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校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

高校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校专业技术工作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校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第1篇:高校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专业技术职务 自主评聘 岗位设置 业绩 绩效工资

2014年3月,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关于深化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改革的意见》(浙教高科〔2014〕28号,以下简称《意见》),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权力下放到高校,各高校“自定标准、自主评聘、自主发证”,浙江省不再统一组织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不再颁发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证书,政府职能部门的功能向宏观控制和监督管理转变。该《意见》和之前(2009年)的《浙江省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的全面实施,成为浙江省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两大重要举措,既为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明确了方向,又为改革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不仅落实了高校办学和用人的自,更能激发高校办学活力、提升办学水平,从而推动高校科学发展、特色发展、和谐发展。

一、构建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与岗位聘任有机结合的管理体制

专业技术职务自主评聘,实现了由资格向职务和岗位的转变,打破了原有职称的终生制;实现了“评”和“聘”进行有机结合,强化岗位,淡化身份;改变了原来上级职能部门“评”(给资格)、用人单位“聘”(给待遇)的“两张皮”现象。今后,浙江省高校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能上能下,鼓励拔尖”将是一种新常态。

第一,要科学合理设置专业技术岗位。高校专业技术职务自主评聘工作,是以专业技术岗位设置为前提开展的,不同专业技术职务的岗位数量和结构,决定了当年自主评聘各级专业技术职务岗位的数量。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既要符合高等教育办学规律,又要结合学校发展目标;既要肯定现有教职工的贡献,又要有利于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既要顾及“老人”利益,又要充分激发青年教师的内在动力。高校岗位设置需在上级主管部门核定的岗位总量和结构比例框架内,根据学校自身特点进行设置;学校岗位设置应紧紧围绕办学目标,以特色建设、高水平学科和专业建设为导向,进行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为激发教师积极性和创造力,每年需留出一定数量的专业技术职务岗位,供业绩好、水平高、贡献大的教师竞聘。对于办学规模较大、教师数量多且专业技术职务层次高的学校,存在“僧多粥少”现象,势必会有部分教师降级聘任。如浙江师范大学,2014年的岗位聘任中,有6名教授降级聘为副教授,28位副教授降级聘为讲师,还有80多人岗位等级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同时有12人因业绩突出而成功竞聘在高层级岗位。但只要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以学校发展的出发点,广大教师是能够接受“优胜劣汰”的现实的。

第二,要制定科学规范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标准。学校要根据自身发展目标,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制定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标准,真正发挥“指挥棒”的作用。评聘标准一要具有导向性――要突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和科研工作的重要地位,建立与学校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学成果和科研成果的等效评价机制;要注重师德和育人业绩;要鼓励创新突破,鼓励拔尖;要强化地方服务成果,强化技术应用。二要具有科学性――要考虑学科的差异性,评价指标不搞“一刀切”;要根据不同的成果和贡献,进行分类评价(一般可分为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兼顾型、科研为主型和社会服务型);要重视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要鼓励高端成果,允许破格评聘。

第三,要建立有效的岗位聘任管理机制。岗位管理的目的是持续激发广大教师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避免出现原体制下评上职称一劳永逸的弊端。目前,高校岗位聘任制大多采用聘期合同制管理,聘期以三年或四年为主;管理模式不外乎三种,即目标管理、过程管理、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兼有,三种模式各有优劣。

对于师资队伍完整、各级专业技术职务岗位几乎满员的高校,目标管理更适合。聘任合同中明确聘期目标,到期未完成目标,则降级聘任;到期完成目标,但业绩相对较差,也有可能因为岗位数量限制而降级。

对于师资尚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岗位有较多空缺的高校,采用过程管理或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相结合的办法更适合。教师按聘期内的业绩,享受相应的酬金待遇;或既确定聘期目标(到期未完成目标,则降级聘任),又按聘期内的业绩享受相应酬金待遇。

由于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每年进行,评聘周期与岗位聘任周期不同步,新上岗的教师聘任期可至本轮岗位聘任聘期结束;也可采用试聘形式,试聘半年或更长,到期考核合格,再签订聘任合同。

无论那种情形,对那些历史贡献特别大、成果特别突出的教授,岗位聘任聘期可适当延长,甚至可聘为终生(高等级)教授,或岗位等级只升不降。

二、以岗定薪,优绩优酬,建立公平合理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

高校专业技术职务自主评聘和岗位聘任制的实施,改变了原有的“职称终生制”和教师工资只升不降的弊病,为高校分配制度的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使绩效工资分配能真正体现“以岗定薪,优绩优酬”。

浙江省高校现行绩效工资主要包括基本工资、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其中,基本工资和基础性绩效工资一般根据教师所聘岗位的等级(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级)确定;奖励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岗位绩效,大多数高校以岗位津贴形式发放,额度根据教师岗位目标完成情况或取得的业绩成果确定。

各高校发展目标定位不同,师资队伍规模、水平参差不齐,绩效工资分配办法自然也不能统一,大致可分为三大类:第一,基本工资和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岗位津贴都按教师所聘岗位的等级发放。这种办法基于目标管理,适用于教师队伍稳定、数量充足、水平和素质较高的学校;教师能按照岗位目标,自觉地完成岗位要求的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各方面业绩。第二,基本工资和基础性绩效工资按教师所聘岗位的等级发放,岗位津贴完全按照岗位业绩发放。这种办法基于过程管理,适用于办学定位是教学为主,教师队伍数量不充足、不稳定的学校;教师岗位津贴按照教学工作量、育人业绩、科研和社会服务业绩进行发放。第三,基本工资和基础性绩效工资按教师所聘岗位的等级和岗位基本业绩完成情况发放,超额完成的业绩以岗位津贴形式发放。这种办法结合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适用于教师队伍相对稳定,但教师总量尚缺的学校;教师岗位基本业绩通常以教学工作量指标作为主要要求,再加上适量的育人业绩、科研业绩或社会服务业绩。后两种办法中,岗位津贴是否和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挂钩,取决于学校其它关联政策和政策导向。如教学工作量津贴(俗称“课时费”),如果课堂教学质量有专门的评价体系和津贴分配制度,那么每课时的教学工作量津贴可以是一个标准;或者学校要鼓励教师提高专业技术职务,那么每课时的教学工作量津贴可以按教师聘任的专业技术职务分若干不同档次的津贴标准。

无论采用何种分配办法,教学、育人、科研和社会服务等不同类别业绩的等效评价会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学校要根据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和工作重心,合理设计等效评价体系。如浙江工业大学等省重点建设高校,其发展目标是高水平大学,就应加大重大科研和教学成果在各类业绩中的权重;又如大多数独立学院,其发展目标是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就应加大应用技术类科研和社会服务成果在各类业绩中的权重。总之,只有结合学校实际,不断完善绩效工资分配办法,才能充分发挥绩效工资制度的激励作用。

三、建立基于专业技术职务自主评聘和岗位聘任的教师流动机制

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很大程度取决于高端人才的数量。高端人才一方面可以引进,另一方面可以在现有教师中培养。但在旧的管理体制下,已有教师职称和待遇只升不降,引进高层次人才将会增加学校办学成本,所以人才引进的数量和质量均不同程度受到限制;已有教师中发展潜力大的年轻教师,由于职称评审权不在学校,职称晋升竞争激烈、论资排辈现象较普遍,其工作积极性受影响,甚至调离。建立在岗位设置与聘任机制上的高校专业技术职务自主评聘制度,彻底解决了人才引进和培养的政策瓶颈,将有力推进急需人才的引进和高水平教师的培养。

第一,要围绕学校发展目标,做好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每年要预留一定数量高等级教师岗位,用于引进高端人才。高端人才可以来自其他高校,也可以来自科研院所和企业单位;可以是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优秀教师,也可以是有突出科研成果的科技工作者和应届博士(后);引进可以是全职引进,也可以兼职引进。引进人才的聘任期可以不同于现有教师,要因人而异设定聘期和聘期目标。总之,只要学校急需的,就要不拘一格引人才。香港科技大学的发展令世界瞩目,其引进人才的经验高校值得借鉴和学习。

第二,对于发展潜力大的教师,学校要大力扶持。学校可通过多方考评和筛选,确定培养对象;学校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制定特殊政策;学校可以采用目标责任书的形式,明确聘期目标,聘期可延长,甚至延长到十年。这样,他们可以安心工作、潜心研究、不断积累,最终从量变到质变,实现突破。

第三,要建立教师岗位流动机制,发挥教师特长,做到人尽其才。岗位设置与聘任和专业技术职务自主评聘的实施,势必会有教师降级,也会有教师离开教师岗位,流动到其他岗位。高校教职工队伍中,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总体上高于其他岗位人员,教师流动到其他岗位实际上加强了其他岗位的力量,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为广大师生的服务质量,因此,必须保障流动教师的切身利益,保护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教师可根据自身特长、技能和喜好,有选择地应聘其他岗位,参加竞聘不受任何条件限制,且同等条件下应优先聘任;学校要合理设定教师原有技术职务岗位等级与其他岗位等级的对应关系和教师任职年限的等同关系。如原任讲师职务的教师,可以竞聘管理七级职员,且在管理岗位任职后,原讲师任职年限等同于七级职员任职年限,即在以后高等级管理岗位竞聘时,讲师任职年限累加到管理七级任职年限中;若聘任其它专业技术岗位,可以保留原岗位等级,原讲师任职年限也计入新岗位任职年限。

四、目前面临的问题和对问题的思考

浙江省先后出台的关于高等学校绩效工资分配、岗位设置管理和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三大改革政策,极大地扩大了高校办学自,增强了高校办学活力,但仍面临一些问题有待解决,需要上级主管部门统筹解决。

第一,绩效工资限额和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的矛盾问题。浙江省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制度,是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起到了平衡不同从业人员、尤其是企业和事业单位职工收入的作用。但高校有别于其他事业单位,是高层次人才集聚地,而且高校水平越高,高层次人才越多,绩效工资水平也应该越高。绩效工资人均额度的限制,势必会影响高校引进高层次的人才,也影响学校对高端人才培养。建议上级部门制定标准界定高层次人才,其工资收入不纳入学校绩效工资范畴,或按照学校高层次人才所占比例,提高该校绩效工资人均水平。

第二,岗位总量和岗位结构的限制与师资队伍稳定的矛盾问题。对于高水平高校,高级人才济济,贡献大的年长教授多,业绩优的年轻教师也不断涌现,但高等级岗位有限,学校很难取舍,岗位不能升级的或岗位降级的教授工作动力多少会受到影响,对师资队伍稳定和水平提升不利。建议上级部门组织评定终身教授,评定为终身教授的,其岗位不纳入学校岗位总量。

