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摘要】一直以来本科教育都是国内外高等教育改革的焦点,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后,引发了又一轮关于教育教学的新思考。本文通过对近几年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分析,探讨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思路,以期能够促进我国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本科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本科人才。

【关键词】新时代;本科;教学改革;应用型

目前,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已进入提高质量的升级期、变轨超车的机遇期、改革创新的攻坚期,虽然各地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做出的工作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本科教育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这就要求我们调整思路,为实现高等教育强国做出贡献。

1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效

专业建设方面:近年来,各高校积极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着力提升专业内涵和质量,在“双一流”建设和“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上,各高校也积极尝试和投入,涌现了一大批应用型高校。课程改革方面: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推广,高校教师也紧跟时代的脚步,推出了一大批线上线下的精品课程,满足学生随时随地学习的需要。教学改革方面:传统教学模式难以适应新时代本科教育的需求,因此,各高校大力号召教师积极的参与到慕课、微课的学习和建设中;此外对于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也受到了足够的关注,各高校所创立的创客中心枚不胜举,我国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走在了世界前列。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制度方面:为提升教育质量,教育部着力建立相关的教学标准、制度,并对高校开展审核评估活动,促使本科教育稳步提升。

2本科教育教学改革面对的问题

2.1课程方面

一般而言,大学本科的课程内容往往由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构成,课程内容较多,但由于课时受限,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课堂教学内容往往尚会被压缩、简化,导致知识的传授受到限制,而对于选修课来说,更难以做到知识的延伸、拓展。另外在课程设置上,很多高校在课程设置中未顾及到企业的真正需求,完全按照固有的思路进行课程设置。

2.2教学内容方面

本科教育教学阶段理论知识的灌输固然重要,但这并不能作为教学内容的全部,而就目前情况来看,深入理论知识的指导和适当的实践练习尚未被广泛应用在教学中。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紧靠在课堂中的讲解,甚至课后的死记硬背,这直接导致他们对理论知识掌握的有限性。

2.3教材方面

不论是哪一学科在市面上都不乏可供选择的教材,然而这些教材的内容设置、知识容量往往很难令人满意,对于新知识、新理论、新工艺的更新也较为滞后。以这样的教材教授出来的学生,其知识质素就难以胜任用人单位指派的工作,其创新能力也会因为知识更新的不及时而受到影响。

2.4教育方式方面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教学手段仍然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过于被动,师生间的沟通、交流过少,以至于老师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了解不够,学生对知识也缺乏感性认识,这对于他们以后的业务能力有很大的阻碍。另外,部分院校虽然已经从传统教学模式向新的教学模式转变,但尚处于探索阶段,而且很多课程并不适用目前正在推广的教学模式。

2.5软硬件投入方面

教育教学改革问题一直以来备受关注,但是仍然存在着软硬件方面不到位的问题,尤其是软件方面,教师投入于科研的精力甚于投入于教研的精力,虽然投入科研也会对教学有积极的影响作用,但就目前阶段的需求来说,教师着力于教研才能更快的使得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得以提高。

2.6评价标准方面

学生的首要任务是读书学习,因为对“减负”这一问题理解的偏差,部分院校对于考试评价方式、考评标准一再降低,直接导致本科毕业生在用人单位中的认可度降低。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而一些学校在评价老师时,过分强调科研成果、海外经历,对于学历、职称过分重视,这样的风向标对教师专注教学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3新时代下本科教育教学的新思路

3.1建设高水平教学体系

要培养高水平人才,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建设高水平教学体系,着力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只有把握好新时代对人才的需求方向,才能建设更好得调整、优化专业结构,使原有专业得以升级,新专业得以建设。教学体系的建设离不开教学内容的支撑,对此,必须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内容带入到课堂内外的实践中,在真实的操作演练中得到对知识点的透彻理解才能达到真正的教学目的。

3.2推动“应用型”课程革命

新时代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为部分课程所摒弃,但新的教学模式仍在探索中,并没有在全国各院校、所有专业、所有课程中得到推广和实施,而想要培养为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就必须大力推进“应用型”课程革命,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向参与式教学靠近,推广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将工作实例引入课堂,让学生零距离接触工作实务,将课堂转变为工作场地,让学生在新的教学模式中得以快速成长为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3.3加强软硬件投入

软硬件投入的力度关乎教育教学改革的成败,资金的拨付、硬件设备的配置、院校的鼎力支持、教师及学生精力上的投入都对此项改革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国家、院校、教师乃至学生都应该尽可能的投入进来,尤其是在教学一线的教师们,应该投入更多的精力在探究教育教学改革问题上,以更快、更精准的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进程。

3.4推行新的评价标准

学生的培养应满足用人单位、社会的需求,因此,对于学生的评价标准不能简单的以考试评价方式而论,而应该实施全过程考核,并且可以尝试将学生选修辅修专业、第二学位、参加行业考试、参加社会实践、实习也纳入到考核范围;对于教师的评价切忌唯职称、唯科研论,而应当坚持以师德师风为教师素质评价的第一标准,并实行教学规范、教学效果、教改成果的多维度考核标准。

参考文献

[1]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6-21(1).

[2]靳玉乐,孟宪云.“双一流”建设与教学革新[J].高校教育管理,2018,12(3):1-6.

[3]范守信.从教学改革谈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8(6):29-31.

作者:王璐 单位:西安培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