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教师媒介素养内涵与提升路径

高校教师媒介素养内涵与提升路径

摘要:新媒体环境下教师媒介素养面临着核心价值“混淆化”、教学场域“泛在化”和信息符号“茧房化”等挑战,需要从国家层面加快构建思政叙事的教师媒介素养提升整体规划、从学校层面加强推动价值引领的教师媒介素养提升铸魂工程、从个人层面探索要素融合的教师媒介素养提升自我建构。

关键词:教师媒介素养;媒介素养;素养培育

当前信息与媒介技术的迅猛发展深刻影响着高校教学育人活动与信息传播规律,同时也改变着立德树人环境,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是思想产生及传播的重要场域,教师的媒介素养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2021年11月,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的《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提出提升全民数字素养,弥合数字鸿沟,应对数字化时代挑战的新要求。在新媒体环境下,教师媒介素养面临诸多挑战,以往研究多偏向于教师或学生单一媒介素养的培育及提升,对教师媒介素养与立德树人相结合的研究较为少见。教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主体,高校立德树人工作必须结合新时代媒介技术发展要求进行变革与重构,通过教师媒介素养提升与新时代立德树人相关要素深度融合来重塑立德树人教育生态。

一、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教师媒介素养的内涵诠释

新媒体和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普及化和教师育人场域的泛在化给高校立德树人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和契机,同时也对高校教师如何通过媒介技术提升立德树人成效提出了新的挑战。随着媒介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媒介素养在立德树人情境下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一)高校教师媒介素养的时代内涵。1992年,美国媒体素养研究中心将“媒体素养”定义为:人们面对媒体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等6种能力[1]。帕金翰认为公众媒介素养包含获取、理解、创造等3个维度,詹金斯把媒介素养分为游戏、处理话语内容、可视化、挪用、判断力等12种能力,巴兰认为媒介素养分为理解媒介内容、感知信息力量、区分自身情感与理性反应、了解多模态媒介规约、独立思考媒介可信度、掌握媒介内在语法六个维度[2]。国内学者基于国外学者的理论及本土情境演化认为媒介素养主要包含三方面能力:第一是媒介信息认知信念方面的获取与认知能力;第二是媒介信息反思方面的评估与分析能力;第三是媒介信息知识应用方面的制造与传播能力[3]。综上,媒介素养不仅指技术层面的知识技能,更强调文化社会层面的价值观与思想行为方式以及所扮演的角色[4]。立德树人源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立德强调个人品德的培养,树人重视个人能力的生成,教师媒介素养和立德树人在教育主体、教育目标和教育要求上具有一致性,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教师作为高校场域内落实立德树人使命的重要主体,不仅要具备关心关爱学生成长的高尚职业道德,还需具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求真务实的专业精神以及自我成长反思进步的专业道德[5],其媒介素养框架的功能性建构包括职业媒介素养和专业媒介素养。职业媒介素养包含对学生成长成才正确价值引领所具备的媒介认知意识、伦理与价值、信息获取、辨别评估能力等要素;专业媒介素养包含教师助推教育教学及自我发展所具备的媒介信息分析、应用和规范传播、交互能力等要素。从本质上看,职业媒介素养是基础,关注意识价值和信息获取层面,强调教师的媒介价值观和思维角色认知;专业媒介素养是进阶,注重核心技能和规范传播层面,强调教师的媒介技能与传播应用。

(二)高校教师媒介素养与立德树人的关系。首先,媒介素养是高校教师开展立德树人工作的思想保障。马歇尔·麦克卢汉认为,媒介不仅影响了人类理解和思考的习惯,还塑造和决定着我们交往和行为的范围和形式,是人类感官的延伸,影响着社会形态。[6]新时代媒体的传播方式、传播途径、传播行为发生了颠覆性变革,教育场景通过传播技术进行结构化呈现,媒介已然成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及知识传播的重要载体。教师的媒介素养在学生思想引领和知识传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正确的媒介伦理与价值观可以有效引导学生摆脱媒介文化价值“异化”和媒介技术“至上”的窠臼,重塑媒介技术的价值规范和伦理道德,教师媒介素养对规范教摘要:新媒体环境下教师媒介素养面临着核心价值“混淆化”、教学场域“泛在化”和信息符号“茧房化”等挑战,需要从国家层面加快构建思政叙事的教师媒介素养提升整体规划、从学校层面加强推动价值引领的教师媒介素养提升铸魂工程、从个人层面探索要素融合的教师媒介素养提升自我建构。关键词:教师媒介素养;媒介素养;素养培育师职业道德和专业道德兼具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是教师立德树人使命达成、实现道德价值引领的思想保障。其次,媒介素养是高校教师立德树人育人功能充分发挥的重要前提。数字化时代的信息过载问题对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了变革性挑战,新时代的教师不再是传统的单一知识传授者,必须强化媒介素养,善于整合和运用媒介资源。在面对多重媒介载体中的海量话语时,教师的媒介信息辨别、分析应用与规范传输能力是数字化时代进行课程及实践教学、落实“三全”育人和实现价值引领的重要前提。教师媒介素养有助于教师主动融入、参与到新媒体环境中并有效获取、评估、分析、传播信息,从而充分发挥立德树人育人主体功能。