第三,管理岗位结构问题。2009年的《浙江省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中指出:“管理岗位的最高等级、结构比例和各等级管理岗位的职员数量,根据高等学校的规格、规模、隶属关系,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有关规定和权限确定”。与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有明确结构比例相比,管理岗位结构比例很含糊,在岗位聘任实施过程中,其他岗位教职工对此反响较大。建议上级部门明确管理岗位结构比例,六级及以上管理职员结构比例可以在专业技术七级及以上岗位结构比例基础上并适当降低,既体现教师在高校中的主体地位,又能激发管理职员的工作热情、提高服务水平。

第四,独立学院管理岗位职级问题。浙江省教职工队伍主要有母体派出的教职工和非事业单位编制人员(人才派遣或人事员工)组成。高校专业技术职务自主评聘制度的实施,解决了教师技术职务上升通道,尤其对非事业单位编制的教师,起到了稳定和激励作用。但高校管理队伍同样不可或缺,也需要重视;一个单位的人事管理,内部不同类别人员之间的各类待遇平衡问题是必须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可至今尚无政策依据来解决管理岗位的职级问题,甚至连独立学院管理岗位的最高等级都没有明确。建议上级部门明确独立学院管理岗位最高等级、管理岗位总量和各等级管理岗位结构比例,或者明确放权,由独立学院自行设置。

第五,工程系列等应用技术类专业技术职务评聘问题。专业技术职务自主评聘覆盖了高校内大多数类别的专业技术职务,但工程系列等应用技术类专业技术职务仍沿用原来模式,没有自主评聘权。而科研成果产业化、校企合作创新、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等已成为提升我国创新能力和水平的重要途径,提高教师应用技术水平同样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内容之一,对独立学院和高等职业院校尤为重要;独立学院正在向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转型,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对教师应用技术能力和“双师型”师资有很高的要求。建议上级部门放权,由高校自主评聘工程系列等应用技术类专业技术职务。

总而言之,浙江省高等学校专业技术职务自主评聘制度打破了沿袭多年的高校职称评审体系,必将成为提升浙江高校教师队伍水平的重要抓手,在浙江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中将发挥长期有效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第2篇:高校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院校分工;定位;特色

一. 院校分工是实现高等教育系统结构多元化的有效途径

美国著名的高等教育专家伯顿·R·克拉克在 (高等教育系统)一书中指出:“对各高等院校进行分工已经变得越来越有必要,因为这有利于不同单位全力投入不同的工作。”①不同层次的专业培训,不同类型的、适合不同学生的教育,复杂程度不等的研究 (从最基础的理论研究到最侧重应用的研究),都可以因院校分工而得到承担.高等教育的种种功能也可以因院校分工和各司其职而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对高等院校进行分工的问题实际上也是实现高等教育系统结构多元化的问题。多元结构有助于解决高等教育中不同价值观念之间的矛盾。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系统越是多元化,其调和矛盾的能力也就越强。伯顿·R·克拉克认为:“—个包容不同部门和不同程序的综合结构有这样几个好处:第一,它能立即对几种不同的需求同时作出较好的反应;第二,在出现未曾预料到的情况以后能够作出相应的调整;第三,提供较大的回旋余地,以便分别以以正义、能力、自由和忠诚的名义采取的不同行动都有用武之地。每一个价值体系都不会因和其他体系直接磨擦而付出沉重的代价,因为每一组价值观念的忠实信奉者至少有那么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可以避开他人的锋芒而迂回前进。”②由此可见,高等教育系统调和多种价值观念的关键在于高等教育系统结构多元化。

世界上比较成熟的高等教育体系大多是具有多元化特点的体系。例如,在德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既有学术型大学,也有非学术型大学;在法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既有享誉世界的综合性大学,还有两年制的技术学院;在美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既有研究型大学,也有教学型大学或学院,还有两年制社区学院。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具有不同的目标定位,承担不同的任务。

二、从院校分工角度看当前高职院校定位问题

在我国,对高等院校进行合理分工、建立多元化高等教育结构是进一步发展高等教育、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作用的必然要求。尽管我国已基本形成了由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或学院以及两年制高等职业院校组成的高等教育结构,但在具体办学过程中,仍存在目标定位不准确、对各类院校评价标准单一、专业和课程设置雷同、教学科研缺乏特色等问题,几乎所有高校都在按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模式办学,各种类型院校分工不明确,造成高等教育资源浪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目标定位不准确、缺乏自身特色等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目标定位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自产生到现在,目标定位一直不够明确。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高职院校为了提高自身的地位,盲目与普通高等院校攀比,一切都向普通高校看齐,把普通高校的培养目标作为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使高等职业教育变成了普通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缺乏正确的目标定位势必导致高等职业教育不能扬长避短,更不能与普通高等教育互为补充、相得益彰,最终迷失方向、陷入困境。要使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首先须解决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问题。

(二)专业设置

脱离实际、盲目追求热门专业,结果因重复建设造成教育资源浪费,导致总体教育质量下降。如何从各高职院校办学条件出发,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状况,设置特色专业,同时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及时作出调整.使专业布局更趋合理,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调整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三)课程设置

我国高职院校重基础、轻应用的问题仍较突出。客观原因是高职院校缺乏富有实践经验的专业课、实践课教师,无法开设更多实用性、应用性强的课程;主观原因则是部分高职院校自身定位不够准确,盲目向综合性大学看齐,盲目模仿普通高校的课程设置,使高职课程失去特色,从而导致教学内容既缺乏实用性,又缺乏理论深度。

(四)教学方面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仍然重理论、轻实践,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没有达到规定的要求,实践课所占比例不足;教师的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实际动手能力不强,有些高职毕业生被称作“具有大专文凭的低级技工”。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2年公布的报告,在我国7000万人的技术工人队伍中,高级技工仅占 3.5%,与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占40%的水平相差甚远。进一步改进教学,特别是加强实践教学,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五)教师队伍建设

由于我国多数高职院校是由原中专升格而来,无论学历层次,还是实际教学水平,都与实际要求存在差距。抓好教师培训和聘任工作,尤其是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工作,是全面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前提。

三、高职院校的特色构建

要解决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最根本的就是要使高等职业院校承认各类高校之间的分工,明确自己承担的独特任务,突出办学特色。综观德、美、日、法等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其发展过程都是一个形成特色的过程。特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生命,是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稳步发展的秘诀。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实际,笔者认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应体现以下几方面特色:

(一)正确的目标定位

正确的目标定位是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前提。在特定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从一开始就有明确的目标定位:培养社会急需的非学术型实用人才。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 1997年修订的新版《国际教育标准分类》0nternational Standard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简称ISCED),属于高等教育的第五层次分为A、B两种课程类型,5A的课程计划为“以理论为基础、为研究作准备、为进入高技术要求专业作准备的课程”;5B的课程计划则为“实践的、技术的、指向具体职业的课程”。高等职业教育实际上就属于5B这个层次。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应定位在培养技术型、实践型的人才。

综观各主要发达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其培养目标都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机构的培养目标,大都以培养技术型、实践型人才为主。美国的工程技术人员系列中,有工程师(Engineer)、技术师(Technologist)和技术员(Technician)。美国在社区学院和技术学院里进行的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介于工程师和技术员之间的技术师。“技术师是典型的工程实践者,他们关心如何将工程原理应用于实践,如何组织生产人员从事生产准备工作和现场操作,他们专注于维护和改良生产设备、调整生产过程、改善加工方法和加工程序”。③法国的工程技术人员分为工程师、高级技术员、技术员三种,法国在大学技术学院、高级技术员班中进行的高等职业教育就是培养介于工程师和技术员之间的高级技术员。高级技术员的任务是将抽象的设计和理论具体化,协助工程师开展工作。德国的高校有学术型和非学术型之分。非学术型高校中的高等专业学院(即德文的 Fachhochschulen)、职业学院以培养实用技术人才为目标,即以培养工程技术人才、操作型工程师、企业和行政管理人员以及社会工作者为主。日本在短期大学、高等专门学校等机构中实施的高等职业教育也定位于培养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正是由于目标定位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各发达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获得了自身的发展空间,既满足了个人对不同类型高等教育的需求,也满足了社会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

(二)灵活的专业设置

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不是针对学科而是针对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学科是相对稳定的,而职业岗位是千变万化的。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更多地是以市场为导向,基于职业分析,根据职业的变化、以及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同需要灵活设置专业。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

德国的高等专业学院不是针对学科,而主要是针对工程领域和技术工艺领域划分专业,包括建筑工程、采矿技术、冶金技术、化学技术、电子技术、交通技术、精密技术、机械制造、纺织服装、信息技术、经济工程、企业管理、营养与家政、能源与热处理技术、食品加工、农业技术、林业技术、陶瓷和玻璃制造技术、金融、工商管理、设计等专业。为了增强毕业生的应变能力,还在大的专业领域里设置了若干专业方向,体现了其专业设置宽窄并存的原则。如机械制造专业领域设有通用机械、加工技术和自动化、加工工艺操作等专业方向;在建筑工程专业下设公共建筑工程和建筑实施两个专业方向;在交通技术专业下设陆上交通工具和空中交通工具两个专业方向。由于高等专业学院大多由各州创办,其专业设置审批权在各州教育部。各州政府往往根据本州的实际情况控制专业设置,从而使高等专业学院的专业设置带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如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是下萨克森州首府城市汉诺威市的第二大高校,根据下萨克森州地势平坦、森林多、河流多的特点,该校设立了建筑学、土木工程学、生物处理技术等10大专业领域。从2000/2001学年的冬季学期开始,又在前两个专业领域共同设立了一个继续教育研修专业——持久性规划与建造,以便在充分运用资源的基础上保护环境。在生物技术专业领域设立了奶制品业的食品技术专业和可再生原材料技术专业。

美国社区学院的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大多从社区各行各业的需要出发,如洛杉矶社区学院是服务于大城市的一所综合性学院,因此其职业教育方面的专业设置较全面,共有36个专业,包括市场营销、消费者教育与经营、时装设计、食品和营养、食品和服务经营、烹调、食品经营服务技术、饭店旅馆经营、老年学、室内设计、婚姻与家庭、儿童培养、法律助理、行政管理、文秘、普通行政、不动产、小企业经营、会计、嗜好研究、司法管理、企业管理、儿童发展、助理教师、特殊儿童助理教师、学前儿童照顾、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工程学、高级工程助理、家庭与消费者研究、双语饮食服务技术、财政、经营等专业。

日本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三类学校专业设置分工明确,各有侧重。短期大学主要招收女生;因此主要设置人文、教育、家政类专业;高等专门学校以招收男生为主,因此主要设置工程技术类专业,如电气技术、机械技术、土木技术、航海技术、市政工程、造船技术等;专修学校的专业设置体现了多样性的特点,涵盖了工业、农业、医疗、卫生、教育和社会福利、商业业务、家政、文化教育等门类。

