还需要对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现代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意义是非常大的。企业文化与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既有一定的区别,又有着重要的联系。

一、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区别

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上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首先,二者在工作内容上有所不同:企业文化主要为企业的精神、目标,以及企业哲学;而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政治理论教育、政治形势教育,以及人际关系协调和行为养成教育。

其次,二者在职能方面有所不同:企业文化侧重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方面的问题,主要用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侧重于企业的政治理论建设,尤其是马列主义、党的方针政策等,而且相关工作必须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统一。

第三,二者在工作方式上有所不同:企业文化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始终,侧重于企业精神力量,更加强调意识功能,通过各种活动来加强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进而形成特有的群众文化;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通过对员工进行意识形态的影响,转变其思想观念的途径,通常都是将马克思的基本原理等对企业职工进行灌输,摒弃腐朽的思想,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第四,二者在工作范围上有所不同:企业文化的工作范围要比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范围广泛,其不仅包括企业的思想、精神,以及企业形象,而且还包括企业的制度、服务等;而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从思想与政治建设方面进行的,主要用来解决企业员工的思想问题,提高企业职工的思想觉悟,保证政治方面工作的正确性。

二、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联系

第一,目标基本一致。

不论是企业文化,还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其基本目标都是通过对人们精神力量的激发来推动他们的物质活动。企业文化对于职工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其一旦得到企业员工的认可,并能够充分发挥员工的主管能动性,使其为企业创作更多的价值。企业的思想政治能够使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将个人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融为一体,通过自己的工作行为来为企业塑造更好的企业形象,使得企业的实力增强,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第二,内容相互渗透。

现代企业文化与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工作内容方面相互渗透,诸如企业精神的培养,以及职业道德的建设等。现代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建立起企业的价值取向,由此形成一股强大的向心力,也就是企业独有的企业精神。企业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企业文化的核心部分,能够体现出广大企业员工的整体意识,并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与此同时,企业精神也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对于企业精神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三,核心相互贯通。

企业的主体是人,整个企业的管理都是以人为中心的。企业文化属于管理科学,能够将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有机统一在一起,然后使人处于主体地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企业文化正是将人的核心作用更加突出。与此同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在对企业发展方向的引导作用上有着绝对的政治优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不局限在产品的竞争,而更多的体现在人的竞争。因此,现代企业必须要将人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要能够掌握企业员工心理,进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使其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为企业创作更多的价值。实践证明,企业员工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是企业文化的主体,更是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的根本。所以,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思想不仅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也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

第3篇:思想与政治的关系范文

一、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现代企业制度指出:科学的企业管理模式分为硬管理与软管理两大类。所谓硬管理是依靠规章制度、行政命令及包括计算机信息系统在内的现代化物质手段进行管理,也称钢性管理。所谓软管理是指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培养企业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建立良好的企业风气,形成合谐的人际关系,达到管理企业的目的,也称柔性管理,说白了即是做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硬管理中的企业制度和组织纪律是强制性的,但它们靠企业精神、靠共同的价值观、靠细致入微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得到员工自觉地执行和遵守。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企业风气是非强制性的,但其所形成的群体压力和心理环境对职工的振动力又是不可抗拒的。特别是软环境的建立和维护离不开执行纪律、进行奖惩来强化。软环境强化硬环境,硬环境保证软环境,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对立而又统一的。

企业的规章制度,企业的行政命令和包括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内的一系列硬管理手段,是保证企业运行秩序,完成企业奋斗目标的有力措施,但这些措施一定要体现尊重员工,有利于调动员工自觉、自愿遵守的原则。另外企业的规章制度还要充分贯彻企业的价值观,使其发挥应有的导向作用。如果企业崇尚“创新”价值观,就该制定特殊的鼓励发明创新的制度。例如海尔集团创造的“日清日高”管理法,要求员工不只是“日事日毕”,而且要“日清日高”,即除了完成当日的例行工作外,还必须以每天提高1%的观念,或提高质量,或降低成本,或改进工艺,或革新工具,并对有发明有创造的员工,给以精神或物质的奖励。

