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种子经营管理市场问题分析

种子经营管理市场问题分析

一、种子生产经营单位问题

1.种子经营人员素质较低,售后服务不完善

1.1是种子经营人员农业科学基础知识、种子使用技术贫乏,不能正常开展咨询服务。

1.2是法制观念淡薄,进种随意性大,不过问种子来源和质量,网点与网点之间随意串换种子,用甲公司的种子销售发票销售乙公司种子。

1.3是对抗检查销售未审定品种种子或者其他违规种子,采取隐蔽销售或者开一本发票,甚至不开发票,逃避检查。

1.4是随意多家种子企业的种子,不按规定变更营业执照和到农业部门备案。

1.5种子管理人员素质偏低由于县级种子管理人员中有一部分原来从事销售工作,文化程度和专业技术较低,对于品种实验推广、质量管理和市场监管等行业管理性工作较陌生,对种子政策法规知识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也不够,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种子管理工作。

2.非法生产、无证生产经营现象日益猖獗。近年来,随着农作物种子市场价值被不断挖掘,为人所熟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这个行业,但由于此行业的门槛较高,限制较多,众多不具备生产资质的企业便通过伪造、变造、买卖、租借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或者未按照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规定生产(经营)种子等非法的方式强行进入,为该行业增添了诸多混乱因素。但苦于无信息公示平台,有些许可证编号无从查找,尤其是外省或地市级乃至县级种子管理部门核发的许可证。

3.经营手续不齐全。一是没有办理主要农作物种子生产许可证而生产主要农作物种子。一些国营和民营科研单位借科研为名扩大种子生产。二是没有办理主要农作物种子经营许可证而经营农作物种子。主要表现是原资质不合格的种子公司和国营农科所。三是没有按期备案,备案手续不齐。四是《种子经营许可证》与工商《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不符。五是没有建立种子经营档案或极不规范。六是经营未经审定的品种。七是调运种子时没有附植物检疫证书。八是本身为受委托经营者又进行再委托。

4.种子广告过滥缺乏严格的管理措施。种子广告是贯穿种子生产及销售的全过程,召开品种观摩推介会、自制小传单、电视报纸广告宣传、搞农业技术讲座等等形式,挖空心思推介自己经营的品种,方法灵活,行动隐秘。《种子法》对种子广告的确有规范,但苦于农业部门没有处罚权,对有些问题难以处理,也只有听之任之。

5.种子质量问题。在出现的种子事故中,大多与种子质量有关。质量上重要表现:一是在生产中,不按种子生产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组织生产,造成种子纯度低。二是在加工中,一些加工企业粗加工多,精选、包衣少,商品化程度低,质量差。三是在对经营中的质量监督难以保证。许多种子经营单位没有种子检验设备,质量难以保证,有的地方没有种子质量监督检验结构,无法检验。

二、规范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行为的重要措施

1.强化种子生产管理。让有实力和有技术的公司和单位进行制种,杜绝没有资格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制种,避免制种盲目性,以优质种子稳固市场。坚决刹住对基地种子的乱购、套购歪风。

2.强化种子的全程监督管理。一是加强种子生产许可证和经营许可证的核发管理,严把市场;隹入关。通过严格办证、规范办证,促进种子企业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种子经营企业的整体素质,全面提升种子质量,杜绝坑农害农案件的发生。二是强化质量检验,保证种子质量。从种子育苗期、生长期、授粉期等各个大田生产环节进行田间检验,严格把关。对种子的加工贮藏各流程加强抽查与监督。三是严格规范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和展示推广。坚持先试验示范后推广的原则,以典型引路推广优良品种。

3.提高管理人员素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种子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种子市场监管难度也不断加大,同时,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也进一步增强,迫切要求种子执法管理人员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法律知识水平,增强管理和服务能力。县级种子管理站要根据每个工作岗位性质不同,抓好相关业务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培训,着重对市场监管人员、质量检验人员、区试管理人员分期分批开展业务培训,坚持自学与集中培训相结合,考试与考核相结合,切实提高管理人员素质,真正做到规范执法、公正执法和科学执法。

4.加强宣传教育各级政府部门要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和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在全市各乡镇的集市宣传相关法律法规,以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对经营者和广大农民群众讲授识假辨假的相关知识,让制假贩假者无利可图。同时,教育种子经营者自觉遵守市场秩序,自觉接受监督检查,自觉建立健全的种子经营档案,共同维护种子的市场秩序。

5.建立品种登记备案制度。进入市场的品种与日俱增,因此,进入市场的品种均必须到当地种子管理机构登记备案,包括数量、来源及销售去向。有利于掌握市场品种动向,最好是将其列入法律制度,增强约束力,各级种子管理机构应建立对应的种子品种库,建设网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有利于查处违法生产经营商,有利于为农民追偿损失。

作者:李占柱 单位:辽宁省凌源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