法国的大学技术学院共有24个专业,但并不是每一所大学技术学院都开设24个专业,每个学院可根据自己的教学条件和设施开设其中的一部分专业。如南特大学技术学院和蒙彼利埃大学技术学院都只设置了10个专业。

(三)实用的教学内容

与普通高等学校相比,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内容侧重实用。德国高等专业学院根据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对普通大学的课程进行改造重组。以机械制造专业为例,学校将原先大学机械制造专业的核心课程——力学、机械原理和机械零件课合并成两门课:一门是工程力学,包括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另一门是机械零件和设计实验。这两门课程重点讲授有实用价值的制图法,很少涉及解析法和几何原理。这种课程处理方法更加讲求实效,减少了相关课程的内容重叠,节约了理论教学时间。

法国大学技术学院的课程一般由普通课程、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三部分组成,占总课时的比例分别为17%、33%和50%。以南特大学技术学院的数据处理专业为例,该专业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全国数据处理方面的人才,它每年培养出120名能够从事创建、执行和实施信息处理系统的毕业生。该专业为学生提供三方面的课程:其一,专业培训课程,共900学时,占总课时的50%。包括算法、数据结构、文件、数据库处理、数据处理网络、计算机结构和系统、分析和设计、数据处理系统、软件开发、计算机语言的使用等科目。其二,基础培训课程,共600学时,占总课时的33%,其中数学类课程(含几何、分析、算术、数值运算、概率、逻辑、语言、图形、计算图形学、自动化等科目)占300学时;英语类课程(含实用口语、书面语以及专业英语)占150学时;表达和交流类课程(含综合记录、起草报告、就业技巧等科目)占150学时。其三,普通培训课程,共300学时,占总课时的 17%,包括经济组织、企业管理、通讯等科目。④

(四)注重实践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

德国高等专业学院主要从三个方面加强实践教学。首先,在课堂教学方面,较少采用讲授法,更多地采用练习法和实践法,实验课占重要位置。学术性大学实验课的主要目的在于验证理论,而高等专业学院实验课的主要目的在于创造一个工作环境,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在教学实习方面,非常重视并切实保障学生实习的进行。在八个学期中,每个专业一般都会专门安排两个学期实习,每个学期保证学生有 20周以上的实习时间。第一实习学期要求学生在工作现场熟悉与专业有关的所有生产过程,明确作为工程师应做的工作。第二个实习学期一般需要学生在预先设定的范围内选择两三个项目进行实习。在实习学期中,通常由教授提出实习要求,学生主动向企业申请实习岗位,企业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结合企业的实际需要,在申请者中择优录取,经学校审核后双方签订实习合同。合同包括指定兼职导师、考核、待遇、休假、解约等方面的内容。第三,在毕业设计方面,要求毕业设计在实践中完成,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学生到企业申请课题作为自己毕业设计的题目,经学校考试委员会审核批准后,与企业签订合同。毕业设计不仅要求学生独立设计图纸,而且要出样品,参与安装、加工和调试。

美国社区学院中高等职业教育也突出实践教学。一般来说,各专业实践课程约占总学时50%,但不同专业又有区别。如洛杉矶一社区学院的电气工程工艺学专业为期两年的教学计划共安排1425学时.其中理论课750学时,实践课666学时,各占 53.3%和46.7%。而该院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计划共 1298学时,其中理论课820学时,实践课478学时,各占63.2%和36.8%。⑤职业教育的实践课程由学院和企业派专人指导,学生必须到实际岗位上参加生产劳动,并在实习期结束后定期返校,汇报实习情况,与教师、同学共同探讨实习中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有些社区学院对某些专业的职业教育实行合作教育(cooperative education)计划,学生一边在校学习,一边到相关企业工作,使学习内容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应用和巩固,同时获得新的经验。这类学生往往利用假期参加实习工作,并不延长学习年限。

日本短期大学、高等专门学校、专修学校中的的高职教学分为学科教学和实习教学,其中实习教学约占总课时的一半。实习教学又分为基本技能实习和应用技能实习。实习方式主要有校内实习、校外实习和海外研修等。校内实习是指利用校内的设备进行的实践教学,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实际应用课堂所学的知识并养成技能、技巧;校外实习是指利用校外相关工作场所进行的现场教学,它除具有校内实习的作用外,还能使学生了解实际工作的性质,体验工作现场的气氛;海外研修是指将学生派往国外的相关工作场所锻炼,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提高外语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

法国大学技术学院、高级技术员班的教学也注重实践,实践课比重约占总学时的50%。

(五)“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发达国家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成功经验,·是制定有别于普通高校的教师聘任条件和工作职责。德国《高等教育总法》第44条第3款明确规定,高等专业学院教授必须具备四个聘任条件:“高等学校毕业;具有从事教学工作的能力,通常由教学或培训中所获得的经验来证明;具有从事科学工作的能力,通常由获取博士学位来证明;至少从事过为期5年的职业实践,其中至少3年是在高等学校范围外进行,并在有关应用或开发科学知识和方法上取得特殊成就。”美国社区学院对职业教育师资的要求除遵照州政府有关颁发教师证书规定外,还特别强调实践经验,要求至少有一年以上的实践工作经历,具有相关专业领域实践经验。为吸收更多的“双师型”教师,高职院校聘请教师采取专职和兼职教师相结合的办法。兼职教师通常是企业或公司中有丰富经验的高级技术人员。美国社区学院的兼职教师多于专职教师,一般占教师总数的60%。近些年来随着入学人数的增多,教师人数也不断增加,但专、兼职教师的比例—直没有变化。⑥高职院校教师的工作职责也不同于普通高校的教师。普通高校的教师教学、科研并重,有的甚至以科研为主,而高职院校的教师以教学为主,从事的科研大多是应用研究或与教学有关的研究。例如,德国普通大学的教授每周—般上8小时的课,而高等专业院的教授每周—般上18小时的课,其教学习工作量是大学教授的两倍多。

同时,高职院校对教师的考核评价标准也应有自己的特色,不能照搬照抄普通高校的考核评价标准。

[注 释]

①②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291.287.

③W.K.Lebold.Trends in US Engineer and Engineering Technology[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Engineering Education,1985,(11):12.

④www,iutmontp.uni-montp2.for/stage/autre.html.

第3篇:高校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

培养具有扎实信息技术知识、熟练信息技术能力、敏锐信息意识、正确信息道德观念的高职毕业生,是对高职院校信息技术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然而,对照这一要求,当前高职院校信息技术教育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一)忽视高职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

对信息技术的内涵理解有偏差,将计算机应用基础等同于信息技术课程,甚至等同于信息技术教育。而实际上,这两者虽有密切联系,但并不等同,前者只是后者的一部分内容。此外,随着部分院校积极开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的课时已有减少的趋势,然而,针对专业的信息技术教育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忽视高职信息技术教育培养目标的统一性

一些院校信息技术教育培养目标还停留在计算机操作和应用层次,专业层面的信息技术课程培养目标不够明确,没有形成统一的专业信息技术培养目标,更没有形成专业人才培养的信息技术能力框架,造成信息技术课程设置相对孤立,课程各自为政、培养目标分散。

(三)忽视高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关联性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相对离散、安排不合理,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岗位需求相分离。在设置专业信息技术课程时,没有很好地结合不同专业工作岗位对信息技术的需求,造成教学内容与企业行业工作岗位关联性不大。

(四)忽视高职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系统性

高职院校普遍缺乏对信息技术课程设置的研究,对信息技术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信息技术课程设置的整体设计。导致开设课程单一、结构不合理,没有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忽视了课程体系的系统性。[3]针对以上问题,为了更好地体现高职教育为行业企业服务的培养目标,实现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和劳动者的宗旨,需要结合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对信息技术教育进行专业化转型,以形成完整的信息技术课程体系。要使信息技术课程与专业的整体知识结构相交叉、相融合,使学生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分析和处理本专业的需求,进行实际工作岗位中的应用,从而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综合运用能力,以及运用相关信息知识解决各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高职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化转型的一般路径

高职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化转型是解决当前高职院校信息技术教育存在问题的需要,同时,也是培养高职学生信息技术专业运用能力的需要。所谓专业化转型,就是结合相关专业对信息化人才的需求,重新构建一个融合高职、信息技术、专业职业特色的三年不断线的信息技术课程新体系。通过分析认为,高职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化转型应本着“三•三”的课程设置理念,其相互关系如图2所示。第一个“三”为“三个层面”,即:信息技术总体培养目标、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信息技术课程体系。需要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分析人才的信息技术能力总体目标,从专业工作岗位、工作任务中梳理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从专业总体的课程体系中考察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第二个“三”是指在不同时期影响目标制定、内容选择和课程安排的三个因素,即:实际工作需求、信息技术基础、现有教学条件。(1)实际工作需求。在制定信息技术课程的总体培养目标时,必须考虑到实际工作需求,要从企业工作岗位对信息技术的需求出发,制定适合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信息技术培养目标;同时,还必须考虑到职业发展的需求,对人才未来的职业走向具有前瞻性的预测,在制定时,应充分结合职业岗位群对信息技术能力的需求。[4](2)信息技术基础。在选择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不同类型、地区生源的基础存在差异,比如,职高生在计算机操作方面就明显比普高生熟练。(3)现有教学条件。在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时,必须考虑学校现有的师资力量、硬件设施,在此基础上进行总体规划设计。基于“三•三”的课程设置理念,要求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下,立足于当前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充分考虑职业的未来发展需求,制定专业的信息技术总体培养目标。然后,根据总体培养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信息技术基础,选择适宜的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同时,根据学校现有教学条件,统筹规划、设置和安排信息技术课程,形成有效的信息技术课程新体系,从而实现信息技术教育的专业化转型。

三、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化转型的初步探索

本文将结合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的实际情况,探索信息技术教育的专业化转型。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强专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学习能力,能在各企事业单位从事营销策划、营销业务开拓、销售管理以及客户服务管理等工作,精操作、善推销、会服务的高素质高端技能型市场营销人才。该专业分为连锁经营和网络营销两个工作岗位方向,以下将结合连锁经营方向开展讨论。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就业岗位的需求,市场营销专业信息技术总体目标是:培养掌握营销相关信息技术知识,具备运用信息技术处理营销信息能力,具有甄别、合理利用信息能力,同时,兼具良好信息道德的市场营销人才。