企业要把企业价值、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企业风尚深深扎根在每个员工的心中,必须经过长时间培育良好的软环境。一是建立上下级相互信任,员工之间和睦相处的人际关系。二是经常举办丰富多彩的职工文化活动,起到寓教于乐、寓教于活动的作用。三是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让企业在社会上有知名度、美誉度,从而提高职工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五是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宣传工具和教育手段不断宣传企业精神和企业的奋斗目标,做好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员工经常处于良好的教育环境中,以促进企业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企业管理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用武之地

企业要面向市场,按照国内和国际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和从事经营,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主要目标,参与市场竞争,从而加大了企业管理的力度,增强企业的风险,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紧紧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进市场、下基层、到人头,提高实效性。

适应市场经济特点,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作用。科学的企业管理模式,其目的就是使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这是一场巨大的社会变革。它要求人们破除30多年来沉淀下来的“左”的思维方式和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封闭模式,让人们的思想意识,精神状态、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为此,思想政治工作要积极帮助广大职工逐步树立市场意识、质量意识、风险意识、效益观念等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意识,引导大家努力创造一流的质量、一流的服务和一流的效益,自觉参预市场竞争。

围绕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保证作用。改革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对职工利益关系的调整。科学的管理模式,必然涉及职工的切身利益,在职工中引起不同反响。思想政治工作要围绕现代企业制度改革,一抓超前性,采取先宣传、后实施,先干部、后职工,先党内、后党外,先挖渠、后施水的方法,做好思想宣传发动工作;二抓群众性,坚持企业重大改革措施出台前必须经过职代会审议,让广大职工参政议政,保证决策民主化;三抓实效性,充分运用各种宣传载体,着眼于释疑解惑、理顺情绪,积极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念,正确认识和对待各种复杂问题和利益关系的调整,缓解职工的思想波动,维护促进职工队伍的思想稳定,保证现代企业制度的实施运作。

贴近企业经营实际,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促进作用。对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来说,生产经营活动是个永恒的主题,紧贴生产经营就可以出成效。科学的管理模式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要改进思路和方法,从生产经营实际需要出发,多干实事,力求实效,根据企业发展的方针目标及企业在某一时期的具体任务,动员职工积极投身于生产经营实践。通过在生产、技术、业务管理等过程中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把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获取最大限度的经济效益。因此,政工干部要努力学习生产经营管理和与此相关的科学知识,掌握新的本领,成为懂经济。会管理的全面人才,深入生产经营一线,主动抓信息,做些职工需要、欢迎的工作,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各顶任务的完成。

三、寻求二者的最佳结合点,做深做活思想政治工作

两者的根本点都是以人为中心,思想政治工作的育人功能与现代企业管理的“以人为本”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一方面,现代企业管理以人为本是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的,因为先进管理的基础是具有强烈敬业精神和良好技术技能的职工队伍,先进管理制度的确立和执行离不开对员工进行技能、纪律、文化等综合素质的教育,这些都需要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作保证;另一方面,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和任务,也需要严格科学的管理制度作保障,如果思想政治工作游离于企业的管理体制,将不可避免地产生“两张皮”。为此,笔者认为在实践中应着力进行“三大创新”。

第一,管理体制上的创新。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应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行政干部“一岗双责”、广大职工积极参与的“大政工”格局。每一位行政干部首先必须是一名合格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觉地将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和任务与行政工作同步布置、同步检查落实,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完成企业各项任务的重要保证。

第二,工作机制上的创新。应倡导思想教育与严格管理相一致的治企原则,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既要坚持以思想教育引导人、启迪人、培育人、激励人,又要强调以严格管理制度来规范人、造就人。

第4篇:思想与政治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企业文化;思想政治工作;关系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7-061-01

