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网络编辑的媒介素养浅析

网络编辑的媒介素养浅析

摘要:新媒介环境下碎片化信息层出不穷,影响着人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对此网络编辑应严格把好网络信息传播的质量关,既要提高媒介运行品质及水平,又要注重用户的媒介体验;提高媒介公信力,创新服务理念,强化媒介伦理和行业自律,促使新媒体朝着良好方向发展。

关键词:新媒介环境;网络编辑;媒介素养

在互联网信息时代,媒介技术在各行业及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新媒介环境更加开放多元,呈现出中心化特征,满足大众个性化需求。也就是说,精准定位用户群体、创建信息推送服务,成为当前新媒介的主流模式之一。新媒体内容及形式丰富多样,包括微博、抖音、快手、知乎等,且近年来媒介个人化趋势明显,对此应加强对网络编辑的监督管理,切实提高网络编辑的专业能力及媒介素养,为人们创建和谐共享的网络公共环境。

一、媒介素养与网络编辑

(一)媒介素养及内涵。媒介素养的概念,1933年英国学者利维斯、桑普森首次在《文化和环境:培养批判意识》中提出,是指人们依托于各种媒体形式,经过处理各类信息,形成的选取能力、思维能力、评估能力、创造能力等。媒介素养是人们运用媒体过程中产生的情感及能力,通过认识、判断和综合应用传媒,该过程中媒介素养是公民素养的重要内容。

(二)网络编辑及工作内容。网络编辑是指收集和整理网络信息的全过程,包括采集、编辑、校对、审核等操作,运用互联网平台,传播和信息内容,其传播范围有着广泛性、区域性、全球性等特点;网络还可以接受网民反馈信息,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改,或者是与受众进行实时互动。网络编辑的工作内容是对所有信息内容的提炼、筛选、加工、处理,以互联网为有机载体,实施有目的性、针对性的新闻信息传播。网络编辑工作任务包括收集信息材料、加工处理信息、提炼和筛选新闻稿件内容、编辑优化、审核及监管等。

二、新媒介环境下的信息传播特征

(一)信息传播者和信息受众趋于融合。美国《连线》杂志中,提出新媒体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表明新媒介环境中,无论是信息传播者,还是信息受众,两者之间界限模糊,在互动过程中,还存在角色换位的可能,也就是说,信息传播者变为信息受众,信息受众成为信息传播者,这是区域融合的显著特征。新媒介环境中,关于信息的组织、传播活动,信息传播和受众广泛参与其中,受众打破被动地接收信息局面,一边接收信息,一边生产和传播信息;传播者既能传播信息,又能接收大众信息,两者之间呈现信息传授合一的情况。

(二)传播内容以用户个性化需求为中心。数字化信息时代,传媒领域竞争多元化,为体现各自媒体的核心竞争优势,全力打造人性化媒介成为主要发展目标。新媒介环境中受众和媒介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互动关系,均有着较高的自主性和选择性。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新媒介,为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应定位用户群体,围绕受众,创建个性化、人文化的服务内容。网络传播过程中,媒介中心逐渐发生转变,从传播初期的传播者为中心,逐渐过渡到受众为中心,不断满足受众群体的个性化需求,受众群体的兴趣爱好、倾向选择既决定着媒介的内容与方向,又关系到信息传播对个人及社会的影响。也就是说,网络媒体能否赢得市场先机,主要在于是否可以创建与受众群体需求相符的“商品”。因此,多元的信息服务方式,成为网络媒介主流趋势,如即时信息推送、个性化需求定制等。

(三)信息传播模式突出双向互动。传媒媒介中单向传播为主导,仅仅是传统媒体的单向输入与传播,无法与受众进行及时互动交流。新媒介打破传统媒介常规模式,从信息单向传播转变为双向互动。一是信息传播技术的创新发展给双向互动提供了技术支持,二是新媒体根据人际传播的双向作用,创造出传播者和受众的双向互动新模式。当前新媒介环境下信息传播范围更加广泛,多种互动方式应运而生,如热评热议、热点调查等。通过有效的双向互动,根据信息传播者的内容,受众以技术手段为载体,可跨越时间及地域限制,随时自己想法及见解,其间传播媒介及时获取受众群体的反馈性意见,达到双向互动传播的良好效果。