(一)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重构

在信息技术总体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对高职院校信息技术类课程设置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根据学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梳理了市场营销专业工作任务中对信息技术能力的要求,如表1所示。同时,梳理了市场营销专业信息技术相关教学内容的情况,以及市场营销专业信息技术相关课程的设置,如表2所示。重构了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特点的市场营销信息技术课程新体系,如图3所示,并提出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化转型的课程设置建议。在新的课程体系中,将信息技术课程分成三类:(1)I类是培养学生常见信息技术知识和计算机基本操作使用能力的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如计算机应用基础、办公自动化等;(2)II类是面向具体专业、与企业工作岗位高度吻合的课程,这类课程应充分体现专业自身特色,如网络营销和专业信息技术等;(3)III类是贯穿整个大学的隐性信息技术课程,在这些课程中,信息技术内容与具体课程高度整合,渗透到课程内容,使得信息技术教育三年不断线,如市场调查与预测、客户管理、连锁企业物流管理等。I类、II类、III类课程相互联系、互为补充,根据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和学校条件合理设置课程,为专业信息技术总体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

(二)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1+X”专业化改革

第4篇:高校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1999年,前身是1952年成立的广州土木水利工程学校,是广东省唯一一所水利、电力类专业的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占地面积915亩,由广州从化校区和广州天河校区组成。现有教职工600多人,专任教师近500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120多人。面向全国19个省(市、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2500多人,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99%以上,2011年总体就业率全省排名第一。

学院设有水利工程系、市政工程系、电力工程系、自动化工程系、土木工程系、建筑与环境工程系、计算机信息工程系、机械工程系、经济管理系、应用外语系等十个系,开设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电厂设备运行与维护、供用电技术、建筑工程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计算机应用技术、行政管理、商务英语等57个专业(方向)。

学院是水利部“全国水利行业定点培训机构”、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水利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站”,承担国家教育部、建设部实施“建设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院校之一,也是广东省“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和“广东省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机构”;2006年经广东省劳动与社会保障厅批准成立了“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技能鉴定所”。2003年、2010年学院被广东省授予“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04年获得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优秀等级。

坚持合作办学,提升服务行业能力

依托广东水利、电力行业企业并服务广东水利、电力行业企业是我院发展的基础和目的。近几年,学院以全国水利示范、省级示范和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为中心,全力推进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取得显著成就。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进一步深化

由广东省水利厅、广东电网、行业协会与企业、学院共同成立“广东省水利电力行业校企合作办学理事会”,构建联系和约束“行企校”各方的长效机制,制定师资队伍建设保障机制、行企校人才共育工作运行机制、实训条件共建共享保障机制、就业服务保障机制、社会服务运行保障机制、多元化经费筹措保障机制6个运行保障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院行业办学优势和特色,初步形成互利多赢的“行企校”合作新局面。

学院分别与飞来峡水利工程管理处、广东水电二局、广东集明电力工程公司等多家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完成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以及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我院依托广州天河校区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与广东南方电力科学研究院等在校内建立紧密型的产学研基地,一起合作从事电力科研、高新技术产品开发与应用推广、电力评价、检测、鉴定、咨询等技术服务业务。

办学实力进一步增强

学院近几年通过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投入近3亿元,学院在校生由7768增至12500多人,2011年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6379万元,校内外实验实训场所219个,专任教师数增至408人,校外兼职教师367多人,图书总册数63万,多媒体教室座位数11348个,教学用计算机总数1557台,学院的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

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

根据水利电力行业一线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素质、知识和技能要求,结合专业的教学特点,通过“行企校”联动的合作育人平台,探索和实践“项目主导,三段双轨”人才培养模式、“双重身份,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分阶段素质养成、岗标课相互贯通”人才培养模式、“多阶段交替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以学生优质就业、实习实训为导向的教学质量多元评价保障机制。

校企联合培养教师,师资队伍进一步优化

在“行企校”联动办学体制机制下,充分发挥师资协调委员会职能,校企合作共同培养教师。依托理事会师资协调委员会,与广东省乐昌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指挥部、广东省水电二局、广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广东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广州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等企业合作,建立人员互动机制,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参与生产实践,提升专业技术和技能水平。学院现有专任教师近500人,同时聘请了367名行业企业专业人员和能工巧匠到校担任兼职教师,总授课达36667课时,专业教师中兼职教师比例达到53.3%。目前学院硕士以上学历150多人,正副教授职称人员120多,形成了一批专兼结合的优秀的专业教学团队。

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学院以重点专业建设为龙头,带动全院37个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同时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实施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现已建成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1门省级精品课程和52门院级优质核心课程。另外随着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进一步深入,校企共建了125个稳定的校内实训基地,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和增强了实践技能,有效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99%以上,2011年总体就业率全省高校排名第一。高考第一志愿上线率在全省高职院校中排名第四。

社会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学院目前有全国水利水电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广东省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技能鉴定所等6个国家授权的培训鉴定机构,可以对水利、水电等56个岗位进行培训鉴定,近三年为社会和学院学生开展了4.5万人次的培训和鉴定、3万多人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学院连续四年选派近4000名学生,由近300名教师带队,结合“三下乡”活动,开展“广东省水利移民后期扶持人口核查”、“广东省小水电工程安全核查及分类定级工作”、“全国水利普查”等一批项目基础数据普查工作,为广东水利行业建立行业基础数据库做出了重要贡献,受到教育部、水利部的高度评价,并受到表彰。

2012年,广东省水利厅依托我院在学院内建立了广东水文化研究推广中心和广东水文化教育培训基地,为推进广东水文化理论研究、成果交流、普及推广、建设实践和人才培养提供有效的工作载体和重要的专业支撑。

第5篇:高校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职教育 园林工程技术专业 产学研结合 实训基地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9C-0183-03

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是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与普通本科教育相比,更多强调应用与实践。实训教学是保障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而实训基地是高职教育的载体和平台,直接影响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关系到学生就业质量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满意度。如何规划和建设实训基地,一直是高职教育教学工作者研究和探讨的重要问题。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于1994年开办中职教育园林专业,2000年经广西教育厅批准开办高职教育园林绿化专业,2005年按国家教育部高职高专目录改称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是学院办学时间较长、比较成熟的专业,已成长为学院主体专业。一直以来,该学院坚持走“以专业为依托,以科研为纽带,以产业为平台,以教学为中心,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的专业建设发展思路,针对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具有较强实践性的特点,采取“项目引领,产学研紧密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组织教学,即以真实或模拟的园林工程项目引领教学过程,并作为纽带把生产、教学和科研紧密结合起来。这一产学研结合实训基地建设取得较显著成果,对同类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本文试以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为例,对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产学研结合实训基地建设做一探索。具体而言,加强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产学研结合实训基地建设,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一、围绕课程教学建设,构建“一站式”校内实训教学平台

在校内建设高标准、多功能的实训基地,是实现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之一。学院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按照园林行业生产过程及工作任务的逻辑关系整合现有实践教学资源,建设“理实兼容、工学对接、学做一体”的高标准、多功能“一站式”校内实训教学平台,覆盖园林设计、施工技术、项目管理、植物繁育等园林工程建设全过程,实现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目标。

(一)完善学做一体的园林工程实训中心。学院原有园林工程、植物栽培养护、工程测量、园林CAD、画室、花艺、植物生理、工程造价、植物标本室等9间实训室。为了更好地满足教学需求,将这些实验室进行整合完善,新建和扩建园林工程制图、园林盆景制作、景观模型设计与制作、园林景观设计、工程招投标模拟、园林景观多媒体动感沙盘观摩室、大师工作室等实训室,建成体现园林行业企业生产及管理工作特点的园林工程实训中心,能同时满足200-300名学生开展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训教学需要,体现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特点,凸显人才培养的功能与特色。比如由大师工作室、景观设计实训室、CAD实训室、园林工程制图室、园林景观多媒体动感沙盘观摩室等组建的园林设计实训中心,按设计公司的真实场景设置,与广西艺景园林工程公司、钢星园林公司等紧密合作,以设计公司方式运作,对外可以承接真实的园林景观设计和旅游规划项目,做到教、学、做一体化,职业氛围浓郁,满足学生实训和企业培训的要求。系主任既是主任又是设计中心负责人,教师既是教师又是设计中心的设计师,学生既是学生又是设计中心的学徒或助理设计师。可以根据园林设计流程完成园林平面图设计、效果图绘制、施工图设计、园林工程概预算、设计文本编制及设计方案汇报等典型工作任务,使学生的学习任务尽量与行业设计任务紧密相联,有利于培养园林设计精英。

(二)充实校园花木识别养护实训基地。以校园绿地建设及养护管理等生产任务为载体,与学院后勤处共建产学研紧密结合人才共育平台。学院校园面积1000多亩,其中校园绿地150亩,有园林植物257种93科183属。植物标本园60亩,拥有从广西各地引种栽培的植物98科312属600余种2000多株。学院下属的君武森林公园800多亩,有园林植物160科400属720种。校园绿地成为园林工程技术专业花木树种识别的实训场所,同时承担树木绿篱整形修剪、打孔、梳草、施肥等园林植物栽培养护项目的实训,也是绿化工进行技能操作考核和农民工进行花卉知识培训的重要场所,可同时容纳800多人进行学习和考核。前些年,学院投入经费在校园绿地中引进各种花卉苗木300多种2500多株,很大程度上充实了实训基地的内涵。

(三)扩建园林工程实景仿真施工训练场。2011年学院在原有基础上扩建面积6000平方米实景仿真施工训练场,集建筑小品材料、施工机械和工具、施工平台为一体,贴近生产、工艺及技术,突出教学做一体的特点,能同时满足2-3个班的学生按工艺流程和技术标准开展地形设计、土方施工、园路放样、水景创作、假山堆砌、地面铺装工程、建筑小品工程、栽植工程等项目仿真施工训练,同时开展园林工程施工员、测量放线工、假山工等技能培训及鉴定。这种仿真施工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素质和团队协作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教学与就业的“零距离对接”。

(四)新增园林教学苗圃和大棚。学院与柳州市南方园林工程有限公司通过校企合作、校企共建、产学结合的形式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即30000平方米园林教学苗圃和2880平方米标准大棚。学校提供苗圃用地,并基本完善三通一平基础设施,企业负责苗圃生产所需种苗及栽培耗材的费用投入,主要培育中大规格绿化苗,兼顾小规格绿化苗生产,实行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经营模式。由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师生结合教学及实训进行花卉苗木播种、扦插、嫁接繁殖和盆花生产技术实训,产品销售主要由企业负责。一方面,实训内容直接与生产接轨,实训成果直接进入市场,使人才培养与工作任务、工作流程、生产技术及管理等得以实现“零距离”对接,显著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师生可按企业订单承担更多的生产任务,获取劳务报酬或利润分成,培养学生形成一定的市场意识,有助于增强其求职能力和就业能力。

