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路径探索

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路径探索

摘要:碳资源是我国重要的经济资源,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林业改革的重要环节就是大力发展林业碳汇。森林中蕴藏着巨大的碳汇,对其潜力的挖掘和分析,对生态环境建设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样,与其紧密相关的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对于促进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影响。本文在对林业碳汇潜力分析的基础上,阐述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并就其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的路径,以期为我国林业产业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林业碳汇潜力;计量监测;体系建设;思路

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并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举措,是基于环境、资源、生态问题而提出的一项新要求。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中,林业经营管理极为重要。在当今机械化进程的时代,能源的消耗越来越大,致使碳排放量过大,导致了全球的温度变暖。森林是世界上最大的碳库,利用森林碳汇应对气候变化是未来环境发展趋势。为了改善生态环境,降低碳排放量,除了发展低碳绿色之外,还要通过对森林的再造和管理,调节生态环境,增加碳的供应[1]。对此,改良森林土壤的酸性土质,大力发展林业的低碳经济,这就是发展林业碳汇的战略性意义。同时还要加强林业碳汇的计量监测体系建设。

1林业碳汇潜力分析

1.1林业碳汇与森林碳汇

碳源是指产生二氧化碳的来源,如土壤、岩石、海洋、生物以及人类生活和工业生产都是碳的来源,过多的二氧化碳会造成空气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同时造成全球温度变暖,森林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汇集二氧化碳,所以这种吸收和汇集二氧化碳的过程被称为碳汇。林业碳汇是指通过人对森林的管理行为,实现储备碳能源功能的过程。其中主要措施是减少对森林树木的毁坏和进行再造林,使空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碳被有效吸收。而森林碳汇是指通过森林中的树木、植物等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成碳水化合物,也就等于吸收了二氧化碳,从而有效的降低了空气的污染,这就是森林碳汇。

1.2我国林业碳汇潜力分析

近年来,随着林业的改革和发展,中国森林资源和森林结构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目前全国森林面积达17491万hm2,森林蓄积量超过175亿m3,森林覆盖率达到23.04%,草原综合植被覆盖率达到56%。森林植被总碳储量92亿t,林业碳汇呈不断增加趋势。“十三五”以来,国家加大了天然林保护的政策支持力度和资金投入力度,资金投入达2400亿元,天然林面积净增593万hm2,蓄积量净增13.75亿m3。据权威资料显示,中国森林植被总碳储量已增加到91.86亿t,林木每1m3的生长量,平均约吸收二氧化碳1.83t,同时释放氧气达1.62t,由此可见,林木的碳循环量十分可观。同样,我国草原总碳储量大约300~400亿t,每年固碳量约6亿t。全国湿地总面积稳定在0.53亿hm2,泥炭储量达47亿t。可见我国林业碳汇潜力之大。就辽宁省而言,全省森林固碳每年达1938.55万t;吸收气体污染物每年达79.32万t,有效促进了大气环境的净化。森林、湿地、草地三大生态系统在保水、固碳、净化环境以及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是不可替代的[2]。因此,了解和研究森林碳汇潜力,对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2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

2.1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2.1.1促进林业生态化建设。现阶段,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内在要求就是要实现林业经营管理与生态建设的协调,该环节中,强化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对林业生态化建设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在重大的林业工程中如造林绿化、森林保护、湿地保护、荒漠恢复等,借助碳汇计量监测体系与科学的预算和评估,可使数据化、精确化的特征体现在林业及林业碳汇发展模型方面,由此为林业生态化建设提供了决策依据[2]。可见,生态建设的本身就是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的过程。2.1.2满足林业碳汇计量需要。在全球气候保护中,我国积极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构建全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和低碳能源体系,同时努力增加碳汇,以便在世界上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该环节中,应构建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并进行专项调查,从而满足林业碳汇计量需要。2.1.3符合环境保护需要。2019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提出要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要求。构建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把控好双增目标,可有助于温室气体排放的控制,促进环境问题的有效改善。