企业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企业精神以及企业价值观。构建企业精神就是在企业领导人员的引导下,对企业的任务、特点以及发展路线进行分析,同时将企业价值观念作为基础,建立企业内在的追求与信念,从外部形象以及企业的群体行为来使企业精神得以形成。企业文化的建设不但是企业谋求生存发展的方式,同时也是企业对管理水平进行提升的需要,也是对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渠道和领域进行拓宽的方式,也对思想政治工作的作为与需要进行展示。

一、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内在含义进行正确的认识

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对人本管理的理论进行倡导、筛选、积累、提炼并形成,将企业价值观作为核心,其主要的内容就是企业精神、企业的最高目标等等,这就是企业文化,能够使企业员工的归属感、创造性以及积极性得到激发与凝聚,同时也成为了企业的精神支柱与灵魂。我党与国家最优良的传统与政治优势就是思想政治工作,这也是对各项工作进行有效落实的必要条件,以此来使企业的中心工作得到保障。这两者之间的关系非常的密切,不但有能够相互影响的共同部分,也存在着互补的不同部分。

二、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的异同点进行正确的区分

(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之间的相同点

第一,相同的工作目标。使企业的管理水平得到不断的提升,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加强,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提高就是企业文化最主要的目的。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最主要的工作目的就是要让职工能够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以及正确的理想信念,培养出“四有”员工,以此来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有效的提升。

第二,相同的工作对象。在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之中,人是主要的研究对象,企业文化中始终提倡以人为本,而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对员工主人翁的地位进行了强调,企业的所有员工都是这两者的工作对象。

第三,相同的工作方向。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以及企业文化都要为经济基础进行服务。不管是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还是企业的文化,都必须要服从党的安排,坚持我党的正确领导,掌握当前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第四,相同的工作内容。首先,在经营行为上得到表现,建立与坚持良好的企业道德以及良好的行为准则,对企业的信誉进行维护,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严格的遵守我国法律法规,对确立的合同严格的旅行。其次,在价值观上得到表现,对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企业的经济效益统一更加的重视,加强对个人、集体、国家这三个方面的利益进行正确的处理。然后,在企业的精神上得到表现,对企业的向心力以及凝聚力进行强调,使员工对企业的发展与生存的劳动热情进行激励。

(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之间的不同点

第一,不同的内容。企业文化的主要内容必须要对企业内外部的实际条件进行分析,对企业的精神进行培养,明确企业的实际目标,对良好的企业形象进行树立等,这也就说明企业文化中具备了非常明显的企业个性。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对所有员工以及党员干部进行相应的政策、任务教育等各个方面的教育工作。

第二,不同的主导力量。企业领导人员的素质对企业文化的好坏与否以及企业文化建设的水平高低有直接的影响。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对企业进行领导的最主要的方法与途径,对我党的党建水平以及执政能力有最直观的体现。

三、对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进行发挥,确保企业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企业文化的建设与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密不可分的。这是因为员工想要认识到企业文化,就必须要通过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来进行强化,经营理念以及企业精神这些都必须要依靠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保障,企业文化想要快速的发展与进步,也必须要依靠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来进行促进与推动。

四、结语

总而言之,必须要在对企业文化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加强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对观念进行不断的更新,这样企业文化的建设水平,必然会出现全面的提升。必须要将企业文化与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有效的结合,才能够满足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需求,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得到有效的调动,以此来保证企业能够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后平.谈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J].党史博采(理论),2013(08).

第5篇:思想与政治的关系范文

企业文化建设不仅是谋求企业生存发展,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需要,还是拓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和渠道,展示思想政治工作新作为的需要。

一、正确认识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含义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包括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和发展目标等的总和。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法宝,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二者之间的关系如同两个相交的圆,既有互相渗透影响的相同部分,也有本质不同独特互补的不同之处。

二、正确区分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异同点

(一)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相同点

1.工作目标相同。企业文化的直接目的是不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是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培育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2.工作对象相同。企业文化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的对象都是人,企业文化强调以人为本,思想政治工作强调员工的主人翁地位,对象都是企业的全体员工。

