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腹部CT对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的诊断

腹部CT对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的诊断

【摘要】目的:就急诊腹部CT对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的临床诊断价值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别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剖腹探查方式诊断,观察组患者则接受急诊腹部CT检查诊断,分别就两组患者临床诊断准确率、诊断时间、失血量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临床诊断准确率为94.0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100.00%,差异显著(P<0.05);另外,在诊断时间以及失血量比较上,观察组患者(0)ml、(26.03±1.04)min同样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48.26±2.01)ml、(59.97±2.05)min,差异显著(P<0.05);最后,在并发症发生情况上,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0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74.00%,差异显著(P<0.05)。结论:由此可见,在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患者临床诊断中,尽管急诊腹部CT临床诊断率较低于剖腹探查,但其在失血量、并发症发生等综合方面明显优于剖腹探查诊断,因此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急诊腹部CT;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临床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抽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患者各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患者男23例,女27例,年龄(23~78)岁,平均年龄(58.26±2.03)岁;观察组患者男29例,女21例,年龄(22~79)岁,平均年龄(56.20±2.85)岁。

1.2方法

观察组:首先,在本次研究中,所有观察组患者均接受相同的CT扫描机,即螺旋CT扫描机[3],并接受相同部位的检查,即腹部平扫及增强检查。其次,患者在接受检查过程中,取仰卧位,待扫描结束后应用SIEMENS软件系统作后处理。对照组:本次研究结果中,对照组患者均接受剖腹探查方式进行[4]。

1.3观察指标

分别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诊断准确率、诊断时间、失血量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表示组内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组内计量资料,分别行χ2检验以及t检验。若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诊断结果对比在本次临床诊断准确率上,观察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并且,在诊断时间以及失血量比较上,观察组患者同样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并发症发生情况上,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根据临床研究资料显示,临床中,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并不多见,但是由于其至致死率较高[5],进而在临床治疗中,为了有效保证患者临床疗效,在其早期诊断中必须有效提高早期诊断准确性。另外,笔者了解到,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属于临床急腹症[6],因此,患者需在短时间内接受有效治疗,以保证后续质量方案的准确制定,确保患者生命健康。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不断进步与发展,临床应用腹部CT越来越广泛,并且有相关资料显示,在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诊断中,使用腹部CT失血量较低,诊断时间较短,综合效果较为显著。在本次研究过程中,两组患者分别接受不同的临床诊断方式。其中,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急诊腹部CT诊断后,尽管在诊断准确率上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但是在失血量、诊断时间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并且在并发症发生情况上,观察组患者同样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见,在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患者临床诊断中,采用急诊腹部CT诊断方式,在综合效果上明显优于剖腹探查方式,进而在未来的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患者临床诊断中,应当大力发展急诊腹部CT诊断,并不断对其进行优化与完善,促进临床诊断效果,保证患者生命健康。

【参考文献】

[1]张柯.急诊腹部CT对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的诊断作用[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5):2911-2912.

[2]张柯.急诊腹部CT对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的诊断作用[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5).

[3]郭丽丽.急诊腹部CT诊断结合中西医治疗应用于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128例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7,(35):98-100.

[4]徐俊喜.急诊腹部CT在诊断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中的作用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2015,(15):377-378.

作者:李伟 于澜 王刚 李志明 周晓明 高远翔 单位: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