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高校创新教育范文

高校创新教育全文(5篇)

高校创新教育

第1篇:高校创新教育范文

关键词:创新;高校;教育

1创新教育在我国的蓬勃发展

我国的“十一五规划”中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更是明确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报告指出,未来十年人才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在这些有利政策的指导和支持下,我国的创新教育呈现了蓬勃发展的态势,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各大高校相继开设了相关课程。中国矿业大学于1996年9月正式将创造学列入全校公共必修课,成为中国高校创新教育的先锋。该校的庄寿强教授指导了中国第一个创造学硕士和创造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广西大学、中国医科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南通大学等几十所高校都先后开设了教授创新技法的课程。第二,适合中国学生的教材层出不穷。目前中国高校使用率较高的教材有中国矿业大学庄寿强的专著《普通创造学》,杨乃定主编的《创造学教程:创新教育系列教材》,甘自恒编写的《创造学原理和方法:广义创造学》,以及肖云龙编写的《创造学基础教程》等。第三,成功举办多次学术会议,大量发表学术论文。学术会议以2008年10月在北京工业大学举办的“首届中国高校创造教育论坛”为例,参与人数达到200多人,来自全国20个省市63所高校。近年来创新研究的盛况由此可见一斑。至于学术论文,2003年关于创新和创造的论文数量就已经达到两万多篇。时至今日,学术界对创新研究的热度有增无减,论文成果的数量更是在不断攀升。

2近年来我国创新研究的热点问题

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联合清华大学图书馆于2011年了《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成为中文学术期刊影响力的重要评价标准之一。该年报的人文社会科学部分G4/G7教育类对321种期刊进行了排位,其中影响因子排位靠前的除了《外语界》和《外语教育与实践》等语言学类期刊以及《开放教育研究》和《实验室研究与探索》等计算机科学类期刊,多为综合类的教育期刊。其中排名前十位的是:《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北京大学教育评论》《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中国高教研究》《教师教育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高教探索》《中国高等教育》和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对这些期刊2012年度刊登的论文中关键字为“创新”的224篇进行统计。其中,关于国家创新政策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论文最多,分别为42篇和41篇。从语篇分析的角度看,宣传和解释国家创新政策的论文题目中大量出现“推进”“推动”“培养”“深化”“推进”“加快”“注重”“坚持”“提升”“致力”“开展”等,与“创新”和“创造”相搭配,辅以“不断”、“着力”“切实”“主动”“大力”“扎实”“努力”等积极形容词,比如:《着力改革创新,推动内涵发展》《坚持质量特色创新主线,推动学科建设可持续发展》和《改革创新务实进取,不断提高办学水平》等,着力表现国家政策对创新教育的支持力度。其中,有两个文献被多次提及和引用,分别是《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而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方式改革的论文则探讨了多专业综合实训课程、订单式培养模式、4444工学结合培养模式、Sk-Tech培养模式、独立学院培养模式、主线贯通式人才培养体系、女大学生培养模式、研究型学生培养模式等问题。关于协同创新、教学创新、管理创新和创新的文化视角的论文分别为28篇、27篇、25篇和21篇。协同创新类的论文涵盖政校行企、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所在区域创新系统、产学研用结合、科教结合、社会重大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结合、协同创新与自主创新的关系以及农林高校和农村建设等问题。教学创新则讨论了创新教师的培养、教学创新与教学效能、实践实验和实训教学、课堂教学、创造性作业和创新教学法等。管理制度创新的论文提出了学术制度、科研管理、系部工作考核、后勤保障、研究生招生与教育中的创新问题。从文化视角研究创新的论文则集中在创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企文化对接和文化传承与创新这三个问题上。

3我国创新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由以上分析可见,一方面,创新教育在我国高校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另一方面,论文成果涉及到教育的方方面面,但创新科学的本体研究,也就是关于创新动机和创新能力的狭义创新科学研究的论文仅有8篇,这8篇文章论及创新的动机、数字化对创新能力的激励、创新能力的测量和地区差异比较以及拔尖创新人才年龄结构分析等,对从事创新教育研究和实践的人员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却只占224篇论文总数的3.6%。反映出创新教育研究存在本末倒置的现象。综合分析,我国高校的创新教育有着以下“软肋”。

