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上海创意人才培养及继续教育的耦合机理

上海创意人才培养及继续教育的耦合机理

摘要:党的报告指出: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矛盾已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创意产业发展是解决这一矛盾的重要手段之一。新时代创意产业的结构转变和发展为继续教育创意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文章主要讨论继续教育与创意人才培养在新时代背景下的耦合机理以及继续教育作为高等的补充如何有效发挥其在创意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创意产业;创意人才培养;继续教育转型发展

习在报告中充分肯定了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取得的重大成绩,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并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崭新论断为新时代作了基本判断。美好生活的实现离不开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实现上海基本建成为“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总目标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是上海“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手段之一。“十二五”期间,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持续快速增长。2015年全年实现总产出9451.6亿元,同比增长4.4%;实现增加值3028.44亿元,同比增长7.6%,占本市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7.9%,占本市GDP的比重为12.1%1。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急需大量高端并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意人才。然而在现有培养机制下,上海高端创意人才还是相当紧缺的,原有的培养机制已不能适应新的需求。到2013年底,上海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约130万人2,占比仍不足10%。《2016亚太知识竞争力指数报告》中,中国排名第5,位居新加坡、东京、蔚山、首尔之后3。可见,上海的创意产业从业人员数量和水平均落后于国际发展水平。继续教育作为一个灵活的终身学习的机制,是高校教育的一个有效补充,是职后人才升级的有效途径,对高端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文章将讨论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继续教育在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方面如何发挥其补充机制。

一、上海创意产业人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上海在创意人才培养方面总体上存在低层次人才竞争激烈,高层次人才严重稀缺,整体从业人员教育水平相较国际水平偏低的问题,现将原因总结如下:第一,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已经进入新阶段,原有的专业设置和培养机制已不适应新时代文化创意产业结构的变化。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数字文化产业部门呈现爆发式增长,并升格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而我国创意人才培养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渐把当前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理念运用于适应国内创意人才培养模式上来,但重理论、技能轻实践的现象依然明显,专业设置跟不上新时代的市场需求,课程体系没有根据创意产业链做到不同人才培养分层设计,导致毕业生综合能力、创意能力较弱,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第二,非学历教育培养的人才虽然具有较强的技术能力,但综合能力和文化修为偏低,创意能力较弱,与创意领军人才仍存在很大距离。上海目前职后非学历教育主要由高校的继续教育、职业教育以及社会类培训机构承担,社会类培训机构往往太过功利,缺乏顶层设计,导致培训市场混乱,阻碍人才的发展。

二、新时代继续教育转型发展与创意人才培养改革的耦合机制

第一,新时代继续教育转型与创意人才培养顶层设计的耦合。在报告中指出“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十八大报告提出“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以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大力倡导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建立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积极开展继续教育”5。继续教育的正处在一个最好的时代,其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国民素质”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上海创意与设计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6在“强化创意人才高地建设”部分指出:“扶持和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园区等主体共建创意设计实训基地,强化产学研结合。”《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7在创意人才培养方面均指出:“积极推进产学研用合作机制,探索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文化创意与经营管理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加快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由此可见,继续教育转型发展对创意产业人才队伍的壮大具有不可低估的效用。创意人才的输出及职后升级离不开以高校为依托、机制灵活、将教育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继续教育办学机制。第二,新时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继续教育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与创意人才培养以充分激发人的创造力为目的的人本主义思想耦合。《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所说,“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给经济界提供人才;它不是把人作为经济工具而是作为发展的目的加以对待的。”8以人为本,即以学习者为中心,去除教育的功利性,不以规格性为培养原则。创意人才追求自由的特点决定了其培养也要将人本主义放在首位,通过自我激励激发创造力,提自身高资源转化力。

