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煤矿科学技术范文

煤矿科学技术全文(5篇)

煤矿科学技术

第1篇:煤矿科学技术范文

摘要:在煤矿采矿工程的开展过程中,普遍存在诸多不安全技术因素,若无法对其进行有效处理,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安全事故,进而影响到煤矿生产工作的安全进行,对生产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较大威胁。为提高煤矿采矿过程的安全性,本文就针对煤矿采矿工程中的不安全技术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具体建议,希望能为煤矿采矿工程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利依据。

关键词:煤矿采矿工程;不安全技术因素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煤矿采矿生产安全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要求,需要严格做好工程安全防范工作,最大程度减少生产安全问题的发生,使煤矿采矿工程能够处于一个安全、稳定的作业环境。通过深入分析煤矿采矿工程中的不安全技术因素,有利于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安全防范,从而使煤矿采矿工程的安全性得到有效提升,为我国煤矿采矿行业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1.煤矿采矿工程中的不安全技术因素

煤矿采矿工程中的不安全技术因素,简单来说主要涉及四方面的内容,分别是井巷设计、综采工作面、瓦斯因素、巷道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接下来,笔者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围绕四方面的内容,具体分析存在的不安全技术因素。

(1)井巷设计方面的不安全技术因素

井巷设计作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对后续的井巷施工安全有着重大影响。相关工作人员在实践中,尚未对井巷施工安全问题引起一定的重视,造成其在设计前期,并没有对采矿区域进行全面勘察,这种情况下,势必难以获取全面的数据。在缺乏完整数据支撑的情况下,设计人员在井巷设计中,势必难以综合考虑各项因素,造成设计与现实存在出入,设计施工图纸无法保证质量,进而会影响到后续采煤工作的安全,不但会延期采矿工期,还会直接威胁到广大采矿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就以井巷设计中的安全技术问题进行说明,部分施工单位在采矿区域现场勘察时,针对一些重要部位尚未进行详细的检测,例如工程弯道处位置设计、土层防护等,造成井巷设计存在质量问题,势必会影响到后续的采矿安全。

(2)综采工作面不安全因素

基于煤矿采矿工程的综采工作面中,易出现局部冒顶问题,以某煤矿采矿工程项目为例,在综采工作面技术落实过程中,工作面采煤机割煤后移架前,煤壁和支架前探梁间空顶长度达到1.0米,受到上覆岩层自重的影响,空顶部位暴露顶板主要为炭质泥岩,由于其承重能力比较低,进而易引发岩层面变形及断裂的问题,当这些问题进一步加深的情况下,岩石块之间便会丧失胶结性,进而引发局部冒落不安全问题。此外,同煤集团煤矿采矿也易出现顶板严重下沉不安全问题,当下沉量得到一定深度,会导致工作面移架困难,进而不利于煤矿采矿工作效率、质量及安全性的提升。

(3)采矿过程的瓦斯因素

根据以往煤矿采矿工程的作业情况来看,整个过程很容易出现瓦斯爆炸等安全事故,需要对其进行严格控制。造成瓦斯爆炸的原因就是内部环境较差,无法保证内部环境的通风条件,再加上火源管理存在疏忽、瓦斯抽取工作不到位等问题,导致瓦斯的浓度处于爆炸极限范围内,在遇到火源之后,在相对狭小的巷道空间造成较严重的爆炸安全事故[1]。

(4)巷道中的不安全技术因素

一般在进行煤矿采矿工程中的永久巷道施工时,普遍都是采用砌碹支护开拓方法,这种方法很容易造成触电事故,若是巷道的高度及腰线未能达到规范要求,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安全事故,既影响到整个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也威胁着现场人员的生命安全,不利于煤矿采矿工程中巷道施工的安全进行。

2.煤矿采矿工程中不安全技术因素的防范措施

(1)井巷设计方面的不安全技术防范措施

井巷设计不安全技术因素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内容,一是设计人员自身的专业技术能力问题,二是勘察部门不良现状。所以,相应的不安全技术防范措施需从与之相对应的两方面入手。首先,设计人员方面的防范措施。设计人员在井巷设计方面的不安全技术因素,除了检测数据不完整等问题之外,还与设计人员自身专业设计能力相关。所以,单位有必要重视设计人员专业设计能力的培养,促使设计人员能够按照数据,设计出质量达标的井巷图纸,为采矿工程安全有序进行夯实基础。一是单位对设计人员进行设计知识培训,通过设计专业的资深人才设计知识讲座,传授设计方面的专业知识,全面提高设计人员专业设计水平。同时,为了确保设计人员自身设计水平符合设计工作需求,单位需定期考察设计人员专业设计水平,促使设计人员自身重视设计水平的提高,自觉在日常工作中注重设计水平的提高。另外,单位可以通过外聘方式,引进大批专业设计人才,并结合井巷设计工作实际需求,定期对现有设计人员、引进的设计人才进行系统地培训,促使其实时掌握先进的设计知识,进而保证其设计成果的可靠性。其次,检测人员方面的防范措施。单位需结合工作需求,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检测工作人员的工作,并对检测工作人员的具体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同时,为了确保管理制度发挥出既有约束作用,单位需要在制度建立初期,需建立较为完善的监督机构与监督制度,一改检测人员不良工作态度。实践操作中,单位需要安排专业勘察人员,对采矿现场进行实地勘察,明确采矿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安全因素,并明确安全问题形成具体原因,然后组织相关人员针对问题进行相应解决措施的探讨,确保采矿工程中检测数据与实地工程情况相符,进而为设计人员设计工作提供完整、准确的数据。

(2)综采工作面采矿技术防范措施

针对上述提到的综采工作面不安全问题,便有必要采取及时有效的处理措施,总结具体方法处理措施如下:①局部冒顶控制技术。一方面,确保工作面回采过程推进速度较快,并在快速推进期间确保支架前探梁和工作面煤壁之间空顶局部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同时可以采用及时支护,即采煤机割煤之后,先移驾后推溜的方式。使工作面前方引发支撑压力集中的问题得到有效避免,进而避免顶板冒顶不安全问题的出现。另一方面,基于工作面推进期间,需确保液压支架的初撑力达到规程要求,保证支架液压系统的性能完好;若工作面有破碎及煤壁片帮问题,需及时处理,确保支架可带压擦顶移架[2]。此外,为了确保割煤之后工作面空顶部位顶板具备比较强的支撑稳定性,针对工作面破碎顶板,可采取钻孔注浆技术,以此起到加固控制的作用,从而确保综采工作面采矿的安全性。②综采工作面过陷落柱安全技术。顶板严重下沉,会导致综采工作面煤矿采矿的质量及安全性受到影响。考虑到综采工作面采煤效率的提高,并确保采煤机割煤过程中破煤量足够高,避免顶板支护不及时及严重下沉的问题,有必要使用综采工作面过陷落柱安全技术加以控制,在技术落实过程中,需加强注浆支护,基于工作面循环割煤完成之后,及时确保支架移架落实到位,进而对顶板进行支护处理;此外,当注浆过程中,如果观察到煤体或者邻孔存在浆液渗出问题,需及时暂停注浆,确保后续工作的安全性。