二、高校教师媒介素养面临的挑战

新媒体技术的勃兴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便捷泛在的信息获取渠道,同时也对传统高校育人场域带来了诸多挑战,尤其是教师在媒介认知与应用传播等方面存在“素养鸿沟”,难以满足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要求。

(一)核心价值“混淆化”加大教师守正育人难度。当前,互联网媒介平台充斥着大量纷繁驳杂的信息,其中既有西方偏见话语,又有自媒体非专业化、片面化、歪曲化的虚假信息解读与传播,这些信息披着“娱乐化”的外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教育主客体受众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大量“混淆化”的信息符号极易侵蚀教师的价值判断及辨别能力,消解主流价值观,更对立德树人产生极大的威胁甚至引发师德失范行为。

(二)教学场域“泛在化”加大教师教学育人难度。互联网技术和媒介技术的发展正加速推动教育理念、教学形式和知识传播模式的变革,传统的书本和课堂传授被多元化的泛在课堂、新形态教材、线上线下混合的教学平台和教学模式所冲击,课堂和教师不再是单一的教育场域和主体。传统教育囿于技术、理念、场地的局限致使知识的传授仅限于课堂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了课堂外知识传授与道德培养的有机融合,媒介化的知识传播路径重塑了教学育人体系,教师媒介应用能力边界不断被拓展,教学主客体的实时交互得以实现。根据教师媒介素养框架,新时代教师不仅要具有“价值认知和辨别获取”能力,还应具有“分析应用和传播互动”能力,但大部分教师由于其成长背景、年龄层次、工作状态等因素对媒介知识和媒介应用缺乏系统全面的具身认知和实践,仅仅通过自身教学经验和日常生活习得,对媒介技术教学育人的实践应用也仅停留在概念层面,不能适应新媒体时代媒介技术赋能的教学育人要求,阻滞了教学育人成效。

(三)信息符号“茧房化”加大教师引领育人难度。新媒体时代海量信息通过媒介平台在教育场域进行符号化传播,会削弱受众的心智阐释和识别能力,在开放多元的信息空间,学生群体由于缺乏媒介信息辨别能力很容易被功利主义、娱乐主义等亚文化符号所迷惑,像桑斯坦在《信息乌托邦》中所说:“公众关注的领域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和使自己愉悦的信息所引导,失去了解不同事物的能力和接触机会,不知不觉间为自己制造了一个信息茧房。”[7]媒介平台基于算法技术通过大数据抓取符合学生心理并持续推送同质化信息,学生受众裹挟于媒介算法从而困在自我认知的“信息茧房”,拒绝异质符号信息的输入并带来人际关系的“茧房化”,导致师生互动黏性逐渐减少,师生之间离散成单一的力量,教师如果缺乏媒介传播知识素养和算法认知及“反驯化”能力,则不能理解信息通过何种机制和算法进行传播,难以破除“信息茧房”及“信息孤岛”,在教学及育人活动中所传递的知识信息、价值信息将日渐式微,教师的榜样示范及引领育人作用将受到冲击和解构。

三、高校教师媒介素养提升路径

(一)国家层面:加快实施思政叙事的教师媒介素养提升落地计划。首先,构建思政叙事的立德树人媒介教育生态。新媒介语境下技术重塑的立德树人教育需坚持以学生为本,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价值取向,厚植育人理念,创新育人方式,克服因技术发展带来的工具至上和价值迷思,积极探索媒介技术与立德树人的融合之路,构建媒介技术融合的高校立德树人教育生态。其次,加强教师媒介素养政策引导与技术监管。政府的有效政策引导是教师媒介素养提升的关键,一方面,教育部门应出台教师媒介素养相关政策及指导意见,将教师媒介素养与师德师风考核评价、课程思政和“三全”育人等有机融合,发挥政策引导作用,打造高水平媒介素养教师队伍;另一方面,要健全媒介技术监管机制,坚持人的全面发展,针对媒介载体中信息获取、传播和算法技术建立监督管理制度,规避因监管缺失造成意识形态失控、伦理道德失范、隐私安全失效等潜在风险,营造规范的媒介传播生态环境。最后,加快教师媒介素养提升计划落地实施。教育部2021年印发的《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指标体系》已将立德树人和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作为评估重点指标,从制度层面明确了立德树人与技术融合的重要性,但从顶层设计到落地实施还需教师主体的推动。教育部门应将教师媒介素养提升计划纳入院校审核评估的整体考量,在借鉴吸收国外媒介素养发展框架的基础上进行本土演化,出台教师数字媒介素养发展评估框架,制定评价标准,强化落实效果,推进教师媒介素养职前职后培育计划,促进教师媒介素养提升和立德树人成效。