3.工作方向一致。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都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无论是企业文化还是思想政治工作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4.工作内容相似。一是在经营行为方向,建立和坚持行为准则、企业道德,维护企业信誉,树立良好形象,遵守法律法规,履行合同。二是在价值观方面,注重企业经济效益与企业社会责任感的统一,注重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

(二)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不同点

1.内容不同。企业文化的基本内容是根据企业内外条件培养企业精神、确定企业目标、树立企业形象等,具有鲜明的企业个性特征。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是对党员干部和全体员工进行系统的路线政策、形势任务教育等方面的教育。

2.主导力量不同。企业文化的优劣及建设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主要领导人的素质。而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对企业领导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体现着党的执政能力和党建水平。

三、正确把握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辩证关系

1.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是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强调以人为本,全面提高人的素质,这与我们党长期坚持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是一致的。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企业管理新的理论,其本质是一种经济文化,即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来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提高员工素质,创造企业最佳效益,促进其发展。

2.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保证。思想政治工作是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避免企业员工出现“精神危机”。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谋划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形成,并为员工所认同的一种先进群众意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企业个性。

四、以企业文化建设为载体,大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1.借助企业文化,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经营生产的融合。企业的一切活动都是以发展为出发点。因此,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可以将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落实到企业的具体工作中去。

2.借助企业文化,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企业精神、经营理念一旦形成并成为全体员工的物质意识,就会转化成员工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和无尽资源。

五、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保证企业文化建设健康发展

第6篇:思想与政治的关系范文

一、培育企业文化,必须把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脉搏

企业文化在企业中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渗透在企业运作的各个方面,对企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而企业一切问题的核心是人的问题,企业活力存在于职工群众之中,其源泉是人的积极性,搞活企业的改革首先在于搞活人,因此,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就必须突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只有把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同企业的改革、发展紧密结合才能有生命力。搞好宣传引导,积极进行企业精神和光荣传统的教育,引导职工正确认识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竞争的必然性,积极适应市场竞争和企业发展对自身素质的要求,了解职工群众的思想动向,把握职工群众思想脉搏,找准症结,于细微处下功夫、见功力,充分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职工真正感到:企业把我当主人,我为企业做贡献。只有当职工真正感到自己是企业的主人时,才能把全部积极性、创造性发挥出来。

二、企业文化建设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企业管理理论,它研究的对象既然是人,就要强调以人为本,全面提高人的素质,这与我们党长期坚持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是一致的。企业文化是一种企业管理的新理论,其本质是一种经济文化,即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员工素质,创造企业最佳效益,促进企业发展。

企业文化之所以被称作企业管理的新理论,其主要特征就在于企业文化强调以人为本,以提高人的素质来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企业文化建设是以人为中心的,这就决定了企业文化建设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从企业文化的内容看,无论是企业价值观的确立、企业精神的培养、职工职业道德的养成、优良传统的发扬、还是典型人物的塑造,所有这些都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可见,思想政治应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三、建设企业文化应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同步

加强和改进有着辩证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要加强就必须改进,只有改进,才能真正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的一项系统工程,它的培植、塑造和强化,需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的加强和改进来保证。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既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又要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改革创新,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以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要求。第一,要不断强化“生命线”意识,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的一贯性,长期性。人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而人的思想始终处在变化中,总是处在“加工”状态,一方面这种“加工”决非短期行为所能包揽,必须依赖于长期而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要牢固树立“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思想。其次,对企业职工思想的“加工”,还要依赖良好的养料补给,因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不能自发产生的,必须从外部进行灌输,否则就会造成普遍的“营养不良”,损害思想“免疫系统”功能,这样就势必会导致企业文化建设失去方向,陷入迷津。再次,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的自身规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的网络,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作为企业就必须结合企业的施工生产实际,追求思想政治工作效益最佳化,以尽可能少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最大限度地取得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把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同步结合、融合渗透进行一体化管理,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体系和保证体系,通过借鉴管理科学和行为科学的特点,提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运用型引路法,目标激励法,感情感化等方式方法,积极倡导民主、平等的交流和对话,有效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企业的主人是全体职工,企业文化建设也是全体职工参与的系统工作。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做到,企业的事情应该让职工知道,同职工商量,与职工一道协商、探讨企业发展的方针、规划,同时,在民主的对话过程中解开职工群众的思想疙瘩,解决职工生活实际困难。第四,拓宽渠道,寓教于文,寓教于乐,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活泼多样性。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摒弃过时的、教条的、呆板的教育方式,充分运用各种有效的宣传载体,让职工在观看、阅读中去思索,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四、思想政治工作是精神文明、企业文化建设的思想保证