二、依据专业岗位需求,办好学院附属园林企业

学院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规律,紧扣专业特点,按照“依托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的指导思想建设产学研结合的生产性实训基地,下设广西艺景园林工程公司、生物技术中心和广西森态工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等3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校办园林企业。通过积极承担社会生产任务开展“项目教学”,以工程项目为纽带,以校办产业实体为平台,将工程建设与教学实践紧密联系起来,有效地促进专业建设发展和产学研结合工作。

广西艺景园林工程公司是学院注册的城市园林绿化施工二级资质企业,下设工程施工管理部、工程资料管理室、苗圃管理部等部门,可以对外承接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养护、苗木花卉生产等业务。以园林工程项目建设为载体,带动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师生积极参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掌握项目谈判、勘察、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技巧和技术。每年有教师10多人次、学生50多人次承担园林工程的施工任务,该公司已成为学院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实训的重要平台,真正实现工学任务对接,学研互动,产学一体,有利于培养园林行业骨干和提升教师社会服务能力。

学院下属的生物技术研发中心由学院投资建设,拥有组培苗生产厂房和生物技术实验室3000平方米,花卉生产基地250亩,示范林基地1500亩,形成职业氛围浓厚、设备先进、设施配套的生产性实训环境,可以承担速丰桉组培苗、国兰和蝴蝶兰等高档名贵花卉、阴生植物的研发和生产。中心承担各级科研项目20多项,年产优质花卉等组培苗3000万株,成品花800万盆以上,每次能承担4个班160名学生的教学实习,每年安排600名以上学生开展园林植物组织培养的试验操作与技能训练,真正成为集生产、教学、科研、技术推广为一体的综合研发机构,凸显实训教学、技术培训、生产科研及技术服务等功能,彰显了“校中有产,产中有校,校产一体”的办学特色。

广西森态工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拥有乙级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以真实的企业环境氛围及职业资格为标准打造新型人才培养平台,融教学、科研、技术服务于一体。拥有先进的数据采集和处理设备,多种GIS、遥感数据处理应用软件,ACCESS、FoxPro等数据库管理开发软件平台,AutoCAD、PhotoShop等工程设计软件,可以对外承接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森林资源监测、工程测量及园林资源普查等业务,是学院组织师生参加林业、园林调查的重要基地,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从而促进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和专业的快速发展。

三、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夯实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校外实训基地是高校连接社会的桥梁和合作办学的重要平台,是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为更好地实现产学研紧密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服务教学,发挥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以“校企合作、互利共赢”为原则,学院近年来与部分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目前实施深度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主要有花木经营、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工程测绘四种类型:

(一)花木经营类型校外基地。花木经营类型校外基地主要以柳州青茅花卉基地为合作共建平台,还包括柳州园林科研所、柳州龙潭公园、桂林园林植物园等单位。柳州青茅花卉基地是柳州市重点工程、自治区重大项目,项目总体规划面积13000亩,总投资5.25亿元,毗邻广西生态学院,是政府搭台,企业出资,学校出技术,农民出让土地的方式共同建设的校外产学研结合生产性实训基地。自2010年起,学院重点与柳州青茅花卉基地建立合作关系,学院下属的生物技术中心是柳州市青茅花卉有限公司的第二大股东,中心主任出任公司总经理,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带头人兼任公司设计总监。校方主要通过师生承担企业委托项目,提供技术开发和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提供场地设施及部分生产任务,供学生课程实习、顶岗实习,同时提供一定就业岗位。比如项目开工建设以来,专业带头人以设计总监身份,组织多名教师带领学生在子项目申报、工程设计、设施建设、技术指导等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提升了教师社会技术服务能力,部分教师得到了行业企业的认可,被企业聘为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等。通过与柳州青茅花卉基地开展深层次的合作,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与基地建设、经营密切结合起来,发挥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成为学院特色鲜明的“政校企社合作共建实训基地”。

(二)规划设计类型校外基地。规划设计类型校外基地主要与柳州市园林规划建筑设计院合作。一是教师直接参与或承担完成设计任务,二是教师带领学生承担完成设计任务。这种方式有利于教师参与接触到较大型的园林规划设计项目,比如广西园博园的景观规划设计等。

(三)施工管理类型校外基地。施工管理类型校外基地主要是与柳州市南方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柳州新科园林发展公司、柳州市神秀园林工程公司、桂林市锦秀园林工程公司、广西景和园林工程公司等单位合作,一是利用寒暑假安排青年教师到公司挂职锻炼,帮助其提高业务能力及职业素质;二是根据公司业务需要,派出实践经验丰富、业务能力较强的骨干教师带领学生直接参与项目的设计或施工建设。

(四)工程测绘类型校外基地。工程测绘类型校外基地主要是与柳州市蓝宝工程测绘有限公司合作。该公司承揽的工程测绘任务较多且无法按时完成时,将部分工作任务交给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师生、或由公司技术员与专任教师共同带领学生完成,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可以使用公司的技术平台、学到更新的专业技术方法,教师也可以得到进一步的锻炼提高。

此外,积极探索校企共建使用实训基地的合作机制及运行方式,不断完善实习管理制度,规范实习质量评价标准,保证校外实习质量。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对学生顶岗实习起到了强大的保障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创新精神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

总之,实训基地是高职教育的载体和平台,是培养学生应用技能及创新能力的必备条件,是实现高职教育目标的重要物质保障。为此,应积极探索研究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产学研结合实训基地的建设思路及具体举措,以促进高职院校园林类专业建设。

【参考文献】

[1]张海军.本科院校高职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9(18)

[2]翟志华.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6)

[3]陈翠玉.园林植物多样性在高校景观环境建设中的应用――以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南方农业学报,2012(5)

[4]陈尚玲.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研究[J].广西教育,2011(14)

[5]张学洪.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培养创新型环境工程人才[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7)

[6]王瑞兰.依托校外实习基地,培养大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4)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C类课题“基于职业岗位技能需求的高职《测量》课程项目考核方案的研究”(2011C0206);2015年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改课题“园林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与应用研究”

第6篇:高校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

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和“设计之都”的战略目标,为艺术设计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建设氛围。2012年,上海CCI中工业设计、建筑设计业增加值分别达196.54亿元和301.93亿元,共占CCI增加值总量的22%,分别比上年增长15.3%和11.8%,对CCI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7.1%(见表1);从表2、表3中CCI服务业总产出以及增加值比重来看,艺术业和工业设计、广告及会展服务业年增长率均超过15%以上,带动了整个CCI的迅速发展。2013年上海CCI增加值对本市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产业新业态发展迅速,产业发展氛围浓厚。动漫产业初具领先优势,如:上海入选文化部“2013年国家动漫品牌建设和保护计划”的动漫品牌和动漫创意项目达11个,位居全国各省市首位;设计产业与品牌建设、科技创新、文化原创等方面呈现加速融合趋势,一批上海原创设计产品获得IF、红点、红星等国内外知名奖项;上海家化和指南设计两家企业获得首批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老凤祥获评“最具价值中国品牌100强”第58位,位列中国珠宝首饰业第一;上海动画制作企业形成联盟,通过与海外企业开展合作,开创中国原创动画电影集结进军海外市场的新里程。

二、CCI视阈下上海文化创意技能人才占有现状

我国第一个全国人才工作指导性文件——《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化产业结构升级,提升以技师、高级技师为重点的高技能人才队伍的职业素质教育,预计到2020年,该高技能人才队伍规模达3900万人左右,其中每万名技能劳动力中的高端技能人才占比例为28%,人数达到1000万人左右”。与此同时,CCI视阈下国家产业政策业已由“中国制造”调整为“中国创造”,占区位优势的地方政府,都不同程度的建立了以创意产业为支撑点的CCI长期规划,但是高端技能人才的大量缺乏却是制约这一产业规划品质发展的瓶颈。统计数据表明:日本东京从事CCI的高端技能人才占工作劳动者总人数的15%,伦敦14%,纽约达12%,上海不足于0.1%。由此可见,上海高端创造性技能人才占有缺口较大,目前的人才状况远远不能适应CCI发展规划的客观要求。根据上海市CC“I十二五”发展的主要任务,加强CCI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完善该技能人才的培养、引进以及服务机制,为CCI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CCI是一种复合性的知识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跨学科、跨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加强高端技能创意人才的培养,是上海艺术设计教育界面临的新挑战与机遇。

三、上海市本专科院校艺术设计类技能人才培养现状

为了更好地了解上海艺术设计类技能人才培养现状,项目组收集了2014年上海市本专科院校艺术学科专业的基本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上海22个艺术类学科专业,主要集中在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工业(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等方向。专业布点共有133个,本科院校的75个艺术设计类专业布点主要集中在上海视觉艺术学院(9个)、上海大学(7个)、上海师范大学(6个)、上海应用技术学院(5个)、东华大学(5个)、上海工程技术大学(5个)、上海理工大学(4个)等。本科院校的专业体系构建,表现为专业设置数量不多,专业方向少。其中,没有独立设置装饰艺术设计、电脑艺术设计、珠宝首饰设计与制作、装潢艺术设计、游戏设计与制作、展示设计、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交互媒体设计等专业方向。本科院校中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所开设的专业占到该校全部专业总数的41%,占到本科类院校专业总数的64%。其他综合性院校的艺术类专业设置比例较小,如上海交大、同济大学、华师大、华理工等,都只有1-2个专业。高职院校的58个艺术类专业布点主要集中在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14个)、上海出版印刷专科学校(7个)、上海电影艺术学院(6个)、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4个)、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4个)。在专业体系构建上着重反映社会分工的最新职业、产业结构变迁以及经济制度变革所需专门人才的规格和要求,具有明显的市场导向特征。其中,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所开设的专业占到该校全部专业总数的64%,占到专科院校专业总数的82.4%。由此可以看出,本科院校艺术类专业设置偏重于综合性的艺术人才的培养;高职类院校的专业设置相对更加具体化,比如影视动画、广告设计与制作、装潢、装饰艺术设计、应用艺术设计等,更注重实践和实际的操作技能人才的培养。但是统计数据也显示:上海艺术设计类高端技能人才的缺乏与CCI发展规划的人才需求类型极不匹配、高端技能人才的培养与上海CCI十二五规划的战略目标建设存在一定的差距,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主力军的高职院校,急需拓展艺术设计类高端技能人才培养思路与模式,以适应上海CCI的发展。

四、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原则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方针: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体系。纲要提出政府必须切实将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发展规划纳入到职业教育体系中去,以促使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教育规模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协调,统筹兼顾职业教育发展。计划到2020年,形成适应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经济发展方式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地方CCI发展规划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一)依托本地域CCI发展