三、新媒介环境下网络编辑的媒介素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有助于加强网络信息传播现状管理。网络环境给大众提供了发表言论的场所,因其虚拟性、开放性等特点,使网络虚拟平台信息繁多而复杂。根据网络信息传播现状来看,既取得一系列好的成果,也显现出一些问题和不足,尤其是在处理海量网络资源时,信息杂、多、散,给人们提取和筛选有利信息带来难度。同时,人们可以采取匿名的方式,在网络平台上随时发表言论,这种盲目跟风、情绪化的言论,存在辱骂、人身攻击等不良现象。此外,网络传播过程中,暴力、色情等有害信息趁虚而入,侵蚀着人们的心灵,尤其是给青少年群体带来的危害更大。因此,网络信息鱼龙混杂现象,需要加强管控,对此应切实提高网络编辑的媒介素养,为用户群体营造轻松愉悦、和谐健康的网络冲浪环境。

(二)有助于网络编辑严格履行“把关人”职责。网络编辑是信息传播过程中的第一责任人,对此应严格把关,注重对信息的过滤、加工优化过程。通过对网络传播信息的有效“把关”,及时给用户推送更多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彻底根除非法的、不健康的信息内容。网络平台作为网络编辑收集信息的主要渠道,也给其工作提出更高要求,网络编辑应提高自身认知,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对网络信息的来源、真伪、价值进行严格把关。由于网络信息的信息来源、传播途径、受众群体、传播目标等具有差异性,这给信息把关增加难度,是对网络编辑专业能力及媒介素养的考验,对此网络编辑应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承担传媒人的社会责任。

(三)有助于全力构建和谐健康的网络公共领域。新媒介环境使网络更加开放、自由、多元,网络编辑作为一种新兴职业,是新媒体人的角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当前网络环境复杂,存在不良信息,网络编辑有责任、有义务肩负时代使命,凭借自身的专业能力及媒介素养,围绕广大用户努力构建和谐健康的网络公共领域。一方面,网络编辑应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自觉遵从职业操守,加强自身建设,在各项工作中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另一方面,网络编辑应具备新闻敏感性,从网络信息传播现状出发,汇总各种问题及不足,既掌握新闻动态,又把控宣传视角,经过对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加工和提取,编辑出高质量、高效率的新闻稿件,为广大用户营造和谐、自由、互动的网络公共环境。

四、新媒介环境下网络编辑的职能定位及素养要求

(一)职能定位。新媒介环境下信息传播过程繁琐复杂,网络编辑的职能定位也相应改变。首先,信息持有者到管理者过渡,海量信息、碎片化信息映入眼帘,给用户接受和选取信息带来难度,尤其是各种不确定信息的传播,需要网络编辑的筛选和甄别,加强对信息资源的管理,经过有效的加工、整合与利用,极大地方便用户提取和使用。其次,信息加工者更加个性化、人文化。新媒介环境下用户不再是被动接受传播信息,而是提出更多个性化服务需求,其间需要网络编辑定位用户目标群体,革新信息服务理念,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功能,彰显人文理念;如新浪、微信等,经过创新信息服务,给予用户人文关怀的同时,满足其个性化需求。最后,信息整合到用户整合过渡。传统媒体注重对信息整合及有效利用,经单一性地向受众传播信息,促进信息的传播与获取;新媒介用户需求更加多样,网络编辑需要分析用户群体,获取最大化的用户价值。