(3)瓦斯事故的技术防范措施

首先,需要做好瓦斯抽放工作,利用先进的科学设备对其进行随时监测,以此确保工作人员能够充分掌握瓦斯的浓度,便于对瓦斯抽放的工作时间及工作方式进行合理确定。其次,需要保证内部环境的通风条件,做好通风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使其能够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最后,需要做好火源管理,强化生产人员的安全意识,使其能够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工作,避免因人为因素造成不必要的安全事故。

(4)巷道中的安全技术措施

巷道方面的安全工作,单位需要引起高度重视。首先,需要对巷道的高度进行合理控制,整个过程要遵循架线标准的要求,对所有的安全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尽可能提高巷道施工的安全性,使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其次,需要将不同巷道的距离控制在合理范围,对于巷道的坡度及标高也要加以控制,若是在巷道施工过程出现转弯等情况,需要以切线等方式进行处理,以此实现安全拐弯,使巷道施工和煤矿开采过程的安全性得到有效提升[3]。最后,单位需加强巷道挖掘人才挖掘技术的培养,促使挖掘人员全面掌握丰富的安全技术,满足巷道安全要求。巷道工作中,各工作人员需要明确自身的工作区域范围,并且掌握该区域工作指标、工作安全因素、安全防范措施,才能在实践中,针对安全问题有意识采取相对应的措施,保证巷道挖掘工作的有序进行,全面提高工作效率与工作安全性[4]。同时,相关设计人员需要对巷道中的安全技术问题,在设计图纸进行详细注释,促使相关工作人员在工作实践中,能够具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同时在图纸指导下,严格按照正确的操作步骤,有序开展巷道挖掘工作,以此保证巷道安全性。

3.结语

综上所述,为提高煤矿采矿工程的安全性,使煤矿采矿工程中的安全隐患得到有效减少,需要充分了解其中存在的不安全技术因素,根据现场情况做好安全技术防范工作,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对各种安全风险进行检测,进而对其进行有效控制和处理,使煤矿生产工作能够处于安全、稳定的作业环境,为我国煤矿开采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利支持。

作者:梁晨 单位:同煤集团煤峪口矿

煤矿科学技术篇2

对煤矿采矿工程中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发现,采矿技术不健全以及施工技术不合理是主要原因。所以,在煤矿采矿工程中,要想有效保障安全性,就应该对技术不安全因素进行全面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在技术方面、管理方面对采矿工程进行进一步规范。这样才可以有效地避免采矿工程技术方面不安全因素所导致的安全问题,在保障煤矿采矿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上提升整个采矿行业的安全。

1煤矿采矿工程中技术安全控制的重要性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矿产资源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显著,这进一步加快了我国煤矿采矿行业的发展步伐。但由于在技术方面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所以若不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就会酿成很多安全事故,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导致人员伤亡及重大的财产损失,这对采矿行业的发展十分不利[1]。所以,在采矿工程中,加强技术安全控制才可以有效地降低安全隐患,最大限度地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这对于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及良好发展都将有着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

2煤矿采矿工程中技术方面的安全因素分析

2.1井巷施工中的技术安全影响因素

在井巷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技术安全方面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三个:其一是弯曲巷道施工技术,其二是弯道井巷施工技术,其三是中部车场施工技术。在对此种工程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曲率设计与实际要求不符、车场设计在弯道巷道以内等情况都会对安全造成影响,进而引发一系列的安全事故。

2.2井巷开拓施工中的技术安全影响因素

在对井巷进行开拓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方面的不安全因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巷道的腰线设计,第二是巷道的高度设计,第三是曲率半径设计。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如果巷道的腰线得不到合理设计,施工方位就容易出现变化,进而对工程质量和工程安全带来较大不利影响;如果巷道高度的设计比标准要求低,就会大幅度增加触电事故的发生概率,严重的情况甚至会导致人员伤亡;如果曲率半径设计不够合理,在无轨脚轮运输车辆进行运输时,就容易出现碰撞等安全事故,进而影响正常运输,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导致一些不必要的安全事故。

2.3采掘工作面施工中的技术安全影响因素

在对煤矿工作面进行采掘过程中,主要的技术安全影响因素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是反眼双向施工技术,第二是分斜坡开口设计,第三是切眼口设计,第四是急倾斜煤层主斜坡的坡度设计。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对技术安全影响最为显著的是反眼双向施工,无论是空顶太大还是放炮引发的振动,都会引起工程的诸多问题。在对分斜坡开口和切眼口进行设计过程中,如果不能与实际工程要求相符,就容易引发煤柱坍塌事故,这不仅会对采矿工作质量造成不利影响,也会给采矿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严重威胁[2]。在对急倾斜煤层进行主斜坡坡度设计的过程中,如果设计的坡度比实际需求小,采矿工作效率就会受到不利影响。

3提升煤矿采矿工程施工技术安全性的对策

在煤矿采矿工程施工过程中,合理的技术措施可以有效地保障工程的应用效果及安全。因此,在具体施工时,需要对不安全因素进行全面分析,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施工技术,以此来保障煤矿工程的施工质量、应用质量和应用安全。综上所述,导致煤矿采矿工程的风险因素主要有井巷施工、井巷开拓以及采掘工作面施工三个方面,所以在具体施工中,应该对其予以高度重视,通过合理的施工措施来提升施工质量。