三、继续教育创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

继续教育应抓住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重要机遇,切实开展政府主导、行业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资源和技术手段,以创意产业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吸纳创意产业领军人才,建立有机的、可持续的创意人才培养理念。首先,加强继续教育特色学科建设,凸显品牌效应。产地给了产品一种保证,正如时装设计师的标记所具有的慢慢积聚起来的符号价值。产地同样也给了创意人才一种保证,他们在某个地点的工作和学习经历使得他们具有某种过硬的职业标签。9创意产业集聚伴随着创意产业的发展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全国各地,这其中有自发的,也有政府牵头的。然而由于商业化的过分介入,大多数园区已经沦为办公空间上的简单发展,导致流失了很多创意氛围活跃的中小微企业创意团队。高校平台相对商业化氛围浓厚的创意产业园区更加宽容,对盘活国家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继续教育应发挥特色专业学科优势,借鉴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模式,形成专业人才校园集聚的品牌效应,为创意人才职业生涯打上品牌标签。其次,营造宽松的组织氛围,采用灵活的师资结构。佛罗里达(RichardFlorida)的“3T”理论表明,宽容的组织氛围是创意阶层发展的要素之一10。“行动计划”中也指出:“加大核心人才、重点领域专门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和扶持力度,积极用好各类引人才引进政策,造就一批领军人才。”11高端人才的引领作用不言而喻终身教育背景下的继续教育应发挥高校品牌效应,营造宽容的校园文化,以更加开放态度吸纳人才,壮大教师队伍,提高教学水平。而继续教育相对多元、灵活的办学机制对吸纳创意产业高端人才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采用企业导师工作室制,项目合作制等手段,通过适当降低教师引进门槛,与创意精英们展开深度合作,在补充传统教学需求的同时,激活和带动创意人才的创造力。另,创意产业归国留学人才和中小微创意企业者,一般具有较强的国际化视野和丰富的实战经验,创意活跃度很高,应重点予以全面的扶持和吸纳。再者,根据创意产业链对人才的不同需求,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分层次建设课程体系,提高教学品质。继续教育远程教育拥有国内相对先进的在线课程制作经验和软硬件设施。在满足高等教育学历补充任务的同时,应积极开展满足不同需求的线上非学历创意课程的研发。如在基础层次创意培养上,技术、理论型课程可以采取线上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设计并制作网络课件。在线课程教学设计应以满足短小精悍、碎片化等现代在线课程特点为原则。这种方式有效提升了在职教师及在职学员在教学、学习时间和空间上的维度,有效满足了创意阶层在工作学习方式与生活方式相结合的时间和空间自由、灵活的特性,大大降低教学成本,实现了教育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另外,团队讨论式的运作模式有助于激发个体创造力。因此,在高端创意人才培养上,可采用企业导师制模式,以项目为载体,以创意产业链不同环节划分任务,全面提升每个学员个体的综合素养。创意产业链团队依据创意人才的成长的不同阶段,吸引不同层次创意人才回归教育体系形成良性循环。综上所述,继续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有效补充,是创意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继续教育与创意人才培养相互促进并相互影响。创意人才培养的个人和社会需求可以为继续教育转型发展拓宽思路;继续教育的多样化转型也将成为创意人才职后培养的沃土,成为升级创意人才资源转化能力的有效途径。继续教育在转型发展的道路上机遇和挑战并存,然而其在创意人才资源转化力方面的促进作用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国民素质”将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注释:

1.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创意与设计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沪经信都〔2017〕22号[A/OL].(2017年1月9日)[2017年11月1日].

2.郑闻文.上海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约130万人:东方网[Z/OL].(2014年6月9日)[2017年11月1日].

3.浦江创新论坛.《2016亚太知识竞争力指数报告》:中国上海[EB/OL].(2016年9月24日)[2017年11月1日].

4.新华社.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4年6月9日)[2017年11月1日].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年7月29日)[2017年11月1日].

6.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创意与设计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沪经信都〔2017〕22号[A/OL].(2017年1月9日)[2017年11月1日].

7.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上海市创意产业协会[EB/OL].(2016年5月30日)[2017年11月1日].

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文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45.

9.厉无畏.创意产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策动力[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73.

10.理查德•佛罗里达(RichardFlorida).创意阶层的崛起[M].司徒爱勤,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286.

11.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上海市创意产业协会[EB/OL].(2016年5月30日)[2017年11月1日].

作者:韩洁 冯信群 单位:东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