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职园林专业的教育教学思考

高职园林专业的教育教学思考

【摘要】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意味着社会对于人才素质的要求日益提高、更趋多元。园林专业的实践性强,不仅要求学生有较高的专业能力,还需要有全方位的知识与技能储备,这就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从问题和对策两个方面,对高职园林专业的教育教学进行探讨,目的在于提高园林人才的培育质量。

【关键词】高职;园林技术专业;教育教学改革

前言

近年来,园林专业受到了社会的普遍重视,作为一个艺术和技术相结合的专业,高职学校应该如何在教育教学上迅速适应社会的需求,培养出合适与适合的人才,已然成为具有价值的研究性课题。

一、当前园林产业发展现状情况

伴随着我国经济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化及大范围开展,我国城市建设及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园林绿化早已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从整体上来看,城市绿化事业依然是依赖于传统的生产方式、体力劳动、手工操作等操作模式,欠缺强有力先进科学技术的大力支持,要知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其真正的作用并未得到最大限度上的充分发挥,现代化城市绿化事业所具备的巨大潜能有待进一步挖掘。当前,在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农业经济产业结构做出进一步调整的大环境下,园林产业的发展可以说是异常迅猛的,其大体上包含了以下几种类型:其一,基地生产。主要是进行绿化苗木、草坪、花卉及园林附属的培养基质的生产和销售;其二,各种园林常用建筑小品、装饰品、园林建筑材料的生产经营,譬如,雕塑、花钵、草坪灯、休息桌凳等;其三,园林机械的生产经营;其四,园林规划设计及其相关的文字资料工作;其五,园林工程施工与组织管理。

二、高职园林专业的教育教学现状

1.人才培养目标模糊。园林专业最早出现在综合类大学,归属于农学类。这个门类涵盖的内容非常多,综合属性比较强。高职院校在引入这门专业后,将园林植物栽培技术作为主攻方向,目标是培养熟练掌握园林植物栽培技能的规划和实施人才。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是城乡园林单位、森林公园等公共服务单位。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将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在中等技术层面,而对基层的实际生产、服务等技术的培养是比较忽视的。这和国家目前对职业人才的根本性要求有悖,不能满足园林工作的实际需求,说明高职院校在人才的培养定位上是有偏差的。

2.课程体系存有缺陷。当前园林专业的课程体系是从综合大学的园林专业中顺承下来的。其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是传统教学理念下的模式,姑且不论这些模式是否能够适应职业院校的需求,它们在知识培养、技术培养、实践培养上的各自独立、没有关联,就造成了园林专业无法实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例如在专业课程中的,《土壤肥料学》、《园林生态学》、《气象学》虽然名称不同,但是内容却多有重合,不仅造成了学习成本的浪费,也让优势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发挥。再比如《花卉学》中介绍了大量园林植入的栽培技术和规划设计的要点,学生很难在花卉和园林规划薄弱的联系之间等到专业能力的训练。再加上专业、技能和实践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学生所学所用都被限制,导致了专业能力得不到切实的提升。

3.实践教学制约较多。高职教育教学历来为人所诟病的一点是,只重视理论教学,不重视实践应用。学生的理论知识再丰富,没有相应的实践环节配合,也无法获得专业的技能。目前推出的校企合作、双师教育等等只在一些热门的专业得到了普及。园林专业尚处于摸索的阶段。教育教学的资源自然更新频率也非常缓慢。这就导致一个恶性循环,将园林专业的实践置于了可有可无的位置。