3.1创新科学的本体研究不足

由于创新活动是涉及到多种因素的复杂过程,“创新”这一概念的定义千差万别,创新科学的学科归属问题一直争议不断。在美国,纽约州立布法罗学院等学校把创新科学作为独立学科开设,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等作为MBA课程,斯坦福大学和麻省理工大学等作为工程学课程,耶鲁大学,加州大学富勒敦分校等作为心理学课程,佐治亚大学等作为教育学课程。在我国,创新科学究竟位于整个科学体系的什么位置?创新教育到底应该由哪个系部负责?这些问题一直没有定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征求意见稿)把创造学专业列入“交叉学科”门类。关于创新科学的定位,王续琨教授提出,创造学学科内部可分为六个分支:普通创造学、理论创造学、边缘创造学、应用创造学、分域创造学和隶属创造学,是介于哲学、社会科学和数学、自然科学两大板块之间的交叉学科,从系统论的角度分析了创造学的学科性质。这一框架极大地丰富了创造学理论,同时却让创新教育究竟应该由谁来负责这个问题更加无从回答。从这个理论框架来看,各个学科都与创新相关,各个老师都能教学生创新。但是系统接受创新技法训练的人员少而又少,开设创新科学的专门课程障碍重重。

3.2创新研究存在低水平重复现象

由于我国高校教师考核和职务晋升制度的导向作用,不顾质量、急功近利的研究成为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在创新科学领域,人们耳熟能详的创新技法,如头脑风暴法、TRIZ、5W2H设问法、和田12法、统摄法、德尔菲法和戈登法等都是欧美国家和日本的学者提出来的,不是中国学者的首创。据新华网报道,在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说:“我担任许多学术活动的评委,发现年轻的研究人员动辄在两三年内发表三四十篇论文!浮躁的论文、没有价值的成果不如不要。”华东理工大学校长钱旭红说:“我们有一位教师8年没有论文和研究成果,但他最终写出较有影响的《黄河边的中国》一书。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急功近利的研究不但影响科研质量,而且还容易出现学术造假等不良现象。”如果没有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真正意义上的学术创新根本无法开展。所谓的“创新”,便只是一个幌子。学术评价一味以SCI为导向,以文章发表刊物的级别,字数决定职称晋升和项目评审的重要依据,必然导致低水平重复现象。反映在创造学教育的论文上,就是提出新理论和新方法的少,借用“创新”和“创造”这两个热门词蜻蜓点水地讨论问题的多。

3.3从事创新教育研究和实践的人员本人缺乏创新性

创新教育强调的是学生智能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评鉴力、求证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等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想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创造性地教,从教材、教具、案例到教法都应该有新意,需要教师思维活跃、机敏睿智,具有较强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这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国的高校教师大多数是在注重知识讲授的传统课堂中接受的教育,入职之前,教师资格证考取采用的是纸笔考试,不考察创新能力,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的内容也很少与创新相关。入职以后,考核制度也不鼓励老师跨学科(transdisciplinary)发展,教师的视野和知识结构局限在学科壁垒之内,“俄罗斯套娃效应”的出现在所难免,导致知识的传承呈现负增长。与此同时,一个怪现象出现了:孩子进入学校之前一个问号,充满好奇和想象,而离开学校之后却变成了一个句号,好奇的火花渐渐地熄灭。姚聪莉和任保平提出,教育分为同质性的和异质性的。同质性教育是将一般智力的学生培养成合格的专门人才,异质性教育是通过优化知识结构将智力超群的学生培养成复合型人才。对于偏才怪才,应该因材施教,进行个性化教育(personalizededucation),而目前国内高校很难做到这一点。

参考文献:

[1]吴红.创造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其思考[J].学术论坛,2006(2):27~31.

[2]张海燕.创造学与我国高校创造教育的回顾与前瞻[J].扬州大学学报.2009(4):14~16.

[3]王续琨.创造学的学科结构和科学定位[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6):34~38.

[4]姚聪莉,任保平.创新人才培养的逻辑及其大学教育转型[J].中国高等教育,2012(7):9~12.