高职院校必须依托本地的CCI发展架构,结合地方CCI发展政策,培养与地方CCI发展对接的高端高技能人才群体;同时按照优势互补、利益共赢的原则,结合自身强势学科优势,拓展CCI文化项目合作,打造适合本地域CCI发展的特色高端技能专业人才,突出适应地方CCI发展的专业办学特色,构建推动当地CCI发展战略的目标高技能人才培养思路。

(二)调整专业结构,提高内涵建设

强化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结构调整和专业内涵建设,依托就业市场需求情况,调整已有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专业课程体系,拓展有利于高技能人才综合素质开发的的人文素养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应用能力的协调发展,树立“以技能为依托、以能力为本位、以知识为基础、以素质为目的”的“四位一体”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思路。

五、CCI视阈下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高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面向服务、生产、管理和建设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重任。艺术类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要基础力量,必须结合地方CCI发展规划纲要,提高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为加快地方CCI发展,培育一批具有精湛技艺、创新能力的、“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技能人才。

(一)制定个性化培养目标

随着地方CCI市场的极大繁荣,社会对高技能人才出现了多元化需求特征,不同层面的CCI规划,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需求各不相同。比如:设计管理人才、设计创新人才、设计应用人才、设计策划与推广人才等。以上人才在共同的艺术设计学科培养目标基础上,还存在一定的个性化培养目标的要求。比如:设计管理类人才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营销、经营管理等学科背景;设计创新类人才则更加注重“逻辑+思维”的“头脑”服务符号特性,通过借助艺术设计手段,创作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级原创性创新作品能力;设计应用人才则是需要对新材料、新工艺等具有较高的敏锐性,强调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设计策划与推广人才则更注重把握设计的总体定位、设计成本的测算、营销、拓展传播、以及其他衍生产品的推广等。不同的高端技能人才需要制定相适应的个性化的培养目标。艺术高职院校必须构建以高技能为导向的个性化人才培养目标,推行个性化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人高技能人才教育的多元化、个性化培养目标的实现。在实践方面,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先后与全球华人设计界中规模最大的台湾浩汉工业设计公司、国内数码制作行业标杆企业水晶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和全球最大市场营销传播服务集团WPP合作建立了水晶石数字艺术学院和WPP学院。全面对接企业用人标准和工作流程,开展深度的办学改革与创新实践,突破现行艺术设计专业以单纯设计制作为培养目标的局限,将学生创意设计能力(Design)延及市场分析(Marketing)、策略思考(Strategy)、售后服务(Service),培养基于产业全流程的职业素养,提升学生从业层次。

(二)推行“导师制”模式

“导师制”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实施“专业分向育人、学科分层施教”,培养高端技能人才教学改革的有效载体。高职院校需要积极组织动员师生参与、制定具体的“导师制”实施细则、成立“导师制”领导小组、完善“导师制”培养机制、评价机制以及导师的资格认定、学生的选拔、“导师制”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教学计划的实施等培养模式的论证等。确保导师在学生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指导作用的实现。2014年6月26日央视新闻联播报道:国家相关部门目前正在制定政策,未来我国职业教育将设置本硕博学历体系,这将为我国职业院校的学历教育推广“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奠定了政策基础。

(三)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动手实践能力,对于艺术设计类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尤为关键。德国的“包豪斯”教育模式,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典范,该模式提出了“工厂学徒制”的教学改革理念。“包豪斯”教育整个教学过程历时三年半,他强调重视设计工艺技艺,而非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方法。学生最初半年接受、预科学习,主要学习“材料研究”“工厂原理与实习”“基本造型”三门课。然后参照学生自身特长,根据学生学习状况,进入后三年的“学徒制”教育学习,学习合格者发给“技工毕业证书”。技工毕业者可继续留下从事职业工作,成绩优异者可继续进入包豪斯的“研究部”进行实践,直至毕业获得包豪斯文凭。包豪斯设立了各种工厂,如同我国现在很多艺术类院校设置的“融合学工内涵的项目工作室”制度,工作室从事指导的既有专业教师也有企业技术人员,以项目为导向,融合的课堂教学、竞赛、项目设计以及实践与一体的应用实践模式。包豪斯对学生的教学强调直接经验,其动态的课程设置是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有效保障,也是德国培养高端技能创造人才的摇篮。借鉴该经验,应对数字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水晶石数字艺术学院和WPP学院,取消理论陈旧的《广告概论》等7门课程,新增《移动媒体创意制作》等11门课程;从工作实际应用出发重塑《三大构成》等5门课程;优化6门人文基础课程;引入合作企业高端培训资源编制43本校本教材。同时学院据此改造传统课程体系,在产业全流程及互联网技术之上,整合设计类教学内容,增加营销传播、创意思考、数码技术、团队合作(人际沟通)能力培养,适应4A公司岗位需要。实现了三年教育培养业界一流人才的高职梦想。

(四)合同约定模式

“人才定制”强调高职院校、学生以及企业三方主体,紧密结合利益共同点,创建校企、学生融合的长效的、契约式的、合同约束的紧密型的人才培养机制。合同约定学生在企业的培训轮岗、顶岗实习、订单式培养、实训基地的培训等理论、实践以及综合能力培养的具体内容,“人才定制”旨在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常态的、有利于三方共赢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方面,河北艺术职业学院与广州长隆欢乐世界、深圳欢乐谷、等文化企业构建的实践、实训基地,业已成为高职院校、艺术设计学生以及文化企业三方受益的合作舞台。

(五)借鉴国外的“双元制”、CBE、CBET国际化的教育理念,设计、控制教学过程

世界范围的国家化人才模式,主要有德国的“双元制”培养模式;美国、加拿大为代表的CBE模式;英国、澳大利亚技术教育为代表的CBET模式。以上教学理念主要采用以能力为导向的、非学科式的人才培养理念;强调以市场为风向标、教学计划和教学评价等教学建设体系;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式”教学改革方法;采用目标管理的重视教与学过程的质量控制、评估的教学管理方法;重视“行校企”合作的密切合作,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适合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培养理念。

(六)借助“双证制”制度,推进CCI产学研合作

课程体系构建是高端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也是高技能人才培养改革的难点。在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课程结构设置中,引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围绕国家职业资格综合考核能力,展开综合职业能力、岗位技能等教学改革。鼓励艺术类高职院校加强CCI学科建设研究,提升CCI岗位实践服务的能力,促进高技能专业人才培养与CCI发展规划紧密结合,深化产学研合作的CCI高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如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创演的《一把酸枣》、湖北艺术职业学院通过多家产学研机构联合创作的《家住长江边》等众多产学研合作的CCI高端技能人才培养项目。

六、结语

第7篇:高校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农业院校;工学结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8-0063-02

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为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任,“工学结合”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然而,工学结合的实施对外涉及学校、企业、行业等多个层面,因学校类型、专业设置的差异而面临不同的机遇与困难。对内涉及教学计划、学生管理、就业等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是一项“牛鼻子”工程,很容易走形式、摆架子,千人一面,缺乏特色。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是陕西省成立最早的一所农业特色鲜明的省属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在长达70余年的办学实践中,总结提炼出了农业院校产学研合作的五种模式,已成为学院鲜明的办学特色。2006年,被确定为全国首批示范院校建设单位,学院在继续加强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审时度势,调整思路,面对农业院校服务对象规模小、经营松散、企业化程度低、组织困难等特点,积极发挥地方政府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探索适合农业院校特点的工学结合新途径,在完善和创新产学研合作五种模式过程中,确立了“校县合作搭台、工学结合切入、五种模式运作、育人服务双赢”的新思路,使工学结合更贴行业特点,更富学院特色。走出了一条符合高职教育规律,贴近社会发展需求,体现农业院校办学特色的工学结合强校之路。现对五种模式进行浅谈。

一、技术服务型

技术服务型就是依托学院科技和人才优势,积极主动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这种模式已被学院辐射推广到陕西渭北旱塬、关中平原、陕南秦巴山区、甘肃河西走廊四个不同生态地区的8个县。在具体服务地方经济过程中,渗透穿插任务驱动、工学交替、顶岗实习、项目导向等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使教师有所得,学生有所获。

1988年,学院在陕西南部秦巴山区的凤县平木乡建立了林科教示范基地。多年来,学院不间断地派出科技人员住基地锻炼,帮助山区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脱贫致富。在实践中,创立了山区林业经济开发与技术推广的两个示范模式,一是“河谷粮油,丘陵果药,浅山牧菌,深山林木”的林业产业开发模式;二是“林科教结合,政技物结合,产供销结合,贸工农结合”的技术推广组织模式。到2006年底,凤县平木乡粮食用地由原来的3.6万亩减少到2万亩,而粮食总产由原来的400万公斤增加到434万公斤,人均430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原来的390元增加到1240元。

2007年,学院结合凤县产业结构调整,组织动物工程和生态系6名教师、畜牧和林业技术专业180多人次,学生在基地指导农民发展花椒种植和土鸡养殖。先后举办科技知识讲座7期,受训农民600多人次,帮助该县13个乡镇发展土鸡70多万只。在具体生产过程中,使畜牧专业学生掌握了土鸡孵化、育雏、养殖、鸡病防治等技术。驻点教师编写工学结合教材2本,撰写科研论文4篇,完成科研课题5项,在社会服务中实践了工学结合模式的探索。

二、基地示范型

基地示范型就是学院结合开办专业及师资现状,将学院有关科研推广项目,按其项目特点,集中到同一区域,依靠地方政府的统筹职能,由科教人员组织村组、农户参加,采取“政府+科教人员+农户”的模式,通过树立典型,促进成果转化,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其他农户共同发展。这种模式适用于农业经济发展的一般水平,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比较高,对农业新技术接受能力较强的地区。在基地示范型模式推广中,可以实践项目导向、工学交替、产学一体等工学结合模式。

学院最早于1984年在陕西渭北旱塬的国家级贫困县――彬县小章镇建立了农业科学综合试验示范基地,紧密结合当地区域经济的特点,抓点带面,辐射全县,服务渭北地区,实行农科教三结合,实验、示范、推广三结合,农业开发、科技开发、智力开发三结合。近两年先后选派了13个专业的42名教师在基地蹲点,建立科技服务体系,狠抓农民技术培训,帮助农民调整产业结构,普及推广实用技术。先后将“小麦地膜覆盖栽培试验研究”、“旱地烤烟配套栽培技术推广”等49个旱地农业研究和推广项目集中在该基地实施,由学院与彬县政府组成领导小组,负责组织管理。特别是近几年,以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和持续、高效利用为主攻方向,以农业产业化的技术开发、改造为重点,提升农业产业结构的层次,使农科教结合的深度和广度有了新的突破,在陕西被誉为“小章经验”。2003年全镇多经产值达到4125万元,比1999年3617万元增长了14%;粮食总产8946吨,比1999年7870吨增长了14%;人均纯收入1840元,比1999年1320元增长了39%,比全县平均水平高出21.8%。仅果业一项2000年就带动当地农民创经济效益1.7亿元。自基地建立以来,先后承担省部级农业研究课题49项,获省级成果奖励3次,部级奖励2次。先后有两名教师被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和省劳动模范,一名教师被授予陕西省突出贡献专家。小章镇曾被评为“全国科技兴村示范乡镇”,学院也被评为“全国科教兴村先进集体”。2003年,陕西省教育厅与学院合作,将彬县基地建成“陕西省教育厅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按省级重点实验室同等对待。