第7篇:思想与政治的关系范文

1.“中国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导向。

“中国梦”作为中国人的共同理想追求、共同的价值导向,是国家和民族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具有令人信服的必然性、广泛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首先,“中国梦”指引大学生为什么而读书。思想政治教育在对“中国梦”的解析中,可以通过长远奋斗目标的确立,使大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激发起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自身成才而发奋图强的上进心,努力掌握建设国家、服务人民的本领。让大学生把今天的学习进步同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紧紧联系在一起,使“中国梦”之光引领自己扬帆远航。其次,“中国梦”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中国梦”反映的是中国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期望和对自身发展的期望,意味着应如何塑造自我和成就自我,意味着要做什么样的人。“中国梦”引导大学生做有梦想的人、对社会有价值的人。再次,“中国梦”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中国梦”作为中国人的共同理想追求,对大学生的人生道路具有指引作用。它指引大学生不断丰富科学文化知识、形成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制订实现“中国梦”实现自我的发展方向,选择合适的工作岗位等等,使大学生的人生道路越走越宽广、越走越亮堂。最后,“中国梦”引领大学生实现什么样的人生。对大学生而言,实现什么样的人生是与为什么而读书、做什么样的人、走什么路的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国梦”为大学生指明了未来的人生道路,踏上实现“中国梦”的征程,大学生的人生定会更加富有价值、充满自豪。

2.“中国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意义。

“中国梦”以新的方式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中国梦”有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创新。一是目标责任引导。“中国梦”描绘了一幅在整个21世纪一步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蓝图,引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着眼于实现“中国梦”这个目标,着眼于培养实现“中国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感召示范。“中国梦”凝聚了整个民族的期盼与追求,具有动员全民族为之坚毅持守、慷慨趋赴的强大感召力。它感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树立高尚的道德品质、坚定的政治信仰和良好的职业素质,充分发挥师者释疑解惑传教功能、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无声的”楷模,以实际行为践行“中国梦”,启发激活大学生内心的道德内省和自律意识,让大学生奋起追梦。三是提升个人能力素质。提升个人能力素质是“中国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内在要求。只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个人能力素质得到有力提升,才能面对当今高校新形势、新问题、新情况、新特点、新任务时,做出有针对性的、及时的预判,才能把握“中国梦”这个新课题,与时俱进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其次,“中国梦”有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一是拓展视野。“中国梦”是中国人对自我的进一步认识和自我定位,更是在开拓视野下对未来前瞻性的预见和规划,极大地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二是观念更新。“中国梦”绘制了新的蓝图、提出了新的观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要进行观念更新,及时调整思路,针对“中国梦”的要求和大学生思想的主要倾向,进行有针对性的政策选择和方法制定。

再次,“中国梦”有助于和谐校园建设。一是高校可以通过“中国梦”凝心聚力,在高校师生中树立最大的思想共识,建立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以“梦”化人、以“梦”育人,通过“中国梦”使教师感受着职业的神圣感与成就感,使学生体验“中国梦”的美好及个人发展的信心与幸福,使学校真正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二是通过“中国梦”共同的理想信念,可以增进师生的对话交流,有利于促进师生诚信友爱、和谐相处,构建融洽和谐的生生关系、师生关系、师师关系、领导教师关系,实现学生、教师与学校和谐发展。