第2篇:高校创新教育范文

高校体育是我国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做好高校体育工作关键是依靠并充分发挥全体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目前高校体育教师尚难以适应这种巨大而深刻的变革要求,教育观念、教育思想、知识结构、教学技能等都与创新教育的要求有一定的距离。全面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的素质与地位,建立一支素质高、业务精湛、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已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据研究表明:到20世纪末,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呈现年轻化趋势,但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师在职称、学历结构方面与其他学科有较大差距。新世纪,我国高校体育教师培养方向由“运动技术型”逐渐转为“技术理论型”,不仅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高度的责任心,还要具有过硬的运动技术水平、精深的理论基础、广博的知识、较强的表达能力和科研能力,具有开拓性的思维观念……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有力推动创新教育;只有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培养学生能力;只有教师了解了当今高新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才能站在科技的顶峰,激励学生勇于探索;只有教师具备不断学习提高的能力,才能教学生如何学习。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体育教师将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2.开展创新教育必须更新体育指导思想

教育思想的转变是全面实施创新教育的前提。我们必须改变传统教育思想中的价值观、质量观、人才观、教师观、学生观,教育思想真正从专才教育转变为通才教育,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从接受式教育转变为创新式教育,从知识再现型学生转变为知识发现型学生,从学生的适应性学习转变为创新性学习。我们必须把传统的知识质量观和能力质量观转变为包含知识、能力在内的全面素质质量观。现行的高校体育教学,过多地追求学生在校期间身体、心理、技术技能的培养,忽略了与社会的衔接。教学方法枯燥,教师统一指令、示范讲解,无暇顾及学生的感受和体验体育运动固有的乐趣,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随着学校体育改革研究的深入,学校体育在“健康第一”主导思想的前提下,逐步变传统的技能教育的指导思想为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和培养能力的指导思想。在体育教学中以促进学生的德、智、体和谐发展为宗旨,把运动技能、技术教学与发展身体结合,将思想教育、知识教育贯穿于体育教学过程的始终,重视对学生体育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在各种条件下进行身体锻炼的习惯和能力,培育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身心协调发展、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3.开展创新教育必须改革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

3.1摒弃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努力把演绎法和归纳法结合,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以引导为主,力争把体育课上成体育引导课,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提倡师生共同研讨问题。大学生已初步建立了个体化的认识体系,他们思维的独立性、批评性、选择性已有较大发展。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意志对教师的言传身教进行加工、改造、吸收,将其纳入到原有的知识体系之中,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觉的评价标准。平等的研讨,自由的双向交流,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开拓精神、创造能力和参与意识,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3.2实施高校体育俱乐部形式的教学

根据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况,发展高校体育俱乐部将从单纯的运动技术、技能学习向提高学生整体体育文化素质转化。俱乐部应坚持以多样性和自主性为指导思想,以满足、发展个性、课内外一体化、健康自我投资为基本原则。为了适应大学生的不同体育需要,各高校应根据自身条件,组织多种多样的体育俱乐部让学生在参加俱乐部活动中充分锻炼身体,展示能力,达到健身、娱乐、休闲、竞赛等多种目的。

4.开展创新教育,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全体学生体质的增强与知识的获得,又要注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不是把学生囿于固定、呆板的框框之中。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教师需要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起点,它反映个体的某种需要,这种心理需要将成为动力源。一个人对所感兴趣的事物非常投入,兴趣就会升华。因此,在体育教学工作中,要注重个性教育和个性化教学。培养个性的最终目标是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使之成为创造型人才。创造能力体现为一种高级智力活动,这种智力活动不仅以本学科的智力发展为基础,而且以相关学科的智力发展为基础。许多成功者的经验证明,只有具备了稳定的、良好的个性品质,才能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在体育教学工作中,应正视个体差异,重视因材施教,对学生而言是鼓励其各显神通,特别是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高校体育教学中个性培养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4.1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使他们认识生命的价值,亦即自身存在的价值。人的生命不仅是种的保存和延续,而且生命是人生的前提,是一切创造、贡献的条件,也是获得各种满足、享受的实体。确立主体意识意味着人的主体能动性、主动性、选择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确立主体意识,还意味着对理想人生价值目标的追求。在体育教学中应让学生充分体验主体意识的满足所带来的快乐与激情。

4.2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第3篇:高校创新教育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核心素养;微直播