三、高职园林专业的教育教学改进措施

1.结合市场需求,定位培养目标。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园林事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因此市场上对于园林专业人才的需求是与日俱增的。为了和数量相匹配,职业院校的教育必须在质量上寻找到提升的途径。首要做到的一点是,对市场展开大范围的调研,对当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获得清晰的认识。在这个基础上制定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使院校培养的人才可以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迅速投入到工作状态中,直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更为高级的目标是可以让学生在获得系统的知识技能后,技高一筹或是修炼一个专长,使职业学校的学生可以成为高级技术人才的储备。也为职业院校设定分层分级的教学目标并加以实施,提供一个可借鉴的模板。培养应用型、技能型的复合型人才是高职院校开展教育工作的基本特征。而对于园林专业而言,专业课程的设置及目标的培养主要在大园林上得到很好地呈现。目前高职园林专业课程在设置上是比较完善的,学生的专业知识范围较为宽广,可是,学生在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方面、对于对口岗位的胜任能力方面却十分欠缺,为此,高职园林专业教学改革方向要以培养高素质的高级园林技术专业人才为中心,紧紧围绕一个专业、三个方向、弹性学制、模块教学、专项培养为特色,从而促使园林专业不仅具有特定的岗位定向属性,同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特征,从而将高职教育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特色完美地呈现出来。高职园林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促使学生不但具备较强的专业业务工作能力,同时又具有爱岗敬业、谦虚好学、与人合作的思想精神和优良的专业素养,从而能够很好地坚守在园林建设、管理、服务和生产第一线工作。为此,一定要将培养园林专业学生的基本素质放在第一位,与此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基本的专业技能等综合素质。教学内容的具体安排方面,在进行专业技能课程的相关安排基础上,同时需要安排一定的时间来进行组织管理、人文科学以及相关艺术类课程,最大限度上提升本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既了解现代化园林技术,又具备特定组织管理及人文社科等能力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2.完善课程体系,注重详略结合。课程的设置与内容的确定应该从宏观层面出发,把所有学科综合在一起,详细的甄别其中重复和疏漏的地方,然后做出学段的精细安排。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内容会被自然的取舍,使课程体系变得更加精炼、凝缩。一般来说,课程体系包含三部分的内容: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艺体课程。基础课程重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水平,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和英语能力;专业课程主要是针对园林知识技术进行讲授;艺体课程严格来说是德育课程体系的内容,它们让学生拥有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审美。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让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获得综合能力的提升,完全符合当下对职业人才核心素养的要求。

3.实践理论结合,实施多元评价。学校教育之所以注重知识讲授,很大的原因在于考试体制的禁锢。职业院校的学生和普通大学的学生相比,在学能上本就存有一定的差距,如果依靠死记硬背理论知识就能顺利通过考试,何乐而不为呢。学校在教育资源的提供上存在的一些缺失从旁助力,使得一考定成绩在职业院校深深的扎根。要想让理论和实践真正结合起来,应该改变评价的方式,把终结性评价变成多元化评价,将学生期末考试的成绩和平时的学习表现综合起来,给予他们一个全面性的评价,这会促进学生主动关注平时的学习积累,寻找实践的机会,从而反刍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作为高职园林专业其培养的是技能型、应用型及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通过不断地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从而构建专业的教学体系。考虑到园林专业的专业特点及目前我国园林建设的基本发展情况,本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需要做出如下的安排:第一,合理地安排实践课课程。将能够开设实践课、需要开展实践学习、实践训练课程都进行合理地安排。第二,实践课具体时间的安排。园林专业中的很多实践课程其实是一个系统性操作的过程,但是会受到自然气候条件、季节更替的影响,为此,不仅需要对随堂的课堂实习进行合理地安排,同时又要安排好实习期的实习情况、专业实践劳动及毕业综合实践;第三,实践课实践场所的安排。实践场所不仅要安排在本校内进行实习,同时要综合产学研共同发展的基本需求,适当地安排在一部分园林绿化企业、事业单位等进行现场实际施工、生产,以便于能够对园林技术专业各方面知识有一个系统性的掌握,高校学习毕业之后成为相关行业所需要的综合型人才。

结语

通过对高职园林专业教育教学现状的探析,让我们有了客观理性看待园林教育事业的机会,在这个基础上,紧密结合市场的需求,对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使用完善的课程体系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最后用多元的评价给予学生学习动力,一定会培养出合格而出众的园林人才,为国家的园林事业贡献自己的知识与技能。

【参考文献】

[1]郭玲.高职园林专业教学项目设计与实践探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7(09)

[2]郝根明.高职园林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5(04)

作者:杜美娥 单位:鄂尔多斯生态环境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