2007年,为积极实践工学结合模式创新与改革,学院选派3名教师常年驻点。生物技术专业3个班130多名学生在基地开展小麦区域试验田间调查、大田作物测产等课程实训锻炼,指导农民发展沼气386口,参与课题研究的学生有80多名。园艺技术专业学生3个班123人帮助农民修剪果树860多亩,推广设施农业、绿色果品等新技术12项,示范基地所在村人均增收368元。园艺技术专业学生掌握了果树整形修剪、花果、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有3名学生通过工学结合实践锻炼,承包了6亩果园,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三、科技包村型

科技包村型就是由县政府确定年度目标任务,学院选派专业教师和学生组成承包团队具体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学院可以实施探索任务驱动、顶岗实习、工学交替、项目导向等工学结合模式。

2001年开始,学院选派40多名教师500多名学生,深入学院所在地杨凌四乡一镇12村,开展科技包村及实用技术推广工作。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中心,促进农村由传统农业向集约农业转变,经验农业向科技农业转变,为杨凌经济发展和农村产业开发提前、产中、产后服务,努力实现农民增收1000元的目标,解决杨凌“灯下黑”的问题。学生进驻养(种)殖场,具体参与生猪、奶牛、肉鸽饲养,参与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园艺专业学生掌握了蔬菜选种、栽培、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学院在所包的12个村共设立13个科研推广项目,并在包村中配套相应的物资和资金,累计总经费达到40万元。累计下乡教师3247人次,共指导设施大棚1094座,绿化、果树、花卉苗木874亩,建设畜牧小区5处,存栏奶、肉牛1561头、生猪1125头、羊899只,指导果园400亩,总产值620万元。所包12个村2003年人均年纯收入达3323元,比2000年增加1678.8元,最高的梁氏窑村达到1785元,《中国教育报》以“增加农民收入,教育大有可为”为题做了头版头条报道,并加了编者按。

四、专家大院型

专家大院型就是由县政府出资建设专家大院,为科研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生活条件,学院选派专业人员进驻大院,带领学生开展科研推广,组织生产性实践技能训练。在生产实践中可以探索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工学交替等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2007年6月,学院与宝鸡千阳县签定农业科技合作协议,宝鸡市政府投入专项资金10万元,市农科所投入6万元,杨凌示范区也注入农业科技推广专项资金20万元,在千阳县南寨村为学院专家教授建成集科研、办公、生活为一体的专家大院。其中建筑面积410平方米,种子晾晒场400平方米,购置了部分实验仪器,承包了30亩实验用地,初步满足了专家开展科研推广的基本需要。学院派育种专家赵瑜研究员进驻专家大院,带领5名青年教师和生物技术、园艺技术260多名学生开展旱地农业技术推广,举办知识讲座4期,培训农民600多人次,推广学院选育的小麦新品种“武农148”3万亩。学生在乡镇农技推广站具体承担农业技术员工作,指导农户开展旱地小麦地膜覆盖技术、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工作。基地进一步促使学院教师走出课堂,走进田间地头,把教学、科研、生产、推广有机结合,为锻炼和培养“双师型”教师,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实现教学与生产的有机对接。

五、企业带动型

企业带动型就是依靠合作企业,广泛开展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等工学结合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带动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在这种模式实践中,可以探索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工学交替、产学一体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改革。

2007年,学院在165个校企合作企业中聘请119名企业管理和一线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有11300人(月)的学生在合作企业完成了顶岗实习任务,占在校生总数的86.9%;1028名学生已与合作企业签定就业协议。

生物工程系副教授杨安平利用自己的专利产品“优比侵种剂”开办了杨凌恒立科技公司,员工基本由生物工程系教师和学生组成,定期接受学生顶岗实习,参与产品的生产全过程。生态系副教授陈祺开办杨凌五维园林咨询有限公司。设计、绘图、施工全部由该专业学生来完成,企业员工基本为学院毕业生。2007年9月,学院园林专业4名学生参加了全国高等农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动物工程系副教授杨和平担任兴平市星光良种猪繁育养殖有限公司业务经理,有17名学生在该公司顶岗实习。今年5月26日总理到该公司视察,杨和平副教授和6名顶岗实习学生受到温总理亲切接见。

杨凌职院工学结合的新视点是在不断探索与实践中逐步完善的。面对涉农企业密集岗位少、大型龙头企业少、企业顶岗实习需求少和专业与农户结合多、组织农户与政府联系多、学生生产实习与季节关系多等“三少”“三多”的矛盾,学院立足涉农专业现状与优势,以有为求有位,把着眼点放在新农村建设上,按照专业类型的不同特点,把学生带到农户的田间地头,带到农户的果园、设施蔬菜大棚、畜牧养殖小区,让学生在具体生产过程中去学习、去实践、去生产。既培养了学生学农、爱农、务农的良好思想道德,巩固了专业思想,又练就了过硬的建设新农村的业务技能,实现了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培养的“双赢”。杨凌职院的做法,可以说是立足专业培养目标,实现“工”与“学”有效对接的有益探索与实践,具有创新性和借鉴性。

参考文献

1 刘永亮.以特色和品牌 破解“三农”难题[M].职教论坛,2004.1

第8篇:高校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当今发展最迅速的学科之一,同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也是我国工科教育中在校生最多的专业。为推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积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计算机专业教育,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以下简称“计算机专业教指委”)从2001年起结合国际上工科计算机专业教育的发展趋势,经深入调查和广泛讨论,于2006年12月出版了《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及规范》(以下简称《规范》)。

作为对《规范》提出的“规格分类”战略思想的探索与实践,经计算机专业教指委申请,教育部高教司于2008年初批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规范办学试点”项目的立项,同意14所高校参与《规范》的试点工作并将其纳入教育部高等理工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试点工作的执行期为3年,由计算机专业教指委负责项目的指导、检查和验收。

试点工作分为4个专题,分别是地方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与试点、具有行业特色院校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与试点、面向本科就业市场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与试点、科学型与应用型兼顾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与试点。试点工作的内容不做具体规定,各试点学校参照《规范》的内容,在满足计算机专业本科教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自主组织实施。总的指导思想是:实事求是,倡导特色;以学生为中心,勇于突破学科传统含义的局限;实现目标、定位与追求的相适应。通过项目的实施,加深对计算机专业发展战略的认识,形成更全面的中国计算机专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总结发现具有示范意义的办学实践,帮助有关院系推进计算机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其中,探讨应用型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是14所高校试点工作的共性特征。

试点工作自2008年初启动,14所试点高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按《规范》给出的方向建议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内容包括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定位、专业方向选择、不同方向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等。试点工作积累了经验,也为计算机专业教指委更好地进行下一步工作奠定了基础。

在2年多的时间里,《计算机教育》杂志一直关注该项目的研究进展情况,并与试点高校的项目负责人进行持续深入的交流。在各校改革初具成果之际,我刊特邀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济南大学副校长杨波教授,各项目主持人和14所试点高校的专业负责人,分期总结各校试点工作的成果、经验和体会,使试点工作的成果能为更多的计算机教育工作者共享。

第9篇:高校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布局;产业结构;贡献率

作者简介:张金英,杭州市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冉云芳,杭州市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室教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经济、职业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3-0075-05

专业设置是中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基础和核心,是保证职业技能人才培养“适销对路”的关键环节,更是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具体体现,教育与经济的“服务”与“依靠”关系最集中、最突出的表现在专业设置上[1]。多年来,杭州市致力于统筹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发展,合理优化布局结构,是满足杭州市中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和人民群众对优质职教资源的需要,是降低办学成本从而提高办学规模效益的需要,更是贴近和服务我市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选择,实践表明,杭州市通过专业布局调整优化和整合了职教资源,增强了杭州市职业教育吸引力。

一、杭州市中职学校专业结构调整基本情况①

近年来,杭州市在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最新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要求及《浙江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指导意见》等精神,合理统筹布局,加快推进专业结构调整,通过逐步撤销一些布点数量过多、市场需求过剩的传统专业,同时积极创造条件,新开设了一批适应杭州市区域产业发展所急需的专业,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结构日趋合理,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产业发展的耦合度进一步提高,初步形成了“品牌+特色”的杭州市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格局。

(一)杭州市中职学校专业类别布局情况

从专业类别开设情况看,杭州市61所中等职业学校开设有18大专业类,只有资源环境类未涉及(如图1所示)。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的18大专业类别中,在校生人数排名在前五位的专业类别分别是加工制造类、财经商贸类、信息技术类、旅游服务类和交通运输类,在校生人数分别为21920人、12666人、10054人、9800人和5258人,占总在校生人数的比例分别为27.47%、20.33%、12.60%、12.28%和6.59%,这五大类专业在校生人数占总在校生人数的79.27%。除此五大专业类别之外的十三大类专业总体在校生人数为20.73%②。

从专业类别的区域分布情况看,加工制造类、财经商贸类、信息技术类、旅游服务类、交通运输类五大类专业在杭州市区及五个县(市、区)均有开设。而轻纺食品类、休闲保健类、体育与健身类三大类专业均只有杭州市区开设。

从专业类别开设学校数情况看,信息技术类、加工制造类、财经商贸类、旅游服务类、文化艺术类、交通运输类六大类专业在在各地开设的学校数远远超过其他专业类别,位列前六名,总的开设学校数分别为33所、33所、32所、26所、17所和17所。

从各专业类别开设的专业数来看,位列前五位的分别是加工制造类、文化艺术类、财经商贸类、信息技术类、旅游服务类,其开设专业类分别为12类、12类、10类、9类和6类。

(二)杭州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布点情况

从各专业在校生人数看,杭州市中等职业学校各专业在校生人数位列前十位的是数控技术应用、汽车制造与检修、会计、旅游服务与管理、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应用、机械加工技术、电子技术应用、电子商务、酒店服务与管理,这十大专业的在校生人数达到41278人,占总的在校生人数比例为51.72%(如图2所示)。