一、现状分析与问题阐述

(一)相关文献综述

新时代数字媒介高速发展,网络化是当今时代的一大突出特征,创新是高校普教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网络直播是在移动互联化的语境下,通过互联网媒体介质,将某人某物某事件当下发生的即时状况展示给终端用户,以满足用户各种需求的一种新型高互动性互联网新态势。无论是新一代的学生群体,还是应运而生的互联网直播与高等教育相结合,基于直播软件的高校教育模式已然缓慢融入当代学子学习与生活实践中。与此同时,“视频互动”以及“文字互动”的交流形式,从技术角度上突破了时空的界限,网络直播与高校教育碰撞而产生的新教学形式即一种创新。本文欲透过高校普教实施方式,探寻网络直播与大学生高校普教结合的实效性。杨丽(2016)陈述,手机网络直播与高校普教碰撞结合所产生的机遇与挑战,曹培杰(2016)也提到利用在线直播形式开展大学生高校普教的可行性。此外,王绘娟(2016)描述了在线直播运用于高校学生教育的积极意义。随着网络直播的发展和高校普及教育方式的改革创新,有关网络直播与高校普教结合的理论研究,也可能成为将来学界关注的研究领域。

(二)国家相关政策与高校经典实践

国家政策与“互联网+”时代洪流之下所营造的氛围,正是网络直播与高校普教教育相结合的新型教育方式展开研究的培养基。2015年3月,“互联网+”被首次提及,成为新一代涉及社会各界的行动计划指南。四年来,“互联网+”已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正如“视频互动”以及“文字互动”的交流形式,与大学生高等教育碰撞,而产生的新教学形式,这种创新的教育形式与“互联网+”时代洪流之下所营造的氛围,正是本课题组对网络直播与高校普及教育相结合的新型教育方式展开研究的培养基。长沙理工大学交通学院在2016年12月启动了“交通live”高校普教教育微直播平台,首期两个思政教育专题,共有2000多名学生和校友观看;而从2016年9月开始试水的湖南师范大学的“星直播”平台,已成为其开展思政工作的新平台:6名辅导员通过直播与学生沟通交流,使高校普教教育融入直播过程。如今“星直播”既可以在室内进行话题探讨,也可以走进食堂、图书馆等各种学生集聚地,且已经积累粉丝13万人,直播观看总量达413816人次,由此可见其吸引力之大。此外,尽管对网络直播与高校普教教育相结合的新型方式运用的高校还不多,但在“互联网+”的时代趋势下,该新方法的应用将无处不在。

二、关键问题分析

现实生活中主张以大学生为主播所做的有关高校普教教育的直播节目,坚定大学生主播在高校普教教育方面的优势,以及在校方监督、网媒平台自察等多种监督机制下加强此种教育形式的可推行性。

(一)具体研究内容

①寻找网络直播和传统教育的互通点,更好地增加大学生对普及型教育的兴趣;②为大学生在网络直播中的不良言语行为如何进行规范,如何树立积极向上的直播观念提供建议;③从大学生对待直播的现状出发,分析网络直播引导高校教育的可行性、影响因素及对社会治理创新的促进作用;④研究“同辈群体”的互相影响的机制,从而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发展;⑤以政策倡导“创新教育”、开展一系列高等教育培养创新研究为基础,寻求多元化高等教育机制。

(二)研究目标

手机直播信息的复杂特征容易对大学生思想价值观念产生冲击,对高校教育者权威形成挑战,基于此现状,将网络直播的优点加以利用,探究网络直播和传统教育模式的并存,对教育者引导主流价值观提供建议。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大学生网络直播如何能够增强高校学生(90后群体)对此类高校普教教育类课程的兴趣、学生对此种形式的教育感受与吸收程度展开研究。主要探寻以大学生为主播所做的有关高校教育的直播节目,分析大学生主播在高校普教方面的优势,以及此种教育形式的可推行性。

(四)研究基本方法

以网上搜索官方网站报道的相关社会新闻、相关可信度高的数据和前人总结出的数据等方法为主导,进行调研工作。但鉴于相关网络直播的官方数据较难获得,此次实施方法是以现存统计资料分析为主,以内容分析为次,并以二次分析为资料来源的一部分。在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文献法等多种方法中选择使用文献法,因为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网络直播宏观现况及访谈法或观察法并不适用于研讨大方向等问题,文献法对本课题的有利之处:文献调查超越时间、空间限制,且做到搜集的文献可信度高,即可避免口头调查可能出现的种种记录误差,且避免直接调查中调查者与被调查者互动过程中产生种种反应误差;文献调查是在前人和他人劳动成果基础上进行的调查以较少人力、经费和时间,获得比其他调查方法更多的信息。