3.1井巷施工技术安全性的提升

首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合理的巷道起坡方式,有效控制施工质量,为车场设计提供更多的便利。在起坡施工中,主要的施工形式有两种:第一是单道起坡,第二是双道起坡,具体的起坡形式需要根据实际工程项目情况来合理选择。单道起坡时,坡口位置的工程量并不是很大;双道起坡时,则需要进行很多固定岔道的设置。由此可见,单道起坡施工技术对弹簧岔道数量并没有很高的要求,所以在中部车场施工中比较适用,可有效节约施工成本。但是单道起坡施工一定要在简单岔道部位做好挂钩安置,并将空重车、材料车的下放处理好。通过双道形式进行中部车场的施工,坡口位置的工作量会相应增加,施工难度也会随之加大。其次,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合理确定曲率半径。目前的运输方式都是无轨胶轮车运输,所以一定要做好曲率半径控制,以此保障无轨胶轮车的运输效果,避免运输过程中发生碰撞等安全事故。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如果曲率半径比实际需求小,可以采用适当增加巷道弯度的方式进行弥补;但是如果巷道弯矩比较大,这种方法将会增加钢丝绳磨损程度。所以对巷道车场进行设计时,最好将其设计在直线巷道内。在具体施工中,为保障工程进展顺利,可以将曲率半径控制在11m或者15m。

3.2井巷开拓施工中技术安全性的提升

首先是对巷道高度进行合理设计。在对巷道进行掘进过程中,砌碹支护是一种常用的手段,其掘进方式以半圆拱状断面为主,墙体高度应控制在1.2m。大多数墙面高度都比实际的设计高度低10cm左右,如果对很多矿区同时进行施工,就会直接导致实际架线高度与安全标准背离,进而显著提高触电事故的发生概率,给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所以,在对巷道进行具体的墙高设计与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全面考虑实际的工程项目需求,以此来确定巷道最佳高度。通过这样的方式,才可以有效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其次是注重巷道腰线的合理设计。在进入煤矿井下巷道的具体施工过程中,腰线和中线会对其安全性产生显著影响。其中,中线对于巷道的实际掘进方向有着决定性作用,一般来讲,中线点应该设计在顶板或者是棚梁位置,数量应控制在3~4个,以正中线或者偏中线的形式展示,并通过激光束对掘进的迎头尺寸进行检测。腰线主要用来对标高及坡度进行控制,具体设计中,要用水平尺来进行位置检测。在中线设置中,需要通过测量仪进行间距测量,且应该将间距控制在30~50cm。另外,因施工方向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化,所以为有效保障施工质量,应该在拐弯位置进行巷道转角和半径的转换,使其转变为切线或者是弦线形式。

3.3采掘工作面施工技术安全性的提升

首先应该对切眼开口进行合理设计。切眼开口方向应该处在煤层的正倾斜向,但就实际情况来看,切眼开口不在煤层正倾斜向的情况却十分常见。部分切眼虽然开口的实际方向在煤层正倾斜向,但是长度却并不能与实际需求相符。这就会加大工程的风险隐患,很容易引起煤柱坍塌事故。所以,在进行采掘工作面的具体施工过程中,为了有效地避免煤柱坍塌事故,就需要对切眼开口进行合理设计。具体设计中,一定要对其大小、长度等每一项指标进行全面严格的检查,在保障各项指标都与实际需求相符的情况下才可以应用。唯有如此,才可以有效地保障煤矿采矿的安全性[3]。其次是做好急倾斜煤层中主倾斜坡度的合理设计。如果急倾斜煤层中的主倾斜坡度达不到要求标准,煤炭的自溜下降性能就会降低,采矿工作效率也就会受到影响。所以,在对急倾斜煤层进行主倾斜坡度的设计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倾斜角度的设计,在保障采矿安全的基础上实现工作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煤矿采矿工程的具体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将会对整体安全起到直接的影响作用。因此,要想有效保障采矿工作安全有序进行,就应该全面了解技术方面的安全影响因素,然后通过合理的技术控制和管理措施来降低其对采矿工程安全性的不利影响。通过这样的方式,才可以有效地保障煤矿采矿的安全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煤矿采矿工作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作者:贾江伟 王月如 陶彦名 单位:国电建投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

煤矿科学技术篇3

煤矿采矿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比较多,极易出现安全事故,为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保障煤矿采矿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对如何有效解决煤矿采矿工程中不安全技术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1煤矿采矿工程中存在的不安全技术因素

1.1掘进过程中的不安全技术因素

掘进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安全技术因素,例如冒顶事故,冒顶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正反拔口位置设置不合理。除此之外,掘进过程中的一些安全事故发生是由于改造眼坡度控制不当造成的,如果改造眼坡度过大,大于30°,那么煤炭自溜速度就会得到提高,如果挡煤板的高度较低的话,煤炭就会利用惯性冲出挡煤板,对施工人员带来一定的伤害[1]。

1.2采煤过程中的不安全技术因素

采煤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跨帮、窜矸事故,其中,跨帮事故主要是由于放炮震动使空顶过大而导致的;窜矸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二次回采。施工单位在采煤过程中可以采用单向施工的方法,以防止跨帮、窜矸事故的发生。采煤过程中,如果分斜坡开口或切眼开口设置不合理,也是导致跨帮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例如,不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切眼开口施工、开口长度不达标,分斜坡与主斜坡的相对位置不合理等[2]。采煤过程中,矸石或煤块的掉落,会对施工人员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

1.3巷道高度和腰线

煤矿采矿工程施工中,如果巷道高度过低,不仅会对掘进工程造成不利的影响,同时,施工人员在架线作业时,容易发生触电安全事故。巷道腰线设置是为了更好地控制巷道坡度和标高,因此,如果巷道腰线设置不当,使得巷道的坡度和标高难以得到有效的控制,从而为采矿工程施工埋下安全隐患。

1.4采矿工程中的瓦斯因素

瓦斯事故是煤矿采矿工程中必须重视的问题,导致该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在于没有做好瓦斯抽取工作、矿井下通风不良和存在火源。如果没有做好瓦斯抽取工作或矿井下通风不良就会使得矿井下瓦斯浓度增加,浓度超标的瓦斯一旦与火源相遇,就会引起爆炸事故。

2煤矿采矿工程中不安全技术因素的解决对策

2.1掘进过程中不安全技术因素的控制

掘进过程中,首先要合理选择运巷道拔口位置,在采用两边开口方式进行石门一层煤掘进过程中,就要把内、外开口的牛鼻子位置错开8m以上的距离,以免因巷道拔口跨度过小而导致冒顶事故的发生。石门正穿煤要分两边进行掘进,合理设置正反开口,以保证2个巷道错开的距离和跨度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防止冒顶事故的发生。其次,要合理控制改造眼坡度,通常控制在25°以内,以保障矿区安全[3]。当改造眼坡度需要超过25°时,应该充分考虑局部地段的坡度及改造眼开口位置等。