二“、中国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中国梦”凝聚中国力量,点燃中国人的激情,激励人们奋勇向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1.“中国梦”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是指引奋斗方向。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中国梦”即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代表着中国人的共同意愿和奋斗方向,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指明了前行方向。二是提供前进动力。邓小平说:“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中国梦”以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智慧为底蕴,托起中国人共同的理想信念,凝聚着中国人共同的价值追求,给人以希望、信心和力量,催使大学生奋进。三是提高精神境界。马克思说,“真正的人=思维着的人的精神”。“中国梦”具有崇高的社会理想、正确的价值追求、丰富的精神内涵,凝聚和传递着正能量,可以带给大学生们更深入的思考,充实他们的精神世界,提高他们的精神境界。

2.“中国梦”是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取向。

第8篇:思想与政治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互动;特征

一、环境的含义和特征

(一)环境的含义

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发生都存在于一定环境之中,离开了环境,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存在,抽象事物也是如此,环境深深的影响着人的生存和发展。是人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和基础。

环境的含义:是物质和精神的客观存在,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综合,是人生活在其中,围绕着人并影响着人的发展的一切外部世界。

(二)环境影响的特征

1.环境影响的自发性

环境对人和事物的影响是自发存在的,发生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并自觉的对人产生着影响,不同的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部环境和教育有着重大的影响,探索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十分必要的。为此,我们要不断的引导和利用环境,开发其积极的因素,克服和杜绝不良环境的影响,

2.环境影响的片面性

环境本身是个复杂多元的系统,在各个方面的作用都不相同,优劣也不尽相同, 环境的不全面、不系统、不深入的特性决定了环境积极和消极的影响是此消彼长或长期共存的,因此,需要人们去认识环境,优化环境,增强其积极的作用更好的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3.环境影响的盲目性

环境作用于人和事物是没有目的,没有方向的,是随意的,其影响不是事先做好的计划和安排,没有任何的主要对象和实施方向。所以有可能是表面的,有可能是局部的,同时它的盲目性表现出时断时续,或经常发生,良好环境对人有促进的作用,消极影响有阻碍的作用。

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含义与特征

(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含义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概念有学者把其归结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按照教育规律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创建的教育情景。这里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外部因素的综合。可理解为教育者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有计划的营造的教育环境,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个不断变化的过程,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而变化。

(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征

1.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多样性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整体,从社会存在的角度上看,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人类生存发展的环境不断变化,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影响深远,从以农业为主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到科技不断进步生产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环境的多样性不断增强。从人主体意识的选择上,人对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增多,日益丰富,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2.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复杂性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影响是广泛的,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社会环境。地理、气候、环境和人口等自然因素,对思想政治教育程度和手段的运用有明显的影响。而社会环境中的经济发展程度是影响教育效果的关键,物质生活的好坏,直接影响教育的开展和接受情况。同时影响具有多面性,有直接影响、间接影响;整体影响、部分影响;真实影响和虚假影响等等。其多样性决定着影响的复杂性。

3.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开放性

社会在日新月异的发展,科技在不断进步,人们获取信息知识的途径渠道更加多样,新媒体的优化更新,互联网的革新变化,扩大了人们的生活空间。整个社会处在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中,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动态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在不断的变化,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要与时俱进,不断开放,运用新的手段方法营造更有利于教育实施的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性决定着其是不断更新,不断优化的过程。

三、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互动

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都作为一种外在条件对人们的思想行为产生影响,环境的不确定性导致积极和消极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不同的影响,于是外部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就具有强化和消弱作用,那么他们的互动也体现在同向的增强和异向的消弱。

(一)积极的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强化

当积极的环境在性质和方向上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保持一致时,它们的内容、目标在相同的方向上发挥作用,此时两者发展符合自然客观规律,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营造就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就会在环境的变化下,不断汲取新的内容,拓宽新的方法,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不断的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积极环境主要通过社会舆论强化、政策制度强化、榜样示范强化和氛围感染强化等几种方式表现。

1.社会舆论强化

社会舆论强化主要是社会大众传媒创设的舆论形成一定的环境对人们的思想形为的影响。以互联网为核心的大众传播媒介不断丰富完善,以其传播速度快,信息容量大,覆盖范围广,正对人的思想意识产生重要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积极的同新媒体对接,认识其发展趋势,掌握其引导方法,运用传媒手段努力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更好的强化对人的思想引导和教育。