(二)素养要求。网络编辑与媒体工作者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当前竞争激烈的新媒介环境下,从网络编辑自身而言,除了提高信息利用能力、技术能力和媒介管理能力外,还要强化自身媒介素养。第一,增强政治和责任意识,网络编辑作为新媒介的“把关人”,应具有高度的政治意识,提升社会责任感,使信息传播更具社会文明价值,引导大众对网络信息的自主批评,提高受众的文化及道德素质。第二,提高媒介技术应用水平,网络编辑应熟练掌握和运用各种网络软件,不断提高自身媒介技术应用水平,既要做好对信息内容的深度处理,又要提升媒介形象和影响力。第三,强化媒介经营管理能力。网络编辑除了必备的基本编辑能力,包括采、编、写等,还要做好频道宣传和栏目推介,坚持用户至上的原则,注重与用户的及时互动交流,经过优化内外部资源,逐渐扩大频道或栏目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因此,网络编辑应承担好“把关人”的责任及义务,不断提升自身媒介素养,提高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才能促进自身竞争力提升。

五、新媒介环境下提升网络编辑策略要求

(一)加强政治理论基础性学习,切实提升政治素养。网络编辑日常工作体现着政治性,需要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编写高质量、有价值的新闻事件。网络编辑应自觉承担时代使命,肩负起媒体职责,引导正确舆论,为社会传递真善美价值和社会正能量。首先,提高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与信念,当前新媒介环境具有多元化、复杂化特点,网络编辑应坚持职业操守,保持坚定理想与信念,使党和国家的新闻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其次,要深入新闻研究,重视基础理论。网络编辑应稳扎稳打基础理论学习,准确把握理论精髓,注重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客观公正地采集和整理信息资料。最后,勇于创新,提高工作能力,网络编辑应积极应对新媒介环境下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完成本职工作为基础,做到各项业务的推陈出新、与时俱进,既要牢牢把握政治立场,又要探索新方法,深度挖掘新闻工作的关键与核心;网络编辑应摆脱思维定势,既要开拓自己的眼界,又要创新报道内容,如经济、法律、政策等方面的宣传与报道,给受众提高个性化信息服务。

(二)增强网络编辑的传播能力,做好职业教育培训。新媒介环境复杂多变,给网络编辑提出较高要求,为实现媒介产业的良好发展,应培育大批高能力、高素质的复合型创新人才。根据网络编辑的内涵及特点,应增强专业人员的传播能力及素质。第一,做好网络编辑的职业教育及培训,坚持教育与培训相结合原则,围绕网络编辑相关专业,提高人才培养力度,有针对性地传授专业理论及技能,促进网络编辑媒介素养的提升。第二,丰富职业培训内容,为促进网络编辑基本素养提升,应开展一系列知识培训,包括文化、道德、职业等,既要传授知识理论,又要设置实践环节,检验网络编辑的专业能力及媒介素养;灵活运用各种培训方式,采取短、中、长期相结合,定期、不定期相结合,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工作方针。第三,根据网络编辑的工作情况,实施针对性培训,网络编辑应转变工作理念,革新工作模式,及时总结工作中的问题及不足,在培训学习中有效弥补自身短板,这是提高网络编辑媒介素养的有效途径。

(三)网络编辑以身作则,接受社会大众的广泛监督。为防止新闻信息传播过程中出现虚假信息,网络编辑需要做好媒体自律,坚持以身作则,接受社会大众的广泛监督。一是创建网络监督平台、监督电话,深入开展“网络文明之风”等一系列活动,督促网络媒体、网络编辑自觉接受公众监督,及时接受和听取用户的反馈性意见。二是有关部门要重视对网络编辑的管理,加大对网络媒体社会新闻的管理,切实发挥部门监管职能,杜绝虚假新闻的出现及传播;采取部门层层联合协作的方法,创建媒体道德规范体系。三是制定健全的网络社会新闻道德预警机制,坚持严格依法办网,网络编辑需从实际工作出发,形成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杜绝虚假新闻的长效机制,强化网络编辑内部管理,严格审核岗位责任制。新媒介环境不断变化,网络编辑应勇于承担媒体人责任,认真履行“把关人”角色。媒介素养是网络编辑的核心与灵魂,对此网络编辑应根据新媒体内涵及特征,切实提高专业能力及媒介素养,满足人民大众更多个性化信息服务需求。

作者:姜晓会 单位:甘肃每日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