2.2掘进过程中不安全技术因素的控制

首先,对切眼开口进行合理设计。掘进过程中切眼开口位置应为煤层正倾斜方向,在实际施工中,有些切眼开口方向虽然与煤层正倾斜方向保持一致,但是长度却无法满足施工的实际需求,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切眼开口设计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切眼开口的方向、长度和大小等各项指标,确保其满足实际施工的需求。其次,控制急倾斜煤层主倾斜坡坡度。急倾斜煤层主倾斜坡坡度不得小于23°,确保煤炭能够顺利自溜,提高工作效率。除此之外,要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施工技术对环境的适应性。施工技术手段单一,施工人员专业技能不高也是导致采掘施工中存在安全隐患的重要因素,煤矿采掘施工具有特殊性,如果一味地参考以往的成功经验或采用固有方案而不立足于实际存在的问题和不安全因素,很容易导致施工方案与实际问题不相符,从而导致危险隐患和质量隐患的出现。因此,煤矿掘进开采过程中要加强施工技术和方案的调整与变通,提高施工人员技术水平,防止因施工技术生硬单一或技术人员水平不过关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4]。除此之外,煤矿采掘过程中,施工技术要与现场环境相适宜。施工单位在选择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案时,必须对现场实际环境进行充分的勘察和考虑,比如坡度、湿度、地质、地貌、地形等因素。施工图纸中要体现出各种数值的变化,例如,施工人员可以利用施工图纸中的各项数值确定炮眼数量和炸药用量。煤矿采矿工程施工中,将施工技术与实际环境有效地结合起来进行充分考虑,不仅有利于采矿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对于煤矿采矿技术和煤矿采矿工程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能够将煤矿采矿工程施工中的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降至最低,保障施工人员安全。

2.3合理设计巷道中线和腰线

采矿工程施工中,设计人员在矿区设计时需要全面分析矿区,合理控制主斜坡的坡面设计。井下巷道中线设置的主要目的是更好的引导巷道的掘进方向,因此,巷道中线设计过程中要在巷道棚梁上和顶板位置设置3~4个中线点,最佳中线形式为正中线和偏中线。设备的选择以激光束为最佳,从而确定掘进机迎头尺寸的大小是否符合实际掘进施工要求。正如上文所述,巷道腰线设置的目的是合理控制巷道的坡度和标高,巷道腰线设计时通常采用测量仪每隔30~50cm设置一个腰线[5]。煤矿采矿工程施工中,通常采用分层处理的方式进行煤层较厚区域的处理,在此过程中,使得涵道的压力增大,支架出现错位或变形问题,对中线点的位置造成了影响,同时施工方位是不断变化的,因此,为保障施工质量需要将转弯位置的曲线涵道转角与半径准变为弦线或切线。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施工安全规范的要求进行巷道开拓工程施工,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技术因素,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4瓦斯事故防范技术

针对瓦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采矿工程施工中,施工单位首先要将瓦斯抽采工作落实到位,应该将瓦斯抽采工作交由专业人员负责,并对瓦斯相关数据进行检测。其次,施工单位必须加强瓦斯浓度的检测,当瓦斯浓度超标时,必须立即将施工人员撤出,同时加强矿井通风,以降低瓦斯浓度。最后,严格要求进入采矿区域的施工人员不得携带火种,并制定奖惩制度,对于违规操作的施工人员进行处罚。

3结束语

加强安全管理、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对于煤矿采矿工程发展和施工人员安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煤矿采矿工程施工中,施工单位一方面要狠抓安全管理,提高施工操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另一方面要充分关注设计以及施工技术、方案的创新和优化,从而促进采矿工程施工安全性的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陈文伟.采矿工程施工工程中不安全技术因素和对策解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5(3):89.

[2]高义有,张高锋.煤矿采矿工程中的不安全技术因素解析[J].房地产导刊,2017(3):213.

[3]全永峰.采矿工程中的不安全技术因素及解决措施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7):119-120.

[4]刘维国.煤矿采矿工程中的不安全技术因素分析[J].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17,30(3):37-39.

[5]杭忠国,孙庆波,侯存虎.试析采矿工程施工中的不安全技术因素及解决对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10):225-226.

第2篇:煤矿科学技术范文

中国是世界上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煤炭明总储量在9000亿t以上,含煤面积55万多平方千米,而且煤种齐全,我国一次性能量消费结构中,煤炭占75%以上,从煤中可以提取二百多种产品,因此煤炭工业发展的快慢,将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和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新中国成立后,原煤产量飞速增长,到2003年原煤产量已达30多亿吨,居世界首位,近几年来,由于对采煤方法进行了改革以及更新了一批现代化采煤设备,已使一批煤矿跨入了现代化高产高效煤矿的行列,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煤矿安全条件将进一步得到改善,煤矿采煤生产技术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从1954年英国装备了世界上第一个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长壁综采在世界上采用半个多世纪,已经成为煤矿开采的本质安全技术。发展长壁开采的早中期,也是煤炭科学研究异常活跃的时期。长壁工作面支架支护的目的,就是要把冒顶限制到最低限度,衡量支架效果的尺度是“冒顶”。