2.2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2.2.1科技人才建设落后在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方面,我国尚处于初级阶段,科技人才建设比较落后,很多从业人员对于碳汇计量监测还不够专业,使得工作人员在进行监测模型建设和数据统筹计算中,还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所体现出的效率很低,尤其是在生态关系与林业碳汇的把控方面存在较大偏差,影响了林业碳汇计量监测工作的开展。主要体现在林业数量测算、空间测算、时间测算统筹等方面。2.2.2宣传普及力度不够。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们已经了解温室气体所引发的危害,并不断提高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然而在温室气体排放中,其措施力度仍然不够。由于在林业碳汇控制管理中的宣传不够,对于普通民众而言还是一个全新概念。其问题主要表现在林业碳汇监测宣传范围较小,方式单一,教育活动形式偏少,对林业碳汇监测体系的建设进程与质量形成了制约。2.2.3法律体系不够健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我国环境保护法在不断补充和完善,但林业碳汇监测法律体系还不健全,使得林业碳汇监测工作困难较多,压力较大。就目前现状而言,环保立法少、法律结构单一等问题比较突出。尤其是林业碳汇监测的法律数量更是不足,从而对我国碳汇监测体系建设进程造成一定影响。

2.3加强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的思路

2.3.1加大对林业碳汇高度重视和支持。在林业发展中,需要对林业碳汇项目给予高度重视。低碳是人类的福祉,需要政策、法律和资金等多方面的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践行低碳经济,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碳汇林业需要更多的技术创新和科技研究,因此,需要加大对碳汇的知识培训力度,要提升林业人工的生产和固碳能力,并加大对碳汇的科技支持和多元化的补偿机制,实现我国经济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2.3.2监测体系建设的指导原则为了实现林业碳汇的有效计量和检查,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应注重上下一体、相互兼容原则,即全国各地区且由上至下,具有相一致的监测体系指导方针和技术路线,同时还要注重监测体系建设的科学设计、突出特色的原则,为了确保计量监测与各地林业资源内的统筹,要求各地区应结合自身特点,进行林业碳汇计量。各地区之间的模型与参数应相互兼容;另外,要循序渐进的开展环境保护,注重体系建设过程的衔接,确保其监测数据的精确、真实、有效。2.3.3计量监测目的及任务规划。我国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国内与国际环境保护工作接轨。基于此,应注重森林碳库、湿地碳汇、荒漠恢复等项目的有效监测,这是林业碳汇计量监测规划中的重要任务,例如,在森林碳库监测中,应就森林要素进行监测,以实现这些项目碳储量的动态化监测,而在湿地碳库监测中,为了达到碳库现量、实践、空间变化情况的有效预测,应系统分析湿地碳库的现状、动态和湿地转化情况。并创建气候变化数据信息综合平台[3]。2.3.4林业碳汇计量监测的范围。林业碳汇计量监测的范围主要包含土地资源的利用及变化情况;林业碳汇碳密度、空间分布情况;国家森林碳汇量储备变化情况。这些信息情况是计量监测体系报告的主要内容。在实际监测中,应准确地了解我国各地湿地资源的动态消长规律,注重湿度碳储量的变化,为未来林业碳汇变化情况预测提供支撑。2.3.5计量监测体系的架构设想。要结合本地区现状,规范和细致地统筹林业碳汇监测管理的标准。在计量监测体系建设中,应注重在实际管理中建立一类、二类调查管理目标,也就是要实现各个地区监测结构的层次化管理,以便进一步确保林业碳汇监测、预算的精确化[4]。在获得各地区林业碳汇实际总量后,应用现代技术手段,实现林业碳汇模型的动态化管理。2.3.6监测体系建设的措施保证。新时期,应注重以下要点把控:政府要转变思维认知,加大政府对林业碳汇计量监测的关注力度,同时还要加大对林业碳汇的投入,以便确保监测体系的切实有效。应提高普通民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在计量监测体系建设中,要注重林业人才的培养和法律体系的完善,确保计量监测体系建设的标准化、专业化,并为碳汇监测、环境保护工作开展提供有力支撑。

3结论

林业碳汇潜力分析有助于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而二者对推进我国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开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强化监测目的、任务、范围和构架管理,提高计量监测水平,实现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的规范性、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余海燕,曹晔.宁夏LULUCF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探讨[J].宁夏农林科技,2017(3):32-33.

[2]易行波,朱淳龙.林业经济发展受碳汇市场的影响研究[J].大科技,2016(30):208-209.

[3]郭勇君.碳汇市场对林业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J].农技服务,2016(14):121.

[4]王冠华.研究碳汇市场对林业经济发展的影响[J].中国林业产业,2017(2):281.

作者:吴颖 单位:辽宁省开原市自然资源保护事务服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