2.政策制度强化

政策制度强化主要是通过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加强对人的行为活动的规范和引导,形成一种有利于社会发展,个人成长的良好环境。十的以来,依法治国理念深入人心,在全党全社会都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气。我国正努力构建一个更加崇尚法治、文明有序的和谐社会。与此同时,国家制度上也紧密结合时展要求,不断通过更有利于人民的政治举措,来加强自己的统治,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像学校规范的校纪、企业完善的规章、军队严谨的制度都是运用制度来强化的形式。

3.榜样示范强化

榜样示范是用社会先进典型作为榜样强化良好社会道德的养成。这种直接的示范效应通常能起到规范社会成员道德行为,约束受教育者行为向着社会要求的方面发展。全国评选的感动中国道德模范就是运用榜样示范的方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达到在全社会形成发展正能量。屠呦呦作为我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她通过艰苦卓越的不懈奋斗,一次次的医学实验,一点点实践经验的积累,对科学严谨认真的态度,热爱本职工作的奉献精神,凭着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在医学方面获得巨大成就,在我国社会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促使更多的国人扎根本职工作,更好服务社会。

4.氛围感染强化

氛围感染强化主要是社会环境营造或自发形成的氛围风气对人们的思想意识的影响。主要有包括情绪感染、形态感染、群体感染等形式。当这种氛围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保持一致时,都会产生强化的力量。

(1)情绪感染主要是社会风尚和重大事件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变化。如今国际局势复杂多变,我国积极参加国际会议努力消除分歧,和平共处,但世界和局部地区局势仍不安宁,冲突性事件时有发生,地区矛盾此起彼伏,巴黎袭击案,欧洲难民危机,朝鲜核试验成功,中国南海的地区冲突问题。在复杂多变的局势下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努力在联合国框架下从维护各方利益,营造政治解决意见分歧的平台,坚持用和平方式化解矛盾。这样积极的态度对于我国人民是正面的感染,有利于激起人民爱国情感。

(2)形态感染是生动,形象的事物形态,典型案例给人们的触动和感受,从而影响人们的思想情感的表达和建立。如实地考察,参观访问等,通过革命纪念馆的参观学习,让我们更加了解当时艰苦的革命生活,了解革命前辈前仆后继勇往无前的英雄气概。更加认识到革命换来的美好的生活的不易,坚定人们树立为国为民的远大抱负。同时一些直观的图片,影像等工具也起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3)群体感染是社会中的对人们思想产生的引导和变化。一个家庭就是一个群体,和谐美满的家庭有利于家庭环境的优化,有利于文明礼貌,尊老爱幼美德的建立和发扬。一个企业也是一个群体,朝气蓬勃的企业氛围能让员工精神振奋,工作热情高涨。个体都是生活在一个个群体中,不同的群体时刻的影响着成员的观点,思想,价值观。个人就是在这群体的微观环境和社会的宏观环境中发挥着作用。

(二)消极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弱化

环境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在性质上相反,方向上相悖时就会产生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弱化。古人所谓的“与善人居,如入芝也”就是对良好环境的追求。然而,面对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竞争开放的环境出现了更多的变化和不确定性,环境的良莠不齐,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效果。

1.环境的自发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目的性相背离。

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希望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社会成员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形成一定的社会思想品德的活动。号召人们追求“真、善、美”,使人们成为“四有”新人。而往往社会环境中不良行为,丑陋现象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发挥。

2.环境的广泛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主导性相矛盾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想是我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复杂的国际环境,使社会主义也遭受着沉重打击。面对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上的思潮不断对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压力。环境的广泛性冲击着主导性。

3.环境的多边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稳定性相冲突

随着社会的加快发展,尤其是工业革命,科技革命的兴起,环境的快速变化给思想政治教育认识环境,运用环境增加了难度。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学科有其稳定性和规律性。面对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教育者要及时分析变化原因,总结变化规律,而当两者不同步或滞后时,就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总结: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从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作为人的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外部条件出发,分析两者的概念、特证,继而比较两者区别,为更直观的论述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互动关系,积极的环境通过舆论、制度、榜样、感染等途径实现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促进作用。而消极的环境则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发展道路上应积极的构建良好的外部环境,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的公民。

参考文献:

[1]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沈国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3]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

[4]陆庆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5]戴钢书.德育环境理论[M].人民出版社2002.