(二)学校层面:加强推动价值引领的教师媒介素养提升铸魂工程。一是内化育人理念,强化价值引领。学校作为推动教师媒介素养提升的实施主体,应充分发挥引领作用,重视教师媒介素养在立德树人工作中的价值性和先导性,强化道德规范和价值引领,推动教师媒介素养提升和立德树人理念同向同行。只有将立德树人内化于教师媒介素养提升的理念、标准和路径中,教师媒介素养培育才能兼具质效与成效,实现知识传授与立德树人深度融合。二是加强资源建设,开展媒介素养培训。欧美等发达国家非常重视教师媒介素养培育,认为教师应了解媒介对知识文化传播的影响,采用多模态媒介教育方法完成教学知识建构[8],通过开展工作坊、开设课程及发展项目等活动助推教师媒介素养提升。一方面,高校应成立媒介素养培训中心,与权威专家、媒介机构合作开发课程、教材等资源,通过培训交流、理论实践结合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媒介素养理论和实践学习;另一方面,教师媒介素养培训要与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学育人活动有机融合,增加对技术与算法的批判认知,强化立德树人核心使命的铸魂作用,深化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价值旨归,在师生互动中达到匡正偏狭价值观,实现核心价值引领的目的。三是强化制度保障,健全考核评价机制。一方面,学校要建构立德树人与媒介素养深度融合的考核评价机制,兼顾师德素养、教学素养和媒介素养属性,建立科学、适切、可操作的考核指标,并将其作为教师考核、晋升与奖惩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要完善教师媒介素养监督问责机制,建立媒介素养失范负面清单,规范问责程序,通过行为约束、规则遵守、自我认同等来实现制度到行为的规训,提升教师媒介素养。

(三)个人层面:加速探索要素融合的教师媒介素养提升自我建构。首先,提升媒介信息价值认知与批判辨别能力。一是建立教师媒介素养与立德树人相融合的认知意识,建立价值认同。教师媒介素养框架表明,教师媒介素养提升首先要建立媒介素养与立德树人相融合的认知意识,认识到媒介素养在高等教育场域中对知识传播、价值引领和思想建构的多重价值,是“人人都有麦克风”时代教育叙事与治理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形成价值认同。二是坚守主流价值取向,树立理性批判思维。教师要认识到自身知识传播与价值引导的角色作用,建立媒介知识架构,具备媒介信息价值认知和批判辨别能力,防止霸权文化对我国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解构与侵蚀,对驳杂信息进行甄别筛选和理性对话,做出客观、准确的判断并引导学生建构正确的价值认知。其次,提升媒介信息分析与应用能力。一是主动学习媒介信息技术知识,适应时代变革。教师要认识到媒介技术对知识生产传播和立德树人的变革性与挑战性,主动学习媒介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和理论,转变思维方式,树立科学的媒介素养观,积极应对新时代媒介技术对高校教学育人的新要求,适应时代变革。二是探索媒介技术驱动的教学育人实践与反思,强化自我建构。媒介素养的参与范式主张通过“赋权”来激发参与主体的思辨、分析和传播能力[9],教师通过参与媒介素养培训探索教育与媒介技术深度融合的教学、育人实践,通过媒介技术赋能教学育人模式创新,实现从单向度的知识讲授向多向度的互动育人转变。最后,增强媒介信息传播与交互能力。媒介场景理论认为互联网打破了物理空间区隔,使得私人情境与公共情境的边界变得模糊,多重情境的融合使得教师诸如德行操守、职业修养等本在后台的行为曝光到了前台,“私人情境”并入了“公共情境”,因此,一是要重视媒介情境的融合效应,时刻规约自身行为,防止因负面言行或行为失范在融合的场景中传播导致的信任危机;二是提升媒介传播与交互能力,媒介技术赋能的教育范式从“教师中心”转向了“以生为本”,更加注重利用媒介技术进行知识传播和方法创新[10],教师通过媒介平台信息的获取加工,开展多模态媒介育人传播策划,遵循媒介传播规律,摆脱算法桎梏,增强媒介叙事能力,通过增加师生互动黏性来弥合信息鸿沟,消解因过度依赖网络而导致的信息茧房效应。

作者:王静 单位:宁波财经学院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