我国发展综合机械化采煤的初期实践也表明,控制顶板的关键,就是防止工作面端面的破坏,因而选择支架不仅仅要有足够的工作阻力,更重要的是对端面无支护空间顶板的有效支护。近年来,我国煤矿发展高产高效的重要经验之一,是以高阻力、大功率、数字化自动控制、高可靠性的装备支持工作面高速长距离推进,高产高效开采必须有可靠的地质保障系统,中国矿业大学韩德馨院士和彭苏萍教授提出,“高产高效矿井地质保障系统是根据高产高效矿井机械化、集中化程度高的特点,以地质量化预测为先导,以物探、钻探等综合技术为手段,并依托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实现生产地质工作的动态管理。它要求为矿井设计、采区布置、生产准备、采面布置到回采等各个层次或阶段提供可靠的地质保障。因此,要实现煤矿生产的高产高效,除选择优势资源区块为开采场地外,更重要的是对影响煤炭开采的地质因素有系统和清楚的掌握”。需要指出,并不是所有的矿区和矿井都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都能创造“世界纪录”。依赖于一定的煤层赋存条件,一个矿区必须有一个合理的开发强度,也决定了工作面应有一个合理的生产能力,才能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从生态环境保护角度探讨了矿区开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认为应该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适度规模、分散开发、就近转化、保水采煤的开采总方针,坚决杜绝小煤窑滥采乱挖,组建大型集团公司统一开发,作好煤炭液化、气化、水与煤关系的研究工作,确保矿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煤炭开采也要注意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夏玉成教授在“构造环境对煤矿区地表环境灾害的控制作用”一文中指出,在不同构造环境下,同样强度的地下采矿活动在地表所造成的环境灾害现象是有明显差异的。在不同构造条件的煤矿区,地质环境的抗扰动能力不同,因而对地下开采的承载能力也就不同。抗扰动能力强的煤矿区可以承受较大的开采强度,而抗扰动能力差的煤矿区,同样强度的地下开采,就会导致严重的地表损害甚至环境灾害。

从这个意义上说,与地下采矿有关的煤矿区地表环境灾害,源于采动,但其形式与发展受控于构造环境。而采动损害是指由于地下采动在地表产生的开裂、沉降和塌陷等严重损害地表生态环境的地质灾害。在构造介质、构造界面特征相似,开采强度也相同的条件下,煤矿区采动损害与其所处的构造应力场性质有关。在构造挤压区,一定的地下开采强度可能不会对地表造成强烈损害;而在构造伸展区同样强度的地下开采则可能对地表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长壁开采应该提升到一个新的科学平台,进行开采环境评价以保证合理的开采强度,不损害地表环境。

2规范小煤矿采煤方法

李毅中局长在最近召开的全国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工作现场会上讲话指出,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放宽办矿政策,提倡“国营、集体和个人一起上”、“大中小煤矿共同发展”,受“有水快流”的影响,个体煤矿大量出现。原有的集体所有制煤矿通过承包租赁、转让出售、股份改造等方法途径,转变为个体或民营煤矿。1995年全国乡镇煤矿多达72919处,产煤6.66亿t,占当年全国煤炭产量的48.9%。2005年8月煤矿整顿关闭攻坚战开始之际,全国共有小煤矿约2.3万处。经过近两年的努力,截至2007年6月底,累计关闭非法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破坏资源环境、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矿井9075处。据统计在建、改扩建小矿约为3270处。以上合计,目前全国共有小煤矿1.7万处左右。经过整顿关闭之后保留下来的小煤矿,安全生产基础条件总体上得到改善,安全保障能力有所提高。这是对我国小煤矿发展现状的总体认识。目前“合法”存在的有以下几类:长壁留煤柱采煤法:其基本技术特征是工作面长壁布置、长壁推进。一类是每推进一段距离,保留一部分煤柱,形成问歇式推进;一类是在采空区保留一部分煤柱,以支撑顶板防止工作面切顶。现代房柱式采煤法:主要是指引进国外连续采煤机房柱式采煤法或短壁采煤法,和在此基础上发展的现代房柱式采煤,以连续采煤机或掘进机开掘巷房和回采煤柱、机械装煤、采用梭车或胶轮车运输、锚杆支护技术或专用自移支架为主要特征。条带采煤法和条带放顶煤采煤法:这是国内外“三下”采煤,为了控制地表下沉,广泛采用的一种采煤方法。开采区域采用类似长壁布置的方式,上、下部边界分别布置通风和运输平巷,垂直于通风和运输平巷划分若干个开采条带,条带间保留一定宽度的煤柱支撑顶板。还有在若干个条带开采后,保留一个宽度更大的隔离煤柱。采用条带布置,在开采特厚煤层时,沿底板布置开采层,放落其上放的顶煤,称为条带放顶煤采煤法。上述三类采煤方法,实际上也是国内外除典型的长壁采煤方法外,广泛采用的。都已形成自身的关键技术体系,鉴于文章分量限制,就不再赘述。长壁留煤柱开采,是国外在发展综合机械化采煤前,采用的四类采空区控制方法之一。主要是单体支柱支护的条件下,支护阻力不足以抗御顶板压力时采用。长壁留煤柱采煤方法长壁工作面不能连续推进,遇煤柱就搬家,一般采用单体支柱,制约生产能力,需要进一步改进。

3复杂地质条件下工作面高效开采技术

3.1地质条件

煤矿93下07工作面煤层平均厚度2.98m,煤层平均倾角11°,最大倾角15°,工作面整体为单斜构造,小构造极为发育,密度大,落差不太大。掘进过程中,上、下巷道及切眼共揭露小断层53条。工作面直接顶为细砂岩,直接底为粉砂岩。最大涌水量为72m3/h,低瓦斯,有煤尘爆炸危险。

3.2过断层技术的论证

根据断层密,而落差较小的地质状况,综合各种过断层方法的利弊,并通过经济技术比较、技术可行性研究以及对设备性能进行充分研究的前提下,决定采用加强支护强行过断层的方法开采93下07工作面。工作面强行过断层,由于断层带附近裂隙发育,煤岩的整体性破坏严重,断层附近的煤岩破碎严重,综采面向前推进很容易形成端面冒顶,影响工作面的正常生产,为了分析综采面过断层时产生冒顶的原因,下面以综采面过下断层从上盘向下盘推进为例来说明,当综采面从上盘接近断层面时,断层破碎带弱变区A范围内的煤层因破坏严重,其内聚力几乎为零,容易发生片帮,使端面空项距增大,破碎的顶板岩层很容易造成冒顶。

3.3端面控制

综采工作面破碎顶板的端面冒顶是影响生产的重要因素,据调查,因顶板控制不好造成工作面停产时间占总停产时间的2614%。93上07工作面由于断层的影响和顶板本身性质的原因,顶板管理难度较大,因此端面控制也是实现工作面高产高效的一个重点。(1)端面距是影响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表明,随着端面控顶距离的增加,顶板冒落度也随着增加。在93上07工作面开采过程中,要密切监视和严格管理顶板,在断层顶板破碎处及巷道三角点处时要用坑代品、工字钢、板梁及时接顶,防止空顶。顶板出现冒落时,要及时打木垛控顶。此外,端面距增加也是煤壁片帮的一个原因,因此在开采过程中要控制好采高,利用好支架的护帮作用,尽量减少片帮的面积和数量。