三、讨论与总结意义

(一)理论意义

通过网络直播进行的高校普教教育,是对高校开展大学生高校普教教育实施方式的一种有效补充、大学生高校普教教育的具体阐述、及高校普教教育实施手段研究理论的充实:承袭前辈们对网络直播特点的研究,将其与高校普教教育有机结合;洞悉当今时代的潮流产物,关注如何巧妙地引导大学生接受传统的主流价值;密切关注创新模式倡导,用直播方式响应将大数据贯穿高校教育的号召。通过以上理论阐述,不仅能有效拓展高校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之间信息交流的渠道,而且可以利用直播软件的可视化功能,为远程高校普教教育提供新的契机。基于现代学子都有强烈的思想结构化意识和创新意识,具有严谨的求学态度、活跃缜密的思维方式,该种创新“互联网+”的教育形式不仅为该群体建立起良好的社交网络、也锻炼其合作交流、统筹规划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二)实践意义

当代学子长期活跃于一些网络热门直播平台,对直播有着较强的视觉体验经验,可以就参考文献当中的新名词展开含义探讨,并构造出新的学术名词。在查找相关文献的同时,不仅可以提炼出文献当中的纲要,还可以根据该文献,结合社会实际,以“青年学子的新型视角”来看待前人文献的现实性与可行性。通过网络“缠绕”教育,以期待能加强大学生的普及教育的效果。从而,高校教育工作者们得以和学生进行网络互动,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然而,手机直播可以真正实现师生之间的“零时差交流”。借助软件的弹幕功能,直播者可以和所有“游客”——即观众,实时进行一对多的“实感”互动。将高校普教教育过程中的主流信息,通过“在线直播”的形式面向学生进行传播,有助于保障高校普教教育占据网络环境对学生实施教育的主导地位的局面。近年来,我国也十分注重教育平等与教育资源共享,先后建立起来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等多个远程教育网站,上传一系列部级精品课程,为研究提供了政策上的鼓励和支持。以福建师范大学为例,作为省属重点高校,具备科研意识浓、科研配套设施齐全等科研特点,校图书馆以丰富资源丰富、无缝链接、覆盖全校的福建师范大学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中心,为研究深度亦提供丰富的资料储备,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保障。同时,福建师范大学慈善研究所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也可为项目的有效完成提供智力支持,通过其新颖的表现形式,吸引学生参与其中。网络互动平台为交流双方提供的平等、便捷、顺畅的交流渠道,可以让一部分不敢和老师面对面交流的学生有了敢“发言”的场所,也使想“发言”但总是找不到机会的学生有了让大家了解自己思想观点的机会。此外,通过网络直播进行的高校普教教育拥有受众扩大化的可能,一场受欢迎的高校普教教育直播甚至可能吸引其他高校学生观看,变革传统的教育模式,探索如何利用大学生“新宠”网络直播增加高校普教教育,有助于扩大高校普教教育的规模、提高高校普教教育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杨丽.互联网+时代英语教学改革创新之力作——评《英语语言教学改革与创新:互联网+教育探讨》[J].大学教育科学,2016(4).

[2]曹培杰.未来学校的变革路径——“互联网+教育”的定位与持续发展[J].福建教育,2016(49):7.

第4篇:高校创新教育范文

关键词:健美操教育;高校教学;应用实践;高校教学

创新教育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在课堂教学中以培养学生自我创新能力,以及传递学生自主创新精,为主要教学目标,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主动性,调动自己的学习能力,进行知识的探究。和传统教学课堂不同的是,其采用的是以学生在课堂上自我探究为主,教师辅助教学为次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生创新理念能力的提升,也能够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健美操这种健身运动能够让学生在运动锻炼的过程中,实现锻炼身体的目的,并且进行全身心的锻炼,能够实现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身体基础,同时将健美操与创新理念相互结合,是当前新课程标准的重要要求。让学生能够在新型的教学方式中进行健美操锻炼,促进学生积极地进行趣味性的运动。

