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农业旅游产业协调发展与影响因素探究

农业旅游产业协调发展与影响因素探究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为农业与旅游等产业协调发展带来重大发展机遇。本文基于熵值法构建了山西省农业旅游产业(以下简称:农旅产业)协调发展评价模型,研究发现:2006-2020年,山西省农业和旅游业综合发展水平总体呈逐年上升发展趋势,但农业发展子系统整体滞后于旅游产业的发展。农旅产业协调发展等级从2006年开始经历了中度失调、濒临失调、勉强达到协调水平几个阶段,未来产业间协调水平提升空间较大。由此从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加强人才体系建设,加强相关政策支持、加大资源整合力等方面提出促进农旅深度协调发展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农业经济;旅游产业;乡村振兴;山西省

一、引言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农旅产业的协调发展是推进农业现代化、落实精准扶贫、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农旅产业协调发展即农业与旅游业在发展中相互借助各自优势资源、技术等弥补对方缺陷,从而促进两大产业协同成长、共同发展。农旅产业协调发展有助于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传承弘扬农耕文化、改善农村自然风貌、实现乡村“物质扶贫”和“精神扶贫”的双重发展成效。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深入梳理农旅产业间的资源互补、探索农旅产业协调发展路径对促进乡村文明发展、融合发展、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山西省乡村地域广阔,农业资源特色鲜明,农产品物种繁多、分布广泛,素有“小杂粮王国”之称。此外,广阔的乡村还有黄土梯田、窑洞院落、手工技艺、节日庙会、民间建筑等文化旅游资源,这为山西省农业与旅游业的协调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本研究即以山西省为研究案例,对其农业与旅游产业的协调发展进行评价体系构建、协调水平测度和影响因素探究,通过提出促进山西省农旅深度协调发展的建议措施,以为地方产业协调发展实践提供借鉴指导。

二、文献回顾

国内外关于农业与旅游产业的关系研究主要集中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等概念内涵、产业协同路径、机制策略以及协调度测度等方面。Clarke和Nilsson提出,农业旅游只是乡村旅游概念的特殊子系统。William(2004)通过回顾北美农村旅游发展的历史,进一步提出农村旅游发展模式不能依赖旧的范式,需要将当地的文化遗产与旅游结合起来以适应市场需求。曹莉丽(2019)也提出农文旅三大产业的融合,认为文化是农文旅融合的精髓,有了文化的依托,农文旅项目就“活灵活现”。关于农旅融合的作用,国外学者主要从企业、农户和地方发展等方面对其进行探讨,国内学者主要是从“三农”问题、扶贫角度出发进行研究。欧阳莉(2018)从旅游观念更新、乡村旅游地建设、文化氛围营造等方面提出农旅融合发展路径。朱建芬(2018)则从丰富农业体验活动、民俗活动,建设农家乐、民宿设施,加强合作发展休闲农业等方面提出农旅深度融合的对策措施。由此可见,国外学者对农旅融合的研究多集中于融合产生的新业态、农旅融合作用以及结合具体的案例地提出相应发展对策等方面,国内学者对农旅融合的研究多集中于农旅融合的作用、机制路径、模式、策略及旅游业与农业关系的研究等方面。

三、山西省农旅产业协调发展的水平测度

(一)协调发展的体系构建

本文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在参考赵佳、高楠等学者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按照科学性、针对性、全面性、数据可获得性原则来确定农业与旅游业的指标体系。本文将农业和旅游业作为2个子系统,每个系统分为产业绩效水平、产业要素水平2个一级指标,共选出22个二级指标,并运用熵值法,将数据分别代入计算,求出指标权重,结果见表1。从指标权重的结果来看,基本符合各自经济系统发展的实际状况,在农业绩效水平指标中,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的权重最大,该指标大体可以刻画出农业在整个经济的发展水平;在农业的要素水平中,耕地面积、农林牧渔固定资产投资、农用化肥施用量、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等四个指标权重较大,这些指标涵盖了农业的人力、物力、财力、科技等状况。在旅游业绩效水平指标中,国内旅游收入、旅游总收入占GDP比重两项指标权重较大,且国内旅游比国际旅游所占的比重大。旅游业要素水平指标中,星级饭店数量及床位数所占比重较大,这些指标最终所得的权重基本和实际状况相符。

(二)农业与旅游业各自发展水平

根据农业和旅游业的综合得分,结合耦合协调模型公式计算出2009-2018年山西省农业和旅游业综合评价指数、耦合协调度D。通过分析表2可知,2009-2018年山西省农业和旅游业大体上呈上升的趋势,旅游业的发展总体上高于农业的发展,并且由于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其后一年回到原始水平后两大产业综合发展水平增长缓慢,两大产业融合协调度的上涨幅度也不明显。2016年旅游业综合发展水平低于农业的发展水平,从原始数据上分析,主要是由于当年的旅行社及星级饭店的个数及营业收入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7年间,山西省酒店业绩下滑,大幅裁员,造成优秀员工流失,直接影响星级酒店的服务品质,造成部分客源流失。另一方面,从旅游业综合发展水平的数值来看,山西省旅游业的发展呈现波动式上升,在2011年和2012年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后逐渐平稳。2011年山西省旅游投资达185亿元,项目涉及11各市、49个县,一批大型和特大型的旅游项目纷纷启动,同时在旅游体制机制不断创新,文化旅游节庆活动举办了80多场次,这些促进了山西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2016年文化和旅游部提出“全域旅游”的概念,晋中市成为山西唯一一家创建全域旅游地级市;盈科旅游进驻山西;旅游景点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当年全省实现旅游总收入4247.12亿元,同比增长23.19%,超额完成年度各项旅游经济指标。