3.4工作面开采过程中的其他因素

(1)采高。由于开采过程中顶板条件不是很好,采高不宜过大,适当的降低采高可以有效地控制端面距,防止顶板的大规模破碎,产生冒顶。(2)工作面推进速度。工作面的地质条件复杂,根据矿山压力显现特性,工作面推进越快,压力作用越不明显,掘进越慢作用越明显。(3)移架推溜方式。为了保护好顶板,应该先移架后推溜,这样及时支护减小了空顶面积,对维护顶板的完整性有很好的作用。(4)超前支护。根据矿山压力显现特性和岩体的连续性原理,超前支护可以有效地缓解矿压在切眼处的作用,从而对地质复杂而引起的顶板破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5)端头支护。两巷道及切眼的连接处的三角煤处,压力最大最易显现,也最容易出现冒顶事故,在两头一定要加大支护强度,采用密集柱子支护加迈步抬棚支护。煤矿93下07工作面小断层极为发育且密度大,通过严密的论证和科学的施工,取得了252m长的工作面月进尺180.45m、生产原煤20.6万t的好成绩。

第3篇:煤矿科学技术范文

1.1探查隐伏导水陷落柱

从已发生的矿井水灾来看,导水陷落柱是危害矿井安全的主要因素。而又由于陷落柱具有隐蔽性、差异性等特点,因而要对其进行详尽的探查存在极大的难题。矿井开采过程中极易因采掘方式不当而引起导水陷落柱发生水害,不利于矿井的安全顺利生产。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国家“十二五”已经将其列入重点课题,足见其重要性及在操作上存在的难度。

1.2对奥灰顶部进行全面利用和改造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极易出现奥陶纪灰岩,而它与主煤层之间的隔水层却又特别脆弱,容易发生水害。而且,不利于我国煤炭资源的开采量。经过研究发现,奥灰岩因顶部的特殊构造,富水性极差,不仅在钻探过程消耗极少量的水,还具有阻水作用,所以对奥灰岩顶部进行全面利用和改造,增加煤层隔水层的厚度,减少矿井水灾发生的频率。

1.3对易发生矿井水灾害的含水层进行研究

矿井开采过程中遇到含水量比较大的岩层就容易发生水灾,所以如果能在开采过程中避开这些含水层则能有效避免水灾的发生。通过对多个煤矿开采基地的综合分析,做好含水层水害防治已成为矿井开采的重要任务。借助先进仪器和设备对含水层进行研究,找出它们的特点,对它们进行加固或其他方式的解决,尽量避免矿井水害的发生。

2有效的煤矿防治水技术措施

2.1预防为主、治理为辅,防治结合

矿井水灾一旦发生则会带来极大的损失,所以应该尽可能地做好预防工作,避免水害发生。但是,若矿井水灾一旦发生,就要及时采用积极的措施进行治理,尽可能地降低损失。为了预防矿井水灾的发生,在矿井设计时就应该有意识地选择不易受水害影响的地点。在开采过程中也要做好各种监测和预防工作。

2.2对矿井内的积水进行疏导,及时将积水排出

矿井水害损失较大主要是因为积水难以及时排出,因此可以通过对矿井积水进行疏导,及时将积水排出,从而降低损失。所以,我们可以挖掘沟渠排放积水;对于因地形限制导致积水难以排出的可以挖掘隧道,将积水引到不会对矿井造成威胁的地方。对于不利于排出积水的地势低洼处,可以利用水闸或专门设置的排洪站等进行排水。

2.3利用地形,争取将水降到最低水位

通过对洪水的截流,使它们不能进入矿井也能有效降低矿井水害发生的可能性。在井口可以通过利用有利的地形,降低水位,空出更多的空间,以便雨季时大量蓄洪。为了能做到这一点要对矿井当地的气候、天气等因素进行研究,得出比较确切的雨季时间,以便提早做好蓄洪准备。对于处在山区的矿井,更要了解附近小溪、河流等的汇水或渗漏情况,并合理利用当地的大坝、水库等。同时,还要注意避开滑坡、泥石流的多发地带,降低水害对矿井的危害。

3结语

第4篇:煤矿科学技术范文

关键词: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创新应用;研究

1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创新

自动化技术主要是在无人的情况下,借助机械设备也能将信息传送和处理,与此同时,还能做到全面检测和实际控制工作,在实际情况下达到预期生产目标。这种方式主要借助交叉学科实行运用,通过计算机、电子技术、自动化控制等多样现代化科学技术相互结合,形成综合性的一门学科。由于国外自动化技术发展比较早,在20世纪就已经将生产机械相互结合,通过长达数十年的研究成果才实现对煤矿机电产品功能进行提高。这种技术的提升主要借助PCL控制技术、检测、传感技术等科学技术相互结合,促进煤矿机械技术科学提升至新的阶段。另外,国外机械设施最大优势就是借助自动化技术作为主要基础,在诸多软件运用中通过电子控制系统对机械行业实行控制。现如今,我国煤矿企业最主要发展目标就是提升煤矿设施水平,从而实现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不断优化。

2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特点

2.1多样化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科技研发方面出现了较多新型技术的,合理体现出很多创新效果,在技术方法中主要体现表面状态和多元化形式。在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中,已经合理演变成多种类、多形态的技术现象,促进煤矿机电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多样化选择。在进行技术选择方面,必须根据煤矿机电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加强管理和把控,科学提升煤矿机电设备有助于相关工作,能够产生实际效益。

2.2智能化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越来越快,针对智能化技术已经在相关领域应用的同时,还会在生产技术上进行研发和改善,加强我国机电自动化体系的智能化信息实行加工和采集工作,合理对资金成本保持稳定,避免在煤矿开采工作中降低安全问题。因此,智能化技术中的感知特点、记忆性能和适用效果保持良好状态,在生产过程中依靠煤矿开采工作进行全面调整,促进我国煤矿生产行业实现持续性发展。

2.3集成化

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的主要性能可以根据人机的管理系统,将技术系统中的所有性能自动化实行全面改善,从而做到动态监控工作。与此同时,合理依靠煤矿生产中的各项流程进行监控,促进煤矿相关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合理掌控整个生产状态。再者,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中的相关部件主要提供信息采集、计算机设备、传导部件等完成相关工作内容,由于设备集成化的功能化具有高效率,可以为大幅度提升国内煤矿生产技术提供有效保障。