1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帮助教师进行创新教育方式的实施

在学生的学习课堂中,教师的教学能力决定了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学到知识的多少。因此实现学生课堂学习能力的提升,重点在于教师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创新教育的改革,并且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主动性。学校也要重视教师创新教学能力以及创新教学思维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在充分先进的教学课堂中,进行知识的探究。教师在健美操运动能力以及运动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地位,不再以传统课堂教学形式,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教学动作,一遍遍地模仿,而是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积极沟通。例如,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所采用的方式普遍都是按照教材上所讲述的运动动作以及运动知识给学生进行演练,让学生根据教师的运动进行自我模仿,学生只会被动地接受这些知识,但是没有真正地提高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也没有进行体育运动的自主练习,这样学生体会不到健美操的运动内涵,只会将健美操当作一种枯燥无味的运动,任务似的进行课堂的学习。因此,教师要将自己的课堂教学角色进行合理的转化,比如作为一名健美操教练,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进行教学计划的制订,让学生能够提高健美操的训练热情,从而加强健美操的练习。

2学校要提供足够的教学器材,给学生营造一定的学习环境

体育教学应该与传统的其他科目教学有很大的差别,采用的教学方式也应该和那些教学有很大的区别。比如,在传统的理论知识教学课堂中,教师普遍都是根据教材给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解,学生一般都是在课堂中进行知识的学习,并没有突破课堂走出自然。然而,体育教学最重要的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因此教学场所一般都是操场以及训练室,但是健美操教学和其他教学体育不同也在于健美操需要借助一定的运动器材,进行健美操的实际开展,因此实现学生健美操课堂上的创新教育,也需要学校尽自己的能力给学生提供一定的运动器材,让学生在这样的教学课堂中实现自我学习能力的提升,并且在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氛围中,实现创新能力以及创新思想的有效提高。例如,在体育馆或者操场布置一些与健美操有关的运动器材,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可以结合这些运动器材进行健美操的锻炼,这样有了健美操训练的实际条件,对于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培养都会产生很大的作用。同时借助这样的运动器材也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独立思考,并且进行自主训练。比如,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所进行的训练动作进行积极的思考,并且探究在整个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最终实现自己创新能力以及创新思维的有效提升。在具体的教学环境中,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能力的锻炼,才能真正实现创新教育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的学习目标。

3制定多元化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

由于健美操教学中所采用的教材大多都是面向所有人群的这样的教学教材,不适用于当前健美操体育课程的教学,如果教师仅从这样的教材中进行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让学生进行课堂健美操的锻炼,始终无法实现健美操课堂教学的特点。所以,教师在课堂进行教学时,要根据实际的健美操锻炼设计多无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根据这些具体的教学目标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训练,并且在训练过程中达到自我身体素质以及理论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有效提高,并且在学习过程中提高了自我学习,内容的多元化也能够加强学生知识的积累。例如,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首先是要培养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能够提高自己对健美操的学习兴趣,从而积极投身到课堂健美操的学习中,在掌握基本知识与健美操的动作要领之后,再深入进行知识的探究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比如,要通过制定合理科学的锻炼方法,让学生能够在这样的教学课堂中实现身体素质以及基础理论知识的完全掌握,并且在实际的运动过程中得到能力的提升。

4在健美操课堂教学中,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

健美操运动与其他教学形式的不同,也在于教师进行教学时应该不仅限于日常的训练,而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教学活动的开展。比如,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掌握情况,将所有同学进行分组,分为基础阶段、加强阶段和深入阶段的人群,进行分组的实际锻炼。同时也可以根据这些不同组间的训练情况,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进行健美操的积极锻炼。教师在进行健美操的教学效果评价过程中,要制定合理的评价体系,能够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结合多种评价模式来检验自己的教学效果,并且能够在这样的教学课堂中加深自己的学习能力,实现创新精神以及创新思维的锻炼。在合适的教学方法下,学生的教学效率一定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健美操运动也能得到自己的发展。例如,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组的练习情况进行相应教学活动的开展。比如,在基础阶段的小组成员中,教师可以采取分组的方式,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得到能力的锻炼,小组中的两位成员进行相互配合,相互发现对方的动作缺点,并且进行相互合作,一起进行基础动作的练习。在加强阶段的小组成员中,教师可以举办竞赛的形式,让小组中的每位成员进行自己训练成果的竞赛,最终让全班同学进行选择,选举出表现最好的那位同学给予奖励。在再深入阶段的小组成员中,教师可以选择学习效果最好的那位同学,在课堂上给学生进行表演,加深学生对健美操的学习信心。

5结语

综上所述,健美操在当前高校教学中的教学是实现学生创新能力以及创新思维的重要方式。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该采取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新型教学方式,让学生发挥在课堂上的积极作用,养成正确的学习理念,进行自我创新能力以及创新思维的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车子玮.创新教育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的实践试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9,9(2):86,88.