[6]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7]冯增俊.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M].广东教育出版社1993.

[8]陈桂生.教育学原理[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第9篇:思想与政治的关系范文

一、思想政治课教学不能回避社会热点问题的原因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观点,所以思想政治课不能回避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因为学生是生活在社会上的,学生在热点问题上的模糊认识和错误观点,常常带有社会性;二是因为许多热点问题都和政治课教学内容有关,有利于教师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如果教师总是回避热点问题或者一味地照本宣科。这样的教学过程虽然省时省力,但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三是因为社会热点发生在学生当时所处的大环境中,借助社会热点进行教学,有利于增强学习的实效性。

二、社会热点问题的特点

所谓热点问题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人们关注、议论多且比较集中的问题。它既有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也有关系人们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热点问题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时间性

常常是在一定时间内,某一问题成为人们关注、议论的中心。如:由“民工潮”到“民工荒”,今年的“金融次贷危机”、“雪灾”和“5・12汶川大地震”。

(二)倾向性

人们对热点问题议论纷纷,有各种各样的看法和主张。正确的、错误的。全面的、片面的,积极性、消极的都有,但常常表现出一种明显的或时隐时现的错误倾向和模糊认识。如:在民主问题上,有人认为,我们国家不如资本主义国家民主,在政党制度上,认为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多党制没有什么不好;又如:当我国的股份制经济迅速发展后,国内的许多企业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股份制改造,于是有人担心这种改造会不会引起我国经济结构体制及性质的改变等等。

(三)尖锐性

社会问题常常会涉及到是否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或党的重大方针政策。如:提出“一国两制”的策略后,人们担心的是香港的资本主义会不会挤掉大陆的社会主义政策,大陆会不会拖香港经济的后腿;又如:今年股市大跌,是否意味着中国也是泡沫经济等。

(四)复杂性

有的问题涉及到国内外敌对分子的煽动和人民内部的错误观点,偏激情绪、模糊认识经常交织在一起,呈现出复杂的状态。如:对能否实行多党制、议会制的议论中,有善良人的良好愿望。也有敌对分子的“别有用心”。

三、教学中分析社会热点问题的注意事项

针对于热点问题的这些特点,要求思想政治课在分析和教学内容有关的热点问题时应注意:

(一)及时性

思想政治课中,教师要及时回答学生提出的社会关注的问题,并且要对问题的焦点进行科学的分析。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了解热点问题的来龙去脉、关心热点问题的最新动态,而且还要吸取最新的理论成果,要敢于分析报刊上、教参里没有解决的问题。如: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教材上没有具体的分析。而在时政资料上却有大量的报道和论述。因此,教师可以从党的地位的变化到党当前面临的各方面的严峻考验,来谈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背景,阐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道理,并提出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要做到民主执政、科学执政和依法执政,为人民掌好权、执好政。

(二)全面性

要全面地看问题,对复杂的事物,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分析,力争使主观符合客观。如:我国“5・12汶川大地震”后,全国人民抗震救灾的系列事迹体现党和政府关注民生、以人为本的策略以及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三)深刻性

要把学生的目光及兴奋点,从事物的表面现象引到事物的内部,认清事物的本质。如:在讲民主问题时,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水门事件发生后,尼克松就下台了,这是不是说明美国非常民主呢?”我首先简要介绍了水门事件的概况,紧接着引导学生讨论:“水门事件说明了什么?”然后再归纳学生的意见,层层深入地分析,进而说明美国健全的民主制度是代表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

(四)政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