3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存在的问题

3.1管理体制制度不够完善

良好的环境制度都离不开完整的管理体制机制,完善管理体制机制主要是将自动化技术通过相关应用方式得到保障。根据现在煤矿机电技术在实践得出,针对自动化技术在实际生产应用过程中存在较多管理体制不完善现象,对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在实际过程中会直接影响发展前景。但是,有很少一部分在煤矿开采企业制定相关管理制度,主要仅限于表面部分,完善对煤炭工作在实际开采中没能起到科学实践效果,不利于自动技术在实际应用方面实行发挥。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只存在表面效果,没能深入发挥实际作用,将煤炭机电设备在实际应用中减少相关工作效率。因此,合理创建系统化、整体化、层次化等自动化技术能够发挥实际优势在管体制机制上实现应用,促进管理制度的完善。

3.2操作水平不稳定

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在专业领域中具有较强优势,但是,在应用过程中必须通过专业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根据设计情况进行分析,由于当前自动化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层次较低,在煤炭开采方面仍然存在初期阶段,导致整体在操作工作中存在不良影响,在工作过程中很难发挥自动化技术的优势展现相关应用。再者,由于一些操作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专业素养不高,导致相关专业技术存在很多缺陷。因煤矿机电自动化专业在实际学习中没有实现全面总结,缺少相关操作经验,将自动化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发挥自我态度,具有随意性,导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经常出现错误现象,降低工作效率也会产生安全问题。3.3煤矿开采技术落后根据现阶段分析,大多数煤矿企业对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实行的应用上缺乏实际经验和认知现象,大多数相关企业只是借助国外一小部分的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和自动化设施,这种情况对煤矿自动化技术在实际开采应用方面无法起到主要效果。由于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会根据自身情况产生复杂现象,大多数煤矿企业没有配备相关专业化、较高技术人才,导致煤矿机电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没能完整地了解和认知,不利于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设施在安装过程中存在合理现象,无法进行全面维护工作。在一定情况下,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设施在实际应用会出现操作错误现象,导致煤炭企业的经济利益出现大幅度降低现象。

4自动化技术在煤矿机电设施中的应用

4.1煤矿矿井提升机的应用

煤矿矿井提升机在煤矿开采过程中是主要设备之一,但是由于矿井系统在实际过程中存在复杂现象,其复杂原因主要包括操控工作、运行速度快带来很大惯性,导致各工作现象在实际过程中存在交替情况。由于科学技术不断提升,促进矿井生产行业在科学技术的带动下逐渐实现自动化技术,借助对相关技术的提升和提升机设施、拖动控制系统性能形成改变,加强提升机的控制方面已经融入微电子技术和模拟技术中。通过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促进煤矿机电自动化集控技术也有了改善效果,有助于数字化智能设施推动有效对机器设备在实际运转过程中将安全系数做到全面提升,还能对设备中的自诊效果实行改善,促进矿井提升机在结构方面已经更新成简易状态,有助于在后期安装和维修方面提供了便利。

4.2井下传送带的应用

带式运输机主要承载着煤矿井下煤炭运输起到关键性作用,针对实际情况能够合理保障煤炭在传送带上进行运输过程中存在连贯性,有助于在实际单位对运输量和安全性能起到关键作用。针对我国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研发出自动化带式运输机,它主要应用于机电自动化技术,通过SCT可控软件保持实际支持效果,合理保障井下原煤运输在实际过程中存在不间断性,借助智能化保障实际监督效果,大幅度减少在设备工作中出现的故障和错误现象。

4.3矿井监控、检测系统的应用

矿井监控、监测系统的自动化会直接对煤矿生产自动化技术的水平做出高低决策,这是我国煤矿生产安全的主要工作内容。由于我国煤矿开采行业实行得比较晚,而且煤层深、倾角大、冲击地压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我国煤矿机电自动化监控、监测技术还比较落后,而且自动化技术没有全面落实,大部分矿井监控和检测系统仍然借助国外经验实行引进。根据我国以往发展经验来看,我国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不断壮大,促进科学技术有了全面性的提升,加强煤矿行业也在国外技术的情况下实行引进,有助于相关专业人士会积极参与自主技术产权的监控自动化设施中。合理研发优秀成果,实现自动化操作技术,有助于煤矿生产做到全面性的使用。合理按照相关技术为工作状态实现全面使用,加强煤矿企业的相关人员在实际生产中实行全面改善合理得到技术上的保障,加强对煤矿井下工作提供安全保障。

5结语

由于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在创新应用上符合现代化发展要求,符合智能化、绿色化、数字化矿井建设要求,合理按照我国能源发展规划对煤炭资源进行开采,严谨依靠安全法则作为基础实行安全生产,促进煤矿在开采效率上进行全面提升。尽管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在实际发展中已经形成进步状态,但是仍然在工作流程中存在不足现象,必须加强对相关内容实行创新,有助于自动化技术更好地应用到较多范围,合理保障安全生产效率的同时,还能促进煤矿企业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苏文豪.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创新应用[J].当代化工研究,2021(01):47-48.

[2]王进伟.自动化在煤矿机电技术中的创新应用研究[J].能源与节能,2020(02):165-166.

[3]宦超,苑小波.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创新应用研究[J].化工管理,2020(21):90-91.

第5篇:煤矿科学技术范文

关键词:煤矿机电;一体化产品;应用

现在,我国煤炭行业不断发展,并且在采煤过程中逐渐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进而出现了很多相关的机电一体化产品。从全局来看,中国煤矿企业的发展与机电一体化产品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煤矿机电一体化产品可以提高煤矿企业的开采效率,在采煤过程中可以确保施工安全;另一方面,煤矿机电一体化产品应用的越来越广泛,能够减少企业的资金投入,提高经济效益。最近几年中,我国的煤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应用机电一体化产品,对其大力推广和宣传,有效改变了煤矿企业的开采模式,并且已经成功转型为现代化的企业。

1.机电一体化以及机电一体化产品

(1)机电一体化

机电一体化也可以称之为机械电子学,在计算机技术不断创新的新时代,机电一体化也在飞速发展。机电一体化是采用系统的技术观点,把各种先进的技术结合起来,在具体的采煤工作中共同使用,科学有效的进行煤矿的生产工作。目前我国煤矿企业的自动生产设备几乎全部都是机电一体化设备。在如今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时期,机电一体化始终坚持智能化和系统化的方向进行不断的创新和发展,严重影响我国煤矿企业的发展。应用机电一体化产品可以降低煤矿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改善煤矿开采的工作环境,提高采煤过程中的施工安全,还可以降低生产时的一些消耗。应用机电一体化产品不用重新更换新的机械设备,只需要调节产品的使用结构,改进煤矿的生产过程,给我国煤矿的企业生产注入新鲜的活力,使我国煤矿企业逐渐进行绿色的生产模式,全面提高企业的生产环境和生产效率,进而提高经济效益。