(三)农旅产业的协调发展度分析

山西省农业和旅游业融合协调度从2009年的0.249上升到2018年的0.593,融合协调度等级从2009年的中度失调到2012年的濒临失调再到2018年的勉强协调,融合协调水平总体上只达到了勉强协调水平,说明山西省农旅融合水平还比较低,主要是由于山西省是发展乡村旅游较晚,两大产业融合还处于初级阶段,产品类型不多,产出较少。2011年、2015年农旅融合协调度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积极鼓励农民利用自有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和农产品开展乡村旅游,山西省旅游局还多次开展乡村旅游培训活动,同时起草了《乡村旅游景区标准》和《乡村旅游客栈标准》,并且进行“山西最美旅游村”的评选等措施,这些促进了山西省农业和旅游业的融合。

四、山西省农旅产业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农旅融合水平影响因素的前提是要理清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研究发现,大多数学者将产业融合的动力归为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两大类,内在动力包括产业优化的需求、价值链的互补、企业对范围经济的追求、供需推动等,外在动力包括经济环境、技术创新环境、政府管制放松等。根据这些已有的理论成果,并考虑到数据可比性及可获得性,现在选取以下指标来反映农旅融合水平的影响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产业融合是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会出现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更容易发生产业融合。经济较发达地区人民的可支配收入较高,消费结构不断升级,较早的追求精神方面的消费,注重休闲娱乐,同时发达地区生活竞争压力较大,思想观念超前,这就使得农业和旅游业有了融合的契机,而经济落后地区人们追求高层次消费的时间较晚,两大产业融合起步也就较晚。2.基础设施。基础设施的提升、人居环境的改善,是乡村旅游提质升级的基础性保障,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地区农业旅游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基础设施不完善会引起安全、卫生、通信等多方面的问题,导致游客重游率低、入住率下降,旅游收入减少。基础设施较好的地区可以为游客提供便利的条件,乡村旅游的出行方式主要以自驾游为主,交通条件较好的地区拥有很大的优势,吸引更多的游客。3.市场需求。市场消费需求的转变促进了产业的不断融合,当人们有了新的消费需求,市场会敏锐地察觉到并随之产生新的产品来满足人们的需求。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结构不断升级,越来越注重精神方面的需求,旅游作为一种消遣方式受到许多人的追捧,同时现在社会竞争激烈,人们生活压力巨大,急需放慢节奏、放松心情,因此乡村成为许多城里人的向往,他们希望回归大自然、体验乡村传统生活方式、民俗风情,期待得到心灵的慰藉。正是在这种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农业和旅游业打破边界、相互渗透、寻求融合。

五、结论与讨论

(一)结论

首先,2008-2017年,山西省农业发展水平呈快速增长趋势,旅游业的发展呈现波动式上升,在2011年和2012年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后逐渐平稳,旅游业的发展总体上高于农业的发展。其次,山西省农业和旅游业耦合协调度从2008年的0.249上升到2017年的0.593,耦合协调等级从2008年的中度失调到2011年的濒临失调再到2017年的勉强协调,总体上只达到了勉强协调状态,说明山西省农旅融合水平还比较低。另外,山西省农旅融合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排序是经济发展水平、市场需求、政府支持、基础设施、人才、科技创新,说明目前山西省乡村旅游主要依靠市场需求及政府支持的带动。

(二)讨论

农旅融合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因此山西省在实施乡村振兴过程中应做到:一要提高科技水平,鼓励企业创新,提升乡村旅游的科技含量,发展AR景观、智慧农业等;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以及网络红人的影响力,对乡村旅游进行大力宣传,不仅可以促进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还可以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二要加强人才体系的建设,一方面通过引进、招聘等形式招纳和旅游规划、市场营销、景区管理等相关人才,和相关旅游院校及农业科学院校进行合作,引进旅游旅游管理型和农业生产技术性人才,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以及农业的技术水平,另一方面可以对村干部、农村旅游经营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对想加入农村旅游服务行业的人进行授课学习,讲解乡村旅游的内涵,提高农民参与的积极性,提升农民的服务意识。三要保证政策支持、资金的投入、基础设施的建设、信息化程度等,为后续开发和规划奠定良好的基础和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四要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利用自身的文化优势,将文化资源融入乡村旅游中,形成农业+文化+旅游的产品模式,创新融合产品,刺激市场的消费需求。积极申办有影响力的农旅融合项目研讨会、推介会,举办突出农旅融合特色的大型活动,还可以和各类综艺节目进行合作,拍摄取景,提高知名度。

作者:刘华琳 周成 王婷 单位:山西工商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