[2]葛智斌.创新教育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运动,2017(2):103-104.

[3]陈婷.浅谈“尝试教学法”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5,5(10):82,84.

[4]杨浩.创新教育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的实践[J].当代体育科技,2019,9(35):71,73.

[5]彭蓉.“运动教育模式”在高校健美操普修课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山西大学,2018.

[6]赵光强,刘芳.创新教育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运动,2015(7):102-103.

[7]吴秋玲.创新教育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的实践探究[J].拳击与格斗,2019(14):38.

[8]梁静.高校健美操教学创新策略研究[J].才智,2019(13):165.

[9]刘远花.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3(4):1,3.

[10]陈子会,刘诗洁.浅谈“微课”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9(35):169-170.

第5篇:高校创新教育范文

关键词:创新教育;TRIZ理论;高校

1TRIZ理论在高校创新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TRIZ理论是由苏联发明家G.S.阿尔特舒勒于20世纪40年代创立的,它指的是解决发明问题的理论。G.S.阿尔特舒勒认为,在发明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客观的科学原则和规律,这些原则和规律在各种发明中反复使用,只是在应用的技术领域有所不同[1]。经过50多年来对数以百万计的专利文献的收集、研究、整理、归纳和提炼,建立了一整套系统化、实用化的解决发明相关问题的理论和方法体系。TRIZ理论是一种强有力的技术创新理论、方法和工具,它突破思维定式,能够培养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结合TRIZ理论开展创新教育十分必要,TRIZ理论在高校创新教育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第一,TRIZ理论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学生在详细了解TRIZ理论后,通过相关课程的学习可以初步掌握TRIZ理论与方法。学生在专业学习与实践中,会尝试运用TRIZ理论去解决问题,尝试从新的角度或者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提出问题,去探究不同的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对培养学生的创新力与创造力具有积极的影响。有学者对某所高校学生学习TRIZ理论课程前后的思维方式以及问题分析能力进行了调查,发现学生基本上克服了惯性思维的影响,解决问题能力进一步提高[2]。第二,TRIZ理论可以提升高校创新教育的效率。有学者将各个专业的学生组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小组内成员思维方式、专业存在较大的差异[3]。让各个小组就某项技术难题进行合作探究。在研究中发现,虽然小组内成员思维方式不同,但是经过长时间的讨论与协调后,都可以制定一套解决方案,且部分方案中的思路与方法具有一定的新意与亮点。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进一步被打开,也逐步感受到创新方法对创新活动的重要性,也更愿意、更积极地参与到创新活动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创新教育活动的效率。

2TRIZ理论下高校创新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2.1TRIZ理论下高校创新教育的优化思路

高校教育教学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工程,涉及学生、教师、教育管理人员、合作企业等各个要素,教育教学工作也离不开教材、实验室等基础设施的支持。在优化创新教育体系时,不妨对高校教育系统内要素进行分析,分析不同要素之间的矛盾,针对性地研究解决矛盾的方案,最终实现高校创新教育质量的提高。在分析系统内部矛盾时,可以建立相应的矛盾矩阵,梳理各个矛盾之间的关系,建立贴近现实情况的矩阵,找寻教育问题发展变化规律,根据TRIZ理论从各个解决方案中寻找到最佳路径。高校应该首先对当前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对问题现状以及发展方向有较为清晰的认知。在此基础上,对教育系统内部各个要素进行分析,分析要素对系统的影响,整合系统内要素,明确教育发展的矛盾,寻求“最优解”。当前,高校创新教育主要存在创新教育渠道的多与少、创新教育队伍的优与劣、创新教育能否延续等物理矛盾。结合TRIZ理论,基于不同创新原理提出了创新教育优化思路,例如:(1)结合提取原理,高校可以从现有的教师队伍中筛选优秀、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建立专业化的创新教育团队;(2)结合机械振动原理,高校可以积极地举办创新大赛,以赛促教,在学校内营造创新的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3)结合中介理论,发挥企业的资源优势,积极寻求与企业的合作,通过引进企业项目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2TRIZ理论下高校创新教育的优化措施