(2)煤矿机电一体化产品

现在,在我国开采煤矿的过程中已经广泛应用煤矿机电一体化产品,并且发挥重要的作用。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可以自主利用计算机技术来生产各种机电一体化产品,其能最真实的反映出我国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主要应用于开采煤矿的各个生产环节,应用数控技术和机械化设备等。采掘煤矿、安全进行生产工作、通风系统、运输系统等都应用机电一体化产品。煤矿机电一体化的各方面能力很强,可以适应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模式,还可以处理开采煤矿过程中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机电一体化产品可以节能减排、绿色生产,还可以保障开采安全。所以,在煤矿的开采过程中要积极应用机电一体化产品,使其发挥关键作用。

2.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特点

机电一体化技术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在煤矿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应用非常广泛,有很多优势:

(1)机电一体化产品结合了很多种先进的科学技术,改进了煤矿生产设备的使用技术和电子机械化技术,机电一体化产品需要依据现代化科学技术才能正常进行使用。

(2)减少使用大量的生产劳动力,完善生产操作流程,改进操作方面的不足,科学使用机电一体化产品,可以有效提高煤矿的开采效率,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误差。

(3)机电一体化产品普遍应用于煤矿的生产中,在平时的生活中也有很大用处,用来进行照明工作。

3.煤炭机电一体化产品的作用

(1)提高工作效率,机电一体化产品改进煤矿的生产方式,提升了生产设备的使用性能,有效解决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高煤矿企业的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操作误差,保证煤矿生产的准确性,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2)合理规划生产资源,科学有效的配置开采煤矿过程中余下的多余资源,煤矿企业可以循环使用资源,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消耗,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3)提高生产过程的安全,以前在进行煤矿生产过程中,安全系数比较低,一些复杂的操作环节存在严重风险,导致频繁发生安全事故,应用了机电一体化产品,可以降低操作风险,确保煤矿施工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4.煤矿机电一体化产品在煤炭生产中的应用

(1)生产监测煤矿企业

在生产过程中,要非常重视生产安全,在煤矿生产的安全操作中不断应用机电一体化科学技术,可以降低生产时的风险,提高安全性能。现在,我国积极引进先进的生产经验,根据实际的国家发展需要安装可靠的监控系统,然后将其应用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有效的发挥监控体系的各种优势和互联网的相关功能,防止在采煤过程中发生不必要的安全事故。我国科学技术的长期稳定发展,逐渐发明出了很多机电一体化产品,而且更加自动化和智能化。如果在监控系统上安装合理的提醒设备,可以避免造成煤矿企业的经济损失。

(2)运输设备和支护设备

机电一体化产品中最重要的是带式传输机,被广泛的用于煤矿企业的运输过程中,有很多明显的优势,如运输量多、工作效率高、运输时间长等,可以有效进行自动运输工作。带式传输机采用了机电一体化自动控制系统,可以很好的服务于煤矿的运输工作,启动运输装置,带式运输机可以综合应用多个启动系统,合理的进行分析设备,带式传输机的启动装置可以很好的控制运输机的运输数量,提升运输设备安全可靠性。在煤矿机电一体化设备中,液压支架发挥重要的支护作用,现在科学技术的稳定发展,已经普遍的应用于煤矿的开采过程中,把液压控制技术融合到机电一体化的技术中去,有效解决了设备的冲击问题。乳化泵可以提供高压液体,压力非常大,并且流速也很快,有效调节高压液体的浓度,方便了煤矿企业的生产工作。

(3)检测系统

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损伤检测系统占有重要部分,落后的检测技术容易受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而且损伤检测的工作效率非常低,存在安全风险,严重阻碍煤矿企业的顺利发展,安全事故也时常发生。传统的检测都是利用目测的方式进行,既浪费很多的生产时间,精确度也不高。如果把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到检测系统中,不受传统思想的束缚,就可以非常高效的判断其强度和一些相关的技术指标,可以准确分析出设备的工作状态和磨损现象,还可以减少检测的时间,降低工人的工作量,提高检测设备的准确度,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次数,确保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

(4)电控系统

提升机是开采煤矿时的关键设备,在采煤过程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提升机的电控系统可以影响生产效率,一般情况下,电控系统发生严重老化现象,会影响煤矿的生产效率。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科学合理的设置煤矿的电控系统,并将其应用于采煤工作,再应用电控系统来提高工作效率,可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对电控系统的各种模块进行合成处理时,要根据具体的生产情况来提高提升机的工作状态,进而提高其工作效率,与此同时,提升机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有效调节设备的技术参数,而且对其进行安装非常方便,因此,在开采煤矿过程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5)采煤机

煤矿机电一体化产品中,采煤机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电牵引采煤机具有很多优势,可以给采煤机提供十分强大的动力。采煤机的轴承两端分别设置了防滑的使用装置,其实就是所谓的制动器,可以使采煤机在倾斜50度的煤矿中进行生产工作,不需要重新设置一些防滑设备。同时,采煤机的使用年限非常长,电动机偶尔会出现磨损现象,其他的很多零件一般不会发生损坏现象。5.结束语煤矿企业不断适应人们生活水平的发展需求,提高煤矿的生产效率,把煤矿机电设备一体化产品广泛的应用于采煤工作过程中,与此同时,煤矿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普及,可以有效避免发生煤矿安全事故,保证所有煤矿生产工作的稳定和安全,减少煤矿生产的工作量,降低了煤矿生产工作人员的压力,实现煤矿自动化的开采方式。

【参考文献】

[1]都艳飞.关于煤矿机电一体化产品在煤矿生产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04):55-56.

[2]袁凯.煤矿机电一体化产品在煤矿生产中的应用田[J].机械管理开发,2017,32(05):97-98+175.

[3]赵雪剑,韩冰.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在煤矿机械中的应用[J].当代化工研究,2019(8):198-199.

[4]于云飞.机电一体化产品在煤矿生产中的应用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20):1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