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国内外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比较

国内外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比较

摘要:本文通过比较我国与美国、日本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动因、内容与模式方面的现状,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提出健全法律法规和发挥政府强制监管作用、规范年报披露和扩展环境信息的相关披露内容的对策。

关键词: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动因;披露内容;披露模式

各国迫切追求经济增长,人类生存环境随之不断恶化,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为了实现企业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各国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不断完善有关法规制度,促使企业降低能耗、减少污染,加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显得尤为重要。我国至今已经逐步形成了一定的环境会计制度,但环境会计信息体系的建设发展水平还有待提高。

一、国内外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动因的比较分析

(一)国外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动因美国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主要因为当局及各州政府规定了有关环境政策,体现了更加重视企业内部的工业环境和环境财务信息。政府对严格遵守环境信息公开政策的企业,给予财政支持和奖励。作为社会组织,企业以经济为主要目标,为了向行业和社会传达良好的形象,企业披露行为会显示尽可能多的环境绩效信息,减少信息不对称,从而赢得了更多的客户和合作企业。日本于2000年了环境报告指南,多次修订并沿用至今。日本政府部门专门针对各种行业的发展需求,设计了包括环境效益和成本的环境信息统计量表。另外,如果已为生产企业的化学物质注册了关键的污染控制对象,则必须准确记录并如实申报从材料采购到市场销售的整个过程。日本政府共同推动环境会计理论建设和会计实践,其健康的发展引导和促进了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既定标准的形成。因此,在内部控制和会计操作的前提下,日本企业更多地关注量化环境会计信息,而不仅仅是报告环境会计信息项目。因此,国外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动因主要两方面。一是企业特征。企业规模越大,成长越快,越重视内部治理,持续改善企业内部财务、人力、绩效等,有效的内部治理将促进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二是外部法律压力。政府环报政策法规的不断完善,会鼓励企业开展环境保护活动和环境会计。在外部法律压力的全面监督下,结合企业特征和环境会计信息绩效的驱动力,企业逐步形成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

(二)国内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动因1.宏观经济因素。长期以来,我国各省市高度重视经济效益,而未考虑造成的环境污染,治理环境的落后导致不少地区空气质量差,引起人民的强烈不满。近几年,政府要求企业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接受社会媒体和公众的监督,并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但是各地核心发展仍然是经济,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一定的阻力,尽管财政支持和整改逐年增加,成效还不够明显。2.政府监督因素。为响应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政府对企业的配合不积极和披露流于形式等行为实行了有效监督而展开环境保护工作。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制定了法律法规,给企业施压。政府监管压力越大、水平越高,企业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越多;法律制度日趋完善,企业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就越来越全面和具体。3.企业内部因素。股权结构和性质影响企业内部治理,从而影响到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国有企业披露比例比非国有企业高,相对披露了更多的环境会计信息。一般来说,控股股东会影响企业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意愿。企业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也会影响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绩效越好的企业在行业中必须表现出的竞争优势就越多,向外传送的信号越强,传达的内容就越多。企业绩效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二、国内外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的比较分析

(一)国外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美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机制既强调环境成本又强调环境债务,可以清楚地了解企业对外发展的运营效率和对内管理的治理情况。环境保护活动使企业承担债务、成本开支和其他必要费用,并处理已造成的污染,清理污染项目,产生治理环节,这些都会有负债和成本发生。企业违反环境法律展开生产经营活动,直接受到惩罚,同样形成成本与负债等。企业生产活动的环境污染威胁公众人身健康的,应当依法赔偿受害人。美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还侧重绿色建筑指标和循环指标,以提高披露内容的有效性。日本企业降低了生产成本,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治理目标力求环境污染影响最小化。日本进行企业环境会计及信息披露的研究要晚于美国,环境法律法规理念和政策内容建设相对更加具体,效果更加明显。日本政府借助一系列规范性建设,有效地促进了企业主动保护环境活动的开展,重点是评估企业的市场活动和环境负债,直接对企业实施环境项目投资及行业效益等进行评价与奖励。

(二)国内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我国企业不但注重自身和股东的利益,而且维护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利益,注重承担环境保护责任。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既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也体现企业环境行为对财务的影响等,具体包含两方面披露内容。一方面,环境会计要素信息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直接定量地向社会公开一些关键内容,主要有环境资产、成本和资本等信息。环境资产是一段时间内企业生产、运营和项目建设的货币计量。环境成本指企业开展一定的经济活动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战略目标而支付的,它成为企业未来发展的资源和动力。环境负债指企业为支付环境费用而承担的负债,是企业履行环境保护、技术研发、节能减排等义务时应支付的费用。关于环境资本,则是企业拥有的环境资产的使用权和所有权。另一方面,环境绩效信息是基于企业自身内部控制和管理视角的环境统计报告的内容构成。披露环境绩效内容可以使利益相关者和公众进一步了解企业信息,具体包括企业执行国家和地方环境法律、企业在其自身生产和运营过程中对环境质量的审核,以及企业在控制污染、合理使用污染物等环境治理方面的具体表现。