从各专业开设学校数多少来看,各专业开设学校数位列前十位的是会计、计算机应用、数控技术应用、旅游服务与管理、汽车运用与维修、机械加工技术、电子商务、酒店服务与管理、中餐烹饪、电子技术应用,尤其是会计专业和计算机专业分别占总学校数的31.15%、29.51%。

(三)杭州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内涵建设情况

杭州市在坚持专业结构布局调整的同时,同步实施专业内涵建设,切实加强学校内涵质量的提升,按照“做强主体专业,拓展新兴专业,改造传统专业”的总体思路,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课程建设、专业信息化建设、校企合作、中高职协调发展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有效促进主体专业的内涵建设,提升主体专业的建设水平。“十一五”期间,在省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推动下,杭州市各级财政共投入超过5亿元,基础能力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和改善。2011年,杭州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1887人,硕士以上学历163人,占8.64%,高级职称625人,占33.12%,“双师型”教师1603人,占84.95%,校外兼职教师数432人,占22.89%;全市中职学校新增实验实训设备6434万元,仪器设备总值达3.24亿元,为校外企业培训数为9.8万人次;全市已建立各类职业教育集团18个,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数量31个,已签订长期合作一些的企业数为809家,合作企业投入学校设备和资金数为677万元。

二、杭州市中职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匹配度分析

近年来,杭州市在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同时,也建立起了一个既与世界接轨又有杭州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制造与创造相互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相互配套,工业化与信息化相互融合,科技、文化、人才互为支撑,以创新性、知识性、开放性、融合性、集聚性、可持续为主要特征的“3+1”现代产业体系(“3”为一、二、三次产业,“1”为文化创意产业),率先迈入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撑、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后工业化时代。而以重点发展生态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等现代服务业为战略的经济格局,已经预示着杭州经济发展已从外延式、粗放型迈入以集约化、生态型发展,从投资拉动、资源消耗为主向创新驱动、人才支撑为主转变。这就必然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在专业设置上,改变以往的“供给驱动”模式为“需求驱动”模式,紧跟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及时作出专业调整,并根据劳动力市场所需技能人才的素质做出重新定位。

而专业设置作为业教育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具体体现。专业结构直接影响着劳动力结构,劳动力结构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专业结构还影响着产业结构,专业设置是以产业结构的需要为前提的,反过来又对产业的发展与升级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专业结构还影响技术结构,只有通过专业设置,培养大批与地区技术水平相适应的人才,才能推动技术进步,使技术结构不断地由低向高转变。

(一)专业结构与产业需求结构对应分析

众所周知,职业教育应当服务经济发展。当它落实到专业建设层面,必然要求职业院校的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相匹配。而促使两者的无缝对接,靠的就是宏观层面进行某区域内专业布局的调整,使之与当前的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相一致[2]。从杭州市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与杭州市区域产业结构相对应分析来看(如图3):对应第一产业的农林牧渔类有2个专业,在校生1516人,占总在校生人数的1.90%;对应第二产业的有资源环境类、土木水利类、加工制造类、石油化工类、轻纺食品类共20个专业,在校生25457人,占总在校生人数的31.91%;对应第三产业的有交通运输类、信息技术类、医药卫生类、休闲保健类、财经商贸类、旅游服务类、文化艺术类、体育与健身类、教育类、司法服务类、公共管理与服务类等共55个专业,在校生52814人,占总在校生人数的66.19%。需求人数所占比重,为0.59%;第三产业所属专业开设人数比例少于第三产业需求人数所占比重,为-1.27%。这表明,杭州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布局调整与三次产业结构需求人数所占的比重有着高度的吻合度。

(右)杭州市三次产业人才需求的比例

据相关数据显示:杭州市2010年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数为第一产业75.70万人,第二产业286.26万人,第三产业264.37万人,所占比例依次为12.09:45.71:42.21(如图4)[3]。从当前的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来看,第一、二产业从业人员远远超过了劳动力市场对其的需求,在这二个产业存在着劳动力过剩现象;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远远低于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说明第三产业的人才需求缺口非常大,缺口为25.25%,而且随着杭州市现代产业体系的建构和完善,第三产业所占经济比重更大的趋势越发明显,这需要我们中等职业教育开设更多第三产业所属的专业,服务第三产业发展的需要。

(二)专业结构与行业需求结构对应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杭州市中等职业学校部分专业规模结构与相对应的行业需求人数比重吻合度比较一致,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信息技术类,在校生人数比例为12.6%,但相应行业需求人数比例仅3.71%,过剩了8.89%。财经商贸类专业,在校生人数比例为20.33%,而产业人才需求比例为25.72%,差距为-5.39%。而众多调查研究表明,未来信息产业需要的人才规格偏向两个方面,一是专业技术含量非常高的软件技术人才、系统集成类人才,信息安全类人才;二是电子商务、ICP(网络内容服务商)、ISP(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网络技术人才等。而前者是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目标所不能及的,后者的人才培养应定位于商贸类人才范畴。加之随着杭州市商贸业的转型升级,企业对电子商务、网络技术与服务、网络编辑、网络销售等商贸类人才的需求持续增加,因此,需要根据行业需要和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对信息技术类专业作相应调整。

加工制造类,在校生人数比例为27.47%,而相应行业需求人数比例高达30.11%,差距为-2.64%,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目前,杭州市初步形成了门类较全、规模较大、产品涵盖了通用(专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等7大类12个行业的产业体系,装备制造业已经成为杭州工业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杭州市各中等职业学校应加大对此类加工制造类行业需求人才的培养力度。

文化艺术类和体育与健身类,在校生人数比例为6.6%,而相应行业需求人数比例高达1.92%,差距为4.68%,呈现供过于求的局面。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典型的“智慧经济”对技能人才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其最鲜明的特点就是“人脑+电脑+文化”。但据调查表明,杭州市现代服务业人才非常紧缺,动漫专业人才只能满足市场需求的5%左右。因此,杭州市中等职业学校要密切关注市场各行业发展动态,根据行业需求对专业结构和人才结构等做出调整。

三、杭州市中职专业布局调查的成效和经验

未来几年是杭州市经济社会加快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实施重点产业振兴规划,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就业再就业,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建设人力资源强市,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杭州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同时兼顾受教育者对中职教育的需求,进一步明确重点和目标,加强领导和统筹,强化督导和评估,全面调整和优化杭州市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结构,形成建立在社会经济需求和受教育者需求基础上的“需求驱动”专业结构模式。

(一)强化政府主导作用,统筹优化专业结构

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指导意见》(浙教职成〔2010〕21号)和杭州市教育局关于《杭州市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调整规划》(杭教高中〔2011〕5号)相关精神,杭州市要坚持政府导向、多元筹资、集中财力、择优扶持原则。就杭州大市而言,中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布局,应该既有几所大型“超市”,又有更多的“精品屋”和“专卖店”。前者反映杭州市职教实力,也是创建国家改革示范中等职业学校的需要;后者反映特色和亮点,与区域块状经济无缝对接。就一所学校而言,应该形成“示范专业+骨干专业+辅助专业”的格局,辅助专业主要适应当地经济建设“短平快”项目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职业学校发展要做强、做精、做专,走专业化、品牌化发展道路,在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中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二)建立动态适应机制,提升专业设置前瞻性

随着杭州市经济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转型,其对职业技能人才的新需求给职业教育带来了重大影响,对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与调控提出了新的要求。职业教育受突发经济事件影响,必须及时对专业的去留或规模的扩大缩小进行科学的决策。这项工作牵涉面很广,复杂程度大大超过以前,单靠传统的统计方法和人工操作,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探索构建基于互联网的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调控调查系统,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对影响专业新建、变更和退出的教育系统内外部相关因素进行调查的网上平台,为专业的设置与调控提供全面可靠、及时准确的信息和数据,以帮助决策者规避专业风险、做出科学决策,以推进专业现代化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引领职业教育在正确的方向上又好又快发展。

(三)依托区域经济发展,提升专业服务功能

“形成与区域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匹配程度高,结构合理、错位发展、特色鲜明的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发展新格局”是“十二五”期间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调整的总体目标。为此,杭州市需要将区域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研究分析作为制定专业结构调整规划的关键环节,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从宏观层面到微观层面进行科学、细致的剖析。在此基础上,明确当地中等职业教育的重点发展专业,并结合各职业学校的办学基础和发展定位,确定学校主体专业,特色专业与新兴专业,使学校开设的专业有了产业发展的依据。

总体而言,一要使主体专业与地方支柱产业相匹配。每个设区市都认真研究分析地方支柱产业的发展,并据此开设了相关的主体专业;二是特色专业与地方特色产业相匹配;三是各地积极打造新兴专业与地方新兴产业相匹配。形成主动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用人需求,对接产业、企业、岗位的专业建设和动态调整机制。

1.依托块状经济,重点发展紧缺专业。根据未来几年,杭州市将以建立“3+1”现代产业体系为导向,提升产业层次,优化产业布局,全力打造国际重要旅游休闲中心、全国文化创意中心、电子商务中心、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高技术产业基地的总体布局,以区域块状经济为依托,重点发展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紧缺的专业,积极拓展新能源、新材料等与产业转型升级密切相关的新兴专业,实现中等职业教育的区域化发展。

2. 强化主体专业建设。按照《指导意见》要求,主体专业是指基础条件好、办学水平高的专业,一般应符合省级示范专业的基本条件。一般的中等职业学校应培育1-2个主体专业;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应培育设立2-3个主体专业;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应培育设立3-4个主体专业,并逐步培育形成1-2个专业集群。同一县(市、区)域内职业学校新设主体专业一般不能重复设置,实行专业错位发展,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

(四)深化改革练好内功,推进专业内涵发展

专业结构调整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推进专业现代化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专业现代化建设,职业学校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全球金融危机唤醒了职业教育对自身改革和自身价值的再认识,促使中等职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改革,凸现特色,使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更加贴近市场,使培养的学生真正成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具有更强的就业竞争力和不可替代性。职业教育既要有危机意识,更要有进取精神。应对金融危机和发展模式的转换,职业学校要内抓质量,外树形象,练好内功,注重专业核心技能培养,切实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做强做精专业和学校品牌,让毕业生能够高水平就业。为此,职业学校就必须将专业设置与当地优势产业紧密结合,提高教师水平,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训基地建设,让学生学习紧贴职业岗位的要求。

注释:

①数据来源:杭州市各县(市、区)教育局、各中等职业学校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调整规划和报送工作的通知(浙教电传[2010]202号)”填报的“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调整情况统计表”。

②统计依据来源于浙江省中职学籍管理系统,中等职业学校统计口径包括职业高中、普通中专和技工学校。

参考文献:

[1]付小庆.从适应需求原则看我国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出现的问题及建议[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2).

[2]匡瑛.关于职业教育专业布局调整与结构优化的几点思考[J].职教通讯,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