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中职哲学与人生课程改革研究

中职哲学与人生课程改革研究

1在中职哲学与人生中运用专题教学法的必要性

1.1课程的特点决定的。哲学与人生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的必修课程之一,其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它除了要讲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外,还需要与中职生的人生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如果按照教材章节面面俱到效果并不好,因此本校课题组做了有益的尝试,在尊重教学大纲的前提下,改变了原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固定编排模式,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整合,以专题的形式开展教学,集中精力突出重点和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实践证明,它既是必要的,又是可行的[2]。1.2中职生的特点决定的。中职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选择未来发展方向、形成正确的职业理想和就业观的关键期,但由于他们的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欠缺,大多数学生对人生问题的认识仅停留在肤浅的表面,无法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因此在哲学与人生教学中,教师不能仅就哲学观点而讲哲学观点,也不能把讲授哲学观点作为教学的终极目的,而应该根据中职生的特点,把哲学观点与中职生的人生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专题,使哲学观点的学习建立在运用的基础上,实现在使用中学习、在学习中使用,实现知与行的统一、学与做的结合。

2中职哲学与人生课程改革中专题的开发

2.1哲学与人生专题的开发依据。以哲学与人生实施性教学大纲为依据,全面落实中职德育课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以哲学与人生教学实践中的经验为基础,结合学生生活和专业实际进行专题开发与整合,将教材的指导性与教学实践的实效性融为一体。2.2哲学与人生专题模块的构建。哲学基本观点与中职生人生发展的实际问题相结合,以此作为专题模块的内在逻辑和基本线索,形成了6个专题模块,其专题模块构建如下。专题一“人生理想篇”。整合了教材第十、十一和第十二课,它是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的理想、意志信念的观点而形成的,避免了内容的交叉重叠,使知识线索更加清晰明了,可以使中职生首先明确自身的理想和目标,学会自觉地把个人成长纳入社会发展之中,在推动社会发展中实现个人理想。专题一对整个专题起到一个引领作用。专题二“人生选择篇”。整合了教材导言和第一课的内容,它是依据唯物论中客观实际的观点形成的,使中职生理解在人生选择过程中,必须遵循主客观条件,学会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做出正确的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选择。专题三“人生行动篇”。整合了教材第二课和第三课的内容,它是依据唯物论中运动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观点而形成的,使中职生明白人生的发展只能通过行动来实现,理解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的前提,学会做一个自强不息、勇于行动、善于行动的人。专题四“人生态度篇”。整合了教材第四、五和第六课的内容,它是依据辩证法的普遍联系、变化发展和矛盾运动的基本观点,与如何处理中职生人生发展中的关系、境遇和动力问题相结合而形成的。它包含了3个子模块:(1)人生关系;(2)人生发展;(3)人生动力。目的是帮助中职生解决人生态度问题,使其学会用哲学的观点去分析解决人生问题,学会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不断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专题五“人生能力篇”。整合了教材第七、八、九课的内容,它是依据辩证认识论中认识与实践、现象与本质和辩证思维的基本观点而形成的。它也包含了3个子模块:(1)知行统一;(2)明辨是非;(3)创新能力。目的是帮助中职生提升人生发展的能力,使其学会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做到知行统一;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提升明辨是非的能力;学会运用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创新能力。专题六“人生价值篇”。整合了教材第十三、十四、十五课的内容。它是依据历史唯物主义中的个人与社会、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观点而形成的。目的是帮助中职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会处理个人与社会、奉献与索取、个性自由与全面发展的关系,为在社会中发展自我、创造人生价值做好准备。以上6个专题的组织结构都是由“目标”“导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5个部分所组成。专题模块的构建既解决了教什么的问题,也解决了怎么教的问题。

3在中职哲学与人生课程改革中运用专题教学法的实施流程

3.1积极营造教学环境。在开展专题教学法之前,教师通过问卷、访谈等方法了解全班学生,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组,每组成员基本控制在6~8人,并确定每组的组长,组长负责课前准备、课堂参与、课后实践等活动的任务分工、过程协调以及师生之间的沟通,使活动能有效开展。设置小组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目的是要把学生由课堂教学中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课堂教学的积极参与者,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对哲学观点的内化;同时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能使学生学会接受群体的规范,不断改变和调整自身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并逐渐把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内化为自身的品质,最终在学与做的结合中,实现知与行的统一。3.2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专题教学法的教学过程可以分为3个基本环节,每个环节可以根据专题内容的实际需要,设计若干步骤。环节一:课前准备。首先,教师要在每个专题开始前的一周时间,向学生告知下次课将要学习的专题内容是什么,要求每名学生围绕专题所要探讨的问题自主看书、查资料,这个过程目的是督促学生尽快熟悉专题内容。其次,教师结合专题涉及的内容,有针对性地给各小组布置小组授课、角色扮演等各类课前准备的活动和任务。如小组授课是教师以专题内容和与自身密切相关的人生问题为基础,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制订方案、材料梳理与整合(包括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制作PPT、课堂主讲及互动等一系列步骤,然后让小组成员相互协作来充当“教师”角色完成授课任务。这种互动形式是依靠组员的积极参与和分工协作来完成的,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运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交流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提升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心理健康水平。环节二:课中教学。围绕专题教学法的组织结构,课中教学具体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个步骤。“提出问题”包括目标呈现、问题导入、教师点评等教学过程,目的是明确人生不能这样做以及这样做的后果和危害。“分析问题”包括提出主题、活动设计、案例分析、师生讨论、观点阐述、教师点评等,目的是通过学习相关的哲学观点和方法,明确人生为什么不能这样做的原因,该步骤更多的是关注“知”的问题。“解决问题”包括成果展示、评价检测、操作指导等教学过程,目的是明确人生遇到类似问题时应该怎么做,该步骤更多的是突出“行”的问题。环节三:课后活动。包括践行体验、课后拓展、评价反馈等活动,目的是把所学的延伸到课外,将哲学原理融入中职生的现实生活中,做到学以致用。3.3充分利用视频教学。专题教学法并不意味着教师的“满堂灌”,可选择视频教学这一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所谓视频教学,就是针对专题模块中的内容,选择相关的视频,引出专题要学习或讨论的内容;也可借助视频来解释哲学观点和人生问题,它能将抽象知识与现实的具体事例有机联系起来,使哲学理论更加生活化和具体化,不仅增强了教学的吸引力,且能加深学生对原理的理解和运用。如在讲授“人生行动篇”中,选择播放了一段震撼心灵的视频———《永不言弃》片段,目的是让中职生做一个自强不息的人。在讲授“人生态度篇”中,选取播放《手机正如何改变你的生活》《引发癌症的内因与外因》等视频,帮助中职生认识人生发展中的内因和外因,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3.4采取综合的考核方式在专题教学法的实施流程中,主要采用了行为评估(包括社会调查、收集信息、小组授课、角色扮演、课后拓展等综合考核学生的方式),将行为表现量化并计入课程成绩,改变传统的侧重考查认知层面的考核方式,目的是使中职生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相统一,最终实现知与行的统一、学与做的结合。

参考文献:

[1]刘洋,周文翠.专题教学法及其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为例[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3):60-63.

[2]周金衢.专题教学法在公共选修课《社会学概论》中的运用研究[J].太原学院学报,2016(34):89-92.

作者:蔡磊 单位:珠海市卫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