三、国内外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的比较分析

(一)国外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美国企业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模式主要通过年度报告、会和互联网来进行。无论是政府部门和审计机构,还是投资者和社会公众,他们一般都选择年度财务报表等数据来分析企业的发展,企业看重公共形象与社会责任。为了帮助所有利益相关者和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的具体情况,美国国内企业较为普遍采用减排绩效报告和可持续发展报告来披露环境会计信息。这是年度报告表内与表外结合进行信息披露。美国上市公司更多自愿披露,考虑政策风险和环境风险,并提高企业声誉。他们着眼于总体战略计划,提出了减排目标并做出承诺。而美国政府和监管机构出于市场压力和合规化要求,必须提高披露的时效性和真实性。他们开始逐步执行中期报告和环境报告说明等,以拓宽信息披露的范围,并规范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构成,具有强制约束性。由此,自愿披露与强制披露结合基础上,奖惩并举,持续优化披露制度与体系。日本绝大多数上市公司主要使用环境报告进行信息披露,具体包括公司发展报告和环境报告。报告严格按照会计计量标准,对环境项目的环境成本信息和经济效益信息等进行计量。出于规范市场与行业环境,重视企业内部信息,日本有关部门建立了与企业内部治理环境相匹配的外部环境会计相关审计程序,对内部报告进行审计监督,以满足利益相关者使用相关信息的需求。

(二)国内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第一,财务报告。披露内容包括企业行为对会计的影响以及企业环境工作对会计的影响。除了这些内容对财务报表中相关项目产生影响外,环境会计信息还以注释或说明的形式提供,反映了企业环境污染控制水平及因保护环境产生的收益变化、环境资产、环境支出等。第二,环境报告或社会责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实际上,企业业务发展、技术创新和风险预防与控制的目的是使企业可持续发展,从而达到生存和盈利的目标。因此,大多数集团上市公司对这些报告的重视程度更高,其中涉及许多关键信息和披露,重点关注环境管理、技术创新与安全生产的主要责任之间的关系。

四、国外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成功经验与启示

第一,健全法律法规和发挥政府强制监管作用。国外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专门针对可量化的成本和负债以及其他相关指标,以独立的环境报告形式披露环境会计信息。和国外相比,我国缺少对环境项目的会计核算体系,难以对环境会计核算进行统一规范和引导,使得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过于零散,严重影响到利益相关者取得和使用环境会计信息。因此,要健全有关法规,政府要更加注重相关规范的实用性,在形成良好的整体社会意识之前在各个行业发挥强制力和有效地进行监督。第二,规范年报披露和扩展环境信息的相关披露内容。为提高披露质量,要从内容和量化角度进一步规范年报披露。企业环保相关法规的执行情况、是否发生环境事故、消耗的资源量、废气废液排放和回收利用情况、厂区绿化等环境治理活动、环保投资研发等,这些内容都应包含其中。在环境会计绩效信息量化方面,例如,污染物仅仅披露了排放量,要说明数据的来源和计算方法,让信息使用者判断披露内容的真实性;披露当年的排放量,还应该有往年数据,帮助信息需求者直观了解污染物排放的改善状况,引起企业对环境会计绩效信息的长期重视。目前我国企业还存在披露面不够广、披露模式不统一、披露内容较少等一系列问题,应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把环境信息的利益相关者多方面的信息需求纳入到披露体系。投资者和债权人重视环保活动产生的经济效益,政府及监管机构强调环保法规的执行情况及效果,供应商与客户关注企业的环保形象与声誉,社会公众看中企业是否采取污染治理措施,企业员工关注自身健康,注重环保措施与结果。这些环境信息的相关内容都应更加明确地要求企业在环境报告书系统化地呈现,扩大披露的范围,进一步完善企业的社会责任,提高社会责任环境信息的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1]唐定芬,邢鹤.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法律规制中美比较[J].财会通讯,2020(19).

[2]姚圣,张志鹏.重污染行业环境信息强制性披露规范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9).

[3]付媛媛.中日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比较与借鉴[J].财会通讯,2019(22).

作者:金颖 单位:金陵科技学院商学院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