2.2.1建设能力过硬的师生团队

创新教育师资队伍直接影响创新教育水平,针对创新教育队伍优与劣这一矛盾,基于现有创新师资队伍科研能力不高、实践检验不足的问题,高校应该加强创新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一是明确创新教育教师的准入与选用标准,在选拔创新教育教师时,不仅应该注重教师学历、专业、职称等传统标准,更要注重教师创新能力的考核与评估,从创新理论掌握程度、教学方法创新等方面进行考核,确保所选择的创新教育教师具有基础的理论与创新水平。二是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对于新入职不久的创新课程教师,高校应该安排具有教学经验的老教师进行指导与培训,帮助教师进一步认清学校创新教育形势,强化教师责任意识,学习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帮助新教师尽快熟悉教学环境。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学校还应该积极组织教师参与培训,邀请专家开展TRIZ理论的讲座或者专业培训课程,帮助教师学习与掌握TRIZ基本概念与方法论,以TRIZ理论为指导更为高效地开展创新教育,改善教学效果。三是拓展教师来源渠道。高校在建设专业化专职创新教育师资队伍的同时,还可以建设一支实践能力强的兼职教师队伍。高校可以积极邀请具有创新创业经验的校友前来学校为教师与学生分享其经历,邀请其担任兼职教师。高校还可以邀请成功的企业家担任创新教育客座教授,结合企业实务开展创新教育,可以使创新教育更为贴近学生的生活。四是培育优秀的学生团队。对于创新意识较强、专业素养较高的学生,可以选择这些骨干学生建立重点培养班,配备两名优秀创新课程教师,通过校内外创新大赛、引进的企业项目等重点培养优秀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全面发展,培育出更多优秀的创新骨干。而这些骨干学生又可以充当教师,去影响其他学生[4]。

2.2.2完善创新教育教学体系

创新型人才往往需要具有跨学科的知识结构、较强的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人格品质,而仅仅依靠专业教育是难以实现培养创新型人才目标的。因此,高校在加强专业教育建设的同时,也应该关注通识教育,努力实现专业教育与创新教育协调发展,并将创新教育融入其中。在通识教育方面,高校可以面向全体学生开设跨学科的通识课程,通过合理减少专业课程的课时,增加选修类通识课程,开阔学生的眼界。在设置通识课课程时,高校可以向学生开设TRIZ理论课程,让学生通过专业课程学习TRIZ理论的概念、方法论、矛盾原理等,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打破惯性思维定式。对于有创新创业意愿的学生,高校可以将TRIZ理论教学融入学生的专业教学中,借助通识课程帮助学生掌握更多创新创业所需要的技能。在专业教学方面,高校应该加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高校应该建立校企联合模式。开展专业实践教育,高校应该寻求与企业的合作。具体而言,校企双方可以借助产学研结合的方式,共同构建学生创业实践基地,为专业实践教学提供良好的硬件条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除此之外,高校还可以借助研究所、科技开发公司等渠道筹集资金,建立创新基金会等组织机构,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场所。在创新教育方面,高校应该积极邀请企业家、具有丰富创新经验的行业人士前来学校举办讲座,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自主创新,为学生与行业人士搭建沟通的桥梁。除此之外,整合校内资源,建立大学生创意园等基础设施,为学生开展创新活动提供实战场所,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创新能力,积累经验。

2.2.3开展多样第二课堂活动

针对创新教育能否延续物理矛盾,高校可以通过不同的平台与渠道将创新教育进一步延伸到课堂外,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第一,在校企合作基础上,高校可以联合企业举办科技创新沙龙等活动,鼓励学生社团举办创新活动,引导不同类型活动之间良性互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第二,鼓励师生参与各级创新大赛,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2.4加强创新教育保障体系建设

高校应该建立独立的创新组织指导部门,由高校领导及教务、学生管理等人员组成,主要负责大学生创新活动的组织管理,为具有创新需求的学生提供创新活动固定场所。同时,创新指导部门还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出台鼓励政策,如建立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为创新团队提供创业资助并减免水电、通信等费用,加大扶持力度。

3结语

TRIZ理论作为新兴理论对高校创新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力,高校在开展创新教育过程中应该结合TRIZ理论,协调好专业教育、通识教育以及创新教育之间的关系,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甘容通.TRIZ理论在高校创新教育中的作用探析[J].黑河学院学报,2017,8(1):18-19.

[2]吕涵.TRIZ理论应用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黑河学院学报,2018,9(11):16-17.

[3]耿丽微,赵春辉,张子谦.基于TRIZ理论的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7,19(6):114-11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